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论实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讲座提问之我见
fpe 2010-4-4 04:38
讲座提问之我见 雷老师提出了研究生提问的问题和看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7442 ),心有所感,遂成短文。 研究生们为什么不能随意发问呢?有两点重要原因:缺乏系统理论,缺乏应用实践。本科生通常只需要知识,告诉他们目前的工程实践是什么就可以了。而研究生课程,需要从基础理论开始教(即所谓的技能),像我的老师托莱若在教《灭火理论》时,从流体力学方程入手,把每一种灭火机理或方法都找到对应的数学贡献,这样让我们对理论的魅力五体投地。不管什么新的灭火方法,我都会想一想它在理论框架中的地位。这样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是饶有兴味的一件事。密宗三十六,艺成天下行。这个艺,大概就是天下武术流派共享的核心理论了。霍元甲可以悟道,而陈真不能,差别在于这个艺。所有的研究生教育,都应当从最基础的核心理论和公式入手,把所有的应用都在理论的框架中找到位置,这样大概就不会产生听不懂讲座的问题了。 理论就是用来指导理解的,听不懂就是理论不够了。听某些人讲课,听来听去,都是一点理论的反复应用,这才是高手的水平,只有做过深入研究的人可以做到。而另一些人讲课,听来听去,听不到一点核心理论,只有泛泛的应用,这是普通老师的水平。研究生也是人,他们的思路也反映了指导老师的思路。我想一个积极思考的老师,大概手下也不会产生一言不发的学生,这也是大师们总是扎堆产生的原因吧。 如果理论不足,也是有可能听懂的,关键就是对实践过程的理解程度了。又一次,对方讲的是燃烧噪音实验,我恰好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共振的发生条件很熟,于是提了一个对实验激发条件的问题,答案果然是我所预期的,于是该实验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地听懂了,虽然我根本不懂燃烧噪音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用途。 如果没有人提问,有一种可能性是开讲座的人,自己并没有搞清楚,所以没有指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因而听众也搞不懂。想当年我们博士毕业之前,都经过系里主要教授轮流进行的 Presentation 训练,因此深深知道,一个好的表达方式,对于讲座的效果影响很大。成功的人,往往是理解深刻的人,也是善于表达的人。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个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一个交流性质的讲座,如果没有任何人提问,台上的主讲人是很难堪和丢脸的。对此,研究生们应该体谅台上主讲人的困境,适当针对假设,过程和结果提问,会锦上添花,让主讲人口若悬河地重复一下他的观点,那么这就是一场成功的,皆大欢喜的讲座了。至于伪善和矜持,那是学术外行所担心的,根本不是一言不发的正当理由。 学术从来都是有魅力的。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大师,是无法理解那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顿悟和狂喜,也就无法领略学术的魅力了。学问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座单调,演说枯燥;何以点睛?唯有提问。 有道是,台上表达有讲究,台下理解赖理论,求同存异须共振,锦上添花靠提问。
个人分类: 工程教育|8505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