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一生产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6-10-11 21:03
赵建民 2016-10-711:58 大把拿诺贝尔奖的同时,日本制造已经走下神坛、风光不再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07184.html 上一篇: 为什么60年只出了一个诺贝尔奖 下一篇: 至少已经有四位中国籍的诺贝尔奖 ​ fooli sher123 2016-10-716:4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经济不需要那么高大上的科学,特别是不需要急功近利的科研。后人读书不认真,简化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是明显错了。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07988.html 上一篇: 初秋:江南山村 下一篇: 春哥(韩春雨)亦不能超凡脱俗 ​ abagan 2016-10-1111:55 美国的土壤好,有科学氛围 博主回复(2016-10-1115:06)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008024.html 今年美国得奖的都是移民 科学家啊,能不能慢点走,等等你的人民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太阳能公司都破产了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36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党新益,姚远: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考察——兼论科学建制的形成
kexuechuanbo 2016-5-23 16:38
党新益,姚远.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考察——兼论科学建制的形成 .科技-人才-市场,1994(1):28-31. 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考察_兼论科学建制的形成_党新益.caj 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考察——兼论科学建制的形成 科技·人才·市场 , Scientech Talent Market , 编辑部邮箱, 1994年Z1期 【作者】 党新益 ; 姚远 ; 【摘要】 正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后经过了两个高潮时期:第一个高潮即科学革命,以牛顿的成就为顶点;第二个高潮即19世纪,以物理学的成熟为标志.18世纪是科学发展的平稳时期.这一时期,爆发了两次并行发展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第一次是由于17和18世纪以力学为首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进展,确立了牛顿力学体系,接着又建立了应用力学,出现了以蒸汽机和工作机为主的机械工业,从而引发了以蒸汽动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和 更多 还原 【关键词】 第一生产力 ; 牛顿力学体系 ; 应用力学 ; 兼论 ; 电力革命 ; 电气工业 ; 世界博览会 ; 机器制造 ; 第一次技术革命 ; 机器大工业 ; 【文内图片】 【DOI】10.14090/j.cnki.jscx.1994.z1.008 【分类号】F014.1 【下载频次】65 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考察_兼论科学建制的形成_党新益.caj
个人分类: 科学史论文|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落后战胜先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也谈中国工业落后问题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5-6-6 22:44
nm 2015-6-6 19:01 武老师,法制晚报说这个“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6/320339.shtm 座谈会上提到了嘛?中华网的那个实录里好像没有。觉得严肃报告的话,不大可能这么简单定量。 博主回复(2015-6-6 19:09) : 我有另一篇博文说明这个差距指什么,请看一下。实录中是这么说的,请注意说的是“工业经济水平”: 工业指标差距较大。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的7倍多,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是中国的6倍多。人均制造业出口,德国是中国的10多倍,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是中国的5倍多。美国、英国和日本是中国的2倍多。综合差距明显,2010年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美国、丹麦、意大利大约落后80多年,比瑞典、挪威、奥地利、西班牙和日本落后大约60多年。 但是,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落后”的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制造已经逆袭德国制造、英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甚至许多欧洲特别是德国独立制造业企业,把自己卖给了中国人。难道这因为落后可以是打败先进。 当然人类历史中更加普遍的规律可能不是先进战胜落后,而是落后战胜先进。西欧就多次遭到欧亚腹地蛮族的入侵。 当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崛起时候,蒙古大汗国的gdp可能没有宋朝的百分之一 。当然蒙古灭宋和西征,成长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重要原因也是依靠中原汉地的经济技术资源。攻宋的急先锋就是汉族世侯镇国大将军张弘范,汉将郭侃也是旭烈兀(拖雷子,蒙哥和忽必烈弟)蒙古第三次西征中的急先锋,横扫波斯和两河流域,俘获末代哈里发后,攻入地中海沿岸,渡海远征富浪(法兰克人,即十字军东征时候建立的小国,最远可能到达今天的塞浦路斯岛) 实际上争论中制造落后多少年?除了口水之外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国内、国际的资源、市场和技术发展并提升中国制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第一生产力不是空中楼阁。设计原子弹总会比制造原子弹容易,画设计图也比建筑楼房、桥梁、水坝容易。我以前也说过,中国工业必将崛起,其一是足够大又足够细化的市场空间,其二超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能力。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4575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學技術發展的最終動力:群眾的集體非理性瘋狂!
jiangjinsong 2010-7-22 22:22
據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可是什麽是推動第一生產力的的最後動力? 不是偉大科學家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的洞見 也不是傑出發明家愛迪生、貝爾的神奇發明 這些也許是最初的啟動 真正讓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變成在社會層面普遍運作的常規活動方式 卻是群眾的集體瘋狂 他們無比的貪婪 在一小撮狂熱的騙子的忽悠之下 趙本山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忘記了一切常識 喪失了全部的理性 把新技術當作是威力不可抵擋的魔咒 像飛蛾撲火一樣 把全部家當投入到股市上一個又一個泡沫中去 過去有鐵路的泡沫 我們知道的有互聯網的巨大泡沫 每次不明真相的群眾狂熱地崇拜新技術的後果都非常悲慘 多少人傾家蕩產輸掉了棺材本一輩子的積蓄 孩子的教育經費 父母的養老和治療費用 多少人因此而走上了絕路 然而在這種巨大的泡沫破裂之後 畢竟有少數偉大的企業發展起來了 鐵路泡沫之後英國和美國全國的鐵路網基本框架構建起來了 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 人們進入了嶄新的互聯網時代 老狐狸巴菲特稱讚這種推動科技進步的激情 但是 自己卻從來都置身這一危險遊戲之外 保持著可怕的理性和冷靜 永遠躲避高科技的冒險 謹慎地在安全邊際之下進行投資 享受著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和舒適 欣賞著科學技術進步過程中的巨大悲喜劇 悶聲發大財 喝著毫無科技含量甚至有洋中醫偽科學嫌疑的可口可樂 嚼著喜事糖果公司生產的巧克力 在老掉牙的傳統生產方式中 不斷積聚者自己日益增長的巨大財富 這真是非常詭異的科學技術進步的悖論 科學技術進步因無知和瘋狂而進步 理性和冷靜因躲避科學技術而受益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923 次阅读|7 个评论
质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sstone2009 2010-4-4 22:20
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为传播。无疑,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飞跃,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在某一领域或许多领域,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它就是第一生产力吗? 从近的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是哪项科学技术推动的呢?总所周知,蒸汽机的发明大大推进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是什么促使了这一伟大发明的诞生?又是什么真正推动了近代工业化的巨大发展? 我们从小处说,一个企业获得了一项异常先进的技术,那么,企业就一定可以在这项技术的照耀下,获得巨大的发展吗?不然!如果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等,不允许这项技术使用,那么,先进的技术只能躺在虚荣的保险箱里;倘若现在可以使用了,如果没有没有与之适用的组织管理,先进的技术常常也只能成为十分局限的产品,必将与其先进的美誉极不相称。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新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常常具有超前性,并一定具有需求的存在。那么,我们依然借着一个企业来推演。以前到现在,这个企业并没有特别的先进科学技术,但是,一种新的机制突然降临到了这个企业,并且在压力和机遇面前,企业的管理水平等到有效的提升,在以后的日子里,企业有了追求可以推动其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愿望,也是有一天,终于,企业通过研发、合作或者购买,获得了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得以充分运用,于是企业实现了飞跃发展。 企业如此,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整个人类,亦是如此。改革开放,我们首先获得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权利,一种机制,在此前提之下,从此我们可以去做很多以前不能合法的事情,而现在是合法的。于是,我们以往的技术活了,我们发明的新的技术,我们购买了先进的技术;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理解:管理是面,技术是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十分确信。但我不信它是第一生产力。窃以为:机制(或者法律、法规、政策、游戏规则)的革新是第一生产力,管理是第二生产力,科学技术充其量只能是第三生产力。 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提纲》以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给在过去十多年里忍辱负重的广大科学工作者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更是给予了科学工作者以无比崇高的荣誉。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论断,在那个时期无疑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不仅激活了整个中国科学界,也真正达到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目标,是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我们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最担心的已经不是航天技术的落后、汽车工业的未来、电子产品的低端我们面对的最迫切问题,已经不是科学技术那么简单了;我们也确信,没有诺贝尔奖,我们一样会继续发展。倒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吸引了我们过多的视线,似乎有了阻碍我们看清机制和管理的真实作用。 众多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们,也该是大胆考虑机制、管理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真实意义的时候了。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不针对任何人、任何事。
个人分类: 随笔|3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