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寒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清明节的13项功能
热度 10 fpe 2016-4-4 11:24
说说清明节的13项功能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杨巨源《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随着气候的变暖,寒食的部分功能在清明节得到恢复。我国政府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仅仅是认识到其中的扫墓(民俗)功能,寒食还有很多功能,比如踏青(被归入五一劳动节,太晚了)、植树(3月12日,太早了)都被拆分了。虽然政府和民众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寒食节的诸多功能,我们这里还是要综述这些活动,看我们是如何放弃了这些功能和传统的。只有认识了寒食节的多种活动和功能,我们才能 认识其现代意义, 更好地享受这一春天的节日。 寒食节的活动和功能 寒食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按照火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按照山海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大约在元末明初并入清明节。 首先,介之推的故事,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忠”(跟从重耳逃难19年),“义”(割股献肉),“节”(子推不言禄),“孝”(携母归隐),“隐”(归隐绵山)的集中体现,也有宣传统治者的“感恩”( 行赏) 和“公平”(行赏 三原则)的作用。知恩图报,赏罚分明,是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道德社会的一条标杆,也是封建制度在中国得以稳定发展上千年的秘密。因此,推广寒食节,在这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具有相当的“传统教化“及“和谐社会”的作用。就此而论,寒食节相当于中国的感恩节(或伯乐节),是领导对下属的感恩。本来晋文公已经制定了三条封赏标准,可是有人告诉他介子推的情况,他还是要专程进行封赏,“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体现了我国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和平等意识。 寒食节的禁火实践在汉代仅仅局限在山西太原一地,魏晋南北朝时传播到南方,唐代因为李唐王室的尊崇而传播到四面八方。远在新疆的高昌,朝鲜半岛的韩国,带水之邦的日本,都曾经流行盛唐的寒食节日及活动。“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介之推的传说,随着寒食节的广为流传而深入中华民族的心灵。可以说,2600多年前的一把火,烧出了一位民族偶像。难能可贵的是,介之推故事的流行,完全没有赖宁背后的造神运作,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历久而弥新,让人啧啧称奇。当前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在不触及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需要提倡这种“自上而下”的感恩,作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信赏必罚,全面公平,是我们维持社会和谐,保证祖国统一的道德武器。因此,介之推的故事,虽然经过了2750年的社会流传,仍然没有失去其文化上的价值。只有“有恩必报,有功必赏”,建立合理的赏罚制度,才能够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每一位公民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建立和谐统一的公民社会。 今天,我们要建立“一路一带”,凭什么去吸引远方的朋友?敌友明确, 赏罚分明,知恩图报,全面公平,是晋文公为历代执政者树立的道德标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秘密。今天,中国的GDP直追美国,形成了两强共治天下的局面。美国靠科技去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在科技还无法赶上美国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挥古代贵族的感恩精神,靠文化的优势去吸引朋友,打击敌人。就此而论,介子推的故事,对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寒食节的起源,来自于“隆冬不火食五日”,是典型的防火考量。因此,寒食节继承了山海经时代“不火食”,黄帝时代的“节用水火”,西周时代的“出火入火”中所包含的消防制度和精神,因此是古代的消防节。今天,我国的消防节是11月9日,而古代的消防节,是“季春出火”和“季秋入火”(按照火星历),大致相当于上巳节(太阴历)或寒食节(太阳历)和重阳节(太阴历)。我国是一个四季分明、温暖潮湿的温带国家,一年之中的湿度变化很大,因此在某些时段具有很大的火灾隐患。“风干物燥”的冬季防火危险时段,可以从重阳节延续到清明节,因此认识古人的消防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的风险、气候的危害,做一个有高度觉悟的、识险会逃的现代公民。就此而论,寒食节作为消防节的功能永远不会过时。 寒食节也是古代的 消防节 。从黄帝的“节用水火”,到周代的“四季改火”,到石勒的“禁火寒食”,到唐宋的“普天灭焰”,不论何种形式,都有一定的春节防火考量。因此,寒食节也是消防节,可以起到传播消防常识,推广安全文化的作用。 第三,今天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尊老爱幼的精神,是我国古代火耕文化的残余。火耕文化的精髓,是集体劳作,共同富裕,弥补科技和创造力的不足。虽然人民公社显得很幼稚,但这是王莽复古的动机,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想,只要中国坚持不放弃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祖先崇拜和扫墓活动就会得到坚持和继续。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亲戚感情越来越淡,唯一可以让他们走到一起来的活动,就是祭祖。祭祖又伴随着续家谱活动,宗族聚会活动,因此是一种向心作用。 第四,今天的中国也正在进入移民社会,既有大量移民海外的国人,也有大量移民中国的朋友,如何让他们团结起来,清明扫墓仍然是一条让他们心系中国的纽带。“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扫墓的向心作用不可忽视。自从唐代认可扫墓活动之后,扫墓假期越来越长,活动越来越多,既是气候变暖的贡献,也是文化向心的结果。 寒食节扫墓,是凝聚社会宗族的一种手段。在这个小皇帝横行的时代,需要灌输一些过去的宗族礼法观念。韩国仍然保留寒食扫墓祭祀的作用,我国则归入了清明节的内容,这是对历史的错误理解造成的。我国的 扫墓节或祭祖日 ,本来是寒食日进行的。西方教科书《人类社会 》认为,中国的刀耕火种社会持续时间晚(可能是因为资源丰富,燃料多),而文字出现早,因此远古民族的祖先崇拜得到记录和流传。这可能是中国社会祭祖文化流行而上帝崇拜不流行的重要原因。西方社会也曾经经历过敬拜祖先的阶段,但那时没有文字,所以没有保留下来,于是发展成一神崇拜和各种宗教。 第五, 寒食节只能吃熟食,因此古代即称作“ 熟食节 ”,也是当代的“快餐节”。作为一种快餐的熟食,寒食节美食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改基因和化学添加剂当道的时代,有必要研究绿色食品和寒食美食,满足人们的特殊口味。寒食不动火,需灭烟,可是并没有制止其他的加热方式,如微波炉或油炸锅,因此现代人并没有对寒食冷食接收的困境。关键是,如何加工食物,让人快速享用?麦当劳早已做到了,你看到麦当劳有火源么?所以,熟食就是快餐,很容易推广的。事实上,如果动火,就不能保证食品质量的稳定,所以现代快餐都强调不动火,你吃到的都是“不火食”,虽然不是冷食。对此,我们应当宽容。 上巳节的功能和影响 上巳节没有明确的起点,至少在孔子时代就有“暮春休沐”的习惯,孔子本人就是“上巳春嬉”活动的结果(私生子)。 首先,上巳节是一种旅游节,表现为“踏青”活动。 这是对辞冬迎春的庆祝,也是对鸟语花香的欣赏。 也有鼓励春游,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化作用。是人们“踏青”,“远足”,“重返自然”的好时光;这一点早就被旅游公司过度开发了,只是旅游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气候寒冷重端午,气候温暖看寒食(古代的寒食,最晚发生在五月五日)。现在全球变暖,更靠近唐代“春城何处不飞花”的物候条件,因此有推广寒食节旅游的必要性,这可能是我国政府改变假日制度(从重视五一劳动节转向清明节)的主要目的。因此宣传上巳节,因此,寒食节也是 旅游节 , 其次,上巳节是一种情人节或相亲节,自由寻找伴侣,提供婚配质量,是古代年轻人参加上巳户外活动的主要动机。 寒食节秉承了古代的上巳节,曲水流觞,是古代中华民族的 情人节 ,有助于男女交往,提高社会的婚配质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徐谦益的《初学记》收录了数十首上巳杂诗,说的几乎全是野外宴饮游乐,以及青年男女结伴比目之事,如晋潘尼《三日洛水作诗》“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旗。廊庙多豪俊,都邑有艳姿。朱轩荫兰皋,翠幕映洛湄;沉钩出比目,举弋洛双飞。羽觞乘波进,素卵逐流归。”梁朝沈约《三日率尔成篇》“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玉卮。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汉武帝遇卫子夫,就发生在公元前139年的上巳节。 第三,上巳节是一种泼水节或净身节。 九月九登高,三月三临水,曲水流觞, 其他各民族的宗教都强调净身洗澡,中国水多,却不强调净身,这是对古代净身文化的忘却。马可波罗到中国,感到行在(杭州)的居民每天傍晚都需要洗澡,感到很纳闷。因为中世纪的欧洲人是不经常洗澡的。结果14世纪的黑死病,教会了欧洲人每天洗澡的习惯,祸兮福兮,很难说。 第四,上巳节是一种健身节或运动节。 古代“上巳春嬉”, 男足球,女秋千,曾经是两种国粹,被后人忘却很久了。 寒食节与群众性体育运动相关联,秋千拔河, 蹴鞠风筝。因此寒食节也是我国古代的 健身节 。刘向认为,蹴鞠始于黄帝 ,符合本文寒食始于黄帝“节用水火”的认识。秋千始于“ 北方山戎 ,寒食 日用秋千为戏 , 以习轻 趣者” 。所以秋千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健身游戏,符合《山海经》对北方民族禁火寒食的认识。男蹴鞠,女秋千,是唐代典型的寒食运动,是中国最正统的本土健身运动。不必讳言,中华民族的健身传统是源远流长的。 第五,上巳节是一种交易节或庙会日。 第六,由于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典故,所以上巳节是我国的文人节/诗歌节。现代人早已忘记了古人舞文弄墨的雅兴了。 清明节的功能和影响 相比较而言,清明节出现最晚,大约是公元前150年前后出现的《淮南子》最早提出24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24节气曾经是汉代皇家进行祭祀的时间点。进入唐代之后,清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放假一天,到二天,到三天,逐渐成为与寒食节等价的节日,并在明清时代完全取代寒食节的功能、部分取代了上巳节的功能。 清明节作为节日,其原始功能有二。第一,作为寒食节终了的 改火日 ,有着除旧迎新的功能。由于唐代政府通过清明改火和寒食冷宴向臣下表示感恩, 很多著名的诗歌,都是感谢政府的改火和庆祝,读来让人感到由衷的自豪感。 所以,清明 节也有了 爱国日 的功能。寒食 冷宴的功能,大体相当于国内当前春节时的团拜会。然而,清明改火的功能,则一直没有恢复,也不知道如何恢复,因为当前的取火成本太小太小了,不值一提。 第二,清明出火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播种和降雨,也就是农业生产的开端(火历时代),在农耕时代,火历上的作法显得太迟、太粗疏了。可是清明插柳的习俗,让人联想到植树活动,而且作为扫墓活动的一部分,清明日在墓地植树也是一种习惯。所以,清明节也是古代的植树节,是对人类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一种补偿。当前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即台湾的永续经济),植树活动作为减碳减排措施必然得到推崇,所以清明插柳和植树仍然需要得到推广和维持。 当代清明节的功能汇总 综上所述,当代的清明节承接了古代清明、寒食、上巳节的13项功能,却只有一天假,这体现了工业社会对农耕社会和火耕文化的忽视和懈怠。当我们准备复兴古代文化,准备中国崛起的时候,我们当反思一下,我们对古代的传统和文化又有多深的了解?我们对当代的做法和政策又有多大的体会?当我们把孔子学院开遍全球的时候,孔子时代的作法仍然在影响我们的文化,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认识和表达出来呢? 表1. 当代清明节包含的13项传统功能。 上巳节 寒食节 清明节 1 旅游节/踏青日 感恩节/伯乐节 改火节/爱国日 2 健身节/活动节 扫墓日/上坟日 植树节/农耕节 3 情人节/相亲节 消防节/禁火节 4 庙会节/交易节 祀祖节/家谱日 5 泼水节/净身节 熟食节/快餐节 6 文人节/诗歌节 世人都说文化好,好在哪里不知道。清明节的13项功能, 懂1项的是中国文化的仰慕者,懂3项的是中国文化的实践者,懂5项的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懂7项的是中国文化的研究者,懂9项的,你需要认识古代的消防文化。不懂古代的火文化,就无法理解古代寒食节的意义,也就无法理解清明节的诸多功能了。 Nolan, P., Lenski, G.,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Paradigm Publishers, 2004, page117 劉向 《 別錄 》:「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蹋徒獵反,鞠求六反。 」 《艺文类聚·岁时部》转引 《古今艺术图》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7593 次阅读|13 个评论
梨花风起正清明
热度 5 wangdh 2014-4-5 11:12
“ 梨花风起正清明” (王德华) 今年北京的春来的早,还早不少。有趣的是,去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晚。这就是大自然的节奏,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生灵们奈何不得。谁知道谁在后面操纵大自然时钟的速度呢? 春来冬去,花开花落。生命有萌动,有繁盛,有枯萎,有萧条。人们终于开始明白了尊重生命的内涵。从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国家降半旗为平民设立全民哀悼日,到对马航失联航班搜寻的永不放弃,显示了政府对大众生命的尊重,使得人们对生命开始有了新的理解。这些年来,灾难事故似乎一直不断,经常有无辜伤亡。 又到清明,梨花盛开的季节,“梨花风起正清明”,也真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几天北京天气好,园区里有两棵梨树,正值花盛期。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这话说得人心里乱乱的。古人的诗句有时代的内涵,今日读来却是另一番感觉,尤其是身在外而没有尽孝的儿女们。听着《梨花又开放》,心里更是一种莫名的伤感。 清明节,按照老家习俗,是要到墓地里去给亲人的坟头上添新土,插上松柏的新枝。祭奠亡灵,是最难受的。所以就有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说法。这就是那种特别的心痛,那种真的不愿意去触及的心痛。尽管每年的一些日子,这种痛会自然发作,那是不得已,总得熬过去。我有时也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一个人跪在父母的墓前,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站得起来。 细想起来,小时候盼望的清明节,打秋千、五彩蛋、踏青,今天却成了最不愿意过的一个节日。最不愿意,也是必须要过的一个节日。在这个日子里,追思逝去的亲人,祭奠逝去的亡灵。 经常看到电视上为亲人祷告的镜头。小时候,父亲在祖先的牌位前,坟墓前,总是唠唠叨叨,听不清在说些啥。小时候,也不是很理解。活着的人对过世的人,会唠叨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直心存疑惑,解不开答案。 有一天似乎突然明白了。那是一种心理需要,一种心灵寄托。应该跟自言自语差不多吧。有时候,会有很多话想对父母倾诉,就是想诉说,一直没有机会,也没有一个场合。这种感觉变得很严重了,心里就有些难受了。终于到了墓碑前,就有了这么个一个机会,也就会认认真真倾诉,那是一种情不自禁。 在父母的墓碑前,只要开始烧纸钱,姑姑就开始唠叨,姐姐们总是忍不住,也跟父母诉说着,说着说着,就会不自觉放声痛哭起来。哭过了,爬起来,抹一抹泪,心理就好受多了。每一次祭奠,每一次的合着泪水的诉说,是一种内心的需求。 我们需要有这种机会,心理上需要这种倾诉,需要这种发泄。失去亲人的心痛,思念亲人的情怀,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前些日子,高中好友的老母亲走了。好友说,他陪母亲走过了最后的九天九夜,感叹生命既坚强又脆弱,感慨活着真好。我说,你比我孝。我是独子,但都没能赶上见父母最后一面,也没能听最后一次嘱托,是终身的遗憾和悔恨。 又是清明,又是思念。 (研究所园区的梨花。 2014.4.4)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57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刀耕火种需火历 -- 说说古代原始的火历
fpe 2012-6-5 10:14
刀耕火种需火历  -- 说说古代原始的火历
刀耕火种需火历 -- 说说 古代原始的火历 根据庞朴先生的考证 ,我国古代的历法有很多种,黄帝时代以冬至的建子为岁首(因为冬至日最短,因此最先得到辨认和区分),颛顼时代以雨水的建寅为岁首,而远古的历法,是以大火星(心宿,天蝎座阿尔法星)的昏见作为农事的开端,即岁首。农业生产需要尽可能精确季节变化常识,以确定农业生产和收获的时机。古人没有办法制造高级的农用工具(主要是犁),只好依赖刀耕火种来完成农田的开荒工作,于是大火星的昏见,成为新一年农事的开端。如果早期人类从星宿位于秋分点开始采用火历,那么火历开始的年份大约为公元前 2800 年。另根据赵永恒的考证 推理,从公元前 1050 至公元 1100 年,大火星都是在“季春昏出”的;从公元元年至公元 1900 年,大火星是在“季秋昏没”。这就是《路史》指出“季春,心昏见于辰而出火;季秋,心昏见于戍而纳之”的道理。由于岁差原因,大火星昏见越来越晚。当大火星的出现与农事不协调,或者干脆看不见了,就是火历衰亡的时候了。 庞朴继续考证,高辛氏(帝舜)有二子,老大 阏 伯主辰(大火),老二实沈主参,分别是春秋二季的代表。大火(星)在东方升起之时,开始了 “ 春 ” 和劳动;大火到西方落下之后(代之而起的是参的东升),进入了 “ 秋 ” 和休息 。因此,古人以日(太阳)纪日,以月(太阴)纪月,以大火纪年,正是最早的观象授时法 。高辛氏有 “ 火正 ” 之官,火正 “ 祀大火,而火计时焉 ” (《左传 · 襄公九年》), “ 掌祭火星,行火政 “” (《汉书 · 五行志》)。因此,高辛氏 “ 能序三辰以固民 ” (三辰分别是日月火),这是掌握了大火星的规律,用来指导刀耕火种农业生产的结果。 图 1. 山东莒县陵阳河陶尊文字,是高辛氏“序三辰”的直观表达。 那么,寒食节为什么消亡而导致清明节突出呢?畲田文化在唐代达到高潮,到宋代已经式微,没有什么影响了。通过改土归流 ,宋代政府把游动的畲民纳入正常的纳税体系,于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只能存在于边远省份(如四川和云南)的边远山区。另一方面,到了宋代(公元1100年前后),由于大火星的位置不再突出,火历无法继续指导农业生产,夏历(即农历)得到优先的地位,而属于(太)阳历的清明则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得到极端的重视。因此与刀耕火种相关的文化不再得到农业社会的认可,而农耕文化取得优势的地位,于是属于火历的寒食文化逐步并入到属于农历的清明文化之中。 总之, 寒食节是火种文化的典型节日,而清明节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 刀耕火种时代的先民,不能正确划分历法,因此有“冬至之后,百五日寒食”的说法。因为冬至日是白昼最短的一天,很容易辨认,而寒食日就不好辨认了,为什么要从冬至开始呢?一种合理的解释是,这段时间是防火高危时期,本身就是不能“出火”的防火期。而且,春分清明等其他节点是汉代发明的,是农耕社会需要精确定位,以确定农事的先进历法,是基于阳历(太阳位置)所定的历法。对此,先民只有粗燥的火历(基于大火星的历法)可以使用,于是寒食节在一年周期的定位就显得相当特殊了。可以说,寒食节是古代防火季节的终点,有着防火行动终结的目的,不过是保持生物燃料,度过防火期,等候“出火”行动,转化成草木灰(肥料),并带来人工降雨(燔祭求雨)的果效。 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火始 昏见新年到;刀耕火种重寒食,农耕播种赖清明。 庞朴,《“火历”初探》 赵永恒,燧人氏察辰心而出火的可能年代,发表于首届“中国火文化研讨会” ( 2006 年 4 月 16-19 日 , 河南商丘 ) 庞朴,《“火历”续探》 庞朴,《“火历”三探》 曾雄 生,《 唐宋时期的畲田和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 《古今农业 》, 2005 年 12 月
8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绵山之焚在翼城 -- 寒食之源消防考
fpe 2012-6-4 10:08
绵山之焚在翼城  -- 寒食之源消防考
绵山之焚在翼城 -- 寒食之源消防考 前言:我发现自己把绵山之焚的地点考证删除了(因为曾经想投稿,中文报纸杂志的门槛太高,难于上青天,我就放弃了),这里补上,内容思想一致,从未改变。 一般认为,寒食节的发源地是山西介休绵山,是公元前 635 年的那场火灾造成的结果(这也是《辞源》、《辞海》的说法),大约是定约俗成了。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寒食节并不是介休的绵山,而是靠近临汾的翼城绵山,对此山西刘合心先生进行了考证 。 首先,顾炎武在《日知录》 指出:晋中绵山在晋晋悼公( 前 573 年至前 558 年在 位)时代并入晋国, 晋文公时代不属于晋国。晋悼公是晋文公之后的第六代国君,登上王位时距绵山之焚(前 635 年)至少有 62 年。也就是说,介休一带到 62 年后才属于晋国疆域。绵山之焚的 94 年之后,公元前 541 年(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晋国大夫荀吴率领军队打败判据在太原附近的无终和群狄部落,赶走外族,正式把太原收归晋国版图。而在此之前,介子推怎么会逃往国外(无终和群狄所占领的地带,狄占区)?即使介子推有可能逃,晋文公也不可能追。为了寻访一个大臣,晋文公需要出国长途跋涉,显然不是一位刚刚执政(前 636 年),立足未稳的晋文公所方便采取的行动。 其次,顾炎武还指出,公元前 560 年夏,中军将荀罃、下军佐士鲂去世,晋悼公在绵上(在今山西省冀城县)阅军(蒐) ,调整将领人选,最后取消新军,重新恢复六正体制。既然绵上(介之推之祭田)在翼城,那么绵山也当在翼城附近。当时介休刚刚收复不久(到前 541 年才真正赶跑少数民族无终和群狄),晋悼公不可能大老远跑到边境去阅兵,整编队伍,有违常识。而且介休绵山高啊,谁跑到高山上去作越野体能训练? 图 1 . 从晋国都城(晋文公晋献公时代)绛到翼城绵山的距离要大大小于到介休绵山。 第三, 各种史料都记载介子推隐居不是一人,是背着老母亲上山的。按《东周列国志》的说法,介子推“乃负其母奔绵上”。晋中(介休)绵山距晋国都城三百余里,介子推背着老母亲是很难进行长途跋涉的。另介休绵山海拔高达 2072 米,山下山上的直线距离不低于 300 米,且峰高岭峻,攀登困难,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即使走到山前,也无法轻易上山。相比之下,翼城的绵山离国都不远,海拔仅有 869 米,从山脚到山顶直线距离不过 100 米,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可以轻松到达,上山也不是困难。用到达和攀登的困难程度来判定,就不仅否定了晋中的介休绵山,连万荣的孤山也排除了。万荣的孤山虽然没有晋中那么远,但是离国都仍然有百里之遥,同样存在着介子推“乃负其母”难“奔绵上”的问题。 第四,翼城绵山附近也有不少纪念介之推的民俗和民间文化。 笔者作为消防工程师和历史爱好者,可以提出如下看法,证明绵山位于临汾附近(晋南),而不是介休(晋中)。 第五, 从消防工程师的眼中看来,晋中(介休)绵山, 海拔 2072 米 ,比较高,山高则物种多样,发生全面山火的可能性小。由于火性炎上(按火灾动力学的说法是,重力场中的浮力向上,导致火焰和羽流都是向上散布能量),坡度越大,能量对燃料的辐射反馈越大,导致火势蔓延迅速。如果物种单一,那么一旦发生火灾就全面焚山,那么我们所见到的高山都将是光秃秃的。事实上,由于山高导致的物种多样,不同物种存在不同的干燥程度,因此对火灾的支持程度不一,所以高山不易发生全面山火。翼城绵山 海拔仅 869 米 ,坡度低,植被单一,如果失火,发生全面大火的可能性大。这一点,即使在最近发生的道孚大火中也有所体现。小山失火,有可能全面成灾,而高山则不担心全面山火的问题。 图 2. 道孚大火发生的坡度稍微高了一点,就导致火灾的快速蔓延(因为火性炎上)。如果绵山之焚曾经发生,那么容易蔓延的山坡应当与此相似,翼城绵山更符合这一点。 图 3 . 适合火灾蔓延的小山(韩国野火节的选址与燃料)坡度不能太高,否则蔓延速度快,失去了观赏的价值并增加了失控的危险。 第六,《中国火灾大典》的记录表明,晋文公流亡和回国的阶段,是全球变暖,火灾高发的季节,至少晋室王宫就在晋文公元年(前 636 年)发生火灾 。因此当时的气候变暖导致了不止一次的火灾,是典型的火灾高发季节,可以和中国上一次火灾高发季节(大兴安岭大火和赖宁牺牲的大火)相比。可以控制的,是消防管理;难以控制的,火灾气候和燃料蓄积。绵山之焚,证实了当时火灾气候的特殊性,可以用赖宁的牺牲经过来反证介之推的伤亡过程。 因此,绵山之焚有气候变暖的背景贡献。 第七,翼城,是古唐国所在地, 桐叶封弟中的唐叔虞所分封的地方。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武王姬发的儿子,因此他也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对于黄帝首创的“节用水火”制度,黄帝的子孙当然保存得最好。所谓“节用水火”,就是刀耕火种时代的一种管理办法,防止烧荒平地把自己家园也烧光的措施。作为“节用水火”制度的变体,就是古代的“四季改火”制度和西周初年的“仲春禁火”制度,两者都是与黄帝的消防措施一脉相承。我国的刀耕火种经济(畲民和烧畲制度),一直持续到宋代的南方,与寒食制度的衰亡大体契合。 第八, 寒食来源于介休绵山, 最早来源于西晋杜预对《左传》中载记的介之推隐居的绵上的注疏 。他说:两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正因为他是介休人,注解《左传》的专家。自他注绵上在介休县南后,介之推隐居地为介休绵山就被历代地理史家所误认(如 南朝刘宋时期裴骃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索隐》、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 》) 。唐代李吉甫所著我国最早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 也说介之推隐居之地在汾州介休,宋代官修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也是如此 。当然影响最大的是,明代小说《东周列国志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文献考据为主,没有像顾炎武那样实地考察。杜预生活在 公元 222 到 285 年之间,距离绵山之焚约 920 年。 北魏的郦道元的《水经注》并没有完全认可介休绵山之说 ,也提出了汾水南方存在介山,汾阴附近是可能的寒食之源。 郦道元卒于 527 年,相距绵山之焚约 1162 年。他们对绵山之焚的认识都缺乏关于火灾蔓延的物理常识。如果否认了火灾的发生,那么寒食节与绵山还有联系么? 总之,顾炎武认为,介休远和绵上近是绵山之焚就近发生的重要原因。刘合心认为,山太高和有民俗是绵山之焚翼城发生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火物理和火文化是绵山之焚只可能发生在翼城的重要原因。无论如何,晋南地区曾经作为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尧都平阳)而无比繁荣,因此作为寒食节发源的重要地点,是比较信实的。 因此, 笔者赞同顾炎武的实地考证,认为寒食发源于晋南,是黄帝“节用水火”的消防文化的残余,是远古改火制度和西周禁火制度的变体。 至少在晋文公时代,晋中和晋北都是外国,因此不可能是发生绵山之焚的地方。 刘合心,绵山历史之辨, 《中关村》, 2011 年第 7 期 顾炎武,日知录,“晋之始见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阳翼城县也……所谓成王灭唐而封大叔者也。北距晋阳七百里,即后世迁国,亦不相及……况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 晋悼公十四年(前 560 年,左传襄公十三年)夏,荀罃、士鲂卒。荀罃长子朔先卒,幼子盈年六岁,士鲂子裘亦幼,皆不得继父立为卿。晋悼公蒐于绵上以治兵,使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使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新军将佐皆迁,晋悼公选贤未得,难用其人,使其军内十人之长,率其步卒车士,与其新军官属军尉司马之类,以从於下军。令下军将佐兼领之。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左传·襄公十三年》: " 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 " 《中国火灾大典》第 17 页,《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晋杜预注《左传》解:西汉介休县南有地名绵 上 汾州介休县,本秦汉之旧邑,在今山西,因名之。 《太平寰宇记》:“介山,一名横山,地名绵上。《左传》杜预注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此地即绵上之故地,汉以为县。” 《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国人思慕 子推 ,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 《水经·汾水注》:“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北流经石桐寺西,即介之推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山为介之推田。”
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清明改火制度考
热度 2 fpe 2012-5-30 22:00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清明改火制度考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清明改火制度考 根据对马王堆帛书的释读,裘锡奎认为,古代在仲春、季春之交改火焚田的习俗才是寒食节产生的原因。在《礼记·郊特牲》中就说:“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郡旅。” 后来,随着生产工具的改善,对焚田的依赖减少,仍然作为一种仪式保留在农事祭祀中,称作“社田”,即祭社时的田猎活动。直到解放前,农村每年二月二“龙抬头”时祭祀土地神,是古老的“出火”活动的变异。 为什么古人需要改火?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点古代的点火方式和维持方法。在燧人氏发明点火工具之前, 希腊神话有普罗米修斯用丝质材料(热薄型燃料)缓燃的方式盗取天火,中国虽然没有这一传说,但有束蕴请火之说,其取火方法与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一致。据人类学家考证 ( 法国电影《火种》 ) ,束蕴请火是古代原始部落保存火种的唯一方式。其火源从何而来,可以是野火(自燃),可以是天火(雷电),甚至是陨石撞击引发的火灾。当原始部落品尝了烧烤的美味之后,就再也离不开火种了,于是有取火的必要性。 图 1. 人类面对自然火灾的态度,从逃避到接受。 人类最早的引火方式,大抵都是通过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点燃引火材料。 这里引火材料必然干燥(水分吸热大,升温慢),必须是纤维状(热薄型材料,吸热快,放热慢,升温快),通过引火材料(火绒)的放大作用,引燃主要的燃料。大自然主要的燃料(木材或煤炭)是块状固体。凡是块状固体都有深度导热(即预热)问题,即表面接受的热量向深度传热(相当于热损失),因此很难点燃,需要长时间的预热,无法快速升火。而钻木取火的过程,其实也是产生碎屑的过程,摩擦的热量被碎屑所吸收,先发生缓燃,然后通过吹风等助氧气混合措施,把缓燃(阴燃)改成明火,就是典型的点火过程。 《辇下岁时记》记载了唐代宫中钻燧取火的具体情形:“至清明,尚食(内膳习)内园官小儿(供奉禁苑者)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这说明钻燧取火是相当繁琐,耗时,并需要技巧的。 《笑林》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某甲夜暴疾,门人钻火,其夜阴暗,未得火,催之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人 太不以道,今暗若漆,何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得火。 ”这则笑话,说明古人取火是相当不容易的,今人已经很难想象古人取火的困境和技巧了。 图 2. 古代人类的取火方式(澳洲的火锯、太平洋岛国的火槽、非洲的火钻、埃及的弓钻) 。 既然点火不易,那么点火者就拥有一定的权威,可以给众人施派火源。这一点,对于刀耕火种的社会显得相当重要。所以,周代的 “ 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 ‘ 改火 ’ (或“变火”)。 " 竺可桢发现的 西周王朝早期的气候变冷是全球性的,不但西周王庭需要严格控火(因为全球变冷导致干旱连连,火灾容易失控),希腊文明也因为控火不力而进入黑暗时代 Dark Ages ,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就是诞生于那个寒冷干燥,火灾多发的年代。罗马文明干脆因为控不了火(以及相应的严寒酷冬)而无法成长(罗马建城于公元前 753 年,完全避开了那一次全球变冷)。所以,是否严格执行防火措施,是保证人民正常生产活动的关键措施。按季节使用火源并派发火源,是中央政府是否具有权威的标志之一。 清明作为节日广泛进行,并不是因为农时,而是改火观念的结果。前引晋孙楚《祭介子推文》说“三月清明断火寒食”,可知晋时寒食在距冬至一百零五日的清明。一直沿袭到隋唐宋时代。决定作为再点火的一百零七日是隋初王劭的建议,复活了古代的改火仪礼。古代改火之意复活,其钻火日相当于寒食终了的出火,不仅表示这一出火,而且具有奉火的重要意义。 隋代王劭首先提出恢复商周时代的改火制度的建议 ,也是基于对中央威权的影响力增加这一点来认识的。 唐代,继承了隋代的改火和派火制度,并配合寒食,由清明当日赐新火。谢观《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说:“国有禁火,应当清明,万室而寒灰寂灭……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 于时宰执俱瞻,高卑毕赐。”新火仍是平明而钻燧献入。唐诗中咏清明出火的作品很多,表现出寒食终了的喜悦心情,最著名的是 韩栩 的《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中表达的气候信息(暖和),和社会的平和喜乐的心情,让唐德宗都记住了诗的作者(当时有两个韩栩,唐德宗记住的是能写春城飞花的韩栩),可见赐火制度在当时是深得人心的,中央政府在赐火仪式中的地位也是稳定的, 把出火作为改火的奉新火之义已经巩固。宋朝钻火之仪完全承袭唐代,元以后见不到钻火之仪了。从取火技术上判断,宋代已经有 火镰 取火(用火镰 敲击 燧石,打出的 火星,点着了蓬松的火绒。 再用嘴吹燃出 火苗,就得到了火种),还有“引火奴”等助燃材料,因此取火工作方便多了,令中央政府的取火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不过,宋代以后,刀耕火种的畲民制度基本消亡,作为刀耕火种时代的典型节日,寒食节的消亡也是在宋代发生的。 另外,隋文帝同意恢复古代的改火制度,也有五行思辨制度的贡献。邹衍把五行制度与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历史循环观,加入阴阳五行的内容,提出的“五德终始说”给朝代的更替增加了一层宿命的色彩,因此历代开国皇帝都需要考察德运,以证明自己的轮替是正当的行动。陈朝是土德,那么灭陈的隋朝就应当是火德了,于是,火的重要性就突然增加了,这是隋代突出改火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拥有火德的朝代有:周、汉(东汉)、隋、宋。德运之说止于元代,明清都没有继承下来。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是为了对付洪水的需要,可是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对比中,严格控制火源的防火措施,也是导致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黄帝的“节用水火”制度,就有统一管理,加强刀耕火种的管理控制,因此是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来源之一。改火制度的存在,具有宣示威权,昭告天下的作用,因此得到隋唐的维持和提倡。 辛格等主编,王前等主译,《技术史》,第一卷, 2004 《周礼.夏官.司爟》 :"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 。郑玄注 :" 郑司农说以鄹子曰 :'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 贾公彦疏 :" 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 " 。孙诒让正义 :" 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 ' 木与木相摩则然 ' 是也。 劭以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在晋时,有以洛阳火渡江者,代代事之,相续不灭,火色变青。昔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久,未能顿同,尚食内厨及东宫诸主食厨,不可不依古法。”上从之。
9144 次阅读|6 个评论
又到清明,又是追思
热度 7 wangdh 2011-4-4 21:30
又到清明,又是追思
(照片来自网络) 又到清明 (王德华)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清明(寒食)。 清明节(寒食节)被作为法定节日后,每年都会静静地思念逝去的亲人。 白天,隆隆的飞机马达声从窗外传来,仰望天空,有两架飞机飞过。傍晚电视上说是清明期间启动飞机巡逻以助安全。 晚上,电视上播放着清明诗会。在美的享受中,体味了许多。听着舒婷的诗《母亲》,感受着那种温暖的隐痛,“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啊,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祭奠亲人,追思亲人,心里滋味不好受。那种思念是痛苦的,掺杂着很多的自责和内疚,那种思念又是温暖的,梦幻般与亲人在一起的岁月会带来暂时的温馨。余光中说,“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思念亲人,感悟人生,珍惜当下。所以, 好好活着,才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思念和祭奠。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快乐地活着,真实地活着,珍惜今天的一切。 给亲人扫墓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老家扫墓很简朴,就是清明节早上到亲人坟上添新土。父母的坟在家乡村西头西山下的墓地里。 1981 年夏母亲就定居在了那里, 1986 年冬父亲也睡在了母亲旁边,老两口阴阳分离了 5 年多又聚在了一起。说是老两口,母亲走时 61 岁,父亲走时 58 岁,都是让人不能忍受的年龄。记忆中,从来没有在清明节去父母的坟头上添一锨新土,压一张新纸,放一枝柳枝或松枝。这些事情,这些年来都是姐姐、姐夫们和外甥们帮我做的。所以,要谈孝道,自己就是那最最不孝的儿子了。父母劳累一生,清贫一生,操劳一生,带着很多的遗憾走了。当不懂世事的我逐渐长大,知道失去父母的重量之后,从未尽孝道的我,除了自责和内疚还有什么呢。姐姐们不会写文章,她们知道清明节到父母的坟前添土,对着长眠的父母说上几句话。 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儿女的家。父母的家是温暖的,是有记忆的,是会怀念的。父母走了,老家也就没了。我的老家叫团埠村,有 7 间房子,前后两个院子。前院里有一棵石榴树,开黄花结白子,甜甜的,还有一棵高高的楸树。后院里也有一棵楸树,是洋楸,和一棵老槐树。我们家的那条胡同里只有 2 户人家,我家住在最里头。出门胡同的右边是当时的村大队部,村里的领导们办公的地方。父亲过世后,房子后来借给人家住了。老人说房子是需要人住的,没有人气的房子很快就损坏了。几年后,借住的人家有了新房,我家的房子就空着了。过了些年岁,日晒雨淋,房子自然倒塌了,已经出嫁的姐姐们回去收拾了残局。土地是公家的,据说村里就收回了。这样,那个我从小生活的村落里,我的家就消失了。后来回去给父母上坟烧纸的时候,有一次特意从村里路过,想找找我家的影子,自然是失望了。农村都是大瓦房了,那些草房已经不见了。再后来回去给父母烧纸的时候,也就不再从村里走了,直奔村西头的父母的坟地,在那里消消久日的愁思。 现在在京城里找个烧纸的地方也不容易了。希望过几年能在清明节回家一趟,全家给父母的坟头上添锨新土,盖一张新纸。闭上眼睛,满脸沧桑的父亲和慈祥富态的小脚老娘的形象在眼前晃悠着。还有,我的大姐和大外甥;还有,我没有印象的爷爷和奶奶,他们都是很年轻就早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能感觉到我们的思念吗。 又是清明,又是追思。 ************* 母亲 作者: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7019 次阅读|7 个评论
清明寒食敬心意
yaoyaxin 2010-4-5 02:02
春节至清明前后的时日,自古而今可谓激扬文思的春暖时节:土地由冻紧而融松,枯黄土色因复苏水气之泽转而深黄,随之润出的泥土气息时而在空气中飘散,这是行走在室外无意间最能沁入心脾的春的气息;偶尔走过一段松软的泥土地,足下的弹性难得响应着自然的活力;玉兰含苞,万树萌绿,清明时节,春意为盛。 清明时节,自然景物有别于冬日而焕然发新、蕴藉可爱,最善聚焦春和景明者,当属晚唐花间派诗人韦庄的诗作《长安清明》: 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围绕介子推与晋文公重尔展开的清明与寒食,虽然在民间流行已久、渐而成俗,可是这个习俗并非依据五经之一《礼》的记载而出,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颁令: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寝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清明节民俗在唐代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并列为常式颁行民间。这样,每年清明节,人们拜扫坟墓,封土于冢;各家门户遍插新柳;重返明媚自然中的人们,尽情享受放飞纸鸢、荡秋千的游戏,舒展筋骨,抖擞精神;妇女们以描金胜子贴于两鬓,以这美丽的柳叶符融入春意。 对于唐以前更古老的人们,清明时节赏春之乐趣或许不及寒食敬祖之虔诚,尤其对于介子推隐居深山所在的晋地人民,至迟东汉时仍恪守寒食风俗,即每年冬至之后的105天内须断绝烟火食寒食简。曾任并州刺史的东汉名臣周举、魏武帝曹操,分别以儒学之人道和从政之远见,向寒食伤民健康的不良习俗发出禁令: 周举将寒食一月减为三日: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 魏武帝严禁寒食,明行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回到清明扫墓、慎终追远的庄重本意,南宋高翥的诗作《清明》,道出难以释怀的人生之重: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其实,我所经过的清明节,儿时以扫墓、踏青为乐,年长以追思新逝亲人为怀,而在清明节未成法定假日之前,多数清明无睱顾及,只有在留恋正浓春意之时唤起内心对远行先人的无限感念。以我最喜欢的画家画作----吴湖帆《灵岩积翠》,表达今年清明之情意。
个人分类: 时令感怀|4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