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类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类学

相关日志

文化人类学与历史逻辑学
热度 1 benlion 2013-4-16 00:04
社会的核心结构为信仰 - 体制 - 产业,而产业的结构为金融 - 资讯 - 制造,文化以哲学 - 科技、文艺为核心体系,文化交流往往是在哲学思维和方法层面融合。 1 )公元前约 1500 年 - 公元元年 人类轴心时代,非洲 - 欧亚向东方的路径展开为宗教 - 自然 - 社会 - 精神哲学的文化奠基; 2 )公元元年 - 公元约 1500 年 希腊 - 罗马、波斯 - 阿拉伯、印度和中国文明发展,元朝的蒙古汗国疆域到了地中海和东欧, 16 世纪拜占廷(东罗马)、波斯、印度全线发生文明更替。 3 )公元约 1500 年 -21 世纪 大航海时代,欧洲延伸到环太平洋,从意大利到荷兰、英国和法国、德国的近现代科学范式与工业文明模式创建。 20 世纪未 -21 世纪,资金、知识和技术层面在太平洋、印度洋形成欧美 - 中国 - 非洲的国际流向,直到中国建立新的信仰伦理精神 - 创新型体制,才会形成新的文明和经济模式。 华人已产生不少诺贝尔奖得主和大型企业家;但是,在包括科学、艺术在内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家和技术发明家,依然有待于未来。 -(总结)-
个人分类: 2013|1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学家的新发现:人类祖先最早是素食者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10-6 01:02
直到相当晚近,人类学理论推定和一般看法里普遍存在着“人是狩猎者”的形象。这项看法以及相关的自我定义形式,不仅将人类整个种别等同于男性的那一半,也将人类具有侵略性、好战、是掠食者的概念提升为一种永恒不变的本质。近二三十年来,一个新世代的人类学者,其中不乏女性,重写了智人及其早前人类的故事,他们论称,我们人类的祖先最初是素食者,但后来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和机会,才发展出杂食的习性。因为原始人及史前人类仰赖采集更甚于不可靠的狩猎收成,因而在早期社会中,女人更是食物经济的典型守护者。其他人类学家提出推论说,在开始有战争之前有一个和平的黄金时代。这些观点可能会削弱以下的说法:“具侵略性的”人类是“自然的”肉食者;我们为肉而狩猎或者杀戮动物的需求,乃是我们基因遗传的一部分。 深层素食主义,Michael Allen Fox, 新星出版社,北京,2005年,第35页。 蔣科學按:對於早期人類究竟是素食抑或是肉食這樣的話題,因為涉及到人類的自我形象,涉及到人類的自我理解,科學家的偏見介入很深,因此對科學家的相關工作需要認真的思考和批判,才不至於為流行的文化所蒙蔽。
个人分类: 讀書卡片|46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学该不该做?
热度 1 fudanouc 2012-6-28 16:17
昨天下午,我去参加相辉奖的答辩,相辉奖是复旦为支持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的博士生新生而在优秀学业奖的基础上增设的,它的设立是出于对科学精神的弘扬、鼓励研究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之需要。毕竟在一窝蜂强调实用性研究的浪潮中,复旦能有专为基础科学研究而设的高额奖项,我是由衷欣慰的。 答辩分两部分,首先是5分钟的自我陈述,然后是5分钟的评委提问。在座的评委来自生命科学的不同方向: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生态学等等。5分钟的陈述,我简略介绍了几项研究工作,包括姓氏家族的DNA调查、世界语言的起源地探究以及东亚Y染色体全测序对人群分化时间精细解析等。5分钟的提问环节,评委们首先要求再翻到你发表论文列表那一页PPT,之后开始数第一作者SCI论文,并郑重询问影响因子,最后得出:一篇Science的comment,影响因子在2.5左右的两篇一作SCI论文,另外4篇SCI论文均是合作者而非第一作者。看评委们数SCI、算影响因子,我心里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像是在砧板上。之后,一位做细胞信号通路的老教授问道:“你做的这些研究无非是测测DNA,整理数据,编编故事,今天做完曹操讲一个故事,明天做完孔子再编个故事,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方法学上有什么突破?”我很诧异她提出这样的问题,大脑空白了几秒钟,或者说尴尬了很长时间。我回答说:“我们做姓氏家族的DNA调查,旨在理清人群遗传结构,为其他应用性研究打下基础;另外,DNA与历史学、考古学等相结合可取长补短,为文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DNA证据。这些研究成果不是在编故事,故事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我们的结果,我们应看到故事背后的科学意义。文科的研究很容易出现迷信‘一家之言’,譬如说因为季羡林先生的在《弥勒会见记》中提到吐火罗这一句,几十年来大家都认为中国西北最早居民是吐火罗人,却不知怎可用公元5世纪的东西去判断公元前2000年的事情哪?我们分子人类学要做的就是用直接的证据去揭示这些问题。”这时,老教授又补充道:“那就是对文科方面研究很有意义了。”旁边一位做蛋白质结构的老师插话打了圆场,止住了“争论”。 虽然我拿到了相辉奖,但确实很失落,这只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了许多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研究的认识的误区,或者说我国现行的科研体制的误区。我们在焦急地做应用科学,在强调科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最好带来经济效益。拿经费申请举例,由于对应用性研究支持力度大,基础科学研究总喜欢套上应用的帽子再出去卖。基础科学,或者说“纯科学”,蜷缩在应用下求得生存发展机会。其实,科学研究犹如在盖楼,基础科学在充当着地基,打好地基,才能建起一楼、二楼以至百层楼、千层楼。饶毅先生曾分析华人得诺奖的事,从上世界50年代到上世纪末,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中有5位是物理学奖,主要是因为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华人中一直有很好的梯队,物理学的大框架在上世纪40年代前就已形成,这对中国的物理学是一个幸运的巧合,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华人的梯队发展晚了一些,又错过了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世界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之后追赶起来难度就大一些。国内生命科学的绝大部分研究是在国外已经成型的框架下继续的,或者说在别人打好的地基上建自己的楼房,而且过分地强调楼层是否够高、是否能卖得好价钱。 人类学,是基础科学,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譬如回答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们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有探索和发现精神,或者说有更强的好奇心,要对周围的一切make sense,在现代科学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这种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终于可以为自己的过去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看法,有一种近于本源的认知,人类终于能够为自己起源演化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形而下学的解释,把漂浮在空中的不可知的东西有了相对直观的感知。这就是人类学的意义,也是其他众多基础科学研究的意义之一。 于我个人而言,人类学要学的东西很多,且都很有趣,我有东西想学、想做,而不是为了给谁看、给谁做,我是用自己的时间满足我自己的兴趣。读研的两年半里,有不少本科生跟着我做研究,我从不爱去布置任务、抢抠时间,有兴趣的、自觉的人会对自己负责,不自觉的人也要自己去承担后果,我不想去提醒别人什么时间该去做什么,重复的提醒在我看来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2012年6月28日
个人分类: 百家争鸣|3765 次阅读|1 个评论
找不同--我老婆的一篇博文
热度 3 loulilv 2012-5-26 00:02
找不同--我老婆的一篇博文
以下是我老婆大人原创的一篇关于幼教的博文,感觉很棒。和诸位共享。 找不同 下面的文字既是完成程研涛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对自己通过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业者的接触,获得的一点小感悟。李敖说:不一定要旅行才能获得感知,读书、和人打交道都可以。 三年以来,我先后接待了5位来自丹麦的实习生。 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甚至讲的是不同地区的丹麦语——丹麦也有方言呢。他们虽然来到中国的幼儿园实习,但是他们的major是“人类学”、“社会发展学”之类的学科。不是我们熟悉的“学前教育”专业。他们虽然多才多艺,比如:小伙子Silas Urban会弹吉他、打架子鼓,还和同伴Robin、Morton一起参加了我们的“周周演”;Pernille,别看她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却是一位足球运动员;Sidese的男朋友是位警察,热爱中国武术,姑娘也受到影响;Sisse的爸爸妈妈是在滑雪时认识的,她本人是滑雪和游泳的高手呢;女孩Lise是游泳高手。但是看到中国幼儿园老师的“武行”——弹、跳、说、唱、讲故事、说课——就叹为观止了。呵呵。在他们看来,弹跳说唱和说课、上课,都是幼儿园educator用不着的。每一位丹麦孩子来到我们幼儿园,最为咂舌的就是早上的律动和早操,他们常问我:this is all children's favorite dance?其实他们好奇的是我们的“集体活动”——这个在后面会提到。慢慢地,他们也站在队伍的后面跟着孩子们一起跳了;跳着跳着,他们也开始觉得这种集体活动也有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趣味了。但是,他们还是适应他们自己的那一套。 为什么上文中我不用“教师”而用educator?因为在丹麦的幼儿园是没有“teacher”的,只有个类似于英文的“教育者”的词。记得有一次,女孩SISSE提出:她不希望轮流着教室学习。她希望能固定在某一个教室进行观察和学习。我翻译给supervisor,supervisor说:你和她说这样也是为了我们这里的孩子能够机会公平。......,再说,她也可以练习了怎么上英语课,回国可以教他们的孩子学习英文啊。我做了信达不雅的翻译,SISSE说:不用啊,我不用学习做老师。因为在我们丹麦的幼儿园,根本没有老师,只有教育者。我们从来不上课! 尽管五个丹麦学生在丹麦幼儿园的实践经历各有不同——SILAS的妈妈是一位专门从事“特殊行为儿童”教育的教师(他一直强调they have only different behavioures,they are not special);SISSE在两个丹麦幼儿园里工作了比较长时间,并叮嘱我不能透露她的薪水,我直到现在也保守了这个秘密呢;其他的丹麦学生也有过长则几个月短则几个星期的丹麦幼儿园实习经历。——但是他们都说:在丹麦的幼儿园,小孩子是不需要上课的。 那么丹麦幼儿园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让我借用他们五个人的描述,来综合描述一下吧!—— 丹麦幼儿园人数很少。比如我图片(注:图片由SILAS URBAN3年前提供,并已通过邮件获得其使用许可)中展示的这所幼儿园,占地面积不详,但一定比我们的幼儿园大。据说其中一个部分是当地的小公园的一个部分;一共有80个孩子。幼儿早上6点半即可入园,晚上6点以前全部离园。教育者分两班,有点类似与中国的早晚班;但交接班时间在中午。入园以后,孩子们的“工作”就是“白相”:随便你哪里去白相。可以户外,可以室内;可以一个人玩,可以几个人玩。下雨天?只要你高兴,穿了雨衣同样可以玩。没有成年人会走到你身边因此见怪。户外活动有:饲养、玩沙、荡秋千、交通场所、大型积木等等。小木屋里放着玩耍用到的工具。照片是冬天拍摄的,孩子们在户外时的服饰比较接近,但不是园服,只是家长们很喜欢给孩子穿一种叫做“冲锋服”的衣服,既结实、轻便又保暖。交通场所的图片上,能清楚地看见地上的路线图。有一张图片上有一些绿色的、像塑料框子的就是大型积木,而且是legal的。我们这里价格不菲的LEGAL玩具就是丹麦生产的,在丹麦这个品牌的价格也同样不低。值得一提的是,丹麦幼儿园里的所有玩具、器具的质量、价格都是最上乘的。户外场所的玩具一方面提倡环保、原生态,一方面强调真实,而且必须“enough”。丹麦的教育者们认为,孩子们迟早是要和社会进行饱满而真实的接触的。大家从图片上也可以看出来。 说一说室内活动。丹麦的幼儿园,因为不需要上课,所以没有“教室”。但是有刷成黄色的“yellow room”,刷成粉色的“pink room“,或者白色的“white room”,这里不一一列举。每间活动室有一个专门的用途。比如黄屋里是运动屋,粉屋是故事屋,白屋是玩具屋,蓝屋是美工屋,等等。器具的选择和户外器具的选择的原则是一样的。照片是同一天拍摄的,室内的孩子穿得甚少,暖气足足的。 幼儿园里只有一个时间是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吃午饭。现在许多丹麦幼儿园也统一准备了。他们的做法是:由家长每个月到幼儿园指定的饭店去为自己的孩子挑选午饭;或者家长制定好自己孩子的食谱,幼儿园通知饭店按时送来。图片中这所幼儿园还是传统的做法:自带。一般每个孩子早上来了会拎一个纸袋或者饭盒,里面是妈妈准备的爱心午餐,中午排着队用微波炉、烤箱加热。一般孩子们吃饭很自由,成人的态度是“爱吃不吃”,反正他们相信“你不会让自己饿死”。 午睡?当然是爱睡不睡啦! 图片上那个孩子还叼着奶嘴呢!别奇怪啊。丹麦的孩子的入园年龄和我们不一样。从18个月开始,您就有权力走向社会,去托儿所啦!和我们小班年龄段的爸爸妈妈的态度不同,丹麦幼儿园里低龄段的孩子的家长一般会提供纸尿裤、安抚奶嘴到幼儿园,我们的父母一般提供换洗衣物。丹麦文化中,自己的身体弥足珍贵,除了换纸尿裤,成年人也尽量不要接触孩子的身体。许多丹麦学生第一次看见中国的老师给排着队的小孩子拉衣服、塞裤子时,非常惊讶“他们的父母不会起诉你们吗”,我们告诉他们:no,no,no!they will say "thank u very much“ to us。这就是different culture嘛! 孩子们都自顾自白相了。educator们的工作就是 :维持秩序和观察孩子。 维持秩序包括物质的秩序和人的秩序。一般情况下,丹麦的幼教工作者们们每天整理好各种屋子,使用手段培养一些小帮手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些手段必须符合成人社会一切要求:合法、合理。丹麦人不怎么讲究合情。他们觉得合法又合理的就不会伤害感情了,当然合情。)然后就开始观察儿童了。 除了故事屋的成年人会公布一张讲故事的时间表,或者在开始时播放一些音乐以招揽听众,其他活动屋的成年人是不会干预幼儿的活动的。 不干预不等于不参与。这时的成年人进入了“观察者”状态。比如SISSE就是一位丹麦的幼教工作者,她喜欢在运动屋里帮助孩子们。她发下小男孩SILAS连续2个星期都是一个人在进行运动活动,或者是当某人在尝试他就单独活动。SISSE就找了其他屋的同事一起交流他们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如果同事们说:yes,我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还持续了不少时间了呢。那么SISSE就制定一张观察计划,按照计划再对小男孩SILAS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最后说:ok,我找到他单独活动的规律了。于是同事们一商量,针对SILAS制定一张游戏工作表,会有计划和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来帮助小男孩SILAS掌握更多的加入同伴活动的策略。当然,每一个阶段的观察结果或者计划,都需要和男孩的家长进行沟通。 一般来说 ,丹麦家长听见幼教工作者的发现、建议、疑问等讯息时,往往是感谢与支持。他们也会针对教育者提出的问题,主动在家庭活动中也进行观察并向教育者反馈信息。这与中国家长的排斥态度也是大相径庭的。中国的父母往往认为老师的话的意思是指责他们的孩子有问题。而中国父母自己也非常喜欢用人品评价行为。比如孩子数学题目没有做正确,中国父母往往用“你真差劲”这样的评价来说明“孩子,你在做某某某方面的数学题有困难。我们应该再尝试搞明白这件事”。 从这些层面来看,丹麦幼儿园的课程形式只有活动课程一种,也可以说是游戏课程。其理论依据显然是“儿童中心论”。教育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也相对单纯,即观察者、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家庭的合作者。儿童的在园活动内容也非常纯粹——玩!在玩中发展自己,是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怎么听怎么都符合我国的幼儿园工作“圣经”《纲要》。但是丹麦人不知道《纲要》,他们只知道皮亚杰、佛洛依德;偶尔有人知道赫尔巴特、康德。 相比较而言,至少我所在城市的幼儿园的情况是这样的: 1.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有以学科中心论为理论依据的学科课程,有以儿童中心论为理论依据的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还强调“隐性课程”。 2.课程的组织形式也相对多样:有时是学科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有时是活动课程的定时域、地域的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占绝对优势比例。即使是游戏活动,也是定时域、地域的集体游戏活动。 3.教学组织形式的界限也相对模糊:有时是班级授课制,有时是小队教学,同时在教师中积极倡导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都不是独立进行,相互穿插,界限模糊。各自的特点相对削弱。 4.幼儿园课程组织过程中,幼儿“自主”的比例极少。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具、学具都不充分;在游戏课程的组织过程中,材料和玩、器具的份额不足够,且强调要求教师用“废旧材料”进行“自制”。同时在游戏课程中,幼儿的空间密度极大,游戏活动的效果被极大地削弱。 5.教师的工作内容宽泛,且不利于教师成为一名“观察者”。以时间为线索,教师在园一日扮演的角色有:环境清洁人员、健身操示范员、上课教师、(饭店)服务员、(宾馆)服务员、理发员(梳头发)等等。在平时我们扮演的角色还有:秩序和纪律维持人员(大多数时候退化成声音分贝控制员),布置教室时的装修人员,制作玩具时的“废旧材料”收集和分类的环卫人员、以及制作时的玩具制作人员,幼儿物品的管理员,制作幼儿材料袋的美工工作者,应社会需要时常还要扮作文艺工作者.......等等等等;教师还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需,经常还要参加各种学习,成为一名学生。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被极大地分化。且各项活动不利于教师进行专业的观察、跟踪等专业化技能水平的提高。 6.在与家庭的合作方面,幼儿园则从“教育机构”变身至“服务行业”。在这样的思想、文化下,教师和家庭的合作关系既不平等,更不科学。 7.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丹麦的学生必须要学好的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知识;我们的学前教育师范学生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声乐、舞蹈、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并要求考级。可见,两个国家对幼儿园从教人员的学术要求有相当明显的差别。 因为浸润了不同的国家思想和文化背景,两个国家的老师对同一件事情常常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有一天,一位校内同事上了一节《中班社会活动:微笑》。邀请了当时在园实习的SISSE听课。活动流程大致如下: “ 一、引出微笑的话题 看一段公益广告后,教师 提问:视频里出现的最多的表情是什么?说说你看了这段视频的感受。 小结:微笑能给我们传递一份好心情,让生活更美好。 二、模仿表现微笑服务 1.请幼儿微笑。 过渡语:你们笑的很灿烂。还有一些人也象你们一样喜欢微笑,一起来看看吧。 2.表演一些微笑的工作场景 (1)图片1:酒店里的迎宾微笑欢迎客人 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着表演一下。 (2)图片2:幼儿园门口值日老师微笑迎接孩子的图片。 提问:这是哪里?每天早晨老师们都在门口微笑迎接大家,这时你该怎么做?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笑脸迎人? 三、升华对微笑的理解 过渡语:微笑让我们快乐,如果一个人不快乐,遇到困难的,甚至遇到非常悲痛的事,你觉得他还会微笑吗?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一组图片:受伤却在微笑的照片,出示身体残疾但却依然在微笑跳舞等图片引发孩子讨论。 小结:请你们记住,我们要勇敢坚强的面对困难,因为会很多人会关心帮助我们,困难是一定会过去的。 四、最美的微笑 抓拍幼儿微笑的瞬间,请幼儿相互评选微笑小天使。 总结:祝愿每个小朋友每天都开开心心成为微笑小天使,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 观摩后supervisor和SISSE之间通过我的翻译,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L(Lisa)在丹麦的幼儿园,你们会进行类似的活动吗? S:不,从来没有。首先,丹麦的幼儿园不上课。而且,我们也从来没想过要“教”孩子们学习微笑。平时我们丹麦人见面就会微笑。孩子们会从中感受到微笑的作用。嗯......(犹豫了一下),刚才我注意到那位上课的中国老师的脸上也几乎没有微笑,而且她有过用手指敲到桌子的举动。所以我想,孩子们这个时候可能能多的是感到害怕,而不会想到要“微笑”。 而且,我们如果有成年人要教小朋友微笑的话,要么是这个孩子有疾病面部肌肉的问题,要么是这个成年人疯了。(这段话,我当时没有翻译给我的同事们听。) L:丹麦幼儿园不上课。那孩子们天天干什么?怎么学习知识呢? S:知识可以到小学校以后去学。每个丹麦孩子都是从小学开始有上课的体验。丹麦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他们就是玩耍。而且,我们的孩子就是玩耍,不像中国的孩子经常被要求玩耍一些能学到知识的东西。 L:能说具体些吗? S;就像你们有一个屋子。里面有许多物品,那个水管、人体模型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好像还有树叶标本、秤什么的。许多东西。 L:我们的科学发现室。 S:是干什么用的呢?给谁用? L:是给孩子探索科学用的。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S:探索什么呢? L:比如这里,就是感受声音的传递;这里,感受不同材质产生的声音。。。。。。 S:可是这些科学规律都是人类探索了很多年,嗯,有的很多百年才发现的。你真的认为只有4岁地孩子,嗯,怎么说呢。好吧,我换个说法。我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这里都是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可能你们老师们设计了这间屋子,但是你们会失望。而且,比如那个人体模型,人们更经常在医院里看见它。在这里,我不觉得它能很好地激发一个还不到6岁的孩子的探索欲望。 L:丹麦不给孩子探索科学的机会吗? S:给。但是当他需要的时候。他需要的时候,会有专门出售儿童科学器材的商店,他们可以在那里先学习使用器材,然后再决定继续下去或者怎样。但是,往往都已经上小学了的孩子会有兴趣去那里。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更乐意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玩耍。而且不会累。或者去吃冰淇淋、糖果。幼儿园的孩子不会觉得“哦,我得爱科学”。 借由这个话题,SISSE也问了一些她感到好奇的问题。(而事实是,这些问题,其他丹麦学生也问过我。) L:我们中国有中国的情况。我们的人口的确很多。 S:是的,人口很多。幼儿园里孩子很多。所以我非常好奇,你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尽可能出来、分散开来玩。却总是把他们聚到一起? L:你的意思是......? S:我注意到,早上你们会那么多孩子聚在户外(她指的是早操),然后吃饼干喝牛奶,也是聚在一起,然后上课也是聚在一起,吃中饭,聚在一起。他们的空间间距如此接近,难免会发生“侵犯”,所以冲突经常发生。为什么不能一位老师给孩子上课,另外一位带他们出去玩呢? L:......。 S:还有我注意到,你们的老师经常会孩子还没有画好图画,就停止他画。然后一起去干些什么。好吧,就说去搭积木吧,可是孩子们还不愿意放下积木的时候,你们又停止他们,让他们去干些其他的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L:嗯,是这样。我们这里有规定,比如说几点到几点,老师必须给孩子上课,几点到几点,必须带他们去搭积木,几点到几点,必须带他们干什么。这是规定。嗯,规定你明白吗? S:那么,在中国(Lisa插嘴说,我们还不能代表中国)的幼儿园,你们老师教师和小孩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吗?你们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怎么决定先做哪个后做哪个?你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怎么做决定呢? 还有一次,忘了是SIDESE还是SISSE,在园实习期间,恰逢我所在的幼儿园的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准备了一次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活动。老师们向孩子们宣传妈妈们的工作有多么辛苦,我们要以涌泉相报。要求孩子们回家调查妈妈的工作多辛苦,还要给妈妈洗脚并且拍成照片。并布置了展板。 这位丹麦孩子看见了照片以后,流露出非常讶异的表情。我们又发生了对话。 D(Denmak,因为我忘了名字):这是干什么?孩子为什么要像宠物那样蹲在母亲的脚边? L向D做了一下解释和说明。 D:在丹麦,如果哪个孩子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你要爱你的妈妈。那是对他妈妈最大的否定。 L:你的意思是...... D: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自然就会爱自己的母亲。这是本能。为什么要教他们。而且,这是他们的家事。中国家庭不觉得这超越界限了吗?让我觉得(沉思了一会儿)奇怪的是,......嗯,这么说吧,在丹麦只有丧失了能力的人才能接受别人为自己洗脚,或者是付钱给某种工作人员来为自己服务,及时丹麦王室成员也不会让别人为自己洗脚。何况还是自己的孩子。请原谅我的不能理解。 L:嗯,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我想我很难解释。 丹麦和中国幼儿园的不同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说件小趣事来结束本文吧。 每一个来常州实习的丹麦学生,我总结下来,他们最喜欢吃的是自助餐和火锅。他们还非常想念家乡的糖果。其中有一种糖果的名字很特别,叫做bird’s shit。第一次吃的时候我故作镇定地咽下去。丹麦孩子享受地问我:any more?我礼貌地回答:thank u .i will save my stomach for my dinner。那个他们特别爱吃的味道的确就是鸟屎的味道吗?不过真的和我们的很不一样。我把这些糖果分给班级的孩子,孩子高兴地接过去然后都吐了出来:真难吃啊。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说不是呢?我们的口味也很不一样呢!
6543 次阅读|8 个评论
灵长类学的今后发展方向
热度 1 welcomezp 2012-4-7 21:30
近几十年来灵长类学在欧美和日本发展迅速。灵长类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强烈地诱发人们不断研究的兴趣,启发着人们对人类本性及其生物学特征的不断探索。正如其他学科一样,灵长类学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更新,在保持传统的比较解剖学理论的同时,灵长类分子生物学、脑科学和实验动物繁殖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方向。 2010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 23 界国际灵长类学会双年会,来自美、英、法、日、德、中等 56 个国家的 1100 余名专家出席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 “ 人与非人灵长类的共存 ” ,表明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会是关注灵长类本身的自然生存条件和生命伦理等研究。 一 野外研究 野外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灵长类的自然行为,例如发现猿猴具有使用工具,识别食物毒性和相互协作行为等。还可以比较不同地方种群,了解他们的文化行为差异。野外研究也可能发现森林中的新种,例如 2004 年野外研究者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的旧世界猴高地白脸猴( Lophocebus kipunji )( Jone et al., 2005 ), 2005 年在印度东北部出现阿鲁纳卡猕猴 ( Macaca munzala ) ( Sinha et al., 2005 ), 2010 年在缅甸北部发现新的缅甸金丝猴( Rhinopithecus strykeri )( Geissmann et al., 2010 ) 等。不过,野外研究的弊端是研究者不得不在林中跟随快速移动的猴群,容易忽视一些突发性事件,难以执行很细节的行为学研究。通过对野生种群研究、投食种群和饲养种群的综合观察将有利于全面探讨猿猴的行为生态,通过提出假说,以观察、比较和野外试验等科学方法验证假说,将会是灵长类学野外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 生命伦理研究 重视实验动物福利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所谓实验动物福利 ,即人类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以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猿猴是探讨困扰人类的艾滋病、肿瘤、肝炎等疾病机理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中的首选实验动物之一,在生物医学、人类学和古人类学等诸领域均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图 2.15 )。他们与人类一样可以感知精神与肉体的痛苦,在饲育条件下的孤独﹑烦躁和行为受限都将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不论从人们的道德伦理观还是从减轻动物痛苦等方面考虑,提高实验非人灵长类福利及改善饲养条件均显得非常必要。 国际灵长类学会,日本灵长类学会等各种研究部门都有对灵长类试验有着严格的规范。例如防止对猿猴施加痛苦的实验,手术时尽量使用麻醉剂等。目前国际上主要遵循 “5 个自由理论 ’ (UK 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1997 ): 1) 动物有避免干渴、饥饿和营养不良等不利因素影响的自由; 2 )动物有获得舒适生活条件的自由; 3 )动物有脱离痛苦、受伤和疾病骚扰的自由; 4 )动物有表达自然行为的自由; 5 )动物有脱离恐惧和心理压力的自由(详细参见第十章第一节,灵长类的福利)。而目前更根本的问题是所有现生类人猿均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但是仍被作为人类传染病、药理毒性等牺牲性实验的模型动物。人类不能太自私,是否应该考虑停止利用消耗近亲种类的生命来满足自己无尽的需求。 三 灵长类保护与热带雨林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野生灵长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是森林栖息地的消失。热带雨林 负担着净化大气的功能,也是地球一半以上动物物种的家园。热带雨林在地球上稳定维持了几千万年,但是由于最近一百年内人们的疯狂砍伐垦荒活动,森林面积已经消失了一半。森林消失同时意味着物种灭绝、大气循环受阻、温室效应加速等严重后果,而且这种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日益严重的沙漠化、沙尘暴和洪水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可以说,砍伐热带雨林就是砍伐人类自己立足之本。 灵长类是热带雨林中主要的旗舰动物,搬运植物种子的数量和能力是鸟类的几十倍以上,对维持森林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鼓励猿猴搬运种子行为,植物生出甜美而营养丰富的果实,吸引更多猿猴参与种子搬运的活动中。灵长类大量取食果实,协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维持热带雨林的健康发展 (Janzen, 1983) 。不幸的是,在非洲等有灵长类分布的国家,狩猎灵长类的现象仍非常严重(如图 2.16 )。中部非洲城市的菜市场里仍有公然摆卖的黑猩猩、大猩猩肢体。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年有 5-7% 大型类人猿被人们杀死。其他一些国家持续内战,难民们逃到森林中大量捕食野生动物,导致灵长类和其他动物种群的快速灭绝,影响雨林的播种和成长。 我们的食物、燃料、木头都来自于自然界。如图 2.17 所示 国内仍有很多农村和山区未普及煤气,做饭主要以植物或煤炭为燃料。木材、石油、食物价格不断上涨、表明自然资源正在枯竭,无法承受人类的挥霍。近年来由于国内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采伐国内森林,但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资源需求,开始增加进口东南亚原始热带林、加拿大和苏联针叶林,或直接进入非洲和东南亚热带雨林砍伐森林、改建种植基地。世界上各地的自然破坏,归根到底是人们的消费活动造成的,如果我们养成时刻节约资源的习惯,也就是最实际的保护地球环境的活动。 ( 参见《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第十章第三节 保护灵长类 )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实验动物福利( laboratory animal welfare ):人类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以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 热带 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 指 阴 凉、潮湿多雨、高温、 结 构 层 次不明 显 、 层 外植物丰富的 乔 木植物群落 ,常见于约北纬 10 度、南纬 10 度之间 。 正常年降雨量为 1700-2000 毫米,全年平均温度超过 18 o C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近代灵长类学的发展史 --张鹏
welcomezp 2012-4-7 21:25
毫无疑问,人类是 600 余种灵长类中的一种。非人灵长类(猿猴)与人类近缘,其组织结构、免疫、生理、代谢和行为等方面都与人类高度近似,因而一直是医学生物学研究、药物试验、人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成为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灵长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发展迅速。据 2006 年国际灵长类学会统计,目前世界上有上万 名灵长类学学者,出版英文研究论文 4 万余篇 。中国是灵长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02 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首次承办了 ‘ 第 19 届国际灵长类学大会 ’ ,提出积极建设中国灵长类学的发展方针。以下回顾一下灵长类学的发展史,以作参考。 一 近代灵长类学的诞生 前面第一章里,介绍了人们对自身生物性质的认识,发现人类与猿猴的身体、心理、行为等存在很多相似的特点。随着近代比较解剖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与猿猴的近缘性,酝酿着近代灵长类学的出现。 1863 年,赫胥黎在《人在自然界位置的依据》中首次明确提出人类与猿猴可能来自于同一祖先。 1871 年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与性淘汰》中进一步提出人类和猿猴在形态(表情)、心理(道德观念)、行动(使用工具)等多个方面都很相似,预言非洲类人猿可能是人类的最亲缘物种,在非洲可能存在人类和类人猿的过渡种类。直到 20 世纪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等化石肯定了达尔文的推测。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推动了灵长类形态学和较解剖学在欧美的长足发展,成为灵长类学创始者(如图 2.6 )。 二 二战前灵长类学的发展 19 世纪初,欧洲用猿猴为代替人类的模型动物 ,进行梅毒、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研究和黄热病等人类疾病和神经生理学研究( Haraway, 1989 )。 20 世纪初,为了获得更可靠的数据,欧美学者开始在研究室饲养猿猴。 1924 年法国在几内亚设立了饲养猿猴的巴斯德研究所,同年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了灵长类研究所。这些灵长类研究所最初的作用不是为了进行人类进化等基础研究,而是为了利用猿猴进行实验医学(主要是热带疾病)、繁殖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的实验(如图 2 .7 ,图 2 .8 )。 20 世纪初具有人类学功底的比较解剖学者阿道夫( Adolf Schulz ) 移居美国,带去了大量灵长类标本和成长比较数据,奠定了美国比较解剖学基础。美国著名人类学者 胡顿( Earnest Albert Hooton )非常 强调灵长类学研究的重要性,从生物人类学的客观角度出发,研究涉及到行为学、分类学等比较解剖学以外的学科。其弟子 库 里治 (Harold Coolidge) 对倭黑猩猩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并将倭黑猩猩从黑猩猩中分离,认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Bourne, 1977 )。二战结束前最大的人类学发现之一出现于雷蒙达特和利基 ( Louis Leakey ) 对非洲直立人的发掘 , 1932 年他们发现非洲南方古猿,确立了 ‘ 人类是经常直立行走的动物 ’ 的定义 (Dart , 1959) 。 1914 年美国心理学者 耶基斯 尝试对饲育下大型类人猿、猕猴进行心理学实验,了解灵长类的智力、语言起源等课题,研究也涉及性生理、繁殖生物学等领域。著书 《大型类人猿:一项关于类人猿生活的研究》( 1929 )和 《黑猩猩 : 实验室研究》( 1943 )提出了对饲养条件下猿猴个体的感觉、知觉、言语能力,和与个体间的社会关系等研究方向。 1925 年德国人科勒( Kohler )在《类人猿的智慧》书中描述了实验室黑猩猩的智能。这些研究被定义为比较心理学 或生物心理学。 1929 年开始了以美国学者为主的灵长类野外研究 (Bourne, 1977) 。 1931 年耶基斯的学生尼森( Nissen HW )前往非洲研究黑猩猩野生种群的社会生态, 1932 年宾汉姆( Bingham HC )前往非洲研究大猩猩。 1931 年卡朋特( C. Carpenter )离开研究鸟类性行为的实验室,来到南美研究野生吼猴,强调了野外研究的价值。随后卡朋特的研究涉及南美的卷尾猴、东南亚的长臂猿等, 1938 年开始研究猕猴饲养群内的性行为。 1937 舒尔茨( Schultz )和库里奇( Coolidge ) 组织亚洲灵长类探险队开始了最初的野生长臂猿研究,将以往的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实验科学视野扩展到野外社会生态学研究。 1941 年灵长类学 Primatology 的名词首次出现,随后灵长类学者 Primatologist 的称谓被普遍采用 (Straus, 1952) 。但是,最初的野外研究的主要困难时很难观察到野生猿猴。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灵长类学的野外研究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Haraway, 1989 )。 三 二战后野外灵长类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胡顿的 弟子沃什本( Sherwood Larn ed Washburn ) 强调从形态学与行为学同时研究灵长类的重要性 (Bourne, 1977) 。 1948 年他带领 弟子 前往东非和南非 调查草原狒狒对草原生活的适应,希望了解早期人类祖先从森林迁移至草原后都会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压力,什么淘汰压力造就了人类进化等人类学问题 (Washbourn, 1961) 。 1952 年其《生物人类学的战略》提 出从机能与构造的观点考虑人类学起源研究思想 (Washbourn, 1952) 。 肯尼亚博物馆的利基也对灵长类的行为感兴趣。 1957 年他将当时 22 岁秘书 奥斯伯恩( Rosery Osbourne ) 送往乌干达作大猩猩的前期调查。他认为人类祖先可能适应于湖边生活环境。 1970 年他又将在坦桑尼亚的挖掘助手珍妮 古道尔 送往乌干达坦噶尼喀湖附近的拱北地区,通过观察湖边黑猩猩生态类推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如图 2.9 )。与此同时,达特也意识到研究野生类人猿重要性,开始调查乌干达的野生大猩猩种群。 1960 年初研究鸟类、鱼类的欧洲行为学者开始研究灵长类的行为,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行为生态学者科特兰特( Kortlandt A )、英国剑桥大学的欣德( Robert Aubrey Hinde )、普林斯顿大学的霍尔( Ronald Hall )等。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化生态学理论进一步推动了灵长类的研究进展(如图 2 .10 )。 1970 年洛伦兹( Zacharias Lorenz )和廷伯根( Nikolaas Tinbergen )将进化生态学的概念巩固并活用于人类学和灵长类学的研究中,确立了动物行为学 ,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剑桥大学欣德原来研究鸟类性行为的,随后开始研究饲养的猕猴群中母子关系和社会行为,培养了前任国际灵长类学会主席蓝翰( Richard Wrangham ) 等若干优秀灵长类学者。普林斯顿大学的 霍尔博士 前往观察南非的野生草原狒狒和中非的赤猴,希望了解这些种类的社会生态学特点。不幸在研究中被叟猴咬伤,感染了猿猴 B 病毒而英年早逝。此外, 洛伦兹 提出人类脱化假说,认为黑猩猩原本是人类,但是在草原与人类祖先的竞争中失败后,黑猩猩退回森林,由此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人类特点 (Swindler, 1998) 。他的假说虽然被随后的研究否定了,但是他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给人们以启迪,与同时代的研究者相比,他积极地推动黑猩猩与人类近缘的思想。 1960 年他将黑猩猩归为人科,这一分类被沿用至今。 四 日本灵长类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学者启动了灵长类的野外研究热潮 ( 伊谷纯一郎, 1985) 。今西锦司出版《生物的世界》和《生物社会的理论》( 1975 ),为探索生物社会起源奠定了基础(如图 2.11 )。 1947 年以前,今西锦司( Imanishi Kinji )是研究蒙古游牧社会的一位人类学者,二战后他在日本国内调查宫崎省野生马群时,不经意间看到林中猴群,开始对灵长类的社会产生兴趣。他培养的学生川村俊藏 (Kawamura Shunzo ,后来成为京都大学教授 ) 、伊谷纯一郎( Junichiro Yitani ,后来成为京都大学教授)、德田喜三郎 (Tokuda Kisaburo ,后来成为朝日新闻社编辑 ) 、河合雅雄 (Kawai Masao ,后来成为京都大学教授 ) 等成为第一代日本灵长类学者。 日本灵长类学持续了 60 年以上,形成了投食、个体识别和长期野外调查的研究特点。今西锦司强调人类学研究方式,从 ‘ 人类家庭起源 ’ 、 ‘ 人类社会起源 ’ 的角度探索灵长类社会,但是他同时批判西方进化论的相关理论,导致日本灵长类学理论迟迟无法被国际社会接受。但是今西锦司对人类学的前瞻性贡献是不容否定的。 1950 年他在《自然》杂志中写道 ‘ 研究野生灵长类有利于揭示人类本性 ’ ,这一观点明显早于同时代的欧美学界。 日本的人类学界起初并不认可对野生灵长类的研究 ( 伊谷纯一郎, 1985) 。 1955 年秋天 ‘ 日本人类学会、民族学会联合大会 ’ 上,伊谷纯一郎首次提出日本猴具有 37 种不同的发声模式。这一崭新发现立即遭到西村朝日太郎等人类学者的反对,他们不相信猿猴能够通过声音进行社会交流,要求伊谷纯一郎 ‘ 你应该当场表演 一下猿猴的 37 种声音 ’ 。同一个会场上,川村俊藏对日本猴文化的研究也遭到了长达 40 分钟的批判,因为当时大多数文化人类学者认为 ‘ 文化 ’ 是人类特有的,通过灵长类研究了解人类文化起源是螳臂档车式的做法。不过,随着灵长类学的发展,如今关于灵长类文化、近亲交配回避等知识已经成为常识,频繁出现于各国中小学的教材中。 1950 年 -1960 年,川村俊藏、河合雅雄、山田宗视 (Yamada Soushi) 和小山直树 (Koyama Naoki) 等学者一致认为今西锦司提出的了解血缘关系是灵长类社会学研究的关键。 1970 到 1980 年以后,欧美学界逐渐接受血缘淘汰学说,开始关注灵长类的血缘关系。这时今西锦司进一步将文化定义为 ‘ 自然状态下存在的可受社会调节的行为 ’ , 认为鸟类兽类等也都可能有文化 (Nishida, 1987) , 指出整个生物界包括植物和动物都有 ‘ 社会 ’( 今西锦司, 1960) 。在这一观点推动下,日本研究者们开始涉及到动物群间关系和文化行为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并将灵长类学知识普及全国(如图 2.12 )。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日本学者们开始向国外学界宣传自己的研究结果 (Miyadi, 1964 ; Frisch, 1959) 。 1957 年川村俊藏在太平洋学会会议讲演,同年日本猿猴中心创刊了世界第一个灵长类专门杂志《 Primates 》,第三年改为全英文版杂志。 1958 年今西锦司、伊谷纯一郎在欧美访问交流,宫地传三郎 (Miyaji Denzaburo) 在国际动物学会讲演。 1959 年 北原隆 在《美国人类学》综述了日本灵长类学研究进展。 1960 年今西锦司在《 Current Primatology 》发表英文论文, 1964 年宫地传三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日本猴观察法、交流文化和群分裂的综述性文章。 1965 年奥尔特曼 (Stewart Altmann) 翻译了今西锦司、川村俊藏、伊谷纯一郎、河合雅雄等人的日文论文,进一步推动了日本学者与世界学界的交流。 1950 年后半日本学者开始研究国外灵长类,特别注重类人猿的研究 ( 立花隆, 1991) 。 1957 年川村俊藏前往泰国作了长臂猿早期调查。 1958 年今西锦司与伊谷纯一郎前往乌干达和喀麦隆调查黑猩猩,第二年河合雅雄与水原洋城 (Mizuhara Hiroki) 继续在乌干达调查。随后 1961 年今西锦司取得文部省研究经费,组织了京都大学非洲学术调查队,开始对坦桑尼亚的黑猩猩和狩猎采集民的联合研究,并将这一研究延续至今。 1963 年宫地传三郎、川村俊藏和杉山幸丸 (Sugiyama Yukimaru) 前往印度开始对长尾叶猴的研究,首次发现了灵长类杀婴行为。对饲养种群的研究方面, 1920 年代新泻高等学校心理学教授黑田亮 (Kuroda Ryou) 最早开始行为学研究 ( 立花隆, 1991) 。 1926 年他开始在实验室饲养食蟹猴,做数字识别和声音定位等方面的实验。随后他转至京城帝国大学文学部,培养了天野利武 (Amano Toshitake) 、田嘉明 (Den Yoshiaki) 、系鱼介直佑 (Itoigawa Naosuke) 等日本初期的行为学学者。 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体质和培养下一代学者,日本政府和学者开始筹建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 ( 立花隆, 1991) 。 1956 年首先由名古屋铁路公司出资设立了日本猿猴中心。 1964 年日本东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内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同时人们的眼界更加国际化。 今西锦司在第八届灵长类研究会中指出‘在所有科学科目中,日本灵长类学最有可能超越欧美的先进国家。因为欧美没有猿猴的自然分布,学者们必须出国才能见到野生猿猴;而我国人不需要出国就能见到猿猴,文化生活中自古渗透着关于猿猴的朴素知识,具有发展灵长类学的自然和文化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日本可以进行长期研究并建立一所综合性的灵长类研究所,超越欧美,领先于世界’。 同年日本人类学会和东京大学联合将今西锦司的提案递交政府。 1965 年日本政府通过议案,于 1967 年组建了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最初邀请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四位教授,川村俊藏(生态学者)、近藤四郎( Kondo Shiroo, 形态学者)、实时利言( Tokizane Toshihiko, 神经生理学者)和园原太郎( Sonohara Taroo ,心理学者),旨在建立一所综合性的基础研究所(资料来源:《灵长类所年报》第一期)。经过 40 余年的积累和发展,该研究所已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灵长类学研究机构。目前汇集了百余名各国的灵长类专家和学者,涉及灵长类学分类、心理、智能、社会、行为、疾病、生理生化、实验动物等多个领域,为国内外学者们提供系统的科研和教育平台,奠定了日本灵长类学的发展基础(图 2.12.1 )。笔者在这个研究所 8 年的留学经历也深深体会到建设综合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重要性。 五 中国灵长类学的发展 我国有现生灵长类 8 个属 24 种,已发现化石物种 7 个属 40 余种,是世界上灵长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如表 2.1 )。其中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和藏南等南方省份地区,但是大部分种类都处于濒危状态,缺乏基础的种群生态学调查。截止 1990 年已发表了论文 2000 余篇,涉及分类学、进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繁殖和神经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Ji and Jiang, 2004 )。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多以中文发表,不利于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近年来,政府大力加强支持科研组织间的对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1990 年后海归学者们带回大量国外研究资源和信息,促进了国内灵长类学的研究水平,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中美科学家对古化石和古人类学的合作研究,发现了最古老的始猿属化石,这一物种的确立建立了新大陆猴和旧大陆猴之间的进化关联,丰富了灵长类的进化理论。 2002 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首次承办了 ‘ 第 19 届国际灵长类学大会 ’ ,强调了我国具有绝好的灵长类资源,提出积极建设中国灵长类学的发展方针(如图 2.13 )。 灵长类分类学方面,国内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猕猴、叶猴和长臂猿种类( Milne-Edwards, 1897; Tomas, 1903 ),并出版了分类学中文书籍,例如《长臂猿解剖》 ( 吴新智和叶智彰 , 1978); 猕猴的解剖(叶智彰等 , 1985 );金丝猴的解剖(叶智彰等 , 1987 )和叶猴生物学(叶智彰 , 1993 )。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DNA 分析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被引入到了分类学研究。尤其在系统进化方面的研究,使得多年争论的中国金丝猴属和长臂猿几个种的分类地位问题得到了解决。 灵长类实验研究也是国内灵长类学最近研究重点之一。其中脑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灵长类记忆功能、学习、视觉的研究。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神经科学研究所以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法等技术,通过研究灵长类等模型动物,阐明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们比较关注避孕技术的模型动物研究 (Zheng et al., 2001) ,以及提高灵长类繁殖率等应用研究( He et al., 2001 )。近年来研究者们将重点放在生命机能重建和传染性疾病这两个国际上最为热门的领域。但是由于我国利用猿猴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国内有关动物实验管理条规仍不健全,而《中国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 2001 )等法规中没有针对非人灵长类使用申请程序方面的规定。国内也缺乏针对灵长类福利的有效监督体系和有关动物伦理的指导原则。 灵长类社会生态学主要关注国内猿猴的栖息地环境、食性和社群组成。在国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近年来对野生川金丝猴、滇金丝猴、猕猴、白头叶猴、蔵酋猴、长臂猿等种类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秦岭川金丝猴研究方面, 2001 年冬季我们对秦岭周至国家自然保护区金丝猴西梁群投喂食物诱使该群下地活动获得成功,随后对该群中所有个体进行识别并予以命名(张鹏等 , 2003 )(如图 2.14 )。近十年的长期跟踪观察,了解了群内组成变化、活动时间分配、理毛行为意义、栖息地特征、空间分布等情况,基本掌握了该群活动规律。 在 环境和动物保护方面,政府近年来加大了的投入,建立了 40 余个和灵长类动物有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林业总局颁布了法规,对野生灵长类的买卖、科学实验用猴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一些学术和民间团体也关注灵长类保护,例如中国动物学会灵长专家组、大自然保护协会( www.tnc.org.cn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w.wwfchina.org )、野生动物学会 ( www.wcs.org )、保护国际 ( www.conservation.org.cn )、野性中国( www.wildchina.net )等。而目前我们仍需要推行更加具体的措施,包括对我国灵长类种群分布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严格控制灵长类非法贸易和进出口数量,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添加对食蟹猴、狨等非我国原产灵长类种类的保护规定等。 近年来国内很多院校陆续推动了灵长类学教育,例如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和中山大学等诸多院校已开设了介绍灵长类学的课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科院古人类研究等机构也积累了长期的灵长类研究数据,为我国发展系统的灵长类学研究和教育创造了良好基础。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模型动物: 利用小鼠、猫、狗、猿猴等实验 动 物作 为 模型来研究 人类疾病的 病因、病理、 疾病 发 生和 发 展 过 程、患者的抗病机理及 诊 断和防治方法等。 比较心理学( comparative psychology ):指研究人与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并将人与其他动物间的差异进行相互比较的学科。 动 物行 为 学 ( ethology ): 是研究 动 物 对环 境和其他生物的互 动 等 问题 的学科,研究的 对 象包括 动 物的沟通行 为 、情 绪 表达、社交行 为 、学 习 行 为 、繁殖行 为 等。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4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性的辨识
zhaodl 2012-3-28 22:30
人性的辨识//赵大良   关于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人的属性是人类学或者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记得,社会学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是:人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包括生存欲求和生理欲求。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社会属性。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以上都是我们上学时学习到的,老师教的。但是,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许多问题让人困惑。我们常常抱怨社会,抱怨人性堕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有一种新的思考,感觉可以解析一些现象,发出来请社会科学研究专家指正。我将人的属性分为三种,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三是经济属性。   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可以将与人相关的社会关系统统归于人的社会属性,包括精神属性,也包括经济属性,但是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经济属性必须独立出来分析,否则就很难解释我们人的行为和困惑。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常常感觉“人情味”变淡了,原因就是“经济性”的增强。我们常常看到我们身边的人尔虞我诈、利益交换。这就是经济领域的价值交换规律泛用的结果。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承认人的经济属性,将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自然属性混在一起理不清楚。   这样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可以看看这样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既重视家庭生活、朋友关系,又首先发明了“法人”企业制度,经济发达而自由。二者能够很好地协调,人们往往归结为宗教信仰和道德,我认为不仅仅如此,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将个人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清楚区分开了,知道: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如何,或者说有自我意识。生活就是生活,就是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伴侣;而工作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就是遵循市场价值交换规律。生意场上不留情面——亲兄弟明算帐;生活中享受人生,展现人性,慈悲为怀。当然,无论是社会属性还是经济属性都会受到自然属性——欲望的支配。同样,自然属性也会受到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抑制。社会关系的协调,才能很好地满足自然属性的需求。经济属性的发挥才能提供满足自然属性的物质条件。自然的欲望也是经济属性发挥的动力。当然,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精神的满足相关联。   如果简单地展示一下这三种属性的本质区别,我可以用各自的“行为”原则来表达。自然属性表现出的是欲望、占有和满足;社会属性是表现出的友善、奉献或者讨好;而经济属性表现的是利益的平衡——等价交换。各自的关键词,简单来说就是——占有、奉献和平衡。   我们为什么会困惑?就是因为我们将人的这三种属性区分不清楚,常常将不同属性所应该遵循的原则搞混了。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时候,使用了经济活动的原则;在处理经济活动的时候,使用了社会活动的原则。所以,才有慈善商业化,商业家庭化。   另外,个人的生物属性的膨胀夹杂其中,使我们的人性更加混乱而无规矩——谁都感觉活得累,而谁又都感觉得不到满足。这就使我们现代人的困境,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纠结之中不能自拔。谁能够将这三种属性尽力清晰地区分开,谁就能够获得比较自在。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3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农学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人为何较少喝牛奶
热度 9 dawnshower 2012-2-6 17:48
最近网上有一则关于喝牛奶会致癌的文章 http://wenku.baidu.com/view/c6ac146b7e21af45b307a8eb.html 。 此文证据颇多,但我感觉有很多可疑之处。因为做过生物统计的人都会明白,要证明某个因素对最后的结果显著相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果然,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很快就出现了云无心老师的辟谣:“ 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 IGF-1 是致癌的原因。 ” 不过我本人,还是不打算喝牛奶了。寒假前从老师的书柜里顺手牵羊,拿了一本《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马文 - 哈里斯。其中有一篇《嗜乳者与厌乳者》的文章,谈到了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民族不喜欢喝牛奶。作者的分析谦逊客观,他最后总结,“牛奶对所有人都有益”实在是美国人的自以为是。“不喜欢喝牛奶、喝不惯牛奶”其实这个地球上大多数人的常态—— 哺乳动物都要在幼年期食用母乳,因此体内具有丰富的乳糖酶。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到了少年期和成年期就丧失了产生乳糖酶的能力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自然选择往往并不偏爱一个有机体中无用的化学的或物理特征。当婴幼期的哺乳动物长大以后,身体变得又大又重,母亲不能再产出足够的奶以满足后代的营养需求。况且,哺乳动物的母亲必须准备新的生育,照顾和喂养新的后代,她们不得不中止哺乳期并教会已长大的后代从事寻觅成年食物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然选择并没有偏爱那种在婴儿期之后还能够生产出乳糖酶的人们。 只是从一万年前开始,反刍类动物驯化之后,自然选择才开始在某些拥有产奶动物的人群中偏爱那种成年期乳糖酶充足的遗传因子的传播。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的分析广涉五大洲四大洋,在此就不罗列了。大致意思就是,依靠其他途径无法补充到充足钙的人群,以及需要大量饲养牛来耕田、从而不得不养很多母牛的人群,都在成年后也能产生乳糖酶。而中国,恰好与这两方面都不相干,因此中国人(此处应该是特指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不太能喝奶。 中国人维持着从幼儿到成年乳糖承受力递减的下降斜率。……为什么中国人在这方面不同于印度人呢?印度的季风气候使它的雨季与旱季截然不同,它迫使农民在雨季开始之前不得不拥有大量用于耕地的家畜。在中国,土地和气候的条件不像印度那般苛刻,灌溉农业则更为发达,仅靠人力或附加少许动物拉犁就可以完成耕种的任务。而且,不同于印度的另外一点是,中国很容易从居住在中亚边地的广阔草原地带的游牧者那里得到家畜,因此不需要在人口稠密地区被迫饲养很多牵引用牛。这种机会对于印度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被兴都库什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在中亚之外。由于没有印度人那种在村中或附近饲养大量畜力的需要,中国人用不着饲养大量的母牛去培育公牛,所以也从来没有在用畜力耕作的同时把牛奶当作必要的副产品来使用。 从营养上来讲,牛奶与其他食物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含钙量高。与欧洲人不同的是,中国人对于钙的需求可以通过牛奶以外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 饮食中的重要部分一直是由各种蔬菜构成,经过切细后加上少量动物肉,用油炒过。由于有大量的被剥落的叶子和茎枝,成为喂猪的极好饲料。主持家政者还用多种多样的豆类制品来补充这种饮食结构,这也成为中国人特别爱吃的一种重要食物。 深绿色多叶蔬菜是钙的一个丰富源头,黄豆也含有丰富的钙,中国的气候也提供充足的日照,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受到从猪或者其它家畜那里取奶的自然选择压力。由于奶食既没有再生产上的利益也没有经济上的特殊价值,所以中国人中乳糖酶充足的基因频率就处于低水平上(即,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牛奶的成年人很少)。 关于营养问题,中国学者的著作中也多有涉及。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里就提到,所谓“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的说法并不确切。在过去,北方人实际上更依赖的是杂粮。“北方则肉类、菜类,都感不足(这里指的是过去),为口味的适宜,则不能不在谷类里下工夫,所以不但谷的种类多,而烹饪法的种类也很多……北方人吃的固不及西洋人,可也不及我国南方人,而身体则不但强于南方,而比西洋人也不弱,其原因就在这些杂粮的关系。” 也有人会说,社会是发展的,之前没有后来有,这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认可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农林畜牧业上的任何改变,多少都会伴随一定的生态风险。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缺乏生态风险评估的意识。比如,牛奶在将谷物、草转化为蛋白质、钙的时候,其转化效率是多少?而黄豆等杂粮、深绿色蔬菜的转化效率呢?另外,在今天,全球的确一体化了,但是再怎么同质化,有一点是很难改变的:人口密度。同样一种生活方式、同样一种生产模式,在人口密度不同的两个种群里往往会造成差异很大的影响。牲畜对环境的影响可见 2006 年底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 但是人在饮食上的很多行为,往往不单是出于营养的考虑,也有时尚、文化的因素:姐喝的不是牛奶,是“美好生活”。我妈妈每天都要喝一袋牛奶一杯酸奶,她的理由是“电视上天天播牛奶广告”、“医生也都喝”,可她却完全不去思考为什么我外婆的姐姐已经奔九、几乎从不喝牛奶还健步如飞的事实。就像田松好几年前在《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里,把牛奶产业的宣传比喻成一种巫术:喝牛奶的意义迅速膨胀,从个人的健康,上升到全民族的体质,乃至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等重大的意识形态层面(这使得牛奶巫术更加庄严。 因此,如果我打算不喝牛奶,同样需要构建一个“反巫术”的仪式。想象中,头戴木兰簪、手捧豆腐脑。俺吃的不是黄豆,是古典美 。
14312 次阅读|18 个评论
现代人类学通讯:Y染色体揭示鄱阳操姓并非出自曹操
热度 2 fudanouc 2012-1-1 19:30
现代人类学通讯:Y染色体揭示鄱阳操姓并非出自曹操
现代人类学通讯 2012 年 第六卷 第14-17 页 基因家谱 鄱阳操姓血缘上并非出自曹操 王传超1,严实1, 2,韩昇1,金力1,2,李辉1 1.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历史系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2.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摘要:操姓主要有鄱阳郡操姓和重庆长寿操姓两大分支。据传,鄱阳郡操姓源自逃难的曹操后人。Y 染色体 调查则显示鄱阳郡操姓与曹操家族,乃至其他曹姓均无关系。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家谱;Y 染色体;曹操;鄱阳郡;操姓 2009 年末,河南省安阳市宣布发现了曹操墓,出土了一男两女三具尸骨,考古人员推测男尸可能是曹操。消息一发表,立即在国内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质疑者甚众,引起对曹操墓真伪的争议。当时由于没有可以作为标准的曹操家族DNA 特征来作为骨骸验证的对照,遗传学无法就骨骸的身份作出判断。能否找到明确的曹操家族DNA 特征,从而分析曹操的身世,对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复旦大学正在积极推进历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期望使用遗传学工具来准确定位历史上的民族和家族,解决单纯的历史学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曹姓作为一个重要的姓氏,同时又具有不大不小的适当规模, 被选择为第一个深入研究的姓氏。2010 年1月26 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历史学系联合启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推进计划项目-曹操后代的历史人类学调查(B200902),利用姓氏和Y 染色体相关性原理,调查分析曹氏Y 染色体,进而给曹操身世血统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证据,也开始了人类基因调查从民族分析向家族分析的转变,从史前时期向历史时期的迈进 。鉴于操姓源自曹姓的说法由来已久,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把操姓纳入了调查范围,对操姓的渊源作了详细的分析。 操姓主要有如下两支 : 1.鄱阳郡操氏: 据操氏家谱谱序记载: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 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政权后,疯狂地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孙曹休举家逃往鄱阳郡新羲(今江西鄱阳),为避免被司马氏政权斩尽杀绝,遂以曹操名为姓,改曹为操。自南唐时期起,由于人口繁盛,操氏各宗支纷纷从鄱阳外迁,最大的一支迁往金华府、甬城(今浙江宁波)和绍兴诸地。还有迁往北方的河北、山东、甘肃、西安的;有迁往安徽的池州、徽州、亳州,及江苏扬州、无锡的;还有迁到台湾的。例如:河南鹿邑操氏就是于明朝天顺二 年戊寅(公元1458 年)从江西饶州府鄱阳县到陈州,再到现居地。 2.重庆长寿操氏: 明朝正德年间的族谱记载:操公讳节,祖籍山西牟道县,先人明永乐年迁燕,操节膺五经魁,在朝为官,后因戍边有功,明正 德九年(公元1514 年),柱奉谕赐祭不留停候、继授车骑将军、终任两湖总兵官。其子操洁清亦同朝为官,封晋赠太傅、太师、太保,形部侍郎,父子当朝,班班可考。后因奸宦陷害,操节弃官入蜀,定居“小歌山”(今重庆长寿)数百余载。相传操节在临终遗嘱曰:我操氏始祖乃周武王姬发之后代、周昭考公第十三子之第二十七代子孙,因先祖在当时社会地位崇高,孔子所著《漪兰操》一书,他独解奇妙,世人恭称其为琴操家,他的后人始以操为氏。 为理清操姓和曹操的关系,我们课题组赴安徽潜山和浙江嵊州采集操姓血样。潜山操姓源自鄱阳,均称祖先为妙荣公。但其对 自身源流有两种说法:一是与鄱阳操姓一致,源自曹操的四十二代孙改姓,但是在光绪年的家谱中专门撰文批驳了这种说法(图1);二是源自鄵(Zào)姓,在新编家谱中开宗明义地说明(图2)。鄵姓或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鄵邑,或源于狄族,出自春秋时期狄族分支鄋瞒国。浙江嵊州操姓则明确宣称来自鄱阳,出自曹操。我们选取Y 染色体上涵盖东亚所有单倍群的100 个SNP 位点 ,基因分型采用SNaPshot (ABI SNaPshot 多重试剂盒),PCR 产物纯化后在ABI 3730 测序仪(Appliedbiosystems, Carlsbad, CA) 上分析。为更清楚勾画各地操姓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还用YFiler(Appliedbiosystems, YFiler kit)进行了17-STR 位点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安徽潜山和浙江嵊州的操姓Y 染色体均属于单倍群O3a3*-P164+,M134-(附表1)。该单倍群在全国汉族中约占3.3% ,除出现在操姓中,还极其少量地出现于曹、张、陈、王等姓氏中。但鄱阳郡操姓的Y 染色体与我们推定的曹操Y 染色体O2-M268 并不一致 。为进一步检验极少数(约1%)的曹姓O3a3*与操姓的关系,我们用15 个STR 位点(YFiler 除去DYS385a、b)做了本实验室所有O3a3*样本进行Network 分 析(图3)。在Network 图中,鄱阳郡操姓呈较小的星状扩散趋势,表明操姓内部的遗传距离非常小,他们都有着非常相近的血缘。但是操姓与包括曹姓在内的其他姓氏均相距较远,推断他们的共同祖先远在史前时期,所以在历史时期中没有血缘关系。鄱阳郡操姓Y 染色体显出了极好的单一源流,这在姓氏的Y 染色体分析中非常少见。在全国范围内,操姓是否也属单起源,就需要重庆长寿操姓的进一步结果。 综上所述,鄱阳郡操姓应该不是曹操的后代。而与姬姓及其衍生的大量姓氏的Y 染色体类型也不吻合,应该也不是姬姓的衍生 姓氏。另外,O3a3*-P164 这种Y 染色体类型并不见于北方少数民族,狄族起源的观点也不可取。所以彻底解决操姓起源问题还有待于中华民族姓氏遗传分析的全面完成。 参考文献: 1.韩昇(2010)曹操家族DNA 调查的历史学基础. 现代人类学通讯 4: 46-52. 2.中华操氏宗亲网 http://www.cszq.com.cn/ 3.华人百家姓论坛 http://www.cnsurname.com/ 4.谈洁(2010)操姓. 环球人文地理 3:239. 5.Wang C, Yan S, Hou Z, Fu W, Xiong M, Han S, Jin L, Li H(2011)Present Y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Cao of 1800 years ago. J Hum Genet in press. 6.Yan S, Wang CC, Li H, Li SL, Jin L; Genographic Consortium (2011)An updated tree of Y-chromosome Haplogroup O and revised phylogenetic positions of mutations P164 and PK4. Eur J Hum Genet 19(9):1013-1015.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1126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柯云路:美国人为什么比中国人 幸福(图)?
dongzg101 2011-11-21 12:02
柯云路:美国人为什么比中国人幸福(图)? 2011-11-20 07:10:32 |分类: 文化人类学 |标签: 人类时间 文化人类学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柯云路文化人类学专著 《人类时间》 精华选载( 1 ) 《人类时间》(1):文化的起源与定义 “缺乏自由的繁荣是另一种形式的贫困 。”— 奥巴马 老海: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奥巴马这句话:如果你不需要或不愿意飞翔,你可以做一只在地面上啄食的小鸡;在祖国当下的繁荣里,你甚至已经成功做成了鸡。但是,如果你渴望飞翔,想象一只飞鹤,做一条飞龙在天,你就需要插上思维的翅膀,需要民主精神的自由天空;那时那刻, 如果没有足够翻腾的天空,却拥有一对翅膀,你的困惑与哀悒就是奥巴马所说的缺乏——精神快活的缺乏。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种普世价值;大凡民主国家都会尊重这一普世价值。但丰衣足食不是民众所渴望的唯一的天空。还有一种天空,叫自由,是民主领域里的人权自由。 让民富裕,使民自由——这无疑是人类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 仅得富裕,有食可啄,那是家禽的生活。衣食无忧,自由飞翔,那是鹤类的境界。有谁不向往鹤一般的自由飞翔? 有谁乐意一辈子就做一只只顾低头啄食不曾举头望天的鸡? 文化的起源与定义 “文化”一词,在西方思想史上源自拉丁语,是动词“ Colere ”的派生词。其原意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自己食住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 这个“源”的意义很重要。在这里,文化具有了看来最简单其实又最丰富的内涵。 文化学者们对这个“词源”向来不大注意。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极简陋的、说不上来的文化定义的萌芽。他们常常掠过这一页,急于追踪文化概念在其后洋洋大观的发展。 他们不知道,常常在这种初级的、混沌的、蒙昧的、看似极不完备的概念胚胎中,已包含了今后长久发展史上展开的全部内容了。 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对土地耕耘、加工、改良,使这一切适应自己的基本生存(相当定义是生物性生存),这里有着文化的笼统的但又是最完全的内容。 人是自然人,他们要生存,要取之于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他们以社会的方式去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他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靠社会,又改造着社会。 人作为人的全部存在,都在简单的概括中体现了。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生物与文化的关系,在这个词源中最清楚地、质朴无华地裸露了出来。 如果我们经历了下面对文化概念史的充分考察之后,尤其会认识到,文化概念的这个“源”,已经包含了后来具有的一切。 我们或许要惊讶古人蒙昧但又天才的猜测。 或者要惊讶概念、范畴,或者说语言、文字、符号本身的演变规律。文化的概念之所以有其后这样丰富的内容,只因为它从一开始已经是这样。 受精卵已把生命的一切基因包含在内。 古西腊:智慧文化即哲学 后来,据一些辞典论述:“这一术语产生了转义”。如何转义的呢?“罗马著名演说家西塞罗在他的‘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把文化的转义确切地表达了出来。智慧文化的内容变为指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于是,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培育人和公民具有参加这些生活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等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被逐渐列入文化概念。使其外延和内涵都变得更为广泛和丰富。” 这里讲述的事实符合历史。 所做的评述,则符合文化学界的通常认识。 我们要做的批判则是: 一,是“转义”否?其实不是。表面上看,概念“转义”了,实质上却是深刻的同一。完善内心世界,理想公民素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这些内容与原来的“词源”不一致了吗?没有。 为什么人要完善?要理想素质?要有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这其实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生存上。人依靠这样的社会去改造自然。 这里与最初的改变自然、耕耘、加工、改良土地的含义是一脉相承的。 只不过人取之于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技术的、社会的)都有了发展而已。 西塞罗的文化概念,并没有超出那个拉丁语“ Colere ”的派生词。甚至可以说,比那个定义更狭隘。西塞罗实际上的发展是:结合新的历史阶段,他对文化的部分内容,做了更具体的注释。 二,逻辑与历史常常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让我们想到黑格尔。 我们这里讲的是文化在人类史上的演变(历史)与“文化”这一概念含的演化(逻辑),有着深刻的哲学一致性。 人类的历史,其所有的社会文化内容在最初肯定是比较简单的。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繁多,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 而关于文化的定义(概念),其发展史也是这样。 最初的定义多么简单:改变自然,对土地进行耕耘、加工、改良。而发展到现代,对文化的定义大概已有几百种。它们概括了文化内容的方方面面。 当然,“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不仅表现在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还可能表现在又由复杂回到简单的发展。 更有其他许多方面。 概念的演化常常微妙地揭示着历史的演化。 三, 当我们大谈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乃至更“高妙”的文化时,切不可忘了那对土地的耕耘、加工、改良的文化原始意义。 这样,使我们总能抓住文化的总体与本质。 否则,会眼花缭乱。 古中国:文化就是以己意志控制他人意志 在东方,中国的古代思想史上,“文化”一词出现相当早。譬如汉刘向《说苑》中:“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又如晋束暂《补亡诗》中:“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再如南齐王融《曲水诗序》中:“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我们对此所能做的批判是: 一 ,“文化”一词在中国早期的出现,即“词源”,其含义与西方是大不同的。它在很大程度是作为封建统治者所施的文治、教化的总称而使用的。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文化”这一概念在随后两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发展。 概念的胚胎决定了概念发展的整个生命史。 概念的最早出现绝不是“随意”的,偶然的。 二, 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化在实际存在上也更绝对地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这样长久地、稳定地、绝对地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文化。 透过“文化”这一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最初含义,我们已能透视(或者说感到)随后中国长久历史的社会特征、文化特征。 在这里,又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三,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只有统治者文治、教化的手段,没有任何的“文化学”。 这是已然被决定了。 四,文化作为统治者的手段这一点,让我们想到: 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不同阶段、集团、个人影响其他阶级、集团、个人的手段。 以己之文而化他人。 相互施加影响,是为着争夺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控制权。 文化不仅在不同民族间常常表现为“战争”,在一个民族内,也是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战争”。 文化就是以己意志控制他人意志。 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其实就是各种意志相互争夺控制权杂合而成的整体。 (注意:我们在这里使用文化这一概念含义范围的模糊性。) 西方中世纪:文化的使命是使人人都能幸福 西方中世纪,文化概念的含义被神学观念所压倒,如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封建统治者的观念所压倒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个比较敏感的概念。 任何专制的统治,都不允许“文化”这一概念的自由展开。 专制,常常表现为对概念的专制。 到了十七世纪,文化才被作为独立概念提出并使用。 第一个这样做的很可能是德国法学家 S ·普芬多夫。他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伏尔泰、 A ·杜尔哥、孔多塞等人,则把“文化”概念更进一步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他们把文化历史过程的内容归纳为人类理性的进步与发展。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水平”、“文化程度”(与原始民族的“不开化”和“野蛮性”相反),在于他们的社会秩序和政治设施的“合理性”,并能利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全部成就来衡量。而与“理性”的更高使命相符合的文化目的,是使人人都能幸福;都能根据自己的自然本性的要求和需要而生活。 我们要做的批判是: 一, 西方中世纪神学对“文化”概念的禁锢与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文化”概念仅作为统治阶段文治教化统治手段的名称,使我们想到“权力”。 这里,我们指:“使用概念的权力”。 使用概念需要权力。 使用概念是一种权力。 二, 使用概念的权力,是一个阶级、集团、个人最主要的权力之一。 三,使用概念的自由是自由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从社会大行为讲,在一个时代、一个历史阶段、一个政治背景中,某一个社会力量,某一个代表人物,能用什么概念,如何使用概念,发表声音,其权力,其自由,从来是有特定的局限的。 五, 从具体的生活讲,一个人在任何时候(运用概念)讲话都不是完完全全自由的,都要“看场合”。 不能在公开的场合讲私话,不能在文明的场合讲粗话,不能在女性面前讲猥亵的话,不能在儿童面前讲有碍儿童道德规范的话,不能在上级或下级面前讲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总之,任何人都不能讲不适宜场合、不适宜于自己角色的话。 他没有这权力。 他没有这自由。 这权力、这自由是被具体地限定的。 六,使用概念的权力,使用概念的自由,或者说对使用概念权力与自由的限定,应该是我们研究人类社会的课题。 这本身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 七,使用概念的权力,可以说是政治的权力,思想的权力,舆论的权力,社会的权力,生活的权力。 权力总不是无限的。天下从没有过无限的权力。 权力总是有限的。 八, 研究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社会上各个集团,各个个人在使用概念方面的种种权力的限定,该能揭示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 人类不该在社会生活中侈谈权力与自由。只要涉及权力与自由,它们就都是有限定的。 权力与自由的本性就是有限定的。 真正要研究的是权力、自由的受限定的实际情况与法则。 九, 任何一个人,只要非常具体地省视并记录一下自己在整个人生中使用概念时被限定的种种情况,就发现,你由此可以揭示你所处的时代、民族的全部文化内容。 一个细胞孕含整个生命的奥秘。 十,如果研究一个社会中不同集团的代表人物使用概念时受限定的情况,我们更能广阔地揭示整个社会的文化。 十一,使用概念的权力是一种非常公开的权力,又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权力。 说公开,是因为我们只要一讲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人人都要天天表现出来的权力。 说隐蔽,是因为实际上(在我们未讲明之前)这是一个人人都几乎不曾自觉意识的权力。 十二,使用概念的权力是有限的,这几乎是一个绝对的规律。即使对于一个独言独语的人来讲,也不例外。 他都不自觉地已经受到种种限制。 那是种种“自我限制”。 是整个文化对他的限制。 这种限制本身就是文化。 十三, 一个作家在白纸上进行最自由的书写时,只要他略作自省,就会发现,这自由是相对的,有限度的。他运用概念的权力受着各种无形的力量制约。那制约就是文化的制约,包括政治的制约,社会的制约,伦理道德的制约,思维方式的制约,语言方式的制约,民族、集团、个人利益的制约。 而这种制约本身(内容及形式)就又是文化。 十四,一个人不能任意地、随意地、完全自由地运用概念、语言、思维。 这本身是概念的规律。 是语言、思维的规律。 是文化的规律。 任何文化行为都要受文化的限定。 而这限定本身就又是文化。 十五, 人人都不自觉地感受到了使用概念的权力受限定的束缚与压迫。 人人都在实际中力图扩大着自己使用概念的权力。 这种倾向是普遍规律。 十六,受限制的事物(力量,能量、势力、利益、倾向、欲望)必然会反限制。 这是个哲学规律。 而任何受限制事物之所以受限制,是因为它又有无限扩张的自发势力。 十七,当面不讲背后讲,显著不讲隐晦讲,直接不讲间接讲,这都是扩大自己使用概念权力的平常手法。 潜意识制造梦,这是一种扩大运用概念权力的手段。 隐蔽地使用概念。 昼梦,更是典型的扩大概念使用权的手法。 艺术更是。 用艺术做政治上、思想上、伦理道德上、社会学上的概念的间接表达,正是扩大概念使用权的有效手法。 十八,使用概念的权力受限定表现在: 第一,有概念不能用。 第二,有概念该用想不到用。 第三,新概念已形成,但因为使用概念权力的限制,使得新概念最终未能向社会提出。 第四,新概念已在萌芽状态中,因为使用概念权力(对思维)的限制,使得新概念没有形成。 十九, 使用概念的权力还表现为不使用某些概念的权力。 即拒绝某些概念的权力。 这是使用概念的权力与自由的又一种含义。 在各种专制的(王权的,还是神权的,还是家族权的,父权的,主权的,等等)压迫下,人们不能拒绝相当多的一些概念。 如同人们不能使用相当多的一些概念一样。 而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政治代表人物在政治活动中,以及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他们都在使用概念与拒绝概念的方面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对这些限制总和的把握及研究,就能使我们确定这一人物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定位置,特定角色。 角色是由多个方面组成。 由各种场合受到限制的总和组成。 二十, 对使用概念的权力这个范畴的考察,使我们清醒地看到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是相当不自由的。 没有完全自由的人。 侈谈完全的自由是可笑的。 二十一,但是,我们却又知道: 能够使用任何概念(包括提出新概念、形成新概念),能够拒绝任何概念,这一定是最大的自由状态。 我们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对所有的概念,拿得起,放得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我们之所以从本书开篇以来一直讲这样的中国禅语,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状态,一种境界。 那是思想者的智慧境界。 我们就是敢于使用、提出、形成各种概念;我们又敢于拒绝、抛弃、抹掉各种概念。 我们也许不可能绝对自由,但是我们争取最大的自由。 任何人类的重大真谛,都是在这种思想的自由态中被发现。 有的人一生中有一瞬进入这种自由态,他便有一个伟大发现。 人类的发明由无数人的自由瞬间所汇成。 二十二,希望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共同进入这种思想自由的状态。 我们将更随意地使用(和拒绝)概念。 我们研究、论述、总结的语言、结构、方式都将更加自由。 我们不为任何成见所限。 我们万里高天自由心。 自由,似乎是文化范畴内的事情,可是自由,又常常表现为对文化的(因而也是社会的)限制的抵抗。 超文化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文化,但人类一直有着“超文化”的企图。 柯云路信箱: keyunlu@vip.sina.com 柯云路作品免费下载地址
1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学:知道与不知道
benlion 2011-9-5 15:32
人类知道的:人都是会死的, 人类不知道的:人死后的灵魂; - 因而,人类设立了宗教。 人类知道的:太阳也是会消失的, 人类不知道的:人类迁徙到哪个星系; - 因而,人类发展了科学。 人类知道的:制造复杂的机器, 人类不知道的:未来人类的形态; - 因而,人类展开了幻想。 金色季节:9-11月 ◆1991年 - 10月我的专论“科学的结构与中国的未来”发表,探讨轴心文化模式和二维度的科学,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的“太阳能-生物-电子(SBE)”技术。 ◆1996年 - 11月北京“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email有美国Hood - 在做转基因),我的论文“基因(genes)自组织系统与特异性表达”,讲演了生物系统论(biosystem theory)与遗传学、转基因和生物工程研究。 ◆2001年 - 9月Wolkenhauer(modelling)、Hood(omics experiment)同时发表系统生物学论文,10月Kitano(computation, 日本e-cell课题组)的2000年11月国际会议论文发表。 - 10月是北京“第一届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会议”我计划召开的时间(1999年建立“Genbrain biosystem network”网站 - 称生物系统为“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s”开始筹备会议和协会*)。 ◆2009年 - 9月是我回国后申报北京香山会议“系统遗传学”计划召开的时间(同行评论未成功),10月荷兰召开了国际系统遗传学会议。 ◆2011年 - 8月底9月初,第12届国际系统生物学会议在德国海徳堡召开,1999年我在德国开始筹办北京2001年国际会议(2000年邀请了日本e-cell课题组 - 10月发布11月召开会议)。 *:1996-1999年我从“biosystem theory, systems bio-engineering”转换到“biosystem science engineering”,并定义为“生物系统(结构)论和实验(experimental)、计算(computational)与工程(engineering)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 - 其中,结构论,包括:1)系统的结构整合(integration)- 分析与综合、2)功能适应(稳态与调控)- 实验与计算方法和3)层级建构(construction)- 工程与设计。 (至今,20年历程回顾 - 总结) (个人日记)
个人分类: 2011|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费多益: 科学边缘的他者——从《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说起
tian2009 2011-7-2 17:54
【田案:这是费多益博士撰写的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我的民科研究加以评论。把民科研究放到更大的学术谱系之中。】 回首页 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3期 科学边缘的他者 ——从《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说起 费多益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100081)   摘 要 :人类学家试图“通过边缘来理解 中心的缺失”,这种“他者的目光”,以及“离我远去”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科学被幻化成文化符号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当我们 走到主流科学体系之外,切换视角,努力做到站在他者的立场上,看待他者的文化,以及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科学,的确可以悟出很多瞠目的事实。将人类学与科学史 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展示了一种新工具、新方法,提供了考察科学的新角度、新视野。 关键词 :他者 科学 田野 人类学   在今日中国社会,有人数相当多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是疯狂地热爱着科学研究(自认为是在从事科学研究),并且可以为此而丢掉工 作、失去家庭、遭遇冷眼、饱受贫困。他们经常采用上访、投书报刊或造访权威名人、散发自费印刷的“成果”、不请自来跑到大学课堂上开讲等等行动,谋求社会 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承认。《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就是为这一群人——“民间科学爱好者”而写的。在若干重要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 对“民科”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详细分析了这些“民科”之所以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方法。   虽然在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看来,作者所做的工作不是合乎规范的田野调查,不是标准的人类学民族志,但是搜集“民科”的文本、媒体对“民科”的报道,以 及与“民科”的直接访谈和交流,都不失为某种田野调查——“民科”这个特殊人群,就是作者的田野对象。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试图将人类学与科学史结合起来进 行研究,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展示了一种新工具、新方法,提供了考察科学的新角度、新视野——人类学的角度和视野。   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学者承诺,他们一方面要拯救那些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描写异文化(other cultures)反省自己的文化模式,从而瓦解人们的常识,重新检讨大家认为想当然的一些想法。((1(, p.16 )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就强调人类学要“通过边缘来理解中心的缺失”。((2(, p.399-401)王铭铭在评论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时,用“在这里”(being here)、“到那里”(being there)、“回到这里”(returning home)这三个阶段来形容其人生经历。就是说,人类学者首先在本文化中习得一种价值观念,继而到“异文化”中体验不同的价值可能性,最后回到本土,对既 有的价值提出反思性见解。((3(, p.376 )   人类学的这种“他者的目光”,以及“离我远去”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文化的互为主体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科学,如果关于它的研究局限于主流科学 及其共同体,我们往往会对某些重要事物视而不见。而当我们走到主流科学体系之外,切换视角,努力做到站在他者的立场上,看待他者的文化,以及作为一种亚文 化的科学,却可以悟出很多瞠目的事实。诚如吉尔兹所说,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把自己作为人类生活形式地方化众多案例的一个来 看待,将会取得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4(, p.19 )   由于体制的逐渐宽松,近年来人们不难看到民间科学家自费出版的专著一部又一部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他们的发明创造也屡屡经电视等强有力的媒体向社会 推荐。他们对科学的热爱非同寻常,甚至超出职业科学家。但其行为方式不遵守主流科学界所认可的规则,科学界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不太可能认真对待他们的主 诉或者声明。从社会层面看,不被主流科学共同体认可的东西,就不是科学。但是从科学传播学、科学社会学及科学人类学的角度,这类人物值得专门研究。对于医 生来说,一个病症特殊的患者可能比一个健康人更具有医学价值。((5(, p.21-63) “民科”问题缠结着科学与公众、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民科”的行为方式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状况,特别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对现代科学的看法,而科学 传播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某些行为。因此,对这个特殊病症的解剖,其价值不亚于分析正常社会人群。在科学传播系统中,科学家的意见是重要的,但民众的意见也是 重要的,这也正是把“民科”作为对象进行考察的原因之一。   我们身边如此数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确是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总有复杂的社会文化成因,“功能主义”的方法对于我们理 解这一现象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生和存在是颇有裨益的。结构功能分析是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为探求人类社会 如何不同而建立的功能学派创说,以及由此确立的一种解剖社会群体的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功能学派对处于边缘的社会文化群体进行研究,并且不把研究视角 局限在群体直接存在的社会区域内,而通常都要放到更大的社会体系直至整个社会中去考虑。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整体论”指出,每一种文化中的各个文化因素不 是孤立的和处于游离状态的,而是彼此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如果把某一个文化因素单独提取出来,使其脱离整个文化环境,断绝与整体文化的联系,则不可能了解 和认识它的作用和意义。((6(, p.33-51.)英国学者拉德克利夫·布朗强调了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认为人类学的任务与其说是研究个人的行为,倒不如说去鉴别控制人类行为的规范和揭示 人类社会的结构——习俗、信仰和制度的模式,这一观点人们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原理是,社会结构是能直接观察到的某一时间内具体的一套关系,一 种文化的不同方面的中心功能就是维护这种文化的社会结构。(7( 换言之, 布朗所说的社会结构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他更加重视探讨:一个社会文化下生活的人的行为活动如何再生产这一社会文化或促使这一社会文化的改变。也就 是说,一种社会文化是如何在生活于其下的人的活动中被再生产或改变。这里,(社会文化再生产或改变的)“过程”、(人作为再生产或改变社会文化的)“力 量”和(人在社会文化中的活动)“作用”,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科学被幻化成文化符号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在社会文化中,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由科学权威的理性保证了他们 备受公众的尊重,另一方面,公众对科学知识和科学论证方法的了解极其肤浅,而这种了解又形成了尊重科学的基础。在美国,“大多数成年人,不是通过掌握科学 知识、科学方法或者科学标准,而仅仅是通过介于人和科学真谛之间的某些代表科学的符号才知道科学。例如,一位演员竟能代表科学,只是因为他正在饰演医生和 穿着白大褂。”对科学的“不理解的尊重”形成了科学被幻化为符号的社会基础。这种表示科学的符号往往与科学的本质相分离,有时代表的根本不是科学,而是非 科学的其他事物。((8(, p.22 )具体到我国,作者认为“民科”的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受过理想主义教育,二是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科学的春天”。科学成为这些人献身的对象, 与科学在主流话语系统里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关。   “民科”的大量存在,意味着科学与公众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意味着传统的科学传播出现了问题。虽然“民科”大规模产生的社会氛围如今已不存在,但大众传 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仍在继续。因此,研究“民科”不仅为解决“民科”这个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些帮助,而且对于中国未来的科学传播活动也能够提供借鉴。当然, 问题并不在于个别民间科学家具体如何,而在于社会应当通过良好的机制,采取恰当的态度对待这一类事物((5(, p.21-63),这也恰好体现出功能学派对于制度或规范的强调。   两百年来,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田野不断在改变和拓展,最初是作为遥远的异邦的“初民社会”,后来回到自己所在的复杂文明社会。这与学界对自身传统理论和 方法的反思与批判以及社会本身变迁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当然,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以及科学技术,尤其信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其时空界限 的重要决定因素。文化人类学者正是在与这些发展变化的背景互动中不断改变着自己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田野时空。从开始只研究非洲族群、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土 著、美洲印第安人等所谓“原始”、“野蛮”、“无国家”的简单社会,到后来研究亚、非、拉的复杂传统文明社会,再进而对欧美工业社会文化进行研究;从只研 究现代的“过去时”,到研究现代的“现代时”。   田野的涵义已经远远不是异邦或乡村。翁乃群认为人类学研究正在走出“山野”,而费孝通的观点似乎更为开放——“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9(, p.12-14 )这与佩雷诺将他者界定为“差异”的观点不谋而合:只要存在差异,存在与自己的不同,那里就有人类学的田野。佩雷诺在“当人类学回到本土:一个学科的不同 场景”一文中强调,虽然人类学已经逐步转向本土文化研究,但“本土”却有很多不同的含义,而人类学出于其学科范式假设的需要,仍然会致力于欣赏和理解“差 异”(difference)。也就是说,他认为只要人类社会和文化存在“差异”,他者的幽灵就仍然会在人类学中游荡((10(, p.105-128 )。人类学家对学科、对自己的反思最为深刻的地方正是在田野中,因为人类学家在田野中需要不时地将研究者自己作为研究客体来进行反观。如果作为研究者的 “我”试图真正理解报道人的意义体系,我就需要力图进入“我”所研究的他者中的群体(虽然肯定还会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体系),这是我们所说 的“要进得去”。然而光进去对于理解该文化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出得来”。但是当我们出来的时候,研究者其实已经不再是进去之前纯粹的“我”了,因为 他已经受到了(或多或少)被研究者的意义体系的影响,从而得以具有报道人的眼光和视角来反观作为研究者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学家成为了认识自己 的“他者”。   回顾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似乎也可以说是发现他者的过程,而且这个他者越来越近,从最初的遥远的异邦,到内部的异邦,再到研究者的身边。随着这个他者形 象的逐渐接近,人类学家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正如一个照镜子的人,逐渐找到了更能清楚、准确地反映自己形象的镜子一样。对他者的认识加深,正是自我 认识的凸显。难怪威廉·亚当斯断言, 人类学最令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她最激励人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 ((11(, p.47)。   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摆脱了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唯”科技观或者“纯”科技观。从人类学的视角研究科学技 术,拓宽研究视野和领域,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进入主流人类学领域。这有别于多年来在社会学领域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它始终没有进入主流社会学领域),而今的 科技人类学研究,一开始就对“科学”这个概念进行了反思。   从科学史转向科学人类学,可以:1,明确学科定位,“以现代科学为参照,分析、研究、重建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及知识的历史和现状的一门学问”,由无意识 的人类学转化为主动的人类学;2,强化学术领域的独立性,在科学史和人类学之间确立自己的位置,摆脱目前在科学史界的边缘地位;3,利于开展与实践相关的 活动,比如与传统文化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12)   人类学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知识体系内部划分的一种危机和重新整合的需要。人类学的核心术语“文化”,正是这种知识重新整合的有效概念工具。美国人类学家 拉尔斐·比尔斯指出:“在众多有关人的学科中,人类学的特殊作用在于它是唯一汇集全面的、历史的、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全面的方法即是根据人类生存 的全部范型来研究人或人类群体。这样,人类学家得以面对诸如生态、社会关系、经济或艺术等特别领域与人本身和人类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人类行为产生于文 化系统中复杂的相互作用。”((13(, p.2-3)   正是“文化”概念的这种全面论和整合论的特征,使它在20世纪的后期越出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催生出更加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和反学科的研究新潮流——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当代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们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必须揭露在西方知识传统中构成学科划分的主流意识形态因素,揭露在大学的院系中支配着教学 与研究的体制性因素,也就是揭露学院派的历史传承和现实运作背后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文化这一概念的超学科性正好给这场学科批判和反思运动带来一件有效的 思想工具。“文化研究的话语必须抵抗学术学科及院系中已确立的利益。它质问捍卫各类学科与院系的学术现状的知识要求与理智性模式常出现的围绕在不许在学术 学科领域内提出的问题的利益。同样重要的是,文化研究必须谴责学科未提出的问题中包含的利益。”((14(, p.90-91 )由这种激进的打破原有学科划分的批判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晚生的学科人类学所给予的积极影响。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费老曾在自己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把实地调查仅仅看成是亲自接触研究对象,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还是不够的。”一个在实地研 究过的人应该明白,问题并不是研究者在不在现场,因为研究者在现场而对于现场的种种现象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必须要有理论作指导。指导研究者有针对性 地了解情况。这就告诉我们现场调查的功夫主要是现场之外研究者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人们对理论的把握不能局限于认识理论本身,而应着眼于运用。因 为,理论所包含的见地、观念和概念是一套思想工具,是用来观察实际的手段。当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劳也曾说过,理论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其中心词上,即一个 核心概念,通过它能使我们对现实世界有一个崭新的透视,对观察物投以新的眼光,从而刺激出新的发现。((15(, p.45)   人类学重视对所谓地方社会小传统的研究;强调文本与经典研究以外的田野考察方法,亦即重视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参与考察”、“深度访谈”等)而得出 的特殊经验。但是调查的对象、访谈的内容,都与研究者的理念直接相关。同样是田野调查,传统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者可能只见到具体的技术细节,而看不到其中的 人文内容。科学人类学需要解决科学史传统与人类学基本理念的冲突,才能充分借鉴人类学已经成熟的方法,发挥科学史的传统方法,并引入科学(知识)社会学的 方法和视角。 参考文献 (1(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 (2( Sahlins, Marshall, The sadness of sweetness: the native anthropo1ogy of western cosm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1996.Vol37,No3: 399-401. (3( 王铭铭,《萨林斯及其西方认识论反思》,《西方与非西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4(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5( 田松,《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6( B. Malinowski,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4. (7(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8( Christopher Toumey, Conjuring science: Scientific symbols and cultural meaning in American life,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1996. (9( 费孝通,《继往开来,发展中国人类学》,徐杰舜等主编,《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 Mariza G.S. Peirano, When Anthropology is at Home: the Different Contexts of a Single Disciplin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998,27: 105-128. (11( William Adams.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Anthropology, CSLI Publications, Lel and Stanford Junior Univ, 1998. (12( 田松,《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学人类学》,《弘扬民族科技 促进西部开发——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13( 拉尔斐·比尔斯等,《文化人类学》。骆继光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 Peter M. Blau, 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The Free Press, 1977. 作者简介:费多益(1973-),女,江苏省苏州市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The Other on the Border of Science FEI Duo-yi Anthropologist try to understand the lack of the center through the verge, such attitude "away from me" and the others' sight have laid out the inter-subjectivity among cultures. The fluctuation of science into cultural symbol has possessed profound social foundation. After moving out of the mainstream of science, standing on the others' position and regarding their science as cub-culture, we can really grasp many startling facts. The combination of anthrop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provides a new point of view and new field of vision of reviewing science.     20070407加入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3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父亲的价值
welcomezp 2011-6-11 12:25
序:恋父情结 在香港书店里站着看完了原版的《海扁王》(《Kick ass》,其实笔者更喜欢翻为《绝命脚》),舞刀弄枪的超杀女让一干宅男大呼好萌,宅女却有不同的想法。笔者跟朋友讲起超杀女时,萝莉控的朋友却长叹小萝莉好命苦,她的父亲不肯给她一个童年。称职的父亲是很动人的,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坛子上的鲥鱼就表示过心仪吃剩饭的大叔。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卡拉(Peggy La Cerra),就是看到一张帅哥怀抱小宝宝的海报之后,开始研究女性的“恋父”心理的。卡拉给240名女性放幻灯,幻灯片上有的男人与小孩玩耍,有的对哭鼻子的小孩视而不见,女生们表示,对孩子好的男人比较有魅力。但是,给男生放女人和小孩的幻灯,男生不会觉得好妈妈比冷酷的妈妈更可爱。照弗洛依德门生看来,这种恋父情结的答案,一定要追溯到每个女性的童年,但另一个新生的心理学流派有不同的答案:女人之所以钟情父亲,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父亲。 1、父亲,这是稀有价值 不管潘多拉星和天顶星情况如何,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充满了竞争和残杀。这个世界的规则,并非强者通吃。达尔文的进化论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子嗣众多者胜,断子绝孙者汰。不论你多么强壮英俊聪明伟大,如果没有后代,很快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任凭地球被人丁兴旺的歪瓜裂枣填满。一对一,狮子不必害怕兔子,但这个世界上到处都看得到兔子,狮子却寥寥无几。只要下一代出世,多数生物就算仁尽义尽,但也有些父母不仅要生孩子,还要照料孩子,以保证自己的子嗣不会夭折。在动物世界里,母爱并不多,父爱就更加缺乏,带领小猫捕麻雀的是猫妈妈,孵小鸡的是母鸡,尾巴上拖着一包卵走来走去的是雌蟑螂。 世上只有妈妈好 父亲之所以稀少事出有因。首先,父亲并不能完全确保自己父亲的身份。每个妈妈都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肚子里怀的是自己的骨肉,而爸爸就要提心吊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老婆偷人生下来的。有孩子当然很好,但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基因就不好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傻瓜基因,当然会被淘汰掉。另外,父亲照顾孩子,要冒着失去更多孩子的风险。公猫办完事之后,大可以去找另一只母猫,而已经怀孕的母猫去找其它公猫并无裨益。一般来说,雄性可以通过到处撒种,获得更多子嗣,而雌性就没有这个便利了。最后,照顾孩子当然要耗损精力,如果谁能把孩子丢给配偶,自己溜之大吉,省下的时间和力气就能用来生育更多的孩子。对于体内受精的动物来说,父亲射精之后就可以逃跑,而母亲要等一段时间(少则几小时,多则一两年)才能把蛋或幼儿生下来,这时父亲早就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 许多种鱼类和蛙类,是由夫妇一起把精子和卵子排到水里,完成受精,这样公鱼可以亲见自己的精子落到卵子上,从而保证了夫权,母鱼也有了可以产了卵就跑,把担子丢给孩子他爸的机会。毫不意外地,他们中有许多尽责的好父亲。欧洲常见的癞蛤蟆——产婆蟾(学名Alytes obstetrican,英文名Midwife toad),母蛤蟆会把卵产在公蛤蟆臀部的位置,他就一直背着孩子,直到孵化出小蝌蚪为止,蛤蟆实际上不是产婆,而是男保姆。 世上还是爸爸好 2、燕双飞 笔者家附近曾有一对野狗夫妇养了一窝小狗,狗爸爸一直站在洞口看护妻儿,别人给他什么东西他都让给妻子吃,让人感动。在哺乳动物里,这种既有母爱又有父爱的家庭非常罕见,相比之下,鸟类里的模范父亲就要多得多,同样在我家附近入住的燕子,夫妇一起哺养乳燕,笔者就没有太吃惊。乳燕的胃口很大,母燕独力根本无法养活,这就逼得他不得不跟母燕合作。 幸福家庭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更像鸟类。我们的婴儿很娇嫩,长得很慢,把小孩养大成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能量,必须要夫妻双方竭尽全力才能做到。我们以为一夫一妻制是现代的产物,其实不然,智人(学名Homo sapiens)这一物种已有20多万年的历史,大多数时间都实行(不完全忠诚的)一夫一妻制,1万年前农业和畜牧业出现,男人能生产更多食物,同时养活多个孩子之后,三妻四妾才成为可能。另外,我们是唯一男女有分工的哺乳动物,男人打猎,女人采果。两种职业各有其缺陷,打猎容易失手,采野果无法获得很多蛋白质,这导致男人和女人合作时效率很高,单打独斗却无法生存。这也迫使男人和女人走向合作。 必须强调的是,人类是罕见的一夫一妻制动物,但我们并不忠于这一制度。生物一代代进行繁殖竞赛的结果,是选出了最多产的精英分子,身上配备种种用来繁殖的机件,生物学家称之为适应器(adaptation)。有些适应器一眼就能看出与繁殖密切相关,比如燕子孵蛋的能力,有些则是拐弯抹角地为繁殖做贡献,比如翅膀,如果没有翅膀,燕子会饿死或者被野猫吃掉,也就无法制造下一代。我花费篇幅介绍适应器,是因为它能反映一种生物的进化史。燕子有翅膀,是因为翅膀曾经帮助它的祖先繁衍,这一适应器才得以代代相传,这说明燕子的祖先曾走过“向天空进发”的进化道路,如果燕子的祖先不飞,翅膀也就没用了。同理,猫的尖爪说明它走的是“食肉动物”的进化道路,鱼的鳍说明它走的是“水生动物”的进化道路。很尴尬的,我们似乎有着婚外恋的进化道路。女人一个月排出一个卵子,只有在这时她才能受孕。母黑猩猩和母猴到了排卵期,臀部都会变红肿胀,以著名的“红屁股”昭示天下,但女人排卵几乎没有征兆,这也许是一种帮助女人幽会的适应器。 嗯……红屁股原来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个女人发现比老公更帅气,更强壮,或者身份为“北大清华研究生”的男人,希望得到那个优秀男人的精子,改良自己孩子的基因。前面说过,雄性可以通过多妻获得更多子嗣,优秀的男人很可能会答应她,男性对性的态度比较随便,也是适应器,这样他就可以与更多的女性发生关系,生下更多的孩子。但要浪费精力养别人的种,正版丈夫肯定不愿意。如果女人也有红屁股,男人就知道她什么时候可以受孕,在那几天把她看得严严的。假如女人把排卵期隐藏起来,男人不能永远看着她,她就可以偷偷摸摸去找小白脸。——当今世道连爹都有假的,只有妈是真的,说得不错。但是,假爹的问题绝不限于当代,人类存在的历史有多长,它的历史就有多长。燕子也面临着红杏出墙的难题。西欧的家燕(学名Hirundo rustica,英文名Barn Swallow)大概有1/3的乳燕不是父亲亲生,家燕结为伉俪之后,公燕老是追着母燕,不让她给自己戴绿帽子,“双去双飞绕画梁”其实也不是那么浪漫的。 3、FBI忘记的事 在前两章里我一直强调,生物世界里最重要的是“繁殖”,无论人还是燕子,都是人丁兴旺胜过膝下无子,但看来这个逻辑很容易找到漏洞。为什么工蚁不产卵?蚂蚁并不是失败者,正相反,它们的家族非常健旺,它们征服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根据一种统计,世界上的蚂蚁数量有一亿亿只。如果繁殖意味着成功的话,蚂蚁又是怎么延续下来的呢? 这个问题达尔文早就有了答案。养牛人希望牛肉有肥瘦相间的大理石纹,然而牛肉的好坏要尝过才知道,良种牛会被宰掉,那么,这一品种是怎么培育出来?虽然一头牛会被宰了吃掉,但养牛人很可能会留下它的哥哥,让肉质优良的家族得以延续下去。亲戚往往有一部分基因相同,不育的蚂蚁可以帮助她的姊妹(工蚁都是雌性),使不育的基因留存下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达尔文的答案更加完善了。当代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美国人汉密尔顿(William D. Hamilton)当时还是一名研究生,他提醒我们,衡量一个动物(或植物,或细菌)生活得是否成功,不仅要看它自己有多少子女,也要看它的亲属有多少子女。汉密尔顿的贡献在于,他把我们的目光从单个的生物(一只蚂蚁、一头牛)身上拉开,转而去关注背后的始作俑者:基因。基因让工蚁不育,专心照料母亲——蚁后,让蚁后生下更多跟有相同基因的姊妹,这和自己生儿育女没什么区别,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基因的传播。 从赤道到北极,每个国家的人都知道,后爹后妈赶不上亲的,每个民族都有小白菜、灰姑娘的故事。传统的心理学注重文化的不同:有人戴面纱,有人赤身裸体,有人吃饭用叉子,有人用筷子,有人住水泥房子,有人住帐篷。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奇百怪,却都坚持血浓于水,这是怎么回事?文化是多样的,而文化背后有一致的东西——基因。人类有偏爱自家孩子的适应器,因为自家的孩子才有自己的基因,没什么奇怪的,许多动物都有这一本能。审视动物世界,我们常常会为禽兽的辣手无情而吃惊:公狮将不是自家的幼狮吃掉,鸵鸟太太会把情妇下的蛋(鸵鸟先生可以跟5只母鸵鸟发生关系,但正房太太只有一个)推到巢外。 小子,我容忍你是有理由的…… 南美洲有一个叫做雅诺马马(Yanomamo)的印第安部落,如果女人想再嫁,男人会逼她干掉前夫的孩子。正所谓儿子是自家的好,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也不例外。人类学家夫妇戴利(Martin Daly)和威尔逊(Margo Wilson)曾经做过许多调查,发现在最文明、最现代的国家——加拿大和美国,小孩被继父母所杀的可能性,是亲生父母的40-100倍。他们还发现,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凶杀案时,居然没记录杀小孩的是亲生父母还是后爹后妈,也许,他们认为人类跟狮子不一样。 不久以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还认为人类是与众不同的动物,禽兽求生靠本能,我们靠学习,人类的脑子里塞满了文化知识,人性是的一张白纸,由文化画上图画。如果有谁讨论人类的本能,那就是无视文明动物的特殊性。美国动物学家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另一个威尔逊)就因为在书中把人类社会与蚂蚁、狮子相提并论,招致了轩然大波,有一次他去演讲,竟遭激进分子兜头泼了一瓶凉水。人由文化决定,动物受本能操纵,这种人性/禽兽的两分并不科学。我们的大脑是适应器,跟手、眼、肝脏、摄护腺一样,是帮助我们繁殖的工具。人的大脑里有许多先天编辑好的程序,例如怕黑(避开危险)、喜欢甜食(补充能量)等,以确保我们的基因成功传播,这就是本能。 4、孩子随爸? 上个世纪90年代,威尔逊被泼水后,研究人性中进化得来的“本能”的学问,逐渐发展为一门新学科,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进化心理学是一门把人当作禽兽的学问。人与其他动物无异,是通过生存竞争进化而来,脑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程序,上面都写着“繁殖”。从这样的角度看人类,可以衍生出许多有趣的猜想。心急如焚的老公冲进房间,看见小床上皱皱的粉红小脸,旁边是老婆疲倦的笑容:“真像你。”此情此景真是动人,谁能相信这里可能包含着骗局呢?前面提到的戴利和威尔逊,就不惮做出这样的猜想。 戴利和威尔逊收集了一堆小孩出生的录象,其中有八成的妈妈都说孩子长得像爸,后来他们又发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不仅妈妈,娘家的亲戚大多也会说孩子长得像爸。按理说,孩子身上父母的基因各占一半,说孩子像爸爸和像妈妈的人,也该各占一半才对。笔者三四岁的时候曾为此而困扰:为什么姥姥姥爷舅舅小姨都说我长得像爸爸?不过当时我没有学过遗传学,我的理由是:我是女性,应该像妈妈。 不提这些。在第一章我们已经讨论过,在试管婴儿出现以前,女人都能确定孩子是亲生,从而确定孩子拥有自己的基因,男人就没有这个便利了。母亲要想办法让老公相信,孩子一定是他的。孩子的姥姥姥爷舅舅小姨,因为跟孩子有亲缘关系,也会支持她。于是孩子一出生,妈妈和娘家大军就开始七嘴八舌,孩子长得如何像爸爸……不管妈妈出没出轨。这不是母亲做贼心虚,有意掩盖自己红杏出墙,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即使是正常美满的家庭,母亲根本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她还是会说孩子像父亲。戴利和威尔逊的猜想尚不成熟,但事情似乎是这样的:存在一种本能的程序,让母亲劝说,有时甚至是欺骗父亲,相信孩子是他亲生的,这样他就会尽起做父亲之责。可怕的是,母亲脑子里有这样的东西,而她根本就不自知,双方都是两眼一抹黑,骗局(如果有的话)也就能顺利进行。 父亲不能确认孩子是自己的种,连带着其他人也难以确认。比如祖父,一方面,他无法确定孙子是自己儿子的种,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无法确定自家小子是自己的种。在祖辈的亲戚里,最能保证亲生的是外祖母,她的女儿确定外孙是亲生的,她自己也确定女儿是亲生的。也许我们拥有这样的适应器:外祖母应该多关爱外孙,毕竟外孙肯定是自己的种呀。 确实,有研究显示,多数人跟姥姥比跟爷爷更亲,娘家的亲戚——舅舅、姨妈等——也比爹家的更亲,原因都是一样的,隔了一代男性亲戚,血缘关系之间就隔了一层迷雾,男人的孩子跟男人的父母兄弟,是否真有基因上的联系,他们不知道。进化心理学家无比雷人的思考方式,为探索人性打开了一扇新门。人有别于禽兽,没错,但笔者很怀疑,我们拥有动物中最精妙最复杂的大脑,它里面竟然空空如也,只等着文化来填充。大脑是优秀的文化学习机,但它是一部装满本能软件的计算机,而不是一张白纸。 作 者 redqueen 参考书目: 尚玉昌,《动物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Buss,D.M.,《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熊哲宏、张勇、晏倩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Ridley,M.,《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演化》,范昱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3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孩子如何影响父亲的大脑结构?
热度 1 welcomezp 2011-6-11 12:17
孩子的出生对于父母来说都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母子之间的大脑联结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种亲密的关系从怀孕开始就出现,并由诸如催产素之类的荷尔蒙进行着调节;甚至母子的心律都被发现有着同步关系。当孩子出生后,母乳又是新生儿最重要的食物来源。然而,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被忽略着,甚至被认为远没有母子那样的紧密。 然而父亲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虽然并不孕育和哺乳,但缺少父亲的孩子在情绪和社会功能方面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容易变得具有攻击性,变成“瘾君子”或是屡屡违反法律。 最近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者Gloria K Mak和Samuel Weiss 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论文显示,父亲和子女的大脑同样表现出紧密的联结,神经基因在子女出生后的数天能够改变雄性大鼠的大脑结构。但只有呆在窝内的雄鼠表现出了大脑细胞的显著增加,换句话说,如果"爸爸"在子女出生后被移出,他们的大脑将没有任何改变。发生变化的大脑细胞主要出现在嗅球部分,特别出现在与知觉子女气味有关的部分。此外,海马部分的细胞也有显著的增加,这一部位对于记忆的形成极为重要,能够为巩固对子女气味的长时记忆做好准备。 在哺乳动物中,鼻子的神经元利用不同的感受器负责侦测特定的气味,嗅球则负责整合和固定各类气味信息。但是子女的气味并不足以引起新细胞的出现。当研究人员把父子用一个屏幕分开后,大脑中并没有新细胞出现。这说明,新细胞需要父子间有实际的身体接触才行,而亲密接触和气味一起引起了新细胞的出现。 父亲和子女的这种密切关联还和一种叫催产素的物质密切有关。这种物质本和雌性的分泌乳液有关,催产素基因被阻断的雄鼠就无法表现出与子女有关的大脑细胞变化。如果雄鼠和子女被隔离一段时间,他们很可能会忘记自己的子女。但是这些新形成的细胞能够帮助他们建立长久的联系。这样,即便是分离了很长时间,雄鼠也可以通过气味识别出自己的子女。 另一方面,作为子女的幼鼠大脑天生也对这种父子之间的联系特别敏感。Degu大鼠是一种父母分工很明确的物种,他们的父亲作用和人类父亲的功能很类似:小时候主要照顾子女的饮食温饱,长大了则负责陪伴他们玩耍。研究者发现,Degu大鼠的父亲对子女的大脑发育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有父亲陪伴的幼鼠大脑得到正常发育,而没有父亲陪伴的Degu鼠则在大脑神经突触数目上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他们的前额和感知觉皮层。前额叶主要负责决策功能,奖赏和情感。缺少父亲关爱的大鼠在这方面的缺陷可能能够解释,成长中缺少父亲陪伴的儿童在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从何而来。 这项大鼠研究和我们已知的关于抚摸对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不谋而合。还未出生的新生儿经过羊水的抚摸,他们的感知觉皮层已经作好了准备。但是如果没有父亲的陪伴,他们的感知觉皮层发育就会急剧萎缩。缺乏抚摸的新生儿也会造成其他的发育问题,例如代谢异常和荷尔蒙的变化。 这项研究证明,父亲大脑和子女大脑多么精巧的联结。由于各种各样的研究,无论是生物的,进化的,社会的,人们都更倾向于注重母亲和子女的关系。但这个研究证明,父亲也对子女的神经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父亲的大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来源 2010年 《自然—神经科学》
个人分类: 人类学|247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