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失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31)
jiangjiping 2019-3-4 07:43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31) (三十一)期望越高, 失望越大 蒋继平 2019年3月4日 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期望之中, 每个人都有期望, 每个人的期望可能不一样。有的期望是集体性的。 比如说,足球赛,中国人都期望中国队能够战胜对手,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中国人都期望中国选手能够得金牌。 有的期望是个体性的。 比如说, 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 是学校的第一名, 期望自己某日可以提薪晋级, 等等。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 一直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期望中。 正是这种期望使我不断地勇往直前, 向着期望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前行。 所以说, 期望是人生的一大动力。不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 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 我深切体会到一个道理, 那就是期望越高, 往往失望越大。 这是在人生不断地遭受挫折后得到的切身感悟, 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要说人生的经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我的人生经历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几乎一直走在时代的潮流前。从一个农村娃, 经历当兵, 上大学, 进入大城市, 然后出国留学, 定居海外。不过, 在具体的人生奋斗中, 还是有许多地方没有达到我自己的期望。 每次在期望不如人意时, 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 鉴于这样的人生体验, 我现在对生活的期望已经变得很实际, 知足常乐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人生哲学。 我现在做什么事都抱有随意的心态, 至于会得到什么结果无所谓, 只要我自己尽心尽力地做就行了。 在这样的心态下, 生活就变得泰然自若, 不会经常出现失望的情绪。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梦谁不经历狼狈?——《我的梦》&《Dream It Possible》
Rainbowcn2018 2019-3-2 11:04
追梦谁不经历狼狈?忽略失望的灰,拥抱遗憾的美,只管用心地去飞 《我的梦》和《 Dream It Possible 》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主题曲,中文版由张靓颖演唱,英文版由 Delacey 演唱。 《 Dream It Possible 》是华为与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 Wondros 共同打造的海外宣传短片的背景音乐,片中生动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追求钢琴梦想 15 年的成长历程,她通过不懈地坚持与努力,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音乐厅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动人演绎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梦想需要通过时间打磨,需要饱经风雨历练,还可能经历迷茫、失望和黑暗, 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奋力前行, 终能冲破层层浓雾,让阳光穿透云层散发炙热光芒。 梦想是必不可少的信念和精神支柱,支撑我们有力量走过一切困苦。 这对双语版歌曲唱出了追求梦想与未来的信心与决心。 人生旅途中,“谁不经历狼狈”,让我们“忽略失望的灰,拥抱遗憾的美”,用心地去飞,告诉自己“别停留等待, 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因为你是我的梦……” ***************************************** 我的梦 张靓颖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tag 抱歉未不到全中文版mp3格式的外链接地址,可点击 此处 打开中文版微信链接 一直地一直地往前走 疯狂的世界 迎着痛把眼中所有梦 都交给时间 想飞就用心地去飞 谁不经历狼狈 我想我会忽略失望的灰 拥抱遗憾的美 我的梦说别停留等待 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 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 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 因为你是我的梦 我的梦 Music 执着地勇敢地不回头 穿过了黑夜踏过了边界 路过雨路过风往前冲 总会有一天站在你身边 泪就让它往下坠 溅起伤口的美 哦 别以为失去的最宝贵 才让今天浪费 我的梦说别停留等待 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 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 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 因为你是我的梦 我的梦 我的梦 我的梦 Music 世界会怎么变化 都不是意外 记得用心去回答 命运的精彩 世界会怎么变化 都离不开爱 记得成长的对话 勇敢地说我不再等待 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 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 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 因为你是我的梦 我的梦 我的梦 因为你是我的梦 ************************************* Dream It Possible Delacey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tag I will run I will climb I will soar 我奔跑 我登攀 我要展翅翱翔 I'm undefeated 我所向披靡 Jumping out of my skin pull the chord 挣脱自我的桎梏 拨动琴弦 Yeah I believe it 是啊 我坚信 The past is everything we were don't make us who we are 历史决定曾经但并不能决定现在的你我 So I'll dream until I make it real and all I see is stars 所以我会不懈梦想 直到梦成真 直到窥见漫天星光 It's not until you fall that you fly 不再畏惧跌倒 直到你展翅高飞的那一刻 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 当梦想成真 你便无可阻挡 Take a shot chase the sun find the beautiful 挥舞双翅 追随阳光 找寻美好 We will glow in the dark turning dust to gold 我们会在黑暗中 耀发光芒 点石成金 And we'll dream it possible 我们期盼梦想成真 Possible 梦想成真 Music I will chase I will reach I will fly 我追随我向前我会展翅翱翔 Until I'm breaking until I'm breaking 直到跌倒直到毁灭的那一刻 Out of my cage like a bird in the night 走出自我的牢笼 像黑夜中自由高飞的鸟儿般 I know I'm changing I know I'm changing 我知道我在蜕变 在蜕变 In into something big better than before 变得未曾有过的强大 And if it takes takes a thousand lives 如果需要牺牲成千上万条性命 Then it's worth fighting for 那这更值得去不懈奋斗 It's not until you fall that you fly 不再畏惧跌倒 直到你展翅高飞的那一刻 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 当梦想成真你便无可阻挡 Take a shot chase the sun find the beautiful 挥舞双翅 追随阳光 寻找美好 We will glow in the dark turning dust to gold 我们会在黑暗中 耀发光芒 点石成金 And we'll dream it possible 我们期盼梦想成真 possible 梦想成真 Music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从低谷到巅峰 We're sparking wild fire's 我们犹如燎燃的野火 Never quit and never stop 决不放弃永不退缩 The rest of our lives 穷尽余生不懈奋斗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从低谷到巅峰 We're sparking wild fire's 我们犹如燎燃的野火 Never quit and never stop 决不放弃永不退缩 It's not until you fall that you fly 不再畏惧跌倒 直到你展翅高飞的那一刻 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 当梦想成真 你便无可阻挡 Take a shot chase the sun find the beautiful 挥舞双翅 追随阳光 寻找美好 We will glow in the dark turning dust to gold 我们会在黑暗中 耀发光芒 点石成金 And we'll dream it possible 我们期盼梦想成真 Possible possible possible 梦想成真 梦想成真 梦想成真 We'll dream it possible 我们期盼梦想成真 本文首发于 彩虹桃源 ************************************************************************************** ☆音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个人分类: 听歌赏曲品人生|5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兵读研记|曾经专业第一的我对自己失望透了
热度 5 yangyanli45 2017-1-16 10:03
这是《小兵读研记》的 第 2 回 大兵一走进小兵办公室,就看见小张兵一边坐在电脑前修改报告,一边面无表情,眼睛红红的,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流。 “这是怎么了?怎么还哭上了?”大兵一头雾水的问一旁的小兵。 小兵解释说,“刚才开组会,小张兵做报告,大导师居然来了,听完报告批评了小张兵,其实也没有说的很狠......” “还不狠?不狠现在还在哭呢?到底怎么回事?” 这时小张兵哽咽了一下尽量冷静的说,“ 就是报告结束以后,老师说我很让他觉得诧异,说我现在的表现比面试的时候还不如。如果说现在是刚进组的还可以理解,但是都该硕士毕业了,做报告居然还是这样,甚至都不熟练,觉得有点失望 。 ” (参考阅读 小兵读研记之开题报告 ) “然后我其实觉得也还好,没有特别批评我,但我就是忍不住,因为我也对自己很失望。” 小兵接着说,“小张兵哭了以后,老师还说,这还没怎么说你就哭了,也太承受不住压力了,下去吧。气氛相当尴尬啊。” 小张兵接着说:“X老师还拍我两下说,这么大的人了,这都是讨论问题,没什么可哭的。 可是我根本就不是怕批评,我不是那种经不起批评的人 ,我就是......” “ 就是对自己很失望,很伤心,对不对? ”大兵接过话。 “ 对,对。我以前对我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对自己也有很高的期望,可是为什么我觉得我现在很差 ?”小张兵说着说着又哭了,“真的是我自己的问题吗?” 大兵叹口气,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包括大兵自己, 身边有很多专业第一保送或者考研时名列前茅的人,这些都应该是勤奋,聪明,认真的人。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读研后就“堕落下去”,对自己的自信心全部粉碎,有的毕业成问题,有的再也不想做科研,只想混毕业了呢? 这个问题在一次听吴伯凡的分享提到过,大兵结合自己的感受,觉得有一些道理。 在我们的教育中,至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中,我们被教导要遵守纪律,要听老师的话,要听家长的话,好好学习。于是一些人从小就是乖乖的, 对于“我想要”根本没有观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敢去强硬的要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不做这种“乖乖的人”,一部分人在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之后突破了这种约束, 而有一部分人却没有很好的建立这种自信,自我认知。 其中,女生更容易对自己不自信 。大兵在看过《向前一步》后才知道,原来即使是非常成功的女性,依然会对自己有相对同等能力的男性来说更低的评价。打个比方,也就是说,同样是80分的能力,女生会觉得自己只有70,而男生会觉得自己有90。结果因为自信心的差别,有可能拉开了真实的差距,进一步不再对自己有更高的定位,于是恶性循环。 此外, 学习好的更容易不能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不顺中受到打击。 大多学习好的学生在以前的评价体系中,直接通过分数,奖学金可以获得对自己的价值认知,会有家长,老师的赞扬。因此很多的自信心也是建立在这种反馈机制上的。 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以及工作阶段,事情变的复杂的多,这种直接,平等的反馈机制没有了,因为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了 :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的难易,指导老师的学术水平,指导水平,自己的阅读,写作,研究,实验操作,领悟能力等等。 当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获得能支持自己的自信的反馈,比如文章,专利,老师的夸奖时,原来自信所建立起来的基础就崩塌了。 尤其是在与之前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进行比较时,自己文章堪忧,同学们硕果累累,这一相较之下无疑是雪上加霜。多年建立起的光环反而成了紧箍咒。 有一些文章告诉我们,研究生阶段本来就和本科及以前的学习阶段不一样,因此需要及时的调整心态和学习的策略。 但是, 人的心智是所有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就是说对当下事情的认知水平和处理能力,是在之前漫长的几十年中形成的,我们需要的转变,其实是认知和心智模式的转变。 关键是,当学生不知道问题所在,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认知的时候,怎么能让他做出有效的转变呢?更何况很多老师也意识不到这一个问题,学生的认知,三观和老师的认知,三观是不一样的。在双方都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以前一个老师问大兵,你觉得读研是为了什么? 大兵说是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老师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现在大兵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拿什么来教育研究生? 知识更迭的如此之快,获取途径如此之快,甚至以后人工智能在知识方面绝对可以替代大部分人,那么学习知识本身不是关键, 关键是提高人的认知和更内在的一些东西。 在研究生中,根据资源的分布规律,本来就大部分人日后都不会成为科研工作者,以中国现有的研究生数量,也没有那么多的岗位。甚至很多硕士,博士都不再从事与本方向甚至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可能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成为出色的科研工作者。 如果你成不了出色的科研人员,或者不再做本专业相关的了,那么读研的这几年学到的有用的是什么?把这些年做的东西都忘记以后留下的除了这个学位还有什么? 我想,这才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几年教育的成果。 不光是研究生教育,大兵一直觉得教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为什么很多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即使按照一万小时定律,也该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了,但为什么还是没有自信?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还是觉得自己不会英语? 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还是觉得对生活充满迷惑,还是手足无措?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中写道: 每个人都有对路和不对路之事,那些丝毫不想跑步的人,或者体质不适合跑步的人,不分青红皂白让他们统统去跑步,这是何等无意义的拷问。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 大家都按照一个路子走,很多人根本也没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在这么多年的学习中,这一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却没有学会去思考和解决。 大兵就亲眼见过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能够独立举办活动,联系,安排各种事情,对现场的细节把握的很好,团队凝聚力也很强,应该是一个好的胚子。但是课题做的不太好,和导师的关系非常紧张,最后不得不换导师,到毕业请客时也坚决不愿见前任导师,也不愿再做科研。一个好材料,也不是哪里都适用的。 既没有外在驱动力,又没有内在驱动力,即使是好苗子,慢慢也都枯萎了。在这种情况下,种苗人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最后只能...... 最后,大兵安慰了下小张兵,给了几个建议。 千万不要就此否定自己,不要依赖于外界的评价 对人的评价是很复杂的,而且人的境遇是会变化的。成人的世界里,批 评和赞扬没有那么合理和有理智,其中很可能有些利益的关系。今天被导师骂的连做人的意义都没有 的,明天可能拿着比导师更丰厚的工资,过着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 所以你要变得更强,建立独立的自我认知,才能经得起赞美,批评和诋毁。 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多思考,多读书 也许你没有从以前的学习中获得可以解答自己的困惑的答案,但还好你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多读书吧,阳光下无新鲜事;多去看看身边的人吧,生活就是最好的学校。首先学会了解自己,这个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 不用完美,做一个“不要脸”的人 “不要脸”越来越成为一个褒义词。它意味着: 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在乎他人的眼光; 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语所击倒; 不会被一时的失败和挫折所打倒,注意力抓在最重要的事物上; 不把生活过成别人想要,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试着向上看,看那些比我们有能力,比我们成功的人,比我们有名气的人,他们依然逃不开各种各样的麻烦。 所以痛苦本就是人生的常态,接受这一点会比较幸福(来自《少有人走的路》)。 最近,研究生涨工资的事情已经势在必行。经济待遇提高了是好事,只是这也毕竟是小利。欢呼雀跃后,得知时间才是无价之宝,在这几年对自己从内到外的提升远比涨一点工资重要。 继研究生待遇之风后,又如何处理科研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又如何解决一直在象牙塔中学习继而工作的这些人的认知问题呢? 本文首发于学到老的科研小兵,经修改后发于科学网。 -END- 大兵小兵是谁? 大兵是刚毕业不久,刚投身于科研工作的新人 小兵是刚进实验室的新学生 学场老鸟VS职场新人 大兵小兵在工作中遇到了各种麻烦事、迷茫 在困难中前进,在教训中学习 有痛苦、有收获 大兵小兵的故事来源于很多人 在他们的身上也许有你的影子 从他们的身上,你会有所收获吗?
个人分类: 小兵读研记|11117 次阅读|5 个评论
失望,振作
kakui2006 2016-3-16 10:45
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不胜收(33)
tianwainanfeng 2015-7-7 09:49
作为忠实于自己想法的人,你似乎表现出了乐不知疲,保有一份难得的好奇与热忱。可是,那一天,我看到了你的疲惫,看到了你已经长大,像那海的女儿一样,要浮出水面来了。这时候,我耳畔又想起你读的陶渊明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我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倾听你的心声,或是任随思绪纷繁,仿佛我只有傻傻地看着,却不能做些什么。 也许我该给你读些句子,或者讲讲《长发公主》的故事,或者读读《树上的男爵》,或者陪你看看《麦兜故事》,……。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做,我不过一遍遍重复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世上有多少感概,不过是多少的无奈,用尽了心思,换来的或许不过是半生的回忆,抑或一丝的哀伤。我知道,你并没有轻易放弃,你也没有心死,只是你已经表示出了失望。这种失望,曾是我眼泪里的悲伤,留下的是一份凄美和欲言又止的怅惘。 然而,无论有一天,会不会你我还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走进农学院的花园,走向那月季花修饰的小路,走入那静谧的亭子,那弥散于空中的花香,依旧清淡芳雅,那水池里的鱼儿,依然飘脱洒逸。 你从未是孤独的,那份让你感到心力交瘁,让你多少失望的,也让我同样如此。我想你也许会说,“那你闭上眼睛,我给你讲过故事”,或者,你会读几句诗。也许我会表现的异常听话,在你的故事刚要开始的时候,我已经就睡着了。对于你,也许会坚持着让你自己能够思考,因为你舍不得错过这故事里的情节,以至于你已经睡着了却还要不断地问,“那后来呢?”而我,却是不愿去思考,想着能像躺在水面上那样,柔情似水般的,抑或像躺在摇篮里,摇曳荡漾般,进入梦乡。 这一切从未真正过去,虽然你我总能像当初一样充满好奇与热忱,可是我知道,我们都累了。另一方面,我们也都长大了。那海的女儿浮出水面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一生的曲折。只是,在一切之后,依然是一份优雅的心情和静谧的呼吸,如同清晨里,从深林里走出来的一个孩童,哼着曲子,跳着步子,闲情别趣,无忧无虑,甚是美丽。 你也许会说,我们又如同爬上树的孩子,站在高处,望着远处,偶尔不经意丢下一片树叶,那树叶就飘呀飘呀,不动声色地落在路上身上。我们屏住呼吸,在一片安静中,看着路人走过,却装作若无其事,各自吹着风,各自看着风景。你会坐在一个树枝上,倚着另外一个树枝;我会站在一个树枝上,靠着另外一个树枝。
个人分类: 美不胜收|1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写给80后:不要失望,你的时代终将到来
热度 1 mathmhb 2013-7-13 19:25
​我的阅读提示: 1、每一代都有其幸与其不幸。 2、每一代都有人才脱颖而出。 3、优秀人物往往"合"而不同。 http://www.lz13.cn/qingchunlizhi/10813.html    写给80后:不要失望,你的时代终将到来      你还在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倒霉蛋吗?或许是吧,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 职场 主力军的80后来说。      当80后成为一个名词的时候,似乎就一直处在批评之中。“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等等等,各种恶毒的标签将这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群体给“妖魔化”了。更重要的是,给你们贴标签的人却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过错。当你们埋怨买不起房的时候,想一想哪些人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宰?当你们批量毕业却又批量失业的时候,想一想是谁没有教给你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你们想去谋求一份有前景的工作的时候,想一想又是谁把你们当成毫无价值的苦力?      这些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希望自己按照别人给你贴的标签去生存?      每个人都有狗屁不是的时候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关于80后的生存现状,曾经在网上大量流传。当你们满怀希望步入社会的时候,却无奈地发现,原来自己狗屁都不是。比你有钱的多得是,比你有权的多得是,比你有背景有关系的也多得是。即便怀里揣了个大学文凭,你仍然发现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当你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下一批超过600万的毕业生又会步入职场,和你们争抢饭碗。于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因为体制关系而构筑起来的稳定的生存环境,成了你们争相争抢的“铁饭碗”。      在 大学生励志 网担任教练式 职业规划 顾问期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80后,只是一个中专生,但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副总。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辛辛苦苦赚的30多万在股市打了水漂,谈了多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同时亲生弟弟又去世。那个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狗屁不是。但一连串的打击没有让这个年轻人从此堕落和消沉,相反,更激发了他内心的动力,决定要重新混出个人样儿来。现在,经过自己的奋斗,他已经事业有成,也找到了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但他并不满足,还准备去读MBA,挑战更大的 成功 。      我了解你们的痛苦和身上背负的压力,我也同样了解你们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对于稳定的渴望,但是,我并不希望你们就真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为,过于稳定会让你们丧失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并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而保持适当的危机感,才会让你不断前进,构筑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我始终相信,社会永远是进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才是永远不变的自然法则,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动物,同样适用。而稳定和安逸,则是让一个人堕落的温床。      很多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没有任何背景,我也是。但是我很感谢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我学会了竞争,学会了独立自强,知道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得属于自己的未来,不要让任何人看不起你。      你们要知道财富的意义,凡事都要靠你自己去努力。光鲜表面的背后,你要知道别人付出了多少。不劳而获的财富,你不会去珍惜,最终还是会变得一文不值。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近20年来,欧美的大多数头奖得主在中奖后不到5年内,因挥霍无度等原因变得穷困潦倒。该项调查同时显示,美国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每年高达75%,每年12名中奖者当中就有9名破产。      当环境对你不利时,你不应该消极,不应该抱怨,更不应该堕落。相反,你应该高兴,因为,这是上天赐予你成长的机会。没有经历过困难磨炼的人,不会经得起人生的惊涛骇浪,也无法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者。永远不要把自己钉死在苦难的十字架上,你今日所受的难,只是为了积累拯救明日的资本。你要想享受成功带来的鲜花与掌声,就要学会包容成功路上的孤独和寂寞,苦难与荆棘。      属于你的时代终将到来      无论你承认与否,80后们终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无论现在当权的50后、60后有多么强大,无论他们给你们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无论他们建立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秩序,但他们终将老去,他们终将被推下历史舞台,他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构筑起来的阻碍社会进步的种种规则,也终将在你们更富有活力的新思想的冲击下而垮塌。未来始终是属于你们的,但是,你们是否做好了登台的准备?你们能否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积极改进?这些问题包括:      知道5年后或者10年后的自己到底在干什么。你总得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人生只能活一回,走错了,谁都输不起。       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独立思考 。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要因为别人选择什么而随波逐流,不要因为父母给你安排了什么你就束手无策。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独立主见,那么,你所带给后代的,只是告诉他们如何成为思想上的奴隶。思想上的枷锁比任何物质上的缺乏都更加令人恐惧。       有坚定的立场,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当你有一些冲破传统思想禁锢的想法时,你更要准备好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质疑。人性的深处,鸡蛋总比鲜花多,谩骂总比赞扬多,你不能因为别人的批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学会担当 。无论出了什么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再给别人留下没有责任心的口实。担当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而逃避责任,只说明你是个懦夫。同样,也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自己选择的路,哪怕跪着,也要走完。       拥有成熟的心态 。你现在能改变的,就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你现在改变不了而将来能改变的,就潜心**,等待改变的机会;你现在改变不了、将来也不可能去改变的,就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但是,不要抱怨,不要因为种种你改变不了的东西而把自己变得极端。       把优秀当成信仰 。无论你现在是否优秀,你都要向优秀的那一面去努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那么,你就真的一无是处。没有人剥夺你成为优秀的权利,除非你自己放弃自己。       行动力 。如果你不满意别人为你贴的标签,那么,就把这个标签撕碎,重新为自己贴一个满意的标签。你要积极行动,用结果证明给那些曾经打击你、批判你的人看:你是强者!你必须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学会等待。当你准备好了上述一切的时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等你上台的那一刻。永远要记住: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属于你们的时代,终将到来!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博?为什么从希望变成失望
热度 9 wwxiaoxin 2012-11-20 09:33
我为什么也选择了博士这条路呢?其实不是因为我有多大的理想,不是因为想做出多大的科研成果,开始的一点仅仅是因为喜欢,喜欢从调研开始到清晰的思路逐渐显现,再到行动的过程。这一美好的开端源于硕士期间导师的精心指导。他不会因为你不懂而对你放弃,或说一些打击自尊的言语。他相信只要你肯下工夫,总会拨开乌云见晴天的。因为他相信,我们更没有理由对自己放弃。所以实验室关系融洽,成果也颇多,一直也是我们毕业后喜欢回忆的地方。三年的硕士什么学到了很多,在即将毕业时,面临找工作还是读博的时候,我选择了后者。带着满怀的希望和对未来科研的憧憬,我开始了博士生活。 生活开始了,我却没有了之前的喜悦。开始实验了,实验室仪器开始不断的出现问题,只能一个个的找问题修理,半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期间,我对这种新的环境产生了厌倦,开始了混日子。这种博士不是我想要的,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踏踏实实的做研究。(可能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仪器出问题,不能找人修理?我只能说仪器越用越好。)这种生活在一点点侵蚀我的意志,还好还是一直喜欢去思考。在没有任何收获的情况下,我决定出去看看,去经历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哪怕也是一无所获。美国一年,又一个新课题,经历了很多,收获也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心里舒坦了很多。知识面不断的拓宽,心态也不再浮躁,对生活不再失望。回来了,虽然还是面临原来的生活,但希望剩下的生活中能够尽量去弥补过去的损失。毕竟路还是我自己要走下去。 有时也想,如果有勇气在开始时缀学会怎么样?但这个只能去假设了。有时还想,是否以后再去重新读一次博士,弥补真正的博士生活。但如果有机会,我可能会换个生化或材料去读。但如果还有希望,去经历下博后的生活,也不失一个好的机会。 呵呵。 语无伦次的写了那么多,只是想让自己在以后不后悔曾这样经历过。
8855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不剖析便得不到改善之三-----两年博士研究生阶段剖析
热度 31 littletree25 2012-5-1 15:05
非常感激各位前辈的关注及剖析重点的指点。以下是我博士一年级和博士二年级的经历和感触,请各位赐教。 先说为什么选择读博士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我的理由,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牵强。当时还是硕士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出政策说我们这届学生在这学期就可以申请直博。而且从发通知到申请貌似不到一周。当时看到通知就眼前一亮,下意识里认为这是个机会,一定要抓住,不然过这村没这店了。加上博士头衔的各种光环,我就痴迷了,非要抓住这次机会不可。其实那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没有太多考虑,想只是要出人头地,要过与别人不一样的生活,就是不想平凡。估计这和家庭背景有关。我农村出身,自小到大对高学历就充满了幻想,觉得学历才是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于是我成了我们村第一个研究生,当然后来也成了第一博士研究生。直博机会的争取也是一场战争。因为 1 号 Boss 这批只有三个名额,而想报他的人多达八九个,而且各个都根正苗红、身手不凡。一番刀光剑影的火拼后,我又胜出了。在整个过程中,我考虑的最多的是我一定要得到这次机会,无论如何也得到。但是,我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我到底适不适合读博士?二是博士毕业后我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恐怕我现在都无法回答,但当时连考虑都没考虑过。而第二个问题呢,现在很明了,我想做一名大学老师。而且,我心目中的大学老师是站在讲台上的,不但在专业领域是学生的引路人,而且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风向标。我喜欢那种与人分享的感觉,喜欢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喜欢看到台下的眼睛从迷惑到明朗。我不告诉他们应该选择那条路,但我会告诉他们在每个岔道口都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思考。如果他们中因为思考了这些问题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也成功了,我的价值也实现了。这很重要,因为这种自我实现是我感到幸福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做到这些不太现实。原因之一是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在关注项目,关注 SCI ,关注职称。这无可厚非,因为没有这些,大学老师只能清贫。月工资 3000 块,志同道合的两个人,月入 6000 ,买什么房?!购什么车?!生什么孩子?!养什么老人?!这些钱,能够存活、能随得起礼就不错了。因此,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又不关注项目,不关注 SCI ,不关注职称是不现实的。原因之二是就算做成了只在讲台上工作的老师,也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现在知识更新、社会变革这么快,不做科研,不充实自己的经历,不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思考新的问题,这,还能吸引学生么?如果不能吸引学生,这样的大学老师照样是误人子弟。因此,不管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答案,我肯定我至少会把博士学位拿到,到工作岗位后无论是通过什么手段,都要是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完善 …. 言归正传,下面谈下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还是加上引号心里舒服些。在硕士毕业前半年, 1 号 Boss 觉得我们这个研究领域有较好发展势头,就觉得该做些现场试验了。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我头上。于是我重新开始了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这次可是难多了。 首先,我下了大功夫在整个试验方案的设计上。自己修改了多次后去找老师们看,当然如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异议。其中一位老师(团队中可以称为 3 号 Boss )的评价是,觉得你这个做完了就是一个大试验报告,非常全面,但没突出重点。但当时我觉得我这整个领域是全新的,所做的一切都是新的,多做多得。而且这试验劳民伤财,每年只能做一次,一定要能多做就多做。当时真是太贪婪了,就像有前辈在前面博文评论我有点功利是一样的,而且不是一点,是非常功利。当时的试验计划就是这样,存在重大缺陷但当时没意识到。 其次是实验基地的构建。我说了是从无到有,非常艰难。试验基地在离学校近三小时车程的农村,每天意味着有近 6 个小时在路上,每次去都意味着起早和贪黑。当然可以选择住在那里,但是那个地方可以这么形容:饭只能闭着眼睛吃,厕所只能闭着眼睛上,住的房子是装的是一刮风就吱吱乱叫的屋顶,门也关不太严只能那凳子顶着,洗漱是凉水,洗脚倒是有热水,但水里总是漂着油花。我是能不住那里就不住,光在路上跑就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光实验基地的基础建设,我就跑了几个月,去购买各种建筑材料,租用各种大小的货车,雇佣各种模样的工人,面见当地的各种官员和地痞。就几个月功夫,我变黑了,沧桑了,憔悴了。但试验基地还是建立起来了,并完成了第一轮试验。 接着讲第一轮试验。当时的试验计划的内容太多了,而且我一点都舍不得放弃,一直咬着牙挺着。原因之一,整个试验都是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不做就全白费了;原因之二,当时带一个师妹,学校要求博士和硕士的毕业论文不能重叠,当时就想着把饼做大,到分时怎么都好分。结果也是很可怕的。一是必须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但不能保存样品的项目都测了,但测得不精细,毕竟量太大了,而且人手有限。数据根本没时间整理,就记在一个本子上,连录成电子版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天天都是“脚打后脑勺”的状态,后来竟然发现有数据缺失,当时那叫一个悲催,而且无法弥补。二是必须在实验过程中测定但样品可保存的项目都保留了样品。样品量那叫一个大啊,一车一车的往回运,到处都是样品,冰箱占满了,就又买了个冰柜,后来冰柜又占满了。别人都说我们试验怎么气场这么强大,弄个样品也是这么大量。当时还美滋滋的,心想等我都做完了的,成果吓你们一跳。但这并没有发生,这一整年的结果就是已获得的那些,留着的样品只是处理完了,根本没时间分析。再后来可能是被试验的劳累吓怕了,心理上来了一次大波动,就有那么一阵子对做试验特别抵触。那段时间老师给分了长期的活,算是个兼职,劳动量也不小。所以,我就逃避了,精力全放在这份工作上,压根不去想样品分析的事。就这么蹉跎着,等醒悟过来时又到制定第二年试验计划的时间了。当时挺恨自己的,恨自己为什么逃避,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面对工作的勇气。 第二年的计划制定好了许多,最起码去掉了一些不太关键的测定项目,确定了两个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个计划现在来说还是有许多缺陷的,因为这并不是基于第一年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的,针对性依然不强。另外,我又更 stupid 地增加了几个新的研究项目,原因同上,觉得不做就太浪费了。这是第二年的试验计划情况。试验进展还是可以的,也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逐渐完成,但都是得到了半成品。当然过程的艰辛依然触目惊心。等这一轮试验做完时, 1 号 Boss 和 2 号 Boss 都说怎么总做也不出东西呢,赶紧抓紧写文章,再不写被人家超前了,人家先发后你这再想发也发不了了。这对我完全起作用,于是,我再一次逃避了分析样品这事。新的样品又占了一个冰柜。我这一年,又是如此令人尴尬的一年。我对自己更不满了,开始讨厌实验室的一切事。觉得自己真是没用,为什么累死都不出东西呢? 然后说写论文的事。老师的提醒当然有用,可能因为这样的提醒太稀少了。因为我是团队这个方向的第一人,一切都没基础,写论文依然如此。是先从中文开始的,真是边学边写啊。因为是跨学科研究,理论背景根本不够,谋划一篇文章前我至少得把自己关图书馆看一周的教材,知道了基本理论后才看文献整理文章,所以每一篇写得都十分艰难。写完后就给 2 号 boss 看 , 她的理论背景是不同于我跨的这两个学科的另一个学科,所以提的问题不是很多,没异议了就开始投稿。同时写第二篇。由于我的研究内容学科跨度较大,相应的杂志也非常少,投核心期刊不甘心,于是就锁定了 EI 源期刊。总的来说,投稿的过程就是不断被拒的过程,各种被拒。开始时被拒稿对我打击还是很大的,还好后来都麻木了。最后,都快到最后一个 EI 源期刊时才被接受。 其实,在写中文论文这个过程中已经开始看英文文献了,也用了不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再后来,老师说,别老写中文了,都 3 篇 EI 了 ( 包括硕士毕业前那篇 ) ,再写也没什么意义了,抓紧写英文吧,没 SCI 可毕不了业。以前不直接从写英文论文开始的原因是比较怕,没自信,觉得自己写不出来。老师现在提出来了,自己想想也是,没 SCI 的博士叫什么博士?!于是开始奋战写英文论文。这差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重要的是对自己没信心,这是最大的拦路虎。第一篇英文,实验材料与方法写了一周,觉得写不下去了,停下忙别的。过了一阵子,觉得不写不行,捡起来重新写,结果与分析又写了一周,又写不下去了,又停下了。等再醒悟过来时就今年 3 月份了,这是英文论文的压力已经大的不行了。拿出来再写,发现结果与分析写的太烂。于是重新画图,重新分析。当时遇到了贵人,是我的一个同学,以前没怎么交流过,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聊了很多,我发现她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其中之一就是一旦确立目标就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在她的影响下,我又用了半个月才写完了第一遍英文论文的初稿,完善后就发给 2 号 Boss 了。当时心里挺美的,自己也能做到,不就写个英文论文么,有啥呀。 以上是第一篇英文论文的写作过程。在等 2 号 Boss 意见的过程中,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用 10 天时间写出第二篇论文。之所以定这么短是因为这一篇和第一篇的实验设置是一样的,但探讨的问题不一样。当时信心满满,并按期完成了计划。完善后又把第二篇文章的初稿发给 2 号 Boss 。但在这过程中, 2 号 Boss 一点动静也没有,我都开始怀疑她是否收到了邮件。确认后,人家说收到了,说忙,让我等。好吧,等就等吧。当时其实想开始第三篇文章的写作来的,但想想这两篇文章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这么写下去,这问题一直都改不掉。于是决定研究下期刊。一翻比较后,目标期刊就定下来了。但是 2 号 Boss 依然没动静。我仔细看了下,有个期刊可以先投摘要的。于是就将第一篇的摘要美化了下发给 2 号 Boss ,请她看下,没问题的话就先投摘要好了。结果又是了无音信。后来, 2 号 Boss 就要过生日了,我们想组织下给老师过生日。等把这事告诉老师的时候,老师说,也行,正好咱们开个组会,都好久不开了,看看大家的进展。要知道我们上个组会都是 8 个月前的了。听到一顿兴奋,正好可以把自己整个博士研究的内容捋顺下,让老师看看离博士要求还差多少。而且我确信她会对我那两篇论文做出个回应。于是兴高采烈的为组会做准备,结果, 2 号 Boss 的反应令我大失所望。当我问博士研究如何进一步进行理论深度的研究时她一个字都没回答,直接转移话题了。对于我那两篇论文,老师说我阵子太忙了,接下来是为何忙,如何忙,而且手里压了四篇英文文章了(除了我那两篇还有两个师妹的各一篇)。还说,你们的第一篇我肯定下大功夫改,所以得需要大块的时间,而我现在没有这么大块的时间。 当时我还没失望透顶。觉得应该再争取一下。就是打电话向 2 号 Boss 预约时间,口头向老师报告这两篇文章都在写什么,而且保证最多一个小时。还好,她当时就答应了。考虑到她没时间仔细看论文,我就把两篇文章关键的图表,摘要、前言和结论打印出来了带去了。她只看了图表。第一篇的结论是,写的太散,得找个主线穿一下,但什么主线没说。第二篇的结论是,这块写的挺完整,修改下就差不多了。回来后又充满干劲了,但这次,我没完成任务,到现在也没完成。先改的第二篇,因为觉得比较容易。先从前言改起,觉得扣得帽子太大了,离文章主题太远。于是各种查写前言的方法,找资料充实进去。这个过程很缓慢,前言改完一周过去了。再看看文章主题内容,发现和前言又离得不近了。当时很恼火,于是转移注意力。开始改第一篇。这也是很不易呢,因为老师只破不立。查了大量文献,思考的脑袋也快爆了,就是没找到老师说的那条线。后来又做了个决定:既然串不起来那就拆开好了。但是,事实并非我想的那么简单,拆开有拆开的缺陷。又行不通了。回到第二篇,思考了下有了新思路,就调整了下前言,文章就挺和谐了。美化了下摘要就给老师发过去了,这次用的 QQ ,感觉能比 email 给老师的冲击大些。实际也是如此,没几分钟就回来了。打开后,我简直崩溃了。她完全用中文写的,第一条说摘要太没新意。这没什么,我能接受。然后她说了她的建议,这时我接受不了了,因为她说的压根不是我这篇文章要探讨的内容。第二条评论说英文写的太不顺了。这没什么,我也能接受。同样让我受不了的也是她的建议,说让我找我的一个师妹帮我改。我真是崩溃了,眼泪开始哗哗的流。 自此,我开始逃避了,不光逃避分析样品,还逃避写论文,改论文。这叫什么博士生?这处境我不知道该对谁说,太要面子了 …… 还好,我发现了这个大舞台,这里有良师,有益友。我对自己还有希望,所以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全写出来,希望各位前辈给予教导,小女子感恩不尽。
7091 次阅读|96 个评论
如果我是西安音乐学院的校长
热度 2 Bleuleaf 2011-4-22 17:2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5843.shtm 看了这文章,又能说什么呢。又一个跟自己学生撇清关系的…… 非常失望,和当年的北大于范跑跑一样…… 如果我是学校校长,我的学校声明会是这样:“我们以培养出了这样的学子感到遗憾。但我也对逝者对社会感到歉意,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没有教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看待世界和社会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是我们自己作为大学应该负的责任……”
个人分类: 思辨啦感悟啦|38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因为满怀希望所以才失望
热度 4 wangdh 2011-2-6 13:48
因为满怀希望所以才失望 希望, Hope 。 失望, lose hope, disappointment 。 希望谁都有,失望谁都会遇到。 之所以有希望,就是希望不失望。 之所以会失望,就是因为有希望。 希望达不到就失望。 失望多了就没了希望。 希望是火, 失望是冰。 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希望, 我们也经历很多很多的失望。 希望会永恒吗? 失望会永久吗? 我们还会继续寄予希望, 我们也会依旧遭遇失望。 什么时候希望不再失望? 什么时候失望不再伴随希望? 矛盾是永恒的 矛盾可以缓和的, 缓和是需要条件的, 条件是需要满足的, 满足了就不再失望, 不再失望就不需要总是希望。 希望!!! 失望??? 学生懂的。 儿女懂的。 官员懂的。 新年新希望。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4590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感到透心凉-集体户口,不能结婚,结婚了也不能合法生小孩
lry198010 2011-1-14 19:41
不知道中国到底怎么了!今天在腾讯看到一新闻,说在广州集体户口是不给办理结婚手续的,即使办理了,以后生小孩也成问题,要不成为黑户!看到这里,真是感到透心凉!!已经过了30岁了,俺也要快结婚了,如果是一个漂,不知该怎么样才能结婚。 想起去年到加拿大,哪里的师兄说,生小孩到加拿大吧,不用户口,不用担心户口问题,不用准生证,将来小孩还能申请个加拿大国籍,多好!当时只是一笑置之,虽然中国不济,结婚生小孩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更何况,我只要一个小孩,又不准备超生。考,现在一看,师兄说的还真是道理! 唉,为了结婚,为了小孩,还是努力出国吧!那边没有为了生小孩跑断腿办理各种手术的非人性事情,也没有生了小孩就是黑户的事情! 重跨省追捕,到血腥拆迁,太多太多...... 。中国太让人失望!!!我很爱国,谁来爱我们!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生活中什么使我们快乐,高兴,对生活永远都充满热情
Emily007ly 2010-11-29 19:40
究竟生活中什么使我们快乐,高兴,对生活永远都充满热情 这种生活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年,三年来,我是不断的生活中焦虑 毫不掩饰的可以说是折磨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人生为了什么而活着,呵呵,我不追求功利,却成了你们追求功利的踮脚石,所以我悲哀 这几年什么是朋友,每一句小心翼翼的话,都可以被发现,我成了生活在战战兢兢中的活死人,悲哀,美丽的青春变成了人生的墓地 这几年什么是爱情,爱情是一个火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让我知道了,这世上没有爱情,所以我们不必谈爱情,只谈金钱 这几年什么是付出与回报,我了解到付出不等于回报,这世上太多的付出结果是一场无法逃脱的悲哀多,所以我们不必付出太多,多了最后回报就是悲哀 这几年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没有,我理想的爱人不存在,那是背后的助推器,慢慢的吞噬快乐的源泉,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快乐,会带来无穷的悲哀 我几年我见过许多车,可是没有一辆是我的,也不曾把我沉重的双腿解脱开来,我明白了车是祸害,会产生不平等的自尊和地位 哈哈,总结经验和教训,生活还是要继续,每天还是在度过,哈哈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要的是人,不是车,哈哈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令人失望的海淀图书城
黄安年 2010-6-15 22:51
令人失望的海淀图书城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15 日发布 今天我们带着两个外孙慕名专程前往海淀图书城,准备购买所需儿童双语实用读物。这地方我有二十几年没有来过 , 几次路过北四环经海淀图书城,并没有进去光顾。不过报纸上宣传得很厉害,还听说 , 那里举行过影响较大的新书发布会。原以为进入图书城会有地方坐下来看看图书 , 聊聊天 , 周边环境文化气氛浓厚会很不错 , 小外孙还指望有碗的地方 , 云集的读者一定会很多。 我们从天通苑北地铁 5 号线总站出发到惠新西街南口,转地铁 10 号线到黄庄,再转地铁 4 号线到中关村,沿北四环向西不远就抵达海淀图书城北。进去后 , 我们发现里面的顾客极少,没有什么人流高峰 , 售货员显得无精打采 , 里面的各自为政的门面书店有点大同小异,大路货多 , 稀缺的图书少 , 导购介绍没有电子化,无法检索自己需要的图书 , 尤其难受的没有空调 , 里面像个蒸笼,难以留主顾客多停留一会儿。大所失望,扫兴而归。 附百度介绍 : **************** 海淀图书城   一 脱颖而出的中关村原生态文化   海淀图书城一带,在旧时就是繁华之地。图书城北侧,原先是海淀镇的老虎洞胡同,是一条商业街,当时有京西海淀镇小大栅栏之美称。 解放以后,较早在此开店的是中国书店和海淀新华书店。其中,海淀新华书店的面积稍大,在周围很有名气。中国书店门脸较小,但也很吸引读书人。这两个书店差不多就是海淀书店群落最早的原住民了。   上世纪 80 年代,有专家在全国政协提交提案说,科技工作者没有地方买科技书刊,应该设立一个专营科技图书的书市。海淀图书城一带由于文化氛围浓,集中了诸多的高校、院所,因而在选址中脱颖而出。海淀中关村地区的原生态文化得到了发展机遇。到 1992 年,籍海楼在此开业,整个街区被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淀图书城;后来又建了昊海楼,形成了图书城现在的规模。 海淀图书城,说是城,其实只是周围几层不太高的楼房围成的一个巷子,一条南北走向的步行大街。大街南头是一个中式牌楼,牌楼上的中国海淀图书城七个字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大街北头就是北四环。   二 辉煌时期每日人流数曾达到数十万 作为海淀区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商业街,中国海淀图书城已经拥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每日人流数曾达到数十万。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书刊,成为北京首屈一指的购书场所。中国海淀图书城牌楼,就见证了图书城在这一时期的辉煌。   三 插上创意产业的翅膀再生   图书城内的两个主要建筑籍海楼和昊海楼建成之后,部分房产以永久使用权的名义出售给了部分单位和个人。图书城的其他旧房产业也由各个不同的主导单位或自行翻建或联合翻建,这就在促进图书城繁荣的同时,造成该地区房屋产权关系复杂,经营自主性过大,公共资源有人用无人管等诸多问题。    1999 年,北四环路开始建设,图书城被拦腰截断,面积大量缩减,加上此时中关村西区也开始加紧建设,海淀图书城周围的居民开始大量外迁。种种因素,导致海淀图书城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海淀图书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生。    2005 年 5 月 28 日,以海淀图书城为中心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成立,这是北京市的第一个创意产业基地。为将海淀图书城打造成创意产业基地内名副其实的核心区、全国闻名的以图书文化经营及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北京市文化商业知名品牌,海淀区政府决定对海淀图书城进行改造。改造的计划已于今年 7 月拉开序幕。预计到年底,作为中关村原生态文化和商业的核心图书商圈将以全新的面貌重塑往日的辉煌。届时,图书文化特色商业街将同时挂牌,成为北京 10 条特色商业街之一。整个区域则被称为中关村文化广场。建成后的文化广场总占地面积近 5 公顷,总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是以图书销售为龙头,集文化产品销售、文体用品销售、休闲、餐饮、娱乐等各种消费、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商业区。   四 新型城市约会地   在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改造过程中,街内的市政设施将努力体现现代化、人性化的设计取向。   在设计中,重拾老北京灰砖墙的做法,以各种花砖拼接的方式形成镂空的灰墙,与蓝灰色调的清水漆墙面,形成整个街区建筑形象的底景,使人感受到一种洗尽铅华的朴素和幽雅。   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虽为外部空间,但能给人一种置身于院宅之内的感觉,令人感到亲切、放松,而这种尺度关系也正是对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传统建筑空间的一种保留与继承,并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尺度形成强烈对比。   重妆后的海淀图书城将成为中关村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创意产业聚集的中心区,形成图书、教育、健身、时尚、餐饮多业态组合的新型城市约会地。   【海淀图书城步行街】   曾经辉煌的海淀图书城与中关村西区现代化的商务环境相比,显得极不协调。改善和提升原海淀图书城的商务环境和业态水平,成为一项艰巨而又势在必行的工作。   为将海淀图书城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核心区、打造全国闻名的以图书文化经营及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北京市文化商业知名品牌,海淀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海淀图书城进行改造。在长时间的论证、规划、设计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图书城的改造于 2006 年 7 月拉开序幕。   海淀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图书城的改造。区领导多次就改造工作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并成立了中国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改造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改造建设相关工作。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的区商务局牵头协调此次改造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联合作业,产权单位和商户全力配合、共同努力,图书城的改造方案得以顺利实施,设计理念得以充分体现,管理模式得以发展创新,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无不凝聚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量心血。   此次改造范围东起彩和坊路、西至苏州街、南起海淀大街、北至四环路,共计拆除了 4000 多平方米的违章建设,进行了电力、通信、供暖等扩容,完善了上下水、消防、无障碍等设施,街内各类店铺都统一装修外墙面,对街道两侧和楼宇周边进行了园林绿化,安装了夜景照明设施,图书城的经营与消费环境从此有了完备的硬件保障。   改造中拆除了大量的违章建筑,所有的消防通道均被打通,形成了 3 条南北走向互相贯通的步行街,并且利用街道两侧建筑之间的间距,使得步行人流能够通过这些通道的连接向街与街之间及街外的区域渗透,从而扩大、提升了整个区域内的商机。   改造后的中国海淀图书城主街全长 220 米,宽约 10 米,建筑面积 6.7 万平方米。整条街由籍海楼、昊海楼、中国书店及中国书店旧书廊、雪芹书画社、向阳文体用品商店等 16 栋建筑组成,是以图书、文化用品经营为主,其他经营业态相配套的文化特色商业街区。   重装后的中国海淀图书城秉承了我国著名规划设计大师吴良庸先生原有的建筑思路,以老北京的灰色系为主色调,在设计中重拾老北京灰砖墙的做法,体现内敛含蓄的文化建筑性格特征,区别于中关村西区现代的建筑形象。   在图书城南北广场各有南鲲戏水、北鹏展翅两大景观,蕴含着智者乐水、鲲鹏衍绎,寓意海淀图书城是书的海洋,文化的圣地,是智慧与灵感的源泉,人们经过知识的洗礼,厚积薄发,飞往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空。   景观用水为收集起来的雨水,由于用水量不大,因此主要由街道从水务局泵站运水,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专门在北广场开辟了一个区域铺设透水砖,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商业街内各类店铺都统一装修外墙面,并对街道两侧和楼宇周边进行了园林绿化,安装了夜景照明设施。拆除海淀图书城内违章建筑后,所有的消防通道均被打通,形成了 3 条南北走向互相贯通的步行街。在室外园林及道路铺装方面,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改造建设工程专门设计了盲道、坡道、无障碍厕所、无障碍标识等各类无障碍设施,充分体现了特色商业街的人文关怀。   为了和街区整体环境相配合,统一规划了街区的牌匾标识,在位置、尺寸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设置了公共导识牌。同时,为了展现书城特有的情怀和文化韵味,专门在雪芹书画社选择了 4 个位置,设置了宣传海淀图书城的公益广告。 字串 1   改造后的海淀图书城是以图书文化产业为主,文化休闲类商业、服务业为辅的图书文化特色商业街区,街区内融合综合书店、专业书店、特色书店、画廊、创意工作室、民间艺术、酒吧、咖啡屋等等,满足了现代读书人等特定消费群体的专业文化消费和特色文化消费需求,展示了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形成了以图书、教育、健身、时尚、餐饮多业态组合的新型城市约会地。   为了提升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的整体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除了上述硬件设施改造的相关措施,海淀区政府十分重视业态的调整和商业街的未来管理,制定了《中国海淀图书城特色商业街管理方案》,明确提出成立业主委员会,确定《业主自律公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各产权单位在经营业态、广告设置、营销活动、经营秩序、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并自觉遵守,从而通过产权单位与商户自律大大提升海淀图书城的经营档次。政府相关各部门将海淀图书城纳入日常管理范围,抓好公共区域的秩序、卫生、保安、物业等各项管理工作。这样,政府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产权单位自律经营、提升业态,这种创新的管理机制将有力地保证图书城的经营特色与经营环境。   洋洋书城、中外古今、弘扬文化、福及子孙著名剧作家曹禺的社会各界对图书城寄予了厚望。历经 15 年的风风雨雨,中国海淀图书城翻开了新的一页,重妆后的海淀图书城将成为北京市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创意产业聚集的中心区,形成集图书、教育、健身、时尚、休闲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约会地,成为现代城市人生活中的文化岛屿,成为海淀区崭新的城市名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2715.htm?fr=ala0_1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91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能等了
twojt 2010-5-30 22:08
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就像等待戈多话剧中弗拉基米尔(另一位主角是爱斯特拉冈)说的:我开始拿定主意。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老是说,弗拉基米尔,要理智些,你还不曾什么都试过哩。于是,我又继续奋斗。 上面的感觉似乎我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由于拿不定主意,这20多年里一切都有些飘渺。时常想到这,一种碌碌无为的心境夹杂着无奈的长叹让人不由情绪有些低落。当然了,对于如此境况,自身也有一番思考,并采取些铁手腕迫使自己做出改善或改变。但是,真正的效果还不曾出现,或者说我还在一直等待着戈多,等待着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而我把自己看成是将来要掉下山崖并不经意间发现这本秘籍的主角。 两天前,偶然间我2花块钱买了张等到戈多的话剧演出票。说是偶然,因为当时我在食堂门口等人,闲着无事才从门口一侧的话剧现场购票点买的,而此时我根本不知戈多到底是个啥玩意~ 这天,按照剧票上的时间地点,我来到演出现场。然而,演出开始前的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中我似乎遗失了生活的一维,因为我发现这是我第一次看戏剧演出,而现场的氛围却又充满了神秘,话剧?它是?好吧,既然想不出来,那还是直接欣赏好了。 终于,演出开始了   爱:(又一次泄了气)毫无办法。   弗:(叉开两脚,迈着僵硬的、小小的步子前进)我开始拿定主意。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老是说,弗拉季米尔,要理智些,你还不曾什么都试过哩。于是我又继续奋斗。(他沉思起来,咀嚼着奋斗两字。向爱斯特拉冈)哦,你又来啦。 。。。。。 后来,不知演出进行到了哪一章节,只是从舞台上又一次听到: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于是,那刻我决定不再等了,必须拿定主意,必须去找戈多,而不是等待... 再后来,也就是此刻,我写下:不能等了, 战斗已经打响了,同志们为中华文明之崛起而读书,冲啊 ^_^ PS.参观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社等到戈多的演出有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83 次阅读|2 个评论
BS以“牙”还牙之人
zhengyanfei 2009-12-25 10:05
我一直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下苦功夫学好语文,因为自己无意间因口误伤害到某些人,我在此郑重申明,小女子我所说的P话您老全当我是放P,无须放在心里,如果您是聪明人并且熟悉我的为人,您就应该用智慧的头脑以及博大的胸怀原谅我,而不是再次降低自己的档次用恶俗的方式企图通过我的再次受伤来帮您解恨,您目的是为了让我尝受一下受人讥讽之苦,恭喜您,您目的达到了,我现在尝受到了,心也非常疼痛,而这个伤痛会带来哪些不可预测的危害,将持续多久,我不敢想象,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一辈子。。。。。。 不管您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我现在默认您对我的讥讽是经过大脑思考的,您不要试图告诉我,是想以和我之前无意间说错话伤害到您一样,只是告诫我一下而已,我告诉您,您错了,错得很幼稚,错得很离谱。。。。。 解决矛盾的方式很多种,何必要以这种低俗的方式!!!! 因为内心对您还是很敬仰,本来对您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现在。。。。。 首先,我对自己的无心之过道歉,其次,我对你的以牙还牙的行为很失望。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再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_%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运开幕式,有形无神
xbyang 2008-8-9 08:48
  昨晚,期盼已久的奥运开幕式终于在鸟巢上演。就像传闻中的那样,也像张艺谋的一贯风格,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用张艺谋作导演,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这场本该庄重而意境丰富的演出,却最终成为了具有张氏风格的演出:有形无神,声光电色彩都应用得很好,唯独缺少了内涵,如同近年来张氏风格的电影。   期待着张艺谋用艺术的手法去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遗憾,出来的结果不伦不类,轻佻漂浮,没有更多的厚重感,五千年的文化大国被张氏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进行表现,不禁让人怀疑这些文化的意义。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也就只剩下一些符号了,并没有扎根于人们的心灵之中。要让张艺谋去表达震撼心灵的中国文化,真的有些难为他了。   那个之前谜般令人期待谜底的主火炬点火仪式,结果太令人失望了。用钢丝吊着李宁(这个人选之前也不是秘密了)绕场一圈,然后像点炮仗一样点燃主火炬,怎么看都像是小孩子的创意,太幼稚了!   开幕式的焰火也没有想像中的漂亮,原来之前登载在各大报刊上的那张鸟巢焰火照片就是开幕式上最漂亮的一个场景。可能是在电视机千感受不到焰火的美丽,或许现场的那些观众感受更深一些。   还有那个备受关注的奥运主题曲,听着像催眠曲,虽然奥运的主旨之一是世界和平,但是更重要的是奥运是竞技盛会,这样软绵绵的歌曲作主题曲是不是让人真的觉得中国阴盛阳衰呢?让刘欢唱这样的主题曲,有些屈才了,让周华健或刘德华来唱更好。   总之,奥运开幕式,让人遗憾,令人失望。太失望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61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