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象

相关日志

杂说“豫”
热度 5 fdc1947 2020-3-11 08:39
杂说“豫”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想文章要说河南。确实,豫是河南的简称, 而且如今给人的印象是只有河南这一种用法。在现代普通话即白话文特别是口语中,用到豫字的地方真不是很多,只有代表河南以及其他几个专用的名词,但是本文并不只说河南。 把如今的河南省这块地方称为河南,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因为在古汉语中,河是一个专用名词,就是指黄河,而不是指别的河流。一般意义上的河流被称为水。而在地图上呈“几”字形的黄河在古代文化发达区域中的河南就是几字底部那一横的下面,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 河南为什么简称为豫?那里是古代传说中九州中的豫州。 九州是战国时代的人们对于上古地理区域划分的一种想象。州是水中的陆地,跟现在所说的岛屿差不多的意思(这个意义上的州,后世写为洲)。古人想象我们的四周围都是水,无边无涯,我们居住的陆地就是州。他们想象把陆地分成九宫格似的九块,称为九州。 河南这块地方正好处在九宫格的中间一块,被称为豫州。被战国人冒称大禹时代的著作 《 尚书 ·禹贡》中说:“荆、河惟豫州。” 说豫州在荆山和黄河之间,荆即荆山,在如今湖北省(战国时期是楚国的地方,所以楚人又称荆人)。同样据说是战国时代的“词典”《 尔雅 ·释地》说:“河南曰豫州。” 九个州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称呼它们,流传下来的文献也说不清楚了。对于豫州,是不是古人在这里抓到过大象?很有可能。豫的本义是大象,这里的“大象”是真正大的象,而不是如今一般意义上的大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 象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动物,如果河南地区因产大象而称为豫州,那么可见上古(至少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河南地区的气候应当相当炎热。实际上在河南境内的考古也发现了亚洲象、野生水牛、苏门犀等许多热带、亚热带的动物骨骼,还有成片的竹林,说明当时河南地区的气候确实温暖而潮湿。 同时,可以断定,比河南更为炎热的长江流域应当有更多的象。那么为什么单单把河南地区称为豫州呢?大概是当时这样命名的“中国人”所生活的区域内能够找到大象的地方就在那里了。若再往南,就是“蛮夷”即当时另一种文化的居民的势力范围了。 上面已经说过,上古并没有九州这样的行政区划。那时候都是一个个的诸侯国。秦统一天下才真正实现了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即中央-郡(国)-县三级。汉代沿袭秦代的体制,但是,古代交通毕竟不便,地方郡县长官的权力很大。为了监察这些官吏,汉代设立十三个刺史部,去监察全国一百来个郡(国)和一千多个县。这些刺史部的名词大多数与九州相似,所以习惯上就称为州。 西汉的时候,刺史部的刺史只是一个较低级的官员,起一个监察的作用,也没有固定的驻所,但是毕竟为皇帝所差遣,权力逐渐越来越大 。到东汉的时候,州慢慢就成了郡的上一级行政机构,也有了固定的驻所。东汉后期,刺史改称州牧,正式管理郡国。 东汉的 豫州牧驻谯县(今安徽亳州), 下辖 颍川郡 、 汝南郡 2郡以及 梁国 、 沛国 、 陈国 、 鲁国 4国,其 范围大抵包括 今河南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说一个著名的人物。东汉末年,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曹操。曹操为了拉拢和安抚刘备,便让朝廷任命刘备为豫州牧。所以,人们称刘备为刘豫州。实际上当时军阀混战,那一带朝廷没有实际控制,刘备的豫州牧只是虚的。另外,刘备很快就从曹操那里逃走了,更谈不上控制豫州了。 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区混乱,州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小。到了隋唐,州、郡就一样了,原先属豫州的河南东部先后改称汝南郡和蔡州。曾经作为中学语文课文的《 李愬雪夜入 蔡州 》 ,所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唐代时曾经被藩镇割据。有几年,洛阳那个地方也曾经被称为豫州。但是,总的来说,唐代以后,豫州这个行政区划名称就消失了,只是作为河南的代称。 上面说过,豫字的本义是大的象,所以豫的意思可引申为大。正如清代大文字学家段玉裁所说“引申之,凡大皆称豫”。他引用了《淮南子》和《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市不豫价”和《周礼注》中的“防诓豫”为例,说那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讲关于“卖物者大其价”来骗人的事情。 豫是大,由此,有一个词“豫 章”。豫章就是豫樟,就是大的樟树。《 战国策 • 司马相如列传·子虚赋》中有这样的话:“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 香樟树是很好地树种,木料好,又能够防虫,樟脑就是从樟木中提取。江西的樟木最为有名。我年轻的时候,各种物资都很紧缺。人们到江西去,多以能够带回两只樟木箱子而自豪。汉代在那里设立了豫章郡,因而南昌的古称之一就是豫章。《滕王阁序》的开头第一句就是“豫章古郡,洪都新府”(有的版本作“南昌古郡”)。 既然豫引申为大,大必宽裕,宽大则乐。所以豫就引申为欢喜、欢乐、快乐、高兴。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著作《周易》中六十四卦之一是豫卦,东汉大学者郑玄对此注释说:“豫,喜豫悦乐之貌也”。《 庄子 • 应帝王 》中有“ 何问之不豫也? ” 《 孟子 • 公孙丑下》有“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其中的豫都是快乐的意思。 与欢乐、高兴相近的词是舒服、舒坦。这也是豫的引申义。 上海老城有著名的古典园林名豫园。那与河南省没有什么干系,并不是唱豫剧的地方。那是 明代当地一位做过 刑部主事和四川右布政使的 潘允端为他做过 刑部尚书的父亲潘 恩而建造的。豫园的取名据说是“豫悦老亲”(使老父亲高兴)的意思。 要想宽裕一点,就要早一些作准备。这样,豫又引申为“早作准备”,称豫备。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假借。因为象形、指事、会意等其他造字的方法都难以表示事先、准备、防备等意思,于是用豫来表示。于是,有了豫备、豫先等词汇。不过,后来人们往往用略为简单一点的字“预”来代替这个意义上的豫。预字的本义是什么,古人就已经搞不清楚了,从字形看,这是一个形声字,页字旁应当是与头部有关系的字。过去的文字学家往往说“豫,俗做预”,但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用预备、预先等写法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许多作家还常常用豫备、豫先等。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就只写豫备、豫先而不写预备、预先,不知道是不是从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那里养成的习惯。 还有一个常用词,犹豫。曾经有人说犹和豫这两种动物,都“多疑”,但是,现在比较正规的解释是: “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本无定字,只是口语中的两个音, 所以古书上也写作“ 犹与 ”、“由与”、“尤与”、“ 犹夷 ”等。 不过,古书上也有单独用一个“豫”字表示犹豫不决的。现在从视频上看大象的行为,它们犹豫的时候似乎也很多。 豫的本义是大的象,引申为大,又引申为愉悦、欢乐,再引申为舒服、舒坦,又可以引申或假借为预备、防备等意思。总之,这些意思基本上都是很正面、很阳光的,把豫作为河南省的代称,我想河南人应当是很满意的。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7744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大象席地而坐生活孤独无依
zjs1970 2019-4-8 22:35
大象席地而坐生活孤独无依 满洲里的大象,每天悠然而坐。连石头森林里混社会的黑老大都向往去看看。就如当年完颜亮听到宋词的“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就有了投鞭之志一般。但电影并没有出现大象,只是长长的黑梦和血腥而已...... 这是一部反映残酷现实的写实主义的伟大而纯纯的作品,它不讨好任何观者和卖弄长镜头,完全抛弃了毕赣的虚幻式的“荡麦”的自我逃避的田园,它就只是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态和表演。导演剪辑版电影很冗长,但一点不乏味。公映版把好的地方都剪掉了。全部的情节婉约多姿,深度刻画了当代的人性的姿态。视野超出一般的文艺片,灰蒙蒙的镜头正生活冷漠孤独渺茫的象征。呕心沥血的年轻的伟大的导演胡波是完美的电影艺术追求者。遗憾的是这竟然是他的遗作了,他是被商业化谋杀了,他的逝水年华。 大象是希望的象征,但生活似乎渺茫,冷漠的人间就如电影里灰蒙蒙的镜头,在于大象能席地而坐以前,你必须经过人渣组成的长长的隧道。不孝儿子的要把住在阳台的父亲赶到养老院去,学校里到处是欺凌行为,嚣张的校霸敲诈勒索。校主任玩弄着高中女生,母亲为销售药品要和那些代理睡觉,也鼓励女儿去和他人上床。养狗的人渣,狗咬了人还有仗势欺人。车站骗人的黄牛党,流氓的社会,如此森然。没有一个人有大象那样犹如地席地而坐的生命和尊严,每个人都他人被欺凌和歧视,但同时又把手伸向更弱者。这是一个窦唯的《黑梦》年代的社会,人心如石头坚硬,就像那流浪的东北狗,野蛮而蝗虫的繁殖。 躁动和戾气的血液融入了灰色的天地,麻木的人们如狼般相互争抢撕咬,就像《阿Q正传》里的未庄景象,看着他人的灾难而哈哈大笑。整部电影的色彩都是阴郁的,说话声音如喃喃自语,这个世界好像已经不再倾听。不过,依然还孕育了少年的血性的,当你面临欺凌的时候,传统中国人都是自杀或退却,因为如此的循环历史,所以邪气丛生。但是这里却有了反抗,被欺凌的学生抗拒了,只是推了一下,那不可一世的流氓学生摔下楼死了。那学生的黑老大的哥哥也被打伤。凌霸者的生命其实很脆弱。邪恶的力量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强大,女高中生本来要逃避的,但最终选择了拿起钢管,狠揍了校主任和他的老婆,挺起胸走出了暗夜。要被赶到养老院老爷爷带走了孙女,与年轻人一道走到了路上。那老头说: “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但你到了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你站在这里,看到那一边的地方,你想着一定比这边好。但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边的问题。” 这代表了胡波的哲学思考。 大象还是没有看到,但最后在黑漆漆的天空下,满洲里的大象的鸣叫声响起,如泣如诉,如歌徘徊,惊心动魄,算是给绝望的年轻人和老人以安慰,抗逆而行路漫漫,希望使得人生有了一点点星星。胡波在天上应该看到了这一切,安息吧,电影界的梵高。
个人分类: 影像叙述|2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骑大象 与 看羊驼
kd652 2018-8-27 14:27
2013年 年初在泰国旅游时骑了大象,感觉很稳当: 曾经也骑过骆驼🐫,这是当年临登时的照片: 后来在大连万达广场看见了羊驼(俗称“草泥马”),跟大象一样,这动物的性格也很温顺,萌态十足,煞是可爱。
个人分类: 摄影|3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21)
罗非 2017-10-5 11:05
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 了解了心灵的概念,也发现我们所知竟如此有限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到原来的问题:动物是否具有心灵?包括狗在内的一些动物,想必能够通过修改版的图灵测试。因为当人类想要确定某个实体是否具有意识时,会寻找的不是数学能力或是记忆能力,而是能否与人类建立情感关系。人类有时候痴迷于某些东西,比如武器、汽车甚至内衣裤,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依附,甚至变成恋物癖。但这些依附只是单向的,并不会形成关系。但对大多数狗主人来说,狗能够成为他们的伙伴,与他们建立情感关系,就足以让他们相信狗并不是没有心灵的自动物。 但这对怀疑论者来说还不够,他们会说情感也只是算法,而目前所有已知的算法无须意识便能运作。就算动物展现了复杂的情感行为,我们仍然无法证明这绝对不是极度复杂但无意识的算法所为。当然,这种说法也能应用到人类身上。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做实验的时候说自己有意识),理论上也都有可能是无意识的算法所为。 然而就人类而言,只要某个人说自己有意识,我们却全盘接受。根据这项最小的假设,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找出意识的脑波特征,并用来有系统地判别某个人是处于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状态。而既然动物的大脑有许多特征和人脑相似,随着我们越来越了解意识的脑波特征,也就有可能判断其他动物究竟有没有或是在何时具有意识。如果某只狗的大脑显示出与有意识的人脑类似的脑波特征,将会是很有力的证据,证明狗也有意识。 对猴子和老鼠的初步测试表明,至少猴子和老鼠的大脑确实显示出了意识的脑波特征。 8 但考虑到动物大脑和人类大脑仍有差异,而且我们距离破译所有意识的秘密还有一大段距离,可能需要再过几十年,才能真正开发出具有决定性的测试。与此同时,究竟该由哪方来负责举证?我们到底是该先把狗视为无意识的机器,直到证明并非如此为止,还是要把狗看作像人类一样有意识,直到出现令人信服的反证为止? 2012 年 7 月 7 日,许多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权威专家齐聚剑桥大学,签署《剑桥意识宣言》( 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其中提到: “ 各种证据均指出,非人类动物拥有构成意识所需的神经结构、神经化学及神经生理基础物质,并且能展现出有意图的行为。因此,证据已充分显示,负责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并非人类所独有。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类动物、鸟类,以及章鱼等其他生物,均拥有这些神经基础物质。 ”9 因为仍然没有最直接的证据,这项宣言只差一步,并未直接说出其他动物也具有意识。尽管如此,这确实已经让举证责任转向了另外一方。 为了响应科学界的转向, 2015 年 5 月,新西兰议会开全球国家先例,通过《动物福利法修正案》( Animal Welfare Amendment Act ),在法律上承认动物也像人类一样具有情感。该法规定,从此必须认识到动物具有情感,因此在畜牧等情境下,必须适当维护动物的福利。在一个羊多于人的国家( 3000 万 vs 450 万),这项声明影响重大。加拿大魁北克省也已经通过类似的法案,其他国家可能很快也将跟进。 许多企业同样已认识到动物也有情感,但这常常反而让动物落入不愉快的实验室实验。例如,制药公司经常使用大鼠来测试抗抑郁药物,在一种常见的实验计划中,需要取 100 只大鼠(以求统计可信度),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管内。这些大鼠会一次又一次努力想爬出玻璃管,但都无法成功。经过 15 分钟之后,大多数都会放弃努力,只是漂在管子里,对周围情况漠然置之。 接着,另外取 100 只大鼠,同样丢进玻璃管,但这次会在 14 分钟后、当它们快要绝望之时,把它们捞出来,擦干、给食物、让它们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丢回管子里。第二次,大多数大鼠都能撑上 20 分钟之后才放弃。为什么这次多了 6 分钟?因为过去曾有成功的记忆,触动大脑释放某些生化物质,让大鼠觉得又有了希望,而延迟了绝望的时间。只要我们能找出这种生化物质,就可能找到人类的抗抑郁药物。只不过,大鼠的脑中随时都有许许多多种化学物质,怎样才能知道究竟是哪一种有抗抑郁作用? 为了这个目的,还需要更多组没接受过这项实验的大鼠,在找出认为可能是抗抑郁成分的化学物质之后,每一组注入不同的化学物质,然后把它们丢进水里。譬如注射化学物质 A 的组别仍然只撑了 15 分钟,就可以把物质 A 从可能清单上画掉。如果注射化学物质 B 的组别撑了 20 分钟,这下就可以告诉首席执行官和股东,你们可能中了大奖。 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已经跳出来,认为这段叙述把大鼠讲得太人性化了,实在是想得太多。他们认为,大鼠既不会感觉到希望,也不会感觉到绝望,虽然有时候它们动作很快,有时候在原地不动,但它们并不会有任何感觉,而只是受无意识的算法驱使而已。但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实验又有何意义?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就是为了诱发改变,而且不只是改变人类的行为,更要改变人类的感觉。客户找到心理医生,说: “ 医生,想想办法让我别这么抑郁吧。 ” 他们不是让医生用机械刺激使他们就算心情低落仍然动作灵敏,而是要感觉很开心。如果制药厂觉得用大鼠做实验有助于开发这样的神奇药丸,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认定了大鼠的行为也带有人类的情感。事实上,这正是各家精神医学实验室认同的前提。 10 图16 左图:大鼠抱着希望,挣扎着要逃离玻璃管 右图:大鼠已经放弃希望,漠然地漂在玻璃管中 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 另一种认为人比其他动物优越的论点,虽然已经接受老鼠、狗或其他动物也有意识,但认为它们没有像人类一样的 “ 自我意识 ” 。这些动物可能会感到沮丧、快乐、饥饿或满足,但并没有自我的概念,并不知道自己所感受到的沮丧或饥饿属于这个称为 “ 我 ” 的实体。 这种想法非常普遍,但言不及义。显然,如果一条狗觉得饿了,它叼起的肉就是要给自己吃的,而不是要去喂另一条狗。让一条狗去闻闻附近其他狗尿过的树,它也会立刻知道这气味究竟是自己的、隔壁那条可爱的拉布拉多的,还是某条陌生的狗的。对于自己、交配对象或是敌人的气味,狗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 11 这样一来,哪能说它们没有自我意识? 这种主张有个更复杂的版本,说的是自我意识可分成不同程度,只有人类知道自己是个有着过去和未来的长久延续的自我,或许是因为只有人类可以用语言来思考过去的经验以及未来的行动。其他动物则只能活在当下,就算它们似乎还记得过去或是在规划未来,也只是在对当下的刺激或瞬间的冲动做出反应。 12 举例来说,松鼠会贮藏坚果过冬,并不是因为它记得自己去年冬天饿了肚子,也不是为了未来着想,只不过就是一时冲动,它并不知道这种冲动来自何处、有何目的。正因为如此,就算那些从来没遇过冬天,当然也不可能记得冬天的年轻松鼠,也会在夏天贮藏坚果。 然而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讲到要对过去或未来有意识,会觉得语言是个必要条件。只是因为人类用语言这么做,其实算不上是什么证明。人类也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和恐惧,但其他动物不靠语言就能感受甚至表达出爱和恐惧。事实上,人类自己也常常在不用言语表达的情况下,意识到过去和未来的事件。特别是在梦境里,我们可以不用语言就了解整个叙事情境,而醒过来之后要用语言重述却变得非常困难。 许多实验指出,至少某些动物(包括鹦鹉和灌丛鸦等鸟类)确实能够记得一些个别事件,并且也能有意识地未雨绸缪。 13 但这一点永远无法真正证明,因为不管动物表现出多么复杂的行为,怀疑论者永远可以说这只是出于动物脑中无意识的算法,而非出于心中有意义的想法。 要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以瑞典富鲁维克动物园( Furuvik Zoo )的雄性黑猩猩桑蒂诺( Santino )为例。它为了在兽栏里不那么无聊,就想出一个刺激的新嗜好:向动物园的游客丢石头。这个行为本身并不特殊,黑猩猩生气的时候,投掷石头、木棒甚至排泄物都是常有的事。只不过,桑蒂诺还会事先准备。一大早,动物园还没开放,游客还没入场,桑蒂诺已经开始收集石头,堆成一堆,看起来淡定得很。导游和游客很快就知道要对桑蒂诺多加提防,特别是它站在那堆石头附近的时候,这样,它就比较难找到攻击目标了。 2010 年 5 月,桑蒂诺又出了新招。一大早,它就从睡觉的地方把稻草捆搬出来,放在游客通常聚集观看黑猩猩的墙边。然后,它再把收集到的石头藏在稻草下。大概一个小时后,第一批游客走近,桑蒂诺仍然看似平静,没有任何被激怒或是侵略性的迹象。但等到游客一走进桑蒂诺有把握的范围,它就突然拿出藏好的石头攻击游客,把游客吓得四处逃窜。 2012 年夏,桑蒂诺更是加速提升军备,除了把石头藏在稻草下,还会藏在树上、建筑物里,以及其他一切方便好藏的地方。 但就连桑蒂诺的例子,也无法让怀疑论者信服。早上 7 点,桑蒂诺开始到处收集石头的时候,我们怎么能确定它在想象着中午拿来向人投掷很有趣?会不会桑蒂诺也是被某种不自觉的算法驱动,就像年轻的松鼠即便未曾经历冬天,也知道要贮藏坚果? 14 同样,怀疑论者会说,就算雄性黑猩猩攻击某个几周前伤害它的对手,也并不是真的在报先前的仇,只是一时间觉得愤怒、无法克制。母象如果看到狮子威胁它的小象,会冒生命危险冲向前去,并不是因为它记得这是它深爱而且照顾了好几个月的孩子,只是天生对狮子有着深不可测的敌意。狗在主人回家时兴奋不已,并不是因为认出这就是从小养它、抱它的人,只是没有理由地很开心罢了。 15 对这些说法,我们既无法证明为真,也无法证明为假,因为这其实就是他心问题的变化版本。由于我们并不知道有任何需要意识的算法,所以不管动物做了什么,都可以视为无意识的算法的结果,而不是出于有意识的记忆和计划。所以,其实桑蒂诺的例子和前面一样,真正的问题在于举证责任。对于桑蒂诺的行为,最可能的解释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该假设它就是有意识地对未来做规划,而想反对的人才该想办法提出反证?或者,我们应该假设黑猩猩是由一种无意识的算法驱动,它只是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冲动,要把石头藏在稻草下面? 而且,就算桑蒂诺不记得过去,也不会想象未来,难道这就代表它缺乏自我意识吗?毕竟,如果有个人既不忙着回忆过去,也不赶着梦想未来,我们还是会认定他有自我意识。举例来说,妈妈看到自己刚会走路的小宝贝要晃到大马路上了,她可不会先想想过去还是未来,而是会像那头母象一样冲过去救孩子。这种时候,为什么我们不会把对大象的那一套拿来用在她身上,说 “ 妈妈赶去救孩子脱离危险时,其实没有任何自我意识,只是一时的冲动 ” ? 同样,想想年轻情侣第一次约会热吻、士兵冲入猛烈炮火抢救受伤的战友、艺术家激情落笔绘出杰作,这些人都不可能忽然暂停,思考一下过去和未来,但难道这就意味着他们缺乏自我意识,而且比不上那些吹嘘着自己的过去成就和未来计划的政客选举演说?
个人分类: 科普|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动物园
热度 1 terahertz 2015-6-3 09:40
2015年6月2日中午,参观了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动物园。
个人分类: 出国留学|35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大象不容易得癌症?
tianyizhang6 2014-3-22 12:37
这不是脑经急转弯。除了大象,还有鲸鱼。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o's_paradox 原因还不很清楚。其中的一种解释是:巨型动物体内细胞的供氧程度比小型动物要低,从而降低了活性氧化物导致 DNA 损伤的几率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版纳密林 2009-03-20 09:33
taodeng 2014-2-9 22:59
云南 景洪 勐养 野象谷是普通人能够接近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沟河纵横、树木参天,一派热带雨林风光。从激流到静水、从草丛到灌木、从林下到树冠,本该是亚洲象、野牛、绿孔雀、猕猴等动物的栖息地所在,这片土地就是它们的家园。树不能动,可以任由人们观赏,但动物会跑,太多的游人惊了它们的自由,结果是自然状态下的动物一个都没有看到。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厘复活之旅——象背上的幻想
liuhuiyingcn 2013-8-25 11:30
去巴厘,还有一项活动,骑大象! 第一次骑大象,出发前还问导游,“我穿着裙子,可以吗?”导游说:“放心,是骑大象,不是骑马。”到了看一眼,果然没问题。 大象来鸟~~古代赶车的叫车夫,喂马的叫马夫,那么这个应该叫象夫?象夫坐在大象的脖子那里,大象的后背上放着座椅,可以坐两个大人或者一个大人加两个小孩儿。 我前面是两个女生。 这是我,坐到了大象背上。 然后就出发鸟,绕着动物园里面的一笑小径走了一圈儿。我就在那里幻想,我是泰国的或者印度的公主,手里拿着一张弓,一支绣花箭,看见顺眼的就可以一箭射过去,然后就是我的驸马~~hoho,西游记里面就是这样演的~ 在我前面是一个西方妈妈带着两个小公主。小孩儿嘛,事儿多。也就是因为事儿多,让我看见大象的“表演”。首先是孩子把发卡掉了。然后象夫从两米高的象背上跳下来。捡起发卡。在他上象(参考上马)的时候,大象抬起腿,脚踝和膝盖弯曲,然后象夫一脚踩着脚踝,一脚踩着大象的膝盖,就跳上去了。原来这些大象这样驯服。 走了没几步,两个小女孩儿又把拖鞋给掉了。我想这次象夫又要跳下来捡吧?结果只见大象回过头来,用鼻子卷起拖鞋,递给了象夫~~ hoho,乖乖的大象~ (写了一篇标准小学生作文~~)
个人分类: 游记|4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蜜蜂与大象
热度 6 lvnaiji 2013-6-3 09:14
吕乃基 蜜蜂的大脑仅有毫克重,却可与哺乳动物一样执行某些任务,比如为同伴带路、建造家园。蜜蜂的能力可能受到神经元数量的限制,但它们却可将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另一个极端例子是大象,它们的大脑体积是蜜蜂的 500 万倍,运行效率却如庞大的美索不达米亚帝国一般低下。神经信号从大象大脑的一端传到另一端,以及从大脑传到脚趾间所需要的时间,均是蜜蜂的 100 倍之多,因此这些庞然大物只得减少躯体反射,放慢行动速度,以便把那点宝贵的大脑资源用在如何走好每一步上。身体越大,大脑反而需要完成更多的琐碎工作,比如监管更多的触觉神经、从更大的视网膜上整合信号、控制更多的肌纤维等与智力无关的内务工作。脑容量增大的那部分更多是用于建立神经元间的连接,而不是真正为负责计算、处理信息的神经元提供空间。况且,容量增大的同时,大脑的负担也会增加。最明显一点就是能耗增多。(摘编自网络) 由此可见,国似乎不能太大,以至于举足维艰。 也有看起来有所不同的见解。瑞士生物学家马克斯 . 克雷伯( Max Kleiber ) 1932 年发现哺乳动物的代谢率随体重的 3/4 变化,体型越大,代谢越慢。城市的交通消耗如加油站、汽油销量、道路面积、电线长度等也随城市人口的 3/4 增长。这一点似乎与熟知的“规模效应”相一致。 尤其是,城市规模扩大 10 倍,创新力达 17 倍;规模扩大 50 倍,创新力达 130 倍。产生新思想的能力越强,速度越快,人均专利和发明数也越多。大城市奇特的嘈杂和无序有助于知识溢出最大化。(摘编自报刊) 这里说的是城市,这也印证了时下对城镇化的满腔热忱。 综合起来看,国之大,不能大而无当;要有城镇作为遍布大国的神经节,以使大且迅捷,大且聪慧。 有必要纠正一点。所谓“城市规模扩大 10 倍,创新力达 17 倍;规模扩大 50 倍,创新力达 130 倍。产生新思想的能力越强,速度越快,人均专利和发明数也越多。大城市奇特的嘈杂和无序有助于知识溢出最大化。”只是一面之词。博主日前上载了“ 观点的另一半 ”,遗憾的是没有泛起丝毫涟漪,无一评论。此处,此言的另一面是,规模大,一定创新力大吗?“创新力”还可以是“破坏力”。普利高津的涨落,可以导致有序和进化,也会走向无序和退化。甚至瘟疫也会在城市里加速传播。在三个和尚没水吃和惯于窝里斗的民族,更可能是“观点的另一半”。 于是还要加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补充:国也好,城镇也好,如果没有法律的底线,那就等于零,甚至为负.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767 次阅读|19 个评论
数学的大象
热度 2 yonglie 2013-5-24 09:53
昨天讲的那个故事,是 Gelfand 在为纪念他老人家 90 大寿的一个国际会议上的开场白,那个会议的主题是“ The Unity of Mathematics ”,时间是 2003 年 9 月 4 日 ,地点在麻省的剑桥。 G 老还说,美丽简单和精确,外加疯狂的思想,是数学与音乐共有的奇妙组合,而当人们想起音乐时,并不像数学那样将它分成不同的领域。作曲家会说,“我是作曲家”,但不会说“我是四重奏作曲家。”因为这一点,当有人问 G 老是什么专业的数学家时,他总是回答,“ I am a mathematician ”。 其实,音乐似乎也分了科的, G 老要那么说,是因为他几乎是 20 世纪最后一个在数学中通吃的大家。 2009 年 10 月 6 日 , G 老驾鹤西去时,人们忽然发现 Gelfand 在意地绪语( G 是犹太人)里是大象的意思,而他真的就是一头数学的大象。多数数学家都抱着大象的一条腿或者尾巴, G 老总是能看见整个大象。 Singer 说 G 老是巨人,像舞蹈里的 Balanchine ,文学里的 Thomas Mann ,音乐里的 Stravinsky 甚至 Mozart ,更像画家的 Cezanne 和 Matisse 。大诗人 Paul Rilke 评 Cezanne 说, C 是他的超级偶像( my supreme example ),因为四十年来他令他看到了画外的东西( he has remained in the innermost center of his workfor forty years…which explains something beyond the freshness and purity of hispaintings )—— S 说,他对 G 老的崇拜也是一样,而且时间更长。 更能说明那头大象的是, S 问过一些人,你对 G 老的什么东西感兴趣。结果很有意思,各人提出的题目都不一样,几乎没有重复交叉的。 S 列举了一个小清单: 1. Normed rings 2. C*-Algebras(with Raikov)—the GNS Construction 3. Representationsof complex and real semisimple groups (with Naimark and Graev) 4. IntegralGeometry—Generalizations of the Radon Transform 5. Inverse scatteringof Sturm-Liouville systems (with Levitan) 6. Gelfand-Dickeyon Lax operators and KdV 7. The treatiseson generalized functions 8. Ellipticequations 9. The cohomologyof infinite dimensional Lie algebras (with Fuchs) 10. Combinatorialcharacteristic classes (beginning with MacPherson) 11. Dilogarithms,discriminants, hypergeometric functions 12. The Gelfandseminar
个人分类: 数学|4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样把大象装进冰箱里
nitzschia 2013-4-22 13:09
一直很喜欢一个笑话:怎样把大象放进冰箱里?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门。其实这个笑话有个很积极的意义,就是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出第一步很重要,曾经有多少宏伟计划没有开始实施就胎死腹中?有多少壮美蓝图永远停留在草稿阶段?最近学会一种新的技巧,最不想去做的事情,我先把它分成几个阶段,找出第一步,然后继续把第一步进行分解,直到分解到极其容易开始去做的时候就去做。比如要去报一个固定资产的帐,过程非常繁琐,我一般都是能拖就拖的,但是最后还是得去报。第一步先填单子,要填单子,只需要拔下来笔帽就可以了,这一步非常容易,我填好了单子,第一步就算完成了。再比如我要去见一个我不愿意见的人,第一步我只需要决定是先迈左腿还是右腿就行了。只要开始行动了,到了关键时刻,心里默数到三,然后就毅然决然地去做。 活了这些年,我终于发现最让我后悔的不是那些做了没有做好的事情而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去做的事情。上大学一直没有去参加一些社团来锻炼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一直以来不太注意维系人际关系网络,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并一直忽略这个问题导致了现在的书生意气。性格决定命运,有时感觉到自己很可怜,反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呢?为什么不是呢?信奉因果的我其实再明白不过了,但是我难道就不值得再获得一次机会吗?知错就改不也是一种美德吗? 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学会原谅,原谅自己,原谅所有人。然后我才能向前走,去重新发现自己的一片天。可是什么都想明白了,还是感到一阵阵心痛,我和我的科研就好像一对做了十年的夫妻走到了尽头,也许早就没了激情,但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还是难以割舍,但要是成全了我吧,让我继续这种生活,我也许还是不是很痛快。王佳芝因为最初色诱不成失去了童贞悔恨不已,所以“后来每次跟老易在一起就像洗了个热水澡一般痛快”。我不是这样的,选择科研工作是我的初衷,我和我的科研谁也不欠谁,我甚至可以学哈文说一句“××是一场陪伴,经历过就好。” 2008 年的汶川地震还有刚刚发生的芦山地震,好像我的每次毕业都是一次浩劫。当然我的这点困难挫折在经历这场真正的浩劫人们面前简直羞于启齿。在大众遭受苦难的时候,我并非缺乏同情心,但是我拒绝媚俗,不再对着凄惨的画面抹眼泪,我要做个行动派,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把我的大象一点点装进我的冰箱里。
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笔之149:《元都遗址》“象驮豹伴文武臣”
uvard 2012-7-13 12:53
随笔之149:《元都遗址》“象驮豹伴文武臣”
元都遗址 绿地红花柳临风, 青松白云桥观影; 象驮豹伴文武臣, 狼牙马刀述史功。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读大象的“语言”
xbyang 2012-3-6 09:20
解读大象的“语言”
在热带草原上,旅游者或探险家有时能看见一群大象在一起奔跑,顿时响起阵阵奔跑的轰鸣声,还夹杂着大象的尖叫声和喇叭声。 对于旅游者来说,这种情景如同大象上演的一出精彩剧目,同时也是非洲野生生物令人震撼的证据。但是,美国生物学家乔伊斯·普尔知道,有比震耳欲聋的声音更精彩的事情发生了。普尔是在肯尼亚长大的美国人,后来她去美国上学。1975年,普尔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回到肯尼亚国家公园做课题,从此就再没有回到美国,已经进行了28年的大象研究,她的主要课题是研究大象的行为和通信方法。 迄今为止,普尔发现了大象用于日常交流的70多种声音和160种触觉信号。大象的这些不同的通信方法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大象的“语言”, 普尔就是解读大象“语言”的专家。普尔通过研究发现,大象具有像很多的哺乳动物那样广泛的音域,并且能通过叫喊表达不同的意思,发表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比如,保护防卫,危险警告,调整内部运动模式,吸引异性,增援亲属等。普尔发现大象不仅能发出类似吹喇叭的叫声,还能长声尖叫、呼喊、大吼,甚至还能通过让鼻子发出轰鸣或呻吟的声音。大象甚至能发出一些低沉的声音,这些声音大象能听到,而人是听不到的,研究者通过仪器接收到这些声音。 “大象是有极端茂盛地精力,而且富于表达的动物”普尔说,“在它们被分开而再次聚集的时候,感情和蕴藏在其中的活力会难以置信地强大。”如今,普尔正在领导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热带大象发声法工程”的研究,他们准备在3年内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编纂一部解释大象“语言”的词典。普尔的大象“语言”研究是热带大象调查工程的一部分,这项工程是著名的大象研究人员辛西娅·摩斯和哈里·克娄兹在1972年提出来的。在肯尼亚国家公园内,有1000多头大象供研究人员进行观察,有几十个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大象行为的研究,这个庞大的研究小组是世界上研究野生大象时间最长的研究小组。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尔和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学家凯蒂·佩恩就发现了大象的部分信息是通过次声波进行交流的,这种声音可以使得大象能在1.5公里之外进行交流。普尔认为,大象有精巧的通信系统,以便他们能够维持建立在亲缘关系基础上的复杂社会。凯蒂·佩恩还观察到成年大象能像人类那样有感情地和它的家庭成员进行交流。这些成年大象还能通过不同的叫声来识别它们在象群中的不同地位。除使用声音信号之外,大象也通过触觉、视觉和化学信号进行交流。 但是,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一些大象甚至能在10多公里之外进行相互交流,显然,声音和化学信号都不能传递到这么远的。这个现象一直迷惑了生物学家很长时间。直到近几年,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奥康内尔·罗德威尔才注意到大象爱用脚蹬地的行为,当初,他对大象的这种异常的行为他最初比较迷惑。后来他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大象是通过蹬地发出的地震波进行远距离交流,不同情况下蹬地的轻重和节奏的差异代表了传递的不同信号之间的内容差异。
8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说大象不长毛?
热度 6 sheep021 2011-2-23 10:22
骑过大象的人说:大象身上是有毛的,很短,很硬,很稀疏,如果你要是穿薄裙子骑大象的话,会扎屁股的啊! 另外,大象的尾巴上也有毛,长毛。 有个笑话: 老师:“大象为啥不长毛?” 学生:“大象皮厚,长不出来!” 老师:“提示:大象体毛很短,很硬,很稀疏” 学生:“所以啊,只有这几根硬的长出来了,还刚刚露头,其余全军覆没!” 学生2:“我知道答案! 是瞎子摸象时,没摸全,只摸到了没毛的地方,所以他说大象不长毛!” 言归正传: 还有人说,大象不长毛是因为散热的需要。这岂不是“用进废退”学说吗?达尔文说,“用进废退”学说不科学。已经很落伍了。呵呵。 为什么没人从基因变异上来解释呢?——因为基因变异了,所以他的体毛很短,很硬,很稀疏。 为什么没人从中医理论上来解释呢?——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大象的体毛很短,很硬,很稀疏,与肺气有关。 其实,对老百姓来说,大象长不长毛不重要,专家们可以继续争论,但有些东西,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可不能听专家们瞎忽悠哦。要争大眼睛,自己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象的象
sheep021 2011-2-22 20:29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见: 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characterInput=%E8%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和方舟子: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
热度 7 smallland 2011-2-22 19:09
方舟子说,大象的长鼻子是因为潜水呼吸的功能而进化(看底下的原文),它的祖先也是生活在水边,善于游泳和潜水。对此观点,深以为不妥,提一点不同的意见。 咋看起来,那么长的鼻子潜水时好像有用,但这仍可能是“借用”,而不是原始的进化动力。关于进化过程中的“借用”,就先不多说了,譬如羽毛和飞翔功能,看看我最近的 另一片文章 吧。 为什么说是借用呢?你想想,在水边生活,善于游泳的动物很多,它们都能“很快”适应,就是一个憋气问题。具体怎么憋,我就不清楚了。人经过训练,憋几分钟也没问题,要进化出这样的本领,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始祖象,大象的近亲或祖先,既然善于游泳,肯定就已经会憋气了,有“必要”再进化出一根长长的鼻子?生物进化是没有方向的,不是预先设计好了的,要进化“潜水管”功能的鼻子,如果只有1公分或几公分长,起不到什么关键作用。如果只有几公分,那个游泳的家伙也不敢放肆的呼吸,一旦不小心潜深了一点,岂不呛坏了肺?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潜水的实用功能,怎么还会继续“疯狂”地延长呢?从进化逻辑看,“潜水”论是不成立的。看看始祖象的照片,也看不出鼻子有潜水的功能。 所以,大象的长鼻子不是在水中进化出来的,相反,是脱离了水中生活在陆地上进化出来的。这个过程,肯定有我们不清楚的偶然因素,很可能是伴随着巨大的身体一起进化的。那样巨大的身躯,要么进化出像恐龙一样的长脖子,要么进化出类似功能的机构,否则为了喝地上的一点水,吃地上的一口草,都要低下头,是很困难的。看看长颈鹿,脖子够长的,喝点水多费劲。大象如果没有长长的鼻子,想喝水就要趴下了。当然,进化成犀牛河马一样的低矮身材似乎也可以,但大象没走这条路线。 那么,大象为什么“非要”长得如此巨大?性选择! 大象不是靠暴力和强奸征服母象群,而是靠雄性之间的斗争,同时,母象群也选择身材巨大的雄性。为了和别的动物竞争,没必要长的那么大。 如果长鼻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能提高生存的机会,就不能排除原始的母象喜欢长鼻子雄性的可能性。自然选择有用的机构常常进化成性选择的指标,这一现象在动物界比比皆是。其实人类的鼻子也有类似的情形,如果寒冷地带的大鼻子有点好处,就不排除女人喜欢高鼻子男人的可能性。白种人中,你仔细看看,鼻骨的根基处有”故意“抬高的意思。也就是说,白种人鼻子的”地基“就比我们高,这就是性选择中的”欺骗“现象。 如果人类某个种族也进化出更长的鼻子,那肯定是性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当潜水员的需要,尽管最长鼻子的家伙可能真的适合潜水(开玩笑)。 ============================================================ 严肃点:我对方先生是很尊重的,尊重他的胆量和勇气。他的打假跟王海打假差不多,对社会总是有贡献,不管他自己得到了什么,不管他本人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被惹恼的人,或多或少跟”假“会有关系,否则也不会恼。 方先生写的科普,我几乎没看过,因为今天看了 李先生质疑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想起来关注一下方的科普。本文仅仅是关于大象鼻子的问题,与别的问题无关。 ============================================================ 方舟子的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j9cn.html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 (2010-05-19 20:49:18) 现存的三种大象(亚洲象、非洲丛林象和非洲森林象)自己组成了哺乳动物的一个目——长鼻目,那条长长的鼻子是大象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大象的鼻子就像人的手一样有用,大象用它来抓住食物送到嘴里吃,用它吸水(一次能吸14升)喝或冲澡,用它当武器鞭打或抛掷敌人,用它擦眼睛,用它向情敌示威,用它相互爱护、打招呼,比如两头大象见面时会相互握鼻子,就像人见面握手一样…… 长鼻子当然是从短鼻子进化来的。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大象祖先的鼻子变得越来越长,是因为长鼻子对它们的生存有优势。那么,大象的长鼻子有上述这么多的用处,究竟哪一个是促进它进化的关键呢? 大象的鼻子还有一个平时不会用到的作用。大象有时要横渡河流或湖泊,这时它会在河底或湖底走,即使河水、湖水很深,深到把它淹没了,也难不倒它,因为它可以把鼻子伸到水面上呼吸,就像一根通气管。其实大象也是游泳高手,能游几个小时,本来不必用这么笨的方法过河,这似乎反映了它的某种本能。大象即使在游泳时,也喜欢高举着鼻子。据推测,尼斯湖“水怪”就是一头在游泳的马戏团大象,它高举的鼻子被当成了怪物的头和脖子。 如果我们人也给自己装一个像象鼻子那么长的通气管,是不是也能像大象那样潜那么深呢?一头非洲象的肩高可以超过4米,但它被水淹没时,它的肺底部距离水面大约是2米,在这个深度要承受大约150毫米汞柱(mmHg)的水压。那里的血管的血压必须比这还高,不然就没法把血液灌注给其他组织了。但是肺通过长鼻子通到了水面,肺泡的压力接近大气压,是0 mmHg。这样,在肺的底部,压力从0 mmHg突然增加到大于150 mmHg。 裹着两层薄膜,叫做胸膜。里面那层膜紧贴在肺上,叫脏胸膜。外面那层贴附在胸腔内面,叫壁胸膜。两层膜之间是一个密闭的腔隙,叫胸膜腔。胸膜腔里有一些浆液,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胸膜只是薄薄的一层细胞,厚度只有30微米,里面有毛细血管,在水深2米时血压超过了150 mmHg。而胸膜腔的压力接近大气压。也就是说,此时胸膜毛细血管的压力一边是0 mmHg,一边是150 mmHg,血管将会破裂!即使给我们人安一个长鼻子,也没法像大象那样潜水,否则会导致内出血。 那么为什么大象安然无恙呢?早在1681年,都柏林一位医生在解剖一头被烧死的大象时,发现有一点很奇怪:看不到大象有胸膜腔。以后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大象的两层胸膜之间,充满了结缔组织,只不过这些结缔组织比较松散,所以呼吸时还是能够滑动。大象的胸膜也由厚实的结缔组织组成,厚达500微米。胸膜里的毛细血管被厚厚的结缔组织保护起来了。这样就避免了大象潜水呼吸时发生血管破裂。同样,为了避免在潜水呼吸时导致肺部下面的横隔膜破裂,大象的横隔膜非常厚,厚达3厘米,比其他哺乳动物的厚得多。 如果对大象来说,潜水呼吸只是像现在这样偶尔为之,值得对身体构造如此大动干戈吗?在大象进化的早期,潜水呼吸必定对它们的生存极为重要,重要到它们的身体结构必须出现相应的变化才能繁衍下去。大象的祖先很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 我们怎么知道大象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呢?一种办法是把大象和其他哺乳动物进行比较,看哪一种和它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比较基因序列,人们发现和大象最接近的是生活在水中的海牛目动物(包括三种海牛和儒艮)。大象的一些 肺的表面上包裹着两层薄膜,叫做胸膜。里面那层膜紧贴在肺上,叫脏胸膜。外面那层贴附在胸腔内面,叫壁胸膜。两层膜之间是一个密闭的腔隙,叫胸膜腔。胸膜腔里有一些浆液,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胸膜只是薄薄的一层细胞,厚度只有30微米,里面有毛细血管,在水深2米时血压超过了150 mmHg。而胸膜腔的压力接近大气压。也就是说,此时胸膜毛细血管的压力一边是0 mmHg,一边是150 mmHg,血管将会破裂!即使给我们人安一个长鼻子,也没法像大象那样潜水,否则会导致内出血。 那么为什么大象安然无恙呢?早在1681年,都柏林一位医生在解剖一头被烧死的大象时,发现有一点很奇怪:看不到大象有胸膜腔。以后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大象的两层胸膜之间,充满了结缔组织,只不过这些结缔组织比较松散,所以呼吸时还是能够滑动。大象的胸膜也由厚实的结缔组织组成,厚达500微米。胸膜里的毛细血管被厚厚的结缔组织保护起来了。这样就避免了大象潜水呼吸时发生血管破裂。同样,为了避免在潜水呼吸时导致肺部下面的横隔膜破裂,大象的横隔膜非常厚,厚达3厘米,比其他哺乳动物的厚得多。 如果对大象来说,潜水呼吸只是像现在这样偶尔为之,值得对身体构造如此大动干戈吗?在大象进化的早期,潜水呼吸必定对它们的生存极为重要,重要到它们的身体结构必须出现相应的变化才能繁衍下去。大象的祖先很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 我们怎么知道大象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呢?一种办法是把大象和其他哺乳动物进行比较,看哪一种和它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比较基因序列,人们发现和大象最接近的是生活在水中的海牛目动物(包括三种海牛和儒艮)。大象的一些解剖结构和它的发育过程也和海牛目动物很像,都是水生动物的特征。 另一种办法是找到大象祖先的化石。已经发现的古象化石有400多种,其中最古老的是生活在大约5千万年前的莫湖象,也叫始祖象。始祖象像猪那么大,形状像现在分布在东南亚和美洲的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鼻子。貘生活在热带丛林的河流和沼泽中,善于游泳和潜水。始祖象的化石是在埃及北部的沙漠中发现的,但是在几千万年前那里覆盖着亚热带雨林和沼泽。有很多证据表明始祖象就生活在河流或沼泽中,以水生植物为食。和始祖象差不多同时的其他古象也是如此。以后随着气候变化,森林消失,河流、沼泽干涸了,才迫使大象改为到陆地生活,但祖先的遗产则继承了下来。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很合理:为了能潜水呼吸。长鼻子其他对现在的大象更有用的功能,都是后来衍生出来的。 (《中国青年报》2010.5.19)
2822 次阅读|17 个评论
艺林撷英(20):短歌行 —— 寄远 赠兄(三)
pww1380 2010-12-3 15:30
艺林撷英(20 ):短歌行 —— 寄远 赠兄(三) 杨文祥 大音无声, 大象无形, 大道不语, 大心不动。 身在象中, 情由境生。 言不及意, 天道自成。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2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蚂蚁不跑了
tjleman 2010-6-6 01:05
一直拼命奔跑的蚂蚁A,跑呀跑呀!他想成为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动物, 他超过了所有的蚂蚁,已经赶上跑在蚂蚁前面的大象。他问大象:终点在哪里? 有啥奖品?大象说:不知道。蚂蚁有点怀疑:那你跑这么快干什么?大象说:没有呀,我在散步。蚂蚁A好像明白了,于是,他坐在那里等了一会,看到排在他后面的蚂蚁B已经冲过来了,A对B说兄弟,前面什么都没有, B嗖的一声就过去了哈哈早知道他会累,终于超过他了,跟在B后面又冲过去了一群蚂蚁。接着最后一名蚂蚁C慢悠悠的走过来了,蚂蚁A问:你为什么不跑。蚂蚁C回答:我在散步,蚂蚁A对蚂蚁C的崇拜悠然而生,于是跟在蚂蚁C的背后开始散步。
个人分类: 社会百态|260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矮象和硕鼠
woodenson 2010-1-21 20:48
还是方舟子的转载,这篇文章里虽然没有明说,但还是影射了一下google事件。从我本心而言,我觉得google的服务确实很棒,但说google离开了,我会怎么样,倒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反感。正如一位友人说的,有了空的生态位,总会马上会被填充的。不过,对于文章中的岛屿法则,我还是愿意相信。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 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4米,体重能达到12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 有120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我们习惯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将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 到1米,体重只有大约100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 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已在大 约1万年前全部灭绝。 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相反地,矮象 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 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600万年前,地 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 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 的矮象。 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 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 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 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 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上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为了避 免近亲繁殖,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多惊人。 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 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 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 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500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 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 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 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 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地变小。甚至人类也是如此。2003年 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岛发现的史前矮人(已在大约12000年前灭绝), 身高只有大约1米。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 也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 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 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 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 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大很多。例如在弗洛里斯岛上原来 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 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 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3米,高1.5米,重达1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 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万年前。在当时,巴拿马地峡还未出现, 南美洲和北美洲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 敌还过不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 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80厘米,体重只有15千克,这在现在啮齿动物中已经 算是大的了。 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 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 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88种岛屿哺乳动物(其中一半是啮齿动物)的 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 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对人类社会来说, 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 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 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让伟人矮化,鼠辈巨化。 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 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 2010.1.18. (《中国青年报》2010.1.20) (XYS20100120)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3447 次阅读|2 个评论
Modelling elephant movements 大象运动模型
entomology 2009-12-3 00:23
Duffy K, Dai X, Page B. 2006. Modelling elephant movements. AWMS 2006 Conference-Abstracts, Auckland, New Zealand: 34. Fulltext 全文
个人分类: Movement Ecology 运动生态学|3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蚂蚁与大象拔河(原创寓言一)
jlpemail 2009-11-26 23:30
其一 动物王国报: 记者发自比赛现场的报道:蚂蚁与大象拔河,结果大象输了;这是一次力量悬殊的竞争。一千个蚂蚁打败了一千个大象,蚂蚁打破了大象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奇迹。 蚂蚁日报: 身高马大的亚洲象和个头矮小的蚂蚁拔河,结果后者赢了。蚂蚁队队长说:我们 胜利的秘诀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比赛前,我们已经训练编队三个月。一上场,我就知道,蚂蚁队今天要赢! 大象日报: 身高马大的亚洲象和个头矮小的蚂蚁拔河,结果大象输了。大象队队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大象队输在组织上。我们还没有排好队比赛就结束了。我曾经提议只出一名队员对它们一千只蚂蚁。可是蚂蚁队抗议说:你们一千头大象都不行,别提只上一名队员啦,自不量力!下次比赛,建议只设个人项目,取消团体项目。我丢不起那个象!出不起那个洋相(象)! 其二 动物王国报: 记者发自比赛现场的报道:蚂蚁与大象拔河,结果大象输了;这是一次力量悬殊的竞争。一个小蚂蚁打败了一个巨无霸大象,蚂蚁打破了大象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奇迹。 蚂蚁日报: 个头矮小的蚂蚁单挑身高马大的亚洲象,拔河,结果蚂蚁赢了。蚂蚁的体会是:我们的啦啦队今天也表现神勇。 999 名队员爬上了大象的鼻子 大象日报: 身高马大的亚洲象对阵个头矮小的蚂蚁,结果败下阵来。大象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输在比赛上,输在了比赛规则上。它们的啦啦队太不象话了!你瞧我鼻子上这 999 个伤口。我的啦啦队反映迟钝,比赛结束了才加油。害得我用力过猛,摔了屁股蹲。超级丢脸! 其三 动物王国报: 两次拔河比赛失败后,大象队表示不服气,要和蚂蚁队进行第三次比赛。这次大象队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它们的队员和啦啦队都接受了严格的训练。这次的比赛采取了三局两胜的赛制,不像前两回那样一锤子定音。结果大象队又输了。 蚂蚁日报: 三队个头矮小的蚂蚁分别挑战三队身高马大的亚洲象,拔河结果蚂蚁赢了,比分是 3 : 0 。具体结果如下:第一局比赛要求双方队员站在绿色树叶上,队员出了树叶就算违例。结果大象队 10 名队员违例。第二局比赛在沙地上进行,结果大象队 10 名队员站立不稳,摔倒后失利。第三局比赛在漂浮的冰块上进行,结果大象队 10 名队员落水,退出了比赛。 大象日报: 标题新闻:蚂蚁队又赢了!我们抗议!!比赛场地(树叶、沙地、冰块)有问题!!!我们坚决不服气!!!! 其四 动物王国报: 第三次比赛失利后,大象队要求重新比赛,蚂蚁队竟然答应了它们的无理要求。比赛再次在树叶、沙地和冰块三种场地上进行。结果大象队继续以 0 : 3 保持不胜记录。 蚂蚁日报:蚂蚁队赢了,第四次! 大象日报: 简直不可思议!蚂蚁队又赢了!我们输在体育道德上。三局比赛都毁坏了场地。树叶被我们的队员踩碎了,第一局比赛还没有开始!第三局比赛过程中,我们的队员把冰块弄化了。它们不该鼻孔冲地!第二局更丢人,我们的队员们都陷入了沙坑 其五 动物王国报: 四次交手失利后,大象队怯阵! 蚂蚁日报:蚂蚁队向大象队挑战,大象队无期限答复,婉言谢绝参赛! 大象日报: 蚂蚁队向大象队挑战,我们不敢应战,真是岂有此理!大象队队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研究比赛规则。
个人分类: 科技会场|5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Elephant activity centres 大象的活动中心点 [igc-irc2008]
entomology 2009-11-18 20:03
Dai X, Duffy K. 2008. Monthly activity centers of African elephants in a small game reserve.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s in a changing world I (XXI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 and VII International rangland congress).Guang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8, Vol.1: 492. 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论文:一个小型野生动物保护区中非洲象的每月活动中心点 ----------------------------------------------------------------------------------------------------------------------------------------------------- Monthly activity centres of african elephants in a small game reserve Xiaohua Dai 1,2 And Kevin Duffy 1 1 Centre for Systems Research, 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rban 4000, South Africa. E-mail: kevind@dut.ac.za 2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E-mail: ecoinformatics(at)gmail.com Keywords : African elephants, centre of activity, home range, harmonic mean, marula Introduction Due to habitat heterogeneity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the home range and habitat utilization of African elephants varies in different years and different seasons, not only in large protected areas but also in small reserves (Shannon et al., 2006).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seasonal changes of elephant home ranges, no articles on finer temporal shifts within elephant home ranges are published. Monthly movement rhythms should provide more detail on elephant foraging and its impacts and help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oth elephants and their habitats, especially in small reserv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Radio and satellite collars on the elephants were fitted by a veterinary surgeon in a humane manner, an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governing animal anticruelty in South Africa. All elephant locations were projected into UTM 1983 (Zone 36) datum. Since the datasets are sampled differently, the analyses include only the first daily location and separated by sex. Using these data monthly harmonic mean centres of elephan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rcView Animal Movement Analyst Extension (the number of divisions of the X axis: 100). Results For both bulls and cows the elephants are more active in the northern PGR, with oscillations to other regions in other months. These monthly regional preferences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across years and a generalised cadence pattern is given in Fig. 1. For bulls the monthly cadence in activity is primarily between the northern PGR and the high marula densities area. The cow herd activity oscillates between the northern region and the southern PGR. These patterns of activity are partly disrupted in the dry months i.e. activity centres are mo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February both bulls and cows are foun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GR which appear to relate to the marula distribution area (Fig. 1). For the months adjoining months January and March they are in the north. From late April or May, elephant activity centres shifted from the north. From September or October when the first spring rains fell elephant activity centres shifted back to the north (Fig. 1). Bull and cow activity centres were only close together in the wet season from November to February (Fig. 1).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elephant activity over that period had similar month-by-month rhythms in different years, which appeared to be related to rainfal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of cow herd, marula ( Sclerocarya birrea ) fruiting and hunting. Food appears to play an influencing role in the elephant movements. Monthly activity centres of both bulls and cows were mo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dry months than in the wet months. Bulls keep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herd only in very wet months. There is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fruiting of marul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lephants in February. Rainfall appears to have an indirect but influencing impact on elephant ranging behaviour. Knowledge of elephant monthly movements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the design of suitab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but could be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minimum size for a small reserve. References Shannon, G., Page, B.R., Duffy, K., Slotow,R. 2006. African elephant home range and habitat selection in Pongola Game Reserve, South Africa. Afr. Zool. 41: 37–44. Full Text 全文
个人分类: Movement Ecology 运动生态学|3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易·大象: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yangyu 2009-6-27 16:05
周易 · 大象 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 孔子著 杨发达编注 深圳清华园 2009.5.4 【点注】 1. 六十四法则的结构 乾卦“自强不息”是总的行动准则,坤卦“厚德载物”是总的追求目标。 其余六十二卦都是围绕乾卦和坤卦而展开,是更为具体的成君子法则。 其中“ 厚德载物 ”可分为“ 厚德 ”与“ 载物 ” 两个方面 ,二者之间关系是: 先“德”后“物”,载“物”应合“德”,进而厚“德”,“德”厚则“物”载,“物”载则“德”厚。 “德”源于“物”而又高于“物”,可理解为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不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这种传统含义。“厚”,“载”作动词,可理解为丰富、增加、提高、丰厚等涵义。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思想与“厚德载物”思想不谋而合;在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须要“自强不息”这种精神。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因此,清华大学恰好继承了“君子之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项法则。 2. 《论语》与《大象》之间的关系 《大象》中共有“君子” 53 处;《论语》中“君子”二字共出现 107 次。 《大象》是高度的理论总结,是总的结论。 《论语》是具体过程,是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实践记录,是循序渐进的量变过程。 《大象》中君子有 53 处,先王有 7 处,后有 2 处,上有 1 处,大人 1 处,合为 64 卦。 笔者已经在原文上进行了标注。 必须指出: 孔子之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忠”于自己的志向,“恕 / 包容”一切人与事物,以“三人行”的学习方法全力以赴寻找答案。“君子之道”就是他的答案之一,《大象》就是孔子所创作的一部有关“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 因此,《论语》只是孔子思想中的一部分,决不是全部。 详见《〈论语〉原文与互动理解——一部学思并行,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入门教材,其核心价值指向于“君子之道”与“大学之道”》(附录二)。 3. 《大象》解读建议 在此,孔子 采用的是“比兴”手法——法天地以尽人事(修身成君子),并且是从内外卦(下上卦)整体结构进行阐述的。因此,笔者采用了 双色卦画,目的就在于体现内卦与外卦的整体性。 此外,孔子吸取了《彖辞》“爻位解读”(从六个爻位进行解读)模式及其义理思想。 建议: 关键在于理解与整体把握,以及多联系生活实践思考。 4. 为什么要修身成君子? 《周易·系辞传·下》: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结合八卦太极易图,可知: 每一个人都是“君子”与“小人”的共同体。或者说每个人有“善”与“恶”的两个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同时,这也意味着其破坏力越大。 《老子 ·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为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人”也会犯“不仁”的错误。 子谓 子夏 曰:“女 为君子儒 ! 无为小人儒 。”(《论语》6.13) 由此可见:“ 修身成君子 ”就是 “回归人的本位特质” 。 《大象》就是一部有关“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据此,我们就能够快速成长,简言之,这就是“易经”,或者说是“捷径”。 - 《大象》原文 卦名 大象 只要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可快速成君子 乾 象曰。天行健。 君子 1 以 自强不息 。 坤 象曰。地势坤。 君子 2 以 厚德载物 。 屯 象曰。云雷。屯。 君子 3 以 经纶 。 蒙 象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 4 以 果行育德 。 需 象曰。云上於天。需。 君子 5 以 饮食宴乐 。 讼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 君子 6 以 作事谋始 。 师 象曰。地中有水。师。 君子 7 以 容民畜众 。 比 象曰。地上有水。比。 先王 1 以 建万国 。 亲诸侯 。 小畜 象曰。风行天上。 小畜。君子 8 以 懿文德 。 履 象曰。上天下泽。履。 君子 9 以 辨上下 。 安民志 。 泰 象曰。天地交。泰。 后 1 以 财(裁)成天地之道 。 辅相天地之宜 。 以左右民 。 否 象曰。天地不交。否。 君子 10 以 俭德辟难 。 不可荣以禄 。 同人 象曰。天与火。同人。 君子 11 以 类族辨物 。 大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君子 12 以 遏恶扬善 。 顺天休命 。 谦 象曰。地中有山。谦。 君子 13 以 裒 ( póu ) 多益寡 。 称物平施 。 豫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 2 以 作乐崇德 。 殷荐之上帝 。 以配祖考 。 随 象曰。泽中有雷。随。 君子 14 以 向晦入宴息 。 蛊 象曰。山下有风。蛊( g? )。 君子 15 以 振民育德 。 临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 16 以 教思无穷 。 容保民无疆 。 观 象曰。风行地上。观。 先王 3 以 省方观民设教 。 噬嗑 象曰。雷电噬嗑( shì kè )。 先王 4 以 明罚敕 ( ch ì ) 法 。 贲 象曰。山下有火。贲( bēn )。 君子 17 以 明庶政 。 无敢折狱 。 剥 象曰。山附地上。剥。 上 1 以 厚下安宅 。 复 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 5 以 至日闭关 。 商旅不行 。 后不省方 。 无妄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先王 6 以 茂对时育万物 。 大畜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 君子 18 以 多识前言往行 。 以畜其德 。 颐 象曰。山下有雷。颐。 君子 19 以 慎言语 。 节饮食 。 大过 象曰。泽灭木。大过。 君子 20 以 独立不惧 。 遁 ( dùn ) 世无闷 。 坎 象曰。水 洊 至。习坎。 君子 21 以 常德行 。 习教事 。 离 象曰。明两作。离。 大人 1 以 继明照于四方 。 咸 象曰。山上有泽。咸。 君子 22 以 虚受人 。 恒 象曰。雷风。恒。 君子 23 以 立不易方 。 遁 象曰。天下有山。遁( dùn )。 君子 24 以 远小人 。 不恶而严 。 大壮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 君子 25 以 非礼勿履 。 晋 象曰。明出地上。晋。 君子 26 以 自昭明德 。 明夷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 君子 27 以 莅众 。 用晦而明 。 家人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 28 以 言有物 。而 行有恒 。 睽 象曰。上火下泽。睽。 君子 29 以 同而异 。 蹇 象曰。山上有水。蹇。 君子 30 以 反身修德 。 解 象曰。雷雨作。解。 君子 31 以 赦 ( sh è ) 过宥 ( y ò u ) 罪 。 损 象曰。山下有泽。损。 君子 32 以 惩忿窒欲 。 益 象曰。风雷。益。 君子 33 以 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 。 夬 象曰。泽上于天。夬( guài )。 君子 34 以 施禄及下 。 居德则忌 。 姤 象曰。天下有风。姤( gòu )。 后 2 以 施命诰 ( g à o ) 四方 。 萃 象曰。泽上於地。萃。 君子 35 以 除(治)戎器 。 戒不虞 。 升 象曰。地中生木。升。 君子 36 以 顺德 。 积小以高大 。 困 象曰。泽无水。困。 君子 37 以 致命遂志 。《论语 · 泰伯》 井 象曰。木上有水。井。 君子 38 以 劳民劝相 。 革 象曰。泽中有火。革。 君子 39 以 治历明时 。 鼎 象曰。木上有火。鼎。 君子 40 以 正位凝命 。 震 象曰。 洊 雷震。 君子 41 以 恐惧修省 。 艮 象曰。兼山。艮( gèn )。 君子 42 以 思不出其位 。 渐 象曰。山上有木。渐。 君子 43 以 居贤德善俗 。 归妹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 君子 44 以 永终知敝 。 丰 象曰。雷电皆至。丰。 君子 45 以 折狱致刑 。 旅 象曰。山上有火。旅。 君子 46 以 明慎用刑 。 而不留狱 。 巽 象曰。随风。巽( xùn )。 君子 47 以 申命行事 。 兑 象曰。丽泽兑。 君子 48 以 朋友讲习 。 涣 象曰。风行水上。涣。 先王 7 以 享于帝立庙 。 节 象曰。泽上有水。节。 君子 49 以 制数度 。 议德行 。 中孚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 君子 50 以 议狱缓死 。 小过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 君子 51 以 行过乎恭 。 丧过乎哀 。 用过乎俭 。 既济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 52 以 思患而预防之 。 未济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 君子 53 以 慎辨物居方 。
个人分类: 小说文字|2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 Elephant movement 被引17次
entomology 2008-8-9 10:26
Dai, X. H., G. Shannon, et al. (2007). Short-duration daytime movements of a cow herd of African elephants. Journal of Mammalogy 88(1): 151-157. We examined daytime movements of a herd of African elephants (Loxodonta africana) at 10-min, 15-min, and 20- min intervals in Pongola Game Reserve, South Africa. This group tended to proceed in a consistent direction during consecutive movements, especially during long moves. Serial movement lengths and serial movement angles were autocorrelated at 10-min and 15-min intervals but not at 20-min intervals, indicating that 20-min intervals may be a suitable temporal scale to avoid oversampling. Herd movements followed a Leacute;vy-modulated correlated random walk. In addition, looping movements were detected. Spatial scale of the loops averaged about 1 km. Movement strategies that include both Leacute;vy walks and correlated random walks are thought to optimize foraging. Key words: animal movement, elephant, Leacute;vy walk, looping, Loxodonta africana 我的论文摘要: http://www.getcited.org/?MBR=11061629 文章下载(fulltext pdf)
个人分类: Movement Ecology 运动生态学|6233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