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文条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广州暴雨打破了广州市日雨量历史极值:关注5月7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7-5-8 13:41
广州暴雨打破了广州市日雨量历史极值:关注 5 月 7 日 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2010 年,广州遭遇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 1 小时最大雨量达 99.1 毫米 ,打破了广州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雨量纪录。 2017 年 5 月 7 日 ,这一纪录再一次被刷新,增城新塘镇录得 1 小时雨量 184.4 毫米,几乎翻了一番。 184.4 毫米是什么概念?广州平均年降雨量是 1801.4 毫米,也就是说,一年 1/10 左右的雨量,集中在 1 小时内降下了。 巧合的是,这两场特大暴雨都下在了 5 月 7 日 。 实际上,这样的巧合并非偶然,对比可知, 2010 年 5 月 7 日 和 2017 年 5 月 7 日 的潮汐组合类型完全一致,相同的天文条件引发了相同的极端暴雨事件。 早在 2017 年 3 月 21 日 我们就指出 , 2017 年 5 月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事实证实了这一预测: 气象监测显示,从 5 月 3 日 开始的此次沙尘天气覆盖范围广,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的 10 余省(区、市),影响面积达 163 万平方公里。此外,沙尘强度大,多地空气质量爆表。内蒙古及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 5 - 7 级风,阵风达 8 - 9 级。 http://tech.sina.com.cn/d/n/2017-05-05/doc-ifyeycfp9251023.shtml 环保部 5 月 4 日晚 通报称, 5 月 3 日 以来,受北方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影响,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 13 省市自治区受影响,影响面积约为 163 万平方公里,多个地方 PM10 的小时浓度破 1000 微克 / 立方米。 http://news.163.com/17/0506/00/CJNAAOE1000187VG.html 2017 年 5 月 7 日 ,广州暴雨纪录再一次被刷新,增城新塘镇录得 1 小时雨量 184.4 毫米,比 2010 年 5 月 7 日 广州暴雨纪录几乎翻了一番。 关注两年相同的 5 月 7 日 潮汐组合。 相关报道 广州暴雨转移 6925 人 2017-05-08 12:47:01  来源 : 法制晚报 ( 北京 ) 7 日,广州市多地突发特大暴雨。 据广州市三防办通报,强降雨已造成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和花东镇、增城区中新镇、黄埔区九龙镇等地出现严重水浸。 初步统计,全市倒塌房屋 172 间,安全转移群众 6925 人,全市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据了解, 2010 年,广州遭遇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 1 小时最大雨量达 99.1 毫米 ,打破了广州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雨量纪录。 昨天,这一纪录再一次被刷新,增城新塘镇录得 1 小时雨量 184.4 毫米 ,几乎翻了一番。 184.4 毫米是什么概念?广州平均年降雨量是 1801.4 毫米,也就是说,一年 1/10 左右的雨量,集中在 1 小时内降下了。 巧合的是,这两场特大暴雨都下在了 5 月 7 日 。 此外,截至昨天 14 时,黄埔区九龙镇录得雨量 524.1 毫米 ,打破了广州市日雨量历史极值。 “这次暴雨为何没有预报?”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从广东省气象局了解到,目前该局正在惠州市龙门县建设热带季风区云降水观测试验基地,并对广东已知的“雨窝”开展加密观测和针对性研究。 整理 / 记者 黎史翔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 http://news.163.com/17/0508/12/CJTQG1A400018AOP.html 2017 年 5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557 次阅读 2017-3-21 10:09 2017 年 5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5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三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每年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5 月 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5 月 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5 月 11 日 为日月大潮, 5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1810 度, 5 月 13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C : 5 月 2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5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5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146 度, 5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 5 月 26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0717.html 2010 年 5 月潮汐组合:可能增强高温和干旱 已有 5866 次阅读 2010-4-15 06:45 2010 年 5 月潮汐组合:可能增强高温和干旱 杨学祥 2010 年 5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相隔时间超过 3 天,为弱潮汐时期,可能增强高温和干旱。本月潮汐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 A : 2010 年 5 月 1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5.10983 度,潮汐南北振荡幅度较大。 潮汐组合 B : 2010 年 5 月 6 日 为日月小潮, 5 月 7 日 为月亮远地潮, 2010 年 5 月 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2 度,三者弱叠加,达到潮汐最小值,赤道潮汐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影响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2010 年 5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 2010 年 5 月 1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5.05029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振荡幅度大,可能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2010 年 5 月 2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010 年 5 月 21 日 为日月小潮, 2010 年 5 月 22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 0.00012 度。三者叠加,赤道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 E : 2010 年 5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 2010 年 5 月 29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5.02793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振荡幅度大,可能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215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雾霾高发铁证:搜狐新闻客户端联合墨迹天气 发布2016雾霾数据
杨学祥 2016-12-19 18:48
雾霾高发铁证:搜狐新闻客户端联合墨迹天气 发布 2016 雾霾数据 杨学祥,杨冬红 搜狐新闻客户端联合墨迹天气发布2016雾霾数据 2016-12-1911:14:59 来源: 搜狐科   近日,我国多地频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数值爆表,“雾霾”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多次霸占各地的新闻头条。由搜狐新闻客户端联合墨迹天气共同发布“雾霾”大数据,为您揭开2016年雾霾的“真面目”。 2    河北雾霾最严重,衡水一年 209天雾霾    近几年, “雾霾”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很多老百姓 “谈霾色变”。2014年1月4日,我国正式将雾霾定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墨迹天气通过对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10月15 日间全国城市的 “雾霾”天气监测,列出全国雾霾最严重的10座城市,其中河北省衡水、保定、石家庄、遵化等4座城市“上榜”。 2   而通过对各个城市的雾霾时长监控,作为全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衡水、保定,雾霾天气竟达半年以上。 高居 “榜首”的衡水,雾霾持续时间竟然长达209天,全年 近 60%的时间被“雾霾”笼罩。 1    2016 年雾霾来得更 “早”些,南方城市也开始关注“雾霾”   2016年新年伊始,雾霾就在全国多地“上线”,北起辽宁,南至四川,西达新疆,东到山东,2016年雾霾不仅来得“早”,且覆盖范围呈蔓延扩大趋势。 1    雾霾范围不断扩大,全国人民对 “雾霾”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通过对搜狐新闻客户端中搜索“雾霾” 相关词汇的用户地域属性分析,不论是雾霾频发的北方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还是在上海、武汉、宁波等南方城市,均出现在 “全国最关注雾霾的热门城市”榜单中,可见“雾霾”已成为全国性的“新闻热搜词”。 1    雾霾或已成 “天气常态”,民众防霾意识不断提升   近几年雾霾天气频发,民众对雾霾的形成、PM2.5的危害已不再陌生。根据 搜狐新闻客户端的 “雾霾”新闻热词数据显示,我们不难发现,民众对“雾霾”关注,已不再简单局限于解读雾霾指数、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雾霾的治理与防护;除传统的口罩, 空气净化器 等防霾措施外,食物抗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1    搜狐新闻客户端目前采用 “编辑精编+个性推荐”的智能混合推荐模式,用户不仅可以看到编辑精编的“雾霾”类新闻资讯外,还可通过“下 拉一下 ”的方式,看到基于用户兴趣智能推荐“雾霾”类相关资讯文章,并达到秒级反馈。通过对搜狐新闻客户端端内最受关注的“雾霾”文章分析,不难发现民众对雾霾天气、雾霾治理、PM2.5对人体的危害关注外,同时,对防护如何科学防霾抗霾也越来越关注。 1    面对高发的雾霾天气,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其中,减碳、控车、降尘成为主要的降霾手段。雾霾塔 等 “治霾神器”纷纷登场;各地也采取单双号限行、重污染行业停产等政策,中国中国军方加入到治霾的队伍中。 0    当下,民众的 “防霾”意识不断增强,加之越来越重视养生,雾霾天的“食疗”养生也越来越受关注。雾霾天如何科学养生,已成为普通百姓日常关注的问题。 0   近几年, 雾霾几乎已成为中国大部分城市的 “天气常态”。但通过墨迹天气对2015 年、 2016年雾霾覆盖城市的统计,2015年全国雾霾覆盖城市共 有 1523座,2016年较上年减少了33.3%。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水平的发展, “治霾”措施逐步升级,民众防霾意识提升,雾霾终将退去。 (责任编辑:罗园UT003) http://it.sohu.com/20161219/n476276446.shtml 2015-2016 年严重雾霾继续: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 2015 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 2015-2016 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 2014 年 4 月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 27.3 天和 13.6 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 LiGQ,2005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52 年前,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前一周期的雾霾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 2007a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 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 吴兑等人指出, 1951-2005 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 12 和 1 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 2 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 30% ; 9 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 5% (吴兑等, 2010 )。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 2013 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 1 月,并于 12 月进入高潮。预计 2014 年 1 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 2014 年 1 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我们在 2014 年指出 10 月长春缘何多霾, 2015 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2016 年 12 月雾霾高发正在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704.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lunarforcingon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2005,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3):90-9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2016年中法雾霾的发生规律和天文条件对比
杨学祥 2016-12-19 13:09
2013-2016 年中法雾霾的发生规律和天文条件对比 杨学祥,杨冬红 法国遭遇十年最强雾霾 巴黎不见天日 维城 2016.12.14 去 年年底法国新闻联播连续好几晚报道北京雾霾,甚至在 12 月 31 日 辞旧迎新回顾片里都提到了中国雾霾的事儿……惹得一众法国小伙伴争相(惊恐地)问享法妹在中国是不是所有人出门都会戴口罩。 其实,雾霾并不是中国特色。自本周一起,巴黎就开启了雾霾模式。从蒙帕纳斯大厦( latourMontparnasse )顶上俯瞰,清晰可见一层灰蒙蒙的霾。没错,巴黎大区正经受着近十年来持续时间最久、浓度最高、最严重的冬季雾霾。 2016/12/5@AFP 图 1 巴黎监测站的空气污染指数爆表,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连创新高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id=0FCMdVFOpage=articleup=0 相比之下,北京东环雾霾污染更严重,但变化规律几乎完全相同: 其一,雾霾峰值集中发生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 见表 1-2) ; 其二,雾霾峰值集中发生在 12 月潮汐组合中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 其三,中法雾霾发生的同步性表明同受天文条件(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变化,月亮近地潮,太阳近地潮,黄赤交角,超级月亮)的控制。 图 2 北京东环雾霾污染更严重 潮汐组合对雾霾的影响 我们在 2012-12-804:24 指出: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 13.6 天和 18.6 年周期。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 天、 27.3 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 天、 27.3 天和 18.6 年周期对厄尔尼诺指数存在明显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384.html 这就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地球潮汐形变、地球扁率变化、气温冷暖变化以及雾霾变化的两周循环和 18.6 年周期。 实例: 2013 年 12 月潮汐组合 2013 年 2 月 -3 月, 2013 年 9 月 -11 月, 2014 年 4-5 月, 2014 年 11-12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 3 天,为弱潮汐时期。 2013 年 4 月 -8 月, 2013 年 12 月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6-10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3 年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可能导致冷冬。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3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4-2016 年处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高温、干旱、强震、低温冻害等极端灾害的频发时期,如, 1959-1960 年。 2014 年整体潮汐偏强,南北震荡最弱。 潮汐组合 A : 12 月 4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2 月 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19.55370 度, 12 月 3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最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2013-12-03 : 60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3-12-03 : 76 2013-12-04 : 70 潮汐组合 B : 12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31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2013-12-08 : 60 2013-12-09 : 61 2013-12-10 : 62 2013-12-11 : 66 2013-12-12 : 84 2013-12-13 : 83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3-12-08 : 65 2013-12-09 : 73 2013-12-10 : 78 2013-12-11 : 78 2013-12-12 : 96 2013-12-13 : 105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7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19.57002 度, 12 月 17 日 为日月大潮, 20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2013-12-17 : 41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3-12-16 : 54 2013-12-17 : 5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5254.html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今冬先暖后冷 2014 年 1-3 月, 6-10 月,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4 年 4-5 月, 11-12 月, 2015 年 5-6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4 年 12 月是本时段弱潮汐时期的第 2 个月。 2014-2015 年冬季可能先暖后冷。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特提前将 8-12 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潮汐组合 A : 11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9 日为日月小潮(上弦), 12 月 1 日 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 0.00013 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2014-12-03 : 45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4-12-03 : 62 2014-12-04 : 50 潮汐组合 B : 12 月 6 日 为日月大潮, 7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18.65953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4-12-04 : 50 潮汐组合 C : 14 日为日月小潮(下弦), 13 日为月亮远地潮, 15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0.00012 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4-12-14 : 57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2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66460 度, 22 日为日月大潮, 25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潮汐组合 E : 12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2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0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2014-12-31 : 70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4-12-31 : 14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29.html 2015 年 12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5 年 1-4 月和 8-1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4 年 11-12 月, 2015 年 5-6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5 年 12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11-12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潮汐组合 B : 12 月 12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2620 度, 12 月 1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5-12-14 : 67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8 日 为日月小潮, 12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倍纬 0.0000 度,。 11 月 21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5 日 为日月大潮, 12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641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5-12-22 : 5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481.html 2016 年 12 月潮汐组合: 12 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12 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11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 12 月 2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90812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 PM10 指数: 2016-12-01 : 131 2016-12-02 : 115 2016-12-04 : 43 2016-12-05 : 50 北京东环空气污染: 2016-12-01 : 153 2016-12-02 : 15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9483.html 2015-2016 年严重雾霾继续: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 2015 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 2015-2016 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 2014 年 4 月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 27.3 天和 13.6 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 LiGQ,2005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52 年前,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前一周期的雾霾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 2007a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 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 吴兑等人指出, 1951-2005 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 12 和 1 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 2 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 30% ; 9 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 5% (吴兑等, 2010 )。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 2013 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 1 月,并于 12 月进入高潮。预计 2014 年 1 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 2014 年 1 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我们在 2014 年指出 10 月长春缘何多霾, 2015 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2016 年 12 月雾霾高发正在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704.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lunarforcingon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2005,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3):90-9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年元旦恐有雾霾来袭:重演2016年元旦假期雾霾相伴
热度 4 杨学祥 2016-12-18 15:29
2017 年元旦恐有雾霾来袭:重演 2016 年元旦假期雾霾相伴 杨学祥 历史记录:元旦假期 雾霾相伴 2016-01-0100:33:50  来源 : 财经网 ( 北京 ) 2015 年的最后一天,白天晴间多云,南部有轻度霾,最高气温 4 。未来三天,北京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31 日下午至 1 月 3 日 有一次雾霾天气过程,夜间能见度差,出行需做好健康防护并注意交通安全, 3 日夜间受弱冷空气影响,雾霾有所缓解。元旦期间,平原最高气温 3 到 5 ,最低气温 -4 左右。新京报记者 邓琦 http://money.163.com/16/0101/00/BC72S43T00253B0H.html 元旦假期雾霾袭扰北京 今天有轻到中度霾 2016-01-0111:17:1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 1 月 1 日 )是 2016 年的第一天,京城雾霾来扰,清晨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能见度一般。预计,白天有轻到中度霾,南部地区有中度霾。 今晨,北京有轻雾。 今天清晨,北京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北京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在 5 公里 左右,能见度一般。 早晨,北京出现轻度污染 元旦期间,气温平稳风力不大,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有雾霾天气。北京气象台预计, 1 日白天轻到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夜间有雾; 2 至 3 日白天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夜间有雾,最低能见度 1 公里 局地小于 500 米 ;外出注意防范。 3 日夜间受弱冷空气影响雾霾有所缓解。元旦期间平原最高气温 3 到 5 ℃ ,最低气温 -4 ℃ 左右。 元旦期间,北京雾霾来扰。 北京市气象台 1 日 11 时发布预报:霾黄色及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中, 1 到 3 日白天扩散条件较差,有雾、霾天气,小长假出行要注意健康防护及交通安全。具体预报:今天下午轻到中度霾,南部重度霾,最高气温 5 ℃ ;夜间晴间多云,平原地区有霾,最低气温零下 4 ℃。 http://www.weather.com.cn/index/2016/01/jqzdtqsj/2443025.shtml 港媒:冷空气太弱吹不走雾霾 内地将迎 灰色元旦 2015 年 12 月 30 日 01:06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 12 月 30 日 报道 港媒称, 26 日短暂好转后, 27 日晚上北京及内地北方大部分城市雾霾再起,本周大部分时间,包括元旦在内都将是中到重度霾天气,气象局警告居民做好应对工作。   据香港《南华早报》 12 月 28 日 报道,北京和邻近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都受重到中度霾影响, 26 日到来的冷空气不够强,没能吹散所有的霾,北京的气象当局说。   它没有说,哪些地区雾霾最严重。   发出这一警告前,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长江三角洲和陕西省从 12 月 19 日 到 25 日,一直是重污染天气。    26 日,北京一些地方的居民因室内温度过低而被冻醒,因为雾霾影响了天然气的输送,使得当局被迫对供暖实施临时限制。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在其微博上说,自 12 月 26 日起 ,将对市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写字楼、文体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采暖实行燃气供热“限量保供”措施。声明说,供热将“尽快恢复正常”,但没有说明具体时间。   市政市容部门还号召广大市民、社会单位节约用气、用电、用热。    12 月到目前为止,北京已发布两次雾霾最高级别预警,学校停课,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报道称,来自南方的风在北京北部山区遇阻,北京以南一些城市烧煤及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物积聚,并在该地区扩散。   气象局预测,北京城区 PM2.5 的浓度到 30 日将超过每立方米 280 微克,北京南部 PM2.5 的浓度将上升到每立方米 350 微克。   雾霾将使能见度降至 1 公里 以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是,每日 PM2.5 浓度不超过每立方米 25 微克。   圣诞节当天发布黄色预警后,北京居民还被告知,由于雾霾将再次出现,元旦又将是一个重雾霾天,需做好防范。   黄色预警是中国四级预警系统中第三高的级别。气象部门预测,今后 10 天,预计只有弱冷空气出现。 气象当局说,居民应预计到雾霾会影响到交通,并敦促地方政府及时发布预警。(编译 / 许燕红) http://news.sina.com.cn/o/2015-12-30/doc-ifxmxxsp7274719.shtml?cre=sinapcmod=gloc=20r=urfunc=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833.html 2015 年元旦雾霾发生与潮汐组合相关 2015 年 12 月 25 日 潮汐组合造成的强暖空气活动增强雾霾 我们在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指出: 12 月末雾霾高潮。 潮汐组合 D : 2015 年 12 月 25 日 为日月大潮, 12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641 度。两者强叠加,月亮潮使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481.html 2015 年 12 月 22 日 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 23.5 度,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2015 年的圣诞节恰逢月亮潮和太阳潮相互增强,导致雾霾进入高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542.html 2016 年 1 月初弱冷空气活动难以吹走雾霾 潮汐组合 A : 1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1 月 2 日 为月亮远地潮, 1 月 2 日 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3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833.html 2017 年元旦雾霾形成条件比 2016 年更加严重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12 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E : 12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95967 度, 12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验证:暖周期。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12 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 本月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组合类型也不利于拉尼娜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9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324.html 潮汐组合 A : 2017 年 1 月 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4 度。 1 月 6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弱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弱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948.html 2015-2016 年严重雾霾继续: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 2015 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 2015-2016 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 2014 年 4 月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 27.3 天和 13.6 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 LiGQ,2005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52 年前,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前一周期的雾霾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 2007a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 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 吴兑等人指出, 1951-2005 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 12 和 1 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 2 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 30% ; 9 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 5% (吴兑等, 2010 )。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 2013 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 1 月,并于 12 月进入高潮。预计 2014 年 1 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 2014 年 1 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我们在 2014 年指出 10 月长春缘何多霾, 2015 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2016 年 12 月雾霾高发正在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7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1512.html 重要提示: 2017 年元旦处于 2016 年 12 月 29 日 潮汐组合控制时段, 12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95967 度, 12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可能发生比 2016 年元旦更严重的雾霾。 请关注气象台元旦前的天气预报!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lunarforcingon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2005,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3):90-9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3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下一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日期:多项因素集中在2020年(2)
热度 1 杨学祥 2016-4-15 05:36
下一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日期:多项因素集中在 2020 年 (2) 杨学祥,杨冬红 一、 2020 年附近的天文条件 1. 从 2020 年到 2030 年,太阳活动周期将进入超长极小期 NASA 科学家曾发一个警告,他们对太阳近 20 年的观测发现,我们将进入蒙德极小期,可能导致气温直线下降,这是太阳周期的又一个低谷点。有研究指出,如果我们进入小冰河时代,那么泰晤士河可能会被冻结。从 2020 年到 2030 年,太阳活动周期将进入新的模式,如果说得通俗点,那么太阳的“心跳”会减慢。 美国宇航局在对太阳进行数十年的研究,目前已经精确预测出 11 年活动周期的规律变化,在接近于太阳表面和太阳对流层深处的两个能量层上,对流作用开始降低,本世纪 30 年代太阳活动性将降低 60% ,接近 1645 年的状态,即迷你冰河时期。 http://new.qi-che.com/xinwenbaod/20160304156178.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1 ) 。 表 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1570-1600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1850-1860 1870-1890 1900-1920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低温? 2. 2020 年地球轨道近日点距离最大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3.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进入最大值时期 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二、 2020 年附近的气象灾害 1. 极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频繁发生 根据林振山和赵得秀的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潮汐周期, 2014-2015 、 2018-2019 年、 2022 年、 2025-2026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6-2017 年、 2019 年、 2023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它们对应严重的旱涝灾害和低温冻害 。 2.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导致大洪水发生 月亮赤纬角变化 18.6 年周期对中国严重旱涝影响十分显著。在冷位相时期,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年使 PDO (拉马德雷)指数达到低谷,最小值年则达到高峰,如 1921-1923 年、 1940-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和 1995-1997 年为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其附近均出现中国严重旱灾;在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年附近,中国均发生严重涝灾,如 1930-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 1986-1988 年和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根据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 1920 年至 2004 年的径流系列统计资料,以及此间数十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得出结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枯水期和四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四至十五年,平均为九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七至十四年,平均为九点二五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 表 2 1940-2007 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据郭增建 等, 1996 ) 年份 赤纬角 年份 赤纬角 年份 赤纬角 1940-1942* 1949-1951* 1959-1960 18.5 28.5 18.5 1968-1970 1977-1979 1986-1988 28.5 18.5 28.5 1995-1997 2005-2007* 2014-2016* 18.5 28.5 18.5 注:带星号数据为杨冬红添加。 2013-2014 年和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5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我们预测 2014-2016 年附近中国可能发生严重的旱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4153.html 18.6 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 28.5 度,最小值为 18.5 度,变化周期为 18.6 年。郭增建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41-1943 年(河南大旱)、 1959-1960 年(山西大旱)、 1977-1978 年 ( 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 ) 、 1995-1997 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 4-5 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932 年(松花江大水)、 1933 年和 1935 年(黄河特大水)、 1951 年(辽河大水)、 1969 年(松花江大水)、 1986 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7092.html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将导致中国洪水发生。 3. 2020 年长江巨洪发生的可能性 冯利华和陈立人在 2001 年指出,形成长江 3 次巨大洪水有 4 个遥相关因子:( 1 )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 1913 , 1933 , 1954 , 1976 , 1996 , 2020 年);( 2 )厄尔尼诺事件,( 3 )青藏高原南部 7 级以上大震;( 4 )青藏高原大雪。 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如果前 3 个因子同时具备,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同时在厄尔尼诺次年和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后的一年左右(即 3 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因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如果此时出现厄尔尼诺事件,那么在厄尔尼诺次年,海洋异常增暖所释放的能量已通过传播集中到 30~40oN 的副热带纬度,从而使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如果此前一年左右青藏高原南部发生 7 级以上大震,那么高原下垫面前期适度增温,将使大气环流异常加剧,导致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强烈而持续的交绥,从而有利于长江流域梅雨带的加强和维持,最终使长江出现巨洪。 1931 、 1954 和 1998 年具备了三个以上条件,因此出现了 20 世纪长江的三次巨洪。 1976 年也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尽管 1976 年是厄尔尼诺年,但在 1976 年青藏高原南部未发生大震,故长江 1977 年未出现巨洪。根据以上认识可以推断,在 2020 年(太阳黑子活动的下一个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如果 3 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那么长江有可能发生 21 世纪第一次巨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6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113.html 三、 2020 年附近的地质灾害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到 2012 年为止 8.5 级以上地震已发生 6 次, 2016-2018 年期间还将继续发生 。由此导致的海啸、滑坡、泥石流、严重低温冻害将增大灾害强度。 四、 2020 年附近的流感大流行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 1977 年和 2009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7 次爆发 。 拉马德雷冷位相、太阳黑子极值、强厄尔尼诺、强拉尼娜、强沙尘暴、严重低温冻害是预测流感爆发的六大参数,这表明,流感爆发与天文条件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990.html 在 2020 年附近,太阳黑子极值、强厄尔尼诺、强拉尼娜、强沙尘暴、严重低温冻害都有极大的发生概率,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危险逐年增加。 五、 2020 年附近的经济危机(见前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6658.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是低碳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 . 2012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 2012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 会议时间: 2012 年 4 月 1 日 . 会议地点: 北京 .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万方数据 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655166.aspx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9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954.html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5.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6.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7.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8.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0.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11.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13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3年至2016年雾霾灾害时期: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杨学祥 2016-1-12 08:19
2013 年至 2016 年雾霾灾害时期: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以来,中国雾霾愈演愈烈,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也成为中国人的最大伤痛。 有评论说,从气象科学角度来看,“蓝天基本靠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大气自净能力”的通俗表述。大气自净能力,是指大气通过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自然而然地降低污染物浓度甚或除去污染物的过程或现象。顺其自然地掌握和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雾霾的生成及浓度,让更多的好天气重回百姓的视野。 在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看来,雾霾日数多、过程重,既与污染物排放源强度和分布有关,也与不利气象条件有关,污染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是控制因子。具体而言,雾霾横行的内因主要有:燃烧排放、汽车尾气、二次气溶胶(光化学反应)、污染传输等等;雾霾肆虐的外因主要有:冷空气强度弱、小风日数多导致污染物水平扩散能力差,大气层结稳定、混合层顶高度低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扩散,空气湿度大有利于雾霾积聚等等。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1/doc-ifxnkkux1072853.shtml?cre=sinapcmod=gloc=25r=0rfunc=29 事实上,雾霾高发有其自然规律,在同等空气污染排放强度之下,气象条件就是决定因素。早在 2013 年我们就做出 2014-2016 年雾霾高发的警告。 2013-2016 年雾霾灾害时期 我们在 2013 年 10 月 29 日 指出,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 2013 年雾霾天气加重只是前兆,今后三年可能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71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2782.html 我们在 2013 年 12 月 5 日 指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雾霾天气:今后三年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7141.html 我在 2013 年 12 月 5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处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高温、干旱、强震、低温冻害、雾霾等极端灾害的频发时期,月亮赤纬角接近最小值 18.6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弱,形成有利于雾霾的气象条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7141.html 事实上, 2013 年 1 月和 12 月中国雾霾加重, 2014 年 1 月和 10 月中国雾霾加重, 12 月雾霾将更加严重,逐年雾霾加重已成为定向趋势。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人们必须做好预防更严重雾霾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3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574.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 2015 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 2015-2016 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 2014 年 4 月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 27.3 天和 13.6 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 LiG Q, 2005 )。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 2007a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 吴兑等人指出, 1951-2005 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 12 和 1 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 2 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 30% ; 9 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 5% (吴兑等, 2010 )。 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 2013 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 1 月,并于 12 月进入高潮。预计 2014 年 1 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 2014 年 1 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我们在 2014 年指出 10 月长春缘何多霾, 2015 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事实上,环保部数据显示, 2015 年 11 月 15 日 到 12 月 31 日 ,北京 PM2.5 浓度比 2014 年同期上升 75.9% ,造成 PM2.5 全年改善比例损失 15.5 个百分点。这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潮汐组合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后者是不利气象条件形成的天文原因。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3 日 指出,从 11 月 12-15 日潮汐组合开始,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084.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4 日 指出, 2015 年 11 月至 2016 年 1 月雾霾进入高潮。 11 月 12-15 日潮汐组合是重要的雾霾变强预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228.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12 日 指出,这一预测到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4660.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30 日 指出, 2015 年 1-4 月和 8-1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4 年 11-12 月, 2015 年 5-6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5 年 11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 11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9 月至 11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C : 11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1954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潮汐组合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雾霾的作用被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9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9139.html 潮汐组合对雾霾的预警作用被忽视。 雾霾认识的误区:忽视气象条件和天文因素 有网友认为,没有人类的活动对大气的污染,月亮和潮汐千组会万组会,也不会组合出霾! 博主回复 (2016-1-9 11:33) :雾霾形成有两大条件:污染排放和气候条件,后者受天文因素控制。污染排放天天有,并不是每天都有雾霾,气象条件就是预测的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9139.html 中国公众尽管有大学文凭的人很多,但学过气象学和天文学的人却很少,普通大学的基础课没有气象学和天文学,师资缺乏是关键,相关部门忽视是根本。 事实上,气象学和天文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雾霾高发的认识误区就是具体的范例。 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急需普通大学开设气象学和天文学,填补当前相关人才的短缺。 希望相关部门认真研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雾霾进入低发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气温也有相应的约 18.6 年变化周期,整数周期为 19 年。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导致 1998 年最热年,而后是 15 年的全球变暖停滞;同样,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 2015-2016 年极强厄尔尼诺也将导致 2016 年最热年,而后是 15 年的全球变暖停滞,甚至变冷,中国雾霾也将逐渐减轻。 这一理论推导出的结论,与主流观点截然相反。 可供检验的证据: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6-2017 年将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气候变冷将进入新高潮,气温将远远低于最近 16 年变暖停滞时期,是本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最冷阶段,中国雾霾也将逐渐减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13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4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2762.html 我们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2013 年雾霾天气加重只是前兆,今后三年可能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71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2782.html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这一预测在 7 年后的今天得到验证: 2014 年创造最热新纪录, 2015 年和 2016 年将更热,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与 2014-2016 年最热年新纪录一一对应,中国雾霾进入高潮。 2023-2025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气候变冷将进入新高潮,气温将远远低于最近 16 年变暖停滞时期,是本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最冷阶段,中国雾霾也将逐渐减轻,进入低潮期。 准备迎接气候变冷! 雾霾高潮即将过去, 2016 年后中国雾霾逐年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32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91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9189.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23(6):1813~1818 2.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29(2): 610-615.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6.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8. Li G Q. 2005.27.3-day and 13.6-day 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Adv. Atmos. Sci., 22: 359~374 9. 吴兑,吴晓京,李菲,等。 2010.1951-2005 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气象学报, 68 ( 5 ): 680-688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6年与1998年的相似性:关注2016年强拉尼娜事件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2-31 07:06
2016 年与 1998 年的相似性:关注 2016 年强拉尼娜事件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强拉尼娜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日食、地球自转、南极海冰相互叠加的程度。 2015-2016 年特大地震频发也是海温降低的重要原因。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日食多次发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生。 表 1 2014-2018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预测 日食时间中午见食纬度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强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2015 年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与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叠加,是目前的主导因素,厄尔尼诺放缓是主流。 2015 年 11 月 18 日 -2016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与 9 月 13 日 日食叠加,是 10-11 月厄尔尼诺进入高潮的主导因素; 2016 年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形成,与 2016 年 3 月 9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叠加,厄尔尼诺将结束,强拉尼娜将形成。 2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的异常增大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6 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6 年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和 9 月 1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三者叠加,是发生强拉尼娜的主导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968.html 由于 2016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使强拉尼娜有很高的发生概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2016 年的天文条件与 1998 年非常相似,强度稍弱,大致会重演 1998 年的超级厄尔尼诺转超级拉尼娜过程,高温和洪水是 1998 年最突出的特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170.html 表 2 1998 和 2016 天文条件对照表 积分标准:近地点在朔望日积3分,差一天减1分,日月食积1分,两者叠加加5分,差1天减1分,发生在1\3月和12月加倍.*号表示农历无30日.T表示特殊天象组合. 强潮汐的标准是,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两者同时出现。若两者与日月食同时出现则为较强潮汐,三者或前两者同时在春分点、秋分点和近日点附近(前后不超过 15 天)出现为最强或较强潮汐。三者的时间最大差不超过 2 天。 近地点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年 月 日 朔 望 日食 月食 弱R 强Q 用E表示 1998 1 3 13 R E 1998 1 30 28 Q E 1998 2 28 27 11 02-26 北赤道 QQ E 1998 3 28 28 13 QQQ 4月15日内蒙、宁 1998 4 26 26 12 QQQ18 日甘特强沙尘暴 1998 5 24 26 11 Q E 1998 6 21 24 10 R 拉尼娜发生 1998 7 16 23 10 R 1998 8 11 22 8 08-22 南赤道 R 1998 9 8 21 6 Q 臭氧洞最大面积19日 199810 6 20 6 QQQ L 199811 4 19 4 QQQ L 199812 2 19 3 QQ L 1998 1231 19 L 2016-01-15 10 24 R E 2016-02-11 8 23 R E 2016-03-10 9 23 03-09 低纬 QQ E 2016-04-08 7 22 QQ E 2016-05-06 7 22 QQ E 2016-06-03 5 20 Q 拉尼娜发生? 2016-07-01 4 20 R L? 2016-07-27 20 R L 2016-08-22 3 18 R L 2016-09-19 1 17 09-01 赤道 Q L 2016-10-17 1 16 QQ L 2016-11-14 29 14 QQQ 2016-12-13 29 14 QQ 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0553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与1997年惊人相似
杨学祥 2015-12-31 05:20
2015 年厄尔尼诺现象与 1997 年惊人相似 杨学祥,杨冬红 一、明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竟与 1998 年惊人相似 图 1 2015 年 12 月 27 日厄尔尼诺状态与 1997 年 12 月 28 日厄尔尼诺状态对比 2015-12-30 22:23:19 cnbeta 网站 ( 台州 ) 报道:明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竟与 1998 年惊人相似。在今年到明年这段时间( 2015 年—— 2016 年),厄尔尼诺现象与当年 1997 年—— 1998 年时候竟然惊人的相似,并且都非常的严重!从上图的直观对比就能够看出,本次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当年惊人的类似。并且从程度上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这样的现象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请各位千万不要忘了,在 1998 年的时候那一次特大洪水,为整个中国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国家为了赈灾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并且有无数的解放军战士和平民百姓因此丧命。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明年就一定会有某些大事发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平安,平静的生活无疑是最大的愿望。在这里小编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希望大自然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然而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可能只有尽量不要将它惹怒。 http://digi.163.com/15/1230/22/BC494NTL00162OUT.html 二、相同的天文条件是成因 2015-09-1109:55:55 天气网天文讯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分析数据表明,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与 1997-1998 年对比,两个时间段的实时变化表现得惊人的相似,而今年 2015 年 10 月和明年 1 月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有望达到活动高峰期。今年 2015 年将创史上最强的一次。 http://www.tianqi.com/news/104859.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的潮汐组合也惊人相似(见表 1 )。 相关资料 表 1 1997 年和 2015 年天文条件对照表 积分标准:近地点在朔望日积3分,差一天减1分,日月食积1分,两者叠加加5分,差1天减1分,发生在1\3月和12月加倍.*号表示农历无30日.T表示特殊天象组合. 强潮汐的标准是,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两者同时出现。若两者与日月食同时出现则为较强潮汐,三者或前两者同时在春分点、秋分点和近日点附近(前后不超过 15 天)出现为最强或较强潮汐。三者的时间最大差不超过 2 天。 近地点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年 月 日 朔 望 日食 月食 弱R 强Q 用E表示 1997 1 10 9 23 Q 强季节性增暖 1997 2 8 7 22 Q 1997 3 8 9 24 03-09 极区03-24 QQQ 火星冲日 1997 4 6 7 23 Q ElNino 发生 1997 5 3 7 22 R E 1997 5 29 7 22 R E 1997 6 24 5 21 R E 1997 7 22 5 20 Q E 1997 8 19 3 18 木星冲日且为黄纬极值年Q E 1997 9 16 2 17 09-01 极区09-17 QQQ E 199710 15 2 16 Q 199711 12 30 14 Q El Nino 高潮 199712 10 30 14 R 弱季节性增暖 2015 1 22 20 5 Q 2015 2 19 19 4 Q 2015 3 20 20 6 03-20 极区 QQQ El Nino 发生 2015 4 17 19 4 Q 2015 5 15 18 4 R 2015 6 10 16 3 R 2015 7 6 16 2 31 Q 2015 8 2 14 Q 2015 8 30 30 Q 2015 9 28 13 28 09-13 极区 QQQ 2015 10 26 13 27 Q 2015 11 24 12 26 Q El Nino 高潮 2015 12 21 11 25 R 弱季节性增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501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厄尔尼诺与1997年惊人相似 相同的天文条件是成因
杨学祥 2015-12-22 06:49
2015 厄尔尼诺与 1997 年惊人相似 相同的天文条件是成因 杨学祥,杨冬红 2015-09-1109:55:55 天气网天文讯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分析数据表明,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与 1997-1998 年对比,两个时间段的实时变化表现得惊人的相似,而今年 2015 年 10 月和明年 1 月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有望达到活动高峰期。今年 2015 年将创史上最强的一次。 http://www.tianqi.com/news/104859.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的潮汐组合也惊人相似(见表 1 )。 相关报道 2015 厄尔尼诺与 1997 年惊人相似 创史上最强 2015-09-11 09:55:55 来源:天气网 导语:天气网天文讯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分析数据表明,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与 1997-1998 年对比,两个时间段的实时变化表现得惊人的相似,而今年 201510 月和明年 1 月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有望达到活动高峰期。今年 2015 年将创史上最强的一次。 为了对比这两次现象,研究人员制作了两次现象的实时变化视频,表示两者“惊人”地相似。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警告称,当前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有望在今年 10 月和明年 1 月达到活动高峰期,同时,它将成为历史上最强的一次。   该视频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 视觉化实验室马特 - 瑞海姆 (Matt Rehme) 制作的,其数据信息来自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之前瑞海姆制作了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现象的视频,当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他决定再次制作一个视频进行对比分析。 瑞海姆说:“从外观上看,这两次厄尔尼诺现象非常相似,目前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对比这两次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海面温度是测定厄尔尼诺现象强度的一个关键指数,其特点是比平均温度高。” 左图是 1997 年厄尔尼诺现象图像,右图是 2015 年厄尔尼诺现象图像,对比显示两者惊人地相似。 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图示   然而,专家们正在思考是否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会缓和美国加州的持续干旱,导致澳大利亚出现热浪,乌干达咖啡减产,以及对秘鲁粮食产量构成影响。气候模型和专家认为,太平洋东部 - 中心区域海面温度会比平均温度高至少 2 摄氏度 ,很可能会使此次厄尔尼诺现象成为历史上最强的一次。 研究小组指出,即使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强度达到历史新高,也不能保证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与 1997-1998 年相一致。就像雪花结构一样,每一次厄尔尼诺现象都是不一样的。 http://www.tianqi.com/news/104859.html 相关资料 表 1 1997 年和 2015 年天文条件对照表 积分标准:近地点在朔望日积3分,差一天减1分,日月食积1分,两者叠加加5分,差1天减1分,发生在1\3月和12月加倍.*号表示农历无30日.T表示特殊天象组合. 强潮汐的标准是,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两者同时出现。若两者与日月食同时出现则为较强潮汐,三者或前两者同时在春分点、秋分点和近日点附近(前后不超过 15 天)出现为最强或较强潮汐。三者的时间最大差不超过 2 天。 近地点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年 月 日 朔 望 日食 月食 弱R 强Q 用E表示 1997 1 10 9 23 Q 强季节性增暖 1997 2 8 7 22 Q 1997 3 8 9 24 03-09 极区03-24 QQQ 火星冲日 1997 4 6 7 23 Q El Nino 发生 1997 5 3 7 22 R E 1997 5 29 7 22 R E 1997 6 24 5 21 R E 1997 7 22 5 20 Q E 1997 8 19 3 18 木星冲日且为黄纬极值年Q E 1997 9 16 2 17 09-01 极区09-17 QQQ E 1997 1015 2 16 Q 1997 1112 30 14 Q El Nino 高潮 1997 1210 30 14 R 弱季节性增暖 2015 1 22 20 5 Q 2015 2 19 19 4 Q 2015 3 20 20 6 03-20 极区 QQQ El Nino 发生 2015 4 17 19 4 Q 2015 5 15 18 4 R 2015 6 10 16 3 R 2015 7 6 16 2 31 Q 2015 8 2 14 Q 2015 8 30 30 Q 2015 9 28 13 28 09-13 极区 QQQ 2015 10 26 13 27 Q 2015 11 24 12 26 Q El Nino 高潮 2015 12 21 11 25 R 弱季节性增暖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与雾霾频发期的相关性及其地球物理学机制
杨学祥 2013-12-25 09:30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与雾霾频发期的相关性及其地球物理学机制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词:雾霾,潮汐组合,地球自转,差异旋转,天文条件 1. 引言 2013 年北京 1 月份雾霾天气最多 仅 4 天空气优良。 2013 年,浓浓的雾霾天“拉开幕”,将会以什么样的天气“画句号”?本应频现蓝天的 1 月份却成了严重雾霾天最多的月份,而按往年惯例,污染天少不了的 11 月份,一级优的蓝天数却多得能“笑傲”全年。 污染最严重的当数 1 月 12 日 ,当天一些站点的 PM2.5 监测仪瞬间“捕捉”到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的细颗粒物突破 1000 微克。如果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一天中 PM2.5 浓度要控制在 75 微克 / 立方米才算达标的话,这天的 PM2.5 浓度超过新标准 10 多倍。 http://news.stnn.cc/c6/2013/12/24/1387864753722.html 公布的材料表明此次重霾前后一共4次(到1月30日为止),分别是7—13日,16—19日,21—23日,26—30日。与1月9-12日、16-19日、21-23日、27-30日四次潮汐组合一一对应,与地球潮汐形变、自转速度变化造成的“地球呼吸”相一致。计算表明,地球潮汐形变造成的地壳容积周期变化,可以形成地球的呼吸运动。异常规模的地球呼吸与地震火山活动相对应,与异常雾霾天气相对应,值得深入研究。如果潮汐组合导致中国及其周边地震频发,在没有强冷空气活动配合的条件下,潮汐形变引发的地下排气就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661478.html 表1 2013年1月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 A : 2013 年 1 月 5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3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1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日月亮近地潮, 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0.5247 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6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 月 23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20.92863 度, 22 日为月亮远地潮, 21 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 23 度半), 23 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 月 27 日 为日月大潮, 30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当时的关注重点是地下排气,忽略了潮汐组合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按往年惯例,污染天少不了的 11 月份,一级优的蓝天数却多得能“笑傲”全年,我们意外发现,其原因在于 2013 年 11 月是两种潮汐类型的转型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2193.html 2.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与雾霾频发期的相关性 自 2013 年 12 月 16 日 以来,陕西省已连续 8 天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预计关中地区的雾霾天气仍将持续到 26 日。 从 17 号开始,陕西省低层偏南风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高层西北风带来暖空气,造成我省关中、陕南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一般大雾形成时,大气属于静风状态,不利于雾霾的扩散,所以持续了较长时间的雾霾天气。 预计 25 号将有一股冷空气降临我省,在冷空气来临之前,暖湿气流将会加强。暖湿气流加强的同时,由于湿度加大带来更多水汽,所以今天到明天,雾会比前几日更加严重,能见度也会随之降低。雾越大,霾越不易扩散,会在大气底层越积越多,浓度进一步加强,所以造成今日进一步升级霾预警信号。预计 25 号冷空气如约而至后,雾霾将会逐渐减弱。 表 2 2013 年 12 月潮汐组合及其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7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19.57002 度, 12 月 17 日 为日月大潮, 20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次潮汐组合中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陕西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陕西省关中、陕南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5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2 月 2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48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次潮汐组合中潮汐强度较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2013 年 12 月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是,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北半球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日月小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潮汐强度较小,地球扁率变大幅度小,地球自转变慢速度小,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规模小,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效果差。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 2013 年的 1 月,这两个月的潮汐组合类型完全相同,但在 1 月末得到改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2014 年 1 月末到 2 月初,是两种潮汐类型转型期,雾霾有望在 1 月末逐渐减弱。不利于雾霾产生的潮汐组合类型如下: 潮汐组合 D : 2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2 月 2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19.16922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2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 3 月 2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南纬 0.00068 度, 2014 年 3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337.html 雾霾天气与潮汐组合类型的对应关系,给出了雾霾天气出现的天文原因,对雾霾天气的预测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3.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与雾霾频发期的地球物理机制 对海洋潮汐,人们不但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也很多。而在同属地球流体,且流动性更强的大气中,由于月球和太阳 ( 主要是月球 ) 的吸引力引起的大气潮汐却很少有人注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已退休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庆在这一领域作了大量研究,用赤纬角的对应关系、日、月、地距离等因素推导出了一个引潮力公式,从而推算出天体引潮力造成的 27.3 天及 13.6 天周期的大气潮。 李国庆认为,人们站在钱塘江边,当然能感受到大潮出现时潮涨潮落的汹涌澎湃。如果我们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去观察,那么人们可能根本感知不到海洋潮汐的变化。同样的道理,人们对大气潮感觉不很明显,是因为我们身处大气层的底部。“大气和海水同属地球流体,且大气流动性更强。如果我们从外太空的视角观察,大气潮比海潮剧烈得多”。 “同样,引潮力也会对地壳产生一些影响,有数据表明,引潜力大时地球的形变可以达到半米。海洋变化更大,钱塘江大潮就非常壮观。而引起大气变化的幅度更大。”李国庆说,“一些低纬度地区这种影响更明显些,在高空 (8 千米 ~ 9 千米 的高度 ) ,空气可以上下振动 50 米 左右。由于大气是一种连续流体,地球又在旋转,这种上下的移动还会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因而会引起天气的变化。” 李国庆认为,作用在大气上的不光有引力,还有热力、平流影响等,潮汐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气压场的变化会引起空气流动,就会影响降水,因此对天气预报也会有些影响。“现在我们的天气预报模式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我呼吁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9/06/15/004091359.shtml 计算表明,地球潮汐形变导致的各圈层差异旋转,可使地壳、海洋、大气分别产生 0.2 、 0.6 、 80 米的固体潮、海洋潮和大气潮的上下震荡,长生各圈层的差异旋转,影响不同风带的风速和强度,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和清除有重要的影响。潮汐组合是潮汐强度极值和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极值所形成的活动期组合,中国雾霾的峰值一般出现在增强赤道气流向两极流动的潮汐组合,在增强两极向赤道流动的潮汐组合中,偏北冷空气活动变强,不利于雾霾的形成,在科学网有相关的对应数据。 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与天文条件密切相关。 4.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与雾霾频发期相关的规律及预测 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2013 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 2013 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 2013 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 2013 年 12 月 -2014 年 1 月的潮汐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 2014 年 2-4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 预计 2014 年 1 月末雾霾将逐渐变弱,进入 2-4 月的相对平静期。 特别声明:本文是最新的科学创新,为了雾霾的治理和预测而提前在科学网发表,版权所有,转载和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Li GQ.27.3-day and 13.6-day atmospheric 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 Atmos. Sci., 2005, 22: 359~374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 ( 3 ): 39~48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21 ( 1 ): 15~2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http://manu16.magtech.com.cn/geoprog/CN/volumn/home.shtml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陕西雾霾8天连发与北京1月雾霾最多:潮汐组合类型相同
热度 4 杨学祥 2013-12-25 07:10
陕西雾霾 8 天连发与 北京 1 月雾霾最多:潮汐组合类型相同 杨学祥,杨冬红 自 12 月 16 日 以来,陕西省已连续 8 天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预计关中地区的雾霾天气仍将持续到 26 日。 从 17 号开始,陕西省低层偏南风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高层西北风带来暖空气,造成我省关中、陕南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一般大雾形成时,大气属于静风状态,不利于雾霾的扩散,所以持续了较长时间的雾霾天气。 预计 25 号将有一股冷空气降临我省,在冷空气来临之前,暖湿气流将会加强。暖湿气流加强的同时,由于湿度加大带来更多水汽,所以今天到明天,雾会比前几日更加严重,能见度也会随之降低。雾越大,霾越不易扩散,会在大气底层越积越多,浓度进一步加强,所以造成今日进一步升级霾预警信号。预计 25 号冷空气如约而至后,雾霾将会逐渐减弱。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7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19.57002 度, 12 月 17 日 为日月大潮, 20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次潮汐组合中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陕西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陕西省关中、陕南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5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2 月 2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48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次潮汐组合中潮汐强度较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2013 年 12 月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是,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北半球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日月小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潮汐强度较小,地球扁率变大幅度小,地球自转变慢速度小,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规模小,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效果差。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 2013 年的 1 月,但在 1 月末得到改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2013 年北京 1 月份雾霾天气最多 仅 4 天空气优良。 2013 年,浓浓的雾霾天“拉开幕”,将会以什么样的天气“画句号”?本应频现蓝天的 1 月份却成了严重雾霾天最多的月份,而按往年惯例,污染天少不了的 11 月份,一级优的蓝天数却多得能“笑傲”全年。 污染最严重的当数 1 月 12 日 ,当天一些站点的 PM2.5 监测仪瞬间“捕捉”到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的细颗粒物突破 1000 微克。如果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一天中 PM2.5 浓度要控制在 75 微克 / 立方米才算达标的话,这天的 PM2.5 浓度超过新标准 10 多倍。 http://news.stnn.cc/c6/2013/12/24/1387864753722.html 潮汐组合 B : 1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日月亮近地潮, 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0.5247 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按往年惯例,污染天少不了的 11 月份,一级优的蓝天数却多得能“笑傲”全年,其原因在于 2013 年 11 月是两种潮汐类型的转型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2193.html 本次潮汐组合中潮汐强度很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北半球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北京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 相对于今年 1 月前三轮雾霾封锁京城时引发的大讨论,这次“霾伏”中的北京市民表现得都颇有经验,也比较淡定。在这个冬天,“朦胧美”也成了网络新的戏谑流行词。 近期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持续下降。 28 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了单独的霾预警,并预报本轮大范围雾霾天气将持续至 31 日。随后伴随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和降水过程,雾霾天气将逐步减弱。 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为何连续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一般而言,秋末冬初和春季变暖的时候,是雾的多发期。但今年 1 月份以来雾霾天气频繁,主要是强冷空气活动较少所致。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1-29/4530753.shtml 2014 年 1 月末到 2 月初,是两种潮汐类型转型期,雾霾有望在 1 月末逐渐减弱。不利于雾霾产生的潮汐组合类型如下: 潮汐组合 D : 2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2 月 2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19.16922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2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 3 月 2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南纬 0.00068 度, 2014 年 3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337.html 雾霾天气与潮汐组合类型的对应关系,给出了雾霾天气出现的天文原因,对雾霾天气的预测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是最新的科学创新,为了雾霾的治理和预测而提前在科学网发表,版权所有,转载和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责任。 相关报道: 西安平安夜空气质量“爆表” 陕西雾霾 8 天连发 2013-12-24 19:15: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转发至 【解说】记者 24 日从陕西省气象部门获悉,自 12 月 16 日 以来,该省已连续 8 天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预计关中地区的雾霾天气仍将持续到 26 日。 24 日是西方节日平安夜,记者当日下午在西安街头看到,天空依然是灰蒙蒙一片,往来车辆都开启了雾灯,不少外出的民众都佩戴口罩出行。 陕西省气象台当日 17 时再次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城市仍将维持重度霾。西安市环保局当日 17 时公布的 AQI( 空气质量指数 ) 再次“爆表”,达到 500 ,属于六级严重污染。 气象专家提醒民众,在雾霾笼罩下的这个平安夜,尽量不要出门,以防对健康造成损害。如果要出门,也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田进 冀浩凡 西安报道 责任编辑:【丁慧程】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3-12/24/content_29156109.htm 雾霾再度来袭 26 号冷空气影响岛城 2013-12-24 19:56 来源:今日   在电影里,圣诞节通常伴随着皑皑白雪,可今年岛城的圣诞节将在一片雾霾中度过了。上午,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今明两天,由于持续不利的气象条件,岛城空气质量将维持在重度污染水平,短时间内可能达到严重污染。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 12 月 22 号起,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多个省市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岛城也受到影响,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再加上缺乏强冷空气,从 23 号下午开始,岛城再度陷入雾霾之中。   气象人员介绍,今天岛城市区及周边能见度最低是 1.5 公里 ,相对湿度在 85% 左右,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主要是雾和霾的混合体。而这种雾霾天气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 25 号晚上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的来临。 文章来源:今日 http://news.qtv.com.cn/system/2013/12/24/010969552.shtml 哈尔滨出现雾霾天气 发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 更新: 2013-12-2422:03 新闻摘要: 新华网哈尔滨 12 月 24 日 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现雾霾天气 , 哈尔滨市环保局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环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 , 预计未来 24 小时内 , 哈尔滨市区大气层稳定 , 风力不大 , 空气质量将出现重 ......   近日一篇《哈尔滨出现雾霾天气 发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以下是《哈尔滨出现雾霾天气 发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详细内容 。   新华网哈尔滨 12 月 24 日 电 ( 记者程子龙 )24 日上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透明度差,有刺鼻气味。环保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 织梦好,好织梦 24 日上午,哈尔滨市环保局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环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预计未来 24 小时内,哈尔滨市区大气层稳定,风力不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将出现重度污染。   环保与气象部门建议,市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另据气象部门预测, 25 日将有阵性降雪,风力加大,空气质量将有所好转。   以上就是《哈尔滨出现雾霾天气 发布空气重度污染预报》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觉得好就按 CTRL+D 收藏下。 http://news.92jn.com/china/20131224/224739.html 陕西升级雾霾预警等级 多地将出现重度雾霾天 2013-12-23 21:54:41 来源:大秦网 陕西省气象台 2013 年 12 月 23 日 16 时 00 分 升级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 24 小时内咸阳、西安、渭南、宝鸡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重度霾,易形成重度空气污染。 防御指南: 1 、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 2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 为何今日升级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 1 、前期静风天气,雾霾扩散不去 从 17 号开始,我省低层偏南风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高层西北风带来暖空气,造成我省关中、陕南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一般大雾形成时,大气属于静风状态,不利于雾霾的扩散,所以持续了较长时间的雾霾天气。 2 、冷空气来临前暖湿气流会进一步加强导致雾霾升级 预计 25 号将有一股冷空气降临我省,在冷空气来临之前,暖湿气流将会加强。暖湿气流加强的同时,由于湿度加大带来更多水汽,所以今天到明天,雾会比前几日更加严重,能见度也会随之降低。雾越大,霾越不易扩散,会在大气底层越积越多,浓度进一步加强,所以造成今日进一步升级霾预警信号。预计 25 号冷空气如约而至后,雾霾将会逐渐减弱。希望圣诞老人能够为我们送来一股新鲜的冷空气。 根据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数据, 2013 年 12 月 23 日 15 时 西安地区 PM2.5 值普遍大于 500 微克 / 立方米,最大值达到 770 微克 / 立方米,西安地区能见度 2-4 公里 ,关中其他地区 PM2.5 值在 300-400 微克 / 立方米之间。根据天气形势分析,预计关中地区未来 24 小时 PM2.5 的浓度将维持在 300-600 微克 / 立方米之间,能见度部分地方将维持在 2-4 公里 ,省气象台 16 时发布雾霾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 24 日白天:陕北多云间晴天,关中、陕南多云间阴天,陕南南部局地有小雨或小雪( 0-2mm )。关中、陕南部分地方有雾或霾。明晚到 25 日:陕北、关中多云转晴天,陕南阴天转多云,南部部分地方有小雨或小雪。 26 日:陕北、关中晴天间多云,陕南多云间阴天,陕北、关中北部日平均气温下降 4-6 ℃ 。 http://www.tongchuan.ccoo.cn/news/local/2535423.html 2013 年 12 月潮汐组合:强潮汐导致冷冬和强震 已有 1114 次阅读 2013-10-23 07:55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潮汐组合 地震 冷冬 推荐到群组 2013 年 12 月潮汐组合:强潮汐导致冷冬和强震 杨学祥 2013 年 2 月 -3 月, 2013 年 9 月 -11 月, 2014 年 4-5 月, 2014 年 11-12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 3 天,为弱潮汐时期。 2013 年 4 月 -8 月, 2013 年 12 月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6-10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3 年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可能导致冷冬。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3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4-2016 年处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高温、干旱、强震、低温冻害等极端灾害的频发时期,如, 1959-1960 年。 2014 年整体潮汐偏强,南北震荡最弱。 潮汐组合 A : 12 月 4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2 月 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19.55370 度, 12 月 3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12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31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7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19.57002 度, 12 月 17 日 为日月大潮, 20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5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2 月 24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48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2 月 31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19.53718 度, 2014 年 1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3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5254.html 雾霾天困扰春运 北京酝酿出台大气污染治理条例 2013 年 01 月 29 日 16:2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0)0   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盘桓不散,“朦胧之美”终成中国人不能忍受之痛。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空气质量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今年伊始已遭遇了四轮重污染天气。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有网友自嘲,每个人都是“人肉吸尘器”。对此,北京计划于年底前出台《大气污染治理条例》,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水平。   “能见度太低了!”   “雾大了点儿。”   “有点味道,我戴两层口罩,给自己个安慰。”   相对于前三轮雾霾封锁京城时引发的大讨论,这次“霾伏”中的北京市民表现得都颇有经验,也比较淡定。在这个冬天,“朦胧美”也成了网络新的戏谑流行词。   近期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持续下降。 28 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了单独的霾预警,并预报本轮大范围雾霾天气将持续至 31 日。随后伴随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和降水过程,雾霾天气将逐步减弱。   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为何连续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一般而言,秋末冬初和春季变暖的时候,是雾的多发期。但今年 1 月份以来雾霾天气频繁,主要是强冷空气活动较少所致。   “主要是由于近期我国冷空气活动比较弱,大风天气比较少。在这种静稳的条件下,首先容易形成雾,另外空气中的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污染物的集聚效应,形成了霾的天气。”   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已于 26 日开始的春运交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8 日,河北多条高速关闭,石家庄市区能见度不足 200 米 ,机场能见度不足 100 米 ,进出港航班处于延误状态。中部的河南省境内多条高速路段关闭,郑州机场原计划航班 372 班全部延误。   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污染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跨省市、大区域”。目前,环保部正积极推动区域大气联防联控,以全面改善中国城市的整体空气质量。各地也纷纷出台各种条例法规,应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   北京已经把“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明确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来北京将开展以大气为重点的污染治理,与其他省市携手预报并治理空气污染,确保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 2% 。   北京治理 PM2.5 的“组合拳”主要包括:淘汰 18 万辆老旧机动车,在公交、环卫、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从 2 月起实施“京 V ”排放标准,严格管控施工现场扬尘,加快建设森林绿地等。   此外,北京史上最严厉、最细致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在征求意见,并有望年内出台。条例规定,遇到大气严重污染等环保突发事件,可责令排污单位停产,部分机动车停驶;在一定区域内机动车拟限行;停车三分钟应主动熄火;超四级风停止拆除工程等。这一系列措施将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平。   尽管节能减排、防治污染等众多举措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但专家表示,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雾霾天气无法通过短暂的人为干涉来治理,建议居民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保障个人健康。   “这个局面的改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特别对于大范围的雾霾,想人工影响是非常困难的。只能依靠大风或一些明显的雨雪天气来降低雾霾的浓度或者把雾霾吹散。” ( 记者 王智达 王洹星 ) 【编辑 : 马婷婷】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1-29/4530753.shtml 2013 年 1 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已有 1406 次阅读 2012-11-29 06:53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3 年 1 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2 年 10 月 -2013 年 1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3 年 1 月是 2012 年 10 月 -2013 年 1 月强潮汐时期的第四个月。全球 7 级以上地震, 9 月发生 1 次, 10 月发生 2 次, 11 月上旬发生 2 次(截止到 28 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 11-12 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1 月低温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2013 年 1 月 5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3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1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日月亮近地潮, 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0.5247 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6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 月 23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20.92863 度, 22 日为月亮远地潮, 21 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 23 度半), 23 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 月 27 日 为日月大潮, 30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2013 年北京 1 月份雾霾天气最多 仅 4 天空气优良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撰稿时间 2013-12-24 灰霾再次“攻城略地”。记者上午从市环保监测中心了解到,今天上午 9 点,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预计明天午后在强劲北风的清扫下,雾霾才能散去。 今天上午 8 点,市环保监测中心的实时数据显示,本市 PM2.5 浓度由南向北逐步升高,中心城区及南部地区的监测站点为中度 - 重度污染。 2013 年,浓浓的雾霾天“拉开幕”,将会以什么样的天气“画句号”?本应频现蓝天的 1 月份却成了严重雾霾天最多的月份,而按往年惯例,污染天少不了的 11 月份,一级优的蓝天数却多得能“笑傲”全年。 这一年,是北京开始在 35 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监测 PM2.5 等 5 项污染物质的“元年”。这一年,北京市环保局宣布,本市不再根据蓝天天数的多少评价一年的空气质量,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污染浓度计算空气是否达标。 抬头问天,今年,北京的空气质量“及格”了吗? 展望未来,已对 PM2.5 宣战的北京将因各种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而蓝天不断。 聊 2013 年污染天过半最脏值超标 10 多倍 2013 年 1 月的 31 天,北京仅有 4 个优良天,其余全部都是污染天,而且连续三天以上重度污染的过程达到 3 次之多。 污染最严重的当数 1 月 12 日 ,当天一些站点的 PM2.5 监测仪瞬间“捕捉”到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的细颗粒物突破 1000 微克。如果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一天中 PM2.5 浓度要控制在 75 微克 / 立方米才算达标的话,这天的 PM2.5 浓度超过新标准 10 多倍。 雾霾并没有因为在 1 月里的“过度表现”而收敛。只要冷空气不来,它就会隔三差五地冒出来。 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官微每天上午对外发布的监测结果,今年 1 月至 11 月,共有 184 个污染天,其中 1 月份最多,达到 27 天,污染天数拉了全年的“后腿”。 一级优好天儿距离目标差得远 今年前 11 个月共有 150 个优良天。近乎一半的优良天数按新国标( PM2.5 年均值的二级标准为 35 微克 / 立方米)来算,距离达标仍有很大的差距。 这 150 个优良天中,可被称为一级优的天数只有 40 余个,剩余的以“良”为标准的天数中,大多并不是真正的达标天。 按此前市环保局与人大代表座谈中透露的数字,经过近一年的测算,北京市 PM2.5 的年均浓度为 90 多微克 / 立方米,这几乎是年平均达标值的 3 倍。 改善首都空气质量的任务任重道远。 “两剂药”标本兼治正式向 PM2.5 宣战 今年 9 月 2 日,北京发布了《 2013 年至 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发布会现场的大屏幕上,“向 PM2.5 宣战!”几个大字彰显了北京必胜的决心。 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制定了 84 个重点任务,首次明确要求 50 多位委办局、区县以及企业的一把手将任务领走,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本区县或本企业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打磨”后, 11 月底,各区县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陆续对外公布。 如果说“ 5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是一服对症而下的“中药”,那么 10 月份出台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更像一剂救急的“退烧药”。当月,就因为重污染连续启动了重污染蓝色预警,相关部门采取了 4 项建议性减排措施。 www.stnn.cc http://news.stnn.cc/c6/2013/12/24/1387864753722.html 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3/12-24/5656598.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857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国洪涝灾害今年偏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和天文条件对比
杨学祥 2010-12-8 08:39
我国洪涝灾害今年偏重发生 为1998年以来之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05:01 北京晨报   据新华社兰州12月7日电(记者 朱国亮)今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有269座县级以上城市受淹,4200多人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这是7日记者从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7日,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说,2010年,我国洪涝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人员伤亡之多、社会影响之大、防汛任务之艰,为1998年以来之最。   陈雷介绍,今年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有111条河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有7个热带气旋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   陈雷说,今年截至目前,全国大江大河干堤和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 http://news.sina.com.cn/c/2010-12-08/050121600309.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24 10:42:19 1998年和2010年暴雨洪水与天文条件 1998年和2010年暴雨洪水与天文条件 杨学祥,杨冬红 据水利部资料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 厄尔尼诺事件(即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1997年5月,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年底达到盛期,到1998年6月基本结束。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每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第二年,我国夏季多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一条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另一条位于北方地区。这次异常偏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造成1998年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多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原积雪偏多。根据气候规律分析,冬春欧亚和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偏多时,东亚季风一般要推迟,夏季季风偏弱,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多雨。1997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是影响1998年夏季长江及江南地区降雨偏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异常。副高是影响我国降雨带位置和强度的重要因素。1998年6~8月,副高异常强大,脊线位置持续维持偏南、偏西,并且呈稳定的东北一西南走向。这一现象是近40年来罕见的。6月中下旬,副高位置尚属正常,降雨带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底至7月上旬,副高短暂北抬;从7月中旬开始,副高反常地突然南退,位置异常偏南偏西,并持续稳定了一个多月,使长江上中游地区一直处于西南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处,暴雨天气频繁出现,导致长江上中游洪峰迭起,中下游江湖水位不断攀升。 亚洲中纬度环流异常,阻塞高压活动频繁。 1998年6~8月,在亚洲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贝加尔湖西侧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多次出现阻塞高压形势,尤其是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少动,亚洲西风带经向环流占绝对优势,促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我国,这是长江流域持续多雨的冷空气条件。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为670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83毫米,偏多37.5%,仅比1954年同期少36毫米,为本世纪第二位。汛期,长江流域的雨带出现明显的南北拉锯及上下游摆动现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6月12~27日,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总降雨量达250~500毫米。其中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降雨量达600~9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至2倍。 第二阶段为6月28日至7月20日,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汉江上游和淮河上游,降雨强度较第一阶段为弱。 第三阶段为7月21~31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地区,雨量一般为90~300毫米,其中湖南西北部和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降雨量达300~550毫米,局部超过8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5倍。 第四阶段为8月1~27日,降雨主要在长江上游、清江、澧水、汉江流域,其中嘉陵江、三峡区间和清江、汉江流域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7 成至2倍。 松花江上游的嫩江流域,6月上旬至下旬出现持续性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降了暴雨。7月上旬降雨仍然偏多,下旬又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8月上中旬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局部地区半个月的雨量接近常年全年的雨量。嫩江流域6~8月面平均降雨量577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5毫米,偏多79.2%。松花江干流地区6~8月面平均降雨量492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03毫米,偏多26.5%。由于1998年气候异常,汛期降雨量明显偏多,造成了长江、松花江等流域的大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我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0米。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米,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米,超出警戒水位1.79米。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达82300立方米每秒,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南京站7月29日出现最高潮位10.14米,居历史第二位,在10.0米以上持续17天之久。镇江站8月24日出现8.37米的高潮位,仅比1954年低1厘米,居历史第三位 。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1-5月为强潮汐时期,6-8月为弱潮汐时期。强潮汐时期特征是潮汐强弱差距明显,冷暖空气大范围的南北拉锯,冷暖气候大起大落,造成中国大陆南北降雨均匀分布;弱潮汐时期特征是潮汐强弱差距不明显,冷暖空气在小范围内拉锯,冷暖气候在一定能够范围维持稳定,造成中国大陆南北降雨不均匀分布,形成旱涝不均的局面。长江大洪水对应弱潮汐时期是降雨云系长期雄居中国南方的根本原因。 1998年1-5月为强潮汐时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不超过三天。1998年1月30日为月亮近地潮,28日为日月大潮,26 日月亮在南纬-18.59969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2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27日为日月大潮,28 日月亮在北纬0.00051度,潮汐南北震荡最弱。3月2日为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叠加,月亮在南纬-0.00002度,潮汐南北震荡最弱;4月26日为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叠加,4月24日月亮在南纬-0.00084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弱;5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26日为日月大潮,28 日月亮在北纬18.96751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1998年1-5月强潮汐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强度整体中等,构成中国大陆冷空气活动南北大范围拉锯的大气候背景。 1998年6-8月为弱潮汐时期,6月21日为月亮近地潮,24日为日月大潮,24 日月亮在北纬19.04097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大;10日为日月大潮, 11日月亮在南纬-19.02867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11日和24日潮汐南北震荡使冷空气长驱直入长江流域,是6月12~27日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的原因。 7月16日为月亮近地潮,15日月亮在南纬-0.00004;23 日和10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在南纬-19.03499度,22 日月亮在南纬-18.52370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但比6月小,是降雨强度较第一阶段为弱的原因。 8月11日为月亮近地潮,12日月亮在北纬0.00014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小;22 日和8日为日月大潮,5日月亮在南纬-18.97543度,25日月亮在南纬-0.00022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不大,基本保持稳定,是降雨云系长期稳定在长江流域的原因。 1998年6-8月为弱潮汐时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相差三天以上。前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大,使冷空气长驱直入长江流域,后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稳定,是降雨云系长期雄居中国南方的根本原因。最大月亮赤纬角产生的潮汐南北震荡是长江流域的雨带出现明显的南北拉锯及上下游摆动现象的原因。 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发生,并持续到2010年4月。2010年1-3月为强潮汐时期,较强冷空气活动使北方低温暴雪频发。2010年4-6月为弱潮汐时期,5-6月降雨带长期滞留在广东、江西、福建一带,发生连续11次强降雨。每次强降雨都与潮汐组合对应。 1998年和2010年的强降雨记录表明,在夏季弱潮汐时期,由于冷空气南北震荡幅度较弱,降雨带有长期滞留在某一地区的可能,形成连续暴雨灾害和洪涝灾害。 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2010年的强潮汐类型与1957年类似,1957年的灾害记录值得关注:当年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57年1月3日黑龙江东宁西南发生7级地震,1957年2月24日台湾花莲发生7.2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中国发生特大干旱;松花江特大洪水,淮河流域大水造成鲁、豫、苏3省较严重水灾,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 2010年已发生的灾害:2009年发生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依然继续,可能还将持续3-5年;2月27日发生智利8.8级地震,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4-5月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应该继续关注1957年的其他灾害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8302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7-17 9:39:25 2010年拉尼娜将带来什么?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 。 我在6月28日指出,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署表示,2010年6月,全球陆地和海洋平均温度为16.2摄氏度,创下有史以来纪录的新高。今年1到6月,全球平均温度为12.2摄氏度,也刷新了所有时期的纪录。拉尼娜是全球性的冷事件,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候特点是极端冷暖事件交替频发:2010年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5-7月极端高温袭击欧美和亚洲,7-11月为强潮汐时期,低温冷害仍可能发生。 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尼娜事件的准备,预防暴雨北移、台风增强和低温冻害。 2010年7月末至11月初拉尼娜将快速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10年4月7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年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月22日,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月3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月6日持续下降,5月10日迅速下降 。 根据2010年4月29日和5月13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 。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 。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 。 2010年和1998年相似之处: 其一、2010年的潮汐类型为1-12月全年弱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的潮汐类型为1-11月弱潮汐南北震荡。 其二、2010年4-6月为弱潮汐时期;1998年6-8月为弱潮汐时期。 其三、1998年和2010年都是厄尔尼诺的第二年,拉尼娜的开始年。 2010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 。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尼娜事件在2010年下半年快速发展的准备。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24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477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1998年和2010年暴雨洪水与天文条件
杨学祥 2010-6-24 10:42
1998 年和 2010 年暴雨洪水与天文条件 杨学祥,杨冬红 据水利部资料 , 1998 年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 厄尔尼诺事件(即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 1997 年 5 月,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年底达到盛期,到 1998 年 6 月基本结束。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每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第二年,我国夏季多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一条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另一条位于北方地区。这次异常偏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造成 1998 年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多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原积雪偏多。根据气候规律分析,冬春欧亚和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偏多时,东亚季风一般要推迟,夏季季风偏弱,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多雨。 1997 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是影响 1998 年夏季长江及江南地区降雨偏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异常。副高是影响我国降雨带位置和强度的重要因素。 1998 年 6 ~ 8 月,副高异常强大,脊线位置持续维持偏南、偏西,并且呈稳定的东北一西南走向。这一现象是近 40 年来罕见的。 6 月中下旬,副高位置尚属正常,降雨带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6 月底至 7 月上旬,副高短暂北抬;从 7 月中旬开始,副高反常地突然南退,位置异常偏南偏西,并持续稳定了一个多月,使长江上中游地区一直处于西南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处,暴雨天气频繁出现,导致长江上中游洪峰迭起,中下游江湖水位不断攀升。 亚洲中纬度环流异常,阻塞高压活动频繁。 1998 年 6 ~ 8 月,在亚洲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贝加尔湖西侧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多次出现阻塞高压形势,尤其是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少动,亚洲西风带经向环流占绝对优势,促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我国,这是长江流域持续多雨的冷空气条件。 1998 年 6 ~ 8 月长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为 670 毫米 ,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183 毫米 ,偏多 37.5% ,仅比 1954 年同期少 36 毫米 ,为本世纪第二位。汛期,长江流域的雨带出现明显的南北拉锯及上下游摆动现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6 月 12 ~ 27 日,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总降雨量达 250 ~ 500 毫米。其中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降雨量达 600 ~ 900 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 9 成至 2 倍。 第二阶段为 6 月 28 日 至 7 月 20 日 ,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汉江上游和淮河上游,降雨强度较第一阶段为弱。 第三阶段为 7 月 21 ~ 31 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地区,雨量一般为 90 ~ 300 毫米,其中湖南西北部和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降雨量达 300 ~ 550 毫米,局部超过 800 毫米 ,比常年同期偏多 1 ~ 5 倍。 第四阶段为 8 月 1 ~ 27 日,降雨主要在长江上游、清江、澧水、汉江流域,其中嘉陵江、三峡区间和清江、汉江流域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 7 成至 2 倍。 松花江上游的嫩江流域, 6 月上旬至下旬出现持续性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降了暴雨。 7 月上旬降雨仍然偏多,下旬又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 8 月上中旬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局部地区半个月的雨量接近常年全年的雨量。嫩江流域 6 ~ 8 月面平均降雨量 577 毫米 ,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5 毫米 ,偏多 79 . 2 %。松花江干流地区 6 ~ 8 月面平均降雨量 492 毫米 ,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103 毫米 ,偏多 26.5 %。由于 1998 年气候异常,汛期降雨量明显偏多,造成了长江、松花江等流域的大洪水。 1998 年长江发生了自 1954 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 6 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我省沿江潮位自 6 月 25 日 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 7 月 6 日 达 9.90 米 。沿江苏南地区自 6 月 24 日 入梅至 7 月 6 日 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 10.28 米 ,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 11.29 米 ,超出警戒水位 1.79 米 。    7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 7 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 8 月 2 日 最大达 82300 立方米 每秒,仅次于 1954 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南京站 7 月 29 日 出现最高潮位 10.14 米 ,居历史第二位,在 10.0 米 以上持续 17 天之久。镇江站 8 月 24 日 出现 8.37 米 的高潮位,仅比 1954 年低 1 厘米 ,居历史第三位 。 值得注意的是, 1998 年 1-5 月为强潮汐时期, 6-8 月为弱潮汐时期。强潮汐时期特征是潮汐强弱差距明显,冷暖空气大范围的南北拉锯,冷暖气候大起大落,造成中国大陆南北降雨均匀分布;弱潮汐时期特征是潮汐强弱差距不明显,冷暖空气在小范围内拉锯,冷暖气候在一定能够范围维持稳定,造成中国大陆南北降雨不均匀分布,形成旱涝不均的局面。长江大洪水对应弱潮汐时期是降雨云系长期雄居中国南方的根本原因。 1998 年 1-5 月为强潮汐时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不超过三天。 1998 年 1 月 3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8 日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在南纬 -18.59969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 2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7 日为日月大潮, 28 日月亮在北纬 0.00051 度,潮汐南北震荡最弱。 3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叠加,月亮在南纬 -0.00002 度,潮汐南北震荡最弱; 4 月 26 日 为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叠加, 4 月 24 日 月亮在南纬 -0.00084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弱; 5 月 24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6 日为日月大潮, 28 日月亮在北纬 18.96751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 1998 年 1-5 月强潮汐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强度整体中等,构成中国大陆冷空气活动南北大范围拉锯的大气候背景。 1998 年 6-8 月为弱潮汐时期, 6 月 21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4 日为日月大潮, 24 日月亮在北纬 19.04097 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大; 10 日为日月大潮, 11 日月亮在南纬 -19.02867 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 11 日和 24 日潮汐南北震荡使冷空气长驱直入长江流域,是 6 月 12 ~ 27 日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的原因。 7 月 1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5 日月亮在南纬 -0.00004 ; 23 日和 10 日为日月大潮, 9 日月亮在南纬 -19.03499 度, 22 日月亮在南纬 -18.52370 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但比 6 月小,是降雨强度较第一阶段为弱的原因。 8 月 11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2 日月亮在北纬 0.00014 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小; 22 日和 8 日为日月大潮, 5 日月亮在南纬 -18.97543 度, 25 日月亮在南纬 -0.00022 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不大,基本保持稳定,是降雨云系长期稳定在长江流域的原因。 1998 年 6-8 月为弱潮汐时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相差三天以上。前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大,使冷空气长驱直入长江流域,后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稳定,是降雨云系长期雄居中国南方的根本原因。最大月亮赤纬角产生的潮汐南北震荡是长江流域的雨带出现明显的南北拉锯及上下游摆动现象的原因。 2009 年 9-11 月为弱潮汐时期,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发生,并持续到 2010 年 4 月。 2010 年 1-3 月为强潮汐时期,较强冷空气活动使北方低温暴雪频发。 2010 年 4-6 月为弱潮汐时期, 5-6 月降雨带长期滞留在广东、江西、福建一带,发生连续 11 次强降雨。每次强降雨都与潮汐组合对应。 新华网北京 2010 年 6 月 22 日 报道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罕见洪水,圩垸决堤;三级响应,二级响应 一场抗洪救灾攻坚战正在南方十省区打响。 10 余条河流水位超警,部分河流超 1998 年大洪水。 17 日,广西西江出现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首次超警洪水。 21 日,洪水淹没了湖南湘江著名风景区橘子洲部分地段。江西第二大河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下游乡镇上万人被困,受灾人口 10 万。 22 日早,决口长度扩大到 400 米 。 国家防总负责同志在江西抚河干流决口现场表示:今年水情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主要江河洪水量级大,部分河流超过 1998 年。江西信江、抚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重现期 50 年;福建闽江发生 30 年一遇的大洪水。 二是发生洪水河流众多。 6 月 13 日 以来的暴雨洪水涉及长江、闽江、西江三个流域,江西、福建等 110 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9 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 三是闽江、湘江、资水等南方 11 条主要江河同时发生洪水,近年来少见。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入汛以来,仅南方地区就连续出现了 10 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与以往相比,南方汛情局部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区一些地区重复受灾,部分地区降雨偏多五成以上。 灾害触目惊心,救灾刻不容缓。截至 22 日,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洪涝受灾人口 5943 万人,农作物受灾 3720 千公顷,因灾死亡 364 人,失踪 147 人,倒塌房屋 33 . 9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 665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多 2 倍 。 1998 年和 2010 年的强降雨记录表明,在夏季弱潮汐时期,由于冷空气南北震荡幅度较弱,降雨带有长期滞留在某一地区的可能,形成连续暴雨灾害和洪涝灾害。 2010 年 7-11 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2010 年的强潮汐类型与 1957 年类似, 1957 年的灾害记录值得关注:当年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57 年 1 月 3 日 黑龙江东宁西南发生 7 级地震, 1957 年 2 月 24 日 台湾花莲发生 7.2 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中国发生特大干旱;松花江特大洪水,淮河流域大水造成鲁、豫、苏 3 省较严重水灾,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 2010 年已发生的灾害: 2009 年发生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依然继续,可能还将持续 3-5 年; 2 月 27 日 发生智利 8.8 级地震, 4 月 14 日 青海玉树发生 7.1 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 4-5 月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应该继续关注 1957 年的其他灾害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 国 '98 大 洪 水。 http://61.142.127.153:8080/UploadFiles/2629-1.doc 2. 1998 年长江大洪水。 http://www.jswater.gov.cn/News.aspx?NewsId=6807 3. 南方暴雨已致 364 人死 147 人失踪。 2010-06-22 20:32:20  来源 : 新华网 ( 广州 ) 。 http://news.163.com/10/0622/20/69QEMKTQ000146BD.html 4. 杨学祥,杨冬红 . 2010 年和 1957 年的相似潮汐条件和相似灾害 . 发表于 2010-5-19 13:28:4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242 附件: 南方暴雨导 10 省区受灾 南京入梅却滴雨未下 2010 年 06 月 22 日 10:00:42  来源: 现代快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和民政部统计显示,截至 6 月 21 日 8 时, 6 月 13 日 以来发生的强降雨过程造成江西、福建、湖南等南方 10 省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累计受灾人口达 2515 万人,农作物受灾 1361 千公顷,因灾死亡 175 人、失踪 107 人,转移人口 171 万人,倒塌房屋 14.4 万间。 据国家防总监测,受强降雨影响,全国共有 35 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江西全省 26 条河流超警,信江、抚河等 6 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的大洪水,信江与抚河洪水发生频率达到 50 年一遇特大洪水等级。福建闽江继 6 月 18 日 发生 30 年一遇大洪水之后,再次发生超警洪水。湖南湘江、资水等发生超警洪水,其中湘江全线超警。 中央气象台:暴雨预警由橙转蓝,华南仍有大到暴雨 在经历连续八天的暴雨后,南方地区降雨强度开始减弱,范围也已缩小。中央气象台 21 日将暴雨橙色预警降为蓝色预警,预计这两天,华南等地仍有大到暴雨,同时,高温天气开始向江汉地区蔓延。 据中国气象局最新监测, 20 日 8 时到 21 日 8 时,强降雨范围开始缩小,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中部、湖南南部、广西南部出现降雨 50-90 毫米,局部地区超过 100 毫米。 中央气象台 21 日将暴雨橙色预警降为蓝色预警,预计 21 日到 22 日,浙江中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部和南部以及云南南部和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昨天是农历夏至,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高温天气也开始向南方扩张。 20 日,我国近一半省份出现高温天气。其中,南京、上海、杭州、南宁、广州、拉萨六城市气温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中央气象台昨晨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 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甘肃西部偏北地区、陕西北部偏东地区以及关中和陕南、山西中南部、北京、天津、重庆东北部和南部以及海南大部等地将有 35-37 摄氏度、局部地区将出现 38 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紧急应对 铁道部:情况紧急时立即拦停列车 针对南方水灾,铁道部出台雨量警戒指导性意见。意见要求,当雨量超过警戒值或区间状况不明时,要及时按预案要求提出限速或封闭线路的申请,情况紧急时要立即拦停列车。进入 6 月以来,铁道部连续 3 次发文,要求进一步排查隐患,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与此同时,铁道部出台雨量警戒指导性意见。列车运行中,机车乘务员要加强与值班人员的联控,按规定速度运行;遇有突发暴雨或危及行车安全情况时,要果断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并迅速向公安部门报告。 受洪灾影响, 6 月 16 日 至 25 日上海南站至龙岩的 K197 次列车已全部停运。 6 月 20 日 上海发往昆明、赣州、长沙、福州、武昌、贵阳、广州等方向的 18 趟列车停运, 2 万多名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目前,除鹰厦铁路、峰福铁路(福建段)部分路段因水害影响仍在抢险外,穿越鹰潭的沪昆铁路保持畅通。此外,江西境内京九、皖赣、铜九、武九、赣龙铁路也保持畅通。针对江西境内未来几日雨情变化,南昌铁路局已调集 2000 多名抢险人员、数十台大型机械和充足路料,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以确保江西境内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各地汛情 江西部分地区灾情超 1998 年余江 4 万群众被困 目前,持续暴雨已经造成江西中北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灾情超 1998 年大洪灾。截至 20 日晚 8 时,江西省共有 89 个县 ( 市、区 )1052 个乡镇 491 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364 千公顷,倒塌房屋 50276 间,转移人员 46.4 万余人, 3 人死亡, 7 人失踪, 18 万余群众被洪水围困。江西省防总 20 日发布消息称,余江县中潢圩出现重大险情,并有 1 座万亩圩堤漫堤溃决。暴雨导致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余江、东乡、南城、资溪等县城受淹。其中,余江县城淹没水深达 1.5 米 ,约 4 万群众被困。 浙江 23 日起又有新一轮大范围强降水 记者从浙江省气象台获悉,短暂的停歇后, 23 日降水将从浙江南部卷土重来, 24-26 日强降水影响全省,已经饱受强降水侵袭的浙江西南部地区将再次经受严峻考验。 6 月 17 日 以来浙江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致使 50 万人受灾,十多人伤亡。 影响公路 10 条国道省道交通中断 大庆到广州高速塌方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昨天 18 时 45 分报道,随着新一轮强降雨的到来,江西、湖南等地 11 条国省干线公路因水毁交通中断。公路方面,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共计 2 条国道、 8 条省道、 1 条高速因水毁局部交通中断。江西仍是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 : 国道 206 余干县珠桥段、省道 208 宜黄县二都段、省道 315 、省道 320 南昌市境内路段、省道 227 南昌市梅山段交通中断,其中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江西宜丰至修水段发生塌方,交通中断,预计将于 6 月 27 日 恢复通行。 自 20 日上午沪昆高速公路江西鹰潭段部分路段被冲毁、 320 国道鹰潭路段被洪水淹没之后,鹰潭交通受阻严重。目前,公路抢修工作正紧张进行。鹰潭是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沪昆铁路、鹰厦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 320 国道均在鹰潭交会。截至 21 日 10 时,江西省交通部门仍在向沪昆高速公路冲毁路段投放石料,并协助交警部门组织受阻车辆绕行。 影响菜价 高温降雨致 全国蔬菜平均价格降幅缩小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 ( 下同 ) , 6 月 21 日 ,蔬菜价格继续下降 ; 水果、肉类、水产品、食用油价格微幅变动 ; 成品粮、禽蛋、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受近日全国气温普遍较高、南方多省区市频降暴雨影响,全国蔬菜平均价格降幅缩小。监测的 21 种蔬菜中,有 13 种价格下降, 3 种价格上涨, 5 种价格持平。其中茄子、白萝卜、豇豆、苦瓜价格降幅在 1.0% 2.0% 之间,生菜、西红柿、四季豆、黄瓜、菜椒、土豆、尖椒、胡萝卜和大葱价格降幅均未超过 1.0% 。   梅雨梅雨,南京就是没雨 气象专家:梅雨没按预计路线走 入梅后,气象台天天预报有雨,市民于是纷纷做好防雨准备,可是老天爷似乎与气象台抬起杠来,就是不下雨,快一周了南京没见半点雨星,一些市民调侃道:这气象台也未免太执着了吧? 预报不准,真是烦死人 天气预报说有雨,我天天带着伞。这倒没什么,我前两天还打算洗车,听说要下雨,就想等等。可现在雨一直不下,弄得我也一直不敢洗车。真郁闷,这雨到底是下还是不下啊?李先生指着自己的车抱怨道,车身、车窗上都有不少灰,可要是一洗车就下雨,那这车不是白洗了? 赵先生也对天气预报不准大发牢骚:我刚装修的房子,正准备开窗通风散味。天气预报说有雨,害得我一直不敢开窗,怕上班时下雨,家里没人及时关窗,淋坏了刚装的实木地板。可这雨又不下,我总不能一直关着窗户憋气吧? 50 多岁的张大妈对天气预报也是有话要说:我一直挺相信天气预报的,这两天天气热,想换凉席,准备把凉席和被单、被套都洗一下,可气象台说要下雨,我一直不敢洗。这不,席子没换上,被单也睡得不舒服。 上个周末,南京某报头版头条大标题写道,今天南京有雷阵雨,提醒市民做好防汛准备。不少市民因此推迟了出游行程,但一整天太阳高挂,连乌云影子都不见,真让大家懊恼不已。 网友调侃气象台太执着 对于气象台预报有雨可又不下雨的尴尬,一位网友在西祠上发帖:气象台很执着,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连续好几天,气象台天天预报有雨,无奈老天爷不配合,就是不下雨,还骄阳当空。气象台也很执着,老天爷不下雨我就天天报有雨,总有一天会下雨的吧?总有一天我会报准的吧!诸葛亮在世就好了,请他老人家仗剑求一场雨。 网友甚至还拿出网上天气预报进行对比,大呼网上天气预报竟然比气象台要准许多。 但也有几位网友表示,预报有误差在情理之中:测量还有误差,预报能全部报准就不叫预报了。 抱怨归抱怨,对于不下雨,一些网友也颇为开心。南方多省持续大暴雨,北方又高温逼人。对此,一名网友颇为感慨:南京还真是运气好,没灾没难,真算是个宜居城市。 江苏的雨去南方下了 入梅以来,南京的天气预报怎么都不准?昨天,市民把对近来天气预报的质疑发进了南京市气象局的网络发言人论坛。但是截至记者晚上发稿,气象局的网络发言人尚未作出回应。 气象专家表示,预报准确问题确实让人为难。前些日子,在气象云图上,副高逐渐北抬,暴雨区明明覆盖到了南京,但是 17 日开始,副高的势力却突然开始减弱,始终停滞在江苏以南地区,给浙江、江西、湖南带来了大到暴雨,而南京始终都处于梅雨的边缘,一直阳光灿烂。 6 月 17 日 ,副高达到了入梅的标准,江苏省气象台才发布梅雨信号。但是目前 副热带高压受到阻力,行动迟缓。它没有按照预计的路线行走,一直停留在江苏以南的浙江、江西、湖南一带。所以江苏地区降雨一次又一次落空。 据了解,一般在 5 月中下旬,华南地区会出现前汛期的大气环流,随着季节变化,大气环流会缓慢推移。 6 月中旬,当大气环流进入江南地区,就会出现上海、南京、合肥一带的梅雨季节。由于今年的大气环流未像往年一样移动,而是一直维持在 5 月底的状态,使得华南地区不仅下了前汛期的雨,也下了本来应该下在江南地区的雨,从而导致南方地区出现持续暴雨,而江苏却无雨的现象。 专家表示,梅雨期的预报是一种转折性天气预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随时可能影响到最终天气情况。这就给天气预报造成了难度。从目前的天气形势来看,一旦副高继续北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后,江苏还会有大到暴雨。(朱蓓 赵守诚 孙羽霖) 17 日入梅宣布得太早了? 就在 17 日南京入梅的当天上午,苏南只是局部飘了些小阵雨,随后南京一直都是大晴天,梅雨似乎根本没来过。 昨天,多位气象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现在天气条件看,南京并没有入梅,因此现在既不是空梅也不是三伏天。那么,这是否意味 17 日入梅宣布早了?对此,江苏省气象台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6 月 15 日 ,江苏省气象台宣布南京将于 17 日入梅,但是, 17 日至 21 日的梅雨雨带位置偏南,因此南京一直无雨。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气象专家对记者说,从现在天气条件分析,未来南京以多云为主,因此南京入梅的条件还不具备,江苏气象台宣布入梅偏早,真正的梅雨季节还没到。今年江苏可能会出现晚梅。 对梅雨接连爽约的现象,老百姓也有说法称或是空梅,或是三伏天。对此,专家称均不准确。 梅雨是因为强盛的暖湿气流北上,和北方弱冷空气交织形成的,雨带常常维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的重要特点是降水持续时间较长,而且雨量会比较大。按照严格的入梅标准,入梅后连续三天,如果没有下雨就可以称为空梅。由于副高减弱,梅雨季节不能算真正来到,因此说是空梅也为时尚早。 而连续晴好天气也并不是老百姓说的三伏天。一般三伏天都是在梅雨结束后才会出现。气象专家表示,每年梅雨过后,江苏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7 月至 8 月总有一段晴热高温少雨的时期,这才是大家所说的三伏天。 对于 17 日入梅可能宣布早了的说法,专家认为并不奇怪。梅雨标准是气象学家凭借历年经验总结出来的。专家认为,既然是人工制定的标准就会有存在的误差可能性。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江苏还是没有明显的降雨信号。但是大气环流有可能出现跳跃式移动,副热带高压突然移到江南地区或者北方。只要副热带高压开始跳跃式的前进,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还是会出现在江苏。一旦梅雨雨带北推至江苏,江苏就会迅猛降雨。虽然南京的梅雨大幕始终没有正式拉开,但是梅汛期出现大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目前湖南、江西上空停留的大云团还有可能往江苏方向移动,一旦到达南京,估计最少将有 100mm 左右的降水。如果在南京下个半天,估计很多地方都会淹水。预计梅汛期依旧会维持在 20 天左右,并不排除月底和下月初梅雨势力加强。(孙羽霖) (责任编辑 : 于蕾 )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0- 06/22/c ontent_20130278.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7127 次阅读|3 个评论
火山猛喷无关地震是误传
杨学祥 2010-4-19 04:12
冰岛火山喷发与近期地震频繁无关是误传 杨学祥 严重影响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这次冰岛的火山爆发除了对空中交通存在影响之外,是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这次冰岛火山具有哪些特点?中国网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火山问题专家魏海泉进行了连线。魏海泉表示,此次冰岛火山喷发影响主要在对流层中,平流层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与近期地震频发无关 。 问:我们看到最近地球的各种运动相对频繁,那么冰岛的火山爆发于我们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跃有相关联吗? 魏海泉:这很难讲是否有什么关联,可以说这是两回事。地球是动态的,所以会有不同的动力学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能量释放的方式 。 以上的一问一答,并不能得出冰岛火山喷发与近期地震频繁无关的结论:两回事不一定就无关联,很难讲已经做出了说明。事实上,4月12-14日为强潮汐时期,对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有激发作用,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这正是地球是动态的,所以会有不同的动力学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能量释放的方式。报道曲解了专家的意见 。 冰岛火山喷发与近期地震频繁无关是误传,这会误导对后期灾害预防的判断。 1. 杨华。地质专家:冰岛火山喷发与近期地震频繁无关。2010-04-16 20:04:46 来源: 中国网。 http://news.163.com/10/0416/20/64DSGQQI000146BD.html 2.杨学祥。关于地震预测的争论:如何听取专家的评论意见。发表于 2010-4-18 4:59:1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3233 火山猛喷无关地震(组图) 2010-04-19 03:37 来源:重庆商报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