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母语保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上海市民每人应必须学会一种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luohaijun 2010-4-11 10:13
北京某领导坦诚要求北京市民每人必须学会一种外语,以体现一种大都市的包容和开放性和国际性。而事实上,对于贡献,北京显然忽视了究竟是谁对北京的发展做出了无可磨灭的贡献,那就是全国的老百姓,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友邦,友邦从来只做收割机,比如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是他们收割机上的粮食。北京市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建好的,北京大大小小的服务业基本上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和农民工伺候着。友邦一方面在北京体验着人上人的优越感,一方面又对中国指手划脚。因此如果要体现包容性和开放性,要体相国际化和感恩的道德,就应该强烈要求强制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每位市民必须学会一种地方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这样才能更好与全国人民交流。 当前,在外语尤其是英语大举进军中国语言市场,挤压我们母语的生存空间情况下,我们的汉语空间进一步压缩退化,有志之士认为照此下去,到2300年,中国几无可书写汉字只认,无识汉字之士,无可说汉语之人。汉语将和古埃及语和亚美尼亚语言一样,将彻底消失。因此如果从保护母语的角度来说,需要做的工作确实太多了。 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母语完全被英语全方位打败了。比如:1.从教育的重视程度来说,上海方面已经提出高考不考语文,只考英语了。现在基本上大学不开设语文课,而大学英语课却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学分和教学时间。2.在中国内地招聘人才的角度来看,英语6级是一张十分重要的通行证。表面作用似乎超过了任何其他能力。3.许多大城市对外来人口要成为本市居民的必要条件也是英语至少要4级以上,从没有说母语水平要如何如何。4.在国内无论大大小小的重要不要的会议上或者新闻发布会上,不管有没有外国人,基本上会配备外文翻译的。甚至发言人就只说英语。比如2008年刘翔退赛的新闻发布会,哪怕是中国记者,发言人回答也一定要说英语。5.和国外交流的时候,基本都是我们用人家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政府部分也好,个人也好,基本都潜意识认为语言沟通的责任在于我们。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一和外国人交流,基本就是我们用人家的语言来交流。比如北京奥运会时期,对出租车司机的的外语就有集中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市长还提出了要让北京市民每人会一门外语,以方便和国外交流。世博会开园之际,亚运会开幕之时,市民学习英语的热潮在官方的要求下又将达到一个极致的水平。至于到了国外,比如旅游和访学,所有的中国人基本上都认为必须要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而从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友邦就不可以必须用我们的汉语来和我们交流呢?那些到中国来旅游者基本上就不会说汉语或者故意不说汉语,即使是在中国的留学生,能说汉语的也极少说,他们和导师和同学的交流也是用英文,或者是逼迫导师和中国同学用英语和他们交流。6.现在在任何场合,汉语中混杂英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你从不会看到任何英文中混杂汉语的现象(我说的是汉字)。 从保护语言的角度来说,从维护和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交流和稳定和谐的角度来说,北京、上海市民有义务也必须每一个人学一种我们的地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而不是量全国之力,结友邦欢心,都去学外语,讨友邦欢心!!!
个人分类: 社会民生|3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CCTV屏蔽NBA和母语保护的艰巨性!
luohaijun 2010-4-10 09:40
最近,因为CCTV屏蔽NBA等英语缩写而引起了热议,中央电视台方面认为单纯的诸如NBA缩写并不一定被所有的观众所了解,因此需要屏蔽,还举例比如IPO、GDP等热门词汇也需要屏蔽。而反对者则首先说明CCTV本身也需要屏蔽。煞是十分热闹。 如果从保护母语的角度来说,需要做的工作确实太多了。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母语完全被英语全方位打败了。比如:1.从教育的重视程度来说,上海方面已经提出高考不考语文,只考英语了,大学没有语文课,英语课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学分和教学时间。2.在中国内地招聘人才的角度来看,英语6级是一张十分重要的通行证。表面作用似乎超过了任何其他能力。3.许多大城市对外来人口要成为本市居民的必要条件也是英语至少要4级以上,从没有说母语水平要如何如何。4.在国内无论大大小小的重要不要的会议上或者新闻发布会上,不管有没有外国人,基本上会配备外文翻译的。甚至发言人就只说英语。比如2008年刘翔退赛的新闻发布会,哪怕是中国记者,发言人回答也一定要说英语。5.和国外交流的时候,基本都是我们用人家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政府部分也好,个人也好,基本都潜意识认为语言沟通的责任在于我们。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一和外国人交流,基本就是我们用人家的语言来交流。比如北京奥运会时期,对出租车司机的的外语就有集中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市长还提出了要让北京市民每人会一门外语,以方便和国外交流,至于到了国外,比如旅游和访学,所有的中国人基本上都认为必须要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而从没有想过,那些到中国来旅游者基本上就不会说汉语或者故意不说汉语,即使是在中国的留学生,能说汉语的也极少说,他们和导师和同学的交流也是用英文,或者是逼迫导师和中国同学用英语和他们交流。6.现在在任何场合,汉语中混杂英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你从不会看到任何英文中混杂汉语的现象(我说的是汉字)。 我的较早的一篇博文《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0804 中已经论述了,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要学外语,而不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从一出生就说外语,不是消灭母语。但是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有人就已经论述了母语的消亡时间在2300年左右,那个时候基本上所有的中国人不认识汉字,不会说汉语了。这就是中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正视的问题。 英语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全民学外语根本没有必要,中国学生花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花在一门外语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而现在还有大量的专家学者还在强调要更重视外语,估计他们是从精英和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来说的,但是现在的教育是平民教育了,因此这个才是出发点。 中国缺的是外语翻译人才,对于优秀的国外著作翻译不过来,国内优秀的著作翻译不过去,中小学的外语教师水平极低,尤其是会话和交际能力,导致中国学习了十几年的学生基本不会对话和交流。然后既得利益集团还在厚颜无耻说要加强外语教学。 照本人的建议,高考外语不计总分,只做参考,如同体育成绩一样,大学完全可以取消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而以专业英语代替。 最后,对于中国一些政府部门的量全国之力,结友邦欢心的思维根深蒂固,做一点反问,既然要求北京市民每人学一门外语,而事实上对北京贡献极大的是中国各地的老百姓,为什么就想不到要北京市民每一个人必须学一门地方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呢?
个人分类: 社会民生|461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