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素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条件不好的)研究生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
热度 8 wangdh 2018-1-29 02:23
(科研条件不好的)研究生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 王德华 首先大家不要产生误解,我这些文字是对那些科研条件不足的院校的研究生们说的。 接着上篇文章继续说。 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后我说“如果自己所在的单位科研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科研氛围不好,怎么办呢?有没有提升的途径和办法?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走出去。” 对,研究生要想主动办法,主动找机会,走出去看看。走出去,就是另一片新的天空。 链接: 导师自身的科研经历会影响其指导能力 我记得早些时候(上个世纪 80 年代前后?),不少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很重视“调研”这个环节,导师或学校会有安排研究生在开题前到全国各地与自己相关的单位和实验室去进行调研,去拜访和请教相关的导师。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学术交流不通畅。有些研究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确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课题。 时代发展了,网络发达了,信息流通了,很多信息不需要出门就很容易得到了。这需要研究生有心,有获取这些信息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事情的发展却是另一个样子的,越是信息发达的时代,在一些具体事情上越是没有确定的信息了,甚至是真假难辨了。 科研条件不好的研究生如何走出去?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供相关的研究生们参考 : 1 、主动联系进行联合培养。 这是一个提高自身很好的一个方式,现在也很普遍。如果导师主动联系,研究生更要积极配合,机会难得。很多时候需要研究生自己主动联系,在征求导师同意的前提下,到条件好的导师那里完成学位论文。一旦迈出这一步,就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科研经历。如果研究生能够充分抓住和利用这个机会,对于自己未来的学术路,将会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身边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的例子不少见。 2 、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现在各个科学学会和学术团体都很重视学术交流,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全国性的专业会议,有学术年会,有学术届会,也有一些专题会议。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积极争取参加这种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如果有成果,可以申请做口头报告,可以申请以墙报的形式展示。如果没有成果,也可以申请参会。参会的目的就是开拓视野,了解外边的世界,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需要导师的支持。 参加学术会议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个人科研素养的方式。举个例子,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联合组织的“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会议”,已经举行了 13 届,参会代表从开始的不足百人到今天的 500 多人,已经成为了国内动物生态学界的品牌会议。随着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两栖爬行动物分会,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及国际动物学会的加入,会议内容越来越丰富,学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个会议上,全国各地的动物生态学工作者都会交流自己的科研进展。近年来研究生报告的比例占主流。这些年来,我们是眼看着全国研究生们的学术水平和报告水平在整体逐年提高,单位之间的差距在明显缩小,甚至已经看不出多少差异了。在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上,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如果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眼界就更宽了。 3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班。 针对研究生或青年学者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班和小型研讨班等,每年也不少。导师可以安排研究生参加,研究生也可以主动给导师提出来,要求参加这些相关的培训班。在利用这些机会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就顺便了解了外边的世界,通过交流,也会认识自己的现状。 如果没有机会进行联合培养,没有机会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也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班,还有一个间接的方式,就是多参加学术报告会。大学或学院或实验室,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做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对于研究生,这也是一个提高的机会,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同时,多读科学文献,读上档次的文献,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途径。 研究生需要有眼光,有谋划,有行动。要走出去,走高一点,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了解外边的发展,清楚自己的现状。在信息时代,更不能做井底蛙。 作为同时代的研究生,学校条件不好,科研氛围不好,导师学术水平也不高,这些都不是自己对待学问糊弄、将就和凑付的理由,也不是自己不上进安于现状的理由。 做学术,就应该到有条件的地方去。 读研究生,就应该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去。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3804 次阅读|20 个评论
什么是一流的学术素养?
热度 2 zhangjiuqing 2016-5-18 10:37
什么是一流的学术素养? 前一阵子大家讨论“科学素养”,到现在也还是模模糊糊的。 现在估计该是讨论学术素养了,尤其是什么一流的学术素养。 以下中国教育报的最新报道: 本报北京5月17日讯(记者 唐琪)如果为中国“211工程”大学的校长们画一幅最具群体特征的肖像,会是什么模样?54岁左右、男性、名校出身、理工科、博士、实际年收入平均17.34万元……这是《中国211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报告》给出的答案。 该报告由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课题组牵头,选择我国112所“211工程”大学作为调查对象,从大学校长的专心、专长、专职三个维度,对我国“211”大学校长群体的专业化状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并在《中国教育报》上独家发布。 报告用翔实的数据总结了中国“211”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211”大学校长主要由名校出身、平均年龄为54岁的男性理工科博士组成,62%的“211”大学校长拥有理工科博士学位,人文社科出身的校长占37%。93.1%的“211”大学校长是中共党员。 “ 211”大学校长具有一流的学术素养和社会影响力。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9.4%,高于美国大学校长84%的博士学位比例。90.8%的校长是博士生导师,47.3%的校长曾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校长在任期间获国家级科技奖平均为1.6项;任校长期间平均学术类论著数为32.5篇(部)。现任中国大学校长两院院士的比例为26%,其中,41.2%是在担任校长以后获评院士的。“211”大学校长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占三分之一。 没有看到报告原书。不知道学术素养是如何定义的,但从新闻给出的数据看,该报道的学术素养(含社会影响力)的几个标志性指标是: 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科技奖励,学术论著,两院院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但恕我愚钝,我不理解这几个指标为何能标识一流的学术素质。 希望在看到报告全文后能够解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8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和兴趣
热度 28 wangdh 2016-2-5 14:32
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和兴趣 (王德华) 前些日子在美国进修的学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美国合作导师近期的一个小故事。他说,他的导师去年年底摔成重伤,脊柱受到重损,肋骨也断了几根,手和脖子都不能动。为了方便开组会,导师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医院,每周四让研究组成员去医院开组会。因为学生有篇稿子需要修改,导师让他去医院,在治疗间隙,与他讨论文章的修改。导师口述,他写。新年后,导师可以坐轮椅走动了,每周做轮椅去办公室 2 次。一个周二,学生与导师又讨论论文返修的事,还是导师口述,他写,但学生说他听写总是跟不上导师的口述,有些着急。导师带来了耳机和麦克,用 word 的语音录入功能直接修改文章,对学生的照顾,学生很受感动。导师对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十分认真,都快 2 点了,导师说他要去听学术报告了,他下午 4 点才坐车走,等听完报告,还有一点时间,再和他讨论论文的修改。稿件终于在 4 点前讨论完了,学生以为可以投稿了,但导师对他说,文章改得很好了,回家我再过一遍,周末发给你。 这个过程,对于一直在国内接受学术培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冲击力。他感慨说,对于一位在 Nature 、 Science 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的 60 多岁的老教授,身体在康复中,坐着轮椅还坚持去听学术报告,如果他没有兴趣怎么能做得到呢?这才是敬业,是真敬业,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摔成那个样子,我一定是万念俱灰了,那还有心思搞科研?学生说他的导师很乐观,还经常跟他们开玩笑。 这个故事是很让人感动的。我也被感动着。我对学生说,要不是你的亲身经历,如果别人传说,说不定还有不少人不相信呢。中国的科学与国际的差距就在这些方面。学术环境有差异,学者的素养有差异,研究生素养有差异,所以学术就有很大的差异。你亲身经历了,是很幸运的。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你遇到了,是福气,其感悟和体味也会一生受用。 这位学者身上折射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他的行为所诠释的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敬业和兴趣的内涵。 我们都知道当今国内的学术界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体制的问题,是不可否认的。学者的素养,学术界的风气,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术界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信仰,需要一种境界,需要一种奉献和执着。如果学者的本质东西丢失了,学术界的核心丢失了,必然会出现今天媒体报刊上爆出的那些学术界的事情来。 我们都在说浮躁,也都知道浮躁对教育和学术的危害,但我们都无法摆脱浮躁。哪个方面不浮躁呢?仔细想想,多年前,我们研究组的论文在投稿前,学生和导师经过多遍修改后,还要经过研究组每个人的审阅,每个成员都要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才定稿,外投。我做学生的时候,写好的论文初稿还要通过邮局寄给国内的同行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这些好传统,现在都很难坚持了。不信你问问身边的研究生们,哪个研究生不急着投稿?哪个研究生投稿后不是天天刷屏看稿件状态?哪个刊物是核心期刊,哪个刊物是 SCI 期刊,哪个刊物的 IF 是多少,哪个刊物是一区二区,哪个刊物发表论文快速, ……. 他们比导师们都清楚。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该说的说,该做的做。尽量将学术要求与学生的利益要求统一起来,与单位的考核要求统一起来,与项目的考核要求统一起来。这,当然不易。很多事情,就是在做中纠结,在纠结中做。 日子在一天天过,希望在一天天燃起,也在一天天破灭。梦,总是有的。明天,总希望是更好的。 猴年到了。猴年,更是猴急的一年。 祝福各位猴年大吉。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2385 次阅读|55 个评论
“论文接收” = “仅获得大会发言机会”
huanghelai 2010-4-24 23:19
作者:黄合来 【核心提示】对任何从你手上出去的东西都要负责!!论文被接收就好比开大会给了你一个发言机会,讲的好不好要看听众对你论文的反响,对学术声誉而言,讲不好还不如不讲,人们往往只记得1 次大会发言的糟糕,而忘记了其余99 次的精彩。 题目一目了然!前面博文几次提到这个观点,但均没有展开。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是说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因此对这个观点应该不同意见不多。该观点是在一次跟学生讨论时潜意识蹦出来的,随着搞科研年头的增进,对这个观点越来越认可,以下是这个观点形成的一系列典型事件。 1. 2003年刚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士,一个博后师兄给我传授科研经验。他说他做科研有个爱好,就是给别人的论文找错,他看过的论文上面都是密密麻麻一堆批判,他说 每篇论文都有问题,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 , 找错是一个找思路并且让自己更严谨的方式 。 2. 我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总喜欢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讲故事,导师总是纠正我,说 论文不是要表达你懂多少,而是要表达你找到的新东西 ,是写给同行看的。而且,统计学意义上 写得越多越容易出错 ,越容易被人挑毛病。 3. 我博士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会一个老师质疑我博士论文中的一个假定,我简要回答了他的提问,最后强调这个部分已经在行业最好的杂志发表了。老师们哄堂大笑: 在期刊发表就是对的么 ?期刊发表与否只有2-3个审稿人进行投票,论文发表是给你在同行面前报告自己成果的机会,而已!! 4. 我博士毕业后申请系里一个职务,完全没有问题,但程序上需要一份推荐信。于是我找了本系一个中国老师,他满口答应,但要我自己写个东西给他,他同意就签字。于是我完全没当回事的写了一个一页的草稿给他,受到了他的严厉批评,他说他让我写这个就是想看看我的水平,并告诫我 对任何的从你手上出去的东西都要负责 ! 5. 2008年我在行业一等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篇文章,而且2篇直接接收为期刊论文,非常兴奋,也有点得意忘形。又凭着自己多年的英语教育背景,在会议宣读其中一篇期刊论文前完全没有认真的排练要讲的东西。结果PPT出了一点小问题,导致方寸大乱,结结巴巴,丢人现眼。最关键是跟领域第一大牛同台,台下还有很多以前只闻其名不谋其面的牛人和同行,无限汗颜!!!我想我将来需要很多年才能在他们心中挽回自己的声誉。 6. 博士毕业后这一两年,经常给领域顶级杂志审稿,基本每周一篇,充分了解了论文发表全过程。前面博文定义: 学术素养是对科研的敬畏程度 。我每次都是怀着敬畏的态度去审每一篇稿子,我们专业稿子基本都是8000字以上的长文,因此我每次都需要花大半天时间去精读,去找错,去苛刻而认真的提意见。 这个审稿经验让我对论文发表有两个体会: 第一,论文发表只有2-3个审稿专家把关,而审稿专家难免在知识结构和深度上参差不齐,甚至有所欠缺。当审稿人之间有冲突的时候,编辑有时会采取一种平衡的态度。 高水平杂志能在文章质量上把住底线,但文章的最终质量和水平仍然只有作者自己能把握 。 第二,在审了很多稿子之后,对行业内研究人员尤其是所谓牛人们有个大致印象,有好印象,有不好印象。有的牛人很少出手,但出手必是重招,十分佩服;但有的虽然也是牛人,但非常喜欢灌水,一个东西搞出几篇文章,一个模型到处进行没有实质改变的应用。可限于人家的科研实力、知识广度和写作技术,有时又不能找到合理的理由退稿。这种文章如果是个初出茅庐的博士生完成的就还不错,但是 对于牛人应该要求更高,应该搞出更有创意,对行业发展更有指导性的东西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学术素养不足的一种,反正这样的人发表文章越多,在我心理的地位和声誉就越低,以后我审他们的稿就会更挑剔,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 学术声誉是学者的学术生命线 的一个原因。 最后想重复前面博文的一段话来作为结语: 论文被接收不等于获奖,不等于科研成果被认可。只好比开大会给了你一个发言机会 ,讲的好不好要看听众对你论文的反响,从声誉上来讲,讲不好还不如不讲。 高水平杂志基本能保证你的论文在60 分以上,而至于最终成绩,仍然只能是你自己来控制,有的61 分,有的99 分,差别很大,而这就是你所反映出来的研究水平。 大多数同行只通过阅读你的论文来建立对你的声誉,而且所谓 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 ,前面定义了reputation 是一个opinion, opinion 往往不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汤,这也是提出论点 科研是个高危行业 的一个原因,人们往往只记得你那1 次大会发言的糟糕,而忘记了你其余99 次的精彩。 参考博文: 授人以鱼 ,不如 授人以渔 /黄合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4737 科研是个高危行业:议学者声誉 /黄合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0783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2734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研是个高危行业:议学者声誉
huanghelai 2010-4-10 23:41
作者:黄合来 该文以学术声誉是学者的学术生命线为题刊载于《学习时报》2010.05.17科学技术版 http://www.studytimes.com.cn:9999/epaper/xxsb/html/2010/06/28/07/07_40.htm 【核心提示】科研是个高危行业,学者的声誉一毁不返。发表论文是个建立声誉的方式,更是一个毁坏甚至毁灭声誉的简单途径。本文从学术道德、学术素养、学术贡献三个层面小议学者声誉的建立。以自勉!以共勉! 学者的声誉是反映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这个指标却不系统,有时候甚至不科学,学者不能在学术道路上犯错误,尤其是低级错误。跟商人不同,商人失败可以重来,学者的声誉一毁不返,跟矿工相似,科研也是个高危行业。维基百科对声誉的定义是: Reputation is the OPINION of the group of entities toward a person, a group of people, or an organization on a certain criterion. 注意这里用的是opinion, 不是systematic, 不是scientific,当然更不是科研团体官位,不是发表文章数量,不是科学检索,不是IF高低。 毫不夸张, 学术声誉是学者的学术生命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学术声誉呢?我认为,学者声誉的获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剖析: (1 )学术道德底线:原创、真实、遵守版权 学术道德有三个底线:原创、真实、遵守版权。现在谈的最多的所谓学术不端基本包括侵犯这三个底线的四类行为:抄袭、数据造假、一稿多投、购买论文。原创性和真实性是科研行为的两大传统基本准则,抄袭和数据造假行为历来为学术界所不齿。而基于论文数量的单一评价机制又催生了一稿多投的行为。最后是购买论文,一般比较低端,真正学术圈的人不大可能通过购买论文的方式去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购买论文的问题基本是发生在学术圈以外,由于行行看论文的机制直接导致的,这可能是中国特色。 科研是个探索性的活动,学者是个高素质的团体,能否遵守学术道德底线,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只能通过自律。 科研成果的取得尤其是通过论文发表的方式是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用某种固定的机制去监督和评价。最近出现的一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无论其功能多么先进,相信也只能守住学术不端行为的部分底线,比如抄袭、一稿多投,甚至对于高级抄袭方式,比如多源抄袭都无能为力。 一个科研工作者只有严格遵守这三个学术道德底线才能被真正称为学者,因此学术道德教育应该成为进入学术圈的第一课。一个学者要建立自己的声誉当然远远不止遵守这些底线,然而这三个底线却是学者毁坏甚至毁灭自己学术声誉的最简单途径,也是最不能容忍的行为。这几年出现的院士造假、长江学者造假、校长造假不都是很好的例证么? (2 )学术素养:对科学的敬畏程度 通往学术的道理只有一条,第一站是学术道德,第二站就是学术素养。我认为,学术素养可以简单的定义为对科学的敬畏程度。科学是什么? Science i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any subject especially for the physical universe (wiki). 那么科学研究活动又是什么呢?Resear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or any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to establish facts (wiki). 多么高尚的活动,多么值得敬畏的工作! 那实际上又怎么样呢?科研活动有没有获得首先来自学者的最基本的敬畏呢?每天论文出版浩如烟海,又有多大部分真正能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到指导或推动作用呢? 我们数论文过日子的尴尬局面何时是个尽头 ?笔者是工科实践型的专业出身,从事科研工作和高水平杂志审稿也有几个年头了,虽然坦白讲,在科研上,自己认为现在仍然是个paper producer的层面,但一直对本行业的科研行为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到底做出什么样的东西才应该去投稿?科研杂志上面到底应该出现什么样的论文?这个问题有时候在面对一篇评审论文要做拒绝/接收决策的时候尤为纠结。可能有的人会简单回答:创新性,可是怎么定义创新性呢,除了创新性之外还应该有什么呢?多少的标榜着所谓创新完全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创新!而更有多少一个研究成果拆成若干篇文章去发表,一个东西用在a上发一篇,用在b上发一篇,用在c上发一篇,而实质上对a,b,c的应用完全没有区分度层面上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这就是我要谈的学术素养,一个反映对科学敬畏程度的东西,而实质上这个东西没有固定定义,也没有固定标准,却能实实在在折射在一个学者的声誉上面。现在学术界通用的同行评议制度是一个只能过滤低水平论文,不能甄别高水平论文的机制。因此我常常跟学生说,发表论文代表什么?是获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么?是获奖么?SCI论文就是获奖么?不是! 论文被接收就好比开大会给了你一个发言机会 ,讲的好不好要看听众对你论文的反响,从声誉上来讲,讲不好还不如不讲。当然高水平杂志基本能保证你的论文在60分以上,而至于最终成绩,仍然只能是你自己来控制,有的61分,有的99分,差别很大,而这就是你的研究水平。而且,同行只通过阅读你的论文来评价你的声誉,更关键的是,所谓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前面定义了reputation 是一个opinion, opinion往往不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汤,这也是本文取名科研是个高危行业的一个原因,往往人们只记得你那1次大会发言的糟糕,而忘记了你其余99次的精彩。 循着这个逻辑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发表论文和声誉显著相关,正负相关皆有可能 。因此,对建立声誉而言,论文贵精不贵多,宁缺毋滥! (3 )学术贡献:对科学和实践的推动 声誉的最后一个层面当然也是通往学术大师的最后一个关卡,伟大的声誉来自伟大的对科学或实践的推动贡献。 没有人会去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过多少SCI文章,发表过几篇science和nature,也没有人去统计他/她获得过多少科研项目和经费。 而实事上大多数学者都在科研的道理上成为了垫脚石,成为了牛顿所说的那个巨人肩膀的一份子。伟大的科研成就貌似有点可望而不可及,但要知道,成为了支撑牛顿的肩膀的一部分也是何其令人鼓舞,重大的成果虽然往往以一两个作者来标榜,而实际上任何科学和技术的重大进步都离不开广大的科研同行多年的尝试和努力。另外要强调的是,伟大声誉的建立,非凡学术贡献的取得,离不开前面两个环节:学术道德和学术素养。对于年轻的学者尤为重要,严守学术道德,培养学术素养是通往重大学术贡献的必经之路。 结语 :学术道德、学术素养、学术贡献组成了反映学术声誉的三个层面,我们国家在严抓学术道德层面的当下,也要开始考虑年轻学者的学术素养培养问题,这样才能期待培养出真正的学术大师,对人类做出杰出学术贡献,回答钱学森之问。 相关博文: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7893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2796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