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积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多少好书可以重来?
热度 1 aceyea 2011-7-13 21:48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24-584 谢玉铭 他和C.H.郭查理合编的《物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物理学实验》将基本原理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对于启发学生帮助极大,成为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物理学优秀教材,曾受到美国教育学家J.杜威的称赞。24-582 谢希德 中国女物理学家。物理学家 谢玉铭 之女。 余生也晚,未得品读这等好书!学生时代正值应试教育的大好时光,终究无缘见识到“将基本原理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对于启发学生帮助极大”的教材,不是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历史上中国人自己的名家名作都不能充分挖掘出来,或出个原著作为纪念版,或后来人有着超越的勇气,在原著的基础上修订增辉,又何必放弃积累、另起炉灶,甚至低水平重复呢?
16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习漫谈(49):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热度 23 sqdai 2011-6-22 07:57
上个周末,在京工作的一位研究生时期的老同学来访,又邀约了他的本科同学(我的老同事)聚谈。青年时代的老朋友,可以无话不谈;书生之间聊天,三句话不离本行,话题总是绕着学问转。我的这位老同学,“文革”后到国外访问,兴趣转向地球流体力学,回国后转到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学术方面颇有建树,至今仍在埋头苦干。 我们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正当青春年少时期,在一起快乐地用心钻研功课的往事,他突然冒出一句话:“总而言之, 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我的脑子一闪,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妙!值得记下来,可加以发挥。可不是吗?上苍在时间的给予方面,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只要你活着,每天总是 24 个小时, 1 分也不多, 1 秒也不少。至于拿时间来派什么用场?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由。怎样高效地利用时间,也得由自己来琢磨。你可以目不斜视,抓紧时间,潜心做学问,长见识;心无旁骛,争分夺秒,专心做工作,作贡献,最后总能学有所成,没有成就,也会有成绩、成果。当然,你也可以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热衷于声色犬马,大手大脚地挥霍时间,到头来一事无成,到了白发苍苍之时,就会哀声叹息,悔之晚矣! 举一个用时间来“堆学问”的例子,昨天刚从电视里看到的。 近日经朋友介绍,每天傍晚,我只要在家,就从 17 : 39 开始,专心收看北京卫视的保健节目“养生堂”。在这档节目里,每天由名医(中医、西医)针对实际情况给中老年朋友传授保健知识,内容精彩迭出。昨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国推拿按摩学会副会长臧福科大夫,专门讲如何对常见的肩周炎(亦即“肩关节周围组织炎”)进行按摩治疗。从中,我听到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堆按摩学问”的故事。我发现,他对肩周炎的发生机理十分清楚,对关节构造了如指掌,对合理运用按摩指法胸有成竹。 他提及早期推拿按摩治疗肩周炎时因急于求成导致失败的教训。他经初步学习后,知道此病的诱因是关节液纤维化,引起关节粘连。因此,就用很重的手法,努力撕开粘连的关节,由于用力过度,没有撕开粘连,反而把关节囊撕裂了,造成病人病情恶化的结果,后来还是他师傅挽救了危局。此后,他接受了这个深刻教训,重练基本功,一面向师傅学习,一面熟读医书,同时在医疗实践中细细体会,进行创新。他足足用了十年时间“堆学问”,最后琢磨出“滚、摇 - 提、抖”“三部曲”。其中 3/4 的时间用于“滚”这个“预备”环节,所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独创手法。 讲了基本原理之后,找出一位患有严重肩周炎的现场听众,他一边继续讲解,一边让助手用上述“三部曲”施治。奇了,不到五分钟,病人霍然而愈!本来抬不起来的左手臂,居然可以绕过头顶做梳头动作了!这位病人说,过去她也接受过按摩治疗,疗效从未如此神奇。( 以上是回忆后的记录,医学上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 这就是化十年时间“堆学问”的结果!真是十年磨一剑啊! 那么,怎样利用时间来“堆学问”呢?这里有一个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问题,前几天在博文评论中与大家讨论过,现在稍加系统化。 众所周知,每天 24 小时,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必修课”所占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清醒度”大有区别,有时很清醒,有时很迷糊;而且每个人的清醒时段和迷糊时段各不相同,还因季节而异。因此,第一步就要分析自己的清醒度与时段的关系。 根据自己的实践,我总结出如下规律性做法: 梦醒时分计划全天事项 (分清轻重缓急,安排好做事情的次序); 清醒时分从事艰辛工作 (读难懂的书籍文献,做深刻的思索等); 迷糊时分进行简单劳动 (打字、画图、整理资料、做实验准备等); 大段时间做系统性工作 (读专著、读文献、一气呵成写论文等); 零碎时间干累积性事情 (记忆英语单词、读科普著作或方法论专著的一章一节等); 休闲时间抓突发性灵感 (赶紧记下灵光一现的思路,甚至可因此中断休息)。 下面简单地解释一下。 我主张科学工作者不管老少,都应该“赖床”,也就是说,梦醒了不要蹦起来下床,最好迷迷糊糊地再躺它半个小时(急于上班上学的另当别论),这段时间是产生“顿悟”的最佳时段,关于顿悟,以后再谈。我习惯在梦醒时分计划全天要做的事情,通常至少有三五件,把它们一一排序,做起事情来就有条理性。 每天的清醒时段最可宝贵。青年人精力充沛,大部分时间都清醒着,年纪大了就容易犯困。比方说,我目前全天的清醒时段为 5 : 00 ~ 8 : 00 ; 10 : 00 ~ 11 : 30 ; 15 : 00 ~ 17 : 00 : 20 : 00 ~ 23 : 00。 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时段做那些非做不可的正事,累了就歇息。 每个人每天总有相对迷糊的时段,这时就要量力而行地从事机械性、重复性的琐事,即使出错也无大碍。做科研的难免要做一些大段打字、准备或清洗实验用具等小事情,就不必占用宝贵的清醒时段。 学习、科研要有好成绩,经常需要连绵不断的阅读或“长考”,那就不要吝惜整段时间干活,必要时可以不眠不休。我年青时有过一次连续工作 36 个小时的经历,身边放着点心、茶水,饿了就用来充饥,端坐在书桌前一气呵成地写成两万字的文章。当然,这样做是一时兴之所至,极有害于健康,不宜再做,更不宜推广。 时间的“边角废料”应充分利用,以前的博文常有谈及(例如参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2425 ),这里不赘述。 如何抓住休闲时间突然冒出来的灵感?这一点也放到日后讲“顿悟”时再说。 上面是我的体会,不一定正确。关于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每人可以有各自的想法和做法。 综上所述,请朋友们记住:学问之塔,是用时间一点一滴地堆砌起来的;要想有学问,没有现成的捷径;而在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方面,人人都可以挖潜。 写于 2011 年 6 月 22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1416 次阅读|32 个评论
漫谈学习(47):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
热度 47 sqdai 2011-6-12 07:46
感谢科学网这个平台,让我结识了一群好学青年。每天与青年朋友们不拘形迹地切磋,是最为开心的事情。说实在的,我的博文大多比较严肃,可读性不算很强,愿意细读并积极参加讨论的一定是对理想、对学问有追求的人。 近来的讨论中,不少朋友多少有一点急躁情绪,看到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优秀学术前辈做得这么好,相比之下,自己有种种不足之处。想要追赶,又感到有点像“老虎吃天”,无从下手。比如说,意识到自己的数学、物理基础不理想,但又不知从何补起,难免有点沮丧。 因此,今天想赠送各位两段名言: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况《劝学篇》 我们在中学的语文课中学过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熟知所引的话的深意:明白过去的过失不可挽回,但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可以追补。也就是说,想清楚了正确的途径,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想要学习新知识,就从今天开始。 看看古人。据说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中年才开始写诗,由于他刻苦学习,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例如:“边庭飘砜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燕歌行》) 再看今人。钱伟长先生开始学电脑时 64 岁,经过钻研,居然发明了一种汉字输入法(“钱码”),还担任过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学会的一任会长。 大家还知道更多的大器晚成的例子。从中可以悟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到了,努力了,就能做得到。 怎么做?就要听听古代哲学家荀子的话了。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步步为营方能成功。所引的话里,“跬步”(“跬”音 kui )指的是“半步”,或指自然地跨出去的步子。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时刻记住,一旦自己焦躁了,就想想荀子的话。 就说数学学习吧!我们发现大科学家的数学基础都极为扎实,但应该知道,这是艰苦读书、日积月累的结果。例如,爱因斯坦曾用了半年时间读通了黎曼几何;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年轻时就把数学名著《现代分析》(“ Modern Analysis ”)的全部习题做了一遍。 我有一位朋友,工科出身,很想做理科类型的科研。我对他说:“那你必须先在数学方面‘脱胎换骨’,夯实基础。建议你把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五大卷啃一遍,按你的现有基础,一两年就能做到。”可惜他没有按我的话去做,目前的成绩没有达到理想境界。 怎样“积跬步”呢?我的建议是: 第一步,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梳理”一遍:根据现在的需要和对未来的追求,过去在数学知识方面有何不足之处? 第二步,制订一个中期计划(五年左右),确定自己在夯实数学基础方面的总体目标; 第三步,订出年计划,由浅入深,由简及繁,急用先学,边学边用。争取每年学懂 1 ~ 2 门数学的分支学科。以自学为主,可争取适当地听一些课,因为有些课程自学有难度; 第四步,不断总结,随时修订计划,以利再战。 可以相信,经过大约五年的努力,你就可以在数学方面“旧貌换新颜”了。上述各个步骤也适用于其它科学知识的学习。 以上想法供朋友们参考。 写于 2011 年 6 月 12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27027 次阅读|86 个评论
人类在积累中选择了空虚
yanghualei 2010-11-16 08:29
生命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活动是一系列的物化、生化反应,故有生命的状态应该是一个极易催生上述反应并保持此活跃的状态,生命的历程是一渐进或突变的历时变化过程,应是一个非平衡的状态, 不平衡是一种空虚的状态,平衡是一种无聊的状态,故人类在积累中选择了空虚,在消费中选择了无聊, 欲望是不能得到满足的,这是人类的法则,一旦所有物种都进入满意的状态,系统将变得如此的不稳定即如此的无聊。 一般大的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且其导致大的损失,理所当然小的灾难发生频率高但其导致小的损失 ,但这也未必合理,小的灾难也可以逐级生成复杂而处于混沌的边缘,最终放大灾害生成大的损失,就如逐长的沙堆如在多放一粒沙就有可能生成大沙崩,大的灾害也可以逐级缩小化解为小的灾害。 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都得不断的进化,因为其生存依赖的物种、与其竞争生存环境和生存食物的异物种,总之是其克,其生以及与其同类的物体都在进化,故其必须进化, 初始有你控制,但过程有环境决定 。 科学家不断的寻找着不变形、共性以及有序,其可知无序也是事物的一种状态且其更普遍,其多于有序就像无理数多于有理数一样,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噪声比信息也许更有用 。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点击”
boxcar 2010-11-7 09:40
刚才看刘庆丰的博文【 1 】,写评论的时候提到了点击时代,这时突发灵感,决定拆拆点击二字。 科学网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之一是博文的点击率(量),有的人真在乎,有的人真不在乎,有的人嘴上说不在乎其实心里可能很在乎,有的人嘴上说在乎其实心里不太在乎。作为网络时代首屈一指的量化考核指标,点击量和点击率(单位时间或单贴的点击量)显然可以直接用于评价一个网站、一个写手或者一篇文章(帖子)是否成功。对于盈利性质的网站来说点击量可能要意味着广告收益之类的经济利益,对于非盈利的网站起码也和受关注程度挂钩;对于写手个人来说,点击量将和其知名度相关联;对于一篇文章,则关乎其影响力。有这么多利好跟在后面,谁人能真的不在乎点击量?其实,关于点击是不用我长篇大论地分析举例的,很多内涵早已经隐藏在这两个字里面,只需我把它们轻轻一拆,大家立刻就能明了。 先看点字。点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占字,下面的四个点儿是个火,也就是占火了。也就是说,占住了比较火热的东西,点击量多的网站和文章,当然都是很火爆的,会占据排行榜上最有利的位次。击也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土字,下面一个山字,连起来读就是土山。土山都让是堆出来的,这意味着点击量也是要靠堆土山一样一点点儿的积累,逐渐积少成多。所以点击量不大的博客或者网站甭着急,慢慢来,既然面包会有的,点击量也会有的。迅速积累起来的关键是占火,所以深谙此道者自会去多整点儿火爆的话题(语不惊人死不休)、弄出些火热的场景(掐架引发围观)。 由于点和击都是上下结构,这也暗示着在网络文化盛行的点击时代,大家在排行榜中的地位难免要有些上上下下,参悟透了这一点,或许大家的心态都会好些。 参考: 【 1 】刘庆丰: 厚颜自荐一篇旧文: 咱们的专家与教授为什么一触即跳?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1168
个人分类: 科学网|336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英文论文词句的积累
whcuser 2010-10-18 11:58
用excel文件。按打头的字母,分作26个sheet,便于排序和查找。 另一种办法是存入26个txt文件中。
个人分类: 科研|2887 次阅读|3 个评论
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豆腐块”(30篇)
热度 1 eagerss2008 2010-8-26 10:07
2008年5月15日至2010年8月14日,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豆腐块30篇。 2009年7月以来,工作和学术都处于迷茫状态,但思考和努力却未曾停止,因而时常会有豆腐块见诸报端,给迷茫中的我带来小小的慰藉。现将这些豆腐块晾晒于此,以作纪念。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教! 一体化双师型 ■何应林 我国职业教育提出并推行一体化或双师型(劳动部门习惯提一体化,教育部门习惯提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旨在适应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需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走出一条有合格师资支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有效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劳动者,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所谓一体化教师,是指教师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这种教师的主要特点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提出的。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具有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背景、经验及表征其水平的专业技术职务(如技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的教师。这种教师的基本判定依据是同时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和相应行业专业技术职务。当然,双师型主要是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   笔者认为,理想的职教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强调的双。因此,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专业师资特有的素质要求,职业教育师资应从一体化教师或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所谓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又具有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背景、经验及表征其水平的专业技术职务,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的专业课教师。 (中国教育报, 2008 年 5 月 15 日第 3 版) 半工半读 的理论基础 ■何应林     半工半读 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部分时间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工作),以 工 促 读 、以 工 养 读 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将 读 和 工 结合,使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形成和全面发展。根据对 半工半读 理论和实践的分析,笔者认为, 半工半读 的理论基础主要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教学做合一 理论和技能形成过程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全面、和谐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人的全面生成,包括人的 身 和 心 两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身 是指身体,身的发展即体力的提高和体质的增强; 心 是指精神,心的发展即智慧、道德和审美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职业技术等全面教育,使人实现全面发展;二是职业教育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人实现全面发展。    教学做合一 理论。 教学做合一 是指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宗旨,教、学活动必须以做为载体和目标,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教学中推动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三者中,做是核心。做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学生通过亲自做的环节,掌握知识,磨练技能,发展兴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 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对于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从制度上保证将教和学与做融为一体,有利于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技能形成过程理论。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指通过练习而逐渐掌握某种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它分为认知、联系形成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学习者都需要及时地进行实践练习。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条件下,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前,实践练习在后;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阶段,学生只能进行模拟练习,而真实性生产环境下的实践练习往往被安排在较后的实习环节。这样,就使得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为了保证学生技能的有效形成,职业教育需要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两个环节安排得紧密一些。 (中国教育报, 2008 年 10 月 24 日第 8 版) 技能的 终身学习 途径 ■陈丹 何应林    通过反复学习、练习和反思,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既是技能培养的正确方法,也是终身学习时代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技能的 终身学习 可以通过工学结合、实践学习、技能培训和自我学习等途径来实现。    工学结合途径。 工 是指实践,既包括模拟环境下的实践练习,也包括真实生产环境下的生产性实践活动。 学 是指理论学习,它既包括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也包括课外与动作技能培养有关的理论学习。在学校教育阶段,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实践学习途径。学习动作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动作技能的应用过程中,学习者根据实践效果对以前学习的技能及其学习方法进行判断和分析,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在工作中,学习者通过反复学习、练习和反思来提高技能水平。其中,学习既包括向书本学习,也包括向周围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学习。    技能培训途径。技能培训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对于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训中,学习者要补充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技术,熟悉新的设备,有针对性地练习一些动作技能,并接受培训教师的反馈。    自我学习途径。自我学习包括完全自我学习和部分自我学习。完全自我学习是指学习者凭借专业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教学音像资料等自己学习动作技能理论,然后自行创造或利用相关实践条件进行练习,从而掌握动作技能;部分自我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或师傅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之外,通过查找资料、摸索练习和请教他人等方式,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工学结合、实践学习或技能培训等途径进行部分自我学习的。 (中国教育报, 2008 年 11 月 20 日第 3 版) 如何看待专业硕士学位招收应届生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何应林 : 有利于培养理论基础好的应用型人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各有问题 , 前者 理论 不足 , 后者 实践 缺乏 。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学位教育应在坚持 实际问题导向 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 学术学位教育应更多地结合实际问题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 让应届生接受专业学位教育 , 有利于培养出有较好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人才 , 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 但应该突出专业性 ,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 以就业为导向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3 月 23 日第 5 版) 【出谋划策】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何应林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 , 中职教育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应该注意保证质量 、 强化特色 、 统筹发展 。 质量是中职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 。 保证质量需要首先明确中职质量的 应有之义 , 然后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各地区 、 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 应的措施 , 并监督落实 。 中职要实现较快发展 , 还需要强化特色 。 因为特色可以使中职教育产生较强的 吸引力 , 使其 出口畅 , 入口旺 , 从而进入良性发展甚至加速发展的轨道 。 国家和地方需要认真考虑中职教育的统筹发展 , 保证上下一心 , 形成合力 。 还 要实现标本兼治 , 从而促进中职教育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4 月 6 日第 7 版) 如何看待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院办 何应林 : 对大学排行榜应规范其发展 大学排行榜顺应了我国社会 数字化 管理的趋势 , 而且给人以科学 、 客观 、 公正的印象 , 所以市场广阔 。 但是 ,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 一些大学排行榜在发展过程中 走了形 、 变了味 , 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 甚至对其存在意义的质疑 。 笔者对大学排行榜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担忧 , 但我认为对其进行 规范 优于 废止 。 大学排行榜不但可以激发大学之间的竞争 , 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活力 , 而且可以为社会公众认识大学提供一个依据 , 所以其存在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 当大学排行榜的发展出现问题时 , 我们不应简单地 废止 , 而应 治病救人 , 规范其发展 , 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 笔者认为 , 大学排行榜的规范应注意以下两点 : 一是建立规范大学排行榜发布机构资格的制度 , 并为发布机构建立信誉档案 ; 二是要求大学排行榜发布机构公布评价标准 、 信息来源 、 评价人员及程序 , 并对评 价结果进行专业而详细的解读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4 月 13 日第 5 版) 如何看待研招中的 出身偏好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院办 何应林 : 症结在于 懒人 选拔机制 一些重点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希望要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 , 一些非重点大学在招研究生时也偏爱重点大学的本科生 , 这样的 研招偏好 表面上看理由是招生单位希望招到更优秀的学生 , 但笔者认为 , 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懒惰或无能 。 好的师资力量和育人环境是学生达到较高水平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 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和育人环境一般要优于非重点大学 , 但是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水平不一定高于非重点大学的学生 。 有的 研招 单位以考生本科就读大学的重点与否作为选才依据之一 , 而不愿意花精力去认真考查每一个考生 , 从而选取真正的优秀人才 , 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惰的表现 。 有的 研招 单位也许愿意认真地对待报考者 , 但是他们实在无法找到比较科学 、 高效的选才方法 , 于是他们就根据 一般情况下重点大学的学生水平高于非重点大学 的论断 , 将考生本科就读大学的重点与否作为选才依据 , 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上的无能的表现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4 月 27 日第 5 版) 如何看待高校实施中层干部轮岗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何应林 : 有利于中层干部的职业发展 跟很多改革举措一样 , 高校中层干部轮岗既有利也有弊 。 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 看 , 轮岗有利于高校中层干部的职业发展 。 第一 , 轮岗有利于提高中层干部的综合职业能力 。 中层干部如果长期呆在某一个部门 , 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 不易接受新事物 。 并且 , 可能会由于对其他部门的工作缺乏了解 , 不能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很好地配合他们的工作 。 而进行轮岗 , 让中层干部 动 起来 , 多角度换位思考 , 可以让他们思维 活 起来 , 视野 宽 起来 , 心胸 大 起来 , 有利于他们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 第二 , 轮岗有利于中层干部发现自己的潜能 , 克服职业倦怠 。 如果中层干部长期在某部门的工作既得不到领导的重视 , 得不到老师们的理解 , 又看不到别的发展希望 , 那么他们就容易在这个岗位上出现职业倦怠 。 而让他们到其他部门轮岗 , 让他们知道自己除了这一项工作之外还能胜任其他的工作 , 有利于他们增强自信心 , 克服职业倦怠 , 实现持续发展 。 第三 , 轮岗有利于避免中层干部走上腐败的歧途 。 欲望就像病菌 , 容易侵蚀那些掌握有一定权力的人 , 特别是那些掌管人 、 财 、 物等权力的中层干部 。 如果中层干部长期 静止 在那些好处多的地方 , 难免不 为自己谋 , 从而产生各种腐败问题 。 适时而合理的 流动 , 可以防止 病菌 大量聚集 , 防止中层干部产生严重 病变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5 月 18 日第 5 版) 高校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为两类人员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 高校行政与学术工作是服务于高校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 。 尽管它们的最终目标相同 , 但是在内容和方法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 因而对从事这两类工作的行政人员和教学 、 研究人员进行评价 , 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 这样既可以有效评价和促进有关人员的工作 , 达到服务高校发展的共同目标 , 又可以有效避免从事两类不同工作的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去争夺有限的学术资源 。 笔者认为 , 评价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拓展标准两个部分组成 。 基本标准是指从事某一类工作必须达到的标准 。 比如 , 从事学术工作的教学 、 研究人员应该在规定时间内 , 完成多少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任务 。 拓展标准是指从事某一类工作的人员 , 在完成自己基本的工作任务之外 , 为了服务高校发展的共同目标而达到的标准 。 比如 , 从事学术工作的教学 、 研究人员除了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任务外 , 还应该为行政人员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帮助或者指导 。 这一类标准不是必须达到 , 但是它相对于前者而言尤为可贵 , 因而当工作人员达到这样的标准时 , 可以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褒奖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7 月 27 日第 5 版) 在学术评价中如何摆正论文的位置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矫枉 千万别 过正 将核心期刊论文数和 SCI 论文数作为评判学术水平的关键标准之一 , 并综合考虑论文质量 、 研究者学术声誉以及论文发表刊物的声誉等因素 , 应该可以基本考查出一名研究者的学术水平 。 但是 , 这也仅能考查研究者的学术水平 , 而不能对研究者作出全面的评价 。 以前一些知名高校在引进人才 、 考评 、 奖励时 , 实行简单化论文导向 , 这是不科学的 。 现在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 要加以矫正 , 这是值得称道的 。 但是 , 一定要注意把握好 矫枉 的分寸 , 不要上演 论文无用 之类的新闹剧 。 此外 , 其他单位特别是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单位一定不要盲目跟风 , 而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有关论文数量 、 质量要求的规定 。 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 , 对科研作风严谨 、 论文学术水平高 、 科研成果实际价值大的研究者 , 还是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奖励 , 以激励他们取得新的更好的成果 。 对于那些对科研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岗位 , 高质量 、 高级别的论文仍然应该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8 月 24 日第 5 版) 精品课程先 讲好 再 建好 回应 《 杨洪林 : 必须讲出精品课 》( 8 月 24 日第 6 版) 精品课程是 以现代的教育思想为先导 、 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 、 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 、 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 、 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 、 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 的高层次 、 高质量 、 高品位的高校课程体系 。 目前 , 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对精品课程建设非常重视 , 将精品课程的数量和级别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指标 , 因而很多本来讲得不好的课程 , 在领导的鼓动下也踏上精品课程建设之路 。 连本校师生都不认可的 精品课程 , 如何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 服务广大高校师生 ? 笔者认为 , 精品课程首先应该 讲好 , 得到本校师生的认可 , 然后进行若干年的充实和创新 , 最后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调整 、 充实和包装 , 在 讲好 的基础上 建好 。 ( 湖北 何应林 陈丹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9 月 7 日第 5 版) 跨校辅修促我成长 回应 《 凭一张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 》( 9 月 7 日第 6 版 ) 我本科学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的轮机工程专业 , 2002 年跨校辅修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 , 是武汉地区七所部属高校联合办学的受益者 。 跨校辅修促使我成长为一名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 对我而言 , 跨校辅修的复合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学科的复合 。 我的主修专业为工科专业 , 辅修专业为理科专业 。 前者培养了我较好的工程思维能力 , 后者使我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 两者结合 , 使我成了一名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 理工 大学毕业生 。 二是校园文化的复合 。 武汉理工大学 ( 余家头校区 ) 和华中师范大学都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 都具有特色鲜明而厚重的校园文化 。 二者的复合作用 , 使我具备了较好的综合素质 。 三是大学生活的复合 。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 , 我每个周末和暑假都到华中师范大学上课 , 每天早出晚归 , 每次路上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 。 两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复合 , 使我的大学生涯忙碌 、 充实而收获颇丰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9 月 21 日第 5 版) 高教改革试验田里应当 种 什么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种 下先进教育理念与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 但我国高等教育给人的印象似乎更多的是重视以量取胜 , 而不是以质取胜 。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 笔者认为 , 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还不够先进 ,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科学 。 国家批准设置南方科技大学这样一块高教改革试验田 ,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机遇 。 笔者希望 , 在这块试验田里 , 能够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体制 、 运行机制进行试验 , 以 研制 出可供国内其他高校借鉴的 标准 , 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当 种 物之一 : 先进的教育理念 。 古今中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都可以拿到这里来试验 。 只要是实践证明确实科学有效的 , 就可以逐步推广应用 。 当然 , 什么样的理念才能算是先进的 , 得由学校的治校教授们集体研究决定 。 当 种 物之二 : 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还不够理想 ,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固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束缚 。 南方科大该如何培育新的能够被推广应用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呢 ? 一方面需要南方科大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我国国情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与试验 , 另一方面需要得到国家政策 、 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10 月 12 日第 5 版) 高职教育应提升层次 回应 《 高校的分类与定位 》( 9 月 28 日第 5 版) 刘海峰教授提出 : 不同高校在各自类型中争创一流 , 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模式 。 那么 , 具体到高职院校 , 它在自己的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中争创一流 , 究竟该往何处去呢 ?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形成鲜明特色 , 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吗 ? 这固然是一个努力方向 。 但是 , 此后呢 ? 另外 , 对于那些没能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 , 它们是不是还可以有别的奋斗目标呢 ? 这些问题其实都关系到一个问题 , 即高职教育的层次提升 。 笔者认为 , 高职教育不应限制在专科层次 , 它需要有本科生 、 硕士研究生 、 博士研究生 , 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必将不断提高 。 当然 , 高职教育的层次提升应该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 应当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何应林)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10 月 19 日第 5 版) 做学术须善待学生 回应 《 奖掖后学 薪尽火传》 ( 10 月 19 日第 5 版) 对每一个学者来说 , 其学术都有两个维度 : 一为 高度 , 即学术所达到的层次与水平 ; 二为 长度 , 即学术的影响与流传时间 。 学术的 高度 主要靠学者本人的天分与努力 , 教学相长亦对其有重要意义 。 学术的 长度 主要取决于学术的质量 , 但学生及后辈学人的传播 , 也是其重要决定因素 。 也就是说 , 学者的学术 , 无论是 高度 还是 长度 , 都与学生有着重要的关系 。 胸怀宽广 、 善待学生的学者 , 能够从学生身上学习 , 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 同时借学生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 。 而有些学者倚势掠夺学生或后辈学人的成果 , 或者打压他们 , 则明显缺乏做人与为学的智慧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何应林)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11 月 2 日第 5 版) 高校应如何对待奇才 、 偏才 、 怪才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别再走单纯提高学历的老路 仔细阅读相关报道 , 笔者欣喜地发现 , 四川大学对具有特殊兴趣和特殊专长的学生 ( 即 双特生 ) 的概念界定科学 , 对 双特生 的选拔和培养也作出细致安排 。 不过 , 对于 双特生 在特殊培养阶段可进入研究生预备学习 , 笔者有一些担心 , 希望 双特生 的培养别急着走单纯提高学历的老路 。 笔者不否认研究生学习对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 但是 , 情况各不相同的 双特生 是否适合 、 是否需要走这条路值得研究 。 笔者认为 , 在进行研究生预备学习之前 , 还应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 。 让 双特生 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是根本目的 , 千万不要不知不觉中又踏上了 为提高学历而提高学历 的老路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11 月 9 日第 5 版) 国学人才培养该走哪条路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国学高级人才应当博专结合 我们培养国学高级人才 , 不仅要增强这一部分人的国学素养 , 还要通过他们发展和传播国学 , 让更多的人受益 , 让国学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 因此 , 学生既要有广泛的国学知识 , 又要在国学方面有自己的建树 。 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 , 笔者认为 , 国学高级人才培养应该在系统培养的过程中做到博专结合 。 所谓系统培养 , 是指像其他学科人才培养一样 , 设置专业 , 制定课程标准 、 教学计划 , 编写教材 , 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 学生经历所有学习环节并考核合格后准予毕业 。 所谓博 , 是指博学 , 要求学生博览群书 , 特别是国学典籍 , 广泛掌握国学知识及其他科学知识 。 所谓专 , 是指专攻 , 即让学生在博学的基础之上 , 专就国学中的一个或几个领域开展重点学习和研究 , 使学生成长为相关领域中的高级专门人才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11 月 23 日第 5 版) 大学生打工皇帝 现象引发思考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大学生兼职重在长本事 、 赢口碑 一些在校大学生通过做辅助学业与生活的兼职 , 能够获得超过专职白领的收入 , 甚至月入数万 笔者在羡慕这些学生获得高收入的同时 , 也对他们的能力十分佩服 。 这样的学生 , 如果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 今后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 笔者认为 , 他们在兼职时应重在长本事 、 赢口碑 , 为今后大展宏图作准备 , 而不应过多地考虑眼前的收入 , 更不能为了眼前的收入影响自己的学业 , 或败坏自己在行业内的口碑 。 当然 , 能够通过兼职的方式获得较高收入的只是少数地区 、 少数专业的少数大学生 。 对于其他大学生 , 笔者认为 , 他们的兼职也应重在长本事 、 赢口碑 。 如果他们通过兼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 并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 无疑对今后的就业十分有利 。 (中国教育报, 2009 年 12 月 28 日第 5 版) 青年教师与博士学位 回应 《 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思路培养青年教师 》( 12 月 14 日第 5 版) 如今 , 没读博的几乎不能进入重点大学从事教学 、 科研工作 , 即使进去了日子也不好过 。 而且 , 评职称 、 评奖 、 申报课题 、 发表论文等几乎都是博士优先 , 甚至非博士不行 。 而在各种类型的中国高校里 , 非博士的青年教师依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 他们中的一些人 , 自身条件暂时不宜去读博 , 但是不读博又会使其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 笔者希望 , 高校能够建立相应的制度 , 让这些人在选择暂时不读博而先工作时 , 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1 月 4 日第 5 版) 论文写作需要补课 回应 《 论文指导教会学生做学问 》( 1 月 1 8 日第 6 版) 读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经验报道后 , 我开始寻思 : 国内低水平论文太多 , 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时常见诸报端 , 原因何在 ? 我认为 , 原因是国内一些学者的写作功底不行 , 我们的论文写作需要补课 。 一是补文献穷尽性检索之课 。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 国内很多研究者都没有宁波诺丁汉大学那样的文献检索条件 。 但是 , 我们应该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已有条件 , 尽量做到穷尽性检索 。 二是补资料消化吸收之课 。 搜集资料虽然繁琐 , 倒也不难 。 但随后的 敲骨吸髓 、 消化吸收却是颇费工夫 。 一定要耐着性子做好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研读工作 , 逐步提炼文章思想 , 理清写作思路 。 三是补知识创新之课 。 正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老师们所说 , 论文是基于确凿的事理依据与事实证据的论点的阐述 , 要论证自己提出的独到见解 , 实现知识创新 。 国内很多研究者的论文都没有实现知识创新 ,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文 。 四是补规范写作之课 。 不仅要规规矩矩地作好注释 、 标明参考文献 , 还要规规矩矩地将别人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区分清楚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2 月 1 日第 5 版) 博士生跳楼极端行为带来的反思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理性扎实地走好深造的每一步 为逃避现实压力而读博 , 为尽快工作养家而赶毕业论文 , 为尽快答辩毕业而跳楼 这是一个博士生的 深造 轨迹 。 虽然我们无法详细获知其内心复杂的想法 , 但是从已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 , 笔者认为他的路走得不够理性和扎实 。 首先 , 在读博的准备和选择上 , 是否有必要放弃高薪的工作而去读研 , 毕业后又去读博 ? 导师的学识和品行如何 , 自己能否从他身上学到做人和为学的本领 , 他会不会刻意刁难学生 ? 如果不能按时毕业 , 自己是否具备支撑下去的经济条件 ? 这些问题在读博前都应该认真地思考 , 然后作出合理选择 。 其次 , 在读博期间 , 博士生应该与导师处好关系 。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 , 博士生往往要为导师做一些事情 , 甚至为导师 贡献 一些自己的成果 。 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 作为回报 , 博士生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导师的帮助 。 博士生也完全可以利用给导师做事的机会多学习 、 多请教 , 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 再其次 , 在争取答辩机会方式的选择上 , 应该利用合法 、 合情 、 合理的途径 , 而非诉诸极端的行为 。 读博有利于提高求学者的研究能力 , 可以获得学术的 光环 。 但是 ,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必要读博 , 都适合读博 。 在读博之前 , 求学者一定要对读博深造之路进行仔细的思考与规划 , 一旦踏上这条路 , 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 , 一定要咬紧牙关 , 扎实地走好每一步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2 月 8 日第 5 版) 应增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归属感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何应林 笔者最近对湖北省一所民办高校的 264 名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 结果发现 : 87.1% 的青年教师觉得在民办高校工作没有归属感 ; 在关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中 , 也有很多教师提出应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 何为归属感 ? 为什么有那么多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没有归属感 ? 如何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探讨 。 所谓归属感 , 是指个体对特定群体和组织的认同 、 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 。 职业群体是个体最重要的归属感来源 , 但由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教师在身份 、 社会保障 、 职业发展机会上有显著差异 ,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的 教师身份 缺乏认同 , 更谈不上对 教师群体 的归属感 。 另外 , 由于民办高校成立时间短 、 人员构成复杂 、 组织文化薄弱 、 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程度很低 、 成员之间关系疏离 , 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也很低 。 如何才能增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呢 ?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 4 个方面进行努力 : 一是民办高校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 为教师争取与公办高校教师相当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 尽自己所能为青年教师 ( 包括其他教师 ) 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待遇 , 并在适当的时机和环境运用权力 、 目标参与 、 培训 、 晋升 、 情感 、 荣誉 、 尊重等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激励 。 二是民办高校管理者需要确保青年教师个人和集体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 , 同时准确解释学校发展策略 , 让青年教师清晰看到学校发展的全局 , 明确自己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 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与管理中去 。 三是加强民办高校组织文化建设 , 提高青年教师对学校教师群体价值观念 、 行为准则 、 团队意识 、 思维方式 、 工作作风 、 心理预期等的接受程度 。 四是要在民办高校内部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 领导与教师之间互相尊重 、 和睦相处 、 坦诚相待 , 教师与教师之间感情融洽 、 心心相通 、 配合默契 , 大家同心同德 、 同舟共济地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形成后 , 一方面会加深对学校的认同 , 另一方面会自发形成自我约束 , 产生对学校强烈的责任感 , 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 , 并充分地 、 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 , 最终为学校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这对于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 , 促进民办高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3 月 8 日第 7 版) 大学教师的追求与境界 回应 《 崔运武 : 做学生易于亲近的涓涓溪水 》( 3 月 8 日第 7 版) 大学教师应该有怎样的追求与境界 ? 云南大学教师崔运武认为是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且能教之 。 而现在有一些大学教师却似乎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 , 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评职称 、 提职务 、 跑课题 、 挣外快 他们没有兴趣 得天下英才 , 却对 富二代 、 权二代 趋之若鹜 。 大学教师是应该有一点追求和境界的 。 我认为 , 大学教师应该以发展学术 、 培育人才作为基本追求 , 应该达到不迂不俗的境界 。 大学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 发展学术 、 培育人才应该成为大学教师的基本追求 。 当然 , 大学教师的生活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 也可以有很多别的追求 。 但是 , 无论如何 , 大学教师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本使命 。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 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众多的诱惑让大学教师面临许多的抉择 。 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 , 需要反复权衡 、 不断摸索 。 但不管怎样 , 只要大学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基本追求 , 他们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太远 , 境界自然也就不会太低 。 ( 湖北省武汉市 何应林)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3 月 17 日第 11 版) 由小品 《 家有毕业生 》 想到的 练好内功 摆正心态 2010 年春晚小品 《 家有毕业生 》,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 。 其实 , 并非所有高校毕业生就业都难 , 有一部分看似就业比较难的毕业生 , 并非没有机会 , 而是不愿意 低就 。 高校毕业生应练好内功 , 摆正心态 , 笑对就业 。 首先是要练好内功 , 培养一技之长 , 使用人单位对自己感兴趣 、 有信心 。 如今 ,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 已没了早前的那些光环 。 如果高校学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 在平时就会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锻炼提高专业能力或某方面的特殊能力 。 其次 , 要摆正心态 , 不要太挑剔 。 在高校毕业生中 , 有些人心气太高 , 希望找到的工作在地理位置 、 工作条件 、 工资 、 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好 , 不愿降低自己的标准 。 也有的人不愿意从事条件一般的工作 , 觉得这样自己或父母脸上无光 。 希望找一个条件好的工作无可厚非 , 但是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 并结合当前形势选择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者可以暂时接受并借以提高自己能力的工作 。 电影 《 李小龙传奇 》 中 , 李小龙说 , 快乐也是一天 , 愁眉苦脸也是一天 , 何不快快乐乐地呢 ? 高校学生与其成天愁眉不展 , 不如笑对就业 , 放轻松了来练内功 、 找工作 , 或许 , 你的轻松自信还会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呢 ! ( 何应林)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3 月 17 日第 7 版) 如何成为 学校的宝贝 回应 《 李立志 思想政治课也能上得很好 》( 3 月 15 日第 7 版) 李立志这样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被誉为 学校的宝贝 , 那么 , 大学教师如何才能成为 学校的宝贝 呢 ? 通过李立志的事迹 ,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 一是要热爱学生 。 这样的爱不是出于得到学生较好评教结果的功利性的爱 , 而是基于教师自身育人使命和关爱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的爱 。 二是要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 。 学生具有怎样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 , 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习惯 , 等等 , 这些问题都应该纳入研究的范围 。 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应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 其实 , 真正的 学校的宝贝 可能对学校给予的评价和待遇不太在意 , 他们更加在意的是能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 能否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 这是他们能够成为 学校的宝贝 最根本的原因。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3 月 29 日第 5 版)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报道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何应林 : 创新是可教可学的 创新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 , 首先要教学生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创新 , 如何实现创新。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 , 需要解决两个难题 : 一个是 教什么 , 另一个是 怎么教 。 二者密切相关 , 共同决定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 其中 , 教什么 是基础 , 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 那么 , 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教什么呢 ? 我认为 , 一是要教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二是要教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应用 。 创新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 , 是可教可学的 。 所以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中 , 首先要教学生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创新 , 如何实现创新 。 高校要培养的创新人才并不是专门搞创新学研究的人才 , 而是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实践中 , 能够推陈出新 、 发明创新或标新立异的人 。 所以 , 还需要结合各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对学生进行教育 。 要教学生如何发现自己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中的 创新点 , 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专业知识和方法去实现创新 。 当然 , 并不是学了一点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就可以称为创新人才 。 创新人才的长成需要在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中 , 自觉反复地运用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实现推陈出新 、 发明创新或标新立异 。 所以 , 创新人才不是静止的 , 而在于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创新习惯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5 月 26 日第 6 版) 用 艺术 为质量护航 回应 《 戴立玲 教学艺术的攀岩者 》( 5 月 10 日第 7 版) 一段时间以来 ,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 人们采取了很多方法来提高教育质量 。 当然 , 方法不是唯一的 , 也不是随处可用的 , 关键是要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效 。 江苏大学戴立玲老师在教学艺术上不断 攀岩 , 其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 。 教育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 , 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 戴立玲老师通过 艺术 地备课 、 授课 、 批改作业 、 侧面教学 ,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目标 , 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确立刻苦钻研 、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学风打好了基础 , 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 、 做学问。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6 月 7 日第 5 版) 高校如何培育青年学术领军人才 唯才是举 , 用养并重 加强青年学科领军人才的培养 , 是高校人才工作 重头戏 之一 , 也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然而 , 论资排辈 、 求全责备的观念在我国高校盛行久矣 。 因此 , 武汉大学和天津大学近日旨在推动青年学者成长的举措才会如此引人瞩目 。 其实 , 我并不赞成对青年人才的特别关照 , 这有可能使得他们 被成长 , 影响他们成长的质量和可能达到的高度 。 我认为 , 高校应建立 唯才是举 , 用养并重 的人才机制 , 形成爱惜人才 、 支持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 这样 , 所有教师都有成才的机会 , 都能够持续地成长 , 青年教师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 而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 长本事 上 , 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6 月 28 日第 5 版) 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如何定位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 第三本护照 ,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以前,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往往被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各学校的 自选项目 。但自从今年 5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之后,创业教育就成了高职院校的 必选项目 。从 自选 到 必选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会有怎样的变化?它又该如何定位?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可见,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有两个现实目标:一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其中,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创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 自选项目 时的目标,而促进就业则是成为 必选项目 后新增的目标。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 600 万之多的大学毕业生,仅有几百人能成功创业。既然如此,教育部为何还要求各地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呢?笔者认为,教育部此举固然有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育人目标,但还有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 分流 。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虽有一定的技能优势,但要想实现高质量就业也绝非易事,很多学生要么不停地奔波于各个招聘市场,要么去做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的操作工。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创业,虽然可以起到对毕业生进行 分流 、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但不能把创业教育的目标仅仅定位于 分流 毕业生,而应该定位成 育人 。因为 分流 只是暂时缓解就业压力,是治标, 育人 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有利于毕业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着重培育 创业型人才 。所谓 创业型人才 ,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能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动员和组织生产要素去创办实体,或在应聘岗位上不断创新,提高岗位价值,为应聘企业或部门创造更高效益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就是说, 创业型人才 包括实体创业人才和岗位创业人才两类。前者是高职创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后者应为高职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何应林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8 月 5 日第 4 版) 如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回应 《 中国文化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丰富资源 》( 7 月 12 日第 6 版) 牡丹江师范学院徐迎花老师认为 ,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 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 , 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但实际上 ,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却是以就业为导向 , 着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呢 ? 笔者认为 , 如下两点值得注意 : 一是国家应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 增进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目的的认识 ; 二是高校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与思考 , 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 , 并还人文素质教育以本来面目。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应林 )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8 月 14 日第 3 版)
个人分类: 做人与为学|34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累积
llgkyy 2010-7-20 11:26
天天读是文革期间的一种活动。任何人都必须带《毛主席语录》,每天集体阅读一小时。后来把这种天天读的制度扩大到读《毛泽东选集》、《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专书。所以凡经过十年文革的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书都比较熟悉。我记得的是1970年从阿尔巴尼亚讲学三年回来后,被分配到二年级的一个班里,每天八点准时到指定的一个学生宿舍,每个人都翻开马列的著作,阅读一小时。我记得那时候,我先后选择了《毛泽东选集》、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当时读恩格斯的这本书,缺乏知识,读得不太懂。但读了多遍,在书本上面画了许多道道,红的,蓝的,花花绿绿,现在找出来看,也不知当时为何要画那么多道道。但是因为看的遍数多了,其中有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后来对我的学术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恩格斯在书中提出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不一定非此即彼,可以亦此亦彼。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不但记住了它,而且后来看问题,就往往采用亦此亦彼的方法。由此看来,天天读在当时诚然是整人的办法,但有心人可以利用这机会读书,一天读一小时,可以读很多书,可以累积许多知识。 我为什么想起文革的天天读呢?原因是前几天,读了胡适1929年说的一段话,他当时是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他在学生毕业典礼上讲了话。他劝毕业生说:毕业后,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抛弃学问,要天天读。他说: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位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胡适讲的也是天天读,每天都读一小时,三十年后,你就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位学者。其实,胡适讲的是累积的道理。读书,只要我们确定自己喜欢的一个专业,天天去读,天长日久,就一定会使你对于你所读的专业书,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那么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你把自己的体会理论化,那么学问也就会源源不断地做出来。 我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一直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没有学问是做不出来的,问题在你是不是持之以恒,永不停歇地钻研你的问题。特别是对现在只是二十多岁或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能确定一个专业的方向,天天读书,坚持不懈,二十年或三十年后,你一定会成为某一个专业的出色的专家。时间是挤出来的。你可以少看一小时的电视,少读一小时无聊的小报,在吃喝玩乐中少浪费一小时,并把时间集中到读书上面,那么成功就会向你招手。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学问家,都承认这样一个道理:累积,不停的累积,这是一种巨大的可怕的力量。( 2010-7-19) 本文转引自童庆炳先生的博客,地址: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5490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命是一连串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felonwan 2010-4-17 13:36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生命是一连串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的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或者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 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 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以联考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对十分,而进了建国中学;一向稳上建国的乙不小心丢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满,另一家人愁云惨雾,好象甲,乙两人命运从此笃定。可是,联考真的意谓着什么?建国中学最后录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吗?侥幸考上的人毕竟只是侥幸考上,一时失闪的人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前功尽弃。一个人在联考前所累积的实力,绝不会因为放榜时的排名而有所增减。 因为,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累积的过程! 所以,三年后乙顺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却跑到成大去。这时回首高中联考放榜的时刻,甲有什么好得意?而乙又有什么好伤心?同样的,今天念清大电机的人当年联考分数都比今天念成大机械的高,可是谁有把握考研究所时一定比成大机械的人考的好?仔细比较甲与乙的际遇,再重新想想这句话: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为一时的际遇而终止或增减,联考排名只是个表象,有何可喜,可忧,可惧? 我常和大学部同学谈生涯规划,问他们三十岁以后希望再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是,到现在没有人真的能回答我这个问题,他们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当兵还是考研究所。联考制度已经把我们对生命的延续感彻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际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个(光荣或悲哀的)时刻! 但是,容许我不厌其烦的再重复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这是偶发的际遇无法剥夺的),而不是一时顺逆的际遇。如果我们能看清处这个事实,生命的过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没什么好贪求,也没什么好焦虑的了!剩下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从人生获得什么,然后安安稳稳,诚诚恳恳的去累积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整装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 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 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 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象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 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 可是对我来讲,每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 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 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 “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 “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径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 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三颗下午四颗",后来改为"朝四暮三",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三暮四"。 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攸关生死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的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或者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常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 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 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人脉,也没有学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 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 功不唐捐,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好象是前年的时候,我在往艺术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给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愿上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高一我就不曾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我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所能理解的了。 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从高中时代开始,我就不曾仔细计算外在的得失,只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喜欢鬼混,愿意花精神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我不能放弃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会持续一生去探讨。事实单单纯纯的只是: 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生命中真实的累积,而不在乎别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 有人问我,既然迟早要念博士,当年念完硕士早出国,今天是不是可以更早升教授?我从不这样想。老是斤斤计较着几年拿博士,几年升等,这实在很无聊,完全未脱离学生时代“应届考取”的稚气心态!人生长的很,值得发展的东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 反过来说,有些学生觉得我"多才多艺",生活"多采多姿",好象很值得羡慕。可是,为了兼顾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时要比别人多花一倍心力,这却又是大部分学生看不到,也不想学的。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人生中的困境?” 我当场楞在那里,怎么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 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 刚服完兵役时,长子已出生却还找不到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俭用,但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书(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十一岁才要出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 严),却不曾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 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技能人才的研究
eagerss2008 2010-3-6 13:49
何应林 . “操作技能”与“动作技能”辨析 . 天津教育报, 2007-10-17 ( 7 ) . 何应林(第二作者) . 技能的“终身学习”途径 . 中国教育报, 2008-11-20(3). 何应林(第一作者) . 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 . 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 , 2007 , (36) : 50-52. 何应林 (第二作者) . 技工学校学生 人格特征 调查 研究 . 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 , 200 6 ,( 14 ): 35-36 . 何应林 (第一作者) . 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 . 职教论坛 ( 综合版 ) , 2006 ,( 1 ): 18-20 . 何应林 . 高职合作式操作技能教学模式探究 . 职教论坛 , 2008 , (14) : 35-37. 何应林(第一作者) . 高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职教论坛 , 2007 , (22) : 39-41. 何应林 . 师徒互动对动作技能形成影响的研究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科版 ) , 200 6 ,( 10 ): 54-56 . 何应林 (第二作者) . 技校与普中学生 16PF 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科版 ) , 2005 ,( 31 ): 77-78 . 何应林 (第二作者) . 熟练与不熟练技能人才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科版 ) , 2005 ,( 10 ): 66-68 . 何应林 . “中国创造”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初探 . 中国培训 , 2006 ,( 5 ): 23-24 . 何应林 . 职校技能教学中的“互动——技能”模型及其启示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2006 ,( 6 ): 34-37 . 何应林(第二作者) . 技工学校学生 与 中师生 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 1 ): 60-62 . 何应林(第一作者) . 练习对操作技能形成的影响研究及对高职技能教学的启示 . 中德职业教育, 2007 , (2) : 11-14. 何应林(第二作者) . 终身学习时代的动作技能培养途径探讨 . 第三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论文集 . 江西·南昌, 2007.107-110. 何应林(第一作者) . 操作技能形成影响因素研究及对职校技能教学的建议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2008 , (2) : 40-43. 何应林 . 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工学结合新要求 . 靳润成主编 . 继承创新 科学发展:天津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文集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241-247. 何应林 (第三作者) . 技能型人才人格特征研究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2 ): 45-47 . 何应林(第四作者,执笔人) . 校企融合 系统实训 培养具有“三证”的模具人才 . 中国轻工教育, 200 9 ,( 2 ): 71-72 ; 75 . 何应林 . 机械类高技能人才操作技能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 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6.(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3-13)
个人分类: 职业教育|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项目的积累问题
sunapple 2010-1-19 10:40
当前国内科研界一个重大的疏失被忽视,项目进展过程中科技资料包括成果,特别是取得成果过程中技术方面的进化和积累,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结果我们的多数项目成为狗熊掰棒子,项目结题之日,亦是项目死亡之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大打折扣,而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企业到国立研究机构,可以说非常重视项目进程中的积累工作,包括技术资料以及随时间推移不同技术水平阶段取得的各个阶段性结果,并且由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尤其针对国立研究机构)收集整理,进行技术积累和研究成果归档保存,一般是一式三份,项目组自存一份,研究所或机构存档一份,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存档一份,内容详实,由存档的资料就可以重演整个项目进程,起到了国家层面上的科技积累作用,后面的相关研究可以调阅前面的存档积累资料。这些资料绝对不同于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是更有实战价值的不容许作假的第一手科技研究开发进程资料积累,更具有根本性的价值,一般保密性也更强。 我国当下无论科技部还是基金委,在这方面的管理举措,还未见成系统的东西出来,只是表面的所谓的成果汇编式的蜻蜓点水般项目总结,一交了事!似乎发表文章和申报的专利就代表了科技进步,谬之大亦!!这也是科研学术界造假之风屡禁不止的源头考核方面的弊端!扎实推动科技进步的人吃亏而做足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的人占到大便宜,导致国家科技投入大增而科技进步却相对滞后,考核方式内容缺乏足够合理性和科学性难辞其咎!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5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瓜和芝麻怎么比?
pony911 2009-11-26 17:27
今天下午,去参加了一个院里安排的教学示范。是个香港理工大学的退休教授,老外,一开始讲了将近 70 分钟的专业课。高压放电,专业词汇有些不熟悉。很多年轻老师听了一会,觉得比较无聊,中间休息都走了。 70 分钟后,他又讲了 20 多分钟如何组织好 100 人左右的大班授课,说的很简单,但是总结的非常全面而有条理,确实是他自己多年的心得和经验,很有价值。很多方法我也在用,但是还是得到点滴启发,一扫前面 70 分钟的焦躁。如果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听了会更好,而且方法可以用到很多报告的现场技巧控制背景中。 其实,工作或生活中多一点点对小事的关注,对琐事的忍耐,应该会有更多发现和收获。一生中,可能会有无数个细小的,不经意的瞬间从我们身边经过,而它们的价值,不好估计。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2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与创新
热度 1 郭崇慧 2009-7-2 08:58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要不怕任何挫折。人生境界和学术眼界的高度,决定了研究水平的高度。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郭雷 博主:科研的本质就是要创新,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善于思考。有了积累才能有高度,善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积累的过程就是理解传统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超越传统的过程。正所谓如果我们无法理解传统,我们就无法超越传统。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377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6-10-06 | 有感于“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
zhijieleng 2009-2-9 12:33
今天读了一个帖子,我把它附载下一个日志上了,其中这则故事让我最具同感,同样的人,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局,倘若不是四年前从考中的两所学校中选择了师资最好的大工管理学院读费用昂贵的博士,肯定就没有今天的眼界,没有现在的能力和成果,可是现在经常有怠惰,可惜又没有人督促,自觉研习学问不太容易,只好每每自我激励一番。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个人分类: 做人|2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圆模型——我所认为的自主创新之路
热度 3 陈小斌 2009-2-2 13:16
{这是三年前我的一篇旧文,现基本未作修改,寄存与此} 爱因斯坦好像说过一句话,意思是画一个圆,圆内代表已知的东西,圆外代表未知的东西。圆越大,表示一个人已知的东西越多,那么接触到未知的东西也就越多。据说当时爱因斯坦是为了谦虚,表示自己未知的时候很多很多。 实际上这个圆用于解释科学研究的创新是非常恰当的。圆内的东西代表科学上的有知,圆外的东西代表科学上的未知。圆越大,表明积累的已知的东西越多,能接触到的科学上未知的东西也就越多。科学研究,就是使未知的东西变为有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科学未知的东西越多,创新才会越多而要能接触到更多的科学未知,必须科学有知的东西越多,也就是圆越大的时候。我把这个理解叫做科学圆模型。 科学圆模型表明,中国科技的创新型成果少,不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不愿意去创新,而是我们的科学圆太小积累的科学已知不够。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科学圆尽量的大。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科学圆尽量大呢?我认为有三条。 第一条,必须提倡自力更生,也就是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研究,这样得到的科学已知是我们自己的,而不再是别人的传声筒。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别人的传声筒,人家怎么说我们也怎么说,很少有自己的东西,很多时候甚至理解得也不正确。这是一种赶时髦的态度。 第二条,我们必须踏踏实实的研究。哪怕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如果我们自己不会,我们也要学会做,老老实实做别人的学生。看起来这一点与前一点有些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对于我们未知而别人已知的东西,我们应该有老老实实的态度,从基本的东西学起,一直到最后全部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不是赶时髦的态度。这是一个真正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传声筒。 第三条, 我们必须协同合作,进行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现在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当前中国许多科学家,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科学家,对于中国人自己的工作往往不予重视。论文发表以国外刊物为荣,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外文文献为荣。我接触过几位我敬佩的且有着突出才华的中青年科学家,他们提到国内文献时,都摇头表示没什么可看的。这也许是事实,但是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他们以及他们学生的论文,基本上不投国内的刊物。有些青年学者,出于竞争的考虑,在引用时故意不引国内同行的文章。这使得中国论文的影响大为降低,有些开创性的论文和思想,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居然无从得知。这方面我可以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于青藏高原的地块拼贴构造以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动力学过程,最早是由中国科学家常承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提出来的 (准确地说是1968年,最早采用板块学说解释青藏高原的动力学问题) ,而现在更多的人,在研究青藏高原构造和动力学过程时,动辄就是Tappponier和Molnar (他们关于青藏高原的最早的论文是1975年)。 年青一代,知到常承法的人不多。本人也深感惭愧,直到前不久一次电视上才真正知道常承法的名字,而此前Tapponier和Molnar的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早已如雷贯耳了。 那么,国家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是为科学圆的扩大提供条件。国家不应该去强求科学家创新。创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还是坚持这一点。国家应该提供各种干预机制,将当前科技学术界的浮躁气氛降下来,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地多做事,少去自吹自擂或者相互吹捧诋毁争项目。国家的责任是建立起这样的机制:让愿意做研究的人能静下来踏踏实实的做事,让浮躁不安的人离开科研学术界,让高质量的论文不再外流,让高水平的刊物能够办起来,让高档次的人才真正留下来,让造假剽窃事件不再出现。只要这些条件满足了,创新自然会出现。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871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的积累问题
zff 2009-1-19 11:41
每年年末年初交替,就会盘点自己一年来干了些什么。 教学经过4年多的训练也慢慢步上正轨。从一开始的青涩、紧张、时间花了大部分在教学上,但效果好像差强人意;到花在教学准备的时间渐渐变少一点,但教学效果和感觉好像变好很多。 与其他同事谈起,似乎也是如此。从必然到自由王国的逐渐过渡吧。 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关键是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一点很多教授都给以了指导。 科研,一般包括自由的写文章,现在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
个人分类: 科研|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转载】
haoxiaowei07 2008-10-19 19:02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彭明辉(台湾清华大学)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整装出国念博士。   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   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迳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四暮三。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攸关生死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的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著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   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   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著一个可能性?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人脉,也没有学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   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时候,我在往艺术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开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愿上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高一我就不曾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我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人生中的困境?我当场愣在那里,怎么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刚服完兵役时,长子已出生却还找不到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俭用,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书 ( 做自己想做的事 ) 。三十一岁才要出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张 ( 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严 ) ,却不曾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摘自: http://transer.blogbus.com/logs/19256808.html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济过速带来的隐蔽性问题
考槃在涧 2008-8-14 15:22
经济过速带来能量紧张、资源紧张、环境破坏、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等问题,这是比较显性的也较获公认。 有一个比较隐蔽的问题,可能不容易被发现。经济过速还可能引起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水平脱节。 在发展初期,由于国家(企业)底子比较薄,到处都是机会和增长点,很容易通过对资源的简单挖掘和利用就能够得到高速的增长。这就像一个聪明的孩子要从 50 分考到 60 分一样,并不困难。 然而在发展的中期,由于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单靠资源已经不能带来持续性增长了,必须对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加工,必须要对社会财富进行良好的管理。这个时候的增长模式是基于管理的,不是基于资源的。这就像一个能考 80 分的孩子,要考到 90 分,远比从 50 分到 60 分要困难,而且,连学习方式也都是要改变的。这不但要求我们不能着急,而且要求我们要转换观念和思路(学习方法),用及格的方式来获得优秀,是不可能的。 目前的中国处于什么阶段见仁见智,但迟早会到这个阶段。 由于这二十年来中国的管理者主要都是在和资源打交道,企业家在同政府的博弈中获得资源再生存发展,所以成功的企业家有很多都是利用资源的精英,但不是管理资源和财富的精英。由于精英有很多过去成功的光环,他们受各方追捧,自己对自己也是信心百倍,因此很多人在学习和吸纳不同意见方面存在问题。他们中有很多人的管理和市场观念还是停留在十年前。 而新的经济基础和增长模式需要我们用新观念去面对市场。当你站在新的经济基础上用旧观念管理时,你会发现效率遇到瓶颈,甚至增长都会遇到瓶颈。这个时候就会浪费很多社会财富去强迫管理者学会新的思路和观念。 很多时候错误本身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对错误的态度,更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错误是错误,反而认为是其他人的问题。 由于精英都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老百姓的观念就更有问题了。当然,民间有不少清醒的人,只怕他们大多数是没有实质决策权,且又说不上什么话。观念的东西本来就很难改变,有时候甚至没有绝对的对错,而中国的新文化和价值观又没有出现,这就让目前的事情更难办。 所以我认为慢慢的积累思想,促进每个人去思考、反思,是目前比较有价值的事情,一个人思考错误难免,大家一起思考讨论,就会慢慢的优胜劣汰,在全社会树立起符合时代的思想观念。 至于解决方案,在观念不正确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灵丹妙药。当然事情还是必须得做,所以这十几年可能大家都会很难受,没办法,这就是社会发展到了瓶颈。但是,总得有人沉下心来去思考一些问题并激发大家思考问题,这本身也就是在解决问题,只是它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而已。
个人分类: 入世|40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