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摄影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摄影家是怎样拍出好照片的?
热度 1 zlyang 2013-9-5 11:58
美国摄影家是怎样拍出好照片的? 下面内容截取自《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感谢! (1-1) (1-2) (2-1) (2-2) 原来还是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方式的! Re search!
4227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外的摄影家
xupeiyang 2013-6-10 09:40
与大家分享网络照片 北京雨后的双彩虹,好有眼福的看到了 分享给大家,快来转发并许愿吧!祝端午节快乐!!!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的摄影家
热度 3 xupeiyang 2013-6-2 11:12
科学网有很多摄影家,还有海南岛的张老师,清华的刘老师。李学宽老师是专业吧。 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美丽世界,分享快乐! 看她们多苗条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4303-696372.html 荷塘晨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9679-695786.html 美哉黄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333do=blogid=695834 相机里的炫目色彩!(和手机对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20do=blogid=695836
个人分类: 美丽中国|2033 次阅读|5 个评论
无德摄友骚扰鸟类繁殖,中大学生守夜保卫生命!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3-4-28 16:07
众摄友聚 集在树下和路边拍猫头鹰 (记者 林园 摄) 图片:20552353S-1.jpg 摄友拍摄的猫头鹰幼鸟 中山大学南校区历来是观鸟胜地,鸟中的“明星”——猫头鹰近日更是吸引了众多“长枪短炮”日夜蹲守,更有摄影发烧友夜间打 手电筒拍鸟。正值鸟儿繁殖季,鸟儿的正常生活被打扰。中大学子昨日在网上发出“保护中大校园鸟类倡议书”,并在树下为猫头鹰“守夜”。   记者直击:   摄友抓起小鸟放飞   “全国大学校园观鸟记录排行榜”于今年2月出炉。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统计,中山大学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观测到的野生鸟类种数已连续三年稳居榜首,仅南校区就多达160种。中大虽身居闹市,但依傍珠江,校园内植被丰富,为野生鸟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和掩蔽所,是林鸟迁徙的绿洲式驿站,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最佳观鸟校园”。   近几日,中大校园内的“长枪短炮”剧增。昨日中午,记者从正门进入中山大学,林中鸟儿叫声此起彼伏,校道和草坪上也见鸟儿驻足。记者还未走到中大小礼堂,就看见校道上聚 集了五位摄影爱好者,他们的镜头都对准在草坪上彳亍的乌鸫鸟。为了拍摄鸟儿飞起的画面,其中一位爱好者还走过去,用手抓起小鸟后再放飞。   校园中人气最高的鸟儿要数猫头鹰。去年4月,中大有猫头鹰的消息在网络上热转,不少网友纷纷“求地址”围观。近日,猫头鹰的“住址”被众摄影爱好者挖掘到。在中大图书馆附近的树下,每日都摆放着众多脚架和相机。中午时分,树下仍有近20台相机,其中许多镜头管长达一米多。记者看到,栖息在树洞里的猫头鹰居高临下,憨态可掬。另有一只猫头鹰幼鸟站在矮树枝上,气定神闲地眯着眼。   拍照者之一梁伯介绍,他早上6时多就过来拍猫头鹰,“树洞里的猫头鹰应该是妈妈,它生了两只小的,很得意。拍猫头鹰最好的时间是晚上。”梁伯说,没人知道树洞里究竟有多少只猫头鹰,“我看到过一只大的和两只小的,有人说这里至少有10只!”梁伯的镜头记录了猫头鹰、画眉、乌鸫、啄木鸟等鸟儿的身影。   中大学子:   倡议护鸟为鸟“守夜”   众摄友争拍鸟儿的情景,引发了不少议论。令学生觉得气愤的是,晚上有人打着手电筒来拍猫头鹰,还有人为了拍鸟而踢树。中大学生小陈透露,一天晚上8时许,她正在图书馆里看书,透过窗户,她看到外面有人打着手电筒在拍鸟。“有同学去劝他们,但他们不听劝,用手电筒照了一个多钟头才离开,太过分了!”   记者了解到,对于校园里的猫头鹰,中大学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因为学校里有猫头鹰、权杖、长袍等元素,许多中大学生戏称学校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猫头鹰出没中大的消息传出后,学子曾在网上呼吁,希望市民不要去打扰这些可爱的生灵。学生们还担心,有不怀好意之人会捕食它们。   昨(24,下同)日,中山大学观鸟科普团队在网上发出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加入护鸟的行列,“有热心同学记录到一部分拍鸟者利用手电筒照射领角鸮(即猫头鹰,记者注)。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会对领角鸮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有可能导致领角鸮幼鸟夭折。如大家发现这种行为,我们可以上前劝说。如劝说无效,我们就去请校园的保安叔叔来帮忙解决!”   昨晚,多名中大学生自发到树下为猫头鹰“守夜”。(记者 林园) 来源:http://www.free.ngo.cn/bhxx/312.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97 次阅读|30 个评论
青海摄影家葛玉修清华传递生态环保正能量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3-4-21 18:39
新华网北京频道4月20日电(于凤琴) 19日晚,在清华大学新斋教学楼335室,中国绿色年度人物、生态摄影家葛玉修应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北京市哲学会、动保网(dongbaowang.org)、中国青年动保联盟的邀请,向专家、学子们进行了“聚焦环保—青海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思考”演讲,向清华学子详细介绍了青海高原特别是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深受师生的欢迎。 1995年以来,葛玉修利用业余时间,先后200余次去青海湖、21次到三江源、9次到可可西里,拍摄了大量高原野生动物的图片,撰写了150余篇反映野生动物及生存环境的文章,在120多家报刊发表,竭力宣传青海高原的生态环保。 2002年,葛玉修用300余幅图片制成的课件,先后在全国各地的机关、部队、学校公益演讲,产生积极影响。葛玉修当选“2009年感动青海人物”、“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这次在清华大学,是葛玉修2002年以来所做的第303次演讲,他展示的280幅精美作品、讲述的野生动物知识和关注生态环境所作的工作赢得了专家和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3-04/20/c_115464695.htm 描述:葛玉修作品1 图片:1.jpg 描述:葛玉修作品2 图片:2.jpg 描述:葛玉修老师在清华大学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690 次阅读|4 个评论
周五晚上动保摄影家葛玉修清华开讲野生动物保护
jiangjinsong 2013-4-17 08:55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保摄影家葛玉修先生在工作中
jiangjinsong 2013-4-15 16:01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资助学术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15讲 主题:青海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思考 主讲人: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葛玉修 主持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蒋劲松副教授 时间:4月19日( 周五)晚7点 地点: 清华大学新斋335(图书馆北侧) 网络直播: CYAPA 动保大讲堂 网络 QQ 群 218515553 QT 语音直播 2917150 主办机构: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市哲学会 动保网(dongbaowang.org)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中国青年动保联盟 葛玉修,山东曹县人,青海银监局工会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汇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特聘环境意识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聘专家,中华对角羚保护站荣誉站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感动青海人物、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1978年自学摄影,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以来,葛玉修利用业余时间,先后200余次去青海湖、21次到三江源,9次到可可西里,历尽千心万苦,拍摄了大量高原野生动物的图片,撰写了150余篇反映野生动物及生存环境的文章,1600余幅(次)图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画报》、《新华月报》、《中国摄影家》、《中国国家地理》等80余家报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发表。220余幅作品在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121幅摄影作品在天安门广场大屏幕展播。2002年开始,用图片制作生态环保课件,在机关、部队、学校演讲宣传290余场,产生广泛影响。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凤凰卫视、东方卫视、山东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东方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文艺报》、《半月谈》、《中华英才》、《新华月报》、《齐鲁名人》、《知音》等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美联社记者也对葛玉修进行了电视跟踪采访,专题片“一个人能为生态环保做多少”先后在美国CNN、英国BBC播放。被誉为“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环保志士”。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摄影家很多
热度 1 xupeiyang 2013-3-25 13:33
【画家梵高诞辰】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早期从事艺术品商业工作,经历短暂教职生涯后,成了采矿工人。27岁时开始画家生涯,主要作品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代表性作品多半在生前最后两年创作,期间他,深陷精神疾病,曾割耳自残,37岁时饮弹自尽。 我不会拍照片 金银铜奖是怎么评出来的? 金奖-母子情深 银奖-雨中的奥巴马 铜奖-朝鲜乐队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41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样的照片是怎么拍的?请教科学网的摄影家
热度 10 xupeiyang 2012-8-17 21:00
四季分明的照片,真神啊!!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3629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著名摄影家“忽悠”色友:相机歧视-ism
热度 10 liuli66 2012-4-1 18:43
那个著名的摄影家,经常慷慨地表扬色友:照片不错,家伙不行。 若干色友感觉自己的家伙不行,准备换家伙。 AN严肃地又玩笑地指出,这个摄影家其实骨子里是搞“相机歧视-ism”。 如何利用现有的家伙,成为卓越的色友,那才是 硬道理!
个人分类: 杂感|225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一路风景
wendy2012 2012-3-1 07:48
2012.2.19摄影家协会正式成立, 相关新闻网址: 组图:搜酷摄影家协会成立 http://news.qq.com/a/20120221/000934.htm 爱好摄影旅游的我已是搜酷摄影家协会的一员, 协会网址 http://www.ymyljw.com.cn 2012.2.25周六出行活动了一天, 活动相关新闻发表于2.29如下: 组图:行走房山 http://news.qq.com/a/20120229/000884.htm
1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的蓝天
热度 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12-23 12:23
北京的蓝天 摄影家在 博客 发表了三亚漂亮的蓝天照片! 并叫板北京的蓝天! 真美的三亚蓝天啊! 拍得也棒啊! 但是, 北京自11月5日, 大阴霾, 造成航班停飞\高速封闭后, 的这半个多月, 竟然天天蓝天, 头两天,还以为是风吹走了污染, 但近几天并无大风, 可见,虽不如三亚, 北京空气自奥运以来, 确实还不错啊! 当然还应再提高! 向三亚看齐! 哈!
个人分类: 其它|2297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网友,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之人啊!!(哈哈哈)
热度 5 jsnjjlj 2011-6-29 22:02
刚才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向科学网友报告了我的不幸 不想在科学网上没有引起任何同情 幸灾乐祸之人纷至沓来 短短半小时,点击过百,评论超十 首先是京派计算机 创始人 武京治首先发难 冷言冷语,让人盛夏寒心啊 (哈哈) 紧接着是民间摄影家(非官方认证)李学宽同志 以民间摄影家的敏锐,立刻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让我心情雪上加霜啊 同时引来了打太平拳的 zhangcz07 同志,世态炎凉如此啊 而肖路江和李国帅同志则漠不关心本人疾苦分别探讨了开前门 和低碳的问题,真是有科学没有。。。。(以上省略俩字) 就连少不更事小 小宝宝同志 也赶来围观 祖国的未来也没希望了 。。。。。。。。。。。。 就在我奋笔疾书之时,围观者还在纷至沓来。。。。。。。。。。 特别鸣谢: 心理学家 吕同志 中医大家 张同志 是为记!!!! 哈哈哈哈!!!!!!!!111
3674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画家抄袭摄影家?
热度 1 xupeiyang 2011-5-11 09:31
油画《总理在汶川》与摄影构图相似 律师称侵权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11/c_121401715.htm 杭州300僧人举行托钵行脚慈善活动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10/c_121400274.htm 明天是5.12 大家别闹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42876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58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的摄影家
xupeiyang 2011-2-7 14:19
科学网的摄影家特别多,专业水平高,作品数量多,质量好。 我特喜爱 王汉森的博客 百花齐放 | 美丽的花儿,愿您喜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14do=blogid=410848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儿朵朵开
热度 11 gfcao 2011-1-28 22:38
花儿朵朵开
拍了一组广州的欧陆风情,不招两位摄影家待见,李兄还好,到底是大家风度,从来不说俺水平不行,最多说镜头没选对。那个大漠孤魂实在有点尖酸刻薄,你说我拍得不好就不好吧,偏说我摄影与拍照的概念没分清,真是岂有此理。真不知他那个杭州的小徒弟怎么受得了他这样的师傅的,乘早与他脱离师徒关系,由他去做孤魂野鬼去。 话说回头,这位孤魂拍摄技术的确没的说,对我拍摄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让我对他恨又不是,爱又不是,正所谓食之刺喉,弃之不舍。好在我这人心理素质好,等把他肚子里那点东西全掏出来后找个亲戚什么的给他一锤子,消消我心头之气。 受这两位老兄的刺激,乘着今天阳光明媚,俺再次造访了雕塑公园,拍下了一组花草,看你大漠孤魂怎么说。
个人分类: 游记|3688 次阅读|34 个评论
[转载]女摄影师耗时四年拍到的瑰丽极光美景
edwina 2010-4-14 10:34
琳达-德雷克(LindaDrake)在过去的4年中拍摄了众多美轮美奂的北极光图片。 现年40岁的琳达-德雷克(Linda Drake)在过去的4年中拍摄了众多美轮美奂的北极光图片。每年她都会冒着零下20度的低温来到加拿大马尼托巴省,以期能捕捉到最精彩的极光图片。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