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面试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等比数列求和——竟然是一道面试题?
iggcas010 2018-6-21 20:53
什么鬼? 一道高中的数学题都拿来问我? 简直侮辱我的智商! 所以我不回答这个问题, 随你怎么说! 下面本宝宝把这个题怎么写成程序来实现 a为首项,q公比,n是第n项 1、笨方法——常规方法 defmy_sum(a,q,n): s=0 foriinrange(n): s+=a*q**i returns 2、递归方法——麻烦自己去推下公式哈 defmy_sum2(a,q,n): ifn==1: returna else: returnmy_sum2(a,q,n-1)+a*q**(n-1) 3、代入数据 a,q,n=2,3,4 s1=my_sum(a,q,n) print(s1) s2=my_sum2(a,q,n) print(s2) 结果完全正确!至于怎么推导求和公式,自己推哈! 面试到这样的公司也是悲催,公司里面连个高中以上学历的人都没有吗? 这道题到底是考验谁的智商?
3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常用的C++面试16题
Tingella 2014-8-6 22:41
 1. C中static有什么作用    (1)隐藏。 当我们同时编译多个文件时,所有未加static前缀的 全局变量和函数(没有包括类) 都具有全局可见性,故使用static在不同的文件中定义同名函数和同名变量,而不必担心命名冲突。   (2)static的第二个作用是保持变量内容的持久。存储在静态数据区的变量会在程序刚开始运行时就完成初始化,也是唯一的一次初始化。共有两种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static变量。   (3)static的第三个作用是默认初始化为0.其实全局变量也具备这一属性,因为全局变量也存储在静态数据区。在静态数据区,内存中所有的字节默认值都是0×00,某些时候这一特点可以减少程序员的工作量。 http://www.cnblogs.com/stoneJin/archive/2011/09/21/2183313.html PS:(1)如果是在A.h文件中定义了一个static int a的全局变量,那么在main文件中可以直接使用,如果在A.cpp文件中定义了一个static int a,那么在main文件中就不可用了。 (2)没有说类可以不可见,因为你写类就是为了让这个类存在并让别人去实例化的。static只是在.cpp文件中修饰的全局变量和独立函数(这个函数不是某个类的函数,如果static是修饰某个类的函数,那么只是说明不用实例化就可以调用这个函数)是隐藏的   2.C++中const有什么用?   不要一听到const就说是常量,这样给考官一种在和一个外行交谈的感觉。应该说const修饰的内容不可改变就行了, 定义常量只是一种使用方式而已,还有const数据成员,const参数, const返回值, const成员函数等, 被const修饰的东西都受到强制保护,可以预防意外的变动,能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const用于修饰函数时 int ff(void)const; const修饰函数的返回值,用于返回常量; 如const int ff(); //返回的是常量,所以必须这么调用 const int a=ff(); 详情请见: http://www.cnblogs.com/zhengyuhong/archive/2011/12/23/2299713.html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65598/5048428.htm?fr=aladdin   3. C与C++各自是如何定义常量的?有什么不同?   C中是使用宏#define定义, C++使用更好的const来定义。   区别:   1)const是有数据类型的常量,而宏常量没有,编译器可以对前者进行静态类型安全检查,对后者仅是字符替换,没有类型安全检查,而且在字符替换时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错误(边际效应)。   2)有些编译器可以对const常量进行调试, 不能对宏调试。   4. 既然C++中有更好的const为什么还要使用宏?   const无法代替 宏作为卫哨来防止文件的重复包含。   5. C++中引用和指针的区别?   引用是对象的别名, 操作引用就是操作这个对象, 必须在创建的同时有效得初始化 (引用一个有效的对象, 不可为NULL), 初始化完毕就再也不可改变, 引用具有指针的效率, 又具有变量使用的方便性和直观性, 在语言层面上引用和对象的用法一样, 在二进制层面上引用一般都是通过指针来实现的, 只是编译器帮我们完成了转换。 之所以使用引用是为了用适当的工具做恰如其分的事 , 体现了最小特权原则。   6. 说一说C与C++的内存分配方式?   1)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2)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从堆上分配(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自己决定,使用非常灵活。   7. new/delete 与 malloc()/free() 的区别?   malloc() 与 free() 是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 new/delete 是C++的运算符, 他们都可以用来申请和释放内存, malloc()和free()不在编译器控制权限之内, 不能把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任务强加给他们。www.cdtarena.com   8. #includea.h和#includea.h 有什么区别?   答:对于#include a.h ,编译器从标准库路径开始搜索 a.h对于#include a.h ,编译器从用户的工作路径开始搜索 a.h   9. 在C++ 程序中调用被 C编译器编译后的函数,为什么要加 extern C?   C++语言支持函数重载,C语言不支持函数重载。函数被C++编译后在库中的名字与C语言的不同。假设某个函数的原型为: void foo(int x, int y);该函数被C编译器编译后在库中的名字为_foo,而C++编译器则会产生像_foo_int_int之类的名字。C++提供了C连接交换指定符号externC来解决名字匹配问题。   10. C++中的什么是多态性? 是如何实现的?   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继数据抽象和继承之后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它是在运行时出现的多态性通过派生类和虚函数实现。基类和派生类中使用同样的函数名, 完成不同的操作具体实现相隔离的另一类接口,即把 w h a t从h o w分离开来。多态性提高了代码的组织性和可读性,虚函数则根据类型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隔离。   11. 什么是动态特性?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程序的功能是在编译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 我们称之为静态特性。 反之, 如果程序的功能是在运行时刻才能确定下来的, 则称之为动态特性。C++中, 虚函数,抽象基类, 动态绑定和多态构成了出色的动态特性。   12.什么是封装?C++中是如何实现的?   封装来源于信息隐藏的设计理念, 是通过特性和行为的组合来创建新数据类型让接口与具体实现相隔离。C++中是通过类来实现的, 为了尽量避免某个模块的行为干扰同一系统中的其它模块,应该让模块仅仅公开必须让外界知道的接口。   13. 什么是RTTI?   RTTI事指运行时类型识别(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在只有一个指向基类的指针或引用时确定一个对象的准确类型。   14. 什么是拷贝构造函数?   它是单个参数的构造函数,其参数是与它同属一类的对象的(常)引用;类定义中,如果未提供自己的拷贝构造函数,C++提供一个默认拷贝构造函数,该默认拷贝构造函数完成一个成员到一个成员的拷贝   15. 什么是深浅拷贝?   浅拷贝是创建了一个对象用一个现成的对象初始化它的时候只是复制了成员(简单赋值)而没有拷贝分配给成员的资源(如给其指针变量成员分配了动态内存); 深拷贝是当一个对象创建时,如果分配了资源,就需要定义自己的拷贝构造函数,使之不但拷贝成员也拷贝分配给它的资源。   1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   开发时间短, 效率高, 可靠性高。面向对象编程的编码具有高可重用性,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大量采用成熟的类库(如STL),从而虽短了开发时间,软件易于维护和升级。
个人分类: C++复习|2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面试题(2)
热度 4 yuncai 2010-4-15 22:44
今年我挑选研究生时的第二个附加面试题,与阅读材料(1)二选一。 阅读下面的阅读材料(2),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你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吗? 你的论据是什么? 你是否认为“中医毒副作用小,西医毒副作用大”,为什么? 阅读材料(2)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学科带头人。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体质研究会主席。 说起中医,王琦认为人的形与神不能分开来看。不可否认,借助于现代的仪器能把人体分解得很细,这是西医的进步。但是,反过来看,当你把一个人看作一个个细胞的时候,整体性就出问题了。人不仅有神经、血管、细胞,他还有对自然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态度、价值取向等。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整体,不能只看局部。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体质也不一样。不同节气,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尽相同,医生看病时这些都要问。古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把人的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来考虑。 他举了一个例子,患同一种病的两个小姑娘看病,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江浙人,中医开出的药方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两地的气候不同,两个人的体质不同,她们能接受的药物和药物对她们的影响都会不同,这些不是一支抗生素就能解决的问题。王琦说:“像这种情况,100个人可能有100个药方,不能复制,不能用目前的仪器设备分辨出来,不能用西医理论解释清楚,但它又确实需要。难道用抗生素就科学了?我开的药方就不科学了?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分出谁是科学、谁是伪科学,岂不荒谬。” “在你面前有一朵菊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植物学家说这是头状花序;化学家说这是酮类化合物;文学家说这是傲霜之花;中医则认为可以平肝明目。你说谁说的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也会不同”。王琦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向记者说明人对事物的认知,应该是多样化的。 “一个人淋了雨感冒了,你说这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的,只有消炎才是科学。我用发汗驱寒的方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病也能治好。同样是治病,凭什么说你的科学我的不科学?”王琦说。 “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中西医的讨论应该平和。我从来不说西医不科学,中医和西医的认知方法和价值体系不同,如果用西医的标准衡量中医,由于不懂中医就硬说中医是不科学的,这是不对的。”王琦把中西医定义为两个走不同道路的理论体系。他特意提到,方舟子批判《本草纲目》时,提到吊死人的绳子也能治病,他这是拿现代人的标准来要求明代人,他并没有看到《本草纲目》真正光辉的地方。 王琦带领的课题组采用国际前沿的研究个体差异的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为体质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解释。经过30年对全国21948例中医体质分类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国人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即中国人可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方舟子,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 在任何场合提及中医,方舟子都坚持一个论调:中医不是科学。他说这不是他独创的观点,只是作为传译者转达了国际生物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而已。他举例说,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国家的民间医术一起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学。而国际反伪科学组织(CSICOP)则干脆认为中医是玄学、巫术、伪科学。 什么是科学。方舟子逐条解析说,首先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它没有国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没有一门科学学科是只有某个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无法掌握的。“你总不能说,这是中国的物理,那是美国的化学吧?既然物理化学不分国籍,怎么医学就能分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呢?所以,把中医当成中国特有的科学,把中医的科学地位不受西方科学界的认可归咎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那是很荒唐的。”与之相比较,发展于西医的现代医学,就不需要国人先去学习西方文化才能掌握,“因为现代医学就是一门没有民族文化属性的科学嘛!” 其次,科学有着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方舟子说,历代名医在医案中津津乐道自己曾经用什么处方治好了某个病人,患者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得益于某种药物,这些在现代医学看来都没有价值,因为就药物、疗法的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 记者问道,但是的确很多人认为感冒服用板蓝根冲剂或维C银翘片有效果。方舟子答道:“经验是经常靠不住的。吃了一种药,病就好了,并不等于这种药真正有效。而且感冒本来就是不吃药也可以自愈的,而服了药觉得有效,很可能还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方舟子说,一个中药药方往往有七八味药,在理论上君、臣、佐、使说得头头是道,在实际上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去做对照试验验证一下,看这七八味药是否真的都在起作用。“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在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才确定某种药方的疗效。而且临床试验必须采取双盲方法,并有安慰剂对照组。” “据我所知,没有哪一种中药已完全通过了如此严格的临床试验。如果以‘个体化治疗’为借口自欺欺人,拒绝临床试验,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在方舟子看来,中医最看重的上千年的经验虽然有时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所以“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 他以《本草纲目》为例,举证其中很多在今天看来相当离奇、荒唐的偏方。比如吃鱼卡刺了怎么办——把渔网煮成汁或烧成灰喝了,就能让鱼骨掉下。再如,有人上吊死了,把上吊的绳子拿来烧成灰,水服能够治狂癫。
个人分类: 课题组|87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面试题(1)
yuncai 2010-4-15 22:05
今年选择研究生自己多加了一些条件,条件一是英语数学成绩和要超过120分;条件二是考察学生的思路与表达。 对条件二,我的考察方式是: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依据。 阅读材料(1) 2009 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这意味着该品种的生产性试验结束并获得农业主管部门认可,技术方面的障碍基本扫除,接下来就可以申请生产许可证了。    “如果在全球还远未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我们贸然去进行转基因水稻大面积的商业化种植,这种‘敢为天下先’是不是也太超前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发出的疑问颇具代表性。    “我并不反对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但是我担忧背后的风险。”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薛达元说,由于水稻是主粮,世界各国都比较慎重,“转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有商业化种植的,但是转基因水稻,还没有哪个国家进行商业化种植。” 薛达元认为,因为欧洲等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一旦转基因水稻在中国进行商业化,还可能影响我们的粮食出口。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介绍,转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抗虫基因,使得水稻能分泌一种BT毒蛋白物质,虫子食用后会被毒死,因而能够产生防虫效果。“但水稻是人类的主粮,昆虫无法下口,人类长期食用难道就没有害处吗?” 蒋高明认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保障,“欧美科学家都不敢断定这项技术一定是安全的,中国科学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安全证书似不稳妥”。    “我个人认为,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水稻专家袁隆平说。 “中国成为国外转基因粮的生死试验场”“民族的噩梦”……已经两个月了,有关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各种担忧仍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并逐渐蔓延形成一种恐慌。有的论坛还发起“反转基因主粮”的签名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我从来不认为转基因食品问题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没有一种食品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很常见,但有毒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对于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我们不是规定食品中农药残留等于零,而是规定食品的农药残留允许的最大含量,只要不超过就是合格的。实际上,经过严格审批和监管的转基因食品,并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更不要说量的问题。所以说,转基因食品本身并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
个人分类: 课题组|698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