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呼伦贝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50.7℃极端低温
热度 1 周少祥 2012-2-4 18:43
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50.7℃极端低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4日13:4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2月4日消息(记者 刘源源)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监测显示,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的哈吉区域自动站,昨天出现了-50.7℃的极端低温。同时截至2月1日,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已连续9日最低气温在-40℃以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呼伦贝尔林区和牧区,温度偏低8℃至10℃,5个旗(市)打破了历史同期最低气温极值。
1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方比北方冷
xupeiyang 2011-11-13 20:37
我告诉浙江老家人,北方冬天不冷,家里、商店、学校、公交车、地铁里。。。。。。都有暖气。 我们在北京习惯了,春节就不敢回老家过年了,南方太冷了。 南方没有暖气,北方家家取暖的。 南方人靠太阳取暖,北方人在家里猫着,晚上一般很少出去玩。 南方人不管多冷,房间也要开窗的,北方人门窗紧闭的。 南方好多学生、孩子生冻疮,北方没有听说过。 南方是湿冷,北方是干冷。 JR.史密斯:会参加CBA扣篮大赛 新疆太冷所以去浙江 11月13日,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地区连日来持续降温、降雪,山区最低气温今天突破了-30℃。呼伦贝尔地区目前有145条客运班线停运,停发379个班次。图为11月13日,内蒙古根河市得耳布尔镇街头,一位行人的围巾、头发和口罩上结满冰霜。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河中德示范农场一行随笔
lfm2000 2011-4-27 16:03
在去年的药械国际会议上做了一个报告《Pesticide residue control in China》,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报告,报告完了也就过去了,算是交了会务组的差吧。当时有几个德国专家在场,报告结束后也有专家简单进行了交流,但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当时中德示范农场的Bunge先生也在会场。 隔了不久,Bunge先生就与我取得了联系,中德农场在内蒙古甘河,他们遇到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当地大面积土壤中除草剂残留严重,影响了后茬作物的种植。经过一些沟通,这几天我和何雄奎教授一起受甘河农场之邀,特意到内蒙呼伦贝尔参加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举办的中德示范场学术交流会,也算开了眼界,第一次走进如此广袤的土地。 示范农场距离齐齐哈尔机场还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都是黑土地,让我们这些看惯了黄土地的“内地”人很是享受!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也是曾经记忆中的事了。 在农场做了报告“农药残留问题与后茬作物安全”,其他专家大多进行的是土壤营养相关内容,从这些报告中,再次体会到学科交叉的必要性。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施肥和农药残留还有联系,但施肥对于土壤pH或者微生物活动影响之显著,让我自然联系到农药残留的降解也间接受到了施肥的影响,甚至可以联想的是通过优化施肥方案是有可能在改变土壤性质的同时加快农残降解的。在农场的协助下,我们也就这一点开始初步试验探索,希望能在将来为农药残留的环境降解以及降低后茬影响做一点事情。 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也是很有乐趣的!
2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呼伦贝尔零下46.6度极寒和雪原林海(幻灯片)
黄安年 2011-1-17 21:25
[转载]呼伦贝尔零下46.6度极寒和雪原林海(幻灯片)
呼伦贝尔零下 46.6 度极寒和雪原林海 ( 幻灯片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17 日发布 现在转发许令仪老师传来的内蒙呼伦贝尔惊现零下 46.6 度极寒天气的幻灯片和东北雪原林海图片 , 总共 18 幅。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1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呼伦贝尔(1)———额尔古纳
tangang 2011-1-7 19:23
内蒙古呼伦贝尔(1)———额尔古纳
从2008年7月到现在,笔者曾三次到过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参加野外地质工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呼盟大草原有的美景所折服。想将自己当时拍下的美景传上来,以供大家分享,留住美丽时刻。 内蒙古呼盟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河 海拉尔广场 牙克石白桦林 鲜艳的蘑菇 内蒙古大草原是个美丽的地方,每年到了6月份以后,这里草长莺飞,环境极其秀美,吸引了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的游客,他们有的来自遥远的广西、云南,有的来自海边的青岛、烟台、大连。 但是,令人伤感的是,内蒙古大草原好多地方也面临着沙化的困境,好多地方由于过度放牧,基础建设弄得寸草不生。在这里,也呼吁一下大家,无论是当地的人们,还是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的游客,希望你们在观光的同时,注意保护我们美丽的大草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伦贝尔大草原:梦幻之根河湿地
ssglwu 2010-9-5 18:06
吴国林 这是一张全景根河湿地。 本来想上传一张更大像素者,但附件不作为。本张有1M多,下载下来,更能体现该湿地。 因为科学网博客不能显示原始照片,我的原始照片是12M 。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九:呼伦贝尔大草原7,异国情调满州里
ssglwu 2010-9-2 07:38
吴国林 满洲里市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北接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满州里有俄罗斯特色的套娃广场、中共早期地下交通线,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伍修权等共产党党人都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的掩护,前往苏联和回国的,该交通站后来被日本特色所破坏。满州里充满了异国情趣。 套娃广场 满州里国门 在国门上看俄罗斯 国门内 套娃广场 满州里街道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6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八,呼伦贝尔草原6:悠然显现
ssglwu 2010-8-30 15:58
吴国林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得到了许多,但同时又失去了许多。在草原上坐一坐,看看马,看看远处一点红, 白云悠然飘,青青湖边草,放马天地间,清心湖水高。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2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七:呼伦贝尔大草原4,湖光之美
ssglwu 2010-8-26 22:22
吴国林 去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定要去看看湖,我这次去了两个湖。一个是呼和诺尔湖,另一个是我国北方的第一大湖呼伦湖。前者小得多,但有特点(图片的前四张);后者大得多(第五张图片以后的照片)。后者带给我更多的思考,近十年来,呼伦湖的水下半年降低了 5 米 ,而原来的呼伦湖水近 250 平方公里,而现在近 200 平方公里。而呼伦湖就是北方的母亲湖, 如果工业开发过度,其后果将是无法弥补 ,并且是灾难性的。正是呼伦湖较低的湖水面,才有许多的游船在湖中运行。近两年,政府加强了呼伦湖的管理,增加水的注入,是否能回到原来的水位,我们将试目以待。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510 次阅读|4 个评论
第四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侧记与照片
ssglwu 2010-8-25 23:19
吴国林 第四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于 2010 年 8 月 10-11 日在海拉尔国府商务酒店隆重举行。论文的研究视角多,且具有深度,会议讨论热烈。还有从事分析哲学的学者参加本会,这表明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之间的对话,有很大的可能性。参加会议的代表近 30 人,基本与前几届的会议规模持平,他们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 会议主讲人与题目是: 盛晓明:自然态度与先验态度。 吴彤:生活世界:以古代中国山水画表现的自然观为例从现象学和科学实践哲学的综合视野看。 吴国盛:论牛顿第一定律。 吴国林:量子力学诠释的现象学研究 刘晓力:命题的意义与行动的意义。 邓波:关于大雁塔我们能说什么。 孟强:梅洛-庞蒂、怀特海与当代科学论。 孙思:一个自然主义者的非自然批判。 田松:玻尔的现象与现象学的现象。 高亮华:论技术制品。 段伟文:技术作为人的本质与人作为人造物。 李恒威:意识的独特性及其结构。 徐献军:从间接现象学到前置现象学。 苏丽:门的现象学分析。 周剑文:集置的紧箍咒能被解除吗。 李章印:学者与工匠的结合意味着什么。 张秋成:为现代人的生存植根。 蒙绍荣:科学数学化的现象学之思。 王海琴:试析海德格尔数学因素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周祝红:劳动何以神圣。 胡翌霖:媒介存在论论纲。 练新颜:镜子与内省型审美。 另外,张祥龙、胡新和、肖玲、刘杰、邱慧等作为一部分论文的点评人。总的说来,这次会议较前面的三次会议有更大的进步,包括独立地从现象学角度展开相关的研究。有的研究具有原创性。这表明中国科技哲学界的现象学运动正在向纵深挺进。会议运思的方法是独特的,一些论文有点评人,每个作者的观点都会受到与会者的强烈的批评,然后是作者的反驳。甚至可以说,这个会议是一个找论文毛病的会议,有利于我国正常学术讨论制度的建立。 比如,盛晓明与刘晓力从比较的角度展开自己的论述。现象学科技哲学界三吴(吴彤、吴国盛、吴国林)所讲的论题具有原创性。吴彤对中西山水画的现象学比较,吴国盛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有关隐含的条件展开现象学分析。在前两次量子现象学的研究基础上,吴国林继续对量子力学的诠释展开现象学分析,认为量子力学的诠释的共同本质是波函数;也有学者认为吴国林的研究不属于现象学的直观,因为有仪器的加入;吴国林则认为,人认识微观世界必须借助仪器或工具,仍然是一种直观,其目的在于获得微观世界的本质。邓波对大雁塔的分析、段伟文对技术、人与人造物的分析、李恒威对意识的独特性与结构的分析、苏丽对门的现象学分析、胡翌霖对媒介存在论分析等有自己的观点,体现了现象学的精神。 与会议相伴的是 8 月 12 到 14 日上午的学术考察。会议代表直观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与广阔心怀。一路上,即使在大巴上,现象学科技哲学的讨论时起时落,有的观点还争论得相当激烈。 现象学科技哲学界又是一个爱好摄影的团队, 其中不乏精良的摄影器材 。周剑文展开对相机进行批评,认为相机造成人与对象的对立,成为一个二元的认知模式。吴国林则以自己的摄影实践(包括 1986 年亲自手洗彩色照片)认为,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作用,常见的傻瓜相机可能会造成人与对象的对立,但高级的单反专业相机,则会将人与对象统一起来,或相机具有体验性或解释学性质,这里除了一个主动积极的人脑之外,就是相机这一人工技术物本身的性质。( 摄影的现象学分析,我会另文来讨论 ) 有关会议及其讨论的有关不一一注明。 博主正在演讲 三吴在一起 在室韦的篝火晚会 受到额尔古纳市的热情接待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4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六:呼伦贝尔大草原3,诗意之莫日格勒河
ssglwu 2010-8-23 22:52
吴国林 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呼伦贝尔草原,注入呼和诺尔湖后流出,汇入海拉尔河。莫日格勒河显现出呼伦贝尔最为耀眼的美。 莫日格勒河是一条河道十分狭窄,自然形成,却极度弯曲。如果从空中俯瞰,蜿蜿蜒蜒的河水,就象一首温柔少女随性翩翩起舞,远远超越九曲十八弯。 你看她,顺流逆流,迂回曲折,左顾右盼,留连往返,轻柔地抚弄着草原的肌肤,如诗的韵律,如画的飘逸。 莫日格勒河是真正的原生态,蓝天白云下,她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显现出娇柔妩媚。 莫日格勒河,真是一幅天堂般的景色。此生不亲自去体验,那将是人生的一个遗憾。因为只有大自然才有如此的神奇的力量,造就了美之化身的莫日格勒河。 我这次从海拉尔开完后,就去了莫日格勒河的最为著名的九曲十八弯,由于当时水量少,又没有热气球相助,只能在地面上拍摄,尽管如此,莫日格勒河已显现出诗的意境,并且我还必须用老子的话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五:辽阔壮丽之呼伦贝尔大草原2
ssglwu 2010-8-23 22:12
吴国林 本集图片是关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图片的第二集,从另一角度看大草原。呼伦贝尔令人心醉。羊群与马群在大草原自由自在,躺在大草原仰望星空会有别一种体验。草原上的阳光时常变换,使大草原更是意义非凡。 博主在此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四:仙境之莫尔道嘎
ssglwu 2010-8-22 22:08
吴国林 2010 年 8 月 12 日 晚宿于莫尔道嘎镇,第二天早晨参加第四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的代表还在睡梦中, 4:00 我就起床了,登上莫尔道嘎镇所处的山上,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进才登上最高处,在电视发射房的屋顶上开始有关的拍摄活动。山上云雾飘浮不定,拍摄者本身亦在云雾中,整个莫尔道嘎镇都沉醉其中。 从现象学来看,不同的直观视角,对对象的本质(这里就是美本身)的显现是不同的。 下面是有关图片。 莫尔道嘎之晨 莫尔道嘎镇 走向 莫尔道嘎 走向莫尔道嘎山顶 更有早行人 相望 博主在此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色西部之三:辽阔壮丽之呼伦贝尔大草原
ssglwu 2010-8-19 15:13
吴国林 今年8月在海拉尔有一个全国 第四届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 ,参加完会议后,考察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如一首歌所说: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个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际间。只有真正到了大草原,才能了解天之辽阔与心情的开放与开朗。将分几期发布有关照片,没有做技术处理。 亚洲最大的根河湿地(下同) 中俄交界的满州里的铁路桥梁 中俄之界河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5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呼伦贝尔草原游记
zr99 2010-8-10 19:07
8月8号凌晨大概三点钟回到北京,结束了这次草原之旅。这次旅行团共有34人,队伍算是浩大了。团员中既有咿呀学语的小孩,也有鹤发童颜的老人,年龄跨度大,这也增加了这次旅行的乐趣。 我们是8月3号晚上10点飞达呼伦贝尔首府海拉尔的,当晚在海拉尔住宿。抵达时,海拉尔刚刚下过一场雨,但是没有想象中冷。也许是旅行社过度形容了北方的天气,让我们有了很好的思想准备。穿着短袖衫,牛仔裤走下飞机,感觉很清爽,有点凉,但并不冻。机场上的地勤人员也都是穿着短袖站在机场上,可见晚上海拉尔并不会太冷了。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两边有许多用LED灯勾勒出的树,霓虹灯分外的明亮夺目。这就是我对海拉尔市的第一印象。 8 月4 号清晨,在宾馆用过早餐,我们乘车前往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金帐汗景区。 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伦贝尔唯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国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畔。在这里我们接受了下马酒仪式,并祭了敖包。由于到的人太多,没能喝上下马酒,但是下马酒的礼节算是明白了。当客人到达后,在帐前,蒙古族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会排成一排,手捧美酒,唱着动听的歌曲,献给远方来的客人。客人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左手端杯,右手无名指在酒杯中沾酒,分别向天、向前弹一下,最后用无名指在自己的额头轻轻一抹,最后将酒一饮而尽。仪式过后,我们进到景区,登顶最高点远观了莫尔格勒河。莫河弯曲确实很多,但是水量很小,只有四五米宽的样子,也许是因为不是雨季的原因吧。敖包也在最高点上,原来一直以为敖包就是蒙古包,这次旅游才算明白,敖包是由石头堆积成的圆形石垛(据说也可用木头、土堆成),是蒙古族用来祭神、祈福的地方。祭敖包,要先捡三个石块捧在手中,向敖包拜祭,并许下自己的心愿,然后围着敖包顺时针转三圈,最后将石块抛在敖包上,并将一块红绸系在敖包上。随后,我们在景区到处转悠了一下。景区没有太多可看的景点,周围的草场都刚刚打过草,所以草非常矮,不要说风吹草地见牛羊了,就是见牛粪都不用风吹,小小的遗憾。午餐在景区中吃的,吃到了手扒肉。景区的饭菜不够理想,手扒肉还算过得去,但没有在新疆吃到的羊排好吃。 用完午饭,我们继续坐车前往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室韦。沿途风光还算不错,特别是后半段进入原始森林区后,风光更是美丽。中途我们还下车短暂参观了一个白桦林景点。原生态的白桦林,树与树的间距非常小,为了获得阳光,他们都拼命向上生长,以获取生长空间。这就使得他们的树干挺拔,树冠较小。这也是所有原生态森林中树木的特点之一。自然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生存的空间都需要在不断的竞争中获取,而恰恰也是这种竞争造就了他们挺拔的身姿和迷人的气度。远望他们,高耸如云,树蜂所指,直冲云霄。在竞争中,胜利者延续着生命的赞歌,而失败者付出他们的生命以及躯体去滋养胜利者,这就是自然。 也许你会说,自然是残酷的!但是正是这样的残酷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近乎完美的生命,让森林延续了几千万年,生生不息。也许我们应该发出这样的感慨:暴力推开文明之门,鲜血浇灌生命之花。远观希腊文明,近看诸子百家,他们无不是诞生在残暴、流血、山河分裂震荡之中。近代文明珍视生命,甚至为了延续生命伐道自然。殊不知,这种崇尚生命宝贵,崇尚和风细雨的文明埋葬了多少原本可以成为英雄的英雄,断送了多少原本可以成为绝唱的生命。 下午五点多钟,我们到达室韦。室韦镇地处内蒙古最北,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南岸,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曾获2005CCTV全国十佳魅力名镇的称号。室韦房屋多位木屋,两层建筑。许多居民在自家窗台或楼梯上都会摆放上鲜花,显示出一种别样的恬静和生活的情趣。街道上悬挂有许多俄罗斯妇女儿童的老照片,具体来历不知道,但与小镇的风格非常融洽。以喀秋莎命名的商店和旅馆比比皆是。回来后,搜索网络才知道喀秋莎是一首关于爱情的俄文歌曲的名字,描述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用过晚饭后,沿着额尔古纳河散步、拍照,谈论着对岸的俄罗斯码头和村庄,别有一番惬意和陶醉。夜宿俄罗斯大酒店旅馆,房间虽然很小,而且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还算干净整洁,非常满意。 8 月 5 号,早晨早早就醒来,大概五点多钟的样子。也许是当地空气比较好,含氧量比较高吧,虽然前一天晚上睡的比较晚,但是早晨早早醒来,还是特别精神,没有一点想赖床的感觉。因距吃早饭的时间还早,于是穿上衣服,又跑到额尔古纳河边去欣赏了一番风景。昨天是看了傍晚的额尔古纳河,现在是细致地打量了一番早晨的额尔古纳河。傍晚留给我的印象是夕阳下的柔静,清晨却是凉爽空气中的清澈。河边的马场已有不少马主人赶着马来到河边,许多马还没有打上鞍鞯,任其自由地在草地觅食。简单地拍了几张照片,看吃饭的时间差不多了,即绕道赶回宾馆。 吃完早饭,我们驱车前往我们今天的旅游地大兴安岭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大概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公园大门。森林游,主要是车游,就是坐在车上看看周围的风景,在中途几个叫得上名的景点,下车看个十来分钟,拍拍照,然后继续驱车前行。说实在话,这个公园真没什么可看的,也没有特别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什么红豆坡、一目九岭、鹿岛就是简单的挂个牌子,然后人为命个名。如果是第一次去原始森林,刚进去还有点稀奇,然后随着景色的千篇一律,也就慢慢失掉兴致了。景区里的树不会是你想象的深山老林般的大树,大多碗口粗细,就是比较茂密,以针叶林为主。中午在景区内的鹿岛度假区用午餐,然后驱车返回。在鹿岛度假区可以选择漂流的,水还算比较急,据说可以漂 7 公里的,因感觉两边的景色也没啥特别,大家一致还是选择放弃漂流。 回到宾馆已是晚餐时间,晚餐间,喝了一点小酒,返回随同事一起到镇上到处走了走,逛了逛商店,又吃了烤串喝了啤酒。只是烤串太老,累的牙疼,到最后没吃完就结账走人了。 8 月 6 号早晨用过早饭,收拾行李,离开室韦,驱车赶往额尔古纳,在拉不达林用过午餐,饭后观赏了号称亚洲第一湿地的根河湿地。湿地风光还算不错。据说,根河湿地不是典型的湿地,典型湿地应为水、草木等交融,生态系统立体复杂。根河湿地仅有根河一条水系曲折从树林中穿过。参观完湿地后,即开始直奔满洲里。这段路一直是沿着中俄边境线跑的,或者说是一直沿着额尔古纳河跑的。最近处,边境线警戒围栏就在路边。这次在途中看到真正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草,那草有一米多高,好茂盛啊!有次中途停歇,看到远处有个湖泊和一群牛羊,大家遂下车直奔湖泊而去。虽据导游说,这只是一个无名的水湾,但是这一湾水和那群牛羊,让我们第一找到了大草原的感觉。远远望去,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草是那样的绿,牛羊又是那样的悠然自得,人走在天地之间是那样的渺小,那一刻好想大喊,好想也像牛羊一般在草地上打滚,到湖水中尽情的嬉戏。那一刻,我才发现了草原的魅力! 大概下午四点 6 点多钟到达满洲里。这么多天,第一次看到了所谓的大城市。满洲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国际化口岸大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老外,商店门牌的文字都用中、俄、蒙三种文字标注,高耸的大楼比比皆是。大城市,真的是口岸国际化大城市!导游提醒说,如果我们逛商店买东西的话,一定要到中文为主体字的商店里去,那种俄文为主体的店都是为老毛子开的,不接待中国人的。晚上的住宿条件不错,我和同事两个人给分了一个套间的房子,我们一人一屋。还有另外一对同事分的套间还带有厨房和客厅,为充分利用,晚上我们在他们房间的客厅中喝酒打牌。(呵呵,是不是有点像郭德纲相声中描述的暴发户?) 8 月 7 号,用过早饭到满洲里套娃广场做短暂停留,前往国门景区。游览了战斗机广场、火车头广场等,并在 41 号界碑前留影。然后,赶往最后一个景点呼伦湖。呼伦湖又称呼伦池、达赉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在呼伦湖上乘坐了快艇。感觉没有在旅顺乘坐冲锋艇时刺激,也许是这次有思想准备的缘故把。中午景区的全鱼宴真的是惨不忍睹。饭店接待能力有限,游客太多,导游成了服务员,疯一般强菜,最后店家可吃的东西全没了,作为补偿,给每位游客一瓶蓝莓汁。晚餐在海拉尔吃的,非常不错。因用完餐后,时间尚早,我们又到成吉思汗广场逛了逛。八点半前往海拉尔机场。因飞机晚点,大概夜里零点,飞机才起飞。这次旅游就这样画上了还算完美的句号。 总体感觉是比较疲倦,景点和景点不够紧密,坐车时间太长,而且景点的质量不高。但因是单位组织的,全是同事,就当是一次外出散心了。通过这次旅游,也增加了同事间的熟识度,加强了交流,从这方面讲,又有另一番意义。
个人分类: 感性生活|3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伦贝尔之行(2)从加格达奇到阿荣旗沿途地质现象
fgzengtyut 2010-4-17 11:20
去年7月份,我们一行从海拉尔到加格达奇(飞地呀,版图是内蒙的,行政管理是黑龙江的,而林业管理是不是中央的就不知道了),然后沿着到阿荣旗的公路考察,下面是镜头记录的一些地质现象。呵呵,最为惊险的是,由于修路,只能走半边,由于快到晚上了,我们急着找住的地方,加上车少,速度有点快,差点出现两车相撞事故,虽然没大事,但左后视镜还是报废了。告诫同行们,在外考察不要急,慢慢开车,安全第一。另外,这次考察最小的队员是我儿子,11岁的曾若渝同学,他的目的是找宝石,找到了一些质地不怎么好的玛瑙,也算有收获,不过十几天的考察可把他累坏了,回太原的时候在车上睡了一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伦贝尔之行
fgzengtyut 2010-4-17 10:31
去年5月和7月两次赴内蒙呼伦贝尔海拉尔盆地和大杨树盆地考察,将一些照片贴出来,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去哪看看。7月份,我们一行从海拉尔到加格达奇(飞地呀,版图是内蒙的,行政管理是黑龙江的,而林业管理是不是中央的就不知道了),然后沿着到阿荣旗的公路考察,镜头记录了一些景象。呵呵,最为惊险的是,由于修路,只能走半边,由于快到晚上了,我们急着找住的地方,加上车少,速度有点快,差点出现两车相撞事故,虽然没大事,但左后视镜还是报废了。告诫同行们,在外考察不要急,慢慢开车,安全第一。另外,这次考察最小的队员是我儿子,11岁的曾若渝同学,他的目的是找宝石,找到了一些质地不怎么好的玛瑙,也算有收获,不过十几天的考察可把他累坏了,回太原的时候在车上睡了一路。 准备出发 玫瑰石 落日 钻机上 河流众多 草原 三河汇流 东北杀猪菜 洪水冲断的桥梁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1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