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界纪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最年幼的独轮车骑手
yanjx45 2019-1-29 23:22
谁是世界上最年幼的独轮车骑手?对这个问题,尚未发现有正式的世界纪录。 在网上能搜索到多种相关传说和讨论。从目前我所查询到的资料看,有较可靠来源和证据的是美国纽约一个名叫 Z IGGY COHEN 的小男孩,他学会骑独轮车时的年龄是 2 岁半。而且他的弟弟 IKEY COHEN 也是在 2 岁半时学会骑独轮车的。 小孩们通常在大约五、六岁时开始学骑独轮车。但正如 Z IGGY 和 IKEY 所证明的那样,只要你的脚能够踩到踏板,你就能学会骑行。 虽然独轮车已经存在了 100 多年,但它常被不恰当地描绘成马戏团或街头表演项目,因此让普通民众误认为一般人不大可能学会,同时误认为这项运动可能很不安全。其实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 ! 独轮车学起来比轮滑、自行车等要安全得多。独轮车集休闲、运动、娱乐、健身、代步于一体,在许多发达国家现已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热门首选。 美国纽约有一个名为“ Just One Wheel Inc. ”的独轮车培训机构宣称, 99.9 %的人只要有学骑的愿望,练习 1-3 个小时就能掌握骑行独轮车的基本要领,其中最年轻的骑手年仅 2 岁半。 据该机构的网站: http://justonewheel.com/ 介绍, ZIGGY COHEN 在只有两岁半的时候就学会了骑行独轮车! 以下是相关视频的截图之一: 以下是相关视频的链接: http://justonewheel.com/our-company/our-youngest-rider/ IKEY COHEN 是 Ziggy 的弟弟,他也是在 2 岁半时学会骑独轮车的。以下照片展示的是 IKEY 在 4 岁时骑 4 英尺高的的长颈鹿 ( Giraffe )独轮车 ! 以下简介独轮车运动的若干最基本的常识: ★ 独轮车的骑行技术实际上比较容易掌握, 凡年龄 5 岁或身高在 1.05 米以上的儿童、青年、老年人通常经过 3 至 8 个学时的练习就可以 很快学会。骑独轮车 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 2 平方米左右的平地即可练习,也可在室内练习。独轮车的作用原理决定其速度不是特别快,在练习及骑行的过程中安全性极高,一旦失去平衡,脚落地、人站住、车摔出,不易受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只摔车、不摔人 ”。 ★ 与自行车相比,独轮车的一大好处就是结构更加简洁、紧凑,省去了所有额外的部件,如链条、齿轮、刹车手柄等等,便于携带和存放, 其维护和购置成本也要低得多。 ★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将独轮车运动列入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在日本,独轮车是每个中小学生体育课程的必修部分,现在有超过一百五十万个独轮车骑手。 日本主管教育的部门认为独轮车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平衡能力和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面对未来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推崇独轮车运动可能也是日本教育比较成功的范例之一。 ★ 我国教育部也于 1996 年正式将独轮车运动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全国许多城市的中小学校还成立了独轮车队,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了这项运动。 ★ 目前世界上已有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独轮车联合会,这些国家除经常举行独轮车传统项目的比赛外,还有独轮车篮球队、曲棍球队等。独轮车以其时尚、新潮、酷劲十足的形像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独轮车的好处,正源源不断地加入到独轮车运动中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天刷新"独轮车马拉松最老骑手"的世界纪录
热度 3 yanjx45 2017-11-8 23:03
每天都在刷新世界纪录,这个感觉真好。 我是世界上最老的独轮车马拉松骑手吗? 1, 谁是世界上最老的独轮车骑手? 我从一开始学骑独轮车时就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并经常在网络上搜索此问题的答案。 但目前并无公认的关于"世界上最老独轮车骑手"的正式纪录。 我在相关博客文章中曾说: "据报导,目前国内、外骑独轮车年龄最大的纪录分别是85岁和94岁,这个纪录随时都在刷新。" 事实上,关于国外骑独轮车年龄最大的纪录,多年来在网上能查到的只是某些论坛上的寥寥几条议论,多数都语焉不详,只有一条信息较明确地说是92岁。 至于国内的纪录,不过是我个人的推测;偶然能查到的若干相关报导,实际上都远远低于85 岁。 "骑独轮车年龄最大的世界纪录是92岁",这条信息从我一开始学骑独轮车时起对我就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人家92岁还能骑独轮车,那我56岁学骑独轮车当然不算晚,而且以后还能一直骑很多年。 我在相关博文中曾说: 我 has a dream(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争取打破这些纪录。我决心坚持每天都骑,尽可能一天都不要间断,力争最终能实现梦想。 我要不懈努力,争取当世界最老独轮车骑手! 2, 我骑独轮车的经历: 2001年,伴随新世纪的开始,我下决心学会骑独轮车,以圆儿时的一个梦想。 我猜想骑独轮车应该是一种有助于任何年龄的人永葆青春的健身项目。 我用了大约半个月(每天半小时)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在56岁生日前学会骑独轮车的既定计划。 自学会骑独轮车以后的16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我坚持每天骑车半小时到一小时,骑行距离为5-10公里。 5公里和10公里骑行都分别是独轮车国际比赛规定的马拉松竞赛项目。 我退休前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上班。我每天提早半小时到工作单位(可避开堵车的早高峰期),然后在办公室楼顶的露天平台或楼内实验室外的走廊骑半小时的独轮车。 我家住湖北省疾病控制中心(CDC)大院。该大院面积相对较大,办公区与宿舍区之间没有间隔。院内地形略有起伏,较宽阔的通道上车辆和行人较少,很适合开展独轮车竞速运动。 退休前,我除每天在工作单位骑独轮车半小时,每天下班回家后还会在大院里再骑半小时。大院里没有我上不去的坡,下不来的坎。 我从小热爱体育运动,崇尚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特别热衷于能增进耐力的运动,数十年来持之以恒地参加铁人三项运动,即长距离游泳、自行车和长跑。 在大学阶段,我曾参加北京大学游泳队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包括冬泳),身体素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心肺功能能长期保持在较好的状态。 我曾十多次横渡长江,还曾在世界上最早开展铁人三项运动的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参加铁人三项运动的训练。 习惯成自然,骑独轮车已成为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退休后的3年多的时间里,尽管已年届7旬,我仍然一直坚持每天骑独轮车,这对我的身心健康都有莫大好处。此外,我还经常长跑和长距离游泳(超过三千米),以保持每天都有较大的运动量。 对于成为中国甚至世界最老独轮车手,我不仅充满期待,而且是相当乐观的。 3,我可能已经是世界上最老的"独轮车马拉松骑手"。 最近查阅到一篇报导: 最大70岁最小8岁 · 200人独轮车马拉松 (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34873 ) 马来西亚首届独轮车马拉松赛於今早(2016-06-05)在八打灵市政厅体育馆鸣枪开骑,吸引近200名来自国内外的独轮车爱好者参与,其中年龄最大为70岁,年龄最小的仅8岁。赛程分别有5公里和10公里。 本次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是70岁的黄泗雅,他表示,年龄越大学习独轮车越有难度,因此找不到同龄的友人一同骑独轮车,因为很多人害怕跌倒受伤,很快就放弃学习了。 关于"世界上最老的独轮车马拉松骑手",暂未搜索到其他更多信息。 我今年已经72岁。在出现其他更新信息之前,如果仅根据以上这一条信息来判断,我已经是世界上最老的独轮车马拉松骑手了!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每过一天,我的年龄就增加一天。如果我还能每天骑一个独轮车马拉松(5公里或10公里),则我每天都在刷新"独轮车马拉松最老骑手"的世界纪录! 每天都可能在刷新世界纪录,这个感觉相当好。 每天都在刷新世界纪录,这个感觉当然更好。 相关链接:独轮车上的博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06 次阅读|3 个评论
驾着滑翔机“飘”上平流层-Perlan project
热度 2 spins 2016-3-1 19:22
本文虽然介绍的不是浮空器,但是读完你就会感觉参加perlan project的这些人一定与浮空器领域的学者有着同样的情怀。 滑翔机飞行员依靠山岳波(mountain wave)冲浪始于1932年。该过程就想在海上冲浪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滑翔机冲浪是处于地形波之中,而不是像冲浪一样在海浪的表面运动。NASA的试飞员 Einar Enevoldson曾发现证据表明:在冬天,接近极地的区域,地形波可以扩展到对流层以上直达平流层。以前从未有人研究过冬天里亚极地区域平流层的气流。1992年到1998年之间,他搜集了更多的证据表明这个气流是存在的,而且强大到足够将一架滑翔机提升到客观的高度。1998年,伊丽莎白.奥斯丁博士加入了研究的队伍。她发现极地气旋,和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平流层极夜急流,仅仅冬天才存在,可以提供高速的平流层气流以掀起难以置信的“巨浪”。普兰项目目标就是去研究这些气流,以及利用它们达到太空边缘。 普兰计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史蒂夫·福塞特和艾纳Enevoldson在2012年9月驾驶普兰1号,利用地形波创造了50722的英尺的滑翔机飞行高度记录,地点是在阿根廷的埃尔卡拉法特。 普兰1号目前在西雅图的飞行博物馆永久展出。 第二阶段 2016 6月 空客的普兰2号任务将会设计和建造一个加压的滑翔机达到太空边缘90000英尺的飞行高度。这将打破由U-2和SR-71创造的固定翼飞行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 第三阶段 2019 5月 该阶段的目标是达到100000英尺的平流层顶部的飞行高度。由于飞行速度的增加,需要设计一款全新的近音速机翼,飞行的目标也将扩展到探索北半球的极地漩涡。 空客的普兰2号是一款座舱加压的滑翔机,专门设计用来在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2%的太空边缘飞行的。它将搭载两名乘员以及科学设备以探索平流层地形波。该滑翔机总重约1800磅,翼展84英尺。在90000英尺高度,它的真实飞行速度可以达到403mph。机舱内将会加压到8.5PSI,相当于14500英尺高度的气压。乘员将会利用氧气呼吸器系统呼吸纯氧。 所有的飞行器都是妥协设计的结果。一些飞行器在低空表现优异,但是无法达到高空持续飞行。一些飞行器对高空飞行进行了优化设计,但是在低空表现却不佳。一些飞行器设计用来搭载相当重的载荷,而有一些除了飞行员别的什么也装不了。普兰2号设计为可在50000英尺高度高效飞行,但是在海平面和90000英尺高度的飞行表现也可以接受。它有84英尺长的翼展,可以搭载2名飞行员,科学仪器,生命支持系统,2个安全降落伞,总重相当于1967年款的大众甲壳虫轿车。 普兰2号吸取了普兰1号在上升过程中的教训,设计了增压舱以改善飞行员的舒适度,增加了全控操纵杆及舵,以及许多小开关。机舱压力设计到8.5psi,相当于14000英尺高度的大气压力,整机空重1100磅,机翼面积262平方英尺,翼展84英尺,在满足平流层飞行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重量轻得惊人。由于比常规滑翔机用用更多的翼面面积,它可以保持飞行高度,但是绝不要将它与低空飞行的滑翔机相提并论。在大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2%的90000英尺高空滑翔将会是无与伦比的。因为它将两名乘员带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装备了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双冗余氧气呼吸器,紧急情况飞机减速伞,低空意外降落的乘员降落伞。 需要使用有动力固定翼飞机将其牵引到一定高度,然后释放滑翔。 普兰2号技术指标 乘员 2 座舱压力 8.5 PSID 空重 1265 lbs 起飞重量 1800 lbs 翼展 84 ft 翼面尺寸 263 sq ft 纵横比 27 翼面迎角 1.5 ° 平尾倾角 -0.5 ° 设备 为了进行太空边缘的科学研究以及保证成员安全,普兰2号装备了如下设备: 机舱加压氧气瓶 用于生命支持的氧气呼吸系统 尾部整机减速伞以及乘员降落伞 Sandia Aerospace高空雷达应答机 I Whelen Engineering 夜间飞行的照明设备 LX-9000数据记录仪,用以确认世界纪录 科学仪器 摄像机用以纪录气象条件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测控设备用于与地面任务控制中心和科学家们通信 滑翔机基础知识 滑翔是简单而又优雅的飞行方式。它们在大气中和谐飞行而不是使用发动机与重力和天气抗争。滑翔机利用自然的气流和复杂气象产生升力来克服自然的下降率。滑翔飞行既安静又优雅。自从我们人来有了飞行的梦想,我们就憧憬着像鸟儿一样,仅仅依靠智慧和翅膀,在云端自由飞翔。有三种主要的上升气流,或者说升力,可以被滑翔机飞行员用来在地球上空飞翔。 波动升力 波动升力与山脊上升气流类似,也是当风遇到山脉后产生的。但是,波动力是由气流吹过被风一面的高峰时产生的,而不是迎风面。波动力的产生需要的条件是一个好的风岭和一个稳定的气流。只要山脊之上的风随着海拔的升高不断地加速,波就会向上传播。普兰2号将会使用波动升力达到90000英尺的高度。 上升暖气流 上升暖气流是空气加热地球表面产生的上升空气的集合。当近地面空气被太阳加热,它将会扩散并上升。飞行员关注着那些比周边环境吸收阳光更快的地形之上的云层,因为这样的云层更容易产生上升暖气流,滑翔机可以依靠这些螺旋上升的空气飞上云端。 山脊上升气流 山脊上升气流是当风吹过山脉,丘陵和其他山脊的时候产生的。当空气从山脊流过,它向上偏移,沿着斜坡的迎风面形成一组升力。 本文笔者手工翻译自perlan project的官方主页,欢迎转载,烦请注明译文出处,谢谢支持。 及时 掌握浮空器行业最新资讯,学习浮空器相关知识,了解浮空器历史上的趣闻轶事,请关注 浮空器 公众号 。 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 浮空器 字体,进入公众号即可关注,或长按下图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进入公众号关注。
个人分类: 浮空器|5185 次阅读|5 个评论
高空气球究竟能够飞多高?
spins 2016-2-29 21:01
2016-02-27 浮空器研发中心 人类总喜欢挑战极限,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对于高空气球这种不依靠燃料动力而仅靠自身浮力升空的飞行器,究竟能够飞多高?就让超高空气球( UHAB , Ultra-High Altitude Balloon )来告诉你答案。 作为现代高空气球的开创者,美国一直在进行超高空气球的研究。 2002 年 8 月 25 日, NASA 发放了代号“ Big 60 ”的超高空气球。该气球体积 170 万立方米,是目前成功飞行过的体积最大的气球。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体积,原因是气球还要携带重达 690kg 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 LEE ,并最终到达了 49.4km 的高度。球膜材料采用 10.2 微米 的三层共挤出薄膜材料,这种材料比传统零压气球球膜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延展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发放时的冲击载荷。 NASA 的“ Big-60 ”超高空气球 日本的 JAXA 在超高空气球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02 年试验的气球携带 10kg 载荷到达 53km 的飞行高度。 2013 年 9 月 20 日于北海道进行试验飞行的气球更是达到 53.7km 的高度,这也是 目前高空气球的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 。该气球球膜材料厚度仅 2.8 微米,球体直径约 60 米,体积 8 万立方米。这样一个气球的作用当然不是为了创纪录, JAXA 在其上携带了探测载荷,用于高空气象探测,在此之前该高度的气象探测只能靠探空火箭飞掠来实现。 JAXA 于 2013 年发放的超高空气球 发展超高空气球是很有意义的。气球飞行高度的提升可以增加探测覆盖面积,且运行空间更接近太空环境。将升限提高至 40km 乃至 50km 以上,一方面可以提高气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其应用领域,使其具备完成更高要求试验任务的能力。 但高度的提升也意味着挑战。升限和载重是浮空器的两个重要的设计参数,浮空器的设计对这两个参数非常敏感,两者的增加都会导致球体体积大幅增加,进而造成设计、制造、发放的困难。目前常规的高空气球一般升限都在 20 到 35km 左右,升限若要达到 40km 乃至 50km 以上,一方面要减小载重,另一方面需要使用更薄的球膜材料。材料是制约浮空器升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升限的增加将导致体积的增加,而体积的增加又会导致球体重量的增加,并进一步导致体积的增加,体积和重量的增加将导致球体设计、加工、发放的难度大大增加。所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的面密度可以减小球体自身重量的增加速度,从而使相同载重、升限的球体体积更小,或是以相对较小的体积实现更高的升限,并降低球体设计、加工、发放的难度。 目前常规高空气球使用的材料基本是厚度 20 微米 左右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而要到达 50km 以上的高度,可能需要将材料厚度降低至仅有几 微米 。能制作出如此薄而又能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并能将其制成的气球成功发放,也许这才是超高空气球的核心技术。 及时 掌握浮空器行业最新资讯,学习浮空器相关知识,了解浮空器历史上的趣闻轶事,请关注 浮空器 公众号 。 微信扫描下方 二维码即可进入公众号关注。
个人分类: 浮空器|184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和谐380A vs. V150
等离子体科学 2010-12-5 15:28
谁跑得更快? 周末中文媒体报道: 时速 486.1 公里 京 沪高铁再次刷新 世界纪录 。 但是,回顾一下高速铁路列车速度提高的历史,能够 Google 或者百度到的轮轨(非磁悬浮)高铁最高时速应该是 法国 V150 在 2007 年 4 月 3 日创下的 574.8 公里的时速。这个纪录打破了 1990 年由法国高速列车创下的时速 515.3 公里的有轨铁路行驶世界纪录。相应的 英文 链接 有更详尽的材料。网上目前还可以找到的新闻: French Train Hits 357 MPH Breaking World Speed Record 注意:这里的 357 MPH 是 357 Miles Per Hour 的简写。 创下这个纪录的试验列车当时被命名为 V150 ,意思就是要实现行驶速度超每秒 150 米,即时速 540 公里的目标。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骄人成绩确实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我们的媒体在报新闻时,是不是做了足够的 Homework?
个人分类: 古往今来|37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大最奇异世界纪录 谢秋萍的头发最长4.88米
xupeiyang 2009-11-27 11:33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7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位英国老兄或许爱吃肉,而且爱吃蟑螂肉,想起就让人恶心。更有甚者,有个法国老头不愿喝牛奶吃鸡蛋,却偏偏喜欢上了自行车、电视机这等金属食品。以下便是十大最奇异的世界纪录。    1.脸上放汤匙最多 脸上放汤匙最多   2008年4月1日,9岁的英国小男孩乔艾利森(Joe Allison)创造了脸上放汤匙最多的世界记录,在愚人节的这一天,他跟世人开了一个大玩笑,一口气在自己的脸上放了16把不锈钢汤匙前额5把,面颊4把,鼻子1把,上嘴唇2把,两只耳朵各1把,下巴2把。    2.吃蟑螂最多 吃蟑螂最多 视频:男子1分钟吃36只蟑螂创纪录 媒体来源:新浪科技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1,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1,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26352506);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tech/d/v/2009-11-27/09187968.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2001年3月5日,来自英国德比郡格罗索普的肯爱德华兹(Ken Edwards)在伦敦举行的大早餐(Big Breakfast)活动上,1分钟之内吃下了36只蟑螂。爱德华兹以前曾在当地灭鼠部门工作,是位业余演员,18岁时第一次登台表演。然而,在英国电视节目《超越巅峰》(Over The Top)中,他首次在舞台上展露了吃蟑螂的天赋。那一年,爱德华兹39岁,表演引发了巨大轰动,让他一夜成名。朋友和家人现已对爱德华兹的这种奇特行为习以为常。他说:如果我表现得像正常人一样,那他们才会吃惊呢!    3.整容次数最多 整容次数最多   1988年以来,现年53岁的美国妇女辛迪杰克逊至少做了47次整形手术,其中包括4次完整的外科手术。这47次整容手术包括3次拉皮、2次隆鼻、2次双眼皮、1次吸脂等手术,还有对腰部、膝盖、腹部、大腿、下巴、唇部、脸颊等身体各部位手术。令人称奇的是,辛迪可谓是整容者中的奇迹。无论怎样观察,都无法发现一点儿人工雕琢的痕迹。辛迪的面部似乎浑然天成。    4.倒打字最多 倒打字最多   一台电脑,4个键盘,永远不看屏幕,就这样,意大利人米歇尔桑蒂利亚(Michele Santelia)倒打字写下67本书(3503013字,19760936个字符,23198页,263931段,499554行),而且用的都是书的初始语言,其中包括《奥德赛》、《麦克白》、《圣经》(拉丁文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2年版)以及古希伯来语版本的《死海古卷》。这些书摞在一起,高13.12英尺(约合4米)。2008年11月16日,他又采用相同方式完成了多部伊特鲁里亚语书稿和一本中文书籍。    5.从手提箱里逃脱最快 从手提箱里逃脱最快   美国妇女莱斯利迪普敦(Leslie Tipton)用了7.04秒便从一个有拉链的手提箱里逃出来,创造了从手提箱里逃脱最快的世界纪录。该记录是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举行的美国图书博览会上创造的。 6.头发最长 头发最长   虽然很多爱美的女人喜欢留长发,但很少有人的头发留到中国姑娘谢秋萍那么长。谢秋萍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头发16英尺(4.88米)。由于头发过长,她只好用头饰将头发盘起来,外出时还专门找人跟随左右。谢秋萍称,她最后一次剪发是在1973年。她说:长发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我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当你拥有这么长的头发时,你需要耐心,还要小心打理。虽然谢秋萍牢牢把持着世界第一长发的宝座,但并非没有挑战者。程诗琼(音译)1996年以来便没有剪过头发。不过,谢秋萍完全不必担心,因为程诗琼的头发只有她的一半长近8英尺(2.44米)。    7.尖叫声最大 尖叫声最大   2000年,吉尔德拉克(Jill Drake)在英国肯特郡坦特登以129分贝打破了最响亮尖叫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只比喷气发动机低10分贝左右。现年52岁的德拉克是在伦敦之旅中偶然发现自己有尖叫天赋的。她当时参加了在伦敦千年穹顶举办的尖叫比赛,组委会告诉她,129分贝的怒吼打破了世界纪录。    8.饮食习惯最奇特 饮食习惯最奇特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1,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1,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26352848);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uid", 1255813677);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绰号嫩豌豆先生的米歇尔洛蒂托(Michel Lotito)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他的胃口可非同一般从1959年开始吃金属和玻璃。据胃肠病学专家介绍,洛蒂托拥有独一无二的肠胃消化能力,每天可以吃掉900克金属。嫩豌豆先生(Mangetout)法语字面意思是吃掉一切。米歇尔说,吃香蕉和鸡蛋会让他生病,于是就喜欢上了金属,从1966年到现在,他吃掉18辆自行车、15辆超市手推车、7台电视机、6个吊灯、两张床、一个滑雪板、一架低卡路里的赛斯纳轻型飞机和一台电脑。据说,米歇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将棺材(包括金属把手)吃进肚子的人。到1997年10月,他吃了近9吨的金属。    9.倒骑自行车拉小提琴时间最长 倒骑自行车拉小提琴时间最长   德国吕贝克的克里斯蒂安亚当(Christian Adam)从4岁开始学骑自行车,1970年开始学习拉小提琴。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的这两项爱好结合起来,最终打破了世界纪录。目前,他倒骑自行车拉小提琴的世界纪录是37.56英里(约合60.45公里),时间为5小时零9分钟。    10.演讲时间最长 演讲时间最长   2004年,法国人卢伊斯柯莱特(Lluis Colet)创造了演讲时间最长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一次他的演讲持续了48小时。后来,柯莱特的记录被一位印度男子打破,后者持续演讲120个小时。为了重新赢回这项荣誉,这一次柯莱特不间断演讲124小时,刷新了世界纪录。当天,在三位公证人员的陪同下,62岁的柯莱特在法国南部小镇佩皮尼昂展开了持续5天4夜的马拉松式演讲。公证人员记录了此次演讲时间,柯莱特因此再次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孝文)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4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轻的喝彩——赞“飞人”博尔特[音画诗]
刘玉平 2008-8-20 23:45
年轻的喝彩赞飞人博尔特 在刚刚结束的男子 两百米 决赛中,博尔特以 19 秒 30 的惊人成绩打破了沉寂 12 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原世界纪录为美国的迈克尔 约翰逊在 1996 年创造的 19 秒 32 ),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项奇迹 在同一届奥运会上以两项新的世界纪录,荣获百米和 两百米 两枚金牌。 2008年8月20日,博尔特献给世界一份惊喜,也为自己献上了一份特殊的22岁生日礼物。 虽然赛前就预计他可能会以跑进 19 秒 50 的成绩夺冠,但面对这一神话般的奇迹,难以按奈一份激动欣喜,草作七绝一首以赞(按《中华新韵》): 七绝 赞 博尔特 一年两破 a 前夕续, 十二尘封 b 可划新? 骕骏乘风携电至, 神奇再创震乾坤。 ( 注: a 、一年两破指博尔特在 2008 年内两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 b 、十二尘封指创造于 1996 年的 200 米 原世界纪录。 ) 用这首《年轻的喝彩》, 祝愿他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呈现给世人更多的精彩。 图片来自搜狐网 * * * * * * 年轻的喝彩(演唱:高明骏) URL: http://61.137.191.80/4A/71/4A832309C9851FE94B81166D5513A008E007A071.wma 年轻的心 为将来的日子写下一句对白 年轻的你 为无尽的生命叹一声喝采 年轻的心 为美好的岁月谱出一曲乐章 年轻的你 为无尽的青春喊一声欢呼 将年轻飞扬云端 让阳光谱出色彩 将年轻航向海洋 让海浪射出虹彩 噢耶 让年轻奔驰大地 让山野放出光芒 来吧!年轻的 投向生命的座标 哦耶 来吧!年轻的 迎向茁壮的时代 年轻的心 为将来的日子写下一句对白 年轻的你 为无尽的生命叹一声喝采 年轻的心 为美好的岁月谱出一曲乐章 年轻的你 为无尽的青春喊一声欢呼 将年轻飞扬云端 让阳光谱出色彩 将年轻航向海洋 让海浪射出虹彩 噢耶 让年轻奔驰大地 让山野放出光芒 来吧!年轻的 投向生命的座标 哦耶 来吧!年轻的 迎向茁壮的时代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5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七绝·赞男子百米决赛
刘玉平 2008-8-17 00:03
在刚刚结束的有飞人大战之称的男子百米决赛中,来自牙买加的博尔特一骑绝尘,拍着胸脯、自信而豪气地以9秒69的成绩摘得桂冠,继其5月31日以9秒72打破世界纪录后,在不到80天的时间内再次改写百米世界纪录,也将老霉前几年在某顶级科学杂志上预言的9秒70的百米极限扔进了太平洋! 草作七绝以赞(按《中华新韵》): 七绝赞男子百米决赛 八强跃跃志齐天, 百米争雄箭烁弦。 一骏绝尘风卷至, 人间纪录续新篇。 照片来自搜狐网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46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