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土地承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在以家庭为主的土地承包和经营模式是适合农业与农村发展需求的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5-11-29 22:24
2003 年以来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以及 6 亿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反映了现有的以家庭为主的土地承包和农业经营模式是适应农村和农业发展需求的。在此基础上,土地和劳力的大规模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生产老龄化、兼业化并没有动摇而是增强了我国以粮食为基础的农产品安全综合能力。 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即使降低到 10% ,按照西方的标准仍然是小农,不可能传造出比西方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问题,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农民离土进程的机会成本太大,从自给半自给的生活模式变为做什么都需要花钱。农民粮是自己种、菜是自己种,鸡鸭鱼肉都能自己生产,水是自己提,烧柴也不用花钱,基本不需什么收入就可以自给自足,而城里人吃喝拉撒都需要钱。 当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足够高度时我国目前的资本积累并不可能为 90% 以上的国民提供城市就业的机会,快速的城市就是制造不稳定因素,只有制造出千万人口级的贫民窟,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反而会制造城市游民的问题。一个城市人口一旦超过 300 万,城市化的成本就太大。我国的城市化不可能是制造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而只能和信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农业和农村服务社会化、农民兼业化、离土不离乡、甚至不离土不离乡的新田园。毕竟按照西方宽泛的标准,我国农村很多大的聚落,也早已称之为“市”了 但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模式不可避免造成了两个主要矛盾——农业经营碎片化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承包地长期不变造成人地分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后一个问题,在未来 10 到 15 年内可能会演变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50 年代起的农业集体化,一定意义也是为了解决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为了不误农时,某些农业活动,包括基本建设,往往需要短时期投入大量的人力或机械,这是个体小农所不具有的。因此,大集体经济散伙以来,农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自发出现了雇工(机械)和帮工(换工)。换工主要是在同族近支、邻里和好友之间,仍或多或少带有合作经济的特色,不过是退回到了互助组阶段以前。而且,由于共同劳动,和大家集体时代比,农村同族近支形成的宗族力量也在增强。 同时,我国有接近 2 亿户小农,户均经营面积一般只在 5-10 亩左右,这一方面使得农田景观非常破碎,而现代农业技术主要适用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造成了农业科技转化率一直极低下。同时,中国农业已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现代农业转变,亿万农民的分散决策使得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农业生产格局和农村景观不仅非常破碎,而且动态变化也极其显著,这进一步限制了现代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了使千百万小农户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几十年来,国家一直试图在农村确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专业合作社、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等农业社会化生产模式。为了发展规模经营,稳定市场供应,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但是专业大户、租地农场以及合作社虽然规模较大,但也只是市场经济中的沧海一粟,根本不可能具有左右市场的能力。同时,中国农民具有极其高超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任何专业大户、租地农场和合作社都不可能垄断某一个高价值市场。由于地租和雇工成本,在市场低潮期,规模经营的压力更大。而个体小农没有地租压力,甚至可以不要劳动力报酬,耐受力更强。 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生产模式为什么一直推广示范的阶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难以具有抵御市场动荡的能力。经济效益好时候固然可以皆大欢喜,但一旦亏损两口子都可能干仗,合作社很可能散伙了事。而且,合作社和公司化经营规模越大其抵御市场动荡能力越高,但同时期内部管理成本也将急遽增加,搭便车行为也可能普遍发生,这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延长土地承包年限可以增强农民对农业的投入,避免短期行为。 20 世纪末,国家出台了土地承包长期不变,增人不增地这种 “ 摊丁入亩 ” 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从福利供给层面抑制农民的超生冲动。 但是如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这实际上假定农民的职业是固定的、终身的、世袭的,否则必然会带来了有很多的矛盾,经过一两代人时间的累积,农村中人地分离的情况会很严重,必然会造成某些承包地无力耕种,甚至出现新的地主和雇农。随着建国后出生的第一代农民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农村土地承包的矛盾将逐渐显现,甚至非常尖锐。由于婚嫁,通过求学、经商、务工等进入城市,农村中有人(劳动力)无地、有地无人(劳动力)的矛盾将逐渐突出。比如我早年一个很好的朋友,她们姊弟四个中只有一个妹妹留在了农村,而且嫁到了十几里远的外村,她们的父母已经接近 60 岁,虽然现在还能经营十几亩承包地,但是总有一天会有心无力的,而且也用不了十几年了。在老家有我的两个近枝家族,曾经有 20 几口人,总的承包地接近 40 亩,但是现在只剩下我弟弟和几个远房堂兄在家乡务农,我和下一辈的侄女们都已经远离了农村。而且堂兄们已经年届五十,未来 10 到 20 年的时间内,他们也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而且我弟他老丈人那边也有一二十亩地。 目前,独女户或双女户以及多女户约占农村总户数中的 1/5 ~ 1/4 。在女到男方落户的大环境下,他们的父母年老去以后,土地承包权的继承将成为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嫁到村外的女儿总不能跑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回来种田吧(实际我弟他们每年有 1/3 的时间在他岳父那边种地)。 同时一部分农业人口通过种种途径城市化,但是他们还在继承了在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而与此同时由于土地承包权无法调整,一些家庭由于人口增长,必然会出现有人无地的情况,会产生很大的不满情绪,土地承包期延长后出生的孩子,长大后或许就是真的“失地农民”,这种情况 10 ~ 15 年内就有可能发生。总而言之,这些矛盾只能通过乡村集体经济调节,家庭或家族内部很难协调的。 所以说,土地承包长期不变保护的不是农民利益,更多的倾向我们这种刚刚脱离农村的新市民家庭,当然这也是一种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但是我们不想成为地主,不过我也不可能向我弟收租,我的承包地实际上也转给我的侄女侄子了,但是我想他们也不会留在农村。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2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跳出高校看高校学生创业
热度 17 fdc1947 2015-5-15 08:03
跳出高校看高校学生创业 这两天,高校学生创业创新这个话题在各高校掀起了风浪,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事情。我消息不大灵通,只是昨天看网上议论才注意这个事情。看了科学网博客上张海霞老师《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和赵美娣老师《跟风式创新》两篇文章,我觉得她们两位的议论和担心是有道理的,她们担心耽误了学生的学业,担心一窝蜂地胡乱“创新”。他们都是高等学校的在职教师,我虽然退休了,但是,作为曾经的高校教师,我和她们一样,我们对于学生的爱护和负责之心也是理所当有的。 不过,我想,正因为我们都是或曾经是高校教师,我们看问题的着眼点往往只囿于高校内部。如果我们跳出高校看一看国务院的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 我们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我觉得张、赵两位老师都只着重于“创新”,怕创不了新,成了闹剧。她们两位的文章中都没有注意到文件中所说的“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这一句中的“ 创业就业 ”这个词,这里创业与就业之间没有顿号,不是创业和就业,而是创业就业。 昨天,一位民营企业家对我说到了“每年七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想对于一个国家,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这都是一个大难题。 让这些大学生到现有的企业去,现有的企业是否能够消化得了?现有的企业都是基本成型的,比如,需要操作工,大学生们是否愿意去,企业是否能够给出大学生们期望的工资,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退回去,不招这么多大学生,行不行?显然不行。而且,招来了大学生在大学里多少受些大学教育,对于他们在思想上、见识上、知识上,都是有大的提高的。我们把大学生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同龄人相比,会发现两者在情趣、思想、看问题的思路等方面确实有许多不同,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一点,我们光看在校的学生是不容易看出来的。我们往往总觉得我们这些学生不行,因为我们缺乏比较。 让大学生创业,会产生许许多多小的、微小的企业。他们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甚至会觉得无路可走,“穷则变、变则通”。人为自己干与为他人干是不同的,过去人民公社生产队,农民觉得是为他人干,后来承包了,为自己了,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想出办法来了。大学生创办的小企业、微小企业,就是为自己干,就有可能想出新的好的办法了。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尽可能大的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创业就业与单纯的到现有企业的不同了。 创业就业的意义,说不定与农村土地承包可有一比。 总而言之,我们要跳出大学去看待大学生创业就业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看法。我的想法不一定对,更不可能全面,只是提出一个思路,供各位在职的同志作参考。
个人分类: 教育|8334 次阅读|31 个评论
农民变相撂荒:进城打工前将耕地都种上杨树
热度 5 蒋高明 2015-3-9 19:18
农民变相撂荒:进城打工前将耕地都种上杨树 蒋高明 春节后,我回沂蒙山农村待了几天,走访了几个农户,了解到下面的信息:农民普遍感觉到干农业没有出路了,索性低价将耕地承包个别人,或者种树或树苗,两口子进城去打工。 现在的土地承包费很便宜,较大的地块 200-300 元 / 亩,而较小的地块 100 元 / 亩没有人愿意承包,农民干脆种上杨树,随它死活了。 目前种地如果算上人工是赔钱的,以小麦和玉米两季每亩的投入为例:种子 50 元,浇水 200 元,收获 160 元,耕种 100 元,化肥 300 元,农药 20 元,除草剂 10 元,每亩 840 元,如果收获 1600 斤,平均 1.1 元,总收入 1700 元。种两季收一季,只有 920 元进账,这是劳作一年的收获,还不能有自然灾害发生。这是农民不算自己劳动力成本前提下得到的。如果算劳动力就是赔钱的。农民在城里,一个月至少 3000 元,一个月等于种植 3 亩地的效益。 养殖业也赔钱。今年生猪 5 元 / 斤,羊由 19 元 / 斤下降到 9 元 / 斤,退毛后的肉鸡 5 元 / 斤,鸭和鹅也是五六元一斤。这样低的价位,连饲料成本也收不回来。我的几个初中同学去年养猪都赔钱了,多则十几万,少则两三万。 农民种养效益严重下降是资本盘剥的结果,也是市场自由竞争的恶果,农民没有定价权。山东某著名的猪肉企业将价位一压再压,直到养殖户破产。一旦都不养猪了,政府再出台政策调高价格,农民又一窝蜂养猪,企业再压价收购,稳赚不赔钱的是企业。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中国农民散户与集约化程度很高且土地非常多的发达国家农民竞争,更是雪上加霜。继奶农大量倒牛奶后,养猪户开始屠宰奶牛,导致肉牛价格下降,农民又忍痛宰杀肉牛、小牛尤其小母牛。对于政府愿意花钱购买国外农民的产品,而不要中国农民产品的事实,很多农民不理解,他们说哪怕 8 毛钱一斤收购也比倒掉了强啊。我的那些初中同学根本不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越是卖不动的时候,越是烧掉或倒掉。 种地不挣钱,养殖不挣钱且风险很大,农民只外出打工一条路可走了。蒋家庄曹广营两口子到潍坊市去打工了,每年挣 8 万元,土地扔给了别人。他们两口原本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现在这样的劳动力很难在村里看到了。 留守农村的是老人和妇女,他们没有力气伺候土地,只好用最简单也是风险最高的农药或除草剂来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2.4 元一亩地的除草剂, 10 亩地老两口小半天干完,而如果采用原来的人工除草,每天只能除锄一亩草,显然没有人愿意干了。至于对人体的伤害,对土地的伤害,对城市消费者的伤害,他们是不会管的,他们要的是利润。 即使如此,还是没有人愿意伺候土地,如果土地在进城打工之前不能承包出去,种杨树就是很好的选择。每亩种植七八十棵,随它生长,如果顾得过来老人和妇女抽空浇水。此风从沂蒙山前的利沟村村兴起,不断往山下蔓延。如果别人种了杨树,自己也得种,否则就会被遮阴。农民谁也不愿意吃亏,就比赛种树。好端端的良田成了杨树的天下,地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如果农民都种杨树,七八年后杨树大量上市,恐怕只能白菜一样的价,这样又便宜了资本家,农民会继续被盘剥下去。如此恶性循环,有关部门不能再继续睁只眼闭只眼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458 次阅读|8 个评论
温总理说过:“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就是永远不变”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1-13 10:42
温总说过:“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就是永远不变。”但是永远有多远。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1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流转”
qlms 2010-5-24 19:4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说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 宅基地流转 ,另外一个是 土地流转 。 关于宅基地流转,简单的说,就是让农民上楼,把宅基地腾出来。腾出来的土地如果是平整复耕后成为农田的话,国土资源部门会按照每亩大约1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腾出来的土地如果是用作工业用地的话,很遗憾,这种情况我们那里没有发生,我也不知道会怎么处理。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说法,我初次听说,大约是在08年的夏季。当时给我的印象,还只是拆迁,住楼房。而且当时村里面的人谈起来,大家都感觉是很不着边际的一件事。 事实上,我估计我们村的书记在08年夏季,面对全济宁市860万人民尊严宣布我们村三年之后集体搬进楼房的时候,他自己心中也是没有底的。只是因为这个世道吹牛的人多了,他知道不差他一个。而且,上面的领导让他那么讲,他就只能那么讲,要不,上电视露脸的机会就没有了。 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如此,讲完之后,就是08年下半年的所谓的金融危机,我们村的搬迁,也就没有啥动静了。不过,转机在2009年再现,那就是人们很快发现,银行贷款容易了,于是,就有了胆大的,通过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搞了一些低息或者高息的贷款,盖起来几栋居民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这么初步搞起来了。作为金融危机中艰难前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居民楼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县长和县委书记是每月都亲临现场几次,或者指导建设,或者带人来参观考察,市长和副市长们来的次数稍微少点,但每月差不多也要来一次吧。上个月省长也去了,接下来总理要去。不知道潘基文以后会把这里当做发展中国家民居改造的试点工程不。 事情到此,旧貌换新颜,大家都以为大功告成了。岂不知道,才算完成了一半。某领导说了,ZL是来视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只有宅基地流转,没有土地流转怎么成。最近下通知了,今年麦收之后,必须进行土地流转!!!! 其实对俺那里那种没有啥工业的地方,很多人是愿意种点地的。而且,最近几年农作物的价格还行,就算只种麦子和玉米,每亩地一年也能赚个1000多块钱。不过领导让土地流转,不流转就不行!而且,要培养种地大户,少于50亩,就不让承包。对于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每亩地每年给800元。 说实话,这个价格,目前看,还算公道。但如果流转之后承包权长期不变的话,新生小孩子,以后怎么能分一份口粮田?而如果生下来连一份口粮田都没有,这还算农民吗?不过肯定不算城里人! 老爹周末和我电话交流,说要不咱们家也承包50亩吧,要不闲着干啥去了,庄稼人没地种,那怎么是好。 就这样,俺们那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这样接近完成了!只是不知道在这个省级试点的带动下,山东省的新农村建设会走向何方。
个人分类: 物理与生活|3650 次阅读|8 个评论
《苏北农村家庭联产30年之变》写作初想
purplelab 2010-4-18 19:10
《苏北农村家庭联产30年之变》写作初想 近来读了一位社会学博士推荐的《金翼》一书,感悟良多。 该书是记录辛亥革命前后30年的福建农村两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本书不是小说,但以小说的形式进行社会学研究。 读后想到自己的家乡,苏北农村,我生在1980年,当地刚分产到户,到今天已经30年过去,新的土地集中制度萌芽渐长。家庭联产30年的农村社会一切变化是什么过程?? 我的爸爸当时是个队长,我跟在他屁股后面着急村民开会,还去过农村扒河现场,做过收麦子时候的防火宣传。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 现在打工导致村民减少,家家也不喂什么动物了,农村的家族矛盾也少了,但治安乱了,男女关系复杂了,教育也改变了。 那位博士建议我写下去,但我一是考虑文笔,二是写作的意义。 给自己一个做低的要求,或者意义,让那些我熟悉的,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村民,留下那么点文字痕迹。 但也困难一堆,真实的前提下,怎样的社会学意义呢? 思考了两天,在每一次时代变化前,总有后起之秀和没落之家,但顺应时代不一定顺应人心。 遭遇,也有时代性,我奶奶总会说,等您老了,也会有这样的日子,但实际不会,因为妈妈的儿子们都外出打工,需要她们留守看家而不会天天争吵。 还有许多,值得去记录,我的家,苏北,徐州的一个村庄。 正在规划中
个人分类: 《苏北农村家庭联产30年之变》|274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