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作心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6年野外工作总结
ylifu282 2016-11-2 16:57
2016年5月12日-2016年9月15日完成野外工作。(期间出差2次,整体队伍回来休息12天) 共去三个地方,冕宁、西昌、巧家。 主要两个滑坡体,多条断裂的探则、10口水井的工作。 目前, 1、整理原始资料, 2、处理与解释 3、找水方法技有没有创新(局里搞的),压力很大。
个人分类: 科研小记|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刚到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工作感言
热度 11 kuiyongzhang 2014-4-4 17:12
清明放假,所以下班也提前10分钟,海事大学图书馆现在很安静。 我这周一报到入职的,分在流通阅览部。这个部门凡是同学经常光顾的区域,基本都归我们这个部门负责。包括一楼出入口,二楼借还书和休闲展览大厅,珍品室。3、4、5、6、7楼中外图书报刊阅览室。 部门有10位在编人员,还有很多南汇馆员、勤工助学和志愿者学生。 就在刚才还有一位同学来找遗忘在图书馆的图书。没错,这个部门接触最多的就是读者,学生和老师借还书事宜。别看只是借书还书,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少。比如,超期罚款(一般一卡通支付),续借(用户自己也可操作)及续借登记和取书。还有各种问题咨询。借还书处兼咨询的功能,如,能否刚还过就借出,遗失物品咨询,污损和丢失处理等。除了常规的问题,还要处理用户有关的突发情况,为了遵守图书馆制度和维护大多数用户的利益,在超出借阅时间范围的情况,需要跟用户,尤其是老师(备课需要)详细耐心解释;但有的老师确实需要,需要再延长借期,我们也不能不近人情,予以通融。但有时会有麻烦,部分老师会质询为何有的老师能延期,而我就不能呢?原来获得延期借阅的老师将这个小秘密公开了。这时候却为难了工作人员。 上面谈到一个问题,用户需要一本书,在图书馆规定的借期范围外,还要延期。但副本毕竟有限,而且新书籍种类很多,书籍价格又高,在种类和副本之间会有取舍,一本书不可能有很多副本。这样少数的用户如果一直占用某本其他用户也需要的图书,就会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权益。如何保障大多数读者的利益,而又能满足少部分读者的需要,这是海大图书馆借还书处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后会再说。 这两天在借还书处学习并实践,下午跟几个用户搭话。一位女同学借《城南旧事》,我问:你看过这部电影吗?“电影看过了”。还有一位借《柴可夫斯基传记》,我问:柴可夫斯基是音乐家吗?“嗯,是的”。另有一位同学还《源氏物语》,我问:这本书怎么样,你读过之后?“我没看完”。“是小说吗,听说不错?”“是小说,日本古典小说”。 不是特别忙的时候,我跟同学聊几句关于借还的图书及相关人物,当然是我感兴趣或者略知道的。为何有这样的举动。因为我读书时(我的专业是图书馆学),借还书时,面对馆员,我总期望他或她能够对我说些什么,关于书。这样读者和馆员有个简短的交流,表示馆员鼓励用户,肯定用户,间接的评价某一本书和人物,进而感动读者。今天,我作为未来正式的馆员,我这样做了。我认为这是拉近读者和图书馆及馆员距离的举动,我期望能够坚持工作的热情。 我爱书,广义上的书,不是说什么书都适合我的胃口,而是我空闲的时候,觉得无聊空虚烦闷时,会选择买书或者读书,从那里找故事和新鲜。加上我学习的图书馆学,我现在毅然选择在图书馆工作。同我一起进入图书馆的,还有一位,要7月份入职。图书馆同事都说我是硕士毕业,是新生力量,看出他们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带着专业知识,以往的经验和感悟,来到这个工作环境,我会坚持我的原则和底线:遵守规则,兢兢业业,改进业务,最终服务用户。 做这份工作,我喜欢,我自信,有成就感,因为能够与书为伴,与学生和老师及他们的阅读打交道。 昨天刚领取了员工一卡通,可以考勤、借书和消费等。中午借了《欧美经济史》,《傅雷译文集》(卷14、卷15,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个清明准备读书、散步,养精蓄锐。 很久没有写博文,有点想念博友,因此写了以上感悟。算是向博友汇报,向博友问好。前段时间,期末毕业,春节家中没有网络,办理入职手续等,所以直到今天才写。
6727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一年又一年
热度 3 ricefrog 2012-10-14 16:54
科学网的博客是好久没有更新了,看了下上回更新是一年多前,再不写就要长草了。 其实这里不错,有不少朋友都在这里写博文,通过他们的博客让我了解了他们的现状,通过比较也能更清楚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和提高。 一年多没写,是因为工作太忙吗?有这方面的原因。发现工作这2年来,生活远比之前想的要复杂。读书时,只用想自己工作涉及的那一小块内容就好,其它的各种杂事完全可以排除在自己的关注内容之外,而现在,申请项目,出差,报帐,看文献,写论文,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各种杂事。发现如果不是自己刻意的要求自己,不是刻意的坚持去做,像以前那种读文献,想问题,写文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按以前的标准来说,现在做了很多都是没什么意义的事,不做还不成。有些后悔当初读书时不够用功,也不够抓紧时间和机会,要不现在也不至于这么被动吧。 工作以后,也会时不时想想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读书时一心想的全是研究那点事,其它的不相干事几乎都被排除在自己的生活和字典之外。以至于在北京待了几年很多地方都没去过,故宫也是在临毕业前才去的。那时的生活很简单,几点一线,到还真的没有感觉到枯燥和无聊,就是解闷也是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在网上看看博客,新闻,电影啥的就解决了。而工作以后发现想要再像以前那样生活几乎不可能。成家以后要考虑的事就多了,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会让家人不愉,生活起居的时间上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了。说起来最近一次通宵工作,还是在奥运会开幕那天,借口着看奥运开幕式,一晚上没睡,一个人守在电视机前,听着白岩松的解说,把一篇拖了一个月的文章修改完了,在出差前寄出。以后这样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情形估计也会越来越少吧。 这两年来,最开心的时刻是一年一度的专业会议,每次会议只要时间允许都争取参加,在会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因为工作单位比较偏,这种和同行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显得特别重要。此外,开会时的老朋友老同学相聚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工作以后大家都忙,想聚在一起比较难,既是朋友又是同行,见面后可能随性的聊天有时也会让我受到启发。 总体来说,目前的生活忙,也有些困难,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通过努力赢开海阔天空的那天吧。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348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论:学生物的目的是什么?生物专业的就业趋向
dongzg101 2011-7-24 08:20
论:学生物的目的是什么?生物专业的就业趋向 已有 1318 次阅读 2009-2-17 11:27 | 个人分类: 工作心得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学生物的目的 生物考验的目的是什么? 做生物行业这么长时间,也和不少生物专业的学子进行了沟通。使我心酸的是很多生物专业的同学学了自己专业的技能却未能在其专业的范畴内一显自己的身手! 有很多朋友说,我们这个专业不考研还能做什么呢?也有的说,当时上大学时,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有的说考研是为了那这个证书光宗耀祖,也有的说学生物专业进外企拿一份不错的工资,还有的我特别热爱生物专业,我喜欢搞一些研究等等 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下一步就是谈到自己的工作? 生物专业的就业趋向? 生物专业的的大专生,3%进实验室的,40%分做了生物公司的销售,销售内勤,库房里的工作人员,40%的转行了,剩下的继续学习! 生物专业的本科生, 15%进实验室(2004前年毕业的好一些),20%做生物公司的销售,销售内勤 31%的转行了,剩下的继续学习! 生物专业的研究生, 30%在实验室,15%做生物公司的销售,3%生物网站的编辑,10%其他生物工作,10%转行12%专业,剩下的继续学习! 同学们,谈一谈你们的学习目的?聊一聊你们自己的烦恼?
1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序言
jinyanan73 2011-5-25 10:58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到鲁白老师的博文,受益匪浅。 同时,也产生了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心得体会发布网上,与朋友们共享的念想。特此,建立个人博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