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民日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民日报

相关日志

忆秦娥•贺《人民日报》七十华诞
热度 1 hucs 2018-6-17 10:41
忆秦娥•贺《人民日报》七十华诞 七十载,光荣履历人民爱。 人民爱,报刊统率,四方崇拜。 中国表述真精彩,雄文跨入新时代。 新时代,吉祥开泰,冠名中外。 注:胡春松作于南昌大学,2018年6月15日。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中共党员,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回国人员,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医生,诗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博客中国》个人专栏,入驻中国诗歌网。作者是 “ 春韵 ”(2013 年 ) 、 “ 岭峰体 ”(2011 年 ) 、 “ 五美 ” 标准诗歌 (2013 年初 ) 的命名者、提出者和建立者。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集《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诗集《江西情 • 中国梦》、《地震 N 章》及《佳节诗语》均待出版。另有 “ 青春三部曲 ” 之《青春论语》(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和《青春私语》(写作中)。诗观:诗歌如药( 2011 年)、诗歌如中药( 2017 年)。作者参加 2016 年 “ 诗词中国 ” 大赛,初选 “ 种子作品 ”43 首,作品发表于《人民网》 (2013 年 ) 、《诗歌赣军》( 2016 、 2017 年)和入选《 2016 江西诗歌年选》,是建立中国 “ 国家诗疗协会 ” 倡导者,科学网博客访问量已逾 219 万次。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4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日报:道德沦丧是当前经济滑坡的根本原因
flysky97 2018-5-7 08:58
导语: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诚信、善良、守信,然而我们长大之后看的现象却是截然相反的,似乎坏人更容易得逞,越是诚实的人越受到排挤,而对企业来说,投机取巧的企业似乎更容易赚钱,而遵守秩序的企业却寸步难行。 现在的商业一片萧条:工厂倒闭;商店关门;虚拟经济都是泡沫,实体经济都是累赘;产品利润越来越薄、挤压却越来越严重;企业埋怨招不到人、人们埋怨找不到好工作;商品流通越来越迟缓,货币却在上空狂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先来看一下当前社会的“中国式思维” 先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判断明年经济将是最差的一年:“2008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2009年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最复杂的一年”;“2012年可能是最困难但也最有希望的一年”;“2013年可能是中国最困难的一年”;“2014年将是最困难一年”;“2015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相对最困难的一年”;“2016年可能是最困难一年,大家要准备过苦日子”; 现在到了2017年年初,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的感觉,今年确实生意不好做,然而我们应该可以感觉到:2017年似乎比2016年还要更差…… 所以,其实真相是:经济一年比一年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先来看一下当前社会盛行的“中国式思维”(漫画来自网络) 1、当前社会中国式思维之——私下好处 这就是传统做生意的现状:在各行各业、各个角落,都有人走后门搞工程,都有人塞票子中投标,于是就有了豆腐渣桥梁,有了塑料板井盖,有了毒奶粉等等。诚信的缺失如同瘟疫蔓延,泱泱大国似乎成了一个充满虚假、欺诈、伪造的染缸,这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社会中国式思维之——不懂感恩 3、当前社会中国式思维之——过马路 大家看明白了吧! 为什么现在生意都不好做了? 为什么现在生意都不好做了?因为社会丧失了最基本的东西:信用。 而“信用”恰恰是商业的基石。有了“信用”才会有金融。正因为你相信我,我也相信你,我们才可以放手去干。如果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那大家就会互相大眼瞪小眼。 而现在大家都失去了原则和底线,人与人的基本信任都没有了,因为没有信任,老板不相信员工,员工也不愿付出,因为缺乏诚信,我们无法生产出世界名牌;因为只想赚快钱,我们的产品永远只会山寨。 用心感受一下现在的社会现实吧,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这般互相提防、人人自危,几乎人人都被束缚了手脚。于是社会运作的效率越来越低。与其说我们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还不如说我们遇到了千年难逢的人性危机——信任危机。 我们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太野蛮和粗放了,都是以牺牲“诚信”为代价的,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受契约精神的束缚,于是我们的经济像一匹脱缰的马,拼命狂奔,而一旦度过了兴奋期,就会迅速疲软。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诚信、善良、守信,然而我们长大之后看的现象却是截然相反的,似乎坏人更容易得逞,越是诚实的人越受到排挤,而对企业来说,投机取巧的企业似乎更容易赚钱,而遵守秩序的企业却寸步难行。 再举个例子,之前某天猫水果店宣布倒闭了,原因是这样的,这家店主看到农民的菠萝滞销,于是跟农民谈了一个价钱,然后在聚划算帮农民卖菠萝,结果1天就卖了60万斤。然而当他们去农民那里收购菠萝时,很多农民看到菠萝供不应求,于是坐地起价,从原来的2到3毛,涨到1.2至1.5元,导致菠萝的成本高涨,甚至还有农民代办掺杂三分之一熟果,导致发货和品控出现严重问题,这家水果店结果一下损失50万,水果店宣布破产,这家水果店老板也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学生,没想到还是栽在了农民手里。 现在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如今整个社会,都在为失去“信任”而付出代价。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账假证假报告;从关系百姓民生的毒米、毒酒、毒奶粉,到影响产业财经的基金黑幕、股市造假、证券骗局,我们还可以听到假球、黑哨、兴奋剂,听到论文抄袭、学术失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功利目的的驱动下,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漫生出诚信缺失的丑陋与罪恶。传统文化里的“仁、义、礼、智、信”中,现在一个都没有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德被不断糟蹋…… 因此,我们目前最迫切的不是如何保持经济的增长率,而是如何构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只要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信任是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石,它是社会运作的效率提高的根本保证。 未来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信用破产”,信用一旦破产将会一败涂地,而只要你还有信用在,一定可以贵人相助、四方支援。 危机危机,有危也有机!现在虽然经济处于寒冬阶段,但这恰恰也是我们重塑形象的最好阶段。只要解决“信任”这个问题,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才有真正的发挥之地,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马云说过一句话:中国下一个红利是“信任”。一旦中国建立一个强大的信任体系,这就意味着社会有了一个公共、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人人都在遵守这个规则的前提下去创新和竞争。一旦人人遵守规则、互相信任,那么道德自然就会兴起!这才是中国复兴应该走的道路。 未来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独立的经济体,以信任为链接,重新构建社会的关系脉络,这就好比打通了中国经济的任督二脉,这恰恰就是下一轮经济繁荣的基础!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4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交叉学科支撑
dsm9393 2018-4-23 13:45
也谈交叉学科支撑 都世民 2018-04-16 ,光明网有一篇评论:“ 给交叉学科多一些支撑 ”。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刘诗瑶 。笔者近几年是无心插柳,由于兴趣和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习惯,进入交叉学科研究。过去从事电磁兼容研究是属于边缘学科交叉。如今从电子学领域进入生物学,跨度太大,要想搞清一个问题是很难的。为了搞清家人得帕金森病的病因,先从网上搜索,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名词到概念,由碎片化知识到系统了解,这需要两三年时间。就是找跨度大的书刋就很难,除非到北图。现在退休了,无人考核,不担心完不成科研计划,否则很难坚持。 从《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看,国家很重视交叉学科研究,从基金申请和论文交流以及教育等多方面改变,以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由此引爆原创性成果。否则选题重复、选题跟踪国际热点的趋势不可能改变。科学网不时有文章讨论论文影响因子,如果原创性论文,别人都没有研究,这影响因子就不会高,这种论文数量也不会多。一旦形成热点已经是一年或几年后的事情,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重视。 引力波问题是世界关注,可是引力波是测波还是测粒子?谁能说清?引力波概念来自西方国家,我国媒体怕此项目缺失,报道了国内的研制大计划及相关情况。到底这个大科学项目我们原创在哪里?陳方培老教授提出的引力子概念能否实验验证?这可是中国人提出的概念。如果国家层面有专门机构收集原创性概念的提出,有机构进行评议,评审机制不涉及门派、资金分配和评奖,能基本做到公平公正,我国原创性课题就会多一些。 交叉学科研究容易引起嘲笑,因为中国有句古话: “隔行如隔山”。也就是说你不是学科内人士,别人看不起你,你的文章不能发表,你没有话语权。甚至被权威打入冷宫。还会被扣上“伪科学”大帽子。这是原创性研究的障碍之一。当然跨学科研究必须打持久战,千万不要想短期就会有所发现。麦克斯韦理论的提出是集前人的成果提练而成。对肉眼不可见的研究对象更是难被社会承认。研究者必须有清醒认识,此时必须将名利置于脑后,否则苦恼万分,甚至会患病。 交叉学科研究形成的新概念和相关分析提出后,往往得不到关注,其原因在哪里? 一是会否定传统观点, “冒犯”权威,欢迎者毕竟少数,因此提出这方面问题要小心谨慎; 二是跨学科研究时必须对所跨学科尊重,提出的不同看法必须有权威性理论支撑,不能以自己从事的学科知识硬套,会出错。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要换视角另寻思路,用别的办法证明提出的疑问和论点。这又要化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 三是提出新的疑问和看法必须有直接证据证明,这往往难做到,无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都不具备条件,因此文章难发表。现在审稿和写稿都注重数据,无非是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若是两者都没有,就难发表。 交叉学科论文审查困难,难在跨学科看不懂,人家经过長时间研究,审稿人不会承认自己看不懂,必然找理由不通过。除非遇到知音和伯乐,否则会石沉大海。 如果国家层面能组织退休科研人员,在他们研究范畴,提供信息交流渠道,引导年青人从事交叉学科研究,让他们了解交叉学科研究是很难的,怎样去交叉融合,必然有自己专业特长,才能联想出新概念。这是艰苦的过程。年青人敢想,精力充沛。 李福利教授在 “ l00 个交叉学科难题”一书中,发表一文:“自然科学四大基本问题的交叉与统一”,提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0 世纪是学科细分的年代, 21 世紀应是细分的学科综合的年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这一问题。小宇宙的研究想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是很难突破的,中国人祖先一直是以系统观认识世界,而西方国家以细分学科方式认识世界,以细胞、基因概念研究小宇宙,缺少系统性综合研究,因此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非常重要。
个人分类: 博客|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争鸣怎样成为常态?
热度 1 dsm9393 2018-3-20 18:02
科技争鸣 怎样 成 为 常态 ? How does technological contention become the norm? 都世民 关键词:科技争鸣,人民日报,蒋春暄 2018-03-19 , 人民日报 刋文: “ 让科技争鸣成常态 ”。笔者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感到这篇文章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科技争鸣 ”。 要不要 “科技争鸣”? 人民日报 文章指出: “ 当前,我国的科技事业已迎来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并重、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阶段,公开、平等、理性的讨论乃至批评,理应成为各方乐见的常态。 ” “ 科学无禁区,真理愈辩愈明。无论是对国家的科技计划和管理政策,还是对某项具体的科学发现、技术成果,科技同行展开公开、平等、理性的对话、讨论乃至批评,是一个国家科研环境、科学文化健康与否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减少科技决策的盲目性,有利于科技本身的良性发展。 ” 笔者思考 ”科技争鸣“是常见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这是不争的事实。 科技争议有多种表现:通常科研人员感受到的是论文及著作发表后有异议;成果申报及评审有异议;基金申请和评审有异议。 科技争议有多种表现形式:有单位内部;有期刋发表;有全国性;甚至有国际性。有的争议不引起社会与论关注;有的引起国内外与论的关注。其差异很大。通常科技争议发生后怎么处理是个问题?一篇论文发表后有不同意见,期刋通常审查后发表刊误或不同意的反驳文章。也有撤出发表的文章。各国处理方式不太相同。因为争议的问题各式各样,各期刋的规定也不完全一样。 有没有 “科技争鸣” ? 人民日报 文章指出: “ 新近出版的 2018 年第 2 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英文简称 “CCCF” ),发表了黄铁军教授的文章《也谈强人工智能》,对上期周志华教授的《关于强人工智能》和李国杰院士的《走务实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提出批评和反驳意见。对此,李国杰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在题为《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平台》的 “ 主编评语 ” 中大加赞赏: “ 我一直希望 CCCF 成为学术争鸣的平台,期盼多年的局面终于看到一点苗头,感到十分高兴。 ” 过去也发生过,韩春雨论文事件;蒋春喧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争议;朱请时的讲演引发的争议;中医的阴阳理论和经络学说被有些人说成不科学、伪科学等诸多影响颇大的争议,在国内外都有影响。 让人痛心酸心气愤的争议 近日蒋春喧的争议的诸多文章又重现露出水面。百度网、道客巴巴网和搜狗网却将这一争议展示出来,笔者过去知道此事,也看过有关报道,没有想到有这么多文章。搜狗网展示有 “ 蒋春暄 _ 搜狗知识( 全部约 10090 条结果 ) ”其内容条目如下: · 2014-03-08 6 个回答 蒋春暄 为何要攻击 蒋春暄  - 搜狗问问 · 2016-05-18 1 个回答 蒋春暄 的学术研究 _ 百度知道 · 2008-10-20 1 个回答 蒋春暄 对数学界作出什麽贡献了 _ 百度知道 此事争议不是让人 ” 尴尬 “,是让人不敢言,无论是朋友、网友、同情者还是记者都受到压抑,蒋春暄还被拘留过,他做错了什么?会受到如此待遇! 我们都尊重院士,但有的院士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已,何祚庥等凭什么说蒋春暄的数论是伪科学、是垃圾?他看懂还是看不懂他的论文和著作,都可以不责怪,但对蒋春暄的劳动成果应当尊重!应当建立合理的评审制度。蒋春暄人生道路坎坷,生活艰辛,是他的缘,这可以理解。是他一个人的事,其实这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我们不希望以后的年青人还会遇到这样的事。 建议 1978 年 11 月 15 日,我给人民邮电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对章日荣先生的著作提了几个问题,事后出版社回函,推荐出版人茅于寬教授给我来信,章日荣先生也多次来信,非常认真细緻向我解答提出的问题。没有想到这事被中国电子学会推荐到年会上进行面对面讨论。当时几位院士蔡金涛、刘盛刚、林为于,还有谢处方、陈敬熊等前輩都很关注和支持科技争呜。至今几十年过去了,历历在目。笔者亲自经历,深深感到科技争呜的必要性、重要性,是前輩科学家对年青人的爱护,对科学研究的尊重,他们德高望重,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各学科已经退休的科技专家,他们一生实践,退休后还在从事研究,身体尚好的人,让他们参与一些评审,但必须是不带学生、不申请基金和报奖的超脱者,可兔除私心、门户之见、名利等困扰,让他们为国家和部门评审再做点贡献。如若发现不负责任和有私心者及时淘汰。不能再以中科院作为国家级评审的唯一单位。希望有关部门考虑。
个人分类: 博客|22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灯下那些日子
sdbszyl 2017-6-17 09:12
《滨州医学院校报》大庆,是全校的大喜事,值得祝贺、铭记。编辑部很早就邀嘱写点东西,倍感荣幸。时光的脚程总是超过成长的速度,人生的道理总是在时光溜走之后才让懂得它真正的含义。荷香梅雨的季节,回首读书笔耕间的那些小喜悦、小收获,眼前浮现出来的是明暗飘忽式样繁多的灯火。 把我和报刊文字第一次联系在一起的是那盏煤油灯。晚饭后的冬夜那么长,小院里落雪萧萧,屋内豆苗大的昏黄里,奶奶的唠叨中,爷爷的纠正下,我磕磕巴巴地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万元户的致富路” …… 等大人不怎么注意了,忙着去看《大众日报》的“丰收”版,《人民日报》的“大地”版,“小辣椒”的幽默,黑白木刻的严肃,庄重之外的这些更符合口味。不知道,是党员的身份让爷爷感受到知识的神圣和铅字的份量,还是后者坚定了他的信仰,反正他将崇拜文字的虔诚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岁月嬗变后伴着终生的是对文字的敬畏与敏感。将铅笔字变成铅字,一直是少年的梦想,直到现在也是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情感系之,终老不疲。 都说追求的过程比结果更美,其实晨鼓暮钟在悲凉中形成节奏也是正常,在那段清苦的年月里,一直悬挂着灰暗的灯。青春的日子,叛逆倔强,家境沧桑,亲人撒手,整个世界充满着未知和无奈。高一暑假,语文老师布置做手抄报,上交的是一份“愤青”的吐槽册——“灰色的天空”——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抨击、对贫穷和黑暗面的放大,那是第一次将自己的文字排列成报纸的样子,设计了版面和插图。结果可想而知,被点名批评,老师用“文字优美,阳光大气”的评语高度评价了另一份手抄报,它的名字是“春华秋实”。这段经历,印证了文字写作的主观性,它是个人的,关于生活、人生乃至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回首来看,好的结果带来快乐一时,坏的结果也只能是忧伤一阵子,无论好坏,谁都绕不开的是生命的轨迹。这之中,文字承载着不安于现状的灵魂,展现着对未来的探索和顿悟,纵然苦涩,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韵味。 花开花落,风来雨去,桐花绽开的芬芳里,即使在午夜阶梯教室的吊灯依然亮着。90年代的大学,社团活动简单,但名目繁多,关于写作的天生带着优越感和吸引力,那时诗歌、演讲、辩论还是高校里的佳宠。很快就加入了学生会的写作班子,中午、晚自习后,阶梯教室里、宿舍里,无论是阳光还是灯光的照耀下,不停地读书、思考、写作。系里的小报,征稿、编辑、刻板、油印、分发,躬亲每一个环节;校报的通讯员队伍,报名、录用、培训、联谊、发稿,激动每一个时刻。整体旧物时,印有自己名字的大学报刊,烫金的校报通讯员证书封皮、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证书装在一个最为干净漂亮的信封中。现在想来,最清晰最深刻最眷念的已经不再是荣光,而是那段过程之中的辛酸泪水与幸福快乐,这些都是文字给予的。 走上工作岗位了,有了住所,便有了宁静的夜晚,有了台灯下的茶香和笔下的神思。尘世中,有太多一段段的沉积和另外一段段繁华的开始,也只有文字,把俗物中的肉体和灵魂拉升起来,推进到精神之旅中。热爱文字工作的,没有不在意报纸的,与《滨州医学院校报》的情缘,没有开始,读报、写稿好像都是自然而然的,只有打开桌上的灯,拿起手中的笔,空灵就驱逐了辛劳。忘不了,一篇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稿子,老主任黄悦新在开水房里和我的细声讨论;忘不了,一次上报省级表彰的典型材料的梳理,编辑部骨干的勤勉;忘不了,学校党代会结束后社论的撰写,校报人的坚守……职业生涯里有太多的喜悦,和校报的同志们第一时间分享,无论是通过微信、QQ,还是纸质稿件的编纂与修改。通过校报,了解了校史,助力了学校,给个人 积累了一定的功力;也是通过校报,让自己还能静静的感受读书的幸福、写作带来的快感,让自己惊醒着在快乐和笑容中很容易忘记的曾经伤痛,保持着思考和理性。校报,通过铅字,滋润着一棵棵思想的芦苇。 校报,让我回味起内心的灯火。唯有祝福,才能表达谢意:以思想造影响,以权威铸品牌,以创新促传递。
1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让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蹚水的?
szf864 2017-6-17 09:03
新浪一篇《贵州高校积水 保洁阿姨背大学生 过河 》的文章让六盘水师范学院有火的趋势,今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也对此事做了短评: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保洁阿姨“蹚水背大学生”的视频近日在网络热传。校方昨日回应,事系自发行为,并非校方组织,将对几名保洁阿姨进行表彰。从图片中看保洁阿姨甚至连男生都背了,观众们的评论一致地为这些大学生们判了死刑,恶评如潮。但在热闹的同时是否需要细想下,是谁让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蹚水的? 可能有人会质疑说不管是谁让保洁阿姨背的,大学生也不能轻易就上背啊,起码扭捏假装下不愿意,然后被人强按在背上背走,这样面对质问时可以狡辩下说我不自愿的,是被背的,如此也就能心怀坦荡了。 还好这里只是用了清洁阿姨背大学生的标题,其实那些记者朋友们不知道,这其中还掩藏着研究生勒。若是标题换成《贵州高校积水,保洁阿姨背研究生“过河”》说不得更具吸引力。网络新闻得小心,往往展现的只是一面,在对同学采访过程中,有学生说,也有很多男生背女生蹚水的嘛,咋就不让大伙知道知道呢,好人好事总是相伴而生的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回到主题谁让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蹚水的?这只是外相,其中或许还有另外的涵义。 1 、保洁阿姨能背男生过河,男生也没有过意不去,这事说明了两点,第一,这些男生瘦,第二,这些男生习惯了。这两点又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从前已然被人“背”习惯了,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被“背”,不足为奇。瘦往往与吃相关,那就从吃饭这件小事来说起,现在的小孩能积极主动吃饭的越来越鲜见,大多数都是一群家长在后面端着饭碗低声下气地求着,“乖,再吃一口,我就给你买 XX ”,说不得那孩子还甩下一句,“我才不稀罕 XX ,凭啥给你们吃饭呢”,长久在为别人吃饭,自己没怎么吸收也就理所当然,瘦更是理所当然。“背”大学生蹚水这不仅是大学生蹚水这点事,或许家庭教育才是让人背了蹚水这事的起源。 2 、对这件事网上有留言说,背一次起码得给一百块才行。说不得人这些被“背”的娃们刚好有个土豪,请全班同学被“背”过去好像也毫无违和感,马克思主义思想都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专门背人或抬轿的都是正经职业。这本没什么错,但这件事是否只要有钱作为铺垫也就合情合理了呢?是否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这事其实可以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就无关道德问题了。或许社会正朝着正宗物质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对此事或许也是功不可没吧! 3 、转瞬又要期末考试了,这事本跟蹚水这事没关系,但期末考试就少不得有学生要求划个重点,说个考纲之类的,甚至学生还大义凛然地说,“老师,你得给我们划重点,其他老师都给划了,以前的老师也给划的,就你不划,我们都挂了对你也不好嘛!”小心翼翼地去问其他老师,其他老师说学生对他也是这么说的,这才明白学生是连哄带骗加撒娇这是就算成了,少不得有老师会给划个重点圈个范围,其实在无形中这些学生觉得好像办法可行,而老师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背人的保洁阿姨。所以老师是否也要慎重下,以免让这事成为常态,蹚了这汪浑水。 4 、学校的回应本是为了息事宁人,但估计会受到争议。此事是自发行为,换句话说跟学校无关,说明咱们学校的后勤人员素质高尚,这是好事,在其位谋其政,保洁阿姨积极为广大师生服务。但此事却不能表扬,若是表扬了会让学生有“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就好像打篮球给人传球,别人进了,会有助攻荣誉一般。另外大家应注意,这些图片和信息是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的,说不得这只是学校的一些活动或娱乐之类,看“新闻”不能以点带面,从多角度沟通交流才好。 这事是从水开始的,数千年前我们就知道治水,堵不如疏,在责难之前或许得想想或许我们都曾是帮凶,不管是大学生、研究生也好,职员老板、官员与下属也罢,家庭、社会和学校都需要去引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既有洪水的灾难属性,也可以发电、灌溉等有益属性。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3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日报:让医生成为论文的主人
热度 1 jiaweibin 2017-5-22 15:32
● 医生评价制度不合理,不能成为论文造假的理由。医学论文造假比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更可怕,后者只是图财,前者可能害命 ● 医生有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医匠”,第二个境界是“医帅”。科研是一名医生从“医匠”迈向“医帅”的基石 最近,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格林 · 自然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撤销 107 篇中国作者的文章,称这些文章涉嫌伪造同行评审。此事沸沸扬扬,令中国医生颜面尽失。 如此大规模的论文造假,凸显了我国医生评价制度的缺陷。虽然医院声称对医生的考核是临床与科研并重,但实际上演变成 “ 唯论文 ” ,只问发表与否,不问质量如何。一名医生要想晋升职称,如果拿不出几篇像样的国际期刊论文,连参评的资格都没有。有的医生临床水平很高,但由于论文数量不足,头发熬白了还是个主治医师;而有的医生既不会看病也不会手术,却凭大量的论文获得各种头衔。难怪有人说: “ 做 1000 台手术,不如发一篇 SCI (科学引文索引)论文。 ” 在畸形的评价体系中,很多医生被逼无奈,走上了论文造假的邪路。 但是,医生评价制度不合理,不能成为论文造假的理由。一名医生为了评职称,写不出论文就去造假,如同饿了就去偷面包、没钱就去抢银行,被警察抓住了还觉得委屈。其实,医学论文造假比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更可怕,后者只是图财,前者可能害命。因为医学研究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一旦形成论文,其数据和结论就会被广泛引用。如果医生写论文的动机不纯,弄虚造假,不仅败坏学风,而且误人性命。 还有人认为,医生只要会看病就行,不应该搞科研,也不应该写论文。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试想,假如医生都不写论文,评职称也不看论文,自然人人轻松,皆大欢喜,但医学能进步吗?事实上,临床和科研并不矛盾,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说临床是摘葡萄,科研就是酿葡萄酒,后者是前者的提炼和升华。中国的疑难病例很多,医生练手的机会也不少,但为什么诊疗水平比不上欧美?根源就在于临床与科研脱节。事实上,临床与科研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寻求最好的诊治方案。离开科研的支撑,临床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 医生有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 “ 医匠 ” ,这样的人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积累,会看病能手术,但永远在做简单的重复劳动;第二个境界是 “ 医帅 ” ,这样的人兼具临床和科研能力,可以在病例积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因而成为医学创新的引领者。做好一台手术,只能救治一个病人;做好一项科研,却可以带领一群医生进步。因此,科研是一名医生从 “ 医匠 ” 迈向 “ 医帅 ” 的基石,科研能力决定医生的境界。一名好医生,首先必须会看病,其次还要搞科研。既能看病又能搞科研,才是医生中的 “ 战斗机 ” 。会看病是基本要求,搞科研是更高要求,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国家既需要专心看病的 “ 医匠 ” ,更需要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 “ 医帅 ” !这正如一名好厨师,会做菜是基本要求,会写菜谱是更高要求。如果既会做菜又能写菜谱,那肯定是令人膜拜的 “ 厨神 ” 。 当然,医生搞科研,必须以临床为中心,立足临床而不能脱离临床。凡是对临床有用的,就去研究;凡是对临床无用的,就不去研究。医生搞科研、写论文,一定要出于对科学的探索、对临床的热爱,其目的是让更多病人受益,而非为自己捞取名利。如果写论文的动机不纯,怀着一颗功利心去做人命关天的事,怎么可能结出 “ 善果 ” ? 国际医学期刊论文撤稿事件,揭开了中国医生学术造假的冰山一角,暴露了中国医生评价制度的弊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有关部门必须纠正 “ 以论文论英雄 ” 的导向,改革医生评价制度,降低论文在职称晋升中的比重。同时,建立论文造假惩罚机制,让学术不端者付出应有代价。惟其如此,医生才能成为论文的主人,而非论文的奴隶。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白剑峰; 医脉通 )
12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朱棣文:我的基因百分之百属于中国
热度 1 ericmapes 2017-5-22 13:26
朱棣文:我的基因百分之百属于中国 作者:潘朝晖沈峥嵘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7/5/2210:19:4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017.shtm 图为朱棣文回访太仓时与学生交谈。资料图片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苏州太仓市区柳州路的朱棣文小学,右手边一条绿荫环绕的校园小道被命名为“朱棣文之路”。道路两旁的文化墙,布置了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着朱棣文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求学历程、科学成果等。 这是太仓市第一所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学校。朱棣文小学校长陆莉玲说:“朱棣文小学前身是太仓市新区小学,为了表达家乡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的尊敬,便将学校命名为‘朱棣文小学’。” 教育要中西合璧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学者之家,他的祖籍与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一样,同为江苏太仓。1997年朱棣文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术界最闪亮的光环——诺贝尔奖。 朱棣文虽然在美国长大,但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们兄弟3人:“你们是中国人,你们的家乡在苏州的太仓,很多亲人都在那边。”他们兄弟仨也都是中西文化共同浸染下成长起来的,继承了中西文化的精髓。朱棣文的内心深处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也有东方人的谦虚、含蓄。 朱棣文的厨艺很高,喜欢下厨做菜,被同事戏称为“诺贝尔级的大厨”,以中国菜和墨西哥菜最为拿手。朱棣文回忆说,3兄弟跟妈妈在家里厨房包馄饨,“大家排成一列,妈妈负责调馅,大哥在前头擀面皮、放馅,我跟小弟在后面负责包馄饨,好像工厂的生产线一样,很有趣”。这也成为朱棣文难忘的童年回忆。 小学教育的真谛 “朱棣文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朱棣文小学校长陆莉玲说。2000年8月朱棣文到访学校,老师们就开始在报纸杂志上搜集朱棣文的有关资料和成长故事,编辑了2本校本课程教材。“我们从朱棣文精神上总结出‘格物致知、书香致远’两条,注入到校园文化中。” 在陆莉玲的校长办公室,墙上挂着朱棣文当时的英文题词,翻译过来便是:“小学是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涯中迈出的最重要一步,要在这里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在这份特别的英文版题词最后,写着三个中文字“朱棣文”,这也是朱棣文为数不多会写的汉字。 “当时,我们本想请他题写关于创新方面的内容,但他在参观完校园后,写下了这两句话。现在看来,这两句话才是小学教育的真谛。”朱棣文小学的首任校长王晓春动情地说。 无法忘怀的故乡 1998年朱棣文第一次到太仓时,受父亲朱汝瑾的嘱托,曾看过老宅的宅基地。那时,这条始建于明代的老街在老城区改造中拆除不久,新楼刚刚竖起,给寻根访祖的朱棣文多少留下了点遗憾。2000年朱棣文回乡,太仓建筑设计院设计了两个方案,准备在老宅原址上建一个“朱棣文祖宅”纪念场地。朱棣文选择了其中一个以翻开的书本的设计方案,上面用简单的文字介绍朱氏家族。他说,纪念场地要简朴,边上要有让人休息的椅子,让人感到舒适温暖。 在太仓的时间很短,但朱棣文还抽午餐前的一点时间去参观了军旅画家高仁歧的个人油画艺术馆。这里展出了60幅油画精品,但让朱棣文最欣赏的并不是军事题材的画作,而是一幅《江南水乡》小品。画面上,高高的石拱桥、清清的河水、古老的石驳岸以及老屋、马头墙,构成了诗意的水乡。 朱棣文说:“我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我的祖籍在中国江苏太仓,我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按照科学术语的说法,我身上的基因百分之百属于中国。” (据《扬子晚报》)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85后”博导施一:与病毒赛跑的人
ericmapes 2017-5-19 15:01
“85后”博导施一:与病毒赛跑的人 作者:冯华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5/1910:48:5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6764.shtm 本报记者冯华《人民日报》(2017年05月19日02版) 施一(左)和同事在实验室观察实验成果。 “博士生导师,1985年生。” 第一次看到施一的简历,记者吃了一惊,第一反应是材料会不会弄错了,把1958年误写成1985年? 细读简历,第二反应是“牛”!这位32岁的博导,从硕士阶段算起做科研的时间才10余年,但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在寨卡、埃博拉、流感等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他所在的团队,已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顶尖团队。 不过,在同事眼中,施一既是科研“大牛”,也是阳光大男孩。 “恰到好处”的偶然积蓄了成功的必然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累也不觉得辛苦。 对施一来说,科研就是这样的存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同为语文老师的父母希望他学文科,但从小喜欢读科幻小说的施一已有了小目标——学生物,为此坚决选择了理科。高考填报志愿,他在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栏内都填上了生物专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在外人眼中,施一的科研道路很顺利,每一步都恰到好处。但仔细考量,每一个“恰到好处”的偶然,都积蓄了成功的必然。 2005年,施一读大三,萌生了继续读研深造的想法。“我当时仔细研究了几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生物专业和导师,发现高福老师刚从国外回来,比较年轻,思维和视野都比较国际化,就给他写了封电子邮件,问自己能否来中科院的实验室实习。”凭着大胆和勇气,施一没过多久就得到了高老师的同意。这次实习,也为施一赢得了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 读研时,导师高福“扔”给了施一一个课题,还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师兄没做完的课题——T细胞受体蛋白与配体分子的表达纯化和结构研究。当时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施一对此也一无所知。“我就从头学起,上网查找文献,做各种尝试,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最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课题完成了。” 做完课题的施一很兴奋,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钻研精神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导师高福启动对病毒传播机制研究时,施一自然地被纳入了研究团队。 病毒研究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回忆当时的科研状态,施一说,那是和疫情赛跑,也是和国际同行争分夺秒地竞争。 2005年暴发的H5N1禽流感病毒和2013年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给家禽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令人恐慌的是,H5N1和H7N9病毒经禽类传给人类,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致死率高。 这些病毒是怎么传播的?从禽到人的传播机制又是怎样的?在导师高福的带领下,施一和团队一起投入紧张的研究中。 “当时英国也有一个科研团队在做H5N1跨种间传播的研究,他们投的是《自然》杂志,我们投的是《科学》杂志,几乎是前后同期发表。”施一的研究首次在分子水平对重要氨基酸突变能够导致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间获得空气传播能力这一重要现象进行解析,是禽流感跨种间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还没等科学家们喘口气,比H5N1更严重的H7N9又暴发了。这一病毒感染禽类并不致病,感染人却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H7N9流感病毒为何会跨种感染人?是否会造成大面积人际传播? 这一次的研究更难,因为他们要进行流行毒株与非流行毒株的对比试验。“流行毒株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非流行毒株的研究却一直做不出来。”施一说,为了尽快出结果,研究团队实行三班倒,在实验室里寻找非流行毒株的构件,一个月内几乎没有人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比,他们阐明了流行毒株由于获得人源受体结合能力从而能有效感染人群,但人际传播能力依然有限;同时阐明了受体结合特性发生变化的关键变异,为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关键信息。施一作为第一作者,将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两项关于流感病毒传播机制的研究,也在当年入选了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这之后,施一的目光更多投向了新发、突发病毒的研究中。每一次针对不同病毒的研究,对施一而言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流行、2016年寨卡病毒流行……施一都紧跟热点,做出了突破性研究。 和团队成员做朋友,愉快地做科研 熟悉施一的同事和学生,都了解他的作息时间。早晨9点来到办公室,晚上十一二点离开。双休日,一般也会有一天时间呆在实验室。遇到开会或科研攻关,这一天的休息也要泡汤。 “我妻子已经跟我提意见了,不止一次说过,能不能稍微早点回家。”说起家人,施一不好意思地笑了。“所以我现在周末尽量多陪陪她,但又想趁还没要小孩,在工作上多投入些精力。” 施一确实很忙。从2013年开始,他就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主持近200万元的国家科研项目。2014年,他荣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主持240万元的课题。2016年3月,施一成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又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我们团队的氛围比较宽松,我更喜欢和同事、学生当朋友,而不是做他们的‘老板’,也更希望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施一笑着说,“要让大家带着被肯定的心态愉快地做科研。” 闲暇时的施一有点“宅”。阅读科幻小说的爱好保留至今,这是他的重要减压方式。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我们这个年龄的男生,游戏是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施一笑着说。 大学至今一直在实验室做科研,有没有想过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大都市里3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都为车子、房子而苦恼,施一有这样的烦恼吗? 面对记者的问题,施一又展现出阳光笑容:“我有自己追求的事业,在科研中能够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外面世界无法比拟的。而且我们这代年轻科研人并不‘学究’,基础研究一旦和应用结合起来,研究成果产业化能创造更多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知识就是无价的财富。”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振宁院士人老见解同样客观正确值得大众关注
热度 1 ericmapes 2017-5-11 16:50
杨振宁院士人老见解同样客观正确值得大众关注 附上: 杨振宁:我很高兴能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作者:刘学张垚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7/5/1115:18:2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6049.shtm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今天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在线直播。他不仅回忆师友和人生道路,还畅谈中美教育、高校职称评定、诺奖等诸多热门话题。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杨先生有哪些精彩观点?一起来看。 1、年轻人要对今天中国的成功有更深的历史的认识 我今年95岁了,亲身经过落后的状态,后来又了解到中国人怎么被外国人欺负、怎么被外国人看不起,这个经验都深深地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烙印。今天的年轻人没有这个经验,这一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很幸运,可是从长远讲起来,使得他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不够深刻。 2、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好 我觉得整个中国目前的家长也好,教育家也好,也可以说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觉得美国的中小学好。我再三讲过,一个比较好的学生,比如80分的学生,如果能够考进中国一个比较好的大学,那么在这个学校念四年,得了学士学位,再可能的话送到美国去念研究生,这是一生最容易接近成功的。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后来本科教育、两年硕士教育都是在西南联大,这个给我打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3、把中学生送去美国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因为美国整个的社会是一个放纵的社会,它的好处是他容易促进一个人个性的发展,可是走得太极端了。一个中学生到美国,不管他进哪一个中学,都会有很多吸毒的同学。年轻人受了这些同学的影响,可能堕落,而且这个堕落是一下掉下去,就回不来的事情,这种危险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国父母没有想到的。我认为对于多半的学生,比如90分以下的学生,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好的,他可以使得这些小孩成才,将来做一个有用处的人。美国太放任,有没有好处呢?有,非常聪明的,90分以上的小孩在美国占便宜,为什么呢?因为他不需要规规矩矩念书,他自己就都可以吸收进去,所以他就海阔天空,他的发展,尤其最聪明的人在美国容易发展。 4、中国今天特别需要拔尖的人 中国今天到了这个程度,特别需要拔尖的人。我想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政府的鼓励,也可能有一些措施,能够使得以后二十年中国在这方面教育体制做得更好一点。 5、我国高校职称评定制度要完善 高校的职称评比我想是必须要有的,怎么样一个评比制度,才使得(学术不端)这些错误,甚至滑稽的现象不再发生,这是需要整个社会研究的。 6、中国到2040年得诺贝尔奖的频率可能达到现在日本的频率 我们从长远的历史观点来看,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是汤川秀树得到的。从他开始工作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到21世纪开始,中间大概70年,这70年内日本在诺贝尔奖上屡屡有收获。中国第一个有资格竞争诺贝尔奖的科技研究是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个是1970年后做出来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向后推70年是2040年,所以根据这个逻辑,中国到2040年得诺贝尔奖的频率可能达到现在日本得诺贝尔奖的频率。 7、屠呦呦得奖的历史值得写一本书 她所做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地方,不像很多西方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个人突然搞出一个东西,她有一个巨大的团队。换句话说,就是得诺贝尔奖的成功不是一条路,而是有不同的路径,有不同成功的方式,我想这个成功的方式与社会的背景,与教育背景都有密切的关系。要注意到,这一点对于促进中国将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8、我不是反对中国做加速器,而是现在不要做 因为中国现在GDP非常高,达到11万亿美金,这个数目极大,可是中国人口多,中国的人均收入还比不上一些国家。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还有不少需要解决,要造这么大的机器,又没有立刻看得清楚的作用,这完全是不明智的。我的看法是,等中国收入达到美国的程度,那个时候再讨论这事情也不迟。 9、文科学生可以多看看科学家的传记 对于文科的学生,我有一个建议并想了很多年。我近年来喜欢看传记,尤其是科学家的传记,这些传记的写法是跟中国传统的写史记的办法是不一样的,因为从这个里头可以对于这个人的生平,对于他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可以多一些了解,中国这方面完全没发展出来。 10、我很高兴能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旗手,所以我很高兴,能够正式变成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当然可惜我现在已经不能做真正的前沿的工作了。不过我想把我的一些经验,关于我这一生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介绍给中国年轻的科学家,这个还是有点用处的。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日报政文:阶级固化论调不成立 王宝强是例子
热度 3 ericmapes 2017-4-13 10:53
人民日报政文:阶级固化论调不成立王宝强是例子 2017-04-1306:26:39 来源: 观察者网 http://news.sohu.com/20170413/n488077663.shtml?fi 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4月12日发表题为《“阶级固化”的论调不能成立》的文章指出,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固化”的国家。论家庭条件、教育程度、社会资源,王宝强算是最差那一档的,但他照样成功了。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越要自强不息,越要坚信: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北京市某重点小学学生的一句“伪楚”令讲解员大感震惊,这个北宋灭亡后短暂存在的政权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对比于此前某京郊中学为了赶回去吃营养餐而大幅压缩参观时间,讲解员感慨重点小学的小朋友们的知识、眼界、表达能力全面“碾压”了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讲解员认为,两所学校师生的表现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阶级固化现象。”按照他的说法,这所“北京无人不知的”重点小学的家长大都是“社会精英、学者名流、政府官员、驻外使节和企业高管”,而京郊那所中学的学生家长基本都是普通人。   近年来,有关社会流动性的话题日益引人注目。但用两所学校的孩子的不同表现来证明所谓的“阶级固化”其实是打偏了,问题的实质不是什么“阶级固化”,而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重点学校仅仅是师资力量这一项就不知超过普通学校多少倍。“名师出高徒”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名校的学生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滋养下,其眼界视野和素质能力自然超过同侪。这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导致的,并不能由此得出“阶级固化”的结论。   尽管近些年有学者根据调查认为中国社会的流动性比改革开放初期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流动性还是很强的。父母的职业和收入对后代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上一辈穷,并不意味着下一代注定也穷。草根阶层改变命运的机会非常多。普通人只要肯吃苦,有头脑,不敢说一定发家致富,但至少可以温饱无虞。当今中国最有名的几位企业家如马云、王卫、刘强东等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马云抓住了电子商务大潮的机会一举成为中国首富;顺丰快递的创始人王卫最初只是一个快递员;京东商城的创办者刘强东一开始不过在中关村卖电脑零配件……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正是当今中国的生动写照。   最能说明中国社会流动性的例子是演员王宝强。王宝强出身于河北一个农民家庭,没上过几天学,8岁就在少林寺学武术,从做群众演员开始最终成长为家喻户晓的演员。要论家庭条件、教育程度、社会资源,王宝强算是最差那一档的,但他照样成功了。 2 网络图片   这些例子都说明所谓“阶级固化”是不能成立的。   实际上,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固化”的国家。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的独特现象。比如古代中国和欧洲国家同样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唯有中国人在分家的时候,对家产是平均分配的。如此几代以后,所谓大地主就自动消失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和这种充满人性温情的制度有直接关系。此外,科举制度也给了普通人通过读书上升的通道。直到今天,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子有近千万人,其中有多少是所谓“精英家庭”的子女呢?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些说法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连刘邦、朱元璋这种出身社会最底层的人都能做皇帝,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不能否认,家庭条件优渥对孩子成长的确有利,财富和价值观念的代际传承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这和“阶级固化”是两回事。在今天我们更不能以“阶级固化”为借口为自己丧失奋斗精神找理由。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越要自强不息,越要坚信: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4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