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损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建议立法强调地方政府保护农业科研的责任
热度 5 fdc1947 2018-7-15 08:17
建议立法强调地方政府保护农业科研的责任 近日,湖南浏阳农民盗窃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用玉米并可能影响学生毕业一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浏阳基地是湖南农业大学在浏阳设的一块试验基地,占地面积约800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用于学校师生科研。 据报道,村民偷摘的玉米新品种已获得湖南省农委的审批,学校正在申请品种保护权,一旦新品种外泄,损失价值在1000万上下。“我们一共种了两亩,离收获还有10多天,被偷了半亩,而且这半亩几乎一个棒子都没给我们留下”。除此之外,学校5月份刚刚栽种的棉花苗也被偷了不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该校试验田里的蔬菜瓜果、棉花等作物也经常被人拿走,用来做科研的农作物成了附近村民的食物。校方表示曾多次派人劝阻或制止,但是“屡禁不止”。 实际上,各地农业院校或农业科研所的科研成果被周围农民大规模“扫荡”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就会在媒体上轰动一阵,像青岛的苹果、泰州的芋头、郑州的桃,都曾经遭受过重大的损失。 科技人员的科研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尤其辛苦。现在,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着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蔬菜、水果,品质也越来越好,这些都凝结着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不要说新创一个品种,即使是引进一个外来的品种,也需要有适应当地条件的驯化过程,探讨当地水土气候对作物的影响,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改良品种、至少也要防止退化,许许多多的辛勤工作,一弄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我们今天的餐桌和茶几上如此丰富多彩的美食,都充满着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 农业科技成果的取得,也是国家大量投资的结晶。这些看上去与普通农产品差别不大的瓜果梨桃、菜蔬食粮,实际上正是国家极其宝贵的资产。有些真所谓价值连城。但是,被某些愚昧、无知又贪婪、懒惰的“刁民”破坏了,使国家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谁来保护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谁来保护农业科技成果这些国家的宝贵财产? 有人说,农业科研单位有责任。比如,我看有人说,要追查湖南农大的责任,疏于防备。当然,农业科研单位有保护自己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责任,但是,对于地域较大而且有可能要变换地块的农业研究单位,像城市单位那样建起完备的防备系统,是难以做到的,人力物力都不可能达到完全防止偷儿的水平。对于国家的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国家不可能给这么多投资;对于民营的企事业单位,更做不到这一点。 在这样的问题上,地方政府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提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对破坏科技成果或科技研究的犯罪分子进行打击。毫无疑问,政府必须要坚决打击那些破坏科技活动的犯罪分子,对于这些犯罪分子的宽容是对人们的不负责任。哪里都有这样的家伙,比如盗割通讯线路、破坏交通设施、盗窃公用设备的犯罪分子,他们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往往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破坏农业科研成果的也往往就是这一类人。他们认为社会的共有财产,不拿白不拿,完全不顾由此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政府当然对这些人应当严惩。何况,科技成果与普通商品完全不同,一株独苗,带来的损失,就可能是千千万万。 这样的严惩,无疑是必要的,但是等到大的事故出来,损失也造成了。 有些人,是占便宜占惯了。搞一些小的,好像是小偷小摸,没有得到惩处,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厉害,最后造成了大的损失。所以,要想避免造成大的损失,需要从对于农业科技单位的小偷小摸抓起。而这正是地方政府应该做的工作。只有平时从小处抓起,才能够“防微杜渐”,防止大事故的发生。 一个地方附近有农业科研单位,对于那个地方实际上可以有非常大的好处 。附近农民与农业科研单位关系搞好了,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不但对于农民的种植业有各种好处,在品种、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知名度等各方面,农民都有了就近的“老师”,即使退到最最起码的程度,农业科研单位至少也要使用劳动力,使当地农民有一些就近赚钱的机会。一个聪明而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民之间,做好协调和教育的工作。 要教育农民自觉保护科研单位和科技成果,认识到破坏科研成果的巨大危害性,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应当做也可以做的工作。能否保护好当地的科研单位,也是当地能否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科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2007年修订)第二十三条指出: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但是,在这个法律中,却并没有地方政府应当担负起保护当地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成果的条款。 我以为,明确地方政府在保护当地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中的法律责任,对于促进地方政府这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法律的规定,地方政府就必须尽到它的法律责任,它就必须向农民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这种宣传和解释工作,由科研院校单位出面,与地方政府出面,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 。有了法律的规定,地方政府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维护地方农民与科研院校单位的关系,搞好团结、相互支持,互帮互利。 总之,在科研院校、单位与地方农民之间,一定要有地方政府的作用。 现在出现的农民损害农业科研院校或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的事件,正体现了当地政府作用的缺位。 地方政府对人民的服务不是空的,需要做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在法律上规定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有助于促进它们做好工作。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8089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17年回国经历纪事之十二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7-9-7 04:16
2017 年回国经历纪事之十二 蒋继平 2017 年 9 月 6 日 八月 6 日早晨在宁夏泰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平罗总部大楼与裴总商讨具体的事宜。 我向他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他认真听取了我的建议。 我在上午 10 : 00 左右乘车去银川机场。 开车的是裴太太, 同车的还有周博士和他的女朋友, 以及一位公司的雇员。 到银川机场在 11 点左右。我和周博士以及他的女朋友下车进入机场。 我们很快就办好了登机票。周博士和他的女朋友去河南郑州, 我去江苏南京。 因为我的听力问题, 他们两人一直领着我过安检, 直到把我带到登机口才去他们自己的登机口。 我的航班是吉祥航空 HO1082, 11 : 50 起飞, 14 : 15 到达南京。原定登记口是 12 。 结果被通知航班延误。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我就去看周博士和他的女朋友。 他们的航班准点。 我目送他们上了飞机。 回到 12 号登机口, 看到视频上显示 登机口换到 23 号。 我去 23 号登机口。 发现在那里的人很少。 后来来的人都是去新疆乌鲁木齐的。 我到前台询问, 那两个值班员说他们不是吉祥航空 HO1082 的执勤员。 但是他们告许我航班误点, 乘客们被安排到酒店吃中饭。 我因为听力不好, 没有听到广播通知, 所以, 没有得到这个补偿。 后来他们又告许我, 因为航班误点, 每个乘客可以领到 200 元人民币的现金补偿。在下午 3 点左右, 我们每个乘客都领到了 200 元人民币。 登机口的显示频幕这个时候通知说航班将在 4 点左右起飞。 我们一直在登机口等。 我到这个时候已经 9 个小时没有吃任何东西了。 肚子很饿。 但是因为有两个行李, 不便去小吃店买东西吃。 因而,就忍着饥饿继续耐心等待。 到了 4 点左右, 仍然不见任何登机的通知。在焦急的心情中被通知航班还要延误, 具体的起飞时间不能确定。 机场安排这个航班的乘客去机场酒店休息和吃晚饭。 我的听力不好,他们的通知都是广播或者口头传达, 我根本弄不清楚怎么回事, 非常烦扰。我在焦急中产生一个灵感, 跟一位同机的年轻小伙拉上关系, 叫他带着我应对各种安排。 我们乘大巴离开机场去机场航空酒店。在那里办入住手续和吃晚饭。要不是这个小伙带着我, 我真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境况。 吃完饭我们回到房间, 继续等通知。大约 9 点左右, 被通知去机场登机。 我们又乘大巴去机场, 在机场又要经过安检。 我随身带着两个行李, 耳朵又什么都听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感到特别的烦扰。 经过这么多折腾后, 到深夜 11 点左右这个航班才正式起飞。 从原定的起飞时间到正式起飞整整晚了 11 个多小时。 这是我有生以来乘坐过的几百次航班中延误最长的一次。 我在心中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的航空公如何在市场立足?他们的领导是怎样的人?他们要是自己乘坐班机去另一个地方开会,或者处理其他重要事务,这种长时间的延误, 会对他们的议程安排产生什么影响, 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虽然吉祥航空给每位被延误的乘客提供了两顿免费的餐饮和 200 元的现金补偿, 但是, 对我来说, 这个补偿是远远达不到因为航班延误给我造成的损失的。这个补偿加起来也只有大概 260 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还不到我一个小时的工资, 而航班整整耽误了我 11 个小时。更为重要的是, 这个延误打乱了我原来的行程安排。 这个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还要严重。 我想中国的老百姓真是最老实的人, 他们受惯了被摆布的生活, 所以, 面对这种极其不合规则的做法也采取忍而不怒的态度。 我继而想到, 正是这种逆来顺受的习惯, 养成了社会不负责任的风气。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2952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不参与南沙仲裁,中国损失了多少?
jiangming800403 2016-7-15 12:55
赵建民 2016-7-1511:07 参加仲裁,就 能得到对中国有利的裁决吗 ?中国不参加仲裁就是为了表明 在领土和主权方面决不后退 。 而且,仲裁结果根本不可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例,否则日本就会亏大了,国际海洋法庭的日本庭长显然知道这一点,南海仲裁庭的目的就是为了恶化中菲关系。 博主回复(2016-7-1509:5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4007-990747.html 《太平非岛,日本是礁?》 博主回复(2016-7-1509:57): 赵建民2016-7-1509:56所以,仲裁结果根本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中国不参加、不接受国际仲裁也不存在违反国际法的问题 博主回复(2016-7-1512:08) : 领土和主权方面决不后退吗?那是死不成的,必须要有商谈,有妥协。 中国的官方立场应当是,也本来是:搁置争议,合作开发。现在的被动局面是被军方挟持的结果。 赵建民 2016-7-1512:23 南海是南海当事各国的南海 ,中国一贯主张与东盟当事国 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解决争议 ,而东盟内部国与国之间也有很多争议,只能通过双边方式去解决。作为 区域外国家,美日在南海问题问题上蹿下跳实际上是想新殖民主义借尸还魂。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携洋自重 ,难道忘记了菲律宾被美国殖民、被日本入侵的历史吗?忘记了在争取菲律宾民族独立过程中先烈的鲜血和生命了吗?在菲方单方面挑起黄岩岛冲突之前,中方也并未干涉过菲渔民在黄岩岛附近的渔业活动, 仁者无敌,得容人处且容人。如果不是2012年以后菲方单方面激化黄岩岛和南沙争端,中国也不可能在南沙大规模填海 。 白图格吉扎布2016-7-1512:11 自己不参加仲裁,挡不住人家发起告诉,请求仲裁。最后吃亏的是谁? 九段线被否定,是非常大的损失,会有连锁反应。中国会很被动。当然了,摆出我是流氓,我怕谁,就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赵建民 2016-7-1512:30 即使,中国 参加仲裁,有可能胜诉吗 ? 南海仲裁庭明摆着 的作用就 是为了恶化中菲关系 。中国不承认国际仲裁的合法性就是 表明了态度反对域外势力对南海问题的干涉 。 南海纠纷 当事的东盟国家还有美日等域外国家现在哪个承认中国的九段线主张 (虽然过去曾经承认过),又何谈丢失“九段线”呢?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1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方多省"大风车"停摆不发电 直接损失160亿
redtree 2016-4-7 23:09
北方多省大风车停摆不发电 直接损失160亿 2016-04-07 14:06:25 来源: 央视 (原标题:怪事!北方多省“大风车”摆着不发电直接损失超百亿,为啥?) 大气污染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改善大气环境,大家有一点共识——就是要减少煤炭的使用量,用清洁能源逐渐代替煤炭。(这是去年全球几个地区,煤炭的使用情况:在欧洲、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煤炭的使用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但是在我国,这个数字却接近70%。图中,红色标出的这近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年使用的煤炭,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2009年,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保证清洁能源优先使用。就在去年,我国的风电设备装机量更是一举成为世界第一。 新能源:全球装机第一 为何弃而不用 但眼下,我国一些地方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巨额投资的这些清洁能源建好了,却不让使用,尤其是西北地区,大量的风力发电设备被迫停用。(地图上您看到的这些都是2015年,风电被停用的重灾区:内蒙古,风电限电率是18%;甘肃风电限电率39%;新疆的限电率是32%;吉林的限电率32%。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这些停用的风电设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亿元。) 一方面是国家治理环境,壮士断腕的决心,另一方面是我们普通人对改善大气污染的渴望;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清洁能源无法正常投入使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记者辗转近十个城市,为您揭开大型风电基地停摆的真正原因。 昔日“陆上三峡” 今日“弃风大省” 记者调查的第一站是甘肃酒泉,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这里有接近4成的风力发电设备被限制使用,成为全国停用风电设备最严重的地区,当年耗资上千亿元打造的风电基地,如今只能在戈壁上晒着太阳。 从酒泉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小时,记者终于来到了这个风电基地,当地气象预报显示,这天的风力达到了7级,但大多数的风车,却一动不动的矗立在戈壁之中。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大型风电示范基地。2008年,就通过国家审批,还被写进了国家能源局,十一五、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很多人都把它叫做“陆上三峡”。这么重大的项目,为什么建好了,风车却不工作呢? 原来风车不工作,是上级甘肃电力部门下达的指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有的时间段,能发电的机组还不到十分之一。 基本上,最大出力都是上百,但是当前出力不到十。现在5%到10%之间算比较好的了,如果按这个趋势统计下去,单天限电接近70%到80%。 记者注意到,在另一家电厂,这位调度员也正在关停风车,因为省电力公司要求他们,继续减少发电量。 三天时间,记者一共采访了酒泉市近十家风电厂,没有一家不被限制发电的。 输电线路审批慢 风电基地故停摆? 在历时半年的调查中,记者发现,甘肃风车停转并不是个案,为了不让情况继续恶化,国家能源局甚至明确要求,弃风限电超过20%的地区不得安排新建项目。 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当年为了上马清洁的新能源,各地不惜花费重金,四方游说,结果呢?建好了,却不让发电,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大量设备在戈壁滩上晒着太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风车大面积停转呢?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主任行舟表示:“甘肃新能源的消纳,主要还是在甘肃省内进行消纳。新能源多发的出力,那么必须要通过跨省的通道,送到省外。” 甘肃省电力公司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份数据:2015年,全省用电量是1300多万千瓦;但是新能源装机已经超过了1700万千瓦(1780万千瓦),当地根本用不了。 从西北电网分布图上看,目前甘肃的输电线路只和西北地区的几个省份连接,可这些省也不想使用甘肃的电。多出来的电要想送出去,只能依靠远距离跨省输电线路。可眼下,却没有这样的线路,如此一来,风车只能停转。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源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解释道:“在规划里头没有和电源项目同步规划,所以2009年提出,核准整个程序下来到2015年才拿到核准申请,这是导致目前弃风限电严重,大量清洁能源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家电网的说法是,输电线路不是没有,早就规划了,只是国家能源局审批太慢,才造成眼下这个局面的,甚至在2010年,酒泉风电基地开工的第一年,国家电网就作出预警:如果没有外送的输电线路,“甘肃的清洁能源会严重过剩”。记者找到了当年的这份预警文件。 在这份资料中,参会单位中就包括“甘肃能源局”。也就是说会议内容,甘肃省能源局是知情的。这份资料中,关于甘肃的风电基地,国家电网确实给出了明确意见“西北电网消纳能力不足。规划风电需外送我国中东部地区。 谁限制了风力发电? 早在七年前,国家电网就发出了预警,那么,作为全国新能源项目审批的国家能源局,为什么还是审批了这么久呢?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采访时说:“从国家能源管理和国家电网公司,在认识上是有差距的,国家电网想搞成全国电网,所以它拼命的希望更多的来联网,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也不是今天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从能源管理来讲,肯定就地消纳是最好的。” 对于国家电网所说审批滞后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并不认同。 史立山还告诉记者,2008年,国家能源局之所以批准甘肃的风电计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甘肃省必须“就地消纳”这些风电,也就是在甘肃和西北地区使用。对于甘肃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风机停摆,国家能源局有着自己的看法。 消纳能力有限 酒泉缘何大干快上? 大干快上,可是作为一个投资上千亿的国家级项目,事先都应该有详细的调研,该建多大,最后谁来用,那么,当时的项目规划究竟是怎样出炉的呢? 对于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局所说的产能过剩,酒泉能源局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自己的风电既然可以送到西北电网,那么也就可以通过西北的输电网络,向全国送电。加上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对清洁能源优先使用,如此一来,酒泉的电就不愁用不掉,并不存在超量建设的问题。 甘肃省酒泉市能源局局长吴生学谈到问题时说道,“传统的能源没退下来,根子在这方面。我们全国这个用电市场竞争激烈,清洁能源的市场被火电挤占了。”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我们提出甘肃停止一切电源的建设,暂停一切,包括太阳能风能,因为量太大了,你用不了,但是现实中,它还会有一些项目去建设,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每一个地方涉及到就业,涉及到经济增长都有一些现实的问题。” 2006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了要“优先采用”新能源发电,当年,新能源对于中国而言,还是个新鲜事物,包括这份法律的制定者,估计都没有想到,十年后的今天,新能源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而也就是“优先采用”这四个字,使得全国各地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酒泉速度”。致使大面积的产能过剩,也正因为如此,“优先采用”根本无从谈起,只有建设规划,没有用电规划,只管生产,不管市场,酒泉的遭遇也许并不是偶然现象。 一波三折 远距离送电受阻 就在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宣布,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治理风车停转,各地方,包括新能源企业也纷纷出谋划策,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但事实上,风车停转并没有真正结束,以甘肃为例,现在出现停摆的风电项目,只是酒泉风电基地整体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如今,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与第一期有所不同,为了不再让这些风电无处可去,在二期工程一开始,酒泉就计划将这些新能源发电,通过国家电网正在建设的远距离输电线路,送到湖南,再向周边湖北、江西等省份输电。) 千里送电难进门? 那么这份看上去考虑周到,规划细致的一个送电计划,在现实情况中真的可行吗? 按照这条专用输电线路的规划,将在湖南湘潭落地。 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主任李湘旗说:“如果是我们省里的水电在发的时候,那我们是不可能买他们的电的,我们的水电不能弃水首先要保证,我们不能为了外省的清洁能源把自己的清洁能源牺牲掉,那肯定不行。” 湖南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雷雨田则认为,本来酒泉到湖南这个特高压,在华中区域内消纳,不是湖南省一个省消纳,要在华中区消纳,必须加强湖南跟华中的联络。还应加强金门至长沙,至南昌,交流特高压的建设。 湖南相关部门认为,按照当时这条输电线路的建设规划,买甘肃的电,应该是整个华中地区的事儿,不是湖南一个省的事儿,那和湖南挨得最近的湖北、江西又是什么态度? 湖北省发改委电力处副处长徐旸说:“不是简单的就是哪个省份缺电,哪个省份窝电,我们就这样简单的拉郎配。实际上有很多专家也提出不同看法,就是这种远距离输电还是分布式就地消纳,这两个观点不分伯仲。” 江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王峰则表示:“长距离送电可能对我们受端电网,危险会很大,如果这个电量突然没有,突然丢失,那我们这个没有电源支撑的话,对于电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会造成电网的崩溃,就是所谓的大面积停电。” 煤电受热捧 新能源“难进门” 湖北、江西这两个省,目前不仅不欢迎新能源,还在大量上马煤炭发电项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湖北省,去年一年,核准煤电项目6个,装机总量达到798万千瓦。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三峡水电站。 湖北确实是缺电的省份,前几年,对电的需求量很大,可是现如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有酒泉专门的输电线路向湖南送电,还有专门的铁路从内蒙古送来的煤炭,而相比较之下,选择煤炭,不仅仅可以在当地建设电厂拉动经济就业,而且这几年,煤炭价格一路下滑,价格也更便宜。 而相邻的江西省,虽然去年一年核准的煤电项目数量比湖北省少2个,但是规模和湖北差不多,也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三峡水电站。 能源布局 家家都打小算盘 今天这样的事件再次上演,只不过主角从当年的天然气换成了风电。国家的发展理念是逐渐用新能源替代煤炭;但是落实到地方却是加快煤电厂的建设。这其中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就是我们在发展思路上和我们的发展行为上是不合拍的,我一直用不合拍这个词,习主席提出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我觉得这个前三个是最关键,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协调,能不能绿色,协调就是要合拍。” 李俊峰告诉记者,“合拍就是一个利益协调的问题,现在我们能源供给,还是一个行政区划,就是各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不指望别人的电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大部分地区的一个思想,但是呢,按整个中国的一个发展,特别是我们能源的匹配,但是我们做不到。”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则表示:“理论上讲,应该做到全国一盘棋,但实际工作中总会有差距,因为每个省都有他的利益,它有它的GDP增长,它有它的税收增长,就业。应该来讲电力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更多的来利用新能源,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许过是你那看今天,我们这个新能源应该说,比现在会更好。” 发展新能源,保护环境,原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件事并不容易,甘肃想借机发展自己的风电基地,招商引资;国家电网看到了发展互联互通电网的机遇;华中地区,想继续要价格便宜的煤炭,保证用电企业的竞争力。谁都没做错,但是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对,全国能源一盘棋变成了乱下棋。我们可以说这是成长的阵痛,在所难免,但是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希望在经历了这场阵痛之后,我们能不忘初衷,让环境能真正的好起来。 http://news.163.com/16/0407/14/BK29KP8P0001124J_all.html#p1
个人分类: 能源信息|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退休提前绝不是好主意-2016年民间科学家新年献辞
热度 9 hongfei 2015-12-31 14:45
* 本文与微信公号 民间科学家 (hfwang43) 同步推送 院士退休提前是社会的损失 -2016年民间科学家新年献辞 12.31.2015 (王鸿飞摄 12.25.2015 于夏威夷Maui中山公园) 我从来就不赞成院士早退休,而且我也希望所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工作性质有选择晚退休的权利。这不仅是对他们自己好,而且是对社会好。 羊毛出在羊身上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理由很简单,随着社会人均寿命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退休年龄如果不推迟,社会的养老体系会越来越无法承担。 假设没有通涨而且工资水平永远一样,如果一个人从20岁工作到60岁退休,工作四十年,每年存退休金10%,存下的钱不过是四年的工资。如果退休之后活到80岁,这四年退休金得用20年。这20年的日子过起来真的会比较麻烦。 退休以后有的开销会少,有的开销会更多,尤其是跟老年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开销。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不管是由社保负担还是由子女负担,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具体的实际情况当然会比上面这最简单情形复杂。但不管怎样,总是需要有足够多的人工作,才能够有相对多一点的社会财富来负担整个社会中人们退休之后的养老费用。 美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 我的一位长我十几岁的美国同事,时不常会跟我讨论关于退休和社会保险制度的问题。有一次他到美国社会安全局的寿命期望值计算器网页上输入我的出生年月,然后就出现一个表,上面说我现在47岁,按统计平均我将再活35岁,一直活到82岁;如果我活到62岁的时候,按统计平均我将再活23岁,一直活到85岁;如果我能活到70岁,按统计平均将再活17岁,一直活到87岁。他说如果你65岁退休,你基本上会活到85岁。所以你到那个时候存下来的养老金加起来,需要能够让你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并从65岁一直活到85岁。 美国社会安全局寿命期望值计算器(Life Expectancy Calculator)网页链接: https://www.socialsecurity.gov/oact/population/longevity.html 他解释说,只要你看懂了这些数字,你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安全和养老体系会破产,那只是因为人们退休之后活得越来越长。1935年罗斯福总统制定社会安全法的时候,美国男性平均寿命是59.9岁,女性平均寿命是63.9岁,而领全额养老金的岁数是65岁,比人均寿命还晚,所以当时那些能活过65岁的人都会有相当不错的养老金。现在开始领取全额养老金的年龄从65岁逐渐延长到了67岁,但人均寿命已经到了将近80岁,你说退休金体系怎么会不破产? 不同年代的美国人人均寿命统计 http://demog.berkeley.edu/~andrew/1918/figure2.html 如果能够拿到有保障的足够的养老金,当然是越早退休越好。可惜从上面的简单算术知道,除非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和平均寿命之间的差别大大小于实际工作的年数,社会总是无法负担较高的养老金。 有人认为老年人不退休,年轻人会没工作机会。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一个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缺乏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的能力社会。但解决年轻人就业的真正有效的办法并不是强迫老年人提前退休,而是需要社会通过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创新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工作和就业机会。 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们退休越早,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和金额就会越多,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养老金制度破产就会更快。结果就必须在延长退休年龄或者降低养老金标准之间进行二选一。 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是如此简单,社会政策和个人的人生态度也应该顺其自然。 年轻人不要指望早退休 我常常跟自己的学生和博士后讲,年轻的时候学会一些长久有用的能力和手艺,掌握持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至少能让自己年纪较大的时候不至于没用处,找不到饭吃,或者吃饭艰难。我相信如果一个人就算从某个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也需要继续去做其他能够适当挣钱的工作,除非自己以前就有很多积累,或者能够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获得收入上的保障,不然指望靠越来越会破产的社会养老制度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中国社会越来越老龄化。2014年中国女性平均寿命是77岁,男性74岁,而退休年龄仍然是女性55岁,男性60岁,这个养老制度是没办法不破产的。在35年前的1980年,中国女性平均寿命约68岁,男性平均寿命约65岁,当时的养老压力比现在要少将近9年,而且当时中国的年轻人口比例更高。将来等到我退休的时候,中国社会养老压力只会更大不会更小。所以我自己的打算是,如果还能做事情,还是得自己想办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挣钱养活自己。 院士退休提前是社会的损失 任何人长期把握着太多的权力和影响都不是件好事情。不过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不一定需要强制退休。 当年我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时候,自己仔细看过所里的人事规定,其中规定院士超过70岁原则上不再担任课题组长,但并没有规定他们必须被强制退休。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规定挺合理的,因为既减轻了院士的科研工作的压力和责任,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其它作用。我从来觉得把一个精力和智力依然具有活力的有经验的脑力劳动者打发回家去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即使是不是院士的其他老科学家。我个人的认识是尽管少数院士可能显得比较霸道甚至糊涂,绝大多数院士其实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温文尔雅和关心年轻人成长的。而且,就算有一些院士看起来比较霸道或者糊涂,其实他们也从来没有比那些不是院士的老年人,或者有权利和影响的非老年人更霸道或糊涂。至少我在北京中关村工作了十年,接触过比一般人多得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从来不会神化他们,也从来没有觉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值得尊敬和信赖。所以我从来对社会上以及新闻报道中常常存在的对于院士群体的想象化的贬低和丑化,以及不信任深感不解。 当然我并不是对目前的院士制度的实施没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对中国院士体制的主要意见是没有真正按照院士章程的规定对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有成就的科学家开放,以至于近年来的院士整体水平相对下降,越来越无法更好地代表中国科学家群体。但这并不是社会应该贬低整个院士群体的作用理由。因为,院士群体受到尊重,是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基本保障。削弱院士群体的权威性和影响,无非是增加了官员们在学术和科学问题上的权威和影响;而针对对年纪较大的院士的歧视性政策,事实上也不过是增加了年纪较轻的院士的权威和影响,而事实上从来没有证据表明年纪相对较轻的院士就会比年纪相对较老的院士们更公正和更负责任。选择性欺负老院士,这显然也是非常不公正的事情。再说,是人都会老,报应最后总会落在每个人自己身上。 不管怎么讲,我从来不认为削弱了院士群体的权威和影响,就会让普通的科学家的权威和影响得到提高。事实上,其结果正相反。对院士群体权威和影响的削弱,只会使得整个科学和学术体系的基础和社会影响脆弱不堪,更加无法保护学术界和科学界不受学术界之外的力量的欺凌和操控。 总之,我个人认为,院士退休提前绝不是好主意,从社会来讲是智力资源的浪费,从科学界来讲是削弱科学界和学术界的独立性和影响,使得社会中的其它力量对科学界和学术界的影响(常常是有害的影响)增加。普通科学家并不会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任何好处,而整个社会也因此会受到更多的损失。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应该推迟退休 从整个社会来讲,一个人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开始独立工作的时间比普通人大学毕业平均晚差不多十年,脑力劳动比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更适合年纪较大的人,所以学术界的研究员和教授的退休年龄应该整体比普通工作的退休年龄延长十到十五年。不然的话,社会整体上花在培养和训练这些人身上的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压榨”出来,就强迫他们退休,还领取比一般人更高的退休金,实在是一件非常亏本的生意。只有一个糊涂和自断发展生路的社会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不加区分地一刀切,破坏和浪费自己社会本来就稀缺的智力资源。 另外一方面,不要讲科学是青年科学家做的。世界上一直就有很多非常有活力的70岁以上的科学家,他们在去世之前一直在做非常前沿的科学研究,绝大多数的青年科学家其实永远也到达不了他们研究水平和智力程度,而有天分和真正有能力的青年科学家从来没有被他们所阻挡。 青年人作为整体并非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希望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和智力的发展。 在科学和智力的领域,从来没有青年人整体超过中老年人的情形。那只是在靠体力干活的领域才出现的现象。 鼓动年轻人去取代年纪大的人,从来都是坏事。年轻人应该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去强迫继承和取代别人开创的事业。否则一个社会只会在低级的层次上进行无效的循环并且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这正是中国社会在过去一百年的动乱经历中应该真正明白的道理和要吸取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与微信公号 民间科学家 (hfwang43) 同步推送 ** 加微信,请搜 民间科学家 或 hfwang43 添加,或扫下面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3192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十年反转基因的代价 中国直接损失数百亿美元
bioxncai 2014-4-17 22:44
文章首发 财经网 截止2013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栽植面积达到25亿亩,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2%,是中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大约2.6亿亩)的10倍。商业化种植的主要转基因作物有棉花、大豆、油菜和玉米。另有较小种植面积作物番木瓜、西葫芦等。所有这些作物,主要目标性状基因只有两个:BT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 全世界棉花、大豆、油菜和玉米4大作物的总栽植面积中,相应的转基因作物所占面积比率分别为82%、75%、25% 和33%。 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占各自作物栽植总面积的94%和90%。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已经成为世界(包括中国)家畜家禽精饲料主要来源,也是人类多种食品的来源。 美国是控制转基因作物开发的龙头老大,其技术转化为商品,已经控制了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的种业,也控制了包括欧盟、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饲料市场和相应的肉、蛋、奶、油市场。 安全性:两代几十亿人吃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数以百万亿头禽畜,生吃(没有加热煮熟就食用)了20代的转基因玉米大豆,没有出现一例毒副作用,其安全性的群体大数据比杂交作物的安全性要可靠得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杂交土豆和杂交西洋芹曾出现过严重安全问题,从而在上市后被迫下架)。现在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已经在全球“泛滥”,无处不在无处不存,要想回避不吃转基因食品几乎没有可能。 但此前转基因作物的技术基本上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具体来说就是孟山都、杜邦先锋、先能达和陶氏化学4大种子公司手中,年产值达100亿美元以上,仅孟山都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种子销售额就达89.5亿美元,超过杂交水稻种子市场72亿人民币(12亿美元)7.45倍(见图1)。 图1. 孟山都转基因种业的年销售额 这么一个大市场、高利润、极为安全的农业育种新技术,必然会给世界农业带来革命性的推进。中国在15年前已经认识到这个农业育种新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在15年前的863计划,就开始了转基因作物研发工作,此后几年,研发工作也确实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缩小了中国和美国在转基因作物开发上的差距,几乎达到世界转基因作物研发老二的地位。不料,大约十年前的中国出现了一股反科学逆流, 由一些既不懂分子生物学、在自己专业领域里也毫无建树的几个人,用制造谣言谎言的方式,误导舆论,误导百姓,有关政府部门对这些谣言谎言则听之任之,甚至把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政治化,从事这一行业的中国科技人员积极性受到打击,正在走向世界前沿的转基因作物研发遭到严重破坏,令人唏嘘。 转基因抗虫棉的典范意义 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历程:1990年代中期,美国孟山都公司挟其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增产显著效果之势,来中国推销,游走于国家科委和农业部之间,推销其转基因抗虫棉技术;但其条件是先付1000多万美元的专利技术使用费,由孟山都在河北与岱字棉的合资公司负责购买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孟山都赚的第二笔钱),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中国)各分50%的利润(孟山都赚第三笔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获知此事后,指示要攻关、研究出我们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中科院和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最后由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做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中国的棉花种业市场由我们自己掌控,孟山都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转向印度。 朱镕基总理获悉后,绕过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与当时的科技部部长朱丽兰直接走访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肯定了中国科技人员在艰难条件下做出转基因抗虫棉的自强精神。 下图表示1997-2008年中国和孟山都在转基因抗虫棉上的较量过程,中国由1997年仅占7%、孟山都占93%,转变为2008年中国占93%、孟山都只有7%的局面,11年间形势发生了乾坤大颠倒。 表1. 此表取自朱祯研究员在“转基因与社会研讨会”上的幻灯片。 这个过程还说明了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不同于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孟山都没有办法与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打官司,从而退出中国棉花种业市场。 图是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画出的一个中、美、印度三国转基因棉花过去16年单产的变化。显示一个有意思的事实: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的单产比美国孟山都的要好很多:2012年中国转基因棉的单产是96公斤/亩,美国和印度的分别是66公斤/亩和35公斤/亩 印度棉花产业如何沦陷于孟山都 孟山都在中国推销转基因抗虫棉,却被中国自己开发的转基因棉阻击,遭到重创后转战印度,采取了在中国与河北岱字棉公司合资的同样手段,与印度最大的种子公司Mahyco (Maharashtra Hybrid Seed Company Limited )合资,通过Mahyco在印度申请,印度政府批准了3个转基因抗虫棉在印度栽种。此后12年,孟山都通过Mahyco赚了天价利润。孟山都2002年卖给印度的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低于$1/kg(低价开拓市场),但到2010年孟山都卖给印度的转基因棉种的价格飙升到$74/kg,十年涨了100倍以上,孟山都从印度推销转基因棉每年获得的利润是2亿美元,10年下来,孟山都已经从中赚了至少20亿美元。而现在印度棉农想不种孟山都的转基因棉都不可能,因为已经买不到非转基因的棉花种子。 中印两国在转基因棉花上的冰火两重天给我们的启示:如果当初没有朱镕基总理指示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转基因棉,没有我们科技人员的艰苦攻关开发出我们自己的转基因棉,我们现在的棉花产业非常可能落入孟山都的魔掌,像印度棉农一样,幸苦工作为孟山都赚钱;我国现在的棉布服装的价格可能是现在价格的2倍以上。现在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经占过去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连过去农业部不许种植的新疆,现在转基因棉的种植面积都在80%以上了。10年来我们的科技人员单在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上的成果,为中国创造的财富就已经超过30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在所有转基因作物项目上的总投资(200亿人民币)。 很遗憾的是10年前,一些完全不懂生物技术的反转人士整个颠倒黑白,在中国掀起全世界最大的反转活动,给从事转基因事业的科技人员戴上汉奸、买国贼的帽子,为中国创造几百亿元财富的中国转基因棉花开拓者郭三堆、贾世荣、范云六等人都被扣上了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下面是过去6年出现在各个网站上,被指名为汉奸、卖国贼的中国科学家及科普作家头像),也没有见到政府官员出来为他们正名,如今贾世荣和范云六都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前年我见到十几年未曾谋面的贾世荣,看到他头发几乎掉光,视力退化、不断咳嗽,看到当年为落实朱镕基指示而抗击孟山都转基因棉、竭尽全力组织全国科技人员攻关的贾世荣落到这样一个结局, 我不禁喟然落泪湿青衫——怎么会是这样呢? 十年反转给中国种业带来了怎样的破坏 中国科学家在转基因棉花研发领域成功阻击孟山都以后,中国的转基因科学研究和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张启发的转基因水稻和范云六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相继获得国家转基因安全审查委员会颁发的安全证书,但在反转分子的破坏下,这两个已经拿到安全证书的重大成果,没有能够进一步被批准种植;与此同时,中国农大戴景瑞课题组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分别开发出转BT基因玉米,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林敏开发出抗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习总书记参观过的大北农开发的转基因玉米已经非常成熟,这几个重大进展的价值均在数十亿美元,如今被农业部一搁置就是5年,以至于笔者上面所说的几个重要成果的专利保护期都剩下不到10年了,这完全是在浪费纳税人的税款。 ——由此我建议,如果农业部确实不准备开发这些具有专利保护的转基因玉米,我请求农业部把它们在国外的独家开发权授权于我,我去国外开发,在国外开发的投资由我负责,成功获利后农业部可以拿40%的分红,免得中国科学家的发明,烂在自己的锅里。 现在的BT抗虫基因作物,中国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可以突破了,美国的抗虫基因玉米和大豆已经不再是转一个基因,而是在一个作物里转进去多达6个基因的多价转基因作物,可以抗多种昆虫,同时抗除草剂。下面是USDA最近的一个图例: 由上图可知,到2013年,美国栽种的多价转基因玉米已经占玉米栽培总面积的70%左右,单价的转基因玉米占到20%左右。在棉花品种中,多价转基因棉花也是占据了主要份额, 以至于中国转基因棉要去印度抢占孟山都的市场份额都遇到了困难。中国的现状是连单价的转基因玉米都没有批准,何来抗多种虫害的多价转基因玉米?反转的破坏拉大了我们与美国转基因作物种业产业的差距,并且几乎是毁灭性地拉大差距。反转的这种破坏,对中国的种业来说是致命的,当然也符合孟山都等国际种子公司的利益。 孟山都正在全力开发新的转基因作物。孟山都现在与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叫“Novozymes”的微生物公司组成了一个新的生物技术子公司,称之为“BioAg Alliance”。这个BioAg Alliance公司由Novozymes提供他们掌握的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基因,供孟山都在重要作物中做各种性状的转基因和田间试验,准备开发出BT以外的其它农艺性状新作物。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消息,因为我们还在争吵BT基因是否安全时, 孟山都已经意识到BT基因的作物专利保护期可能还有20年左右,他们已经在为20年以后的转基因作物做准备了,这就是国际上所谓的pepeline(后备库)概念。 我们该怎么办?是听任一帮门外汉及别有用心者继续主导国家粮食命脉,还是甩开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包袱,大步向前,以图挽回过去数年无端落下的颓势? 来源: http://www.agrogene.cn/info-1153.shtml
1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圆通快递——太垃圾!
热度 1 Shifengyu 2013-11-27 07:41
圆通快递太垃圾!耽误了大事!造成一定的间接损失。我11月15日,用圆通快递寄一份重要文件到上海(15元),我以为早收到了,11月26日,打电话给对方,没收到。我一下着急了,难道丢了吗?赶快去查,一查发现快递退回,退回原因:电话无人接听。荒唐!电话没人接听,不能给寄件人打电话吗?寄件人电话就在左边,不和寄件人沟通,就因几分钟内,电话没人接听,把文件给我退回!圆通耽误我大事了,圆通不靠谱,以后不能再用圆通快递了!吃哑巴亏了,快递费也白花了!还造成间接损失,还没法获取赔偿! 圆通快递,太垃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疆水资源最大的损失
热度 5 jiangming800403 2013-11-8 21:43
每年通过新疆上空的水汽超过1万亿立方米,但大部分只是过境,西、北、南为输入界面,东为输出界面,只有1/5左右转化为降水,每年全疆降水有2000多亿立方米,大部分在山区,其中1/3形成了超过800亿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高山区径流系数大于0.5(当然张学文先生是这方面的权威) 新疆水资源最大的损失可能是降水在无植被覆盖地面上形成的蒸发。新疆无植被覆盖的沙漠、戈壁、裸石、裸土山地以及冰川占全疆总面积的一半以上,除冰川可以形成径流外,裸地上大部分降水无法为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利用,准噶尔盆地底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的降水利用效率也很低。 这部分降水损失每年至少有几百亿立方米,可能占全疆总降水量的20%-30%,而且在可以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人类也注定无法利用。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5350 次阅读|11 个评论
阅读《被掩盖的经济真相》有感之一 拆迁 损失 补偿
毕鹏翔 2012-3-18 20:20
1、拆迁任何社区处理会毁坏该社区的物质建筑外,更重要的是维系该社区的人际关系也会瓦解; 2、要求政府在征用私人财产时向财产所有者作出“合理补偿”的规定是不现实的,首先受雇于政府的鉴定者在评价时显然有利益冲突,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自己以后会被继续雇佣;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补偿只包括它所征用的财产的价值,而不是财产所有者所损失财产的价值(如:不包括在建筑中开展业务的企业为建立企业声誉和发展与客户持续联系而付出的努力); 3、为了给重建留出空间而被迫迁移的过程中,财产所有者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财产损失也不是唯一的损失; 4、扰乱社区的损失难以量化,当然就增加了赔偿的难度; 5、改变居民的居住地,怎么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个人分类: 经济学|4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自然灾害回顾:美国的天灾大年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26 03:21
2011年自然灾害回顾:美国的天灾大年 杨学祥 今年以来,美国天灾不断,从西南地区的野火,到中南部地区的龙卷风,以及美国多个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以及东海岸的飓风等等,造成的损失一直在增长,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统计,共计损失超过500亿美元。 中国民政部23日发布的“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指出,截至12月20日,中国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4.4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081人,农作物受灾4148.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10.3亿元人民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1446 据德国慕尼黑保险公司估计,还未计算下半年度,已经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天灾经济损失的纪录,单是2011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数为2650亿美元。瑞士再保险(Swiss Re)估计,天灾人祸让全球经济今年损失达3500亿美元,创史上新高。而曾被Discovery新闻指天灾造成损失历年最严重的2005年,当时经济损失总数只是为2200亿美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0950 我在2010年12月18日指出,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相关新闻: 统计称美国2011年因自然灾害损失超500亿美元 2011年12月26日00:43 东方网 东方网   东方网12月26日消息:今年以来,美国天灾不断,从西南地区的野火,到中南部地区的龙卷风,以及美国多个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以及东海岸的飓风等等,造成的损失一直在增长,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统计,共计损失超过500亿美元。   美联社25日报道,今年对于美国而言,已经是一个天灾大年,但是对于极端天气引发的各种灾难的研究,却因为经济危机导致的财政紧张,而使得研究资金也跟着紧张,有点跟不上天灾紧张的节奏。   一个天气网站的创始人杰弗·马斯特表示,“我当气象学家30年来,第一次遇到像2011年这样极端天气事件集中的年份,即便追溯到19世纪后期,我也无法找到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年份。”   今年美国异常气候现象频频发生:达到华氏百多度(摄氏38度)以上高温天气破历来纪录。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致命龙卷风夷平城镇、高涨的河川泛滥成灾,另外还加上东岸的暴风雪。还有八月下旬袭击美国东海岸的飓风艾琳,单此一项造成损失约70亿美元。   除了这些由天而降的灾难,向来平静的地区,地面也开始动起来,不仅科罗拉多州,连美国东岸地区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地震,阿拉斯加州发生强震还触发海啸警报。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的野火,也在今年创下了新纪录。   2011年即将过完,美国发生的大规模天灾共计有十多场,每场都至少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   作者:孙宇挺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roll.sohu.com/20111226/n330189793.shtml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今年自然灾害致4.4亿人次受灾 损失3千余亿:关注预与防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2-24 05:34
我国今年自然灾害致4.4亿人次受灾 损失3千余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3日17: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张希敏)中国民政部23日发布的“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指出,截至12月20日,中国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4.4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081人,农作物受灾4148.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10.3亿元人民币。   报告指出,针对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央财政下拨救灾补助资金86.4亿元,救助受灾群众7500万人(次),转移安置和旱灾、冬春生活救助标准平均比上年增长78%,创建了1200多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高效有序应对了旱涝交织、多灾连发、群灾并发的自然灾害。   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该报指出,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今年各级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效保障了81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5%;城乡医疗救助惠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6%;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3%;临时救助制度已在25个省份建立。   同时,中央财政全年下拨优抚安置经费504亿元,以15%至20%的增长幅度调整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惠及596万人;60岁以上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开始纳入国家定期补助范围,目前惠及300多万人;全年接收军休干部1.4万人、伤病残退役军人1万余人。   报告称,2011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补助经费10亿元,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0多万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0多万人(次)。   报告表示,明年加强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研究解决低收入家庭突发性生活困难和支出型贫困问题。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为重点,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继续提高救助比例和水平;研究制定艾滋病机会感染病人治疗费用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制定对职业病患者、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无负担能力急救急诊病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救助政策;逐步将医疗救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对象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老年人。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3/170223684288.shtml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21 次阅读|4 个评论
天灾人祸让全球经济今年损失达3500亿美元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22 14:18
天灾人祸让全球经济今年损失达3500亿美元 杨学祥 据德国慕尼黑保险公司估计,还未计算下半年度,已经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天灾经济损失的纪录,单是2011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数为2650亿美元。瑞士再保险(Swiss Re)估计,天灾人祸让全球经济今年损失达3500亿美元,创史上新高。而曾被Discovery新闻指天灾造成损失历年最严重的2005年,当时经济损失总数只是为2200亿美元。 今年天灾频仍,每次均死伤忱藉,造成极大经济捐失,而接连不断的大型天灾亦令全球供应链继裂,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之一。上半年涝旱成灾,澳洲水患、中国大旱,影响矿物、粮食出口,而日本“311”大地震影响最为深远,重创工业,同时引发核灾,全球反核声四起,日本经济亦一并震散,而下半年则以泰国水灾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 我在2010年12月18日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相关新闻: 日地震致核灾引发全球恐慌,地区经济受挫 www.cnfol.com  2011年12月22日 12:04 经济通    天意难测,今年天灾频仍,每次均死伤忱藉,造成极大经济捐失,而接连不断的大型天灾亦令全球供应链继裂,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之一。上半年涝旱成灾,澳洲水患、中国大旱,影响矿物、粮食出口,而日本“311”大地震影响最为深远,重创工业,同时引发核灾,全球反核声四起,日本经济亦一并震散,而下半年则以泰国水灾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   *经济损失史上最高*   据德国慕尼黑保险公司估计,还未计算下半年度,已经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天灾经济损失的纪录,单是2011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数为2650亿美元。瑞士再保险(Swiss Re)估计,天灾人祸让全球经济今年损失达3500亿美元,创史上新高。而曾被Discovery新闻指天灾造成损失历年最严重的2005年,当时经济损失总数只是为2200亿美元。   瑞士再保险又估算,保险业因天灾人祸而作出的赔偿达到1080亿美元,超过2010的480亿美元的双倍。   *天灾不断粮食价狂飙*   今年1月矿产出口大国澳洲率先受灾,遭遇半个世纪来罕见的大水灾,当地出口业支柱矿业与畜牧业遭殃,估计占澳洲1万亿美元经济生产的大部分,其中以煤矿为甚,澳洲财政部长史旺(Wayne Swan)预估,水患与飓风导致煤矿与农场出口减少七十亿美元。当地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月衰退1﹒2%,创下澳洲1991年经济不景气以来最大跌幅。而中国北方干旱造成农作失收,亦被逼增加小麦进口与其他国家抢粮。   气候异常与投机性的炒作使得农作物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洋葱价格翻涨、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持续走强,埃及、日本的需求亦带动美国谷物出口高于预期。   但是美国亦饱受天灾困扰,受到龙卷风、洪水、大雪、干旱和山火的无情袭击,损失的金额即使经通胀调整后,仍超过上世纪80年代的总和。   *311地震重创日经济*   3月11日日本东北发生大地震,更引发海啸,福岛县三座核电厂核泄列国际核事故第七级,重创了日本东北部,方圆30公里顿成颓垣败瓦,死伤者至少2﹒8万人。   世界银行公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显示,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为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GDP的2﹒5%至4%。更指日本地震并由此引发的核危机,长期导致日本电力供应不足,当地工业又面对厂房被毁,雪上加霜。震后丰田、本田、日产等三大汽车厂家纷纷宣布停产,导致汽车和零部件对美国、印度的出口骤减;优势产业半导体、数码电子等领域也停工,严重影响全球芯片市场的供应链。核灾的影响至少遗祸数十年,可惜面对经济疲弱,日圆仍然被炒高,在百废待兴下,大大削弱其出口竞争力,日本经济或走向另一迷失十年。   *泰国水灾断工业供应链*   10月泰国发生洪灾,76个行政区划中有50个府受到洪水影响,受灾土地面积达16万公顷,当局下令关闭共逾200间工厂,灾情严重的大城府共5个大型工业均受水淹。泰国央行及政府预期水灾将导致1000亿泰铢损失,占全国GDP逾1%。泰国政府预估这次重建经费将达33亿美元。   硬碟厂威腾(WesternDigital)、东芝(Toshiba)、日立(Hitachi)均受影响需要减产或关闭厂房,苹果、惠普及英特尔等科技大厂在盈测是,不讳言指泰国水患损盈利。日本汽车企业更是“屋漏兼逢连夜雨”,刚正要从311地震站起来之时,又遇上洪水袭它们位于泰国的工厂。摩根大通估计,以泰国为东南亚生产基地的日本车厂损失估计逾5亿美元,丰田及本田车厂受创最深,本田更有4﹒7%的全球产量因而影响。 http://hkstock.cnfol.com/111222/132,1360,11415758,00.shtml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黑暗啊,他们勾结,我们怎么办
热度 3 jumper 2011-5-19 16:30
如下是发生在我买房小区的事,这几天才知道。我与妻09年10月份东拼西凑付了首付办理的买房手续,当时开发商信誓旦旦的说最迟10年8月份交房,他们还说可能会提前两个月交房,我们满怀憧憬的一直等到10年10月还没能交房,每次去售楼中心问,他们都是各种借口搪塞,而且有些办事人员态度很差,由于我们也没经过这种事情,就天真的等着,还觉得替开放商着急呢,殊不知他们暗中的真像,我们根本不知道。前几天听也买了这边房子的同事说房子出问题,无法办理产权证,大家正在想办法解决,我转载了一位业主的经历,让大家帮我们出出主意,我们不能因为政府的监督监管不利,开发商的霸道就让普通老百姓承担损失啊。 关于戎锦花园无良开发商和业主间的前世今生爱恨纠葛 我是2010年3月份买的戎锦花园的房子,当时开发商信誓旦旦的说当年八月份一定能交房,说不定还能提前两个月呢,我和所有买了他房子的业主都怀着希望等待交房。熬呀熬,每次去售楼部问交房时间都回答我们快了再等等。终于到10月1日的时候实在是濒临崩溃的边缘了,约了着急接房的业主上开发商那里去沟通,开放商皱老板给出的答复是:看我心情,心情好了明天交都可以,心情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交。在这个口出狂言的老板出来之前他们的工作人员忽悠我们的答复是:供电局不给他们验收,不给正式供电。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打了市长热线得到的答复是:供电局相关部门根本没有收到戎锦花园的验收申请。也就是说不知道由于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他们根本不敢申请供电局来验收。那为什么要欺骗我们业主呢? 终于12月开发商在报纸上登了交房公告称:2011年3月正式交房,还电话通知部分业主说如果你们着急入住可以先接房,3月份就能正式交房了。那么他们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3月份他必须拿出:规划、消防、环保、绿化、人防五个政府部门验收合格后盖章的验收备案表,差一项都不行。其次:到目前都没有正式交房欺骗业主提前接房就是为了把业主忽悠进来骑虎难下,让大家敢怒不敢言。最后,把业主欺骗进来收取高昂的物管费,这个小区居然收取2块钱以平米的物管费。也许他们知道一旦成立业主委员会最先被炒掉的就是物管所以提前收取一年的费用,能多捞一点是一点。 现在已经五月份块六月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坏消息接踵而至:1、开发商部分土地属于昆明市831清非项目需要补交几千万的土地出让金;2、开发商在规划和消防上严重违规,昆明市规划是不允许建裙式商铺楼的,他建了,把消防层和通道改成商铺等等。这两项不知道能否通过缴纳罚款通过。即是缴纳罚款通过数额业巨大到又是几千万。3、开发商所卖的高达20万左右一个的地下车位居然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4、小区的绿地道路和公共设施居然物权是开发商的。那我们每家几乎20平米的公摊面积摊到哪里去了?而且也严重违反物权法。5、开发商所谓的2块钱一平米的高档物管就是找几个没有任何支付和标志的操四川方言的中年妇女打扫一下一楼的楼梯间,其他的服务一概没有。门口所谓的24小时的保安也是为了收取业主在小区的停车费而设立的没有其他功能。还无比的刁难业主,口出狂言,殴打撕扯业主。 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讨个说法5月14日一批业主请了律师来小区交流,但是狗急跳墙的开发商怕一直捂着得盖子被揭开,非法软禁业主请到的律师扣押律师证,还推搡和抓扯女业主。直到业主打110警察来了之后才有所收敛。皱老板亲自推搡我这个希望和他和平沟通的女业主还叫嚣:你这种人,不配住我的房子。我就想问问皱老板:我花了一家人一辈子的血汗钱差不多100万买的房子什么时候变成你的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你确确知道根本不可能办下房产证来所以才敢这么张狂。还是你老年痴呆到忘记房子已经买掉了。警察离开了一会,律师和业主要开车离开了,开发商把平时在小区每天晒太阳吹散牛的几个中年妇女召集过来挤进业主的车里,还有几个女的趴在业主后车盖和车轱辘下高喊:律师碾死人啦!直到另外的业主再次拨打110请来警察这场可笑的闹剧才收场。我想问问:如果你什么都合法,你为什么威胁和忽悠我们不要告你呢,为什么那么害怕律师呢?还特别令人无语的告知业主:房子住着舒服就行了,有没有房产证有什么关系呢和租房一个价格呀?我靠,你姥姥的,你家花100万买个没产权的房子当租房住呀! 写到这里我实在气愤的没有办法再叙述开发商种种法盲+流氓的逻辑和话语,有兴趣的业主可以随时补充。
1015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新西兰地震预计将造成14.4亿美元损失
杨学祥 2010-9-4 11:59
新西兰地震预计将造成14.4亿美元损失 2010-09-04 11:04 环球网 我要评论 分享 字号:T|T 新西兰总理将赴地震灾区视察评估灾情 新西兰强震导致两人重伤受损商店遭洗劫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 据法新社9月4日报道,新西兰一位官员称,克赖斯特彻奇市附近地区发生的7.0级以上强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14.4亿美元。   新西兰地震委员会执行主管辛普森称,他们预计将收到10万起与地震有关的保险赔偿申请。辛普森说:仅就住房房产损失而言,就可能达到数亿美元,损失将在10至20亿美元之间。   新西兰地震委员会是新西兰政府下属的一个组织,该组织专门负责提供新西兰自然灾难保险。   发生在今天黎明前的地震使克赖斯特彻奇市数座老建筑倒塌,房屋的墙壁和房顶出现裂缝。不过,目前还没有报告称有人在地震中丧生。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9/1073271.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241 次阅读|1 个评论
通货膨胀什么人最倒霉
lin602 2010-4-11 22:15
前段时间与一朋友聊天,讲起通货膨胀谁的损失最大。我本以为那些老板们钱多,损失会大。 但这位朋友说,最低层老百姓的存款最倒霉。而老板们是受益的。 老百姓将钱存银行,利率根本赶不上钱贬值。 老板们及其他将钱进行投资的人,他们的钱生钱,得到的效益比通胀要多。例如你一二年前将钱用来买房子进行投资,如果现在卖出去,是不是赚了一大笔?! 可怜的老百姓,好不容易省下点钱,又被通货膨胀掉了。二十年前的万元户就不得了了,现在一万元经常为一顿饭的钱。现在的一百万,说不定多少年后也只能请一次高档次的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4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为打翻的牛奶杯而哭泣
brbaba 2009-12-13 20:48
西方有句谚语,不为打翻的牛奶杯而哭泣,但许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在纽约的一所中学任教的老师给他的学生上过一堂难忘的课。   这位老师发现,许多学生总是在交完考卷后内心充满焦虑,考试完后积极地对答案,查看自己哪道题做错了,并常常为自己的做错了的题目感到不安,从而影响接下来其他科目的考试,甚至是影响了接下来的学习。   一天,老师在实验室里为同学们讲化学试验。他把一瓶牛奶放在试验 台的边缘,很容易碰掉。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注意到这瓶牛奶。在试验过程中,一位学生碰了牛奶瓶,瓶子落在地上,碎了。   正当学生为打碎瓶子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对着全体学生大声说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后他把全体学生都叫到周围,让他们看着地上破碎的瓶子和淌了一地的牛奶,并一字一句地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瓶子已经碎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再让瓶子复原。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把瓶子放到安全的地方,这瓶牛奶还可以保存下来,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够做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老师的这番话,使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从未有过的知识。许多年后,这些学生还对这一课留有极为深刻的印象。   也许你会认为不为打翻的牛奶杯而哭泣是陈词滥调。的确,这句话很普通,甚至是有些老生常谈。但不能不承认,这句话所包含的智慧经过了无数人的验证。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忘记这句话。   有位企业家将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手下自己认为信得过的心腹,结果心腹把事情搞砸了,让他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以后,他对错误耿耿于怀,大发雷霆。结果,他失眠了好几夜,痛苦不堪,并且与手下那人的关系弄得很僵,但问题一点儿也没解决。   更严重的是,这件事还让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细小的挫败,他在灰心失望中折磨着自己。   这种自虐的情形竟然持续了一年,直到他向一位心理专家求救后,才彻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每当错误出现时,我们通常的反应是:真是的,又错了,真倒霉啊!如果是别人犯错,就会说:你做错了,必须为此负责任。实际上,这是企业低效能弊症的根源。   西方的谚语,不为打翻的牛奶杯而哭泣,中国的古话,覆水难收,都是在说,如果错误已经发生,就算再怎么懊恼、抱怨、捶足顿首都无济于事,不如收拾心情,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并在今后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也就是说,你可以设法改变三分钟以前发生事情所产生的后果,但你不可能改变三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你无法让时间倒流回到过去,无法让已经成为事实的错误消失,但是你可以让错误成为你未来成功的基石。唯一能够使过去产生价值的办法是,以平静的态度分析当时所犯的错误,从错误中得到教训,把教训铭刻在心,然后把错误忘掉。别忘了,你还要面对新的生活。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这是至理名言,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让人获益菲浅的人生哲学。如果作为企业领导者,能接受员工犯错,积极地帮助员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不是一味地埋怨、追究责任,将会使企业效能大大提高,同时也会在内部创造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文化。 转自: 胡八一的 《有人才有可能》
个人分类: 杂谈|2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育精神vs商务赌博?
陈龙珠 2008-8-19 15:19
来源 : http://2008.sina.com.cn/cn/at/2008-08-19/1058229686.shtml 刘翔退赛: 个人损失1亿,赞助商至少损失30亿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10:58 东南快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