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水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小水电的减贫、减碳作用
热度 1 zbt92 2019-9-26 11:08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张博庭 2019-9-26 在《深圳“水电扶贫 金融助力”创新论坛》上的发言(一) 对应联合国的 2030 可持续阿发展议程,世界银行对水电的精辟总结是“减贫、减碳” 1.1 、水电的减贫作用是综合性的 水电的减贫包括直接扶贫和改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两部分,扶贫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贫困群体而言。 水电的扶贫主要体现在移民方面。在现实中水电的移民受惠改变命运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我国早就有“要想富,进水库”的说法。现在,世界银行也发现并认同了这一客观现实。减贫除了直接对水电移民的扶贫之外,主要还包括通过有效的调控水资源(如,防洪、供水),改善生存环境(如:地质减灾)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灌溉、旅游、养殖、发电)帮助社会。 我国小水电的 脱贫 作用: 1983 年国家启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 40 多个区域电网, 600 多个县以小水电供电为主。当时我国电气化县户通电率从 1980 年的不足 40 %提高到 2010 年的 99 . 8 %,使全国 1/2 的地域、 1/3 的县市、 3 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可以说是小水电点亮了中国农村。 小水电在 防洪、供水,发电的同时 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山区脱贫致富,改善了生态环境。 全国每座小水电平均担负着 7 千亩的灌溉任务。我国很多山区的县早期的财政收入都是以小水电为主的。 小水电代燃料,国家给予电费补偿。据统计,小水电代燃料户年均可减少电费支出 300 元。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以来,解决了 400 万农民的生活燃料,每年可减少薪柴消耗 670 万立方米,保护森林面积 1400 万亩。 未来我国的水电,尤其是小水电的扶贫作用,将更多体现在对光伏扶贫的支持保障上: 当前我国光伏扶贫比较成功,但:其的特点是,非市场化的政府补贴扶贫(主要是补贴光伏电价)。下一步光伏(平价上网以后)扶贫的本质,将转为电网企业扶贫(因为,光伏的保证入网,需要电网企业免费为其调峰,成本大约需要 0.1 元 / 度)。而真正有效的光伏扶贫有待于实现各地的水光互补。 水电通常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如能把间歇性发电的风、光发电与水电联合,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例如水电的汛期发电量多,枯期电量少,但风、光的发电量往往是汛期少,枯期反倒多一些。再加上风和光之间,在白天和晚上又有很高的互补性,所以,水风光的互补发电,非常有前景。 我国青海的龙羊峡水电站,在水光互补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典范。未来能源转型特别需要小水电把分散在各地的大量的风光电量调节成可用的电力。 也可以说,只有小水电才能让我们目前的光伏扶贫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各地贫困群体的福利。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水风光互补,也能大幅度的提高小水电本身的发电能力,这绝对是一种社会和小水电双赢的局面。 1.2 、水电的减碳作用 社会现代化带来的过量碳排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生态难题。 1.2.1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主动地减排承诺,例如,我们知道以前我国很多的小水电都可以享受 CDM 补贴,那就是一些发达国家承诺的减排指标达不到了,需要出钱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机制。不过,京都议定书到 2015 年就结束了。此后,在 2014 年的 11 月联合国发布倡议,呼吁全球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务必要把地球的温升控制在 2 度以内,否则,整个地球将遭受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巨大影响。具体的要求就是争取在 21 世纪末,各国都要实现零碳排放。 2014 年底,在北京召开了 APAC 会议,会议期间,中美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碳排放国的领导,都表示积极支联合国的倡议,并做出了具体的减排承诺。由于受到中美两国积极减排态度的鼓舞,世界各国代表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了一项更为积极的减排计划,那就是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的具体目标,实际上比联合国的倡议,又提高了很多。地球的温升,要控制在 1.5 度之内,相应的要求各国实现零碳排放的时间,也从 2100 年,提高到本世纪下半叶(大约 2060 到 2080 )。 1.2.2 、我国减排路线与巴黎协定差距 对于实现我们对外已经公开承诺过的联合国的 2 度减排来说目标,我们国家发改委的能源研究所,曾经研究过具体的路线图。大约是 2050 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要达到 82% 以上,相应的燃煤发电装机不能超过 6 亿。然而,对于我国如何才能实现巴黎协定的承诺的 1.5 度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似乎到目前还没有正式的研究过。 不过,国际社会对各国实现巴黎的预期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要想在 2060 到 2080 年实现零碳排放,需要大约在 2050 年就实现百分之百的由非化石能源供电。因为,人类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最主要方式是发电。而社会能源的电气化,又不可能达到 100% 。所以,要想整个社会零碳排放,先要实现百分之百的由非化石能源供电。然后,再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逐步在建筑、交通,冶金化工等各个领域都实现零碳排放。 对于巴黎协定的预期,国际的能源研究机构普遍认为: 1 、世界各国在 2050 年均实现 100% 的非化石能发电,无论是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2 、 2050 年在发电领域首先实现零碳排放,是兑现巴黎协定重要前提。因此,各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几乎都制定了煤电要在 2050 年前,退出历史舞台的具体时间表。 然而,我国的情况却非常不乐观,由于我国的煤电利益群体非常强大,其影响社会舆论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我们国家的能源研究机构。 在我国,前一阶段关于减排路线图的各种宣传,基本上都是以工程院和中电联的“保护煤电群体的利益”的方案为主。(中国能源中长期 (2030 、 2050) 发展战略研究) 按照工程院和中电联的减排路线图,我国 2050 年的煤电,虽然要降到 50% 以下,但实际装机数量仍要达到 17 亿左右。也就是说,尽管要减排,但是,我们国家的煤电装机不仅不能减少,还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的煤电建设很难控制,尽管已经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但是各地的煤电建设积极性仍然很高。 国家能源局虽然在控煤方面虽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不佳。直到最近,煤电行业出现了全行业经营困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负责人,刘振亚,把我国能源研究机构的 2050 年我国煤电装机要控制在 6 亿拿出来,才形成了目前的舆论。 然而,要知道这个让煤电行业难以接受的 2050 年装机控制在 6 亿的方案,仅仅是我们国家,满足联合国 2 度减排目标所提出的路线图,是无法满足巴黎协定的要求的。如果我们要满足巴黎协定的承诺的话,恐怕也要在 2050 年达到国际社会认可的首先在发电领域实现零碳排放。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认真地考虑和研究过我国应如何具体的落实巴黎协定的承诺。 然而,我相信这个问题不会拖得太久。因为,我们国家领导人在兑现巴黎协定的态度上非常坚定,高层领导一旦了解到目前我们的电力界“根本没有把巴黎协定如何实现当回事”的情况的话,肯定会予以干预的。 1.2.3 、化石能源如何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判断各国能否兑现巴黎协定的指标,似乎可以简化为:可否在 2050 年前后实现 100% 的非化石(可再生)能源供电。具体来说,除了水电之外,还有风电,和最重要、最大量的太阳能发电。因为,从全球来看,水电的比重是很小的,大约可能只占 8% 。因此国际社会认为在水电匮乏的国家和地区要实现 100% 的可再生能源供电,大约还需要 30% 左右的储能电源作保障。 不过,目前世界上的化学储能技术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仅是成本、寿命方面有问题,最主要的还有安全性不足。因此,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通过水电调节实现的。例如,挪威,依靠水电几乎实现了常年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葡萄牙也曾经依靠 50% 多的水电,实现过连续 1 个月的 100% 可再生能源供电。我们国家的青海省,由于水电比较多,水光互补做得好,也曾经创造了国内的绿电多日的记录。 总之,水电资源丰富是各国实现能源转型,兑现巴黎限额定的最大优势。在这方面,我国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分布在各地的小水电。绝对是我国未来的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
2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百叶窗式透平机在浅滩河流的小水电应用
热度 12 kiwaho 2017-5-30 10:13
为便于理解,阅读本文需要一些预备知识: 创新发明--百叶窗式低水头河流小水电装置 ,该文链接指向我的上一篇博文。 这里再研究它的无可取代的独特应用— 浅滩河流的小水电资源开发前景。 浅滩河流真的是小水电领域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或者现有技术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例如技术成熟的涡轮透平,若是用在这样的浅滩上,也许扇叶子都没有办法弄湿,谈何发电? 而恰恰这样的浅水系河流,在大部分地区,从资源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尤其是黄泛区,偏远山区也很多。 别管多浅,哪怕深不过腿膝盖,理论上只要流水速度大于1m/s 就有可观的小水电开发价值。 也别管多浅,百叶窗透平都可量滩定制,例如下图这样的河滩,调整各单元帘片的长度即可: 下图为工作原理的动画展示: 让我们先摸清低水头的水电潜在功率有多大,或者说先学会如何评估水资源的能源价值。 其实撇过复杂的流体力学,从易懂的电学理论就可以推导出对应的水能公式。 电功率P = 电流x 电压,显然低压状态要想输出大功率,就必须大电流。 将电流换成水流照样管用,即:水功率 = 水流量x 水压降,统一使用国际单位:水流量m 3 /s ,水压 Pa ,也就是 N/m 2 , 功率瓦特W 。至少从量纲上看是没问题的。 同理,低水头要有利用价值,必然要求很大的水流量。河浅不是问题,只要河面宽,流量必然大,照样能修高等级水电站。 对于特定浅水滩,水流量在短期内基本是恒定的。但普通人测量水流量是很困难的,最容易测的是水的流速:丢片树叶在水面就可估计得八九不离十;而水道切断面的面积,一般既易测,又基本稳定。 拿到这两个易测的数据,则可算出流量 = 流速x 截面积。 最后一个决定额定功率的参数就是压降了。 因玩的就是低水头,压根没指望该参数有多大,甚至1mm (毫米)的落差也不可小觑,不信算给你看:根据常识,10 米水头,等价于1 个大气压,也即10000mm– 〉10 5 Pa ,或10 4 Pa/m ,所以1mm – 〉10Pa ,也即1 毫米的水头,能在1 平方米的面积产生10 牛顿的压力。 因为本系统不需要筑坝,水头的极限高度,实际上取决于水流能在百叶窗的挡板上“怼”出多大的高度。显然流速越大,可怼出的高度越大。示意图如下: 图中 V 是上游水流速度, V 2 是垂直挡板被水流推动的速度。 当发电输出回路断开时,系统运行在空载状态,此时水流推板不费丁点力气,V 2 = V ,即挡板随波逐流,水头几乎为零。 当负载加重时,水流推板就会费劲,V 2 V, 此时就会在右侧怼出高差Δh 。 根据伯努利方程,Δh = ( V – V 2 ) 2 /(2g) , g 为重力加速度 9.8m/s 2 ,为方便起见,近似为 10m/s 2 。 当负载重得几乎带不动时,可得极限水头 V 2 /(2g) 。 所以极限功率 = V*S* V 2 /(2g)*10 4 = 500SV 3 , S 为河道截面积。 超过极限载荷后,挡板完全静止,此时相当于堤坝了,而上游水源仍在不停流过来,板右侧水位将不停持续增长。这显然是本应用应该避免出现的过载问题。 可见本系统在额定载荷内具有自动负载峰谷调节能力。 实际评估时,可考虑用功率密度参数,即单位面积百叶窗,最大可以输出功率。根据前面算出的结果,功率密度 = 500V 3 ,也即与水流速度成立方关系。 有了这个经验公式,泥腿子农民老粗大哥,随手捡一片树叶扔到小溪水面,靠读秒加估计就能知道水流速度,继而心算出村里的水资源,到底能搞多大的小水电,顶一个土专家! 能将深奥的科技,写成老少咸宜或老妪能解的村头墙报,这才是真正的科普。我要是做得不够,希望大家直言批判。 至此,现在心里有谱了:若水流速度 1m/s ,水头相当于 50mm ,每平米百叶窗最多可产生 500 瓦的功率;若流速加倍到 2m/s ,水头约 20cm ,乖乖呀,每平米 4000 瓦! 回味一下奇贵无比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每平米撑死了也就 100 瓦的输出功率。 而流速0.58m/s的慢速浅水滩,就可相当于光伏的能量密度了,更何况在同等能密下,百叶窗式透平机成本远低于光伏板。 你要放着家门口的浅滩流水不用,岂不亏大了? 好了,来瞧瞧某些地区很常见的例子: 假设黄泛区有个 400 米宽, 0.5 米深的浅滩流水,水面实测流速 2m/s ,试问百叶窗式透平驱动的小水电,可以给附近多少户居民带来福音? 假定河道的 90% 可以被百叶窗透平利用,每户月均用电 300 度。 最大装机容量 = 500*2 3 *400*0.5*90% = 720,000W = 720kW 。 每户日均用电 = 300/30 = 10kwh ,平均功率 = 10/24 = 0.42kW 。 所以理论上可解决用电的总户数 = 720/0.42 = 1714 户! 考虑用户用电的峰谷性,总户数还要打个折扣,就算 1000 户吧。 没想到吧,这么个水深刚过膝盖的浅水滩,竟能造福千家!而这样的水资源在全中国何其多也,而现有水电技术对此资源都一愁莫展,只好白白浪费了。 一旦此技术推广开来,很多大型水电站,其实都可以用分布式低水头百叶窗式小水电系统取代。 例如三峡大坝的水头高达 113 米,如果不用该坝,在长江沿岸各地,安装高效的低水头系统,或许更经济、更方便、更可靠,至少长途电力输送的线损能省下不少。按每站 20cm 低水头计算,只需 113/0.2 = 565 个这样的小站,就等价于那个三峡大坝。 激流浅滩资源一瞥: 多好的小水电资源啊,可惜因技术原因暂时未能受到重视。
386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创新发明--百叶窗式低水头河流小水电装置
热度 11 kiwaho 2017-5-27 08:58
不久前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低水头小水电的清洁能源技术。最近写了一篇英文论文,暂时上传到预印本服务器,现全文贴到我的博客,供大家研究参考,欢迎评头品足提意见。 其实原理很简单,仔细研判插图就能搞明白咋回事。 传统旋转式透平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何我要别出心裁搞复杂的平板式驱动透平?显然,前者的扇叶与水流夹角为锐角,且扇叶之间空隙很大,而我的则垂直,且全部截面受力,因而平板式效率能发挥到极限,且矩形截面更适合于河道。恕我冒昧估计,效率也许高出扇叶式旋转透平10倍? 尽管不用百叶窗,直接用整板,理论上也可以,但是体积太庞大,且在河道里翻转90度很麻烦。 用百叶窗叶还有一个好处:透平截面不一定非要严格矩形,理论上可以任意形状。 整个系统类似于在河道上架设自动开关水闸,任意时刻,在截面上的每一处都存在水流推力。 该发明类似于桥式可控硅电子逆变装置,只不过电流换成了水流,将直流水流,逆变成输出连杆的往复式交流运动。百叶窗的翻转触发一部分用高压射流,一部分靠框架的突缘,类比可控硅的控制栅极。 虽然触发翻转要用一点能量,但只要远小于采集到的流水动能,就是合算的。其实叶条只要偏转很小的角度,后续就可借水流作用力,完成90度翻转,因而触发能量的供应只是一霎那。 祖国河流秀美,资源丰富,九曲十八弯的流域遍布大江南北,如能用上此新能源,善莫大焉!欢迎洽谈合作转让事宜。 此系统也可用于风电,这时整个系统应建于可旋转基座上,并配以风向跟踪控制。 注意:本发明不适合海洋波浪能,因为这类能源不具备“直流”性,没有上下游的概念,波浪的方向随机而变,而用于定向的潮汐则没问题。 下图原本在文中,为方便阅读,特提前到此。 Fig. 1 river or stream low head hydro generator 从电学里可找到本发明的对映--桥式逆变电路图 下图为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 Shutter-like fluiddriven motor and tide power harvest system Abstract Why we haveto be addictive to rotary turbine for tide or wind energy harvest? Perhaps weare not smart enough to find a new way. Now I propose a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urbine that works in reciprocation mode to harvest energy from anyflowing fluid. In a sense, fluid flows in similar way of electric DC (DirectCurrent), but reciprocal motion of device’s ram behaves in similar way of AC(Alternating Current), thus a DC-AC mechanic inverter is needed.Of course, inverse utilization of same mechanism renders an AC-DC mechanicrectifier , i.e. an exotic pump. Introduction The renewable energy is soplentiful, especially a great source of the running water hydrodynamic energyin all rivers and oceans. Nowadays, only high water head resources can beeffectively utilized for hydro electricity, but the main resource is of lowwater head, and never well developed in prior arts, though some experimentaltidal turbine projects are under research, such as the Fundy bay tidal energyproject in Canada. Here I present ashutter-like fluid-driven motor and try to apply it to the tidal power harvestsystem, as showed in fig. 1 , of course, it can apply to any low head rapidriver or stream. How it works? Shutter-like, aka louver-like motor, categorized in class of board motors, is basically the planar type thatreceives mechanic energy directly by planar surface from energy carrying fluidwhich current direction is vertical to the said surface, not by rotating bladesas in traditional rotary turbines where fluid direction is never vertical toany blade, but a small angle; and usually the former can interface either asquare or rectangular or even more complicated area with fluid power, but thelatter only circular area. For cycling work, all boardmotors including shutter-style, must run in reciprocal movement. Abstractly, the board motorabsorbs direct current energy of unidirectional flowing fluid, such as runningwater, and converts it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or motion of rigid movable parts,e.g. ram, in reciprocal mode, and so, in a sense, it is a special DC-ACconverter or inverter. Run with the unidirectionalflow produces effective work, anyway for recycling run, retraction is a mustfor next reciprocal cycle, but retraction is always counter-current, that iswhy the interfacing area perpendicular to flow direction should be reduced toalmost zero during retraction by whatever feasible method for save of overhead energyused by internal operation. In 2 -board mode(undrawn in fig. 1 ), hinging 2 parallel shafts via an end-slottedbar with central pivot pin, the 2 boards can work in 180° phasedifference that means one board’s retraction can always be assisted by theother forwarding board pushed by fluid. Update to 4 -boardmode is simple, as showed in fig. 1 : just combining the two pairs ofboards to form quartet in cross linkage configuration, the entire workinginterface area can be 100% ofstream vertical cross section, if not then only 50% . The quartet assemblyvirtually divides the whole stream to 2 quasi fluid channels, and if aseparator wall is inserted in between, though unnecessary, then 2 channelswill realize. The crossing linkage can bedone by rigid joint of opposite boards in separate channels, thus, the boardsin same channel always run in opposite direction. To fix the space conflict,one of the two crossing bars can be slotted in middle quoted range, and theother bar runs through the slot. For large planar motor, asingle board can be hard to flip for toggle of interfacing area, because ofeither non-negligible toggle energy consumption, or not enough turn aroundroom, that is why a shutter style motor is proposed, because every single vaneof shutter is just a fractional area of the whole. Compared with the fullshutter board area, the power interface area of shutter rib-frame is almostnegligible,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flip the big size rib-frame, but justonly toggling all vanes of the shutter is enough. Toggling the shutter isidentical to say open or fold or close or unfold shutter in semantics, andwhere open shutter is mentioned, then it means fluid can pass the shutter andthe shutter is in retraction stroke; otherwise the shutter is confronting fluidand in working stroke. In the figure, closing orunfolding shutter is done by water jet, and opening or folding shutter byflange hit, though water jet can be optional. The timing of shutter toggleis important for efficient energy harvest, and solenoids can execute timinginstructions from logic control module. The water jet is produced byjet pump, and mini-size could be okay because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oftoggling shutter. The absolute pressure of water jet is better to equal thefluid static pressure plus atmosphere pressure plus a threshold value that isdetermined by engineering conditions, because if too high then not economicelse if too low unworkable. In fact, toggling vanes ofshutter should not be only credited to the jet power, but also the subsequentfluid power, because the yaw effect of fluid will assist and quicken thetoggling transition, though the jet initialized or triggered and created thevane’s non-equilibrium state, and that is also the reason why toggling energyis negligible. For convenience ofcharacterization, as the operating rationale aka working principle is wellexplained in context of all above description, I abstract and define such arationale as fluid-DC-AC that means the unidirectional fluid pushesvanes that are alternatively changing orientation in parallel or vertical tostream by aforementioned mechanism so as to output mechanic energy duringreciprocal movement. It applies to both planar and quasi planar vanes, such asplain board, shutter-like, or even umbrella-like. By narrowing a waterway, thewater current velocity can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o as to harvest moreenergy, as the illustrated river banks in the figure. As a rule of thumb, fluidmotor is submersed in stream, generator is mounted on platform over water bodyand anchored to riverbed, and most applications work in shallow water exceptocean application. Coupling the fluid motor andabove-water generator is via transmission, such as sprocket mechanism, thoughdirect coupling may work if the generator is well water-sealed for submersibleuse and not big enough to block waterway. Comparison with rotary turbine Obviouslythe blades of a rotary turbine can only occupy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 wholecircular area, and there is a small angle between fluid force and blade surfaceso as to induce torque for rotation. Aquartet board turbine, usually in rectangular shape, can make full use of allcross section area of running fluid, and flowing force directly push boardsforward, such advantages can over-perform far greatly than the regular simplerotary turbine. Theloss of rotary turbine is only caused by friction, but for a turbine of boardtype, extra overhead energy is needed for driving jet pump and logic controllerand solenoid valves. Aslong as the fluidic power can cover the said overhead energy, i.e. overcomingthe breakeven threshold, then the fluid-DC-AC mechanism can work. Generallyspeaking, the overhead energy is very low, and none river holds dead water, sowhatever low head river resource can be utilized for energy production withthis invention. Ifdeployed in water body, such system is safe for fishes, unlike rotary turbinescan kill fishes. Thismechanism can also be utilized to harvest wind energy where an air compressorreplaces jet pump, but a yawing system or other complicated control system isneeded to track wind direction. Such system almost has no noise, and is safefor birds. Extended application – the fluid-AC-DC reciprocal pump Itis well known that most electric motors can also be used as generators withminor modification, though efficiency could be very low. Thisis also true in fluid circuit. Therefore, herein fluid-DC-AC motor can also be used as fluid-AC-DC pump with minor logicconfiguration, but the static leaking of fluid may frustrate some applicationsif substantial modification is not done. Postscript Fordetails, please check out my pending patent US15/267,122.
587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十三五”期间我国小水电的机遇与挑战
热度 4 zbt92 2017-1-18 14:19
转 自:《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年12期 最近公布的国家《水电“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要按照流域内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电开发,保留流域必要生境,维护流域生态健康。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西部地区重点开发资源集中、环境影响较小的大型河流、重点河段和重大水电基地,严格控制中小水电开发;开发程度较高的东、中部地区原则上不再开发中小水电。弃水严重的四川、云南两省,除水电扶贫工程外,十三五暂停小水电和无调节性能的中型水电开发。” 一、《规划》更加重视小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看到《规划》强调,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小水电,有人还以为,我国对小水电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实不然,就在一个月以前的11月1日,第七届“今日水电论坛”刚刚在杭州隆重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论坛并作题为《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讲话。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袁家军,联合国工发组织执行干事菲利普·萧特斯、尼日利亚水利部常务秘书拉比·舒艾布·吉梅塔、东南非共同市场秘书长辛迪索·恩格温亚、斐济驻华大使约阿尼·奈法卢拉分别致辞。萨摩亚驻华大使代办塔努瓦萨·海伦等来自36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出席论坛。 陈雷部长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全球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能源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国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体关于小水电,陈雷部长提出了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四点倡议。 一是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能源目标。推动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确保人人都能获得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现代能源服务。二是着力加强绿色小水电等领域技术交流合作。强化各国之间清洁能源的技术交流、项目合作、联合研究和人员培训,积极拓宽国际绿色小水电发展路径,促进全球小水电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不断加大绿色能源南南合作力度。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国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拓宽水电等绿色能源合作领域。四是充分发挥国际小水电中心的作用。不断提高国际小水电中心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间三方合作的经济技术合作模式,引领国际小水电行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联合国工发组织执行干事菲利普·萧特斯也指出,小水电不仅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小水电一直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长期以来,工发组织与中国水利部密切合作,积极推广中国小水电开发的专业技术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工发组织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通过国际小水电中心这一平台,创新服务提供和技术援助模式,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帮助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能源发展提供更多服务。 实际上,《规划》在强调小水电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还明确,要“支持离网缺电贫困地区小水电开发。重点扶持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四省藏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小水电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当地居民用电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开工小水电500万千瓦左右”。为了落实好《规划 》,我们不妨把我国小水电的情况进行一下梳理。 二、我国小水电的概况 2.1 、资源: 我国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年发电量60829亿kW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亿kW,年发电量2.72万亿kWh。其中小水电可装机约1.3亿,年发电约5400亿。实际上,这个数字还是非常保守的,我国即将颁布的十三五水电规划将披露,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又将有10%到20%的提高。 表1、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及分类 1.2 、开发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小水电站47073座,总装机达到7322万kW,年发电量2281亿kWh。小水电广泛分布在31个省市,从各省年末发电设备拥有量看,云南省和四川省装机分别达到1107万千瓦和1076万千瓦,位列全国前2名,广东省和福建省超过了700万千瓦。全国有小水电的县共1535个。四川省最多,有157个,云南省117个,湖南省9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93个。 1.3 、我国小水电的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水资源和能源作用重要、巨大。大水电一般只能建在大江大河,水量大落差高的地方,而小水电则是在全国各地的广大实现调控水资源,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主力。目前我国的大型(30万以上)水电站约130余座,中型约400,小型4.7万座。 小水电的水库不一定小,例如北京面积最大的水库官厅水库,就是一座小水电。水库面积可达280平方公里,装机只有3万。 1.4 、我国小水电的运行管理 有农村水电网的县427个,其中县城电网为农村水电网的县124个,农村水电网供电乡镇4912个。2014年,农村水电上国家电网电量1516亿kWh,上农村水电网电量222亿kWh,上地方电网电量465亿kWh 。全国农村水电上国家电网平均电价为0.317元/ kWh ,上农村水电网平均电价为0.256元/ kWh 。 2014 年,农村水电网全年网内发电量达535亿kWh 。农村水电网全年输出网外电量254亿kWh ,购电量1049亿kWh ,其中购入网外电量527亿kWh,全年购电的平均电价为0.339元/ kWh 。 1.5 、我国小水电的历史作用 助力贫困山区实现了农村电气化。1983年国家启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40多个区域电网,600多个县以小水电供电为主。当时电气化县户通电率从1980年的不足40%提高到2010年的99.8%,使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小水电点亮了中国农村。 1.6 、我国小水电的经济拉动作用 拉动了所在地的内需增长。十二五前四年中央投资124亿元,拉动农村水电项目完成总投资1400多亿元,相当中央投资1元钱,拉动社会投资10元钱。农村水电站发售电总收入4800多亿元,上缴税金400多亿,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万个。可以说, 小水电是我国实施最早、最成熟的ppp。 1.7 、小水电的综合作用 防洪、供水,发电的同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山区脱贫致富,改善了生态环境。例如,全国每座小水电平均担负着7千亩的灌溉任务。我国很多山区的县早期的财政收入都是以小水电为主的。小水电代燃料,国家给予电费补偿。目前,小水电代燃料户年均可减少电费支出300元。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以来,解决了400万农民的生活燃料,每年可减少薪柴消耗670万立方米,保护森林面积1400万亩。 小水电的生态环境作用如何?不用多争论,我们看看中国或者说亚洲最美的会展场所雁西湖,那里就是一个叫北台上的小水电站造就的。2014年APAC会议、2015年世界水电大会都在这里召开,小水电的生态效果到底如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当然,如果我们对小水电有偏见,我们可以找出成千上万小水电破坏生态的反例。但是,结合联合国对小水电评价、态度,以及我们所见到的客观现实,我们可以确信:小水电本身没错,错的如果不是你对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的归因,就一定是你对小水电的管理出了问题。 !.8 、小水电的碳减排作用 按我国划分标准,小水电约占水电总量的1/4。根据2015年全球发电量的统计,小水电的减排作用还大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总合。我国更是如此。 三、新常态下我国小水电所遭遇的困境 由于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用电负荷的增长急剧下降。煤炭产能过剩,价格下滑,也刺激了我国煤电建设投资。国家审批权下放,地方增加投资发展经济的压力,使得我国煤电出现了非理性的上涨。 3.1 产能过剩与能源过剩 我国目前以不到全球1/5的人口,却消耗掉了全球一半以上煤炭。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碳排放国际压力及全国性的雾霾污染。但是,眼下为了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似乎必须需要那么多的能源来保障。 我们为什么要消耗那么多的煤炭?因为能源供给的不足。但在能源供给不足的同时,我们又非常奇怪的出现了能源的过剩。为什么说出现了能源过剩?因为,有大量的弃水、弃风、弃光现象存在。要知道,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而言,只有能源的过剩根本就不存在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不需要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能源)。 只有对于不可再生的发电,产能过剩才不一定就形成能源过剩。因为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火电、核电:产能+能源原料== 能源)。本来,我们国家分明是能源紧张,产能过剩。但由于我们为了社会的稳定,必须让过剩火电产能的国有企业也能吃上饭。所以,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把一部分过剩的煤电产能必须转换成能源。这就导致市场调节的失灵。这种市场失灵的负反馈,又使得我们的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即使产能已经严重的过剩,但煤电建设也还是能拉动经济的。所以,为了让投资拉动经济,很多地方还在不断加码煤电产能。 3.2 我国煤电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目前,(按基本的设计发电能力计算)我国的火电产能,大约过剩3亿kW。(去年2亿、前年1亿)。由于火电产能过剩,导致目前我国的电网只有低谷,没有尖峰。因此,在电网调峰作用巨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难以发挥作作用,以致建设严重滞后,十二五规划的抽水蓄能我们只完成了一半。 目前,在我国的火电机组开工不足的同时,弃水、弃风、弃光问题都非常严重。对于整个发电行业,已经形成全行业的危机。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能减掉3亿火电,增加几千万抽蓄,我们国家的电力行业和电力供应,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3.3 可再生能源过剩是自相矛盾的伪命题 不能否认,目前无论是我国的产业界,还是学术界,火电派都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这些经常误导社会舆论的专家,有的是认识上有偏差,也有的则是为了维护本行业利益的故意。例如,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煤电机组的建设水平很高,已经能做到了比燃气机组排放还要低的超低排放。但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人知道,这种宣传其实是一种欺骗。我们只不过采用了过度的治理粉尘和脱硫、脱销的方法,让某些煤电机组的粉尘、硫和氮这三项排放的指标,低于了燃气的机组。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环保标准还并不全面,例如,对煤电排放中的汞污染,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要求。 因此,我国目前的所谓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如果能称它为超低排污就已经有点过分了。然而,我们不但不叫它超低排污,还非要叫它超低排放。这样宣传的好处就是可以鱼目混珠,让不了解细节的人还以为,我们国家的煤电已经解决了世界最大的碳排放难题了。这样好的煤电,你还有理由不让它发展吗?我不知道,目前我们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高层领导中能有多大的比例,没有被这种宣传所误导。 这些抗拒能源革命的人一方面认为,因为可再生能源的供电能力有限,所以,我国以煤电为主的局面还长期不能改变。因此,我国煤电不仅不能逐渐减少、关闭,而且还要不断增加。同时,他们却还要不断的批评在电力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得过多、过快了。但,他们就是不肯回答,为何可再生能源已经发展过多了,却还不能改变我国必须以煤电为主的困境呢? 3.4 、不够合理的能源政策加剧了产能矛盾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优先开发利用了水能资源之后,再开发利用非水的可再生资源。而只有我们国家例外。我们不仅是同步开发可再生能源,而且可以说是,鼓励优先开发非水的可再生能源。 我们当然不能据此就简单的认为,国家的政策有问题。在发达国家积极开发水电的时候,我们国家因为没有足够的钱,错过了好时机。现在,既然我们有钱,我们要想弯道超车,这样制定政策刺激非水可再生的快速发展,当然是可以的。然而,如果我们在不能压缩过剩的火电产能的同时,却又要不顾现实的强力推行刺激非水的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就会有问题了。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实行十年了,从该法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我们知道水电不适用可再生的原因,是因为水电开发的经济性好,不需要国家政策的补贴。但从该法的立法目的上看,不需要补贴的可再生能源,绝不是可以不发展、后发展,而绝对是应该更优先发展。 因此,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也明确规定了:水电如何适用该法的问题,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但这另行的规定至今已经十年之久,仍然没有出台。不仅没有出台,最近国家出台的可再生配额制和优先上网的规定,居然还把最重要的水电排除在外(绝对有悖于我们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这种对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歧视政策,造成了在很多地方的电力产能过剩的博弈中,最有竞争力水电(尤其是民营的小水电)反倒被首先淘汰出局。 3.5 小水电成了产能过剩的牺牲品 煤电由于其巨大产业链以及原料的可储存性,在发电时间上,可以人为的控制,所以,不仅一些依靠煤炭财政的地方政府对煤电宠爱有佳,而且,对供电安全负有责任的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也难免会希望多一些煤电。加之政策上的偏差和歧视,同样清洁可再生的水电却必须排在其性价比差的多风电和光伏的后面。所以,目前我国西部的一些省份,已经出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最具竞争力(便宜)的小水电却首先成为电力产能过剩的牺牲品的怪现象。导致不少小水电经营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资产价值已经被市场严重低估。 四、我国小水电的机遇 受到市场的挤压,和政策的影响,当前我国小水电的运营确实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不过,一般来说,风险往往与机遇同在。目前我国小水电的机遇,也非常大。 4.1 、现实机遇 要知道,国家小水电的管理部门水利部对小水电的支持态度是非常坚定的。据了解,很多地方出台了对小水电的特殊政策之后,水利部都会积极与其沟通、协调,以减少对小水电行业以及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第七届今日小水电论坛上,浙江省的常务副省长袁家军就曾指出,浙江是江南水乡,水资源是浙江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实施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和强塘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将水利建设推到了新高度,而且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也取得新的重要成效。袁家军表示,浙江将以节约资源和生态保护为前提,在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的同时,统筹考虑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兼顾防洪、供水、发电、生态保护等要求,更加重视水电站与生态环境的相容性、协调性,更加重视发挥水电在保障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对大水电的生态环境作用,曾经发生过动摇,一度曾把大水电排除在可再生能源之外,但是,对小水电的肯定和和支持态度,从来也没有改变过。因此,我们一些有地方电网的小水电,如果有了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完全可以不受外部市场和政策偏差的干扰。地方政府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定地支持本地小水电的开发利用。 前不久看到四川省叫停中小水电的新闻报道。大家可能要问,这与我们地方政府支持和保护小水电的态度是不是有矛盾?其实正相反,笔者认为四川省政府叫停增量的目的,恰恰是为了保护存量。云南省前不久也出台了相似的文件,我对这两个省的做法,还是非常理解的。以前的水电西电东送是国家战略,可是当这两个省按照国家的规划,开发了一定的水电之后,西电东送却变成市场行为了。东部省份还要不要西部的水电、能要多少?需要你们自己去谈。政策的微妙变化必然会造成云南和四川两个省的水电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的弃水。这个问题如果国家不出面,省一级政府怎么可能解决?所以,在省级政府的权限内,为了对现有的存量水电进行一点保护,叫停增量只能是没办法的办法。 4.2 历史机遇 全球能源革命的大趋势难以改变。2014.11联合国就发布报告称:为了避免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要求到2100年,全球碳排放为零。以达到温升不超过2度。随后,在当年北京APA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表态支持,我国承诺2030年前达到排放峰值,2030年能耗降低60%到6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 今年9月在杭州G20会议期间,我国又提交了《巴黎协定》的承诺。根据巴黎协定,我们的温升要控制在1.5度,本世纪下半叶(2050年后),要达到净零碳排放。这个承诺,要比我们在2014年APAC会议期间所提交的承诺,又提高了很多。只不过,这次我们还没有公布具体的路线图。然而,查查世界各国的净零排放的能源规划,没有一个国家不是要求完全关闭煤电的。各国的能源革命一般都要分两步走,从去煤化到去碳化。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看,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做到完全关闭煤电(去煤化),巴黎协定所要求的净零排放(去碳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尽管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至今还没有正式公布我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我国要实现巴黎协定,去煤化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届时煤电完全的退出,可以认为是一个最基本要求。 那么,我国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呢?笔者认为是可能的。大家查查看,2014年,在电力市场饱和、全国各地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都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实际新增的发电量1900多亿,已经超过了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的实际增长量。 2015 年的情况更有说服力。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量超过了千亿KWh。大约是我国2015年全社会用电增量的3倍多。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我国继续注重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已经具备了,从现在起就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来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客观条件。如果能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只要不让煤电产能严重过剩的魔剑,伤害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继续加大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实现巴黎协定的承诺,让煤电在本世纪的下半叶退出历史舞台,是完全可能的。 结语 最新发布的《规划》仍然强调,积极发展水电的国家能源改政策。对小水电来说,未来世界的电力发展方向,无论是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小水电都将是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 水电的可调节性是风能、光伏等间歇式能源大量入网有效保障。水电不仅是重要可再生能源,还是一些地区调控水资源、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国的资源禀赋,我国的能源革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电都将要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总之,笔者认为:我们目前的现状,我国目前处在能源革命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此刻,小水电确实是风险与机遇同在。不过,请大家相信:小水电的风险,就是我们国家甚至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风险;而小水电的机遇,也就是我国能源革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3474 次阅读|5 个评论
能源革命前夜的中国小水电
zbt92 2016-9-29 08:25
张博庭 2016-9-27 四川乐山能源投资研讨发言 一、我国小水电的概况 1.1 、资源: 我国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年发电量 60829 亿 kWh; ;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 5.41 亿 kW ,年发电量 2.72 万亿 kWh 。其中小水电可装机约 1.3 亿,年发电约 5400 亿。实际上,这个数字还是非常保守的,我国即将颁布的十三五水电规划将披露,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又将有 10% 到 20% 的提高。 表 1 、 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及分类 1.2 、开发现状 截至 2014 年年底,全国共有小水电站 47073 座,总装机达到 7322 万 kW ,年发电量 2281 亿 kWh 。小水电广泛分布在 31 个省市,从各省年末发电设备拥有量看,云南省和四川省装机分别达到 1107 万千瓦和 1076 万千瓦,位列全国前 2 名,广东省和福建省超过了 700 万千瓦。全国有小水电的县共 1535 个。四川省最多,有 157 个,云南省 117 个,湖南省 94 个,广西壮族自治区 93 个。 1.3 、我国小水电的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水资源和能源作用重要、巨大。大水电一般只能建在大江大河,水量大落差高的地方,而小水电则是在全国各地的广大实现调控水资源,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主力。目前我国的大型( 30 万以上)水电站约 130 余座,中型约 400 ,小型 4.7 万座。 小水电的水库不一定小,例如北京面积最大的水库官厅水库,就是一座小水电。水库面积可达 280 平方公里,装机只有 3 万。 1.4 、我国小水电的运行管理 有农村水电网的县 427 个,其中县城电网为农村水电网的县 124 个,农村水电网供电乡镇 4912 个。 2014 年,农村水电上国家电网电量 1516 亿 kWh ,上农村水电网电量 222 亿 kWh, 上地方电网电量 465 亿 kWh 。全国农村水电上国家电网平均电价为 0.317 元 / kWh ,上农村水电网平均电价为 0.256 元 / kWh 。 2014 年,农村水电网全年网内发电量达 535 亿 kWh 。农村水电网全年输出网外电量 254 亿 kWh ,购电量 1049 亿 kWh ,其中购入网外电量 527 亿 kWh ,全年购电的平均电价为 0.339 元 / kWh 。 1.5 、我国小水电的历史作用 助力贫困山区实现了农村电气化。 1983 年国家启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 40 多个区域电网, 600 多个县以小水电供电为主。当时电气化县户通电率从 1980 年的不足 40 %提高到 2010 年的 99 . 8 %,使全国 1/2 的地域、 1/3 的县市、 3 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小水电点亮了中国农村。 1.6 、我国小水电的经济拉动作用 拉动了所在地的内需增长。 十二五 前四年中央投资 124 亿元,拉动农村水电项目完成总投资 1400 多亿元,相当中央投资 1 元钱,拉动社会投资 10 元钱。农村水电站发售电总收入 4800 多亿元,上缴税金 400 多亿,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150 多万个。可以说, 小水电是我国实施最早、最成熟的 ppp 。 1.7 、小水电的综合作用 防洪、供水,发电的同时 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山区脱贫致富,改善了生态环境。例如, 全国每座小水电平均担负着 7 千亩的灌溉任务。我国很多山区的县早期的财政收入都是以小水电为主的。小水电代燃料,国家给予电费补偿。目前,小水电代燃料户年均可减少电费支出 300 元。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以来,解决了 400 万农民的生活燃料,每年可减少薪柴消耗 670 万立方米,保护森林面积 1400 万亩。 小水电的生态环境作用如何?不用多争论,我们看看中国或者说亚洲最美的会展场所雁西湖,那里就是一个叫北台上的小水电站造就的。 2014 年 APAC 会议、 2015 年世界水电大会都在这里召开,小水电的生态效果到底如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当然,如果我们对小水电有偏见,我们可以找出成千上万小水电破坏生态的反例。但是,结合联合国对小水电评价、态度,以及我们所见到的客观现实,我们可以确信:小水电本身没错,错的如果不是你对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的归因,就一定是你对小水电的管理出了问题。 !.8 、小水电的碳减排作用 按我国划分标准,小水电约占水电总量的 1/4 。根据 2015 年全球发电量的统计,小水电的减排作用还大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总合。我国更是如此。 二、我国小水电当前所遭遇的困境 由于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用电负荷的增长急剧下降。煤炭产能过剩,价格下滑,也刺激了我国煤电建设投资。国家审批权下放,地方增加投资发展经济的压力,使得我国煤电出现了非理性的上涨。 2.1 产能过剩与能源过剩 我国目前以不到全球 1/5 的人口,却消耗掉了全球一半以上煤炭。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碳排放国际压力及全国性的雾霾污染。但是,眼下为了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似乎必须需要那么多的能源来保障。 我们为什么要消耗那么多的煤炭?因为能源供给的不足。但在能源供给不足的同时,我们又非常奇怪的出现了能源的过剩。为什么说出现了能源过剩?因为,有大量的弃水、弃风、弃光现象存在。要知道,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而言,只有能源的过剩根本就不存在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不需要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 == 能源)。 只有对于不可再生的发电,产能过剩才不一定就形成能源过剩。因为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火电、核电: 产能 + 能源原料 == 能源)。本来,我们国家分明是能源紧张,产能过剩。但由于我们为了社会的稳定,必须让过剩火电产能的国有企业也能吃上饭。所以,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把一部分过剩的煤电产能必须转换成能源。这就导致市场调节的失灵。这种市场失灵的负反馈,又使得我们的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即使产能已经严重的过剩,但煤电建设也还是能拉动经济的。所以,为了让投资拉动经济,很多地方还在不断加码煤电产能。 2.2 我国煤电产能至少过剩 3 亿 目前,(按基本的设计发电能力计算)我国的火电产能,大约过剩 3 亿 kW 。(去年 2 亿、前年 1 亿)。由于火电产能过剩,导致目前我国的电网只有低谷,没有尖峰。因此,在电网调峰作用巨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难以发挥作作用,以致建设严重滞后,十二五规划的抽水蓄能我们只完成了一半。 目前,在我国的火电机组开工不足的同时,弃水、弃风、弃光问题都非常严重。对于整个发电行业,已经形成全行业的危机。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能减掉 3 亿火电,增加几千万抽蓄,我们国家的电力行业和电力供应,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2.3 可再生能源过剩是自相矛盾的伪命题 不能否认,目前无论是我国的产业界,还是学术界,火电派都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 这些经常误导社会舆论的专家,有的是认识上有偏差,也有的则是为了维护本行业利益的故意。例如,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煤电机组的建设水平很高,已经能做到了比燃气机组排放还要低的“超低排放”。但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人知道,这种宣传其实是一种欺骗。我们只不过采用了过度的治理粉尘和脱硫、脱销的方法,让某些煤电机组的粉尘、硫和氮这三项排放的指标,低于了燃气的机组。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环保标准还并不全面,例如,对煤电排放中的汞污染,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要求。 因此,我国目前的所谓“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如果能称它为“超低排污”就已经有点过分了。然而,我们不但不叫它“超低排污”,还非要叫它“超低排放”。这样宣传的好处就是可以鱼目混珠,让不了解细节的人还以为,我们国家的煤电已经解决了世界最大的“碳排放”难题了。这样“好”的煤电,你还有理由不让它发展吗?我不知道,目前我们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高层领导中能有多大的比例,没有被这种宣传所误导。 这些抗拒能源革命的人一方面认为,因为可再生能源的供电能力有限,所以,我国以煤电为主的局面还长期不能改变。因此,我国煤电不仅不能逐渐减少、关闭,而且还要不断增加。同时,他们却还要不断的批评在电力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得过多、过快了。但,他们就是不肯回答,为何可再生能源已经发展过多了,却还不能改变我国必须以煤电为主的困境呢? 2.4 、不合理的能源政策加剧了产能矛盾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优先开发利用了水能资源之后,再开发利用非水的可再生资源。而只有我们国家例外。我们不仅是同步开发可再生能源,而且可以说是,鼓励优先开发非水的可再生能源。 我们当然不能据此就简单的认为,国家的政策有问题。在发达国家积极开发水电的时候,我们国家因为没有足够的钱,错过了好时机。现在,既然我们有钱,我们要想弯道超车 , 这样制定政策刺激非水可再生的快速发展,当然是可以的。然而,如果我们在不能压缩过剩的火电产能的同时,却又要不顾现实的强力推行刺激非水的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就会有问题了。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实行十年了,从该法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我们知道水电不适用可再生的原因,是因为水电开发的经济性好,不需要国家政策的补贴。但从该法的立法目的上看,不需要补贴的可再生能源,绝不是可以不发展、后发展,而绝对是应该更优先发展。 因此,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也明确规定了:水电如何适用该法的问题,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但这“另行的规定”至今已经十年之久,仍然没有出台。不仅没有出台,最近国家出台的可再生配额制和优先上网的规定,居然还把最重要的水电排除在外(绝对有悖于我们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这种对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歧视政策,造成了在很多地方的电力产能过剩的博弈中,最有竞争力水电(尤其是民营的小水电)反倒被首先淘汰出局。 2.5 小水电成了产能过剩的牺牲品 煤电由于其巨大产业链以及原料的可储存性,在发电时间上,可以人为的控制,所以,不仅一些依靠煤炭财政的地方政府对煤电宠爱有佳,而且,对供电安全负有责任的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也难免会希望多一些煤电。加之政策上的偏差和歧视,同样清洁可再生的水电却必须排在其性价比差的多风电和光伏的后面。所以,目前我国西部的一些省份,已经出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最具竞争力(便宜)的小水电却首先成为电力产能过剩的牺牲品的怪现象。导致不少小水电经营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资产价值已经被市场严重低估。 三、我国小水电的机遇 受到市场的挤压,和政策的影响,当前我国小水电的运营确实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不过,一般来说,风险往往与机遇同在。目前我国小水电的机遇,也非常大。 3.1 、现实机遇 要知道,国家小水电的管理部门水利部对小水电的支持态度是非常坚定的。据了解,很多地方出台了对小水电的歧视政策之后,水利部都会积极与其沟通、协调,以减少对小水电行业以及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国际社会对大水电的生态环境作用,曾经发生过动摇,一度曾把大水电排除在可再生能源之外,但是,对小水电的肯定和和支持态度,从来也没有改变过。因此,我们一些有地方电网的小水电,如果有了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完全可以不受外部市场和政策偏差的干扰。地方政府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定地支持本地小水电的开发利用。 昨天,在飞机上刚好看到四川省叫停中小水电的新闻。大家可能要问,这与我们地方政府支持和保护小水电的态度是不是有矛盾?其实正相反,我觉得省政府叫停增量的目的,恰恰是为了保护存量。云南省前不久也出台了相似的文件,我对这两个省的做法,还是非常理解的。以前的水电“西电东送”是国家战略,可是当这两个省按照国家的规划,开发了一定的水电之后,“西电东送”却变成市场行为了。东部省份还要不要西部的水电、能要多少?需要你们自己去谈。政策的微妙变化必然会造成云南和四川两个省的水电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的弃水。这个问题如果国家不出面,省一级政府怎么可能解决?所以,在省级政府的权限内,为了对现有的存量水电进行一点保护,叫停增量只能是没办法的办法。 3.2 历史机遇 全球能源革命的大趋势难以改变。 2014.11 联合国就发布报告称:为了避免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要求到 2100 年,全球碳排放为零。以达到温升不超过 2 度。随后,在当年北京 APAC 会议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表态支持,我国承诺 2030 年前达到排放峰值, 2030 年能耗降低 60% 到 65% ,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 20% 。 最近的杭州 G20 会议期间,我国又提交了《巴黎协定》的承诺。根据巴黎协定,我们的温升要控制在 1.5 度,本世纪下半叶( 2050 年后),要达到净零碳排放。这个承诺,要比我们在 2014 年 APAC 会议期间所提交的承诺,又提高了很多。只不过,这次我们还没有公布具体的路线图。然而,查查世界各国的净零排放的能源规划,没有一个国家不是要求完全关闭煤电的。各国的能源革命一般都要分两步走,从去煤化到去碳化。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看,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做到完全关闭煤电(去煤化),巴黎协定所要求的净零排放(去碳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尽管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至今还没有正式公布我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我国要实现巴黎协定,去煤化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届时煤电完全的退出,可以认为是一个最基本要求。 那么,我国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呢?笔者认为是可能的。大家查查看, 2014 年,在电力市场饱和、全国各地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都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实际新增的发电量 1900 多亿,已经超过了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的实际增长量。 2015 年的情况更有说服力。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量超过了千亿 KWh 。大约是我国 2015 年全社会用电增量的 3 倍多。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我国继续注重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已经具备了,从现在起就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来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客观条件。如果能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只要不让煤电产能严重过剩的魔剑,伤害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继续加大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实现巴黎协定的承诺,让煤电在本世纪的下半叶退出历史舞台,是完全可能的。 结语 未来世界的电力发展方向,无论是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小水电都将是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 水电的可调节性是风能、光伏的梦间歇式能源大量入网有效保障。水电不仅是重要可再生能源,还是一些地区调控水资源、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根据中国的资源禀赋,我国的能源革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电都将要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总之,笔者认为:我们目前的现状,似乎是处在能源革命黎明前的黑暗。此时此刻,小水电确实是风险与机遇同在。不过,请大家相信:小水电的风险,就是我们国家甚至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风险;而小水电的机遇,也就是我国能源革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3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洞见】减排重压下,“灭掉”小水电是愚蠢行为
热度 1 zbt92 2015-10-13 09:30
作者: 张博庭   当前,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2014年11月联合国 发布报告称,在遏制气候变化问题上,要争取平均温度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至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须较当前减少40%至70%,到2100年接近零。否则,到21世纪末,气候变暖将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广泛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由于能源供应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减排责任上,各国都不免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目前,中国已经在这场全球最大的生态矛盾斗争中逐渐成为了主角。 数据显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2011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将陆续关闭燃煤电厂,约有175座燃煤发电机组将在2012年至2016年间停止使用。美国最终的目标是彻底停止本国的煤炭业。美国在减排问题上的积极态度,无疑将会给中国造成巨大的压力。   中国小水电对减排的贡献全球第一   目前,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无论是对水能、风能还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其中最突出、最成功的应该说还是中国的小水电建设。   至今中国大型水电的开发程度还非常低。由于很多龙头水库没有建设起来,中国大型水电的电能质量(丰枯矛盾)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巨大的差距。   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但这些成本需求比较高。而中国的小水电开发利用,是全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因此,联合国的小水电中心也设在了中国,由中国培训各国的小水电专家。联合国支持开发小水电主要是两个作用,减贫和减碳。中国的小水电开发在减贫和减碳方面都十分突出。   小水电既有历史贡献更有现实担当。上个世纪后期,中国每年的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为中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小水电在中国农村的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平时也许我们感觉不到,但是,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小水电的经济保障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在减碳方面,小水电的作用更是巨大。众所周知,中国的风能发电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中国小水电的减碳作用(按2014年的发电量)几乎要比风能高出50%,可见中国的小水电对减排的贡献绝对也是全球第一的。   此外,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是需要巨大财政补贴的。不仅是电价上的明补,还需要电网调峰的暗补。而相反小水电的低电价,恰恰是电网最大隐性收入来源之一。   总之,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小水电绝对都是比风能和太阳能优越得多的可再生能源。   当然,我们今天补贴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是为了促进它明天的发展,我们应该支持。但是如果我们在大力补贴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同时,却因为某些偏见要把各方面更优越的小水电灭掉,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了。   不能把反对小水电发展当成“时髦”   有人说,开发小水电破坏生态,但是全世界都认为开发利用小水电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而且都在积极提倡。   有人说,国外的小水电是好,只是中国的小水电开发有问题。但是全世界却都把中国当成小水电开发利用的榜样。   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的小水电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是我们对小水电的认识出了问题?   当前,我们电力产能严重过剩了,可是还要平均不到10天就要投产一座百万千瓦的燃煤电站。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却要把给全世界做出榜样的小水电关停。   当然,我们的所谓关停小水电,也不都是真正的关停。据了解,某省所谓将关停1000座小水电的说法,其实是该省对小水电进行整顿、规范和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就曾有过多次的对小水电的整顿、规范和升级改造,其结果也是小水电的电站数量虽然下降了,但总装机和总发电能力反倒是大幅度地提高。   国外的极端环保通常只反对大水电,不大反对小水电,而中国的极端环保人士,则是大、小水电他们都要反。由于很多小水电都是由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开发的,所以,在中国小水电的舆论环境比大水电还要困难。甚至,反对小水电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环保。   要知道,目前的这种局面如果不扭转,不仅将加剧社会舆论的恶性循环,而且还将严重地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为,在碳减排方面,只有开发利用小水电才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中国优势。   对发展小水电的三大误解   中国社会舆论全面误解小水电,主要是从前几年炒作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建小水电问题开始的。目前,对小水电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误解。   对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小水电的误解。一般人都认为自然保护区内能不能建设小水电是有法律规定的。不错,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2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如果无人居住的自然保护区,我们当然没有建小水电的必要。但在有人群生存的地方,他们有用电的需求,开发利用当地的小水电资源,其生态影响肯定比建一个火电站甚至拉一条输电线进去要好得多。   除非我们规定不让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用电,即使不让用电总不能不让生火吃饭吧?没有电他们只能去砍伐林木,这样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更大。笔者就曾参加过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建不建小水电的评审,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没有一个专家能否认建设小水电才能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所以,若自然保护区内有居民,如能采用清洁发电,小水电、风电、太阳能都应该容许、提倡、支持。   笔者还注意到,中国以前对小水电的支持政策主要是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最近一些年已经改为“以电代柴”工程。请注意这个项目名称上的变化,非常重要、也非常科学。这就是在向全社会强调,小水电不仅可以算作生产设施,同时也可以属于生活设施。   自然保护区条例对生产设施的建设有严格规定,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内免不了有人要生存,所以,并没有限制生活设施的建设。也就是说,在有人居住的自然保护区内,能够以电代柴的小水电属于生活设施,不仅可以建设,而且还应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助。因为越是自然保护区,越需要加强林木植被的保护,一旦有人居住,“以电代柴”的任务,必然是特别迫切、重要。这也是保护的条例,严格限制生产设施的建设,但绝不限制生活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   对小水电截断河流的生态偏见。有人说小水电截断了河流,破坏生态环境。但可以看看,全国有多少个城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都需要在河流上建设一些截断河流的 橡胶 ( 11645 , -145.00 , -1.23% ) 坝。为什么用橡胶坝截断河流就是有利于生态环境,而一旦开发小水电截断了河流,就变成了生态环境破坏?   还有很多批评小水电引水式的开发造成河流的某一河段减水,甚至脱水的。我们并不否认,引水式的开发确实可能会带来这种某一河段减水、脱水的问题,应该尽量地避免、弥补。然而,事实上很多河流产生减水、脱水的根源,是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有的短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自然界中的河流也经常存在着某些河段减水、脱水的问题。可是,这种情况一旦和小水电挂上钩,就变成了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破坏。   例如,河南的云台山是中国的5A级景区。那里就有一条河流有十几公里变成了地下暗河,但是,也许是因为和小水电无关,所以,即便是有十几公里的河段完全脱水,不仅没有任何人说是一种生态破坏,而且,还因为其奇特的地貌申请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云台山那里河段的脱水原因不是地下暗河,而是小水电的管道造成的,绝对会是社会舆论的众矢之的。尽管其客观的效果,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挪威是全世界公认的水电开发最成功的国家,而他们的绝大多数水电都是引水式开发。某些河流的河段严重减水情况非常普遍。笔者考察挪威时特地去看过几个电站,放下来的那一点生态流量,要想有鱼生存几乎是不可能。我觉得这种情况如果在中国,早就会被环保组织当成特大新闻来炒作了。   我看中国神农架地区的一些小水电,其下泄生态流量比挪威的一些水电站还要好很多,但社会舆论关于它破坏生态的炒作还是持续不断。   对小水电与农民争水的炒作。还有很多人指责小水电在大旱之年与农民争水,上游的人经常会批评说,大旱之年小水电为了赚钱把水都用来发电了,下游的人却经常指责说,大旱之年小水电为了赚钱,居然拦着水不让我们用。   别忘了,小水电自己从来也不消耗水。本来是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我们却把责任推给了能在大旱之年帮助我们管理水资源(应对水危机)的小水电。如此不合逻辑的批评和指责,却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报端。   错误地把水资源的矛盾,看成是帮助我们管理水资源的小水电的罪责,这也许就是中国的某些舆论和国际社会对小水电的生态作用得出完全相反结论的根源所在。   发展小水电是承担减排义务的必然   如果能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消除偏见,评价小水电的生态作用,我们就会得到和全世界一样的结论。   不可否认,任何人类活动都会造成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小水电当然也不会例外。不过,相对于人们必须开采煤矿、燃烧有限的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能源需求来说,小水电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这个结论在全世界都是一致公认的。然而在我们中国,最近几年却似乎出现了例外。   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曾经是发展中国家,一直没有承担法定的减排义务。所以,我们对过量燃烧化石能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发展的危害,缺乏科学的认识。中国社会甚至包括某些官员都缺乏应有的减排意识,亟待加强相关的科普。如果能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待小水电的生态作用,我们就会得到和全世界一样的结论。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相对于国际社会的大力提倡,盲目关停小水电的后果,不仅是对我们国家的伤害,而且也是对整个人类的犯罪。
11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评价小水电
热度 2 zbt92 2015-9-21 07:58
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评价小水电 2015. 9. 20 在《小水电的生态作用科普论坛》的发言 张博庭 一、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难题 1.1 人类社会遭遇减排难题 在人类的工业化之前,人们还没有能力大规模开采煤炭、石油。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球碳循环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但当我们学会了开采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之后,大量的化石能源被燃烧,不断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使得原来沉积在地下的碳元素,大量地被释放到空气中去。 这必然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带来强烈的温室效应,最终可能会产生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淹没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异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当前,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 例如,未来海平面上涨的威胁,我国的上海、广州都是淹没损失最大的城市。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将被完全淹没。为此, 2014 年 11 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在遏制气候变化问题上,要争取平均温度升幅不超过 2 摄氏度,至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须较当前减少 40% 至 70% ,到 2100 年接近零。否则,到 21 世纪末,气候变暖将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广泛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何为温室气体排放接近于零?其实就是人类基本上不再依赖化石能源。 1.2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碳排放 可再生碳排放:在地球表面的各种动植物正常的碳循环。包括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 不可再生碳排放:从地下把几亿千年前沉积下来的矿物能源开发出来,燃烧后产生的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核心问题,不应该是所观测到的碳排放量的大小,而应该是碳排放活动所使用的原料的来源。(如生物质能发电与天然气发电的比较)生物质发电,虽然单位千瓦的实际的碳排放量较大,但是,却属于可再生的碳排放,不会增加地球表面的碳循环量。天然气发电,虽然碳排放量不大,但它却属于把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碳元素释放出来的,不可再生的碳排放。 所以,所谓地球的碳排放为零,也就是不再把地下的含碳物质释放出来。 1.3 、科学证实,过量碳排放威胁地球 2009 年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指出“地球 3 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 研究人员分析了发生在二叠纪初、 4000 万年时间段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气候和生物进化的情况。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发现,在古生代晚期时代的千百万年里,就曾发生过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在哺乳动物出现之前。 研究人员还指出,今后,一旦人类将地球上所有的化石能源耗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有可能将恢复到 3 亿年前古生代晚期时 2000ppm 的水平。那种碳浓度很有可能不适于哺乳动物的生存。 1.4 、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可再生的能源 能源是文明基础。人类发展进入现代之后,化石能源的使用成为不可或缺的。然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都是几亿年来动植物的躯体积累构成的,它们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逐步形成了化石能源。 但是,当人们学会使用化石能源之后,这种能源的消耗速度,就远远大于它的积累速度了。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可燃冰。所有这些能源都加起来,相对于人类社会未来的需求,绝对是杯水车薪。过去 200 多年间,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的增长。目前我们每年消耗的的化石能源大约是过去一百万年间的动植物沉积在底下的。 由于我们人类个体的寿命最多只有百十年,所以,本来我们这一代还可以暂时不考虑那么多的事情,把能源资源枯竭的难题留给我们的后代。但是,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把地球几亿年内积攒出来的化石能源,从地下挖出来、燃烧掉,将造成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大幅度升高,从而引起来严重的温室气体效应。最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现在,气候变化的问题,已经让我们把未来不得不面对的能源枯竭的难题,大大提前了。所以,我们不管气候变化是不是阴谋?即使是阴谋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益的。因为,紧跟在在温室气体排放难题后面的是地球的能源枯竭。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矿物能源资源终将都要有一个逐渐枯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只有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的的开发利用增加利用可再生能源,才是既能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又能解决能源枯竭矛盾的有效措施。 总之,人类不应该等到资源枯竭了再采取行动,必须从现在起就减少矿物能源的应用。当前,为解决这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努力。然而,由于能源供应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减排责任上,各国又都表现出各种矛盾和斗争。 二、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国际博弈 从 2009 年的气候大会起,当中国的碳排放总量超过了美国之后,国际社会关于碳排放权的博弈就开始异常激烈。 2012 年多哈气候大会的气候谈判,更是困难重重。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意愿分歧和行动鸿沟,始终难以弥合。 多哈会议期间,明确表示将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欧盟、挪威、瑞士,而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均明确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 对于我们,一方面,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有大量的能源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的要求,履行好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的化石能源的增长幅度也不能太大。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是我们国家的必然选择。 2014 年利马联合国气候大会各国仍然争执不下,最后利马气候大会把问题留给了巴黎。今年将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将决定各国在第二阶段京都议定书的具体任务。中国还能不能继续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不承担法定的减排义务,还很难说。 三、减排问题上我国已成为全球焦点 由于能源供应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减排责任上,各国都不免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目前,我国已经在这场全球最大的生态矛盾斗争中逐渐成为了主角。 数据显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在 09 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过去我们常说我们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国家,不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方。但是,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这一切正在发生着变化。有些说法显然已经不能成立了。 以前,我们为了缓解国际社会的压力,曾经强调我国的人口多,人均碳排放并不高。但是,非常不幸,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人均碳排放,也已经超过的全球的平均值。后来、有人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应该以一种累积碳排放的方式,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碳排放权。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即使按照累积碳排放计算(从 1990 年算起),我国也已经超越了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 (主要碳排放国的累积排放量变化比较图) 几年以前,美国的布什总统不承认《京都议定书》一直是全世界环保人士攻击的目标。但是,自从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改变了态度,也开始强调承担减排义务,这样世界各国对排放问题的批评焦点,就自然而然的转向了中国。 2011 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将陆续关闭燃煤电厂,约有 175 座燃煤发电机组,将在 2012 年至 2016 年间停止使用。美国最终的目标是彻底停止本国的煤炭业。 美国在减排问题上的积极态度,无疑将会给我们中国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减排就不能体现我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几年来,美国已经关闭和否定了大批燃煤电厂。 2050 年美国将关闭全部煤电、核电、油电。与此同时,中国的碳排放却还在增加。从 2012 年起,中国得煤炭消耗超过了全球的一半。 2013 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家欧盟之和,人均碳排放值也已经超过了欧盟。 因此,目前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备受关注,减排的压力极大。英国智库的“中国煤炭消费威胁全球减排 ” 的报告,代表了很多国家的看法。在减排问题上中国的表现如何,已经是我国最重要的国际形象。 四、面对国际社会减排压力我国的承诺 前些年,由于在我国经济腾飞的时期,减排效率最高的水电开发受到舆论干扰,导致水能开发利用不足,对比其他发达国家,我们今天的发展确实已经消耗了过多的化石能源,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 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减排的承诺。 2020 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 15% 。 2030 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 20% 。为了实现我国的自主减排承诺,我国确实也做了大量的努力。 目前,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绝对算是领跑者。无论是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但其中最突出的、最成功的应该说还是中国的小水电。 例如,至今我国大型水电目前的开发程度还非常低。由于很多龙头水库没建设起来。我国大型水电的电能质量(丰枯矛盾)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巨大的差距。 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但我们知道那是在我国家巨大财力支撑的基础上,拿钱堆出来。对此,人家只能说中国人太有钱。 只有我国的小水电开发利用,是全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曾令全世界钦佩。因此,联合国的小水电中心也设在了中国,由中国培训各国的小水电专家。 联合国支持开发小水电主要是两个作用,减贫和减碳。我国的小水电开发在减贫和减碳方面都十分突出。 上个世纪后期,我国每年的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为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小水电在我国农村的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平时也许我们感觉不到,但是,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小水电的经济保障作用就凸现出来了。例如,无论是 2008 年的冰雪灾害,还是 512 大地震。首先在救灾发挥作用的几乎都是地方的小水电。 在减碳方面,小水电的作用更是巨大。众所周知,我国的风能发电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我国小水电的减碳作用(按 2014 年的发电量)几乎要比风能高出 50% 。中国的小水电对减排的贡献绝对也是全球第一的。 此外,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是需要巨大财政补贴的。不仅是电价上的明补,还需要电网调峰的暗补。而相反小水电的低电价,恰恰是电网最大隐性收入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小水电的低电价,电网绝不会具备目前这种无偿为风能、太阳能发电调峰的经济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小水电绝对都是比风能和太阳能优越得多的可再生能源。 当然,我们今天补贴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是为了促进它明天的发展,我们应该支持。但是如果我们在大力补贴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同时,却因为某些偏见要把各方面更优越的小水电灭掉,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了。 五、碳减排的意识和当前的问题 针对当前的局面,我们应具有碳减排的意识有: 1 、过量的燃烧化石能源,以及所造成碳排放是当前人类文明的最大生态难题。 2 、中国巨大的煤炭消耗量已经成为全球减排焦点。 3 、我们希望自主减排,但如果自主减排效果不好,指标完成不了,最后恐怕只能接受强制。 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电力已经明显供大于求,但是,为了能继续建设更多的火电,舆论却否认煤电产能过剩,淡化甚至掩盖弃水、弃风、弃光的严重程度,同时一些地方还刮起了一股关停小水电的邪风。与此同时,我国的火电装机却在高速增长。 5.1 、对小水电的生态偏见不成立 有人说,开发小水电破坏生态,但是全世界都认为开发利用小水电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而且都在积极提倡。 有人说,国外的小水电是好,只是中国的小水电开发有问题。但是全世界却都把中国当成小水电开发利用的榜样。 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的小水电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是我们对小水电的认识和社会舆论出了问题? 5.2 关停小水电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碳减排方面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为了赢得发展的机遇,我们一直坚持自主减排,而不愿意让碳减排成为法定义务。 笔者认为国际社会要的是减排的效果。如果我们自主减排的效果非常好,各方面做都非常到位,我觉得自主减排也将能持续下去。相反,如果自主减排做不够好,那么中国承担法定减排义务一定是早晚要来的事。 目前,一些省份关停小水电举动,绝对会让国际社会怀疑中国实现自主减排的执行力。当前我们电力产能严重过剩了,可是中国不仅还要不到十天就要投产一座百万千瓦的燃煤电站。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地方却要把给全世界做出榜样的小水电关停。 当然,我们的所谓关停小水电,也不都是真正的关停。据了解某省所谓将关停一千座小水电的说法,其实是该省对小水电进行整顿、规范和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 8 、 90 年代,我国就曾有过多次的对小水电的整顿、规范和升级改造。其结果也是小水电的电站数量虽然下降了,但总装机和总发电能力反倒是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我们的一些媒体为什么会把对小水电的规范、整顿和升级改造,也炒作成关停小水电?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不正常。国外的极端环保只通常反对大水电,不大反对小水电,而中国的极端环保(包括一些糊涂的官员),则是大、小水电他们都要反。由于很多小水电都是由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开发的,所以,在我国小水电的舆论环境比大水电还要困难。 不仅如此,目前,国内的某些反水电极端环保意识已经影响到了一些政府官员,甚至包括某些主流媒体。所以,我国才会出现把对小水电的规范整顿和升级改造也炒作成关停小水电的现象。目前,在我国污蔑小水电似乎已经成为是一种时髦的环保。 要知道,目前的这种局面如果不扭转,不仅将加剧社会舆论的恶性循环,而且还将严重的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为,在碳减排方面,只有开发利用小水电才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中国优势。 六、舆论对小水电的一些误解和偏见 我国社会舆论全面误解小水电,主要是从前几年炒作 “ 神农架保护区 ” 建小水电问题开始的。 6.1 、保护区内建设小水电的误解 一般人都认为保护区内能不能建设小水电是有法律规定的。不错,保护区条例第 32 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如果无人居住的保护区,我们当然没有建小水电的必要。但在有人群生存的地方,他们有用电的需求,开发利用当地的小水电资源,其生态影响肯定比建一个火电站甚至拉一条输电线进去要好得多。 除非我们规定不让保护区的居民用电?即使不让用电总不能不让生火吃饭吧?没有电他们只能去砍伐林木,这样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更大。笔者就曾参加过一个保护区内建不建小水电的评审,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没有一个专家能否认建设小水电,才能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所以,若保护区内有居民,如能采用清洁发电,小水电、风电、太阳能都应该容许、提倡、支持。 笔者还注意到,我国以前对小水电的支持政策主要是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最近一些年已经改为“以电代柴”工程。请注意这个项目名称上的变化,非常重要、也非常科学。这就是在向全社会强调,小水电不仅可以算作生产设施,同时也可以属于生活设施。 保护区条例对生产设施的建设有严格规定,但是,由于保护区内有时免不了有人要生存,所以,并没有限制生活设施的建设。也就是说在有人居住的保护区内,能够以电代柴的小水电属于生活设施,不仅可以建设,而且还应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助。因为越是保护区,越需要加强林木植被的保护,一旦有人居住“以电代柴”的任务,必然是特别迫切、重要。这也是保护的条例,严格限制生产设施的建设,但绝不限制生活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 6.2 、对小水电截断河流的生态偏见 有人说小水电截断了河流,破坏生态环境。你们大家可以看看无论哪个省,全国有多少个城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都需要在河流上建设一些截断河流的橡胶坝。为什么用橡胶坝截断河流就是有利于生态环境,而一但开发小水电截断了河流,就变成了生态环境破坏?难道这里面没有偏见吗? 还有很多批评小水电引水式的开发造成河流的某一河段减水、甚至脱水的。 我们并不否认,引水式的开发确实可能会带来这种某一河段减水、脱水的问题,应该尽量的避免、弥补。然而,事实上很多河流产生减水、脱水的根源,是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有的短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自然界中的河流也经常存在着某些河段减水、脱水的问题。可是,这种情况一但和小水电挂上勾,就变成了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破坏。 例如,河南的云台山是我国的 5A 级景区。那里就有一条河流有十几公里变成了地下暗河,但是,也许是因为和小水电无关,所以,即便是是有十几公里的河段完全脱水,不仅没有任何人说是一种生态破坏,而且,还因为其奇特的地貌申请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云台山那里河段的脱水原因不是地下暗河,而是小水电的管道造成的,绝对会是社会舆论的众矢之的。尽管其客观的效果,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挪威是全世界公认的水电开发最成功的国家,而他们的绝大多数水电都是引水式开发。某些河流的河段严重减水情况非常普遍。 笔者考察挪威时特地去看过几个电站,放下来的那一点生态流量,要想有鱼能生存几乎是不可能。(如照片所示),我觉得这种情况如果在中国早就会被环保组织当成特大新闻来炒作了。 我看我国神农架地区的一些小水电,其下泄生态流量比挪威的一些水电站还要好很多,但社会舆论关于它破坏生态的炒作还是持续不断。 6.3 、小水电与农民争水的炒作 还有很多媒体文章,指责小水电在大旱之年与农民争水。上游的人经常会批评说,大旱之年小水电为了赚钱把水都用来发电了。下游的人却经常指责说,大旱之年小水电为了赚钱,居然拦着水不让我们用。 别忘了小水电自己从来也不消耗水。本来是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我们却把责任推给了能在大旱之年帮助我们管理水资源(应对水危机)的小水电。如此不合逻辑的批评和指责,却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报端。 总之,错误的把水资源的矛盾,看成是帮助我们管理水资源的小水电的罪责。这也许就是我国的某些舆论和国际社会对小水电的生态作用得出完全相反结论的根源所在。 如果能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消除偏见,评价小水电的生态作用,我们就会得到和全世界一样的结论。 结论 不可否认,任何人类活动都会造成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小水电当然也不会例外。不过,相对于人们必须开采煤矿、燃烧有限的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能源需求来说,小水电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这个结论在全世界都是一致公认的。然而在我们中国,最近几年却似乎出现了例外。 原因何在呢? 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曾经是发展中国家,一直没有承担法定的减排义务。所以,我们对过量燃烧化石能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发展的危害,缺乏科学的认识。我国社会甚至包括某些官员都缺乏应有的减排意识,亟待加强相关的科普。如果能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待小水电的生态作用,我们就会得到和全世界一样的结论。 最后笔者还要强调的是:相对于国际社会的大力提倡,盲目关停小水电的后果,不仅是对我们国家的伤害,而且也是对整个人类的犯罪。 谢谢!
17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经济新常态不应让小水电变成"生态杀手"
热度 1 zbt92 2015-7-1 09:30
文 / 张博庭 近日,青海省政府发布《规范全省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的意见》,意见指出,自发文之日起,停止省内河流小水电开发规划、前期及其他相关工作,不再审批新建小水电项目;所有已建及在建小水电不得进行改扩建,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由当地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对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小水电项目,不再延长其使用寿命,由当地政府引导有序退出,限时关停,并责令业主自行拆除,恢复河道原貌。 向小水电开刀的地方政府不只是青海,福建省也已经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关停省内的 1000 座小水电。四川省政府也发出文件明确要限制小水电的开发,明确规定凡是大电网能覆盖的地方,一律不得再开发建设小水电。这些曾经让我们中国引以为荣的小水电开发的模范省份,为何会突然改变对小水电的态度? 各地政府叫停小水电的公开理由,都是说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然而,笔者则认为各地政府叫停小水电的真正原因,不大可能仅仅是因为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关于水电与生态环境的争论由来已久。上个世纪末一些反水坝组织专门搜集了大量水坝破坏生态环境的罪证,并把这些材料交给了联合国。因此, 联合国曾一度因为水坝对河流的不利影响严重,而把大水电排除在支持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外。后来,通过我们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的努力澄清和呼吁, 2002 年在南非约翰累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国际社会才重新承认大型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 相比大水电来说,国际社会对小水电的减贫和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生态环境作用的认识,几乎从来没有动摇过。尽管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为了说明大型水电的生态环境影响视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曾不断的列举出小水电对河流生态的累计环境影响,其实并不亚于大水电。但我们必须承认,国际社会普遍公认开发利用小水电是和风能、太阳能利用一样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不可否认,任何人类活动都会造成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小水电当然也不会例外。不过,相对于人们必须开采煤矿、燃烧有限的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的能源需求来说,小水电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这个结论在全世界都是一致公认的。为什么唯独到了我们中国却出现了例外? 笔者认为,中国的一些省份今天认为小水电破坏生态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的小水电比国外的问题多,而是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法定义务,所以,很多地方政府至今还没有把化石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当成是一种污染、一种威胁、一种最严重的生态破坏。 因此,在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经常缺电的情况下,这些地方政府和全世界一样都认为小水电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利大于弊的。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的增长急剧下降,不仅发电的产能严重过剩,煤碳的市场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严重疲软。为了救市,煤炭的生态问题被忽视了,而小水电却成了替罪羊。 如果我们能用国际视野看待生态环境,一定会把经济新常态作为我们减少煤炭消耗减排温室气体的大好时机。要知道过去,我们国家为了争取发展权,顶住了多大的国际压力?然而,由于我国并没有承诺法定的减排义务,所以,各级地方政府至今还没有直接感受到这种压力,也还没有必须要减少煤炭消耗和碳排放是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的意识。再加上我国的火电和大水电运营商几乎都是和政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电力产能过剩的最好方式,就是向没有后台的小水电开刀。分析各地叫停小水电的种种理由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例如,青海省政府在意见中曾指出小水电在一定时期内弥补了全省发电量的不足,促进了省内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改善了群众生活,解决了一些小水电所在地群众的就业,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小水电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中未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导致部分河段生态流量不足,影响了生态环境;一些项目施工期间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对上下游水生生态、河道景观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水电站已不能满足大量的电力需求,同时,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日益凸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小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 笔者认为,如果青海省的小水电确实存在未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导致部分河段生态流量不足,影响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只能说明地方政府的对小水电的监管还不到位。解决的办法,不应该是关停小水电,而是要加强监管。至于一些项目施工期间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对上下游水生生态、河道景观造成了不利影响的说法,如果情况属实也同样是政府管理上的问题,而不是小水电本身有什么问题。道理很简单,世界各国都能建设好、管理好小水电,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做不到? 至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水电站已不能满足大量的电力需求的说法,更难成立。我们要知道,至今为止我国小水电的发电量还是大大高于风力发电的,尽管我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国家。如果发电量大得多的小水电,都要因为不能满足大量的电力需求的理由而被关停的话,那么发电作用更小的风力发电,岂不就更没有开发的必要了吗? 我们并不否认,我国小水电的发展建设中确实存在着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这些问题不仅一直是我们努力规范和改进的目标,而且,这些年来,我国的小水电发展和建设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规范,而绝不是越来越差。我们必须有信心,相信在世界各国都能管好、用好的小水电,我们中国也一定能做到。地方政府要对小水电加强监管是好事,但是,借着监管之名,为解决产能而过剩而关停小水电就有问题了。 要知道减排温室气体是全人类当前最大的生态难题。目前国际社会对我国过量的煤炭消耗,一致表示强烈的不满。在全世界都纷纷关闭火电站的今天,我们国家还因为每不到十天就要投产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新火电厂而备受指责。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为了国家的发展,我们一直顶住压力,争取我们必要的排放权。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国际社会知道我们中国的能源供应开始过剩了,但是,火电的增速没有减下来,反倒开始大规模的关停全世界都倡导积极发展的小水电的话,将会有何评价?当然,在这一方面,我们中央政府的责任更大,一方面,我们应该把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传达给各级地方政府。让他们对什么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难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中央政府也应该协调好各省市之间的能源优化配置,保障我国西电东送的战略真正得到实施。否则,让一些西部的水电大省,自己解决电力产能过剩的办法,恐怕只能是向小水电开刀。 今年联合国将在巴黎召开气候大会,届时要决定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的减排措施。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无疑将是一个重要的焦点。前几天新华社的每日经济新闻刊发的《气候大会将定调减排 可再生能源 15 年后取代煤炭》文章中,还介绍了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估计,用不了多久,我们全社会就会更深刻的感受到巨大的减排压力。我国的参会代表如果能够为国家发展,继续争取到排放权当然是好事。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做好承担减排义务的准备。中央政府也应该尽快的把这种压力传达给各级地方政府,避免他们为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损害了全人类的共同未来的错误决策。 总之,我国当前遭遇的经济新常态,是挑战、更是机遇。新常态绝不应该让全人类减排的第二大功臣小水电(仅次于大水电)变成为生态杀手。而应该让它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一起,继续担负起维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
26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议将小水电作为能源革命的突破口
热度 2 蒋高明 2014-8-24 11:20
关于能源,动员起来千家万户的农民参与进来,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修复,这个思路无疑是很好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既解决了国家能源问题,又对生态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产生的能源可以自用,满足了农村或牧区自己需求就是对国家能源的巨大贡献。为此我们提出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小水电都是好的建议,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选择生态修复地区(包括耕地)进行实验,成功后可以推广到全国。下面提出我们关于小水电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http://ezheng.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id=1553322 编号:建议39483号 建议主题:窦观一:建议将小水电作为能源革命的突破口 建议类别:时政类 建议人: 荒地种粮和沼气沼肥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提交时间:2014-08-06 08:08:27 内容:建议将小水电作为能源革命的突破口 窦观一(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宣传部部长)蒋高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庄会永(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科技部主任,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说,最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四大“能源革命”。水电不仅成本低而且稳定,是风能、太阳能无法比拟的。小水电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是替代煤炭发电的核心力量。中国小水电占世界58%,其与我国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大水电相比,小水电没有大量水体集中问题,不产生地质灾害、水体污染。由于工程量不大,不涉及搬迁和移民等众多问题。 德国是全球低碳发展的模范,德国计划到2020年35%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其余是清洁煤炭发电厂。因此,中国的县域城镇通过小水电、秸秆和沼气创建“低碳发展模范县”;发展清洁煤电厂,替换现有的老旧、低效的煤电厂。在政府“第一推动力”的引领下,将小水电作为突破口,加快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县域超越德国35%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头羊“指日可待”。 此前,德国投资1万亿欧元,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替代煤炭的“能源革命”由于成本高、不稳定和不能从能源转型中吸纳就业人口陷入困境。小水电没有间歇性导致的电力“靠天吃饭”,还能大量吸纳就业。德国由于水库少,2020年仅增加20%的水电存储容量,而中国的水库多,云南、青海等基本上在0.2元/(kW•h)左右,水电价格长期低于煤电,上网电价分别不到风电和光伏的1/2和1/3,因此,摆脱了大水电生态和移民问题的中国小水电,正是解决世界能源革命三大难题的“灵丹妙药”。 中国水电占电力的20%左右。按规划,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948TWh,发电装机水电3.35亿千瓦;核电0.78亿千瓦;风电太阳能1.65亿千瓦,其中水电占发电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风电和光伏几乎不需要新增生产和管理人员,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定编要求,200千瓦的水电站需要5人计算,新增2000万千瓦小水电可增加10万就业人口。而将去年云南因水电上网电价过低而出现的高达100亿千瓦时的弃水利用起来,可安排近万人就业。另外,发展小水电还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农村发展及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城镇化的关键。早在1942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129师,在河北省涉县建成了我党第一座赤岸水电站。通过开发小水电,全国1/2的地域、1/3县市、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 工作单位: 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 电 话:51015935(办) 通信地址:南通市工农南路88号 海联大厦8楼 邮编:226018 建议: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党内外专家,对小水电的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改革以及低碳发展模范县进行专题调研。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泄洪预警“最后一公里”受阻 村庄通知靠喇叭和大锣
jiasf 2013-8-20 21:01
2013年08月20日 11:07:01 来源: 人民日报 !-- 我有话说 -- 0 原标题:泄洪预警,不能只靠“敲大锣”   连日来,强台风“尤特”在广东沿海登陆,粤西大部村庄遭到山洪灾害。如今粤西的汛情已渐渐消退,但台风过后,留下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中,水电站建设与监管、 预警信息 传递、受灾农户善后是三个突出问题。    小水电站抗风险能力弱,潜藏隐患多   8月14日晚19时20分许,在广东省高州市大坡镇格苍南天电站(以下简称为南天电站)值班的龙勇新突然发现压力表骤减,他立刻意识到“出大事了”。没来得及多想,山崩式的巨响便从电站西侧的岭尾河方向传来,紧跟而来的山洪瞬间将狭窄的河道冲宽了三四倍,巨石与连根拔起的河边树木一起被山洪裹挟着冲向下游的格苍村。   事发次日,高州市对外通报事故原因,称近期持续降雨,地质疏松,致使该电站用于蓄水的山塘 大坝 左端山体出现绕渗,最终形成了一个高约10米、宽约7米的门形洞,库水及洪水往此洞下泄,但山塘坝体没有出现崩溃。   为一探究竟,记者分别于事发次日下午和17日早上冒雨登上南天电站和山顶水坝。大坝长约80米,高22米,厚度上下接近一致,约为2米,在大坝顶部设有一个1米高、20米宽的缺口,用于泄洪。大坝前方即为岭尾河,后方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巨型山涧,用于蓄水,另外还有三条支流在此汇集。   大坡镇水利所所长葛振波告诉记者,南天电站水坝属于环拱形大坝,这种大坝在大坡镇共有两个。在安全性上,这种大坝与通常见到的梯形大坝相比“很敏感”。事实证明,强降雨所形成的积水正是在击穿了这座大坝后,冲向了位于山底的格苍村。   记者发现,近15年来,广东农村小水电建设经历了一个集中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装机1000千瓦以下水电站建设审批权下放到县一级行政部门后。1994年,全省小水电装机221万千瓦,近些年总装机容量已达684万千瓦,增长了2倍,广东小水电开发率接近90%。随着小水电的迅猛发展,各种关于小水电的问题和质疑也开始集中呈现出来。   资料显示,仅2008年,广东就发生了广州从化市鱼洞 水库 电站、普宁市倒拨岭水电站、河源紫金安全电站和韶关市富村湾水电站等4起严重的小水电工程安全事故。建成投产才一年便发生事故的南天电站,显然又为小水电隐患整治工作敲响了警钟。    泄洪预警“最后一公里”受阻, 村庄通知靠喇叭和大锣   16日,茂名电白县罗坑镇罗坑水库,泄洪出闸口河道下游的一座大桥已被洪水冲垮。在垮桥旁站着一位大车田村的 村民 ,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看着水势变化,如果还有泄洪,马上回村通知大家”。   罗坑水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台风来时,水库只能按照三防办的调配指示开闸、关闸,至于预警通知并非由水库方负责。电白县三防办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间,关于台风的预警信息也已经发到了各个村委会,通知闸口、河岸及洼地村民撤离。”   但有村民认为,即使12日已就台风发出预警通知,14日强降雨时闸门全开、泄洪量暴涨时也应再做通知,“台风我们见得多了,知道怎么对付,但是谁也没想到水库会突然放这么大的水。”   电白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应对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市、县一级的信息传达都很畅通,在县、镇政府工作人员都会有内部的短信信息通知,到了村一级,则复杂得多。   据了解,电白县如今已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及个别人口密集的自然村设置了大喇叭,用于广播重大气象通知。但是,一旦灾害发生,村庄断电,喇叭就将失去作用。为此,电白县给辖下3400多个自然村都配备了一面大锣,用最为原始的方法进行通知。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想过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手段,比如短信发送到全县所有民众的手机上。“可是通信公司跟我们说,发送信息的端口非常宝贵,就没有谈拢,只好作罢。”   如何更精准及时地传达预警信息,粤东地区某县的做法或许能给予一些启示。该县结合自身地质特点,将全县在削坡地建房的居民统计后建立档案(包含人口年龄、撤离路线等,确保每户留有保持畅通的联络方式),并将第一时间向村民传达预警信息的责任落实到村小组组长。    养殖户损失惨重,缺乏相应险种参保   茂港区小良镇那庄村的村民梁北玉,是村里的大养殖户。“15日下午3点多,村里的塘堤突然决开了一道口子,水一下子灌进了我的猪舍。”梁北玉回忆,10分钟左右,水就漫到了猪舍的窗口。   梁北玉和闻讯赶来帮忙的十几名村民,跳进水中扯着猪耳朵往被淹得只剩屋顶的猪舍赶,然后连托带扯地把猪往屋顶上送。折腾了一个下午,村民们被挣扎的猪抓得浑身是伤,也仅仅救回了不到两百头猪。据粗略估计,损失达到900万元。   梁北玉告诉记者,他的猪和鱼,一律没有参保,因为“这个生意太亏,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肯做”。“政府、农户都希望有保险可以参保,但是保险公司是需要考虑利润的,养殖风险太大,保险公司不愿意做,政府也没有太多办法。”茂名电白县县长黄爽对此也颇感无奈。   17日下午,梁北玉的猪舍还没完全退水。守着满塘漂浮的死猪,他发愁的已不仅仅是损失了——数百头的猪尸,泡了两三天的水,许多已开始发黑。“如再不清理,万一暴发瘟疫就麻烦了。” 南方日报 记者报道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1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水电开发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
热度 6 陈龙珠 2013-6-22 21:23
一早手机浏览新闻,获悉顺势而为成就多项水利工程大事且被争议的张光斗先生日前仙逝,享年101岁,颇为感慨。 大型水利工程,利弊兼而有之,重要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利须为主,而其弊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于今后能够得以纠正或抑制。没有这种辩证法,特别重大的工程技术便难以得到进步,继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由此联想到一个问题:为了避免建造高坝而产生大的淹没和移民问题,我国由东向西先后建了不少引水式的小水电站,其弊端就是在导流洞进口至达到足够落差后的发电站之间,原有河道几乎断流了。这个生态遭受破坏问题的后果,对原本经济相当落后的山区农村是极其严重的,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已在思考如何杜绝和纠正,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看似仍在开发这种类型的小水电。 今年5.12参观汶川地震区灾后重建业绩,到过已建成文化旅游景点的水磨镇。因在车上看到了一段干枯的河床,参观后期,本博便脱离队伍,来到了河边踏勘原因。从如下的一组照片看,河道里的水是不是被导入水工隧道,流向下游某处设置的小水电站了呢?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6897 次阅读|6 个评论
诬蔑小水电的谎言几时休?
zbt92 2011-10-31 08:44
文 / 水博 羊城晚报记者撰写的《小水电赚快钱 竭泽而渔几时休》一文,反映一些地方的小水电管理不善,造成部分河段的脱水的情况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记者反映问题要深入调查实事求是,不能靠在网上东拼西凑乱抄一顿的跟风炒作,更不能报着不良的动机,故意造谣诬蔑小水电发展。而羊城晚报的记者却在文章中有抄袭或者故意造谣之嫌。例如,记者所说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著名地震专家孙文鹏为此忧心忡忡 ”就是一个骗人的“专家”。此人退休前一直在核工业某地质部门从事铀矿勘探,怎么会摇身变成了“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著名地震专家 呢?前不久,这个骗子还曾在央视某节目公开行骗,目前正在进行追查,而我们羊城晚报的记者,居然再次把这个骗子搬出来骗人。 记者关于小水电“ 小水电年回报率 20% ~ 30% ,开发已趋饱和,仍是趋之若鹜 ”的断言,更是明目张胆的造谣。这种涉及全局性的问题,记者怎么能根据某个开发商个人的体会,就编造出全局性的结论呢?为了炒作小水电,央视的个别记者,也曾经利用某证卷公司的人造过这种谣。说小水电的年收益率高达 37% 。后来浙江小水电协会追查此事,证卷公司的那位同志解释说,他们从来也没有说过那样的话,小水电年利率 37% 的数据是央视记者自己编造的。据水利部在全国八百多座水电站的抽样调查结果,目前全国的小水电约有一半经营亏损,平均的年收益率为 1.3% 到 1.8% 。最近,国家财政部正在考虑如何采取措施,帮助小水电行业渡过难关。羊城晚报的说法明显的违背客观事实。 此外,我国的小水电资源约 1.28 亿千瓦,目前的开发程度还不到一半,怎么到了记者这里,就变成了“ 开发已趋饱和 ”了呢?至于“ 仍是趋之若鹜 ”的诬蔑,就更为可笑了。今年党中央的一号文件和有八个常委出席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怎么到记者这里,就被诬蔑成趋之若鹜了呢?莫非羊城晚报的记者对党中央号召不知道,或者不满意?还是故意要讽刺一下响应党中央号的广大群众? 羊城晚报记者的文章中,还有些说法明显的自相矛盾。例如,文章的前面曾引证某专家的观点说“ 水能资源是可以重复再生的资源,简单地将其一次性廉价消费掉,这种吃 “ 子孙粮 ”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而在后面又引证另一位专家的意见说“ 单就水电站本身来说,水电站在发电过程中并不消耗水,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对水流的过程进行调节。 ”。 到底是“ 一次性廉价消费掉 ”,还是“ 并不消耗水 ”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记者居然都不加任何说明,予以引用。可见,记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性真是有些问题,记者写的文章不仅自己犯糊涂,还要在评论文章中故意给读者打“哑谜”。 另外该文章记者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都很成问题。例如,所谓的“ “ 波浪能的发展与风能发展的过程大体相似,大概需要 5 到 8 年的时间就可以逐渐成熟并完成商业化,到时候很多建在河流上的小水电就将退出历史舞台。”的 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记者和异想天开专家居然连一点关于能源的基本概念都没有。风能是低密度的能源,它不过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其总量也绝不会太大,人类未来可以依赖的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风能的发电量都加起来,也比不上中国小水电的作用。至于对波浪能前景的预期是否准确,我们暂且不论,即使波浪能与风能相似, 5 到 8 年商业化了以后又能怎么样呢?发电量依然少得可怜,只能画饼充饥而已!取代小水电连门都没有。 除此之外,记者和所谓的专家对小水电的理解也完全停留在表面名词上。要知道我国绝大多数水电站的作用,绝不是仅仅为了发电。否则,我国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也不会发出大力开发小水电的号召。目前,我国的小水电除了为农村提供保证民生的清洁能源之外,还担负着保障广大农村地区水资源供应的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小水电平均每座电站要担负着大约 7000 亩的灌溉任务。可以肯定的说,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出调节水资源的方式替代水库之前,小水电决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因此,羊城晚报记者关于小水电的所谓“出路”的论述,不仅不是什么出路,而是一条危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死路。 总之,如果我们羊城晚报的记者具备一些基本的科学素养,如果我们的记者肯脚踏实地的到基层去亲自看一看,就不会写出这种用别人的文章东抄西凑的离奇评论。除非这些记者就是想故意造谣诬蔑小水电,与党中央和联合国的号召唱反调。 参考文章《小水电赚快钱 竭泽而渔几时休》 河里有水了!   清远阳山,羊角坑河从广东第一峰附近发源,条条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颇为浩瀚的河流,穿行于阳山众多村镇,沿途将河床逐渐冲刷到近 10 米 宽,成了河畔居民的生命之源。但如今,这里常年只有裸露的河床和一块块被冲圆滑的巨石。十月中下旬连日暴雨,这条河里终于有了些水,让两岸居民兴奋不已。   居民们认为,常年河床裸露、滴水不见的原因,除了气候变化外,沿河众多的小水电站也是其一。   这种情况在广东并非孤案。阳春、英德、丰顺等地都曾出现或正在形成类似现象。   继湖北神农架小水电站 “ 跑马圈河 ” 事件曝光以来,小水电利弊之争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小水电大省,广东这一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怎样?羊城晚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A   乱象   一条小河养着十多个水电站   沿途层层截流   下游稻田遭殃   阳山境内山岭交错,河流众多,降雨量大,具有发展水电的先天优势。至去年年底,阳山有小水电站 230 座,年均发电量 10 亿千瓦时,电站和发电量均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前十位,也是广东首个 “ 中国农村水电之乡 ” 。   羊角坑河在阳山只是一条很普通的河流,小水电的发展也颇为典型:沿途有山背、深坑、龙潭角、林塘、怡坑、秤架、鳖山等十几座水电站。   近日,记者从下游沿河而上,在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中,目之所及白茫茫一片 ——— 全是被水冲刷打磨过的大小石头躺在干涸的河床中。 “ 都是搞水电站弄的,本来水就不多,他们把水都给截走了,流进了 ‘ 发电河道 ’ ,这里自然就没水了 ……” 当地村民老李告诉记者, “ 小时候我们都在河里洗澡,后来河水浅了,但至少可以浇灌田地,现在经常连这些水也没有。 ”   水电站是怎样截水的?一位中游水电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 为了发电,我们把水引到了一条专用的河道,从而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上下游的水电站也相差很大。上游的就好很多,到我们这里水越来越少,就只能把水截下来,两天或者 3 天的水量放到一起发一次电,有时甚至更久 …… 干水电这行,越往下游越惨,我们下面的雷公滩水电站就是因为位置太差总是没水,已经破产了。 ”   深坑水电站是羊角坑河自发源地之后的第二座水电站,位居上游,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当下游河床已无水可用的时候,这里的发电机仍然在工作。但这里的工作人员曹水土也觉得 “ 生意不好做 ” 。深坑水电站有三四十名员工,发电设备相对还比较先进,管理颇为严格,算是沿河较大的水电站。曹水土说: “ 每年上半年雨水多的时候,发电就比较多,下半年雨水少了,工作就清闲很多。我们这里每年产 1000 万度电,进入南方电网,配送到周边地区。 ”   同样的情况在阳春等地也很突出。   阳春现有 380 余座小水电站。今年 9 月下旬,正是水稻急需灌溉的时节,但阳春市春湾镇等部分地区的村民们却一筹莫展,因为稻田无水可灌。村民认为是小水电惹的祸,而小水电的经营者则矢口否认,当地水利部门随即展开调查。 “ 往年水稻亩产近千斤,现在能有 500 多斤就很不错了 …… 水电站需要先将雨水和小河道的水蓄积在陂头中形成落差才能发电,河水被水电站拦截了,下游农田的灌溉用水必然减少。 ” 春湾镇村民老范说。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种种因小水电建设引发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 “ 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见惯不怪了 ” 。    B   利益   小水电年回报率 20% ~ 30%   开发已趋饱和   仍是趋之若鹜   众多投资者 “ 跑马圈河 ” 大建小水电的重要动力之一还是逐利。    “ 我们村的扶贫款每年有 3 万元左右,那是我们村委会全部的经费,这些钱都是从附近的一个水电站领来的。 ” 阳山县秤架乡茅坪村党支书李土兰告诉记者。据了解,小水电企业年缴税费 9000 多万元,占阳山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很多小水电的老板赚得盆满钵满。   相关研究显示,小水电是世界上能源开发项目中回报率最高的,年回报率在 10% 左右,有的高达 20% ~ 30% 。有一句这样的话在业内流行: “ 下雨就像下黄金 ” 。 “ 每千瓦只需投入几千元,使用年限却高达数十年,年收益可能超过 20% ,实在是个划算的生意。 ” 正准备在阳山等地投资小水电的杨成敏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小水电站是个绝对的 “ 暴利产业 ” 。   暴利诱惑之下,各种资金纷纷涌入。据有关专家介绍, 2010 年 8 月 8 日 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目前全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已经有 60 余家,而舟曲所在的整个白龙江流域,水电站项目已经超过了 1000 座,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著名地震专家孙文鹏为此忧心忡忡,称其隐患无穷, “ 简直是不要命了 ” 。   广东的小水电发展也突飞猛进 ——— 省水利厅统计数据表明,广东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125 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 824 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站可开发量 685 万千瓦。而早在 2008 年,广东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已增至 615 万千瓦,逼近可开发总量的极限。   此间,在各种利益需求的推动之下, “ 无立项、无设计、无监管、无验收 ” 的 “ 四无 ” 水电站在各地偷偷上马,导致安全事故和涉水纠纷明显上升。 2007 年,在 “6·9” 梅州特大洪灾中,丰顺县黄金镇几乎全都被泡在了洪水里。当地多位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洪水发生有气候原因, “ 但是上游建桥镇、丰良镇、龙岗镇等地的 50 多座违规小水电站也是引发特大洪水的重要因素 ……”    “ 河流较多的地方多是一些贫困地区,来钱的路子很少,当地为了多赚点钱就把河流几十年的使用权租出去了,部分地区还协助商人建 ‘ 四无 ’ 小水电。过了几年,部分地区的村民发现,这是个赔本买卖 ——— 种田用的水都要受制于人了,于是纠纷便开始产生 ——— 在水电站和村民之间,村民和村委会之间,村委会和水电站之间 …… 有时气候不佳,人祸还会伴随着天灾,比如决堤。 ” 一位业内人士说,这样的事近年来一直在不断上演。    2009 年下半年,广东对全省 9000 多座小水电站展开全面核查,实行分类定级管理。 2010 年底,《广东省小水电管理办法》出台并开始实施,明确规定: “ 小水电开发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偿出让 ” 。    C   出路   逐渐提高小水电审批级别   海洋水电资源   广东得天独厚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河流所副研究员李丹勋表示,单就水电站本身来说,水电站在发电过程中并不消耗水,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对水流的过程进行调节。从短期来看,其破坏环境或 “ 与民争水 ” 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 “ 部分水电站蓄水放水的落差较高,河水被蓄满后大量下泄时会破坏河床;部分水电站为了发电将河流改道,导致局部地区的居民农田无水灌溉,甚至个别地方的饮用水都发生问题。 ”   专家们认为,相对于短期争水,更严重的是长期的利益问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吴思林表示,水能资源是可以重复再生的资源,简单地将其一次性廉价消费掉,这种吃 “ 子孙粮 ”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小水电的长远开发留下了隐患。   专家们都认为《广东省小水电管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此外,有关专家也认为,海洋水电资源开发的迅速发展也将从另一个方面对小水电乱象起到遏制的作用。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张永良认为,海洋波浪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它将成为未来我国乃至世界水电发展的主要方向。 “ 有海洋就有波浪,有波浪就能够进行发电。利用波浪能发电的机组很小,使用简便,放在海平面上就可以工作,而且污染非常小,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目前,已经有国家将波浪能发电进行商业化使用。广东经济发达又临海,在这方面具有着天然的优势 ” 。    “ 波浪能的发展与风能发展的过程大体相似,大概需要 5 到 8 年的时间就可以逐渐成熟并完成商业化,到时候很多建在河流上的小水电就将退出历史舞台,经过严格审查,剩下的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但在目前部分地区小水电站建设问题较多的这段时期,最好能够在增加政府投入和加强管理的同时,逐渐提高对小水电审批的级别,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进行审批,这样将会更好地完成这种能源升级的工作 ” 。
3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认知小水电
热度 8 zbt92 2011-10-14 09:29
10月12日,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委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小水电专委会和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小水电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科学认识小水电》内容如下:   张博庭:   最近,某些媒体的关于舟曲的小水电的片面报道,引发了一系列的批评小水电的风潮,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对小水电的一贯评价。似乎是我国的小水电已经开发的太多,太滥了。   然而,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曾聚焦水利,明确了小水电,是我们亟待发展的农村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也提倡到大力发展小水电。联合国至今也还是鼎力支持小水电的开发。   这不免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是媒体的报道片面,还是联合国的方向错了?我们如何科学的认识小水电,如何辩证的看待小水电的利弊?是我们亟待回答的问题。   为此,本文主要从舆论、法律和技术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科学认识小水电的问题。   一、舆论层面   1.1媒体宣传应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我们的媒体宣传要讲诚信,不能首鼠两端。不应该一方面宣传政府的提倡小水电的招商引资、鼓励民营投资;另一方面还要指责其跑马圈水,黑心堪比煤老板。   今天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巨大的社会进步。民营经济,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保障就业方面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在任何行业,我们的舆论宣传,不能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大力提倡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而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利用各种矛盾,挑拨社会的仇富的情绪。   例如“跑马圈水”的说法,就是反坝组织挑拨公众反坝情绪的一个发明。因为任何水电站的建设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所谓的跑马圈水只不过是投资者响应国家号召表示出的开发水电的积极性。过去,这常常用来挑拨公众反对央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的开发水电。其实,我们国家把电力部撤销,变成了几大电力集团,目的就是让国有独资的电力集团,代表国家去“跑马圈水”的竞争开发水电。改变我国过去水能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的状况。如果,他们不积极竞争、不跑马圈水,就是违背了改革开放引进竞争机制的初衷。   现在,为了促进农村小水电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发挥民营、个体经济的作用,也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据统计,小水电中的国有经济只占20%,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从民营经济的崛起中获得来极大益处。很多水能资源丰富的县的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来自小水电。通过就地开发、就近供电,以及提供劳务、入股等方式增加了山区农民收入,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通电问题,还带动了农村通水、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小水电的供电覆盖了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约3亿多农村人口。基本解决了边远山区农村的无电和缺电问题。   通过小水电的开发,我国已初步治理了数千条中小河流,所形成的库容达2500多亿m3,有效灌溉面积3.7亿亩。小水电已经是我国广大农村防洪抗旱和保证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基础。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也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目前我国的小水电年发电量约2000亿度,每年相当于替代燃煤一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吨。   所有这些,非国有经济的功不可没,不能把目前小水电管理上的某些问题,都算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投资者身上,甚至故意的诋毁和污蔑他们。   1.2小水电与煤老板的性质完全不同;   A、小煤窑: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影响民生;国际社会一致限制、反对。《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就是要要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小水电:创造资源、保护环境、保障民生。国际社会一致鼓励、提倡。当然,前提是要科学的规划、开发、建设。   B、国家明令禁止地方官员投资小煤矿,国家却鼓励小水电自建、自营、自管。所以一些记者炒作官员入股小水电的问题,就未必合适。   C、舆论宣传小水电的投资年收益高达37%,暴利堪比煤老板的说法完全不符合实际。实际上,当前起我国小水电发展的困境之一,就是上网电价偏低,不利于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水利部水电局对24个省的833座电站的摸底调查结果是:一半亏损,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1.3%--1.8%。 小水电普查的情况表 1995 年前建 1995 年之后 普查电站座数 619 214 总投资(万元) 776826 814184 总装机(万 kW ) 197.0189 107.074 设计年发电量(万度) 757384 406549 年销售总电量(万度) 589990 327320 总售电收入(万元) 152298 90174 发售电总成本(万元) 129039 74593 盈利企业合计(万元) 26818 17825 亏损企业合计(万元) 13137 7275 平均年售电收入(元 / 度) 773 842 平均年投资回报率 1.8% 1.3%   二、法律层面:   2.1区分小水电的违规建设与手续不全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起步较早,曾经是我国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领先世界的行业和领域。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小水电确实经历过无序开发的历史。2003年我国开始大力整顿“四无”小水电。已经关停和整顿了五千余座“四无”小水电。应该说,从国家层面上无序开发“四无”的违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有了这个关停整顿的前车之鉴,一般的投资者恐怕都不会再去冒着被关停的风险去投资。所以,必须注意到现在我们媒体当前披露小水电的违规情况,与过去“四无”的无序开发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目前,很多所谓的违规,其实就是某些手续不全。也是怎么样对待历史上已经建设的不符合今天环境标准的那些小水电的问题。以前建设的小水电,肯定有很多地方不符合现在日益严格的小水电的规范。所以,无论是舟曲、还是神农架的所谓的“违规”小水电,本质都是如何用现代的标准评价他们的问题。   2.2对老旧小水电的环境要求尊重历史、循序渐进   小水电违规不能混为一谈,对于“四无”的小水电,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关停它,但对于过去有关部门根据当时的政策,已经批准甚至已经建设成的小水电,虽然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确有一些不够格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慎重对待。因为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如果政府部门自己变更行政许可的话,是需要对执行了该行政许可的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责任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承认目前我们政府执政水平还不算高。对于小水电,完全通过各种行政许可确实难很大。自我国实施了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的市场化改革之后,我国的很多大水电投资者都已经对办理行政许可产生了畏惧。现行的核准制度,确实有亟需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的问题。 2.3小水电的手续不全,谁是主要责任方?   审批制向核准制的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保障。由于我们在法制化进程这一方面没有跟上,所以,我们一些政府部门都喜欢把自己的行政许可权当成施展权利的机会。其结果必然是对我们的市场化改革构成威胁。   例如,一些部门通过环评风暴对投资企业构成一种威慑之后,让我国环评领域的情况急剧恶化,我国的环评领域立刻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在第一次环评风暴之后的2年多时间里,全国有大量的环评干部涉嫌经济犯罪,光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就有80多人。   我国行政许可法虽然原则上规定,行政许可不容许收费,但是,实际当中行政许可的部门本身虽然不收费,然而,他们总可以和某些相关服务机构相互配合,最后形成不拿钱就别想办成行政许可的现实。   另外一些行政许可部门的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也是问题。例如,舟曲地震部门的干部,居然敢公开的说舟曲地区不适合建水电站。而全世界所有的地震地区的现实都已经证明,只要躲开了地震的活动断层,建水电站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难道全世界只有舟曲例外吗?试想管理者有了这种错误的概念之后,我们的企业和投资者去办理行政许可的难度将会有多大?   所以,当听媒体报道说舟曲地区的几十座水电站,只有一个获得了地震安全评价的行政许可的消息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像这种绝大多数水电站违规的责任,恐怕相应的政府部门绝对脱不了干系的。   目前,我国确实存在着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配套的矛盾。大水电的项目投资大,即使有几十项的行政许可,对成本的影响也不会太明显。然而对于某个小水电,这种行政许可的成本就可能会让投资翻番。   所以,在我国当前的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下,像舟曲那样由招商局长帮助小水电站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的现象,听起来很荒唐,实际上却有合理性。如果没有政府政府部门的帮助,目前我国小水电的投资者要想做到完全符合规定的开发建设,还真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大力发展小水电的精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不是也应该积极协助小水电完成各种行政许可。   2.4提高环境标准应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对以前建成的小水电,根据法律不溯及以往的原则,更应该慎重处理。提高环境标准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不过,提高这个标准也是要花钱的。所以,欧美国家对老旧小水电提高要求的办法是,鼓励他们自觉地通过绿色水电的标准认证。通过了这种绿色水电的认证之后,可以在电价上享受更高的标准。我们国家提高对老旧小水电的环境要求,也不应该全靠行政命令,也应该考虑到那些电站当年修建的时候的标准,和当时的电价是挂钩的,现在要提高环境的标准,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相应的电价。   总之,现在小水电的违规主要是手续不全,与以往“四无”小水电的违规建设的情况已经不同了。这些手续不全的问题,往往主要责任不在投资者的身上,而是在于我们的管理者。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的政策就是一句空话。   三、技术层面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充斥着很多控诉、污蔑小水电的文章。除了央视的《经济半小时》之外,还有《神农架90座小水电站截断多条河流年损失过5亿》《神农架:小水电跑马圈河生态遭破坏多处河道断流》《湖南江华:一个“烂尾水电站”的8年之痛》《舟曲0.2亿的水电税收与50亿的救灾资助》《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全国4.5万座小水电“霸道”“腰斩”多条河流》《湖南林立4100座小水电官员参股“遗患”难除》等。   这些媒体的报道不仅评论问题有失偏颇,有的甚至故意找来那些造谣反坝的所谓专家来骗人。现在出来反对小水电的专家,几乎都是过去造谣诬蔑大水电的那些人。   这些反坝的文章几乎都在表达一个观点,很多地方的小水电已经建设的太多了,成灾了。但实际上,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根本就不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此外,跟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水电的开发利用程度还相差很多。   大家也可以想想,如果小水电真是像个别记者所描述这样十恶不赦,为什么联合国和我国政府还一贯的鼓励和支持小水电开发?   当然,造成部分河段脱水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一定要认清楚,这绝不是当地的小水电不该建设,而是小水电的管理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规范小水电的管理,得到解决。   3.1正确认识引水式水电站的河流脱水断流问题   我国岷江水电的开发多为引水式,造成的河段脱水断流的问题非常突出。2007年水利部组织了考察时,对岷江引水式开发的水电站,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这使得很多人认为,引水式开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于是,包括当时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都认为,今后要避免引水式的开发。   然而,虽然引水式的水电开发方式在我国的表现普遍不佳,但是国际社会的经验却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信息。挪威是世界上水电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然而,挪威的水电大多都是引水式的电站。这说明:不是引水式的开发方式有问题,而是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和管理上还存在着差距。   3.2加强引水式电站的运行管理   首先,水电站的运行管理要跟上。水库、水电站的建设本身不会自觉地发挥作用,它只是提供给我们人类一种控制河流管理水资源的手段。因此,每一个水电站无论建设得多么科学,如果不能管好、用好,同样可能会造成灾难。   所以,对水电站的管理很重要。科学的管理对于引水式的开发尤其重要。因为,引水式的开发的特点就是把河道里的水引走发电,所以,一旦我们管理不好,部分河道脱水、断流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出现。   我国的岷江水电开发,之所以造成了断流和引起了社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担心,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3.3改善引水式电站运行环境的技术措施   对于引水式的电站除了管理的问题之外,也必须在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一个河流的水流量毕竟是有限的,引水发电的用水与原河道的水量分配毕竟是一种矛盾。尤其是在枯水季节里,一般河道本身就缺水,这时即使完全不发电,一些河流里的水量也不能满足河流生态用水的基本需要。所以,修建了引水式发电站的河流必须要采取某些技术措施。否则,枯水季节里发电与河流的生态用水的矛盾,可能无法解决。   这种防止河段脱水、断流的技术措施就是在适当的地方修建滚水坝。以便在河流中流动的水量很少的情况下,通过让河水减少流动,来能保证河流里能够有水。   挪威的引水式开发之所以没有能引起河流的断流,这恐怕是最重要的措施。我到挪威的一些电站看过,有时候所释放的生态流量真是少得可怜,很多甚至还不如我们的某个山泉,溪水。如果不采取措施,挪威河流的脱水、断流都是必然的。   3.4国内外技术措施的成功克服河流的脱水   我们看挪威这个水电站释放的生态流量,似乎还不如大一点的水管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河道采取技术措施,河流的脱水和断流是必然的。   我们再看挪威的另外一个水电站下面的河道几乎就像是湖泊一样,根本就不流动。所以,正因为他们重视河流的脱水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河路没有出现脱水和断流。   我们国家也有相同的成功经验。据了解华能在四川涪江上开发的水牛家、自一里、木座等四座水电站,共建设了一百多座滚水坝,所以,尽管他们在枯水季节释放的生态流量很少,但也不至于出现脱水和断流。     四、人为控制的河流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必然的。很多水电站的建设,不但是为了发电,更是为了解决中小河流的水资源调控,有利于生态保护。   我们国家解放后最早开发建设的以礼河水电站,就是一座引水式的电站。它整个是把以礼河水引到了金沙江的另一条支流小江上去了。如果让今天的极端环保组织来炒作,那可是不得了的生态灾难了。可是,现在我国的以礼河梯级开发已经过去起几十年了。效果怎样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非常理想。以前以礼河电站下游的那些地方,经常是洪水泛滥,当地的老白姓的生活非常贫困。自从电站建成之后,那里就再也没有了洪水。造就了大片的稳产高产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虽然以礼河的水,绝大部分被引到了小江,但是,这个断流毕竟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绝对不至于造成生态灾难。   如果到了那里大家就可以看到,在以礼河上就有很多用石头堆起来的简易滚水坝。这就是类似国外在河水的流量非常小的时候保护河流生态的一种措施。   今年云南东北部的大旱。由于长期不下雨那里很多地方的庄稼都要枯死了,然而,只有以礼河电站下游的地区例外,一片郁郁葱葱。因为,他们的用水不是靠天吃饭而是可以通过以礼河水库调节的。   今年我到以礼河的时候,整好赶上地方政府通知以礼河电厂,不要再发电了。以便让水库里现存的水能够保证今冬明春的县城和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后来,下了一场大雨之后,又让他们恢复发电了。可见,即便是引水式的开发也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的。完全可以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好的生态效果。   如果没有以礼河水库电站,自然状态下的河流也会出现脱水断流。去年的西南大旱导致了云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不仅那里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连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而以礼河却安然无恙。今年的干旱,如果没有以礼河水库,以礼河下游可能又将是一场生态灾难。      我们在观念上也不应该把脱水、断流想象为水电建设的造成的。水电本身并不消耗水资源,在水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不修水电站河流的脱水断流的情况,不仅仍然还会存在,而且对生态的伤害可能更大。很多情况下“以人为本”的改造自然,人为的控制某些河流的断流,要比“以鱼为本”的反对开发和治理河流,更有益于生态保护。   例如去年的西南大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不仅河流的生态遭受到了比修建任何水利水电项目都严重得多的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连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而同样在云南完全被我们截断了、控制了的以礼河却避免了这样生态灾难。   这些经验和教训说明,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对局部的生态和环境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开发,那么由洪水泛滥和严重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可能会是更严重的。   在水资源极其紧张的时候,主动的断流未必就是件坏事。例如,大家知道为了保证北京的用水,永定河已经断流十几年了。最近为了恢复景观,国家才让干涸多年的永定河又重新开始有点水了。永定河的经历非常有代表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的进步,人类的用水需求正在急剧的上升。为了保障人的需要求,某些河流出现脱水、断流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这是水资源的矛盾造成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古代人不会修水库、电站,但是楼兰古城也还是因为水资源的匮乏而灭绝了。   此外,像北京的永定河断流一样,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一些河流断流后的结果也未必就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河南省有个著名的景区叫云台山。上个世纪60年代,那里就是修了一个水库和几十公里的山间引水灌渠,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问题。   但是,有了这一座水库拦蓄了之后,几十年来原来的河床已经完全没有水流过了,完全变成了一段郁郁葱葱的山谷。   因为那座水库没有装发电机发电,所以,从来也没有人攻击它。如果那里在解决用水的同时,也装了发电机,恐怕又成为一个小水电截断河流的典型了。   多年来,那里不但没有发生什么生态灾难,反而因为到处可以看到以前河流切割出的各种各样不同时期的地层而著称于世。目前已经成为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结论   我国的小水电确实存在的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因为最近已经谈得很多了,所以本文没有再作重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小水电就没有问题。特别社会反映较大的某些引水式电站的造成河流脱水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解决,而且也完全可以解决。   建议采取行政上加强管理(保证释放生态流量)、技术上采取相应措施(如:滚水坝)和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绿色认证,适当的提高上网电价)鼓励生态保护等综合措施治理。   很多河流的脱水断流,是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矛盾的必然结果,建设水电站对河流进行人为控制,其实是把管理权交给人类的手段,只要科学的管理好,应该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一些手续不健全的违规小水电,不仅需要对投资方加强监管、引导,也需要我们政府部门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建设好服务型政府。   舆论上我们亟需科学的认知小水电,客观的、实事求是报道小水电的作用和所存在的问题。扭转小水电被妖魔化的倾向。让公众真正理解为什么,联合国和我国政府都大力支持和发展小水电。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5902 次阅读|24 个评论
指责小水电开发过度的炒作,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热度 2 zbt92 2011-9-29 14:39
文 / 水博 自从今年 8 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了舟曲的小水电开发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后,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对小水电问题非常关注。近来,媒体的关于小水电的片面报道,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对小水电的一贯评价。最近的宣传给大家的感觉似乎是,我国的小水电已经开发的太多,太滥。然而,同时我们却清楚的记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 7 月份刚刚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还史无前例的聚焦水利,指出我国的农村水利设施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了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那么,当前我国小水电的开发,到底是过度了,还是严重的不足呢?是中央的水利工作会议估计错了,还是我们的一些媒体的炒作太荒唐?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挑拨起公众对小水电开发的反感情绪,某些善于炒作的记者喜欢把小水电的投资者比作煤老板。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类比。因为开发小水电与开采小煤矿的性质、作用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开采一点就会少一点,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把煤炭资源保留下来,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而小水电是可再生的资源,它的资源量是时间的函数,它不仅不会因为你的开发利用,而有一丝一毫的减少,而且只有当你开发利用了它,它才有存在的意义。反之,只要你一天不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就等于零。所以,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的恶资源,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除此之外,人类工业化以来过量的煤炭燃烧已经对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全世界目前正面临着温室气体排放过量所带来的难题。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国际社会一致提倡,要尽可能的减少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毫无疑问,对于我们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煤炭的开采一定是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而开发利用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则肯定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举动。 所以,不管是国际社会还是各国政府对小煤矿和小水电的态度,都是截然不同的。目前,不管是在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过量的煤炭开采使用,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甚至限制。无论是联合国的气候谈判,还是所谓的《京都议定书》,其本质都是国际社会要限制各国过度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然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嫌弃自己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使用过度了。 令人不解的是,只有我们国家情况有点例外。在我国水电开发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上对水电开发过度的各种批评,却已经不绝于耳。前几年,社会上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不宜超过 40% 的传言,曾经让我国大型水电的开发一度陷于停滞。为此,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不得不把“十一五”期间曾经引起全社会误解的“有序开发水电”的描述,改成了“积极发展水电”。最近一段时间,这种诬蔑水电开发过度的指责,又开始指向了小水电。 其实,与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使用完全相反,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根本就不存在着所谓的“过度”问题。因为世界上任何可再生能源的总量都是有限的、宝贵的。而且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越能够体现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所以,走遍全世界所有的地方,我们几乎都无一例外的看到:水电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也越好。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无论任何伟大的人类文明,我们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得有失。所以,小水电的开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我国的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小水电的水资源调控作用,有时候也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某种误解。 例如,今年年初就有一篇题为《长江中下游大旱:小水电站成抗旱 “ 拦路虎”》的文章。曾批评是小水电加剧了旱灾。理由是“在江西修河流域,因上游水电站不放水,导致下游 2 万亩早稻田得不到及时灌溉。在上级部门干预下,电厂才开闸放水,但已造成农田受旱损失。”。然而,这不过站在水电站下游的一面之词,而且毫无逻辑和道理。那座小水电不肯放水,一定不是它的本意。因为不放水发电,水电站也不能赚到钱。记得就在去年西南大旱的时候,曾经有反对水电的极端环保人士,尖刻地批评说某地的小水电,竟然在大旱之年,只顾着把宝贵的水资源用来发电赚钱,没有把水资源保留下来让当地群众使用,严重的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 可见,在大旱之年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原本是帮助我们调控水资源的小水电却成了替罪羊。如果小水电不发电只把水留下来,虽然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生产,但是,下游的群众的用水就可能成了问题。其实,小水电本身并不消耗水资源,它只不过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控制水资源的手段。不管发电与否,都不会影响水资源的总量,而仅仅影响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大旱之年水资源的分配一定会是矛盾重重,但是如果有人仅仅因为对水资源的分配不满,就诬蔑是小水电加剧了旱灾,显然是不公正的。 当然,我国小水电的管理也不是一点没有问题。由于我国的水资源总体紧张,一些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的发电,导致部分河段的脱水、甚至断流的现象也确实是存在的。然而,这只是个别小水电管理上的某种缺陷,决不是不可解决的。我国的水电开发和管理确实还需要改进和提高,但这既不能说我国的小水电的开发已经过度,更不能说小水电的建设本身是错误的。某些记者利用个别小水电管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来诋毁和抗拒中央大力发展小水电的方针政策,诬蔑水电开发的误导宣传,完全是违反逻辑的。只要我们分析一下这些诬蔑水电发展的各种理由,都不难发现,它们如果不是违背了客观事实,就是歪曲了国家的政策。 例如,国家曾明令禁止地方官员投资小煤矿。但是,国家却鼓励农村地区的小水电的自建、自营、自管。所以,对于当地的一些农村干部为了贯彻国家的政策,带头参股建设小水电的行为,我们不仅不能批评,还应该大力宣传、鼓励。因为这才是积极贯彻国家政策。而我们的一些媒体却喜欢像揭露官员参股煤矿一样的炒作小水电的集资开发。再比如,为了说明小水电的开发是为了牟利,有些媒体故意拿出个别上市公司中最优质的水电资产的利润高达 37% 的例子,来说明小水电开发的暴利堪比煤老板。而事实上,根据水利部门对全国小水电的抽样调查,目前我国的小水电上网电价普遍较低,整个行业都存在着经营困难。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少量盈利,三分之一保本经营,三分之一亏损严重。如果不能适当的调整上网电价,将会严重的干扰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落实。 总之,我们应该承认: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一贯坚定的支持小水电开发的政策,决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管我们反水坝的欺骗宣传能找到多少诬蔑小水电的“证据”,都不可能改变小水电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进步作用。不仅如此,我国社会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包括小水电在内的水电开发不足造成的。所以,当前一些媒体记者诬蔑,我国小水电的开发已经过度的炒作,非常不利于我们国家和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39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舟曲0.2亿的水电税收与50亿的救灾资助
热度 1 zbt92 2011-9-1 15:38
文 / 水博 今年的 8 月 2 日央视的《经济半小时》找来了一个号称成功预报了日本大地震的大仙和一个假冒地震局研究所专家的骗子,着实把舟曲的小水电开发狠狠的恶心了一把。也许央视记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我国的小水电发展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2002 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在国家鼓励电力投资的推动下,社会上确实挂起了一个乱建小水电的风潮。以至于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四无”小水电。这些“四无”的小水电,很多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为此从 2003 年起国家水利部已经联合各地政府,开展了清理“四无”小水电的专项治理。目前,已经在全国治理和关停了五千余座“四无”小水电。 但是,我国小水电的问题还不仅仅出在“四无”上。因为我国的小水电普遍开发的比较早,很多小水电当年建设的时候,国家还没有环境评价的要求和意识。所以,很多当年国家合法建设的小水电站,在小水电的专项治理活动中,仍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通过现在的环境评价。这就使得全国各地都有一批当年国家完全合法的小水电,不能通过某项环境评价的矛盾。最近社会上炒作的,所谓舟曲的小水电只有一个通过了“安评报告 ” ,以及神农架的小水电 70% 都没有通过“环境评价”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一个如何解决早期建设的小水电的历史遗留问题。而绝不是舟曲和神农架现在又出现了“四无”小水电泛滥。 多数老旧小水电不能通过环境评价的问题,都出在了引水式发电对河流脱水、断流的影响问题上。所以,如何解决好引水式发电的小水电问题,已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了。目前,在这一方面,地方经济部门和环保部门确实存在着矛盾。环保部门要求引水式小水电,必须要保障下泄 10% 到 30% 的生态流量。而经济管理部门对小水的电价又卡得很死,让本来就处在生存边缘的小水电,根本就没有经济能力保障释放生态流量。试想:如果我们国家也能像一些欧洲国家一样,对符合绿色标准的小水电给予价格上的优惠,那么小水电的经营者难道会拒绝:既能保护了环境,又能多赚钱的好事吗 ? 然而,某些媒体的记者不是客观的反映我国小水电历史和管理体制上的这些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乘机找来一些反水坝、反水电的伪专家在媒体公开的污蔑我国的小水电开发。似乎舟曲和神农架地区有出现了“四无”小水电的泛滥。从而引起了社会上一场攻击污蔑小水电开发的风潮。让很多人觉得,这种舆论与今年的一号文件和最近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的“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的要求背道而驰。 很多攻击小水电的舆论,包括央视《经济半小时》都认为舟曲的水电建设干扰和破坏了灾后重建。记者居然公开拿什么,舟曲水电的税收不过 每年 2000 万元,而国家的援建资金 50.2 亿元的数字进行炒作。言外之意,不过是理所当然的推论舟曲的小水电,不仅是破坏生态的祸首,而且还是产生泥石流灾害的根源。所以,央视记者讽刺舟曲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 2000 万税收,不惜让国家花费 50 亿来资助他们灾后的重建。 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正是因为舟曲的水电开发不足,才导致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所以,舟曲在遭受了泥石流灾害后,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小水电是非常正确的决策。舟曲的水电不仅能为当地创造税收、提供能源、保护生态,而且还有可能从根本上让舟曲完全摆脱泥石流灾害的威胁。从让国家今后再也不用再给舟曲巨额的救灾资助了。 记得当年舟曲的泥石流发生之后,就有国外的极端环保势力借机制造谣言说,是舟曲的水电开发导致了泥石流灾害。而后来舟曲的国土部门正式出来辟谣说。这场带来灾害的泥石流,恰恰发生在没有任何水库和水利设施的 罗家峪沟和 三眼峪沟。请注意,这绝不是巧合,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重大的泥石流灾害基本上都是在没有开发水电的地方。因为这完全是有科学道理的。 首先,系统全面的水电开发之后,必然会把河水中的能量用来发电,它就不可能还有更多的富余能量深切山谷制造出地质灾害。其次,全面地水电开发必然要调控水资源,试想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了洪水的泛滥,哪里还会有泥石流? 当然,去年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并不是来自河流,而是来自山谷中的瞬时洪水。那里确实无法通过建个水电站来消耗山洪的能量。然而,水电站的消能就能治理住泥石流的基本原理却不会错。只要我们把建水电站的消能原理,想办法用到泥石流防治上,我们就有可能治理住泥石流。 四川的文家沟也是泥石流的重灾区,曾多次遭受严重人员财产损失。最近他们通过“水石分治”的办法,成功地治理住了当地的泥石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所谓的“水石分治”,几乎就是我们的(没装发电机的)引水式水电站的翻版。 所以,治理泥石流的关键在于消能。能够建水电站的地方,应该尽量建设水电站消能减灾。即便不能建设水电站的地方,也还可以通过学习水电站的方式,通过消能来避免泥石的发生。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看这段四川文家沟治理泥石流的视频。 http://tv.people.com.cn/GB/150716/152574/152584/15169554.html 他们就是通过把山洪引进引水隧洞(非常类似现在舟曲的引水式小水电),来达到治理泥石流效果的。 所以,今后治理舟曲的泥石流的根本出路,不仅在于要充分开发水电,而且还在于要学会用水电消能的方式来减灾、避灾。 总之,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恰恰是由于当地的水电开发严重滞后造成的。加速舟曲的水电开发,和采用水电的消能方式治理泥石流,才是舟曲灾后重建的方向。所以,大家不要仅仅看到 水电 每年 2000 万元的说收,水电的效益远不在于它的产值,而在于在不远的将来,从根本上节约国家再次拨付 50 亿元的灾后重建资金和避免当地群众再次遭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章《是什么让舟曲与水电站建设纠缠不清?》 作者: 来自:中国传动网     就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一周年的日子里,央视一档聚焦水流困局的节目披露,舟曲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有 68 家,只有 1 家通过安评并到地震局登记注册。大批无证小水电项目的无序上马,致使当地植被和环境破坏严重,泥石流隐患巨大,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我们并不否认舟曲恢复重建的成就,但是,仅从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和相关数据的分析中,就不难发现舟曲建设水电站的深刻矛盾。事实上,这一矛盾是我国政府职能和央地关系内在缺陷的具体表现。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 水电开发给舟曲地方财政带来了一年 2000 万元左右的税收,但是,因为一次特大泥石流造成的灾害,中央和省级财政需要投入的援建资金就高达 50.2 亿元。 ” 当然,直接对比这两个数据,可能过于简单,但可以通过分析援建资金的结构,来看看舟曲每年 2000 万元税收的代价。援建资金 50.2 亿元有八个方面的支出,主要是城乡居民住房,还有城镇建设、公共服务支出、基础设施、白龙江沟道整治、灾害治理、产业重建和生态环境。城乡居民住房这一块 7.2 亿元,白龙江沟道整治 3 亿元,生态环境 1.9 亿元。也就是说,这些支出部分是天灾的成本,部分是人祸的成本,而且,天灾背后还有人祸。所以,无论怎么说,这个 50.2 亿元中有相当部分是过去一个时期,环境特别是植被严重破坏的成本。由此推论,按照现在这样的方式在白龙江上建设水电站,未来一个时期财政肯定还要支付巨额的社会成本。   其实,即便舟曲县政府的有关部门,对于建设水电站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当地环保和地震等部门就明确态度:白龙江流域不适合建水电站。但是,舟曲县招商局就表示,像舟曲这么贫困的地区,如果不开发水资源,会继续贫穷落后,假如这些水电站全部开发起来,就可以发展其他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政府部门内部的看法不一致,暴露的是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的矛盾和困境。   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政府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是直接参与和干预经济建设?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来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自身的改革滞后,职能转变不到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无解了。   经验表明,政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做好规划,并保证规划的落实。早在 2007 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并于今年 6 月正式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提出,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 “ 三大格局 ” 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开发模式。舟曲所在的甘南州,大部分地区属于生态地区和限制开发地区。当中央政府作出这一规划后,地方政府理所当然地要落实这一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具体指导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政府改革的中长期目标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直接的经济职能将趋于缩小,包括资源环境保护在内的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将上升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当然,这里有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权与事权上匹配的现实矛盾,简单地批评地方政府短视,为了一点税收上这些不该上的项目,是不公正的。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分税制改革,划分央地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对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地方政府重要的事权是通过资源环境保护,维护生态价值。因此,分税制的安排和转移支付,都要保证地方政府在其他正常开支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资源环境保护开支一方面使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有物质基础的保证,另一方面,使资源环境条件不继续恶化,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舟曲泥石流灾害后一次性 50.2 亿元巨额开支的发生。
3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热度 2 zbt92 2011-8-15 15:07
水博评论: 和任何行业的发展一样,我国的小水电开发确实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新闻媒体反映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小水电的发展,是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表现。但是,揭露问题的目的一定要是为了规范小水电的开发,而不是散布攻击诬蔑的小水电的各种谣言。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前我国的主流媒体就挂起了一股,利用反水坝的造谣专家,借口小水电发展中的不足在媒体上公开诬蔑小水电的风潮。在 8 月 2 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诬蔑小水电的节目误导下,现在社会上已经掀起了诬蔑小水电的狂潮。一批惯于造谣反水坝的所谓专家,也都粉墨登场。 2011 年 8 月 15 日《楚天都市报》又发表了一篇诬蔑小水电的煽情文章《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4 大流域大面积断流》。 这篇的报道中提到的瓮立达,就是一个造谣诬蔑水电的老手。为了反对和污蔑中国的水电开发,他曾多次公开的造谣说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已经超过估计了国际警戒线。现在,这篇文章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一直以来,水电被认为是 清洁能源 。早在 2001 年,专家翁立达就公开反对这种说法。”。 水电是不是清洁能源是一个客观现实,绝不是什么人根据自己的的感觉说了算了的。如果因为有个别水电站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就否认水电的清洁能源性质,那么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清洁能源。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水电定义清洁能的可再生能源,那是因为水电不仅能够发电成为人类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力,而且还能够通过调蓄水资源发挥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某些引水式的小水电开发,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部分河流的脱水、断流的问题,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但这不能当成造谣诬蔑水电不是清洁能源的理由。通过保障适当的生态流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许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 特别是在一些地区,某些河流的断流也未必就是什么灾难。例如,河南的云台山地区,早在 50 年代就因为修建了一座蓄水的水库而造成了地面河流的断流,但是,由于没有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几十年来当地生态环境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由于地下暗河的存在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从云台山的经验来看,神农架地区有个别河段的脱水,也未必就不是一种让生态环境更丰富的好事。 就在今年的 5 月 7 日,水利部刚刚召开了《全国农村水电暨“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会议》,大力强调发展小水电对于我国减排温室气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对于此次会议,李克强副总理批示: “ 发展农村水电建设综合效益显著,经验值得总结。发改委要和有关部门继续协同配合,把这件事办实办好。 ” 回良玉副总理批示: “‘ 十一五 ’ 时期,在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 十二五 ’ 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水电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 ” 。 水利部部长陈雷也在会上作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 “ 十二五 ” 农村水电新发展》的报告。可见大力发展小水电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国策。关于小水电应不应该发展,是不是清洁能源,我们应该听谁的?听信伪环保造谣专家和记者的,还是听党中央的? 诬蔑文章《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4大流域大面积断流〉 来源:《楚天都市报》 神农架是“华中之肺”,省委、省政府长期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然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神农架林区内,竟出现了100座小水电站。   7月8日,记者接到林区农民姚楚成等人的来信。信中称,他们所在的宋洛乡即将上马新的水电站,3条小河将被拦腰斩断,筑坝发电。   7月中旬至8月中旬,记者与专家联合调查发现,神农架林区内已建成小水电站90座,在建10座,拟建2座,另有2座列入规划。小水电站造成河流反复断流,神农架整体生态遭受威胁。   记者调查发现,林区已建成的90座水电站中,88座为梯级开发的引水式电站。河水被坝体拦截后,通过山体内开掘的隧道,引到下游发电后排出。在离出水口不远处,河水再次被斩断,通过山体隧道,引到下一座电站,原有河道废弃断流。   林区有堵河、南河、香溪河、沿渡河4大流域,记者走访了其中的51座引水式水电站,一路看到,除个别水电站老旧失修导致坝体漏水外,其他水电站的拦水坝下,河水均出现断流,河床裸露。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河流也未能免受小水电站之灾。除已建成的榨起沟、石柱河等8座水电站外,记者发现还有3座在建的水电站也处于保护区内。 图为:饶家河电站发电后,玉泉河断流,宋洛村从渔村变成“石头村”记者陈勇摄 图为:引水式电站示意图制图:刘阳陈勇 图为:龙潭嘴二级电站引水涵洞即将完工记者陈勇摄    这些年来,长坊河的好水成就了姚楚成的繁殖基地,繁殖技术已经成熟。   记者看到,长坊河里,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光着上身在抓鱼。这是姚楚成的10岁外甥孙明灶,捉鱼是他最大的爱好。他也许不知道,一旦电站建成,河里就只剩下石头了。   今年3月,河边已建起了炸药库,乡政府在村口已贴出通告,要求山民大力支持水电站建设,对于干扰、阻碍和破坏 工程 建设的行为,警方将进行打击。   筑坝的工程人员早就在农民张顺林家安顿下来。 项目 安全 员任强介绍,长坊河南边的中岭河水将被“南水北调”,在长坊河发电;长坊河北边的洪河水又被“北水南调”至长坊河发电。长坊村口将建起68米的大坝,3条河流的水在此汇合,供下游电站发电。   昨日,农民张顺林致电称,炸药库里已经运进了5吨炸药,中岭河畔山体内的隧道已经开挖。   4年前被叫停的水电站重新上马   流经宋洛乡的另外一条河流——玉泉河上的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   7月14日上午,记者从阳日镇出发,沿玉泉河溯水而上。记者在胡家坡附近看到,数十辆工程车来回穿梭。铁锤的开凿声混杂着机器声,粉尘漫天。龙潭嘴电站的拦水大坝正在建设,坝底的挖掘机正在挖掘已经干涸的河床。   据电站业主方代表刘传玉介绍,龙潭嘴电站装机容量达3.3万千瓦。早在2007年,该电站就准备动工,中途被紧急叫停,施工方直至2009年9月才正式进场。“我们晚发了3年的电,晚挣了3年的钱,所以现在要抢工程!”正因为这样,施工方在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都大为增加的主汛期,依然冒险大战。   一度被紧急叫停的电站还有3座:饶家河电站、两河口电站、里叉河电站。据知情人介绍,4座电站之所以被叫停,是因为《湖北日报》2007年的内参《神农架玉泉河梯级开发水电引争议》。该内参引起了当时多位省领导的重视。   记者走访发现,里叉河电站、饶家河电站分别于去年10月、今年6月建成发电,两河口电站将于8月底投产发电。   谈起电站,家住饶家河电站大坝下游、81岁的刘能不停地摇头,他的儿子刘洪国激动地说:“没有修坝的时候,河水有一人高。”   来刘家之前,神农架刚下了一场雨。即便是雨后,记者眼前的这条河最深的地方也不过30厘米。河床石头裸露,形成石滩。   刘洪国说,去年山里打引水洞时,没日没夜震天响的炸药把家里的房子震裂了,一家人睡觉时耳朵里都要塞棉花。尽管对电站的建设意见很大,刘家并未阻挠。刘洪国说,盘水村当年闹得很厉害,两河口电站照建不误。   据宋洛乡政府退休秘书吴吉禄回忆,2006年盘水村1组、2组的60户村民强烈反对建电站,并到林区政府反映情况。   2组村民范友英说,乡政府给群众做工作,承诺玉泉河的水一半用来发电,一半自由流淌。乡亲们要求立碑为誓,若违此誓,政府就要把坝炸掉,但此议最终遭到政府拒绝。   说起水电站,范友英有些不耐烦:“现在坝建了,河干了,鱼也没了,说这些还有啥意义?”   但说起鱼,范友英还是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以前夏天,这河里的鱼多得像下饺子似的。每户农家从河里打鱼就能挣四五万元。现在,河里连小鱼苗都很难看到了,尽是石头。”  保护区内的河流也不受保护   木鱼镇是神农架的旅游重镇。流经木鱼镇的3条主要河流是当阳河、三堆河和九冲河,属于香溪河水系。来自武汉的樊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沿路发现旅游胜地里电站星罗棋布,河里的水少得可怜,这里的生态“生病”了。他觉得,电站的管道裸露在青山外面,很煞风景。   记者在木鱼镇走访了24座电站,其中东沟电站、西沟电站、卢院电站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整个下谷坪乡都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榨起沟、石柱河等8座已经建成的电站外,还有3座正在建设。   太和村坐落在海拔900米高的太和山顶,从这里望去,右侧山体上正在大兴土木,不时传来炸药的爆破声。这里正在建设响水河电站。   板桥河已是沿渡河水系的最上游,在这里,记者发现了2个正在建设的电站——板桥河一级、二级。据工程负责人段炳和介绍,河的最上游是水能最小的地方,因此这个电站除引入板桥河的水外,还引入了另一条小支流——闹水河里的水。   段炳和说:“下谷坪乡还将建设装机4.5万千瓦的电站,筑96米高的大坝,让板桥河、黄溪河、马家沟的水汇合到一起,到下游发电。”   记者查阅林区 发改委 资料发现,段炳和所说的电站,已经列入规划。   大建水电站造成生态破碎   据林区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林区已建、在建、拟建和规划的水电站共有99座。记者走访后发现,目前实际数量已达104座。   原水利部、国家 环保 总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在神农架这个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地方,冒出来这么多水电站,不可思议!”   这些梯级开发的电站常常是首尾相接。记者在古水河驾车行驶17公里,就发现有6座电站,还有1座正在建设。上一座电站的水被拦截,穿山引水到下游发电后排出。距离出水口不远处,河水再次被拦腰斩断,穿山引水到下一座电站发电。除了个别水电站坝体老旧失修、坝体漏水外,绝大多数水电站的拦水坝下,河水断流。   林区农业局副局长田产宝在2007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称:宋洛河河长24公里,6公里断流。香溪河木鱼段30.5公里的河流上,有10.5公里断流。   专家翁立达调查后发现,断流情况远比上述情况严重,神农架的河流已经“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记者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剑伟博士描述了在神农架看到的情形,王博士惊呼“天啦”。他说,神农架共有35种珍稀鱼类,如多鳞产颌鱼、白甲鱼等,一旦河流断流,这些鱼类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7月14日,记者在木鱼镇偶遇首届“湖北十大环保杰出人物”、武汉大学胡鸿兴教授。胡教授对神农架的生态保护非常关注,每年都带学生去神农架进行科考。对神农架的大建水电站,胡教授深表痛心。他说,河流断流对游禽和涉禽影响也很大。没了可供产卵的水,神农架水陆两栖类动物的繁殖很成问题。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总工黄茁认为,河流断流会造成整个水生生物链的断裂,进而导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减少甚至灭绝。山区的河流与地下水相连,河流断流将使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沿岸植被的生长。   一直以来,水电被认为是 清洁能源 。早在2001年,专家翁立达就公开反对这种说法。“所谓清洁能源,应该符合环保概念,水电站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不能简单称之为清洁能源。”   翁立达称,水是整个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像人体的血脉。这些水电站就像在血管里形成的一个个血栓,对神农架整体生态构成严重威胁。   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认为,神农架现在树木不让砍,野生动物不让捕,矿山也限制开发,但林区也需要GDP快速增长,水力发电污染最小,“一本万利”,应该大干快上。   林区环保局资料显示,在神农架100座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中,只有29座通过环评审批,环评通过率不足30%。   与记者同行调查的原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痛心地说,神农架是三峡库区的最大绿色屏障,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目前河流已经被水电站肢解得“体无完肤”,林区整体生态遭受威胁。   林区副区长杨晓发介绍,林区政府早已意识到电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2008年就曾启动过小水电的关停试点,但因补偿资金不到位而搁浅。   专家翁立达认为,神农架“大跃进”式发展小水电,无异于“饮鸩止渴”,不符合 科学发展观 。当然,神农架林区经济发展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好“华中之肺”。 小水电破坏神农架四大流域生态   神农架是世界中纬度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绿色宝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发展冲动催生小水电“大跃进”   因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神农架是全国惟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1981年,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提出:“湖北保不住一个神农架是犯罪”。2003年,省委、省政府为神农架确立了“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16字方针。   而现实情况是,神农架是国家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当地百姓曾流传一句话——神农架是“村级的财政、乡镇的人口、地级的行政、国家级的保护区、世界级的资源”。2004年,神农架在全国率先申请绿色财富核算试点。经权威估算,神农架的绿色GDP为236亿元。然而直到去年,神农架的地方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亿元,在全省各市州中位列最末。   强烈的脱贫渴望,让保护与开发的天平,逐渐向后者倾斜。于是,逐利的手伸向了神农架保护 政策 相对宽松的水资源。   跑马圈河:水电局长也是电站股东   如果不是屋后的山上有裸露的引水管道,没人注意到位于宋洛乡长坊村4组这家紧锁的农屋,竟然也是一个水电站。   一台装机容量仅75千瓦的发电机轰隆隆地运转着,旁边放着洗衣机,地上散放着土豆、农具。   农民李万红从2004年底开始看管这家电站。他说,每发一度电,老板付给他3分钱。这个电站每年可以发10万度电,他可以拿3000元。尽管每天与噪音相伴,但他觉得这个差事不错。   老板李明昌要他每2小时做一下记录,但他记录了2年就放弃了。因为近6年间,老板从未来过电站。然而,老板每年坐收2万多元的利润。   投资小、风险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这是当地人对小水电的一致看法。   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说,2000年投资一个电站,每千瓦只需3000元,五六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投资每千瓦要7000—10000元,收回投资也只需要10年。   2000年是林区水电站建设的分水岭。此前,林区水电站主要为国有和集体两种形式。2000年以后,民间资本尤其是外来资本大量涌入,跑马圈河,林区水电站一哄而上。   神农架最早的电站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全区有电站29个。在之后的10余年间,林区建成的电站多达61座。截至“十一五”期末,林区水电站总装机量为12.46万千瓦。到“十二五”期末,这个数字有望达到24.5万千瓦。   谈起小水电建设,陈光文抑制不住激动。早在2004年,他在宋洛乡当党委书记期间,就提出要把水资源丰富的宋洛乡建成“水电之乡”。   在民间资本投资的小水电项目中,一些拥有着广泛人脉资源的地方官员也成了股东。记者在下谷坪乡采访时,当地老百姓传言,该乡有多家电站的“幕后老板”就是林区某局局长,他曾经当过乡领导。   陈光文坦承,自己在宋洛乡当党委书记时,在某电站入了10万元的股份。如今,他每年能拿到1万—1.5万元的分红。   不少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懊悔自己“醒悟”太晚,错过了电站投资的大好时光。因为到2006年,神农架可开发的流域几乎被“瓜分”完毕。 管理 混乱:70%的电站未经环评审批   在陈光文局长看来,2006年之前是投资电站的最好时期,除了有水可圈之外,审批程序也非常简单,“只要拿个实施方案,电站就可以动工。”   到了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出台了“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国家要求清查无立项、无 设计 、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电站。   这一年,24座小水电站的老板到林区水电局补了手续,水电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   同一年,林区环保局也对在建的30个电站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与水电局的“宽容”不同,环保局否决了大多数电站的环评。   林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甘萍称:“神农架太敏感了!要是把环评都批了,这些电站都合法了,万一出问题谁来负责?”   据了解,截至目前,林区所有水电站项目中,已通过环评审批的只有29座,环评通过率不足30%。   没有经过环评审批的水电站,或照常引水发电,或大干快上。   对此,环保部门只能干瞪眼:“我们没有办法让电站停产整顿。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打个调研报告给政府。”   国家层面祭出的整治小水电的重拳,未能对神农架小水电的管理、开发起到刹车作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大倒苦水。他曾担任过林区环保局局长,但他认为,环保局局长不好当。为了让一些建设项目尽快拿到环评资质,他要经常到省里疏通关系。有一次,省里的部门领导跟他开玩笑:“你到底是环保局局长,还是招商局局长?”  乘“机”而上:水资源保护相对宽松   相关理论数据显示,神农架林区水能资源蕴藏量为5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45万千瓦,现已作流域规划的有31万千瓦。   在陈光文局长看来,神农架的水电资源应该继续开发。目前林区每年的发电总量为4亿度,每年的丰水期,林区所发的电可以基本满足需要。但是到了枯水期,就需要买电。这种“反 供电 ”价格为0.58元/度,但是卖给农民的 电价 只有0.51元/度,地方政府每年为这个差价要补贴千万元。   作为环保部门管理人员,甘萍没有轻易审批水电站的环评,但她认为,水电站对神农架的发展曾做出贡献。“小水电站解决了边远山区用电问题。”甘萍说,她的婆家在红坪乡,1993年她结婚那会儿,当地还点的是煤油灯。到了1999年,村民们才集资建起40千瓦的“袖珍水电站”。“通了电,大家欢欣鼓舞,女人们在灯下掰苞谷米,到凌晨1点钟还舍不得睡觉。”   2000年水电建设热潮在神农架兴起,还有内在动因。这一年,神农架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关闭了80多家森工企业,长期形成的“一木独大”的产业格局彻底终结。这也导致了地方工业经济滑坡,职工下岗,农民减收,财政紧张。神农架对发展的渴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树木不能砍,野生动物不能捕,湿地不能开发。于是,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保护政策相对宽松的水资源。   陈光文说:“这些年,媒体盯着神农架,对林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神农架要保护,但一味地保护,农民怎么办?公务员怎么办?神农架人民也要生存。”做过乡党委书记的他坚信:“领导在位子上,不搞建设,农民要恨死他。他走了,谁也不会念他的好。”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表示,都说要把保护神农架作为干部的考核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怎么定?搞建设,GDP搞上去看得见;搞保护,搞得再好谁摸得着?   老百姓的脱贫动力以及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让水电建设成了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下的现实选择。   水电的发展为神农架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2010年间,水电税收从2132万元增至2500万元,水电税收贡献率多年维持在15%左右。林区财政局领导介绍,在建的水电站建成以后,水电每年的税收有望达到5000万元。  现实选择:一边喊关停,一边还在大建   其实,神农架建设小水电站致使生态破坏的问题,早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省水利厅 农电 处副处长叶恒奎介绍,2008年,由省发改委牵头,启动神农架影响生态环境的水电站关停试点工作。其目标是:在2008年底,林区凡装机容量在2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一律关停并恢复原状。在2010年底,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一律关停。在国家及省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后,逐步关停10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   然而,这一试点工程因补偿资金不到位而流产。   记者在省环保厅、省水利厅采访时,相关负责人均称,2006年以后建设的水电站均要求下泄正常河流量的10%—30%作为生态水,维持河流生态。林区党委副秘书长刘生策称,早在2003年,林区就要求引水式水电站打“生态孔”,保证河道里有可供水生物生存的生态用水。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未发现一处引水式水电站预留了生态水。梯级开发的引水式电站,常常是首尾相接,寸水必争。极少的坝体能够渗漏一点水,都是由于坝体老化失修造成的。   生态水为何不能确保?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反问记者:“每一滴水都能带来利润,你要是电站老板,会不会让钱白白流走?”   林区政府副区长杨晓发称:“神农架小水电不利于生态保护。我们愿意为了生态保护,牺牲眼前利益。”他强调,今后要逐步关停公路沿线和保护区内的水电站。   口头大喊关停,为何却出现大建水电站的局面?杨晓发的解释是,新建的电站都是带有水库的库容式水电站,不会造成断流。   记者调查发现,正在建设的9座电站中,除了2座电站有水库外,其他电站都是引水式电站,即穿山引水导致原有河道干涸的水电站。专家翁立达说:“水电开发的税收交给地方,而破坏后的修复则由国家买单。追求短期的利益带来长期的生态破坏,无异于饮鸩止渴。神农架发展小水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神农架林区共有堵河、南河、香溪河、沿渡河4大流域。这些流域上,已经建成水电站90座,在建10座,拟建2座,另有2座列入规划。7月中旬至8月中旬,记者走访了其中的51座水电站。   青山依旧,秀水不再。趟水过河、鱼儿撞腿的情形,已成为山民们的美好回忆。   水电站的建设造成了河流的大面积断流。神农架林区内众多河流已经被切割成众多不连贯的河段,河流生态破碎,整体生态面临威胁。   “赶快抢救神农架的河流!”   “赶快抢救神农架的河流!现在水电站工程马上就要施工,再不阻止就来不及了!恳请您到神农架亲眼看看修电站给生态带来的严重后果,听听下游群众的意见。中国再缺电再穷,也不在乎神农架这几条小河,就让神农架的河水自由流淌,不要为蝇头小利破坏国家级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害国害民!”   给记者写信的其中一个农民叫姚楚成,今年43岁,家住香溪河流域的宋洛乡长坊村6组。5年前,他在当地投资了野生鱼繁殖基地。他的设想是,研究神农架境内野生鱼类的繁殖技术,再将繁殖的鱼苗卖给养鱼农民。这样既能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又能为野生鱼种的繁衍做点贡献。   7月16日,记者来到他位于长坊河畔的家中。车行至长坊河,水泥路变成土路,颠簸难行。   这恰恰是姚楚成选择在此建基地的原因。他说,在神农架有路就会有水电站。这里地方偏僻,他预计短期内不会建水电站。谁知他的基地刚建成,长坊河要建电站的消息就开始流传,让他心惊胆战。   老姚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近年来,神农架建起众多电站,大都是引水式电站。这类电站在山体内打隧道,利用水的落差发电。河水被大坝拦截后,沿着山体内的隧道流到下游发电。他亲眼看过许多河流因此断流,鱼儿消亡。他的繁殖基地正处于水电站的下游不远处,他深知,长坊河要是建电站,他的基地就完蛋了。(记者王昱晔 陈勇 《农民日报》记者何红卫)
2000 次阅读|5 个评论
规范小水电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热度 4 zbt92 2011-8-3 16:21
文 / 水博 8 月 2 日 央视经济频道的《经济半小时》和《今日观察》节目,集中报道了的白龙江流域的小水电的无序建设问题。的确,近些年来由于地方经济亟待发展的需要,小水电的无序建设问题一度非常突出。从 2003 年起国家就集中整治过小水电的无序建设,经过清查、整顿,全国已经关停了近 4000 座“四无”的小水电。但是,我们规范小水电建设的目的,决不是要打压小水电,而是为了让我国的小水电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所以,在清理违规的小水电建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求实的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地解决问题。避免把清理违规的小水电建设,变成散布伪专家、伪环保人士造谣诬蔑小水电谣言的欺骗。然而,央视的这一期节目,就有这种故意骗人的嫌疑。 首先,《经济半小时》的节目中所请的所谓“地质专家”就是有问题的。徐道一虽然是十几年前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退休的研究人员,但是,却是一个根本不懂工程地质,热衷于预报地震的“地震大仙”。他一直“研究”和鼓吹靠易经预报地震,不过,从来也没有预报准确过。当然,徐道一也和所有的地震大仙们一样,总是喜欢在事后,吹嘘说自己早就成功的预报了某次大地震。更可笑的是央视的记者,居然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帮助地震大仙骗人说,他成功的预报了日本的大地震。 不知道,咱们央视的记者的凭什么就相信徐道一预测到了日本的大地震?其实,就在日本大地震发生的前几天,正好有位新华社记者采访徐道一。他当时曾吹嘘说用他发明的理论如何成功的预测了去年美国发生的地震,但是,对他预测到了即将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却只字未提。而就在几天以后,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再见到记者时,他马上就改口说他事先就预测了日本大地震。可见,徐道一的预测,绝对都是的事后诸葛亮。 另外,央视请到的那位孙文鹏,从来都不是什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专家,他盗用这种身份,无疑有故意欺骗人的嫌疑。其实,就在中国地震局的地质研究所里,有专门负责工程地震安全的研究机构。有很多熟悉工程地质的真正地质专家。而我们的记者,不去请教这些真正在工程地质安全工作第一线的专家,而专门去找一些“地震大仙”和冒用专家身份骗人的伪专家。当然这两位骗人专家的炒作水电开发的立场是人所共知的,此前,就是这两位造谣专家曾经在怒江水电开发上大放厥词,胡说八道。为此,我们曾经专门请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所长、主任和多名专门从事工程地震安全研究的真正专家予以揭露。现在,央视又放着真正懂行的专家不去请,特地请两个喜欢哗众取宠的伪专家来评价小水电,无非就是想要得到一个否定小水电开发的专家意见来骗人。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伪专家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央视报道说“地质学家徐道一了解到,舟曲泥石流导致 41 个在建、已建水电站工程合计扰动地表面积达 322.83 平方公里,弃渣达 3834.8 万里立方米,这些工程与弃渣既破坏了河岸山体的稳定,巨大的石块又容易在狭窄河道中形成‘自然坝’造成堰塞湖。” 水电站的工程扰动确实存在,但是它对地质的影响可能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有可能会让地质边坡变得不稳定了,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让地质边坡更加稳定。据我们所知,任何一个水电站的建设者为了自己建设电站的安全,都不会让自己的电站处于地质危险之中。所以,一般电站的建设者都会对周围的危险地质情况进行一定的处理。所以,在实际当中水电站工程扰动的结果,通常都是处理和减少自然发生的地质灾害。至于工程建设中的弃渣,到底有没有“在狭窄河道中形成‘自然坝’造成堰塞湖”的可能,是完全可以在实际中观测到的。起码从我们央视自己拍摄的结果来看,这种情况分明就不存在。其实,不要说是在舟曲,即便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过水电工程的弃渣在“河道中形成‘自然坝’造成堰塞湖”的情况。因为,道理很简单,水电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河水的流动发电,如果水电站自己用弃渣把河流堵住了,你还能够正常发电吗? 至于骗人专家孙文鹏说的“西南、西北地区的山不是一个土包,是峭壁,切的很深的峭壁,本身就是不稳定,再加上山的地质岩石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因水一泡,松散的岩石哗一下子就下来了。”的情况,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结论完全相反。因为水库的蓄水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事情,而这些“因水一泡,松散的岩石哗一下子就下来了”的地质灾害,正好能解决我们最难以防止的随即发生的地质灾害。让那些在暴雨中随时可能爆发的地质灾害,在我们蓄水的过程中释放出来,不再威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减灾方式之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水电开发充分的地方,一般都会极大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央视报道中提到的“去年发生特大泥石流的甘肃舟曲,正加快上马水电站项目,目前全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已经有 68 家,而舟曲所在的整个白龙江流域,水电站项目已经超过了 1000 座”恰恰是治理舟曲的地质灾害的最有力措施之一。 另外,节目中一些地方官员的说法也是非常可笑的。例如,“对于舟曲这个地方到底要不要建设水电站,舟曲县地震台台长聂立民、土地局副局长张晓红态度明确:白龙江流域不适合修水电站。” 他的理由是“地质专家也向记者说明,白龙江处于一个大断裂带,从迭部到舟曲到武都的部分都是白龙江大断裂带。国土局副局长也告诉记者,这里的山体比较破碎,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地震滑坡泥石流三大灾害的高发区。” 请问这是什么骗人的地质专家说的?别说我国西南地区哪里没有地震断裂带?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本、美国哪一个不是在地震断裂带上?难道这些国家都不能建水电站吗?为什么就是舟曲不能修建水电站?我国的岷江也是在龙门山等大断裂带上,而且还发生了 8 级的大地震,数千座水电不仅没有一座水电站产生了次生灾害,而且很多水电站还成为当地抗灾、救灾的重要依托。所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从来也没有过地震带不能建水电站的先例,而是要科学的建设水电站。 央视的报道还说“张晓红告诉记者,造成去年舟曲八八特大泥石流的滑坡体积是 200 万吨,而像索尔图滑坡、泄流坡滑坡这些 “ 巨无霸 ” ,滑坡体达 13000 吨,并且在 1981 年和 1991 年都发生了滑动,堵住白龙江,淹没了县城,直到现在还在慢慢滑动。在这样的地方进行水电站开发,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特别需要告诉这位国土部门官员的是,正是他的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才导致了舟曲遭受巨大的泥石流灾害。最近,我们正在制作一部科普的宣传片,特别强调减少地质灾害的根本在于“消能”。必须说明的是“ 2010 年 8 月 8 日 ,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灾害造成 1471 人死亡, 294 人失踪 , 2500 多人受伤”的灾难,恰恰是舟曲地区的水能资源丰富,且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巨大的能量必然会去不断的切割山谷,制造出各种灾害。如果我们把水能利用起来,把水资源调控好,没有了洪水肆虐,怎么可能还会产生泥石流? 去年舟曲的泥石流之所以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正是由于我们治理泥石流的措施不当的原因。我们国土部门在以往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没有注意解决好消能的问题,而只是在山谷中建设了一些拦挡坝,想被动的阻挡泥石流。然而,这些拦挡坝虽然能够挡住小型的泥石流,却不仅挡不住大的泥石流,而且,一旦遭遇到大的泥石流,还会起到积蓄能量把小灾变成大灾的相反效果。 既然,舟曲在 1981 年和 1991 年以及 2010 年都发生了阻断白龙江的泥石流,就足已说明舟曲的泥石流并不是水电建设所造成的。相反,倒有可能是水电建设长期不足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建设更过多的水电站,把河水的能量充分利用起来,不让它再去制造地质灾害,同时,把消能减灾的理念也用到我们的山洪防治上去的话,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舟曲不断受灾的局面。 由此来看,央视的“记者发现,水电开发给舟曲地方财政带来了一年 2000 万左右的税收,但是,因为一次八八特大泥石流造成的灾害,中央和省级财政需要投入的援建资金就高达 50 亿两千万”的感慨,完全走错了方向。加速舟曲的水电建设不仅能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而且还能有效的减灾、防灾。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倒是应给警惕那些把中央投入的资金,不能用于科学的减灾,不能达到预想的减灾效果。例如,继续花钱建设一些把小灾变成大灾的挡水坝,等等的愚蠢行为。 此外,舟曲的原始植被遭到破坏是产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水电建设的结果因为需要蓄水发电,肯定会增加水域面积和当地的水汽蒸发,有利于植被的恢复。这一结论几乎无须争辩,因为全世界的水库电站建成之后,都会让周围的植物生长的更茂盛,几乎没有一个例外。所谓,水电建设将破坏的植被的说法,只能是些某些暂时的个别现象。从长远来看,水电建设一定是会有利于植被的恢复,进而也会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 另外,央式对舟曲小水电站无序建设的批评中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节目中曾多次强调舟曲的小水电站数目过多。其实一条河流的水能资源的多少是确定的,建设的电站数量越多,说明每一个电站的规模都比较小。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都有把一个大电站,分解成多个小电站建设的趋势。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电站数目多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其次,在国家 2003 年大规模的治理小水电无须建设之后的今天,所有的违规建设者都应该知道建设“四无”的小水电的巨大风险,即使建成之后,也最终要被拆掉。所以,我们觉得舟曲的所有小水电几乎都是违规建设的现状,一定还有记者没有查明的原因。也许是当地的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种水电建设种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在大水电的建设中也是存在的。 例如,央视在节目中提到的溪洛渡水电站的违规建设问题,就是典型的管理部门的失误。当年,环保部门不能区分水电前期工作与开工建设的不同,把开展前期工作的溪落渡水电站误认为是违规开工建设。盲目叫停之后,才发现溪落渡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是由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完全符合建设程序。事后,由于已经进行新闻大幅度的炒作了之后环保总局自己没办法下台,只能提出开展前期工作的水电站也要进行环评的新要求。 2009 年环保部叫停金沙江水电站的事件,也早就有了结论。所谓违规建设的问题主要在于,环评报告按期报上去之后,迟迟得不到答复。因为,水电站的建设一旦中途停工,有可能会危及到汛期的安全度汛,因此,当地省政府要求施工企业在汛期到来前进行截流,保障安全。所以,工程被叫停之后,一直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处理的“责任人”,最后,只能环保部门自己按规定批准了批评报告,继续让人家施工。这哪里是建设者违规?分明是管理者犯糊涂,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如果记者不相信的话,可以去采访一下环保部,问问他们怎么解释自己叫停了工程之后,没有任何处理结论就稀里糊涂的又恢复开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由此可见,水电站的建设出现违规现象,也并非就一定是建设者的责任。尤其是舟曲地区所有的水电站都违规的怪现象,一定是有记者没有察觉到的原因。在这方面,央视应该请懂行的专家出来说话,而不应该故意请两位根本就不懂水利和水电的嘉宾来做评论,莫非只有不懂专业的嘉宾才能按照记者自己给出的资料进行评论?如果,他们的现场访谈请到的是节目中曾出现过的王浩院士,或者是周大地研究员,央视记者们不可能得到他们想要表达的观点。我认为他们之所以只是在片子中只引用王浩和周大地的一、两句话,完全有断章取义的可能。因为,在这起节目播出之前,央视的记者也曾经两次采访过我。我在对无序开发表达否定意见之后,也对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且告诉他们,小水电的开发建设不仅是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减少地质灾害的需要,更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发展项目。在国家已经大力整顿了小水的无序开发建设之后,大规模的违规建设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一定是当地的管理程序上出现了什么纰漏。 总之,央视的这一期节目为了要达到否定和诬蔑舟曲水电开发的目的,故意回避真正的业内专家,而把社会上哗众取宠的骗子搬出来忽悠人。其实,稍有科学素养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节目的水平如何。如果我们相信“骗子专家”舟曲的水电建设是“不要命”的话,那我们就应该相信“骗子专家”,曾经成功预测到了日本的大地震。如果我国真有这样的天才,能不获得诺贝尔奖吗?央视的记者们应该着重挖掘和报道“地震大仙”准确预测日本大地震的事迹。大家想啊,连外国的大地震都预测的这么准确,那么我们中国今后的大地震绝对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此,我们强烈要求央视《经济半小时》的记者深入报道“地震大仙”的伟大发明。看看是我们国家埋没了人才,还是地震大仙的骗术“高明”? 参考资料一:《经济半小时》 参考资料二:《今日观察》
4041 次阅读|7 个评论
如何保障发挥我国小水电的碳减排作用?
zbt92 2010-4-22 16:01
文 / 水博 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大陆地区技术可开发量达 1.28 亿千瓦。由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小水电的开发与利用,坚持政府扶持,并明确了小水电 自建、自管、自用 的发展原则,充分的调动了全社会积极性,使得我国的小水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第七个五年计划起,国家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开发小水电。水利部连续在五个 五年计划 中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并已经在 106 个县进行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和群众开发小水电的积极性。 截至 2008 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小水电站 45000 座,装机容量 5100 多万千瓦,年发电量 1600 多亿千瓦时,约占我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 30% ,在建规模达 2000 万千瓦。 按照 2008 年全国 6000 千瓦时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349 克 / 千瓦时计算,我国小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5600 多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4 亿吨、二氧化硫排放 70 多万吨。 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广泛分布在全国 1700 多个山区县,与退耕还林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 398 个县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我国政府始终把发展小水电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就地开发,就近供电,并通过提供劳务、入股等方式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通电问题,还带动了农村通水、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减少了山区林木砍伐,还促进了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贫困地区就业增长和产业发展。通过开发小水电,全国 1/2 的地域、 1/3 的县市、 3 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农村水电地区的户通电率从 1980 年的不足 40% 提高到 2008 年的 99.6% 。我国小水电发展在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 小水电 优先调度 、 全额上网 等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小水电的蓬勃发展。然而,也不能否认由于小水电点多面广分布在全国各地,我国小水电的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前几年各地方跑马圈水建设四无小水电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给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过国家水利部的大力整顿之后,目前,四无小水电无序开发的情况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前一阶段的无序开发、恶性竞争,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最近以来,很多地方连续报道小水电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小水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有些地区的小水电企业甚至百分之百的出现严重亏损。一些地方的小水电协会组织发出呼吁,强烈要求按照电力法中同网同价的精神提高小水电的上网电价。笔者认为,对于小水电企业的现状和这些要求,我们应该深入调查,客观加以分析,保障国家扶持小水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得到落实。 首先,从宏观上我们应该保障国家对小水电的政策扶持的切实落实。小水电是我们宝贵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其开发成本和电能质量都比风能、太阳能发电要好得多。为了能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投入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高额补贴,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然而,如果我们同时却放松对更经济、更有效、更大量的小水电的支持力度,从改善我故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的大局来看,这绝对不能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从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投资效率和实际效果来说,我们对小水电的支持,绝对应该放在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前面。然而,目前我们国家对更经济、更有效小水电(包括大型水电)这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显然与我们对风能和太阳能的支持力度还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我们能够给从思想上和优惠政策上像扶持风能、太阳能能那样的支持小水电的发展,那么我们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效果,肯定会更加迅速、更加有成效。 目前我国大、小水电发展的困难各有不同,大水电主要受制于妖魔化水电的社会舆论,开发建设阻力较大。而小水电则更主要受到上网电价的困扰。目前,绝大多数小水电经营困难、入不敷出。这种全行业严重亏损的局面如果不能改变,对我国小水电事业的长期发展肯定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根据最近几年我国社会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客观的提高小水电的上网电价是保障我国小水电事业继续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当然,提高的幅度应该以社会的平均实际的成本为依据,不宜盲目的采用同网、同质、同价的简单处理办法。电力法中虽然有相关的政策建议,但是,那只是对未来采取竞价上网时的一种建议。目前我国实行的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的调度办法和对可再生能源优惠的政策,本身就是与电力法中的同网、同质、同价和竞价上网的目标相矛盾的。实际上,由于电网管理部门对电力质量的理解,往往更倾向于它的可调度性。所以,如果真正按照同网、同质、同价和自由竞价上网的市场化管理办法,不仅我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上网将会完全没有任何机会,而且,恐怕我国小水电的处境也未必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好。 此外,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小水电企业普遍亏损的现实,与前一阶段小水电的无序竞争有一定的关系。除了无序开发的四无小水电之外,一些不规范的小水电的规划设计也存在着夸大发电站效益的情况,以至于一些投资者在电站建成之后才发现上当。同时,由于开发过热,一些小水电的开发权经过多次易手、炒作,也无疑会大大增加小水电开发的成本。 例如,根据 2010 年 4 月 9 日的楚天都市报 (特约记者周光兵)报道,恩施州利川市首次公开拍卖水能资源开发权,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等两家企业以 972.6 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得 5 座电站总装机容量 2.5 万千瓦的开发权。这还是在小水电开发热降温之后,比较规范的竞拍结果,如果,在以前的无序竞争中多次倒手小水电开发权成本,可能要比这高得多。 当前的小水电企业经营困难,绝对有前几年开发过热的因素。这种大面积的经营亏损也是市场经济调节小水电投资过热的一种必然反映。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根据小水电企业的要求去提高上网电价,否则,很可能会刺激起新一轮的小水电无序竞争。当然,对于已经建成的小水电企业我们也不能采取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消极态度。因为,小水电企业不是一般的工业生产,如果大量小水电企业的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不仅可能会降低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产能,而且,很可能还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全问题。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想办法帮助小水电企业渡过难关。 对于多次转手抄买开发的权的公司和个人,有关部门应该协助小水电企业追讨中间商非法所得。一方面可以降低小水电企业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应该打击炒卖国家资源牟利的非法行为。对于确实资不抵债无力经营的小水电企业,可动员国有和属于地方政府的电力企业对其进行收购,以保障已建电站的正常运转。同时,还应该特别加强和鼓励小水电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接管和收购那些难以为继私营小水电,这样不仅更加符合国家对小水电的 自建、自管、自用 的发展原则,而且,小水电的运行也将会在满足社会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安全方面更符合当地居民的利益。 同时,建议国家应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援三农、反哺农业的精神,对属于当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小水电,加大扶持力度。除了目前水利部所实施的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带柴工程对小水电的发展建设予以支持外,国家是否也可以考虑在电网企业建立专项基金,从上网电价上对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确实资不抵债的小水电加大扶持力度。以达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双赢目的。总而言之, 支持现有的小水电发挥出效益,恐怕是我国当前最高效率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个人分类: 三峡|3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