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秃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秃鹫的食物链——中蒙边境考察纪实
热度 2 RollerMaMing 2019-8-20 17:02
小秃鹫出窝记(照片72张) 在中蒙边境,小秃鹫出壳已经一百多天了,怎么还呆在窝里(照片)。以往我们在天山上的记录是7月底初飞,当然幼鸟每天会飞回窝里。一直到10月中旬,小秃鹫都不愿意离开家,还是家里比较温暖,有吃有喝还安全。 据调查与分析,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气候反常,造成繁殖期推迟;二是食物缺乏,小秃鹫吃不饱,身体的各项指标达不到起飞的要求;三是胆子小(个性),害怕外面的世界。 胆子小可能是中国秃鹫的特点。 我们在中蒙边境寻找秃鹫窝,发现中国的秃鹫和外国的竟然不一样。除了人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也不一样。看照片,中国的秃鹫几乎都是在悬崖上做窝,而邻国的秃鹫喜欢在树上做窝。有的时候在低海拔区域也发现有秃鹫的窝,如蒙古、哈萨克斯坦。 秃鹫通常在2月筑巢下蛋,4月小秃鹫出壳。一开始只有160g(体重),毛绒绒就是一个小肉球。 7月下旬,小秃鹫的体重达7.97 kg(照片),几乎已经接近成鸟的体重,可能不增加了。过了近半个月,只有尾巴和飞羽长长了。7月24日上午12:00,发现成鸟飞出去了,中午我们开始测量幼鸟,它似乎不反抗。发射器被羽毛遮盖,剪开羽毛。检查发射器,松紧合适。附近发现30~40只盘羊,都是雌性与幼羊。在窝内采集食物残骸,见旱獭颅骨和爪子(照片)。猜测在没有死尸的时候,秃鹫也捕捉旱獭或者其他小动物。 8月中旬,我们来到莫钦乌拉山和青居里山间,行程1350多公里。6号窝的幼鸟依然静卧巢中,攻击力明显加强。我们测量和采集,还没有要飞的迹象。分析,食物不足,发育缓慢。附近发现渡鸦、小鸮和漠即等。环志:右腿安装中国环志中心的金属环(照片)。巢内食物样品分析,有牛、山羊、骆驼、北山羊、鹅喉羚等皮毛和骨头。检查4台红外相机,只有一台失踪,被大风吹落到崖下。观看30G的图像,亲鸟一天或隔一天回来喂食一次,首次发现嘴对嘴喂水。 调查的区域有一些奇怪的地名,如二十里庄破屋、五日劲风戈壁、淖毛戈壁(不是骂人哦)、二百十四里戈壁等。根据百度,三塘湖最北部中蒙国界处是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东西走向,包括五座界山(小哈甫提克山、大哈甫提克山、呼洪得雷山、苏海图山、海来山),向西与大小青居里山、北塔山、卡拉麦里山衔接,逶迤巴里坤县境内17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 要说青居里山,“居里”是新疆当地人对山羊的称呼,青居里就是北山羊,毛色青灰色。北山羊应该是秃鹫食物链中的主要对象,我们环绕和穿越莫钦乌拉山考察许多次,没有遇到过北山羊。 那么,秃鹫的食物链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中蒙边境地区没有卫星信号,连手机和微信都被屏蔽和掐断了。高科技、大数据、云平台、卫星传输还有5G时代都没有什么用。玩的就是心跳,我们一下就回到了彭加木的年代,这对于野外工作者是危险可怕的。而小秃鹫怎么样了,很令人担心。 https://www.mgtv.com/l/100025478/5729675.html 小秃鹫体重接近8kg ,它依然不愿意离开窝(马鸣 摄) 秃鹫6号窝的地理位置,距离中蒙边境很近,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三塘湖。这里有一些奇怪的地名,如二十里庄破屋、五日劲风戈壁、淖毛戈壁(不是骂人哦)、二百十四里戈壁等 在天山上观察秃鹫繁殖(李军伟 摄) 观察与测量(周灵 摄) 在天山上观察秃鹫窝(周博 摄) 秃鹫的食物残骸——食物组成(马鸣 摄) 秃鹫的食物残骸——旱獭的爪子——研究食物 组成(马鸣 摄) 在秃鹫窝附近安装红外相机(李军伟 摄) 测量幼秃鹫的体重(李军伟 摄) 拍摄荒漠中的秃鹫窝(李军伟 摄) 二百十四里戈壁上秃鹫的食物链(马鸣 摄) 秃鹫的食物链(马鸣 摄) 秃鹫的食物链(李军伟 摄) 化石遍地的石钱滩(马鸣 摄) 宝石遍地的玛瑙滩(马鸣 摄) 金山银山,遍地是煤炭(天坑),毁灭地球的速度不亚于一次星球碰撞恐龙灭绝(马鸣 摄) 站在对面山上观察秃鹫窝和幼鸟行为(李都 摄) 环志小秃鹫——佩戴永久性标记(马鸣 摄) 红外相机记录的小秃鹫行为,日夜拍摄24小时监测 小秃鹫跃跃欲试,准备离开巢穴 繁殖期在三塘湖观测与拍摄小秃鹫行为系列照片,红外相机拍摄 增加一个链接(拯鹫者): https://www.mgtv.com/l/100025478/5729675.html
个人分类: 兀鹫与秃鹫|5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秃鹫育雏遭遇母牛胎儿
热度 6 RollerMaMing 2019-4-25 23:57
我们总是在选择最难的事情去做。当初是雪豹(见《新疆雪豹》,科学出版社,2013),而现在是秃鹫和兀鹫(见《新疆兀鹫》,科学出版社,2017)。若不是这样,怎么会得到国家基金资助。2019年4月中下旬,我们又一次驱车几千公里前往秃鹫在天山山脉的繁殖地,调查育雏状况及繁殖成功率。 调查期间,首先对2016-2018年的秃鹫旧巢检查,确定是否沿用旧巢。但不幸的是,山区戒严,耽误了许多时间。经过两天的搜索和观察,发现这一次秃鹫并未延用旧巢,推测主要受到人类干扰增大、食物减少(放牧、野生有蹄类消失、不再进行“天葬”)等因素影响。从巴伦台沿着公路一直到查汗诺尔达坂进行秃鹫的找寻,均未发现秃鹫窝。正准备放弃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通过询问牧民,发现一个处于孵化或育雏阶段秃鹫的巢,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带来一点希望。 课题组人员摩拳擦掌,轻装上阵,攀爬高山,跃跃欲试,希望尽快确定秃鹫巢的位置。携带的主要工具包括红外相机、单反、卷尺、电子称、其他测量器、望远镜、GPS等。以便对巢穴的内外径和海拔、栖息环境选择、卵或幼鸟各项指标等数据测量。但前提是在不对秃鹫幼鸟生长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进入巢区。 不入虎穴,怎么研究。一路有羊肠小道指引,坎坷崎岖。估计需要两三个小时路程,我很担心体力不支。很快就有人斜斜歪歪,脚下打滑,止步不前了。看着一个个艰难的样子,似乎都患有恐高症,我都有一些于心不忍了。秃鹫一直在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能力、勇气、关节、追求、决心和耐力。 过度放牧——野生动物的空间越来越小(马鸣 摄) 小桥流水——这是一座新桥,方便了我们的穿行(李军伟 摄) 我和糊糊——最最忠实的伙伴(李军伟 摄) 路途中发现一只摔死的母牛(马鸣 摄)以及一只牛的幼仔(胎儿)。根据牧民的说法,这只幼崽是被兀鹫或秃鹫等猛禽从母牛的肚子里面掏出来。经过观察,牛的内脏已经被吃完,剩下躯壳和前肢,画面很惨烈。这也解释了第一天观察途中,发现数十只高山兀鹫在这个山沟附近盘旋的原因。 旁边,最鲜嫩的小牛犊(胎儿)只剩下一张皮了和骨头了,秃鹫的美味佳肴。这也解释了第一天观察途中,发现数十只高山兀鹫在这个山沟附近盘旋的原因。 经过长而陡峭的山路攀爬,中午12:00接近了秃鹫的巢。发现秃鹫成鸟正在暖雏。为了不对其产生影响,进行伪装隐蔽观测。首先利用GPS确定巢的地理坐标、海拔高度、朝向(正南179°)。 我和秃鹫窝保持一定的距离,老母鹫似乎认识我,竟然不怕我(李军伟 摄)。初生牛犊,看一看我的马糊糊在哪里?天下人都盯着呢,别闯祸哦。下午,天逐渐开始下雨,淅淅沥沥,无处躲藏,我们都成了落汤鸡。为了安装红外相机,我们选择等待雨停日出,避免强行进入干扰成鸟离开,导致幼鸟被雨淋,或导致繁殖失败。17:00终于雨过天晴,等待终会有回报。 高山雪鸡——飞来飞去一直在叫(马鸣 摄) 斑翅山鹑——都是成对出现形影不离(马鸣 摄) 三鸡汇聚——山坡灌丛下之石鸡(马鸣 摄) 我们发现数十只高山兀鹫在这个山沟附近盘旋、停息、观望,原来它们一直在盯着母牛尸体还有她的胎儿(马鸣 摄) 观察和拍摄了秃鹫育雏过程,一天出现三次喂食,还有转身、嘁嘁鸣叫。此次调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为接下来几个月的调查工作打下了基础。 美丽天山,幸福秃鹫(马鸣 摄)
个人分类: 兀鹫与秃鹫|526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秃鹫,乌鸦和藏狗
热度 3 lixiong45 2019-4-2 09:13
个人分类: 万物生长|2143 次阅读|6 个评论
肉鸡变成了座山雕
热度 7 RollerMaMing 2017-8-21 22:46
实拍天山座山雕成长记:肉鸡变猛禽 从4月破壳而出到振翅离巢,一只座山雕大概需要经过120-150天左右的成长期。8月21日,中科院鸟类专家、新疆动物学会的马鸣课题组公布了他们用4台红外相机和卫星跟踪器长期监测记录的秃鹫育儿故事——肉鸡是如何变成了座山雕。 2017年年初,马鸣一行5人在天山深处科考时在一处悬崖峭壁上发现了4个秃鹫窝。于是,他们架起4台红外相机长期监测,记录生活在此的秃鹫父母及其育儿的成长过程。“肉鸡变秃鹫”马鸣打趣这些座山雕的成长过程。 2月春节和元宵节刚过,天山秃鹫陆续进入繁殖期。寒风料峭,秃鹫的食物——腐烂尸体——越来越多了。秃鹫可能很早就开始准备今年的繁殖了,首先是寻找配偶,之后就是调情、交配、筑巢、下蛋、孵化,忙地是不亦乐乎。 3月,热闹之后,整个就是一个寂静的春天,原来3月是秃鹫孵卵期,山谷里很安静。生卵和孵化,是个漫长的过程,非常辛苦。我们从监测视频中看到(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131381?st=1 ),秃鹫的家很简陋。在高高的峭壁上,秃鹫妈妈卧在一些用树枝搭的窝上孵卵。这枚卵比鹅卵大一倍(约210克),卵壳白色。秃鹫爸爸常常盘旋在上空巡视,或带回食物,偶然还会替换秃鹫妈妈孵卵。马鸣告诉记者,秃鹫孵化过程需近2个月(55-58天),这在猛禽中算是孵化时间最长的。秃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俗称“座山雕”,是新疆天山大型猛禽之一,展开双翅有3米宽。目前,秃鹫数量较少。主要是其生活在食物链最顶端,繁殖期较长,通常一窝只产一卵(独生子女),属濒危物种。 4月下旬,秃鹫雏鸟破壳而出,毛绒绒的小玩具,体型十分娇小,只有170多克,全身布满灰色的绒毛。秃鹫妈妈几乎寸步不离的护在羽翼之下,避免雏鸟日晒雨淋被风吹跑。 5月下旬,一个月过去。此时,雏鸟如同家鸡大小,体重1500克左右。它身上的绒毛被渐渐长出来的黑色羽毛覆盖,可以站立了。雏鸟食量此时更大,一天需200克到300克的食物,秃鹫爸爸和妈妈轮流觅食,用带回来的腐肉喂养它。胃口越来越大的雏鸟着急时会猛啄父母讨要食物。马鸣说,“这个时候的小秃鹫已经可以看出猛禽的威猛样子。”秃鹫喜吃腐尸,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 约一个月的时间小秃鹫从170克,长到了1700克,看上去就是一个“肉鸡”啊。身上的黑色羽牙开始萌发,已经具有反抗能力。 6月,已长成幼鸟的小秃鹫发育更快了,翅膀长出黑色的飞羽,尾羽亦长全。秃鹫的幼鸟既不是早成鸟,也不是晚成鸟,因为现在的幼年秃鹫多数时间在巢穴附近走来走去,拍打翅膀,练习跳跃,正在为飞翔做准备呢。我们称其为“半早成鸟”或者“半晚成鸟”,攻击力已经非常强了,母亲有的时候也不敢靠太近。 7月,是小家伙最难熬的日子,烈日当头,无处躲藏。有时候天山上暴雨瓢泼,悬崖上的小秃鹫简直就是个“落汤鸡”。各种各样的考验,孤独、寂寞、危险无处不在。 8月,经过120天的喂养,羽翼渐渐丰满的小秃鹫已不需要妈妈的全天呵护,独自练习飞翔。最初,小秃鹫胆子比较小,刚飞几十米就会停下或摔落。慢慢的,它越飞越远。但是,为了得到食物,它还是要飞回窝里。在最初的一个月,小秃鹫活动半径不会超过2公里,一直在巢穴周围活动。 (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马鸣、刘旭、吴道宁、才吾加甫、铁虎、才开(牧民)、王述潮、卢欣、赵华斌、邹大虎、王逸、谢焕旺等摄影) 天山秃鹫繁殖生活史,肉鸡变成座山雕的过程,难得秃鹫爸爸妈妈都在照顾“肉鸡”,使其最后变成了座山雕(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马鸣、刘旭、吴道宁、才吾加甫、铁虎、才开(牧民)、王述潮、卢欣、赵华斌、邹大虎、王逸、谢焕旺等摄影) 8月21日卫星跟踪器获得的小秃鹫活动轨迹,中间密集的地点是秃鹫巢穴,已经有上千个点位信息了,小秃鹫胆子越来越大了,已经不是“肉鸡”(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马鸣、刘旭、吴道宁、才吾加甫、铁虎、才开(牧民)、王述潮、卢欣、赵华斌、邹大虎、王逸、谢焕旺等摄影)
个人分类: 兀鹫与秃鹫|11188 次阅读|10 个评论
食人一族,是点心还是主食,拯救兀鹫之途?
热度 5 RollerMaMing 2016-9-4 11:11
食人肉者未必恶心 为了保护濒危的鹫类,一些国际组织发起了“国际秃鹫日”( InternationalVultureAwarenessDay ),或翻译成“ 国际 秃鹰 宣传日 ”“国际鹫类知识日”“国际秃鹫保护日”或“了解鹫类日”,定在每年 9 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今年就是在9月3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保护鹫类吧。 全球鹫类仅存 23 种,中国约有 8 种(秃鹫、喜马拉雅兀鹫、欧亚兀鹫、胡兀鹫、白兀鹫、黑兀鹫、拟兀鹫、长喙兀鹫等),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类群,被誉为自然界的“清洁工”“卫生员”。近年由于环境污染、兽药滥用(如 双氯芬酸 )、食物中毒、栖息地丧失、捕捉与偷猎、传统药材与食物利用等,鹫类种群生存状况堪忧。非洲的鹫类、美洲的鹫类、南亚的鹫类都在走向灭亡,为什么啊? 载自国际鸟盟(BirdLifeInternational) 鹫类的存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情,态度决定一切。人们对待鹫类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有的人把鹫类当作地球清洁工,赋予崇高的地位;但也有很多人认为鹫类是传播疾病的家伙,是丑恶、残暴、血腥、贪婪的化身。兀鹫 与 秃鹫 比你想象的不一样 。 它们 是一类被 极大地 误解的 鸟类。 它们可能有 一个非常 不好的名声 ,在卡通片里扮演黑老大的角色, 但他们 最终是 无名英雄 ,净化 我们的环境 和停止 疾病的传播 ! 国际鹫类基金会发起一项保护活动——Whichvulturespeciesareyou?——Soundslikeyou?——听起来像是你 ? 食人肉者 ,值得尊敬。最近我们在青藏高原调查高山兀鹫与天葬(见《中国鸟类研究简讯》), 一直以来人们对秃鹫与兀鹫认识不清,黑白不分,多数人认为参与天葬者是秃鹫 ( Aegypiusmonachus ),而据我们最近的调查发现,秃鹫极少出现在天葬台。在青藏高原,几乎只有兀鹫 ( Gypshimalayensis ) 负责天葬。天葬是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还保存着这一习俗——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鹫类或者其他的鸟兽等吞食。 那么,在高山兀鹫的食物(食谱)之中,食人所占的比例有多少,就是说我们人类在拯救鹫类的过程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这里特指某一个地区,有人统计只占2%(Luetal.2009),就像是在吃点心一样,可能分量很少。但是,如果按照人口和自然死亡率计算,每年送到天葬台的人数相当可观,按照我们的计算可能不是“点心”,而是主食,所占比例有时候达到20%(研究报告待发表)。这种点心不好吃,有时候会中毒(病尸,如双氯芬酸造成印度几种鹫类绝灭)。 高山兀鹫——头和颈白色,通体淡土黄色(马鸣摄) 秃鹫——俗称“座山雕”,通体黑褐色,注意鼻孔椭圆(马鸣摄) 我们连续观察和访问 5 天,没有见到一只秃鹫,全是高山兀鹫,最多时有240多只。实地考察还发现鹫类竟然可以根据尸体的大小和数量,发出信息,集群参与到天葬中去。送葬的尸体多,来的鹫就多 。食物显然是不足的,本文除了讨论了天葬在兀鹫生活中占据的份量( % ),还讨论了高山兀鹫迁徙规律(马鸣等,2016)。 关于天葬这个问题,有一些书可以很好地向人们解释,如陈文华写的《丧葬史》。天葬是一种鸟兽葬的形式,也称“鸟葬”、“兽葬”、“野葬”或“弃葬”等,实际上都是野葬的一种转变。与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塔葬相比,天葬是一种较高级的葬法(陈文华,1999)。喇嘛和有钱人行天葬,人们相信肉体被鸟兽吃完,他的灵魂也随之上天;若未被吃完,则是不吉或是有罪的象征。成书于康熙年间的《西藏志》对天葬有较详细的记载,“碎割喂鹰,骨于石臼内杵碎,和炒面搓团喂狗。剐人之人,亦有牒巴管束,每割一尸,必得银钱数十枚。无钱则弃尸于水,以为不幸”。 争先恐后,我们看得到的就只有兀鹫,而没有一只秃鹫(马鸣摄) 关于天葬起源,竟然与“人食人”习俗有关。这让我浮想联翩,白银案主犯高某应该就是一个“ 食人狂 ”,据说他割取了尸体上的某些部位如吞食之。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载,蕃人将其父(或母)之尸“分割成碎块,和之以羊肉,以飨诸亲属”,这里的 蕃人就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 有人据此推断西藏的天葬是由远古的“食人”习俗演化而来的。还有人则认为西藏天葬是受古代中亚的拜火教影响而产生的,它可能与伊朗、土耳其、印度的古代天葬同出一源。之前我们也看到了《坤輿萬國全圖》记载在遠東西伯利亞部份有食人的情况(自刘炜科学网博客),在 《山海经》中记录了几种“食人”的动物,其中叫“ 穷奇 ”的,真是无奇不有: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 扯远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不处处显露着丧葬文化的影子,有人甚至说中华历史就是一部丧葬史(遗存于墓穴)。作者马鸣等在其新书《新疆兀鹫》(科学出版社,待出版)中详细介绍了鹫类生活史及鹫类的现状等,希望大家有机会阅读。 今天是国际鹫类宣传日(VultureAwarenessDay),是鹫类欢天喜地的日子,我们这里只谈鹫类保护,没有犯天条请你不要再删除我的博文(马鸣摄)
个人分类: 猛禽|5610 次阅读|8 个评论
秃鹫,秃鹫,寻找秃鹫!
热度 1 RollerMaMing 2016-4-2 15:39
秃鹫,秃鹫,我的秃鹫!2012-2016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包括高山兀鹫的繁殖生态研究和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繁殖生物学及种群分布状况(31572292),10年研究大型猛禽,心得很多。现在,这个对于我有一点力不从心,队伍参差不齐,后继无人,自己的体力和心力都有所不济,需要大家帮助、支持、理解、参与和共同关心。而秃鹫国内研究属于空白,长期无人关注,生存状况如何,知之甚少。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被认为是自然界的清道夫,喜欢食腐尸,俗称为“座山雕”。秃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和间接经济价值(许维枢,1995;高玮,2002)。以往国内仅有少数描述性报道,且疑点诸多,缺乏繁殖生物学及种群状况本土研究资料。近年由于栖息地丧失,种群状况堪忧。十多年来我们在新疆天山山脉数千公里范围里调查(包括猎隼、金雕、高山兀鹫等),零星发现了几个秃鹫繁殖区,对其习性和种群状况有了初步认识。拟采用样线和样点法,评估其种群大小、集群结构和动态变化。运用地理信息理论、多重回归方程建立生境及巢址因子间预测模型,并应用资源选择函数揭示秃鹫对生境、巢址因子选择性,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借助定位观察、卫星跟踪、电子标记、红外监视、食物分析,展开生物学研究。采用焦点取样法观察记录繁殖行为,并构建行为谱。通过毒理分析,比较化学物质在其体内不同组织的含量,获得猛禽食物链中的富集过程。分析污染、生境丧失、食物匮乏、繁殖力下降、兽药滥用、人为干扰与高压电线等因素对种群及生存影响,且通过种群生存力分析确定影响主要参数,提出保护管理措施。 拯救三鹫——胡兀鹫、高山兀鹫(马鸣摄)、秃鹫。 长期以来人们对鹫类生活史充满误会、蔑视、恐惧和无知,或认为是血腥的、肮脏的、丑陋的、危险的恶神,总是伴随着屠杀、争斗、死亡和腐烂,是疾病或毒菌的传播者,臭气熏天……总之,人们漠视鹫类的处境,即便是知道其与世无争、生存维艰,也是敬而远之。在一些地方,鹫类的生活被打扰,鹫类的生存处境越来越糟糕! 三鹫联盟——胡兀鹫(马鸣摄) 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Linnaeus) , Cinereous Vulture 分布:在新疆见于各地山区(留鸟)。昆仑山、阿尔金山、若羌、民丰、洛浦、和田、墨玉、皮山、叶城、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喀什、莎车、克孜勒苏自治州(克州)、乌恰、乌鲁克恰提、阿合奇、塔里木河上游、温宿、托木尔峰地区、拜城、沙雅(塔里木)、库车(山区)、尉犁( 1 月)、和硕、和静(巴州)、天山山脉、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新源、巩乃斯、那拉提、伊犁、阿拉套山(夏尔希里)、博乐(博州)、精河、乌苏、沙湾、昌吉、乌鲁木齐、阜康、北沙窝(冬季)、吉木萨尔、卡拉麦里、奇台、北塔山、木垒、准噶尔盆地( 2 月)、塔城、布尔津、阿尔泰山、福海、富蕴、恰库尔图、乌伦古河、喀木斯特、青河、巴里坤、哈密、口门子、沁城(留鸟)。 生态:大型猛禽。栖息于丘陵、山地草原和高山裸岩带。海拔 400~5500m 。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 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繁殖生物学及种群分布状况(马鸣摄)。 秃鹫在我国数量居多。 有人 提出世界种群数量为 7 200 对到 10 000 对,在亚洲为 5 500 对 ~8 000 对,叶晓提估计我国为 1 760 对(Ye,1991)。最近 IUCN 报告称亚洲在 21 000 只 ~30 000 只之间。因此,乐观一点估计,在我国分布有 8000 只以上。 秃鹫主要栖息于山区,如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 林缘 地带,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特别在食物丰富的地方。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喜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谷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 兽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和 鸟类 ,有时也袭击 幼畜 。 三鹫宣言——保护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铁虎)。秃鹫为大型 猛禽 ,体长108-120cm,翼展2.8m。通体黑褐色,头部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幼鸟比成鸟体色淡,头更裸露,亦容易识别。 三鹫合璧,手机拍摄(铁虎) 秃鹫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欧洲南部、亚洲大部分地区,如西班牙、法国、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往东经小亚细亚、阿拉伯北部、中亚、伊朗、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印度、蒙古、原苏联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山区,一直到西伯利亚南部。 在中国,秃鹫的分布面积最广,适应性最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 包括了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西南、东北、华北及华东诸省。卫星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分布在我国阿勒泰地区的秃鹫可迁飞到朝鲜、韩国沿海等地区,分布面积在进一步扩大。 (马鸣编辑)
个人分类: 猛禽|73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五十三章
lao2004 2012-8-21 22:50
在别墅小屋蜷缩一夜,都有点盼着赶往月亮湾一亲芳泽。阿尔伯特睡早起早,隔着窗门往外看,天海茫茫云雾缭绕,外面似乎下着小雨。 天还早,打开信息库看看别墅构造,在海上建造一幢别墅难度够大,最难的是要有足够的浮力,更要有重力,月亮湾水深浪大动物凶猛,牢固安全重中之重。 别墅材料都是特种橡胶为主,体积大重量足,沉入水深达几十米。为了防止恶浪和大型动物攻击,海面上近十五米高的外部墙面也使用了橡胶材料。海水浮力大部分用于支撑别墅构造,淡水、食物及各种日用品存储有限,需要大家例行节约。 起早的,陆陆续续走出小屋到大厅用餐。食物依然很多,堆叠在桌子上,人越来越多,围坐一起并未觉得特别拥挤,微笑颔首,其乐融融。外面真的下雨了,也许不能外出。大家也不介意,慢条斯理地吃喝,咀嚼来之不易劳动成果,品尝光阴轻松流逝。 在大厅内,可以窥视外面世界的精彩表演。许多海洋动物把别墅当成山岩海礁。为减缓波浪冲击而设置的宽敞台阶,成了海豹们、海狮们休憩嬉戏场地。肥胖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小眼睛的家伙,成群在别墅台阶周围玩耍。海狮们甚至双鳍摇摇摆摆离开水面上了台阶,慵懒地滚来滚去,样子温顺可爱。 好长时间,海面洁白浪花里一派平和,大家都很享受这悠闲时刻。不久,一条乌粗的大海蛇冉冉游来,旁观者般绕着别墅转了一圈走了。一条如山般大鲸急速撞向别墅,摔摔大尾,头上喷出冒汽的水柱,盯着别墅看了一会儿也走了。突然,水里冒出一只逆戟鲸嘬掳走距它最近的可怜海狮潜入水底,让其他海狮是一阵子木讷和怵惕。 天气依然阴雨,海豹、海狮们似乎受到惊吓,摇摇摆摆都走了。海面的波涛更加汹涌,一浪高过一浪打击着别墅。海浪把许多螺、虾、蟹都送到了别墅外面石阶。慢慢地海鸥、白鹭也跟了过来,挑选着喜欢美味。 虾蟹们爬上台阶后,把橡胶台阶当成泥壤,个个用它们夸张的大钳使劲抓挖,想在台阶上挖个洞长期居住。橡胶看起来弹劲十足,虽有丝丝凹陷却终是无碍,让人替它捏了一把子汗。 视频上,一只秃鹫突兀出现在别墅屋顶,庞大的身躯占满了整个画面。咧 嘴利爪、缩着脖子蹲在岩石 般的屋顶 上,冷冷地盯着 底下的虾蟹 , 看起来神秘而冷酷。原来屋顶上筑有秃鹫老巢。别墅武装得像座碉堡,是有着充分考虑的,在原始地带到处都是不速之客。 一只巨鲸又不小心撞上了别墅,撞得别墅仿佛有了晃动。黛也冉绷不住尖声问龙潜潜:“阿潜哥,它们会把咱房屋撞坏吗?”龙潜潜摇了摇头,这巨鲸是如此之大,还真替别墅担心呢。 “放心,不会的。”詹梅丽生怕孩子们担心,告诉他们别墅十分牢固。在她说话时,又一只巨鲸撞击着别墅,似乎是故意的。 “它们在表演,一群顽皮的家伙,就是好玩,把别墅当成皮球天天不放过,真没它们办法。”詹践例船长脸带微笑却作了个无奈地耸肩动作,特别滑稽。 顶上的秃鹫似乎也受不了巨鲸打扰, 滑翔 机般慢悠悠飘向烟雾弥漫海洋,不久后又悄悄飞了回来。 在辽阔的海洋上,别墅不但是人类停泊的驿站,也是许多大小家伙表演的舞台和亲热的安乐窝。 临近中午,夏天的雨在海上来得早些,停留时间也会长些,但仍是适时停止。一阵大风吹过,吹走了天空的阴霾,刹那晴空万里,波光闪耀。 每个人拿出准备好的燕子服,整装待发,红艳艳的场面十分热烈。无论什么时候,穿上飞翔服装都会给人于高飞的力量,有种比天试高的昂扬。 龙潜潜等人穿上小号红色燕子服,像一只只会飞行的大头红鲤鱼。一群人战斗机般冲向天空。飞行速度不快,是因不想惊扰海里的大小家伙。海上飞行也不高,比波浪高出几米,低空飞行比较安全。海面风向多变,不测风云更多,飞行难度更大些。 靠近月亮湾时,海豹、海狮更多,鹭鸟纷飞不时擦肩而过,你追我赶。成群洁白浩荡的天鹅们好有灵性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的小海豚不时跃出海面做着各种跳跃动作。大队伍两旁的海面上,一群瘦长紫鱼、文鱼使劲划水,突然甩开尾鳍推动身体跃出水面在空中滑翔。浪花改变了方向,一起陶醉于梦幻之旅。 这样的飞行给了阿尔伯特很多灵感,他一心两用思考着燕子服的原理。从红色燕子服想到了宇宙飞船,在星空中靠磁力线前进的飞船。想着想着,他忘记了给燕子服予动力。没了动力,这燕子服就等同于一般服饰。阿尔伯特一下子坠向大海。 当阿尔伯特下坠时,身边詹梅丽燕子服上飞出了一织灰影,像双大手从詹梅丽身上伸出,从容捧起阿尔伯特的身子,又伸向玛丽亚身上,借力保持着一个基本平衡。 一场虚惊而已,詹梅丽在出行时,为了旅途安全,向傻瓜系统申请了一个幻影机器人,这时候起了作用。 再次看到了幻影机器人,黛也冉、贝多弗都眼睛一亮,盼着再逗它来个千变万幻。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的观念:秃鹫原来还是个英雄
大毛忽洞 2010-5-27 16:28
人才的观念:秃鹫原来还是个英雄 观念和其他:乌鸦型人才和鹦鹉型人才 乌鸦是被冷落了的人才, 秃鹫也是被冷落了的人才。 秃鹫不善于杀生,但是喜欢吃肉。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也喜欢吃肉(包括山腥海味), 但是也不亲自杀生。 更有很多人看见杀生会难过地背过脸去, 但是吃起肉来却香得直叭嗒大嘴。 从这点看,秃鹫是大多数人的光辉代表。 狼的体重大约是秃鹫的三倍,狼是地面上活动,秃鹫要翱翔蓝天。 身材魁梧的狼,来抢夺秃鹫的肉,秃鹫静静地等狼出招。 秃鹫是林冲型的英雄,狼连喊三个来,来,来。 请注意狼嘴旁边的小花参照物,也请注意秃鹫脚下的参照物。 狼向前迈出了一嘴的距离,秃鹫原地转身伸长了脖子。请注意秃鹫的喙越过了小花。 狼向前冲刺了一头的距离,狼嘴达到了小花的上部。秃鹫却把喙退回了小花的上部,但是却调整了高度,正好啄到了狼的鼻子。注意,秃鹫原地不动。 注意看参照物,狼已经撤退了一头,秃鹫却没有退却半步。 摄影师说,最后是狼逃跑了。 一个外国摄影师拍摄于非洲大草原。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8233 次阅读|1 个评论
哪些中国人活得有尊严?
jlpemail 2010-4-23 10:05
http://www.9yc.com/tp/news/200810/20081027154102993.jpg (听说尊严比食盐便宜了,快去购买.........) 哪些中国人活得有尊严? 哪些中国人死得有尊严? 人权得到维护的, 才可以谈. 地位高高在塔尖的 才可以谈 金钱丰足的, 才可以谈 权力得到行使的, 才可以谈 一个床单 还是,一面旗帜? 死亡者的脸 覆盖的不是一样的尊严 居高临下的恩赐, 带不来尊严. 尊严是平时的平等 不是灾难后的同情. 同情带不来尊严 捐助也带不来. 尊严是长期的平等 是长期的交流 不平等的交流 尊严只是遮羞的布匹. 在贫瘠的困苦的地方 尊严的字眼已经躲藏 进了牦牛的热气腾腾的排泄物下面 尊严已经用饥肠辘辘发出了宣言 尊严已经由雪地里冻死的羚羊注解 已经用嘛呢台 边无望的跪拜 注解 我们已经不相信 他们的鬼话了 我们宁愿相信荒唐的苍天 宁愿相信苍天是 明白的.是仁慈的,是开通的. 我们宁愿相信地心是冰凉的 也不相信你们赐予的10000度 的尊严. 别亵渎这两个字 用你假意的温存 用你们做作的表演 用你们的沙尘暴一样的 宣传 尊严,正跪在佛像的脚下 正蜷缩在冰冷的角落 正跳跃在火列的锅炉边取暖 正在寻找弟兄的长途车上.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5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