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书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无穷的画廊》,一本让父子一起学习的书
热度 4 jiangxun 2019-4-24 09:51
   据 维基百科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或世界书籍与版权日)。汉译另有世界读书日、世界阅读日、世界书香日诸种。   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辞世。4月23日也和其它一些伟大作者的生卒有关,诸如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纳博科夫、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莫里斯·图翁、何西·布拉与曼努埃尔·巴列霍等。於是,以4月23日向书籍及其作者致以世界范围的敬意,自然成了联合国大会的选择。这是为了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发掘阅读之乐,并为那些做出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贡献的人们获取新的尊重。庆祝的想法源于加泰罗尼亚的圣乔治日风俗:当日售书附赠玫瑰。 作者:蒋迅 本文已发表在《数学文化》2019年第1期上。 在reddit上看到有人问:“ 8岁的侄女问什么是无限 ”该如何回答?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无穷的画廊》。当然对8岁学童对这样的问题不必过於认真,但随著年龄的增长,无穷的概念势必需要一个解答。而能否理解无穷的概念是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数学思维的一个关键。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位大人是如何回答的:   大人:你觉得呢?   小孩:我觉得是一个数。   大人:无穷就是就是象地球上的沙粒一样多。 如果我们不担心小女孩太小可以以后再学的话,那么我们对大人的这样的回答真应该担忧了。显然,他的回答是错误的,而这样的回答可能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还有很多。好在我们有了《无穷的画廊》。 《无穷的画廊》 的作者理查德·伊万·施瓦兹 ( Richard Schwartz ) 是美国数学家,布朗大学数学教授。他为了教他的女儿学习数学而创作了这部作品。无限画廊是数学家对无限多种无限大小的独特视角。它以俏皮而又丰富的信息风格编写,引入了集合论 ─ 包括康托对角化方法和康托尔 - 伯恩斯坦定理 ─ 的重要概念。除了很少的文字外,大量的信息都蕴育在彩色图片中,几乎没有公式。作者试图从简入深,循序渐进,因此不管读者有什么样的背景,都可以找到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其结果是,它适合任何对无限兴趣的人,从高级中学生到好奇的成年人。如果学童能与成人一起读这本书的话,那么一定可以走得更远些。 我们必须指出,无穷这个概念是很有难度的。虽然本书中文字不多,但是这不是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你将往返重复,多次阅读,以建立前后内容的联系。如果我前面所说的,后面的内容远超中学生的水平,但本书通过具有创意的展示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为数学家与缺乏数学训练的好奇者之间形成良好交流建立了一个通道。不管受教育的背景如何,只要读者对无穷有兴趣,那么本书就能捕获他的心。 本书不分章节,没有页码。但层次还是清楚地由浅入深,一一展开。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例子。为了叙述方便,我在引用图片时增加了页码。 首先,作者以各种例子来描述有限集合。在这部分我喜欢下面一页: 第14-15页 作者举的例子是地球上全部分子的集合。这听起来特别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地球上的全部沙粒。显然分子的集合比沙粒的集合要大。但即使像这样的集合仍然是有限的。另外,这个例子为后面的原子链和电子云的推出打下伏笔。注意作者在这里说的一句话:“从更小的尺度来看,我们根本没有有关物理实体的体验。我们只有数学模型,…” 第28-29页 在数学上有一个特别的集合:空集。这个集合很特别。对於没有数学训练的读者可能有一点挑战。作者用空无的画廊介绍了这个概念。 第56-57页 介绍完空集后,下面一个概念就是本书的核心:无穷。我们看到上图就是本书封面的图片。作者画的是一个(可数)无穷多镜框的无穷画廊。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作者画的是一幅包含这个画廊中所有的镜框的画框。这幅画就是ℵ 0 (希伯来字母Aleph,连同后面的下标0一起发音Aleph Nought或Aleph Naught)。数学上,ℵ 0 不是一个数字,而是描述的一种集合。注意事物一到了无穷,违背常识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用了一个无穷旅馆来做比喻,这与无穷画廊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又举了一只有无穷多牙齿的小鸡的例子。我们假定它的偶数个牙齿都掉了,然后我们为它整形,就能让它的牙齿完好如初。 这个时候如果你已经感觉有些难度了的话,可能需要重新阅读一下或请教一位数学家了。 第70-71页 为了解决这个看似矛盾的事情,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引入了基数。上图是一只具有无穷多牙齿的鳄鱼。是的,我们的奇怪现象都发生在这种奇怪的动物身上。作者通过这张鳄鱼图片解释了基数。所有整数的集合的基数与ℵ 0 的基数是相同的。同样地,作者用具有无穷有理牙齿的鲨鱼说明了有理数也与ℵ 0 具有相同的基数。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作者甚至给出了证明!在这样的书中给出这个层次的证明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应该说一句作者提出的“小鸡原理”。这是作者自己的说法,他说还有其他说法,我不知道。但我不太喜欢这个叫法。毕竟鸡是没有牙齿的。 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可数无穷。对於中学生来说,也许读到这里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最小的无穷集合是什么样子了。如果还想继续阅读下去,我建议再把前面的内容复读一边,特别把那个证明再认真读一遍。 第78-79页 现在的问题是:除了ℵ 0 ,还有其他的无穷吗?无穷画廊的馆长的回答是:有,因为他使用康托尔的对角线法又做出了一个新的镜框。如果读者已经明白了前面的证明,那么理解这个证明应该不会有问题。这个新镜框就是2 ℵ 0 ;而且这个基数与ℵ 0 是不同的(作者给出了康托尔的对角线证明)。你可能会问,这个符号太复杂了,怎么不用ℵ 1 呢?这是一个好问题。答案是:基数2 ℵ 0 其实就是ℵ 1 ,但是这是在一个“连续统”的假定下。我们不做深入的讨论。 作者在这里介绍了康托尔集合,有一幅很漂亮的画框。欣赏之余,也许可以跳过?我不是很肯定。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已经感到有些吃力了,那么可以考虑止步于此。你已经很优秀了。 第122-123页 接下来有一个看似显眼的问题:基数ℵ 0 和基数2 ℵ 0 哪个大?不要想当然地认为,2 ℵ 0 是指数,当然大。在数学里,你可不能想当然。你怎么定义什么大?你怎么确定哪个大?这都是问题。如果你开始有了这样的思维,那么你从本书收获就很大了。另外,有没有可能基数ℵ 0 大於基数2 ℵ 0 的同时,也有基数2 ℵ 0 大於基数ℵ 0 呢?康托-伯恩斯坦定理保证了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而且运用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得到实数集的基数就是2 ℵ 0 (更准确地说,实数集与2 ℵ 0 有相同的基数)。如果读者前面略过了康托尔集的话,这里也可以略过。 第146-147页 读者可能在这个时候有了一个新的问题:除了ℵ 0 和2 ℵ 0 以外,还有其他的基数吗?如果你有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我建议你继续阅读下去。不出所料,不但有,而且有无穷多!瞧,我们已经使用了“无穷”这个词。如果你感觉很自然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完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 随著数学概念越来越抽象,用图画来表达也越来越难了。这时,作者开始转向了否定的语气。他提出了曾经导致数学史上第三次危机的罗素悖论。毕竟我们上面的讨论都是建立在某种公理系统之上的,而我们所依据的公理系统就真的成立吗?如果不成立的话,那还有无穷吗?作者其实是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我将在后面再回到这个问题上。 理查德·伊万·施瓦茨自画像 我想在结束本文之前介绍一下本书的原作者理查德·伊万·施瓦茨博士。施瓦茨于1987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然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菲尔兹奖获得者威廉·瑟斯顿(William Paul Thurston,1946─2012)教授。毕业后到马里兰大学任教。现在是布朗大学终身教授,与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在罗德岛生活。 《无穷的画廊》不是他的第一本也不是最后一本数学科普读物。2003年,他在教自己的小女儿数字的时候,画了一百个彩色的小怪物。后来,他在这个基础上写成了一本书“You Can Count on Monsters”(2010年)并一举成为了畅销书作家。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后又出版了 “Really Big Numbers”(2014年)、“Gallery of the Infinite”(2016年)和“Life on the Infinite Farm”(2018年)这三本数学科普书,以及自发行了卡通和儿童书“Lucy Topics”(2004年)、“The Extra Toaster ”(2009年)、“Unnecessary Surgery”(2009年)、“Man Versus Dog ”(2009年)、“The Transporter Problem”(2011年)和“The Guardian of the Blue Metropolis”(2015年)。(自发行在中国大陆不被允许。)这样看来,他能写出受欢迎的《无穷的画廊》也就顺理成章了。 施瓦茨对大数字的兴趣开始于11年级。他的化学老师描述物理学和化学中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多大。粗略地说,这个数字大约是一个吹起的气球中空气分子的个数,或者6X10 23 。他对大数字的好奇持续到了大学里。他与同学比赛写大数字,然后看谁写出的数字更大。我想,那些对《无穷的画廊》有些畏惧的读者也可以从这个游戏开始。你能想出多大的数字呢? 对无穷的理解当然是从数数开始的。你从1开始数,2,3,4,5,…,就这样不停地数下去,永不停止。你知道这就是无穷。但实际上,这只是人们的假设(或者说公理)。这个假设(公理)称为“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公理”。这套公理系统其实就是一系列我们必须接受的假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数学大厦。这些假设中的一条就是可以无穷地数下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出了是否存在无穷的问题。 这篇文字不是我的书评,而是我的读书笔记。坦率地说,在我向译者传达这本书的信息时,我并没有得到这本书,因此也就没有阅读过它。而我现在读它的时候,我发现读到后面时还是挺吃力的。这当然是因为我的数学功底不够的原因。不过我感觉,这本书应该有一个辅助参考书;而少年读者应该在大人指导下阅读。也许我的笔记能帮助一些读者也未可知?这样想过来,让我对写了这样一篇读书笔记稍感满足。 我必须说,译者的工作是非常出色的。他们在保持翻译准确的基础上力图将翻译更适合中文的口气。译者在涉及美国宪法的时候专门加上了一段说明。我对这个处理很赞赏。一定要吹毛求疵的话,我想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中文版中有许多颜色与我手中的英文版是不同的。最让我惊讶的是在第84页上的“著名的”三个字用了与背景图案靠色的白色(英文版是黑色)。我在第一次阅读时根本没有看到这三个字。有些段落看似是新的段落,但其实是继续一句前面未说完的话。比如,第127页的 最后“但是……”说明下一页还将继续这句话,所以在第128页的开始处就不应该当作一个新的段落来处理。第136页上使用的“您”字应该改为“你”,这样会与全书更为一致。当然这些细节丝毫不影响这本书的翻译质量。 我愿意向那些对数学哪怕有一点点兴趣的人,包括孩童和成人推荐此书。
个人分类: 谈数学|14022 次阅读|7 个评论
阅读,遇见更好的“我”
热度 5 余孟孟的博客 2019-4-22 13:10
文/余孟孟 人为什么要阅读?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阅读为了活着。” 关于阅读,还有很多美好的说法。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打开书就是出发,合上书就是抵达”;“百战归来再读书”;“每本好书都是燃灯者”;“雪夜闭门读禁书”…… 阅读的历史有多久,人们谈论阅读、赞美阅读的历史几乎就有多久。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谈论阅读? 因为,我们的阅读还在继续,我们依然需要从阅读中吸取营养。 可能生活:阅读带来的丰富性 网上流传一句话,叫“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且不说,阅读这种行为是否高贵,只要我们回归到生活世界本身,就可以发现阅读给生活带来的色彩和丰富性。 曹文轩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阅读的生活与人生,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不阅读的生活与人生,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阅读对生活的确具有“催化”的作用,不需要付出太多,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安静的角落,就能让平淡单调的生活升起五色彩虹。 在理论意义上,人们的生活是可以极为丰富的,但是在社会意义上,所有人的生活都只能是一种可能生活,只不过越优秀的人在现实生活上拥有的可能性越多而已。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一书中说:“一个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可能生活’总是远远少于生活这个概念在理论上所蕴涵的可能生活。”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可能生活变得更丰富,体验到的可能性更多呢?毫无疑问,阅读是最佳的路径。 以阅读为“隧道”,我们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去感受无数种可能生活带来的丰富生命体验。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体验到封建贵族生活中的人情世故;阅读《白鹿原》,我们可以体验到二十世纪关中地区普通民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可以体验到东北鄂温克族人生活中的顽强抗争;阅读《追风筝的人》,我们可以体验到 20 世纪下半叶阿富汗人的少年生活;阅读《天龙八部》,我们可以体验到武侠世界中的风花雪月和刀光剑影…… 阅读一本书,就意味着经历了一种可能生活。阅读一百本书,就意味着经历了一百种可能生活。很显然,阅读在丰富我们生活体验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拉长我们生命的长度。 其实,可以做一个有趣的算数:如果把我们深刻阅读的书中的时间跨度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较长的精神寿命。例如,你透彻地读了《史记》《白鹿原》和《陈寅恪的最后 20 年》,那精神寿命的算法就是: 3000 年(《史记》) +70 年(《白鹿原》) +20 年(《陈寅恪的最后 20 年》) =3090 年。那么,你目前的精神寿命就是约 3090 年。如果你的阅读在继续,那么你的精神寿命就一直在增加。但是,不同人的精神寿命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你认真读了一本《人类简史》,可以说自己的精神寿命和人类历史相等;而有人认真读了一本《万历十五年》,也可以说自己的精神寿命只增加了一年。 这只是一个关于阅读的游戏,最重要的还是要从阅读中真正获得心灵的滋养。 以书为药:阅读是一种疗愈 以书为药,把自己的书店命名为“水上文学药房”,这是《小小巴黎书店》一书中主人公佩尔杜的杰作。 说起原因,佩尔杜说:“我想治疗那些不被人认为是病痛,也永远不会被医生诊断出的困扰。”他开出的药方就是一部针对这种困扰的书。因为他有一种“超感知”的天赋,可以凭借自己的耳朵、眼睛和直觉,通过一次谈话就能辨别出每一个灵魂中的缺失,知道是什么在烦扰、压迫着他,然后推荐适合的书让他读,以此疗愈。佩尔杜这个书店老板就成为了一名“文学药剂师”。 我们可以看看他开出的“药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适用语言枯竭者和重度恋爱拖延症患者;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有助于冷眼看待自己的生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有助于克服成年人的烦恼,重新发掘内心的童真。等等。 有趣的是,《小小巴黎书店》这本书的封底,还发布了一个“‘门诊’公告”,内容是:“为满足广大‘患者’需求,特邀‘文学药剂师’,于即日起扪心问诊、对症下药”。然后列举了一长串著名作家的名字,包括北岛、蒋方舟、韩松落等,这些“文学药剂师”针对不同的“病症”都开出了相应的“药方”,非常有意思。 阅读一部好书,的确有心灵疗愈的功效。当我们因为和上一代关系紧张而烦闷时,读一读龙应台的《天长地久》,可能就会让我们舒缓下来;当我们面对一位亲人突如其来的重病而手足无措时,读一读凌志军的《重生手记》,可能就会让我们冷静下来;当我们常常为自己莫名的自卑和退缩而担忧时,读一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可能就会让我们重拾人生的信心;当我们因为夫妻关系紧张而萎靡不振时,读一读李中莹的《爱上双人舞》,可能就会让我们重获爱的滋润;当我们在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抉择而纠结时,读一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可能就会我们更加看清自己;当我们因为自己敏感的性格而总觉得心灵受伤时,读一读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可能就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坚韧;当我们对教学失去兴趣,自我放弃,出现职业倦怠时,读一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可能会让我们重新点燃教学的激情…… 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总能遇到各种各样心灵和情绪的困扰与“疾病”,那就阅读吧!选一本好书,找一处静地,读下去,疗愈自然就发生了。 “ 500 本书现象”:不要忽视家庭藏书 一个家庭的藏书量,对这个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有重要影响。 美国内华达大学有一个学术团队曾对全球 27 个国家的 73000 人的阅读及教育成就做了一次调研。其中,中国的数据显示,家庭有藏书 500 本的孩子比起家中没有藏书的孩子,平均多受 6.6 年的教育,即多出一个本科 + 硕士研究生的受教育时间。如果排除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以及其他家庭背景条件的影响,成长在有藏书 500 本的家庭里,会使一个孩子比起成长在没有藏书的类似家庭里平均多受 3.2 年的教育。调研结果还发现了一个“ 500 本书现象”,就是当一个家庭的藏书达到 500 本左右时,父母教育水平即使相差很大,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差异也不大。所以,甚至可以说,拥有 500 本藏书就是一个家庭形成具有教育效力的“文化素养”保证底线。我们且不管这项调研的结果和“ 500 本书现象”有大多的科学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家庭藏书量是一个家庭文化氛围最集中的体现。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藏书或藏书很少的家庭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 家庭藏书量还与未来的经济收入水平有关。意大利帕杜瓦大学的经济学家在欧洲 9 个国家里对 6000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都出生在 20 世纪中期。受访者按照其原生家庭的藏书量被分为三组。分别是:藏书仅有几十本的,藏书量超过 100 本的,以及家里有两组以上书柜的。研究结果显示,来自藏书较少家庭的那些孩子成年后的工资收入仅上涨了 5% ,而且这个涨幅还有赖于从学校毕业之后获得的继续教育;但家庭藏书丰富的对照组的工资收入涨幅达 21% 。就是说,家庭一直保有较多藏书的那部分人通常有更大可能获得高收入的工作,与童年时阅读贫乏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家庭藏书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教育家的视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 98 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中说,“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 200 — 250 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 400 — 500 本书。我们特别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要让那些在家庭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没有书籍就会感到精神生活很贫乏的环境的儿童,以及那些在学习上遇到严重困难的儿童,一定要拥有丰富的个人藏书。” 苏霍姆林斯基其实提出了一个更高、更具教育意义的问题,那就是父母和老师帮助孩子建构个人藏书。这里隐含着一个前提,即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支持孩子的购书计划。 虽然父母有阅读喜好和习惯,比单纯拥有家庭藏书量更有利于孩子爱上阅读,但是丰富的家庭藏书形成的书香气息本身就有利于孩子亲近阅读。 那么,你有多少本家庭藏书呢?正好 500 本左右? 1000 本以上?还是不足 100 本,甚至在 10 本以下? 如果你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他或她有多少个人藏书?是否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小学毕业有 200 本以上藏书?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你了解过班里孩子的个人藏书或家庭藏书的情况吗?你是否也可以做一个调研,看看学习成绩和家庭藏书之间是否也存在一种关系? “寸铁”在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本书 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出版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常常感叹,“书到读时方恨多”。选书、挑书,常常很折磨人。各种推荐书单,各种书籍排行榜,让很多人无所适从。有的人去书店买书,越看越迷惑不知道买哪本;有的人出差或旅行前,总是在书架前站许久,纠结要带哪本书同行。 书太多或太少,都会造成人阅读方面的心理不适和营养不良,那就需要找到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书,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启发和具有唤醒力量的书,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书。很多人都曾谈到这种书,只是可能使用的概念有所不同。 叶开在《写作课》一书中提出了深阅读的三个步骤,即“一本书,一位作家,一个时代”。所谓“一本书”,就是自己最喜欢的那本书,叶开称之为“人生中命中注定的那本书”,它可能是《红楼梦》,可能是《红与黑》,可能是《哈利·波特》,可能是《三体》,不管它是哪一部书,如果它真是你命中注定的那本书,它会影响你的一生,给你一生源源不断的滋养。 青少年儿童也应该在自己的年龄阶段,找到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关于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也有明确的教导,他说,“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后,就要把它读熟、读透,对它的内容了如指掌,甚至阅读其他书籍也以它为核心和线索。南宋时期,禅宗名师大慧宗杲,看见有人在练武,他一会儿刀枪剑戟,一会斧钺钩叉,一会又鞭锏锤抓,练得虎虎生风,十分精彩。宗杲说:“一看便知不是杀人手段。我有寸铁,便可杀人。”朱熹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用来指导学生读书,就是告诫学生读书不要贪多,而要在属于自己的书上下大力气,把它炼成手中的“寸铁”。 有的中学生就把这样的书炼成了“手中寸铁”。上海语文教育名师余党绪有一个学生特别爱读《水浒传》,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了如指掌,写什么文章都能往上套用《水浒传》的内容,最后高考写出了满分作文。 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参加工作的成年人,都需要找到那本“属于自己”的书。那么,请问:你已经找到那本“属于自己”的书了吗?你对它的内容是否做到了如指掌?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你是否找到了那本“属于自己”的教育名著?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卢梭的《爱弥儿》,还是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或者是其他。 阅读,带来丰富的可能生活;阅读,疗愈我们的心灵;阅读,有利于未来的经济收入;阅读,让我们锻造出手中“寸铁”。总之,阅读,让我们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
个人分类: 思孟读书|4693 次阅读|9 个评论
江苏大学2016年“读书节”开幕及“走进赛珍珠的文学世界”报告
terahertz 2016-4-23 18:06
2016年4月23日上午9时,江苏大学2016年“读书节”开幕式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图书馆馆长卢章平教授主持,出席的领导与专家有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范明教授、副校长宋余庆教授、宣传部长金丽馥教授、镇江赛珍珠研究会名誉会长许晓霞女士、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开幕式首先由宋余庆教授致辞,接着江苏大学赛珍珠研究所副所长作为教师代表作了“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青灯”的讲话,分享了读那些类型的书(专业书、经典、修身励志的书)以及读书的方法(背诵、摘抄、思考)。第三部分是学生代表发言,有一句话非常精彩,“阅读无法改变你的容貌,却能提升你的气质”。之后郭英剑教授向图书馆赠送了自己的15本藏书。最后由党委书记范明教授宣布江苏大学2016年“读书节”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郭英剑教授作了“走进赛珍珠的文学世界”。主要分两部分,首先介绍了赛珍珠人生及其作品。然后介绍了三部代表作,《大地》、《龙子》和《同胞》,结合自己的研究,带领读者一起走进了赛珍珠的精彩文学世界。最后分享了专门为读书节谈的读书的认识:“数字化时代的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链接( http://book.people.com.cn/n1/2016/0420/c69360-28290936.html )。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日”谈读书旧事
nli2233 2010-4-23 22:39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钦定了一个世界读书日。日期定在4月23日。之所以定了这么一个不前不后13不靠的日子,据说是因为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大文豪的忌日。 今天正是4月23日,但不知道为什么,科学网上谈读书的博文似乎并不多。两天前有一篇陈静博主的精彩文章《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品》(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4709 ),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不过,我私下认为,读书美容,恐怕是读书人的美好愿望而已。不信?有成语为证。皓首穷经就说古人读书把头发都读白了。至于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境界,更是对人的容貌的摧残。 以上是玩笑,看客千万不要当真。其实,读书的好处还是很多的,多到数都数不过来。比如,就算不能直接美容,读书也能通过给人高雅的气质而间接实现美容的功效。 头些年经常看到,教授学者们总结一年的读书情况,写成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另外还有学者推荐书目,用以帮助上进青年掌握治学的门径。每当看见这样的文章,我都会认真读一遍,而且一边读,一边赞叹人家的功力,并一边骂自己,怎么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就没有读过什么像样的书呢?别误会,我不是说我读过的书不像样。事实上,我书架上值得我精读的学术著作并不少,可是近年来越来越懒惰的我,竟然没有把其中的任何一本从头到尾认真读一遍。 这话是真的,我现在回想过去几年,似乎除了我教书用的教材以外,果真就没有认真地从头到尾好好读过任何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惭愧! 惭愧之余,我倒是开始真切地怀念自己做学生的时代在教授的高压下被迫读书的日子了。10多年前,我来美国留学。当时是3月份,因为错过了春季入学的时间,只好先旁听一些课。因为是旁听,不必做作业,压力并不大。再说那个时候英语听力还很差,听课也是半懂不懂的,注意力也就不能放到读书上。 夏天的时候,我选修了第一门课,叫《管理经济学》,这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课,一本教材,外加一本习题集,阅读量并不大,我读着吃力,多半是因为自己英文差的缘故。好在咱们老中的数学底子好,做作业的时候并不犯难。这门课我拿了个A,当时自我感觉特别好。 等到秋天,我选了两门课。我想多修一门,导师Don Kash教授跟我说,你刚来,修两门已经不容易了。开始上课,看到两门课的教学大纲之后,我才知道导师的话是多么的英明。两门课都是文科课程,都要求大量的阅读,不仅有大量的期刊论文要读,还有不少专著。我记得一门课列了八种必读书,另一门课列了五种。 记得当时算了一下,平均每一门课要求的阅读量,大致是300页左右。那一门有八本书的课是我导师开的,他不仅要求我们认真阅读,还要求对每一篇阅读的文章和专著,都要做摘要。每周读物的摘要,都要交给他看。这对于我而言,压力非常大。一来自己读书慢,二来写作能力跟不上。开始的几个礼拜,每次交上自己写的摘要,等发回来的时候,都被导师改得满篇红。不用说,是英语语法错误太多了。 导师的那门课叫《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在礼拜一的晚上。那个学期的每个礼拜天,我几乎都是从下午1点开始就坐在电脑前开始写摘要,通常会熬个通宵,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的6点钟左右才能写完。我跟班上的同学说,我的每个礼拜天都是black Sunday,他们对我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辛苦归辛苦,收获还是不少的。一来是自己有机会认真阅读了几部优秀的学术著作,这对于刚从国内来到美国的我而言,算是大开了眼界。我才发现,原来老外的学术著作跟国内学者的著作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二来,我的英文水平也有较快的提高,一个佐证是导师发回的作业上,红笔的痕迹越来越少了。 另外一门课叫《文化与公共政策》,主讲人是李普塞特教授(Martin Lipset),他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他倒是不要求我们写摘要,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轮流讲述文献的内容,每个人轮流讲,一学期下来,要轮上两次。平时还好对付,浏览一下本周的阅读文献就可以了。但轮到自己上台讲的时候,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不仅要精读那些文献,还要提炼要点,加以述评。这对当时的我而言,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幸好另外一门课慢慢锻炼出来的作摘要的本事帮了我大忙,让我侥幸过关了。 一个学期下来,总算对美国的课堂文化有了切身的了解,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尽管辛苦,但收获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到了期末,看着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自己写成的摘要,居然有些成就感了。接下来的两年,在导师的要求下,我陆续修了不少文科的课程,几乎每次都是铺天盖地的阅读量。尽管还是一样的辛苦,但最苦的第一个学期熬过来了,后面的上课经历中自己所受的压力要小得多了。 等修完所有的课程,准备着手选择研究方向作博士论文的时候,回想自己这几年读过的书籍,不禁感慨系之。这段岁月大约是我个人读书最勤快的日子了。现在看来,那段勤奋读书的日子,在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中,再也没有重现,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个人分类: 求学故事|6117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