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南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海南岛从哪里来?-北部湾石油勘探的新证据
热度 4 liangguanghe1 2015-1-17 16:12
海南岛从哪里来? Where Hainan island come from? - the new evidence from oil exploration in Beibuwan gulf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本文为2015年1月15-16日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年会展板报告内容 PDF全文下载(1.9M): 展板-梁光河-海南岛从哪里来?-2014.pdf 一 引言: 关于海南岛很多科学家已经做了有益的基础性地质研究(刘光鼎, 1992 ;李献华等, 2000 ;张业明等, 1997 ;侯威等, 1992 ; Metcalfe et al,1993 ,汪啸风等,1991, 莫宴情等,1987 )。由于海南岛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地质演变 , 再加之植被发育、基础地质研究中的不系统性和程度低等原因,海南岛若干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仍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关于海南岛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构造体制仍存在不同的认识( 许德如等,2003)。目前对海南岛成因有两种观点: (1)张业明等(1997)、侯威等(1992)、 莫宴情(1987) 认为海南岛陆壳是 华南 陆壳的组成部分。 (2)杨树锋等(1989)、Hsu K J et al(1990)、陈海泓等(1992)、殷鸿福等(1999)认为海南岛是亲东冈瓦纳( 澳大利亚 ) 的裂解块体。 本报告基于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 海南岛的成因机制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全新解释。 二 表观特征: 海南岛应该是从北部湾左旋 150 度到达当前位置,证据:( 1 )地形地貌特征(图1);( 2 )地质特征吻合 (地层、断裂和岩浆岩都吻合,图2) ; ( 3 )成矿带吻合 (图3) 。 图1 海南岛地形地貌及复原图 图2 海南岛地质图及复 原图 图2 海南岛成矿带复 原图及对应关系 三 关键证据: 如果海南岛真的是从北部湾左旋 150 度到达当前位置,应该在北部湾盆地有详细记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西部分公司在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做了大量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并有数百口石油钻探资料控制,资料极为翔实可靠(图4),从地震勘探剖面的构造演化史恢复可以看出,从65Ma开始海南岛已经开始脱离华南,40Ma-24Ma期间大规模快速旋转,之后慢速运动。 其周边的盆地演化都支持海南岛成因模式,证据还包括 GPS 、重力异常、古生物等等资料。动力机制是随着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出了印支地块的同时,像齿轮一样带动了海南岛的旋转(图5)。该结果也说明印度板块65Ma就开始与欧亚大陆碰撞,起始阶段是软碰撞,40Ma年之后发生硬碰撞。 图4 北部湾石油地震勘探典型剖面构造发育历史 图5 海南岛成因模式图 图6 GPS测量表明海南岛正在向东南漂移,南 部速度快,北部速度慢,说明正在左旋。 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 汪啸风等,1991), 从晚白垩世开始, 海南地块与华南地块分离 。(《海南岛地质 构造地质. 三》,P29)。这个结论与上述构造演化史恢复 完全一致 ( 从65Ma开始海南岛已经脱离华南) 。 海南三亚落笔洞存在华 南虎和亚洲象遗迹(颜家安,2006),说明海南岛曾经和大陆相连。因为一个孤立的岛屿不可能进化出这些大型动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宣布,根据考古发现,两万年前海南岛就有古人类活动,再加上首次发现的巨猿、熊猫、犀牛、象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可以充分证明,40万年前海南岛与大陆相连。 海南岛南部的琼东南盆地存在一个北东东向的古中央峡谷,峡谷中的沉积物来源研究表明主体来源于红河三角洲沉积(陈国俊,2013),部分来源于越南东海岸。而且中央峡谷 东部物源沉积早于西部 。这只能用海南岛左旋才能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海南岛的左旋带动其周边的沉积盆地同时发生旋转。 四 结论: 海南岛 65Ma 从 北部湾分离左旋150度到达当前位置。 海南岛在旋转漂移过程中边缘始终滚动在雷州半岛上,将该半岛压弯了 ,琼州海峡前身为地堑, 8Ka 前随火山爆发和全球海平面上升,最后一次充水。 五 讨论: 从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人种分布图上(图7),可以看到如果将海南岛复 原到原来位置,海南岛南部的黎族(傣族的一支)将与云南和广西的 傣族 分布范围完全连接,这是巧合吗?如果说人口分布具有迁徙和流动性,黎族是由大陆迁徙来的,那么为什么古黎族人不定居在距离大陆更近的海南岛北部?要知道古人类划小木船,走到海南岛南部要比在北部登陆是多么不容易,在海上需要多漂很多天才能到达。 人类进化是现在人们普遍认识的那样吗?在人类祖先起源的问题上,有两个概念,人科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对于人科的共同祖先目前普遍认识是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对于现代人的起源存在两种假说,目前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非洲单源说)”,即非洲是现代人的故乡;少数科学家则支持“多地起源说”,即认为现代人是在欧亚非各自起源。 那么我们要问“ 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来自非洲的 人科的祖先”的祖先又是什么? 法国科研中心的人类学家德卢瓦松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人类手的结构与现在活着的猩猩的手有很大的不同,相反却与7000多万年前的猿类动物接近,而且人类脚的解剖结构说明它是天生用来走路的。她由此推断,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在更久远的时代曾有共同祖先,这类动物原本就是会直立行走的。其后随着种群的分化,后出现的猩猩等动物的脚退化了,并不再直立行走,而人类这一种群仍然保留了与祖先最接近的特征,一直没有变化。 图7 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人种分布图 六、相关辅助证据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事实上,这种旋转构造是板块运动过程中的常态。具体参见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4480-826176.html 相关报道: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5-03/19/content_296323.htm?div=-1 http://hnrb.hinews.cn/html/2015-04/13/content_13_1.htm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5-03/20/content_19868253.htm 参考文献: 1. 刘光鼎 . 深化南海大陆边缘研究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12,1-8 2. 李献华 , 周汉文 , 丁式江等 . 海南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 : 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 ? . 科学通报 ,2000,45(1):84-89. 3. 张业明 , 张仁杰 , 姚华舟等 . 海南岛前寒武纪地壳构造演化 .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7,22(4):395-400. 4. 侯威 , 陈惠芳 , 梁新权等 . 海南岛前寒武纪地层的确定及其大地构造演化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2,22(2):133-143. 5. Metcalfe L ,Sherggold H,Li Z X.IGCP 321 Gondwana disperrison and Asian accretion:fieldwork on Hainan Island. Episodes.1993,(16):443-447. 6. 汪啸风等 . 海南岛地质 ( 三 . 构造地质 ) . 地质出版社 ,1991:1-120 7. 许德如 , 陈广浩 , 夏斌 , 陈涛 . 海南岛几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评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4):37-44 8. 杨树锋 , 虞子冶 , 郭令智等 . 海南岛的地体划分、古地磁研究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 南京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 ),1989,1(1-2):38-46 9. Hsu K J,Li J,Chen H,et al.Tectonics of South China:Key to understanding West Pacificgeology .Tectonophysics,1990,183:9-39 10. 陈海泓 , 孙枢 , 李继亮等 . 华南早三叠世的古地磁学与大地构造 . 地质科学 ,1994,29(1):1-9 11. 殷鸿福 , 吴顺宝 , 杜远生等 .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9,24(1):1-11 12. 李春荣 , 张功成 , 梁建设 , 赵志刚 . 徐建永北部湾盆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石油学报 ,2012,33(2):195-203 13. 杨振宇 , 印度***地块第三纪构造滑移与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演化 . 地质学报, 1998,Vol.72 No2 , 112-125 14. 陈国俊 , 琼东南盆地上新世中央峡谷的形成与演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 年度(第 12 届)学术年会 ,2013 15. 李建生 . 海南岛地区断裂构造体系与区域稳定性 . 海洋科学 , MarineSciences, 1991,No.3:19-21 16. 张虎男 , 张福来 , 吴泽龙 . 海南岛的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 . 中国地震 , Earthquake Research InChina,1985,(3):59-63 17. 胡久常 . 海南岛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 华南地震 ,SOUTH CHINA JOURNAL OFSEISMOLOGY,1994(4):29-34 18. 腾吉文,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震出版社, 2003 19. 许志琴,印度 - 亚洲碰撞:从挤压到物质侧向逃逸,第八届( 2013 )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 ,2013 20. 王振峰,深水重要油气储层 —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 . 沉积学报, 2012,Vol.30 No.4 646-656 21. 嵇少丞 , 王茜 , 孙圣思等 , 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 . 地质学报 , 2008,82(12):1644-1667. 22. 潘桂棠,王立全,李荣社,尹福光,朱弟成,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 : 认识大陆地质的关键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32(3):1-20 23. 陈海泓 , 孙枢 , 李继亮等 . 华南早三叠世的古地磁与大地构造 . 地质科学, 1994,29(1):1-9. 24. 曲懿华 , 袁品泉 , 帅开业等 . 世界钾盐矿床 . 地质出版社 ,1998 25. 许怀智 , 蔡东升 , 孙志鹏 , 黄安敏 , 陈嵘 , 李春雷 , 何丽娟 .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地质学报 ,2012,86(4):641-650 26. 付璐露 , 沈忠悦 , 贺丽 , 董传万 , 程晓敢 , 唐立梅 , 杨树锋 . 海南岛白垩纪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 地质学报 .2010,84(2):183-194 27. 魏喜 , 陈亦寒 , 胡礼国 , 武金云 , 姜建群 , 李振远 . 南海西北次海扩张时代和洋壳性质 : 沉积地层及重磁依据 . 地质学报 ,2012,6(3):1-10 28. 赵焕庭 , 王丽荣 , 袁家义 . 琼州海峡成因与时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27(2):33-40 29. 安慧婷 , 李三忠等 . 南海西部新生代控盆断裂及盆地群成因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32(6):95-111 30. 颜家安 .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生态环境演变 . 古地理学报 ,2006,8(1):103-114 31. 朱伟林 , 张功成 , 高乐 .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 石油学报 ,2008,(1):1-9 32. 雷超 , 南海北部莺歌海 -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分析 .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33. 付彦辉 , 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水道沉积体系及其油气意义 .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 ,2009 34. 李伟 , 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的地震特征及成因分析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论文 ,2013 35. 刘见宝 , 孙珍 , 刘彦宾等 .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及展望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28(4):1-9 36. Tapponnier P, Pelt zer G, Armijo R. 1986.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collisionbetween India and Asia. In: Coward M, Ries A,.eds . C ollosion Tectonics. Geological S ociety of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19:115-157. 37. Shepard F.P.1936.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submarine cany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22(8):496-502 38.莫宴情,施央申.海南岛地体及其毗邻陆缘晚中生代—新生代古地磁研究和构造演化 .南京大学学报.1987,23(3):521-532
个人分类: 海南岛|11262 次阅读|5 个评论
11. 去海南岛看海
entangle 2013-11-12 12:23
这次不仅去海南岛看了海,海经历了史上第四大台风,算是多了一种经历。 (1)白天的海 (2)现在才明白蓝色的泳池底部才是游泳池蓝色的原因 (3)晚霞 (4)台风 (5)台风之后,酒店门口的椰子树变成了光头
个人分类: 幸福生活|3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南岛成因之谜?
热度 14 liangguanghe1 2013-9-18 11:38
(本文为2013年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部分内容) 海南岛是镶嵌在我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以往的研究中众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海南岛的地质特征与中国大陆有相似性,有可能应该是从大陆分离出去的,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比如到底是从哪里分离出去的?如何分离出去的?何时分离出去的?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答。本人的研究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并找到了8大科学证据。结论是:海南岛是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出去的( 65Ma启动40- 24Ma大规模旋转) ,海南岛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了约150度达到当前位置,仍在轻微左旋向东南漂移中。 论文首先从地形地貌、山脉走向对海南岛分离前的状态进行了复原(图1),发现其地貌和山脉与北部湾吻合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注意越南海域上那些岛屿显示出被类似刷子刷过的特征(图1中箭头所指) 。地块复原后三亚市位于目前的广西防城港市附近,海口市位于目前的昌江县附近。然后从地层、断裂带、岩浆岩、矿带分布分别找到了海南岛分离的确凿证据(图2);最后给出了分离的轨迹和分离的时间的确切证据。 这些证据包括地形地貌、山脉走向、地层、构造带、主要断层、火成岩分布、成矿带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等。这表明海南岛和北部湾存在必然的连续性。诸多的证据绝不可能是巧合和偶然。驱动海南岛分离漂移的动力机制与东南亚地块逃逸构造和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 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3 ,7 , 第87 卷 增刊。 网络全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4480do=blogid=860311 驱动海南岛分离漂移的动力机制与东南亚地块逃逸构造密切相关,下图展示的是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冲撞到亚欧大陆挤出印支地块的动画片,通俗地理解为“这个印支地块在被挤出的同时也在中国的北部湾刮了一下,刮蹭出来了海南岛地块”。 基于美国NOAA地形地貌图局部放大,图中清除显示了印支地块的被挤出和海南岛的地貌特征。海南岛在旋转漂移过程中边缘始终滚动在湛江-徐闻半岛,将该半岛压弯了。 作者的12篇最新论文均可在网上免费阅读,这些论文包括 (1)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 (2)海南岛从哪里来? (3)日本从哪里来? (4)台湾从哪里来? (5)夏威夷、马尔代夫从哪里来? (6)朝鲜半岛哪里来及郯庐断裂动力机制? (7)北极冰川融化的根源? (8)加拿大破碎山河成因之谜? (9)全球山脉成因之谜? (10)美国黄石公园间歇泉成因之谜? (11)“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12)地震的预测与消减方法等。 具体参见: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海南岛|13262 次阅读|26 个评论
自我放牧海南岛——应张玉秀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3-8-6 15:42
不是牛羊, 胜似牛羊, 开开心心寻欢乐, 自己牧放。 自比牛羊, 谦虚雅量, 健健康康走世界, 自我留洋。 之二 白云蓝天蓝衣衫, 黄帽 绿草 绿椰 田。 享受生活多放纵, 快哉喜哉乐陶然。 之三 千呼万唤始出来, 放纵心绪乐开怀。 琼岛风光美无限, 怎比玉秀倩影裁? 照片来自张玉秀的博客 照片来自张玉秀的博客
个人分类: 友谊|3564 次阅读|4 个评论
圣诞节期间去海南怎么样?
热度 1 wangxh 2012-11-28 23:24
圣诞节期间去海南怎么样?会不会人太多呀,俺最讨厌人山人海的地方啦! 有经验的给点指导怎么样? 谢谢! 【不是凑热闹,而是比较特殊情况】
27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海区域的水有多深?介绍两种测深方法
热度 2 jlpemail 2012-11-9 15:31
去过海南岛的朋友,当你看到清澈的海水时,它可能会诱惑你下水. 好奇的人会问,海南岛周边,比如三亚的著名海湾亚龙湾地区,海水有多深? 再比如,思路开阔的也许好奇,我们的南海海域的水有多深?有没有准确的 数字? 两种快速大面积测量水深的方法 1 超声波测水深 超声波测深仪是测量水深的主要仪器 。 利用声波发射探头在水中发射声波 , 然后接收该声波从水(河流、湖泊和海洋)底反射回来的回波 , 测出从发射声波开始到接收回波结束的时间 ,然后 算出探头到水底的距离 。 2 机载激光测深 以测量海水深度为例:在飞机上安装一陀螺稳定平台 , 在这个平台安装激光器及其相配套的扫描设备。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 , 激光器按照一定的频率 , 通过激光扫描装置 ,按 一定的角度 , 同时向海面发射两种波长的激光 。 一种为波长 1 064 纳米 的红光 , 另一种为波长 532 纳米 的绿光。同时,在飞机上 用仪器 测定激光发射点的空间坐标和飞机的姿态。红色激光垂直向下发射 , 经海面反射 ; 而绿色激光则以一定的角度发射到海水中 , 向海底传播 , 经海底反射。这样 , 用两束光的往返时间差 , 考虑到光在海水中的折射改正 , 即可确定目标点的水深。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我国的这种机载激光测深设备正在研制中。 参考文献 1 陈力平, 超声波测深法水深数字化技术探讨,水利水电快报, 2001 2 叶修松 , 黄谟涛 , 任来平 , 李凯锋 , 机载激光测深水深点空间位置的计算方法,测绘工程, 2010
个人分类: 资料库|10318 次阅读|17 个评论
10月28日32%国土有降水,总量169亿立方米.海南岛、广西台风暴雨
zhangxw 2012-10-29 11:08
10月28日32%国土有降水,总量169亿立方米.海南岛、广西台风暴雨
10 月 28 日 32% 国土有降水 , 总量 169 亿立方米 . 海南岛、广西台风暴雨 2012 年 10.28.05-10.29.05 时 中国大陆国土 = 0.95 *10^10 平方米 雨量下限 雨量上限 平均雨量 相对面积 % 相对面雨量 百亿立方米 0 0 0 68 0 0 0 10 3.33333333 28 0.93333333 0.88666667 10 25 15 3 0.45 0.4275 25 50 33.3333333 0.6 0.2 0.19 50 100 66.6666667 0.3 0.2 0.19 100 250 150 0.1 250 354 284.666667 0 合计 100 1.78333333 1.69416667 日平均降水量 1.8 毫米 中国降水量 169 亿吨 大暴雨面积 1 万平方公里 24 小时的降水覆盖度 =32% 资料 http://i.weather.com.cn/i/product/pic/l/sevp_nmc_weap_sgis_ee0_achn_lno_p9_20121028210000000.jpg 分析张学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99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9952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6018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8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671.html 注:平均降水量是以(降水下限乘 2+ 降水上限) /3 而算得,大暴雨指 24 小时降水超过 100 毫米的降水
个人分类: 水资源|2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9月14日65%无雨,降水量123亿吨,海南岛局部大暴雨
zhangxw 2012-9-15 10:55
9月14日65%无雨,降水量123亿吨,海南岛局部大暴雨
9 月 14 日 65% 无雨,降水量 123 亿吨,海南岛局部大暴雨 2012 年 9.14.05-9.15.05 时 中国大陆国土 = 0.95 *10^10 平方米 雨量下限 雨量上限 平均雨量 相对面积 % 相对面雨量 百亿立方米 0 0 0 65 0 0 0 10 3.33333333 34 1.13333333 1.07666667 10 25 15 0.9 0.135 0.12825 25 50 33.3333333 0.1 0.03333333 0.03166667 50 100 66.6666667 0 0 100 226 142 0 0 0 0 0 合计 100 1.30166667 1.23658333 日平均降水量 1.3 毫米 中国降水量 123 亿吨 大暴雨在海南岛局部地区 24 小时的降水覆盖度 =35% 分析张学文, 资料 http://i.weather.com.cn/i/product/pic/l/sevp_nmc_weap_sgis_ee0_achn_lno_p9_20120914210000000.jp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99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9952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601823 注:平均降水量是以(降水下限乘 2+ 降水上限) /3 而算得,大暴雨指 24 小时降水超过 100 毫米的降水
个人分类: 水资源|3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威海,那些翩翩飞舞的海鸥
热度 13 zhangyuxiu 2012-6-26 09:40
威海,那些翩翩飞舞的海鸥
据百度,海鸥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 翼镜 。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海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及台湾;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 海鸥是我最喜欢的鸟,它们飞翔的姿态非常优美。在威海,西霞口海边的礁石上,我看到一群海鸥落在那里,它们一会儿起飞,一会儿降落,那些翩翩飞舞的身影像极了白色的精灵,一直在我眼前晃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186 次阅读|38 个评论
黄岩岛划归菲律宾是合理的
热度 17 blownsand 2012-5-8 17:16
地理条件是行政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在陆地上,大山大河提供了天然的分界线。在海洋上,可以作为分界线的海沟对船舶的自由往来没有任何明显的限制作用。从地图上看,黄岩岛(民主礁)距离菲律宾群岛的行政中心马尼拉比海南岛的三亚和海口都要近得多。显然,马尼拉可以对该岛实施更加方便有效的行政管理。因此,黄岩岛划归菲律宾是合理的。随着南海资源的迅速开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历史上,汉代曾设置过“西域都护府”。为了对南海区域(包括菲律宾群岛)实施有效管理,在将黄岩岛划归菲律宾的同时宣布成立“南海都护府”。驻地可以选为马尼拉或伊洛伊洛。
292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听漫谈大连城市文化有感
热度 1 wangdehua 2012-4-25 14:34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来大连也已近一年,回想着当初因为一部电影《马背上的玫瑰》而简略的从荧幕上结识了大连,身居山东内陆的我远离大海,而又对大海有着不解之情。依稀记得影片中,大连的天是蓝的,海是碧的,沙滩是柔和的,空气是透明的,带着对大连这素有北方的海南岛之称的城市的憧憬,我毅然选择了报考大连的研究生,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彩虹,我得偿所愿而踏入大连这一方沃土。而惭愧的是,来到此地至今并未真正的去好好了解她,解读她,对她认识过于肤浅。所幸的是,《文化讲坛》给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4 月 20 日下午,大连化物所文化讲坛的第 72 讲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杜辉为我们做从 “ 三缘 ” 去观大连文化产业的精彩演讲。带着对大连这个藏在薄纱之后的少女的好奇及对杜辉教授所取得卓然成就的景仰,我仔细聆听了本次讲座。 杜教授以其广博的知识,分别从城市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来解读大连文化,他从“三缘”即业缘,史缘,地缘三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剖析。杜教授语言诙谐幽默,旁征博引,从厚重古朴的古城西安,讲到博大正统的北京,再到精细奢华的上海,而大连有着与以上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她是以明快,务实而别具一格,彰显自己的风韵。大连人讲求穿着、时尚,这一点我们从来去匆匆的大连人的打扮中便可寻得。而后他赋予大连“三民”文化的称谓,即殖民,移民,渔民,这恰如其分的总结了大连的文化。然而,大连文化产业也存在缺憾,但从小的方面讲,书店的即时新闻流通最快,而古典书籍却驻足不动。这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不可否认,能进入大化所的都是集聪颖及勤奋于一身,感知力与求知欲亦异常强烈;然而,我们大家都是理工科出身,用于解读文化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同时我们又处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似乎上网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杜教授提出的“文化沙漠”现象着实令人堪忧。今天的我们将会是祖国明天的栋梁与希望,就更应该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应该在闲暇之余,广泛涉猎一些中外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自己的道德情操,而不是仅仅对实验、文献情有独钟。说不定两者结合会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同时阅读文化作品可以缓解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心舒而意远,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很快接近了尾声,杜教授在我们脑海中勾勒出大连文化的整体概貌,我们获益匪浅,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中,我们应该放些许精力于文化解读,提升自己内在价值的同时,为这号称“北方明珠”的大连的文化产业做些贡献。
392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带气旋的中心应该定在哪里?
热度 1 heartcool 2011-10-4 12:02
下图是2011年10月4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的风云2号卫星云图,此时台风尼格已靠近海南岛东南部,并已减弱成为强热带风暴。 下面对海南岛附近的云图做局部放大,可以看到台风尼格的低压云团已经登陆海南岛东南角。但是各地气象观测站确定的尼格中心位置却在低压云团之外,而且不同的气象观测站确定的位置各不相同。 下图是在上图的基础上再局部放大,标出了不同气象观测站确定的尼格中心位置,其中0408是2011年10月4日8时低压云团的中心,0408C是中央气象台确定的同一时间尼格中心位置,0408H是香港天文台确定的同一时间尼格中心位置,0408M是澳门地球物理与气象局确定的同一时间尼格中心位置,0408T是台湾气象部门确定的同一时间尼格中心位置,只有台湾与香港确定的尼格中心位置重合,此时尼格的中心应该定位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4056 次阅读|6 个评论
点评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热度 2 wdh022 2011-9-13 23:34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点评:屠呦呦最大特点在于文献的阅读与整理,不厌其烦,而其成就,主要也来源于文献,来源于对文献的理解。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科研难度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关键在于选题有重大意义,而恰好她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创新点:以不同方式提取青蒿素。创新思维来源于文献理解。启发是同样文献,是否可训练自己找到与众不同的信息,同样项目,是否可以找到与众不同的文献。 拓展:1、中医中药是经验科学,很多验方是以人为实验品的,因此以此为迹或许可以寻找到很多线索。 2、以更多的不同方式,如微波超声超临界萃取等,或许可以提取更多不同成分,但是基于疗效的确定性不大。 3、是否古籍文献中有青蒿泡酒抗疟的例子,或许会有。 4、有效检测模型建立非常有效,在几个月时间可以检测200余验方,成功概率大增。 疑惑:既然有高效的筛选模型,为何在之前未想到或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提取方式会产生不同效果。如果有差异并尝试制造差异,就可以通过研究使成果成为必然。 与之相似的病应为乙肝:1、目前乙肝在国内影响人群大,但是在国外相对较少,因此研究还不深入。 2、乙肝自古有之,与疟疾类似,因此可参考古籍文献。 或许循着这条路可以找到某个活性物质。
557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的艰苦边远地区:五指山下河水浑
热度 7 王铮 2011-8-31 08:06
中国的艰苦边远地区:五指山下河水浑
2005-9-19 在人事部要求下,出发对海南岛考察。我与刘涛从北京出发,飞 3 小时多到海口,台风刚过,街上可见狼藉处,吹断的树枝到处可见。夏海斌、刘青春从上海来,晚点,晚 11 点到。省人事厅接。…… 2005-9-20 海南岛流行的说法是“一琼二白三保亭。”这三个县是海南岛最穷的,从海口经过白沙到保亭县,路上见五指山,山体巍巍,规模不大,难怪当年红军守不足。途中考察了五指山市,这里的城市显得规模很小,经济相当落后,台风后,喝水浑浊,没有万泉河水清又清感觉。参观了一个农村,发现住房形成鲜明对比,男性为主的农民家庭困难,住房是土坯,女性家庭多的是楼房。与他们座谈,原来海南岛多电子元件加工业,需要大量女工,男性不好就业。访问干部,干部讲不出自己的困难。 市政府是在城外一个招待所接待我们,开了座谈会,主要反映是台风灾害问题。他们现场做了一个黎族裙子给刘青春,土布,说他结婚时可用,这是祝福未婚女孩的风俗,却之不恭。 到达保亭,我们在等待干部时在宾馆与按摩女聊了一会天,她说原来是一个教师,可是一个月收入 1200 左右,弟弟要上学没有钱,又受到某种欺负,一气之下,当了按摩女。问她有骚扰吗?她说她是正规按摩,每月可挣一千七八。 2005-9-21 考察保亭县,县委书记是个中年妇女,说话叫“有大将风度”。与干部座谈,他们举出了许多艰难,通过这些发言,我确定痢疾是热带危害因子,其次台风危害最为严重,自然保护区不让开发,限制了当地发展。昨天的事,提醒我们关心教师问题,我们专访了一个学校,学校教师谈收入说尚可,就是怕买房。考察以来,每到一个地方,干部都说收入太低,而教师都说尚可,学校的教师宿舍很简陋。木板床,一个桌子,没有什么家具。 下午到陵水县。当地人悄悄告诉我们,有一个专门接待外来干部的招待区,没有让我们去。 2005-9-22 陵水县县城富,街上,居民在下棋,显得休闲。但是考察的一个乡镇政府很穷,近于危楼的办公室在一个陈旧的大院里,像当年南霸天留下的住宅。沿途看到了台风肆虐的后果,吹倒的树,冲垮的农田,还有在风雨中挣扎而缺瓦落砖的房子。 到达三亚,住郊外,晚上了,什么也没有看到。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有意安排的。 妻子来电,女儿在学校病了。 照片待补 五指山市,河水是浑浊的 这家人只有三个男性劳动力,务农 台风过后 五指山 乡政府 陵水县,我和县委书记。这个书记水平不错,就是架子有点大,因为他是副厅级。 教师宿舍 海南岛东岸。西岸是比较艰苦的,据说有萨王纳群落,可惜我没有看到。 放张风景 凤凰木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71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琼岛秋光甲神州
yangyongtian 2011-8-10 15:59
天蓝云白椰树绿, 海碧浪平楼隐蔽。 不是风光无限好, 盖因玉秀鼎摄技。 摄影 张玉秀 (海南岛风光)
个人分类: 张扬诗画|1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征程——一个战士的脚印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1-7-1 11:46
征程——一个战士的脚印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90年。 90年的历程是每个革命战士一个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下面纪录的是一个四十军一一八师普通战士,从长白山到海南岛,从鸭绿江到三八线的脚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我军头等主力。现驻辽宁锦州。解放战争中,参加四保临江、锦州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真正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的部队。抗美援朝战争中,四十军一一八师首战两水洞,为我军入朝第一战,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当时的师长邓岳将军,曾在笔者家乡担任过警备司令。 解放东北纪念章 华北解放纪念章 解放华中南纪念章 解放海南岛纪念章 抗美援朝纪念章 朝鲜人民军军功章 志愿军立功证书 朝鲜人民军立功证书 朝鲜人民军立功证书 授奖证书: XXX同志,按志愿军政治部、干部部之授勋规定,你已具备授勋、奖条件,应享朝鲜中央政府所授予志愿军的国际荣誉。今将你应获得的军功章略章、证书,一并寄去。请查收,并望回音。 此致 敬礼! 四十军干部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干部部之印) 一九五四年七月廿日
个人分类: 古往今来|34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原创】海南美景伴我行
热度 5 xucq45 2011-1-28 21:57
2011.18-23,黑龙江省高校教育工会组织哈市高校教师三亚双飞六日游。本人有幸被哈医大基础学院推荐参加了这次教师度假活动。尽管海南岛以前曾来过2次,此次又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但是,有的景点还是第一次光顾,曾去过景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还是收获不小,在领略大自然秀美风光的过程中,身心健康也得以恢复。虽然本人技术欠佳,还是愿意将自己拍摄的海南风光与大家共享。 (一)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19日上午,游览了位于三亚市郊35公里处的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热带雨林。 (二)琼海-博鳌-玉带滩-兴隆 19日下午,依次参观了琼海-博鳌-玉带滩,晚上在兴隆的金叶桃园宾馆下榻。 (三)蜈支洲岛 20日上午,我们游览了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著名的蜈支洲岛。该岛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生长着被称为植物界中大熊猫的龙血树等许多珍贵树种,为中国最佳的潜水圣地。 (四)亚龙湾蝴蝶谷-中心广场-贝壳馆 20日下午,我们参观了蝴蝶谷、中心广场和贝壳馆。 (五)南山大小洞天-海上观音 21日上午,我们分别参观了南山大小洞天、南山佛教文化苑和海上观音圣像。 在大小洞天游览区的主要景点还有《鉴真登岸》群雕、“九九归一”的海龟群像和“南山不老松”等。 海上观音比自由女神还要高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像。观音圣像一面手拿莲花,另一面手拿金书,还有一面手拿佛珠,为一体化三尊造型,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 (六)天涯海角 21日下午,我们浏览了天涯海角 。 (七)七仙岭温泉 22日自由活动,我们一行三人搭乘南美假日接待中心经理的轿车,在保亭的待售楼盘进行了现场调查。同时有幸免费浏览了七仙岭温泉并远眺了七仙女峰。 附注: 刘进平教授在评论中提醒本人:“什么都没看到! 将图片上传, 链接不管用。” 我正在试试能不能将图片成功上传。估计不管用,因为我拍的180张照片大小均在3M以上,而新版科学网规定上传的图片必须1M。如果压缩到这种程度,画面也就失去美感。如果上传图片不成功,对此内容感兴趣的博友请登录我的网易博客-枫叶红: http://blog.163.com/xucq45@126/ (在那可成功浏览全部照片)。给大家造成的不便,仅表歉意。 写于28日晚。 今天,我将全部照片压缩成100K,并上传。不知大家现在能否看到?效果如何?请告诉我,谢谢! 写于29日晚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737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的海南岛》提要
热度 1 黄安年 2009-5-15 16:58
《我的海南岛》提要 黄安年辑,王业隆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5 日发布 按 : 前日收到王业隆先生寄来的《我的海南岛 》 ,读后 ,对于海南优势会增加许多感性的认知。作者的如下观点是值得注意的 : 海南的热带海南风光和避寒度假胜地的地位,非但在国内无可取代,就是在亚洲 , 乃至世界 , 亦是深具吸引力的。 海南省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 海南省的十大优势 : 第一大优势 : 版图最大 ; 第二大优势 : 人口最少 ; 第三大优势 : 位置最南 ; 第四大优势 : 气候最热 ; 第五大优势 : 资源最富 ; 第六大优势 : 土地最肥;第七大优势 : 环境最净;第八大优势 : 风光最美;第九大优势 : 成省最新 ; 第十大优势 : 筹码最重。 海南省及其所辖的南海诸岛,四周环海 , 人口稀少,工业刚刚起步,土地、水源、空气及海洋 , 基本上未收到污染 , 是东亚地区一片不可多得的净土,举世公认的南海诸明珠。比之国际上其他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海南省就像一位养在深闺的处女 , 清纯 , 美艳,别具一番迷人的风韵。 海南 , 镶嵌在南中国海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海南省的陆地面积(包括西、南、中沙在内),一共只有三万九千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小的陆地面积。但她却拥有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 , 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海洋 , 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向还则兴,悲海则衰 , 已为近代史所证明 , 也为中国二十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时间所证明。海南要发展 , 一要靠政策 , 二是靠海洋 , 政策优势和海洋优势是海南的两大法宝。从发展的眼光看 , 拥有全国最大海域且位置优越的海南省是中国最有前途、最有生命力的省区,其在未来中国和未来世界的地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作者 王业隆 责任编辑 王 彤 美术编辑 谢代陈 封面题词 刘炳森 封面设计 林明琛 出版 华晖出版社 印刷 伟生柯式商标印刷(香港)有限公司 开本 大 32 开 ( 210mmX 140mm ) 字数 19 万 版次 2004 年 3 月 印数 1600 本 国际书号 ISBN 988-97074-1-1 定价 HK$52 元 人民币 50 元 作者简介 影印照 序一 韩阳光 张学修 齐献爱心 共建海南 (影印) 序一 李继槐 月是故乡明 (影印) 目录 (影印) 第一辑 腾飞献议 第二辑 婚系故土 第三辑 忧患南沙 第四辑 琼州赤子 第五辑 宝岛抒怀 第六辑 琼台忆往 附 一 评论五篇 徐 迟:《我爱蓝色国土》 杨羽仪:《王彤与》 秦 岛:《他从天涯海角来》 丁 岸:《王彤与他的神州半岛诗》 王志清:《清纯淡雅的灵魂气息》 附 二 我的海南省(歌曲) 后记 (影印) 前言 并非后知后觉 (影印) 版权页 (影印) 附照片 31 幅是笔者翻拍的。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食文昌鸡,枉来海南岛
黄安年 2009-4-6 18:50
不食文昌鸡,枉来海南岛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6 日发布 文昌鸡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来到海南岛必食文昌鸡。这次在海南期间的断断续续里 , 我们就品尝了文昌鸡的不同吃法 , 别有风味。 3 月 26 日晚抵达海口 , 范基宁老师及其妹妹和妹夫邀我们就在龙泉酒家品尝了文昌白斩鸡,果然与一般的白斩鸡不同 , 色泽淡黄光亮,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扑鼻。这只近两斤重的文昌鸡,价值 70 元。 3 月 27 日中午,陈大之、林碧慧夫妇邀我们在海南师范大学附近的龙泉海鲜酒楼品尝了隔水蒸文昌鸡。陪同的有武元真老师、范基宁老师。这只仅有一斤多点的文昌鸡,价值 98 元 , 显然比上面的要贵些,这很可能与酒楼的包间的档次有关。在点菜问鱼价时,我问怎么都是三位数的 , 服务员说 : 我们这里没有二位数的鱼。我想因为靠近海南师范大学 , 公费吃请的太多,所以这里的宰人生意也就不奇怪了。 3 月 29 日中午,海南中学前校长张光瑞邀我们银洲宾馆就餐,其中有文昌鸡二吃 ( 白斩、红烧 ) ,这又是一种吃法 , 只是感觉上白斩更显海南文昌鸡特色。与会的有前海南中学校长和海口市副市长林泉夫妇、张校长夫人、吴宗鹏、邝守真夫妇、前海南中学图书馆管理员陆建坦先生等。 3 月 30 日中午,在海南文昌县城,我们吃到了 盐焗 文昌鸡,这种文昌鸡是在文昌鸡里放上各种佐料在盐锅里闷上一定的时间取出 , 因为盐味慢慢渗入鸡内 , 味道更香可嚼可口,算是另一种吃法,一只斤半文昌鸡仅 36 元。别看这家店铺十分简陋,却远近盛名 , 童国强先生带我们专门在这里品尝,果然名不虚传。 4 月 2 日晚 , 我们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里看到了真空包装的文昌鸡,价格在每只 98 元。 我们在海口街道上看到有卖烧烤文昌鸡的, 23 元一斤 , 只是没有品尝。 附即时拍摄的照片 15 幅。 附网上相关文章: ***************************8 文昌鸡。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号称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县(现已撤县设市)而得名。 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县潭牛镇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 家鸡啄食,体质极佳。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 1.5 千克左右,毛色鲜 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同时配以鸡油 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白斩 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用料: 文昌鸡(以将要下蛋的小母鸡最佳) 1 只(重约 1 千 克左右)姜丝、蒜泥、味精、白醋、白糖、精盐、 老抽各适量。   制作:    1 、将活鸡割颈放血、去毛除脏(不损坏整鸡原 状),洗净:在鸡素囊口插进一瓷汤勺(以利汤水 从鸡腔中对流)把鸡脚扭反插进鸡下腹洞内固定: 将鸡头仰屈,用翅膀窝夹住,(目的是使鸡头向后仰起、不用翅膀夹住亦可,但需在煮鸡时掌握好造型。)放进烧滚的清汤中翻转 烫氽,使鸡身四周受热膨胀定型。    2 、改用慢火浸煮(以汤中冒气眼而不滚开为度)约 5 分钟,用铁勾将鸡提 起,倒出腹腔汤水,再放入汤中浸煮,反复三、四次、至仅熟(不可大生也不可过熟),离火后另放凉汤中浸泡稍为冷却后取出,抹上一层香麻油,使皮色淡黄 光亮,食时斩件装盘,砌成原鸡形上席。    3 、佐料调配:通常有二种,一种是咸鲜味型,用姜丝、蒜茸、味精、老抽 调制而成,另一种是酸甜味型,以白醋、白糖、精盐、姜茸、蒜泥配制成。另有辣椒酱备用。民间还有山茶油或香麻油调配姜丝、蒜茸、桔汁、精盐等制成的佐 料,别有一番风味。   特点:   摆盘美观,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醮佐料而吃,入口喷香,爽滑异常。 http://food.hinews.cn/pages_tp.php?xuh=156 中国海南岛的文昌地区有个潭牛镇,镇北有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上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生栖繁衍,鸡虽然生长缓慢,体小脚细,但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 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皇帝品尝后称赞道: 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 鸡也! 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村舍荣光,该村得名天赐村。天赐村中最早养鸡人姓蔡,故文昌鸡亦称蔡氏鸡。 关于文昌鸡得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岭南杂事诗抄》,书中称: 文昌县属有一种鸡,而若牧肉,味最美。盖割取雄鸡之肾,纳于雌鸡之腹,遂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渐疏,异常肥嫩。以其法于他处试之则不可,故曰文昌鸡。 后期史料虽不多,但以文昌鸡命名得饭店却林立于世界各地。 民国初期,宋子文回海南文昌省亲,每次必吃文昌鸡。 1959 年,原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海南文昌时,特地品尝了独具南国风味得椰奶炖文昌鸡,食罢赞不绝口。 如今文昌人已将饲养文昌鸡发展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昔日皇家贡品也早已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http://www.huaxia.com/hk/00250460.html *******************************   文昌鸡   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号称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县(现已撤县设市)而得名。   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县潭牛镇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 1.5 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汁原味。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 鸡饭 。   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文昌鸡 - 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号称四大名菜之首。是每一位到海南旅游的人必尝的美味。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而正宗文昌鸡出于哪个地方?如果是海南当地人都知道文昌地区有个潭牛镇,是因为大街小巷都挂着文昌潭牛鸡;文昌潭牛鸡其独特之处是什么?   潭牛镇镇北有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上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生栖繁衍,鸡虽然生长缓慢,体小脚细;一般现在当地人养鸡方法:将纯种鸡苗交给农户放牧饲养 120 天,回收后喂大米、番薯、花生饼、椰蓉等熟饲料,集中育肥 50 天。   文昌鸡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食文昌鸡一般以白切为主,另有椰汁鸡、酥鸡、炸子鸡等。如果你夹一块金黄色的鸡肉放入你的口中,一定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棒!;难怪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   吃文昌鸡的佐料很讲究,蒜泥 + 酱油 + 桔子汁,海南人没有吃醋的习惯,桔子汁是必不可少的。   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村舍荣光,该村得名天赐村。天赐村中最早养鸡人姓蔡,故文昌鸡亦称蔡氏鸡。   文昌鸡早在几百年以前就已有名气,但因当时的历史原因及人们生活水平有限,文昌鸡仅在东南亚的华侨家的餐桌上出现。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闲暇或节假日出游时除了欣赏各地名胜之外,品尝各地名菜佳肴也成了出行必不可少的选择。 1997 年海南榕籽文昌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伊始,海南文昌鸡的种类鱼目混杂,到海南的游客很少能吃到正宗的文昌鸡。   文昌鸡的特点:摆盘美观,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醮佐料而吃,入口喷香,爽滑异常。   如何自己来制作文昌鸡   首先,文昌鸡的用料需要:文昌鸡(以将要下蛋的小母鸡最佳,你不在海南当然没文昌鸡啦,买只普通小母鸡试试) 1 只(重约 1 千 克左右)姜丝、蒜泥、味精、白醋、白糖、精盐、老抽各适量。   准备好材料之后,现在我们动手来制作文昌鸡啦:   将活鸡割颈放血、去毛除脏(不损坏整鸡原状),洗净:在鸡素囊口插进一瓷汤勺(以利汤水从鸡腔中对流)把鸡脚扭反插进鸡下腹洞内固定: 将鸡头仰屈,用翅膀窝夹住,(目的是使鸡头向后仰起、不用翅膀夹住亦可,但需在煮鸡时掌握好造型。)放进烧滚的清汤中翻转烫氽,使鸡身四周受热膨胀定型。   改用慢火浸煮(以汤中冒气眼而不滚开为度)约 5 分钟,用铁勾将鸡提起,倒出腹腔汤水,再放入汤中浸煮,反复三、四次、至仅熟(不可大生也不可过熟),离火后另放凉汤中浸泡稍为冷却后取出,抹上一层香麻油,使皮色淡黄光亮,食时斩件装盘,砌成原鸡形上席。   佐料调配:通常有二种,一种是咸鲜味型,用姜丝、蒜茸、味精、老抽调制而成,另一种是酸甜味型,以白醋、白糖、精盐、姜茸、蒜泥配制成。另有辣椒酱备用。民间还有山茶油或香麻油调配姜丝、蒜茸、桔汁、精盐等制成的佐料,别有一番风味。   白切文昌鸡白切的做法最能表现文昌鸡的肉质,吃的时候可以蘸上海南特制的酱料,它用蒜泥、精盐、熟油调成,特别之处在于加入了几滴海南野生橘子汁,风味独特。   椰子炖盅用杞子、淮山、红枣、猪肉和文昌鸡一起炖,浓浓的汤里还带着椰香味,非常清新。大椰丰饭的大厨介绍说,这个炖盅选用的是老椰子,香味才够浓,而且椰子汁是不要的,因为椰汁炖汤会酸。这个汤的关键就是取椰肉的香味。   特点:摆盘美观,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醮佐料而吃,入口喷香,爽滑异常。   在海南正宗的文昌鸡价格是在 20 元至 30 元   文昌鸡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文昌县境内,居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当儿子长到十八岁时,终于娶到了善良孝顺的儿媳妇,而且不久儿媳妇还怀了身孕。老母亲高兴的整天拢不上嘴。可以祸从天降,就在儿媳妇怀孕两、三个月时,儿子因为外出打猎不幸意外身亡。老母亲悲痛欲绝,整天泪流满面。但身边的儿媳妇和未出世的小孙儿使她得到了安慰和期盼。于是,老母亲不辞劳苦养了一群文昌鸡,每天宰杀一只熬汤给儿媳妇喝。几个月后,儿媳妇果真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子,一家三口也享受到了幸福无比的天伦之乐。从此,在当地民间就一直盛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和习惯:身孕妇女吃文昌鸡,既补了身子又可生男孩。   http://baike.baidu.com/view/66687.htm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61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南岛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obby 2008-8-20 20:57
(保亭到陵水县城公路)祖关镇与本号镇之间的吊罗路路口拍到的海南田野风光 (保亭到陵水县城公路)祖关镇与本号镇之间的吊罗路路口拍到的海南田野风光 (保亭到陵水县城公路)祖关镇与本号镇之间的吊罗路路口拍到的海南田野风光 (保亭到陵水县城公路)祖关镇与本号镇之间的吊罗路路口拍到的海南田野风光 (保亭到陵水县城公路)祖关镇与本号镇之间的吊罗路路口拍到的海南田野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吊罗山风光 保亭到陵水县城公路之间,具体位置在祖关镇与本号镇之间,有一个三叉路口,有吊罗路,往吊罗山 林业局 方向。有公交车可坐。比较方便。(或者 在陵水县富陵路乘中巴车到达本号镇,然后坐到吊罗山保护区方向的公交车。) 海南岛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吊罗山是海南六大热带雨林地区之一,又是国家森林公园,根抱石、高板根、古藤缠树、老茎生花、空中花篮和树木绞杀等奇观极具观赏价值,尤其是中国濒危保护植物 植物活化石桫椤树随处可见,让你很容易就情陷其中。吊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 1984 年建立,该保护区地跨陵水、保亭、琼中 3 县,现有面积 18398 公顷 ,是我省保留有热带原始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根据各方面科考专家对吊罗山多次考察的结果来看,吊罗山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森林分布区之一,这里的低地雨林属于我国热带地区发育最盛,最接近 赤道热带雨林 的植被类型,是我国稀有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目前为止,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146 种。 http://www.hnvst.gov.cn/%26P%26H%26O%26T%26O/?249 吊罗山是我国极为珍稀的原始热带雨林区之一,距高速公路陵水开口处仅 21 公里 ,有省道相通。吊罗山森林公园拥有湖光山色、峰峦叠嶂、飞瀑溪潭、巨树古木、奇花异草、珍禽稀兽、岩洞怪石等众多天然旅游景观,且有在岛内享有盛名的枫果山瀑布群以及秀美的南国田园风光。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 24 ℃ ,最高月均气温 Z 8 ℃ (七月),最低月均气温 15 ℃ (十一月),是一座理想的天然空调区。凉爽的气候和洁净的空气,将大自然的神、奇、古、秀、野、雄、幽在有限的空间,向游客充分展示出自己不可替代的鲜明特色,完全有别于岛内众多滨海人工景区和阳光沙滩、椰风海韵 的传统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绿的陶冶和清爽的体验,使人乐不思归。吊罗山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宝库和真正的野生动物园,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能使人增添许多科学知识,既适宜于避寒,也适宜于避暑;既适宜观光娱乐,更适宜于考察探险。关于吊罗山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很久以前,吊罗山十年九旱,百姓辛劳一年却收获几。有一户苗族人家,母子相依。儿子南喜勇敢、正直,但家境贫寒尚未婚娶。这一年又逢大旱,眼看庄稼都要枯死了,村里体弱者因饥渴也濒临死亡。南喜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老人对他说:天旱是因为这里的人无节制地砍伐、狩猎、 残害生灵,触怒了地神,向天上的王母娘娘告状,遣旱魔惩罚所致。要解此难须速派人去三角山(吊罗山主峰) , 脚踩刀梯请娘娘宽恕 , 赋予能降雨的神锣。醒后,南喜告别乡亲踏上征途。来到峰顶。他攀登刀梯,感动了王母娘娘,派七仙女中最小的小妹下凡送锣。小妹与南喜一起敲响神锣,倾刻大雨如注。小妹因爱南喜人品,决定不再重返天国。两人喜结良缘。他们把神锣挂在凤凰树上,从此该地区风调雨顺。人们就把村后这一片山称作吊罗(锣)山,将小妹洗头的湖,称作小妹湖。六位仙女经常下凡到人间与小妹相聚,她们最爱在吊罗山南麓观看吊罗四海(山海、林海、云海、雾海)胜景,不幸被娘娘发现,一怒之下,将七仙女变为七座石柱,这就是七仙岭的来历。 http://blog.3608.com/Article/28274.html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923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