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A-07-信息哲学小节
热度 4 ruleofbit 2016-10-5 22:20
信息哲学是广义信息论的一种,认为系统通过获取、传递、加工与处理信息而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强调通过信息的传递、转换和施效来研究一切问题。 信息是中介于因果与系统之内的指令,能够传递、转换和施效,其他各种信息定义均能被该定义兼容。 信息具备客观形式性。 信息仅存在于系统中,不存在脱离控制(系统)的因果关系,更不存在脱离系统的信息问题。 信息传递指的是,信息本身在空间或时间上实现的复现,是信息根本的属性。 信息的传递不是质量与能量的交换,而是某种形式性、抽象性、本质性的东西得到了转移。 Shannon信息度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信息量=消除掉的不确定性。通信的目的是要使信宿在接收到消息后,尽可能多的解除新宿对信源所存在的疑义(不定度)。 信息转换指的是,信息通过计算编码成另外一种形式的过程,是信息本质的内在。 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计算、信息编码可统称为信息转换。 转换的本质是形式的映射关系。 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 宇宙的本质就是信息转换。 涌现的本质是 计算的层级性。 观察者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外界信息的选择上,实际上观察者看到的外界本身已经包含了神经系统的建构(本征态)。 信息施效指的是,信息通过多层转换对外部世界产生控制的过程,是信息本质的外显。 信息施效就是世界的控制、自组织与智能化。 可能性空间是信息哲学的基本世界观,该观点认为,事物在下一个时刻的发展是存在无限可能的,条件(指令)的决定是物质下一刻发展的原因。 一般控制系统是存在可能性空间,且由于信息的输入,对可能性空间进行了约束,使可能性空间被确定下来的系统。 一般控制系统之上,如果具备信息闭环,则可以构成负反馈系统。负反馈控制通过不断的约束与管理实现系统的稳定(稳态控制)。稳态控制使得系统只要处于某些状态,信息作用都会引导系统达到固定平衡(自发目的)。 共轭即为按一定的规律相配的一对,信息的共轭转换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自组织研究自我运动、自发的组织,是相对外力推动、被组织而言的。 自组织的核心是“系统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 自由度是是可能性空间的度量,高自由度=低熵态。 耗散、超循环、协同、突变等问题均可从信息角度进行思考。 信息哲学认为万物有灵,不管是高级的意识还是低级的反射,本质都是信息的传递和转换方式,都是信息体,都是智能体。 适应度是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下维持自身自由度,实现自发目的能力。智能本质上是系统维持自身适应度的工具。 人工智能主要有功能模拟、结构模拟、行为模拟三大路径。 智能体程序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简单反射型智能体;模型反射型智能体;目标型智能体;效用型智能体。 知识就是先验信息、智能体将外在信息转换为自身先验信息的过程就是学习。 提出能达到一定目标的行动序列的任务称为规划,规划本质上是问题求解的算法(信息转换)。 学习与规划能力是高级智能体的标识。 意识是信息系统为计算需要而建立的一个虚拟对象。 不仅要沿着“人机共进”的道路前进,还要以信息革命为契机,推动自身社会文明的转型。 信息哲学全部逻辑:具体问题→系统问题→信息问题→工程问题→技数(科技与数学)问题。 一切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都可以转换到信息哲学上来。 具体文章点此 : 信息哲学与技数治理索引
个人分类: 信息哲学|6219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参加育儿知识讲座偶感
热度 1 刘小鹏 2012-4-19 22:30
今天下午,去听了会学校工会组织的由一位心理学系老师做的讲座: 性格决定命运——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老师总结了要培养孩子6个方面的心理品质。会议室不大,听众约有20多位,应该都是初为父母的年轻教职工。 正在讲到“ 规则感 ”的时候,听众中一位男士的手机铃声响了,于是他接了电话,低下头开始讲电话,尽管声音小但还是能被大家听到。他接完电话没过多一会,坐在我们旁边的两位男士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有趣的话题,旁若无人地聊起了天。忍耐了半天,我终于侧着身子盯了其中一位一眼,他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就不讲话了,可谁知过了一会又开起了小会,即使我比较明显地“啧”了一声也未能制止他们。更让人无语的是,刚才接电话的那位,还是没有想到要把手机调静音或振动,小会议室里又一次响起了他的手机铃声和他小声打电话的声音。 当时真想直接问问这几位:“你们几岁了?” 也许这些为人父母的都是学校在某些领域的“杰出人才”,如果他们也给学生上课,也许他们可以比那位心理学系的老师讲得更精彩。只是,如此的“不拘小节”,不知道如何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遵守规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工作中的细节与小节关注是个大问题
huanglu 2010-4-25 11:38
I: 细节篇 在影响成功的诸多因素中,被提及的多是性格、机遇、智力等要素,而有一点却被忽略太久,那便是对细节的注重。《道德经》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虽然细节决定成败有些绝对,但从中足以看出细节对成就大事的重要性。把握细节,细中求精,将会清除我们追求完美道路上的障碍,将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 什么是细节呢?余世维先生说, 细节是追求完美 的意思。就我个人理解,细节实在有太多表象,存在于我们科研工作中的角角落落,无处不在。因此对于细节的把握,给我们提出同样的要求 约束自我 ,对每个细节认真负责。对于细节的追求,可以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可以是严于律己的习惯,既是追根溯源的智慧,也是求真务实的观念,更是精益求精的执着。 20 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概括自己成功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 魔鬼在细节 。 他反复强调,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把握不到位, 则不能称其为 一件好作品。由此可以看出, 关注细节可以成就一件伟大作品,而疏忽则会毁坏一个宏伟规划。 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对细节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因忽视细节造成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美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灾难的发生举世震惊,据事后调查结果显示,导致灾难发生的原因,仅仅是一片脱落的隔热瓦,而后果却是几亿美元的损失和七名最优秀宇航员的丧生,这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警训。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志在必得的职位竞争,由于时间意识上的淡薄而迟到,最终让所有准备失去意义;一个不合礼仪的举动,顷刻让你积攒下的好印象不复存在; 一个随意的玩笑 ,在不经意间已经触及别人隐痛。凡此种种,因为不用心,不注重细节,太多人已经错过太多成功机遇。 正如张瑞敏先生所说: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的作风,努力体现自身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伟大才会不期而至。 II:小节篇 对此,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商务印书馆的解释是形容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在这里有两个词尤其需要注意:拘和小节。首先,拘在这里是拘泥的意思,形容被束缚其中。显而易见,不拘泥并不等于不注重,不遵守。不束缚于小节,让我们做事的眼界更宽阔、更灵活。其次,小节是指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非原则的琐事。它的外延非常之广,小到生活琐事、衣着起居;大到自身利益、生死攸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整日蓬头垢面,可谓不拘小节;大文豪李白豪放不羁,当称不拘小节! 虽然细节疏忽往往会影响事物的成败,但过多关注细节则可能对事物的发展于事无补。 因为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非原则的琐事,对事件的发展和方向并不起决定作用。细节决定成败是对细节作用的过分夸大,对细节过分追求将会导致舍本逐末。诸葛亮正是由于事必躬亲,处理太多琐事,过于操劳,英年早逝。试想,如果他将精力花在统一大业上,或许中国的历史将会因此而改写!每当读到史料中记载诸葛亮军中罚二十以上必亲览,我们不禁惋惜人力资源浪费竟然如此巨大。 上帝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 24 小时。成大事者与一般人相比,有着更卓越的思想和更超群的能力,他们应集中精力做一般人不能做成或无能力做成的大事,而不该拘泥于琐碎小事。就全社会而言, 成大事者是稀缺资源,这些稀缺资源只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效益最大化,否则意味着重大损失和浪费。 如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职位职责与范围更加明确。所谓 各司其职,不是一个领导对下属工作不闻不问,而是不能越界过多干涉下属具体工作。 否则不但因为琐碎之事模糊整体考虑问题的视野,舍本逐末,做不好本职工作;而且还会引起信任危机,挫伤下属工作积极性。 在公司中尚是如此,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应如何把握好细节与小节,使生活更加井井有条呢?是注重细节,还是不拘小节,抑或两者兼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51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