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饶老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评说饶老师的《化毒为药》
热度 3 liwei999 2013-5-28 17:14
别不把文科当学问——评说饶老师的《化毒为药: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作用的发现 》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28/2013 03:26:43 《化毒为药: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作用的发现 》 是作为“科学史研究者的身份”写的文章,在镜某看来,很不规范。国人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很有些看不起文科的人,以为会写俩字儿就可以做文章了。不要以为看了些文献就可“自称”研究科学史了,文科的学问也是学问,也有其规范的模式,没有“师承”的人一般不能轻易驾驭。 如果单纯地按时间排列文献,不需要北大的教授们来做。 核心的问题 应该是讨论如何界定这个“ 发现 ”。列出一系列的判定标准,这些标准既要符合人们今天对医疗的认识、也要顾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是围绕这样的立论观点,收集、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找出能够支持立论观点的第一手材料来。如果做不到,要么是立论不妥,要么是资料不全。 包括对屠老太工作的看法,饶老师的这类相关文章对重新提起旧话题有贡献。但是就其文章本身而言,让人觉得很苍白无力,基本上没有什么说服力,也不利于澄清问题、解决争议。由于北大教授的名声,这类文章可以博得一些掌声。但是说实在的,从学问的角度看,基本上就是“民科”讨论物理问题的档次。《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不审稿么?如果镜某是编辑,鉴定意见会是此稿不适宜在本刊发表。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3111 次阅读|2 个评论
《饶老师的色:配色》(3)
热度 7 liwei999 2013-3-3 16:52
《配色》(3)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03/2013 01:54:44 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电视机里的信号处理的事情。电视机可以接受很多频道。各频道尤其固有的频率,选台就是选择这个频率。但是如果按照 各个频道的实际信号去处理图像信息,势必就要准备很多频率的处理系统。这样就要浪费资源、增加电视机的成本。实际上电视机里选台的原理是:把机内频率f2与电台频率f1的差调到某个特定的频率上(一般是定在58.75MHz)。这样定当然有其道理,因为与彩色无关,这里不细说。通过这样的移频技术,后边的检波、功放等电路就都可以共用了。这样的工学思考,在生物界也一定会有再现。 人们首先实现了黑白图像的转播。天然色(彩色)电视信号在原理上也不困难, 用三个滤色板和三个传感器 分别记录RGB三原色的信号。在这个层面上,人的锥细胞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战术。有了三原色,再重现天然色就不是问题了。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个信息的传送,在利用与黑白电视传播相同的资源(6MHz的带宽)的条件下?用6x3MHz的带宽就不叫本事了。事情到此,就与人色觉的传送模式沾边了,如果相信大自然(“造物主”)的本领的话。 黑白电视里只有一个明暗的亮度信号(Y)。在不同的时间(因为扫描,等于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信号强度Y(t)。人眼对三色RGB亮度的感应不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Y=0.3R+0.59G+0.11B的关系式。然后颜色的信息用差R-Y和B-Y来表示。G-Y可以不用送,因为可以用G-Y=-0.3/0.59(R-Y)-0.11/0.59(B-Y)的关系算出绿色的色差信息。由于人眼对颜色的微小空间变化不敏感,所以颜色的差分信号用0.5MHz的带宽就可以处理好。这个体系与NTSC黑白制式是兼容的。因为只要把R=G=B=1V,则Y=1V,颜色差信号为0V。这样彩电可以接收、显示过去黑白电视的信号,反过来,过去黑白电视也可以接收、显示彩色电视的信号,不过没有颜色。 Y信号的传送可以按黑白的亮度的办法处理。这个亮度信号伴随着扫描位置信号做强弱变化。虽然用了差信号压缩了颜色的信号量,但是如何传送依然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移频技术解决。因为TV信号中扫描频率及其高频谐波是主要成分,只要错开这个频率(15.75kHz x n),就可以加进颜色的信号。这个频率被选在了扫描频率 15.75kHz x 227.5倍处,换成频率就是3.58MHz。 利用传送信号的相位差,一个运载波上可载多重信号。让R-Y和B-Y的相位错开90度后相加,然后加在运载波上,与Y信号的同时送出。用示波器观察彩色电视信号,会发现在原有Y辉度的信号线上,会出现227.5倍高频的调制信号。这个信号是表示颜色R-Y和B-Y的信息。通过电视机里电路对TV信号(位置及其对应的亮度和色彩)的分离、检波和复原等处理,电视机里的三条电子束按各自颜色和亮度的信息打在自己颜色的荧光点上,扫描呈现出彩色图案。 光说彩电了,有些跑调。毕竟《配色》要说的不是彩电,而是人的色觉。三原色一般都知道,对应三原色的传感器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上都发现了,色觉的第一层无疑是三原色的模式。但是如何把信号输出给大脑、在大脑里又是如何被处理的?从彩电的模式上看,为了节省资源,就必须要对4种信号进行处理。这模式是Hering提出的 反对色模式 。 他认为:视网膜里有红绿色觉、青黄色觉和明暗视觉传感器。这个说法与六十年后制定的NTSC彩电的传递方法相对应。这个层次被认为是在的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s)和无突起细胞(amacrine cells)那里完成的,就是饶老师文中所说的“不直接传递信息、而参与修饰加工(信息)”的那个部分。 明亮度是各色参与的亮度信号,R(红)和B(蓝)形成新的R’与G形成一类信号R/G。对应着水平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红光进来显红R,红光消弱后显绿G。R和G形成颜色Y(黄),Y与B形成一类信号Y/B。 对应着水平细胞的兴奋或抑制,黄光进来显Y,黄光消弱后显蓝B。这个模型能够较好地是说明人对的彩色认识以及各类颜色错觉的心理现象。 镜某不知道NTSC彩电的设计者们是否知道Hering的彩色认识模型模型。也许与Hering提出的彩色认识模型无关,电子工程师们从信息处理的思路上达到了Hering模型的结论。这是一种偶然?还是有什么必然性在里面?作为“强盗逻辑”的abduction当然给不出一个像样子的说法来。 如此看来,脑科学、感知科学与信息处理、电子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从电子电路的模型寻找对应着的解剖学、生理学现象的时代也许就会到来了。在此之前,几十年来,只有物理学是按照数理模型找基本粒子的事例。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887 次阅读|11 个评论
《饶老师的色:配色》(1)
热度 3 liwei999 2013-3-3 04:44
和一下饶老师的帖子“色”,也可以说是“配色”吧。(1)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02/2013 08:50:22 总是说饶老师的“坏话”,也要念叨一下人家的好么。 这个《色》的题目起得好 。好就好在让人们介于知道和不知 道之间,有个期待感。此外,起一个这样的题目,在做文上也有回旋的余地。单从参考文献的例举上看,饶老师是下了大功夫的。尤其是对这个领域研究的发展过程,从早期有关视觉的解剖学起、乃至今天的结构分子学,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汇总。 说了这么多的好话,当然也要说些不足之处。帖子的说明详细固然不错,但是陈述显得冗长、啰嗦,让读者除了记住一些典故之外,对问题的把握有些不得要领。当然,也没有必要让人们都能理解这个颜色的问题,因为毕竟这也是个难题。 维他命A的缺乏是个疾病,如果能捎带把甲醇的危害机理说一下,也许会对读者更有益处。因为胡萝卜素的缺乏带来的夜盲症毕竟还可以治疗,而甲醇带来的失明则是不可逆的了。 饶老师这篇博文的核心,依镜某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色觉的第一级是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更进一步地说,在视锥细胞里含有三种感应不同波长的视锥光(膜)蛋白中的一种。三种视锥光(膜)蛋白具有各自的最大响应中(重)心波长,对应着 光的三原色 。视锥细胞接受自然光后,响应出三原色信号。这些信号在视网膜被加工后,通过神经传入大脑。 Quote 饶老师在结尾的原话是: 色觉的第一级在视网膜的三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对不同的颜色有最大的反应,相应三个最佳波长,它们并非一般所谓红绿蓝的三原色,而是黄绿紫,这是真正的三原色。 视锥细胞中参与感光反应的是视锥光蛋白与视黄醛,其中吸收光的是视黄醛、但视锥光蛋白影响其对不同颜色的反应。人的视网膜有三种视锥光蛋白,其基因于1986年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基础是首先通过生物化学获得了视杆光蛋白的部分序列。一般各种颜色的光不同比例地刺激三种视锥细胞,信号在视网膜有一些加工后,传入大脑,经过更复杂的加工,而获得高级的认知。 也许是饶老师有些疲劳了,这一段写得很混乱。如果不被这些文字搞糊涂的话,可以说是没有认真读这段文字。 视网膜 和 视锥细胞 都是解剖学上的概念。因此,说有 三种视锥细胞 显然是有些飞跃。毕竟在显微镜下只能区别出两类——杆细胞和锥细胞。按常识,不能用蛋白质层次的不同来区分细胞这一 层次 。 “人的视网膜有三种视锥光蛋白”的说法也同样是跨越了 层次 。不知道的人会混淆 视网膜的 膜 与 膜蛋白的 膜 。应该坚持视网膜上有锥细胞,锥细胞里面有视锥光蛋白的 层次排列 。 “一般各种颜色的光不同比例地刺激三种视锥细胞”的说法显然也不顺。这个说法很可能是来自做色觉实验的操作现场。但是,发生在眼睛里的事情并非如此。应该说对包含着不同波长的自然光,三种视锥蛋白对其中的“三原色”波长各有不同的响应,由此产生了 RGB 三种不同的信号。 问题是“信号在视网膜有一些加工”是什么样子?什么模式?这才是人们最想知道的事情吧。如果是把话题定在 说色彩感觉 上的话,饶老师帖中所说的,多是些枝叶的、知识性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则是在得到了三原色信号之后,生理系统又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然后送往大脑的 模式 。 第一帖完。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603 次阅读|3 个评论
授课片中编导和讲师的责任
liwei999 2013-1-27 14:23
授课片中编导和讲师的责任——看了饶老师的谈“色”。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25/2013 04:21:43 对直播的“风险” ,饶老师显然是认识不足。结果被科网当成了“试验品”、“牺牲品”。镜某很敬佩饶老师的 勇气 ,也佩服科网编导的 胆量 。 不客气地说,这个直播不很成功。讲师和制作方都要有责任。当然主要的责任在 制作方 。虽然不是商业的制作,但是“玩票”也要有个玩票的样子,不能这样的“业余”吧?把饶老师的形象毁得不轻。 一本书,如果是 专业书 的话,编辑方面对书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不插手。专业书的售量大概是几千本的印数。对读者负责任的成分少些,主要的作用在于让这本书能印出来,让有关人员看到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一般的书,印数要上万的书(当然也包括科普话题的书),出版方和作者的合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一本书的两个“权”——著作权和版权一般情况下是由作者和出版社分别持有的。 讲师想要讲的事情与听众(读者)想要听的东西能否一致?这个事情也需要认真磨合才好。这次直播的不成功,显然是这方面的功课没有做到家。选话题一定要选最拿手的事情来说,制作方作为一般听众,要反馈给讲师,让讲师修订讲课的内容才好。这个过程没有几个来回是不可能完成的。春节晚会多次的预演、彩排,就是这个推敲的过程。 理工科课程的讲师们固然有口才好的,但是大多数的人不会比文科的好。毕竟文科是 靠嘴皮子吃饭 的领域。比如于丹讲《论语》,且不说内容如何,单是那口才就很得了。因此,饶老师们如果想与那个档次比拟,就需要动动脑筋,用些实物、实验来撑场面了。法拉第圣诞讲演中就有实验的部分。当然不能要求今天的科网做到那个档次,但那毕竟是个方向、目标。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基本上就没有做的必要和意义了。自己做的一个意义,就是要在将来,到达那个水平。这是说科网的制作方的问题。 讲师课件的问题就是太凌乱,题目也不好。谈“色”显然不是饶老师的强项,不论是谈“天然色”还是“人性的色”。讲心理学的颜色、错觉大约也不行。饶老师的强项,镜某以为是在解说作为“传感器”的神经系统是如何传递信号的方面(饶的ppt第五页)。要做给观众们看如何观测信号。这个中心话题的前端接视觉细胞和感光分子(P16-P23),后边接脑科学的研究话题。颜色在这里可以割爱。 讲发现的历史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介绍科学,显然那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 应该是介绍支撑这些科学发现的技术!比如P40页里有荧光图,有电位图。测量这些东西的实物都是什么样子的?当年的和现在的。投资那么多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里的仪器设备、实验的现场,给一般老百姓看看、开开眼界总是可以的吧??这方面没有做好的责任主要在饶老师。 科网里很多人以为科普作品少、主张科普。也有些出版界的人士“抱怨”科学家们不注重科普。依镜某看,这些说法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科普 作品”的问题是市场和出版界的问题。蒋科学们所说的“ 科传 ”是个 认识论 的问题,与市场、与商品根本就没有关系。认识论的问题可以放一放,市场和商品的问题是个实在的问题,也是科学界可以帮助出版界的部分。但是出版界也要争气才好,别整得跟“援助非洲”似的就不好了。在 科普 作品上, 出版界要唱主角 ,科学界就是个跑龙套的! 这次直播的问题主要根源是制作(直播)方不能理解 责任所在 的问题。饶老师也没有能理解这个事情。制作(直播)方以为饶老师是主角、饶老师也以为自己是主角,这就要演砸了。《晓说》 好莱坞启示录 对电影制作的解说讲得很好。什么叫做职业、专业呢?就是把角色和责任都搞明确了,然后组合起来完成一个作品。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至少画面很不像样子,有损讲师的形象啊。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25/2013 05:57:34 见过法拉第圣诞节公开课的讲师,要准备半年呢。讲这样的科,而且是用视频,需要有些实验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没有机会看到神经里的电信号是 如何被测到的。对年轻人来说,这些技术的展示要比介绍科学的结果、结论重要得多。 比起美国人来,国人的差距就是从小就没有见过技术和道具。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老师发话了:《医药界是否该为“中国人的骄傲”而脸红?》
热度 9 liwei999 2013-1-7 19:17
学中文,师姐和立委有活儿干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07/2013 00:43:09 饶老师发话了: 《医药界是否该为“中国人的骄傲”而脸红?》 饶老师能“抨击”权势属于比较少见,毕竟院士“捧”卫生部长是个常见的情况。但是当看了 李老师的文章 后,发觉饶老师有些“无的放矢”的嫌疑。 李老师文中有一段长句。一段就文末一个句号。不能说是好文,但也不至于读错。 Quote 长句: 砒霜制剂治疗白血病问题,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已经对砒霜的药用价值及毒性有一定认识,在古人经验基础上,近代科学家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砒霜(三氧化二砷)及青黛、雄黄(二氧化二砷)组成的“青黄散”可以治疗白血病,其后进一步将砒霜精制成三氧化二砷制剂,又经一系列制剂学、药理毒理学及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对白血病确实有疗效, 陈竺院士及其夫人等专家 对其作用机制作了高水平的研究并有重大发现 ,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使这个药在世界推广使用 。 有争议的是那段下线文字。饶老师的看法是:不应当埋没 张亭栋 的工作,李老师应该为没有出现张的名字“脸红”。并且引证了很多文章来说明其说法的合理性。 在镜某看来,如果饶老师能心平气和地看这段文字,并结合现代药剂批准的程序的思考,应该可以理解李老师那段话的意义。那段黑体字是镜某加的。陈老师们有何重大发现镜某不知,但是 对其作用机制作了高水平的研究 还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二陈 作用机制作的研究 ,单凭临床治验的结果,在今天,这个砒霜治疗药物是否可以被批准?是否可以投放市场、用于临床呢?大约不会。因为白血病不是个传染病,没有必要“破格”批准。 按今天的标准,如果申请药物的专利的话,在哪个阶段、谁最有可能?镜某以为应该是在二陈的 作用机制作 搞清楚后才能申请。“黑箱状态”不能做专利的申请。 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有临床治疗的一面,也有治疗药物的一面。从药物的视点看,“陈竺院士及其夫人等专家”享有荣誉是个可以理解的说法。这一点与青蒿素时的屠呦呦有所不同。青蒿素的问题不涉及到药理的事情,决定青蒿素分子结构不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儿。或许在大量生产是是个必须的数据,但在决定什么有效的时候,能够确定是青蒿素分子的信息就足够了。 写到此,镜某以为要为如此大动肝火的饶老师“脸红”了。既然这个世纪都是你们生命科学的世纪,何必那么沉不住气呢??等镜某调研一下制药业的“黑幕”后,再来细论这个“生命科学的世纪”。很可能基因革命造福的不是人类,而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405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可惜没有几人能读懂饶老师的心啊
热度 5 liwei999 2012-12-7 03:33
可惜了,一堆应帖人,没有几人能读懂饶老师的心啊。 作者: mirror (*) 日期: 12/06/2012 07:16:18 博文 《知耻而后勇:中国科学百年能否赶上日本?》 在说什么?上百个应帖中得要领的不多。有人读成了“诺贝尔奖数能否赶超日本”,有人认为这个指标不合理,但这都不是饶老师的本意吧。 镜某以为是读懂了这个帖子,虽然对“ 知耻 ”一事儿上认识有分歧。 Quote 饶老师说: 本文从科学方面提供基本资料,显示我国的科学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今后的发展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冷酷的现实面前,我国应该长期努力创业、而不能过早养成守成心态,需要不断创新、而非消耗。 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后,出现对日本普遍的低估可能并非慎重。事实上,从科学技术来看,我国科学与日本有相当距离,到2049年能否赶上日本并非定论,如果按目前两国科学的状况来看, 认为赶不上的可能大于赶上的可能也非耸人听闻。 用日本做比较也许有助于激励发奋图强,起到“知耻而后勇”的作用,防止“小富即安”、摒弃在创业时期就开始弥漫的“分成”心态。 这个帖子是写给谁看的?显然不是这些网民们。这是写给掌管着对科技投资的人们说的。要他们做什么呢?当然是 加大力度继续投钱 。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59 次阅读|7 个评论
话说饶老师的思考有些“怪”
热度 4 liwei999 2012-8-15 03:40
话说饶老师的思考有些“怪”。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14/2012 09:49:55 《奥运与我何相干》 里面表现出来的一些思考令人不可思议。 Quote 比如: 中国现在是反其道行之,外交能力和做法低于自己国力。容易想到三个简单例子:1)一些小国和地区的护照都很容易旅行欧美,而外交部迄今无法让中国护照旅行欧美容易些;2)既然我国不承认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不仅收回租期99年的九龙、而且收回割让的港岛,那么香港回归就不应该有英国人参加仪式,这是我国外交官的失策;3)对美关系中,既然我们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我国外交部就应该停止说中美关系的核心是台湾问题,是我国外交部门愚钝才把内政作为外交。我国如何处理台湾是内部事情,与美国无关。历史早已远离美国人调停国共合作时代,可外交部好像似乎以为现在更接近1947年。连常人都能想到的事情,外交部都不能做到,有时疑问外交部是否翻译出身者太多,不在做外交,还在做翻译。 首先,外交是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事情,与国民的旅行签证几乎不相干。说得更通俗一些,因为镜某的朋友们总是抱怨镜某的文字太“晦涩”, 婚姻关系与夫妻感情是两个世界里的事情 。很多时候,并非是因为中方的“不努力”,而是因为人家“防着你”。这是个感情的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外交交涉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有长期的(历史年代的)交流。 收回港岛仪式为什么不能有英国人参加呢?难道是从火星人手里收回的香港? 我外交部说中美关系的核心是台湾问题是面对现实的思考。不能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就不顾别人的看法、不预测别人的行为。 至于说到鸦片,按今天的对药品的认识,那是“贩毒”。但是在当时人们的认识里,并没有“贩毒”认识。如果饶老师遇到的洋人多数不知道“鸦片战争是谁卖鸦片给谁”的话,只能说明饶老师接触的人不够档次。 “当年通过炮舰把鸦片卖到中国,平衡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贸易” 的提法也比较片面。平衡贸易赤字不假,但在开始并不是通过炮舰。 就如同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并不是茶叶上税一样,鸦片战争的原因也不是虎门销烟。是 引子 不假,但不是根本原因。按今天的说法,那属于突发事件,由于处理的不得当,才把事态扩大了。 某个舆论有偏见是必然的。人们需要的,是不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一种声音的事态,是十分可怕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镜某不会主张香港回归仪式上不叫英国人出席,更不会因为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14/2012 10:45:18 就不与外国人谈。 国人家里吵架,不都是要街坊四邻来评理么?这就是个常识的力量。“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这 句话本身,就是要对洋人说的。对台湾说的意义反而不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74 次阅读|4 个评论
再论大学与和大学外科研所之间关系
热度 1 liwei999 2012-5-7 15:27
再论大学与和大学外科研所之间关系,以及饶老师博文的读后感。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07/2012 02:03:07 这个题目其实没有什么可论 的了。不过有几篇文章(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 , 一流大学的“核心价值”和“金科玉律” , 《美国名校》中关于德国马普学会的评论对中科院是否有启发? ),很多人不能理解其意义,只好再提一遍。饶老师的文章是 科学和教育改革的基层尝试:五年北大生科发展格局构建 ,算是对第一个任期的总结了吧。其核心是在委婉地表达想再任的心情【更换院领导可将未来工作做得更好,我继续做北大教授。】。需要声明一下,这不是什么出自“恶意”,如果镜某也有投票权的话,镜某也会赞成饶老师再干一任。 Quote 王老师的核心主张是: 校园文化是教育的“灵魂”。中科院这样长期与高等教育脱节,不利于自身人才培养,也不利于国家人才队伍发展。 这是个相当精辟的、有高度的认识。这一主张,在曹老师博文中也有言及 Quote 这一咨询报告建议,“马普学会的研究院所应该并入附近的大学,其研究人员应该成为大学的教授,并享有所有随之而来的特权和责任。” 。饶院长要建一流大学,也是深刻地理解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价值,并且挺身投入 重建 这种“校园文化”,这些无疑是可钦可佩的。 马普的体系里有近一百个研究所,一个所的预算规模大约是两千万欧元。同时德国还有个研究体系 亥姆霍兹联合会组织结构 ,下属十几个“研究所”,一个所的预算规模是两亿欧元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实验室的级别了。这类大的“研究所”,在洋人那里也是要分出来处理的。而在中国,除了军工体系的研究院之外,这类大型的“研究所”与小的“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所都归中科院来管。这在全世界来看,也是个异常的状态。铁道部“异常”,老百姓都知道,这个行政部门迟早要被废掉。但是科学院的“异常”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指出呢? Quote 正如饶老师所说的那样, 国家要求北大清华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如果我们条件远落后于国内其他科研机构,那么优秀的年轻人会去其他单位就职,北大生科成为国内一流都很难、更遑论国际一流。虽然北大很支持生科,但学校经费毕竟有限,尤其是与几个主要的科研院所相比。一般人以为北大经费多;实际上,可以挑出中国科学院4个经费多的研究所略加比较,其经费加起来超过北大全校获得的国家研究经费。近五年来,国家科研经费不断增加,北京、上海有关生命科学的大多数研究所, 其一个所的规模相当于北大生科院、研究性质也基本相似,然而经费都高于我们,有时甚至高出几倍。 而农科院和农大的植物学科近年科研经费增加很多。这样,我们在五年中的挑战没有减小而是不断增大。 饶老师们对现状的认识不错。但是就如何改变现状的方略上看,还是眼光短浅了一些、目标还是小了一些。“面对经费困难,我们尽力从海外和国家获得了经费支持”显然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唯有北大清华等大学去合并一些科学院的研究所,才是建设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的捷径。“教育部主导两校生命科学的改革试点、设立两校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确是一种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挑战没有减小反而是不断增大”的局面。既然是舍得一身剐了,干脆发动“舆论”分解科学院吧。如果嫌分解过激的话,不妨说“融合”。如何能实现大学与科学院研究所的高度融合?从人、从学位授予权上“卡”就是了。一边有钱、一边有人,结合起来就好了。 大学和科学院,在科研、教育和就业这三个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从学生的利益方面看,教育和就业是个大问题。科研的目的固然有“赶超”洋人、给国人“长脸”的一面,同时也有通过科研教育、培养新人的一面。“校园文化”在此起着科学院研究所不具有的作用。重要的是学生们之间的切磋互动。这个过程中出现新的刺激,新的苗头。个体的学生可以说是“傻子”,在老师看来,但是学生的群体就不然了。一年几千学生的“流水”,是校园文化永葆青春的源泉所在。研究所的平均年龄与大学的一比较就可以知道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饶子和老师二三事
热度 4 dongzg101 2011-8-5 04:57
第一次见到饶子和老师,是饶老师邀请我硕士导师去他实验室演讲,当然我就一起去了,饶老师很和蔼,提了几个想法发现我以前想过,但没条件做。回来后,导师没事就总夸饶老师,少壮派,有实力,想法大胆。后来隔了好久,到了清华面试的时候,又找机会见了一次,这次饶老师提出给个床位,给300块钱,做我原来的蛋白,继续长大,其它时间自己安排,当时我说再考虑考虑,因为实在是做得太累了,对“蛋白质”三个字有点过敏。后面是差不多一年以后,在遗传所的一次讲座遇到,我当时在听讲座,心情很不耐烦,就走出去了,在门口刚好碰到饶老师,说了几句话,握了握手。几天后,我就回家了,到现在也没有再见过饶老师。上回听说饶老师辞去了南开大学校长的位置。希望他事业一切顺利。
2838 次阅读|8 个评论
说说饶老师所言的Vision的话题
热度 2 liwei999 2011-6-4 20:17
说说饶老师所言的Vision的话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02/2011 23:33:44 这也算是饶老师的一个“牢骚”话吧( 科学和学科建设的Vision )。宗旨就是:学科建设如果按照热门、流行做,做成了也过时了。热门的事儿是日常,而非Vision。 如何实现Vision呢?饶老师的说法是需要“暗渡陈仓”,或者是“偷梁换柱”。作为当事人的饶老师这样来想,也是自然的。因此饶老师有了这段陈述: Quote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在科学方向上真的vision,不一定是事先确定的方向。英国结构生物学家Max Perutz在1947年代建立MRC“生物系统分子结构研究组”的时候,并不知道DNA的重要性、也不知道他将要支持以DNA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但是他模糊地知道研究分子对于生物学的重要性,虽然他本人的研究集中于蛋白质而不是DNA,他招聘和支持了一些他认为比较不错的人,放手让他们做不同的研究,导致多个重要发现,包括开辟新的学科、和几个新的学科方向。 这些都是讲“ 人为 ”层面上的事情,镜某更关心的还是 天时 和 地利 。 那个时代的 天时 ,是说人们在对理解物质结构的追求过程中,出现了技术上的和思路上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理解成为探索前沿在深度的变化。这在三维世界中,对应着Z座标的变化。与其对称的是在同一个层次中前沿的拓宽,对应着在XY平面内的变化。能不能赶上Z座标发生变化的时代?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个运气的事情。卡文迪什研究所算是赶上了。因为布拉格父子两人在那里,比劳厄的衍射发现更前进了一步, 解开了 NaCl晶体的衍射图。整个研究所没有朝着往分光领域走,而是选择了难度更高的结构分析,这应该是布拉格父子的见识所在。 分光只要有个衍射谱就可以作文章了。而要得到实空间物质的结构,还需要把衍射谱再处理一次才好。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这个工作是相当困难的。一旦有了X光衍射结构分析的手段,研究的前沿就会在XY面内铺开。从无机晶体到有机小分子,直到蛋白大分子的分子结构。为此,全世界的结构分析领域的人结成了晶体学的国际联盟( http://www.iucr.org/ ),促进全球在这个领域里的工作。欧美之间,在学术上的“霸权”的争夺十分精彩。不过由于国人的学术还不够档次,还无法“欣赏”其中的奥妙。 应该说布拉格父子还是很有福份的。在蛋白质晶体学的“冰川期”,有半导体晶体的研究工作来维持着整个结构分析集团的生存。对巨大分子的结构分析的难度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计算机的发达和X线光源的进步,使得巨大分子的结构分析也成了“弄潮儿”。不过这个行业也已经红了二十多年了,今天的学生们在选择的时候就要慎重些了。因为医药的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让人们不幸福地活着 。比起物质的结构分析而言,各类分光的工作可以说一直都是“弄潮儿”的角色。 言归正传,话题回到饶老师所言的Vision。 同样是听戏,可以有两种模式:1)请角儿来唱堂会,2)搭舞台让各类角色来唱戏。请角儿来唱堂会不需要什么Vision。只要有钱,请来名角唱就是了。搭舞台就需要有些Vision的概念了。歌剧与京戏对舞台的要求就不会一样。如何搭台子?搭个什么样的台子?这就需要有些思考了。 这个思考显然是对应着Z轴方向的,而一般人的思考,多是XY平面上的。 一个比较简单的搭台子的方法就是大型国家实验室的台面了。这个属于硬件引导型的,与饶老师所说的人才主导型的搭台子有些区别。比较杯具的模式是以为XY平面上拓展就是提升Z方向档次的思考。 搭理工科研究的 硬件舞台 应该不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春晚赵大叔都说了:不差钱儿。问题是在一所大学里,包括文科在内,如何搭好一个软体的舞台。 这也是个 生态学 的问题。而理工的舞台,对人来说不过就是个 农作物 的问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25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评说博文《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是现在》
热度 2 liwei999 2011-4-30 09:36
饶老师有意无意地在“骗”学生呢,评说博文《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是现在》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29/2011 08:40:34 《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是现在》 应该说是个大实话,也算是个“主旋律”的主张了。好比一个人在恋爱,无疑此时的感受可称为是“最激动人心的”。这是个“进行时态”的激动。从“语法上”思考,除了“进行时态”,当然也会有完成时态的、过去时态的感动/激动。 从“生物学”观点上看,还可以有 个人的科学 和 生态的科学 的看法。 个人的科学 的偶然性太大,因此不好判断。但是从时间轴上 生态的科学 ,显然有大小年的区分,也有高潮和低潮。总体上看“现代科学(生物学)已经变质了,都是骗我们进来做苦力”的说法很有几分见地。 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总是要死的,而很多“生命科学”研究的要钱“潜台词”都是在说为了个体人的“长生不老”。单纯是为了知性的好奇心的话,并不需要那么多搞生物基础研究的人。比如说,充其量是搞宇宙/天文学人数的3倍吧。而今天两者研究人数的比,恐怕30倍、300倍都不止。 树根、树枝的结构必须是这样的:树干粗而树梢细、且多。很少有人能看清体系的整体,尤其是在前沿上。这是结构的必然。另外就是来自社会体系的“变异”,用老马的说法叫做“异化”。现代科学的变质使人、包括所谓的科学工作者们都变成了“苦力”。《摩登时代》里卓别林的“表演”不仅对造汽车的工人们适用,对研究人员也同样适用。在高价、复杂的设备面前,研究人员不过是扮演个“操作员”的事态经常发生。 的确如同饶老师所说:科学的重大进展不来源于只会抱怨、只看到自己鼻尖的人。因为各类的抱怨,通常都是发生在“科学的重大进展”发生之后的人与人之间。所以镜某以为做旁观者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要做个有意见的旁观者,不能是只会鼓掌的那种。 研究的生态有些与黏菌相似:富营养态时没有什么大的个体出现。一旦到了贫营养态,巨大的个体(聚合体)就会出现,会给人们一个“奇迹”的感觉。因此对科研也不能总是“富养”下去,也要有剪枝、间苗。 这些事态要对学生们讲清楚才是负责任的表现。或者说得更“露骨”些:家里不富裕的人最好不要读博士。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可能得奖”最好能给出个时间范围——评说饶老师的文章
热度 6 liwei999 2011-4-16 23:18
立委按:饶老师何许人也?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科学网大红人,博文单篇点击率榜首,时有高论,影响深远。镜子何许人也?名不见经传,人称“老中医”,据传学东方哲学,以跨学科横扫为能事。镜子挑战饶老师,称其为民科,感觉上就是在野老中医对权威“民科”的挑战。热闹。 说“可能得奖”最好能给出个时间范围——评说饶老师的文章。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16/2011 09:57:31 虽然饶老师的文章 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 很有人气儿,但镜某有几分不能理解凭什么饶老师敢评述炸药化学奖。如果饶老师评论医学、生理学奖的话,镜某认为还算是在行、行业内,但是说化学就难免有些荒谬了。或者说,以饶老师个人的力量、见识去“挑战”化学界的“共识”,无疑是个非常“民科”的做法。 按照饶老师的思路,由于“结构生物学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继续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对GPCR受体结构的研究,比如说Kimura的工作,肯定会给一个炸药奖。但是镜某认为,比起人脑(神经回路)或者说脑子认识图像这样的研究而言,GPCR受体结构的研究不论如何热门,都不会有什么重大意义可言。因此,镜某以为在十年内GPCR受体结构的研究获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好象饶老师对2003年的化学奖很有些“异议”,认为“水通道的发现,因为并不足够突出:不是第一个通道(是第几十个通道)、也无特殊性”。但是镜某并不这样看。对一个获奖的研究工作而言,完成度和漂亮程度以及波及范围也是十分要紧的因素。细胞膜上的水通道是Peter Agre在1992年发现的。这个发现并不是依靠结构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有幸的是1999年Peter Agre从分子结构上搞定了这个水通道。其他人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从理论上搞清楚了生体界面水通道的机理。从完成度和漂亮程度以及波及范围看,这个工作无疑必其它的同类工作要高一个档次。 同理,同年的K离子通道的研究也十分漂亮。大离子半径的K+可以通过,反而小离子半径的Na+不能通过的通道机制的存在,无疑让人们眼前一亮、顿开茅塞。 能担纲主演的女演员来说, 美 是绝对重要的。比起 美 来,演技都可以差一些。这个事例应用到炸药奖上就是,在化学上看是否美。因此,“化学家们只重视自己懂的,而忽略了同一科学领域中偏生物、但更重要的工作”是完全正当的做法。并不是“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过分强调结构而忽略了转录领域中更重要的生物学工作”,而是因为化学奖要强调从原子分子的层次理解物质间的反应过程。这个反应过程并不分什么化学的、物理的或者是生物的。 2009的化学奖是给了核糖体结构和机能的研究。这也是个从原子分子的层次理解物质间的反应过程的研究。完成度高,有实验技术的创新。比如低温冷却衍射法,这在今天是个常规设备、常规技术了。但是总有第一个人来作,排除万难。这个第一,给今天用X线晶体衍射研究蛋白质的空间三维结构的人带来了“福音”。 反观饶老师看好的对GPCR受体结构的研究,即便是知道了空间结构,结果也只能是“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示范性、前瞻性可言。 饶老师的这个说法很不错:“从生物学机理理解需要来看,结构生物学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继续发挥很大作用,其中经典的X线衍射结构分析,也会继续很有用”。但是,蛋白质的X线衍射结构分析也仅仅是生物学机理理解上的一个辅助工具,生物学机理的发现大约不可能通过蛋白质的X线衍射结构分析获得。因此,在今天选择蛋白质的X线衍射结构分析作为研究课题,就很危险了。 饶老师的这个推测也是一类标准的老生常谈的提法。 Quote 如果今后能够做大分子活体结构、动态结构、在生物体系中观察结构变化,而不局限于结晶的分子、水中的小分子,那么广义的结构生物学将起更大作用 因为这里面并没有具体的观察对象的提示,因此各类观察技术也就无从谈起。如果镜某说如果有更多的钱,就可以买来更多的东西的话,人们会怎么想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00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