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明信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旧金山淘到的百年明信片
热度 5 Einstein 2016-1-17 13:55
今天周六,听说旧金山有一场古纸展(名字还真不好翻译,下面解释),冒雨从东湾乘地铁前往,由于展览地点在金门公园的County Fair Building,中间还要换一次公交。 到了门口,发现展览的名字是Antique Paper Show,微信上宣传说是“复古纸展”,其实复古的纸只占一小部分,比如翻印的电影海报一类的(大的有高1.5米的,8开纸那种是10刀3张),但是大部分是货真价实的真“古玩”,主要是过去的明信片(用过的和没用过的)以及旧照片,比较早的是20世纪初的。会场并不大,但每家展台都比较专业,明信片及老照片的盒子上都标有编号和价格。总之,逛起来类似北京的潘家园,只是主题更集中、明确点。 价格一般小贵,旧明信片或照片一般3-8刀不等,稍微新奇点的,比如早期旧金山唐人街的明信片或旧照片标价在25-60刀。不过,有一家开价比较合理,大部分明信片在0.25刀-1刀之间。我在那里挑选了20多张,有好几张都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样也算不虚此行。下面上图片。 1、展厅门口的标识 2、展厅一角 3、这里竟然也有领袖与副统帅 4、买到的1914年的明信片(1刀,下面均同),带邮戳(有内容,反面未上图) 5、买到的1913年的明信片(带邮戳、正文) 6、1906年的一张,画面上有邮寄人的英文,但很难辨识。Greeting holidays is his————?? which you would love it————?? 7、1923年的一张明信片,从马萨诸塞寄纽约,正反面,内容容易辨识。
个人分类: 琐记|5199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20岁学会恋爱 30岁收获幸福》][生活休闲][PDF/28.6M]
lcj2212916 2014-12-1 19:06
爱程:爱是一张明信片 爱指:爱你,5.8分 爱慕:对不起,我爱你 爱度:80%的爱恋 抱怨:用抱怨索爱,邀功 比较:陪你到最后的人 不负:重要的,是你不负 不爽:假如他让你不爽 和谐:我们优点和缺点都一致,互不相指 残留:旧爱并没有从你的生活里消失 诚实: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爱你 ......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9556386
1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摩洛哥之行---马拉喀什
xuxfyuwp 2014-4-17 14:58
在马拉喀什,可以感到这是一个和谐的城市。人们很友善,在街上走时,曾遇到有人用中文“你好”同我们打招呼,问路时当地人也很热心,会仔细、耐心地为你指点,也有人会借机向你兜售商品,邀请你去特定地点购物。 老城区的街道确实有些陈旧,道边的小商铺主要以卖当地的手工艺品为主。店主会很耐心地为你介绍商品,可以还价,一般总能砍掉一半左右的价格。砍价主要是增加点乐趣,其实真买了东西后也记不清当时到底花了多少钱。 现在在国外买东西确实是件头疼的事,基本上不会见到特别需要的商品。只能设法买些纪念品。据介绍当地的拖鞋很有名气,也不知为什么,便买了一双。另外还买了一对仿拖鞋的冰箱贴。除此之外,又挑了几张当地的明信片,换了一些当地的硬币,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可以交换了。 尽管当地降雨量不多,但城市的绿化确实很到位,特别是有几个公园,各类花草、树木等植物非常茂盛,走在其间感到很享受。公园里有大片的橄榄树,体现了地中海气候的特色。树上挂了许多橄榄果,有些掉落在了地上,也无人问津,大概公园里的果树不是用来提供食用的,一些桔子树也是如此,挂满了果实,在路边上就有很多。 若从飞机上向下看,马拉喀什的周边环境并不好,有许多光秃秃的山和大片的不毛之地,能将城市绿化得这样好,确实非短期可以做到,也算是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吧。 (原文写于2009-11-14 21:54:18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趣味手绘·炫酷物理(庆祝北大物理百周年手绘明信片创意篇)
sdzjh870 2013-10-20 21:05
趣味手绘·炫酷物理(庆祝北大物理百周年手绘明信片创意篇) 已有 476 次阅读 2013-10-17 20:02 | 个人分类: 燕园点滴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明信片 创意 手绘 北大 物理 本套“创意物理·趣味手绘”明信片是为庆祝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特别设计制作的,共8款,内容囊括了经典及近现代物理中的大部分分支,将各分支学科的经典物理概念或重大发现创造性地描绘成趣味小故事,以漫画的形式,通过用彩色铅笔手绘加以展现,把令人闻而生畏的物理知识轻松呈现,重创意,重趣味,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既承载了物理学科的厚重与广博,又赋予其新的时代色彩。 1. 能量之源——太阳 物理是研究万物之道理的科学,对象极其广泛,小到核子夸克,大到星系宇宙,他都试图描述规律,阐明原理。在物理上,描述对象的大小范围称为“尺度”,对象广泛,则尺度大。 图中小孩和长颈鹿,代表10 0 m——米量级;地球和太阳,代表10 7 m——万公里量级。整体来看,画面欲概括物理学可描述的尺度,突出人物与长颈鹿,太阳与地球两个维度,并用“电线”作为“标尺”,将小孩和长颈鹿安放两旁,他们仿佛在比个头儿,灵动的把图中各部分有机结合,趣味性和观赏性高。电线下端连向地球表面,用电学中的“接地”标识表示,上端插头接向太阳,表明太阳是地球万物的能量之源。 2. 意外隧穿怎么办? 微观粒子的量子隧穿效应,是指能量低于势垒高度的粒子也有一定的概率越过势垒,这种效应只有在量子力学体系描述中才可能发生,而无法用经典力学的概念解释。因此“隧穿效应”可以说是量子力学利用薛定谔方程得出的标志性的结论之一。 该图就是描述的这个过程,并将其以幽默的风格表现出来。微观粒子被描绘成带尾巴的“小蝌蚪”,“physix”作为势垒,它的形象设计仿照杜蕾丝(durex)的商标。一群“小蝌蚪”(粒子)游过来,经过“physix(物理)”的作用,幸运的粒子越过势垒穿了过来,给大家讲了一个“冷笑话”,诙谐风趣。画面以明黄做背景,“暖”的温柔中透出“冷”的可爱;观望的小朋友们表情动作各不相同,“静”的质感中透出“动”的旋律,充满了科学和乐趣。 3. 爱的正交归一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描述他们的波函数具有正交归一性,这是量子力学对人类认知的重大改变,意义非凡。 作品创造性的把“狄拉克符号描述的波函数”幻化成“男孩,女孩”的符号,把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条件描绘成男孩和女孩的正交归一,寓意“物理满满都是爱”。背景配以男孩和女孩拥吻,而前方的照相机则记录下了这一幸福瞬间。把物理元素做成“心形”画板融入相片中,整体感强。“I wave,I love”配字更诠释了“爱‘波动’你我心弦”的韵味。画面清新自然,色彩绚丽,富有青春的气息。 4. 物理点亮世界 自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并被应用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电”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该作品描述的就是“磁生电”的物理原理。小男孩一手握着磁铁,另一只手拿着螺线管,螺线管线圈两端连着“PHYSICS”字样的灯,当磁铁与螺线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灯(“PHYSICS”)就会亮起来,点明主题——物理点亮世界。画面整体结构简单,主题鲜明。小女孩惊异的眼神、十指相对的动作,充分展示了她发现科学的神奇之处后,兴奋欣喜、惊奇赞叹的内心活动。被点亮的物理之灯温暖明亮,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是否让您觉得冷冰冰的物理定律也活灵活现的温暖起来了呢? 5. 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因其在量子力学中“既死又活”的状态早已荣升喵星人的明星,而他的名声也载着他主人著名的方程(薛定谔方程)传播四海。 该作品将薛定谔方程和阐释了波函数统计性质的薛定谔猫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副“虽然他们大名远扬,但其内容依然令人费解的画面”。薛定谔方程中,将波函数幻化成“鱼”,哈密顿量幻化成“猫”,自然的把物理元素和漫画趣味结合在一起。小男孩挠头不解的看着墙上的方程,小白猫则看起来对孩童手中的鱼更感兴趣,而他的灵魂——小黑猫“咻”的一下飞出来,转动眼珠看着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一切,画面暗含了一个循环,使人物、动物、景物浑然一体。物理元素和有趣的故事就这样活泼的晕染纸上了。 6. 麦克斯韦妖 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孤立系统熵变普遍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但自然界存在着与熵增加相拮抗的能量控制机制,为了解释这种机制,麦克斯韦便创造出了这位“小妖精”。他能探测并控制单分子的运动,在能量的驱动下使系统熵减少。 该作品描绘的就是这一原理。中间这位骑脚踏齿轮做功的小精灵就是“麦克斯韦妖”。小齿轮借助小精灵的动力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边缘存在着粒子吸附装置,该装置将混乱无序的三种粒子“P”、“H”、“Y”(“物理”英文的缩写)从左下角的盒子中吸出,并将特定种类的粒子分选到目标盒子当中,完成系统熵减小的过程(画面上方的“ENTROPY- -”字样),使系统变得有序起来。画面主题突出,对比鲜明,静态的画面蕴含着齿轮的转动和粒子有序性的变化,给人以欣赏和展望的空间。 7. 爱的积分——“心中的物理” “费曼路径积分”是构建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的重要方法。该作品描述的就是“积分”的故事。从A点到B点的积分路径画作温柔的桃心,丝带般的“physics”艺术字飞舞律动,巧妙的将A、B两点链接起来。这一突出的“心中的物理”图案仿佛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代代物理人那种不管历尽多少艰难万险,都会找到通往物理真理的路的决心和付出。 背景配以繁花和蝴蝶,而“积分路径”的线条也是花与蝴蝶线条的一部分,寓意“物理勾勒美丽世界”。 这幅作品将整套明信片的感情推向高潮,用优美的线条,温暖的色彩,浓烈而不灼人的表达了作者对物理洋溢的热情与感动,紧扣“爱物理之优雅,赞物理之大美”之立意。 8. PKU.PHY·2013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无论于感恩回顾历史的积淀,还是于展望期许未来的发展,这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该作品描绘的便是庆祝布展的故事。 PKU是北京大学的缩写,PHY是物理的缩写,同学们将这两个单词套用共同的字母“P”,做成展示灯箱加以悬挂,庆祝纪念日。字母的设计依旧融入了物理元素,字母P幻化成了“螺旋测微计”,字母K承载了“光的反射”,字母U变成了“U型磁铁”,而字母H则成了“滴定管”,设计丰富有趣。男孩在忙着把还没挂号的字母摆好,而细心的女孩则将男孩摆错的“1”换成了“3”,2013——这一年,才是我们物理的100周年嘛~ 这副作品是整套明信片的最后一张,直击“北大物院百周年庆典”的主题。 结语: 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物理的故事,您可能对大小高矮的度量再熟悉不过,您或许尚未意识到对电和磁的依赖,您可能会偶尔听说薛定谔的猫、麦克斯韦妖或与之类似的小故事,您或许还不太能辨析微观粒子波粒二相性的真谛,但无论是否察觉,“他”——物理,已经来了很久,在身边,或是在心里……(by @赵琳捷)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8093-733758.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素养|1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味手绘·炫酷物理(庆祝北大物理百周年手绘明信片创意篇)
热度 4 wanghw06 2013-10-17 20:02
趣味手绘·炫 酷物理(庆祝北大物理百周年手绘明信片创意篇) 赵琳 捷 王宏伟 本套“创意物理·趣味手绘”明信片是为庆祝北京大 学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特别设计制作的,共8款,内容囊括了经典及近现代物理中的大部分分支,将各分支学科的经典物理概念或重大发现创造性地描绘成趣味小故事,以漫画的形式,通过用彩色铅笔手绘加以展现,把令人闻而生畏的物理知识轻松呈现,重创意,重趣味,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既承载了物理学科的厚重与广博,又赋予其新的时代色彩。 1. 能量之源——太阳 物理是研究万物之道理的科学,对象极其广泛,小到核子夸克,大到星系宇宙,他都试图描述规律,阐明原理。在物理上,描述对象的大小范围称为“尺度”,对象广泛,则尺度大。 图中小孩和长颈鹿,代表10 0 m——米量级;地球和太阳,代表10 7 m——万公里量级。整体来看,画面欲概括物理学可描述的尺度,突出人物与长颈鹿,太阳与地球两个维度,并用“电线”作为“标尺”,将小孩和长颈鹿安放两旁,他们仿佛在比个头儿,灵动的把图中各部分有机结合,趣味性和观赏性高。电线下端连向地球表面,用电学中的“接地”标识表示,上端插头接向太阳,表明太阳是地球万物的能量之源。 2. 意外隧穿怎么办? 微观粒子的量子隧穿效应,是指能量低于势垒高度的粒子也有一定的概率越过势垒,这种效应只有在量子力学体系描述中才可能发生,而无法用经典力学的概念解释。因此“隧穿效应”可以说是量子力学利用薛定谔方程得出的标志性的结论之一。 该图就是描述的这个过程,并将其以幽默的风格表现出来。微观粒子被描绘成带尾巴的“小蝌蚪”,“physix”作为势垒,它的形象设计仿照杜蕾丝(durex)的商标。一群“小蝌蚪”(粒子)游过来,经过“physix(物理)”的作用,幸运的粒子越过势垒穿了过来,给大家讲了一个“冷笑话”,诙谐风趣。画面以明黄做背景,“暖”的温柔中透出“冷”的可爱;观望的小朋友们表情动作各不相同,“静”的质感中透出“动”的旋律,充满了科学和乐趣。 3. 爱的正交归一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描述他们的波函数具有正交归一性,这是量子力学对人类认知的重大改变,意义非凡。 作品创造性的把“狄拉克符号描述的波函数”幻化成“男孩,女孩”的符号,把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条件描绘成男孩和女孩的正交归一,寓意“物理满满都是爱”。背景配以男孩和女孩拥吻,而前方的照相机则记录下了这一幸福瞬间。把物理元素做成“心形”画板融入相片中,整体感强。“I wave,I love”配字更诠释了“爱‘波动’你我心弦”的韵味。画面清新自然,色彩绚丽,富有青春的气息。 4. 物理点亮世界 自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并被应用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电”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该作品描述的就是“磁生电”的物理原理。小男孩一手握着磁铁,另一只手拿着螺线管,螺线管线圈两端连着“PHYSICS”字样的灯,当磁铁与螺线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灯(“PHYSICS”)就会亮起来,点明主题——物理点亮世界。画面整体结构简单,主题鲜明。小女孩惊异的眼神、十指相对的动作,充分展示了她发现科学的神奇之处后,兴奋欣喜、惊奇赞叹的内心活动。被点亮的物理之灯温暖明亮,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是否让您觉得冷冰冰的物理定律也活灵活现的温暖起来了呢? 5. 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因其在量子力学中“既死又活”的状态早已荣升喵星人的明星,而他的名声也载着他主人著名的方程(薛定谔方程)传播四海。 该作品将薛定谔方程和阐释了波函数统计性质的薛定谔猫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副“虽然他们大名远扬,但其内容依然令人费解的画面”。薛定谔方程中,将波函数幻化成“鱼”,哈密顿量幻化成“猫”,自然的把物理元素和漫画趣味结合在一起。小男孩挠头不解的看着墙上的方程,小白猫则看起来对孩童手中的鱼更感兴趣,而他的灵魂——小黑猫“咻”的一下飞出来,转动眼珠看着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一切,画面暗含了一个循环,使人物、动物、景物浑然一体。物理元素和有趣的故事就这样活泼的晕染纸上了。 6. 麦克斯韦妖 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孤立系统熵变普遍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但自然界存在着与熵增加相拮抗的能量控制机制,为了解释这种机制,麦克斯韦便创造出了这位“小妖精”。他能探测并控制单分子的运动,在能量的驱动下使系统熵减少。 该作品描绘的就是这一原理。中间这位骑脚踏齿轮做功的小精灵就是“麦克斯韦妖”。小齿轮借助小精灵的动力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边缘存在着粒子吸附装置,该装置将混乱无序的三种粒子“P”、“H”、“Y”(“物理”英文的缩写)从左下角的盒子中吸出,并将特定种类的粒子分选到目标盒子当中,完成系统熵减小的过程(画面上方的“ENTROPY- -”字样),使系统变得有序起来。画面主题突出,对比鲜明,静态的画面蕴含着齿轮的转动和粒子有序性的变化,给人以欣赏和展望的空间。 7. 爱的积分——“心中的物理” “费曼路径积分”是构建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的重要方法。该作品描述的就是“积分”的故事。从A点到B点的积分路径画作温柔的桃心,丝带般的“physics”艺术字飞舞律动,巧妙的将A、B两点链接起来。这一突出的“心中的物理”图案仿佛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代代物理人那种不管历尽多少艰难万险,都会找到通往物理真理的路的决心和付出。 背景配以繁花和蝴蝶,而“积分路径”的线条也是花与蝴蝶线条的一部分,寓意“物理勾勒美丽世界”。 这幅作品将整套明信片的感情推向高潮,用优美的线条,温暖的色彩,浓烈而不灼人的表达了作者对物理洋溢的热情与感动,紧扣“爱物理之优雅,赞物理之大美”之立意。 8. PKU.PHY·2013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无论于感恩回顾历史的积淀,还是于展望期许未来的发展,这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该作品描绘的便是庆祝布展的故事。 PKU是北京大学的缩写,PHY是物理的缩写,同学们将这两个单词套用共同的字母“P”,做成展示灯箱加以悬挂,庆祝纪念日。字母的设计依旧融入了物理元素,字母P幻化成了“螺旋测微计”,字母K承载了“光的反射”,字母U变成了“U型磁铁”,而字母H则成了“滴定管”,设计丰富有趣。男孩在忙着把还没挂号的字母摆好,而细心的女孩则将男孩摆错的“1”换成了“3”,2013——这一年,才是我们物理的100周年嘛~ 这副作品是整套明信片的最后一张,直击“北大物院百周年庆典”的主题。 结语: 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物理的故事,您可能对大小高矮的度量再熟悉不过,您或许尚未意识到对电和磁的依赖,您可能会偶尔听说薛定谔的猫、麦克斯韦妖或与之类似的小故事,您或许还不太能辨析微观粒子波粒二相性的真谛,但无论是否察觉,“他”——物理,已经来了很久,在身边,或是在心里……
个人分类: 燕园点滴|6854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两张来自荷兰的明信片
热度 1 pgg 2013-5-8 02:37
两张来自荷兰的明信片 本猪头哥喜欢收集各地的风景明信片,身边的朋友也尽量帮我留心,昨晚,俺很高兴地收到在法国读书的朋友去荷兰旅行时特意寄给我的两张风景明信片。 这是傍晚的鹿特丹的风车村 都知道风车是荷兰的特有标志之一,此景中夕阳西下,美丽的晚霞渐渐从天边漫了过来…… 这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 “性都”阿姆斯特丹闻名天下,荷兰这个国度可能是地球上对于性取向和性交易是最宽容的国家之一,尾巴同学看到这张明信片上两位身姿妖娆的女性,竟说有聊斋之感,还别说,俺也觉得有点那个意思,哈哈…… 明信片的反面 两张明信片的反面都是这样的框架,由于涉及到俺的私人信息,所以俺把上面的朋友文字部分已做处理。 我 g oogle 了 Paper Mill Cards 的结果显示这似乎是一家来自荷兰南部的生产明信片的厂商,这个 logo 再次突出了风车,远处还有 5 只飞鸟。 邮票上 NEDERLAND 是荷兰的英文名,而 WERELD 好像在荷兰语里为“世界”的意思,还请高人指点一下。至于邮票里面的文字,真是无能为力了,确实不知是什么含义。邮戳上的鹿特丹自不多说,而 PRIORITY 字样,只知道邮寄包裹时 priority mail 比 first class 可靠,丢的概率比较低。 GREETINGS FROM HOOLAND 来自荷兰的问候。 有朋友惦记的感觉,真好!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9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给未来的明信片
热度 10 罗帆 2013-2-19 23:40
写给未来的明信片
1983 年暑假,我没有回家,独自一人从学校去江浙一带游玩。 乘火车去了无锡,游览了蠡园、鼋头渚和三山岛,然后去苏州。为了省钱,跟着一群度假的老师找到一所中学住下。学生们都放假了,校方将书桌拼成大通铺,垫上席子挂上蚊帐就算一个床位,每天的费用好像是两元钱。放下行李,我拿着地图按图索骥,第一天逛了拙政园、西园、狮子林和沧浪亭,第二天去了虎丘和寒山寺,第三天去了天平山和灵岩山。 天平山位于 苏州 城西约 14 公里 ,东南为 金山 ,南连 灵岩山 ,西北通 华山 、 天池山 ,北接寒山岭和 观音山 ,占地面积 77 公顷 。天平山高海拔 201 米 ,顶平正,故名天平山。游完天平山,去游南边的灵岩山。 灵岩山高 182 米 ,山上多奇石,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因 灵岩塔 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出名,因而得名“灵岩山”。在路上,遇到三位来自上海的男生,我们一见如故。山不高,沿着大路走没意思,我提议走山路,他们都赞成。那时的景区尚未开发,游人稀少,野趣横生。我们闯入茂密的灌木丛,披荆斩棘。 山南 峭壁如城,相传吴 王曾 在山上筑有 石头城 ,我们手脚并用,奋力攀岩,最终胜利到达顶峰。 1 我们快要爬到山顶了! 2 灵岩塔前留个影 下山后,我们一起乘车赶回市区。吃过晚饭,夜已深。分别时,我从书包里掏出三张明信片,给他们各自画了一张钢笔画,并留下了祝福。 当晚,我由京杭大运河乘船去杭州,与在浙大读书的乃文相会。 开学返校后,我如期收到了他们寄来的黑白照片,放进了影集中。 多年之后,忽然收到其中一位男生的来信。他说,当年我送给他的那张明信片上画的是海滨的椰林和岛屿,没想到后来自己真去海南岛发展了。他写道:“奇妙的是,你的画预示了我的未来。” 去年春天,我去苏州上课。晚饭后,教学点的老师陪我去逛平江路。在那条幽静的老街上,看到一个富有创意的书店 —— 猫的天空之城。 进去一看,里面都是少男少女,他们在兴致勃勃地挑选、书写、存放“寄给未来的明信片”。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色彩纷呈、风格各异的明信片。明信片墙上的 365 个格子代表 365 天,只要将明信片放入自己所需要投递的日期内,店主便会在指定的日期将寄信人对亲友的祝福、对未来的期许投递。 3 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 4 琳琅满目的柜台 5 少男少女的乐园 6 你想在长椅上坐一会儿吗? 据说,浓郁的苏州风情、独一无二的手工设计就是“猫的天空之城”的灵魂。 逗留在这个温馨浪漫的小店里,不禁想起多年以前在苏州遇到的三位男生,不知他们现在还好吗? 也许,当年我送给他们的,就是写给未来的明信片。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6084 次阅读|24 个评论
珍贵的明信片
热度 1 gxswmwys 2012-9-27 17:06
珍贵的明信片
我的孩子在8月12日到9月6日,用了26天从成都骑自行车走过了川藏公路到拉萨。当在他出发6天后知道他的计划后,我一直支持走完全程。虽然是不担心但也知道其中的危险与艰辛。同时认识到这一代人恰恰缺乏这种锻炼,因为在这一代人的生活中能体会到艰难和困苦是最重要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确实锻炼出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 他送给我一张明信片,略显珍贵! 珍贵的明信片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3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小明信片
热度 5 liaoxiaolin 2012-9-19 02:34
小小明信片
你还记得上学那会儿,每年新年都会掀起的那阵寄贺卡的热潮吗? 你最近收到或寄出去明信片贺卡或者信件是什么时候是谁? 我在这里几乎每年都收到wangfan同学的明信片,她每到一个地方开会或者采样都会给我寄当地最有特色的明信片,邮戳来自各个地方。这个小小的心思真的相当的贴心 ,让我非常快乐。我们有这样一个约定:以后到达新的地方尽量记住这个简单的令人惊喜的行动。 在黄石游玩的时候,我也跟着她买了一堆明信片,坐在车上开始认真地写句子送给朋友。我发现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其实也享受着,尤其是当明信片被贴上邮票盖上戳之后。虽然它们要远行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朋友们的手中,但是祝福却随着距离和时间变得更加的浓郁。明信片是非常私密但却又是很公开的,你阻止不了邮差读你的文字,但是或美好或伤心的文字都会充满人情味。 前一段时间,我偶然看到一个网站http://www.postcrossing.com/即全世界范围内传递明信片。我的第一个随机的邮寄对象是一个德国女孩,明信片花了18天飞行了7898km到达那个陌生的女孩手中。虽然结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开心,但是很期待某一天我也收到一张来自世界某个角落的明信片。你们感兴趣吗? The postcard US-1844232 to MarlaPandora in Germany has arrived! It reached its destination in 18 days after traveling 7,898 km ! MarlaPandora wrote you a message: "dear xiaolin, thank you for your lovely postcard! it is beautiful. i wish you good luck for finding a job, i'm sure you'll get one soon :-) kind regards and happy postcrossing! marla" Now you will receive a postcard from another random user. Stand-by! :) 我收到的一张明信片!
3861 次阅读|15 个评论
愚人节的来历,假作真时真亦假
xupeiyang 2012-4-1 07:54
愚人节的来历,假作真时真亦假
愚人节的起源一直是个谜。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为了与罗法历法匹配,法国人于16世纪改革他们的历法,以便让新年从一月份开始,而不是春天(三月末或四月初)开始。然而,这种变化却传播得很慢,许多不知情的乡下人仍然在春天庆祝他们的新年。因此,有人把这些在四月初庆祝新年的乡下居民称为“四月愚人”。 每年搞笑诺贝尔奖都是授予在科学、医学和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真实发现,这些发现首先会引人发笑,然后又让人深思。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icard卫星的外型和明信片
xdtian 2012-2-4 15:02
[转载]Picard卫星的外型和明信片
1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信片上的太原理工大学校园风光
热度 3 yuncai 2011-12-30 22:41
明信片上的太原理工大学校园风光
多学科实验楼。层高分别建为9、8、5层,注意左侧(正面)有2排11根柱子。 身在211,心向985。 机械馆生理年龄近60年,心理年龄110年。我在其中工作了15年 教学主楼 2000年投入使用。我在其中工作了10年 位于虎峪校区的梅花教室 清泽园 体育馆 披上新装的旧图书馆 校门 图板上的新校区,明年9月要进驻5000名学生
个人分类: 我校|7600 次阅读|6 个评论
毛泽东恭敬地寄给胡适的明信片
热度 24 tongqb 2011-12-22 19:43
毛泽东恭敬地寄给胡适的明信片
毛泽东恭敬地寄给胡适的一张明信片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之一,这是历史的事实。但 1954 年毛泽东发动批判胡适唯心主义之后,胡适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暗淡了许多。直到新时期以后,胡适才逐渐地在大陆恢复了一些地位,但形诸笔墨的时候,仍小心翼翼,唯恐又犯了什么错。 今年是胡适诞辰 120 周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研究会和台湾胡适故居联合在沙滩红楼原北大旧址,主办“胡适图片展”。旧红楼曾经是当年胡适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里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这个星期天(本月 18 号)我主要就在这个展览馆度过的。当然,展览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并不新鲜:如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样本),提倡白话文;他出版的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这是白话文在诗歌创作上的实验,尽管那里面的诗诗意不多;他批判“旧红学”的长篇论文《红楼梦考证》,指出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走错了路”;他撰写的《中国哲学简史》,在学术界影响巨大;他和《新青年》杂志的密切关系;他受“五四”时期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的信任与重用,年纪很轻就出任教授;他与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傅斯年、陈垣等的交往与关系等;他学术上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他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与陈独秀争论等,这些都是比较熟悉的。 但是有两张照片却引起我的注意,一张是胡适的死。胡适在台湾一直主持中央研究院的工作。这是 1962 年的一天,他召集一个研讨学术的会议。从照片上看,他穿着中国老式的长衫很精神地站着讲话,周围的人都笑着认真地听他讲。可这在这次会后的餐桌旁,胡适因为喝了一点酒,心脏病发作,突然猝死。我在这张不甚清晰的照片前驻足良久,摇着头,想着,感叹着,对于他死得那样痛快还真带点羡慕…… 在一个展厅的角落里,我还发现了毛泽东早年从湖南给胡适寄的一张明信片,其字体拙朴,与后来所见的毛泽东的那种龙飞凤舞式的书法完全不一样,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连忙掏出照相机把它拍下来。在看到这张明信片内容之前,由于我对近现代历史孤陋寡闻,我一直以为毛泽东与胡适在北大时,两人岁数虽差不多(胡适大毛泽东两岁,胡适出生于 1891 年,毛泽东出生于 1893 年),一个图书馆每月只拿八元钱的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是名满中国的新派教授,可能没有多少交情。 1954 年发动了严厉的批判胡适反动唯心主义运动,那信件的语气毫不客气。毛泽东在 1954 年 10 月 16 日写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支持李希凡、蓝翎“两个小人物”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要求当时《文艺报》转载李、蓝的文章,同时说:“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可以开展起来了。”胡适发表于 1921 年的《红楼梦考证》毛泽东当年是阅读过的。我曾想,胡适的《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论,反对索隐派的“附会”论,肯定作者是写自己的身世为主,文学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里面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这怎么是“唯心论”呢?毛泽东肯定对胡适一贯不认同吧,我想。出人意料的是,毛泽东年轻时从湖南给胡适的明信片,却明显带有友好的感情,明信片是这样写的: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已达到了么?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此致教安! 这张明信片上没有写日期,为了把情况弄清楚,不得不静下来翻书、查资料。这一翻,这一查,不要紧,真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胡适和毛泽东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有不少交往和交情,其资料足够写一篇论文。当然我没有兴趣写论文。我只是想围绕这明信片来写一篇博文。 原来展览会上明信片是 1920 年 4 月毛泽东写给时在北京的胡适的。明信片中所说的“张”,是指当时湖南省的督军张敬尧。“张去“,就是张敬尧离开了。毛泽东 1919 年离开北京回湖南后,发现这张敬尧在湖南做了很多坏事,毛泽东发动了一个驱逐张敬尧的运动。运动获得成功。张敬尧走了,所以毛泽东说“湘自张去,气象一新”云云,指的是这件事。 但后面毛泽东为何对胡适那么恭敬,说“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处”云云呢?原来,这是胡适在北大当教授和毛泽东在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时,毛泽东作为一个旁听生常抽空儿去听胡适的课,而且课下也有交往。毛泽东和萧三等人经杨怀中的介绍曾专程拜访过胡适。他们还曾以湖南新民学会在京校友的名义,请胡适作过报告。毛泽东是受过胡适的影响的。毛泽东本人曾把胡适当作“老师“。 1919 年毛泽东决定放弃出国去学习,就与胡适有关。据 1920 年 3 月 14 日毛泽东给周世钊的信说:毛泽东决定不出国一事,就征求过胡适的意见,信写道:“我曾以此(出国事)问过胡适和黎锦熙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作了一篇《非留学篇》。因此,我想暂不出国,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问题的纲领。” 那么,明信片中毛泽东讲将来要“借重”胡适,有没有“借重”过呢?我考查的结果是“借重”过的。那就是 1919 年毛泽东回湖南后,主办了《湘江评论》。毛泽东从第二期到第四期,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我推测,毛泽东办了《湘江评论》后,每期都会给胡适寄的。所以胡适看了毛泽东的大作后,想起毛泽东“借重”的话,于是在当时影响很大的《每周评论》第 36 期上,对毛泽东的文章和《湘江评论》加以赞赏,专门写了评论文章,其中说:“现在出版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样的新派的报纸……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文章接着对发表在《湘江评论》上的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加以称赞,说:“《湘江评论》的长处似乎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实是现今一篇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的乐观。武人统天下,能产生我们这样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由于胡适的称赞,毛泽东那篇《民众的大联合》在《新青年》等五六个刊物、报纸转载,毛泽东因此崭露头角,他当时心里不能不产生感激之情,觉得他明信片里写的“借重”兑现了。 这样一来,毛泽东更把胡适当“先生”来尊敬了。 1920 年毛泽东在长沙办成了“自修大学”,也与胡适的指导有关。据 1920 年 1 月 15 日胡适日记:“毛泽东依据我在 1920 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去了。”看来这又算一次“借重”了。 但是,明信片中所写的“ 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 似没有下落或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但后来我发现了另一条导致胡适和毛泽东分手和对立的资料,觉得毛泽东当时所说的不是客气话,可书呆子倒要来“详细奉商”了,这就是 20 余年后 1945 年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地位到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胡适当时不在国内,被蒋介石派到纽约作为赴联合国的代表,他远在美国,并不了解国内的情况,还当毛泽东是他的“学生”呢,就拍了一个电报给毛泽东,电文写道:“润之先生,顷见报载,傅孟真(即傅斯年)兄转吾兄问候胡适之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前夜与董必武先生深谈(其时董必武作为中国赴联合国与会的共产党代表,与胡适在一起 — 引者)弟恳切陈鄙见,以为中共领导诸公今日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纠纷一朝解决,而公等二十余年之努力皆可致因内战而完全消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生(杰弗逊)十余年和平奋斗,其首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国工党五十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已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力毅力,将来和平发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小不忍致毁灭。”这个电报,如雷霆闪电,还有什么比此番话让毛泽东更反感的呢?其实此前斯大林也有相似的电报给中共中央,把毛泽东气得不得了,他如何能接受胡适的建议和规劝呢?这不是要让中国共产党把军队交出去吗?毛泽东怎么会这样傻呢?这不是直接违背了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原则吗?胡适可能还记住毛泽东给他的明信片中“ 详细奉商” 的话,以为自己是虽未被“奉请”,就自作多情,而“细商”起来了。毛泽东接到电报后根本没有给胡适任何答复。实际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把蒋介石军队赶到台湾去,实现在全国大陆统一,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对胡适最好的答复了。胡适因站在蒋介石立场“奉劝”毛泽东,而激怒了毛泽东。但毛泽东也还是留有旧情的,北京解放前夕,就说:只要胡适不走,可以任命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但胡适根本不听毛泽东的话,决定远走高飞。胡适和毛泽东从友好到对立,从师生到敌人,应证了那句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1949 年 1 月 26 日,新华社广播战犯名单,胡适的名字也在名单中。 毛泽东寄给胡适的那张那张照片,让我学习了一回近现代历史。 我觉得这个星期天( 18 日)不虚此行。 ( 2011 年 12-22 ) 新派教授胡适照片 毛泽东年轻时寄给胡适的明信片 胡适书法 胡适的新婚杂诗 站着的是胡适,这是胡适死前召开最后一次会议
7453 次阅读|26 个评论
老明信片上的上海外滩和南京路
liwei999 2011-11-24 14:16
老明信片上的图片,上海的外滩和南京路。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3/2011 21:07:23 Download Download Download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暑期旅行记录(4):转战乌得勒支
xiegming 2011-8-7 08:39
8月5日 本来之前计划去阿姆斯特丹,结果网上订旅馆的时候,搜索范围太大,结果发现确定的比较便宜的旅馆居然是在另外一个城市了,就是乌得勒支(Utretch),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发音。我一看也是一个交通枢纽,于是就这么定了。 离开格罗宁根之前最后的事情是去警察局注册,其实刚一到格罗宁根的时候我们就去了警察局,结果说要预约,一约就约到了5日上午,幸亏我决定5日离开,再早一点就麻烦了。所以先check out旅馆,然后去警局,人倒是很客气,还给了每个孩子一个气球,手续还挺繁琐,在每个人的护照上又贴了一些东西。还给了一张不用贴邮票的明信片,让我们离开荷兰的时候寄出。我留给了学生,让她到时候替我邮寄。 学生中午请我们吃饭,很多餐馆都要下午5点才开门,幸亏市中心有一家中餐馆(似乎也是唯一一家)中午就开门,但是也是我们进去等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营业。我们点了面条吃,结果就是炒面,说实话,这种面条要是在国内卖,肯定早消失了。但好歹也算中餐吧,不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能否还吃到中餐。 从离开格罗宁根开始,就没有朋友照顾了,真正的自助旅行就要开始了,心中还真有些不踏实。带着两个孩子,就我一个人能和外国人交流,很多要去的地方并不安全,还要吃好,住好,玩好,不生病,感觉挺不容易的。 从乌得勒支中央火车站到预定的宾馆还是很顺利,公共汽车一到站就是宾馆门口。不过,宾馆的门口很不象宾馆,跟个餐馆是的,后来知道这里就是吃早餐的地方,check in之后,侍者带着我们出了这里,右转沿着街道走了大约50米,来到一个门前,告诉我这里才是客房。我们在三楼,楼梯又窄又陡还带转弯,孩子们感觉很新奇,于是就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 宾馆的斜对面的超市又是在格罗宁根一样的品牌,我去买晚餐,随手拿了两听啤酒,回来喝的时候才发现这啤酒的酒精度数是10,越喝越苦,简直是啤酒和白酒的混合物。 先休息,然后计划明天的旅游,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两个地方。然后想网上把去法国的火车票买了,结果发现我的信用卡还用不了,只好决定明天去火车站直接购买。
个人分类: 旅游|35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俺上了明信片
Synthon 2010-12-14 07:03
我之前的博文曾经介绍过 耶鲁工学院的博士生就业指导 ,介绍了我们的 耶鲁工学院研究生领袖计划(Yale SEAS Graduate Leadership Program)。并且还要求我们所有入选该计划的学生合影,供宣传用(见博文 : 是表面文章,还是追求完美? ) 。今天从校友获悉, 我们的合影,被做成了明信片,发送给校友,做向校友募捐之用。 这里附上翻拍的明信片正反面,哈哈,俺也上明信片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96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收到了奥运开幕式现场寄来的美好祝福
wangdh 2008-8-22 02:45
我收到了奥运开幕式现场寄来的美好祝福 由于出野外,今天才拿到了北京市动物学会段老师和学生 Fenghua 寄来的奥运开幕式和圣火抵达天安门的纪念明信片。明信片的照片是水立方、鸟巢和天安门城楼,纪念章分别是:开幕式现场(国家体育场)寄出的美好祝福、火炬接力抵达北京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寄出的蓝色梦想(照片见下方)。虽然已经过去几天了,还是满怀激情地分享了他们在现场的欢乐和兴奋,感受到了来自奥运前几乎天天路过而至今没有机会进入的鸟巢的祝福和水立方的蓝色梦想。谢谢他们! 前几天与儿子一起到邮局,见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购买奥运纪念品,其中最火的就是奥运明信片,其中火炬抵达天安门的一张盖上了北京,国家体育场(临), 2008.08.08.20 纪念章。孩子买了几张,在绿衣天使的宣传感召下还订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光盘(奥运会结束后去领取)。 今天太太带领学生去国家体育馆观看了手球比赛,儿子今天晚上去北工大体育馆观看了艺术体操比赛。我在家里看电视上直播的奥运消息,可以轮换看不同场地的比赛。看得出他们俩都特别兴奋,一会儿电话,一会儿短信,将兴奋和欢乐传递给我。儿子的短信说:奥运的服务绝对是国际标准,我服了!。 看完比赛回到家,就对我描述着志愿者们的出色:他走出地铁口,不知如何走,走到志愿者服务站咨询。志愿者看了看他的奥运票后,说了句跟我走吧,一直带他走了 2 公里,将他送到了北工大的体育馆。志愿者的这种服务态度使儿子感慨万分,连续几遍给我说:他还要走回去呢,两公里啊,走着啊,能不感动吗!。这种事情在他身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心灵受到这样的感触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我问场馆里面如何,一样棒!服务一流。志愿者一旦发现照相者用闪光灯,绝不跟以前一样口气盛气凌人,而是微笑着走到你身边,轻轻拍拍你的肩,向你展示一下他们手里的牌子,牌子上有几种文字写的请把闪光灯关掉,非常好!。儿子连连称赞,感慨地说要是全国的服务都这个态度,那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绝对没说的,这服务态度都不亚于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服务人员的素质。 奥运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多,有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我们都在体验着,享受着,忍受着。奥运快结束了,希望有些好的方面能够在北京延续下去,至少多几天蓝天吧。 今天赛事:乒乓球比赛是没有悬念的,女单(三对一)拿金牌是没有问题的。可还是眼看着女排失去了争夺金牌的资格,有些伤感。咱们的金牌数量能到 50 块吗? (王德华 2008.8.21 ) (照片为王德华翻拍)
个人分类: 北京奥运|6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