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提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吴小莉姐姐清华演讲
dongzg101 2011-10-25 05:48
98年,吴小莉姐姐清华演讲,早上我在清华化学系高中校友学生宿舍打牌、聊天,讨论建筑问题。中午时候,在清华的团委的小楼排队拿票,组织了一下秩序,轻松搞定。提前到现场,演讲开始前,吴姐姐在台左侧准备,台下没几个人。轻松走上去,吴姐姐穿白色裙子,真的好漂亮!吴姐姐:等下提问一定要点我,第三个,记住了。转身就下去了。演讲开始在中间就坐,旁边一好可爱的清华妹妹,要了个宿舍电话,跑到台前举手提问,回来后,你一定不是清华的,清华男生笨笨的。
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调剂研究生关心的几个问题-看复试心态
热度 2 lxchencn 2011-4-27 21:52
研究生调剂复试已近尾声,因为联系调剂的研究生多,把他们关心的几个问题收集整理,看看研究生调剂复试的心态如何? 1.公费吗?-说明学费还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也是继续求学的一个沉重负担; 2.毕业后就业如何?-大家特别关注未来的就业,特别是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说明很多学生读研相当程度是为了解决就业困局,也希望能够通过读研达到改善就业前景; 3.录取机会多大?-不管主动还是排名靠后或面试刷下后调剂对再次面试持谨慎态度,说明学生调剂顾虑较多,自信心不足; 4.是否985、211?-名校情结明显,是985、211的学生当然不愿意去其他学校,不是名校的当然想去985、211的,说明学校发展严重的不均衡,普通院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就业歧视有待破除; 5.跨专业调剂行吗?-注意了专业对口,关注关联专业不够,说明对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趋势了解很少; 6.肯定录取吗?-只有调剂意向,还没有面试,不了解学校、专业、导师、研究方向等信息的情况下就想确定录取,不冒风险,实际上放弃了双向选择的机会,面都没有见,谁会肯定录取呢? 7.几年毕业?-研究生学习时间一般3年,硕士研究生延期的不多,与博士生要求发文章毕业的规定不一样,说明博士生的毕业要求已经影响到了硕士的学习,担心不能按期毕业,说明学习压力在增大; 8.有出国机会?-留学研究大家还是很热心的,作为出国培养基地的形势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当然,也说明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更要国际化; 9.毕业后薪水如何?-关注收入,说明对未来发展忧心; 10.没有人关心读研期间做什么科学研究。
3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科教学的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
chrujun 2010-11-22 22:45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国内除部分课程有网站外,绝大部分本科课程没有网站。本人觉得利用QQ群来替代课程网站,具有很好效果。 老师可以创建一个QQ群,将课程讲义、教材和参考资料传到QQ群里。学生可以下载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在QQ群里,学生有问题可以问老师,老师在线的话可以及时回答问题。此外,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QQ群相互交流。老师也可以把作业题发布在QQ群里。 我的另外一个做法是利用提问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由于作业存在各种抄袭现象,一时没有很好办法来处理作业抄袭现象,基于作业的平时成绩就存在很大失真。 而在课堂上随时问学生一些问题,就能够真正发现学生的情况。也可以给平时学习不用功的学生施加压力,让更多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403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向奥巴马提问:孟买同学比上海同学给力
yangxlcau 2010-11-10 11:00
十一月的孟买,骄阳依然似火,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国家总统奥巴马在St. Xavier's College举行的town hall meeting发表重要讲话并回答了印度大学生的提问看了这则消息,脑海中闪过的一个念头竟是想看看奥巴马演讲时的身后有没有一位红衣女郎,然后才想到比较一下中印两国学生对奥巴马的提问。 还记得上次第一个得到机会向奥巴马上海复旦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自1985年以来,上海与芝加哥就结为了姐妹城市,两座城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了各种广泛的的交流活动。那么,您将采取什么举措来加深美国与中国各城市间的这种紧密联系? 相比复旦学生充满和谐的提问,第一位向奥巴马提问的印度女学生的问题很给力: What is your take on opinion about jihad?(你怎样看待伊斯兰的圣战?)面对这样问题,奥巴马的回答开始有点语焉不详:Well, the phrase jihad has a lot of meanings within Islam and is subject to a lot of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ut I will say that Islam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religions(这个这个,圣战这个词在伊斯兰教中有不同的意思,也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我想说,伊斯兰是个伟大的宗教之一)。然后话锋一转,.说起了绕口令:I think all of us recognize that this great religion in the hands of a few extremists has been distorted to justify violence towards innocent people that is never justified(我觉得我们都认为这个伟大的宗教在少数极端分子手中被曲解,用来证明向无辜的人民使用暴力的正当性,而暴力是绝不能被证明是正当的)。 接下来一位印度男生的问题更较劲: What do you believe is a possible methodology which governments can adopt to basically incorporate the human core values, the moral values of selflessness, brotherhood, over the materialistic frame of thought which people work by today?(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确保人类的核心价值、无私的道德观、兄弟情义高于如今的人们为之奔忙的物质利益框架)?还有一位学生问:You mention Mahatma Gandhi a lot usually in your speeches. So I was just wondering how exactly do you implement his principles and his values in your day-to-day life(你常在演讲中引用圣雄甘地的话,我想知道你怎样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实践甘地的原则和价值)。对于这两个问题,奥巴马具体怎样回答的我就不赘述了,但是奥巴马在回答的过程中几次称赞这是terrific question(非常棒的问题),而且说很高兴你问到了这样的问题。另一位印度学生不无讽刺地提到,奥巴马以change为口号赢得民心当选了总统,而刚刚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选民们却反过来要求奥巴马change。对此,奥巴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地说:民主有个特别大的好处,那就是如果老百姓不高兴,他们就告诉你他们不高兴,不管总统高兴不高兴。 从价值观到美国内政,印度学生的问题最后转向了外交。一位戴眼镜的女生问了一个所有印度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不是关于中国,而是巴基斯坦Why is Pakistan so important an ally to America, so far as America has never called it a terrorist state(为什么巴基斯坦是美国如此重要的一个盟友,美国从来没有把它列入恐怖主义国家之列)? 奥巴马对这个问题也是有备而来,他试图说服印度人:The country that has the biggest stake in Pakistan's success is India. I think that if Pakistan is unstable, that's bad for India. If Pakistan is stable and prosperous, that's good(能够从巴基斯坦的成功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国家就是印度,如果巴基斯坦不稳定,对印度来说是个坏事;如果巴基斯坦稳定繁荣,对印度是好事)。 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阿富汗的,一位印度男生指出有报道说美国正在与塔利班接触以便在美军撤出后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然后质问奥巴马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承认自己了无能。这个问题也够奥巴马招架一阵子的,在重复了美方在这个问题上的一贯的和明确的立场后,奥巴马说:But I think a stable Afghanistan is achievable. Will it look exactly as I might design a democracy? Probably not. It will take on an Afghan character. (我觉得一个稳定的阿富汗是可能实现的。但它会不会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民主政体,也许不会,这将是一个有阿富汗特色的政体)。 最后,回到我开始的那个念头:奥巴马身后有没有红衣女郎?找来看现场照片看,果然端坐一位红衣女郎只不过这位美丽的孟买女郎没有像奥巴马在上海时那位上海女郎那样被炒红,原因很简单,因为印度学生的问题本身已经很抢眼,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自然没人有闲工夫拿一位女郎外套的颜色做文章。 转载链接: http://zhaihua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6556152201010902068/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会议中你会不会演戏
newniu 2010-10-21 21:00
在会议过程中,领导正在讲工作目标,一成员突然向领导提问。领导对问题做了更详细分析, 并进行了几回合交互式分析。许多原本没有精神的人为此兴奋起来,听他们在讲什么。 以上好像是会议中偶然的花絮,后来人才知道这完全是排演好的。领导在讲的过程中,必然是枯燥无味。在重要地方,让一个人出来提问,将勾起大家的兴趣,有利 于大家真正理解问题,而不是装样子。 以上的演戏不仅应用于会议,而且还可以用在其它沟通的地方,如讲课、演讲等等,这将有利于沟通。 在会议中,你为什么要提问? 1、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 2、为了让其他人明白,帮助老师讲课 3、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 4、为了给老师难看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2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问的尴尬
coucar 2010-10-16 22:17
学术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形式,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身边的同学对参加学术报告似乎没有很大的兴趣。有的认为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无关,有的认为学术报告泛泛而谈,难以有大的收获。即使参加的同学对于报告也是仅限于听和记,对互动环节缺乏热情。当主持人要求大家提问时,有时会出现冷场的尴尬。 其实,参加报告的同学们也不是完全不想提问。典型的想法有:我的问题看起来很愚蠢,会不会被人笑话呢?该问什么呢?有什么好的问呢?前一种想法,主要是源于缺乏自信。后一种应该是对听报告和提问的技巧缺乏训练,没能掌握听报告的目的,没能抓住报告的主旨。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24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我儿子的提问
zhuoqing 2010-10-9 19:12
个人分类: 我的儿子|2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问与被提问
热度 1 cyaninelotus 2010-10-5 18:32
这学期课程任务比较重,带07级热统和08级原子物理学,两门课的理论体系和讲解方法截然不同,需要不时地转换思维模式,有些累累的。但也乐在其中,一点点地发现了同学们许多闪光点。 9月30号,第一二节课,我去上原子物理学。课前问学生,今天下午有课没?齐声回答,没有!三四节有课没?齐声回答曰------没有。嗯啊,承蒙各位了,今天没走就是为了上我的这节课啊,学生嬉笑,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人去帽不在,再问,则有回答说,都请假了。也有学生没心没肺起哄,点名啊。我说:好,今天咱们就点一次名。其实,也没点名,倒是我说这话之后不一会就速溜溜又近来好几个学生,呵呵,人在心不在,何必点名,下次课一个个盯住了,用今天给的面子换他下半个学期,比较划算。 内容讲完,就没加新课。学生问题多多,也很踊跃。(这个班一年级的热学是我带的,但这学期明显思维变得更活跃了。他们问了问题的,我都在课堂记录上留下记录,所以他们也非常愿意问。)这其中有个姑娘的问题很有意思的------------那天讲了索莫菲量子化通则,把n能级处的圆轨道分成一个圆轨道n-1个椭圆轨道,她很担心,从定义看,圆和椭圆的面积不相等啊?她还有个担心,电子在原子核外,它跑到哪里,哪里就是半径r,那何止是10 -10, 简直可以无限大嘛。嘿嘿,这第二个问题,俺只需要讲一下势场的范围就可以了。可是,第一个问题,俺是没有料到的,于是,俺就反问她说:有什么理由面积需要相等?何况,不同的轨道,代表的能级是有差别的啊。但是,仔细思考,为什么她不可以凭直觉希望那些面积是相等的呢?开普勒定律中不是也提到了面积了吗?是不是她的这个问题还真有些问题? 前天早上九点,俺正在洗衣服。收到电话,这回是个男生:葛老师,我看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有大角度,那只要有核就可以啊,核在那个位置都行,为啥要放在圆心?是啊,我也觉得他的问题很符合逻辑性和合理,凭什么科学家们把核放在圆心,或者椭圆的焦点?阿尔法粒子没说话嘛......当然,给学生不能这么解释,俺得维护正在教授的科学。所以,俺说,如今咱们讲原子物理学,是在经典物理学大夏的基础上。在接触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之前,咱们就有了行星轨道模型,有心力场图像,经典电磁学理论都已经完全了,以这些理论为依据,以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为立足点,咱们就猜测电子是以原子核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到索末菲哪里,咱们又把这个轨道推广成椭圆,到相对论哪里,轨道又成了进动而且不闭合的了。等你们进一步学了量子力学,轨道干脆就是几率啦。学生听我这么说,也蛮有历史感和逻辑感的,恍然大悟似地。挂了电话之后,俺还是很怀疑。俺这样解释,使他完全接受了现存理论,他思维的原始火花,是不是就被浇灭了? 再说一下热统。上课时有学生在最后一排左顾右盼,提问他,答不上来,又叫同桌(是他的同谋),俺的问题是关于热一律和热二律说明了什么道理,有刁难的成分在里头。没听课,一时也答不上来。不过这同学语出惊人:我觉得它们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踱下讲台才认清楚,这是那个有头脑有想法的人,许多规则他不想遵守,但是讲课实习又很有潜力。呵呵,那么这个答案你能说错吗?不能,我说,你今天可是讲了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真没错,热学的伟大和懦弱都在这句话了,经验定律就是符合实际,但是,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决缺实在有限得很。 又一次,同学们考虑热量传递的真味。有同学提出,明显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与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有关,那么,有热流的时候,一定有微弱的电流通过。俺觉得他思考的是很没错的。但是,做老师的非常不良好的习惯,俺有把热学第三章中关于热传导过程微观分析拿出来,哪里没有明确提出粒子数的减小,热流的来源是不同的无规则热运动激烈程度的粒子对的交换......俺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误导?或许,传统的思路有些问题吧 但无论如何,学生们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使我非常高兴。播种知识的田野就需要积极地思维,那怕是没有结果的思维。那天碰见我校老大(党委书记),她很关切地问我:你现在教学和科研做的怎么样啊?我非常自豪地说:教学没问题,很好。又非常惭愧地说:科研不好,我没有出成果。说真的,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很喜欢做教师,但是也总是担心我的教导会不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这就叫做纠结并快乐着。
个人分类: 教育镜像|6469 次阅读|9 个评论
无人提问题的演讲
nianfz 2010-9-18 08:37
作为大学老师,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听过数不清的演讲,包括专家的报告,学生的答辩,新教师的试讲,各种培训等等。然而,你是否注意过,有一些演讲,讲完了竟无人提问! 第一种,应该是那种讲得特明白的那种,听完了,你就觉得就如 1+1=2 似的。你根本没什么需要问的。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所有听众会关心的问题,而且都已经掰开了,讲透了。这样的演讲应该是演讲的最高境界。遗憾的是我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高人。 第二种,就是演讲者对着连篇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头也不抬地咕咕叨叨,咕咕叨叨地念,下面坐着一群外行 ( 其实他也是外行 ) 听。他直念得昏天黑地,昏昏欲睡,甚至鼾声四起。然后主席台上陪坐的领导带头鼓掌,把大家从梦中惊醒。并高屋建瓴地总结道:某某某的报告很有深度,很有高度,很有见地,很有 ,一连串的很有之后,最后一定还有一句很精彩!。然而,这样的报告会,听众都早已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大有劫后余生的感觉,谁还有心思提什么问题呀,赶快逃回家找枕头吧。 第三种,就是演讲者故弄玄虚,弄几个很长的公式,而且,一定是另一个学科的,因为本学科的很有可能会被看出破绽。长到什么程度呢,我曾经见过有一个人五号字的符号,一个公式写了三页 ppt ,当然这肯定还不是最长的。这种人其实和第二种人是类似的。但往往容易得到观众的崇拜,觉得他好有学问噢,这么复杂的公式都能写出来。然而,这样的观众和这样的演讲者都忘了演讲的唯一目的让听者明白讲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到这还想插一句,许多人 ( 理工科的 ) 写论文都觉得公式越复杂越好,甚至有的人因此而把一个本可以简单表示的式子故意复杂化,以此来显示他有学问。然而,他可能不明白真正有内容的研究往往是很简单的一个式子,比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等。扯远了。这种演讲者往往讲得滔滔不绝,津津有味 ( 不知是不是真的 ) 。观众听得目瞪口呆,云里雾里。光觉着人家有学问了,就是一句也没听懂。当然最后也没什么可问的,权当经大世面了,以后可以在朋友面前吹一吹,我可见着大师了。大师很欣慰,目的达到了。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领导的讲话,一般除了热烈的鼓掌之外是不会有人提什么问题的。因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思想高度差太大,因此,这样的讲话一般都是要在会后专门学习好几天,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才能明白个大概的。
个人分类: 原创|8364 次阅读|9 个评论
怎样在学术报告中提问?怎样答问?
热度 1 sqdai 2010-9-2 06:44
在前天的博文怎样聆听学术报告中提到,要在听报告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必须积极地提问题;反过来,对于报告人来说,有一个怎样答问的问题。这里就我平时的观察和分析,做一些初步探索。 怎样在学术报告中提问? 在任何场合,提问题是一种艺术。问题提得有水平,就能加强互动,促进交流,获得收益;反之,则一定收效甚微,甚至有相反的效果。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的一位朋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你会焦急地询问其亲属。倘若你问:他的病越来越重了吧?甚至问:他快死了吗?病家听后必定火冒三丈。当然,谁也不会这么愚蠢地设问,一般会问:他身体好些了吗?而在学术研讨中,的确有些年青朋友不会提问题。 近年来参加所里的 seminar ,我发现研究生中提问题常是那么几个勇敢分子,多数人选择保持缄默;有些青年朋友也想发问,但不知道该怎么问。 要改变现状,应该认识到如下几点: 提问是最好的学习,不提问很愚蠢。 应该把参加学术讨论看成不可多得的学习良机,而提问则是充分把握新知识的钥匙。 钱伟长 先生经常说, seminar 报告总是不能全听懂的,要提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不提问题才是愚蠢的! 年青学生常常胆怯,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胆提问,生怕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其实大可不必顾虑重重。谁都不是什么都懂的神仙,不管提怎样的问题,没人耻笑你,而且像我这样年龄偏大的,一定对提问者赞赏有加;年龄稍长的,提问时也许顾虑更多,因为国人的传统观念是胡子越长越有学问,生怕提错问题在年青人面前跌份,其实也大可不必,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学问并不与胡子的长度或职位的高度成正比,越是虚怀若谷地承认自己并非万事通的人,越能受到尊重; 提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了共同商讨疑点,必须抱有虚心学习、与人为善的态度。 另一个极端是,有人积极设问,目的却是刁难对方。这也不对。通常在提问时应说:这个工作做得很好(或这个想法很好),但我有一点没弄明白 。有的年青朋友提问倒没有刁难之意,但采取一种质询或低估讲演者的提问方式,听来让人不舒服,于人于己,都绝无好处。比如说,你这么开始提问:你这个方法不大好用吧!我搞不懂 ,就很不妥当,还没搞懂,怎么能低估别人的方法?只有在小组 seminar 的熟人之间可以这样直来直往,但弄得不好,也会伤和气; 提问题要学会抓大放小,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在以上两方面端正了态度后,进了报告会会场,你就会努力让自己的脑细胞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积极发问了,关键就转为提问艺术。不少年青朋友设问过细,没有抓住要领,这不大妥当,在听大型学术报告尤其如此。我所的 seminar 的报告人多是学术大腕,通常做某个领域的 overview ,这时若问: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就不合时宜了。应该学会从 问题提法、数学 - 物理建模要领、解法关键(或实验运作关键)、结果分析、主要结论、科学方法论 等大处着眼,弄清关键性环节。当然在小组 seminar 上可以提细节性的问题,但仍应把握主流。 提问题要注意礼貌用语。 在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中,说话不必斟字酌句,而在较为正式的报告会或学术大会中,应该适当注意提问的态度和用语。一定要以商讨的态度和口吻说话,多用几个敬词或情态动词,例如,请问 ?能否解释一下 ?等等。报告人给予清晰解答后,若有异议,就继续设问;若同意,就表示感谢。总之,礼多人不怪。 学会提问,以上四点最重要。当然还可以讲很多。要紧的是自己在实践中学会提问题,这样你会从学术研讨中得到最大的收获,享受最大的乐趣。 怎样在学术报告中答问? 现在转换一下角色,你成了报告人,如何来回答听众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你做报告之前已做足了功课,对要讲的内容烂熟于胸,甚至对听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也有合理推测。 我觉得答问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以真诚的态度看待所有提问。 对长者的质疑和年青人的发问要一视同仁。我注意到,一些很牛的报告人细听了问题之后,会先来一句: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或者问得好!这就产生了一种亲和力;也就是说,报告人要用商讨性的回答,体现没有愚蠢的问题这一信条,鼓励任何听众发问; 认真听清问题的要点。 先要弄清提问者问的究竟是什么,关键何在?倘若会场扩音效果不好,你没听清,不妨走近提问者,让他 / 她重复一遍,并向听众复述问题要点,然后针锋相对地回答问题; 丝丝入扣地回答问题。 应抓住问题的实质,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切勿答非所问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回答要简洁明了,清晰易懂;最后不忘说一句:不知道我是否回答清楚了你的问题;有时报告人处于被审查的地位(例如答辩),更不能规避实质性问题,应拿出吃奶的力气把问题回答清楚,也可以说一句: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令人满意?(有时是画蛇添足,那就别加); 采用诚恳老实的态度来回答问题。 有时提问者很厉害,一下子击中了你的软肋,你本来对所提的问题就不知道明确的答案。那就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好。或者,我目前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听者一般都能理解,因为谁也不是什么都懂的活神仙。这时千万别不懂装懂、乱答一气,那只能弄巧成拙; 掌握答问技巧。 回答问题无非有三种情况:全能回答,只能部分回答;根本无法回答。对第一种情况,应胸有成竹地充分作答,但切忌卖弄聪明,滔滔不绝,离题万里;对第二情况,老实承认自己只知道部分答案,还不能肯定是否正确;第三种情况如上所述。答问的措辞一定要严谨,结论一定要清晰,断语一定要留有余地,也就是说,少用最高级形容词,少用言过其实的词语;对于不大肯定的说法,一定予以申明。 掌握了以上各点,就可以顺利过好学术性报告(包括各种答辩)的答问关。 写于 2010 年 9 月 2 日晨
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22721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上课多提问
heimei4476 2010-6-3 20:39
研究生一年级的课很多,把三年该修的学分都修完了。研究生的课程跟本科生上的有蛮大区别,最大一点就是要学生讲的部分增多了,多数课程要学生制作PPT去讲。 讲完照例是提问题,一般大家不怎么爱提问题。学生心里会想,要是提个问题人回答不出来,把同学晾在上面觉得不好;另一点就是提不出问题,一方面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听都懒得听,上课只是被迫无赖罢了;另一方面是人家讲的都搜了资料来的,没什么不对的,听了记笔记就好了。 但这样其实就浪费了一个重要时刻,彼此开动脑筋互相学习的时刻。谁知道你学的东西将来会不会用上,很可能用不上,但也有机会用上。而提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加深印象的机会!即使用不上,记得一句话说教育的本质你把你学到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就是这个开动脑筋思考的过程,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有不经意的收获。还有一点理由就是:人是社会的人(嘿,好像是马哲书上讲的),就是说人是群居的,是要跟别人交往的;对于一些平时要忙于看书、科研的人来说,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演讲、跟别人交流的机会。学生有一个特点:害怕犯错(大概是,考试考多了没办法,老师威严太大、从小害怕抵触),但其实犯错是个很好的东西,有句话说成功是最无能的老师,反之失败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最多的东西。 写此博文目的在于鼓励老师继续用这样一种学生去讲的方式教学,也鼓励学生抓住这个机会,不要白白浪费课堂的时光,去开动脑筋。习于这样去思考,长久以后会锻炼出一种迅速思考的能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教师怎样选择适当问题进行提问
icstu1 2010-6-1 15:54
教师怎样选择适当问题进行提问? ⑴选择问题的类型。 内容性的问题,它需要学生直接运用教学内容作出回答,正确答案是教师事先知道的,也称作聚合性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过程性的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答案是多样的,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也称作发散性提问,目的是鼓励能力。 ⑵选择问题的难度。要提难度适中的问题,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使问题的认知复杂性与前者相匹配,即提适应性问题。适应性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有能力回答的,有兴趣回答的,准备问答的,因而也会去主动回答。 ⑶选择清晰明了的问题。教师的所提问题要简洁,清晰明了,问题中不要包含复杂术语,问题的表述方式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不使他们出现理解把握上的模糊或歧义。一次不要提一连串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不清晰明了,就要再复述问题或变更表述方式,使学生把握问题的主旨和内容。 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提问题要与学生己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造成他们认知失调,以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发人深省,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应和积极的思索;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使他们为解决疑团,努力搜索信息;要能抓住学生情感上的矛盾,调动探究的热情。 ⑸选择促进教学的问题。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所提问题必须与当前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相关。不精心从教学内容中选择问题,为追求课堂教学气氛的表面活跃或过多指向课堂组织的提问,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 进行这种提问,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中精选问题。 ⑹根据教学进程选择问题。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 教学开始重点提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他们回忆先前知识信息、了解学生心理准备的问题; 中间阶段重点提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理解掌握情况、刺激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问题; 结束阶段重点提复习、小结、归纳教学内容和巩固、加强、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问题。 ⑺选择教师能够回答或知道怎样去回答的问题。 教师所提问题应该是自己能够正确回答的。即使有些问题教师不能正确回答,但他们至少应该知道怎么去正确回答,并预见正确答案。 如果所提问题教师既不能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去正确回答,那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模糊,甚至使学生怀疑教师的权威性,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⑻谨慎提四类问题。格拉伊塞尔指出,四类问题无任何效果,教师应该尽量避免。 一是与否问题。这类问题鼓励学生猜测;分析含量低,因为具有猜测性质,学生对这类问题的问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 二是不适的追问。教师常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停顿或回答不完全时提这类问题,使学生很难回答出来。 三是假设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测或推论,有可能导致学生不经思考妄加猜测。 四是反问。
个人分类: L 讲故事产生的启迪和激励|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提出10个问题不许下课
xiegming 2010-3-10 00:27
讨论班的学生一多,研究方向一广,很多学生就不认真听,甚至干别的事情。目前这个问题有点严重,每每一个学生报告完毕,只有我一个人在问东问西,其他人几乎不说一句话。 认真听同学作报告,这是尊重别人的义务。 有些同学演讲水平确实不是很好,但是不能说明你一定就会比人家强多少。别人的一些不足,可以善意地指出来。 有些报告内容可能你原来就知道,报告人没有你理解的深刻,甚至讲错了。你要认真听,或许有新的理解。别人的错误,也要善意地纠正。 有些内容确实和你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我们都属于一个实验室,一个大领域,你对领域的其它方向的了解和认识,会让你从全局上对领域有所把握,甚至会间接启发你的研究。 认真提问还是提高自己的大好机会。善于提问,其实是善于思考的表现。科研的关键就是创新,而创新往往就来自疑问。或许我们提的100个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有1个问题问对了,可能就带来突破。中国的学生本来就不善于提问,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多多练习。 说了半天,其实是要求学生要认真对待讨论班,它不只是报告学生和老师2人之间的事,而是需要全体人员参与的事。 所以我现在开始要求,每个报告结束后,学生必须提够10个问题,否则不给结束。 我还要坐在最后面,否则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当老师,是否一些过分哈。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837 次阅读|11 个评论
提问,回答
icstu1 2009-11-28 13:00
提问,回答 友情链接中的资源断了么? 您认为还少些什么?
个人分类: L 讲故事产生的启迪和激励|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复嵇少丞教授之提问
jlxt33 2009-8-23 15:18
看了 嵇少丞 教授的一篇博客,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878 换了国籍的华人就不爱中国了吗? 换国籍就不爱国吗?(转载)成都商报2009-08-21 20:27:05 想到了几个问题就写在教授博客的评论栏中了,承蒙教授厚爱及时给予回复,我的评论及教授的回复见下: 入籍要宣誓效忠美国的,爱国?美国还是中国? 假如中美开战,如何爱国?要是这些人上了战场怎么办? 莫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说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我只针对转载的文章提问的,不知您转载的文章是否代表您的观点,若有冒犯,请见谅! 博主回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承认双重或多重国籍,请问何解?你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只能住在中国的领土上吗?我倒希望中国这么多人口,中国人更应该分散到全世界各国,他们在国外对祖国的作用甚至比在国内的同胞更大。 美国政界许多人说,华人只效忠中国,不效忠美国。美国在华人中还抓了不少为中国干事的奸敌,请问何解? 另外,请问为什么您想知道我转载的此文章是否代表我本人的观点呢?是要因人废文,还是因文废人?转载别人的文章就一定要代表博主的观点? 就教授的回复中的问题,我想应该回答一下,但是在评论下面确实不会再次直接答复,如果再写评论,好像有写一次,故在此说几句,算是对教授问题的答复,不妥之处见谅! 首先,本人一直认为,国籍只是个人的选择,本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换就换了,所以,网上常有人说,特别是某个明星入哪国了,《建国大业》中一群外国人演中国的领袖,觉得不可接受。窃以为,明星就是明星,总得有点事吧。况且,我也不是愤青,好像对什么都不满,基本都能平和地看待周围的事物。今天也算是突发奇想,提问了。本来嘛,换就换了,为什么还要说爱国呢?也许您会说酸葡萄心理,或许是吧,反正也没机会换。如果是我,爱就不换,换了就是不爱。这是对自己和对入籍国家的起码的尊重。 其次,换国籍的理由总会有很多,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总不会是因为爱中国而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除非是去做地下工作。如果是爱国的,我是不是可以想象,中美开战,这些爱国者,立马在美国购置武器(美国不是没有枪械管制吗?)组织武装,摧毁五角大楼呢?这不是笑死人了!最好可能是什么呢?这些美籍华人,或者取得一定地位的华人(还得是三代以内的),不想看到自己家乡被摧毁,自己不愿意缴纳更多的税,而力阻美国开战,原因是与中国的战争将耗费更多纳税人的钱财,将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战死,况且又不一定打赢。这是什么呢?主观爱美国,客观帮中国! 第三,教授问: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承认双重或多重国籍,请问何解?答:这表示这些国家可以接受一个人同属于不同国家,可以接受他们同时效忠两个或多个国家。但中国和美国都不是。 第四,教授问:你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只能住在中国的领土上吗?答:不是,中国人可以住在中国领土以外,但是换了国籍的,就不是中国人了,那是美国人,或者叫做美籍华人,而不是美籍中国人,中国是领土、国家的概念,华人是民族、种族或来源的概念。刚去美国的第一代,从小还是说中国话的,吃大米面条和馒头长大的,英语还是不怎么嘟噜,国内还有父母兄弟,说与中国亲近些,是可以理解的,那也是母子情、手足情,不是爱国。看下第二代、第三代还会有中国的影子吗? 第五,教授说:我倒希望中国这么多人口,中国人更应该分散到全世界各国,他们在国外对祖国的作用甚至比在国内的同胞更大。本人补充:(1)杨振宁是拿了多少年的中国护照后才入籍美国的,但他的成果是美国的。钱学森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解放后,杨振宁要回国,周总理说,他留在美国可能对人类和中国做出的贡献更大。(2)邓小平访美时,被批评中国人权不够,没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邓小平答,可以,我给2000万中国人选择到美国居住的权利,你要吗?我也承认很多在国外的中国人和华人对祖国的贡献很大,这点没错,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根和血液。但其中的华人是不忘本,爱家乡,爱民族,不是爱国;只有中国人才能说是爱国,就因为他们是中国人。当然也有不爱中国的中国国籍的中国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六,教授问:美国政界许多人说,华人只效忠中国,不效忠美国。美国在华人中还抓了不少为中国干事的奸敌,请问何解?答:这是美国政界许多人说的,不是这些换国籍的华人说的。如果他们真的只效忠中国,不效忠美国,我认为他们人格分裂,不诚实,不能真实地对待自己的内心,那么在宣誓时就是在说谎。他们可以爱家乡,可以帮助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就如同很多国际人士一样。美国抓的那些为中国干事的奸敌,你我都不知道真相,至少我不能下定论。但是您能说胡士泰这样的换国籍人士是爱国的吗?退一步爱乡吗?所以我说,入了美国籍,说爱美国没错,但说爱中国,那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 第七,教授问:另外,请问为什么您想知道我转载的此文章是否代表我本人的观点呢?是要因人废文,还是因文废人?转载别人的文章就一定要代表博主的观点? 答:不是我想知道,之所以加上这句是表示对您的尊重,正因为转载别人的文章不一定代表博主的观点,所以我才会有这句话。因为您是转载文章,我的问题也是针对这个问题,我不希望您误会,而有所冒犯。当然如果代表您的观点,我的问题也是与您探讨的。另外一个帽子我可戴不起,我哪有能力因人废文或因文废人啊。我虽然没有生活在自由民主的美利坚,也没受过美式教育,但我有最基本的生活原则,就是尊重别人讲话的权利,而且也愿意了解更多的观点。当然也愿意,拜读教授您的高论,当然,有想法还是会告诉您的,不论是赞同还是讨论。 最后,其实我很欣赏您的题目,因为您抓到了问题的实质, 《成都商报》的题目是换国籍就不爱国吗?您的博客标题是换了国籍的华人就不爱中国了吗?结论就是:换国籍当然爱入籍国,但不爱中国。
个人分类: 说说时事|4203 次阅读|13 个评论
First Research Proposal-Day2
tianjingle27 2009-8-4 23:49
2009年8月4日23:33周二 今天接近尾声! 参加了院里的暑假班,灾害管理相关的。(由于个人疏忽,不重视,以及不及时反馈重要信息,错过了报名,成为编外人员。不重视之由在于认为没有十整天听课,事实上,只安排上午3小时的课,下午是自由讨论。所以,“想当然”之惯性思维又一次让我们受伤了。 下次注意!!!) 听了3小时英文课,视野开阔了。美国人做研究的思路更具体,更细节化。更给我留下印象的是《Perception of risk》的作者Paul Slovic,他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风险问题,很有名。前几日刚下载到其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文,今日竟然见到真人了,不可思议!原来当你进入圈内,很多偶像就在中间了。环境的确变了!且我们的身份也在逐渐变化中,从仰望者将逐步变成对话的同行,时间早晚问题,早与晚取决于培训的强度与有效性。不过为什么美国人不担心自然灾害之类的风险呢?相对来说,他们更关心恐怖袭击之类的风险。中国人是什么状况,查查有这方面的研究么? 言归正传,以“三点”做结: 1.见到牛人,自由表达英语,提问与沟通,能力超级强,且年纪轻轻,传说大二而已。恐以我们的步伐,再训练十年也未必有此表现。但“一个萝卜一个坑”,混到这份上了,妄自菲薄或是骄傲自大都不该有了,也没有了,故“面向今日,做好今天”! 2.听讲座,跟踪主讲人论文,发现,二十年前的东西,现在讲来依然很吸引人,故起步阶段的训练要扎实,扎实,更扎实。打下更好的基础。且“远景”与“愿景”更重要,做好现在的时候更要明白,十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3.已进入资料锁定阶段。对Paper,三重任务,一为结课,二为书稿,三为开题,若分为三段来做,肯定失望,故以三位一,集中,集中,再集中!此外,离开此处也不过2年之后,故在这里的时光也是极为有限,极为有限的,浓缩的“两年”,更要做好今日!!! 总之,今日是适应期以及开阔眼界期。从此,我们有了另外的视野,相信,今日会更好! 安啦, 2009年8月4日23:51于恋恋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1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育儿第一课——对李小文“同学”课堂提问的回答
famingkuang 2009-4-22 16:51
李小文同学在《 育儿第一课 课堂提 问 》一文中对发发博文《 育儿第一课 摆正父母与孩子的关 系 》中的这一段: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是父母不能替代的事情,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是主,而父母只是提供其成长所需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食粮而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孩子成长这件事情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主仆关系。 提出了质疑如下: 这我怀疑。同样目的是使遗传基因得以顺利的传承下去,有的昆虫,甚至在交配完成后,雌虫扭头就把雄虫咬死,用作存粮,补充蛋白质,非常壮烈。但是脊椎动物以上,很少这样干的,一般是雄的负责出去打食,回来为母子提供食物。不够壮烈,但效率更高。发发老师,您同意吧? 进化到人类,除了打食以外,又多了一个花样,叫教育。在孩子未成熟的阶段,负责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不能说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有责必有权,因此对孩子成长这件事情,父母是主导,因为孩子还没有这个能力。当然,父母的主导地位,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淡化。拒绝淡化,那是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对的。 进化到人类的比较先进的文明,除了教育以外,又多了一个花样,叫孝敬父母。重视子女教育的文明,总是重视成长后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赡养,这是人类进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正反馈。 简言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根本就不是主仆关系。发发老师,不同意希望指正,扣分别太狠。 其实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肯定有人要质疑的,想不到的是小文如此重量级的同学,呵呵,真是此文之幸呀。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来的终究是要来的,是不是?发发试将小文同学丢过来的杠铃举一举,请各位裁判公正的评评,看能否通过? =============================================== 回答: 这粗听起来,以为发发提倡父母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来伺候;或者干脆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其实不然,在这里发发提倡的是父母做孩子成长的仆人;它与父母做孩子的仆人是有差别的。 父母做孩子成长的仆人是提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服务,提供给它健康成长所必须的养分;而父母做孩子的仆人则是父母为孩子这个人服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么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仆人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成长有其内在的机理,是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父母能强迫来得的,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走路、什么时候开始说话、等等都是由孩子内在的成长基因控制着的,学习也是一样,什么时候孩子对语言特别敏感、什么时候对数字特别敏感、什么时候进入青春期,都是由基因决定的,父母决不能够违背天意,在这方面,父母只有顺从天意的份,当然父母的作用不仅仅是顺从天意,还要琢磨天意,在某一时候提供给孩子成长最恰当的食粮,这是不是一个好仆人该做的?说实在的要做这样的仆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您必须十分的了解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规律,您只有十分的理解儿童才能做到。所以此时父母不要以家长的心态,而应以仆人的心态才能做到。 一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父母要以敬畏生命、敬畏上帝的心态来敬畏孩子的成长,才能做好父母的本职工作,才不会粗暴的干涉孩子的正常成长规律。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顺应天意而成长的人。 发发本能态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照孩子成长的本能需要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场所、教具,以满足他本能的需要,而不是提供成人想当然的东西给孩子,结果不但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反而阻碍了孩子成长,扭曲了孩子的天性,最终造成了对孩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是父母不能敬畏孩子的成长,不用心用了解孩子,犯下的错误。 回答完毕! 不知能否通过小文同学这关?
个人分类: 育儿圈|1328 次阅读|8 个评论
没有拿到金牌,请问你是怎么想的?--奥运最雷记者提问一箩筐
考槃在涧 2008-8-22 15:22
除括号里的蓝色字体外,其他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本人不对真实性负责,但可以确认的是,第30、31和第32条肯定是真的。 1、朱启南和李杰包揽冠亚军之后,央视的记者记者采访银牌得主李杰,先问了些不痛不痒的例如紧不紧张之类的话,然后冒出一个最欠扁的问题:李杰,请问你得银牌高兴吗....... ( 无趣男注释:看来得不到金牌的运动员都该斩首 )朱启南得 男子10米气步枪银牌 ,那央视记者很愤愤不平的责难他:为什么只得了一个银牌,为什么没发挥好,你是怎么想的?朱启南后来都哭了( 我怎么想的?我TM想砍人! ) ??2、男子20米移动靶的比赛结束后,中国的李杰表现不好,记者赛后采访,有个问题大概就是你输了比赛你老婆会怎么样。 李杰有点害羞的回答:不管我成绩好还是不好,相信老婆都会一样的爱我( 我估计记者的老公/老婆,每月都要问记者:你的工资是不是单位最高的?如果是,晚上一起睡,如果不是,晚上自己睡沙发。 ) 3、一个记者在女排赛前,采访赵蕊蕊时说全国观众都不知道你伤好到什么程度了,你能不能对着镜头给我们蹦两下。 赵蕊蕊气的说我都蹦一天了,你还让我蹦!!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把人家当马戏团的猴子呢。 ) ?? ??4、有个央视女主持问杨景辉:听说你是83年出生的属猪,那你喜不喜欢这种动物呢?( 人家属猪,你不是猪吧? ) ?? ??5、采访杜丽的那个女主持连人家割双眼皮也拿出来说,关她甚事。( 个人隐私也要挖,是体育节目还是八卦节目? ) ?? ??6、这届郭晶晶双人跳板得金牌后被一个女记者拉住了,本来就时间紧,她还先自己胡扯了一大堆,说什么今天你们领先三十多分获得冠军,搞得郭晶晶直摆手,明明是领先十几分。罗嗦半天,后面的工作人员等不了了,把运动员带走做药检,那女记者还很不甘心的想伸手拉。( 难道想通过郭认识霍家的人? ) ?? ??7、冼东妹得冠军后,她居然问人家教练:你们放弃了亲情值得吗。人家老爷们教练当时就哭了,背过头半天也没再回答。( 往别人的伤口撒盐,还是人吗?你想听什么答案呢?值得还是不值得?值得又怎样,不值得又怎样? )紧接着,采访冼东妹时,记者又问了:你觉得你获得的这枚金牌,对得起你这些年付出的辛苦吗?( 估计得像菲利普斯这样包揽8金才对得起这些年的辛苦。 ) ?? ??8、还有个记者在任杰取得射击第四名后问:这次比赛没拿到奖牌遗憾不遗憾? ( 你干嘛不直接问他:你没拿到奖牌,是不是对不起国家对你二十年的培养? ) ?? ??9、重剑银牌得主王磊的教练就是有性格,鸟都不鸟记者一眼,还骂记者说:平时不见你们来采访,躲我们都躲不及,现在可来了?说完该教练就扭头走了。( 说得好,有种! ) ?? ??10、女子飞碟双多向决赛中,李清念和高娥二名中国选手并肩作战,默契配合,从第五、六的位置上急起直追,最后于高娥为中国队拼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而李清念在加赛时输给了高娥。赛后在北京演播室。刘建宏问李清念父亲:平时她和高娥的关系好吗? ( 想什么呢?想听什么呢? )李父亲:(愣了,想了一下)我没听说过什么啊?都是国家队的,关系挺好的。?四十二岁的高娥获得铜牌后,记者不但不说祝贺的话,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想带更好的奖牌给你儿子的?( 谁不想拿金牌? ) ? ??11、女子25运动手枪决赛,那个央视记者信口开河,说什么300发子弹打了298环,听者愣了一下才反映过来,呵呵,这运动员根本就没瞄准儿啊 :D ( 这成绩说不定我也能拿到。 ) ?? ??12、女子举重夺金牌的转播中,主持人采访运动员陈艳青的教练也不知朋友时问道:陈艳青平时有什么爱好吗? ??答:好象是读书和开车。 ??问:那她有本吗? ( 你以为都是武警和军车呢? ) ?? ??13、CCTV5记者比赛完了后问张军,你觉的比赛艰不艰苦。 ??然后同样的问题又问了高凌一遍。( 这个记者很有重在参与的娱乐精神嘛,奥运比赛跟玩似的。 ) ??羽毛球混双结束后,央视一女主持人坐在椅子上镜头前说在2000年混双夺冠后,高不好意思和张军拥抱,而这次2004混双结束后,两人很自然的拥抱在一起。羽毛球张宁夺冠后,绕过了女单主教练唐学华,先跟总教练李永波拥抱,主持人刘建宏在后方直播厅立刻问张宁父母:看着女儿和李永波拥抱是什么感觉? ??( 我看到有次体操,某国的女运动员完成以后,她的男教练为了祝贺她,大力拍了几下运动员丰满的臀部。这个女主持人不会告这个男教练猥亵罪吧? ) ?? ??14、张国正夺金后,主持人韩乔生说:我刚刚查到了他的生日是9月17日,也就是说昨天他刚过完生日。 ( 韩老师总是给我们带来快乐。 ) ?? ??15、开幕式宁辛:最后一名选手也是一名举重选手他曾经在游泳比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 原来韩老师有不少接班人。 ) ?? ??16、蔡猛解说马术比赛的名言马术比赛中,马不分公母,人不分男女,都在同一个场地,同一级别进行比赛。( 真是安能辨我是雌雄啊! ) ?? ??17、昨天宁大婶解说男子体操全能时说到:罗马尼亚的这一群运动员,他们不仅在男子项目上表现不错,在女子项目上表现也不错! 原来罗马尼亚的运动员全是雌雄同体啊~~~~ ?? 18、刘建宏问陈艳青的父亲:陈艳青平时吃什么? 陈艳青的父亲:青菜。 刘建宏:不爱吃肉吗? 陈艳青的父亲:家里穷,吃不起。 刘建宏:她爱吃什么?陈艳青的父亲:红烧肉。刘建宏:为什么?( 毛泽东为什么喜欢吃红烧肉? ) 19、陈艳青在已经夺得金牌的情况下还挑战了136公斤,最后成功了,破了奥运会纪录。全场沸腾,解说说她很好的诠释了运动员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央视记者问她:你为什么不破世界纪录?( 看来世界纪录只要想破就能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 ??20、李武军:国梁,你瘦了很多,能不能笑一下( 人家打乒乓的,又不是卖笑的! ) ??刘:还有男单决赛呢 ??21、唐功红的启蒙教练讲唐唐上体校的时候带着借来的500元钱,妈妈给缝在衣服里。刘建宏补了一句:缝在内衣里呵?( 缝在哪里很重要么? ) ??   ??22、在乒乓馆采访的那个男记者真是傻,今天李佳薇惜败给朝鲜选手,心情想来够差的了,还抓住别人问些傻问题,象什么你用的球拍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追求另类为什么打对手11:0,不放她一个?(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你懂不懂?认真比赛,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你懂不懂? ) ?? ??23、为男子十米气步枪颁奖的时候,镜头首先给了铜牌一个特写,谁知道那个解说员说:现在为朱启南颁发金牌,嗯,今年的金牌好像跟往年的不一样扑通我倒那明明是一块眨着红光的铜牌啊!!( 铜比金轻,好像古代用铅来充金,也有铜化金一说。 ) ?? ??24、张斌在介绍一名德国女射箭运动员时,很认真的说道:她已经怀孕27个月.( 医学家应该研究一下。 ) ?? ??25、当中国选手王克楠在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最后一跳时,出现重大失误,他和搭档彭勃得到破天荒的零分后, ??刘健宏妙语:我们的严重口误和运动员的失误一样,就象恶魔缠着! ( 老刘这句话是说对了,恶魔的灵魂附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 ??26、记得陈燕青夺冠那一晚,当导播把镜头从比赛现场切到演播室时,镜头上出现的竟是刘建宏拿看报纸优哉看报的样子,工作人员慌忙提醒了他一下,刘建宏根本没意识到镜头已对准他,他看着镜头愣了2~3秒钟.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的把报纸塞到藤椅里面,然后故作镇定的提问陈燕青的父亲,看到这一幕我狂晕,什么工作态度! 27、记者常用问题: A)请问你对自己勇夺这块金牌怎么想;B)请问你激动吗; C)请问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怎么样;D)有什么话要对全国人民说?( 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 28、刘建宏问男举77kg级拿银牌的李宏利:之前中国队都拿金,你是首位丢金的选手,有何感想?你觉得你发挥出正常水平了吗你上届奥运没有入选,这次入选了却没拿到金牌,谈谈想法( 入选必须要拿金牌? ) 29、张斌对李宏利的采访,问人家为什么每次都输,李说会继续努力,他说你准备努力到什么时候,李说到下一届,然后就问李多少岁了,然后问教练这样的年龄是不是太老了,然后问李你凭什么说能坚持到下一届。(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30、 张斌问谭钟亮:你奋斗了二十多年,参加了四届奥运会,而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你觉得你有愧祖国吗? ( 请问张斌同志对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心里有没有愧 ? ) 31、冬日娜问史东鹏:1.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 2.开赛之前问史东鹏:你有没有信心得亚军??因为冠军已经是刘翔了。3.赛后问史东鹏: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 ( 你是人吗你? ) 32、记者:拿了冠军队员们高兴吗? 教练:都挺高兴的。记者:那你高兴吗? 一个记者问举重冠军,拿了金牌,你激动吗激动为什么激动( 原来拿金牌这件事并不值得高兴啊。 ) 33、访问张湘祥,记者竟然问你当时在台上摸什么去了?是不是藏金牌去了?张湘祥本来很亢奋地连忙反应过来:什么时候?哪有!不是!我是摸杠铃去了!( 藏金牌?还没比赛就发了? )
个人分类: 骂娘|4707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