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书法作品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书法作品

相关日志

[转载]国学泰斗霍松林作品欣赏
xjtuhyg 2019-1-8 16:04
国学泰斗霍松林作品欣赏 “朝阳仍照汉乾坤,谁谓堂堂华夏真无人!”霍松林老人,95岁,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教书育人,德高望重,蜚声四海。 作者: 2016.03.02 玲珑 https://www.meipian.cn/tc8jy5 霍松林(1921年9月——),甘肃天水人。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德高望重,蜚声四海。幼承家学,有“神童”之誉。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赴陕执教至今,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当这位自谦为“穷乡僻壤放羊娃”的年轻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后迁至南京)攻读中国文学专业后,获得了胡小石、朱东润、罗根泽、汪辟疆、陈匪石等学者名流的赞赏、指导和教诲,并与汪辟疆、陈匪石两位先生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使他有了很高的造诣。 霍先生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3岁起随其父认字读书,12岁前已熟读“四书五经”,“神童”之誉名闻天水。上中学时他就曾发表大量杂文、新旧体诗宣传抗战并引起轰动。被国学大师于右任称其为“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 曾受于右任的资助和教益,曾与其有一段动人的忘年之交。在霍松林宽敞的书房中,高悬程千帆题写的“唐音阁”斋名,书架边的墙上挂着于右任赠送的照片,上书“松林老弟——于右任”。 1944年,当这位自谦为“穷乡僻壤放羊娃”的年轻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后迁至南京)攻读中国文学专业后,获得了胡小石、朱东润、罗根泽、汪辟疆、陈匪石等学者名流的赞赏、指导和教诲,并与汪辟疆、陈匪石两位先生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使他有了很高的造诣。先生们渊博的学识、高深的修养和严谨的治学风范,令他如沐春风,使他此后的研究得以发轫于一个较高的起点。名重一时的大学者汪辟疆(方湖)对他十分器重。汪先生教书,强调知、能并重,研究与创作相辅相成,在古诗文方面已有很好基础的霍松林自然被慧眼拔擢。有这样的名师进一步栽培,为霍先生日后形成独特的学术品格夯实了基础。 霍先生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3岁起随其父认字读书,12岁前已熟读“四书五经”,“神童”之誉名闻天水。上中学时他就曾发表大量杂文、新旧体诗宣传抗战并引起轰动。被国学大师于右任称其为“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 曾受于右任的资助和教益,曾与其有一段动人的忘年之交。在霍松林宽敞的书房中,高悬程千帆题写的“唐音阁”斋名,书架边的墙上挂着于右任赠送的照片,上书“松林老弟——于右任”。 最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学者的霍松林刚正不阿、勇于独抒己见的学术品格。早在五十年代中后期,霍先生针对文学研究领域存在的许多有争议问题发表了一批论文,其中的《试论形象思维》是国内探讨形象思维的第一篇长文,一发表即引起强烈反响,曾被《红旗》杂志点名批判。1966年初夏,他因这篇文章无端遭受祸害,并株连家眷,下放劳改达10年之久。新时期拨乱反正,霍松林和他关于形象思维的有关论述因毛泽东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公诸报端而得以解放。 霍先生194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重庆南温泉南林文法学院中文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西安师范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陕西诗词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终身研究员、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及会刊《中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等。 不仅如此,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生涯中,霍先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坚持不懈。他的著作《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唐宋诗文鉴赏举隅》、《文艺散论》、《白居易诗译析》、《西厢述评》和他主编的《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等大量唐宋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专著,都被认为是这些领域的“开山之作”。 霍先生自1953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8门课程,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点的带头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奠基人,霍先生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其门下弟子已有26人获博士学位,18人获硕士学位,这些后起之秀大多已独立出版专著,在文坛和学术界崭露头角,成为各方看好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1982年4月,霍松林在陕西师大主持全国唐诗研讨会,专家云集、盛况空前,并于同年被选为中国唐诗学会副会长。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诗词学会于1987年在京成立,霍松林又被众望所归地选为副会长,并于日前担任名誉会长。 中国作协曾于1995年给他颁发了“以笔为枪”特殊贡献奖牌。 霍松林先生童年学诗,初高中阶段发表抗战诗词散文颇多,最早发表的是一首旧体诗《卢沟桥战歌》 ,时年仅16岁。从1937年至今,霍先生濡笔挥洒,浩然长歌,写尽了人世沧桑。中国作家协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特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颁赠“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红铜质奖牌。数十年所作诗词“文革”中散失过半,1990年前后大陆、台北分别出版的《唐音阁吟稿》和《唐音阁诗词集》所收不足千首。近十年来提介新声新韵,创作亦丰,老树新花,愈见繁艳。诗言志,赏读霍先生大气包举的诗词创作集《唐音阁吟稿》、《唐音阁诗词集》,既可领略其中流露的“中国文人之忠爱情操,与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高风亮节”,又可从中探知半世纪广阔而深邃的“活的历史”。 主要论著 文艺学概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西厢记简说 作家出版社1957年出版。 诗的形象及其他 长江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 白居易诗选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1版。 《滹南诗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5月出版。 《瓯北诗话》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2月出版。 《原诗》、《诗说晬语》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文艺散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文艺学简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唐宋诗文鉴赏举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唐音阁吟稿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唐音阁诗词集 台北百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出版。 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唐诗精选评注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唐宋名篇品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历代好诗诠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唐音阁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出版。 唐音阁诗词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出版。 唐音阁鉴赏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出版。 唐音阁随笔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出版。 唐音阁译诗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 h序言 《明人小品选》序(《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年01期) 《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序(《人文杂志》1986年 06 期) 《古代戏剧赏介辞典·元曲卷》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文学社会理性研究》序(《人文杂志》1987年05期) 简论李调元《诗话》——《李调元诗话评注》序(《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唐代绝句的魅力与全面整理——《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前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漫谈绝句和绝句鉴赏——《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前言(《唐都学刊》1991年04期) 唐人咏陕诗简论——《陕西省志·诗歌志》唐代部分前言(《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唐诗风流佳话》序(《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诗论——《当代少数民族诗人论》序(《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1期) 《世纪颂》序(《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元稹集编年笺注》序(《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邱星作品集》序(《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何金铭《乐在傻等》序(《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王锋旧体诗选》序(《陕西日报》2003年7月6日) 《中国诗歌理论史》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三馀诗词选》序(《中华诗词》2006年01期) 《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序(《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序(《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论文 从《北征》看“以文为诗”(《人文杂志》1979年01期) ) “诗述民志”——孔颍达诗歌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1期) 反阉党斗争的赞歌——评《五人墓碑记》及其他(《人文杂志》1981年01期) 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说杜甫《石壕吏》(《名作欣赏》1981年02期) 说李白送友人入蜀(《名作欣赏》1981年04期) 说杜荀鹤《再经胡城县》(《名作欣赏》1981年05期) 含蓄蕴藉寄托遥深——说张九龄《感遇》(十二首选二)(《名作欣赏》1982年01期) 含蓄一例——说杜甫《曲江二首》(《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1期) 论白居易的田园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说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名作欣赏,》1983年01期) 说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说陈与义《早行》诗的艺术特色(《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02期) 陆诗鉴赏两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苏诗例释(《文史哲》1983年06期) 绝妙的讽刺小品——说朱熹《记孙觌事》(《名作欣赏》1984年01期) 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4年) 宋诗鉴赏二题(《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甲光向日金鳞开——说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唐都学刊》1985年01期)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说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文史知识》1985年01期) 韩偓年谱(与邓小军合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04期、1989年01期) 论宋诗(与邓小军合撰,《文史哲》1989年02期) 两种思维的冲突与史学家的苦闷——司马迁天人观与思维方式论略(与尚永亮合撰,《人文杂志》1989年01期) 意境幽瑟尺幅千里——潘牥《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赏析(《名作欣赏》1991年01期) 司马相如赋的主体特征和模式作用(与尚永亮合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阿房宫赋》鉴赏(《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关于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理解——答丘汝腾先生(《运城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杜甫与偃师(《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韩文阐释献疑(《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试论词的创新——关于创作“自由词”的浅见(《中华诗词》2002年01期) 简论近体诗格律的正与变(《文学遗产》2003年01期) 《柳笛集》漫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与霍建波合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杜甫卒年新说质疑(《文学遗产》2005年06期) 试论王绩诗文的独特意蕴(与梁静合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纪行诸赋的启迪,五言古风的开拓——杜诗杂论之一(《文学遗产》2006年04期) 论王安石的晚年禅诗(与张小丽合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书评 对句、楹联仍有生命力——读《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随感(《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评王锺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学术月刊》1990年10期) 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评吴功正《唐代美学史》(《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评徐宗文著《三馀论草》(《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评陈文新主编的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杂文 论于右任诗的创新精神(《人文杂志》1984年03期) 研究韵文,开创一代新诗风(《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创刊号) 论素质教育与中华诗词进校园(《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霍松林治学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绝句“易作而难工”(《中华诗词》2002年04期) 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试作新声新韵律绝的体验和感想(《中华诗词》2004年01期 霍松林数十年如一日,刻苦治学,献身教育,培养后学,勤奋著述,赢得了国家、人民和海内外文化界的赞许。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1986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7年应客员教授之聘,赴日本明治大学、信州大学等校讲学,在东京作唐诗研究公开讲演,载誉而归。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0年,被选为世界杰出领先人物。1991年,荣获国家特殊津贴。其治学经历和学术成就,载入国内各种社会科学家传略、文学家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美国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领先人物名人录》。现任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名誉主任。兼任青岛大学、西安联合大学教授。其学术职务,主要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主席,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编委会顾问,美东诗友会顾问、纽约四海诗社名誉社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及顾问委员会顾问等等。 霍松林年近古稀,依然奋进不已。指导六名博士生撰写论文。他主编的《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 《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中国诗歌理论史》、 《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 《辞赋大辞典》、 《戏曲大辞典》、 《风俗大辞典》等或即将出版,或接近完成。他主持的《新编全唐五代文》,含校勘、·编年、补遗各项;经普查文献,广搜金石,在请编《全唐文》基础上可补入上万篇文章,全书约四千万字,将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3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纪念山东大学建校115周年《艺海》书法作品
sychun 2017-2-9 09:04
纪念山东大学建校115周年《艺海》书法作品 其中包括博主孙迎春等数人作品
个人分类: 诗词与艺术|1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上桂林
热度 4 zxj368 2013-11-18 19:39
这次到桂林,已经是第二次来了! 原来关于桂林的记忆,似乎只有溶洞与漓江上的船。 这次,虽然时间比上次还短,仅有区区的两天,但我已经爱上了桂林! 爱济南,是因为济南的泉,那充满灵性的泉水,让人感到内心的宁静与美! 爱敦煌,是因为敦煌的沙,那流淌的丝绸般的固体,让人感到自然界的造化与神奇! 爱桂林,是因为桂林的水。住在杉湖旁边,漫步在湖缘小径,内心有种平静与舒服感。日月双塔,像眼睛般点化了此湖。然后远走几步,来到榕湖,更因为榕湖的水让我爱这里。榕湖的美在桥。玻璃桥、北斗桥、古榕双桥、含义桥和榕溪桥,桥桥不同,各有千秋! 爱桂林,是因为桂林的文化。湖边姓名作诗的文化艺人不只一两个,有很多很多,他们绝不是唬人混饭,而是真有一些水平,可以看到名字几分钟,就写出让你佩服的诗。比如“郑秀娟”,艺人给的诗是:郑重端庄质恭譃,秀外慧中冠群贤;娟好佳仪增雅颂,德艺双修谱诗篇。艺人的毛笔字写得也不错。桂林的文化还表现在其湖边的石科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文字与漂亮的书法作品。桂林的文化还表现在榕湖边的“中华金石园”,那里有近200位知名大家与书法业余爱好者的印章与笔迹。 爱桂林,爱这里的水,爱这里的文化! 到其他地方,从来没有想“住在这里的”的念头,只有济南和桂林,让我想住下来。 照片回头分专题再发,这里仅发一幅湖边艺人的作品。
个人分类: 诗歌散文|3514 次阅读|9 个评论
于国杰书法作品
热度 7 physicsxuxiao 2013-7-9 20:14
解释: 文字为(从右至左): 秀锈休羞嗅 文紋稳紊吻 青情頃慶啨 白絔败拜掰 然后签名为从下至上,签在左下方: 于国杰 然后是日期: 癸巳年六月初二
个人分类: 琴棋书画|3559 次阅读|19 个评论
习近平书法作品欣赏
热度 2 limingyang 2013-3-4 14:11
习近平书法作品欣赏
个人分类: picture|923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曹宝麟书法作品一幅
Wuyishan 2012-10-22 21:34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3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也是书法家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0-13 06:26
十分感谢莫言先生的书法作品,大家欣赏。 莫言的博客中有他的书法作品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72272373_0_1.html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399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点小小的服务之喜悦
热度 1 wyc 2012-8-7 15:48
一点小小的服务之喜悦
《社康服务》2012、08在封3发表了黄山育才的书法作品。 释文: 中俄友谊,源远流长。 为画家孙成忠先生所作 普京总统像而题。 (该作品发表于本杂志4月号) 《社康服务》是一本发行全国的公益性读物, 主要是向中老年同志传播健康文化,很受大家的欢迎。 本期还发表了画家孙成忠的一幅大连风景速写, 特与朋友们分享我们的一点小小的服务之喜悦。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56 次阅读|4 个评论
父亲的书法作品(三)
热度 3 jiulianjushi 2012-7-1 17:37
父亲的书法作品(三)
佛教文化 菩提无树也有树, 明镜非台亦是台, 本来无物生万物, 一念无明现尘埃。 参破万法唯心造, 不怕念起怕觉迟, 念念弥陀甚深禅, 往生极乐般涅槃。 迦葉拈花始至今, 達摩心髓傳少林, 慧能一花開五葉, 應無所住生其心。
个人分类: 书法|4089 次阅读|9 个评论
求《水墨之友》2009年第九期或第十期
cosismine 2012-4-15 09:36
上边发表有我一个朋友的书法作品。内容是《茅盾观剧偶作》,作者是姚冰。这个期刊发表了作品,竟然不给作者寄送样刊。同学都不知道,只是听别人说看到过,毕竟是自己的作品,想留存一本做纪念。如果有人有这本期刊,我和我朋友希望能索购一本。哪位朋友有,希望能够提供一下,或者提供一些线索。
2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 网页图形文件链接
热度 1 byk0104 2012-1-30 19:26
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 网页图形文件链接
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 网页图形文件链接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一:沁园春长沙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菩萨蛮 · 黄鹤楼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三:西江月 · 井冈山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四:清平乐 · 蒋桂战争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五:采桑子 · 重阳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六:如梦令 · 元旦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七: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八:蝶恋花 · 从汀州向长沙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九:渔家傲 · 反第一次大围剿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渔家傲 · 反第二次大围剿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一:菩萨蛮 · 大柏地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二:清平乐 · 会昌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三:忆秦娥 · 娄山关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四:十六字令三首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五:七律 · 长征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六:念奴娇 · 昆仑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七:清平乐 · 六盘山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八:沁园春 · 雪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十九:七律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七律 · 和柳亚子先生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一:浣溪沙 · 和柳亚子先生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二:浪淘沙 · 北戴河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三:水调歌头 · 游泳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四:蝶恋花 · 答李淑一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五:七律二首 · 送瘟神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六:七律 · 到韶山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七:七律 · 登庐山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八:七绝 · 为女民兵题照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二十九:七律 · 答友人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三十:七绝 ·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三十一:七律 · 和郭沫若同志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三十二:卜算子 · 咏梅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三十三:七律 · 冬云 鲍元恺父亲手书毛泽东诗词之三十四:满江红 · 和郭沫若同志
个人分类: 家族文化|2497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五周年 赵瑞麟老先生书法作品
热度 6 科学网编辑部 2011-12-29 13:29
分享赵瑞麟老先生赠予科学网五周年晚会的墨宝。 赵瑞麟先生是博主赵明老师的父亲。 赵明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pukin 欢迎各位感兴趣的网友参与科学网五周年晚会的节目制作。 节目征集邮箱: sciencenet@foxmail.com
7221 次阅读|6 个评论
欣赏当代书画后的瞎想
热度 4 fdc1947 2011-12-16 08:51
时至年底,闲来翻看明年的挂历。挂历上的图画是当代名人字画,学理科出身的我对于字画本是外行,不过既然认识几个字,有的时候也附庸风雅,看看书画家们的作品,好像能够陶冶一下情操。对于绘画,我只能看看画家们是否画得“栩栩如生”,或者有没有所谓的“神韵”。对于书法作品,可怜得很,读书识字六十年了,书法家们所写的字还有不少认不得,真是学无止境。 据说,书法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艺术。不过,年轻时我的英文老师周大心先生总是让我们学生练习 penmanship ,周先生自己的汉字和英文都写得非常漂亮。我看美国人的可口可乐招牌就写得很好看,不知道算不算艺术。不管怎么说,中国字写得好,还是很好看的,书法应当说是一门艺术。 中国的字,正草隶篆各体,历史上都是人们用来书写的。这正(楷)草隶篆,在历史上的次序,是篆隶草楷。秦代的正书即法定标准文字亦即书同文的文是篆字,但是,篆字不好写,写不快,文书们为了写得快,就把篆简化成了隶。如果不怎么正式,只是为了打个草稿,就不妨把隶书写得潦草写,于是产生了草书。但是,草书毕竟不好认,甚至容易认错,于是出现了楷书。楷书取消了隶书的波磔,避免了草书的草率,横平竖直,成了写字的楷模,楷就是楷模。从东汉到现在,差不多两千年了。 文字是人们信息交流的载体。规范、好认、好写、容易刻字、印刷,这是楷书的好处。于是大家从小学字,都从楷书开始。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们的字成了范本。所谓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由于人们要交流信息,特别是要做官、要考试,这字不能写得不好,字写得不好就几乎等同于文化水平不高。于是书法就吃香了,字写得好的就吃香了。不过,最早似乎并没有专门靠书法吃饭的。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米芾、苏东坡们都是做官的,做官才是他们的正业。到后来,商品经济发达,宋明以后,似乎靠书法作品吃饭的专业户多了起来,但是书、画同源,书家往往就是画家。在我的印象里,书法家这个称号还是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书家们自己册封的。 看书家作品,首先要认字,如果连字都不认识,那么评论书家作品的优劣就无从说起。但是,中国的读书人一般都是识字的,而且从小多多少少用毛笔写过几个字。所以,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对书家作品说三道四。这对于以此为饭碗的书法家们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出路不用人去特地出主意,世界上的事情凡是发生的一定是有它的理由的,而且就像化学反应的过程优先通过能量最低的途径。结果就是书法家们写出来的字总有一些不让你认识。你连字都不认识,就不必瞎三话四啦。这样,在书法展览或“当代名人书画”中,“书法作品”不是甲骨文,就是大狂草,即使是少数几幅楷书或行书作品之中,也往往夹杂个把让人不容易见到的字 的写法 。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要求是写字工整。但是,我们总是写着写着就潦草起来。因为,工整费劲,潦草省事,大概这也是 “最小作用量原理 ”的结果。我不知道书法家们是否也遵循和我小时候做作业、写字时同样的原理。反正现在看到的书法作品中,工工整整地写许多正楷字的越来越少。当然,另外的可能解释是正楷字是小孩子练字的把戏,或者正楷字束缚太多,不能表现书法家们胸中澎湃的波澜。 中国人讲书画一体,如果说当代的书法作品偶尔还有几幅正楷字的话,那要找当代的工笔画恐怕更加困难。我们一般见到的几乎都是写意,而且往往是大写意,最好的情况是在大写意的角落上添上一两只勉强算是工笔的蜻蜓、蚂蚱罢了。我想,其中的道理似乎与书法家们写字差不多吧。 我们小时候如果写字过于潦草,要被家长或老师说成像“鬼画符”。鬼画符是吴方言,鬼都不存在,怎么画符?不过,我倒见过负责与鬼作斗争的道士们画的符,确实很难看出那符上所画的文字是什么。不但符不容易看,道士做法事时嘴里念念有词之词也不容易听懂。小时候邻居家一位长者仙逝了,又请和尚又请道士,道士先生们又是舞剑,又是飞钹,还有几件乐器伴奏,使我们小朋友们大开眼界。道士们所念之词由于距离我们较远,听不清楚。三哥是个胆大、调皮的角色,偷偷地跟在主持的道士身后。一会儿,向小朋友们报告道:这道士正在念邻居家老老少少十几个人的名字。写到此处,我又想起了一首吴方言儿歌:“道士先生,叮铃当啷,台子一碰,铜钿进账。”(叮铃当啷者,道士摇动铃铛一类的法器也;台子,桌子也;碰台子,拍桌子也;道士有法器曰戒音,即官老爷之惊堂木,配合另一种法器令牌使用,法师拍桌子,辅以喝白,以对神灵召遣禁戒。铜钿,钱也。)哈,跑题了!由书法家画家跑到了道士先生那里,不恭!要么对书法家画家不恭,要么对道士先生不恭。总之,不恭之至。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9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学网五周年书法作品
热度 8 科学网编辑部 2011-12-12 11:25
(分享丁广进博友 赠予 科学网五周年晚会的作品) 丁广进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dgjguoxue (分享 黄安年、吕启祥 博友 赠予 科学网五周年晚会的作品) 黄安年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欢迎各位感兴趣的网友参与科学网五周年晚会的节目制作。 节目征集邮箱: sciencenet@foxmail.com 丁广进博友作品原图: 科学网五周年庆.rar
7347 次阅读|8 个评论
明天是父亲节
热度 15 pukin 2011-6-18 22:41
明天温暖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就是父亲节,我祝我的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康健! 我父亲80有余,退休也20年了。退休以后开始练习书法而一发不可收拾,今年还自费出版了一本《学书法作品选集》。在这本《选集》的前言,我父亲写到: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认为练书法不仅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修炼,而且是老年人养生的良好而有效的方式方法。它不但可陶冶思想、性情,还可充实生活、调节生活,使生活富有节奏感、规律化,同时还可使人心守神安、动静结合。因为练书法时要意先笔后,意领笔随,精力集中,点画不苟,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心神合一、手脑并用。而更重要的是在练书法的过程中(临摹、创作)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通过观察比较,从中发现某笔某字等有所进步和提高,某句某幅有点自我教育鼓舞与欣赏价值等,在心情上就产生一种愉快、舒畅、欣慰、喜悦之感。此种良好的心态和奋进之精神,实乃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 父亲节之际,在博文里贴几张我父亲的书法作品请方家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7060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姜昆书法的“相声”效果
lzxun123 2011-5-6 10:27
资料来自《咬文嚼字》2011年第5期 姜昆,大名鼎鼎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每次听他的相声,都笑得前仰后合。2010年12月11日,《美术报》几乎以整版的篇幅,刊登姜昆先生的书法作品。想不到的是,我在灯下欣赏时,竟像听相声一样,差点笑出声来。 这幅作品,姜昆先生没有题款,但稍有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书写的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的这首词,本不是宏篇巨制,没有大的影响,可自从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名句以后,顿时名声大振。 我之差点笑出声来,并不是说姜昆先生的书法水平不高,说句实话,本人于书法缺乏常识,不敢妄加评判;只是在这短短8句44字中,接连发现文字差错,姜昆先生就像表演相声一样,抖出了一个接一个包袱,你不笑还不行。 “开”在何处? 陆游词开始的两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这个“开”字耐人寻味。荒郊野外,人烟稀少,梅花在默默地绽放。它既得不到护理,更得不到喝彩,但仍然鲜艳地开着,顽强地开着。“开”的灿烂和“花”的无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这个“开”字,渲染了花的寂寞。可是,在姜昆先生的笔下,“开”却不见踪影,动态的“开无主”变成了静态的“花无主”,诗味大减。 陆游词的第七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这—句姜昆先生倒是每个字都写对了,可足顺序给弄颠倒了。本是“零落成泥”,现在成了“零落成尘”。梅花遭到风吹雨打,凋零落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风干后,又被车轮碾压,化作尘土扬起。这是符合逻辑的,是符合常识的。姜昆先生别出心裁地写成“零落成尘”,可是,有谁见过梅花一凋零就变成灰尘的呢?说不通啊,姜老师! 此“己”非“已” “炉”字大谬 “依有”逊色
个人分类: 天南地北|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蒋式瑆书法作品 (2)
热度 1 jiangxun 2011-4-21 06:56
作者:蒋迅 在我发表了“ 蒋式瑆书法作品 ”一文后,收到了蒋家后人提供的两幅蒋式瑆书法作品。 这两幅书法作品在互联网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所以特别珍贵。衷心感谢蒋家后人! 另外,我还收到了蒋家后人提供的一个也可以叫作书法作品的影印件。它其实是蒋式瑆写的一个军机处档摺件。这个摺件现在保存在位於台湾的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这个摺件有两重意义。第一,它写明了蒋式瑆是“掌广东道监察御史”,这在大陆互联网上现有文字里都没有提到。第二,这是蒋式瑆揭露晚清官场腐败的另一次事件。内容描述是:奏为兵部尚书裕德性情怪诞任意妄为据实纠参由。光绪29年05月11日。有些人在蒋式瑆弹劾皇亲奕匡失败后说他如何如何的狡猾,玩的是诡计。而上面的这个摺件却说明蒋式瑆一贯刚正无私,视腐如仇。大胆揭发官场恶行是他一贯的作风。
个人分类: 蔣英杰|51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算不算也有一点“轰动世界”呢?
wyc 2011-3-20 15:50
科学与艺术, 在当今我国的青少年教育中往往被分割甚至对立起来, 但实际上 他们的本质和核心都是“创新”思维。 《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大会》自 2005 年举办以来, 江泽民同志亲自为“科学与艺术”题词。 牵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 近 50 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为大会致辞。 百名院士、科学家, 百名将军、部长也分别为大会题词。 在首都隆重推出的大型书画展上,我的一幅书法作品 “科学美,艺术美,创造美,人间处处真善美” 荣幸亮相并获奖。 以上摘自《大连海事大学校友囬忆录第3卷》第253至254页。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法清样及释文4件(2)
lzl2431 2008-8-22 17:23
书法清样及释文4件(2) 下图 光福寺九龙汉柏 罗明智先生摄 九龙汉柏九蟠龙,苍劲超群立寺中。 风雨晦明千百载,无边朝气贯长空。 下图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上图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个人分类: 书法近作|3255 次阅读|1 个评论
书法清样4件及其释文(1)
lzl2431 2008-8-22 16:56
书法清样4件及其释文(1) 李祖龙 书法清样 12 件及其释文 最近收到有关编辑部给我寄来的书法清样,要我签字寄回。一清点,竟多达 12 件。兹复制于下,并附释文。 少林雄风 练拳强体魄,挥棍击凶顽。 绝技千秋耀,雄风四海传。 上图 草书韵 定神酬大局,开笔系全篇。 肢体随毫转,悠悠韵味传。 下图 欧体耀千秋 遒劲笔中含婉润,端庄形外露森严。 欧公创体传千载,屹立书坛一大贤。 下图:新风迎奥运 北京迎奥运,民族树新风。 展示神州美,竞争世界雄。
个人分类: 书法近作|339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