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网易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网易

相关日志

从一则新闻标题,看网易部分记者的素质
lbxian 2012-9-17 16:58
2012年9月14日,在云南发生了少年连杀7人的案件,对此各大新闻媒介进行了报道,当时网易的标题是:云南少年+其他,而凤皇网或其他网的标题是:云南曲靖告破系列杀人案 两青少年连杀7人 当我打开网易的新闻读完后才了解事情的真相是:湖南的少年到云南作案,但网易的这个标题却以一个误导大众,并且有地域攻击性的标题来进行报道。而今天再回去看时,却找不到这条新闻了。 然后我又读了其他网站的新闻,特别是凤皇网的新闻却用了一个非常客观的标题来进行报道。 由于个人经常关注网易,但却经过此事及以前我自己的感觉及他们网页上的所作所为,对网易深深的失望,及至从现在起根本就不想再看此网页。 此网页宣传的书充满了色情、暴力,大家可以上他的网页上看看都是什么人写的书,写得都是什么内容?还有此网页宣传明星,大都以露奶子,屁股来吸引网民的眼球,以至于有网友说:以后看色情直接去网易。 但我更关心的是,网易背后的利益与其他目的,不知道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他的部分记者素质值得怀疑?我要怎么来形容他们的水平呢?
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保钓行动:网易的麻辣评论
热度 1 daladala 2012-8-16 09:22
热门跟贴 (跟贴 599 条 有 59498 人参与 ) 手机也能看跟贴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xzc263263 : 2012-08-16 02:48:30 发表 连个保钓人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钓鱼台是我们的!可笑!!!!继续玩玩嘴皮功夫吧!!! 顶 回复 收藏 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zhoujunhua2011 : 2012-08-16 06:07:15 发表 此刻感到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的点一下 顶 回复 收藏 复制 网易上海市长宁区网友 ip:116.237.*.* 2012-08-16 05:03:09 发表 我以前很恨日本人,这大概是小时候,抗战片看的太多的缘故,可现在我不恨日本人,我们说钓鱼岛是咱们中国的,可日本也说是他们的,所以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出现了,登岛的保钓人士被抓了,日本人做的很好,非常好!我相信当日本民众看到这条新闻时,一定很自豪!我多么希望是这次的事件的角色可以互换一下,多么希望是日本人登上钓鱼岛,最后被中国海军抓捕啊!我多么希望我们也自豪一次!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377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剑芒为什么死磕方舟子?
zhanghuatian 2012-8-10 09:26
网易微博交流会之【李剑芒:为什么死磕方舟子】实录。方舟子的打假“铁证”证据力如何?他的打假都是成立的吗?让我们听听李剑芒怎么说... 交流中,李剑芒表示:如果方同意,他愿意回国与方当面辩论。 李剑芒的一些想法怎么样我不去评论, 但我非常喜欢李剑芒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 ,这些回答都是有人味的,没有浅陋的道德说教和“婊子的牌坊”在里面,很真实。 他和韩寒应该是一样的人,有缺点的正常人。这样的人比那些整天把正义和道义挂在嘴边的教授学者可爱多了。这也是韩寒为什么在天朝这样的畸形社会受到追捧的原因吧。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 向右转
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兴了46%还是62%?
热度 3 pingcn 2012-8-6 20:26
据说,最初的科学研究就是那些贵族们茶余饭后闲来无聊研究着玩儿的。 所以,我对那些不需要纳税人钱支持的研究者,从精神上,又敬佩,又支持。 不过刚才在网易上看了一个报道,让我笑了半天。 新闻说: 8月3日,发改委专家杨宜勇称,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完成62%。 用量化指标衡量复兴进度引发广泛争议,进而有人质疑杨宜勇从中获利。 日前,杨宜勇回击 称自己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杨宜勇还透露,自己曾在2005年将复兴46%的数字上报高层,高层认为太低,今年数据尚未上报。 看了通篇的报道也没看到这个复兴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不过对这个从46到62的飞速提高甚为感兴趣。 研读后得出结论,A....O,原来,报出62%这样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因为,高层认为可以接受的。 然后就从评论里看到几个奇葩,大为解惑,非常欢乐—— 网易北京市网友 的原贴: X,这么一看就明白了,到本世纪中叶完成伟大复兴,从49年10月开始,到中叶2050年,正好差不多100年。 49年10月到现在62年多,于是完成了62%。过几个月就是63了,我已经知道了。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的原贴: NB,专家想了7年的计算方法,居然被你一下就看穿了 原来昵称可以起的这么长啊 : 2012-08-06 19:54:30: 哥白尼为了真理宁被烧死,你为了苟且宁烧死真理 心情不好了就看看网易评论,能把人给乐死,哇哈哈。 如果有点抑郁,处方:看看新闻联播,哇,幸福感好强啊……
175 次阅读|4 个评论
网易这期的专题还是有点道理的
zhanghuatian 2012-7-9 15:37
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 向右转
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易126和谷歌Gmail不搭GA?
热度 4 Liweigang 2012-7-1 20:24
网易126和谷歌Gmail不搭GA?
科学网一位研究生网友发来邮件问微博课题事,等了几天没见回话,急忙又在博客留言询问。笔者是个 @Man ,时时查询邮件。虽说巴西在地球的另一边,但邮件走上四万里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儿。看来是网络通讯某环节掉链子了。 分析再三,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小弟是网易常客,邮箱网域 126 。笔者是 Google的 客户,每天发 Gmail 若干。难道 126 和 Gmail 不搭 GA ? 谁之错?网易有东方人的傲气: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讽,从没有放弃过 ... ; Gmail 更是西洋式的牛 X : Over 10263.446846 megabytes (and counting) of free storage 。这水太深了,并非我等搞得清楚!也许需要开复博士请他们到工场里来杯创新咖啡,看能不能搞掂。 学生说算是他考虑不周,网络通讯还有这档子事,又注册个 Gmail ,这才对上了话。 结婚不能犯冲,吃饭别忘口忌。以后给朋友打邮件,先看看对方的信箱网域合不合某些大佬的口味 ... 126 的邮件到 Gmail 的路径无限远?
个人分类: 社交网络|6906 次阅读|9 个评论
网易的发现者靠谱吗?需要正确看待中药的“毒药”!
热度 3 wya 2012-5-22 13:08
在科学面前,媒体记者不可信,要相信真正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 如果记者想批判某一学术问题,则需要先学好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再发表观点。 更可悲的是整个中国数万中医执业医师,屈从于西医结论,能够有理有据提出科学反驳意见的人寥寥可数! 中药马兜铃,一种“毒药”两种对待 http://discovery.163.com/12/0522/07/823GGP6800014N6R.html?from=index 上世纪50年代起,一种奇怪肾病在全球流行,其病因被发现与马兜铃科中药有关。在面对不断涌现的肾病案例时,欧美不仅对肾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还在发现致病问题后立即出台法令禁用中药马兜铃。而中国却从第一例病例始直到2004年才禁用马兜铃,同仁堂甚至举证称马兜铃无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7517do=blogid=573781 关木通已经替换为木通    老祖宗的药方没问题,龙胆泻肝丸之所以导致肾脏损害,大多是将‘白木通’误用为‘关木通’引起,这一失误几年前就被发现并予以公布,但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是天津 中医学 院院长张伯礼教授和 马红梅 副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的。   由张伯礼和马红梅领导的课题组,早在1997年就对“关木通”肾脏毒性进行了 系统研究 ,发现“关木通”确有肾脏损害作用,并向国家药品监管局进行了汇报,建议用木通科木通(如白木通)代替关木通。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1999年 天津市 科技进步奖。 张伯礼告诉记者,木通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利湿功用,在龙胆泄肝丸中起着重要作用。 历代所用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包括五叶木通、三叶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并非马兜铃科关木通。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东北出产的关木通首次进入关内,并逐渐占领了市场,到了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于是白木通退出市场,难以寻觅。 关木通化学成分中含有马兜铃酸。 博主注:据悉“关木通”是日伪时期由东北大量引入生产的一种作物,由于价格低廉而替代木通,实为假冒伪劣产品。正品中药根本不应该用关木通。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1-12-27/868137.aspx 七 令人堪忧的中医不是中医自身问题     近年来,鉴于对中医普遍存在的少知或无知状况,或从中医现状认识中医,从而使长期对中医存在的误解,即所谓“中医疗效慢、疗效差”,甚至否定中医是科学的问题,常因一些媒体缺乏对中医基本常识的了解,而形成对相关问题表象与本质认识不分,对中成药是否按规定或遵医嘱服用不分,甚至对报道是否存在失实或曲解也不分。这就难免对有关服用某种中成药,不加区分在何种条件下,而发生意外问题的报道明显增多,从而把质疑中医问题的社会舆论搞得沸沸扬扬,大有否定中医之势。    近年来,就有人因长期误服用龙胆泻肝丸而患了尿毒症,究其原因,竟然是归咎于龙胆泻肝丸中含有草药木通,因为经西医方法检测,认为木通可导致肾受损。龙胆泻肝丸是泻肝火,清利肝胆湿热的有效药物,其中木通对由肝生成的心火有显著的清利作用。木通对心火引发的尿赤、尿痛、尿少是一味主要的药物,用对了就祛病,用不对就添病。数千年来的实践表明,正确使用龙胆泻肝丸从没有导致肾衰竭的案例。中医认为肝肾同源,长期误服龙胆泻肝丸,以龙胆草泻肝为诱因,以木通泻心火,而心与肾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阴阳相济,上下相交的关系,当木通泻心火太过,就会直接伤及肾。因此,过于泻肝则损及肝,过于泻心则损及肾,故导致肾衰竭,在中医看来逻辑也通。 问题发生的关键,决不在服用龙胆泻肝丸而是在于是否适宜服用,以及服用的时间是否过长或服用的量是否过大所导致。本应不适宜服用龙胆泻肝丸的,却长期服用了;本应是短期或适时服用的,却是长期、不适时、过量地服用;哪能不出问题? 可见,本不是中成药的问题,却强加在中成药头上,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这也是无中医常识记者缺乏常识的报道。 这就好比一个肺气亏的人咳嗽,在吃了根白萝卜后,不仅咳嗽加重而且气也更短。那么,究其原因,是吃白萝卜出了问题还是白萝卜自身有问题?显然,是吃白萝卜出了问题而不是白萝卜自身的问题。因为,白萝卜归经入肺而下气,气虚再下气,气虚使咳嗽加重气更短,即此时吃萝卜不适宜,这就是中医的药食同源道理。    药食同源也是本草中药区别于西药的根本特征之一。 所谓药食同源,绝不是指那些在中药中是药,而日常又可为食的概念。药食同源是指任何一种草药与任何一种天然可食用食物,都属本草范畴,都同源于“气、味”。 正是因为药食同源于“气、味”,才有了在严格卫生条件下的病从口入之说,才有了药食同源,吃出健康的理念,才有了 医圣汉代张仲景 的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才有了 药王唐代孙思邈 的“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以及 明代李时珍 的“饮食者,人之命脉也”的养生之道。 因此,中药只要完全对症,就不存在是药三分毒的问题。所谓是药三分毒,一是针对中药的固定方剂或成药,有个别药味或剂量不完全适宜问题所言;二是针对各种西药所言。
个人分类: 中医大师思想摘录|4288 次阅读|13 个评论
被这个新闻雷倒
热度 2 pingcn 2012-5-15 21:01
刚才在网易看到一个新闻,被雷倒了。钱存银行居然都能被转走! 我等草民,辛辛苦苦赚点血汗钱,为了防病防灾,攒些钱放银行,居然可能会被转走啊。 突然有一种想把账户里面的钱全部都取出来花光的冲动,虽然其实也没几个钱 好没有安全感啊。。。 每当有抱怨的想法是,就抱怨自己——投胎是个技术活,谁让你自己选个hard模式,下辈子谨慎选择吧~~~ 看新闻—— 沈阳的赵女士经朋友介绍,在银行存千万1个月能拿18万元利息,是正常3万元利息的6倍。赵女士随即存款一千万元,在拿到18万利息后,赵女士发现账户仅剩1元,银行行长将其千万存款转走。赵女士报案,目前该行长已被刑拘,其同伙承认以高息为名诈骗3097万元。 目前存折上还显示存款为一千万零一元,银行却拒付。 官方说法是: “是不是银行监管存在漏洞,现在还很难说。” 李军是不是有违规行为,还没有确定。 银行不清楚李军挪用资金的具体过程和资金用途去向,一切都需要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的结果 。 新闻链接: 储户千万元被银行行长转走
82 次阅读|7 个评论
没想到家乡卫辉市就这么出名了----同时被凤凰网和网易爆料了
热度 1 liuhaitao123 2012-4-24 21:44
卫辉市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1893.htm 高中母校百年老校:卫辉一中: http://baike.baidu.com/view/463784.htm http://www.hnwhyz.com.cn/ 凤凰网:河南六百中学生停课淋雨参加官方祭比干活动(图)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4/24/14122044_0.shtml 河南卫辉市组织数百名中学生停课冒雨祭祖(图) http://news.163.com/12/0424/17/7VSFQF7000014JB6.html “天下第一庙”比干庙: http://baike.baidu.com/view/25072.htm 我家离比干庙骑自行车只有20分钟的路程,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参观过比干庙,印象最深刻的是比干的墓冢,很大的一个土堆。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应该知道。当比干在殷纣王面前剖心以后,骑马去新乡(谐音:心乡)换心,途径卫辉后庄,遇一老妇在卖空心菜,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听后比干吐血而亡,当时狂风怒起,卷起地上的尘土,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墓冢。 另外一个故事是比干后代都姓林的故事:指林为姓。 http://www.zbzsw.org/6/news_info.asp?id=19119class_xian=761 另外一个封神演义中人物姜太公姜子牙,大家应该也耳熟能详。其出生的地方现在为太公泉镇。 喜欢旅游的博友们途径河南的时候,可以去新乡卫辉市看看啊
19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网易的地域攻击评论可能是水军
热度 3 seawan 2012-4-23 12:55
今天网易刊登河南省一个排污沟中堆满废弃胶囊的报道。 看网易评论,又看到眼熟的地域攻击帖子:(附在后面) 感觉: 这不大像是个人所为。基本网易所有的新闻后面的评论,只要稍微有地域信息的,都有地域攻击的帖子大量散发。如果说是各地人民现在已经根深蒂固的痛恨外地人,那么才能这样大面积平均地出现这种帖子。而且,很多理性的帖子,往往根本不能占据发贴空间,很快就被互相攻击的帖子湮没。 我觉得以“中国网民非常具有地域攻击性”这样的结论来解释可能不行。 一种合理的猜测就是: 这些属于网络水军有意引导舆论的结果。 那么,如果这种猜测合理,推测一下,水军可能是谁在幕后指挥呢? 1.国内 2.国外 如果是第一种,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商业行为。 忧虑啊! 如果是第二种,就属于“超限战”的一种了。 忧虑啊! 疑惑中啊。 ================= 易北京市网友 ip:124.127.*.* 2012-04-23 12:38:02 发表 网易广东省网友 的原贴: 1 河南特色、假药、假古董、面粉加添加剂、、、、 网易天津市网友 的原贴: 2 河南啊,没办法·· 网易河北省廊坊市网友 的原贴: 3 珍爱生命,远离河南…………………… 廊坊这位ID如此欠艹,有名爹李刚,还有三鹿,更有毒胶囊。看来河北人之所以霸气是因为有底气的。 顶 回复 收藏 转发 复制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pyqlj : 2012-04-23 12:38:01 发表 网易江苏省扬州市网友 的原贴: 1 河南人如此的热爱造假! 河南人已经烂了 网易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网友(221.224.*.*)的原贴: 2 全国都如此你们有病啊 网易山西省运城市网友(118.78.*.*)的原贴: 3 全国都如此,那是因为河南人是教练,你不知道吗? SB 网易北京市网友(124.127.*.*)的原贴: 4 河南教练教你啥了?对了,山西的毒可口可乐咋没把你毒死? 回复 收藏 转发 复制 网易江苏省无锡市网友(58.214.*.*)的原贴: 6 河南人很操蛋,不洗澡,就知道坑蒙拐骗
个人分类: 周围|548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网易公民阅读2011年度十大好书
dongzg101 2012-3-16 15:43
http://book.163.com/special/xuben/?zhuanlan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cite-- !--大中东行纪/cite-- !--辩论中国模式/cite-- 1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徐贲 --吉林出版集团 2 《大中东行纪》—张信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辩论中国模式》—丁学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寻找家园》—高尔泰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5 《燃灯者》—赵越胜 --湖南文艺出版社 6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阿扎尔·纳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7 《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利季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雷颐 --山西人民出版社 9 《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美)伍德 --商务印书馆 10 《放任自流的时光》—(美)苏西·罗托洛 --光明日报出版社 网易读书: “好的公共生活”的核心标准是什么? 徐贲: 你说的“核心标准”如果可以理解为核心价值的话,那么,用核心价值来概括好的公共生活,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尊严。这些基本价值能让一个国家里好的公共生活在别的国家的人们看来,也是好的公共生活。这样的“好”才能具有普遍意义,并成为绝大多数人能够认可的是非和善恶标准。 网易读书: 与民国比,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退步还是进步了? 徐贲: 公共生活不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而是由许多方面的生活细节合成的整体状态。教育是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自由公民。现在人们说起大学教育的自由、多元和宽容气氛,想到的是蔡元培,许多人怀念民国开明书店出版的小学课本,而非文革时的课本。进步还是退步,恐怕不用我多说了。 网易读书: 中国要拥有“好的公共生活”最缺乏什么? 徐贲: 许多人都对当前公共生活的质量和品质表示担忧,称其为道德滑坡,也提出了种种诊治的方案,如学雷锋、唱红歌、复兴儒学等等。我觉得不妨从不说假话开始。不说假话与说真话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对诚实的低限度要求,不说假话比说真话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做到。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一个诚实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诚恳对待,可以相互信任的社会氛围,这可以从不说假话开始。 网易读书: 为了“好的公共生活”,中国人应如何做? 徐贲: 不同的人可以做不同的事吧,可以从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做起,也可以从不说假话,从同情和帮助弱者做起,或者遇到事情多思考一下,保持头脑清醒而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再不然就是在与别人讨论事情的时候尽量理性地说理,不要张口谩骂,也不要为谩骂喝彩。能够在社会的平等、自由、尊严价值出现问题和危机时站出来说话,也是非常需要有人来做的事情。 网易读书: 您说“美国人看不懂韩寒”,请您对韩寒做一评价 徐贲: 韩寒是位敢于说真话的年轻人,虽然不见得有什么专门的学问,但他能够独立思想,具有非常可贵的判断力,比起许多世故老成,以学术理论为幌子,想方设法奉承、讨好权力的知识分子强多了。韩寒说真话,这是在美国人一般难以理解的特殊环境中的特有现象。由于缺乏亲身经历,美国人很难理解这样的环境会如何毁灭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阿伦特把不思考和无判断看成是一种由洗脑造成的一种平庸之恶,而这种恶可以悄然侵蚀整个民族和绝大多数国民的灵魂,使得他们成为权力的思想奴才和行动的侏儒。韩寒的意义在于,他让我们看到,这种奴性和侏儒状态并不是命定的,因人的基因并不带有奴性和低能,奴性和低能是不思考和无判断的结果。韩寒是个能思考,并将他的思考结果写下来,与他人交流,这是他具有公共影响,甚至成为“意见领袖”的根本原因。 网易读书: 美国好人好事和中国雷锋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徐贲: 美国没有雷锋,也不可能提倡雷锋精神,我是说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十三亿螺丝钉,一把螺丝刀的雷锋。“好人”在美国的象征不是一个爱党、爱领袖的军人,而是基督教《圣经》中的一个人物。这样的“好事”有一个特定的说法,不叫作“为人民服务”,而叫作“帮助你的邻人”。所谓“邻人”不是住在你隔壁的人,而是陌生人,陌生人因为得到了你的帮助和关爱而成为你精神上的邻人。
个人分类: 家庭教育|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315专题】盘点良心企业并致敬!(隐藏)
热度 2 outcrop 2012-3-15 10:44
原专题删除,隐藏,仅好友可见 现在的网民天天骂地沟油,假药,夜光猪肉,毒牛奶,毒大米……殊不知,我们这儿也是有好企业的,他们踏实做事,生产着优质的产品,从不欺骗消费者。今天就盘点一下这些良心企业,向他们致敬! 请关注2012网易微博315专题: http://pub.t.163.com/special/315pandian/ 哈哈~~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网易微博讨论-吴英案中的资金性质问题
daladala 2012-2-15 09:47
最高院应该对吴英刀下留人吗? 最高法发言人2月14日在京表示,吴英集资诈骗案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案情比较复杂,最高法将依法审慎处理好本案。1月18日,浙江高院对吴英案二审宣判,维持其死刑判决,目前最高法正进行死刑复核。你认为应该对吴英刀下留人吗? 吴英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放高利贷者,而不是银行或普通群众。 这是浙江警方和法院故意忽视的事实。 【在吴英案中,11名借钱给吴英的被害人实际上是职业高利贷放贷者,案发后均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司法机关判刑,其中仅林卫平一人,就先后借给吴英4.7亿元。】 链接: http://t.163.com/debate/1329203540818?type=1?from=index
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网易]全国学联:官场试验田
miran 2012-1-29 09:20
[转载][网易]全国学联:官场试验田
全国学联:官场试验田 全国学联铺就从地方到中央的权力之路,知识改变命运在校园成为笑柄 网易: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studentunion.html 导语: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广西大学学生会主席孙某在年初一次考试中作弊被免除主席职务。公众在关注考生诚信之外对全国学联也感觉陌生。其实,这个团结和联系全国1.2亿大中学生,有93年历史的“神秘组织”并不真正代表学生群体,而是一个由基层到中央的“官僚系统”。 教育系统里的“全国人大” 诞生于“五四”时期,职能从早期领导学生运动转变为新时期“为同学服务” 全国学联创立可追溯至上世纪初,以“书生救国”为主要特点的五四运动催生了一批爱国社团组织。1919年6月16日,数十名地方学联代表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学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学联大会致电当时的北京政府,要求誓死拒约(巴黎和约)。在这一时期,全国学联的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一直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建国前的1949年3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正式成立,确定全国学生联合会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党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1995年全国学联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对新时期学联、学生会工作进行调整。“学联、学生会是广大同学自己的组织,为同学服务是学联、学生会工作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 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在1919年的成立大会上电告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如或违背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 组织架构“翻版”全国人大,每五年开会选举学联主席,审议工作报告 全国学联的组织系统可谓是全国人大在教育系统的“翻版”。全国学联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选举主席,审议和批准全国学联主席团的工作报告。全国学联委员会是学联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关,常设全国学联主席团从事具体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联合会是全国学联的地方联合组织。 此外,全国学联主席团推选若干执行主席并实行驻会制度,每年从主席团成员中选拔3至5名代表,这些驻会执行主席在校学习时间可延长一年,驻会期满仍回原校原系科继续学习。驻会期间按国家规定的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工资或见习期工资标准发放补贴,其费用由同级团委在行政或事业费中列支。 全国学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5年召开一次的代表大会,会上选举全国学联委员会。 受共产党和团委的领导和指导,10万多个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学生会是其主要会员 据全国学联最新章程,全国学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学生会、高等学校和科研教育机构的研究生会、国外中国留学生团体,承认本会章程,均可成为本会会员。2005年新华网的报道称,全国学联已拥有10万多个团体会员,团结和联系着全国1.2亿名大中学生。 全国学联大会代表多为各地学生会主席,半数入党,主席团体由北大、清华“轮庄” 五年一届的全国学联代表大会某种程度上就是各地学生会主席的“聚会”。以2010年8月召开的第二十五大为例,参会正式代表536人,均有各地会员单位(学生会)推选代表参加,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58.58%。而2009年光明日报从教育系统获悉,全国大学生党员约占总人数的8%。参会37个主席团成员单位也是各地最知名的大学、高中、科研机构,除北京、上海外各地仅有1个名额。 全国学联大会的主席团还分为主席团体和副主席团体,主席团体按惯例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轮流担任,这意味着历任学联主席都是这两所大学的学生。一份大会培训材料作出解释称,这两所大学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全国学联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学生会的“官场升级版” 学生会实际上是全国学联的基层组织,接受县、市、省乃至全国学联的领导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去年炮轰“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言论引发社会对学生会存在意义和作用的争论。如果把学生会的上级机构全国学联纳入观察,就不难发现,如今高校学生会“官味”越来越浓,离不开来自系统内部的推动。作为全国中、高等学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联合组织,全国学联章程中详细规定了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基本任务。也就是说,各地高校和中学的学生会实际上是全国学联系统内的基层组织,接受县、市、省乃至全国学联的领导。 现任全国学联主席为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汽车系学生齐兴达。 代表学校去中央开会的至少是学生会干部,学联的等级制度与学生会一脉相承 广东某高校的BBS曾出现热门帖子,有高年级学生建议刚入学的师弟、师妹选择加入院学生会,才能得到更多好处。这里的好处不仅仅是保研、支教、评奖学金等方面对学生会干部明显的政策倾斜,要在各级学联有个“一官半职”,乃至代表学校去中央开学联大会,成为学生会干部是最基本的“配置”。 媒体报道称,曾有校学生会主席将学生会看成初级单位,理由是“学生会受校团委领导,学生会的主要干部通过学校党委任命,党委还专门发了红头文件。”陈伟在《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中写道,领导人来学校视察,普通学生与领导近距离接触是没机会的,因为学生会干部显然更懂得见了领导要怎么说话。例如当年江泽民主席去北大图书馆看望同学,“照片出来大家就明白了,主席周围都是学生会干部。”搜索各高校主页关于学生会干部(一般是主席)参加全国学联代表大会的新闻,标题几乎无一例外会提到“载誉归来”。 西南交大2011年校学生会招新,仅仅60个岗位竟然引来约3000名新生欲报名竞聘。 学联大会代表产生不靠选举靠“关系“,团委以及学生会背景 有利于仕途升迁 由于全国学联施行团体会员制,参会代表是由会员单位也就是各地学生会选派,被认为是代表全体学生的学生会主席自然是不二人选。但在基层,学生会干部从来都不是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民主程序选出来的,而是通过内部酝酿等方式产生。一个学生的性别、所属院系、与领导关系,对于他能否成为校学生会主席、常委、部长来说十分关键。 通过团学(团委、学生会)系统坐上政坛“直升机”,已经成为中国常见模式。在近年来中国省部级官员任命的分析中,“共青团成为官员摇篮”屡被提及。据港媒统计,从去年10月到12月初完成换届的14名中国地方省委要员中,7人具有共青团履历。而全国学联正是直接受共青团指导的组织,第二十四届主席刘凯的简历也印证着藉由学生会、学联寻找仕途捷径的可能性。刘凯历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北大团委副书记、北京市朝阳区团委书记,目前是中共甘肃灵台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现年28岁。 为少数人服务的“他治”组织 学联让更多学生觉得“被代表”、“被联合”,官体质下学生争相当干部只为个人私利 历任全国学联大会均提出学联、学生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成为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但事实上若不是执行主席考试作弊东窗事发,知道或者了解全国学联的并不在多数。《人民日报》2010年刊登全国学联二十四大以来工作纪实中将学联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列为首要成绩,但这些成绩距离大中学生真实生活实在相差太远。以第二十五次全国学联大会为例,500多名各级代表齐聚北京,商讨修改全国学联章程,重要成果仅仅是诸如加入学联简称、英文译名和缩写这类的文法修改。 让更多学生觉得“被代表”、“被联合”还在于学联以及学生会成为部分学生干部获取资本的渠道——当“同学官”不做“同学友”。 刻意迎合领导、老师,整个队伍中呈现服务意识淡化,责任意识不强,功利现象严重的状况。2008年媒体曝光济南某高校法学生为了当上院学生干部,光打点费用就花了5000多元。有学校还概括出“主席端架子,部长叉着腰,干事跑断腿”现象,有些学生干部“领导”只发令不干事,所配的助理不仅要处理各种杂事,有时还要为学生“领导”写各类发言稿。这样的“干部”怎么可能为同学服务? 学校里反映学生动态、监控学生舆论和行为的任务,也是由团委、学生会干部来完成的。 资金、人事受控,学联只能代表权力部门对广大学生进行组织、监控、管理 学联本来是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但由于基层组织学生会受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资金使用和人事任免由党委、团委掌握。这种情况下,全国学联到基层学生会从上到下都是团委的代言人以及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在这个体系中,学联并不代表广大学生、而是代表上级领导,代表权力部门对学生进行组织、监控、管理。 在一份针对北京市20多所高校学生会进行的调研中,研究者总结北京市学联在各高校学生会工作的领导作用具体表现首先是学联主席出席高校学生代表大会讲话,对高校学生会的工作作出肯定并提出要求;其次是学联响应党的号召、配合团委组织高校学生会代表参加五四青年节、申奥、国庆、建党等纪念活动,使高校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 2008年广州中山大学33123名本科生第一次以自己手中的选票,直接选举出学生会主席。 结语 今天的全国学联让那些本该专心课业的年轻人直接感受着来自国家权力核心的召唤,也让来自中央、上级的旨意轻松进入校园。教育行政化的关系网中,不仅仅是有着一官半职的校领导在窥探权力,每一个学生也同样面对诱惑。 _____________ 网友评论: 网易德国网友 的原贴:1 德国大学的学生会真正是为学生服务的,会代表学生和校方甚至政府谈判,要求更高的食堂补贴与免费的公交城铁系统,并且如果没有完成竞选时的承诺,必然会在下次选举中败北。 遗憾的是,国内学生会系统出身的的精英们,为大学中的中国学生会带来一股不好的风气,官本位,内阁制,相互倾轧明争暗斗。俨然是政治斗争的翻版。 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 : 他们说俺是汉奸,俺却看他们是果蠈! 网易美国网友 的原贴 今天的全国学联让那些本该专心课业的年轻人直接感受着来自国家权力核心的召唤,也让来自中央、上级的旨意轻松进入校园。教育行政化的关系网中,不仅仅是有着一官半职的校领导在窥探权力,每一个学生也同样面对诱惑 泽尻英龙华 自己爽,哪管洪水滔天! 海边狂风 : 2012-01-29 01:34:23 发表 好歹也是读了个大学出来的,还真没听说过这个组织,OUT了 贫道飞熊 : 为了私利,把整个民族引人灾难中。 台湾就是灯塔 徐xx说:学生会的,和办公室主任,来干CEO或者董事长的活,多年来事实证明,这事,绝对坑爹完全不靠谱. 网易江苏省苏州市网友 的原贴:3 国贼吧?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对载沣的汉奸论的反驳 海事局林局长 [网易北京市网友 当年我也任省学联副主席,对人生的历练很有好处,别嫉妒了,愤愤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网易 推荐视频
dongzg101 2012-1-18 06:35
http://v.163.com/movie/2011/10/6/A/M7F2KA4VM_M7F2OA96A.html
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网易关于物价的评论
热度 1 daladala 2011-12-29 13:08
网易西班牙网友 的原贴: 1 国内一些物价真的太高了,西班牙超市一般的牛奶,如mumu牌,1L纸盒装的牛奶售价是0.45欧元,约合人民币4元。非常香口感不错,而且质量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在欧洲如果查出问题奶,这个企业基本就垮了。很久没了解国内价格了,以前是5元多1L的蒙牛纸盒。 网易美国网友 的原贴: 2 我在芝加哥,这儿是食品真的很便宜。 子排:$1.70一磅, 有很多肉的子排:$2.70每磅, 牛肉$2.70每磅, 鸡肉就更便宜了,在1$每磅。 超市里面的水果、坚果、巧克力统统比国内便宜。 但蔬菜比国内贵在$0.40-$3每磅之间。 牛奶$2.8一小桶,量多少没注意,反正正好够我家两个人喝一星期。 虾$4-$5每磅,比国内的基围虾大 网易加拿大网友 的原贴: 3 我在安大略省,也报报菜价 猪肉:1.19-1.79(分五花肉,全瘦肉,肉碎,煲汤肉等等) 牛肉:2.59-2.79(牛腩,牛仔骨,牛肉) 羊肉:2.59(每磅) 鸡肉: 鸡翅打折1.19,不打折1.79 半老鸡最便宜的时候买过1.5刀两只,平时0.99-1.29左右。 老母鸡:6.99左右(分下蛋鸡,和乌骨鸡) 鸡脚,打折0.39刀一磅    萝卜:0.79 茄子:0.99 葫芦瓜:0.99 日本青瓜:0.99 西兰花0.79    活鱼4.99左右,冷冻的鱼从0.99-2.99不等。 网易英国网友(77.100.*.*)的原贴: 4 我也来报吧 2.2公升的一大桶牛奶,0.99 网易摩洛哥网友(41.140.*.*)的原贴: 5 别说你们欧美了,真的,这非洲国内都赶不上。 网易澳大利亚网友 的原贴: 6 澳大利亚悉尼 牛腩:$7/kg 牛排:纯肉无骨$8/kg 鸡翅:$3.5/kg 牛奶:$1/L 网易英国网友(109.151.*.*)的原贴: 7 英国的牛奶比水便宜,最重要的是没有毒。 网易江苏省常州市网友 的原贴: 8 切,楼上我鄙视你们。你们让我情何以堪。...不过,我好羡慕你们喔...5555555555 网易黑龙江省网友 的原贴: 9 羡慕嫉妒恨~~==~~~ 网易湖北省孝感市手机网友 的原贴: 10 让他们加!反正我们全家都不敢喝了,喝了致癌.... 网易河南省濮阳市手机网友(61.158.*.*)的原贴: 11 我R, 楼上的几个哥们,还让或不让了? 网易广东省网友(183.49.*.*)的原贴: 12 反正我从不喝,白开水最健康! 网易山东省潍坊市网友(218.57.*.*)的原贴: 13 为了中华儿女的香火健康延续,都帮一把啊。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183.17.*.*)的原贴: 14 如果你们是官二代,如果你们还有作为中国人的良知,做做你们父母的工作,要么让他们也到外国去,要么让他们改变现状。 网易美国网友 的原贴: 15 13楼,你才是官二代呢!!我就一个普遍百姓,原来在国内的一所大学上班,实在是厌恶无所不在的政、治环境,才移民的,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网易广西贵港市网友(222.218.*.*)的原贴: 16 对国外羡慕嫉妒恨~~=为了中华儿女的香火,建议老百姓抵制国产奶。 网易浙江省台州市网友 的原贴: 17 一到7楼,能带上我吗?我愿意做你们家忠实的看门狗!!!真的,肺腑之言!!!!!! 网易云南省昆明市网友 的原贴: 18 楼上的,你有这样的心态你就去不了国外。自己的脊梁都挺不直,还是只适合在这个垃圾场。 网易浙江省台州市网友 的原贴: 19 是的,你有板直的脊梁!高尚的情操撑起了伟大祖国的半边天,我很崇拜你,但是我还是想做一楼,二楼他们的狗!!!真的!!!肺腑之言!!!! 网易山东省济南市网友 的原贴: 20 收入是国外的分母 物价确实国外的分子 每年增长的经济收入进了哪里 为何房子都没的住。 回复 收藏 转发 复制 网易四川省绵阳市网友 的原贴: 21 顶层的几位,太让人羡慕了。 安全、便宜的食品,是国内老百姓的梦想啊。也不知道哪年能实现。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22 该倒闭的蒙牛企业 网易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的原贴: 23 明尼亚波利斯:1.5KG的好时巧克力$18.99 网易新加坡网友 的原贴: 24 新加坡:绿田源牌鲜牛奶100%纯 2.85新元/升     鸡蛋2.1新元/10个 网易北京市网友 的原贴: 25 艹···北京一猪肉都能卖出十几个价··· 网易北京市朝阳区网友 的原贴: 26 再涨cpi也不受影响 网易重庆市手机网友(117.136.*.*)的原贴: 27 而且全国人民喜迎物价上涨 网易河南省开封市网友(61.136.*.*)的原贴: 28 涨吧涨吧,反正我不喝,致癌,谁敢喝啊, 网易北京市网友 的原贴: 29 果然是玛拉戈壁的艹有问题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网友(113.108.*.*)的原贴: 30 一群用IP代理的S13而已。。。不要上当,。怎么可能比中国还便宜,香港的都比我们的贵了,就像广州会比中部山区的物价高吧 我也说一句了,拿钱发帖者死 网易内蒙古包头市网友(116.114.*.*)的原贴: 31 楼上你就是坨屎,哥刚从深圳回来,貌似只有深圳广州前往香港去购物,从没听说有香港人跑到深圳广州去购物。。。 香港哥去过几次,感觉在香港吃穿住用行都比大陆要便宜。。。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32 我有一部分朋友现在从日用品到食物都会到香港买,大概一周两次,他们都是公务员家庭,收入还算可以,另外还有一些收入高一点的也这样干...没办法..大家都想多活几天..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33 没办法..大家都想多活几天.......................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网友 的原贴: 34 羡慕嫉妒恨啊 网易广东省惠州市网友(183.30.*.*)的原贴: 35 我姐姐是在港资企业的,所以她常有机会去香港,每次去都买一很东西回来,她说香港物价确切比大陆便宜,而且没有假货。常帮亲戚买奶粉。 网易广东省佛山市网友 的原贴: 36 呃,我是地道佛山人,我们这边本地人大部分都是过香港、澳门买奶粉的,真的!!!香港物价绝大部分确实便宜点,而且质量有保证。至于欧美物价,特别是美加一带,农产品之类肯定会比国内便宜,但生活上某些地方及法律法规、文化都有差异,有部份我们是理解不了的,例如旧家具的处理、垃圾处理等,相对高价!。。。。。。最后一句,他妈的我也希望移发到香港欧美!再来教育孩子中国的真正文化!!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网友(115.156.*.*)的原贴: 37 以前在国外的时候喝牛奶觉得好淡啊完全不像国内浓浓的后来想着其实还是人家没加那么多添加剂啥的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38 这个确实,周围朋友的奶粉、电器、奢侈品这类的全香港买的 网易河南省新乡市网友 的原贴: 39 还是喝西北风安全啊 网易上海市网友(116.231.*.*)的原贴: 40 空气也被污染了 网易广西桂林市网友 的原贴: 41 总结以上各位发言,结论是此地不宜久留。 网易浙江省温州市网友 的原贴: 42 去港买东西,是港币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关系,香港也不是没有问题奶粉,外国奶粉有质量问题的新闻也不是没。。不过国产的真让人失望啊,是国人的劣根吧,利益至上,自私为主。。看看那些故意宣扬国外的好貌似很多挂外国IP的,,我去人家都移到国外了明显是不喜欢这里的环境还何苦每天上网易跟帖,而更有跟风的(狗)吧。自己认的17楼。。只知道愤愤几下,只知道移民,不就是自私的货嘛。这样的人去哪也不是好货。。对嘛大家只管自己有钱,有钱就移去人类的希望,从没去想去改变,只想逃避去坐享其成,问下你你能适应国外吗 网易广东省网友 的原贴: 43 税收那么重,能不贵吗,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网友 的原贴: 44 东京的报价酸奶价格 成分就是鲜奶的 连糖都没有 和豆腐脑一样 500G400日元折合30元 可是工资一个月30万日元 网易北京市东城区网友 的原贴: 45 哎,楼顶那几位羡慕死人啊!希望这辈子能有机会过上那种好生活! 我的梦想、竟然是别人玩腻的现实、这个操蛋的人生啊、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就是我喜欢网易的原因
热度 2 daladala 2011-12-22 09:25
网易北京市朝阳区网友 的原贴: 1 我七十岁了,但我心依旧响往部队,我愿意给他们看大门,让战士们夜里睡个安生觉。 网易上海市网友(223.166.*.*)的原贴: 2 --!真的假的?70岁了还没看透这个国度?你真的白活了! 网易广东省江门市网友(221.4.*.*)的原贴: 3 2楼没看透,这位老先生的意思是想找个依靠,万一自己家被强拆时,有部队出头维权,要不然自己将来怎么死都不知道。 网易河北省廊坊市网友 的原贴: 4 3楼眼光犀利。 网易河南省郑州市网友 的原贴: 5 二楼真搞笑,哥觉得自己智商比你高哦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网友 的原贴: 6 你们都是1L肚子里的蛔虫,人家想什么,你们一清二楚啊 没当公务员真是浪费了! 网易河南省南阳市网友 的原贴: 7 一楼城府很深,三楼眼光犀利。二楼看问题只看到表面,注定是个打工的命。5楼是个事后诸葛亮,宅男式时事评论员。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的原贴: 8 7楼年终总结做的不错,嗯,年终奖有着落了。 网易广东省网友 的原贴: 9 最喜欢我们领导说8楼这样的话! 网易广东省佛山市网友 的原贴: 10 9楼马屁精,小李之类的 网易上海市网友 ip:116.228.*.*: 11 嗯,各个楼层都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下面我来总结下。。。 上面总结完毕,大家吃饭!
54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