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评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艺林撷英:水调歌头• 壮志
热度 2 pww1380 2011-10-27 23:01
艺林撷英: 水调歌头 • 壮志 杨仲祥作于 2011 年 10 月 27 日凌晨 杨文祥整理校正评点 欲饮壮行酒,长啸向天歌。梦游蓬莱仙境,苦海觅佛国。紫气东来风清,更爱夕阳唱晚,情系好山河。笔端风雷动,隽语堪腾挪。转星河,思维变,有新说。信息文明,才思技艺苦雕琢。四洋五洲横贯,南北东西劲舞,大厦起云阁。回首平生事,何须叹蹉跎。 收稿日期: 2011-10-27 日 05 : 15 : 53 评点: 《水调歌头 • 壮志篇》收到。有激情,壮怀激烈,直抒胸臆。不足之处仍是由于缺乏艺术想象力而意境不足。 随赠小诗一首如下: 多读多写贵多思 ——评读五弟诗词佳作感怀 多读多写贵多思, 读罢佳作觅小诗。 多读经典是前提, 多写勤练长功力, 多思凝眸开慧眼, 笔下生花风景异。
个人分类: 四弟五弟古体诗词作品|3751 次阅读|4 个评论
“推点”和“评点”
热度 4 xcfcn 2011-8-12 22:30
“推点”和“评点” 物理上有熔点和沸点,社会上有泪点和哭点。我来首创一个“推点”和“评点”。我想意思大家自然都明白,不用我废话! 我自己是熟人推点一般比较低,陌生人推点一般比较高!但主要也是看心情。 至于评点,一开始来科学网的时候是比较低的,几乎一看到不同观点就评。但是现在的评点已经大大提高了。偶尔会在熟人那里评论几句,陌生博友那里除非非常非常地感兴趣才会探个头出来。 不过我发现有人几乎就完全不评了,要评就直接在自己博客里说话。我觉得这种方式不错。
个人分类: 杂论|165 次阅读|6 个评论
艺林撷英:拜读李成跃老师佳作《我已做不了诗人》
pww1380 2011-2-18 13:59
艺林撷英:拜读李成跃老师佳作《 我已做不了诗人 》 杨文祥 只有成为社会良知与人世间真情的主人,然后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参考文献: 1 .李成跃. 我已做不了诗人 . http://blog.gmw.cn/u/laoli08/archives/2010/267895.html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海泛舟系列:刘庆丰老师咏羊诗鉴赏
pww1380 2011-2-1 23:26
揭示真相,探求真理,体现的是学者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一旦与文学艺术联姻,就会把生活的真相也揭示殆尽,成就一种横空出世撼人心魄的精彩。不过要欣赏庆丰老师的这一精彩一定要具有足够的科学勇气,因为生活的真相总是残酷的,残酷得令人绝望。 参考文献: 1 .刘庆丰. 来年又添垂泪娘 —— 回复李学宽老师 “ 慕小母羊更贴切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154do=blogid=407650 2 .刘庆丰. 汝还来世做羔羊? —— 调侃 “ 不慕神仙只慕羊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154do=blogid=407492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2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读孙学军博文《被地球人冤枉的病毒细菌寄生虫》
pww1380 2011-1-11 23:04
孙学军老师的博文《被地球人冤枉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用拟人的手法撰写, 幽默生动,普及与提高相得益彰,是一篇充满科学智慧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无论是否医学专业人士,如能拨冗读一读这篇科学散文佳作,必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 孙学军 . 被地球人冤枉的病毒细菌寄生虫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9991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3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诗--不需要解读
lxping 2011-1-11 13:39
好诗不需要解读 好的诗读上几遍就能打动人。一首诗如果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不能给人给人的心上留下一丝触动,即使内容再深刻也不是一首好诗。 以前学课文总是要拿作者的生平、写诗时的背景来解读诗,我个人认为没这个必要。如果从诗中读不出的东西我们就不要去加,作者写诗时对内容的安排自然做了最好的处理,需要表达什么自然会在诗中,解读就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诗应该表现美 我个人用美来衡量诗好不好,诗是应该传递给人的就是一种美。 美的韵律、美的内容,关键是内容,有时我们读一些翻译过来的诗,诗的韵律翻译的没有原文好不过我们依然会被打动。 我很难将诗与丑恶的东西放在一起,有些人用诗来写社会丑陋的方面,包括很多批判现实,这样那样的流派。用一个美的形式来写丑陋的内容,写得再深刻,我也觉得不堪入目。所以如果有人想比判什么揭露什么等等,请用杂文,请尊重诗这一方净土。
个人分类: @散文|3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拜读赫英佳作《望天》
pww1380 2011-1-5 19:16
在这里,诗人是整体人类的代表。人类不仅时时在接受大自然的拷问,也在默默地作自我的剖析与内省。 前者,是人与物的共同命运。而后者,只有后者,才是人的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 . 赫英 . 望天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0486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7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鲍海飞诗作《写给孩子的诗歌-世上有座美丽的桥》一得
pww1380 2011-1-4 15:51
让我们成年人用无私的爱,呵护孩子们稚嫩的童心。让孩子们纯真的童心,洗涤我们成年人被世俗所污染殆尽了的灵魂。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将真、善、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社会良知在这一充斥假、丑、恶的泥土中深深扎下根来。把这充满人间罪恶的现实的土地,改造成一个盛开人类文明之花的百花园。 于是,为孩子们,同时也为成人们写诗,很有可能是改善社会不良文化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尽管这是一种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社会改良方式,却也是一种坚定不移的韧性的努力。 在我的眼里,鲍海飞老师是一个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文明理念统摄之下的文明自觉默默地开展具有个性色彩文明教化的有心人。他不仅找到了上述这一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教化途径,而且身体力行,辛勤耕耘,致力于此。为此,他理应受到一切有思想有良知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尊敬。 为了孩子,为了民族的未来,同时也为了我们成人自己能够拥有一颗求真、向善、唯美的心灵,向鲍老师致敬。 参考文献: 1 . 鲍海飞 . 写给孩子的诗歌-世上有座美丽的桥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9053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37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试解赫英老师的《一瓶白兰地》
pww1380 2011-1-1 09:02
国外月亮未必圆, 美酒还是老白干。 异域雪地寒彻骨, 故乡土炕梦更甜。 中外交流勿忘本, 文明互动开新颜。 仰望星空寻北斗, 回看寰球是家园。 参考文献: 1.赫英. 一瓶白兰地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9321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喜读青年学者吉宗祥的博文《论生命意志和生活意志》
pww1380 2010-12-20 23:41
青年学者 吉宗祥 的博文《 论生命意志和生活意志 》是一篇讨论生命哲学的文章。(注:我的哲学观中的生命哲学即有些哲学研究者理论视野中的死亡哲学)吉先生的 这篇文章既有较高的理论深度,也很有学术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日后如有空闲,考虑写专文与博主共同探讨。 作为一位青年学者,博主的思想很有深度,具有优秀学者的学术素养,日后在理论上必有建树。 参考文献: 1 .吉宗祥. 论生命意志和生活意志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7271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3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鲍海飞《写给孩子的诗歌-下雪啦!》有感
pww1380 2010-12-18 14:09
能够给予孩子美好心灵和真善美的熏陶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有这样父母的儿童是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儿童。 只有拥有一个伟大父母群体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未来不仅在我们的手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更在我们与自己的子女在精神层次的互动之中。 参考文献: 1 . 鲍海飞 . 写给孩子的诗歌 - 下雪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092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9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贾利军先生的《道德经 第三章 解读》
pww1380 2010-12-16 22:11
针对社会现实的《道德经》解读,不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极大的说服力。 欣赏! 参考文献: 1 . 贾利军. 道德经 第三章 解读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5703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建诗作《心语星愿》评点
pww1380 2010-12-12 12:07
是青春的活力,点燃了激情、梦想与明天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李建. 心语星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240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