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感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
ghzcljz 2018-9-19 11:22
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 《诗抄》连日展视窗, 读罢平添泪万行, 粉身碎骨心似铁, 吊民伐罪笔如枪。 忧时字字皆悲愤, 唤众篇篇最激昂, 躯壳纵填沟壑去, 精神犹在海天传。 河山栉比换新装, 饮水思源岂可忘, 领导必须由我党, 斗争方汉挫强梁。 人民跃进心无二, 先烈牺牲志已偿, 珍告一声安息吧, 迭篇不断放奇光。 李琳 1973 年 5 月 6 日
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触
Fangjinqin 2015-4-25 12:01
感触 删博禁博时发生, 操手根据须考验。 运动裁判要分清, 打击报复需避免。 博主协会齐考量, 知识产权应优先。 共建和谐科学网, 莫让中华负世人。 2015\4\25
个人分类: 诗词欣赏|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路(二)
zxc12120 2014-5-15 15:21
前几天和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聊,倾吐了一下自己内心的小不平衡。上学期刚开始工作,主要工作就是带物化的实验课,分到我手下带的是五个班,其中四个班是短学时班,就是我只带他们做六次实验,一周一次,总共加起来的相处时间仅仅为三整天。五个班的学生,总共也有一百六七十人,但是只做了两三次实验后,他们每个人叫什么名字我基本都记着了。这学期一开学,经常在校园里遇到曾经带过实验的学生,但是。。。有的学生会喊我一声,但大多数就那么走过去了。。。可能因为刚工作,对第一批学生的印象格外深刻,并且,自认对他们还是挺好的。所以,内心真的是有些小失落。。(为曾经的自己可能伤过老师的心而悔过。。。)同事安慰我,这就是刚开始,后来就习惯了,并且慢慢带的学生多了,也就不记得那么多人的模样了。并且还是会有一些特别粘人的学生,会记得你的。 周一去高密上课,每个班的学生特别多,将近40个。下午的实验课,这个班的学生学风不错,比较认真,做实验也很麻利,所以大多数学生集中在一起做完,等着我挨组检查数据、实验台、预习报告,然后签字打分。听着他们这个组叫,那个组喊的,自己也想加快速度,别让他们等太久。 等我按着顺序签到一个小女生面前时,都检查完了,我低头签着字问她“几号?”想尽快翻到点名册给记上分数。没动静。。我提高了音量,又问了一遍,“你是几号?”。。还是没声音。这时,她竟然不理我,转过头去问了她同组“她说什么?”听着此起彼伏喊我的声音,我有点着急了,可能让姑娘看出来了。她小声说了句,老师,我耳朵不太好。。。瞬间,我自己觉得脸红耳热的,真的是很羞愧。就这样,没耐心,考虑不周到,想让学生觉得你好,凭什么!我抬起头,看着她,提高声音嘱咐了一些她实验中及数据记录出现的问题。我已经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跟她说一句“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不要伤到她的自尊心。 所以,想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还可以,要学的,要做的,要留心的太多太多了。路漫漫,继续努力!
个人分类: 工作心路|8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无意看到的几句话,挺有感触,与大家共勉
热度 1 daishx08 2013-7-12 16:37
​傅雷先生为《约翰·克利斯朵夫》所写的译者献词: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 ​from 毛培宏(phmao)的个人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phmao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参加矿床会议有感
热度 3 xuyuexuyue 2012-10-28 14:53
前段时间在云南出完野外,近几日刚参加完第十一届全国矿床会议,对一个刚入门的研究生来说,是一段新鲜的体验,同时也对正在从事的矿床地球化学领域有了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在野外,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矿床、岩石,以及背景之中的很多美景;在会上,听到的是各方专家的工作成果。总体感觉,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都是涉及一些表象的东西,当真正谈到成因机制的时候,往往语焉不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叙述故事的角度和方法,丰富的同时,显得杂乱,很多时候听到的越多,就越糊涂。地质现象纷繁复杂,研究手段还在不断进步中,百花齐发的地质学界,让我这个刚入门的小生乱花渐欲迷人眼,实在是伤不起。思来想去,自己还是得多补补课,课堂与真正的研究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鸿沟。
2851 次阅读|7 个评论
申请自科基金选题时的感触
热度 1 After50 2012-1-8 09:23
申请自科基金选题时的感触 寒假二十多天时间可以自己安排自己做几件事,如汇编一本著作的素材、制作一门新课的课件、撰写一份基金申请书、出家旅游观光等等,有不少选择。写书是最苦的活、制作课件和备课可有可无、旅游需要心情时间天气金钱,利弊分析一下,还是先写份基金申请书来得实际,写书和写申请书同样费神,但后者中标了多少还有几十 W 经费可用,也算点业绩,何况带研究生没米万万不能啊! 为了了解近年自己熟悉领域已获批的课题情况,通过自科基金项目库一检索,哈哈,印象最深的感觉就是理工学绝大多数题目都是“雕虫小技”,没有什么“自然、基础”的味道,与自己想做的安全方法论类课题相距甚远。如果按安全方法论的选题来申请,肯定中标率为零。因为项目库中的课题负责人也都是评审基金的专家啊,你申请的项目与绝大多数评审专家的情调不一样,被枪毙的风险可就高了。哈哈,看来以推崇自由探索为精神的自科基金也不可能很自由,要是写基金申请书与写博文一样自由就好了。喔不,发博文也不是完全自由的。 基于此,自己的学术思想又不得不迂回到随大流的“雕虫小技”的工程技术基础上来。雕虫小技很现实,至少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一堆 EI 、 SCI 、 CSCD 文章,眼前对公对己都有好处,也皆大欢喜;可放眼几十年甚至只要几年,许多科研业绩、成果就为零,就将被浩瀚的工程和文山文海所淹没。如果科研是为了谋生,这再正常不过;如果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这可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的“自然科学基金”已经基本沦为“人为工程的科学基金”,远离了 NATURAL 含义。 人有时多想做点理想主义的事,可现实总让你回到现实中来。 理想主义者绝非正常人也。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3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文献偶感
热度 1 redrum 2011-8-3 20:23
今天读了一篇新的ACS Nano :《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u–Pd Nanoflowers 》( DOI: 10.1021/nn201161m ),受益匪浅。看完后小有感触,那就是做科学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自信。文中作者成功地合成出了形貌很新颖独特的以金为心以钯为瓣的纳米花,并进行了催化Suzuki偶联的催化应用。结果与一般的结构相比,催化活性却没有提高。一般说来,我们合成一种材料,总是想找到一种出众的应用,那么一篇文章也就出来了。如果所尝试的应用效果不好,一定大失所望,可能会就此打住并再去找别的应用,也可能会怀疑自己实验结果有问题,甚而有的人会牵强附会地说自己材料的优点。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他们详细地研究了催化机理,最后得出结论:该类型催化剂与形貌关系不大,并提出这一反应不适合作为研究结构敏感催化剂的模型反应,这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很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篇paper告诉我,科研,一定要灵活,要认真,要大胆探索,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啊。。。
个人分类: 随心录|35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行记-6 初来乍到
热度 2 qizhwei 2011-3-28 08:16
来匹兹堡已经有半月了,有一些感触。 英文单词Escort, 以前我们小组打算用Escort作为论文题目,但经国外同仁指出,这个词不合适。学校提供一个Shuttle and Escort服务,就是下午6点半后有校车接你回家。但也存在Escort Service的说法,这个就和学校的校车服务有很大的差异了。 关于手机,因为国内带来的手机无法用,结果到这边发现很难找到能够使用国内sim卡的中文手机,在att找了半天,就发现iphone是可以的。最后买了个iphone。所以国内确认是否为3频手机很重要,否则一开始过来无法打手机了。 这边的人很信任, 邮寄到家的大件东西就放到家门口的马路边就可以了。 不过银行系统有点落后,如果存钱,是放在一个信封袋子里面,然后晚上有人把这个钱转到你账上。 收垃圾也很有意思,每周收一次,分可回收(蓝色袋子装),和不可回收(白色袋子)。 蔬菜很贵,一个茄子大概1斤,2.4美元。所以这边的自助餐中,蔬菜也很少。米也比较贵,除了中国店,在老美的超市里面,米是一罐或一袋买的,几斤多,也要5-8美元。反而是肉看起来便宜些。 这边的上课很有意思,ppt基本上是辅助用,很多时候是在黑板或投影下亲自演算的,所以学生也比较认真,并随时交流。有一个图灵奖得主讲算法,不用电脑,不用书,就直接在黑板上写了。虽然上下课的时候很吵,但一旦课程开始,大家很有纪律,并做笔记。 老师从来不维持课堂次序,也不点名什么的。虽然有时一些人来得比较晚。 学术讨论基本上按照某个论文,由某一个博士生在黑板上讲这个论文,大概是什么意思。主要是手写,可能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思路。而我们一般很依赖ppt,虽然是偷懒了,但很多时候一些细节就跳过去了。
个人分类: 杂感随谈|37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0915 金小伟 幸福来自 深切感触 简单享受 自由思考
readnet 2010-11-29 21:55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幸福,感触,享受,思考,被需要,科研,金小伟,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学者金小伟 发表于2010-11-28 19:33:59 查看评论 :8 │ 浏览:36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品味休闲 堂吉可德之精神 记住,要有精神。你不要衣冠不整,邋邋遢遢;更不要吃大蒜和葱头,让人家知道你身上有这股味,就知道你是个乡巴佬。吃饭的时候呢要慢,不要狼吞虎咽,说话的时候要稳,更不要多那么多歇后语 。 -------- 堂吉可德 好久没看电影了,打开了前段时间刚下的《魔侠传之堂吉可德》,本来是想看看调节一下心情,没想到看了之后却让人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姓唐名吉自可德 一匹瘦马,一杆铁枪,一摞通关秘笈;心怀美人,裹挟桑丘,带着游侠的终极梦想 斗凶战恶,追花逐月,于江湖上演一幕幕传说。影片用了近乎荒诞的手法演绎了一个怀揣游侠梦想的小人物实现理想的曲折之路。 不管这是一 出荒唐的人生悲剧?还是一场欢腾的游侠梦境?也许它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欢笑和感动。 与父母期许的矛盾,现实社会的黑暗,他人嘲笑的眼光,权贵势力的打压.....这一切的困难,似乎是我们每一个像唐吉这样的小人物成长道路中必不可免的阻碍。或许当初的我们也曾像主人公一样的坚持甚至一样的多少有些偏执,可是多年以后,谁又还记得自己儿时想象中长发须眉,倚剑凭栏,除暴逞强,济世安民的那个理想。是的,我们应该记住那句要有精神,不应该为了生活所迫、为了现实压力而放弃理想,因为梦想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我一直觉得那些天才眼里的世界总是和我们不一样,或许他们有自己对世事的评判法则,有自己的思想精神空间,甚至不一样的物质空间,虽然我们所见到的同样的事物。很明显,我不是天才,自然没法看见他们真正的世界。可是现实中的一些天才总是以一些让人觉得近乎觉得不可思议以及有悖常理的方式演绎他们传奇的生活(这里我突然很邪恶的想起了一个大学同学)。天才也往往都是孤独的,所以也才有了电影中主人公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孤房泪如雨 的惆怅。不过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与他人不一样的思想与物质空间以及长期对孤独忍耐才使得他们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有云古来文人皆清高,难言褒贬,而今有影评遂可写,莫论好坏。寥寥数字,不能尽言,若幸有阅,全当搞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331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20 推荐人: aqutox lovelili jizx971 hcy98765 guzhujun liismy qlms toxicity senvyking yatou lixuekuan BaoHaifei ljry8044 yonglie jinsblog outcrop HORSELUKE famingkuang Mount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axinra 这片好看吗?我看豆瓣上评分很低啊 博主回复:呵呵,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我看着还行,打发时间,算作休息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zx971 很喜欢这个人物,曾经读过原著。看到结尾的时候,竟然像读《红楼梦》那样,哭了起来! 《堂吉歌德》是我最喜欢的国外名著之一! 博主回复:电影遵从了原著的精神,但在效果处理上用了无厘头甚至荒诞的手法。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clblanksky 姓堂名吉字诃德;对,在你们眼里,我只不过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 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 是要有人去做的,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了,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 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 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危难不会袖手 旁观,坚定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没错,我是来送死的,但是为了翠花姑娘,为了这条街上 的所有人,该来我还是要来的。说得很震撼~~ 博主回复:哈哈,您也看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ORSELUKE 昨晚看完电影,今日又阅博文,幸甚。 德不孤,必有邻,善。 博主回复:谢谢关注,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xj818 周末看了,虽然网上劣评如潮。但还是觉得尚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了。在武林高手纷纷隐匿的京城出现一个疯子,那些身怀绝技的高手到头来被他的狭义感动,自动拥护他,支持他。有人解释过侠这个字,是一个大人夹着两个小人,保护他们。这就是侠,也有人说,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爽,就是说一个人做的事情他很爽。不管怎么说,侠与武艺关系不大,侠之大为精神也 博主回复:解释得非常好,赞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y88093139 肝脏70岁开始老化,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老化进程的器官。英国莱斯特皇家医院的肝外科顾问大卫?劳埃德解释说: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他称手术切除一块肝后,3个月之内它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肝。如果捐赠人不饮酒不吸毒,或者没有患过传染病,那么一个70岁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 只要杂食和控制饮食,就可治疗机体没有老化,因高血脂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就可自愈或治愈的疾病。 百岁以上的人,百分之百的都是瘦子,肝功能正常。相反,不仅是百岁以上的人没有胖子,甚至肥胖是造成的脂肪肝、高血脂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病残或早亡的根本原因。肥胖造成的脂肪肝、高血脂都是肝功能不能使糖、脂肪、蛋白质随着身体的需要而转化所造成的疾病,因此脂肪肝、高血脂都是人为造成的肝功能不能正常工作所导致的疾病。所以是可预防的。 人的生命是有定数的,因此大脑细胞减少导致的疾病是不可治疗的。对大脑的抑制和干预这个治疗疾病的方向都是不对的。西药的生物制药是对机体结构抑制,对人的长寿是没有帮助的。只能缓解症状而已,这个治疗疾病的方向都是不对的。 部分中医是对人体功能规律的探索,也就证明功能医学是科学的医学。证明中医的功能医学是科学的医学。我们推动机体功能医学是翻开了新的医学一页。中医恢复器官功能的生理制药,才能解决机体(器官)老化疾病,人才能长寿,这是现在制药公司迫切需要科学制药的新理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y88093139 人活着就要有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 对功能规律的探索可得诺奖,可在S、N杂 志上发表论文吗? http://www.dxy.cn/bbs/topic/18804036 为什么把我做人体功能规律的探索者的帖子隐藏起来 http://www.dxy.cn/bbs/topic/18820838 我发在心血管版的帖子 做人体功能规律的探索者 做人体功能规律的探索者 古语: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不做良相,变做良医。中医药食同源 每个人每天都有吃饭菜经历,谁都可能有总结自己健康的话,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说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医人。现在主流的中医学是哲学的中医学,是没有科研意义的。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探索生命活动规律(这是中医基础理论书的原话),而且更主要的是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规律的探索(占中医基础理论书的四分之一)。如:中医说的:恢复肾功能。恢复肝功能等等。现今科学时代,就应做对五脏六腑生理功能规律的探索者。 人按DNA孕育、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到死亡是大脑从精确定时定量分泌激素调节机体到逐渐减少的结果,因此这个期限是有定数的。这个定数就是DNA它所决定的,就是大脑里的结构所决定的,那大脑是怎么决定的呢?生理学内分泌章第一句话: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它是对正常人体认识的阐述,它是人体功能规律的阐述。 揭秘人体各器官衰老时间表,有 大脑20岁开始衰老,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所造成的疾病是生命的定数所决定了的,因此大脑细胞减少造成的大脑老化疾病,是不可治疗的疾病。 事实上大脑细胞之间缝隙的功能退化对人体造成的冲击最大。大脑细胞末端之间的这些微小缝隙被称为突触。突触的职责是在细胞数量随我们年龄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在细胞之间正常流动。 所造成的疾病是因大脑(激素和神经)不能指挥,所造成机体老化疾病,因此是可能治疗的疾病。 现在有些疾病是大脑(激素和神经)能指挥,机体没有衰老的疾病,是可自愈的疾病。 所以人体疾病基本分为大脑细胞减少造成的疾病,这是不可治疗的疾病;机体衰老疾病,是可能治疗的疾病;机体没有衰老的疾病,是可自愈的疾病。这三种疾病。 标题: 发表评论人: 1123 ip:219.148.89.*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行为像堂吉诃德,几乎是对一个人做出的最高评价。 记录总数: 8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金小伟 发表于2010-10-21 11:14:15 查看评论 :23 │ 浏览:198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中国特色 一个博士生的毕业致辞~ZZ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 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十年前,我身高170cm,十年后,我身高还是170cm;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 是知识?不是。是美女?不是。而 是 钱 。 在我的脑海里, 钱 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 ,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 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 。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 钱 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 钱 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 钱 ,也从没在地上捡过 钱 ,所以 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衷心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我在这十年之中不忠不孝,没有让他们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他们还不停的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经常问我缺钱吗?所以我相信亲情。我从不要他们的钱,我不想看到一百块钱,就想起几百个鸡蛋,几百担猪草,几千个红砖。 衷心感谢我的五个姐姐,是她们陪我度过快乐的童年。她们美丽纯真的少女时代唤起了我对异性的尊重与渴求。她们在我求学的十年中,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生活,要我多吃点,给我寄钱,我也一直拒绝她们。这十年里,她们在广东的毛织厂、制衣厂过着非人的岁月。我不想看到那种用血、肉、生命、青春换来的东西。十年前,她们还是花一般的容颜,十年后,当她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已经不相信她们就是我的姐姐了。 最后,我要感谢与我相茹以沫的女友博士,我们以总共不到600元的月收入,在上海和杭州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生活了5年。这5年里,我没有给她买过像样的礼物,而她却无数次在我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给我寄来她省吃俭用的钱,我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我相信爱情。我无法明白她以275元的月收入,居然还可以救济我,或许她那纤细、苗条的身材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 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47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38 推荐人: chongyangzi liuysd hcy98765 QFL aqutox liismy toxicity guzhujun BaoHaifei tangchangjie xiangzr1969 senvyking sweety entangle cllipe 赫英 shg lhj701 yyhsci yonglie boxcar jizx971 thickdoor lvxf2010 lanchong metanb Mount KONGX wensz902 hjf306 hefery aging00 hejunsun dechang cjwxslw caotiansheng feichen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FL 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 =========================================== 这句似乎有点逻辑不通。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jiaLi 恭喜你!懂得感恩的人是值得让人尊敬的人!二十七岁就能博士毕业,很厉害! 我也从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想起来这六年多付出最多的就是父母了,不舍得吃穿,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在供着我读书,他们这几年老得特别快,想起来就心酸。。。 呵呵,祝你生活越来越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uqingzheng 你是想控诉自己的凄惨遭遇和社会的不公吗? 仔细阅读全文,发现,你是全文里最幸福的人!珍惜吧!感恩吧! 少发些牢骚,多挣些钱!才对得起所有爱你的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unbukuan 人生!命运!加油!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weety 小丁向你致以革命的敬礼,祝贺你完成博士学业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uanli2010 想起了自己三年前毕业的日子,提交博士论文的那天,为了赶时间打了的,送文稿的路上居然在出租车里睡着了!那五年常常独自骑着单车深夜看星空的日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转载的 ip:123.118.205.* 早就看过这篇文章,博主为什么不标明是转载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身高对不上呀! 俺们看过博主上台领奖的,身高肯定远不止1米7。 博主回复:转载的,我还得一年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不错不错 ip:58.247.231.* 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原来比上次爆料出来的指导80多个学生的导师还要牛的导师在这里?有泄密嫌疑哦,不知文章的始作俑者是那位兄弟。 致谢还真长,前半部分感觉有些嘲,后半部分还是挺感人的,亲情还是高于一切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ngcbxue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hickdoor 写的真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vxf2010 国家才不管你是不是人才,国家只管某些人,写这篇文章未必就是消极抱怨,也许只是直抒胸臆而已,还是努力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anchong 深有感触,本人博士毕业时间也不长,现在生活好多了,到底是值得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hangjx20213 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大学生,也没想过考博那么大的目标,但我仍受益匪浅,因为十年前我是一中学生,一个无忧无虑的中学生。而今我是一个大学生,为个工作而发愁的大学生。我从不认为自己不行,只是认为别人做得比我更好,所以自己就不敢不努力,争取缩短差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ingqing83 人家是转帖。ZZ就是转帖的意思,一群无知的人。 标题:主题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发表评论人: 已删除 此评论已被科学网删除! 标题:主题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发表评论人: 已删除 此评论已被科学网删除! 标题:主题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发表评论人: 已删除 此评论已被科学网删除!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efery 好文章,读着很感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echang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难与共,而死于安乐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jwxslw 很感动,真实地反映了一部分博士的生活,还好国家现在对博士的补助多了些,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拥有了扎实的知识,一切都会改变!!!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潇潇 ip:159.226.240.* 很感动呢,也觉得心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回头看看,我们只不过是最初的时候太不把挣钱当回事儿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aotiansheng 字里行间,看出博文作者的志向、睿智,我也是吃过不少苦头的人,你那点和我比较起来,不算什么。我要说的是,不经历风雨苦难,怎能有彩虹?我相信你有出息! 我们千万不可产生怨天尤人的想法(你没有!),重要的是,我们一旦能为大众做事的时候,要尽量设法减少像你、我这样曾经有这样境遇的人! 记录总数: 23 总页数: 3 当前页: 3 9 3 4 : 学者金小伟 发表于2010-11-29 20:17:21 查看评论 :0 │ 浏览:9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科研生活 既然这么穷,为什么没去赚钱,却来搞科研?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 ( 英文原帖 ),后来一搜,发现很多网站都相继转载过( 人人网 , 北大新媒体 , 留留学 , 寄托家园 等等),并且从对帖子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这对很多年轻人的人生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据统计,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国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招生数从 1982 年的 1 万多人发展到 2009 年的 46.5 万人左右;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从 1982 年的 5 千多人发展到 2009 年的 30 多万人;到 2010 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达到了 180 多万。同样,研究生老师的数量也在以相似比例的数量不断的增大。但从数据上来看,硕士,博士,教授,博导的数量似乎越来越多,这样容易造成一个误解,搞科研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现实中却往往相反,越来越多的 研究人员 ,搞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少,很多以项目为依托的工作说到底是为了获取最大的 剩余经费 ,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拿很少的经费去踏踏实实做一些有突破性的研究。每天想把技术变钱的人不会成科学家,而是工匠。因此,并不是以科研为名义工作的人越多,能静心做科研的人就越多。由此做科研的目的其中的一部分也是为了赚钱。 研究是有钱,有闲,吃饱没事干的人干的事,只有有兴趣,又有钱的人,才能真正搞点研究。的确,从前人科学家产生的家庭背景来看,基本是有钱而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人,想鼓捣点东西解闷,就搞科学研究了。报纸上有时会说那些农民发明家,发明了某某很高级的东西,一方面这说明民间智慧是无穷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能够花那么多时间去拨弄这些的人,毕竟是少数。那需要太多的坚持和家人的支持。从现在情况来看,科学家的出身,除了一部分家庭条件本身很优越,受家庭传统观念影响而去做科研的,还有一部分是家庭出身贫寒,从小只能靠读书去改变自己命运的。对于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读书或许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大学毕业生,家庭条件好的,大学毕业之后父母托关系帮助解决工作,没背景的又找不到工作的只能考研;硕士毕业,家里有关系的可以留京,可以买房,可以出国,条件差的,要嘛回老家,要么继续读博,企图博士毕业以后能有点更高的工资,梦想能哪个单位分一间临时房。所以并不是因为为什么这么穷还跑来搞科研,而是正因为这么穷,所以这个文凭对我们才显得弥足珍贵,也只能靠科研才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有更多的价值。对很多人来说,从来没敢妄谈什么科研,我们只是做点试验混口饭吃。在中国毕竟穷人多,首先想挣钱很正常,只是用的方式的不同。 Science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one does not have to earn ones living at it. 或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就想到这么多,以上评论仅属个人浅薄观点,欢迎各位前辈同仁补充,拍砖)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69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8 推荐人: outcrop aqutox guzhujun lixuekuan liismy lovelili toxicity hcy98765 记录总数: 0 总页数: 0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金小伟 发表于2010-7-23 22:06:49 查看评论 :1 │ 浏览:59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中国特色 中科院力学所怀柔基地遭暴力拆毁 被拆迁的试验基地 7月17日上午,北京市怀柔区中科院研究生院新园区,力学研究所试验基地的实验室等房屋被拆毁。怀柔警方已介入调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今日在其网站发布声明称,7月22日至23日,该试验基地再遭持续地肆意毁坏。声明称,此次试验基地被毁,初步统计的国有资产直接损失高达1700余万元。 声明指出,2010年7月17日上午,试验基地的保安人员被一伙不明身份人员控制,失去人身自由。在此期间,共计9处房屋被大型铲车与推土机夷为平地,一批重要的科研装置和设备被砸毁掩埋。2010年7月22日至23日,该试验基地再遭持续地肆意毁坏, 钱学森 先生回国初期指导研制的科研装备等大量历史性文物、国家973项目试验装备、国防重大科研任务的仪器装置和备件等以垃圾的名义被清除出场,值守该试验基地的工作人员深受刺激入院治疗。 声明称,该试验基地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是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为中国两弹一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目前,该试验基地正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此次试验基地被毁,初步统计的国有资产直接损失高达1700余万元。一批中国现代科技史上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被肆无忌惮的捣毁和清运,一批国家级的重大科研任务被迫停滞。 声明指出,事件发生后,力学所已经在第一时间向中科院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了汇报,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力学所参与试验基地建设和两弹一星攻关任务的院士和科学家们悲愤交加,全体科研人员极为愤慨。 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声明 我们以沉痛和愤怒的心情正式宣告,我所怀柔试验基地遭暴力拆毁,钱学森先生回国建立的首批实验室被夷为平地。 2010年7月17日上午,试验基地的保安人员被一伙不明身份人员控制,失去人身自由。在此期间,共计9处房屋被大型铲车与推土机夷为平地,一批重要的科研装置和设备被砸毁掩埋。2010年7月22日至23日,该试验基地再遭持续地肆意毁坏,钱学森先生回国初期指导研制的科研装备等大量历史性文物、国家973项目试验装备、国防重大科研任务的仪器装置和备件等以垃圾的名义被清除出场,值守该试验基地的工作人员深受刺激入院治疗。 该试验基地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是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为我国两弹一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目前,该试验基地正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此次试验基地被毁,初步统计的国有资产直接损失高达1700余万元。更加令人痛心的是,一批我国现代科技史上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被肆无忌惮的捣毁和清运,一批国家级的重大科研任务被迫停滞。 在我国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下,在中国科学院这一神圣的科学殿堂,发生了如此野蛮的暴力事件,令人震惊!力学所参与试验基地建设和两弹一星攻关任务的院士和科学家们悲愤交加,全体科研人员极为愤慨。炎夏似隆冬,白昼如夤夜是我们此刻共同的感受。 事件发生后,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向中科院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了汇报,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我们要相信党、相信组织,让我们一起期待法律的公正判决! 请全体职工和学生克制情绪,保重身体,克服困难,团结起来,勤奋工作,以实实在在的科研工作报效祖国,告慰钱学森先生等的在天之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010年7月23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675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3 推荐人: hcy98765 liismy dulizhi95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安博士 俺们写了一个四幕话剧,还挺好玩,欢迎浏览 《中央研究院力气所领导:我们一起到庙里哭太爷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006 记录总数: 1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金小伟 发表于2010-12-16 14:37:05 查看评论 :16 │ 浏览:3168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科研生活 有多少SCI值得等待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 常常后悔没能把你早些投出去 为什么天天试验到最后还是毕不了业 是否我们总是俳徊在科研大门之外 ............. 而我渐渐明白你仍然是我不变的伤害 有多少试验可以重来,有多少 SCI 值得等待 当博士读到昏天暗地是否还有勇气去谈科研 又到了年底,过了年就是博三及以上学生考虑毕业的时候了。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准毕业生最为头疼的,年终考核,课题汇报,来年项目申请,还有最让人揪心的文章。刚好昨天是我们实验室的年终考核汇报,听了很多毕业生的汇报,有很大一部分人做了大量的项目工作,也积累了很多的试验数据,却始终没来得及整理发表成文章。不可避免的,评委老师都问到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没有文章怎么毕业。文章或许是每一个将要毕业学生最大的伤痛。科学院大部分的研究所的博士毕业基本都要求至少两篇 SCI 文章,对于个别研究所,个别课题组可能要求更高,体现在更多的数量或者更高的影响因子。面对这种情况,可能的结果只有两种;第一是草草完成文章,投一些质量比较低或者有合作关系的期刊(比如一些国内 SCI 期刊成了广大毕业生的福音),用以达到毕业的要求,却造成了一些很好的数据和资源的浪费。第二就是选择延期,在完善工作任务的同时,正常的整理发表文章,于是则开始一轮漫长的投稿 - 修改 - 再投的过程,可能是一年,可能更多。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老板们申请的课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限制,招收博士生的数量并没有正比例的增加。造成的结果就是将有限的研究生人员投入到无限的项目完成工作之中。甚至有的博士生同时参与好几个项目的工作。这样博士研究生在兼顾自己研究内容的同时,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用于项目的完成上,这样以项目为依托的研究可能会获得很多的基础数据,却很难做的深入透彻,而且时间往往成了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能用于挖掘自己研究,阅读文献整理文章思路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了。其次,对于一些应用性强,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却创新性较低的研究,比如一些基础数据的累积工作,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工作。虽然有大量的数据,却很难挖掘深度达到 SCI 文章发表的要求。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研究生的个人方面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如英文写作能力,刚进入实验室对课题组研究的了解熟悉过程,培养单位要求必修的课程内容,以及英文投稿过程中漫长的等待等等因素都影响了一个学生毕业的进程。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种脱离了博士生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现实意义,仅仅依靠 SCI 数量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达到博士毕业要求的考评制度是否符合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另外对于大量的项目任务,是否可以考虑聘用一些项目工作人员来完成基础数据的获得,而博士研究生则可以依托项目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实验的设计,文献阅读,数据分析以及文章的撰写上面。或许我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以上观点仅代表了个人的浅薄之见,也只是就自己所了解的很窄的领域,没有针对某个单位,也不针对某个个体,我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东西。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416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37 推荐人: jizx971 aqutox sweety lovelili 孙学军 guzhujun liismy senvyking Wuyishan toxicity xupeiyang xuqingzheng xqhuang lixuekuan sfguo mullergw Bobby boxcar lhj701 book xusuowen AllenYLH 刘玉平 gistian liudongyang aging00 sjgu peng75463 beiyantom wangdh ICF2009 runasun xxq caojian123 yatou 赫英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oxicity 赞同,博士毕业的考评制度确实值得深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itzhj123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fanpx ip:58.240.34.* 外聘是可行的,但是却是经济上不划算的,所以没有老板愿意做。博士生作为免费的劳动力,能干很多事,效费比最高。 博主回复:不做评论,你懂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oc123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llenYLH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ngzr1969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ingng2357 发表一定档次的论文可以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参考。但是,现在的评价体系造成的结果是答辩委员会把自己的脑袋长在SCI的头上。如果答辩委员会判断不出一篇论文本身是否够博士毕业水平,这些委员们是否失职或水平太低或偷懒?否则还能有怎样的解释? 博主回复:有道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ichael918 最可气的是硕士也要求发文章,真正做项目搞研究就一年的时间,能写出啥水平文章,能做出点实际的东西就不错了。。。 博主回复:硕士出去基础课程学习的时间,用来做实验的时间确实很少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ingweibu 主要是SCI是老板的需求,大老板好容易混到不需要SCI了,小老板还需要啊,但是你的工作小老板只是挂名,最多第二,通讯是不可能啦。所以小老板只好让你做数据,他也好交差不是,现状如此 博主回复:说到底还是考评机制,小老板升职称也要看SCI,他们不比我们好过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ciencebest ip:117.8.194.* 我建议多找找自身原因,发不出SCI论文往往是基本科学训练和思维不到,这恰恰是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博主回复:的确个人方面有原因,可是有什么依据可以证明发了SCI基本科学训练和思维就到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ICF2009 我的做法是,不让研究生尤其博士生直接参与项目工作,而是研究项目中隐藏的科学问题,这样他们可以安心做研究,我们单位要求只要有一篇IF3的文章就行,我觉得当研究生的工作做到位时自然就有文章了。 博主回复:徐老师讲的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工作做好了文章肯定也会有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oifaint 实际上真做了工作的话,发SCI总是不难的。除非你非得出Science,Nature,把别的都称为垃圾然后鄙视垃圾文章。 当然,硕士另说。 博主回复:所以隔行如隔山,您是不了解一切领域的实际情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eersheen 发SCI难,其实不是我们做的差,而是我们英语非母语,写的不好! 我最常看到的评语是: In its current state, the level of English throughout your manuscript does not meet the journal's desired standard. There are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errors and instances of badly worded/constructed sentences. Please check the manuscript and refine the language carefully. 博主回复:我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eersheen 呵呵! 谁让我们是土鳖! BBRC没提这个意见将我拒了,BBRC说: After a careful review of your manuscript, I am afraid that we are not able to accept it for publication in BBRC. As you know, this is a rapid communication journal and not all submissions, regardless of their merit, are suitable for this format. Our standards are increasingly high, and in fact, approximately 80% of submissions do not meet our criteria. In this case, we have found that your manuscript represents sound science, but may not be of high enough interest to our broad readership. We receive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submissions to the journal, and unfortunately cannot publish them all. 以上意见是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说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eersheen 其实,ENGLISH好的话,BBRC也不会拒的!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ingqing83 我都悲剧到4年级了。 记录总数: 16 总页数: 2 当前页: 2 9 3 4 : 燕园北大校史馆南侧的 《唐吉柯德》作者 塞万提斯雕像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6541 次阅读|3 个评论
《老马家的幸福生活》一点都不幸福
热度 1 lightw626 2010-11-6 12:42
本来是随便看看的,没想到给我很多感触。故事就是将许许多多的矛盾集中体现出来,但编剧给了老马家太多的矛盾,看着真觉得老马家一点都不幸福。下面就来说说老马家的几个人的生活吧: 首先是大女儿马拉,毕业当护士救了莫文晖两人谈恋爱怀了孕结果老莫的有钱姑姑不让结婚硬是把两个人给拆开了,马拉恨老莫爱财离开北京去了日本辛苦打工认识并爱上了已有家庭的刘坤,两个人理智地对待了感情,但就在刘坤即将回国的前一天,由于打工过劳在地铁里面睡觉的时候心脏病突发死了。 刘坤的死给我很大的触动,刘坤很年轻大概25-28之间,家庭负担很重所以在日本一天打3份工,不舍得花钱租房子每天拎个包装着衣服毯子牙刷在地铁里面睡觉,他很珍惜他已有的家庭也喜欢马拉最终选择回国,却在异国丢了小命。对于他的死,我感到惋惜和痛心。 对于老莫,我可以理解为何他不敢违背姑姑的意见-穷怕了怕穷。后来他有钱了,千方百计地对马拉家的人好,对马拉好,最终以诚意重新成为马拉的感情归宿。 然后是老马家的马鸣和马风,一个学习好,一个义气冲动,马风因为误杀了人离家逃亡在外风雨飘泊吃了不少苦,马鸣成绩优秀考上大学毕业后因为表现出色性格谨慎成为副区长。这两个兄弟一个简单耿直草莽义气、一个深思熟虑行事谨慎,刚开始我觉得马鸣挺怂的,做事瞻前顾后、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也没有勇气去承担责任,也许这和他被马家寄予了厚望不能出任何差错有关吧,后来他做官到是一直两袖清风、但又令我觉得有点过于耿直不灵活,但是从结尾看编剧对于他这一点是肯定的,让他闪过了官场的漩涡得以保全,并且最后剧中老马家是个团圆的好结局。 如此多的遭遇后老马家终于迎来了一点平静安逸的生活。所以老马家的幸福生活这个名字只是指这个结局而已。
个人分类: 电影电视剧|22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眸09心荡漾
yuelugj 2009-12-31 15:43
回眸09心荡漾 刘继顺 2009-12-31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09年将被永远地定格在2010年的门槛前。 回眸2009的历程,有艰险,有挑战,有汗水;也有坦途,有机遇,有收获。 2009年的矿业市场,可说是从山穷水尽走向了柳岸花明。 年初众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多是黯淡无光,哀乐盈耳。 09凭槛眺矿市(2009-01-02)的博文却道 : 站在2009的年槛上,作为矿业人的我,对2009年的矿市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希望当矿产品库存渐渐降低时,矿产品价格的回升是不言而喻的。不是在09年6月份,就在年底,或在明年! 可不是吗,今天长江金属现货交易市场:1#铜 58950元/吨;A00铝16580元/吨; 1#锌 20325元/吨; 1#铅15,975元/吨; 1#锡126750元/吨; 1#镍141500元/吨,为2009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9年,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教书育人和讲学;二是将自己对成矿的理解和对矿床成因的研究成果,付诸于找矿实践。 双脚印到之处有: 云南的昆明、东川、巧家、会泽、昭通、鲁甸、金平、元阳、蒙自、临沧、云县、广南、保山、昌宁; 广西的南宁、柳州、罗城; 广东的广州、珠海; 浙江的宁波、奉化; 湖南的溆浦、怀化、洪江、新晃、株洲、茶陵、祁东; 四川的宁南; 内蒙的赤峰; 青海的西宁、都兰; 湖北的武汉、黄石、大冶、阳新; 新疆的乌鲁木齐、喀什、阿克陶; 重庆;上海;北京;重庆;西安;郑州;深圳;香港; 还有印尼的雅加达、西爪洼; 柬埔寨的金边、桔井。 大多是在山上,是在井底,或是在沟中...... 2009年的历程告诉我们: 没有下不到的沟,没有爬不上的顶。 遭遇不幸时,惟有激情和奋斗,当迎来雨后彩虹!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特对帮助、支持和关心过我的亲友师朋,致以诚挚的谢忱! 祝愿大家在2010年里,春风得意马蹄疾,鲜花绕身百事顺!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6558 次阅读|7 个评论
神七问天,我收获了地球
maxiaorong 2008-10-7 22:11
我一直在犹豫该不该写这篇博客,因为我要表达的东西和大家脑海中严肃而自豪的神七问天不太搭调,我只是想把大脑皮层的应激反应说出来。 记得神六升天的时候,我正好生病,在寝室躺着休息。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在办公室里看电视直播,那次我错过了。这次神七问天,我很兴奋,一直守着电视机。从发射到宇航员出航、返舱,都全程全注。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看到了那颗蓝色的星球 。我非常地兴奋! 仅仅只是看到了地球,为什么兴奋?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从小受两种教育:科学VS迷信;二是因为我空间想像力太差;三是因为我热爱钢琴曲《星空》。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是和外婆在农村长大的。外婆是典型的农村妇女,还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苗医,她的医术是草药加上所谓的咒语。所以从小就听着外婆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雷公电母、鬼神精怪长大,一直是有神论。直到上学了,我才知道原来地球就是浮在宇宙中的一个圆球。既然地球是圆的,从脚底下打个洞到地球的另一端,会掉到哪里去呢?当时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重力这个概念深入我心以后,我的心才踏实。 可是由于我的空间想像力非常非常地差,所以我一直不太能想像地球悬挂在宇宙中的样子,以及地表上的人居然可以像插针一样插在地面上,还可以到处走动不会走到地球的外面去。 后来,我听了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星空》,对宇宙的迷恋就愈发得不可收拾了。这首曲子个人感觉真的很空旷,就像满天星星点缀在星河,俏皮地眨着眼睛。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幻想自已飞到外太空,正在欣赏星空中的地球,仿佛看见地球和别的星星一样,对我眨眼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嘻嘻。 这次宇航员出舱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看到了他背后的那颗蔚蓝色的美丽星球。我被地球的美折服了。原来,真的像书里写的一样,地球是蓝色的,而且是很漂亮的蓝色!而且,我还发现真实的地球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把她想得太小颗啦。地球那么大,我看到的只是一条弧线而已。如果要达到我想像中的程度,不知道得远离地球多少光年^_^ 回到和科学有关的话题上来说,是科学让我实现了我的宇宙之旅,而且是像亲身体验一样的真实:) 看到地球的时候,我想到了一首老歌。我们真的该 感谢和爱护 这颗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 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 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 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 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 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我忠诚的爱人和朋友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这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 感谢生活感谢和平 感谢这一切一切真所有 感谢这美好的所有
个人分类: 感触|1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律·奥运闭幕抒怀
刘玉平 2008-8-24 23:45
奥运闭幕抒怀 北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对闭幕式将各有褒贬,小刺猬也不想多加评价。个人觉得,虽然场面略显凌乱,但依稀透出几分大气。另外,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场景,非常令人感动。 此时此刻,感谢奥运会、感谢五大洲运动员带给我们无限的欣喜、激动和回忆 草作七律以志(按《中华新韵》): 奥运闭幕抒怀 五环圣帜飘天地,世界骁英志莽鲲。 十六天天飞喜报,数百场场唱佳音。 拼搏竞赛决高下,握手话别述挚心。 盛会匆匆惜景去,何时人类共天伦? 图片来自搜狐网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5181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