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作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清华才女蒋方舟的作品其母尚爱兰代笔?
热度 14 Majorite 2012-1-28 07:11
清华才女蒋方舟的作品其母尚爱兰代笔? 造假造出一个个奇迹。但是,假的终究是假的,迟早被揭发、被曝光! 若蒋方舟作品真为其母尚爱兰代笔,这就是湖北又一造假丑闻! 清华大学应该认真核实调查,若属实,应取消其学籍。 领导有政绩工程、地方有形象工程、母亲就有育儿工程。你们能把兵娃子吹成雷锋,母亲能把孩子树为神童,放卫星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那位作假成性的院士带的一位大学生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奖,他说“感谢导师、感谢师姐师兄,没有他们我就不可能获这个奖”,内中含义,不要我说,大家知道。还是这位院士,把一位地大校友在美国加州河边分校一位老美教授指导的一篇博文拿到中国教育部获优秀博士奖,他变成这个博士生唯一的指导老师,脸皮厚嘛?培养学生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对科学严肃认真、求真求实求真理。所以说,这位院士是误人子弟。他自己得手骗个院士,总想把自己的实战经验授予学生。这年头,小学生参加竞赛的图画、书法、作文也都拼爸拼妈, 作假从娃娃抓起了。不择手段,捞名捞利,不要脸。 “对学术造假零容忍”迄今还停留在口头上,有人将之归因于文化,我却不以为然。寄希望窃国者惩罚窃钩者,不太现实,于是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窃钩者。只有得民心者得国,窃钩者自然不敢行凶作恶。 ------------------------------------------------------------------------------------- 蒋方舟,又一个假造的高人 文/广州老农 (万维网) 蒋方舟这孩子,我老早就知道了。据 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文章,且在广州某著名报纸上开过专栏。说心里话,看着这样骄人的成绩,除了让人感觉后生可畏之外,就是满心的妒忌了。但不管怎样, 在以前很长时间中,我是从来没有想到其成名的背后会有什么隐秘的。直到今天,当我无意中在某网站看到“飞鸟与恰克”网友的文章《蒋方舟作品为其母代笔》后,才忽然意识到这种可能。 “飞鸟与恰克”对其母亲代笔的可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主要的论据有三:“第一, 我不否认,天才是存在的,但那并不包括散文及小说的写作者。做为资深写手都 知道,散文需要很开阔的视野,小说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架构能力。而年龄太小的写作者,无疑不具备这个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年纪小的写手,常是因为有背 后推手的原因。比如,姚牧云。即便抄袭更改的能力,她也不具备,而是由其父代笔。第二,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作,八岁即在南方一些著名报刊上开设专栏,九岁即出书,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岁根本不识几个字,何况,孩子的视野和文笔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看过蒋方舟*** 岁时的专栏,不但涉及世界政治经济娱乐多个领域,其文笔之老辣,人情之练达,世事之洞察,绝不是出自一个***岁孩子之手,绝对是成年人而为。第三,倘若 我以上两点都不成立,那么,为什么做为一个写过那么多作品,头上有那么多桂冠的资深作者,为什么高考作文竟然不着一字?就算是看错了时间,高考看错时间的 概率几近于零,就算她正好是这几近于零的那几个考生之一,也不可能一字不写吧。” 由以上三个依据,“飞鸟与恰克”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她以往所有作品均为其母代笔,高考作文之所以不着一字,是担心没有其母代笔,写出来的作文,与以往风格层次完全不同,反而成为自荐进入清华的绊脚石,所以干脆以看错时间为由,不着一字。” 认 真研究“飞鸟与恰克”如上的言论,我认为其观点是可以信服的。首先,关于写做能力的问题,我同意“飞鸟与恰克”的看法。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写点小记 叙文也许是不太困难的。但如果真要写出象其专栏中的那些文字来,我真的非常怀疑其能力。那是需要非常多的社会和生活阅历的,而那种文字给人的感觉,似乎更 象她母亲的作品。而关于她高考作文一字不写的问题,其中就更有猫腻了。我不会相信她看错时间这种可能,而唯一可信的解释,应该是她根本不会写作文。 对马上要进入清华大门的蒋方舟来 说,被暴出这样的奇闻来,无疑如粪坑里被人扔进半块砖头,浑身上下是擦不去的恶心。但做为更象行政机构的清华大学来说,必然是不在乎这样的闲言碎语的。他 们相信天才,信奉有教无类,当然更相信自己的权威。即使“飞鸟与恰克”的推理就是事实,即使有人拿出了客观的证据,那又能如何呢?在如今的社会,连造了假 老虎都能被扯淡,还有什么假造行为见不得人呢?但从本质上说,清华想招的不过是个名人而已,他们是不会在乎这女孩会不会写文章的。这似乎早已成了清华这样 伟大的学校的规矩,这也恰好彰显出名人的威力。 著名作家王蒙最近说过:“全国每年都要生产大批文学作品,但实情是著名作家越多,著名作品 越少,文坛越热闹离文学越远。”由王先生的话里,可以看到如今文坛的悲哀。中国历史上凡是出了名的大家,几乎都是名与书相伴的。想到了《三国演义》,必然 知道有个罗贯中;想到《西游记》,必定知道吴承恩。这些顶级的文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出名才被后人牢记,而是因为他们伟大的作品才让人们牢记他们这些写书的 人的。而如今的文坛,表面上越来越热闹,却越来越象演闹剧。凡是出了名的人,几乎全是靠恶炒为人所知,没有什么人能拿出被世人牢记的作品。对于如此名人, 我们能说他们是真正的作家吗?但那些所谓的作家自己是不会主动摘掉自己的头衔的。即使抄袭被世人共知,即使由他人代笔成了名人,他们也依然会面不改色心不 跳,依然恬不知耻地做自己的名人。他们那脸皮的厚度,真难在地球上找到另外一个物种可以与之比拟。 姚牧云与蒋方舟的出名历程大体相同,但前者显然并不聪明。如果真的想出名,抄袭是迟早都会被人发现的。这不能怪姚牧云这个傻孩子,要怪只能怪他那弱智的父亲。而相比之下,蒋方舟的母亲就高明多了。蒋母尚爱兰本人就是个挺有名的作家,曾经在某报纸开设专栏,且出版有小说《永不原谅》、散文集《数字美人》、《蒋方舟的作文革命》等作品,尚获得过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是名躁一时的美女作家。对于这样专业的作家,为几岁的孩子随便写上几笔,必然足以惊世捍俗。这就如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同写一道作文题,那小学生哪个能是其对手? 由此可见,蒋方舟这 母亲确实非等闲之辈,其幕后的杰作也许比其自身在文坛上的成就更加骄人。但不知其有没有想过,一旦到了类似考试作文的时候,难道能永远以“看错时间”为借 口吗?因此,这貌似伟大的母亲,似乎与姚牧云伟大的父亲一样愚蠢,因为她幕后所做的一切,终有一天会被“飞鸟与恰克”这样的人士怀疑、追究,并查得水落石 出,最后岂能不臭名昭著? 如今的作家啊,如今的名人,还有谁不是造假的高人?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6926 次阅读|15 个评论
自然奇观-长蘑菇的“木化石”?
热度 6 rczeng 2011-12-19 21:06
自然奇观-长蘑菇的“木化石”?
今天与办公室几位同事上午去看一位老师,他家里摆放了一些木化石,其中有一块比较不错,有蛋白石填充于表面,经过抛光后,非常漂亮。他谈到以前去台湾一所大学参观,看到学校里许多珍贵的木化石,陈列于学校。校长本人也十分喜欢收藏木化石。从此,他对木化石有些了解,碰到心仪的木化石,他就好买下来。说道这些,他滔滔不绝,可惜到中午时分,我们不得不道别。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还不如把我拍的木化石照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下列木化石图片为2006年12月10日在德国汉堡奇石展会上拍摄的。我最喜欢其中的 长蘑菇的木化石“标本 ” , 举办方特别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了。如果这是真品,那么这可是几百万年甚至数亿年前的古老生物标本 。 苏教授和吕教授对图片进行了分析,对这样“标本”的真伪提出质疑,希望更多专家能进行考证。 木化石的形成 : 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 2 (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 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质地呈现玉石质感,又称为树化玉,或 硅化木 。 木化石的性质: 化学式:SiO 2 .NH 2 O,属隐晶族, 硬度 :5.5-6.5,比重:2.65-2.66,折射率:1.54—1.55。 木化石的种类 : 1.木化石的矿物种类分为石英硅化木、玉髓硅化木、蛋白石硅化木三种。 2 .硅化木的颜色种类分为白色、灰色、黄色、褐色、红色、绿色六种。 3.玛瑙状硅化木有红色、褐红色、浅褐黄色、乳白色、墨黑色五种。 4.特殊硅化木分为扁平、扭曲硅化木、炭化石英硅化木、碧玉状硅化木、藻附着硅化木、水晶状硅化木五种。 木化石的形成条件 : 1.树木迅速掩埋; 2.含有硅、铁、钙等低温溶液侵蚀; 3.树木、木炭具有独特的吸附功能。 1 2 3 4 5 6 长蘑菇的“木化石”很罕见,是人工制作还是大自然的杰作? 谁能回答? 7 8 长蘑菇的木化石,是少数几种用玻璃罩保护的化石“标本”。
个人分类: 奇石|1095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耳朵认字”是真的吗?
热度 4 Helmholtz 2011-11-28 15:30
“耳朵认字”是真的吗? (本文为2000年3月所做“人体“特异现象”研究评析”的七个重要部分之一,对题目中所设的疑问,其实未能给出直接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指出了当年在这个领域里扑朔迷离的状况,尤其是当时的相信者与质疑者之间在各自测量时所表现的一些奇特行为表现。) 我们把目光拉回北京,看看有更多科技界人士参与的、对另一例“耳朵认字”案例的考察。基本情况是:在听说唐雨认字的消息之后,北京石景山的8岁小学二年级女孩姜燕就对父母说:“谁不成呀!他成,我也成。”于是父母、老师、校领导依次考察了一番,然后很快向有关方面作了汇报。3月30日,区委书记等一行14人到学校对姜燕作了当面考察。据统计,在约六十分钟的时间内,共辨认三十五次,其中辨认对了二十二次,另有十二次姜燕讲脑子里不出字,有一次辨认错了。当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13 问:你自从什么时候知道自己-会听字? 答:在幼儿园的时间就知道了。 问:你怎么不早说呢? 答:我以为人人都这样呢。 问:你听字时心里有什么感觉? 答:我脑子里好象有字一下子就出来了。 问:除了耳朵你还有什么地方能听? 答:腋下、膝盖下、脚下。 问:你什么时候都能听吗? 答:脑袋累了就不行了。 问:白天用手巾把你眼睛蒙上行吗? 答:那就不行了,晚上关灯后我能听,脑袋里的字都是亮的。 问:你什么时候听的最准? 答:早上,玩完了以后更行。 问:你什么地方反映得最快? 答:左耳朵最快,十个字以内都能听。 问:谁来了你都能听出来吗? 答:一有生人,我就害怕了。 通过这番对话以及现场观察,在场的研究者总结出认字效果与四点有关: (1)与环境有关:人熟气氛缓各时效果好;人生、人多气氛过于紧张时,效果差。(2)与个人心情有关:心情愉快特别高兴时,效果好;心情紧张,精力过于集中时,效果差。(3)与时间有关:早上效果好;下午或晚上效果差。(4)与纸的厚薄、字的大小有关:写字的纸薄、字小时效果好;写字的纸厚、大、字大或格纸,效果差。如把纸卷起来一般听不出。 3月31日,个别市委领导到学校并对姜燕进行了当面考查,也认为情况属实,于是当天下午区教育局便向中国科学院信访处汇报了情况。1979年4月4日,老师和家长的陪同姜燕一起去科学院信访处,并作了现场测试。4月6日上午,姜燕被接到心理所,据说进行了三套手续严密的测试,结果很成功。一共50个试样,认对其中的49个,认字的时间最快的约20秒,最慢的约2分钟。在现场观看的20来位心理学研究者签字认可该识字结果。测试结束之后,心理所领导向学校及家长提了若干要求,并表示科学院信访处已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对姜燕的问题负责到底。 不久,社会形势就起了变化。中宣部在4月12日《宣传动态》第8期谈及3月11日唐雨认字辨色的消息时说: “对此奇闻,很多人都表示怀疑。我们认为,即使确有其事,在未作出科学鉴定之前,如此公开宣传,也是不妥当的。这种宣传,徒然增加人们的迷信传说和助长各种离奇的谣言呓语的流传,对我们的事业没有任何好处。类乎这样的事,过去也曾发生过,事后证明都是不足信的。我们应当记取教训。 ” 四川医学院有关唐雨作假的报告也随即发表在内参上。心理所对此前的观察也产生了怀疑,先是派人去姜燕家里追踪测试,这次果不其然看到了一些不干净的小动作。接下来又于4月19日上午把她请到心理所作进一步的正式检验。在这次心理所送发各地的正式简报中可见如下文字: 四月六日,我们把姜燕接到心理所进行了实验,因忽略了实验现场的布置,让姜燕坐在一横一竖的两张桌子的接合处,致使主试人观察姜燕的动作有困难,未能肯定她是否偷看。 为弄清真相,四月十九日上午,我们再次对姜燕进行了实验。首先我们让姜燕坐在室内中间,面前不放上桌子,四周都有人观察,距离1-2.5米。在这种不利于作弊的场合下,让她辨认了十多个折迭多层的带字纸条。结果确认她每次都花了很长时间,做了许多假动作,寻机偷看了5次,另5次因偷看不成未“认”出。然后我们又让姜燕坐在靠窗的一张小茶几前,面朝窗,背向其他人,故意给她一个作弊机会。在这种场合,她很快就完成了偷看动作,所以全部“认”出。 姜燕的作弊手法是,先用一只手接过折叠好的纸条,送到耳边片刻后,将两手同时放在耳边捏纸条,故作认的样子,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她耳边那只手时,纸条已倒到另一只手中,并放在腿弯下或桌下两腿中间,极迅速地打开偷看(见照片)。然后将纸条复原送回耳边那只手,继续装做听的样子,宣布“认”出纸条上的内容。在整个作弊过程中,姜燕的目光不断四处寻视,动作极迅速,如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为了获得具体的作弊的物证,我们对实验的纸条作了一些特殊的安排:(1)纸条中有三张夹有细玻璃丝,若纸条被打开过,则细丝会掉出来。结果一张写着“迷”字的纸条,被姜燕“认”对了,但夹在里面的玻璃丝掉在地上,当场由主试者拾起。另两张纸条她说“不出字”,未打开即退回主试人员。(2)有一个纸条里包有痱子粉,纸上写着“0.5”,姜燕认对了,但当即主试人员发现姜燕右腿上部的裤子上有一片白色的痱子粉的痕迹。说明她在该处打开了纸条。(3)所有用胶水粘上的纸条,姜燕都“认”不出来。 此外我们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她闭上眼睛,以及别人拿纸条放在她耳边时,均不能辨认出纸条的内容。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姜燕所谓“用耳认字”完全是假的。 对未知领域和异常事件科学家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北大科学处处长陈守良与夫人贺慕严对“耳朵认字”现象就是从不信、到好奇、到亲自测试,最后转变成相信者和研究者。他们夫妻合写了一篇文章“耳朵认字是真的吗”, 14 详细谈到他们对于这等奇怪识字现象的认识和接受过程。 陈守良在心理所有一位朋友,他了解到心理所先是考察认为姜燕可能是真的,后来又认定作假的这条消息。79年的7月13日,陈又接到武汉大学生物系的一位老同学来信,说当地发现一个姓谢的男孩也能耳朵认字,他向这位朋友转告了心理所发现的事情,不过又告诉她可以用几种方案自行检查。7月29日收到复信,对方认为男孩确实是用耳朵认字,没有偷看,也不是猜字。因为这位友人治学严谨,这就引起了陈守良的深思: 如果武汉小谢“耳朵认字”是真的,那么北京姜燕“耳朵认字”也可能不是假的。究竟是真是假应该通过亲身考察作出判断,不能只听别人的报告。……我们就是这样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怀疑,由怀疑到亲身去考察的过程。 8月11日,陈守良等一行数人来到姜燕家里了解情况。姜燕的家长把孩子耳朵认字的发现经过介绍了一番。家长抱怨心理所把“耳朵认字”说成弄虚作假,完全是制造新的科学冤案。听了这番介绍,几个人仍无法判定真相,于是就想亲自测试。可对方说受此精神打击,孩子已经没有“耳朵认字”的本领了。他们于是当天又辗转找到另两位也能认字的小女孩的家里。王强13岁、王斌11岁,都是小学生。经过一番测试(手持纸卷放在耳朵、腋窝等部位),陈写道: 今天我亲眼看到了五强、王斌能用腋窝、手等部位认出字来,我没有发现有什么破绽,我不能说不信,但是这种现象与我现有的生理学知识矛盾,又使我不敢相信。……我要做严密的实验来测试。 陈守良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承认现象是真的,就会带来一系列无法解释的问题,用已有的生理学知识来考虑简直不可思议。但是首要问题是现象的真伪,而要严格地检验“耳朵认字”的真假,必须严密排除眼睛的作用,使受试者没有可能运用眼睛偷看而不被发觉。他认为有两种办法:一是蒙住受试者的双眼,让眼睛无法发挥作用;另一种是将测试的样品用不透明的材料密封起来,让受试者在不破坏密封的条件下用眼睛也看不见测试的内容。前一种方法要么难以严格,要么会造成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因此决定采用密封测试样品的方法。将写有字的纸片用牛皮纸封套包好,再用缝纫机在牛皮纸封套周边扎一圈缝线。他认为这样封装起来的样品,除非破坏牛皮纸封套,否则无法用眼睛看出套内纸片上的文字。如果破坏牛皮纸套,当场不可能复原,就被发现作弊。 8月13日,他们夫妇两人带着密封试样来到王强、王斌家,请她们辨认纸套内的文字,但是她们拒绝辨认。问为什么不愿认,她们说从来没有认过这样封装的字样。他们于是解释只有认出密封纸套内的字才能确认她们是真的,否则无法说服别人。姐妹俩才“勉强同意试一试”。 这一天王强辨认了4个牛皮纸套,王斌辨认了6个牛皮纸套。在整个辨认过程中,她们两姊妹都是在我们两人的监视之下,没有离开过我们。辨认结果如下:王强辨认的4个牛皮纸套全都认错了,王斌辨认的6个牛皮纸套也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些结果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是与测试内容毫无关联。例如王强将牛皮纸套内红色的“0”认成蓝色的“0”;王斌将红色的“2”认成蓝色的“工”,红色的“8”认成红色的“6”,将蓝色的“,”认成蓝色的“a”。这些结果都与测试内容有相似的成分,而王斌书写的文字或图形外面都加上一个方框。我们与她们一起分析这些结果.我们说你们不是能用手、耳、腋窝等部位认字吗,为什么今天都没有认对呢?她们说从来没有认过用牛皮纸包起来的字,不习惯,很不好认。她们还认为缝纫机在牛皮纸封套周围扎一圈线也妨碍她们辨认。王斌说,在脑子里尽出现一个框框,所以她的辨认结果也画了一个框。我们又问她们用什么纸包起来会比较好认?她们说,平常是辨认用白报纸写的字。你们可以用白报纸包起来。回到家里我们马上改换密封测试样品的方式。用白报纸代替牛皮纸,不用缝纫机扎线而用胶水密封。这样,用白报纸做成1寸见方的小封套,用一条纸在中段写字再折成三叠装入纸套中密封。这种密封纸套内的测试样品经过多次折叠,对着阳光或日光灯都看不出里面的字迹。8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王强、王斌家中进行测试。下午三点多王强、王斌从几十个密封纸套中各随意选取1个纸套放在腋窝或耳旁辨认,都没有认对。我们随即改用她们熟悉的测试方法,即在白纸片上写字折叠后交给她们辨认。这种非密封的测试样品她们都较快地连续正确辨认出4个。后来又让她们分别辨认铁皮茶叶筒中的字片,也都认对了。接着我们再让她们重新辨认密封纸套内的测试样品。这次她们连续正确辨认出密封纸套中的测试内容……。 看到王强、王斌第一次将密封纸套内的文字正确辨认出来,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当时很高兴、很兴奋。……但是事后一想,严密封藏在纸套中的文字怎能不用眼睛只是拿在手上或夹在腋窝内就认出来了呢?很难理解。简直不可思议!是不是她们在耍魔术呢?可是魔术师离不开他们的道具,这些道具都是他们自制的,而我们用来测试的密封纸套都是我们亲手制作的,受试者在测试前没有接触过,这是与魔术根本不同的。……我们反复考虑我们使用的测试方法还有没有作弊(用眼睛偷看)的可能性呢?写字的纸片都是前一天在中关村家中密封的,受试者都不在现场。密封入纸套后由于写字的纸片两侧都有多层白报纸,即使对着阳光也看不出纸片上的字迹。……当她们用手拿着密封纸套放在腋窝下时有没有可能将纸套打开取出写字的纸片偷看后再装入纸套复原成原状呢?这种用胶水密封的白报纸封套是比较脆的,容易撕破,一旦撕破,不能复原,我们一定能发现。在整个测试期间没有发现她们有破坏密封纸套和偷看的动作。在她们认出纸套中文字后交回纸套检查时所有的纸套都是完整无损的。……能不能用调包的方法换成她们自己制作的密封纸套呢?不可能,因为这是第一次使用这种密封纸套,她们不知道怎样制作,而且密封纸套中的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有自己的笔迹特征,一时是模仿不出来的。此外,密封纸套中的文字虽然是我们写的,但我们制作了几十个密封纸套,测试时由她们随机选取其中之一,因此她们拿到的那个纸套中的测试内容我们并不知道。这种测试方法是双盲的,即测试者和受试者在测试中都不知道测试内容,这样就排除了测试者和受试者之间有意或无意地传递信息的可能。 我们反复思考、检查所用的测试方法,找不出方法学上的任何漏洞。但我们唯恐自己考虑不周留下漏洞,便多方请教。首先向我们的老师生理学教授赵以炳先生详细汇报了测试情况,请他审查我们的方法是否严密。我们还向物理学教授虞福春教授请教,请他检查我们的测试方法是否完善。赵以炳先生和虞福春先生在8月18日亲自来到测试现场考察我们的测试情况。他们认为我们的测试方法是可靠的,没有发现漏洞。他们都鼓励和支持我们将这种测试工作进行下去。我们还先后请了几十位同事来参观,请他们帮助我们查找测试可能存在的漏洞。 从这一大段文字中,我们看到毕竟是从事科研工作,陈守良等人有相当清晰和严密的思路,他们即有好奇心,同时也知道唯有受控条件下的结果才具有科学意义。他们是严肃而认真的,不断怀疑自己的观察是否还有漏洞,不断改进实验并请同事提意见。他们率先提出密封字样的方法,使国内的特异功能测试第一次进入“准实验”的水平。谁若脱离他们的实践活动,凭信念指责他们不懂科学、甚至是搞“伪科学”,说话者的科学性是极其可疑的。陈守良提到他的老师赵以炳教授在支持他们的时候说: 对于一种新现象,科学工作者做了严肃认真的考察,收集了可靠的资料,得出了合乎逻辑的结论,自己又没有发现有什么错误,就可以将研究考察的报告署名发表。如果将来自己或他人发现有错误,可以再署名发表文章更正。不要怕犯错误,政治上可以犯错误,科学上也可以犯错误。真正犯了错误改了就行。 这一段话比任何政治语言都闪烁着更多的科学光彩,科学强调的是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并非所得的结论。 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们一定同意陈守良的结果。因为站在挑剔的角度,前面他的那些文字描述反映的是个人的感觉印象,而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往往与事实真相有相当的差距,尤其从他自己的这段文字中也确实能够找出几处不够踏实难于放心的地方。首先,陈守良与四川医学院和心理所的人员有一定区别,后者更急于证伪(但相信者指责他们不实事求是同样是不公正的,毕竟他们并没有处在要把白的非说成黑的这种政治压力之下),而陈守良却在看到友人的来信之后就看出反对者有成见,他想给受试者一个更公正的测试机会以期得到更客观的结果。这个初衷不错甚至相比之下更值得推崇。他没有通过第一次测试就象普通人那样得出肯定的结论,而是想到并坚持要用密封试样进行测试,这也反映他在科研思维上的严密性。但是因为他从下意识与大多数的人一样希望看到奇迹(否则他也不会主动去找姜燕重新测试,更不会在当天又找到王强、王斌的家里),所以在看到牛皮纸封扎的密封字样的测试结果不太理想的时候,他主动征求受试者的意见,并依照她们的意见修改试样。听起来这种做法好象很合情理,其实是第一个被忽视的疑点和漏洞。假如受试对象作假,如果不做充分思考,就听取其意见修改方案极可能留下满足作假的基本条件。我们见过魔术师徒手变牌、变花、变蛇,因为他有准备、有经验、有道具,如果他主动提出要“变”什么,往往有把握不失手。 第二个漏洞是,密封试样可以隔断视觉从而避免作弊,但是当时的试样是不是充分经得起推敲呢?或者只是实验者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太阳光下看不透试样,并不表明试样真的不透光,其实,挡暗周边环境,用瓦数很小的白炽灯或手电筒日光灯下,看穿四层牛皮纸丝毫不成问题,若是改用白纸,哪怕十层也能看穿,大家可以自己试试。要想彻底解决透光问题必须选用金属箔或黑纸挡光。(有人或以为现场测试,透光不是大问题,而根据我的经验孩子往往有办法把试样带离现场,尤其这里是姐妹二人。) 第三个漏洞是过早采用了双盲测试,任由受试对象从几十个试样中自己挑选一个。陈守良以为试样是自己做的,自己的笔迹,不可能调包,但受试对象极可能借机夹带试样,比如以为她拿一个试样,其实却拿了两个甚至多个。魔术师表演“意念感知”台下观众写的纸条,就用这个办法。 第四个漏洞,陈守良虽然大方地请同事观看测试并提意见,但这些缺乏经验的人很难比他更高明,他们到场只能确认陈守良没说假话,而并不证明测试足够严密。正如单凭非密封纸团认字,陈守良自认看不出问题,但并不能断定真伪。他理应邀请比自己更在行的人到场,比如魔术师或者有江湖阅历的人,如果更有气魄甚至可以力请心理所的反对者一同观看。高估自己、低估对手,就犯了兵家大忌。 有人或者认为这几条漏洞并不严重,尤其陈守良95年的这篇文章提到在很多时候测试现场有很多人。我提醒大家,人越多条件越难控制,因为多一个少一个试样谁都看不出来,真正看过表演的人都知道,功能人往往要四处“走动走动”,到外面去“休息休息”。陈守良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是两个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连续测试那么多试样,我表示怀疑。在我本人的专职研究中看到远比王氏二姐妹更有名气的人,在杜绝上面漏洞的情况下,也没有干脆利落地成功过。当然许多事情不好比,万一当年的王氏姐妹确有超常本领呢?说到这里就要提及另一方人士看到的测试结果。 李良明是在空军第四研究所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一位研究者。他们所还有一位名叫罗冬苏的人比陈守良更早更多接触王斌、王强。李良明对罗冬苏宣传耳朵认字很不相信,他认为只有初级生命的体细胞能够感光,象人这种高级生命身上的各种细胞已经有了截然的分化,只有眼睛才能感光,耳朵或身体其它部位怎么可能“认字”呢?况且这绝不是简单的感光问题,需要很复杂的操作才能构成脑海里的图像。但是光凭争论又无法说服罗冬苏。于是当罗去王斌家里测试的时候他也跟着去看。因为观点不同,在罗认为很可靠的认字过程中,李良明看出的却是疑点。他要求完全熄灭灯光来做,遭到拒绝;他要求做自己的密封试样,也遭到拒绝。下次再去的时候,他冒称自己带去的试样是罗的试样,但上面的标记被看了出来,于是摆弄两下即交回试样,说“认不出来”,并拒绝继续作测试。他就更怀疑了。他认为一旦“试样的外表不是她们过去能够认出纸袋中的碎片的某同志做的那个样子,或者某同志声明不是他做的试样,或者看到纸袋外设有标记的就拒绝辨认。” 他推断姐妹俩认字的秘密在于罗冬苏一次做了许多试样,而试样外面没有标记,因此试样里有什么字在里面,谁也不知道。很可能由于什么原因,一些试样在未进行测试前,就已经落入被试者手中,这种试样早就被打开,看过又重新恢复了原来密封那个样子,在试验时,被试者拿已知的试样顶替当时未知试样,说出纸袋里的字,使表演得以“成功”而能欺人耳目。于是他制作了外表与罗冬苏完全一样的试样,并托人带去测试,谎称是罗冬苏的试样。小姐妹愉快地接受试样并做了出来,去的人把试样与结果带回来后,李良明确认不是自己的试样,就把调包的事情告诉罗冬苏。罗听说李良明冒用自己的名义考验王氏姐妹并发现作假之后,大骂李的手段卑鄙,而不是有所反思。 李良明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试样:在纸口袋里除了装着碎纸屑的字样外,还有一个从开口处看不到的夹层,里面是一个完整的字样。他的思路有其合理性,如果是偷看,从开口处看进去只能找到纸屑;而假如是真的特异功能,处于同等位置上的完整字句,自然应该被优先辨认出来。而实际辨认出来的却是纸屑上的字。这样他更加认定整个过程就是先调包、尔后拆看再又复原成初始样子。最终还组织了一次三方面代表的鉴定。他设计十个试样,罗冬苏提供纸袋,由室支部书记密封和烤干。试样当场做,另有观众做证。试样保证“撕开后不能完整无损地复原;特定的试样、特定的标注(偷换不可能);猜中的机率尽可能减少;避免知道样品的人向被试者传递情报”。结果,王强、王斌一先一后轮流猜字,十个试样都是风马牛不相及,色、形、意完全猜错。由此李良明认为事情真相大白,决不与骗子再打交道,也不与自欺者为伍,他坚定地投身到了批判者的阵营。 或许李良明的测试次数还欠少一点,几次测试只是印证了他的预想,而实际说服力未必如他所想得那么强。他反感相信者从现象到结论是跳跃性思维,但他自己也有点浅尝即止,思维太过简单。比如辨认碎纸屑的那次测试,并不构成作假的直接证据,某些相信者认为有“意念操作”,即在拓扑的时空中用“看不见的手”拆看了试样,但仍属“特异功能”。所以他过早认定相信者不可救药,不再致力通过合作扭转相信者的错误观念。他的观察结果当年只被于光远提及,并未引起争论双方的充分注意。反对者本来就不信,多一个具体的事例并不增添多少反驳的力量;而相信者呢?似乎总是轻信自己的眼神,在内心掺杂着太多的其它社会因素,对于情绪化的意见当然更难听进去。 再有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邓伟志于1980年1月7日在《文汇报》发表了《耳朵、腋下“认字”目击记》,写了自己在看王斌、王强表演之后的态度变化,也非常精彩。 去年,八、九、十三个月,我在北京五次观看了王某两姐妹耳朵、腋下“认”字表演。每次试验十个字上下。五次中,有两次是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志一起看的,有三次是我为撇开干扰,单独与姐、或妹,或两姐妹接触的。五次的观感颇不一样,有个“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总的印象是:不看不相信,一看就相信,多看又不信。 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过去,我把耳朵认字当作笑料。尽管知道当时相信的人已占了大多数,我还是不信的。可是实地一看,我叹为观止了。两姐妹不只是耳朵、腋下能认字;她们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能认字;不只是把纸头折迭起来能认出,把纸头放在金属制品的茶叶盒里也能认出;更神奇的是,两姐妹中,一个手中有纸有字,一个无纸无字,无字者只要同有字者的皮肤搭一下,无字者也能说出是什么字。凡初次来参观者,无不为之佩服。 可是,多看就有疑问了。随着我们试验的难度的提高,她俩的辨认率却跟着下降。我们多次发现,放进茶叶盒里的平整纸片,在经她俩的辨认之后,变得折绉了。耳朵难道还有把铁盒中的纸片折绉的巨大功能吗?既然她们耳朵中的奇异物质能够穿透金属,为什么不能穿透一层棉布呢?要不,她们干吗非要把纸片或铁盒放在衣服里不可呢?既然认字用不着眼睛,为什么不能把眼睛用黑布蒙起来呢?为什么别人写的字条,一定要她们自己用手按住呢?一连串的疑问轰击着我对耳朵“认”字的信任。在一次单独观察中,我听见放在腋下的茶叶盒在衣下打的声音。我的年龄不容许我当场揭穿她们,但我心里有了数:衣遮盖着腋;腋帮助了耳。 后来,我们试验了密封法,把写好字的纸放在小信封里,用浆糊粘牢,这下可把小姐妹难坏了。过了好大一会,一个也认不出。于是,她们请求拆封。我们一拆开,她们便认出了。浆糊何以会对耳朵“视线”有那么大的干扰?我们又做了这样的试验:信封上写字,信纸上不写字,不封口。交给她们以后,她们异口同声说:“没写字”。回答是对的。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她们为什么没看到信封上的字?这种“特殊视线”是如何绕过信封,而达于信纸的呢?──假如没有取出信纸的话。 再试下去,我终于渐渐掌握了她们发挥视觉作用的秘诀,这里恕我略而不谈。总之我认为,她们认得出,恰恰是运用了眼睛的功能;认不出,是因为很难施展眼睛的功能。可是,她们不这么认为。她们说有时认不出,或是因为情绪不好,或是因为腹中饥饿。有些学者也同意这种说法。可至今还未有情绪检测器,对此没有发言权。她俩以及一些学者还认为,有熟人在场辨认率高,没熟人在场辨认率低。我碰到几次辨认率低,大概跟我这个陌生人单独与她们接触有关。熟人怎么帮助她们提高辨认率,这里的“机制”有待深究。 在邓伟志的这篇文章登出来以后,短短两个月时间他收到八十余封信,强烈反对和强烈支持的人都有,反对的多于支持的,甚至骂人的脏话都出来了。为什么容得自己相信,居然就容不得别人不信呢?当真是人们的头脑简单吗?或者是现象复杂,或者是观众的心理复杂?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温和的办法共同寻找事实的真相呢?请注意邓伟志测试这姐妹俩的时间刚好在陈守良确信二人可以辨认密封字样之后。 在确信王斌、王强的功能之后,陈守良夫妇开始琢磨姜燕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燕有没有人体特殊感应机能也一定要通过严密的测试来检验,但是姜燕已经不能耳朵认字了,无法对她进行测试,不能判断她功能的真伪。” 他们想到王斌、王强认字成功时的兴奋气氛没准可以重新恢复和诱发因受刺激而丧失的能力。在8月19日他们带着王斌、王强去找姜燕,当时在场者有15人。 王强、姜燕和王斌并排坐在室内中间,面前不放桌子,面对测试者,四周都有观察人员,距她们约0.5-1.5米。先用非密封法,辨认折叠纸片中的文字,只有王强、王斌参加测试,姜燕仍然说认不出,不参加。王强只用了4分57秒就认出了放在腋窝下的折叠纸片上的“工”字,接着又用4分46秒认出了折叠纸片上的“元”字。王斌用了10分钟认出折叠纸片上的图画,一只兔子。这时气氛热烈,我们趁机动员姜燕也参加测试。姜燕受到大情绪的感染,答应试一试。……第四个测试的纸团被放在姜燕的右耳边,没有倒手,不到1分钟便认出是红色的“早”字。第五个测试样品是陈随手抽取的一个密封纸套,姜燕拿着放在左耳边,也没有倒手,用了1分10秒,说是制度的“制”字,蓝色的。收回纸套检查,纸套完整无破损,撕开纸套取出其中折叠的纸条,打开纸条,在中间有一个蓝色的“制”字。姜燕第一次成功地辨认出密封纸套中折叠纸片上的文字。我又随机抽取一个密封纸套让姜燕辨认。她将纸套放在右耳边,1分45秒后她说,是升起的“升”字。纸套完整无损,辨认正确。至此,在王强、王斌的带动下,在观察者们的热情鼓舞下,诱发姜燕原有的耳朵认字功能成功了。姜燕的特殊感应机能在衰退两个多月以后又恢复了。她不但能不用眼睛而用腋窝、耳朵辨认纸团中的文字和颜色。而且还能正确辨认出密封纸套中折叠纸条上的文字。 ……这一次诱发活动虽然成功了,但测试次数很少,还应多进行几次测试,一方面帮助她恢复这种功能,另一方面也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数据。我们还考虑到对姜燕耳朵认字的功能有较大的争议,今后的测试可以邀请较多的观察者参加,请也们检查我们的测试方法是否严密可靠,检查姜燕在测试时是否作弊。 这段文字很精彩,在高昂的情绪激励下,姜燕居然第一次就在现场连着认出两个密封字样。许多人可能同我一样差不多相信姜燕认字是真的了,不过,这里仍有一点疑问:“功能很强”的王强、王斌第一次见到密封试样时不愿意做,而受到心理所打击认为作假的姜燕居然第一次接触密封试样就认对两个,好象有点蹊跷。从文字中我们不知道王强、王斌这天有没有做密封试样,也不知道姜燕是不是曾经离开过众人的视线出去“休息”过,不能排除王氏二姐妹帮助姜燕的可能性。不要说这只是猜测,类似事情我亲自经历过,而当时在场的许多研究特异功能达10多年的老同志因为过分相信,未能看出破绽。 那么陈守良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结果与心理所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呢?既然姜燕有这种本领为什么还要作弊呢?首先陈认为姜燕是个8岁小女孩,把耳朵认字当成一种游戏,并不懂得科学实验的严肃性。其次他仔细分析心理所的简报,看出其中不够客观的地方: 他们与姜燕有过三次接触,第一次是4月4日在信访处,第二次是4月6日在心理研究所,第三次是在心理所,但简报只讲了第三次测试情况。第一次接触是否对姜燕进行了测试,第二次测试情况如何,简报上或是略去未提,或是以一句话“因忽略了实验现场的布置,让姜燕坐在一横一竖的两张桌子的拼命处,致使主试人观察姜燕的动作有困难,未能肯定她是否偷看”而轻轻带过去。如果第一次、第二次接触姜燕,对她的耳朵认字的考察是否定的结果,为什么还有必要进行第三次的测试呢?如果第一次、第二次接触中进行了测试并提到肯定的结果,为什么在这份发送全国各地的简报中却一字不提呢? 问题提得好,但既然能够理解姜燕作弊,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心理所呢?根据4月6日的“三套手续严密的实验”,心理所初步认为可能是真的,但后来受四川医学院的调查报告触动和启发,在4月19日做了更挑剔的测试,而这次确实看到诸多作弊的疑点。试问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后者还是前者可靠呢,难道一定要心理所描述在不够警惕时,现象是“真”的,而如果防范得很严格,就做不出来或者只是做假?岂不违反了科学所要求的一致性?况且在陈守良本人撰写的许多追忆文字之中,不是同样一字未提李良明和邓伟志的反面说法吗? 陈守良确有很高的科研素质,他仔细地分析了心理所的最后一次测试,他相信找出了三项纰漏:其一,测试没有用密封法,虽然所有用胶水粘上的纸条姜燕没有认出来,但不表明讲清楚道理多试几次仍然做不出;其二,用纸条夹痱子粉或玻璃丝的方法不科学,在认字过程中往往有揉搓动作,即使没有作弊,由于纸片没有密封,痱子粉和玻璃丝也可能掉出来;其三,测试者有意给姜燕安排一个容易作弊的环境,果然受试者就按照设计的思路作弊了。而这种设计的目标不是检查“有没有耳朵认字”,而是“会不会借机作弊”。这几点确实非常在理,陈守良于是感觉内心释然了,不仅如此,他嘲笑心理所的人都是政治风派人物,因而不屑与这些人沟通对话。而真相又是如何呢?我接触到心理所主持测试的虞积生教授,他说,“假如耳朵认字确实是真的,我就是第一个提出科学报告的人,试想我怎么就会轻易放弃呢?”诚如斯言,而这个因素被陈守良漏掉了。 直到79年7月29日陈守良的态度还是不信,8月11日初次接触王斌、王强,仍然怀疑,8月13、14日他们的密封字样被认出来后,态度就全然转变了。到了8月19日看到姜燕认对密封字样,他们就已经激动到要为姜燕翻案,而不再另请高明看看密封手段是否可靠、测试程序是否有问题。这是否反映他的结论太过仓促,太先入为主呢? 1980年2月4日下午,《自然杂志》编辑部组织了《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自此以后,“特异功能”变成了常见的词汇),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知名的四川唐雨,北京王强、王斌等具有“特异功能”的青少年共14名,其中最小的8岁,最大的25岁,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这些人所作的当场测试,不同立场的人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据《自然杂志》所发消息: 会议对邀请到会的14名具有耳朵认字特异功能的青少年进行了10次当众测试,约2000位科学、医务、教育界人士和各方面的同志亲眼目睹了人体的这种特异功能,由此澄清了去年以来对耳朵认字的真伪的争论。 ……他们除耳朵以外,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头顶、腋下、手指、手腕、臀部、膝弯、脚底等,也都具有这种功能;各人的情况不一,有的在某些部位特别灵敏,有的则另一些部位特别灵敏。会议在上海科学会堂、交通大学、建国饭店、上海电视台等处进行了10次当众测试,目击者都叹为观止。原来不相信或将信将疑的同志,亲自看了后,不能不在事实面前表示信服。……(一些老教授老专家)指出,耳朵认字这种特异功能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现在真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应该积极组织力量,有计划地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对自然科学和全人类都会作出重要贡献。 ……四川的唐雨和北京的姜燕、王强、王斌是在会上特别受到注意的几位。他们在多次的当众测试与老专家的面对面考测中,都成功地用耳朵、腋下、手指等部位辨认出图形、字迹和颜色,由此证实了他们确实具有这种特异功能,从而弄清了真相。 15 然而对比说会议如何成功,表演如何精彩,认为是“我国探索生命科学的又一新开端”等赞颂之词,怀疑者的描述却全然不一样: 耳朵会不会认字?自今年二月的上海会议以后,海内外都信以为真了,报刊舆论也一律了。全国的报纸,大约除人民、文汇、中青三家外,都转发了这则消息,有的还一发再发,一议再议,甚至连载,可是,这次的宣传是失实的,是缺少科学性的。 所有有关耳朵认字会议表演成功的报道,都没有报道按会议议程所作的那次表演,……原因是按照会议议程的那次表演全部失败。大会二月四日开始,会议筹备组决定:四日下午表演, 以后就不再表演 ,全部转入报告、讨论。为什么选择在四日?因为三日是星期日,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玩耍,从而保证四日的表演。参加四日下午表演的是五名选手(经反复测试的最强者),其余儿童不参加表演,但同与会者见面。只让少部分人表演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成功率。表演的工具是蜡封暗盒,比较严格。为了防止舞弊,参加表演的五名选手不坐椅子,而坐桌子。可是,坐下不久,选手谢朝晖说不习惯坐桌子,要求换椅子,接着黄红武、姜燕、王斌也都在表演过程中从桌子上换到椅上,唯独选手王强坐在桌上不动,情绪轻松。但是坐了四十多分钟,没能认出,开始焦燥。最后,有人出来摸她的头,说她“想到门口吹吹风”。结果,一去不返。另一个黄红武,他三日曾在电视台上作过成功的表演。四日下午,他摸了一刻钟后,要求换暗盒,要求屁股认字,于是将暗盒一只放在屁股下,一只放在腋下。半小时后,他要求洗脸。他刚想偷看时,台下有人叫“偷看,偷看”,以致他没能偷看成。直到会议结束,他也没能认出。还有谢朝晖,他尽管在表演中不断掉换暗盒,但始终没有认出一只暗盒中的字。还有姜燕,她提住暗盒,一会把暗盒放在眼下看,一会儿放在耳边听,一会儿摇幌摇幌,一会儿放在膝弯处,但是直到散会,也没认出。最后一个是王斌:她对第一个暗盒认不出,再换一个还认不出,在王强退出测试后,她仍然是没认出。后来她主动放弃暗盒测试,要求改用纸卷。不料,不大一会,纸卷从她手上落在地上,她也没有察觉,还是一本正经地认呀认的认下去,甚至还变换认的部位。她虚幌一枪,乃至几枪后,举手报告:认出来了。认是认出来了,但要拿出纸片验证时,她找不到纸片了。殊不知纸片就在具有认字功能的皮肤旁边的地上,她没看到,最后还是距离纸片更远的眼睛看到了,她立即拣起来交给测试代表。这就是说,四日下午五名选手按计划的暗盒测试全部抵消败。原定五日发消息的报纸、电台,只好保持沉默,五日不发。 ……现在很多报纸讲:耳朵认字已不是真实与否的问题,而是在事实在前提下,如何研究的问题。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据我了解,国内宣传等部门,相信者居多,但科研等部门不相信的可能也居多。关于真实与否,本来是花上半天时间,花上几十块钱就可以弄清楚的。如今,由于主要由持相信态度的一部分人试验,由于采用大呼隆的方法试验,反而弄得人们糊里糊涂,将信将疑。 16 可见,我们既不能完全断定陈守良的描述不合事实,也难于断定就符合事实,因为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侧面。但是为他所信任的几位孩子似乎不能在有怀疑者在场的时候成功,也是一个事实。 由于姜燕功能的“恢复”,陈守良认识到可能广泛诱发普通儿童“耳朵认字”,他用周围北大教工的孩子进行了尝试,据说半数以上的孩子都获得成功。我曾遇到几位北大教授谈到自己亲眼看见周围的孩子“确实”被“开发”出了特异功能。但研究者理应反思一下,即使“特异功能”真实存在,如果达到如此高的比率,现象的真假恐怕早已解决了吧?这些数据的得出往往是几位老师把纸团塞在全班小孩的耳朵里,或者让孩子捏着纸团两手对抱插在一个两端开放但扎紧在胳膊上的袖套里,再看几人能认对。反对者如郭正谊和申振钰声称方法不严格,他们看到过孩子偷看,我也听说香港都有人指责纸条被孩子塞出袖套之外偷看。可见作为成年人的研究者有可能低估了小朋友们的“智力”。 陈守良曾经对我提过一件事。他有一位同学在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有天晚上登门造访,出于友情他把已经睡下的女儿拉起来专门给他作表演。该同学当场鼓掌肯定,然而回到上海以后却四处传言,说耳朵认字是假的。如果站在不偏不依的中立立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此人现场看出点什么,只是碍于情面,不好当场说破。即使他有强烈的主观偏见,然而信口雌黄完全胡说,似乎没有必要;毕竟如若信服的话,他的同学作出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应该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作为近水楼台,没准还能参与研究沾点光。当然,此人的作法有非常不妥之处,无论如何他应当婉转告诉陈守良如何加强控制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当面不好说,写信总可以。这种受人背底捅人一刀的作法,惹得陈守良非常愤怒,他因此割袍断义,认定天下政治投机的小人太多。受此事的刺激,陈守良拒绝与怀疑者、与他不信任的人打交道。其实,陈守良与何祚庥在五十年代隶属同一个党支部,两人的交情也不错,但我们奇怪地看到,作为著名的研究者与反对者,两人之中必定其一错了,而他们居然井水不犯河水,从来不接触或正面争论。我们似乎可以理解身处弱势的陈守良,但颇难理解身兼科学家及哲学家双重身份、同时又是社会活动家的何院士。 说起何祚庥,顺带也提一提他所亲历的一次测试。上海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一样,也有少数教职员工对特异功能感兴趣,他们也发现“耳朵认字”可以诱发。电子工程系的邵来圣先生不仅是最积极的研究者,他的儿子便有经“诱发”出来的极强特异功能。强到了什么程度?说是随便从书架上抽取一本书,任意指定页码、行数,孩子能站在几米开外,不接触就“认”出合着的书中相应部分的字句。据说,最多一次“认”出了83个字。复旦大学以前的华校长曾有文字谈及自己陪同邵先生父子去著名老院士谈家祯家里,表演非常成功,谈院士高兴地为“人体科学”题词。 在时任物理系主任倪光炯教授的陪同下,何祚庥夫妇观摩了邵先生孩子的特异功能。提起此事,邵先生很激动,他认为自己孩子的表演很成功,何祚庥夫妇当时也曾鼓掌,怎么回过头又继续反对“特异功能”呢? 我想依何祚庥的个性,如果他确实看出是假,恐怕不会只字不提此段往事;而如果他确信此事为真,恐怕今天也不是如此姿态。但他的缄默无法被感情激动的邵先生接受。不久前,我终于有机会当面向何院士了解他的真实看法,他轻轻一笑,是这么回事:当时在一只照像胶卷暗盒里装有一段铅丝,后来说是用特异功能给弄断了,可茬口是老虎钳夹断的,我当时并不信这是真的。但对方是孩子,我总不能让人下不了台。 果真如我预料,有不同倾向的人对于同一个表演得出不同的结论。反对者认为可疑的地方,相信者恰恰认为是特征:因为孩子在“意念”操作的时候采用的是老虎钳,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断痕。可见若非双方心平气和地共同议定一个方案,共同操作,泛泛地争辩无疑于鸡同鸭讲。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为何不象当初在谈家祯家里一样,请小孩辨认书架上指定书中内容呢?为何不在铅丝上作上记号,然后将其锁在某个抽屉里,看能否凭“意念”而将其“剪”断呢?据说,在前一次表演结束后,何祚庥夫妇是感兴趣的,还提出请小孩去他们的住处再试一试,邵先生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第二天上学没有同意。事后,他才知道何院士的身份,非常地懊恼错失了一次良机。否则如果测试非常地成功,何祚庥先生可能转变观点吗? 有一句哲言,“偏见比无知更可怕”。然而有哪个人不是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不是借助过去的经验理解事物呢?谁能作到没有一点偏见呢?陈守良看到许多人在批判耳朵认字的时候表现出有失公允、有违科学理性的偏执,所以决心亲自作不带偏见的公正测试。可是在反对别人偏见的时候是否自己又陷入到另一种偏见的泥潭中去了呢? 在国内的特异功能研究者之中,唯有陈守良以其年龄、资历,以及实验能力算得上是一位权威。我至今非常敬佩他的耿直和骨气,他坚决认为自己研究的就是“特异功能”,而不是概念模糊的“人体科学”;他相信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可靠的,因为这些方法经过了小组成员的反复蕴酿与研究思考,不大可能还有漏洞;即使有人对密封试样存有怀疑,可是对于他所操作的“遗留信息”测试, 17 似乎确实杜绝了作伪的可能。他因而坚信特异功能绝对是真的。 事实究竟如何呢?既可能是他撞上了“偶尔露真容”的耳朵认字,也同样可能是在过分自信的实践中受到了蒙蔽。谁若真能全面否定陈守良的研究,国内二十年的特异功能研究大概就都打上了问号。应该说一百多年来,西方超心理学的研究者就拿出了远比国内要多得多的、似乎看不出漏洞的实验,然而由于这些结果只被少数人所坚持,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客观验证,总是停留为疑案。毕竟科学实践是科学共同体的集体活动,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研究,来自个人的、无法核实的发现,终究不能令科学界接受。作为坦诚而有思想观点的学者,陈守良非常值得尊重,但他的研究经历更是值得咀嚼和回味。 13 石景山区教育局1979年4月10日《情况反映》,参见《中国人体科学》6卷1期,p. 33。 14 陈守良、贺慕严,《中国人体科学》1995,5(4),1996,6(1)。 15 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自然杂志》3卷3期,221。 16 邓伟志,《异常现象与“三W”真像》,40,原载上海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编《宣传情况汇报》第14期。 17 陈守良、王楚、贺慕严等,《中国人体科学》,3卷2期,
个人分类: 特异功能与气功研究|112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要改良“洋教授造假”的学术土壤
热度 2 Majorite 2011-10-6 03:24
熊丙奇:要改良“洋教授造假”的学术土壤 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1-10-3 10:14:07 在各类科研基金申请中,应取消功利的“身份”要求,给每个学者平等的竞争空间。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洋教授柯斯基被一些学者和网民质疑以虚假学术身份招摇撞骗拿课题。其专业技术职称是“副教授”,根本不是他自己声称的“教授”,更不是什么“终身首席教授”。 对此,一些人不理解:在信息时代,一个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头衔是不难查证的,为何洋教授弄一个“假身份”,却可招摇过市呢? 诚然,如果大学和学术机构要招聘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要弄明白对方的学术身份是不难,问题就在于有些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动机,或不是招聘真人才,而是要一个“身份”。为了引进海外所谓的“顶尖人才”,有的学校主动参与造假,对海外人才的身份审核不严,甚至主动帮其抬高“身份”,以此各取所需——海外人才获得不菲的待遇,各种荣誉;学校获得政绩。 新华社的报道中提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之前曾进行过一次回应,称“可能是撰稿人将tenured(终身教职)与endowed chair professor(讲席教授)结合在一起翻译而成的,不太严谨”,由此可见,该校并非不知道其身份,很可能是故意“不严谨”混淆身份。 “学术身份”造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术不端。其具体操作是,虚构海外学术经历和学术头衔,应聘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职位,或者申请国内科研基金,入选科研或人才计划。 这种现象有学者个体和当事机构的因素,但根源却在于目前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有多少有“身份”的人才,是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国内的科研基金、各类政府人才计划,普遍很在乎申请者的“学术身份”。在这多种因素的“鼓励”下,学者“身份造假”也就屡见不鲜。 要治理这种现象,首先,在各类科研基金申请中,应该取消过于功利的“身份”要求,给每个学者平等的竞争、发展空间。其次,建立学术同行评价体系,完全用学术标准评价人才,而非由大学与学术机构的行政主导评价。 我国去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已指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由此可见,国家已意识到学术行政化管理对学术环境的危害,为此,有必要尽快让《纲要》确定的改革与发展思路落地,只有改革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让学术标准回归,才能恢复健康的学术生态,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各种层出不穷的“身份造假”。
个人分类: 论大学|229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鹿奶粉案: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该撤销吗?
热度 4 王铮 2011-4-9 07:11
三鹿奶粉案: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该撤销吗?
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该撤销吗? 我昨天的博文提到嵇少丞教授一再指证祸国殃民的“三鹿奶粉”配方获奖,国家有关部门一直不宣布撤销,我想撤销这个奖是应该的,没想到至少有两位博友认为不应该撤销,他们的观点如下: 删除 回复 三面环山 2011-4-8 09:37 楼主知道三鹿获奖的成果是什么吗?应该不涉及三聚精胺吧,和其他获奖项目一样,四平八稳,也没有太作假,有什么理由撤销?请看下面报道中有成果介绍: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311/01024603712.shtml 博主回复 (2011-4-8 09:59) : " 也没有太作假,有什么理由撤销 " 。这个理由成立吗? 三鹿奶粉上报材料没有三聚氰胺,但是他实际上有三聚氰胺,说明审查何等不认真。 三面环山博友坚持三鹿奶粉奖不可以撤销的理由是“ 四平八稳,也没有太作假”,问题就出来了,获奖产品要作假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叫“太”,以足以撤销奖。还有“三鹿奶粉”祸害了那么多孩子还叫“四平八稳”,什么才叫不“四平八稳” 删除 回复 GumpForrest 2011-4-8 14:04 三鹿获奖的是配方奶粉的 “ 配方技术 ” ,三鹿的问题是它产品中被检出三聚氰胺,是产品出了问题,一码归一码。 博主回复 (2011-4-8 13:00) :三聚氰胺不是配进去的?给三鹿奶粉授奖,他的实际配方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授奖? 赶快纠正错误吧。授奖人可能被欺骗了,但是坚持不取消这个奖就不合理了。 .................................. 你的回复真是让我无言 我原以为你懂点儿 ... GumpForrest 博友说我不懂,我还真不懂,把三聚氰胺配到三鹿奶粉不就用的是配方技术吗? 对这些我真的是一点不懂,请博友讨论。如果三鹿奶粉是个冤案应该翻案,翻案了那些吃了三鹿奶粉的家长也可以放心了。 对此,请嵇少丞教授也讲讲您的道理。 还有刘华杰教授,我们也提到三鹿奶粉,请您也指教。 不要误会我讽刺那个博友,我还真的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想获奖的三鹿奶粉配方如果有三聚氰胺,这个配方就有问题,不应该拿奖;如果获奖配方没有三聚氰胺,实际上销售的有,所以他的大销售额不是这个配方的,没有大销售额他获奖理由不成立,它的科技进步实际上造假,就该获科技进步奖。所以这个奖不能给它。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中国的科学伦理学可以进一步。也许配方是好的,实际上多用了三聚氰胺,这种问题以后怎么区别开,技术上怎么做,欢迎发言。 我的思想结症是:国家有关奖励部门上了当,难免,人非神仙【注】,一点不会受欺骗不可能,可是不撤销这个奖就有点让人不理解了。当然也许 我真的错了,不该撤销。 【注】:这里赞扬神仙不赞扬圣贤,说明我推崇道家,不是“孔迷”。 三鹿奶粉,你还记得吗?我不能忘的就是这双妈妈的眼睛。但愿她虚惊一场。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247 次阅读|4 个评论
成了仙的方舟子,依然一身铜臭
热度 8 sheep021 2011-4-5 20:17
“ 媒体评论:方舟子遭质疑 学术打假个人时代结束”一文说:“ 不管怎么说,方舟子学术打假的精神已脱离他的“肉身”,而成为一尊精神 铜像 。” 该篇“媒体评论”实在有水平,在方饱受抄袭质疑之时,不仅没有对其涉嫌抄袭行为口诛笔伐,更加百般袒护。最有意思的是,还想让即将随风消逝的方舟子塑个金身,却不想弄巧成拙,让精神落得一身铜臭——“ 精神已脱离他的“肉身”,而成为一尊精神 铜像 。 ”。 这一句话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隐隐之中,似有方舟子已经步张悟本,李一后尘,绝世而去,成仙成佛之意,但是即已脱离肉身,却还是一身铜臭。既然是精神,何来铜像。哈哈。 不由得想起,本博曾有一篇博文: 张悟本李一随风而去,方舟子粉墨登场 今日回看一遍,有意思,有意思。 张悟本 倒台时,很多人借机攻击中医,不知道方舟子一旦倒台,会不会有人借机攻击科学。不可不防啊。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的。 附件: 媒体评论:方舟子遭质疑 学术打假个人时代结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5710.shtm 媒体评论:方舟子遭质疑 学术打假个人时代结束 已有 92 次阅读 2011-4-3 09:41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方舟子 抄袭 剽窃 打假 学术不端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5710.shtm 媒体评论:方舟子遭质疑 学术打假个人时代结束 打假斗士方舟子“后院起火”,令公众大跌眼镜。近日有记者对《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抄袭疑案进行调查,发现方舟子的这篇科普文章连被抄袭者的笔误也一并复制。此外,全文约1600字的《科学是什么》有900字左右几乎原文引自罗伯特教授的《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一文,罗伯特也认为“这是抄袭”。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方舟子抄袭”活像愚人节新闻。不久前,战罢肖传国的方舟子还实名举报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抄袭,4月1日方舟子自己似乎也陷入抄袭泥沼中,让人感叹不已。尽管方舟子仍不以为然,辩解“对观点复述归纳不是抄袭”,认为是有人打击报复,报道仍引起公众热议。公众可以容忍一位教授的抄袭,但不能原谅一位以学术打假安身立命、自诩有“学术洁癖”“真相洁癖”者偷鸡摸狗。因为,如果前者是对学术道德的伤害,后者则是对学术与社会道德的双重打击。 方舟子在《抄袭的境界》一文中,从“一字不改地一路抄下来”的最低级,“抄袭的同时夹杂一部分自己写的段落”的次高级,到“东抄西凑,从一部著作抄一段,再从另一部著作抄一段”的更高级,把抄袭分为几种境界。4月1日读此宏文,令人感慨系之。 实际上,方舟子在质疑、批评别人的同时,也一直饱受他人的质疑,譬如有人指责他批评别人采用的是一套标准,自己做事采用的是另一套标准。如果抄袭一事不虚,严于律人,宽于律己,方舟子的“双重标准”不仅是个人的道德缺陷,更有损于学术打假的公信力,公众凭什么相信你的学术打假出乎公心?曾经被称为“打假英雄”的王海,被曝“知假买假”索赔牟取私利之后,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方舟子会否重蹈王海的覆辙呢? 当然,哪怕方舟子实属抄袭,方舟子还是方舟子,不能因人废事,甚至落井下石。工具层面,他多年啄木鸟式的学术打假,揭开不少东郭先生的画皮,揪出不少欺世盗名的“学术蛀虫”,成绩有目共睹,不容抹杀,“基因皇后”陈晓宁、“神仙”李一、“肖氏反射弧”肖传国等都被他枪挑下马;价值层面,他对科学的偏执,是对国民科学素质的启悟;他对学术打假的启蒙,让全社会认识了学术假祸;他敢于讲真话的作风,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六亲不认”、对学术造假“一个都不宽恕”,是学术打假应有的态度,而这正是时下学术界最稀缺的…… 不管怎么说,方舟子学术打假的精神已脱离他的“肉身”,而成为一尊精神铜像。 方舟子被质疑抄袭,昭示学术打假个人时代的结束,更凸显学术打假的紧迫性。国内学术造假到什么田地,从我国论文量世界第一而引用量百名开外这一尴尬现实足以窥斑见豹,连打假者自己也不免染尘,真叫人无话可说。一个抄袭成风、模仿成习的学术界,如何为社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力量?学术造假毒瘤不除,学术没有希望。十多年来,方舟子像单枪匹马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左冲右突,与打假者斗智斗勇,也拉下不少人,可凭谁问:十年来,学术造假现象少了吗?没有证据支持这一点。说到底,唐吉诃德是斗不过风车的,学术打假靠某个人单打独斗也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方舟子被质疑抄袭,我们并不开心,因为学术打假遥遥而未有穷期。但愿告别方舟子之后学术打假进入“后方舟子时代”,用严格的学术规范挤掉学术虚假的泡沫,那将是学术之幸,国家之幸。 更多阅读 法治周末: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举报广州地铁验收报告作假,良心工程师单位不再续聘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2-7 19:39
工程师揭露广州地铁验收报告作假 单位不再续聘 2011年02月07日02:23 金羊网 我要评论 ( 13 ) 字号: T | T 钟吉章的"冒死"举报,为他赢得了荣誉。 钟吉章被有关媒体评为"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 揭露地铁工程验收报告作假的钟吉章新年不言悔,不惧恐吓坚持“做人只凭良心” 2010年的钟吉章,注定是不平凡的。广州亚运会前,他在网上发帖,揭露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工程验收报告作假,引起舆论轰动。因为“凭良心说实话”,他被有关媒体评为“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和“2010中国魅力人物”。 那几个月,他在褒贬两个极端的舆论声中不得安宁,有人夸他“够胆量”,也有人说他“蓄意报复”或“当炮灰”,更有人恐吓他说要把他抓走。 回想种种,这位69岁的憨厚老人总是坦然一笑:我很高兴,我伸张了正义。谈到连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也尊称他为“冒死爷”时,钟吉章憨厚的笑容收起,他说:“冒死不是魅力,做人只凭良心。” 现状 没被单位续聘新年忙找工作 钟吉章在工友的眼中,是一位憨厚的老人,也是一个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在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结构部里,他曾备受尊重。 三个多月前,钟吉章按捺不住,在博客上“冒死”报料: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验收报告作假。细心的网友迅速将其转发到微博上。《新快报》率先采访并报道了该事件,引起舆论轰动,钟吉章被尊称为“冒死爷”。他当时这样解释自己的爆料理由:我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这种情况下我就必须站出来。 钟吉章说,报道出来后的那天早上,单位迅速叫人买光了附近的《新快报》,以减小对单位的负面影响。“他们还真以为纸能包住火吗?” 从那天起的好长一段时间里,钟吉章每天拎着环保袋,装着资料,对国内不同媒体的记者讲解这次作假事件。 因为这件事情,钟吉章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那段时间里,在单位,他不受人待见,与领导相对无语。他指着一枚奖牌告诉记者,当时参加单位举行的运动会,他也是几番申请才拿到资格;明的不行来阴的,有人在背后传他是“蓄意报复”,更有人打电话恐吓他说要把他抓走。 在《新快报》报道钟吉章“冒死”爆料的事件后,82岁高龄的哥哥钟陆章曾给弟弟打来了电话。 哥哥电话里问:“你是不是实事求是啊?你有证据吗?” 钟吉章淡定地说:“我当然有了,没有证据的事我怎么敢乱说。” “你实话说,你怕不怕别人报复?” “我又不偷又不抢的,以前游击战都打过,怕什么?” 去年11月,钟吉章所在单位还要他开讲座,在小会议室里讲“超声回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当时包括结构部在内的许多员工都去听了。然而12月底,单位以合同到期为由,不再续聘他。 对此,钟吉章并没有怀恨在心,他始终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是能凭着良心做事。他并没有得罪谁,他只是讲了事实。 直到如今,他仍在找工作。他依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伸张了正义。尽管妻儿都不跟他一起住,但他从不孤独,终日与书作伴——在不到70平方米的杂乱陋室里,到处都堆满了行业书籍。 执拗 质疑专家结论老人继续信访 早在2009年10月,钟吉章就已经得知检测报告将要被作假。此前,地铁三号线的一个联络通道,在两次检测中,混凝土强度均无法达到C30的国家标准。 一天晚上,结构部举办晚宴。钟吉章说,单位一把手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施工方打来的,对方要求穗监公司退报告。钟吉章心想,退报告就是造假啊,这怎么能行。“项目是我负责的,我当时很紧张,对领导说,不能退回去,但领导没有采纳我的意见。”吃完饭后,钟吉章再次表态不能退报告。但正是因为他的强硬,引起了领导的不满。随后,他被调离了该项检测工程。钟吉章担心这么大的工程变成“豆腐渣工程”,便偷偷打电话到工地询问,被告知“不用再检了,你们部长被我搞定了”。 痛心疾首之余,钟吉章开始趁着工作机会,偷偷复印了检测报告,收集证据。 冒死爆料后,地铁等各方都称受到施工方的欺骗与蒙蔽。很快,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要求政府部门彻查此次事件,市建设工程质监站迅速对施工方作出处罚,认定其违规检测及瞒报事实。 随后,广州市建委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独立专家团对联络通道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和复核,专家一致认定满足安全要求,工程不需要加固补强。市建委以信访复函的形式给钟吉章作了回应。 但直到如今,钟吉章依然在质疑这一个“满足安全要求”的结论,他查找了很多资料,都表明:地铁设计规范的国家标准是,混凝土等级不得低于C30。 钟吉章仍然执拗:原本要求C30的混凝土等级强度,怎么可以说C25也是安全的呢?既然有这样的国家标准,就应遵循啊。国家标准是什么?是参照国内外的工程,经过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最后形成的切实可行的标准。 后来,钟吉章再次以信访形式上交自己的意见给市建委。 钟吉章其人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具有广州市房屋安全鉴定员资格证书,中国交通运输部桥梁、隧道检测工程师证书,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他曾参加过革命,是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员。1948年,钟家16人在父亲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负责建立枪械修理所。当时的钟吉章,不到10岁,他经常帮忙搬枪,放哨。在一次擦枪走火事故中,他推开了年幼的侄儿,用自己的小腿挡住了子弹。那颗子弹,直到解放后他上了大学,才被取出来。 对话钟吉章 “扣工资不聘我了,我仍觉得值得” “有人佩服我,也有人痛恨我” 新快报:回过头看您“冒死”爆料的行为,您能再讲讲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钟吉章:当时我已经说过了,在面对这种问题时,我作为这一行的专业人士,我必须站出来,我觉得这就是伸张正义。其实,国内建筑界存在很多这种现象,但很多人怕穿小鞋,不敢说出真相。 新快报:您的工作没了,您觉得是因为这件事情?这样做值得吗? 钟吉章: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说我是因为在单位受不到重视才这样做。我觉得,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带来双面的影响,正如现在,有人佩服我,也有人痛恨我。所以我认为值得,这件事情关系到公共安全,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尽管受到了单位的打击,扣我的工资,原本该有的绩效奖、职务补贴都没有了,甚至后来不再聘用我。但我仍然觉得这是值得的。 新快报:因为这件事情,您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您开心吗? 钟吉章:得到大家的认可,确实很值得开心。但是我不是什么魅力人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的职业道德驱使。不做的话,我良心上过不去。我认为做人要讲良心,做事要公正合理,这就行了。 2011年02月07日02:23 金羊网 我要评论 ( 13 ) 字号: T | T 广州建委对钟吉章举报的回函。 “工作没了,正好用来多看书” 新快报:我们知道您在读法学研究生,很多人会说,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安享晚年才是,为什么还这么坚持学习? 钟吉章(憨厚一笑):确实,有很多老同学跟我说,老钟你都快70岁了,半只脚都踏进棺材里,还读个研究生做什么。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这个社会应该是民主、自由、法治的社会,如果不懂法就会走很多弯路。懂得法律,我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帮到别人。10门课程,我已经通过了5门,工作没了,我正好可以把时间都用来看书,争取早点通过剩下的科目。 新快报:拿到了研究生的学位,您有什么打算?还继续工作吗? 钟吉章:我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找工作,前不久,有一个惠州的建筑企业,想请我去做建筑工程总监,他们觉得我的技术能力过硬。不过,后来他们在网上查到我曾经捅出地铁三号线的事情后,就再也没联系我了。 “毛山因我失业,我有点内疚” 新快报:当时跟随您一起揭露这件事的毛山(化名),他现在怎么样了? 钟吉章:他也是因为这件事,一直没找到工作,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过。 新快报:这个行业都知道您和毛山的名字了,万一一直找不到建筑检测行业的工作,你们打算怎么办? 钟吉章:我无所谓,我还可以靠退休金生活,可以另谋他职,可以靠画画或者是给别人做培训。但毛山是因为我才卷进这件事的,他是研究生,年轻又才华横溢,对他,我觉得有点内疚。我听到他女朋友曾经跟他说,你不要跟钟吉章搞搞震,他迟早会害了你的。但我觉得,是因为这个社会的偏见,对敢说实话的人的不公平,才造成他找不到工作。他对我从来没有怨言,从来没否认过我的行为。 “我没有弄虚作假,我怕什么” 新快报:您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会给您的家庭造成影响?您现在没有了工作,家里人会怨您吗? 钟吉章:这件事情出来后,有人对我儿子说,你爸爸想做炮灰啊!我儿子把这些话转达给我。但是我跟他说,我没有弄虚作假,我怕什么。 新快报:他们很担心您的安全? 钟吉章:我老婆儿子没有跟我一起住,他们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后来知道了,就很担心我,怕我被人报复。 新快报:您不怕家庭会生活得不幸福吗?您的幸福观是什么样的? 钟吉章:对很多老百姓来说,幸福就是可以安居乐业,但是,如果工程出了事,很多家庭就会没有了幸福。对我自己来说,可以做不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幸福,我做的事对大家都有益。 记者手记 做对的事情他义无反顾 尽管已近七旬,钟吉章还是很有气力,身体一点儿也不含糊。爬上9楼的家,他脸不红心不跳,而新快报记者却是气喘吁吁。“冒死爷”对着记者笑着说:“年轻人,缺少锻炼啊!” 找到“冒死爷”的家,还是费了一番周折,那是深藏在岭南小巷中的老房子。在楼下问路时,一个刚刚出去买菜的老伯打量着记者,指着一扇失修的门说:“钟吉章?那个不怕死的老头子就住里面。” “冒死爷”边上楼梯边告诉记者,自从他去年爆出地铁三号线工程验收涉嫌造假的事件后,很多人见到他就说:“小心不要当炮灰了!”听到这样的“提醒”,他总是眯着眼睛笑着说:“我有证有据的,怕什么?” 在“冒死爷”的家里,杂乱的书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有机械学、电器学、建筑学、法学……他跟记者说,他想活150岁。所以他很注重养生之道。直到现在,他每天都坚持运动。参加前单位的运动会,他拿了个团体金牌和个人银牌。他喜欢骑自行车,喜欢打兵乓球,喜欢画画。他每天都举哑铃,一次举十几下,坚持做俯卧撑,有时可做100多个。 “冒死爷”评价自己说,别人都以为他很内向,沉默寡言,但其实他的内心很狂热,对于自己所做认为对的事情,他义无反顾,无论是揭露真相、工作、学习还是运动。 或许,正印证了一句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他是这么憨厚的一个老人,他又是这么一个“不怕死”的老人,但却又是如此珍惜自己良心的一个人。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15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由“作假就像吸毒”所想到的
lingfeng 2010-12-1 13:03
好的文章,使人眼前一亮,并且过目难忘。今天看到周耀旗老师的博文《作假的下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9081 就有这种感觉。其中的一句话“ 做假就象吸毒,一旦有了没被发现的第一次,就很难不做第二,第三次了。最终会让你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这句话不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使我思绪万千。 我上中学和大学的前两年,一度非常关心腐败问题,因为当时我认为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我曾仔细地总结了那些贪官的教训,发现贪污都是从很小的数目开始的,例如受贿一百元,收受一个很小的礼物等等。但是,一旦卖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胃口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我总结出来的教训就是:绝对不要迈出贪污第一步,哪怕是贪污受贿一元钱。 我看到了贪污的发展规律,就是从小到大。但是,我没有考虑到原来没有被揭发的贪污也像吸毒一样,会让人欲罢不能。 如果作假就像吸毒,那我国科研可能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吸过毒了吧? 文章精彩,文章下面的评论也一样精彩。 alteralex 评论道: 作科研为什么要作假呢?作科研是为了探索真理。用作假的手段来探索真理,是多么可笑啊。所以一个人如果作科研造假,肯定不是真的热爱科研,热爱真理,而是为了别的目的。名啊、利啊、权力啊、美女啊。 说的好! 为什么作假或者贪污会像吸毒,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呢?我认为可能与人的本性有关。或许我们可以把人简单地分为有作假倾向的人和没有作假倾向的人。那些有作假倾向的人,很容易迈出作假的第一次,然后,也容易继续作假。而那些没有作假倾向的人,不太可能进行第一次作假,即使第一次作假了,后面接着作假的可能性也比有作假倾向的人低很多。 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如果没有,那确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社会学或者心理学研究课题。就是研究第一次作假没有被发现而后继续作假的比例有多高。如果比例接近于百分之百,或许,我们就真的应该给作假者“判处死刑”。当然,从实践中来看,这样的研究并不可行,因为既然是没被发现的作假,研究者就肯定不知道了。用动物模型来做研究,也许是一个选择。 作假、贪污会像吸毒,这样的机制是否可以用来促进我们好的事情?例如,如果看文献、记单词、做试验、锻炼身体也像吸毒,那该有多好啊!这,应该就是我们曾经提过的“快乐科研”吧?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我正在思考,但还想不出来。 “作假就像吸毒,一旦有了没被发现的第一次,就很难不做第二,第三次了。最终会让你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愿所有尚未作假的科研同仁引以为戒!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72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民调显示99.5%的人曾遇作假
xupeiyang 2010-9-15 15:3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ly7r.html 如今,作假行为似乎无处不在,假货、假学历、假养生、假景点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13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0.5%的人肯定自己没遇到过作假行为。具体来说,85.1%的人遭遇过短信诈骗,83.7%的人遭遇过假货,77.0%的人遭遇过盗版书。其他还有:虚假报道(70.4%)、盗版CD(70.3%)、街头骗术(70.2%)、假政绩(57.1%)、假发票(52.1%)、学历作假(42.0%)、学术作假(41.8%)等。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作假与打假的一点思考
zhaodl 2010-7-18 12:20
一段时间没有发帖子。近来比较烦心,所以借思考来自我疏解。近来社会上的热点之一就是作假与打假,那就思考一下真与假。 纵观风云变幻,打假的对象多是那些拔尖人才和知名人士。社会知名人士是社会的榜样,社会的要求自然会更高,这些人更应该洁身自爱。借名人打假、打名人之假,社会影响和导向作用更显著。名人的洁身自爱,不仅仅是为保全自身的名利,而且是为社会确立导向。万众瞩目,自然是瑕疵难以遮掩。可是,这里边是否带有文化上的心理偏移?在传统文化中,借用自然规律阐述的很明了:出头椽子先乱,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视同仁是否缺少法制基础之上的平等,是否有文化上的自卑。反过来讲,名人一旦成为名人似乎也就处处高人一等。这种文化中的高等人意识,也使名人自身有沾沾自喜、高高在上、傲视众生的优越感。崇拜与嫉妒的交融,在社会文化中难以分开。 这种文化中的非平等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往往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形式表现出来。名人自身的傲慢,更加刺激了社会的挑剔。西方的民主意识似乎平等的成分更多一些。平等不是容忍,总统有道德瑕疵,同样受到谴责,一事归一事。往往是基于法定职责的要求和评判。而我们的评判,往往是建立在文化道德的基础之上,似乎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不是要求成为完人,要不就是为了维护名人的社会形象而掩盖。 单从真假本身来讲,也不是我通常理解的那么简单而纯洁。假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客观层面,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客观事物本身是没有真假之分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只是反应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后,也就是我们所形成的主观影像是否是事物的原本面貌。第二个层面就是这主观影像。一方面主观上试图希望让人们形成的影像与事物本来面目是否一致,另一方面我们的能力能否形成与事物本相一致的影像。前者是以为装的方式干扰正确影像的形成,可以理解为作假;后者是我们认识能力的局限而形成的错觉。 所以,假与不假的关键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们的主观行为。明明是乙事物而偏偏要以甲事物的面目表现,那么这就是做假。我没有深入了解,我只好假如。加入我是野鸡大学的博士,并没有伪装成家鸡大学的博士,是什么就是什么,那并不是假的问题。而如果由于提供的信息不全或者他人想当然地理解为家鸡大学的,那么有事物本身表现的问题,也有人们的认识能力问题。就如同一稿多投,有明示的一稿多投、不明示的一稿多投和伪装后的一稿多投一样,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是否以事物的本来面目表现。 婊子的好坏暂不论,婊子就是婊子,这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真。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现象,那才是值得关注的。好坏的判断是带有主观性的,社会有社会的判断标准,个人有自己判断标准,关键是否能够做到表里一致,也就看是否对事物进行了伪装,是否存在欺骗! 我们的文化判断中存在着非理性、非平等的基因,西方民主文化有值得我们吸收的营养,但西方文化也不就是那么地美妙。中国留美学生翟田田的恐怖威胁罪,使我想起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恐怖的不是恐怖行为,而是言论治罪。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在文化思维存在局限的社会里都不会产生真正的文明。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3167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利益---作假,没有利益---不管
lin602 2010-6-15 22:47
中国与其他国家比起来一个明显的特征,有利益就冲锋,甚至作假。 没有利益,经常不闻不管。 连学校之间的划船比赛,基本上只有面子上的事情还有在选手身份上做假。更不谈其他事情了。 有些地方,自己家里非常干净,但家门外地上非常脏也没有人管,自己也不愿意出手清理一下,如果有需要见义勇为的事情,许多人是不管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生作假之我见
fpe 2010-4-26 09:42
学生作假怎么看? 看了陈老师的博文 《 大学生作业作假映射高校教师的一种失职吗?》 ,心有同感。学生不好对付,因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感情,有无奈,我很同情他们。不过,我遇到的问题不是作假,这里的学生不敢作假,因为社会风气对作假查处很严厉,不需要我操心作弊问题。我的问题是学生水平不足,听不懂,不做作业,还很无辜。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我自然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过吧。 这里的学生比较独立(没有班级集体的概念,随意组合选课,所以参差不齐),如果有人抄袭,会有人告(不公平嘛),告了一定会有处理,处理起来很严厉。而且,影响未来的前途。一个讲求信用的社会,一旦有坏事上身,影响会难以根除,这样带着不清白的尾巴去社会工作,很难有出息。学生们大多懂道理,所以不敢考试抄袭。 为什么会有作假呢?我想,可能是 Take-home 作业让人受到诱惑吧。这里我很难布置回家完成的作业(不能按时收上来),除非是期中考试(学生不敢不交)。所以这里一般都是布置大量的测验 Quiz ,选择加填空,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如果,一路下来都不错,连期末考试都不用考了,直接给 A 。成绩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学习的,怎么能让学生们感到压力呢?国内竞争压力那么大,考分以小数点计算,不知打击了多少天纵英才。天才都是有缺点的,为什么要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呢? 最近,国内的大学开始面临学生不够的难题了,估计不出 10 年,国内学校也会放松考试标准的。如果大家都不在乎成绩来,这样才有可能从事所谓的素质教育,或更像自由艺术教育所看齐。美国本科好的学校,大多是 Liberal Arts 型的,就是因为社会就业压力太大了,所以随便学一点,避免过早进入专业(视野狭窄),方便他们及时转行。国内那么多的学生无法找工作,是否因为他们太专了(贬义),无法适应社会不同职位的需要?这里的工程专业,你得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否则是不合格的,不能毕业。人是灵活可塑的,国内过早地把学生塑造定性了,虽然不赖,但社会不一定需要这样的人才,专业人才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到社会,到岗位重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里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工作和学习。人口减少是一种趋势,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天空大了,创新型的人才还会少么? 有道是,社会发达靠信用,爱护信用超眼珠;作假容易清白难,防止作假靠威慑。老师威严在题库,学生尊严靠呵护,平时测验多看顾,成绩好看都说酷。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3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作业作假映射高校教师的一种失职吗?
热度 1 陈龙珠 2010-4-1 09:51
今年这个学期,我仍为友系建筑学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开设了选修课《建筑安全与防灾》。一如近6年来的既往,我没申请、学院教务办也没安排这门课的助教,也就是说学生作业和期末考卷的批改都由我自己完成。 因为这是一门学生选修课,按学校规定,在开学初的2周内,学生可以补选或退选。所以对上学期末选了课、而这学期头2周有无辜缺课现象的同学,我对其(或请班干转告)做了退选课的规劝。因此,从第3周起,对尚留在学校教务网上名册中的38名同学来说,没按时退选便意味着自愿遵守学校教学规章制度,包括按时、认真上课和完成作业。 去年6月我曾撰文感慨 大学生作业抄袭的千姿百态 。有鉴于此,在第一次布置作业时,特意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即使篇幅小也值得称道,而抄袭则是每位同学应该杜绝的,而且说明了作业是我自己批改。 上周上课时,我收到了选课同学交来的第一次作业。拿回来后进行一遍清点和通朗时,发现有4位那天缺课同学也由其他同学代交了作业,我便好奇地先阅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就感到非常沮丧了:他人代交的、署着一位女生姓名的作业,附署的却是另一位男生的学号,凭直觉这份作业是有问题的。于是,便去查阅这个学号的男生作业,一看那笔迹,看似是他为那位女生代做、代交作业的。 昨天上午课间休息时,我找来了这两位同学。先是问那位女生,上周你无辜缺课时是否托人代交过作业,回答是的。我再问女生作业是否为自己做的,随即得到了她肯定的回答。接着我请她和那位男生在纸上签署了各自的姓名,并问她的学号是多少,回答的与学校教学网上的一致,但与作业上的不同。我再问询站在边上的那位男生这作业是否由你代做的,那女生回答是他为其代做的,他无语。 看着站在我身边的这两位比我孩子高一年级的大四学生,无论作为上海交大教师还是学生家长,我心中都感到了悲伤:著名高等学府培育了如此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大学教师对课程教学中的作业批改尽了自己把关的责任了吗?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6540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研经费计算结果的启示
toptip 2009-11-1 07:43
如前所述,一篇重要文章的发表成本可能高达500万人民币以上。 研究生:尽管你们每个月只拿着几百块钱千把块钱的补助,你承担的课题可能值几万到几百万。别小瞧了自己啊!爱国爱国,如果勤奋长进一点,5年多出个一篇文章,那是为国家多创造几万到几百万的价值。 导师:一个好的导师,同比投入下每年相比于平庸的导师多出产一篇文章(假设质量相同),他就多创造了几百万的价值。那么相比于为了引入优秀导师多付出的工资部分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有的导师不看文章不学习,不专心科研混日子,这不仅是对不起底下的研究生,对不起自己的工资,更是在浪费国家的的巨额投入。 基金委:人才的价值是要获得肯定的。盖茨的视窗的想法创建了一个微软帝国。不同的人用同样的钱可以有天差地别的效果。如果把国家增加投入的钱砸到现有的科研队伍上,结果可能就是多数打水漂。比如以前出现的,某个大学用巨额资金买了一堆先进仪器让它生锈的现象。如果换一批优秀的人才,那才会显著见到这个增加投入的效果。培养人才,引入人才的巨额投入相比于人才能创造的价值来说,也是小巫见大巫。 作假:作假的文章不仅把投入的钱打了水漂,更误导其它跟进的实验室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浪费。所以文章作假不是什么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重大的经济犯罪。如果贪污500万该到监狱里面关十年,那么作假一篇重要文章应该判个无期徒刑!韩国的黄禹锡才判2年,太便宜他了。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330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是不大相信鉴定结论的
lin602 2009-8-21 23:28
看了不少项目申请材料,也参加了不少鉴定会,其中出现了许多鉴定结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等。签字的许多是国内知名专家,甚至是院士。 说实在的,我是不太相信这些结论的。不是说完全不信,也不能说这些结论是完全可信的。 目前国内请鉴定专家,都是鉴定单位自己或托人请,请好专家后,将名单送科技厅局审批。批下来就组成鉴定专家组了。这些专家都是申请单位请来的,都是熟人,或者是熟人请来的,你说如何来进行扳着脸认真地审查与出鉴定意见? 所提供的材料,是他们写的,其中真伪,一般人是不太清楚的。即使测试报告,都是自己提供样品检测部门测试后提供报告,如果你用别人的样品去测试,又有谁知道呢。测试报告很清楚,对来样负责(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所提供的产值,是他们会计出的,厂里的销售许多是与其他产品搅在一起的,科技局经常会出个证明已经查过,数字真实,盖上大印。你说,鉴定专家有什么好说的?我隐约地知道,有的企业的产品鉴定会上的产品销售产值,是假的,有的产品根本就没有生产!根本就没有上设备做。 有人说,专家可以公平公正地评呀。其实不然,仔细想想你就知道了。 你也可以说,专家可以不去呀。但是你要申请经费,你要请别人来参加研究生答辩,你的项目也要验收,你的论文也要发表呀。因为你生活在这个环境中,除非你不在这个行业做事情。 这是中国的科研管理体制造成的。如果鉴定体制中,专家与申请鉴定单位无关,结果可能要好得多。当然没有绝对真空。 我不太相信中国的技术鉴定结论!!! 2006年参加一个省的项目评审,其中有一个现场考察,有一个企业,让我们看一个生产装置,以证明他们正在中试这个产品。我们上去看了,说不是做这个产品(因为是在反应釜中隔着视镜看),总经理坚持他们意见。我们提出抽样检查,他们傻了,满头是汗地认错了。还是那次评审,另一个企业讲出他们项目的创新点,我们指出,他们的创新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如果用他们的所谓创新性工艺条件,会堵塞他们的反应装置。他们也张口结舌地承认了(事后他们承认,这次来的是真正专家,他们以为他们讲的创新点专家不会太清楚的,这样写是为了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创新点,在求得到项目资助)。你说,如果专家组是他们请来的熟人,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哎,体制的作用一般人有什么办法?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往事回首(1):童年的一次假签字
刘玉平 2009-2-8 15:18
元宵佳节,本应说些喜庆的话题。但生活不仅仅有喜悦和梦想,更有苦涩与反思。而后者,从生命进化的角度看,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原动力。既然这几天以学术造假为主的真与假这一话题议得正热,反思就先从自己开始吧 往事回首( 1 ):童年的一次假签字 大约是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事情了。 家里姐弟五人,我属于该玩就玩,改学就学能静得下心来学习的类型,又是唯一的男孩,加上天资还算可以,所以父母一直对我寄以厚望。当时,父亲在政治上经历坎坷。咱也算争气,人穷志不短,小学时成绩在班级乃至年级一直名列前茅。这让父母感到一些宽慰,甚至多少有些引以为豪。 寒假前的期末考试,语文拿了 97 分(作文被扣了 3 分),而数学没有发挥好,由于粗心大意而审错了一道应用题,答错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只考了 95 分(这大概是四年级前,所有的数学考试中唯一一次没有满分的。呵呵,咱手头比较笨,这之前,作为实验科目、没有列入数学正式学习内容的珠算,曾经考过 80 多分)。 那时,每逢过年,父母要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作为压岁钱发给我们几姐弟。并实行奖励优秀的政策,我的成绩好,每年都能得到不少,让几个姐姐非常羡慕。 父亲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又是直率严格之人,在 79 年之前是唯一能参加州革委常委会(当时可是党政合一的,好象到 83 年才一分为二)的机要秘书,若不是因为跟领导较真、意见相左而被不让参与实际工作到 82 年才恢复(又被平调到他退休前的单位),按照他的资历和能力,可能早当州级领导了。父亲已退休十余年,却一直没有闲着,不计较报酬,已经帮好几个州级和省级单位做档案达标,这两年又为家乡的军事志而辛劳。 当时,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进行了分工:几个姐姐的学习,主要由母亲来管;而我是由父亲直接过问。拿到试卷,我就犯愁了:对于从师范毕业又当过几年老师的父亲,也知道三、四年级课程的跨度是比较大的,估计看到这个成绩,他虽然不会严厉训斥,但却可能因为我的粗心大意而扣下不少压岁钱、甚至不签字。虽然母亲会签字,但也会告诉父亲的。怎么办? 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考虑这事情。不时有小伙伴叫我一块去玩,可我却一点心思都没有了。不知不觉,就快到家了。 灵机一动:哦!这样吧按复写纸的原理来。 没多久父亲也回来了,自然就问到成绩的事情:小五,考得怎么样? 语文 97 ,数学 95 。我答道。 数学怎么搞的,把卷子拿来看一下,我将夹着馅的语文卷子递过去:只发了语文。 父亲大致溜了一下便签下家长已阅的字样,作文还要注意细节,描述同一事物要注意使用同义词。 谢天谢地,过关了!我在心里暗喜,过后我便描着父亲笔力透下的印迹签了字。 没想到却出现了新情况。第二天下午和小伙伴出去玩,吃晚饭时我刚进家门,就见父亲板着脸、手里拿着数学试卷:这是怎么回事?昨天我就觉得这卷子有些问题。 95 分也很正常,你却弄虚作假,代我签起字来了!听着父亲的一阵训斥,我的心情一下子天上掉到了地下。在假期作业的基础上,过年前把数学课本里的应用题全部重新做一遍。父亲说。 没几天,就到了年三十。检查完作业,父亲说:小五啊,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我相信你能靠考 100 分的。本来要收回给你的奖励,但这次就算了。往后的课程越来越难,你不可能永远考一百分,希望你引以为戒,不要弄虚作假、做一个诚实的人。 后来,考上了省重点的中学母校,同学们谁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因为兴趣广泛而在学业上有所分心,成绩在班级里也就前十名左右,自己在这类事情上却再也没有做过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04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为“国家利益”做假说明了什么?
热度 1 郝炘 2008-8-25 04:14
奥运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说林妙可假唱《歌唱祖国》是为了国家利益。 几位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年龄也有做假嫌疑。何可欣护照上的出生日期是1992年1月1日,但是她首次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时的生日是1994年1月1日。同样杨依林护照上的生日是1992年8月26日,而她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注册生日是1993年8月26日。 何可欣和杨依林都参加2007年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按照体育官员的说法,城运会是青少年运动会,主要为2012年奥运选拔人才。国家发布的第六届城运会规则中对年龄有严格的限制,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年龄需在13岁以上、15岁以下。 国内体育竞赛出现年龄作假的情况比较常见,第六届城市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对年龄有专门规定:七)对运动员年龄的判定:按照运动员首次注册年龄来审核其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报名参赛年龄;如对运动员年龄有异议的,经核查,以其过去参加全国比赛(须列入全国竞赛计划)的报名最大年龄为准。凡不符合第六届城市运动会运动员年龄规定的,一律取消其参加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资格。 何可欣的年龄要么不符合参加城运会、要么不够参加奥运会。也许有人觉得能她们在奥运为国争光做得很好,年龄规定也不一定合理,所以不该苛求。也有人认为这事关公平竞争。 公平重要还是为国争光重要,是进步的道德观与保守的道德观的差别之一。 心理学家 Jonathan Haidt 去年在《 SCIENCE 》发表一篇题为 The New Synthesis in Moral Psychology ( 道德心理学的新综合 ) 的综述文章,总结了把进化论应用于道德研究的新结果。 文章介绍说,过去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主要考虑人与人关系的两个方面: (1) 伤害、 关心、利他主义,以及(2)公平、互惠、正义,这两个方面与进化的两个机制---亲缘选择 (kin selection) 和互惠利他 (reciprocal altruism) 有密切的关系。亲缘选择可能使我们对亲缘关系近者之痛苦和需求敏感,互惠利他可能使我们对谁该得什么极度敏感。西方现代自由主义判断行为对错的两个基础是是否伤害他人、是否公平。 但是,Haidt指出,如果群体选择重新塑造人类道德,那么道德基础也会带上部落的印迹,人们不光需要知道如何对待他人,也需要知道如何做部落的一员。道德的基础除了伤害(harm)和公平(fairness)外,还需要包括群体内忠诚、顺从权力、以及精神纯洁这三个成分。 Haidt和同事对2811美国人做了问卷调查,让他们回答15个关于哪些因素在考虑一个行为的对错时重要。结果显示,对自我描述为非常不守旧的人来说,伤害与公平最重要。而群体内忠诚、顺从权力、以及精神纯洁对保守的人来说,在道德判断上起较大的作用,越保守,部落印迹越强。调查结果见下图:纵坐标是对道德判断的相关性(1=从来没有;6=总有),横坐标是政治(非常自由、自由、略微自由、中间、略微保守、保守、非常保守)。 为国家利益做假说明了文化的保守。 Haidt 综述的英文全文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16/5827/998
个人分类: 未分类|665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