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冷板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坐冷板凳”到“十年磨一剑”
yaojunwei 2019-5-31 00:23
从“坐冷板凳”到“十年磨一剑” “坐冷板凳”和“吃冷猪肉”是关联起来的,这是有典故的,那就是过去只有大学问家才有资格在文庙的廊庑间占一席之地,分享祭孔的冷猪肉。这说明只有坐冷板凳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大学问家。这“二冷”精神在我自己的科研中,一直被置之座右铭。想来坐冷板凳,不是一朝一夕的,说来也是颇有感触。此时正在听赵雷的“成都”,和着“成都”的曲韵,咀嚼着“学术”的味道,想起小时候爸爸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在炕上放下方桌喝酒的时候,爸爸喜欢用筷子蘸蘸白酒,然后抹到我的嘴里,来培养我的酒量,想来我也不争气,爸爸培养了很久,结果我不仅不喜欢喝酒,反而对喝酒敬而远之。想来却是与酒无缘了,但是这一幕确实镌刻在我心里,这便是潜移默化地温馨或者亲情吧。 想到爸爸将筷子抹到我嘴巴里面喂我喝酒的场景,绕梁余生,不绝于心,这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细细想来,这种细微地浸染虽然没有在我酒量上面有所成效,却在我科研上面滴水穿石了。 在定量研究肆意的时代,我没有找到自己一骑绝尘的研究工具,反而在探索新媒体、模因以及竞争情报方面接触和学习了扎根理论,从此便沉浸于扎根理论,乃至此后欲罢不能,更使得我“弯道超车”。在研究方法上面从质性、量化过渡到混合研究,在方法探索方面,“不自量力”的去探索数据画像、 TSC 、数据动员……。 对于研究的魄力,大概就是从硕士将“大坝截流”的原理应用到“数据收集”环节,将“波粒二象性”应用于竞争情报,再后将竞争情报和协同论结合形成“竞争情报协同”,更在“竞争情报协同”探索过程中,找到了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知识动员”。这些科研方向的轨迹无须苦思冥想,而是已经如数家珍般地从我的头脑中自然呈现。我的这些研究方向便是“冷猪肉”,因为这些方向都是非常小众的,不是时尚的或者时髦的,但是却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方向。这种为之奋斗的信仰来自于自我实践,并且转化为行动力或者价值化。 我总想,我的学术不应该是绝迹江湖或者束之高阁的。知识动员是知识的行动化与价值化,若知识动员能在自己生活和工作中起到效果,那我便有继续探索与钻研的动力和勇气了。因此,我需要在自己身上进行学术试验,进而再推进我的研究。 方向很小,做的人不多,所以需要我自己去“坐冷板凳”,方向很冷,所以需要我自己“吃得了冷猪肉”。而“坐冷板凳”和“吃冷猪肉”需要“十年磨一剑”,绝不是朝夕速成的。我有耐心,我可以再继续下一个十年,不为什么,就为在自己的学术上可以自成一家。 让我心触的不是筷子上的酒,而是爸爸的温暖,让我难以割舍的不是冷板凳和冷猪肉,而是执着的学术追求,余路还要继续探索,也不会遥望前途的泥泞与坎坷,这一生学术时间很短,来不及顾忌雷电风雨,背齐自己的科研行囊,沿着“新游学主义”一步一步丈量…… 从去年和杨志磊律师在山东高速上构思“新游学主义”开始,分别在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温州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学术志、募格学术等开展学术讲座与交流。我一直在践行并进一步推进“新游学主义” 余生何长,且行且惜,学术所致,何有所惧,心之向往,无问风雨……
个人分类: 应如室|2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科技成果“半成品”设立的奖项
dfedhw 2019-1-23 20:30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奖拔公心:谁将获得第一个科学探索奖? 为人类探索更远世界:马化腾与中国知名科学家联手发起“科学探索奖” ,腾讯基金会投10亿启动资金 10个亿的科学探索奖,能改变什么? 【“科学探索奖”申报QA】同等申报条件下,年纪轻者优先考虑
2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坐冷板凳vs热脸贴凉屁股
热度 7 laserdai 2017-12-15 20:11
最近几天出了一件包含连串好笑的事情。 一位国内即将退休的教授跟我微信聊了几句。 笑话之一。教授搞了一辈子化学或者化工,其实他没有弄出什么名堂来,没有上书架也没有上货架,就是一个纯粹的混子,事实上是被化学或者化工搞了一辈子,所以不值得任何尊重,但是这面子,还要给一丁点。 笑话之二。这位极度缺少智能的教授却突发奇想,要搞人工智能。他自称搞了一辈子化学或者化工,其实被化学或者化工搞了一辈子,没有搞出任何名堂,行将退休,突然去搞人工智能,或者翘起屁股准备被人工智能搞,这不纯粹荒唐可笑么? 笑话之三。教授突然有了搞人工智能或者寻求被人工智能搞的想法后,还居然上书他的大学校长,要大学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研究所。就算提议是好的,也需要计算机系,数学系,电子工程系或者系统工程系的学科关系密切的人士提,跟你一个被化学或者化工搞了一辈子的人点乘叉乘都是零,用某地地方话说,不搭嘎!你去提议水变油项目或者水变油研究所就比这更靠谱。 笑话之四。他的大学校长本来就不是专业人士,就是一个学术场所的官场混子,不学无术之徒。除了他自己的仕途和某些考核指标之外,这位混子哪会关心什么人工智能研究所。这位糊涂教授对准糊涂校长的猛拍,可惜拍到的只是蹄子。 笑话之五。这位糊涂教授有想法去找学术水平更差的混子去提议。如此而言,那么某国的发展方向大政方针应该去大街上找些无家可归的人审核了。其实就是一群进城的农民工在审核决定一切。 笑话之六,比较深刻,是冷笑话。我对该混子教授的向混子校长的提议行为简单点了点,热脸去贴凉屁股!该教授这次明白了,回击道,你们在国外如何如何。我回答道,我们在国外都是坐冷板凳的,虽然如此,生活刚好过得去,不需要去用热脸去贴任何凉屁股,其实也根本不屑于热脸去贴任何凉屁股。 笑话之七。教授听过上面简单回复,于是二话不说招呼也不打就把我直接拉黑了,同时踢出群。 笑话之八。这位头顶教授头衔的行为是典型的街头小痞子行为。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秉持的信条是——盖君子所争在于名实(真理)。所以,某国教授,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更是一个贬义词。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03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的“冷板凳”
热度 1 hypermarket 2016-12-23 17:4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6年4月15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察时强调,基础数学研究在我国是薄弱环节,对许多领域形成瓶颈制约,需要一批人静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其后,他于5月7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考察时又强调,一个国家需要一批甘于寂寞、枯坐冷板凳、投身高精尖的大科学家。随着相关新闻报道的大范围传播,“冷板凳”变成了一个热词汇。 关于冷板凳的问题,笔者也有自己的几点思考,但愿这些思考对于科学家赢得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的更多理解,以及增进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能起到一点点推动作用。 冷板凳不是科学家独有 要说科学家的冷板凳,就要先说说冷板凳。冷板凳,有可能是曲高和寡,但也不一定,一定的是“和寡”,也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所做的事情被认可或接受的程度很低。古今中外,存在冷板凳的领域不止基础科学,而是在美术、音乐、文学等领域也都存在。一个画家或作家的作品,可能在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中甚至直到离世之前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而在其人生后期或离世之后倍受青睐、价值连城,这种例子几乎每个人都听到过。在音乐领域中,冷板凳的现象也不少见,目前在中国,恐怕没有哪种民族乐器的热度会超过钢琴。总之,与衣食住行、传媒娱乐、财经政法等领域关系比较远的领域,都会更多出现冷板凳。 冷板凳虽然不是只在科学领域才有,但是科学家的冷板凳的确可以冷得很特别(而不只是特别地冷)。为什么说科学的冷板凳很特别呢?首先,科学是探索性的劳动,是去探求未知或者提升已知,因此是一小部分带有先遣队性质的人的活动,虽然未必说得上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其次,科学体系的分支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本来就是由一小部分人组成的先遣队还要再细分成很多小分队。第三,由于科学理论体系大体稳定,判断客观事实的方法论体系相对完备,一旦出现不同观点,那么有可能就不只是类似文艺领域中的百花齐放的情形,而是涉及对与错。 坐热科学冷板凳的一般过程 细读李克强总理的话,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对比,“枯坐冷板凳、投身高精尖”。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投身高精尖,那应该是“高大上”的事情,怎么会是枯坐冷板凳呢?事实上,这句话恰恰道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事实,冷板凳和高精尖恰恰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样说或许仍然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借用媒体人罗振宇在其演讲《时间的朋友》中描述的商业发展的模式。他说,很多后来看来是理所应当成功的商业模式创造,早期未必被人看好,他根据一些类似的案例总结了新商业成长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开始是“看不见”,也就是少数人意识到了某种可能成功的商业模式并付诸初步实践,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看到的。第二个阶段是“看不起”,也就是随着新的业态的发展,更多人看到了其存在,但是主流观点还是认为那不过是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或者走不远。第三个阶段是“看不懂”,也就是随着新业态的茁壮成长,有更多的人动心了,但是由于既有经验和思维方式的局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新业态中钱是怎么赚的。第四个阶段叫“跟不上”,也就是当很多人都能看懂新的盈利方式的时候,最好的创业机会可能已经错过去了。 应该说,虽然上述过程讲述的是商业冷板凳被焐热的过程,但是其实已经道出了所有冷板凳被焐热的一般规律,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科学家的冷板凳。我们不妨举生命科学中的两个例子来回顾和感受一下。首先来看生物学家和社会大众都很熟悉的一个词,“进化论”。从 拉马克( 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 , 1744- 1829 ) 开始,一小批人率先意识到生物进化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是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在当时的生物学家中是极少数;事实上,当时的绝大多数生物学家甚至是反对进化观点的。后来,达尔文 (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 )在随小猎犬号(音译贝格尔号)帆船做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开始形成自己的进化观念,并在考察结束后的若干年中将自己的思考不断写入日记。但是由于担心自己的观点过于挑战主流观点,他只对自己信得过的一些朋友谈到过进化观点,并未公开发表或在公开场合提及。直到华莱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 1823-1913 )将自己独立形成的 “ 自然选择 ” 观点投稿,达尔文才将日记中的内容匆匆整理成书稿交付出版。由此可见,在达尔文和华莱士的时期,生物学家中的保守观点仍然极为强盛,虽然其后略有减弱;达尔文在世的时候虽然也赢得了一定的声名,但是远不及后世的评价。在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之后,进化论得到更多生物学家的认可和接受,但其传播依然步履蹒跚,主要是由于进化是跨世代遗传持续积累的过程和效果,研究进化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并且当时的种群遗传学理论也并不成熟。后来迈尔( Ernst Mayr, 1904-2005 )和杜布赞斯基( Theodosius Grigorevich Dobzhansky , Феодос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Добржанский , 1900-1975 )等一批学者通过对于物种形成理论的发展促成了新达尔文主义( Neodarwinism )的形成,较为完整的进化论框架基本形成,其后则以各个类群中的案例研究为主。 麦克林托克( Barbara McClintock , 1902-1992 )从事玉米的染色体遗传学研究,在 1944 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期间,她以玉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因位置转移的观点。然而,由于这样的观点背离当时主流的遗传学理论框架太多而受到颇多批评,备受指责,以至于自 1953 年起她停止发表带有类似观点的论文。后来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其他一些研究者在对其它类群的研究中陆续提出了支持基因位置可变的证据,其中包括经典模式生物果蝇。 1983 年,她由于发现可移动遗传因子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其后,人们对于转座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完善。 类似的例子在几百年的近代科学历史中还有很多,这些例子往往都是偏底层理论、带有一定假设性的理念性认识。这类例子都告诉我们,一项在后来看来伟大的发现,从最初发现之时到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可能需要 3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些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得到普遍认可的周期相对较短,甚至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被认为意义重大。就笔者个人的观察而言,能够相对及时得到认可的科学研究领域,一般来说往往是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例如节能减排、交通工具、农业育种、害虫防治、疾病防控、航空航天、通讯工程、超级计算等等;军工研发应该也能得到及时认可,只不过出于保密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对其认知。此外,一些能够直接对于较多科学研究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研发也可以获得比较及时的认可,例如蛋白质测序与合成技术、 DNA 测序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由于都能够对生命科学中的大多数分支学科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都很快获得了普遍认可。 管理部门可以做哪些引导和帮助 从上述的一些例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两点认识。第一,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成长和发展特点,离日常生产生活越近的越容易走进跨领域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视野,而偏底层理论的研究要想获得普遍认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即使后来被证明真的很“高精尖”。第二,30年意味着什么呢,那差不多是一个年轻人从入职科学研究事业到退休的时间跨度,因此对于那些从事偏底层理论研究的人来说,更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面对具有不同发展与成长特点的学科,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怎么帮助科学家呢?笔者个人认为,用一个当代的热词来说的话,科学家最需要的就是“懂我”。虽然不论环境如何,都会有哥白尼式的人存在,但是如果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一个兼顾竞争激励和学科平衡的环境,那么可能会有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愿意去经过一番努力把科学的冷板凳焐热,而不是提前基于对学科冷热的判断而在一些基础学科面前掉头就走。在当代进化生物学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目睹西方同行将系统发育、协同进化、生态建模、谱系地理、分子鉴定、几何形态等一个又一个小领域不断焐热,而我们在国家经济持续向好、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却仍然没有改变一波接一波跟踪的局面,各种原因,令人深思。事实上,如果没有人坐的冷板凳越来越多,受损的不只是坚守冷板凳的科学家,也包括国家的利益。 这里我们不妨引入一个叫做“科学品位”的概念。什么是科学品位呢?其实就像人们对于吃饭穿衣的品味一样,一方面,一个人不是厨师也可以有很好的饮食品味,一个人不是设计师或裁缝也可以有很好的穿衣品味;另一方面,虽然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食物、衣物有喜好,但是大家也都认可美食美衣的多样性。因此,虽然科研管理者和社会大众并不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但是如果能够更懂科学和科学家的事,对于科学的成长无疑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环境氛围。虽然未必要人为刻意对于“冷板凳”学科给予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学科一样的资金支持,但是基本的保障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国家整体经济形式相对宽松的情况下。 基础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事实上,不同的学科的发展历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个是来自于科学与科学家自身的,这种动力是始终存在的,推动各个学科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来自于技术机遇,一旦遇到之后可以对于特定的学科领域产生巨大的解放作用;还有一个是来自于社会需求,一般以各个国家的政策引导形式出现。现实中的科学发展可能来自于其中一种、两种、或三种力量的驱动。以生命科学相关的几大领域的发展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人们对于不同大陆的长期探索积累和达尔文进化论自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之后所产生的影响,分类学与进化生物学(包括古生物学)是流行度和影响力很高的学科。今天著名的《Nature》和《Science》两大期刊创刊时主要目标领域之一就是进化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及其之后的半个世纪,随着DNA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密码子等等大量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发现,以及解析生物大分子一级结构(序列)和高级结构方法体系的发展,分子生物学以及相关的应用领域形成了爆发式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对于医学与健康的高度重视,对于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以全球合作的形式出现,并被提到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提并论的高度。该研究计划的推进,不但促进了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组及其与疾病间关系的认识,也促进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长足进步。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对于分子生物学、农业、生态与进化等学科都起到了很大的解放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环境和生态方面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凸显,人们逐渐意识到医学和农业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除了从这些学科领域本身努力,也无法离开环境与生态的背景。如果环境与生态的恶化不断给人类健康、农业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方面带来新的问题,那么给医学和农业本身投入大量资金解决问题就好像给病入膏肓的人治病一样,事倍功半。真正有效率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类似于“预防医学”的思路,也就是要对环境与生态给予大力研究和保护,减少环境和生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医学和农业进行发展,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由此,环境科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包含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学科再次进入了上升发展的阶段。 结语 每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相对冷和相对热的阶段,每个时间段内都会有相对冷和相对热的学科。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科以及各个学科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不能直面今天的冷板凳,那其实也就注定了我们明天不得不去追逐被别人焐热的板凳。热门学科有其之所以热门的原因和意义,但是冷门学科研究者们的冷板凳也不应该太冷或冷太长时间,均衡发展和整合式发展才是对于科学、国家、科学家真正有利的发展模式。 原载于《今日科苑》2016年第10期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filename=JRKR201610009dbname=CJFDTEMPdbcode=CJFQ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Ra1FhdXNXZjJDbUdENTlqNjNKWlB3R09jWjJtblVndz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jc2NTg3TEx6L0FmTEc0SDlmTnI0OUZiW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5ZVplUnNGeTduVkw =
8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坚持才会有兴趣
热度 2 lxchencn 2013-7-27 11:41
兴趣是天生的吗?有天生的兴趣当然是很好的,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估计大部分的人的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我的体会是坚持也会带来兴趣。 其实从小至今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进入研究领域当个教授,对于未来还是模糊的,阴错阳差学医了,不想当医生,为了逃离医界进入了药理学领域,看到导师忙碌的生活就像看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影子,同学们曾经讨论过如程代展的今夜无眠一样逃离科研的队伍,最后还是继续高校教师的生活,也就免不了继续科研了,在一个并不重视科研而且科研条件很差的地方高校做科研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坚持吧为了生活,摸索摸索再摸索,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小的研究方向,针对apelin进行研究,至今已经坚持不易10多年,坚持了6年才开始发文章,至今积累小文章有10几篇,当然对于大牛来说不屑一顾的,坚持了10年终于拿到国自,当初的坚持已经慢慢转变成自己的兴趣,发觉这样的研究越来越有味,探索的劲头更足,越研究感觉碰到了更大的未知世界,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有了钻劲,就有了希望,坚持坚持再坚持,即使冷板凳再坐十年也不后悔,坚持出兴趣,坚持出乐趣,坚持希望出幸福。坚持吧,朋友们!
4030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研究-重“赏”还是重“享”
lxchencn 2013-7-4 16:23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下中国似乎不差钱,重金之下,过江之鲫纷纷靠岸,但仔细观之,浮躁之风却一阵紧似一阵,潜心研究,十年甘坐冷板凳的人有如隔夜星辰般难觅了,赏字从贝,赐有功也,有功当赏,但赏不可太过,一味赏之,欲壑难填,赏无止境,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初衷,偏离了科学研究的固有轨道,吹尽黄沙只剩下“贝”了,眼里只有孔方兄,科学只能变成“壳”学了,非持续发展之路也。 享,从高从子,享受天伦,科学研究,事业也,非物欲也,非有纯洁之心、坚韧之志无以持之以恒,难达科学之峰,享科学之乐,享科学之美,享科学之圣,科学之享,国之幸、民之福也。静夜之思,记之。
2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只读博客的科普文章是不够的
热度 2 firesword 2011-10-7 11:11
对于启发科学兴趣,科普作品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已经过了“走进门”的人,要求该领域的真学问,就不能只靠读科普著作,还要吃硬饭,否则营养不良。正如在微积分领域,不能只是看那些容易的科普读物,到博客网上看科普类的文章,必须坐下来,踏踏实实地攻下那些一般人躲还来不及的“硬书”,比如《实变函数》。一定程度上打好了基础,然后迅速去寻找前沿的问题,这样就能迅速走入前沿。苦功夫是必须要下的。40多年前北大的力学系,在《数学分析》上要学4年、每周8节课,更不用说当时的学生们的努力了。 科普有科普的积极意义,但真功夫还是要靠坐冷板凳来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相比我们上一辈的年轻人而言,在这方面做的越来越不够。以前我拜访北大的力学系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授,跟他讨论微积分的问题,他的思维的缜密和快速程度已是少有人及,但他对我们诚恳地说:“我相对于我的老师那一辈,已经是差很多了,我的老师那一辈人,才是真真正正下过苦功夫的。”这位老前辈也在写博客,但他不太建议学生们把过多的时间、把主要的时间花在阅读博客上,而是要去看教材,去讨论、研究。对于我们,他寄予厚望,他让我们不要过多关注博客,否则会越读越蠢——当然,这句话是针对我们说的。 我们现在推广所谓的“素质教育”,还有所谓的“快乐教育”,实际结果不尽如人意。在科学界高水平的人才一代比一代少。当然,事物走向极的状态就会走向其反面,或许这会迎来一个科学界否定之否定,那时候,科学的真正的春天就到来了。
3447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吵架" 我受益巨大
热度 1 luo971 2010-5-1 20:51
学术吵架我受益巨大 中国科技大学,罗渝然(Yu-RanLuo),luo971@ustc.edu.cn 我在海外流浪22年多,参加了不少学术会议。有超大型的庙会,如人数过万的ACSMeeting(每年两届);有数千人的大型的会议,如美国质谱年会;有人数几百人的中型会议,如国际自由基会议;有人数约一百多人的研讨会,如化学动力学会议;有人数仅20-30的、一天为期的非正式(informal)讨论会。 我个人体会,超大型和大型会议,帮助我认识了不少文献上的牛人,看到了许多工业界的新产品,也巧遇了昔日若干老朋友与同窗好友。但是,这种放羊式的研讨会对我学术影响不大。为什么? 在正式的超大型和大型会议上,有多个分会场,你能听到许多进展,新结果。但缺少互相切磋武功的时间。通常,讨论时间局限于为5分种。你希望会下找牛人请教嘛,机会难得,因为他太忙,约他喝咖啡的人太多。 回想起来,对我学术影响较大的是那几次非正式(informal)讨论会。为什么? 非正式(informal)讨论会,规模小,时间短,参加者有备而来,仅为两个字:吵架!记得,上世纪80年,一位美国老教授从WashingtonDC赶到LosAgnes的USC(南加大),参加我老板召集的一天的非正式(informal)讨论会。他提出,某些基元反应有负活化能现象,会上与我老板(曾被评为世界十大物理化学家之一)争论。以两位老教授为代表,你来我往,君子风度,切磋武功,会上其他科学家也参加热烈讨论。 这样认真、深入、不受时间限制的讨论会,促使我认识到,还那么多化学基本问题,目前不清楚呀!那,我giveup,orkeepgoing?我应从那里开始起?在1990年,逐渐下决心,选中了化学键能。一,它是化学科学中最基本;二,当时可靠的化学键能数据稀少(90年初的老板形容说:犹如大海捞针)而混乱冲突。从那时起,我苦坐17年的冷板凳,终于为华人在国际同行中赢得了话语权。 我的学术成长,得于非正式(informal)讨论会。我希望在国内也愿搞这样的小型、专业强的非正式讨论会。近半年,我和国内几位朋友联系,受中国化学会支持,正筹办第一届全国化学键及应用学术研讨会(informal)(见http://www.ccs.ac.cn/news/?hid=207)。 我们计划:会前不交论文,会中不讲资历,会后不出文集。希望每个与会者都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每研究小组可选择如下交流形式:专题报告,formalseminar,shorttalk,poster。你可以介绍海内外动态,未来的设想和打算,提出科学问题,供众人讨论。你可以痛快地与任何人交流与争辩;你将了解很多的研究新思路和手段;你将结识新朋友;特别是,你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伸展才能和开拓视野的好机会。 本informal研讨会将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和谐的交流平台,会上会下,一开新风,不拘形式,自由、平等、开放、朴实。 希望,通过《科学网》平台,听到朋友们的建议、指点和评论。我预先感谢你们。
9484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