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油井火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油井灭火说技术
fpe 2010-5-3 20:32
油井灭火说技术 这一次墨西哥湾的爆炸事故,灭火效果似乎不足,关键似乎没有把阀门关上,造成了更大的环境污染。所有灭火行动,都是为了保证油井封闭之后,业主仍然能够使用(初期投资大了,当然不能作废),而这次没有把阀门关上,还不如让它烧着。燃烧是消灭污染物的一种选择,有时是唯一的选择,如着火的燃料是有毒的化学品。哈尔滨供水危机,来源于辽宁化工厂爆炸。而化工厂火灾,把握火势,让火自动熄灭,才会避免更大的损失,这是 1986 年瑞士 Sandoz 化工厂仓库火灾事件的深远影响。 1987 年美国 Sherwin-Williams 仓库火灾,当地消防队员吸取莱茵河污染的教训,让火场维持烧光。 1991 年科威特油井大火,是撤退的伊拉克军队的绝望之举。当时科威特邀请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灭火队伍( 10 个国家 27 支队伍),逐片分包任务,重金奖励。 冲天的火柱有 40 60 米,相当于 20 层楼高;井口温度为 1400 ℃,那是炼钢的火候;周围 10 米内的温度是 850 ℃,足以把人烤化;足球场大、齐腰深的油湖围在井口边,形成一片火海 笔者研究了分析油井灭火技术的科普短片,可以从灭火原理的角度点评一二。 油井灭火,最有威力的方式是使用炸药,电影中的说法是在火焰的根部引爆炸药,可消耗用于燃烧的氧气。不过,按照灭火理论,爆炸产生大量的剪切流,火焰在剪切流中不能自持(破坏了火焰结构,相当于热损失增加),因此熄灭。这种方式,据说是金利首创,阿代尔发扬光大。 没有炸药,匈牙利的队伍改装了航空发动机,利用高速射流( Jet Flow )把火焰吹到一边,或保护操作的灭火队员。火场之中的空气流动有两种作用,一种是鼓励火势蔓延,一种是吹熄火焰,前者称为火灾蔓延理论的 De Ris Regime , 后者称为火灾蔓延理论 Fernandez-Pello Regime 。所谓风借火势,风助火威,就是指前者;而每个人都可以用嘴把火柴的火焰吹灭,其工作范围就是后者。谁提出这种划分方法? Fernandez-Pello 的学生托来若。 科威特队伍使用的是大功率水枪,把宝贵的水源(当地乃沙漠),像垃圾一样倾倒在火头周围,自然可以达到冷却和降温的效果。所以,他们的做法困难在于运输设备,在沙漠中开辟道路,运水运设备,财大气粗的科威特为灭火也是不惜血本的,毕竟烧的是自家的钞票( 熊熊大火每天烧掉 600 万桶原油,直接损失达 1.2 亿美元) 。 美国队伍带来了专业的工具,利用特种设备和机器人把钢管插在火头上方,这样火头就被这根钢管垫高了,其下的人们就可以安装阀门和控制设备。油田开发是美国首创,历史最长,技术最成熟,效果自然也最好。美国的这一类公司,大多汇聚在波士顿,因为波士顿的保险业的中心,最后付账的还得靠保险公司。 中国专家最后制订的实战方案并不复杂:先挖排油沟,尽可能缩小油湖。再用沙子垫出一条路,喷水使地面降温,人和机械在水枪掩护下逐渐靠近,操纵机械挖掉井口周围像火山口似的油焦山,暴露井口。然后,长臂桅杆吊车把长约 8 米的引火筒套在井口上,将井火与地面火隔开,扑灭地面火后,集中水枪把引火筒上的火扑灭。最后换下炸毁的井口,装上新井口,注入泥浆封住井喷。这一方案,有两大难点:一是油井燃烧释放的热辐射极强,而人和机械只能靠近到距井口 20 米处;二是以水灭火须将海水引进沙漠,耗资巨大。中国为克服前者,特制了反辐射热掩体,移动自如。而水的问题,科方答应予以解决,至于海水与井火接触产生的有害气体,那就顾不得许多了。 中方派出六十多名灭火人员及辅助人员,去科灭火半年,科方以日工资方式,每天支付中方约 2 万美元。算下来也就是三百来万美元的很小的合同。最后, 中国队扑灭 727 口燃烧油井中的 10 口。 2006 年 10 月,土库曼斯坦奥斯曼 3 井井喷失控着火,中方灭火队面对该井高压、高产、高含硫气井大火,虽然把火灭了,但严重超时,最后也是无偿劳动而已。外面的新闻无比精彩,可是一分析琢磨内容,就发现国内缺设备和轻技术的短肋,这还是我们国家队的水平和现状。 有道是,油井灭火高技术,技术累积靠时间,设备技术双管下,经验创新实战来。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7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油井灭火说英雄
fpe 2010-5-2 05:00
油井灭火说英雄 最近墨西哥湾发生的石油平台事故,又一次向世人突出了能源生产中的危险。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一位油井灭火专家的传奇经历。 2004 年 8 月 7 日,美国传奇油井灭火专家雷德 阿代尔与世长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享年 89 岁,死后哀荣备至。他的事迹曾经被好莱坞拍成影片《地狱战士》,广为全世界观众所熟悉。 在 50 多年间,阿代尔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地最险恶的油井大火现场,并因扑灭了 3000 多场油井大火享誉世界。阿代尔生前曾表示,他最引以为豪的是 1962 年在阿尔及利亚扑灭了加什 图依尔天然气大火。这场火灾共燃烧了 167 天,冲天火柱高达 240 米,至今仍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火势。 阿代尔的另一大功绩是在 1991 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为扑灭科威特油井大火提供指导。阿代尔带领来自多个国家的 27 支灭火队伍,在 9 个月内成功拯救了 732 口燃烧的科威特油井。 阿代尔还对消防技术进行了大胆变革。他在全世界首次采用潜水设施成功扑灭海上油井大火,还将炸药、水炮、推土机、探钻泥浆和混凝土等广泛应用于救火实践。 1915 年 6 月 18 日,保罗 N 雷德 阿代尔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家里共有五儿三女,父亲是个铁匠。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影响到美国经济,但一个普通的十口之家要生存的确是件易事。出于家庭原因,阿代尔上到高一就不得不离开学校,闯入社会。他干过不少工作。 1936 年,他进入了南太平洋铁路公司,总算稳定了下来。此时的阿代尔以为自己不过就是个普通的蓝领,靠力气吃饭。 1938 年,雷德被奥迪斯压力控制公司( OtisPressureControlCompany )雇用。第一份与石油有关的工作,让他开始与油田解下不解之缘。雷德在油田做着零活儿,开始对油田火灾产生极大的兴趣。七年后后,他已经积累下相当丰富的经验。当时正值第二此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雷德却应征入伍了。谁都说不清,这段经历是让他缩短了与成功之间的距离,还是延长了这段距离。只能说,粗糙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后来,很多人都说, 爱他是因为他够粗犷 。 不仅如此,雷德被编入第 139 排爆中队,增加了他应付爆炸及燃物的知识和经验。期间,雷德有着不错的表现,从普通士兵升到上士的阶位。复员回到家乡, MyronKinley ,一家原油开采和控制喷火的先锋公司,成为了他新的发展天地。雷德继续踏踏实实地在那里工作,扑灭油田随时出现的火灾,严格地控制出油的喷火 直到他 45 岁。 1959 年,阿代尔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业灭火公司 红色阿代尔 ( RedAdair )。公司因所有员工都用红色制服和设备著称,人们也更愿意称呼他 雷德 阿代尔 。 油井灭火是非常有技术性的活。首先,油井灭火需要技能,灭火者需要熟悉阀门位置,灭火的最后一步就是关上阀门,保证业主不会面临一座死亡的油井;其次,油井灭火需要设备,大功率喷水机,大马力风扇,防辐射工作服等都是非常专业的设备。第三,油井灭火需要口碑(或信誉)。油井火头里燃烧的不仅仅是油和气,还是无数的钞票。那些油田经纪人,跟在阿代尔的后面递空白支票,随便填,只要你能够及时灭火。当然,懂行的阿代尔不会随便填,这样做会没有口碑,而口碑是干高技术服务,咨询和顾问业的根本和基础。没有口碑,是不能在服务业长久的,阿代尔深知这一原理,对公共事业大量捐助,因此公共形象非常好,多次获得总统的奖章,三次被总统写信称赞为美国英雄。 工作中,阿代尔几乎从不犯错误。从事危险工作的最大成功是在九死一生之后,自然死亡。生活中,阿代尔也从未表现出对任何事情的恐惧。他曾和人开玩笑说,他和魔鬼达成了一个协议,魔鬼答应在地狱给他安排一个带有空调的房间,他则同意不把那里的火灭掉。 不知何故,阿代尔曾经到过台湾,受到老蒋的款待,把老蒋送的家具当宝贝藏在家里,也算人生多阅历的见证。 阿代尔带领的队伍扑灭了北海油田大火(阿尔法石油钻井平台大火),一个月工作的报酬是一亿美金。他的事业,是搞服务和咨询的专业服务的典范和样板。不过,他退休之后,其手下 Coots 和 Boots 又另起炉灶办公司,已经没有阿代尔的传奇色彩了。事实上,阿代尔的老师 金利,才真正是油井灭火领域的开创者和先驱,也没有阿代尔的机会好。所以,一个人是否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个人对机会的把握和时代的需要,关键是最后一项。 有道是,美国英雄阿代尔,油井大火显神威,注意形象保口碑,一生荣耀后人推 。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565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