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考试科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件关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考试的实物
热度 8 fdc1947 2018-5-15 08:20
一件关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考试的实物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告别了普遍贫穷的状态,国家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高度评价和概括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他说: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先导的。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恢复高考;2.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3.恢复招收研究生。这三件事情都是邓小平先生亲自主持决定的,它们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 1978 年5月15日,正是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举行的日子,这个日子距今整整40年了。虽然那一年全国最后总共仅录取了一万来名研究生,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但是,这表现了国家从那时候开始真正地重视起对研究人才的培养。科学和文化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人才的培养是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经过了对于知识分子和研究人才的长期鄙视之后,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是真正开始“拨乱反正”的象征之一。 众所周知,在这以前,我国已经有12年没有招收研究生了(1966-1977),而且,1964和1965年的研究生最后都没有得到研究生毕业的待遇,他们也想通过再一次读研究生回到学术研究的岗位。那些年毕业的大学生,许多人都分配在天南海北的“犄角旮旯”里,在工厂、农村、林场、矿山从事着与他们所学习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他们都迫切地希望通过考研究生回到学术岗位、至少也要回到城市、回到离家乡近一些的生活条件略好一点的城市(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不理解,那时候人们完全没有选择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自由)。 那年的考试,科目有:政治、外语、基础课和专业课。试题全部由招生单位自己命题。试题由招生单位密封后邮寄至考生所在的县,考生在所在县里参加考试。 我幸运地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考试。我报考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报考的专业是量子化学。量子化学专业是大学本科中没有的专业,它考试的科目除了英语和政治外,业务课是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学。而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两门课程我是完整地学过的,普通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我也已经学过。这样,量子化学专业就成了我的选择 (印象中每个考生可以填写专业相同的2(3?)个志愿,我最后被第二志愿山东大学录取) 。 我在翁牛特旗(现在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当时属辽宁省昭乌达盟)的旗治(相当于县城)乌丹镇参加了考试。当时,这是一个很落后的旗县,全旗只有六个人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就借用了旗“知青办”的办公室,六个人各人考各人的题目,都是各招生单位寄来的。那几位考生我并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各自考什么专业。 我的试卷是从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寄来的,为招收研究生,中科院印制了专门的牛皮纸信封。也不知道是什么偶然的原因,可能是当时装了用剩下的草稿纸之类的东西,我把最后一天考试装“普通物理”试卷的专用信封保留下来了。虽然经过了40年的“折腾”,信封仍然基本完好,每一个字都能够看得清楚。背面盖在薄薄的密封纸上面的密封印章也清清楚楚。信封和其背面和局部放大的照片如下: 信封上用图章印上的密封日期是“一九七八年四月廿五日”。而“普通物理”课程的考试时间则是“五月十七日下午”,其中“普通物理”“月”“日”“午”为图章印制,而“五”“十七”“下”则用碳素墨水手写(由于“月”“日”二字图章不清楚,又用碳素墨水描了一下,可见上海生化所工作人员工作的细心和负责)。有意思的是,“十七”这个日期似乎是在“七”字前面后加了一个“十”字。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年的考试日期到底在哪一天? 在教育部网站的“中国教育大事记”和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1978 年 )” 都没有记载这次研究生考试的具体日期。 到网上查询,发现有一些文章中说考试日期是1978年5月5日到7日,也有文章说是5月15日到17日。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事件,我想还是应当把具体日期弄弄清楚。 从我的信封上可以看出,真正的考试时间应当是5月15日到17日。我仔细看了信封上的字迹,十七两个字的墨水颜色相同。我自己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在七字前面加一个十字,当时我在农场,我也没有碳素墨水。 所以,从这个信封上可以得出结论,考试的时间是5月15日到17日 。 但是为什么网上的说法有两种,而我的信封上“十”字像是后加上去的?上海人做事情一直规规矩矩,信封上的字,“七”写在“月”“日”正中间,“下”在“日”“午”正中间。“十”字就是硬塞进去的。 我对此的解释是:最初的日期确定为5月5日到7日,而且应当是公布过的,所以有人写文章时就用了5日到7日。但是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比如不能完成全部准备工作等),把考试日期更改到了5月15日到17日。 实际上,当时像这样更改的事情当时也还有。拿研究生招生这件事来说,原来宣布1977年就要恢复招生的( 1977 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教育部“中国教育大事记”)。但是,两个月后,发现准备工作来不及完成了,就改成77、78两年合并招收( 1978 年 1 月 10 日 , 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 1978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将 1977 、 1978 两年招生研究生工作合并进行,统称为 1978 级研究生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当时,粉碎“四人帮”不久,乱了十多年,一起都要“拨乱反正”,几乎都是从头起步,工作条件又很差,加上人们的许多思想也仍然在“左”的牢笼之中,能够向前进就很不错了。 当然,如果作为考试时间的历史考证,本文只能说是提供了一个“孤证”。希望能够得到别人进一步的佐证。也希望教育部的“中国教育大事记”能够更加详细和完善。
个人分类: 教育|88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关于报考硕士生应提供本科学习成绩单的建议
热度 20 fdc1947 2016-12-14 08:04
关于报考硕士生应提供本科学习成绩单的建议 再过十几来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又要进行了。 能够考得好一点,考上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满意的专业,应当是所有考生的心愿。能够招收到优秀的学生,大概是所有的研究生导师的希望。 过去,我曾经在一篇博文中顺便提出过要求报考硕士研究生时提供本科学习成绩单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单独提出建议,故而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我认为有必要再一次正式提出这个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同仁一起来呼吁实行这一个小小的改进。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我们需要全面考察考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情况。一般地说,本科期间所学习的所有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用的。所以, 一种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不但可以全面考察考生的学习情况,还应当促进本科生学好所有的课程。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由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科目太少,许多不列入考试科目的课程就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拿我所在的化学专业来说,由于绝大多数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都不涉及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这两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很是轻视,不肯下功夫认真学习 。 这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化学人才是极端不利的。 但是,现在要求增加考试的科目又具有较大的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 现在我们的研究生是通过考试而入学的,而通过申请-审核而录取研究生应当是将来改革的方向。申请-审核制能够让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更好地集中精力学好本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不必因为研究生考试而分散学习的精力,也能够使招生学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很多学校在录取博士生时已经采用了申请-审核制,但是,在硕士生录取时仍然只凭研究生考试的成绩。在 目前硕士生招生录取全面实行申请-审核制条件尚不成熟,又难以增加考试科目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要求学生在报名考试时就提交本科的学习成绩单,供录取学校作参考 。 我们的学生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学校的成绩单是绝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国内的导师却见不到考生的成绩单,我就没有见到过我的学生(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的本科成绩单。这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既不利于招生学校对考生的了解,也不利于录取后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 让考生提交成绩单,这就使得学生必须认真学好本科的每一门功课,拿出一张不漂亮的成绩单终究不是一件有脸面的事情 。这样就可能促进学生在本科生学习期间更认真地学习各门功课。 当然,这里会有诚信的问题。时间长了,招生的大学也能够更容易了解其他学校的教学质量(因为一般地说,学生总是由一般的大学考向重点大学,而很少相反方向的流动)。正因为如此,一般大学也总是会更加珍视自己学校的信誉,给出真实的成绩。总之, 这样做有利于搞好学校的本科教学,有利于促进全体本科生的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将来针对研究生的教学。 让学生考研究生时提交本科学习成绩单是一件很小的、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希望这种想法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个人分类: 教育|9140 次阅读|38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长期有效
热度 20 dawndream 2015-6-27 19:11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考试科目: 1. 政治 2. 英语 3. 数学3 4. 管理学 (可提前联系,了解考试范围和重点) 复试笔试就考一点图与网络的基础知识,面向大众,不需要复习准备。 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基础知识不重要,欢迎调剂生。但硕士期间,必须切实掌握英文学术读写、数学建模、以及软件编程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方能毕业。 在我们这里上学,有几点优势: 1.氛围自由宽松,尊重学生。学术型硕士生视同为博士生。不会强迫学生坐班或者强迫学生出成果。 2.导师队伍的平均学术水平不低于985高校的硕导群体平均水平,在甘肃高校同类学科(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首屈一指。每个导师都保证认真切实指导。学生从选题到科研全程都由导师把握方向。 3.我们的学风很正,只重学术。目前没有横向课题。(当然学生自己有兴趣,也可以搞横向课题。) 4.西北民族大学早在1950年就建校,开始招收本科生,是中国第一所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六所大学之一。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很好,优于地方院校。据说助学奖学补助也在同类高校中占优。 导师介绍: 1. 蔡宁 ,男,满族, 1975 年生于甘肃省临夏市; 1991 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就读,学制五年; 1996 年免试保送入中国科学院读研; 1999 年硕士毕业后曾于多家公司从事控制工程技术工作数年;后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师从钟宜生教授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2010 年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即在天津工业大学任教; 2011 年调入西北民族大学。现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副教授,管理学导师组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期刊 Equilib. Chaos Converg. Dyn. Netw. 主编;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作为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0 篇,引用数百次 (Scopus) ;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子课题二项。 招生方向为社会经济系统建模仿真。 2. 张生果 ,男,汉族, 1969 年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中共党员; 1986 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甘肃畜牧工程学院任教多年; 2005 年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研究生学位,于 2012 年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13 年调入我校。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 SCI 论文 4 篇;出版专著一部 ( 《磁悬浮平面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 ) ;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招生方向为电力系统管理。 3. 周志文 ,男,回族,1971年出生于甘肃省临夏市;工学硕士。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招生方向为电力系统管理。 4. 郭凌 ,女,汉族, 1982 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 2013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5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甘肃高校科技奖。 招生方向为系统建模仿真。
10559 次阅读|45 个评论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chunlinj7873 2012-9-9 13:52
欢迎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数学一、政治、外语、管理学或者选择我校理工科的一组考题。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科技政策、创新管理等。同时欢迎报考区域经济学专业,考试科目数学三、政治、外语、经济学。主要方向为区域创新管理、区域规划、产业创新政策等。尤其欢迎985院校生,当让也欢迎所有对两个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报考,详情请看2012年招生简章(2013简章待出)。
3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国内生物类研究生女生特别多?
热度 2 harmonism 2010-5-2 16:12
为什么国内生物类研究生女生特别多? 曾纪晴 今年和往年一样,研究生招生依然是女生绝对多于男生。我们单位招收的研究生中,女生占了 80% 以上。导师们说:没办法,谁叫女生考试成绩都比男生好呢? 不知道其它学科如何,反正生物类学科女研究生特别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为什么会如此呢? 导师们说:因为女生读书比较用功。 女生读书比较用功,可能是事实。但是,这似乎还是不好解释为什么生物类研究生中女生比例特别多。因为其它学科中,女生比例似乎没有那么突出。 这似乎是生物类学科性质决定了的。因为一般来说,生物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几乎不考数学和物理。而数学和物理通常来说是男生的强项,女生的弱项。 然而,我想这还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生物类学科是男生的弱项。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国内生物学领域女研究生比例高过男生的特殊现象呢? 我觉得,可能主要还是因为考试内容和题目类型的缘故。我们知道,现在的研究生考试,硕士生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以及两门专业课,博士生考试的科目是不考政治课,换成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知道,一般来说,女生的语言能力比男生有优势,机械记忆的能力也稍强些。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中,政治课(主要靠机械记忆)和英语课两门科目是女生的强项。而生物类的专业一般来说几乎不必运用高深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因而对女生来说生物类专业课考试也就至少不会输于男生。这已足够保证研究生招生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了,假如专业课考试题目又出得不够好,比如知识性、概念性这些仅需机械记忆的东西占考试的比例太多的话,女生的优势也就更加明显了。博士生考试不考政治课,同样也避免不了女生占优势的现象。可见,生物类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题型可能需要变革,才可能保证研究生性别比例的正常化。 本人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许多女研究生工作也确实做得比某些男生好。但我想,生物类研究生数量的绝对优势似乎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我认为这与考试科目和考试题型的设置有非常大的关系。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建议废除研究生入学政治考试(博士生入学考试就不必考,当然可能是因为硕士入学时已经考过了),改革生物类考试内容和题型。因为生物类研究生又不是社科政治类研究生,政治考试完全没有必要。政治课从幼儿园到大学十几年的政治教育还不够吗?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该与国际接轨,废除政治考试。此外,生物类考试题型应该取消名词解释、填空和选择题这类主要依靠机械记忆即可答题的题型,以现象解释和实验设计来取代,考核考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能力。 呵呵,女生们可不要埋怨我啊!我再次强调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你们也不会承认你们就不如男生,是吧。只是希望你们考出真实水平,让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成为中国生物学研究的生力军。 2010-5-2
个人分类: 随笔时评|113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