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歌要真心唱出来
热度 2 yag195544 2017-3-27 07:11
国歌要真心唱出来 岳爱国/文 去年在我单位举办的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演唱会”筹备会上,我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将演唱会之前的“奏唱国歌”调整为“唱国歌”,虽只是减少了一个字,但二者间是有区别的。“奏唱国歌”突出的是一个“奏”字,因为播放了现成的军乐队演奏的国歌管乐曲,于是大家就不大张口唱了;而“唱国歌”却突出了“唱”字,会场氛围一下子为之改观,可以提振士气,振奋精神。 有领导问,如何突出 “唱”字?我讲,演唱会现场摆放着钢琴,可以在钢琴的伴奏下,再请合唱队的指挥来指挥全场演职员与观众唱国歌,就把“唱”字突出出来了。 主持会议的领导似乎对我提出的建议还有犹疑。我估计,他们可能认为这样做不大正宗。毕竟在这之前起码在我们单位还未这么做过。 就在我单位即将举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演唱会”的前六天,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会议开始,在李克强同志的主持下,第一项内容就是“唱国歌”。我注意到,李克强同志在此处明显省略掉了“奏”字。只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的指挥从会场二楼的小指挥台来到了会场的大主席台上,站在主席台的中央,指挥全体参加纪念大会的人员唱国歌。此刻,随着电视摄像头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在唱国歌,中共中央的常委们在唱国歌,会场中的每一名参会者都在唱着我们的国歌,虽然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在演奏,但会场气氛明显改观,有着一种同仇敌忾的强烈氛围。 正是在中央这个纪念大会的示范下,单位自然采纳了我的意见,在我单位举办的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演唱会”上,将“奏唱国歌”调整为了“唱国歌”。 一直以来,我注意观察到,许多国人在 “奏唱国歌”环节往往羞于张嘴。我讲的国人,包括普通百姓,包括经常出镜的出色运动员,甚至包括国家领导人。 一个单位每逢重要会议,会议的第一项内容要奏唱国歌。正如我前面所讲过的,此时的 “奏唱”突出的是“奏”而不是“唱”,因为几乎无人张嘴唱国歌。 在天安门广场,每天都要搞升旗仪式。虽然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都愿意自发地起大早去观看升旗仪式,但在奏国歌、升国旗环节,很少看到有人张嘴跟着演唱。 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凡获得第一名、或者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会享受升该国国旗、奏该国国歌的殊荣。在这种极其荣耀的时刻,我们透过电视荧屏可以看到,往往我国获奖的体育精英们总喜欢学着人家的样子咬一咬金牌,再多就是学着别国运动员的样子,将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却鲜见他们豪迈地将自己骄人的国歌大声唱出来的情景。 随着我们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或经常出访,或经常要迎接来访的外国政要。在这些重要的场合,演奏主、客国家的国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且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此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却表现得不够大气,他们往往在演奏我们国家国歌的环节是不大张嘴的。在这方面,我们的领导人不妨学学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电视新闻中我看到,默克尔在迎接我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时,在欢迎仪式上,当演奏德国国歌时,这位老大妈式的总理却是张嘴跟着唱的,令人油然起敬。 在奏唱国歌时国人为何羞于张口?分析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是国家没有刻意强调 “唱国歌”。虽然早在2014年中办、国办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一文,但其中只讲到了在何种场合可以奏唱国歌,而其中却没有专门强调“唱国歌”的说法。第二是国人的国歌意识还不够强烈。在一些平常日子,人们对奏唱国歌往往被认为是例行公事,因此不够重视。反倒是在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上,如国际性足球比赛的主场上,全场观众却能够同声高歌我们的国歌,其景其情令人感动。 为此笔者希望,国家应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因为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全部奋斗,是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劲旋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热爱、尊重国歌,学唱、传唱国歌,规范、普及国歌奏唱礼仪,对于激发人们爱国报国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对奏、唱国歌等要作出明确规定,甚至应明确到:凡要求奏唱国歌时,唱国歌是必须的要求。
个人分类: 杂文|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
yag195544 2017-1-18 22:19
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 古往今来,中国究竟产生过多少歌曲 ?多如牛毛,无人统计亦无法统计。而在这不计其数的歌曲当中,又有几首能够深入国人的骨髓,成为国人最为钟爱、久唱不衰的音乐作品呢?有,但不多。在那不多的、被国人记住并传唱的歌曲中,又有几首是从产生的那一日始便被传唱开来,到如今仍能够使闻听者热血沸腾的呢?有 ! 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从问世到今天已有 81年的时间了,它曾经是号角、是战歌;今天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流淌在所有的中华儿女血管里血液,是组成我们生命的因子,是与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分了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义勇军进行曲》最早的响起,是响在了田汉与聂耳的心底里。 1935年初,田汉完成了 电影剧本《风云儿女》 的初步创作 。 为增强反帝反封建的效果,田汉为该电影剧本配 上 了 主题歌《万里长城》 歌词 。 在民族危难的时候,田汉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要为民族而呼、为民族的危亡而呐喊,他要吁天下受压迫的人们起来!起来 !起来!……不料,刚刚完成了《风云儿女》剧本的田汉就被逮捕了。在狱中的田汉无法为《风云儿女》的摄制做更多的工作。电影的分镜头脚本是由夏衍完成的,主题歌只选用了 《万里长城》 的第一段歌词,并更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此时,即将被中共党组织派往苏联学习的聂耳找到了夏衍,问: “《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由谁来作曲?”不待夏衍回答,聂耳便自己答道:“我来写吧,田汉也会同意的。”之后,在狱中的田汉果然同意聂耳的请求,毕竟在这之前二人已有过多次的合作了。 虽然聂耳才刚刚拿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可是,在聂耳的心目中早已开始酝酿着为人民而呐喊,为祖国而呐喊了。他在目睹了民族的衰微、人民所受的深重苦难后,一直期待着,期待着要写出一首中国的 “马赛曲”。当见到 《义勇军进行曲》 的歌词后,聂耳认为,机会来了,他要将这支曲子谱写成时代的强音 。 他在出国前夕便完成了初稿,在日本逗留期间,最终完成了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任务,并寄回到了国内。 可谁成想,为《义勇军进行曲》所谱的曲子是聂耳音乐事业的巅峰,却也是聂耳之绝唱。就在这之后不久,聂耳因意外溺水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年仅 23岁。 刚刚出狱的田汉闻此讯息 大恸 , 写诗一首 以示对战友、合作伙伴、中国音乐界的后起之秀 ——聂耳的深切悼念 : 一系金陵五月更 , 故交零落几吞声。 高歌共待惊天地 , 小别何期隔死生? 乡国如今沦巨浸 , 边疆次第坏 长城 。 英魂应随狂涛返 , 好与吾民诉不平! 之二:《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成为民族抗争的号角,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再唱一次胜利凯歌 ! 再掷一颗强烈的炮弹 !” “这儿有雄伟的歌——是铁蹄下的反抗歌 !” 这是两条为电影 《风云儿女》 的首演所做的广告。 1935 年 5 月 24 日,《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举行首映,当日,《 中华 日报》电影宣传广告 及 《申报》电影广告栏 分别以上述内容做了广告。也正是因为 《风云儿女》的公演,使 《义勇军进行曲》得以用那个时代的最快速度四处传播,在全国的抗日军民中被迅速地传唱了开来。 “卢沟桥事变”前几个月的一天,爱泼斯坦得知上海全国救亡协会发起了一个“大众歌咏运动”,常驻天津的爱泼斯坦立即前往采访天津是如何响应此次活动的。波兰籍犹太人爱泼斯坦是最早报道中国抗战的外国记者之一。当他走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大厅门口,只闻有雄壮的歌声传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前,爱泼斯坦惯常听到中国人所唱的是京戏、京韵大鼓或地方小调,却从未看到、听到中国人集合起来,大声地唱出犹如战斗般的歌声。现在,这种陌生的但却是新式的中国歌声,听来“好像一位神情紧张、声音沙哑的司令官,在发动攻击前夕,向充满决心的士兵发表最后一分钟的战斗演说。”当时,爱泼斯坦虽还未听清歌词的全部内容,但从那戛玉敲金般的旋律中听出,这是一支战斗的歌曲。他觉得这支歌的“每一句都是一个口号,体现着他们全想过,但却表达不出来的思想,此刻,他们长期被压抑的感情终于爆发出来了”。爱泼斯坦被深深地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着中国人学唱了起来。在这之后,爱泼斯坦在对我抗日军民的采访期间,经常与大家共同高歌《义勇军进行曲》。 虽然国民党的上层不允许公开演唱《义勇军进行曲》,但随着全民抗战的兴起, 《义勇军进行曲》还是成为了某些国民党军队的军歌。曾在远征军担任上尉参谋的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回忆到: “取用为国歌之前,早经国军选用为标准军歌之一;我们在成都草堂寺青羊宫做军官的年代也唱过不知多少次了。 ”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的作战秘书张家福少校回忆,著名的200师的军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寇投降的好消息通过电波传到偏远的湖南湘西,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官兵与当地百姓聚集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用歌声来表达他们因抗战胜利而产生的欢乐之情、激动之意,也期冀着新生活的到来。 反法西斯战争中,《义勇军进行曲》还成为了国际战歌之一。 1944年,马来西亚一只抗日队伍将 《义勇军进行曲》中的 “中华民族”改为“马来亚民族”作为自己的战歌来歌唱。 当时,马来西亚和印度游击队的广播电台也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开始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提出:在联合国胜利之日大演奏中,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的代表音乐。 据田汉的儿子田申回忆,抗战期间,田汉收到过一笔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寄来的稿费。原来是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非常喜爱,不仅用英语四处演唱,还用汉语灌制了唱片,取名《起来!》。“具体多少钱忘记了,只记得父亲立即把一部分稿费寄给了聂耳的家属。”田申说。 之三:《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响起。 经过百折不挠地抗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终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949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新中国虽尚未建立,却应邀出席。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这让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很是为难,因为我们的国歌还没有确立。经代表团成员紧急磋商,决定用《义勇军进行曲》代替国歌,为不引起他国代表团的误会,郭沫若还将“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句歌词改成了“中国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 抛开细节不讲,事实证明,代表团成员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契合了《义勇军进行曲》最终成为国歌的事实 。 1949年7月7日晚8时,北平20万民众举行纪念“七七”抗战12周年集会。大会开始,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同时响起的是军乐团演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激昂的军乐声中,人们忆起了12年来的屈辱与悲怆、顽强的抗争及来之不易的胜利,于是,全场合着军乐高声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气势如虹。 1949年6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在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一些事项中,将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作为重要筹备内容之一。筹备会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由马叙伦任组长,叶剑英 、沈雁冰任副组长的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并设立 “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 、欧阳予倩、郭沫若 和徐悲鸿 等人组成,另聘马思聪 、吕骥、贺绿汀 、姚锦新四名音乐家担任顾问。 7月15日 ~ 26日,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在《人民日报 》等国内外报纸上,连续刊登了 “国旗 、国徽 、国歌征集启事 ”,反响十分强烈。截至8月20日,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歌词歌谱6926首,但都不够理想。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在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时,就国歌一项通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发扬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安不忘危的思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结束前,毛泽东、周恩来与全体代表共同高唱了刚刚通过的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久久回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上空。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在天安门前,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接下来,毛泽东按动了升国旗的按钮,此时,作为国歌的 《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徐徐升起。 这一永恒的 46秒(国歌规定演奏时长为46秒)代表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终于挺直了腰杆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有了百世不磨的回报。 之四: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言之一在世界响起。 从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 《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分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声音、形象代言之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的我们,早已不忌讳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的 殷殷 警示,居安思危已是我们全民族的 基本 共识;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时要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直到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每当中国主要领导出访,或是外国主要首脑来访,当我们的领导人与任何外国领导人比肩而立时,两国国歌先后奏响, 中华儿女 从《义勇军进行曲》中闻听到的是无比的自豪,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感。此刻,在每一名中国人的心目中,东亚病夫的称谓早已 被 抛到 了太阳星系以 外; “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提示牌也早已 被 甩到了深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之 中。 在世界级的重大体育赛事中, 《义勇军进行曲》更是起着为中华民族扬眉、提气、振威的作用。就以刚刚闭幕的第 31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来讲,每当我们的体育健儿获得金牌,在之后的升国旗、奏国歌环节,也是所有中国人、海外中华儿女最开心的时刻。远在国内的我们隔着电视屏幕,可以清晰地闻听到来自比赛现场齐声高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声音,其声威扬,其情真切,本是异国的 赛 场却似乎变成了我们的主场,连远在国内的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作于 2016年8月24日
个人分类: 散文|1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애국가 National Anthem of Korea
panfq 2016-3-24 10:08
애국가 National Anthem of South Korea Aegukga is the national anthem of South Korea . The title literally means The Song of Love for the Country, or The Patriotic Song. 동해 물과 백두산이 마르고 닳도록 東海 물과 白頭山이 마르고닳도록 即使东海水和白头山干燥和枯萎 東海水と 白頭山が 乾いて 磨损ように 하느님이 보우하사 우리나라 만세 하느 님이 保佑하사 우리나라 萬歲 有上帝的保佑我们国家万岁. 神様が 保佑 我が国万歳(万世) 神様かみさまの加護かごによって… 마르다1 枯かれる。닳다 磨损。-도록 表示“达到…程度”。 Refrain 무궁화 삼천리 화려강산 無窮花 三千里 華麗江山 filled with Roses of Sharon 대한사람 대한으로 길이 보전하세 大韓사람 大韓으로길이 保全하세 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保全我们的江山 无穷花 -木槿 2 남산 위에 저 소나무 철갑을 두른 듯 南山 위에 저 소나무 鐵甲을 두른듯 /철갑 南山の上に あの松 鉄甲を 巻く /南山上松树好象披上了铁甲, 바람서리 불변함은 우리 기상일세 바람서리 不變함은 우리 氣像일세 저위에 있다. 風霜 不変する 私たちの気象/ 即使有大风大浪也改变不了我们的气魄 As the pine atop the near mountain stands firm, unchanged through wind and frost, as if wrapped in armour, so shall our resilient spirit. Refrain 3 가을하늘 공활한데 높고 구름없이 秋空 空豁が 高くて 雲なしで / 밝은 달은 우리 가슴 일편단심일세 明 月は 私たち 胸 一片丹心 / 一片丹心일세 The Autumn sky is void and vast, high and cloudless; the bright moon is our heart,undivided and true. Refrain 4 이 기상과 이 맘으로 충성을다하여 이 氣像과 이 맘으로 忠诚을 다하여 この 気象と 此 心で 忠诚 尽 tsukushite/ 괴로우나 즐거우나 나라 사랑하세 苦しいが 楽しいが 国 愛しよう With this spirit and this mind, give all loyalty, in suffering or in joy, to the love of country. 《爱国歌》(安益泰:作词) 1 节:即使东海水和白头山干燥和枯萎 , 有上帝的保佑我们国家万岁 . 2 节:南山上松树好象披上了铁甲 , 即使有大风大浪也改变不了我们的气魄 . 3 节:秋天的天空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 , 明亮的月亮是我们不变的心 . 4 节:以我们的气魄和忠诚的心 , 不管有什么苦难和快乐爱国的心永不改变 . 反复: 无穷花 三千里华丽江山 , 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 , 保全我们的江山 . 韩国国徽以国花—木槿花为主体,木槿树枝上会生出许多花苞,一朵花凋落后,其他的花苞会连续不断地开,因此,韩国人也称它“无穷花”,象征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白色木槿花又能代表清高的民族精神。花中央配以传统的太极图案,弘扬了独具特色的韩国民族风格 。 /夜合朝开秋露新,幽庭雅称画屏清。/李商隐:风露凄凄秋景繁, 可怜荣落在朝昏。 朝鲜国歌《爱国歌》 vocal wiki 아침은 빛나라 이 강산 은금에 자원도 가득한 朝は 輝け この河山 金银の 資源も 満ちて 看一轮旭日光芒,普照美丽富饶的土地矿藏,빛나다 闪耀发光。 삼천리 아름다운 내 조국 반만년 오랜 력사에 三千里 美しいわが 祖国 半万年 長い間の歴史に 祖国三千里江山如画,五千年历史悠长 찬란한 문화로 자라난 슬기론 인민의 이 영광 燦爛たる文化で育った 知恵ある 人民のこの光栄 灿烂 辉煌的民族文化,培育着光荣人民成长,자라난 成长 슬기 智慧,才能 몸과 맘 다 바쳐 이 조선 길이 받드세 身と 心 すべて 捧げ この朝鮮 永久に 奉じる /長さ敬おう 让我们英勇保卫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백두산 기상을 다 안고 근로의 정신은 깃들어 白頭山 気象 をみな抱いて 勤労の 精神は 宿って 学白头山的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 진리로 뭉쳐진 억센 뜻 온 세계 앞서나가리 真理で 团结た 屈強 意 全世界 先んじるだろう 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 뭉쳐진 억센 団 結 さ れ た 強 い 뜻 意志 솟는 힘 노도도 내밀어 인민의 뜻으로 선 나라 , 湧く力 怒涛も 冒出萌发 人民 の意で 先国 按人民心愿建设国家,力量无穷像海涛奔腾, 한없이 부강하는 이 조선 길이 빛내세 限りなく富強な この朝鮮長さ(道が)輝かせよう 愿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看一轮旭日光芒 , 普照美丽富饶的土地矿藏, 祖国三千里江山如画,五千年历史悠长。 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培育着光荣人民成长, 让我们英勇保卫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 学白头山的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 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 按人民心愿建设国家,力量无穷像海涛奔腾, 愿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 English: Let morning shine on the silver and gold of this land, Three thousand leagues packed with natural wealth. My beautiful fatherland. The glory of a wise people Brought up in a culture brilliant With a history five millennia long. Let us devote our bodies and minds To supporting this Korea forever. The firm will, bonded with truth, Nest for the spirit of labour, Embracing the atmosphere of Mount Paektu, Will go forth to all the world. The country established by the will of the people, Breasting the raging waves with soaring strength. Let us glorify forever this Korea, Limitlessly rich and strong. 相关链接 Lingo-music 牡丹峰乐团-歌唱祖国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3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Egypt National Anthem بلادي بلا
panfq 2016-3-24 10:02
Egypt National Anthem ( lit.Anthem home) النشيد الوطن vocal- video-B video-youku link youtube Lakī ḥubbī wa fū’ādī Bilādī, bilādī, bilādī 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لك حبي وفؤادي heart/My love /for thee My homeland, My love and my heart are for thee. Anti ghāyatī wal-murād Miṣr yā umm al-bilād / /mrad. intended/ مصر يا أم البلاد أنت غايتي والمرا ambition/purpose/u are / country/Mother/Egypt / qayp.purpose, aim. Egypt! O mother of all lands Thou are my hope and my ambition, وعلي كل العباد كم لنيلك من أيادي * graces /for-Nile-ur/How many/ And above all people / How can one count The blessings of the Nile for mankind. You are filled with the ancient glory مقصدي دفع الغريم وعلي الله اعتمادي / reliance God on / opponent/pay/my intention / My purpose is to repel 击退 the enemy And on God I rely Fawqa Gabeen Ad-dahr Ghurra Misr Anti Aghla Durra مصر أنت أغلي درة فوق جبين الدهر غرة ** blaze/eternity/ brow/above / precious jewel/you /Egypt Egypt! Most precious gem, A blaze on the brow of eternity /shining on the brow of eternity Wa Aslami Raghm-al-adi. Ya Biladi 'Aishi Hurra يا بلادي عيشي حرة واسلمي رغم الأعادي enemies/despite /safe free /live /Oh my homeland / O my homeland, be for ever free ,Safe from every enemy ! مصر أولادك كرام فياء يرعوا الزمام reins/they guard/loyal noble /children/ Faithful care for the reins Noble are thy children(rein,缰,控制) Egypt! Noble are thy sons Loyal, and guardians of the reins,(reins of power 权柄 سوف نحظي بالمرام باتحادهم واتحادي Be we at war or peace We will sacrifice ourselves for you, my country سوف 拖延, 应付will نحظي we enjoy,have,be بالمرام wish باتحادهم union, unity,واتحاديUnions and their fellow 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لك حبي وفؤادي My homeland, my homeland, my homeland, My love and my heart are for thee * أيادي here doesn't mean 'hands', but favors or grace. Meaning that the Nile has given Egypt and its people so many good things. ** We understand (غرة) as a sign, mark, indicator. As per Hans Wehr Dictionary: (غرة) white spot on a horse's face, blaze (غرة) the best, the finest, the prime (of some thing) (غرة) highlight (غرة الشهر) the first day of the month (في غرة العام)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لك حبي وفؤادي مصر يا أم البلاد أنت غايتي والمراد وعلي كل العباد كم لنيلك من أيادي مصر يا أرض النعيم فزت بالمجد القديم مقصدي دفع الغريم وعلي الله اعتمادي مصر أنت أغلي درة فوق جبين الدهر غرة يا بلادي عيشي حرة واسلمي رغم الأعادي مصر أولادك كرام أوفياء يرعوا الزمام سوف نحظي بالمرام باتحادهم واتح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لك حبي وفؤادي النوتة الموسيقية للسلام الوطني السلام الجمهورى ( صوت voice) النشيد الوطنى ( صوت ) Egypt National Anthem Lyrics Latin Transliteration Bilady, Bilady, Bilady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country; Arabic: 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is the national anthem of Egypt. The melody was composed by Sayed Darwish (1892-1923) and was adopted in 1979. Although the modern version has three stanzas, only the first is commonly sung today. This anthem replaced Walla Zaman Ya Selahy. Sayed Darwish ( wiki )put music to the Egyptian national anthem, Bilady, Bilady, Bilady , the words of which were adapted froma famous speech by Mustafa Kamil . Coincidentally, on the day of his death, the national Egyptian leader Saad Zaghloul returned from exile; the Egyptians sang Darwish's new song Bilady, Bilady, Bilady which was to become the national anthem in 1979 English wiki anthem CHORUS My homeland, my homeland, my homeland,My love and my heart are for thee. (repeat previous two lines) Egypt! O mother of all lands,My hope and my ambition, How can one count The blessings of the Nile for mankind? CHORUS Egypt! Most precious jewel,Shining on the brow of eternity! O my homeland, be forever free,Safe from every foe! CHORUS Egypt! Noble are thy children,Loyal, and guardians of thy soil. In war and peace We give our lives for thy sake. CHORUS (without repeats) Arabic Lyrics Transliteration Translation Misru ya Ardi-nna`eem Sudti bil majdil-qadeem Maqsidee daf`ul-ghareem Wa `ala-llahi-`timaadi. Misr Awladik Kiram Aufiya Yar'u-zimam Nahnu harbu'n wa' salam Wa fidakee ya bilādī. Egypt! Noble are thy sons, Loyal, and guardians of the reins. Be we at war or peace We will sacrifice ourselves for you, my country. 相关链接 Lingo-music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3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曼谷:为什么唱国歌
热度 2 smallland 2015-9-11 08:05
曼谷机场为什么唱国歌?显然,唱国歌就是爱国,谁敢说爱国有错?他们或许想象,祖国人民看到,一定会热泪盈眶,起立,一起唱。 以各种高尚的名义为掩护旨在捞取个人利益,不是不常见。文革:2造反派,都持猩红小册子,在其作者的谆谆教诲下,互斗,以为手里的东西就是如朕亲临。只要念上一段,就能吓退敌人。这也是武器。直到今天,依然是若干人的武器。 瓜瓜爹,也天天唱歌。他也以为,我唱红歌永远都不会错,谁敢说个不字。以他有限的想象力,图片还挂在全国最重要的场合,歌之,吼之,永远是正确;谁反对,就是不爱国。 前面讲过,以爱国为名义的风头主义常常与攻击性相关。俗话说,no zuo,no die。只是迟早的事。
1689 次阅读|3 个评论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唱国歌!
lbjman 2014-6-1 05:17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唱国歌!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国歌旋律Top 10
zllzll 2014-6-1 03:05
喜欢音乐的人很多,有些人对某一类型音乐情有独钟,而有些人则包罗万象喜欢各式各样类型。 世界各国国歌作为礼仪乐曲的范畴,在我看来属于音乐中的specific branch。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并爱好这个音乐中的specific branch。网上也有很多关于世界国歌的交流与讨论。各抒己见,有些也很能 引起共鸣。这里我也想写点东西希望进一步增进同好的交流与讨论。 本人是在高中时看体育比赛时候开始喜欢聆听世界国歌。那个时侯网络刚刚兴起还不发达,无法随心所欲地聆听各国国歌,所以只能拿着录音机守在电视机面前,等到世锦赛或者 奥运会的金牌颁奖仪式或者是足球赛国家队的开赛前,能够录到一些国家的国歌旋律。后来上了大学以后开始用电脑和网络以后,倒是可以更加方便地下载或者试听各国国歌,还 能查阅相关资料介绍。前两天看到有些朋友在bbs上搞了些国歌排行榜。我觉得蛮有意思的,于是也想尝试弄点这类的东西。喜欢国歌那么多年了,也得比较比较总结总结,用搞科 学研究的思路来看待一下这个问题,也许能使精神生活更加美好。 世界上总共200多个国家,国歌代表了它们的象征,每一首国歌的产生相信都是凝聚了各国人民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因此好听的国歌很多,要弄出一个排行榜也非常不容易。但是还 是要鸡蛋里面挑骨头。以下就是本人心目中的世界国歌旋律Top 10,分为最好听的十首和最不好听的十首。特别声明一下, 这个排名纯粹是从旋律和乐感的角度出发,不带任何政 治和情感色彩,大国小国一视同仁地进行分析 。 当然,这也是本人的自身感觉,不同爱好者的感觉肯定会有区别,所以也就仅供同好看考。旋律的链接就不给出了,大家感兴趣可 以很容易地在网上搜索到旋律甚至视频。 最好听的国歌旋律Top 10: 第十名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前进》 澳大利亚国歌曲调十分悠扬,特别是清唱版更加富于表现力。这是一首赞美国土与人民的歌曲。歌词有很多景物描写。旋律能够听出不少民歌元素,能够体现那个特别历史时期, 移民者来到新大陆融入当地文化和新生活的向往。虽然大洋洲其他国家国歌也有很多有类似元素的体现,但是旋律整体结合力略有欠缺,比如新西兰国歌曲调也很好但对仗太过古 板。另外美国和加拿大的国歌也挺不错,有类似的精神,但整体上还是感觉澳大利亚国歌最优美。 第九名 阿根廷《祖国进行曲》 阿根廷国歌是一首令我比较难忘的歌曲。歌曲时长挺长,但长而不乱。曲调是欧洲传统风格和拉美进行曲风格的完美结合。节奏稳健,递进感觉也很强。只可惜经常因为旋律太长, 导致阿根廷队比赛放的国歌都只放前奏。好在现在网上有精简版,用进行曲的节奏演奏就更突出了重点。另外,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国歌也很不错,将拉美的进行曲风演绎到了战 歌般的高度,然而阿根廷国歌的旋律是最为丰富,大众程度似乎更好些。 第八名 南非《上帝保佑非洲 + 南非的呐喊》 南非国歌成分上比较复杂,是《上帝保佑非洲》和《南非的呐喊》的结合产物。但编辑和拼接相当鬼斧神工。这首国歌节奏感很强,递进很完美,结尾很激昂。非洲很过国歌都是进 行曲风格,像喀麦隆、加纳和尼日尔等旋律和节奏也都挺不错。但南非国歌旋律变化更多些,细腻的地方细腻,激昂的地方激昂。但听说这首歌要用多种言语唱,自己国家很多人 都唱不好。 第七名 比利时《布拉班人之歌》 初听上去这首歌也许不能一下子使人触动, 多听几遍发现其朗朗上口。它的曲风属于在西方旋律里面有点独特的,但整体很激昂,节奏感和递进都无可挑剔。曲风独特的国歌好作 品经常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如罗马尼亚和巴基斯坦的也都不错,清新活泼。但比利时国歌的时长比较合适,对仗工整但不呆板,很容易记诵,颇有励志作用。 第六名 乌拉圭《东岸人,不是祖国,就是坟墓》 乌拉圭国歌的旋律要是用现代语言来说,可以用“神曲”来形容。但这里的“神曲”绝不是贬义词,而是因为这首歌的旋律变化太有艺术性了。节奏整体比较明快,但变化和递进都 恰到好处。最关键的是这首国歌非常大气磅礴,特别适合交响乐团或者合唱团来演绎。整个曲子稍晚长了点,但它是三段式的,每一段单独拿出来欣赏也都是很好的作品。拉美很 多国歌都挺好听,如巴西、古巴和墨西哥的也都各有特色。但我坚持认为乌拉圭国歌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达到了相当的造诣,令人赞叹。 第五名 印尼《伟大的印度尼西亚》 看似不太起眼的东南亚小国,至少它国歌的旋律是一流的美。印尼国歌的旋律很容易被我们亚洲人的审美接受,似乎有独特的东亚民歌的元素在里面。整首歌时长适中,对仗工整 、递进和重复的运用都恰到好处。相比与其他好听的亚洲国家国歌,如新加坡、韩国、越南等,我觉得印尼国歌是它们的加强版,的确它把民歌和礼仪乐的结合演绎到了新的高度 。 第四名 法国《马赛曲》 法国国歌《马赛曲》名气很大。并且最有纪念意义的是它是我喜欢的第一首外国 国 歌,我是在看98法国世界杯的时候对其产生了兴趣。继而再把这种兴趣扩展到其他各国国歌上面 。马赛曲旋律优美、调子激昂,听了非常容易让人振奋。相比与其他比较激进的欧洲国歌,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等,法国马赛曲的旋律更加容易让人记诵。网上出 现过很多关于马赛曲的版本,但任何一个版本都百听不厌。 第三名 梵蒂冈《教宗进行曲》 梵蒂冈就是个教会国家,它的国歌自然也是宗教风格音乐的杰出代表。我个人比较偏爱教会音乐和赞美诗,每次聆听这类音乐都感觉旋律特别的优美,心灵能够得到格外的恬静。 梵蒂冈国歌《教宗进行曲》也就是能给人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强大力量的曲子。我曾经幻想过在我的婚礼上用它播放来代替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总之这首国歌无论用唱诗班 还是竖琴管风琴演绎都能彰显它的气势。虽然有人很能会觉得荷兰和德国国歌也有赞美诗一般的古典旋律,但是梵蒂冈国歌时长更长,也似乎可以用来参与很多盛大的场面,令人 回味无穷。 第二名 以色列《希望》 很多人都会用悲凉或者悲壮形容以色列国歌,可我认为这首曲子的悲凉中透着柔美,悲壮中透着坚强。就像它的歌名是《希望》一样,听完之后确实会给人带来一种希望和力量。 犹太民族的遭遇和命运举世皆知,作为外民族的人听了都有一种共鸣的心境,如果是犹太人自己听了的感受肯定不言而喻。有些国家的国歌能够把本民族特有的元素融合到国歌的 旋律里面是非常成功的,例如蒙古、希腊、土耳其、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摩洛哥等。但除了民族元素以外,能够把信仰和精神力量融到旋律里面的只有这一首。 第一名 俄罗斯《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现在的国歌是沿用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旋律,只是改了歌词而已。这是一首令我印象最深的国歌,曾经就是听着它经历了高考并进入了大学。国歌旋律优美并且 激昂,格调局部对仗完美,整体又富于变化和递进。节奏感和重复运用也都十分到位。此外,它同时又能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激励。在我心目中这是一首无可挑剔的国歌,无论是 一段式还是三段式的演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恰到好处的运用。总之由于其对我独特的共鸣程度和意义,我选择把它放在第一位。 最难听的国歌旋律Top 10: 第十名 埃及《祖国》 纯粹的军乐,没啥优美的旋律变化。演奏版勉强还能接受,歌唱版更加不堪入耳,不但旋律没啥优美的变化,连歌词也缺乏变化,想象力不足。菲律宾和埃塞俄比亚的国歌跟这首国 歌的旋律较为接近,但相比之下还是埃及这首国歌最单调,创意空间很小。 第九名 英国《神佑女王》 这首国歌的历史意义和接受程度不言而喻,而我这里还是觉得其旋律不够丰富。韵律起伏简单点其实也没太大关系,但是韵律简单时长又短,也没看出来有很完美的对仗。总让我 觉得英国国歌似乎还缺了点什么。另外可能是主观上觉得那么有底蕴的大国加古国,国歌的旋律水平有些不相称。其他的例如奥地利和丹麦的国歌,旋律其实也算不上难听,可能 是有一种心理期待的落差感吧。 第八名 中国《义勇军进行曲》 本来不太想评价自己祖国的国歌,但写到这里还是要说两句。我们的国歌歌词和激昂程度都无可挑剔,但说起旋律还是让人不敢恭维。感觉还是旋律变化和对仗有欠缺吧,这样就 有点影响美感。而且,曲子还可以稍微再长一点,还没等到斗志和情绪鼓舞起来就已经结束了。 第七名 印度《人民的意志》 平心而论,这首国歌似乎也还可以,并且还有印度传统民族的韵律感在里面。但是整体上发现这首歌旋律的创作有点太过随意,局部细节也没有突出的地方,结尾部分更加随意和 突然,毫无高潮乃至收尾的感觉。也许,三哥的世界外人永远无法理解。但我至少觉得他邻居像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国歌整体把握都比他好些。 第六名 圣马力诺 这首国歌刚开始的旋律还是没有任何问题,当我满怀期望地以为这又是一首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但听到后来发现出事了。大家可以去听一下,一种离题的感觉啊,不舒服! 第五名 沙特《敬爱的国王万岁》 对照题目听旋律,根本想象不出这是一首皇家的赞歌,还以为是简单粗暴的军乐呢。整体又简短,没几句旋律。类似的像科威特和巴林的国歌也有这样的情况。按理说阿拉伯人的 审美也不应该都是这样,黎巴嫩、阿曼和伊朗的国歌就好听多了。 第四名 日本《君之代》 所有的中国人听了日本国歌都觉得像哀乐。对此我也不用太多评价了。只能感慨时代变化还是很快的,日本现在有很多音乐都注重旋律上的创意,很多好作品都是深受全世界的喜 爱。就是这首国歌,反差太大了点。 第三名 孟加拉《金色的孟加拉》 我认为这首歌曲的败笔就在于长,局部节奏感勉强还可以,整体上那么拖拖拉拉就显得有点冗长了。看得出曲风是有点民族风味的,但说实话这种风味不是我欣赏的。旋律有点缺 乏大众化,感觉听了几十遍都记不住。 第二名 柬埔寨《吴哥王国》 还是不欣赏它的曲风,美感比较缺乏,时间又短就像插曲一样,没有重大意义体现。最让人诟病的是最后的音竟然是以mi结尾。非常不利于大众的接受。 第一名 毛里塔尼亚 这首国歌真就是可以用“惊悚”来形容,说的不礼貌点都不能算歌了,当配乐就不错了。一句话的旋律就在那里机械式重复,真对当地人的审美产生怀疑。自己听一下就知道了!
个人分类: 美学与艺术|24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溥杰:鲜为人知的晚清国歌
fqng1008 2014-3-11 16:12
所谓“国歌”,顾名思义,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反映了该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缩影。一般用于较为庄重、严肃的正式场合。 中国儒家音乐专著成书于西汉时期,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乐记》中记载说:“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延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明其有损益也。”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乐之邦之称,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专门负责音乐的机构。一些大的宴会、朝会都有音乐表演,但是不知为何却迟迟没有出现能反映当时民族声音的国歌。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国门洞开,日渐与西方国家进行频繁的交往,清朝当局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决定选用“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也就是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 而中国最早的国歌制定者,应该是曾纪泽。曾纪泽是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次子,袭封一等毅勇侯。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也是当时秉承“经世致用”新思维的知识分子。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曾纪泽不愧是大家之后,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时任清朝驻法大使的曾纪泽不断抗议法国政府的挑衅,极力主张“坚持不让”,“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并且唇枪舌战地与法国人争辨,不屈不挠,积极筹备疏筹“备御六策”。虽在病中,犹坚守岗位,进行斗争。 可怜曾纪泽爱国举动,非但没有得到祖国统治者的支持。反而因此丢了驻法使节的乌纱帽。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初四,清朝当局下谕撤销了曾纪泽驻法使节的兼职,改任兵部右侍郎,不过仍为驻英、俄大臣。 在此期间曾纪泽亲自创作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歌《普天乐》(也叫《华祝歌》),在海外外交仪式上作为清朝国歌演奏。当然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首代国歌而已,并没有广泛流传开来。曾纪泽曾上奏朝廷,呈上自己拟就的《国乐草案》,并为国乐定名为《普天乐》,但未能获得批准。 而曾纪泽未实现的梦不久被李鸿章拿走接着去做了,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身为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李鸿章被清廷当局任命为特使,去西欧诸国和俄罗斯访问。在外国政府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外国皆有国歌,唯独中国还没有国歌,李鸿章面感赧然,堂堂一天朝上国,在外交场合上竟然没有能够代表自己国家的国乐,是何等令人尴尬。 无奈之下,李鸿章遂让随员用一首古曲填词,作为国歌。选来选去最后定为唐朝诗人王建的绝句加以改编作为国歌,歌曰:“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由于这是李鸿章提倡的,后人便称之为《李中堂乐》。但李鸿章回国后,这首歌曲并没有被清政府正式使用。 后来因为国歌还闹出了笑话,据说光绪三十年(1904年)京奉铁路竣工之时,慈禧太后便乘坐火车亲自前往盛京(即今天的沈阳)。火车途径天津之时,袁世凯曾带仪仗队前往车站迎接,因为没有国歌,袁世凯竟让乐队奏起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还好当时慈禧并不知道此曲是何曲,不然袁世凯非吃不了兜着走。 过了两年之后,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之时,又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诞生之前,暂成为清朝代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现把该“国歌”录如下(其中歌词里面的“兆”表示一百万): 亿万斯年, 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 当然,这也仅仅是个代国歌而已。随着国门逐渐被打开,清廷和外国打交道越来越多,与会的国际场合也越来越多,因而不得不考虑制定一个能够代表本政权的国歌。 宣统三年(1911年)6月20日国祚将尽的清廷礼部衙门奏拟订国乐办法,并由摄政王载沣批准。典礼院随即开始了国乐的制定工作,当时参考了由驻外使节提供的英国(《天佑吾王》)、美国(《星条旗》)、德国(《万岁胜利者的桂冠》)、奥地利(《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日本(《君之代》)等国家的国歌。 因为日本、英国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并且在国际上举足轻重。试图效仿英、日的清廷就决定仿照英、日两国国歌的形式制定了国乐《巩金瓯》,觉得“现今各国国乐,取义选词不相因袭,以尊扬君主休美为主旨者,英吉利、俄罗斯、奥地利等国是也;以纪念重大兵事之声绩为主旨者,法兰西、美利坚等国是也;以酬祷国运之绵长、夸张国威之强盛为主旨者,日本、德意志是也。我国国乐,义取和平,词无夸饰,足与英、日辉映,增光坛坫矣。” 宣统三年八月十三(1911年10月4日)清廷正是批复“兹据典礼院会同各该衙门将编制专章缮单呈览,声词尚属壮美,节奏颇为叶和,着即定为国乐,一体遵行。”清朝法定国歌《巩金瓯》正式诞生,歌词如下: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歌词大意是: “国土如金瓯巩固,受上苍庇佑。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悦。喜见同袍,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真是自得其乐。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 这首国歌严重的歪曲国家处在多事之秋,人民受难于火热之中的事实。在国歌《巩金瓯》诞生后不久,国祚将尽、没落腐朽的清朝政权就土崩瓦解了,并没有达到《巩金瓯》巩固统治的初衷,真可谓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国歌
热度 2 fqng1008 2013-9-17 14:36
以前只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和《国际歌》的歌词,昨天看到法国的《马赛曲》时产生疑问,难道国歌都是反抗、战斗之类的?于是开始搜索。网络真好,不一会,几十首国歌歌词显示出来,原来并非如此。 搜索过程中,还发现 广东北江中学 高二 (1) 班 一位名叫 温潮清的 中学生研究国歌的专题文章,其中把国歌归纳为六大类 : 1. 反映革命斗争 :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还有 全世界最古老的国歌 , 荷兰国歌 《 威廉 · 凡 · 那 叟》, 就 是16世 纪尼德兰革命时期 创作的 歌曲 。 此外还有 法国的《马赛曲》、 阿根廷的《大地的生民 》、西班牙的《列戈颂 》、希腊的《自由颂 》、比利时的《布拉班人之歌 》、捷克斯洛伐克的《我的家乡在哪里 》和《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 》 、南斯拉夫的《嗨,斯拉夫人 》、意大利的《马梅利之歌》、古巴的《巴亚莫颂歌 》 、阿尔及利亚的《誓言》 等 , 都是产生于革命斗争中的国歌 。 这些歌曲 在历史上 都 起过重要作用 。 2. 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许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中产生的国歌 , 都 在歌词 中 热情地歌颂了 自由 或是本国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 如 美国的《星条旗 》。 此外还有 希腊、多米尼加 、 秘鲁 等 的国歌 。 希腊国歌的歌名 是 《自由颂 》 , 原 歌词长达158 段 , 是全世界最长的国歌 。 3. 歌颂祖国大地 : 如瑞典的《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 》和丹麦的《有一处好地方》。 还有的如 奥地利国 歌 , 以第1段歌词写自然风光 , 第2段歌词写人民的品质 。 有些国歌还从天文现象来说明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如新西兰和巴西的国歌都说到了南半球夜空中的 “ 南十字星座 ”。 4. 为首领、君主歌功颂德 : 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的《天佑君主 》(歌词在维多利亚时代来临之后改成了《天佑女王 》),这是世界上被借用最多的国歌 。 此外还有日本国歌《君之代》,沙特阿拉伯的国歌等 。 5. 祈求上帝保佑祖国和民族 : 在某些国歌歌词中,“上帝保佑”一词反复出现 。这些歌词不仅表现了民族的宗教信仰,更反映了人民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 。 6. 其他 : 印度国歌是一首典型的史诗 , 歌词 涉及到民族、历史、地理、文化 和宗教 ; 挪威、冰岛和洪都拉斯的国歌,都有一定的史诗气质 。 罗马尼亚新国歌歌颂三色旗(罗马尼亚国旗 ) ; 还有一些国家的国歌,包含着具体解释国旗涵义的内容,如加纳、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国歌 。 波兰的《波兰不会亡 》(又名 《 栋布罗夫斯基的马祖卡 》) , 丹麦的《 克里斯蒂安国王挺立桅杆旁 》 (丹麦没有明文规定的国歌,起国歌作用的爱国歌曲有两首,另一首是以上提到的 《有一处好地方》,类似情况的国家还有荷兰、瑞士等 ),西班牙的《列戈颂》 等,则歌颂了民族英 雄 。 以色列的国歌歌词则以充满希望的语气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 。 另外, 圣马力诺和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和德国,安道尔和法国及西班牙,都互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分别反映在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和安道尔的国歌中 。 总而言之,世界各国国歌的内容总是和本国的风土人 情、历史背景、 文化传统、宗教信仰 等有一定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 :( 1)在所有类型的国歌歌词中,歌颂祖国的歌词占的比例最大 ;( 2)歌颂君主的国歌歌词,除了英国外均是亚洲国家,且主要是阿拉伯半岛的国 家;( 3)南美洲各国的国歌歌词主题绝大多数反映了革命斗争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4)祈求上帝保佑的歌词多属于非洲国家;( 5)欧洲和亚洲各国的国歌歌词比较多元化,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主要类型;( 6 )反映革命斗争的歌词,主要存在于资产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驱国家中 。 下面列举一些主要国家的国歌: 一、 美国国歌 《 星条旗 》 : 虽有四组歌词,实际上几乎只唱第一组歌词。 1 Oh ,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u the perilous fight , O'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 t 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 Gave proof thru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Oh , say does that star-spangled banner yet wave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of the brave? 2 . On the shore , dimly seen through the mists of the deep , Where the foe's haughty host in dread silence reposes , What is that which the breeze , o'er the towering steep , As it fitfully blows , half conceals , half discloses? Now it catches the gleam of the morning's first beam , In full glory reflected now shines in the stream : 'Tis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 Oh long may it wave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3 . And where is that band who so vauntingly sworeThat the havoc of war and the battle's confusion , A home and a country should leave us no more ! Their blood has washed out of of their foul footsteps' pollution. No refuge could save the hireling and slave'From the terror of flight and the gloom of the grave : And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n triumph doth wave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4 Oh ! thus be it ever , when freemen shall standBetween their loved home and the war's desolation ! Blest with victory and peace , may the heav'n rescued landPraise the Power that hath made and preserved us a nation. Then conquer we must , when our cause it is just , And this be our motto : In God is our trust. And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n triumph shall wave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1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 勇士的家乡。 2 透过稠密的雾,隐约望见对岸, 顽敌正在酣睡,四周沉寂阑珊。 微风断断续续,吹过峻崖之巅, 你说那是什么,风中半隐半现? 现在它的身上,映着朝霞烂漫, 凌空照在水面,霎时红光一片。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 勇士的家乡。 3 都到哪里去了,信誓旦旦的人们? 他们向往的是能在战争中幸存, 家乡和祖国,不要抛弃我们。 他们自己用血,洗清肮脏的脚印。 那些奴才、佣兵,没有地方藏身, 逃脱不了失败和死亡的命运。 但是星条旗却将要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 勇士的家乡。 4 玉碎还是瓦全,摆在我们面前, 自由人将奋起保卫国旗长招展。 祖国自有天相,胜利和平在望; 建国家,保家乡,感谢上帝的力量。 我们一定得胜,正义属于我方, “我们信赖上帝”,此语永矢不忘。 你看星条旗将永远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 勇士的家乡。 二、法国国歌《马赛曲》 1   Allons enfants de la Patrie ,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é !   Contre nous de la tyrannie ,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 ( bis )    Entendez-vous dans les campagnes    Mugir ces féroces soldats ?    Ils viennent jusque dans vos bras    Egorger vos fils , vos compagnes !    Refrain    Aux armes , citoyens !    Formez vos bataillons !    Marchons , marchons !   Qu'un sang impur   Abreuve nos sillons !    2   Que veut cette horde d'esclaves   De tratres , de rois conjurés ?    Pour qui ces ignobles entraves    Ces fers dès longtemps préparés ? ( bis )    Franais , pour nous , ah ! quel outrage !    Quels transports il doit exciter ?    C'est nous qu'on ose méditer    De rendre à l'antique esclavage !    Refrain    3 Quoi ces cohortes étrangères !   Feraient la loi dans nos foyers !   Quoi ! ces phalanges mercenaires   Terrasseraient nos fils guerriers ! ( bis )    Grand Dieu ! par des mains enchanées    Nos fronts sous le joug se ploieraient    De vils despotes deviendraient    Les matres des destinées.    Refrain    4   Tremblez , tyrans et vous perfides   L'opprobre de tous les partis   Tremblez ! vos projets parricides   Vont enfin recevoir leurs prix ! ( bis )   Tout est soldat pour vous combattre   S'ils tombent , nos jeunes héros   La France en produit de nouveaux ,   Contre vous tout prêts à se battre    Refrain    5   Franais , en guerriers magnanimes   Portez ou retenez vos coups !    pargnez ces tristes victimes    A regret s'armant contre nous ( bis )    Mais ces despotes sanguinaires ,    Mais ces complices de Bouillé    Tous ces tigres qui , sans pitié    Déchirent le sein de leur mère !    Refrain    6   Amour sacré de la Patrie ,   Conduis , soutiens nos bras vengeurs   Liberté , Liberté chérie ,   Combats avec tes défenseurs ! ( bis )    Sous nos drapeaux que la victoire    Accoure à tes mles accents ,    Que tes ennemis expirants    Voient ton triomphe et notre gloire !    Refrain    7   Nous entrerons dans la carrière   Quand nos anés n'y seront plus ,   Nous y trouverons leur poussière   Et la trace de leurs vertus ( bis )   Bien moins jaloux de leur survivre   Que de partager leur cercueil ,   Nous aurons le sublime orgueil   De les venger ou de les suivre !    Refrain 一起走吧 , 祖国的孩子们 !   荣耀之日来临了!   那暴政对着我们 ,   升起了染血的军旗 ,   升起了染血的军旗 !   你们可听到在乡间   残暴士兵们的吼叫?   他们会来到你们跟前   残杀你们的孩子 , 你们的伴侣 !   副歌   拿起武器 , 公民们 ,   排好你们的队伍 !   进军,进军!   让不洁之血   灌溉我们的壕沟 !   这些家伙想做什么 ,   做为叛国者与疯国王的奴隶?   何来那些卑贱的枷锁 ,   还有那些准备已久的凶器 ,   还有那些准备已久的凶器 !   法国人 , 冲着我们呐 , 啊 ! 何等羞辱   多令人愤慨 !   冲着我们呐 , 有人胆敢算计   回到那陈腐的奴隶制 !   副歌   什么 ! 异国军队   在我们家园建立法律 !   什么 ! 佣兵集团   击溃我们引以为傲的战士们 ,   击溃我们引以为傲的战士们 !   伟大的神啊 ! 若双手被铐住 ,   我们只能低头伸向恶人的枷锁   独裁者们将会   成为我们命运的主宰 !   副歌   战栗吧 ! 暴君与尔等背信者   整个令人耻辱的狗党 ,   战栗吧 ! 你们那弑亲的阴谋   终将得到应有的报应 ,   终将得到应有的报应 !   人人都会是讨罚你们的士兵   如果他们倒下 , 年轻的英雄们 ,   大地会孕育新血   全都为了对抗你们而战 !   副歌   法国人呐 , 身为宽宏的战士 ,   适时收放自己的攻击 !   放了那些可悲的受迫者 ,   他们后悔对我们动武 ,   他们后悔对我们动武 !   而那些嗜血的独裁者 ,   而那布耶侯爵的共犯 ,   那群豺狼虎豹正豪不留情地 ,   撕裂着他们母亲的胸口 !   副歌   祖国神圣的爱啊 ,   引领 , 支持我们洗冤的手   自由啊 , 挚爱的自由 ,   与你的守护者们一起战斗吧 ,   与你的守护者们一起战斗吧 !   在我们的旗帜下 , 让胜利   奔向你那雄壮的音符 ,   让你残喘中的敌人们   看看你的凯旋与我们的荣耀 !   副歌   童声部 )   我们也将延续志业   当前辈们不在世上时 ,   我们会找到他们的灰烬   和他们美德的足迹   和他们美德的足迹   不红着眼希望他们生还   而是希望与他们共享灵柩 ,   我们将感到无比的光荣   为他们洗冤或追随他们而去 ! 三、英国国歌 《神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 ( God Save the King God save our gracious Queen , Long live our noble Queen , God save the Queen : Send her victorious , Happy and glorious , Long to reign over us : God save the Queen. Thy choicest gifts in store On her be pleased to pour Long may she reign May she defend our laws And give us ever cause To sing with heart and voice 上帝保佑女王,祝她 万寿无疆 ,神佑女王。常胜利,沐 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治国家,王运长;神佑女王!扬 神威 ,张天网,保 王室 ,歼敌人,一鼓涤荡。破阴谋,灭奸党,把乱萌一扫光;让我们齐仰望,神佑女王!愿上帝 恩泽 长,选精品,倾宝囊,万岁女王!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四、德国国歌 《德意志高于一切》 ( 即海顿皇帝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 Deutschland Uber Alles Deutschland ,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 über alles in der Welt , Wenn es stets zu Schutz und Trutze Brüderlich zusammenhlt , 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 , Von der Etsch bis an den Belt Deutschland ,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 über alles in der Welt. Deutsche Frauen , deutsche Treue , Deutscher Wein und deutscher Sang Sollen in der Welt behalten Ihren alten schnen Klang , Uns zu edler Tat begeistern Unser ganzes Leben lang. Deutsche Frauen , deutsche Treue , Deutscher Wein und deutscher Sang.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Für das deutsche Vaterland ! Danach lasst uns alle streben Brü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 !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Sind des Glückes Unterpfand. Blüh' im Glanze dieses Glückes , Blühe , deutsches Vaterland. Deutschland ,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 Und im Unglück nun erst recht. Nur im Unglück kann die Liebe Zeigen , ob sie stark und echt. Und so soll es weiterklingen Von Geschlechte zu Geschlecht : Deutschland ,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 Und im Unglück nun erst recht.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Maas)到默默尔(Memel), 从埃施(Etsch)到贝尔特(Belt),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遍及世界,却永远保持 他们古老而高贵的名声; 激励我们从事高尚的事业, 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统一、主权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象兄弟那样团结起来,献出我们的双手和真心。 统一、主权和自由, 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为了实现这使命的荣誉, 为了德意志祖国永远的繁荣昌盛! 五、日本国歌 《君之代》 Ⅰ 君が代は 千代に八千代に 细石の 巌となりて 苔の生すまで Ⅱ 动き无く 常磐坚磐に 限りも有らじ Ⅲ 君が代は 千寻の底の 细石の 鹈の居る矶と 现るゝ迄 Ⅳ 限り无き 御代の栄を 祝奉る (注:现行日本国歌为第一部分) 假名标记 皇祚连绵兮久长 万世不变兮悠长 小石凝结成巖兮 更巖生绿苔之祥 中译 我皇御统传千代 一直传到八千代 直到细石变岩石 直到岩石长青苔 文言 吾皇盛世兮, 千秋万代; 砂砾成岩兮, 遍生青苔; 长治久安兮, 国富民泰。 六、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 1 Россия - свйщенная наша держава, Россия - любимая наша страна. Могучая воля,великая слава - Твоё достоянье на все времена! (Припев) Славься,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 , 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2 От южных морей до полярного края Раскинулись наши леса и поля. Одна ты на свете! Одна ты такая - Хранимая Богом родная земля ! (Припев) Славься,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3 Широкий простор для мечты и для жизни Грядущие нам открывают года. Нам силу даёт наша верность Отчизне. Так было,так есть и так будет всегда! (Припев) Славься,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1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国家, 俄罗斯,我们挚爱的祖国。 顽强的意志,辉煌的荣耀 是你永恒的财富! 副歌 光荣啊,我们自由的祖国, 兄弟民族的古老联盟, 先辈们赋予的智慧属于人民! 光荣啊,祖国!我们为你骄傲! 2 从南方的海洋到北极边疆 到处是我们的森林和田野。 你举世无双! 上帝保佑你,我们唯一的故土! 副歌 光荣啊,我们自由的祖国, 兄弟民族的古老联盟, 先辈们赋予的智慧属于人民! 光荣啊,祖国!我们为你骄傲! 3 未来岁月为我们的生活和理想 开辟无限的空间。 对祖国的忠诚给予我们力量。 过去,现在,将来都一样! 副歌 光荣啊,我们自由的祖国, 兄弟民族的古老联盟, 先辈们赋予的智慧属于人民! 光荣啊,祖国!我们为你骄傲! 七、 朝鲜 和韩国 国歌《 爱国歌 》 朝鲜( 朴世泳 作词) 1 看一轮旭日光芒,普照美丽富饶的土地矿藏, 祖国三千里 江山如画 ,五千年历史悠长。 灿烂辉煌的 民族文化 ,培育着光荣人民成长, 让我们英勇保卫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 2 学白头山的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 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 按人民心愿建设国家,力量无穷像 海涛 奔腾, 愿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 韩国 ( 安益泰作词 ) 1 直到东海水枯,白头山石烂, 上天永保我疆土,愿我大韩民国万万年 ! 锦绣江山三千里, 无穷花 遍野盛开, 大韩人誓死卫国,愿韩国屹立万代 ! 2 万众意志坚定如钢铁,胜似南山 劲松 站岗, 任凭风吹任凭霜打,万众一心恒心持久绵长 ! 锦绣江山三千里, 无穷花 遍野盛开, 大韩人誓死卫国,愿韩国屹立万代 ! 3 愿我大韩精神,如秋夜晴空的 皓月 , 清辉洒向广阔的大地,坚定、真诚、执著 ! 锦绣江山三千里, 无穷花 遍野盛开, 大韩人誓死卫国,愿韩国屹立万代 ! 4 用我们的意志和精神,热爱我们亲爱的神国, 把身心与真诚奉献给她,无论面对痛苦还是欢乐 ! 锦绣江山三千里,无穷花遍野盛开, 大韩人誓死卫国,愿韩国屹立万代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667 次阅读|4 个评论
巴尔的摩:美国国歌
热度 2 伍加 2011-8-24 20:17
【旅途见闻(14)】 巴尔的摩:美国国歌 伍加,2011年8月24日,周三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做起,中小学每天早上唱国歌、对国旗宣誓。在大学里,每次有重大活动,必然要先唱国歌。比如每学期末的毕业典礼都要先唱国歌,每次球赛或者重要集会时都要唱国歌。在这种场合,通常都有人领唱,全体起立,面对国旗,脱帽肃立,还要把右手掌放在左胸膛的心脏处,表现得十分虔诚。这种政治灌输十分成功,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会唱国歌。 但是,美国国歌的歌词共有四段,很少有人能全部记住歌词,因此在唱国歌时只唱第一段。另外,国歌的音调太高,没有学过声乐的人或者没有天生好嗓子的人是唱不上去的。大部分人就是滥竽充数,跟着哼哼而已。我虽然记不住美国国歌的歌词,只能按照音调唱出两三句,其它部分需要低八度哼唱,但是我喜欢美国国歌的调子,即使不知道歌词,那种气势磅礴的旋律,的确震撼人心。今年暑假中的美东游,有一站竟是与美国国歌有关。这是儿子坚持选择的旅游点,他要到美国国歌诞生地看看,于是全家都得跟着他再次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巴尔的摩城的东南有一座有名的军事堡垒,叫做麦克亨利堡(Fort McHenry),这里曾是英美战争期间的前哨阵地。这座堡垒建在海湾岸边,是扼制港口的要塞。这里就是美国国歌诞生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博物馆和教育中心建在距离麦克亨利堡不远的地方,里面展示了国歌诞生的过程和有关国歌、国旗的各种展品。 1812 年,英国军队火烧了华盛顿之后又挥师北上,要把美国独立的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英军分海陆两路进攻巴尔的摩。1814 年 9 月 12 日,英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在巴尔的摩南部交火。英国海军舰队直扑麦克亨利堡,昼夜连续猛轰滥炸。当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 )是一名律师,乘船到英舰上交涉释放被扣留的美国平民。他目击了英军炮轰麦克亨利堡的经过,忧心如焚。次日凌晨,当他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仍在要塞上空猎猎飘扬时,感慨万分,激情满怀地写下了《星条旗》这首诗。后来,这首诗成为美国国歌的歌词。英国作曲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为这首诗谱曲,音调激昂高亢,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麦克亨利堡是以当年华盛顿总统时代的战争部长詹姆斯·麦克亨利(James McHenry) 的名字命名的。从教育中心的展厅里树立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铜像(上图)来看,此人个头大约只有一米六左右,手拿一个老式望远镜,抬头凝视远方的美国国旗,心潮澎湃,正在孕育着他的著名诗篇。这个教育中心有一个大展厅,专门进行国旗、国歌教育。在面向麦克亨利堡的一面墙上装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在介绍国歌时,投影屏幕将落地窗遮掩,室内的灯光也都关闭,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视频介绍上。当演唱国歌开始后,我看到所有的观众都肃然站立,表情虔诚,随着视频中的歌声倾情歌唱。看过国歌、国旗的展品之后,听过国歌诞生的历史故事之后,再来倾听、演唱这首国歌,的确给人心灵一种震撼。游客的歌声伴随着展厅里播放的音乐,浑厚而高亢。在国歌进入尾声之后,大屏幕徐徐升起,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我们看到了远处的麦克亨利堡,看到了美国国旗在微风晨雾中猎猎飘扬。这是心灵的洗礼,这是完美的政治课。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你不得不从内心佩服美国人进行爱国主义灌输教育的巧妙方法,这种集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方式的确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爱国主义教育不能靠说教,但是必须灌输;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利用高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 星条旗 ) O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ough the perilous fight, (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 O ’ 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 依然锓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 And the rockets ’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 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 Gave proof through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 O say, does that star spangled banner yet wave (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 ) O ’ 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 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 伍加,2011年8月24日,周三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旅途见闻|5366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歌响起不肃立 奥巴马国宴闹笑话
热度 3 LEIVI 2011-5-28 09:17
个人分类: 生活|25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fs007 2010-12-10 08:48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个人分类: 实事评论|2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析各国国歌的音乐特色和人文精神》——俺当年的学士学位论文
espero 2010-9-8 18:13
浅析各国国歌的音乐特色和人文精神 An Elementary Analysis to The Distinctive National Features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Some Countries National Anthem 毕业年度:2003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申请人:魏晓凡 辅导教师:曾田力(教授) 摘要:本文试图阐述作者在诸多国家国歌音乐旋律特色上的一些统计研究和新发现,并尝试用原创的旋法图来深入分析旋律的进行特点。另外尝试对国歌这一音乐事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属性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国歌 旋律 统计 旋法图 人文精神 Abstract: This essay aims at expounding the authors some research and new discoveries upon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countries' national anthem through positivistic methods, and makes attempt on probing deeply into the progressing of the melody. In addition, the author gives a rough reflection of national anthems' connotation and its attribute from a humanism angle. Keywords: National anthem, melody, statistic, melodic-chart, humanistic spirit 1 概述 1.1 国歌的概念 国歌的概念很简单,就是代表国家的歌曲。如果叙述得详细一些,可以说成是在严肃的、庄重的和其他各种较正规的场合代表一个主权国家的形象和尊严的音乐作品或其片段。(之所以用音乐作品这个词进行表述,是因为有少数国家的国歌其实不是歌曲,只是器乐曲。) 据目前能够搜集到的资料看,国家有国歌的体统应该是缘起于欧洲各国的国际交往。在此之前,四大文明古国时期,人类文明第一次处于广域性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但毕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的人类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对世界的全貌缺乏认识,仅有的原始外交行为手段也比较粗陋,所以国歌的概念当然没有条件建立起来。历史飞逝,亚细亚衰而欧罗巴兴。欧洲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国家较为密集,加之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速,在封建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式斗争和过渡的几百年里,各国的交往就越发频繁,礼仪程序也更加正规。与此同时,欧洲音乐创作和演奏的理论体系经过足够的文化积淀和研究创新,也逐渐成熟。在这样的条件下,国歌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就水到渠成了。 这样的定制,伴随着殖民活动,以及最近一百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被全人类不同程度地接受。于是就有了世界国歌的大系。 1.2 国歌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主要作用 国歌的歌在英文里并不是 song ,而是被写成 anthem ,充满了宗教式的神圣和虔诚。可见,国歌应该是表达爱国情感的最直接最首要的音乐方式。 国歌是政权和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地位最高(至少在理论上地位最高)的音乐艺术作品。当今世界上,国歌被确定或因故改换之后,往往与国旗、国徽的方案一起,被写进国家的最高法律之中,对其崇高地位和使用权限予以确认和保护。 国歌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映射政权的尊严和形象,参与塑造国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意志。许多国歌带有本民族和本地区的音乐素材或其特征,也可能带有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痕迹,其歌词更是依照特定历史和现状而创作,所以国歌能够反映许多文化色彩和历史渊源。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国歌的音乐形态研究方面,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1 )统计分析统计国歌的调、调式、节奏、本民族成分大致比重等基本特征 ( 2 )旋法图这是作者的发明,用它更直观地洞察音乐旋律进行的诸多特点,深入发掘国歌音乐的艺术元素与规律 的研究结果结合现有的资料,选择经典的样例,对国歌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政治价值等进行探讨。 另外,从人文学、社会学角度对某些国歌的歌词、确立、沿革等情况进行粗浅的讨论,以研究国歌作为一种政治音乐,与社会制度、历史事件、风俗地理、宗教信仰等的关系。 1.4 本文体例 本文用符号标记段落。符号后的数字分别为章、节、条、目。行文中所指章节条目以此为准。 2 国歌的音乐特色 根据前述,国歌的体统缘起于欧洲,当今世界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体系也以欧洲的影响最为广泛。国际交往中,国歌音乐的演奏一般都采用欧陆的管弦乐或军乐编制,很少以本民族的乐器进行。另外,在音乐记谱上被全世界基本认同和通行的五线谱和简谱,也都源自欧洲。 但是,国歌之中依然保有许多迥然相异的很有趣的音乐艺术特点,有的特点甚至非常鲜明。它们因观念、历史、政治、创作和偶然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了复杂微妙的文化风韵。 所以,研究国歌的音乐特色并不等于研究各地的纯粹民族音乐的特色,而只能面对着受欧洲影响很大的世界国歌大系,寻找其中风采各异的文化脉络与痕迹。 2.1 以洲为对象的国歌音乐分析 2.1.1 欧洲的诸国歌 欧洲面积约 1016 万平方千米,只占世界 6.8% 的土地。但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很适宜人类生活,因此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欧洲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达,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各洲之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里,欧洲都是世界的绝对重心。 在写作此文之前,作者共找到欧洲各国现行国歌资料 41 首,其中有 2 首是与别国重复的(列支敦士登与英国同用,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同用),所以可以对有效的 39 首曲谱进行浅析。 2.1.1 .1 硬特点的分析 先从定调来看, 39 首曲谱中小调仅 3 首,出于国歌的功能,大调显然是占优势的。具体情况如下: 定调 G 大 C 大 降 B 大 A 大 降 E 大 F 大 D 大 降 A 大 E 大 g 小 a 小 总计 数量 8 6 5 4 4 3 3 2 1 2 1 39 可以看出,在以 G 、 C 、降 B 几种最适合也最常用于表现严肃与神圣的定调为主的前提下,各种调被使用得比较平均。这样的结论似乎不具备特别的价值,但是当它与其他洲的同类结果作比较时,就会传递更多的信息。具体可以参见后面几条的内容。 而节拍的使用状况如下: 节拍种类 4/4 3/4 2/2 2/4 数量 25 9 3 2 能够注意到,虽然 4/4 拍理所当然地占据了首位,但 3/4 拍这种长于表现情调和舞蹈的节拍出现得也并不算个别。这是否能归因于欧洲自己的文化底蕴呢?在后文与其他洲的指标比较时,可以有更多的讨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定调和节拍,是与作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但是,这样孤立的统计也并不是毫无用处。因为它至少反映出一个地区在音乐表现上的一些整体倾向性和习惯,尽管这些倾向和习惯因统计方法的固有缺陷而显得略为模糊。 2.1.1 .2 软特点的分析 总体上,欧洲的各国国歌在旋法与和声基础方面是较相似的。但其中的地区音乐风格仍是非常多样。篇幅所限,本目对此选用少量具体曲谱来做探讨。 德国国歌是很好的例子。它出自奥地利著名音乐家海顿( Haydn )笔下,曾长期是奥地利的国歌,是典型的德奥古典主义风格。来看它的起句: 我们会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雄健端庄的风格。而该曲的结尾也是非常经典而标准的西方传统和声进行: 以此为出发点,就能做一些比较。北欧地区自然环境比西欧差一些,人的体形更加高大,性格更为简单粗犷。这种地区的差异可以从挪威国歌《挪威之歌》 以及瑞典国歌《你古老而光荣的北国山乡》 的音乐进行中透露出来。旋律中着重表达的是淳朴和豪爽的感情,音乐手法就比较直接。 在南欧,意大利的国歌《马梅利之歌》尽管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技巧花俏的地中海风情艺术歌曲,但已经具有典型的拉丁式附点节奏,而且音乐整体上呈现出明亮感,可为这种风格的代表: 东欧的音乐文化发展受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影响较多,与欧洲其他地区的差异相对来讲是最大的。关于这一点,在后文的跨洲比较的样例中还会涉及。为避免重复,本目暂略。 2.1.2 亚洲的诸国歌 亚洲面积广达 4400 万平方千米,接近全球陆地的 30% ,人口更是超过世界的一半。亚洲人种类型众多,文明历史悠久。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河文明、黄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都地处亚洲,这就使亚洲的文化脉络呈现多元化。就像复调音乐不能归结出惟一的旋律线一样,亚洲的国歌音乐分别带有多个音乐体系的成分,情况比欧洲复杂。 本条的研究参考了亚洲国歌曲谱 47 首,其中塞浦路斯与属于欧洲的希腊共用一首国歌,所以作者采用其余 46 首作为研究素材。 2.1.2 .1 硬特点的分析 在这 46 首国歌定调状况的研究上,先要说明:作者认为,那些民族原生音乐成分极多的国歌,虽然在资料上用欧洲的体系记谱来作为演奏的指导,可是谱子上标记的定调已经丧失了一部分在音乐形态上的意义,因为这些乐曲本身的音级功能、审美观念,已经极大地不同于欧洲。尽管考虑到这种定调可能会与该国该地区原有民族乐器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凭作者的水平和资料难以确定。所以作者决定,这一类国歌的定调不作为统计素材,仅做附列。 非常遗憾,作者没能找到一种量化的方法来确认某首国歌属于上述的民族化极强的国歌。故只能根据乐曲用音的音律体系来判断,找出旋法几乎完全走在一种独特的调式上的国歌,作模糊判定。这样共找出 9 首国歌(亚美尼亚、孟加拉、不丹、柬埔寨、印度、日本、缅甸、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其余的 37 首国歌定调分布为: 定调 G 大 F 大 降 B 大 降 E 大 降 A 大 D 大 C 大 A 大 d 小 e 小 f 小 总计 数量 7 7 6 4 4 3 2 1 1 1 1 37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出现了。在上一条对欧洲国歌的同类统计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G 大调、 C 大调和降 B 大调。而在亚洲, C 大调的国歌就很少(被作者归为民族化极强类型的日本和印度的国歌也按 C 大调记谱,但显然都不具备能够与功能和声相结合的定调意义),多起来的却是 F 大调(占到总数的 18.9% ,而欧洲仅为 7.7% )。 这是个偶然现象吗?看上去好像是。但只要观察一下国家的地理分布,就会有新的感受。这 7 首国歌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约旦、沙特阿拉伯、老挝、文莱、新加坡。其中前 4 个国家惊人地集中在同一地区,而且只要忽略狭窄的波斯湾,它们就完全接壤。另外三个国家似乎相互稍远一点,但如果把柬埔寨和缅甸(同样用 F 定调,但民族化很明显)加进来,以南海做桥,也可以连成一片。由此推断,这还是暗暗地凸现了一点文化脉络的承接关系。限于作者的学力层次,这个问题暂时难以深入研究。 下面简单看一下这 46 首乐曲的节拍。有如下统计: 节拍种类 4/4 2/4 2/2 3/4 6/8 数量 34 6 3 2 1 很明显, 3/4 节奏的乐曲较欧洲少了很多,仅有的两首三拍子国歌是哈萨克斯坦和孟加拉的国歌(后文中可以看到,孟加拉国歌的三拍子也比较模糊,并不明确)。确实,以三拍子为单位的韵律不是亚洲文化的产物。联想到我国的京剧中关于拍子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的很多形式,惟独不存在一板两眼。这个例子虽不能作为逻辑推证的依据,但总归应该有共同的音乐理念做根源。 硬特点之外,还想提一个半硬的特点。在民族化程度并非极深的 37 首国歌中,西洋化的程度也存在不同。根据作者自己的归类,民族化程度比较深仅 4 首,有民族化成分不太多的达 15 首,相当西洋化的达 18 首。这些都与亚洲多数地区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有关。 2.1.2 .2 软特点的分析 亚洲的国歌是特点最多样的。本目选几首来自不同文化支脉的国歌的片段进行浅析。 南亚次大陆地区拥有独特的音乐体系。典型的代表就是印度和孟加拉。这两国国歌的作者都是印度文豪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 Rabindranath Tagore )。他把印度民间的拉格和孟加拉音乐的素材加以整理,创作成许多风格独到的歌曲,广受欢迎。这些歌曲也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拉宾德拉歌曲,当然也包括这两首国歌。印度国歌《你是一切人心的统治者》的个性令人过目难忘,可看片段: 其中呈现出的循环往复又略带变化的状态与中国传统的音乐精神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如果列出全曲,这种微小变化的循环就将表现得更清楚)。而曲子的结束句更是拥有自己的一套音级功能理论,达到一种富有特殊色彩的稳定与平衡。 孟加拉的国歌《金色的孟加拉》也有类似特征: 音响效果更加安静平和,形成了深情的浅吟低唱的意境。这应当与当地温热的气候与佛教的恬淡忍让的信仰有一定的联系。孟加拉的许多古老民歌的旋律也具备同样的特点,比如著名的《摇篮曲》: 在外高加索地区,音乐的调式音级体系富有奇特的色彩。格鲁吉亚的国歌旋律就是西洋和民族的综合体。这首歌曲的既有如下的西洋化乐句: 也有这样民族化的乐句: 代表了数量很广的一类合璧式的国歌音乐。地处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的国歌也是合璧的,但与西洋风格融合起来的不是外高加索音乐元素,而是阿拉伯的。这和吉尔吉斯斯坦临近中国新疆不无关系,新疆的民间音乐就属于波斯 - 阿拉伯体系,而非中国体系。可以看吉尔吉斯斯坦国歌的片段: 如此许多亚洲国歌的例子,可称是亚洲文化体系庞杂性、多元性的典型代表。 2.1.3 非洲的诸国歌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部落众多,文化庞杂。因为在历史上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黑色非洲)被掠夺得非常严重,这种程度甚于亚洲。本条除了对非洲的国歌作特点浅析,还将提到非洲国歌文化价值的特殊状况。 作者有 53 首非洲国歌曲谱资料,其中 4 首是重复使用的(佛德角的国歌与几内亚比绍同用,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三个国家皆与南非同用),所以实际分析了 49 首。 2.1.3 .1 硬特点的分析 上面提到的 49 首乐曲中,又有 4 首民族化很深,记谱上的定调缺乏音级功能意义。其余 45 首的定调统计情况如下: 定调 F大 C 大 G 大 降 B 大 降 A 大 降 E 大 A 大 a 小 g 小 总计 数量 11 10 10 5 3 3 1 1 1 45 可以看到占绝对主要地位的三种定调又有变化,而且它们是五线谱上调号最简单的三种。究其原因,这些歌曲多数在创作技法上相对简单,而且被确定为国歌的过程也相对匆忙。 具体来说,非洲的原生音乐与欧洲的差异很大,超过亚欧之间的差异。在当时欧洲文化的大举侵入之下,非洲也有人学习了欧洲的音乐,但水平就难免有限,专业的就更少。通过查看资料,可知这些歌曲许多都是由稍通音律的军官、政府官员、教师,学生甚至来自其他大洲的人创作的(根据能确认的资料,非洲至少有 8 首国歌出自外洲作者,其中甚至有 1 首来自中国作曲家晓河,是作为外交访问的一件礼品创作的),旋律本身也比较简朴。所以在定调方面有些粗略和随便也是可想而知的。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非洲的文化根基中,音乐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为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从而似乎降低了音乐作为纯粹的美的欣赏对象这方面的作用。将这种根基理解到国歌中,就决定了国歌在人们心目中扮演的美学角色不如世界大多数其他地方那样重要,而更体现出那只是一种仪式化的必需品,而不是可欣赏品。因此,许多非洲国家在宣布独立或改换政权时,对于国歌问题就处理得相对快一些,向民间征集一下,或是直接邀请指定人选做一首急就篇,就匆忙确定。另外,据有关信息显示,不会唱甚至听不出祖国国歌的人在非洲也是比例最高的。这也就决定了非洲国歌在总体艺术水平上比较一般的现状。 针对以上论述,还要说明两点:( 1 )非洲的音乐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非常值得欣赏与研究的,上述论述只是陈述,并不代表任何流派与形式的文化中心论的价值取向跑偏的论调。问题的关键在于,出于种种原因,非洲音乐文化的精髓没能更好地在国歌这个专题上渗透出来。( 2 )非洲国歌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作品,不论是民族化程度很深的,还是用西洋作曲技法和体系写作而成的。在下一目里有举例。 再来观察这 49 首乐曲的节拍使用情况: 节拍种类 4/4 2/4 3/4 2/2 12/8 数量 30 15 2 1 1 结果是 2/4 拍的乐曲比重明显增加。虽然在 2/4 与 4/4 有同为偶拍子,功能有不少类同之处,但 2/4 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一种快的意象(速度倒不见得真地要快)。作者认为这一点还是能归因到非洲原生音乐的政治宗教意义,也就是部落仪式舞蹈的节奏特点。突出节奏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理念。非洲民间的许多令外人耳花缭乱的鼓点其实就是由基本的简单的几个节奏元经过复杂对位处理才形成的,而这些节奏元大多呈现着二拍子的舞蹈形态。 2.1.3 .2 软特点的分析 较为典型的一类非洲国歌是庄严而不失轻快的进行曲,创作手法少有原生痕迹,只是依旧单纯简洁。比如尼日尔的国歌: 类似的还有加蓬国歌、安哥拉国歌等不少,就不列举了。这类乐曲的风格甚至适合用作其他场合的配乐(关于这种用法,在下一章里有。事例是,安哥拉的国歌被中央电视台的编辑拿去用做少儿节目配乐)。 非洲的国歌尽管已经严重西化,但仍有不少与欧洲不同的音级功能的使用观念。主音周围的音级,特别是导音,似乎有独特的用法,将主音围绕得很厉害。不妨观察两例,塞拉利昂的国歌和马里的国歌中有这样的用法。塞拉利昂: 马里的国歌: 乐句的这种结束方式在其他的非洲国歌中还很多见,多多少少有非洲民歌曲调的影响。 伊斯兰教在北非、西非和东非有很广泛的影响。非洲也有几个伊斯兰国家。比如西非的毛里塔尼亚,它的国歌就惊人地带有遥远的阿拉伯情调: 这种由固定音型发展出来的音乐就是著名的木卡姆。这首国歌明确体现了国歌与政治体制的关联。 最后还要提一下肯尼亚的国歌,该曲完全改编自当地民歌,在非洲是不多见的。它具备许多原生音乐的特色,如同音反复的旋律特点,乐句素材的重复使用等: 2.1.4 美洲的诸国歌 美洲可分为北美和拉美两大部分。北美受英国影响较多,拉美则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语言角度上看,西、葡属于拉丁语系,英语则属于日耳曼语系,两者不在同一个文化体系中。因为北美国家数量较少,本条在软特点分析的一目中将重点放在拉丁美洲。 作者共拥有可作分析的美洲国歌资料 36 首。 2.1.4 .1 硬特点的分析 这 36 首国歌的定调分析如下: 定调 C大 降 E 大 降 B 大 F 大 G 大 D 大 降 A 大 A 大 总计 数量 8 7 7 5 3 3 2 1 36 新发现产生了。在使用得最多的三种定调里,出现了降 E 大调。这是与其他大洲不同的新情况。请注意,这 7 首降 E 大调的国歌是: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尼加拉瓜、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加拿大。除了加拿大以外,其余六个国家以加勒比海为准,又几乎连接到了一起!在谈亚洲的一条里,作者曾经提到了 F 大调国歌的集中分布问题。现在美洲也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否说明有些地区的音乐定调常规也存在着互相的 影响呢?音乐风格上的近邻影响司空见惯,不必多言。但在定调方面发生这样的效应,以前似乎不是很引人注目的事情。 节拍选用情况如下: 节拍种类 4/4 2/4 3/4 2/2 数量 30 3 2 1 4/4 拍使用占绝对多数。这和美洲特别是拉美的社会音乐生活受拉丁舞曲的影响应该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仅有的两首三拍子国歌中,还有 1 首(美国)是欧洲曲调,而欧洲恰是三拍子国歌最多的洲。 2.1.4 .2 软特点的分析 因为拉美的国家占了美洲的绝大多数,所以作者将把拉美的国歌的艺术特点作为分析的重点。 拉美在历史上几乎都曾经遭受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所以在音乐方面也继承了不少地中海岸的拉丁风情。在国歌等非常严肃的音乐中,也存在类似于歌剧中的咏叹调的成份,甚至于有的国歌旋律本身就完全可以做咏叹调。 因此,不少拉美的国歌规模比较大。(比如萨尔瓦多的国歌,即使只采用三段歌词中的一段,全曲完整演奏一遍也需要约 4 分钟。以致在有些场合为了节省时间,只能略去主歌部分)分主歌、副歌,或按副 - 主 - 副三部曲式演唱。而且离调、转调和临时变化音更是常见。据作者统计,美洲是世界上离、转调国歌最多的洲, 36 首歌曲中有 11 首有转调现象或明显的较长的离调现象,离转的去向一般是同主音的小调,或是下属调。这与歌剧中的唱段是有暗中相似的。 拉美国歌的典型节奏型就是符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构成的整拍。作者发现美洲有多达 14 首国歌是靠上述符点节奏型支撑起整个作品的,另外还有 1 首是被双符点支撑的,此外还有 6 首符点节奏也用得很多。可以这样说,美洲的国歌被符点八分音符足足占据了半壁江山。仅以阿根廷国歌片段为例: 将符点与转调展现得很清楚。在这两点上,墨西哥的国歌简直就是在同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附片段: 拉美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国歌都是这样的格式,以进行曲速度出现,而且听感变化多姿,明朗雄健,又不失灵活俏丽。巴西的国歌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被称作全球最花哨的国歌。此处列举其两个片段,即可窥见其中饱含着巴西人的乐观、热情和豪放: 2.1.5 大洋洲诸国歌简析 大洋洲是世界上文明开化最晚的洲,国家较少,国歌音乐也几乎没有原生特征。因此在硬特点方面研究价值不大。当然在作曲艺术本身方面,也有几首优秀作品。 作者共找到国歌资料 13 首,全部为大调。它们的定调状况是: 定调 G 降 B F 降 A C D 总计 数量 3 3 3 2 1 1 13 前三位与亚洲相同。但考虑到曲目总数太少,影响了统计的意义,加之亚澳的文化历史渊源不深,所以不敢肯定其中的结论。 节拍方面, 2/4 和 3/4 各 1 首,其余 11 首均为 4/4 。 2.2 从旋法图看国歌音乐中的音乐特色 统计的方法也并非只能用于调式和节拍的分析。旋律进行的特点也可以进行量化。虽然这不能完全代替对音乐风格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认识,但绝对是研究工作的一种有力参照。 本节具体讨论几个民族化程度不同的国歌音乐样例,并浅析之。作者将提出一种自创的量化研究方法:绘制旋法图,以求让旋律中的个性要素变得明显。 首先说明,旋法图还是一种很不成熟的研究方法,存在不少弱点,图的绘制规则亟待完善,只是限于作者水平未能完成得更好。 2.2.1 旋法图 旋法图可以对不太长的旋律的进行方式和特点做比较直观的表示,帮助研究。 2.2.1 .1 绘制规则简述 旋法图采用图形统计的思想,建立在二维正交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上。两个坐标轴的涵义分别是音高和音长,所以每一个指定时值的单个乐音都映射到图中的一个位置。考虑到时值和音高都相同的音可能重复出现,坐标系中的可坐标点都被夸张成矩形,以便充分利用图幅。也就是说,图中的每个小矩形格子内所有的点,实际代表同一个点,这仅仅是一种为了便利而做的变化。 旋律中的音,用大圆点表示。每两个音之间的进行过程,用直线连接。直线有不同颜色,暂定蓝色表示上行,红色表示下行,绿色表示平行。 规定每个音程进行的目标音对应的圆点,与该进行的对应直线使用一样的颜色。所以圆点的蓝、红、绿色分别表示该音是被上行、下行、平行的进行引出的。另外,一个没有带着绿色直线的绿色圆点当然就表示它是音高和时值都与前音相同的重复音。 一个乐句的最后一音,与下一乐句的第一音之间,应用虚线连接或根本不连接。因为这两音之间旋法的意义稍弱。 旋律较长时,完全重复的乐句可以不必绘制两次,以免图面过于混乱。 旋律的开始音的圆点颜色随意,一般与它和第二音之间的连线颜色相同即可。 旋法图坐标轴上取音的范围根据旋律而定,可以十分灵活地运用。比如旋律中只有一处变化音,就可以不为其单独设一列格子,而改为将其标在相邻格子之间骑线的位置。再如旋律中偶然出现的过高或过长的音,也允许画在坐标图之外,不必严格遵循比例。总之,需要时仅会意即可。 2.2.1 .2 读图法 因为旋法图是指示一种分布情况的图,故可以取任何自己习惯的方向读图。仅以将标有音高的轴取水平放置的方向为例。此时,水平彩色线越多,说明旋律的节拍越少变化,绿色线和绿点越多,则旋律的同音反复越明显。不看线只看点,可以明确用音的分布;不看点只看线,能了解在不同音域的上下行规律。此外,观察特定两行或两列之间的连线多少,可以研究该旋律的进行习惯。 2.2.2 试用旋法图做音乐特点分析 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看个别的例子。但作者认为从理工科思维方式出发,旋法图的意义应该具有普遍性。 德国国歌是很标准的欧洲严肃音乐,前文已经述及。大家都熟悉的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则给人一种中合的感受,既非严格的西乐,也不很像中国的民族音乐。这首歌曲的特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我国大众歌曲的发展状况当然有关。跳过这些不谈,来看看旋法图传达给我们的有关这两首曲子的区别的信息。 根据作者自定的规则,可以绘制出两首曲子的旋法图。 先来读德国国歌(上图),暂定以音高轴在水平的方向来读。 首先能注意到,图上的红点比蓝点要明显地多。这说明下行的音是偏多的。其次,在横轴方向跨度较大的线条中,蓝线又多于红线。这说明乐曲旋律的总体规律偏于大而快的扬起,级叠地落下。该走向方式可能被不少具体的艺术处理和一些例外之处给冲淡了,因而有些被隐藏,但在旋法图中就变得容易发现。 其次,可以根据圆点的密集程度,发现此曲的用音主要集中在 do 到 la 的每个音级上(还包括两个骑线的升 fa 音),特别是 re 和 mi 音比较多。而且在 3/2 个拍和 1/2 个拍之间的大坡度的线不少。这说明该旋律比较重视级进和附点的运用,并充分发挥每个音级的功能。这与西方作曲理念很吻合。 再读我国国歌(上图)。首先注意到这幅图的绿点比上一幅要多,说明作曲中过程中很重视反复音的应用。其次,圆点非常集中于 do 、 mi 、 sol 和 re ,这就照出了中国原生音乐音阶的影子。另外,蓝色略多于红色,说明旋律的上行应用比德国国歌多,整体富于回绕性,作曲手法灵活,不拘一格,这也正是聂耳创作的特点。 为了深入研究,不妨再引入一首东欧的国歌做材料。东欧的音乐,因其地理位置而介于亚洲与西欧之间,更体现了中合的性质。本文选取斯洛文尼亚的国歌《祝酒歌》的旋法图为例(见下)。作者个人以为,该曲在艺术上不是最成功的,但在音的功能上很有典型价值。 读图可知,此曲也是下行进行稍多,这与西欧经典音乐近似一些。但该曲又将重复音作为旋律的主要要素,节拍也比较自由,这又与中国国歌近似。事实上,东欧的还有好几首国歌以重复音为重要的表现手法(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只不过多是小调,所以未引为例。(当然,这本身又是东欧的区域特色)。 3 国歌的人文精神 上一章主要讨论了国歌的音乐形态,而对国歌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涵义基本没有涉及。本章将试图从音乐学中的非音乐本体方面对国歌做一些初步的专题思考。 3.1 歌词对国歌人文精神的发扬和推动 在本文第一章里曾经提到,国歌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映射着政权的尊严和形象,而且还参与塑造国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意志。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首歌曲一旦被定为国歌,就都能同样地发挥其社会效用。歌词就是一个重要的变数。本节主要讨论歌词对国歌对人文精神的发扬和推动。 大多数国歌都有歌词,而且其中采用分节歌(歌词当然较为长大)的大约有一半之多,所以歌词的语义是国歌能给国民以感召的重要原因。据作者观察,歌词可以根据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 1 )反映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民族英雄的壮烈事迹。这类歌词是最常见的。国歌既然为政权服务,那么歌词也就容易紧密相关于政权的建立过程,具有史诗的性质。(实际上,很多国歌本身就是在争取新的政权的革命斗争中被编创并广泛传播的,该问题在下一节还有论述。)比如希腊的国歌《自由颂》的歌词,虽然现在作为礼仪歌曲只演唱 1 段,但据考证原文长达 158 段,本身已经是一首史诗了。 在心理学角度上讲,歌词是一种心理暗示。在国民聆听或演唱国歌时,并不一定会刻意领会歌词意义,但歌词的语言属性决定了它能在音乐声中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促使人进入庄重严肃的精神状态,加深人对历史的印象。许多国家都规定中小学学生每周甚至每天唱国歌,对于涉世不深,更不知历史深重为何物的青少年来说,这样的暗示就更为重要,有助于形成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本能式的热爱与忠诚。 相比而言,没有歌词的国歌在群众中的功能就被削弱。制定这样的国歌的国家多数仅仅将国歌当作外交上的必须品,出于文化观念不同或其他原因,并不发掘国歌的更多意义和作用。 ( 2 )为宗教信仰和统治者歌功颂德。在非洲、太平洋地区和美洲,许多国歌歌词里都有祈求上帝保佑一类的语义。有些伊斯兰教国家则采用歌颂真主的歌词。由此也能看出宗教信仰在世界上广泛被接受和传播的状况。另外像英国、日本等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君王的文治武功就是国歌歌词的选题。这类国歌曲调往往比较慢,旋律严谨保守。比如日本国歌就是严格采用本国传统的雅乐壹越调律旋法作成的。 ( 3 )歌颂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这类国歌更像是对全世界进行的宣传。比如印度国歌提到了本国的不少地区名称和河流名称,新西兰国歌从天空中的南十字星座折射出国家的地理位置,老挝国歌回顾民族的悠久历史。 ( 4 )解释和赞颂国旗。吉布提、哥斯达黎加、加纳等国歌都解释了国旗的含义。除去详细的解释,歌词中歌颂国旗的国歌就更多了,著名的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就是典型例子,它的歌词是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一个普通的律师在看到星条旗经历了一整夜英军的炮火而依然飘扬在要塞上空,禁不住激情挥就的,已经成为世界名篇: oh, say , can you see /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 what so proudly we hail'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 through the perilous fight / over the ramparts we watch'd /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 and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n triumph shall wave / ov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歌词中的阔条亮星(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和星光灿烂之旗( star-spangled banner )具有具象和抽象的双重含义,自当感人至深。这首歌尚武精神过重,演唱难度也不低,所以关于它是否适合做国歌的问题,在美国民众中有明显争议;但无论参与争议的哪一方都承认这是一首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 ( 5 )表述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特殊关系。这类国歌是特例。欧洲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小国,具有被保护国的特点,因此国歌中表现了对大国的依赖。如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安道尔等国。 总之,歌词是国歌的另一条命脉。歌词的文采以及用词的难易程度都影响着国歌对国家民众的吸引力。作者用上面提到的美国国歌再举个例:据外电报道,这首歌词最近被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市的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给私自修改了。原因是这首近两百年前的歌词中有些词当今已经罕用,小学生们不懂。现在他们唱国歌时,把 Rampart (堡垒)和简化成 wall (墙),把 Perilous (危险的)变成更通俗的同义词 dangerous ,如是云云,据称感觉好多了。看到这件事情,令人在一笑之余,也能感受到歌词对于国歌艺术的重要性。 3.2 关于国歌的传播:被推广和被抑制并存 一首歌曲成为国歌以后,在传播学的特性上就发生了变化。关键在于它的传播者名单中多了政权这样一个特殊成员。 政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强力的地位,因此国歌在被传播的过程中似乎就比其他音乐作品更有优势:渠道更广泛,次数更频繁。而且这种优势几乎是独享的。但是从反面看来,歌曲成为国歌,毕竟失去了纯粹的民间属性,或者还要失去纯粹的宗教属性,进而也就没有完全依从经受广大社会成员长时间实践而优胜劣汰的原本的艺术作品竞争准则。表面上看是逃离了被淘汰的危险,实际上又在违反着艺术生存的自然规律,变得不是一首意义上很绝对的音乐了。 当然以上论述未免笼统。各国国歌作品的来源和历史可谓五花八门,所以针对某一单独作品来讲,成为国歌对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就不一定等同,甚至其中一个方面能起压倒性的作用。 比如有些出于礼仪需要创作的急就篇似的国歌,艺术成就平平(这并不等于说急就篇中注定不会出现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传播显然是因为它有国歌的特殊地位,否则这些作品必然是一唱一奏而过,与其他大多数急就篇一同沦落入历史浩瀚的尘烟里了。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是艺术精品的国歌来说,它们的使用范围就不免受到限制,即所谓国歌不可滥唱的通例。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歌曲作品本身比较缺乏历史和群众基础的情况下,成为国歌对其正面作用即推广作用容易占主导地位;反之,当歌曲本身的影响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在传播上的被抑制就容易多于被推广。简单概括为弱则扶之,强则止之,类似于一种有一定高度的中庸状态。这也可以理解成是国歌的国家符号属性的鲜明体现。它是国家的符号,所以在文化意义上能被张扬;它又是国家的符号,所以在艺术实践活动的世界性上受一定抑制。 3.3 倾心欣赏回到纯艺术的国歌 本文的最后一个话题留给回到纯艺术概念中的国歌。 除去我们常见的礼仪场合,国歌的一些成分是可以用在艺术作品中的。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就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过当时奥地利国歌,也就是现在的德国国歌中的乐句,来象征皇帝的威武和尊贵( KAISER FRANZ JOSEF I.RETTUNGS-JUBEL MARSCH ,作品 126 )。柴可夫斯基在《 1812 年序曲》中用《马赛曲》主题稍加变化来指代法国人的形象,用此主题的逐渐肢解破碎来象征法军的败退。在通俗音乐中甚至也有这种用法:美国遭受 911 恐怖袭击后,流行歌星席琳狄翁的《 God Bless America 》的前奏直接使用了美国国歌的起句,传达该曲的特殊纪念意义。但是以上国歌素材的应用,也总归离不开其国家符号的属性。 尽管如此,作者认为在人的主观世界里,国歌是可以回到单纯的艺术范畴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借欣赏各国的国歌来增加音乐的修养,建立博大的观念呢?今年 3 月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栏目中听到过一段活泼欢快的配乐,很是悦耳,只是隐约觉得类似于非洲的国歌风格。后根据节目录像与手头资料比对,发现那原来正是安哥拉共和国的国歌的一个 MIDI 版本。也许电视台的音乐编辑只是无意中选用了这首音乐,但这无疑提醒我们,有时可以把听国歌作为一种有品位的休闲。 暂时不去讨论拿国歌作儿童节目配乐恰当与否,在个人的小世界中,国歌是陶冶心灵、感受风情和开阔气量的一种捷径,它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严肃而又放松的心理境界,抛却一切无聊和不正经的状态,受感化于其中闪烁的自尊、自强与自豪,受教育于其中充盈的勇敢、团结和执著。我们可以选择不拜任何宗教,但是,要想拥有更加完美的人格,我们就不能忘记提醒自己,要崇敬那种为光辉信仰献身的精神,要尊重那种对亿万生民忠诚的意念。有俗话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实通过广博地欣赏国歌,我们也能反过来证明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从逻辑学上看,这样讲颠倒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似乎难以成立;但如果从美学的视点观察,它就可能成立。因为人作为社会性的高智能生物群体,其对于幸福和谐的生存之美的追求是广泛的,世界性的,所以其蕴涵的信念之美、人文精神之美在整个历史间也是统一的。综上所述,以对国歌的纯洁聆听作为切入点之一,来发挥音乐对人格的完善功能,不仅是合理的,更是美妙的。同时,国歌也是音乐的人文精神的又一典型例证。 4 开放性的小结 国歌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之一。然而它是如此地具有边缘特征和交叉因素,这样的事物都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 本文自国歌的基本概念和源流而起,粗浅地分析了关于国歌的一些论题。 本文并没有完全写成国歌精品赏析。主要原因是:世界国歌数量众多,写成赏析就可能使文章规模过大,加之艺术成就各有千秋,从价值中立的起点看,想挑选所谓最经典最动听的国歌,存在一定困难;择其一二而述之,又免不了东掂西量,忍痛割爱。另外,作者在音乐艺术本体之外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两个新的疑问和假设,比较想将其作为写作此文的要点。因此许多令作者在前期研究和赏析中深感震撼的国歌佳作并未在文中述及,甚为遗憾。 作者明知不能完全用实证主义的方式研究艺术,尤其是成因复杂的国歌专题,但仍然试图从统计中获取一点在诸多干扰因素背后残存着的可能有价值的信息。所幸最后确实有所心得,没有全然糜费。某些国歌在定调上的地域相关性应该不能百分之百用偶然来解释。 基于同样的思想,作者又提出旋法图的概念。几经推敲修缮,还是无法消除因旋法图的缺陷而造成的遗憾。作者认为,也许这种研究方法有机会应该应用于更多的音乐作品,而不止是国歌。毕竟,很多在直接读谱时不易发现和记忆的特征,在统计图形上原形毕露。此外,作者还认为旋法图大有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可能与必要,摆脱了绘图的艰巨工作,我们应该能有时间从这种图中获取更多资料。限于知识结构和日程,作者没有完成对绘图法的进一步优化和计算机程序化的工作。 本文还阐述了作者关于国歌的歌词、国歌的传播等专题的一点体会。作者认为在个人世界中,国歌完全可以回到艺术的纯粹领域,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欣赏与人格养成。 主要参考文献 《世界国歌博览》钱仁康编,北方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哈尔滨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王耀华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上海 《音乐学概论》俞人豪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北京 《音乐基础理论》李重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 年第 1 版,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图文数据光盘第 1 版,北京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第 1 版,福州 《高级中学音乐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编辑室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年第 1 版,北京 新华网《新华资料》版块,新华网站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6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升国旗时,额头上趴了个蚊子,女儿竟然一动不动
sheep021 2009-9-28 11:58
女儿小名亭亭:6岁,刚上学一年级,还不满一个月。 今天早上,发现亭亭额头发际间有个红包,就问是怎么回事,亭亭说是昨天立正的时候被蚊子叮的,我以为是上体育课上练习队列呢,就说,其实,你可以晃晃脑袋或者干脆用手把蚊子赶走,然后继续立正。亭亭说不行,因为正在升国旗呢,要面向国旗,立正不动,表示对国旗的尊重。 这句话对我触动不小。小小年纪就能以如此严格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我感叹不已。是不是每个人小时候都这么严肃、认真呢?长大后怎么又变得不认真了呢? 女儿可以做我的老师了。所以,这篇博文就放到人物纪事栏目吧
个人分类: 家有千金|1476 次阅读|5 个评论
國慶說國歌
LEOLAND 2009-9-25 12:13
曲津華 國慶日近,慶味愈濃。這可以從半月前街頭時見的國慶大片燈箱廣告和海報而看出,更可以從幾天前街上就佈滿了國旗而看出,當然還有越來越密集的北京國慶閱兵和巡 有傳唱開來,現代的國人更是知之甚少。這些年如此多的清宮影視作品出臺,曾經有螢屏無日不見大辮子之說,卻對其國歌鮮有提及。當然,近現代史學家們應該是熟悉的。中華民國為孫中山先生所創,是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政體,其國歌又名《三民主義歌》,原為黃埔軍校的校歌。新中國的國歌,我們都知道是來自1930年代電影《風雲兒女》插曲《義勇軍進行曲》,為田漢、聶耳兩位大師所作。前一段時間專門有一部電視連續劇《國歌》在全國播放,講的就是這首歌曲的誕生過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新中國選用這首歌曲作為國歌,是非常好的決定,其氣勢雄壯,激情澎湃,很有振奮作用。 橫向來看,應該說,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在已經聽過的若干國歌之中,好聽并留有印象的國歌不多。還是拜電視所賜,經常能從各國國家元首的出訪來訪或體育比賽的新聞中聽到不同國家的國歌,很少有讓我等聽了就有共鳴感的國歌,包括那些大國強國和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這不是語言和文化的問題,有一個例子是,法國國歌《馬賽曲》就讓人一聽就很有感覺,雖然我們對其歌詞和產生背景知之甚少。從幾十年看電影電視的經歷中,《馬賽曲》伴隨著戴高樂、蓬皮杜以及後來的德斯坦和希拉克等大人物的出場,一次次讓筆者感受到法國國歌的雄壯有力和奮進向上,可見其魅力確實不小。 說了新中國和法國的國歌,本文的目的就達到了。這兩首國歌,真的很好。 2009-09-25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2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拿大国歌与歌词
weisman 2009-7-1 08:07
加拿大国歌( O Canada )与歌词 歌词 /Lyrics O Canada! Our home and native land! 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thy sons command. With glowing hearts we see thee rise, The True North strong and free! From far and wide, OCanada,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God keep our land glorious and free! O Canada,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O Canada,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下载: O Canada History O Canada was proclaimed Canada's national anthem on July 1, 1980, 100 years after it was first sung on June 24, 1880. The music was composed by Calixa Lavall , a well-known composer; French lyrics to accompany the music were written by Sir Adolphe-Basile Routhier. The song gained steadily in popularity. Many English versions have appeared over the years. The version on which the official English lyrics are based was written in 1908 by Mr. Justice Robert Stanley Weir. The official English version includes changes recommended in 1968 by a Special Joint Committee of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Commons. The French lyrics remain unaltered. Canada Day in Canada On July 1, 1867, Canada became a self-governing domin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a federation of four provinces: Nova Scotia; New Brunswick; Ontario; and Quebec. The anniversary of this date was called Dominion Day until 1982. Since 1983, July 1 has been officially known as Canada Day. What do people do? In many towns and cities, municipal governments organize a range of events, often outdoors. These include pancake breakfasts, parades, concerts, carnivals, festivals, firework displays and citizenship ceremonies for new Canadian citizens. The celebrations often have a patriotic mood. Canada's national flag is widely displayed and a lot of people paint their faces red and white, which are Canada's national colors. The celebrations in Ottawa, which is Canadas capital city, are particularly exuberant. In the province of Quebec, many home leases start on July 1 and last for exactly one year. Hence, many people in Quebec spend Canada Day moving their possessions from one house to another. In this province, Canada Day is also known as Moving Day. In the province of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July 1 is also Memorial Day. This commemorates the heavy loss of life in the Newfoundland Regiment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Battle of the Somme during World War I. In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the morning of July 1 is usually somber. Flags are flown at half-mast and memorial services are held at cenotaphs (war memorials). In the afternoon, Canada Day celebrations in the province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Public life July 1 is a statutory holiday in Canada unless it falls on a Sunday; then it moves to July 2. All provincial governments observe this day. Most organizations, businesses and stores are closed, although some book stores, pharmacies and gas stations may be open. Post offices are closed. As Canada Day falls in the Canadian summer holiday period, all schools are closed.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may operate to their usual or a reduced timetable. In some areas, extra services are provided for large scale events. Street closures due to concerts, parades and festivals may cause some local disruption to traffic. Background On July 1, 1867, the British North Americas Act created the Dominion of Canada as a federation of four provinces. This event is known as the confederation of Canada. The four original provinces were created from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ies of Nova Scotia, New Brunswick and the Province of Canada,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he provinces of Quebec and Ontario. Canada's boundaries have been extended since 1867. The country now consists of 10 provinces and three territories. On June 20, 1868, the Canada's Governor General proclaimed that Canadians should celebrate the anniversary of the confederation. July 1 became a statutory holiday, known as Dominion Day, in 1879. However, no official celebrations were held until the 50th anniversary in 1917 and the 60th anniversary in 1927. After World War II, Dominion Day was celebrated more frequently and more events were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fter the centenary of the confederation in 1967, Dominion Day events became more widespread. July 1 became popularly known as Canada Day. The date was also officially known as Canada Day from 1983 onwards. Since 2006 Canada Day celebrations were also held at London's Trafalgar Square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celebrations will be held annually. Depending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rafalgar Square, these events may be held just before, on or just after July 1. Symbols The most widespread symbol of Canada Day is Canada's national flag. This consists of two vertical red rectangles separated by a white square. The white square contains a red image of a maple leaf. Canadas national colors are red and white and are used in many ways on Canada Day. Some people wear red and white clothing and others paint their faces in these colors. 引自: http://www.timeanddate.com/holidays/canada/canada-day http://www.canadacibs.com/E_ReadNews.asp?NewsID=312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13338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歌是否需要改?
zhangxw 2008-8-25 20:46
国歌是否需要改? 张学文,080825 最近电视里一再播送国歌,不由想说两句。核心是国歌是否需要改? 几年前刚上小学的外孙问我:为什么国歌里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无以答。 比及最近的奥运会上我们着重提倡和的精神、要建立和谐的社会、世界 而这些时髦观点我认为与国歌里反复强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又不和谐。我们今天的敌人是谁?依然是 70 年前的敌人?我感到困惑。 国歌不仅是唱给国人听,也要在外国人在场时唱,抗日歌曲是否需要以国歌身份长期强调?我不好说。 听说英国的国歌最近改了。我们是否需要提出这个问题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56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