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缅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追寻老校长的足迹——清明节缅怀钱伟长先生
热度 5 sqdai 2011-4-5 22:11
清明节前,陪同央视“钱伟长与上海大学”摄制组寻访钱伟长先生故居,感慨良多。 这是八年来我第四次踏访钱伟长故居。此次故地重访,心情很不一样。前三次,老先生健在,看到他成长的环境,触摸那些历史陈迹,倍感亲切;这一回,老先生已驾鹤西去,看到啸傲泾的水依然静静流淌,七房桥村周边景色依旧,荡口镇中心小学仍然生机勃勃,鹅湖还是那样烟波浩淼,我心里却有一种惆怅,有一种“人去楼空”、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就是钱伟长呱呱坠地的地方吗? 这就是他幼时抓鱼摸虾的河浜吗? 这就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学校吗? 这就是他乘舟东行去苏高中的河道吗? 这就是他负笈北上远赴清华的起点吗? 岁月悠悠,转眼过去了近百年!这里经历了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只有啸傲泾、鹅肫荡(鹅湖)见证着历史:送往迎来一批学者名人,见到了身边走过的院士、大师!要知道,五万余人口的鸿声里,走出了钱穆、钱伟长、钱临照、钱令希、钱俊瑞、邹承鲁、钱易等大师级学者! 此行目的除了协助央视摄制组拍摄专题片以外,更重要的是:深入细致地探索大师的成长之路,用以昭示后来者。也就是说,当好承上启下的“二传手”。 七房桥村的变化很大。上次专访时见到的正在建造的“钱氏家族怀海义庄”已经落成,可以开门迎客了;钱穆、钱伟长故居已修缮一新,原来火灾后仅存的半间素书堂已拓展成四进旧居,大致恢复了当年的模样;钱穆、钱伟长陈列室正紧锣密鼓地筹建。我们已经可以闻到钱氏家族的浓厚的人文气息。 在怀海义庄里,我特地仔细参观了钱伟长的父亲钱挚亲手于 1908 年创建的私立又新小学旧址,这个陈设简陋的小学渗透着钱挚的心血,这位质朴的前辈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他后来就任梅村中学训导主任,为扩建学校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如今梅村中学里还立有钱挚的塑像。我想,钱伟长先生倾心奉献于教育事业,莫非就有这样的一脉相承的“基因”么? 走过钱伟长居住过的素书堂,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到钱伟长的祖父钱承沛先生,忍着日益严重的眼疾,日夜披阅《史记》的镜头;看到钱伟长伴着他四叔钱穆挑灯夜读的场景;看到钱家的“家庭音乐会”的热闹场面。就是这个诗书之家孕育了大师的成长。 参观之后,敬业的央视摄制组还在精心摄录镜头,我则与钱伟长先生的堂弟族侄老先生促膝长谈,探究钱穆、钱伟长先生的往事,搜集到不少珍贵资料。有关故事今后慢慢细说。总的体会是:大师之成为大师,决非偶然。 钱煜老 先生告诉我,钱伟长先生有浓厚的故乡情。一有机会,就会来到七房桥村和荡口镇,那里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在他的故居、他的母校荡口镇中心小学,留下了许多珍贵镜头。你看,他和孔老师与小学师生的合影中,钱先生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如今,这位可爱的老人已经远行。在深切缅怀他的同时,我也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我应该继续沿着他走过的足迹,细细把握历史事实,把这位老人的成长轨迹如实地描绘出来,这是纪念他的最好行动。 写于 2011 年 4 月 5 日 清明节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3785 次阅读|8 个评论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1911-2011)(幻灯片)(三)
黄安年 2011-1-8 08:56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幻灯片 )( 三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8 日发布 ( 按 : 黄万里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光辉榜样 , 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知识界的光辉榜样,是我国老一辈海归人才的杰出代表。他历经坎坷,在任何情况下 , 为人民追求科学真理从不动摇,不唯上 , 只为民。他不是两院院士,却被誉为水利工程界泰斗。他在世时受尽折磨,在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对真理、对科学的真诚和无私追求,他毕生实践了为民为本的诺言。 这里转发的是许令仪老师传来的题为《长河孤旅 ---- 黄万里先生人生九十年沧桑》纪念黄万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的博客转发是改题为《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一些朋友在看到这份幻灯片时感慨道 : 黄万里先生实在令人崇敬,他像马寅初先生一样,坚持真理,说真话,批了马寅初,中国人口泛滥,批了黄万里,中国江河泛滥,而如今,一个本来很普通的 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的原则,要真正做到又是多么不容易。在中国,要切实创造容许说真话的环境,而人们又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要像马老,黄老一样身体力行,为之奋斗。 多好的人、多好的知識份子、多好的中國人民真正的兒子!為使祖國不遭受災害,他用自已所學的知識、歷年下來的豐富實踐經驗,向歷屆政府,提出了口頭看法和意見、或寫下成文字,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始終如一,直到他臨終時、還念念不忘他要報孝祖國和人民的心願!他的一生是講真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講實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真正愛國愛民的一生!多麼難能可貴!尚未看到這篇文章前,原並不知 黃萬里 是何許人?看完後,會想到(尤其處於 七上八下歲數 的人)、像 黃萬里 的人,人數一定不會很少的!這些人 , 只是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已的見解或主張(還並非用暴力)都會遭受到將近終生的不公正待遇,值得人們去深思和反醒!歷史、千萬不要忘記,忘記、意謂著背叛! 有关黄万里的介绍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幻灯片分 ( 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27 幅。 需要说明的发布幻灯片只为资源共享,比不涉及笔者本人对于水利工程可行性观点的评论。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5005 次阅读|7 个评论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1911-2011)(幻灯片)(二)
黄安年 2011-1-8 08:29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幻灯片 )( 二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8 日发布 ( 按 : 黄万里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光辉榜样 , 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知识界的光辉榜样,是我国老一辈海归人才的杰出代表。他历经坎坷,在任何情况下 , 为人民追求科学真理从不动摇,不唯上 , 只为民。他不是两院院士,却被誉为水利工程界泰斗。他在世时受尽折磨,在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对真理、对科学的真诚和无私追求,他毕生实践了为民为本的诺言。 这里转发的是许令仪老师传来的题为《长河孤旅 ---- 黄万里先生人生九十年沧桑》纪念黄万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的博客转发是改题为《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一些朋友在看到这份幻灯片时感慨道 : 黄万里先生实在令人崇敬,他像马寅初先生一样,坚持真理,说真话,批了马寅初,中国人口泛滥,批了黄万里,中国江河泛滥,而如今,一个本来很普通的 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的原则,要真正做到又是多么不容易。在中国,要切实创造容许说真话的环境,而人们又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要像马老,黄老一样身体力行,为之奋斗。 多好的人、多好的知識份子、多好的中國人民真正的兒子!為使祖國不遭受災害,他用自已所學的知識、歷年下來的豐富實踐經驗,向歷屆政府,提出了口頭看法和意見、或寫下成文字,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始終如一,直到他臨終時、還念念不忘他要報孝祖國和人民的心願!他的一生是講真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講實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真正愛國愛民的一生!多麼難能可貴!尚未看到這篇文章前,原並不知 黃萬里 是何許人?看完後,會想到(尤其處於 七上八下歲數 的人)、像 黃萬里 的人,人數一定不會很少的!這些人 , 只是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已的見解或主張(還並非用暴力)都會遭受到將近終生的不公正待遇,值得人們去深思和反醒!歷史、千萬不要忘記,忘記、意謂著背叛! 有关黄万里的介绍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幻灯片分 ( 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27 幅。 需要说明的发布幻灯片只为资源共享,比不涉及笔者本人对于水利工程可行性观点的评论。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49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1911-2011)(幻灯片)(一)
黄安年 2011-1-8 07:29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幻灯片 )( 一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8 日发布 ( 按 : 黄万里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光辉榜样 , 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知识界的光辉榜样,是我国老一辈海归人才的杰出代表。他历经坎坷,在任何情况下 , 为人民追求科学真理从不动摇,不唯上 , 只为民。他不是两院院士,却被誉为水利工程界泰斗。他在世时受尽折磨,在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对真理、对科学的真诚和无私追求,他毕生实践了为民为本的诺言。 这里转发的是许令仪老师传来的题为《长河孤旅 ---- 黄万里先生人生九十年沧桑》纪念黄万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的博客转发是改题为《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一些朋友在看到这份幻灯片时感慨道 : 黄万里先生实在令人崇敬,他像马寅初先生一样,坚持真理,说真话,批了马寅初,中国人口泛滥,批了黄万里,中国江河泛滥,而如今,一个本来很普通的 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的原则,要真正做到又是多么不容易。在中国,要切实创造容许说真话的环境,而人们又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要像马老,黄老一样身体力行,为之奋斗。 多好的人、多好的知識份子、多好的中國人民真正的兒子!為使祖國不遭受災害,他用自已所學的知識、歷年下來的豐富實踐經驗,向歷屆政府,提出了口頭看法和意見、或寫下成文字,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始終如一,直到他臨終時、還念念不忘他要報孝祖國和人民的心願!他的一生是講真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講實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真正愛國愛民的一生!多麼難能可貴!尚未看到這篇文章前,原並不知 黃萬里 是何許人?看完後,會想到(尤其處於 七上八下歲數 的人)、像 黃萬里 的人,人數一定不會很少的!這些人 , 只是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已的見解或主張(還並非用暴力)都會遭受到將近終生的不公正待遇,值得人們去深思和反醒!歷史、千萬不要忘記,忘記、意謂著背叛! 有关黄万里的介绍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幻灯片分 ( 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27 幅。 需要说明的发布幻灯片只为资源共享,比不涉及笔者本人对于水利工程可行性观点的评论。 *************************** 黄万里 百科名片 黄万里,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成右派,是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中文名:黄万里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 1911 年 8 月 20 日逝世日期: 2001 年 8 月 27 日职业:水利专家,教授毕业院校:伊利诺伊大学主要成就:洪流估算理论 连续介体动力学理论 只身坚持真理,反对三门峡工程简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原清华大学教授   黄万里,祖籍为原川沙县,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 1924 年黄万里入无锡实业学校学习, 1927 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 1932 年毕业。 1933 年任杭江铁路见习工程师,参与江山江铁桥的建造。 1934 年赴美留学, 1935 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 1937 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   黄万里先生的夫人是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儿丁玉隽(就职于清华大学)。    1945 年在南京出任水利部视察工程师。 1947 年至 1949 年 4 月出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 1949 年 3 月,赴香港。 1949 年 4 月至上海, 5 月辞去兰州职务,经广州到香港。 1949 年 9 月到沈阳,出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 1950 年 6 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学任教。 1953 年被调至清华大学任教。在随后的年间,他编写了重要的学术专著《洪流估算》和《工程水文学》。    1955 年 4 月,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同月,中国水利部召集学者和水利工程师 70 多人就已开工的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在当时流传圣人出,黄河清的言论下,黄万里是唯一反对建造三门峡水库的与会者,并与其他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七天的辩论。    1957 年 6 月 19 日,黄万里在清华大学校刊上发表散文《花丛小语》,被毛泽东批示这是什么话?,并在《人民日报》以什么话为标题发表。什么话也被作为以后《人民日报》刊登供批判的右派文章的专栏题目。 1969 年被下放江西鄱阳湖劳动, 1974 年被揪回清华大学批斗,并在此期间完成《论治理黄河方略》。 1980 年 2 月 26 日被清华大学党委平反。 1998 年,黄万里被清华大学批准给研究生授课。    黄万里主张从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历史和特性出发,全面、整体地把握江河的运动态势;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把因势利导作为治河策略的指导思想。他的这一理论,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他一生坚持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及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并不是因为他是头长反骨的人,而是源自其水利的基本理念和对中国水资源的正确评价;但他的治黄策略及对于三峡工程的意见均未被决策者采纳;在被平反以后,他多次向中央去信,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黄万里先生在去世当月曾对探望他的学生留下遗嘱,全文如下:万里老朽手所书 敏儿、沈英、夫爱妻姝: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为主。汉口段力求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桩,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万里遗嘱 2001 年 8 月 8 日。(最后还有一行小字)可少死几万人。除了长江的水利和汉口安危,他没有提个人及家属一句话;他满腔的深情,火一样的大爱,全部倾注于祖国人民和他为之耗尽了毕生精力为之忍受了无限屈辱痛苦的江河。 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    在中国,大家都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又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都是最有学问的人,要是两院院士,那更是了不得了。事实是,在中国,最有学问的科学家,他们都不是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教授,原清华大学水利系黄万里教授,他们都是中国最有学问的科学家,但都没有院士的头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给中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问题,现在大家都有认识 错批马寅初,多生几亿人。当时和马寅初教授有同样意见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但是在政治高压下,能坚持自己观点、敢于说实话的,只有马寅初教授一人。   黄万里教授生前曾说过:我对三峡工程的意见,屡屡上书中央,先后六次,屡挫屡上。我要求中央领导给我三十分钟的时间,听我汇报就可以把问题讲清楚,可惜无此机会。当年三门峡还让公开辩论七天,现在没有人和我辩论,杂志上也不刊登我的不同意见,我是看不到三峡建成后的后果了。你们还能看见,帮我记着看看,但愿我的话不要言中,否则损失太大了。   一九五七年,黄万里教授舌战群儒七天,反对建设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难道别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知道泥沙会在水库淤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黄万里教授被打成右派,失去了教书的权利。一九九二年后,黄万里教授六次给中央领导写信,陈述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难道别的科学家就不知道泥沙砾石首先是在水库尾部淤积,会淤塞重庆港,会加大水库的水力坡度,会淹没重庆部分市区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历史已经证明了黄万里教授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正在证明着他对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可惜他的正确理论没有因为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彻底失败和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错误而树立起来,中国政府还在继续错误的水利政策。   在中国,要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除了有学问还不够,还要讲真话,不怕政治和学术上的打压,坚持反对错误的决策,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马寅初教授和黄万里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是斗士,是英雄! 被划为右派 1957 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 圣人出,黄河清 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早在 1956 年 5 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这篇文章刊于《中国水利》 1957 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资料汇编》( 1958 年 4 月水利电力部印)。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个别问题上持不同意见。 在反右期间,向一个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 。指名道姓地说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不正确。光这一句话就够右派了。    1958 年 11 月 25 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 1960 年 6 月高坝筑至 340 米,开始拦洪,同年 9 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 80 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不几乎都在黄万里的预见中吗?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三门峡水利枢纽 于是三门峡工程改建的两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条钢管于 1966 年 7 月投入运用,增建的两个隧洞分别于 1967 年 8 月、 1968 年 8 月建成,水库淤积开始减缓,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关以上河床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   事实虽证明真理在黄万里一边,但令人伤心的是,有些人反而迁怒于提出正确意见的黄万里。 1961 年,黄万里奉命在密云劳动,与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劳,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筑成。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   三门峡工程的一切问题和灾难都按黄万里的预言来了。我们从这一重大失败中总结教训,可以使我们获得大量思想资源。但传统文化的惯性却导致一些人要隐瞒真相,歪曲事实,混淆是非,为自己、为大人物、为尊者,文过饰非。 三峡工程不能建 序: 1960 年 9 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资预算为 13 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 40 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四十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特别是从 1959 年以来,中国进入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 ,经济发展出现大倒退,一些农村出现饿死人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门峡工程跟原子弹试验工程一样 , 得到中央政府财政上的特别优先保证。如果把这 40 亿元用来购买救灾粮,至少可以获得 800 亿斤粮食,这些粮食足以挽救几千万中国人的生命。   整个三门峡工程造成的损失据估算不下百亿(相当现在的一千亿以上),还涉及到 40 多万农民从渭河谷地被迫向宁夏缺水地区移民,其中 15 万来回迁移十几次,给他们造成了人生中难以想象的惨剧,连国务院派去视察的高官都为之落泪,说:国家真对不起你们!    1980 年 2 月 26 日,在度过了 22 年半的右派生涯后,黄万里终于获得了右派改正的决定。决定只有短短几行,称:黄万里同志原划右派问题属于错划。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   经历了 20 多年的冤屈镇压,黄万里仍没学会看政治风向表达学术观点。从上三峡大坝的消息传出后,黄万里就先后给众多国家领导人上书,不遗余力地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   他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沪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应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此外,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预言: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同时,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论,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98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黄万里教授没有被邀请参加工程论证。黄万里数次给中央领导人和政治局,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家监察部写信,痛述三峡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决策层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为什么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是这些信件都泥牛入海无消息。   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于 1992 年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 1767 票通过,反对 177 票,弃权 664 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国家机器需要标准件,独立思想者如黄万里教授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纷纷落马,或被弃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选拔上的精英淘汰制,这就为好用听话的标准件入选创造了条件。经过文革对文化、道德的摧残,急功近利的技术思维逐渐占据上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现世现报,水利工程逐渐变成了水害工程。在难以逆转的生态灾害形成之后,如何恢复生态,能否拆除这个废物,就成了谁也负责不了的老大难。谁又能够想象,将来三峡工程正式退休以后,后代子孙该如何为它老人家送终?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 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 2001 年 8 月 27 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今年 4 月份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 50 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今年 4 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 4 月末平均气温不足 12 摄氏度, 4 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 3 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 4 月份全月降水量为 236.5 毫米,破坝区近 10 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 118 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 , 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 2490 个。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今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    2009 年夏,受长江上游和本地强降雨影响,重庆主要江河水位也普遍上涨,长江寸滩段和嘉陵江等五条中小河流均出现超警戒或保证水位洪水。据当地水文部门监测, 8 月 6 日凌晨 2 时,长江寸滩站洪峰水位达到 183.11 米,相应流量 56700 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 2.61 米。这是 2004 年以来长江中上游出现的最大一次洪水过程。   强降雨天气导致重庆部分地区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截至 5 日 17 时,持续强降雨已致重庆 154 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 12.3 万余人,因灾死亡 10 人,失踪 1 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 63.6 千公顷,绝收面积达 4.4 千公顷,万余间房屋倒塌, 16000 余间房屋损坏,当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6 亿 8 千万元人民币。其中,重庆铜梁、潼南、大足、北碚等区县受灾情况相对较重。    2009 年 8 月 6 日,重庆水位达 23.51 米,超警戒水位 1.3 米,重庆港朝天门广场 180 平台 120 级台阶已经全被淹没。   特使手记:事实胜于雄辩, 2008 年南方雪灾、 2009 年四川、重庆地区罕见洪灾已经说明一切! 子女心中的父亲   我父对我教育甚严,择其要点凡三:一、必须尊重农民 ;二、必须喷出热血地爱人;三、必须戒骄戒躁。   必先立志 可自负但虚心校正自己;有秩序地生活:看重时间 活泼我精神;深于一行,仍应广通;遍访名师,勿泥于一校;不断地实地工作,在工作中求进步;随时学习,跟民众学习;生平服膺一义字,故有大批人相从工作;只说真话,不说假话 从不留恋舒适生活 心地善良;古道热肠 热爱生活,热爱孩子;在科技领域里要从最基础最平凡的工作做起,不怕艰苦,甘于寂寞;知识要广博,基础要深厚,思路要开阔,要想人之所未想,不人云亦云;我既是科技工作者,又是诗人;我是用诗人的感情来搞水利的。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书名: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作者:赵诚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价: 28.00   出版日期: 2004.7.1   作者简介   赵诚, 1952 年 11 月生。老三届学生,曾当过工人、炊事员、护理员、建筑公司电工等; 1978 年考入太原师专(现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3 年春调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任教; 1986 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师进修班进修;现从事国际政治教学; 1987 年任讲师,现为副教授。   黄万里九十年沧桑孤旅:人的命运河的命运   作者:涂志刚    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优秀的传记,但它肯定是一本真诚的传记。赵诚怀着最诚挚的敬意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又一位良心立传。   黄万里长期没有得到机会为治理黄河长江贡献自己的智慧,对于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水利事业的知识分子来说,命运并不是公正的。但在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忍受的压力之下,黄万里保持了健全的人格和开放的心态,这是只有坚持真理的人才能拥有的勇敢。   客观地说,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赵诚这本传记还存在着许多遗憾:细节不够明晰,黄万里的形象也不够完整,而且也没有能更多地介入黄万里的内心世界。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这本书作为人们了解黄万里的惟一文本,它的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最早听说黄万里先生的名字,是在黄先生去世之后,清华的曾昭奋先生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江河万里》。那时候,除了传说中的大禹和课本上的李冰,还有那个为《水经》作注的郦道元,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和水利相关的名词。   以这样的知识背景,我当然无力去理解黄万里先生的学术成果,但黄万里先生对于长江黄河的付出与执着,却是任何一个读者都能够读懂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黄万里的一生都和万里江河连在了一起, 1971 年,面临绝境的黄万里自以为不久于人世,他留下的绝笔是一死明知素志空,九州行水失斯翁。但教莫绝广陵散,枉费当年劳苦工。这位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江河的人,江河有知,当把他引为知音吧。   与 6300 公里的长江、 5500 公里的黄河相比,黄万里 90 年的人生显得太短。而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位以治水为己任,立志要让大江大河为百姓造福的科学家并没有得到多少大展身手的机会,这是黄万里的遗憾,也是长江与黄河的遗憾,当然,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遗憾。   黄万里, 1913 年生,著名的爱国志士、教育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黄炎培先生的第三子。黄家是个大家族,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像我国早期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奠基人、著名音乐家黄自就是黄万里的族兄。   黄万里兄弟姐妹众多,大部分都学了理工科,因为黄炎培相信,危难中的中国最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才。 1931 年长江大水,水淹武汉三镇 100 天,死亡超过 7 万人; 1933 年黄河十几处决口,人命财产损失无数,在整个民族的阵痛中,已经担任铁路桥梁工程师的黄万里决定出国学习水利,学成后治理黄河长江。   严格说来,黄万里或许是中国第一个学习过水文学的水利专家,此前的水利工程师大都长于施工,对于作为水利基础的水文学却不甚了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立志治水的专家不在少数,而大江大河却始终没有找到知音。 1937 年黄万里学成回国,他从水文学入门,兼修地理、地质、气象,这时候已经是土木工程硕士和水利工程博士了。   黄万里在美国曾经驾车四万五千英里,看遍了美国各大水利工程,回国后的黄万里也曾经徒步考察过金沙江、嘉陵江。一线的勘测经验使黄万里迅速成为具有强大实战能力的水利专家, 1947 年,这种实战能力在他担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期间得到充分施展,他也得以一展平生抱负,倾心治理黄河。可惜这段经历太过短暂, 1949 年,黄万里被派往东北工作,那里的水利领导把他困得缚手缚脚,几年之后,两手空空的他,只能选择去大学教书,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培养新一代的水利人才。   或许是命运如此,进入了校园的黄万里的命运最终还是和黄河连在了一起。    1950 年,黄万里成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员, 1955 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决定上马庞大的三门峡水库工程。和黄万里出国留学前国内的情况一样,苏联派来的专家是搞工程的,他们不懂水文,他们也不了解黄河,而当时国内的水利专家,除了黄万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苏联专家的意见。最后三门峡工程上马,黄万里因言获罪。虽然此后的无数事实都印证了黄万里的判断:三门峡大坝建成之后,渭河变成了一条悬河,黄河每年要断流 100 多天,而大水更是时时威胁着陕西省。 2003 年陕西省 5 年一遇的小洪水竟然酿成了 50 年一遇的大灾, 225 万亩良田绝收, 500 万人受灾,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三门峡水库的原因。而此时的黄万里,已经不能再面对这条他情牵一生的大河了。   黄万里境况不佳,在困境中,黄万里既没有走上绝路,也没有放弃独立人格,当年清华校党委宣布他是右派的时候,黄万里说:伽利略被投进监狱,地球还是绕着太阳转。赵诚说 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黄万里真正做到了俯仰无愧于天地 ,此言非虚。   黄河之痛也就是黄万里之痛,而黄万里的命运恐怕让黄河也不得不叹息。几十年来,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水利专家却始终不能介入水利工作的前沿。上个世纪 90 年代,三峡工程论证的时候,黄万里只有依靠自己几十年前徒步勘测时得到的数据,因为新的资料他无法得到!    2001 年 8 月 20 日,清华大学为黄万里举行了 90 寿辰的庆典,大家都知道,留给这位当代大禹的日子恐怕不多了。 7 天之后, 8 月 27 日,黄万里走完了 90 年的人生旅程,这个时候,黄河还依然断流,而长江三峡也正准备着旧貌换新颜。 著作   《治水吟草》 1991 年 6 月(无出版社无定价)   《黄万里文集》 2001 年 8 月(无出版社无定价)   黄万里教授是蜚声中外的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今年 8 月是他九十华诞。作为晚辈和学生,与他相处也已经数十年了,总觉得应当做点甚么事,以表达我们对老先生生日的美好祝愿。黄万里教授一生涉猎群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著述丰盛。他立论新颖,常常语出惊人,又能仗义执言,逆流顶风,坚持己见,舌战群儒每每成为学术界和舆论界争论的焦点。世间对此褒贬不一,同时,对他也笼罩着一缕缕神秘的色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诸多言论文章,只是散见各处,未能集于一册,供人阅读、评判和研究。近十余年来,我们在帮助先生打印整理他的讲义和文稿时,手边留下一些资料。于是几经酝酿,方才有了编辑出版这本《黄万里文集》的动机。这得到黄先生的应允,也得到泥沙研究室和水利系师友们的鼓励和支持。将我们现有的资料,经过适当筛选,编辑成册,再请先生过目审校,以期能够赶在他生日之前印出。   黄万里教授早年在唐山交通大学学习,有深厚的数学和力学功底。 1932 年毕业以后,任浙赣铁路见习工程师。 1931 年和 1933 年长江、黄河的大水灾,促使他改行立志,学水利,治黄河,救国救民。在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爱沃华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水利工程的科目,更潜心研读有关的水文、气象和地理等学科。 1935 年和 1936 年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 1937 年回国后,任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工程师,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师,涪江航道工程处处长,从底层的实际工作做起。 1947 年,担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又兼任水利部河西勘测设计总队队长,主持陇西农田水利工程。 1948 年应邀去东北解放区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   全国解放以后,到唐山铁道学院任教。 1953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方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担任教授。 1957 年,他力陈黄河泥沙问题的严重性,批评苏联专家建议的三门峡水库规划是错误的。指出建库后泥沙淤积将使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两岸大量耕地淤没,居民将被迫迁移,三门峡水库不可以修建。同年,因一篇《花丛小语》,被定为右派。 1964 年,三门峡水库因泥沙淤积严重而讨论工程改建时,他不顾自己仍然戴着右派帽子,积极提出改建意见。文革中他更遭厄运,作为牛鬼蛇神被扫地出门,从清华新林院的教授洋房被赶到了地板下积着陈年脏水的北院小屋,每月领得 20 元生活费。后又被送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改造, 1973 年派到清华大学三门峡基地打扫厕所和接受批判。 1978 年,这时他几乎是全国最后的一名右派,终于也得到平反改正。以后他在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工作,为教师和研究生开设《统计与随机理论》、《治河方略》和《治水原理》等课程。同时继续研究连续介体动力学最大能量耗散率定律,分流淤灌治理黄河策略,华北水资源利用,长江三峡工程,以及明渠不恒定流力学等问题。九十年代以来,他极力反对长江三峡工程的开工,提出了许多十分尖锐的问题,引起世人瞩目。   黄万里教授的一些学术观点和意见,常常不为人所赞同和理解,被斥之为异端邪说,遭到反对和批判,得不到公开发表和申辩的机会。有的在被历史证明确实是正确意见之后,仍然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当然,他的见解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也确有值得商榷之处。鲁迅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但是,一个完善的社会应当有充分的大度和包容。何况,在影响到国计民生、影响到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多一些对立面,多一些思考和论证,对于正确的决策和更加完善的规划设计,总是一件好事。而且有的问题认识正确与否,还有待历史的检验。如果学术上没有百家争鸣,只有长官意志和一言堂,必将堵塞认识真理的道路,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最后受害的将是国家和人民。   数十年来,黄万里先生所经历的坎坷磨难,所遭遇的升降沉浮,在我国知识界中是十分少见的。但是,不论在甚么情况下,他对学术的严谨和认真态度,对民众父老、对国家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始终没有改变。在他还戴着右派帽子的时候,毅然勇敢地站出来,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文化革命中,他一边接受批判和劳动改造,一边却在研究和草拟他的治理黄河方略。改革开放以后,他怀着极大的喜悦和高昂的热情,培养研究生,为青年教师讲课,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他常常感激国家给予他这么高的工资,而自责未能对国家做出多少贡献。为了水利系的课程设置,他多次找有关同志,提出应当开设治河工程学 的建议。 1998 年长江大洪水以后,他更倍感焦急,责备自己过去教学方面的缺陷,主动要求重上讲台,为研究生和教师讲授治河原理课程。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坚信真理必将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总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近些年来,在他身上相继发现多处癌症。他一面积极治疗,与病魔做斗争,一面仍然醉心于长江、黄河等问题的研究,积极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他对事业执著,勇于坚持真理;为人胸怀坦荡,处事光明磊落;对晚辈关怀爱护,真诚平等相待。他在我们泥沙研究室和水利系的师生中,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和钦佩。   黄万里先生生活的这九十年,是多么珍贵、多么难得的九十年啊。在他九十华诞之际,我们愿以这本《黄万里文集》,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祝福。   由于时间仓促,除我们现有的资料以外,未能专门去收集其他的资料。连黄先生自己手边的资料也未能帮他进行整理。所以《文集》中所列文稿,远非先生著作的全部。但是,他对水利工程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黄河治理与长江三峡工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文集》尽量予以反映。另外,《文集》还收录有黄先生的部分诗词 , 散文和几篇记者访谈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文集》,可以大体了解到黄万里教授主要的学术成就和对一些重大科技问题的见解,可以观察到像他那样一代学人为追求事业、追求真理的执着、艰难和曲折的历程,也可以多少能够从中感受到他那鲜明的个性和高尚人品,欣赏到他那优雅的情趣和秀美的文采。   编辑出版小组    2001 年 8 月于清华园 扩展阅读: * 1 http://news.163.com/06/0823/13/2P7D3P4600011246.html * 2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903/0322_2663_1071402.shtml * 3 黄万里教授抱憾辞世 中国再无人反对三峡工程: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ibrary/sanxia_huangwanli.htm * 4 巍巍黄万里: http://zqb.cyol.com/gb/zqb/2004-10/20/content_970002.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50.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5315 次阅读|3 个评论
试评当年辛亥革命,兼忆我的爷爷李岐山
热度 2 liweiyin2009 2010-11-26 11:02
当下的人们只要在网上点开山西运城,就会有这样的介绍映入眼帘: 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公候将相、学者志土,代不乏人。上古时期就有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黄帝战蚩尤等历史传说,春秋时富贾大商猗顿,汉代绛候周勃,三国名将关羽,隋未哲学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杰之首王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大将薛仁贵、张守硅、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皆为本市历史名人。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杨深秀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张士秀、李岐山、景梅九等著名人士,在河东大地上都负有崇高声誉。 当然,这是一种广告语言,但是情况属实,而且还提到了李岐山,这三个人中,景梅九是他亲如兄弟的知己,是李岐山入同盟会的介绍人,张士秀则曾与他并肩作战过,但是被当地政府命名为辛亥革命烈士的却只有李岐山。 李岐山是我的爷爷,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因为他在我的父亲才14岁的时候就被暗害了,我父亲从此成了孤儿,全靠我爷爷早年的一些知遇和爱慕他的人,如冯玉祥等人给了一些资助,放在银行里,我奶奶、姑姑和我父亲就靠这些存款的利息度日读书。因为惧怕阎锡山的淫威,全家男儿都逃离了山西。为了这个痛心的过去,我从来没有听过我父亲对我们谈论过我们的老家,我们的爷爷,再加上我小时候很少读我父亲写的文章,对爷爷无知到了极点。直到读了韩石山先生写的《李健吾转》,我这才知道我这位文弱书生的父亲原来是辛亥革命时期曾在山西河东叱咤风云的一位著名将领的后人,我这才不断寻找有关书籍,努力了解祖父的一生,捎带着也对孙中山先生和当年的辛亥革命学习一二。 时值今年爷爷遇害90周年,又即将迎来辛亥革命百年,我在此舒发心怀,谈谈我对当年武装行动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还兼着缅怀曾经浴血奋战的辛亥烈士。 清朝末年中国不断地受到列强的欺凌,中国的领土不断被侵蚀,中国的资源不断被侵夺,政府官员吸食鸦片,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中国的有志之士已经忍无可忍,康有为、梁启超等鼓动光绪皇帝立宪,但是却遭到了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的抵制,康、梁逃往国外,谭嗣同等被杀,立宪这条路在当时根本走不通。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就选择了用武力灭清。 为了联合全国各地的革命力量,孙中山首先想到的,也是可以办到的,就是当时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们,其中相当多的是在日本,1905年,他从欧洲到日本,动员当时的留学生们参加同盟会,其中相当一些人曾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这些人中山西的就有阎锡山,其中有一些原来就出自山西武备学堂。1907年间,这些人陆续毕业回国,回国后中心还是在军运,这些人不但发展年轻人入伍,自己也在军队中任职,手中握有兵权。在1911年武昌起义时,这些人中相当多的人就是国内各地起义的带头人,力量就是他们手中的兵力,起义成功之后,各地纷纷成立军政府,他们也就成了各省的都督。这些起义的部队和其他固守各城池的满清军队曾经有过血拼,有些县城也曾得而复失,或失而复得。在山西作战现场真正拼死作战的有许多同盟会会员,如晋北的续西峰所部,晋南的李岐山和他所带的学生军和民军等,而绝非后来被任命为山西都督的阎锡山。 李岐山,运城原安邑县北相镇西曲马村人,原本是个清末秀才,在太原工学院任教,根本不是习伍出身,就是从小不喜欢舞文弄墨,看不上写诗作画,却好看兵书,好谈兵事。1905年剪去发辫,秘密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06年,27岁的他,由同乡好友,曾留日的景梅九介绍加入同盟会,自此全身心地投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0月29日阎锡山在太原宣布光复,山西军政府成立,阎锡山成了都督。满清政府立即委派袁世凯派兵在娘子关与山西革命军激战,李岐山本想独自帅一军迎敌,没有想到阎锡山的部队不敌清兵后,弃太原北撤,隐到内蒙,太原失守。李岐山决定先回晋南,一路上收留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学生军和民军,声势浩大,李岐山带队伍过灵石,攻大平,到洪洞与军政府其他成员率领的南下队伍会合后,直抵河津,一路上奋勇冲锋,带兵有方,得到了民军将士们的交口称赞。1912年年初,革命军进入运城后,河东军政分府成立,李岐山被任命主管军事,为旅长(之前,他曾被推为民军总司令)。1912年初他曾受命北上,带兵攻克绛州,攻破平阳南关,后又转而围攻临汾,李岐山曾发动300多窑工,挖掘地道,几近挖通,却被临汾城内清兵俘虏杀害,李岐山在临汾战役中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袁世凯增兵而受命撤离,这时是1912年的1月中旬。 1912年,南京政府开会,中华民国成立,1月1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 在此其间,南北议和呼声高涨,不少将士厌战,于是,就在1912年的年初,孙中山致电袁世凯,只要他使清帝退位,结束帝制,他可以辞职,把大总统职位让位给袁。几乎与此同时,远在内蒙的阎锡山派亲信赴南京面见孙中山,汇报山西革命经过,实际是为自己返回太原,独霸山西做准备。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提出辞去大总统职,次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2月18日,阎锡山从包头经绥远抵山西忻州,袁世凯令他原地待命。之后,阎锡山以省议会的名义分别致电孙中山及袁世凯,要求复职,仍为山西省的都督。尽管有不少山西人对阎在革命时期的表现不满,遗憾的是,在议会中胡汉民等人的坚持下,加上孙中山对各起义省的领导,由当年的革命党人担任的主张,于是,阎的继任被通过。2月29日,袁不愿到南京赴任,制造北京兵变。阎立即表示了对袁的支持,3月6日,在参议员允许袁在北京述职后,对于山西,袁即表示同意阎为山西省都督,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大总统。阎锡山也于4月中旬返回太原,正式投靠了袁世凯。当年年中,河东军政分府撤销,阎锡山复职,李岐山被任命为山西第一混成旅旅长。山西省的统一局面形成,辛亥革命在山西也就到此结束。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场革命,不如说是那年部分满清军队起义更为准确(当然有孙中山组织的诸多同盟会会员在军队中起了重要作用),辛亥革命实在是一个不彻底的革命。革命的目标似乎只是推翻帝制,或者甚至像景梅九说的种族革命,为了结束帝制,孙中山甚至可以让革命的敌人袁世凯来出任大总统;其次,依靠的对象多数是士官,这也为后来的各省分散封建称霸打下了基础。如果说,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帝制,结束清朝统治,可以马马虎虎地说完成了使命,但是就实现推翻封建制度,真正实现民主共和的目标来说,当时的辛亥革命远没有成功,或者说是失败的。 就拿山西来说,之后,阎锡山立即对在辛亥革命期间积极对抗清军,民众威信高,他认为对他一统山西有威胁的同盟会员开始了迫害,其中就包括了晋北续西峰、晋南李岐山和景梅九,特别是对李岐山,因为河东曾成立过分府,而李岐山曾是重要成员,1913年,阎就以莫名的罪名将李抓捕入狱。1916年,袁世凯在北京宣布称帝,就不说阎已投靠了袁世凯,就是山、陕其他的同盟会会员,如陆建章、续西峰等,均对反袁表示犹豫,李岐山在动员他们无果的情况下,和他的四弟,高举义旗,坚定地响应云南的蔡锷将军,特别是他四弟率领他的骑兵绕走偏师,攻克城池,与袁军对抗,袁世凯在抓不到他们兄弟俩的情况下,用炮火轰毁了他们老家的住房。李岐山此举和在河东民众和民军中的威信使阎锡山极为痛恨,在1918年又将李岐山抓捕,尽管李岐山在袁世凯去世后李岐山已身居北京,并不妨碍阎锡山的专制。1920年李在出狱后,曾同时受到冯玉祥(在湖南)和陈树藩(在西安)两者的邀请,他却错误地选择了后者,那时陈希望他到山西帮助协调靖国军于右任等队伍对西安的围困,没有想到,那些队伍,一听说李岐山赴陕,都十分欢迎,陈立即心生嫉妒,感到了威胁,于是,在中秋节设鸿门宴,宴后,就在返家刚走到西安郊外,就遭陈伏兵杀害。从27岁认定献身革命到去世时42岁,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却仅仅只有15个年头。遗憾的是,请兵和袁世凯的猛烈炮火没有奈何得了他,他却被自己的同志所害,悲乎! 李岐山在整个辛亥革命中只是个小人物,但是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中国反封建的革命是如此的曲折、复杂。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他真心地为中国的共和而奋斗过,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和后来经过修改的新三民主义,在中华民国成立大会上建议通过的一些决议都是可取的,但是,中国的现状注定他硬不起来,他在国内并没有基础,说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哪有强大的资产阶级,或者说类似欧洲的大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袁世凯的称帝,宋教仁的被害,国民党成员(包括他在国外发展的同盟会会员)成分的复杂,都使他痛心地明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我不同意在今天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44周年的时候否定他的武装革命的主张而肯定康、梁改良立宪的意见。中国当年的现实不是当年英国的现实,在中国当年真正实现民主共和,真正消除封建势力的任务的艰巨性要远胜过17世纪时的英国。明年就是辛亥革命百年,在今年的APEC会议上,连战曾与胡主席谈到分别纪念之事。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我觉得首先就应该缅怀当年的英烈们,在山西,就应该包括在娘子关血战中死难的将士们,在临汾挖地道的窑工们,那些与袁世凯作战去世的战士们,也包括我的爷爷李岐山。 我在一年前回到家乡,看到的是李岐山墓地的破败,墓前当年同盟会会员张继为李岐山题字的墓碑早已不知去向,政府于80年代立的烈士文物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墓地周圈杂草重生,草丛中偶尔还可以见到人粪。为此,我的弟妹们在无奈之下,从养老金中凑齐6万元,就着残存的墓地周圈,请村里的老瓦匠们修了个围墙,赠给当地政府,我们不敢越轨,因为这是当地政府的文物。在重商主义和向钱看的今天,把原来的舜帝陵扩大成了个古不古、洋不洋的大公园,把原地居住的居民都搬迁到了李岐山墓地的两侧,对面则是定期开放的极为嘈杂的集市。我真不知道该是喜是忧,也许爷爷不为名不为利(他身后留下不名一文,只有在监狱里写就的一小册诗文《铁窗吟草》),愿意看到乡亲们熙熙攘攘?愿意看到今天的太平盛世?愿意人们忘记自己?可是我觉得政府不应该忘记历史,当地政府不能仅仅把关公和舜帝视为中华历史,我们的党不能只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明年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山西河东会有什么举动?我只能拭目以待。 其次,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时,应该理解那是国人为中华共和奋斗的起步,或者说是中国迈向现近代的第一小步,后人们不断地在继续努力。在台湾,蒋经国先生否定了蒋介石的政策,开始了对大陆的通行,着手经济建设,改善民生,遗憾地是他过早地过世了,台湾的人民怀念他,大陆的人民肯定他。在中国大陆,由邓小平开始,否定了阶级斗争,打开了国门,坚定不移地开始了经济建设,今年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又把中心放在了所有与民生有关的事项中。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应该继续一代代先人们的遗愿,为一个统一的中华,为一个不再分散内斗的中华,为一个强大的中华,为一个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中华而继续努力。 2010-11-26 参考书籍: 韩石山 李健吾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山西省委员会 山西文史资料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专辑 景梅九 李君岐山行状 徐宪江主编 百年中国实录 【法】马雷 西方大历史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33 次阅读|5 个评论
缅怀亲人
ljlscience 2010-8-28 21:16
南京的天气很怪,热了很久之后又一连下了好几天雨,虽说没有了那种蒸笼般的感觉,吃饭也不再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可是阴霾的天气实在是让人心里有种莫以名状的压抑感。 晚饭后打了个电话回家,原本就不太开心的我又听到一个噩耗,大姨去世了,就在我离家返校后的第一天,爸妈为了不让我担心没有告诉我,其实他们也没有告诉我大姐、二姐。他们的做法是对的,作为父母总是会为孩子多考虑些,怕我们在外面担心。大姐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二姐的小孩则才一个半月,身子又不好,我在这边,整天实验也是忙得焦头烂额,还一堆破事搞得我很郁闷。妈有天无意中跟大姐说了,所以我今天才得以知晓,可是已经过去20天了,想想大姨,心里很难过,出去吃自助餐的心思也没有了。妈还因为这个被爸说了一顿,爸的脾气不好,唉,一辈子了,也改不了。其实我们都长大了,可以承受压力了,大姨的事情还是应该早点告诉我们的。 大姨今年应该有七十三四了吧,身体虽说还硬朗可是患有焦虑症和神经衰弱,大概也有四五年了吧,之前有几次还挺严重。怕人多,怕吵,睡眠很差,焦虑,胡思乱想,有一次严重的时候还要寻死,幸好姨夫照顾的周到。不过近半年来病情稳定多了,也胖了些,之前也没听说有加重的迹象。这次是急性脑血栓,早上起来上厕所,摔倒了就再没醒过来,事情太突然了,快的姨夫都来不及反应。 暑假里在家的那几天没有去看看她,真是遗憾啊。 大姨这一辈子很辛苦,作为家里的老大,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她跟姥姥(已经去世了,姥爷去世的很早,我没有见过)一起把持着这个家,照看着一个弟弟、四个妹妹,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后来大姨出嫁了,可是还要帮忙照顾着娘家,经常要帮二姨家做活,有的时候还得帮她家做饭、做衣服,因为二姨生来比较笨拙点,细活做不来。在后来的一些事情我就不太了解了,她生了4个孩子,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当兵的,两个老师,还有一个医生。大概十年前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很低,那段时间全靠我大姨和姨夫两个人在地里拼死拼活的刨食吃,好在现在挺过来了,要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她却走了。 印象中,大姨高高的个子,腰杆挺得很直,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很亲切的样子,她家有棵柿子树,每年熟透了以后总要给我家送一点。我家土质不好,没有办法挖存姜用的井子,每年我们都要去大姨家存姜,然后卖姜、拿姜种,再存姜、卖姜,年年如此,大概有十多年吧。大姨总是做好了饭菜给我们吃。近两年不做了,因为生病的原因,我们也不敢多打扰她,一般弄完了就跟姨夫说一下,然后就走了。 每年过年,我都会到几个姨家去走亲戚,因为这几年大姨身体不好,去的就多了些,只要我回家,总要去她家看看,坐一坐,聊会天。今年暑假没有去,一来连着干活,身体很疲惫,二来大姨身体状况稳定,本想过些日子再去的,没想到,竟成了终身的遗憾。 其实,大姨毕竟七十好几了,不算高寿,也还说得过去,她这一辈子,我觉得最幸福的应该是找了我姨夫这个好老公吧。姨夫脾气好,爱干净,喝点小酒,整天乐呵呵的,手又巧经常帮人家做些木工的活。大姨生病的这些日子了,姨夫照顾的很周到,对大姨也算是一种安慰吧。回家的时候应该多去看看大姨夫了。 自从初中姥姥和奶奶走了之后,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亲戚遇上什么大灾大难了,我都没有这个意识了,总觉得日子还长,他们也还年轻。其实,在我不经意间他们都已经老了,大伯70了,姑姑66吧,二姨也得六十五六了,四姨五姨也五十多了,舅舅也六十多了,爸妈也快六十了。日子过得真快,看看家里的照片,爸妈也曾年轻过的。 也到了该尽孝的年龄了,可是常年漂流在外的我,拿什么去回报亲人的爱?惭愧啊。本该为大姨披麻戴孝的我,只能在这里写下这段文字,慰藉大姨远去的魂灵。她像一个警钟,提醒我,爸妈,真的老了。而我,也该做些什么了。 2010.8.28 晚9点 外甥李金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缅怀杨生茂先生
黄安年 2010-5-10 18:25
缅怀杨生茂先生 黄安年文 人民政协报/2010年5月10日C2版;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5月10日发布 93岁高龄的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于2010年5月4日在天津逝世,杨先生是我国美国史学科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享誉海内外的美国史和世界史资深学者,也是我国美国史研究重镇南开美国中心的创始人。杨先生的美国史、世界史研究成果及其学术思想和道德文章,身体力行、锲而不舍的精神,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作风,几十年来影响着我国美国史和世界史的许许多多研究者,我们这些后学者深受先生的恩泽。    6年前的6月,南开大学举行了一次《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上,与会学者一致盛赞杨生茂先生对美国史和世界史研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道德文章,笔者有幸参加了会议,从中更多地了解和学习了杨生茂先生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和道德风范。 2004年初,我在美国探亲期间,接到李剑鸣和张聚国分别发来的电子邮件,询问我能否参加订于2004年6月下旬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机构成立40周年的庆祝活动,我计划在5月下旬回国,参加这次纪念活动正是一次学习了解目前国内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学术动向的机会,同时可以看望德高望重的杨生茂先生。我回国后看到自2003年12月以来,杨先生先后给我写了四封信,我赶紧和杨先生通了电话并特地说明,这次来南开开会一定要来看望他老人家。利用在南开机会我还可以和南开及国内其他学术单位的美国史研究同行交流,实在是件美事,所以我欣然接受了邀请。5月24日回到北京后看到了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5月20日发出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邀请函》,上面写道:定于6月19-20日举行的这次会议的宗旨是:为加强世界史学科的建设,提高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水平,促进我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并纪念南开大学美国史、日本史和拉美史三研究室成立40周年。对于这一学术讨论主题我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时间仓促,我还是赶写了一篇文章《高度重视适应21世纪需求、富有时代气息的20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发表在2004年6月17日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栏目中,权当与会的入场券。 依据我的记事本的记载: 2004年6月18日上午11:00,我离开天通苑乘849路到城铁(2元),转乘轻轨由立水桥到东直门再转二线地铁(5元)到北京站时才12:05分,即在站口购买北京----天津的直达火车票(30元),最近一次是T539次北京天津的直达快车,13:00---14:19分,在车站等了片刻即上车,火车提速,开得很平稳,这天是星期五,去天津的人特别多,显得很拥挤。14:20分正点到达天津东站,为会议服务的杨令侠已经在那里等候,在他们的安排下我,乘出租车于15:00到了会议报道处,天塔入口处对面的红楼大酒家,报道后领到一份会议资料,其中有《南开拉丁美洲史学四十年》、《南开日本史学四十年》、《南开美国史学四十年》、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这套会议资料集中介绍了南开三个世界是史领域的研究机构4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道路,也是我国世界史地区过别史领域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到了下榻的402房间和以往不同是一人一间,正放下随身带了的小包,李剑鸣和原祖杰前来看望。剑鸣是南开美国史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从杨生茂到张友伦再到李剑鸣,南开美国史三代学术带头人,了解了日程安排后即打车出发,下午到杨生茂先生家,看到他身体健康,住房在10年前是第一世界,现在则是第三世界了,但是他一直不愿意搬。谈到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他特别说自己无功而碌,我为先生照了像,时王玮和梁茂信也在哪里。打的回红楼大酒家后与张聚国聊天 是年6月23日,我在有感于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从开幕式和大会主题报告谈起一文中谈到:与会许多热情洋溢的讲话,都涉及一个共同的话题:饮水思源,回忆杨生茂教授、吴廷璆教授(2003年12月3日逝世)、梁卓生教授(1982年已调北京外交学院)创建和发展研究室的历史性贡献,谈到创业的艰难,收获的喜悦。德高望重的杨生茂教授昨夜专门来到下榻的天津红楼大酒家看望外地代表,今天一早又来到会场和与会代表相聚并参加开幕式在主席台上就座,外地代表的发言很自然地联系到杨生茂先生的道德文章和学术贡献以及他们和杨生茂先生的个人交往。张芝联教授在讲话中专门回忆了他和杨生茂教授一起根据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精神受命编写世界近代史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的难忘情景,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差,但是编写人员倾注全力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使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高校世界近代史统编教材面世,这部教材集中体现了60年代初我国世界近代史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张教授还谈到研究历史贵在求真,而求真的历史研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把求真放在第一位 现在这些往事仍历历在目,杨先生却已经不在了! 杨先生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学术思想、道德文章和学术成果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宝贵财富。 (黄安年博客转发说明:有关2004年6月那次见到杨生茂先生详情,请见2010年5月6日黄安年的博客《杨生茂先生和南开美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回顾2004年6月南开学术会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397 )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缅怀大师钱学森
chushixiyu 2010-4-30 17:13
写在前面,下面的文章是我于去年去悼念钱学森老先生时有感所写,虽然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是六个月前的事了。但作为一名有志于搞科研的人来说,又怎么能忘记一位这么伟大的人呢?谨以此文缅怀钱学森老先生。 今天是钱学森老先生逝世的第七天, 老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并向公众开放。 上午我们没有课,于是我跟其他三位同学要好了一块儿去瞻仰了钱学森老先生。 一直以来我都很是崇拜那些在科学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因此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敬佩他们。其中两位,是我最为钦佩的,一位是钱学森,另一位是邓稼先。邓稼先老先生早已驾鹤而去,而钱学森一直健在,一方面我很庆幸,在中国,这样的老科学家还健在,另一方面我也一直在奢望,是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见到其本人呢。 今年是我离钱老最近的一年吧,我考上了研究生,第一年是在北京读的,虽然如此,想见到钱老那样的科学家几乎还是奢望,但没想到,我们在今天就见到了。只是很心痛的是,钱老也已经去了。 人们绕着钱老徐徐缓行,钱老被一圈花簇拥着,静静的躺着,身上披着党旗,两旁摆满了花圈,悼词也有很多钱老的家属,朋友该写了很多吧,科学界的很多人士,应该也送了很多的吧,但我并无心去看,绕着钱老走时,我心里并无什么想法,只是想能近一点看看,能让我记住这位老先生。由于悼念的人很多,现场并不能让人停留,我们只是绕行一周而已,但这也算是圆了我的梦了吧。我见到了 钱老 先生,虽然他已经逝去了! 今天上午,前去悼念的人很多,队伍排了很长,我们九点多去的,大概十一点时才得以瞻仰到。去悼念的人们,大多数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像我们这样的年青人并不是很多,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吧,毕竟以前并没有开放过追悼会的。而且,也没有人通知,也许我们并不是很重要,我们的确是去参观人里面级别最低的了吧,里面有很多中科院的院士,所以临进去之前看到有个让前来瞻仰的院士签名的地方,签了很多,路上也见到很多部队的人,校级,将级的,我们在这里,真就是一文不名了吧。 人死了之后,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怀念,应该也是很荣耀的一件事了,想将来等我们百年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呢,我们现在才二十岁多一点,可是依然是一事无成,唉,我们的明天又将会是什么样呢,等我们老了,又会有几个人记起我们呢。虽然这些都是外话,可有句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又有谁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奋斗吧!!奋斗。 但愿多年以后,我再来看我现在所写,不是一对空话。 写在最后很珍惜能有一个机会跟大家一块分享我的所思所想,愿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个人分类: 随写|3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缅怀黄宪院士
zllzll 2010-3-8 18:41
今天惊闻讣告,浙大化学系院士中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宪先生过世。他的去世是浙大的损失,也是全国化学界的损失。我在浙大化学系就读本科期间,也是跟黄老先生有过一些接触。虽然不多但都印象深刻。我的本科同学现在也有跟黄老先生读博士的,他们此刻的心情和感受肯定更为深刻。 根据我的了解,黄宪先生跟我国著名化学家黄鸣龙是亲戚(好像他是后者的堂侄?)。出身于有机世家,黄宪先生的一生跟有机化学有不解之缘。黄宪先生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执著,他曾经数次加入院士的参评,终于于2003年当选。当时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不久,我们系正好在搞化学节,在闭幕式上把这位新科院士请过来作了报告。黄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勤奋蹄!是他当时送给我们所有在场听众的话。他不但是勉励自己虽然70岁才当上院士,但这不是终点,他还有更高更多的追求。同时也是借此勉励我们这些年轻人,连老黄牛都还要继续拼搏,那年轻的还能说什么呢。 我跟黄宪先生直接接触并不多,印象中只有两次。一次是我大四时的保研面试时,在我的那个会场他是主考官,面试完了我还很荣幸的跟他握了一下手;另一次是我在西溪校区的校园里迎面碰到。但更多的是汲取黄老先生在学术上的一些宝贵财富。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黄老先生和当时的系主任王彦广教授编写的《新编有机合成化学》,这本略有些基础性的教材,不但做有机方法学的人会看,像我们这种做合成材料的人也在看。除此之外,黄宪先生在当选院士之后,对于科研的投入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年发表的SCI数目都是在系里甚至全校领先的。我听说有些学生有时也抱怨过他,说他署名时会抢学生的第一作者什么的,但我觉得这种事情每个教授都应该是心知肚明的,确实连Idea和反应设计、数据整理、论文撰写都是教授自己做的,学生虽然从事了大量的实验劳动,那导师也没有理由把第一作者让出来。黄宪先生一生也发过非常多的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其中去年在Angewandte Chemie上的那篇,应该是他职业生涯最好的谢幕。 黄老先生虽然已经去了,但他的学术遗产和精神食粮将在未来的未来不断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业内人士迈向更高的学术顶峰。谨以此文深切缅怀黄宪院士!
个人分类: 科学与研究|67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缅怀中感受大师的力量
kejidaobao 2009-11-12 11:14
在缅怀中感受大师的力量 文/杨书卷,苏 青 10月31日,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院士,走完了他的世纪人生。此前两天,中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先驱贝时璋院士以107岁高龄在京逝世。双星陨落,举国哀恸。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巨擘相继离世,象征着中国的一个科学时代在历史的景深中远去。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在给钱学森的颁奖词中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从1934年赴美留学到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再到后来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火箭之父和航天之父,钱学森身上彰显的是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对祖国民族的无限热爱。贝时璋开创了中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在这些领域居功至伟。我们要为国家争气!这是贝老留给中国科学界最后的遗言。(10月30日《光明日报》)。 钱学森、贝时璋代表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一种精神:留学海外,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鞠躬尽瘁。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赵忠尧、郭永怀、彭桓武、钱三强、华罗庚如今,他们瑰丽的人生已经汇入国家从积弱积贫到繁荣富强的壮阔历史波澜之中。钱学森、贝时璋那一代科学家开创建立的精神传统,令吾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今天,我们缅怀两位科学大师,就是要学习继承他们身上这种优秀的品质,从他们身上这种生动鲜活的爱国精神、科学传统和人文情怀中吸取营养。 钱学森、贝时璋两位科学大师生前一直关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863计划结出的丰硕成果应该能让他们感到欣慰: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10月29日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亮相,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研制成功千万亿次级超级计算机的国家。高性能计算是与理论和实验并行的第3大科学引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问世,成为中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10月29日新华网)。 对我国未来科学版图超前部署的973计划再绘新蓝图。10月19日,中国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项目实施会在北京举行。其中,973计划批准立项8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批准立项39个。本次批准的973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涵盖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对进一步解决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项目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未来5年,国家预计将对这批项目投入32亿元(10月20日《科技日报》)。 令人振奋的还有我国科学家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和程强将人造黑洞的理论付诸实践,首次制造出可以吸收周围光线的人造电磁黑洞。人造黑洞模拟宇宙黑洞的性质,可把所有阳光都吸收进去,再直接传输到位于中心的太阳能电池里,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全新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这个黑洞目前在微波频率下工作,崔铁军相信,不久后就能将其拓展到吸收可见光范围。人造黑洞的理论由美国科学家 Narimanov和Kildishev在2009年年初提出(10月15日英国《新科学家》)。 新能源被视为未来新技术革命将取得突破的领域。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以能源、环境为核心内容,调整前政府的科学政策,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施以新政,以期重新领导世界。10月27日,当美国迄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德索托下一代太阳能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时,奥巴马竟亲临现场参观,使建造此太阳能中心的佛罗里达州立刻成为全美瞩目的焦点。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规定一定比例的能量必须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由此,近年来美国太阳能发电站的规模在不断增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德索托发电量第一的宝座很快就会被其他太阳能电站所取代(10月26日新浪网)。 奥巴马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已定,许多国家都以美国政府为风向标,在此领域努力的成果卓然可见。在法国南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最顶尖核能科学家汇聚一堂,组成实力强劲的国际科研团队,计划到2018年制造出一个人造太阳(10月26日英国《新科学家》)。人造太阳的称谓来自于核聚变的原理与太阳相仿,反应堆利用氢的两种重同位素氘和氚产生大量能源,不仅可实现碳的零排放,而且产生的辐射性废物比当前的核裂变反应堆要少许多,距人类清洁能源的梦想堪称咫尺之遥。 不过,另外一项能源政策氢经济论的前景却不容乐观。能量转换效率的巨大差距意味着建立于以电解水制氢为主要基础的氢经济是不经济的。日前,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正式宣布,政府停止支持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发,在随后拨款24亿美元支持的下一代电池和电动车生产资金中,氢燃料电池及其电动车未给1美元。这似乎给同时诞生于美国的氢经济论正式画上了休止符(10月22日《科学时报》)。 科学的疆域正不断进行新的开拓,今天的科技工作者面临更加宏阔的研究探索领域。今天,我们有幸得以与钱学森、贝时璋这样的科学大师交错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他们不朽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对我们更是一种期许,让我们不仅心向往之,更鼓舞我们承继他们开创的光荣传统,努力创造新世纪国家民族科技成就新的辉煌。■ 刊载于2009年第21期
个人分类: 栏目:半月科技风云|1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远的大师
热度 1 sstone2009 2009-11-1 13:28
昨晚,乘坐从郑州到北京西站的D132次列车回北京。列车18点06分准时从郑州出发,不久车站的喧嚣和杂乱,便在我的脑际荡然无存。我躺坐在舒适的座椅里,享受着这种和谐号列车给予我的美妙感受,平稳、安静、整洁,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可以很快进入休息的状态,闭住了眼睛,冻结了思维,忘却了时空。我可以用安详的睡眠驱走工作和旅行的疲劳。 18点12分,我收到了许博士的信息,钱学森去世了,你的疾病控制论他看不到了,太遗憾了。 我有些惊愕。就在十多天前,我与许博士讨论疾病控制论的时候,曾经提及过钱老,他觉得疾病控制论与工程控制论同是控制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或发展,也许可以得到钱老的指导和支持,或许会对以后的研究有很大帮助。那天,许博士还说他认识钱老的一位秘书,或许可以通过秘书联系一下。在我们还没有具体举动的时候,不料,就有了如此噩耗。 我并不在意疾病控制论是否可以得到钱老的指导,我实际上也不在意疾病控制论能否得到最后的认可,近几年来,我对此问题的思考,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责任和良心的驱使,我已经努力了,这就足够了,而且我还会继续各方面的努力,那样我就无愧了。 我十分在意的是钱老的去世。我懂得生老病死的规律,但每当亲人、心中敬仰的人离去的时候,心中总难免生出悲情、感慨。钱老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不仅有真学问,他心里还装着大爱,在国内那样艰苦的时期,他毅然回到了祖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呵,如若不是对民族兴盛、祖国发展的至真至切之爱,他的选择是难以让人理解的。 钱老走了,但他的工程控制论会永远留在我的书架上。我并不懂得这些深奥的工程理论,但我已经读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似乎也懂得了他做研究的道理。
个人分类: 师友往来|8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雨,让我们有时间缅怀青春
罗帆 2009-9-22 10:23
迟疑再三 拨通了 你的电话 时间太紧 下次再见 你说 晚上 我送你 去机场 我说 同学 已有安排 你很犟 就说 找到了 失散多年的 哥哥 非见一面 不可 同学送我 上了 你的车 雨 越下越大 你兴奋 太好了 天旱了许久 这雨多及时 机场 航班延误 无限期 我和你 有时间坐下 静静地 聊天 大学时代 仿佛就在 昨天 我们 在圆明园 废墟旁 用狗尾巴草 做胡琴 不曾牵手 却共同拥有 青涩的记忆 你们班 合唱 你指挥 我伴奏 大家都是 清一色的 白衬衫 同唱一曲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人到中年 忙忙碌碌 来去匆匆 无缘再见 感谢大雨 让我们 有时间 缅怀青春
个人分类: 艺术空间|39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江南水:写给杨汝清老师
刘玉平 2009-9-8 12:31
杨汝清老师是我在科博里最早结识的忘年博友之一。他是一位平易谦和的长者,时常给予后生关心和指教。泛舟科海,他儒雅睿智;面对病魔,他坚强乐观。难以忘怀殷殷砥砺和敦敦教诲,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愿您一路走好! 随笔小诗一则以纪: 江南水 烟雨江南 一湾清澈的水 静静地描绘 恬淡和秀美 没有涛激浪飞 却一样敞开 坚定的心扉 去拥抱大海 奔腾的精髓 在浩瀚的蔚蓝中 化为一朵 永恒的花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1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深切缅怀季羡林先生
excellent 2009-7-16 22:48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季羡林 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噩耗传来,让我无限悲痛,深切缅怀这位国学大师、学术鸿儒、学界楷模!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初识先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读了一本名为《东方学人季羡林》的书,深深被先生的高尚人格及传奇经历所折服,此后又陆续拜读了先生的《留德十年》,《牛棚杂忆》,文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这三本书。 纵观先生的一生,我认为季羡林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季羡林,有几个重大的转折: 第一,从老家被带到了在济南的叔父家里。先生也因此离开了自己最爱且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先生的很多文章里每次写到母亲都让人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赤字情怀和深深的遗憾,比如在《留德十年》里,先生写道:每次在梦里找不到母亲,都会大哭着醒来。 第二,没有考上邮局的铁饭碗,而是继续自己的学业。如果当初先生抓住了这个铁饭碗,或许今天谁也不会去理睬那个邮局的小职员吧 第三,当年先生同时被清华和北大录取时,选清华而弃北大,我认为是先生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选择上清华的出于当时清华的出国比例比北大高,时隔五年之后,终于如愿出国。当时清华的文学院有著名的四大导师,这个时期是清华人文学科发展的顶峰。在清华,出于偶然先生选了一门由素有教授的教授美誉的陈寅恪教授所开的一门课《佛经翻译文学》,并以此做为自己终生的学术追求。就是在这个领域,先生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天赋和意志力,将这一被人视为天书的学问做得炉火纯青。 第四,当然是回母校教了一年高中后,清华将其选为庚子赔款赴德留学生。在德国,先生依然从事他的古文字研究,并开始研究吐火罗文。 第五,由陈寅恪举荐,执教北大,并组建东语系。先生的重大贡献除了在其所研究的领域开疆拓土外,由他一手组建的东语系至今仍是北大外语系中最活跃的一个系。 第六,文革期间,先生受尽四人帮的凌辱,被关进牛棚,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仍然顽强的活着,并继续他的研究。在北大当楼管时,翻译完成了巨著《罗摩衍那》,这也是先生令人尊敬的一面。 先生为人正直,待人平和。在任北大副校长时,热心学校建设及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先生首创学术良心,不浮夸,踏踏实实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堪称学界楷模。从先生的衣着、谈吐、生活习惯来看,他十足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就是这一个平凡的人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斯人已去,留给我们的是他用一生耕耘的光辉形象,我们敬佩他、缅怀他,也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么一个伟人在看着我们,督促我们前进。 愿老人一路走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哀悼陈述彭院士——先生西去,天地同哀,愿先生一路走好
caozd 2008-11-26 17:11
早上突然收到周成虎老师发来的邮件——陈述彭先生已于昨日仙逝(2008年11月25日2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心头顿感一阵刺痛,立刻登录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主页,陈先生的讣告赫然在目(http://www.igsnrr.ac.cn/moban/showCommonTopic.jsp?id=10292),很快科学网上便出现了缅怀陈先生的文章(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375,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428)。其中一篇是我师兄柏延臣发表的《沉痛悼念陈述彭先生》。 很多次在科学网上看到某某院士过世的消息,虽不甚唏嘘,然或许缘于未曾亲历,故而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先生西去的消息足实让我感受到切肤悲痛,一方面故然是为我国科学事业又痛失一位良师,更重要的是三年博士求学期间或直接或间接的感受到的陈先生的高尚人格。 陈先生是我的导师的导师,传统意义上我应该称先生为师祖,无论是在地理资源所求学期间多次聆听到的先生的关于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报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衣钵传承,亦或是作为地球信息科学一位普通青年学子对开拓这一事业的前辈科学家的敬仰,陈先生的仙去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丝丝悲痛。我不信有冥世,更不信有来生,但此时,只是衷心希望先生能在西去天堂路上能了无牵挂,来世再续科学梦想! 闭目思来,还清楚记得我的导师多次提到他作为您的学生期间发生的一些小趣事;倾耳听去,去年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迎中秋会上您风趣而又朗朗的声音犹在耳旁回荡。今年地理所的大喜之一——吴传钧院士过90岁大寿时在广场上照合影时,我恰好路过,当时想下一位在人群簇拥下的应该是您了吧,虽然之前听我导师说过您经常睡不着觉—往往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早上七八点又会醒来,而且醒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这毛病是您以前时常工作到午夜的习惯落下的,只是现在岁数大了,使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而已。当时虽感觉您的健康状况不会好到哪儿去,但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您能过一个90岁大寿,毕竟实验室历次重要会议上您都基本有出席,而且走路很稳,声音也很洪亮。 唉,只叹天不假年,使先生早去,万物同悲,天地同哀哪!!! 愿先生一路走好,您所开创的事业一定会兴旺蓬勃!!! 在科学网上开号已有几个月,从来都是只看不言,更不曾撰写过半句文章,因为自认笔下功底尚浅,与其现世不如藏拙的好!今先生西去,悲从中来,也顾不得这许多,但凭纷杂思绪胡写几句,聊表一下对先生的无限哀思!!!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缅怀赵国志先生(3)
jxz1963 2008-10-9 10:58
四、学者赵国志先生的部分主要学术论文 从1976-2008年期间赵国志先生先后在《油脂工业》和《油脂科技》以及后来改成现名的《中国油脂》杂志以及在其他期刊上发表的许多重要学术论文、综述和科普作品,其1976-1985年主要是在一些科技期刊和科技报纸上发表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和学术论文,1985-1995年期间主要在一些报刊上(如中国食品报)止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1996年以后主要在报刊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和热点追踪性的文章。 据赵先生讲,他从开始写稿到现在,大约有千篇以上的文章(不包括豆腐块等小文章)。现将赵先生所发论文中(我所知)的一小部分论文题目列出来: 1、 油脂脱臭装置中的直接火加热,油脂工业,1976年第2期; 2、 立式蒸烘机的改进,油脂工业,1976年第2期; 3、 长管蒸发器设计和使用中的几个问题,油脂科技,1980年第3期; 4、 浸出法制油小史,油脂译丛,1980年第1期; 5、 人造奶油小史,油脂科技,1982年第6期; 6、 色拉油小谈,油脂科技,1982年第6期; 7、 油脂超临界气体浸出的原理及研究,油脂科技,1983年第5期; 8、 蛋黄酱小史,油脂科技,1985年第2期; 9、 粉末油脂小谈,油脂科技,1985年第4期; 10、 磷脂小史,油脂科技,1985年第4期; 11、 棉仁直接浸出工艺的研究报告,油脂科技,1985年第5期; 12、 合成脂肪酸小史,油脂科技,1985年第5期; 13、 我国台湾省油脂生产和消费概况,中国油脂,1990年第4期; 14、 棕榈油生产和应用(上),中国油脂,1990年第5期; 15、 棕榈油生产和应用(下),中国油脂,1990年第6期; 16、 棉籽饼粕脱毒作饲料蛋白质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油脂,1993年第6期; 17、 脂肪醇的制取与应用(上),中国油脂,1994年第3期; 18、 脂肪醇的制取与应用(下),中国油脂,1994年第4期; 19、 卫星浸出器在大豆一次浸出中的应用情况,中国油脂,1995年第4期; 20、 脱水蓖麻油的制取与应用,中国油脂,1999年第1期; 21、 油脂螺旋压榨机技术的进展,中国油脂,1999年第3期; 22、 MCT机能性油脂产品的开发与应用,2000年第1期; 23、 油脂工业百年,中国油脂,2000年第2期; 24、 油脂工业经济技术指标的进展,中国油脂,2000年第6期; 25、 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油脂,2000年第6期; 26、 油脂浸出技术与管理的进步,中国油脂,2002年第1期; 27、 世界植物油生产消费情况,粮食与油脂,2003年第3期; 28、 油脂软塔脱臭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年第4期; 29、 双甘酯油营养特性,粮食与油脂,2004年第6期; 30、 食用油冻结-冷凝真空脱臭节能技术,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2006年9月; 31、 浸出制油技术开发动向,粮食与油脂,2007年4期; 32、 世界植物油和油料供需用中期预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2008年9月。 前几年,我曾和赵先生谈到写稿问题,在谈到对写稿的感受时,赵国志先生直言不讳地说:编辑这事我做不来。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要我整天看别人写的东西,我受不了,见到别人的文章我就手痒痒,就想自个儿写上一篇。 看来,赵先生写稿已经成了一种瘾了。 当然,在我和赵先生的交往中,也不是一直和和气气的,争执是时常的,有时竟因为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有时还因为观点相左,有一段时间他竟不给我编辑的期刊上投稿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我们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进行一些表述,有时编辑和作者是朋友,有时又和作者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这就好象是情人关系一样的若即若离,有时编辑没有稿子了,恨不得把作者当上帝一样供着,而有时稿件多了,编辑就有些牛皮哄哄地。 一方面编辑口口声声地卖着:欢迎来稿,稿酬从优!的狗皮膏药,而另一方面又给作者设置好多人为的壁垒,如闯审稿关、编辑的相关规定,有时还要收作者一些审稿费、版面费,更有甚者还要在折腾够了给作者一个退稿的结果。这样一来,赵先生这样的作者就要说怪话了:欢迎来稿,稿来稿去的还搞不成了,编辑们就不理解作者的辛苦! 是啊,不知道每一位作者是否也理解当编辑的辛苦? 五、卫星就这样殒落了 就在我刚才写博文时,陕西的一位粮食期刊的女主编打电话询问赵国志先生的消息,说她不相信赵先生会去世的,是不是有人在造谣。我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看来不相信赵先生去世的并不是我一个人嘛! 好人赵国志,一个中国油脂行业的知名学者,一个中国油脂行业的卫星就这样殒落了吗? 一路走好,赵国志先生! 蒋新正草于 2008 年 10 月 9 日西安 (本文完)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3717 次阅读|3 个评论
深切缅怀赵国志先生(2)
jxz1963 2008-10-8 16:58
三、我所知道的学者赵国志先生的科研历程 学者气息特别重的赵国志先生,由于经常不随大的潮流,因而时常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也可能是这种怪的原因吧,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往往给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这可能是他在许多油脂科研工作中创新的拐点或亮点吧! 记得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论文时,对他的学术观点和学者风范我就有一种直觉:中国油脂行业的怪才一个! 赵先生在 1976年时就在当时全国唯一的油脂行业学术期刊《油脂工业》(1976年3月创刊)发表了他的译文油脂脱臭装置中的直接火加热,随后在1977年第1期《油脂工业》上又发表了他的立式蒸烘机的改进学术论文,1980年他又在《油脂科技》第3期(《油脂工业》的改名)上发表了长管蒸发器设计和使用中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论文。这几篇论文的适时发表,有力地参与了当时科技是生产力的讨论,赵先生的这几篇论文极具实用性和技术革新,是油脂产业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术论文。 1981年赵国志先生从汉中地区油脂化工厂调到我院工作后,从事的第一个科研课题是由国家粮食部立项的重大科研课题棉仁直接浸出试验研究,由于试验场地在浙江慈溪县机榨油厂,长时期的出差以及与工厂工人们的加班加点工作,使科研工作进展比较顺利,1985年此项目通过了国家商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会,并荣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初,赵国志先生参与了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共同参加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棉仁粕化学脱毒研究,其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1989年左右时,赵国志先生参加了江西樟树粮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引进国外全套米糠浸出、精炼设备的设计项目,正是由于参与了此项目,才使得我国首次全套引进了米糠油生产设备和技术,赵先生也有幸赴意大利CMB公司进行参观考察。 正是在这次考察中,赵先生利用他独到的眼力,将 CMB公司的最新油脂浸出器的核心内容用手工描绘出来,回国后赵先生在几个单位的协助下,开发研制成功了新的油脂浸出器,后给新的浸出器起名为卫星式浸出器,这种新型浸出器在全国推广多达二十家之多,1995年我出差乌鲁木齐时在新疆粮油饲料机械总厂就见到过这种设备。据当时的顾厂长介绍,正是赵先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新疆的应用实例。再后来,湖北新洲粮机厂也生产了该新型浸出器。 1993年左右时,赵国志先生从院油脂研究室调到我们情报研究室,和我真正成为了同事,只不过他主要从事油脂科技情报的研究工作,我还是从事《中国油脂》杂志的编辑工作。但我们在工作和工作之余的交流更加多了,也更加广泛了。在情报研究室的日子里,他除了进行文献研究和专利研究以外,主要还对马来西亚棕榈油的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对油脂化工、精细化工等也进行了周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并发表了多篇有独特见解的学术文章。 1996年时,由于中国即将加入WTO,对于已经完全市场化了的中国油料油脂市场来说,既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赵先生利用许多机会研究美国的大豆政策、农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先后在许多报刊上发表了中国油料生产和油脂贸易进入WTO后的角色转换等前沿问题,并及时忠告了中国的油脂企业家要在入世初期防范国外资本的变相戏弄中国企业,可惜中国的许多油脂企业家都或者没有听从赵先生的忠告,或者就压根没有读赵先生的文章,以至在出现了2004年大豆风波时,企业家们才惊呼狼来了! 2000年时,由于国内大型油厂的遍地开花,油脂的精炼设备在采用国外新技方面出现了一个怪圈,即对新工艺、新设备要么盲目地推崇,要么一律拒之门外,赵先生的一篇油脂软塔的应用文章,顿释行业的疑点。 2001年行将退休的赵国志先生对我谈了他的人生感言:我感到在职时想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受到了一些客观方面的限制,现在退休了,可以干的事情更多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的确,在赵国志先生退休以后,我们见到的赵先生比以前更忙了,所研究的范畴不光是油料油脂贸易、油脂技术,还有一些大食品的范畴, 2008年5月在他去上海前就对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出了见解,并认为粮食安全不光是全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从赵国志先生的科研工作历程来说,赵先生的钻研精神和对新知识的不断追求,似乎成了他的一大特点,但赵先生对生活的简朴的令人难以置信,长年一套蓝色的四个兜工作服(1983年所里发的统一所服)和几年都不擦一下的皮鞋几乎到了不修边幅地步。然而对于科学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却如饥似渴,有一次在谈到对学习的看法时,赵国志先生对我说: 在中学时,我们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在大学时,我们听毛主席的话,在闹革命的同时,绝不打人,更不打老师;在农场参加劳动时,就是通过劳动改造世界观,向劳动人民学习;在油厂工作后,别人忙着写大字报,我们偷偷学日语,搞技术革新;在进入油脂研究所后,就是要搞科学试验,发表学术论文;退休后,更是可以搞五湖四海,对油脂、面粉、大米、玉米、饲料及大食品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了 。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3013 次阅读|1 个评论
深切缅怀赵国志先生(1)
jxz1963 2008-10-8 10:50
2008年10月3日上午9时许,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退休高级工程师赵国志先生不幸在上海家中逝世,享年 67岁。 我 得到赵国志先生逝世的消息时,已是3号晚上7点钟了,当时我就问院办公室领导:会不会是谁在搞恶作剧。这位女领导深情地说:不是的,我和他夫人方老师已通过电话了,千真万确的。 一、赵国志先生生平 1941年9月25日赵国志先生出生于陕西省蔡家坡,1969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油脂工程专业,同年由学校分配至解放军5251部队农场劳动,1972年至1981年3月在陕西汉中地区油脂厂任技术员,1981年4月调入我院后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赵国志先生毕生从事油脂科学研究和油厂设计工作,30多年来,先后完成了包括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在内的大量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1978年光荣出席了陕西省科学大会并获得奖励。1981年调到我院工作以后,先后荣获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局等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公开发表了包括《油脂化工工艺学》、《粮油加工手册》、《八十年代国外农机化新技术》等三部专著在内的大量的学术论文、专著以及科普文章,所完成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棉仁粕化学脱毒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在当时是属于国内首创的研究成果。 30多年来,赵国志先生以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热爱,和对油脂事业永不停息的追求,为 我国的油脂工业、油脂科技进步奉献了一生。他关心国家大事,为祖国的发展而欣喜,他关注油脂行业的迅猛发展,时刻追踪油脂科技国内外动态及发展趋势,即使是退休后,我们依然可以常常在各类专业期刊和报纸上看到赵国志先生公开发表的大量的论文及科普文章。他时刻关心西安油科院的发展,常常有很多好的建议和信息传达给大家。因此,他赢得了我国油脂行业和同事们的尊重 。 二、我和赵国志先生的情谊 1980年我刚上班时,就和赵国志先生在《油脂科技》杂志上认识了,记得当时的《油脂科技》杂志上经常刊出一些赵国志先生的文章,以至于1981年赵国志先生调到我院工作后,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噢,您就是赵国志呀! 1983年时,我和我院一位魏先生住一个宿舍时,赵国志先生几乎每天中午吃完饭后都要到我的宿舍里,因为当时我正在听广播里的学日语节目,而赵国志先生的日语也是在这之前的1975年左右时自学的,而且他的日语水平不光能笔译,还能当场进行口译。 就这样,我们每天听完日语广播后就聊上一会儿天,这期间主要是听赵国志先生对油脂行业(特别是国外)的一些见解,如国外在进行油脂精炼时使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时产生的污染问题,以及国外最新使用的直接火进行加热的相关问题,还有国外大豆油的行情、美国农业部对油料种植的相关扶持政策,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的历史和油棕加工厂的历程以及棕榈油加工工艺的最新动态等。 1985年我调到院情报室从事《中国油脂》杂志编辑工作后,善于总结、乐于爬格的赵国志先生经常给我办的刊物投稿,更成了我们俩人交往、交流的渠道。赵国志先生的文章不论是综述方面、科学实验方面,还是一些刊之所需的豆腐块等知识介绍的科普文章,都是我们编辑所欢迎的,也是读者们所喜欢的。正是在赵国志先生的支持下,《中国油脂》杂志的版面才得以活跃一些,得以更受读者的欢迎。 1993年左右时,赵国志先生从油脂研究室调到我所在的情报研究室从事油脂科技情报工作,真正和我成了同事,更能在工作中和工作之余倾听到赵先生对国内外油脂信息的独到见解。特别是他对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的发展研究之深、研究之透是令人敬佩的。 在我近30年的工作经历和世界观里,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工作中的支持中,虽说是有许多人和事,但赵国志先生对我的帮助,那怕是点滴的指点,都是我终生难忘的。在我以前没有从事编辑工作时,他就以郑州粮食学院A教授的例子鼓励我,说A教授解放前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服务员(相当于过去的书童),华老见到小A人比较聪明,就问小A愿不愿读书,小A说当然愿意读书,华老就送小A去读书,结果小A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工专业,后来成为赵国志先生的大学老师,并在文革后评上了教授。 2001年时赵国志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一生酷爱读书的赵先生唯一的愿望就是院里能继续借给他最新的外文杂志。在当时没有得到批准的时候,赵先生找到我,希望以我的名义能借出来。我说可以,但每一期都要借出来两个月,可能院里图书馆不会同意,好在后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和他家在高校上网方便的原因,没有再让我借院里的外文刊物了。 赵国志先生的家不在院里家属区,而是住在西安东郊他爱人的单位,在我们院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赵国志家里的电话(赵先生说的,后来因一件事得到证实),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行业的热点问题打电话长达1个小时。1996年夏天时,他有一周竟在下班后给我打了四次电话,每次都长达半个小时以上。 2007年初我调整工作到管理岗位后,并不知情的赵先生还给我出了不少办期刊的好主意,以及《中国食品报》的一些办报信息和相关内容。同时,他还感慨地对当前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尖锐地批评,我的那篇科技期刊是科学界的荣辱柱(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8643 )就是我和赵先生的访谈后写出来的。 2008年春节前,赵先生还到我办公室给我聊起了科学界的一些事情,并与我进行了一个上午的长谈,除了关怀我以外,就是希望与我合作进行一些行业上的有益工作。 赵国志先生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同事、好老师!当组织上派我去上海参加他的悼念活动时,我义无反顾地登上了赴沪的征程。 我想,这可能是我对赵国志先生最好的悼念了。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51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春风化雨花齐放—忆林丛老师
刘玉平 2008-9-10 00:57
在我的学生生涯里,有 许多 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节之际,值得感谢的恩师很多很多。在我从懵懂少年迈向成年的关键时期,有一位老师用他那平凡而灿烂的生命、朴实而崇高的人格,感召我、引导我,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六年多了,我却永远无法忘记他 深切缅怀我的重要领路人、恩 师林丛 教授! 忆 林丛 老师 刘玉平 ( 2008 年 9 月 10 日 ) 春风化雨花齐放,蜡炬成灰泪始干。 亲切音容时宛在,敦敦教诲记心间。 初识 林 老师,是在大一时他主讲的《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课堂上。中等微胖的身材、朴素整洁的装束、不时眯缝的双眼、舒缓平和的语调、史实结合的授课,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朴实谦逊、和蔼可亲的邻家大爷(大爷,在东北方言里意为叔叔、伯伯)。由于我既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又对那段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比较困惑,所以经常在课间向他请教一些具体问题,渐渐地我们便熟识了。 大概是大一上学期期末的一次课间, 林 老师对我说,岩化系88级的张同港等几位同学搞了个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他作为义务指导教师,讲授《资本论》等马列原著,让我有空去听听。那个难忘的夜晚,伴着凛冽的寒风和飘飞的雪花,我去听了第一次课, 林 老师古今纵横、生动风趣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我。几次课下来,我决定参加该学习小组,就 向林 老师正式报了名。 1990 年上半年,小组成员已发展到 30 多人, 林 老师征求学院有关领导的意见,获得了大力的支持,学习小组正式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简称长春地质学院 M M 学会。 1990 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是我们第二期学员上课的时间,同学们基本到齐了,但林老师还没有到,大家都十分焦急。林老师家住在离学校好几公里远的西郊桥外,在风雪天里骑自行车大约需要半小时。以前,林老师从来都是提前到教室里等候我们,有时下午上完课时间紧,他就在学校食堂随便吃一些。那时,电话还是奢侈品,诺大的主教学楼地质宫里没有几间办公室装电话。我们几个负责人跑到总机房,说明情况后,值班老师给我们拨了电话。电话那边,师母说:老林出去有一阵了,按理应该到了,要不你们再等一会。安排好大家先自学,我们几个负责的便到地质宫门口去等候林老师。大约十几分钟后,林老师步履蹒跚地推着自行车来了,他的衣服上水痕斑斑,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林老师说:刚才过电车铁轨时摔了一下,我的体格好着呢,没事的,休息一会就好了。休息了十来分钟,林老师便开始给我们讲课,大家噙着泪花,那一堂课特别安静 有一次课后, 林 老师叫我留下来,对我说:小刘啊,现在会员多了,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和联系,你来担任地质系第二期会员的召集人,你看可以吗?。我考虑了一下,答 应了林 老师。后来, 90 级新生入学后,会员人数迅速增加,成立了地质系分会,我任分会长。由于能力和精力有限,我征求了 林 老师、辅导员 高宏远 老师和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副书记 于介江 老师等的意见,在 1991 年系学生会换届时,我便辞去系学生会的职务,专心于分会的工作,直至大四上学期分会换届。 林 老师对我的工作,或鼓励、或指正,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我不断在锻炼中成长提高。 在林老师呕心沥血的无私奉献和事必躬亲的尽心指导下,MM学会不断地发展壮大。1992 年, M M 学会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小有名气的学生组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学会进行了采访报道。林老师多次谢绝对他的专题报道,偶尔才在镜头中露一下,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要说的话,还是咱们学生觉悟高、求上进。 1992 年夏,某国家级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还专门从学校挑选了一批俊男靓女(其中绝大部分不是会员!)到千里之外的大连实习基地拍外景,说是上面安排下来的。林老师极力坚持在学院里拍摄的,认为这样才符合实际、贴近生活。为此,平素文雅和逊的林老师有好一阵不大高兴,几次在课堂上说,这是干嘛?瞎扯、浪费!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锻炼,我决定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 1991 年年底,我找到 林 老师,将准备交给系里的入党申请书请他过目, 林 老师十分高兴,说: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欢迎你!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加入组织。 林 老师作为我的入党考察联系人之一,除在 M M 学会授课期间和工作联系外,还经常在百忙之中抽空与我沟通交流,不但是学业和为人方面,还时常嘘寒问暖、关心我的生活。 1993 年 4 月 26 日下午 , 林 老师找到我,满脸笑 容 地说:小刘,祝贺你!学院和系里领导已经批准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为一名党员了。当晚,系里正式宣布了批准我和另外五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定。我们六位全部是MM学会的会员。 1993 年 7 月,我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离别母校之际,林老师在毕业留言册上饱含期望地写下: 玉平同学: 在校苦读,新岗位仍要苦读。只有不懈努力学习,才能达科学高峰。 林丛 1993 年 7 月 1 日 2002 年春节后,到北京出差期间,从一位校友那里听到林老师在 1 月初因突发心脏病离开我们的噩耗,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今天是教师节,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 林 老师,您听到了吗? * * * * * 悼老友 林丛 教授 焦书武 恶噩传来思想呆,痛失老友无限哀。 痛定思情泪不止,音容笑貌永缅怀。 育人丛中一老翁,宣传MM当先锋。 酷暑严寒无所惧,年复一年了终生。 一生苦读马列书,献身马列有始终。 淡泊名利无他求,吾辈楷模当属兄。 注:作者 焦书武 教授是原长春地质学院马列教学部主任,曾 和林丛 教授共事多年,退休后寓居杭州。 2002 年 1 月 7 日晚 , 74 岁的 焦书武 教授惊悉老友仙去,辗转难眠,含泪赋诗,寄托哀思。 来源:吉林大学电子报 http://xiaobao.jlu.edu.cn/~xiaobao/0075/zhonghe/slhy05.htm ****** 林丛同志逝世 林丛 教授是我校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原长春科技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简称M M学习研究会)指导教师。合校后仍担任研究会指导教师。2002年1月6日8时因突发性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4岁。    林丛 教授1928年10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1953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学院,同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参加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工作,曾在校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工作。1989年已62岁的 林丛 教授主动承担起学校大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指导教师工作。1991年, 林丛 教授虽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退休不离岗,继续担任研究会的指导教师。为了搞好研究会的组织和教学工作,他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不计报酬,风雨无阻,义务为学生讲授马列主义原著理论课,14年来平均每年近400学时。使研究会的会员从4人发展到11000余人,其中有1300余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 林丛 教授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多年马列主义教学实践和党的培养使他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当作自己终身的职责。由于他努力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长春市人民政府劳动模范、地质矿产部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两次被长春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被评为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先后两次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标兵荣誉称号。获长春市人民政府 老有所为 奉献奖、市 十佳 退休职工, 陈香梅 女士专项奖金。他的事迹和 M M 学习研究会的经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上先后进行了报道。他以自己平凡的工作和不懈的奋斗实践了共产党员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的誓言,在他逝世前五天即元旦前一天,还为学生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课,在他停止呼吸前一个小时还亲自给校党委写信,对 M M 学习研究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林丛同志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教师、好党员。林丛同志走了,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不为名利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让我们缅怀林丛同志,努力工作,加快学校的发展建设,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   林丛同志永垂不朽! 来源:吉林大学电子报 http://xiaobao.jlu.edu.cn/~xiaobao/0072/htm/xw12.htm 相关链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http://www.zgggw.gov.cn/templet/default/ShowArticle.jsp?id=2831 也谈为师,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314
个人分类: 历史与人物|5641 次阅读|9 个评论
谁是最可爱的人——缅怀魏巍同志
刘玉平 2008-8-26 11:46
缅怀著名散文家、小说家、诗人魏巍同志 根据京华网有关资料汇编 http://happy.jinghua.cn/346/c/200808/26/n1675073.shtml http://news.jinghua.cn/351/c/200808/26/n1677933.shtml 2008 年 8 月 24 日 晚 7 时 18 分,因《谁是最可爱的人》而享誉全国的著名散文家、小说家、诗人魏巍因肝癌医治无效在 301 医院去世,享年 88 岁。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1920 年 3 月 6 日 出生于河南郑州,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 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 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 最可爱的人 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魏巍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革命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壮行集》、《春天漫笔》、《魏巍散文选》等。 1978 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 1983 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魏巍曾经在 2004 年 6 月 20 日 开幕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风诗人端午节大会上说 : 如果我们不揭露现实,不揭露矛盾,那我们的诗歌就没有力量 。    (照片来源于京华网) * * * * * *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 兵 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 松鼓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长向我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音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他接着说: 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仁义,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岗县人。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在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岗上哭。原来他的房子被炸毁了,又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 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到步兵连去,因为步兵连的需要,就批准了他。我说: 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那,不同! 他说: 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火了,火又盛,烟又大,不敢到跟前去。这时,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可是屋门口的火苗呼呼地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边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浓烟滚滚地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 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用脚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的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一摸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一个小孩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子呀。他穿着个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乱跳着,哇哇地哭。我心想: 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 这时候,火更大了,墙上的纸也完全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进去了。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再拉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流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跑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 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 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 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 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所以, 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地说: 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我又问: 你想不想祖国呀? 他笑起来: 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 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 我怎么答对呢?我说 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我接着问: 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辛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 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 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定恰当呀。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 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说: 一块 朝鲜解放纪念章 ,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 这是很平常的呀! 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UR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011442.html?fr=qrl )
个人分类: 历史与人物|400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