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催产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爱的生物学
热度 19 fs007 2014-5-1 10:58
寻正 【本文发表于 《纽约时报中文网》科原知趣专栏 ,欲转载请与该报或者作者联系。】 爱让人向往、充满神秘,往往是诗歌、哲学、以及社会学的主题,以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主线。爱是变幻莫测,今天山盟海誓,明日形同路人,贵重时万金莫换,轻贱时一文不值。人求富可以经商,求贵可以做官,求知可以穷经,唯一有求爱,最是无定规成矩,往往费尽心思而不得其道。所以人类文化传说中,爱药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因为无论是丘比特的箭,还是月下老的线,都是用它浸泡出来的。在1992年美国出过一部电影《九号爱药》,其中作为化学家的男主角从吉普赛巫女手中获得了“八号爱药”,它据说可以影响人的声带,产生微小颤动,让异性内耳的纤毛共振,给大脑发送爱情信号,通过改变情绪及内在化学机制让人陷入爱河,而对同性则产生排斥效果。男女主角试用之后果然大杀四方,人见人爱,让没有确定性的求爱过程变得多余。八号药作用只有四个小时,而九号药则产生恒久之爱,可以抵消八号药的作用。 这种喜剧式的虚构是对文化的回应,相信即或是剩男剩女,对爱饥渴无比,也不会真个儿舍了家业,去寻找吉普赛的女巫。处于科学时代的文化青年当然更不会相信这种虚无飘渺的传说了。然而,科学上的爱药却一点都不亚于俗世的传说…… 田鼠多不给人留下好的印像,尤其是在你给菜园的地底上都铺上钢丝网防鼠之后。 科学的“双鼠记” 就要描述平原鼠(学名橙腹田鼠)与山地鼠。平原鼠是爱情的象征,它们一见钟情,一旦确定关系后,就终生不弃不离,习惯于耳鬓厮磨,相亲相爱,一起筑巢同居,第三者很难插足,结婚后的平原鼠就回避其它的异性鼠,只跟自己的伴侣交往,而且,如果伴侣死亡,它会守节终生不再娶嫁。 而平原鼠的表亲山地鼠就是滥情的典范,它们一生只相信一夜情,一旦完成交配,就形同陌路,不再有什么交往。科学家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两种田鼠超过99%的基因相同,却有如此显然不同的爱情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只平原鼠相遇后,要做爱一天一夜,产生大量的催产素(Oxytocin)。如果阻止平原鼠在做爱过程中释放催产素,坚持爱情忠贞的平原鼠就变成了山地鼠,对伴侣过夜即忘。 爱搞恶作剧的科学家又让平原鼠想做爱而不得,不过,他们给予它们足量的催产素。然后平原鼠也从此相亲相爱,跟有过性生活的伴侣没有两样。也就是说,催产素的作用强大到可以在平原鼠维持伯拉图式的爱情。科学家又转向了山地鼠,也给它们注入了催产素,结果山地鼠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夜情,后来科学家发现山地鼠的大脑相应区域缺乏对应的受体。 催产素就是科学家的爱药,或者爱之激素,简称爱素。人类梦想了成千上万年的爱药怎么会叫催产素呢? 在中世纪,大规模的麦角中毒时有发生,至19世纪,麦角因其强烈的缩血管与子宫作用而成为最早的药品开发的重点。不适当地使用麦角会导致早产乃至于胎儿窒息,这种作用被称为催产作用(Oxytocic)。 药学家亨利·戴尔在研究麦角成分生理作用时 ,发现垂体后叶提取物也具有强烈的收缩子宫的作用。戴尔后来在1936年因其对神经介质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在戴尔发现催产素之后不久, 美国两位学者奥特与斯加特发现垂体后叶提取物还有强烈的催奶作用 ,奶产量在五分钟内提升了上百倍。这一作用虽然进一步得到了印证,但后来在人体与母牛的应用实验上效果不佳,就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1923年,著名药化学家约翰·亚伯成功地分离到催产素,但当时对后叶提取物成分仍然争议甚多 , 1927年美国派克戴维斯公司的卡蒙等人将后叶提取物分离提纯了两个主成分 ,分别命名为催产素与抗利尿激素(Vasopressin),并进行了商业化生产,提供给其他研究人员。 随着科学家化学分析能力的提高,到1950年代初,化学家们基本上搞清楚了催产素的结构,它是九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在1953年,约翰·亚伯的学生 文森特·迪维尼奥对催产素进行了人工合成 ,随后获得了195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1983年 德国学者找到相应的催产素基因 ,共约有850个硷基对,随后在 1992年日本大贩大学 的学者发现对应的受体基因及受体,催产素受体是一个含388个氨基酸的G蛋白偶联受体。 催产素在女性随月经期而变化,最高峰发生在排卵期。对于人类繁殖过程而言,催产素不可或缺,在生产过程中,它促发宫缩,推动产程。在临床上,医生往往在产后给产妇注射催产素,以减少生殖道的出血量。在随后的哺乳期因为婴儿对乳头的刺激,催产素大量释放,促进泌乳,保证婴儿的营养。医生总会强调在产后即使没有乳汁,也要让初生婴儿努力吸吮乳头,形同天然注射不带杂质的催产素,同时起到上述两方面的作用。 同田鼠一样,其它哺乳动物都会在性活动高潮时释放催产素,从而导致子宫收缩及乳汁排放。催产素并不只有女性才有,男性在性活动时同样会释放它,并且男性生殖器官也可以有类似于子宫收缩的作用,比如引起睾丸白膜及附睾的收缩。在 1961年法国学者德伯克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把公羊跟处于哺乳期的母羊的血管相连,然后刺激公羊的生殖器,结果发现母羊乳腺内压显著增高,表明公羊在性活动时也释放催产素,对比刺激母羊的生殖器,公羊释放的催产素要高出一倍。性活动中的催产素在男性可以增加精子的释放量。 处于热恋状态的人,可能催产素水平更高。催产素不仅仅是性爱生殖的关键激素,它的受体除了在生殖器官分布外,还分布于大脑内,是产生幸福感的关键激素之一,这是为什么哺乳有防治产后抑郁的原因:母爱可以防止抑郁。在母羊分娩后,如果使用催产素拮抗剂取消它的作用,母羊就不会产生母爱行动,而相反, 给雌童羊颅内注入催产素,可以让它对小羊羔产生母性行为 。 催产素的作用并不局限于两性相爱与母爱,在1997年 瑞典科学家报道 ,给一只老鼠注射了催产素,结果把一笼子处于恐慌状态的老鼠给安静下来了。在2005年, 瑞士学者用苏黎世大学的学生做实验 ,发现给予学生鼻腔喷催产素后,他们在风险投资实验中更愿意相信陌生人。因此,新世纪骂人冷血,可以用科学术语,“此人催产素分泌不足”。足量的催产素促进友谊, 荷兰学者在瑞士研究上更进一步证明 ,荷兰大学生在使用催产素喷雾之后,甚至愿意更多地为团队撒谎,而只是自己受益时,并不更多地撒谎。 在1990年代末,催产素不足跟自闭症联系到一起,在2003年, 美国学者使用催产素治疗成年的自闭症谱系患者 ,发现它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在2007年,他们进一步发现催产素可以提升自闭症患者对言语中情感的识别能力,这也在近来 为日本学者的研究证实 。在对成瘾性毒品的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催产素可以增强患者对戒断综合征的抵抗能力。使用基因技术,去掉催产素基因,缺乏爱的激素, 老鼠更喜欢甜食 ,在肥胖与糖尿病成为现代社会健康威胁之际,爱的激素还有望通过爱来减轻体重。 在催产素被发现一百多年后,它的爱药、爱素的地位得到确立,它成为一个潜在的药物开发热点,同时,也 不乏吉普赛女巫,要向世人兜售爱药迷方 ,古老的传说,如今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不知是否真能给未来的世界添加一分爱。 哲学家多了一新的挑战,爱有了生物学基础,那还是爱吗?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0212 次阅读|20 个评论
催产素能催出什么
热度 2 smallland 2012-6-10 15:53
催 产素oxytocin是哺乳动物的重要激素,能促进分娩,当然,还有一系列的重要作用。首先,母兽产崽,要分泌乳汁,与此相关的,要增加爱心。所以,催产 素被称为“爱的激素”、“拥抱激素”,因为亲密接触,譬如拥抱,都与催产素有因果关系。看起来,催产素的确是好东西,就有心理学者想到,是否可以用它治疗 冷漠甚至暴力。 催产素的确能促进感情,增加信任,但可是有条件的。催产素让母兽增加了爱心,但不是没有指向。爱心的同时,也增加了嫉妒、敌意和攻击性。在人类,虽不是完全如此,但催产素不可能增加普遍的爱心。催产素能增加信任,但不是轻信 。 激素的自然调节作用和治疗作用不同。在生理调节方面,人和老鼠没多大差别,但在社会行为方面,可是差大了。期望用一种简单的激素改良社会关系,似乎就有点天真了。
3230 次阅读|4 个评论
母乳喂养的进化心理学
smallland 2011-2-14 09:42
母乳喂养对婴儿有什么好处,大家似乎都知道。这里要说的,是母乳对母亲的心理影响。 妊娠、分娩、哺乳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走了多少年,就查查哺乳动物的进化史看。母爱,也是这个过程的必然结果。如果中间缺了一个环节,就必然对母爱产生一定的影响。近期对催产素的研究很多,这个激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它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缺少了哺乳环节,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对母亲的心理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对于别的哺乳动物,气味可能很重要,不知道哺乳是否也很重要。人,视觉很重要,精神和意识很重要,是否还需要通过哺乳增进母子关系?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她“知道”孩子是自己的,但她的哺乳器官不知道。分娩后,哺乳器官等着给孩子喂奶,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形象一点说,哺乳器官“认为”孩子已经死了。这样,母子关系会出现问题,母亲的心理会出现问题,她可能潜意识地“觉得”是在给别人养孩子。特别是,如果她原来认为生孩子对女性是不公平的(因为雄性不用生),生孩子影响了她的兴趣和事业,什么压抑、抑郁、焦虑等等就不可避免。 看过一个心理专家写的文章,表达的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记的不够准确,也可能添油加醋。但毫无疑问,任何一个经过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本能链条被人为地截去一段,总会有一系列不可知的后果,特别是关系到两性之间、亲子之间的相互行为。
2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周资讯解读22:给“少吃”个定义先
songshuhui 2010-9-11 12:46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 2010-09-10 18:09 如何少吃食物,却又能觉得吃饱了? 当你兴冲冲地点开资讯,准备一睹科学减肥的奥秘,它却告诉你:那么,请吃饭前喝两杯水吧。这这这还用科学家告诉我吗?不就是把吃饱变成喝饱,欺骗一下贪吃的胃和大脑吗? 如果只是把目光停留在减肥秘籍上,这个消息确实不给力,食品工程松鼠 云无心 说:这两项研究的看点不在于结论,而在于科学家们如何去探索饱腹机理的过程。真要利用这个领域的科研成果来帮助减肥,还任重道远。 那岂不是不看还好,这一看更来气了?瞧瞧这些科学家都拿着科研经费干了些什么?我不研究都知道喝多了水就吃不下饭了。这些都是你的主观感受罢了,就算周围亲戚朋友也都同意,也只能代表一小撮。科学研究就像 云无心 所说的那样,是寻找证据来支持或者否定一种说法的过程。如果找到的证据证实了一种说法,也并不能说它只是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就是一个不好的研究了。要知道,在被科学证据证实之前,说法仅仅是猜想,还上不了台面。此外,生物研究还需要找出作用的机理和量化的效果,机理不明、效果没有量化的东西东西即使是正确的,在科学上也是不完整的。很大程度上,只是正确的经验而已。 搭个车吧,看来 云大 说的不光是吃的真相,还帮心理学喊了个冤,老觉得心理学说了一堆废话的童鞋们请认真领会组织学习上一段的科学精神。 说到少吃,在一些比较严谨的科普读物上也提到了少吃长寿的概念。这么简单的长寿法是真的?为啥让我联想起科学青年不屑一顾的某些东西?各种搜索后,还真发现了不少在其他生物身上证明控制卡路里的摄入量寿命更长的文献。少吃真的是科学养生法吗? 不过, 云无心 把少吃可以长寿看做一句正确的废话。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对多吃取极限的话是把人撑死,暴饮暴食还会导致肥胖,肥胖又伴随着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吃太多当然会影响寿命。但对少吃取极限的结果是营养不良,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折寿。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营养过剩、热量过高对健康的危害远远超过了饥饿。如何在减少进食量的同时满足饱腹感,成了食品营养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一个想吃多少吃多少的地方,适当卡路里就意味着限制卡路里,而对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们,适当卡路里就是非正常的多了,因为正常的标准变了。。。所以吃饭还是悠着点,别总是扶墙进扶墙出就好了。 海冰,不是冰川 全球变暖,可南极海冰为什么在增加? 海冰和冰川,这两个概念一般人看起来差不多,可是对于学气象的见习松鼠 Poguy 来说却截然不同。海冰是漂在南极洲附近海域的,冰川则是南极大陆上面固定的。另外,两者的量差别也很大,冰川远多于前者;在融化后对海平面升高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海冰不会有啥影响(阿基米德原理哦!编者注),但陆地冰川会使海平面升高。 这条资讯还有一个问题,环境生态学松鼠 白鸟 和 Poguy 都觉得可能是ScienceDaily的编辑演绎错了。那上面提到温室气体在21世纪会继续增加是根据模式预报的,如果是计算气候变化的模式,里面的二氧化碳浓度应该是预设好的,据此来推出在多大的排放量下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所以你看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里面会给出最好的和最差的两项估计。 这些专业方面的说辞把我都绕晕了,不过没关系,只要知道一点就够了:水温上升,海冰也可以变多。 细菌除油是下策 据说 食油菌正在吃美国BP的漏油 。天然的东西总被人轻率地认为是环保的,比如清理石油污染,一说到用燃烧或者化学的方法,一般人都无奈地摇头叹气,一说到用细菌吃石油,都会觉得是啊是个好主意。其实这里面问题多了去。 Poguy 在这篇 文章 中就列举了三大条罪状:第一,没必要,海域本身就有食油细菌;第二,速度慢,不像媒体报道地那样。第三,可能导致水体地富营养化。 所以, Poguy 认为这个资讯是条好消息,不过正如文章中的很多科学家所言,这个结果还比较粗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再有一点就是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海水原油,所以有人想通过添微生物的方法缓解原油污染,但就现有的经验来看,这种方法基本上没啥作用。 信不信还是由你 催产素试验失败,并非万能信任药 。催产素,有人把它叫爱素,因为 相爱的人在一起会产生更多催产素 ;也有人把它称作液体信任,因为它可以让团体内成员更抱团,也更排外;还有人叫它抱抱素,因为人们发生亲密行为时也会产生催产素。 由于这些原因,一些骗子非法贩卖所谓的催产素,宣称可以帮你俘获芳心,俘获金钱。但人倘若真那么傻,怎么好意思在屹立在世界物种之林?催产素只会增加信任(trust),而不会让人变得轻信(gullible)。一些特别不靠谱的对象哪怕用上了催产素也还是不可信的。心理学松鼠 0.618 把这理解成一个划分敌友的过程,因为催产素虽然可以使团体内部更加团结,但如果发现不是自己人,反而会变得更加严厉地拒斥。 来源:原创 0.618 编辑, 小庄 审稿 想分享科技新鲜事,跟大伙儿谈论热点话题背后的科学?却懒得写长文章,或不知怎么参与?现在可以编译短文或写原创小文章,投稿给资讯频道,与大家共享信息。详情
个人分类: 资讯|2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她为什么不相信我?——睾酮"惹祸"
xpzhan 2010-9-1 11:40
  信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在两性关系中尤其重要。无条件的信任会付出危险的代价;相反,过度的猜疑也会引发焦虑,惧怕的情绪。二者都不利于正常的社际关系。催产素在人产生信任的态度中起最原始的驱动作用;那么有没有起不信任作用的化学物质呢?答案是肯定的。   荷兰科学家范宏可( Jack van Honk )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中报道了这一化学物质:它其实就是睾丸酮。在女性体内也存在睾丸酮,大约是男性体内的四十分子一。他们让24位女性评判一系列照片中人的面部表情,根据面相决定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不值得信任。在实验前,分别把含有睾丸酮和安慰剂的液体滴在她们的舌头上,以便迅速吸收。结果发现,与使用安慰剂对照组不同的是,睾丸酮大大降低受试者对照片中那些陌生男士的信任度。 这项研究结果不能在那些不容易相信别人的女性中得到验证,睾丸酮只在那些容易相信别人的女性中起作用。 睾丸酮对于雄性动物,驱动性欲。低浓度睾丸酮为什么对于女性有这样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女性取得信赖的男伴,可以降低她生育和抚养后代的风险代价。催产素可以让人产生对陌生人的信任,但是人类还有一个以阳克阴的机制,那就是睾丸酮的抵挡作用。这种激素调节可以有效保护那些轻信的女子,让她们产生警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在排卵期睾丸酮分泌升高,因为对于人类的祖先来说,这时候特别需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个对孩子负责人的父亲。当然,睾酮对女性行为的影响如同睾酮对男性行为的影响一样,也取决于人的心理认知和判断力。最终的行为取向可能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几天她为什么不相信我?或许睾丸酮惹的祸。 延伸阅读: http://www.pnas.org/content/107/22/9991.short?rss=1related-urls=yeslegid=pnas;107/22/9991
个人分类: 论文论点|474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诚信的神经生物学
xpzhan 2010-8-29 11:31
     诚信是社会关系的基础,过去我们常常把它作为社会学的话题谈论,但并不知其神经本质。神经经济学的创立人保尔.查克( Paul J. Zak )博士认为有一个称为催产素的化学物质起关键的作用。催产素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多肽类激素,能促进孕妇分娩和泌乳的作用;事实上,无论男女都有,主要存在于脑神经内,常常与其它神经递质共存,是一种神经调质。在脑内它分布广泛,也通过分泌到血液传送到全身,而在大脑额叶部和基底核的活动与人的诚信取向有关。  查克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催产素如何影响人的行为。查克中学时在一个汽车加油站小杂货店打工。有一天,一个顾客从该店的厕所出来,拿着一串珍珠项链装模作样地问:喂,谁的项链丢了?恰在此时小店的电话响了,电话里头那位与这位开始上演双簧。电话里焦急地说给妻子买的项链丢了,如果谁发现,愿意给200美元酬谢。他告诉对方的确有一个顾客刚刚拾到一串项链,对方则说他马上赶到。而那个捡到项链的人说他有事,不能等,希望把项链交给Zak,与他平分200美元。穷学生的查克当时一天的工资只有20美元,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看着这对可怜恩爱的夫妻,就毫不犹豫的接受了,给了那人100元让他先走。查克左等右等不见来人取项链后报警,这才知那项链不过区区2美元而已! 对于陌生人的信任,催产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固有的神经构造,通过释放催产素维持正常的人际信任关系。问题的关键是若你相信骗子,而骗子会利用信任时,这种神经化学分子的分泌对人际关系则具有破坏性。当骗子装成可怜的样子,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的脑内催产素释放增加,促使你同情他,并帮助他。相反,对于那些当骗子的坏蛋,他们的催产素此时处于下调状态,释放减少。在陌生人群体研究中,大约有2%(这是美国的统计结果,在中国尚未可知)的人会对另一陌生人的困难产生同情感和正面的道德取向,脑内分泌催产素增加,所以该物质又被称为道德分子。因而,在面对那些坏蛋时,无论你的催产素多么亢奋,你一定得多留神,但也不要做得过分,毕竟2%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98%的人性是好的,到符合人之初,性本善。很多时候这种警觉往往因为人性的弱点,如查克的贪心而失去作用,这你就不能怪骗子防不胜防了。  虽然对催产素的这一特性的了解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它被不自觉地应用于商业活动中。最典型的商业案例就是传销。1995年安利登陆上海时,安利在上海徐家汇的场面一度非常火爆,人山人海几近疯狂。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700元参加了传销事业,包括那些住在肇嘉浜路中科院博士公寓的高智商博士们,他们压根儿不需要一次花七个月的津贴去买那么多高档清洁用品。许多观望者们,则在听了大大小小或许皇冠大使的讲座后将信将疑,不知所措,最后在上线拍拍肩膀后,义无反顾决定加入。实验表明,轻拍和抚摸都能刺激对方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能驱动人信任陌生人。很多参加传销的人,即使家人亲人的强烈反对,一旦进入传销的气场,往往欲罢不能,被上线束手就擒。传销的奥妙就在于此。传销已演变出形形色色的营销模式变种,但万变不离其中的就是陌生伙伴的帮助,包括得体的肢体接触,以增进信任感。 了解人的这一本性,你就既不会卖拐,也不会被拐卖。 延伸阅读: The neurobiology of trust. Zak PJ. Sci Am . 2008 Jun;298(6):88-92, 95. Oxytocin increases trust in humans. Kosfeld M, et al. Nature . 2005 Jun 2;435(7042):673-6.
个人分类: 论文论点|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Thanks, Mom!
chemicalbond 2010-6-8 09:54
【最近旅行时在飞机上从 时代杂志 上读到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它说的是一种部分 成环(通过二硫键)状结构的 多肽,英文是 Oxytocin ,中文翻译成 催产素 ,具有很多神奇 的生理功能,包括亲人之间的安抚功能。详 细可以参 考英文 维基百科 ,或者一个中文医 学 百科网站 。1953年, Vincent du Vigneaud 第一个完成它的人工化学合成,2年后获得了 炸 药奖。下面这篇文章介绍的 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压力下,跟母亲通电话的儿童,能 够 获得与母亲拥抱过的儿童一 样的安慰效果----因为检测到相似的催生素水平增加。】 Thanks, Mom!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992405,00.html By Tiffany O'Callaghan Monday, Jun. 07, 2010 There are plenty of reasons oxytocin is referred to as the cuddle chemical. Levels of the hormone surge during caresses, and researchers think it evolved as a way to reduce stress and fear of others long enough to enable contact necessary for procreation. It also helps facilitate bonding between mothers and newborns. But for the first time,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Mom's innate ability to soothe and to boost oxytocin levels is as powerful whether she's offering a hug in person or consolation over the phone . 【oxytocin,image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Oxytocin 】 To understand how mothers can influence levels of oxytocin in their children,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s Child Emotion Lab recruited 61 girls, ages 7 to 12, and placed them in a stressful situation: they had to give an impromptu speech and solve math problems in front of strangers. Afterward, some girls were allowed to seek refuge in their mothers' arms, others talked to Mom on the pho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tched an emotion-neutral film ( March of the Penguins ) that bored many participants to sleep. The results, published in May in the biological-sciences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 showed that oxytocin levels jumped almost exactly as much in girls who were comforted in person as they did in girls who'd been calmed long distance. The findings add to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oxytocin ,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such qualities as generosity and empathy. Leslie Seltzer , the biological anthropologist who led the study, suggests an evolutionary reason for the soothing power of Mom's voice. When faced with a threat say, members of a rival tribe men could choose to fight or take flight, but women's options were complicated by having little ones in tow. Fleeing might expose the children to more danger. That's why, Seltzer speculates, women may have developed the ability to use social bonds to tend and befriend to diminish stress either by touching or by talking. Seltzer's next study: to see if Mom can send some oxytocin love by instant message . 附:原始文献 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early/2010/05/06/rspb.2010.0567.abstract Social vocalizations can release oxytocin in humans Leslie J. Seltzer 1 , * , Toni E. Ziegler 2 and Seth D. Pollak 1 Abstract Vocalization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cial behaviour in many vertebrate species, including our own. Less well-understood are the hormon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response to vocal cues, and how these systems may influence the course of behavioural evolution. The neurohormone oxytocin (OT) partly governs a number of biological and social processes critical to fitness, such as attachment between mothers and their young, and suppression of the stress response after contact with trusted conspecfics. Rod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OT's release is contingent upon direct tactile contact with such individuals, but we hypothesized that vocalizations might be capable of producing the same effect. To test our hypothesis, we chose human motherdaughter dyads and applied a social stressor to the children, following which we randomly assigned participants into complete contact, speech-only or no-contact conditions. Children receiving a full complement of comfort including physical, vocal and non-verbal contact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OT and the swiftest return to baseline of a biological marker of stress (salivary cortisol), but a strikingly similar hormonal profile emerged in children comforted solely by their mother's voi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vocalizations may be as important as touch to the neuroendocrine regulation of social bonding in our species.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3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