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材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揭秘美国白宫第一写手:80后哈佛高材生
wzxnongmin 2016-1-17 17:13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12日晚上9点发表他任上的第七次国情咨文(百丽百灵已在元月14日翻译全文并转载)。 2016年的 国情咨文幕后 写手是何方人物,引来各方猜测。百丽百灵综合各方信息源为网友做如下揭秘。 据了解,奥巴马国情咨文写手系80后哈佛高材,叫科迪•基南 Cody Keenan) ,年仅34岁,是美国总 统演讲撰写处主任。2016年的 国情咨文,也是由奥巴马称为“海明威”的撰稿人—— 科迪·基南作为首席,操刀组稿。而且,几乎自奥巴马开始第二 任任期以来,包括去年国情咨文在内,奥巴马的多次重要演讲都是由来自芝加哥的 基南作为首席撰稿人。 《纽约时报》星期一的一篇报道揭秘了2016年国情咨文初稿出炉的过程。 撰写这份重要的演讲稿显然并非易事,需要片刻不离奥巴马身边,同时还要忍受孤 独。《纽约时报》说, 2015年12月, 当奥巴马不久前在夏威夷檀香山享受假期时,基南也跟着在 附近的一个 酒店 房间内独自待了15天 对着电脑写下6000字国情咨文底 稿 。奥巴马回到白宫以后,基南继续在白宫 西翼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办公室待了7天时间,最终写出一份6000字的国情咨文初 稿。 不过在这么多天的独自写作后,这个体格健壮的男人也受不了了。基南在完成初稿 后来到好友——副国家安全顾问本杰明·J·罗兹(Benjamin J. Rhodes)的家中, 两人喝着麦芽威士忌连夜一起修改国情咨文中的措辞,在第二天凌晨5点,将一份更 简洁明了的演讲稿呈给总统。 报道说,星期二的国情咨文中除了会涉及对富人增税、对中产阶级减税等一系列政 策,也肯定会用非常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讲到普通美国人的艰辛——这已经成为基南 撰写的演讲稿的标志。 《纽约时报》说,奥巴马在拿到基南的初稿后一般不外乎两种处理方式:如果他喜 欢,他会就着初稿在页边稍许做点自己的注释;而如果他并不喜欢,奥巴马则会拿 出一本黄色书写簿,自己把整个演讲重新写一遍。毕竟奥巴马本人也是个出色的演 讲者。 《纽约时报》形容,基南与他的前任、美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就职演讲撰稿人乔· 费夫如(Jon Favreau)风格非常不同。费夫如曾经被《人物》杂志评为世界上最 美的人之一。费夫如曾是2004年参议员克里竞选总统班子的成员之一,自从克里竞 选失败后,费夫洛转投当时的参议员奥巴马门下。费夫洛曾表示:“在帮助克里竞 选总统的过程中,我遭受过诽谤和侮辱,这些事情打击了我对政治的热情,不过我 还是要感激这段经历。奥巴马帮助我重新燃起了我对政治的喜爱。” 奥巴马曾把费夫洛称为是能“读懂我的心”的人,称为自己的“知心人”,奥巴马曾发表声明说:“费夫洛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朋友,从我在参议院任职到担任总统,他为我撰写了多篇重要的演讲稿。”从2007年总统竞选期间到2013年 初一直主管奥巴马的演讲撰稿工作,直到他在2013年3月跳槽好莱坞进军编剧界。 2008年奥巴马总统竞选中最有名的“我们一定行!”(Yes We Can)就是由费夫洛 操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当我们面临无法扭转的逆境的时候,当有人说我们 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我们不应该放手一搏的时候,几代的美国人都用同一个信条作为 回应:我们一定行!” 费夫如以把握宏大主题的稿子闻名,倾向于在演说中描绘有关希望和改变的宏大愿 景,被称为总统演讲写稿界的贝多芬;而基南以接地气出名,更擅长从普通人的视 角用寓言式的个人奋斗故事来体现美国现状当中虽然有困难,但仍充满可能的情境 ,被称为写稿界的布鲁斯・斯普林斯廷(美国摇滚歌手)。 当时奥巴马专门空降亚利桑那大学发表演讲,演讲稿就是基南写的,那时的他已经 成为白宫写手中的一员。演讲中说: “想象一下,一个小女孩,刚刚对我们所推崇的民主有所了解,开始明白有一天她 也会成为改变这个国家未来的一员。她进入了学生会,有机会去与一名议员见面。 在她眼中,议员肯定是好人、是众人的榜样。和成人们的愤世嫉俗不同,她是通过 一个小孩的眼睛来看世界的。我希望我们能够不辜负她的期望,我希望我们的民主 和克里斯蒂娜(遇害女童)所想象的一样。” 这次演讲被美国媒体认为是一次重新唤起国民团结的“完美表现”,演讲之后记者 们都开始纷纷打听写手到底是谁。 这个号称美国白宫第一写手的基南到底是何方神圣? 现年35岁的基南出生在芝加哥, 毕业于哈佛肯尼迪学院,主修国际政治和中文。爱和奥巴马“耍宝”。因神似 留着大胡子的基南平时被奥巴马昵称为“海明威”。 据介绍,基南的父母都在广告公司任管理层职位。高中的 时候他加入了橄榄球队,大学本科就读于西北大学,主修医学。但后来不知为什么 中途换了专业,改修中文和国际关系,最后改为政治学。 基南自21岁从西北大学本科毕业后涉足政界,在同学的怂恿下,跑到时任马萨诸塞 州民主党籍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M. Kennedy)办公室中迅速得到升迁 。爱德华·肯尼迪是前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弟弟,公开支持黑人联邦参议员奥巴马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后于2009年8月25日去世,宣布肯尼迪 家族 九兄妹中最后台柱的倒下。最开始,基南在肯尼迪办公室的收 发室工作,当跑腿小弟,还没有工资。工作几年后,因为表现良好,基南一步步升 职,最后成为了肯尼迪的助手之一,终于开始领工资了。 爱德华·肯尼迪 在给肯尼迪打工了3年半之后,基南考上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政策学硕士 研究生,主修演讲稿撰写。他自2007年起在暑假实习中加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 开始在费夫洛手下工作。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基南就成为正式员工加入奥 巴马团队,负责演讲撰稿的有关工作。 关于写作本身,基南的原则只有一条:如果你写的东西不是可以在酒吧里讲给朋友 听的,那就不要写到演讲稿里去。 百丽百灵编自美国中文网、《纽约时报》、最天下公号(theveryword)安晶文章、羊城晚报等。 欢迎投稿和反馈意见至3012908001@qq.com 、 百丽百灵 公号(BL100BL)或加 百丽百灵 管理员微号(BL88BL88 )沟通。
1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差生让我无地自容
whoiswho 2014-2-5 00:01
转载自朋友日志,他自己写的或者哪里来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即可删除。 博主:其实“优等生”也没没必要无地自容,成功的标准很多,个人追求也不同。 大年初二,今年即将从国内一所名校毕业的硕士生杨佳在杭州参加了高中同学会,让她十分吃惊的是,曾经班上的“差生”部分如今已小有成就,而不少成绩优异的“学霸”、“尖子生”包括自己在内却还在迷茫中。 “好几个‘差生’都自己开公司做了老板,而我却还是一个连工作都没着落的实习生。”杨佳说,这场同学会着实让她这个“待业青年”受到了刺激。 让杨佳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同桌,这个和她同是26岁的男生,如今创业做了花卉栽培,生意料理得有声有色,还常常被报纸杂志采访。“那个时候我是班长,老师总会把班上成绩最差的同学安排给我当同桌,读书的时候总是我管他。现在感觉情形完全颠倒了,听他手舞足蹈地讲创业故事,觉得特尴尬。”杨佳说,作为名校的高材生,她曾有很强的优越感,但如今却觉得无地自容。 杨佳说,尽管她学历高,但对于未来,她并没有多大信心。在最近的两个月,杨佳参加了多个应聘,却都没有成功。“更难受的是,很迷茫,不知道喜欢什么,以前只知道读书,只知道成绩,现在却找不到方向。所以还挺羡慕那些有目标的‘差生’。” 同样被这个问题困扰的还有“海归”程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程璇以此自嘲。程璇年前刚从一家企业辞职,对自己的未来也迷茫。 程璇说,小时候的好学生们嘴里不说,但心里总有个坎,觉得一辈子都要优秀,怕失败,很多时候迈不开手脚。“所以工作挑来挑去总感觉都不满意。两年前有个跨国公司要我,但前提是要当一年的最基层销售员,我当时觉得要去商场里推销太难堪了,没答应。”杨佳说,这种“一直要优秀”的压力让她总想逃避现实,所以她宁可待业也不想去一个让她没面子的公司工作。 记者发现,每到春节、十一长假等同学聚会多的时候,关于“优等生”和“差生”的话题总会被很多网民提起。而“优等生”长大后不如“差生”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念书的时候,听话守规矩会读书的是好,到了社会上胆子大脸皮厚敢于破旧立新的是好;念书的时候不谈恋爱的孩子是好,一毕业,恋爱结婚生子越早越好。学生时代和进入社会之后,好多评价标准都瞬间倒置了。”网友“晴天”说。 心理咨询师蔡春晓分析认为,“优等生”们有这种焦虑是因为,初入社会的他们往往会因为顾虑多、好面子等原因,在自我认同上产生迷茫,“优等生”的名头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影响着他们的心态和选择。同时这也反映出应试教育的一些问题,社会看重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而这些只顾成绩的学生可能掌握比较少。 “不过总体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肯定还是占优势,高材生们需要去扭转这种失衡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去努力,未来自会见分晓。”蔡春晓说。(周竟、陈佳莹)
个人分类: 转载|1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高材生甘当保安属于什么情况?
热度 10 Bobby 2013-11-17 10:54
清华高材生甘当保安 曾是当地高考理科状元 很多人认为清华高材生甘当保安是一种教育资源或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在给清华大学丢脸,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就是为什么一名曾是当地高考理科状元的清华高材生当保安,而且还是甘当保安? 我看,在一个地方能当上当地高考理科状元,而且能进入清华成为高材生,那是进行了相当激烈的竞争,很可能是这个学生在中学学习或大学学习时“透支了精力”,以至于在毕业后甘心“沉沦”,而不想发扬“二次革命”精神来继续打拚,当然也可能是属于“高分低能”的主。 爱之梦 优美钢琴曲 【 50首 】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549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卢刚和山林华----听华欣报告,追缅那些无辜逝去的亡灵(转载)
dtiger009 2012-10-7 03:03
  爱荷华校园里的枪声   1991年11月 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3O9室,一个天文物理专题讨论会正在进行。   卢刚出现了。   这个28岁的青年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出国考试由中国政府公派来美的留学生,幽灵般地溜进了会场。他穿着大茄克,带着一个提包,无声地坐在会场一角。   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中,作者周励为我们详细记录了悲剧的发生。   卢刚在这里生活了6年,从1985年出国直至现在,并在这个房间通过博士论文。整整6年,他没有离开过爱荷华大学,现在就要与它告别了。他把手伸进口袋,那里有一把0.38口径的手枪,已经荷满了子弹。5月份,他向爱荷华地方长官办公室申请到了枪支许可。6月份,他跑到一家渔猎商店,花200美元买下这枝巴西制金牛星手枪。他仔细挑选过,这是一把仿制美国警方用的史密斯。威森牌的左轮手枪。从那时起,他就想干这件事了。   “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卢刚在给他二姐的最后遗书中写道:“你自己不要过于悲伤,至少我找到几个垫背的人给球陪葬。”   他静静地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射击。他首先开枪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戈尔咨教授应声倒下,卢刚又在他脑后补了一枪,继尔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射击了两枪。在场人士一时还未反应过来,以为卢刚拿玩具枪恶作剧,直到看见两位教授的脑门和身上流出大滩鲜血,才明白发生了血案。   中国同学李新受惊吓过度当场昏倒。另一个中国同学夺路而逃,跑到一处有电话的地方报警求救。   这时,卢刚已经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山林华博士。他一连朝小山的脑门和胸膛放了几枪,山林华连哼都来不及哼一下就当场被枪杀。   卢刚在第一现场枪杀了这三个人之后,又噔噔地从三楼跑到二楼,打开了系主任的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他确认系主任已经死了后,又跑回三楼第一现场,确定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真的死了。室内有几名惊吓得目瞪口呆的证人,其中之一是研究科学家鲍·汉生,他和另两名同学正围着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他还没有死,生命从他的眼里突然逃遁,刚才还那么灵活,大声地激烈雄辩的学者脸上,一下子被死亡来临罩上一层灰白。卢刚没有打中他的心脏,他鲜血涌注,在书桌下面挣扎着。三个人正准备把他抬起来送去抢救,这时卢刚在门口挥舞手枪叫他们出去。鲍·汉生轻轻喊了一声“住手”,卢刚不予理睬,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对准他惊恐万状,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他马上就死了。   卢刚跑出物理系大楼,持枪飞快地跑到邻近的生物系大楼,从一楼至四楼,似乎在寻找一名女性目标(目击者见他进入女厕所寻人)。在这过程中,卢刚遇到生物系的几位师生,并没有开枪。在生物系大楼没找到他的“射击目标”,卢刚又冲进大学行政大楼,推开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办公室,朝她胸前和太阳穴连射两枪。副校长的女秘书惊恐地拿起电话要报警,卢刚又向女秘书脖颈上射了一枪,然后举枪自杀。   整个凶杀过程只有10分钟,6人死亡,女秘书重伤。   卢刚冲击波   卢刚博士杀人案震动了美国、中国乃至世界,并引发了世人对中国教育的强烈关注。   一家美国电视台报道:   由于中国学生间的竞争,进而使美国教授遭殃,该大学物理系失去了最好的教授。   据周励分析,卢刚杀人案在美国华人界的反应最为强烈,美籍华裔学者、教授、知名人士、留学生纷纷对此事唏嘘惊叹,在报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感想。一时间,在美国的中文报纸大清早就馨售一空,沉痛又恳切地讨论与反思一连持续了十几天。纵观人们心灵所受到的震撼与感想,归纳起来无非两部分:以华裔学者或教授发表的文章来看,大部分为“论中国人的冷”;以中国留学生所发表的文章来看,大部分认为“环境压力,生存竞争的恶性循环,导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惊世悲剧。”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中心的华裔知名女作家聂华苓说,凶手卢刚与受害人山林华都来过她家做客。她说,卢刚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没有朋友,这次血案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非常可怕。她认为,卢刚这种因妒生恨而不惜摧毁一切的性格,源自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遗毒,“文革”制造了大陆人民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聂华苓估计,卢刚可能从小就得宠,成长过程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来美国深造后,卢刚由于性格因素没有山林华人缘那么好,那么到处受欢迎,加上这次最佳论文奖为山林华夺得,他因而产生杀机。   威斯康星大学教授A君说,卢刚是个踏着信仰危机边缘长大的青年,他以同归于尽去“摆平”,准是他认为自己的功夫比同门师兄要高强。这种恩怨是非,常见于东西方各类武侠小说,想不到今天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卢刚有别于其他同学,正是因为他目无余子,惟我独尊。他并不是失败者,他跟同伴抢滩渡河,到了彼岸,看不惯别人比他快了半拍,吞不下这口气,就干了傻事。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B君以“痛定思痛”发表感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祸?从中我们该接受什么教训?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是卢刚犯罪的结症所在。然而,现实生活中心存嫉妒的人何其之多,这实在是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人明哲保身的狭隘个性,人与人相斗的运动更使人忘记了人间之爱,有的只是猜忌和嫉妒。在中国学术界有一句话十分风行,即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意思是有人出了成绩一经报道,外省市或外面企业或学术机构给予好评,而一起工作的同道反而极少赞赏,相反的只有风言风语,甚至嫉妒打击。   加拿大博士生D君说,卢刚的凶杀案新闻公布之后,人们大为震惊。通过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窥视到未来中国青年一代身上存在的某些令人担忧的倾向。   D君分析道:   第一,中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与卢刚年龄相仿的青年精英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失败、挫折、苦难等等)正在不断下降。由于急功近利,没有在提高全民教育上下功夫,而是导入精英培养制度,从少年班到出国留学一路开绿灯。整个社会对这样的英才捧着、护着,造成他们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风头主义特征,惟我独尊,目空一切,根本没有一种承受痛苦、挫折的心理准备。他们是公派出国,月月有支票进账,并不需要像自费留学生那样去洗碗、当保姆打工挣学费。即使属于“公派”,像卢刚这样的出了国也根本不想回国。毕业后失业,支票断档,他当然也不会想到先委屈一阵子打工攒钱,再寻找发展机会,而是出现了“我走绝路,也要找几个垫背的人给我陪葬”的杀机。   第二,海外学子,不少人专业水平很高,但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西方社会文明了解却不够。他们龟缩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小圈子里,眼睛里只盯着自己的几个同胞,只要能把他们比下去,就会有一种安心感、满足感。他们放弃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去竞争、去开辟新的天地的机会,这些人往往一遇小的失败便产生挫败感,爱钻牛角尖。卢刚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已。   然而,一石激起千重浪,对此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正当大多数人抨击和剖析凶手卢刚之时,也有人发表了为卢刚讲话的文章。   纽约州立大学的中国大陆博士研究生E君,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卢刚说几句公道话》。   他写道:   这次事件虽然是卢刚本人一念之差的错误行为,但我认为,它充分表现了留学生中间的许多问题。这是一次偶然之中的必然事件,是诸多问题的一个极端表现形式。我愿为卢刚讲几句公道话。   美国社会中的压力,是每一个人都能亲身体会的,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影子,无时无刻不缠绕在每个人身边。比起旁人,外国留学生的压力又是更甚。暂且不提那些一连串的课程、考试,只说研究课题阶段,指导教授排山倒海一样压下来的工作,就不给人一点地喘息的机会。我本人曾有过一个和卢刚导师类似的教授,他对我们的规定是每天至少工作13小时,每周最少6个工作日。没有任何节日假期,而且要天天汇报工作进展,这样的生活,可谓是惶惶不可终日。   四五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热到学位。但是,一个外国人,又是经济萧条的年景,又怎能不为自己的前途而费尽心机?那些运气好、专业热门的同学,自然比较顺利。而像卢刚这种专业偏窄的学生,出路又在哪里?几十个人为一个位置而竞争,这种压力的结果,轻则是几夜的失眠,重则恐怕又是场悲剧。我个人亦是硕士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又转回学校读博士,面临的仍是旁驰博骛、同行竞争的天地。   很多同学到美国后,尽管生活条件相对变好,许多美国同学、美国同事也非常友善;但是,在美国人中间,你似乎永远感觉不到你是他们中间的一个。无论你成绩多么突出,英文如何流利,你依然是一个外国人,美国人在那里起劲地谈论政治、足球、拳击,你会觉得那是他们的事。他们的国家,他们的爱好,与你毫无关系。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是否孤独,取决于恋爱、婚姻以及社会交友。于是乎,那些已经结婚的,就把全部心思寄托在家庭中。在家里找到温暖,四壁之内,有他们的乐趣。另一些尚是单身的,就惶惶地找对象,整天是找女孩子追女孩子,盯住一个女孩子不放。还有一种孤独但又没有家可以躲藏的人,就躲到别的孤独的人的友谊里。一群人在一起豪赌狂饮,时间可以走得快一些。而卢刚却是一个既没有家,又没有一群人,但又无法改变自我的人。他变成了大海里的一个荒岛,岛上只有沙,每颗沙都是寂寞的。据我所知,卢刚生前有很长时间,经常一个人到酒吧里喝酒,借酒消愁。对此,我亦深有同感。   这种长久的孤独是可怕的,任何人都有着崩溃的一刻,而崩溃的结果也往往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如果卢刚没有杀人也没有死掉,如果卢刚能重新再活一次,他可能会把自己的童年、青年时代重新活得更理想一点,他也许不会选择出国这条艰辛的道路。说不定,他会成为北大物理系教授,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庭,又不乏出国交流的机会……   同为中国人,我为卢刚哀痛!   但是,阿拉斯加大学物理系教授李罗权先生,反对E博士的上述分析。   李教授指出:   由于经费紧缩的缘故,各校的研究经费都受了影响,大学里的工作机会也减少许多。然而,并不是卢刚一个人找不到工作,他毕业才5个月,拿到博士后一年至二年才找到工作的也有的是,即使美国白人也不例外。所以,找不到工作并不能成为卢刚暴戾心态、冷血杀人的托词。   亚特兰大的中国访问学者F君写道:卢刚——中国人的小缩影?他说,综观卢刚杀人血案的前因后果,有几个因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卢刚生于1963年,“文革”开始时仅3岁,在1976年“文革”结束时只有13岁,并没有受到“文革”的直接影响。相反,他是个受宠爱、处处顺利的聪明学生。回顾70年代,亦即塑造卢刚性格的最重要的这10年,恰好是改革开放初期,经过“文革”浩劫,中国相当一部分青年道德沦丧,信念失落,除了赤裸裸的自私自利、拜金主义,不再相信世界上有其他的真理。如果你给他看《卓妞和舒拉的故事》,他会骂你有神经病。学校募捐运动他才捐一分钱,完全是嘲讽态度。在中国社会中,一向流行平均主义:“大家共同富裕,你好我也好;大家共同贫穷,我没有的你也休想有。”如此造成了弥漫于全社会的嫉妒心理。一遇到有人比自己强,不论是物质的丰富或知识的积累,不是通过公平竞争去赶上对方,而是从其他方面千方百计去消灭别人的优势。中国人的不团结、爱内讧、喜互相攀比而又互不服气,应该说是与这一社会风气有关的。   卢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卢刚的行凶给社会与科学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达摩因时报》说,爱荷华大学的天文物理系是全美知名的系,该系“理论太空物理组”因三名主力教授的突然被杀害,可以说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报道讲损失无法估计。三名教授的课、研究计划及论文指导,都将完全停摆。其中,卢刚的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是该领域尖顶学刊《地球物理研究》的主编,被学术界公认是理论太空物理的大师。   《今日美国》在报道中说,爱荷华大血案对美国未来的太空计划都可能产生影响。戈尔咨教授是美国太空总署的顾问,被杀的三名教授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里都颇有名气,他们的专业包括电浆研究。   我们也应记住山林华。   据周励介绍,山林华在爱荷华大学知名度颇高,是前任中国学生联谊会会长。卢刚固性情孤僻,连中国学生联谊会也没加入。山林华27岁,来自浙江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4年前,通过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大陆主持的考试,进入爱荷华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资格考试时,他与卢刚并列第一名。   卢刚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也是家中惟一的儿子,一帆风顺。与山林华一样,他参加了李政道博士的严格考试,从数百名校使者中脱颖而出。以学业成绩相比,卢刚与山林华不相上下。参加博士资格考试时,卢刚不但与山林华并列第一,各门课程全都是A,他所获高分打破物理系历届记录。   卢刚与山林华都是爱荷华大学天文物理系1991年新出炉的博士。山比卢小一岁,也比卢晚两年来到爱荷华大学,拿到学位却比卢早半年。毕业后,成果丰硕的山林华被系里留下来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并按照调研员的职位领取薪水。可是,卢刚却没那么幸运。   1991年5月,卢刚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找工作的事始终没有着落。几位教授为他推荐也无任何成效。他认为是教授们冷淡的原因。卢曾对人表示,尽管是“公派”,他也不愿返回祖国工作。卢的研究工作一直不太顺利,博士论文口试没能当场通过。相反,山林华不仅提前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而且博士论文还得了奖,并有一份安定的工作。这些都是卢刚最不能忍受的。   卢刚是一个受过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有理智,具有分析和思辨能力的人,并无精神失常或任何变态表现。他感情从不错乱,爱憎分明,也无酗酒、吸毒的习惯。因此,他的行动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冷静的思考,多次权衡的结果,是按照他所奉行的人生信念行事的结果。   据曾与卢刚同住一室的爱荷华大学教育系博士生赤旭明回忆说:卢刚这种冷血杀人行为,不仅是由于妒恨,而且是因为他天性中潜伏着一种可怕的“杀机”,“性格决定命运”。   赤旭明说,1987年夏天,他与卢刚、山林华合租一个一房一厅,他与小山住卧房,卢刚住客厅。卢刚从不打扫屋子,喝牛奶从不用杯子,打开盖对着嘴咕噜咕噜喝完就随手扔在地上。赤比卢大10岁,以长辈的口气告诫他,结果卢刚“目露凶光”,表现得非常凶恶。赤形容卢刚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自视甚高,常以“物理尖子”自居。说话喜欢揭别人短处,以嘲弄别人为快乐,时常“出口伤人”。他说卢刚不仅人品素质极差,而且十分好色。他曾幻想所有的女孩子都拜倒在他这个“天之骄子”的脚下,也费了不少功夫追了许多女孩子,但屡遭挫折。   另一位同学回忆说,卢刚与人合住一个公寓时,睡在客厅里,因嫌天气热,经常把冰箱打开一整夜,根本不管别人存放的东西酸馊腐臭。卢刚在许多留学生口中,是一个攻击性很强、让人下不了台、又十分自私的人。久而久之,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来往。   “卢刚是一个自恋型的人物”,一位熟悉卢刚的教授说,“自恋性格的人会怨恨他们认为伤害他们感情的人。他们看人,并不是看人的本身——并不看人的本质,而是根据自己的解释看这些人怎么伤害他。”这位教授说,“拿着一枝枪连续射杀6人,他只把这个视为消灭对他有伤害的人,而不视为是杀害其他活生生的同类。”   读了这么多人士对卢刚的评论,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位博士杀人犯了呢?也许,听一听卢刚本人的自白,更有助于我们认清真相。   1991年11月4日——杀人血案发生三天之后的上午,爱荷华州约翰逊地区检察官公布了卢刚的《声明》,这是卢刚在杀人前准备向4家新闻机构——《纽约时报》、《洛杉机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及当地电视台寄发的英文声明信。信是放在他随身背进第一杀人现场的大提包里的,署名是卢刚博士,并附上他在爱荷华市的地址。   《声明》全文翻译如下:   我这一生意外地充满了政治插曲。我在上幼儿园时,因为称秃头的苏联共党之父列宁为“秃驴”,而遭到保姆的处罚。在我初三的时候,曾奉令指派去瞻仰毛泽东纪念堂,但当时我因要期末考试而向班主任表示有点不想去,结果我的副班长、英文科及物理科学习委员职务全被取消。而我也被迫在全班同学面前自我批判,同学们因怕遣到政治迫害而远离我。我恨政治,但是如果政治是我防护自己的惟一方式的话,我肯定会运用它。   我认为人有拥有自己枪械的权利。历史上拥枪权让民权延伸至南方。当时许多来自北方的民权工作团体个人,遭到支持奴隶制度的南方人暗杀、谋杀,而联邦及地方当局却袖手旁观。所以民权工作者在前往南方之前必得大力强化武装。就是今天,个人用以保护自己不受邪恶组织与司法系统的欺负,惟一可行办法还是自己拥有枪枝。私人拥有枪枝使得人人平等,不论他或她是何许人物。这也使得个人能够对抗像黑手党或“肮脏的大学行政人员”这类的阴谋或组织。   但是,一般个人无论就政治或经济财力而言,在对抗巨大组织时都是太弱太弱。像周丰珍博士这样在联邦法院告爱荷华大学性别歧视而获得胜诉的幸运例子实不多见。她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有充足的收入(医学博士的薪水不可能差),来支持她与爱荷华大学的5年官司缠讼。爱荷华大学一开始就根本忽视她的申诉,而在法院判她胜诉时,也仅是对她表示公开道歉。爱荷华大学校方甚至还为本案的主要被告(一名解剖学男性教授)付罚金,这真令人为之发指。这明白显示出校方对该名解剖学分论教授的非法行为予以鼓励。这让人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作为小人物,是没有正义可言。必须采取非常手段,才能让这个世界成为更好的生活地方。   有关(克里斯多夫·戈尔咨)(按:即卢刚指导教授)有一天告诉我说,“你负责管理这个密码,此外没有其他人知道这密码。”因为现在只有我们拥有2-D密码。但是作为一个诚实的人,依据我执行这个密码的发现,所得到的某些结论与他原先设想的不同。结果,他变得非常生气,而在我有工作机会时拒绝让我及时毕业,并且在他当主编的 JGR期刊中扣发我的论文。当他找不到什么籍口来不让我毕业时,故意不依规定应事先通知论文口试的时间,在口试时一般应有10-15分钟的时间给我为论文做综合陈述。但事实上他到我该做陈述的开始前一分钟才告诉我。我非常意外,只有立即开始向口试委员会展开解说,而且只能利用黑板书写,而没有投影机。结果口试委员会决定我的博士论文不通过,使我当众遭受严重的个人羞辱以至产生愤怒的情绪。戈尔咨责备我自己应当为论文口试不通过负责。   我并未要求他为我写求职介绍信,但之后,他从尼柯逊博士那里听到此事时,他立刻来找我,并坚称他愿为我写这种信。戈尔咨为我写的求职推荐信,大都在截止后才逾期寄出,而这正是我特别请他注意的地方。这就是我到今天仍然失业的主要原因。然后,他在5月份保证将支持我在学校工作,然而我从5月毕业到现在,已在这里工作了好几个月,却从没有看到薪水支票。然后我对我的论文扩大研究取得了近期进展,提交给GRL。审阅委员认为只要将几处稍作修改之后很可能予以发表出版。戈尔咨一开始以文章太长不宜刊载在GRL期刊为由,而劝我改投JGR期刊。当我指出文章长度符合GRL的规定时,他又强迫我在文章内加一些材料,这样再将他的意见加进去时,可能就赶不上出版了,不然就要被迫在他的控制之下,将论文提交JGR。   (罗伯特·史密斯):他是新到学校里来的,一直都渴望建立自己的学术领域。他得知山林华是个好学生,便说服戈尔咨,让他提早毕业,当然,这招来同学普遍反感气愤。山林华虽然错过毕业论文手续的截止日期,但是史密斯找到系主任尼柯逊的关系,让山林华在错过日期后仍然毕业。为了替自己行为辩护,史密斯闭起双眼,指责我研究多元电路分离电场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   (德特·尼打逊):虽然他的学生不符合研究生的要求,仍贸然给他一个杰出研究生奖学金。尼柯逊给XXX一个半工的物理系的研究生助理的工作,尽管他连本科的工程学位都没有,何其令人发指。   系里提名D·C斯普顿特论文荣誉奖时(此奖后来颁予山林华),我曾在今年6月以来向研究院代理院长 Dr. Ruddlph Schuetz.研究院长Dr. Leslie Sims.学术副校长 Dr. pete。nathan.学术协理副校长安·克黎利、校长Dr·Hunter Rawling提出申诉。但是,学校各方官员给我的答复都令我失望。到目前为止,学校的调查工作仍在初步阶段。   若没有校方的掩盖与撑腰,上述人士的所作所为绝不会发生。我自1991年6月起,一直都向下列人士揭发这些不道德的行为:研究院副院长Dr.Ruddlph Schultz.研究生院院长Dr.Leslie Sims、学术副汉长 Dr. Peter Nathan、助理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及爱大校长Dr.Hunter Rawlihgs。但是,他们将我的申诉与证据置之不理,只相信尼柯逊的一面之辞。系、研究院和校方一直在合谋孤立我。   我感到很遗憾,我不得不采用这种非常的手段来解决这件事,但是,这完全不是我的过错。爱大校方应对这次不幸的结果负责任。如果校方能按照纳税人、缴学费的人和资金提供机构的意向,及时采取积极的行动,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尽管我已将我的事业孤注一掷,爱大仍尽力为尼柯逊在DCS荣誉奖方面作辩护。   身为物理学家,我相信物质、精神、运动等永恒性,纵使我的血肉组成的身体似乎逝去,但是,我的精神仍是永恒,并且我将以量子式大跃进入世界的另一角。我已经达到自己在这里的目的——化非为是。我为自己在此所取得的成就自豪,对马上来到的远程更充满着信心。再见吧,我的朋友,或许我们能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间重逢。愿上帝保佑所有诚实、勤劳和真挚的善良的人吧!   卢刚杀人案说明了什么?   卢刚杀人案转眼已过去几年了,几乎很少再有人提及此事,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而实际上,卢刚式的隐患一直存在着。   人类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难道非要再次流血,流许多许多鲜红的血,才能再一次惊醒过来吗?其实,卢刚留给世界的教训,已足够我们反思教育的得失了。   奇怪的是,我曾听到几个人为卢刚鸣不平,甚至认为他的行凶“很解气”、“挺不简单!”当然,卢刚所叙与美国教授之间的种种矛盾,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也不能说完全都是卢刚一人的责任。这一类因竞争或因偏心而引起的矛盾,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难道都可以采用卢刚式的解决手段吗?别人对卢刚的反感也很强烈,是否也该用和来解决问题?如果是那样,人间岂不成了狼的世界!   卢刚和山林华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戈尔咨,是空间科学界的著名学者,他对自己以及对学生的要求都极为严格。   1986年左右,戈尔咨教授曾给予卢刚一个殊荣,到欧洲参加一个月的天文物理学术活动,足见其对卢的赏识。可是,学术活动结束后,卢刚没有及时返回学校,却在欧洲又足足玩了一个月。戈尔咨教授批评了卢刚,卢刚则争辩反驳,俩人发生了第一次公开争吵。   不幸的是,戈尔咨教授的严格要求,在山林华身上产生了良好的结果,使他不断拿出漂亮的研究成果;而在卢刚身上却产生了恶性的、致命的结果。卢刚的同学李新说,山林华与戈尔咨都属于酷爱研究的人,都能从辛苦的研究工作中得到莫大的乐趣。可卢刚却把这种严密的研究视为苦差事,愈做压力愈大。直至卢刚为山林华获得全校最佳论文奖而彻底与戈尔咨教授闹翻,并把这件事闹到校长那里去,师生之间已形同陌路。   卢刚把安妮·克黎利副校长称为“肮脏的大学行政人员”,而安妮·克黎利是爱荷华大学最有威望的女性之一,特别是对中国学生来说,她更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是在上海出生的美国人,对中国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她终身未婚。每年圣诞节,她都邀请中国学生到她家过节。对于卢刚告状的事,她也多次主动给卢刚打电话,和婉地告诉他这件事系里的看法一致,目前暂时看不出有什么不公正的地方。她告诉卢刚,山林华的获奖并不等于否认卢刚的论文,因为最佳论文奖学校只设了一个名额。然而,卢刚残忍地将安妮·克黎利副校长也枪杀了。不仅如此,他还枪击了副校长的女秘书。这位与卢刚同龄的28岁姑娘,虽经医院抢救保住了生命,但她自脖颈枪伤以下高位截瘫,终生残废。她何罪之有?   人们自然会问:卢刚何以会有如此邪恶而疯狂的念头?干嘛那么霸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人意识到在国际上落伍了,奋起直追便成了共识。与此同时,竞争意识几乎成了现代人的最鲜明最重要的行为观念。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又一个考场就是战场,一个又一个考生就是对手。因此,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生活,使他们坚信“他人就是地狱”。更可怕的是,诸多社会现象强化了人们的这一观念,于是,不正当竞争手法遍天下,弱肉强食被某些人视为社会法则。   南方一所重点小学四年级某班,一数学成绩尖子没来上课,同学们非常奇怪,因为她从来不缺课。老师解释说:“她的爷爷去世了,她在家办理丧事。”不料,老师话音未落,班上一片欢呼声:“噢——,她爷爷可死了,这回我们可以超过她了!”“她爷爷是数学教授,所以她才老得第一,这回她没靠山了。”望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老师惊愕无语。   是谁教了孩子们吗?似乎谁也没教,又似乎人人都在教给他们。孩子们说:“爸爸妈妈都希望我们考第一,她老考第一,我们什么时候考第一呀?”在学校里,一次次考试,一次次张榜。老师对第一名赞不绝口,一好百好,对成绩差者横眉冷对,一差百差。这一切不都在告诫孩子,成者王侯败者贼吗?   卢刚恰恰是在竞争风气最盛的时代走出国门的,带着梦想,带着优越感,也带着一颗不许别人超过自己的戒心。   然而,卢刚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或者说有一个重大的缺陷:没有学会合作。   从现代教育的眼光看,合作能力比竞争能力更重要。试想,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谁敢说我能一个人包打天下?谁敢说我可以万事不求人?因此可以说,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六千多万独生子女,将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代新人,而他们也许是合作意识最为淡漠的一代人。卢刚不是独生子女,但他是家中惟一的儿子,他身上的许多特点恰恰与独生子女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上看,不但应坚决改变应试教育体制,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且应旗帜鲜明地进行合作教育。   如果说得完整一些,则应表述为: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是现代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被卢刚杀害的中国博士山林华,虽然比卢刚小一岁,又来自农村,却有着良好的合作能力。   1981年,16岁的山林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7年赴美留学后,不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人也非常友善宽厚,被推举为中国学生联谊会会长。据悉,许多到爱荷华大学念书的新同学,都是山林华到20多公里外的机场接来的。他还热情帮助新同学找房子,买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哪个同学搬家要借他的车,他也总是一句话:“没问题!”同学们回忆说,博士课业都很忙,山林华做学问又特认真,却从不恃才傲物。凭着他的纯朴、宽厚与义气,他周围吸引了一群“哥儿们”,使联谊会成了中国留学生的家。   山林华不仅与中国人关系密切,与美国人也关系融洽。他的勤奋,他的谦和,他的执著,他的友善,都赢得了美国教授们的好评。他的毕业论文是他与戈尔咨教授共同研究的成果。他们率先从理论上解释土星的光环结构,并进而分析光环的年龄。他还与史密斯教授共同发表论文,对能够阻碍通讯的“地球磁暴”现象做出解释和预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将会有一代又一代学子走向世界。因此,山林华与卢刚便成了正反两个榜样,一个进入天堂,另一个进入地狱。   说到山林华,有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不应回避,那就是如何小心防范身边的坏人。不论他如何优秀,却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丧失了珍贵的生命,而让凶手如愿以偿——找了几个垫背的人为其陪葬!其实,如今的小学生也面临这类难题了,如常常面对高年级学生劫钱劫物。重庆一位二年级的女孩子,成都一位初一的男孩子,均因暴力滋扰而死去。从一定意义上讲,真正的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会生存的教育,是一种让人终身受益的教育。
22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金字塔”言论致歉
热度 35 gfcao 2012-7-31 23:08
在《美国数学系高材生站在跳水台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按照一般规律,正常的金、银、铜奖牌分布应该是金字塔形的。”这个观点遭到了几位网友的质疑甚至攻击,王国强博主提供了历届奥运奖牌排行榜数据,数据显示,除中国外,美国、苏联等获奖大国也呈倒金字塔,也有一些国家呈金字塔形,更多的是柱形。 为避免我的观点误导大家,在此特为“金字塔”观点没有普适性表示歉意。 尽管容易再次引来非议,我还是要说,奥运奖牌恐怕不能用概率方法进行分析。事实上,历届比赛中,各国的实力参差不齐,获奖貌似随机实则非随机事件,可能没有一般规律可循。
个人分类: 随笔|1341 次阅读|36 个评论
美国数学系高材生站在跳水台上告诉了我们什么?
热度 84 gfcao 2012-7-31 15:07
今年的男子 10 米 双人跳水很有看头,中国队曹缘、张雁全拿金牌固然是最大的看点,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个美国数学系出身的运动天才。他 2000 年才开始学习跳水,但表现出色,获得了 10 米 跳台的铜牌,这让我想到了很多。 我们历来唯金牌论,你若得不到金牌,一切都等于零。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共获得 100 枚奖牌,比美国少了 10 枚。按照一般规律,正常的金、银、铜奖牌分布应该是金字塔形的,可中国的金牌总数超过了银牌与铜牌的总和,这是唯金牌论的典型现象 (有人质疑我这段话,那我就加上一句话吧,获奖大国的金、银、铜牌分布大多是金字塔形的,这不是什么理论推导,而是事实,道理已经在给质疑者的回复中说清楚了,如果谁觉得我这个观点毫无道理,权当我胡言乱语,因为我一时找不到记忆中的数据了。这个观点的首创并非是我,而是一位体育评论员,不过我赞成这个观点。一位网友提供了2008年的数据,虽与这一观点有所出入,好在不影响本文的观点。我想,奖牌的分布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概率方法来分析,因为奖牌的获得貌似随机但实际并非随机事件,各个国家并非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 一旦你得了金牌,从此你就成了明星,未来你将有无数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当教练,也可以选择做生意,还可以选择上大学,更有甚者,你可以嫁入豪门,当一个贵妇人。可更多没有得奖的运动员们怎么办?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成则为王败则寇或许是中国体育运动最恰当的写照。当 10 米 气步枪选手易思玲站在媒体面前无限风光的时候,同一项目的铜牌得主小喻丹悄悄地离开了记者的视线,小小年纪便品尝了“成败得失”后的滋味。我们走进体育馆,常常会看到一些陪练者,他们很多是从省、国家队淘汰或退役下来的队员,也许由于表现不佳,没有斐然的成绩,虽年龄并不大,却只好给人当陪练,不知这些退役人员内心有何感受?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他们是否还会选择过去走过的路?对个人来说,走体育之路异常的辛苦,从几岁开始便离开父母接受高强度训练,这种高强度训练与心理需要承受的压力将一直延续到他们退役。退役前,他们没有时间考虑未来,更没有时间为将来的出路做任何准备,目标只有一个:金牌。然而,金牌毕竟只是少部分人的幸运之牌,谁也不能保证他在若干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定可以拿到金牌。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是很有限的,辉煌时期也就短短的几年,一旦得不到金牌怎么办?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运动员是没有选择的,从他们孩提时代起,他们的父母还有那些伯乐就给他们设计好了美好的蓝图,他们应该付出了比普通小孩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童年的快乐,他们长大后是否后悔自己选择了竞技体育。他们获得奖牌后站在领奖台上风光的那一刻,也许觉得一切都值了。 很多时候爱好未必是驱动你做某件事情的源动力,竞技体育也是这样。对普通百姓来说,拿多少金牌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奖牌再多也未必能够彰显国民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来说,未来的归宿也许对他们更重要,运动生涯终究是短暂的,退役之后的路怎么走不是靠他们个人能够解决的。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流高校数学系的跳水运动员无疑可以带给我们一点启示。
个人分类: 杂文|21665 次阅读|160 个评论
[转载]给马石庄副院长讲演的一点意见
热度 3 DynamoChina 2012-6-18 18:58
给马石庄副院长讲演的一点意见 来源: 张伟的日志 给马石庄副院长讲演的一点意见 2010年9月15日,在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我们洗耳恭听了中科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的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的讲演,席间马教授侃侃而谈,古也有,今也有,既有上山下乡,还有自己有幸高考得中。听得下面的列位高材生们时而哄堂大笑,时而若有所思。其间掌声连连,倒也一堂和气。 不过,鄙人不才听出几点问题来。 1、马副院长提到“人活着为什么”,答“为父母”,还提到美国富二代的课程中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一说。不知有没有想到,这件事是发生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盛行的美国,而美国人讲“我为人人”大前提绝对是“人人为我”,是在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服务社会等等。美国人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无需遮着掩着,光明正大,人权至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在咱们中国可远远不是这样了。咱们的中国有上千年的“伪善”的传统,有两千年言“义”不言“利”的传统,有几亿人为了虚无缥缈的“科学”“民主”“圣君”“贤相”“革命”“共产主义”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发神经,抽羊角风的传统,单单没有的就是“锱铢必较”的传统,个人主义更是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狠批了几十年。“ 大公无私”成了社会的主旋律。可弘扬这样的主旋律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洪洞县内无好人!如果把一个道德要求提高到人根本无法达到的程度,那就是伪道德,一个社会伪道德的盛行,其结果就是伪善。最近在网上看了有人关于“伪善”和“恶”哪个好的辩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头猪、一条狗,你说哪个更有人味?虽然提倡为社会服务并没有什么不对,但窃以为这不是现时身处迷茫的中国青年所需要的良药。 凡是治病,药就必须对症,中国青年需要的不是在二十多岁三十岁即将跨入社会的时候,再由马副院长来将“为生民立命”的老调重谈一番以加深印象,而是应该果断丢掉伪道德,堂堂正正的争取自己价值的最大化,这里不用拿什么“为了父母”来作挡箭牌,就是“为了自己”!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什么“为人民服务”,……一派胡言 。所有这些屁话的信奉者的立足点都是自以为真理在握,自以为顺天应人,四“为”叫的最响的大宋、大明,汉族文明被异族所灭、皇帝光荣“北狩”坐井观天,那后两“为”更是干下了让“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永远蒙羞的辉煌业绩。个人主义的立足点则截然不同,个人主义者认为每个人能力有限,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有限,因此也就不可能承担超过自己能力所限的责任。而每个都是有欲望的,情欲、食欲、性欲、求知欲、权力欲等等,这些欲望都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在不妨害他人追求其欲望的情况下用各种手段追求自己的欲望,这也就是自由主义了。 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更加合乎于人性,所以发源于欧洲、繁荣于美国的现代文明才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良医看病讲究对症,庸医则一副药包治百病,马院长讲的辩证法里也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中国国情,更切实际的建议是光明正大的追求自己的欲望,人活着就应该是为了自己,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用自己的头脑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如胡公适之所说“少讲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人对自己负责了,也就对自己的亲人、对这个社会负责了。(最后半句,实在是恶心,大家原谅吧。) 2、马副院长在邻近结尾的时候说到,你们的知识够多了,什么哲学之类的用不着看了,好好回归感性认识吧(大意如此,记不大清了)。这话虽然婉转,但在我听来却是我们 伟大的中华烂污文明源远流长的“反智主义”的温情表述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种传统----既然无法或者很难从细节上逐步的了解某一事物,那么就从整体上模糊地把握之,这还不算,最可恶的是,持这种观点的诸位圣人们要对在细节上推敲的人,鄙视之。庄周之于惠施、李耳之于孔丘等等就是明证。世界上最聪明的中国人崇敬的是大道在手的圣人、是一窍通百窍通能够“外行领导内行”的神人,单单鄙视执着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普通人。鲁迅那个恶言毒语敢骂天骂地的刻薄家伙被捧为圣人,而给中国文明“盗来奥林匹亚山上圣火”的胡适成了反动权威就是例子。这里结合第一点, 再讲一下,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并不是必然就繁荣稳定的,反例有很多。但,有法制传统的且奉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宪政国家就目前而言都是繁荣富强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国社会走向拥有法制传统的社会呢?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靠韩非的“权”“术”“势”?还是靠现代文明的启蒙?答案一目了然。战国百家的宝货,二千年来早让先民们翻烂了。结果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资本主义,也惊碎了兲朝上国的迷梦。只要我们不怀疑先民的智商,就应该相信战国百家的宝货,效用早已被挖尽了,为什么我堂堂华夏文明“泽被草木,化及万方”却单单化不了西洋鬼子的文明,反倒在这150多年中邯郸学步,把以前会的也忘掉了。 不是中国人四书五经背的不熟,而是更贴近人性的文明在中国战胜了违背人性的文明。而要想贴近现代文明,对于中科院的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至少是识字分子而言,必须充分拥抱西方近现代思想、人文领域的成就,然后推而广之,这样才能将中国向现代法制社会推进。如果连识字分子们都去感性的人生了,哪一个人来进行理性的思考,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从来是良心过剩,头脑不足的国度,从来就不乏肾上腺素的需求者和供应源。 3、马副院长还提到等中国强大了,要让世界各国仰视如何如何,当时现场好像也是一片掌声。您就不能平视吗?您的世界里只有下人和老爷,就没有朋友?无怪乎芦笛说,凡是从毛时代过来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小毛泽东。看样子,80、90后立面也有不少呢。这种心理不除,中国永远不要强大,否则那就将是上帝和中国人开的最大的玩笑。刀能伤人、也能伤己。 开会没做记录,不能逐条批驳,暂且这样吧,简直是漏洞百出,遗笑小方。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89391512owner=62043679
6312 次阅读|6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的“出身”
热度 10 wudaocheng 2012-4-17 23:54
研究生复试已经结束,科学网上不少博主发表了看法,对于研究生的“出身”问题讨论甚是激烈,集中在对某些“二本”甚至“三本”学生考到名牌大学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加以限制,在考试时要照顾本学校的学生,有的认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看法都有实例为依据。我也凑个热闹,说一下我这里的情况:我每年招硕博研究生各2-3人,本校的保送或考上的学生大约占一半,其它部分名额我要留给外校的学生。一般外校的学生都会提前发邮件给我,我肯定马上回信,也有个别外校的学生考试结束了才联系我。我们在考试上内外没有区别,基本按照分数来确定录取。这样几年下来我也有10余名学生了,我感觉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上各有特点:“出身”不高的学生往往是他们学校里的高材生,要改变他们的身份才来的,为的是将来有好的发展。这些学生往往比较刻苦,学习和工作比较认真。但是综合能力稍差一些,这也和他们的本科教学条件有关系。所以对他们的培养下的工夫要大一点,一方面要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一方面要加强训练(包括实验、英语口头表达等)。而名牌大学学生则比较自信,学习和工作时反应快,综合能力强一些,经常能发现天才的学生,但往往刻苦精神差一些,对这些学生管理困难一些,因为他们想法太多,经常不会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有时特别优秀的学生不肯读博士,很是可惜。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视同仁,所以在毕业时他们的业绩差距并不太大。有时“出身”不高的学生往往工作会更出色,因为他们知道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所以我认为课题组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比较好,当然名牌大学学生多一点好(培养他们化的工夫少一点,毕业以后工作好找一点,毕竟社会的偏见是存在的)。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时,大学生很少关心自己的“出身”,这和现在没有可比性。因为,那时大学的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几,能够上大学的人现在都应该是名牌大学学生。而现在升学率大于60%,现在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按照过去的标准根本不能上大学,所以才会产生“出身”问题。我觉得既然社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有一定是道理。整体上看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是不能和名牌大学学生比的。有些博主认为他们之间差别不大的观点我不赞成。这里要说的是个别人的例子除外,从生物上讲个别人是没有统计性意义的。总体上导师应该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名牌大学学生多一点,“出身”不高而优秀的学生也要有。
6781 次阅读|9 个评论
药家鑫案的启迪
yfwang2009 2011-4-23 13:46
对药家鑫的一审判决已经出来了,结果和预期的差不多。但是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波纹却不会就此在短期内平复。此案能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在众口一致的杀声中好像还应该有更深刻的反思才对。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药的案件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其实从因果论的角度来说又是必然的。早在10年前有车一族之间就流传着“撞伤不如撞死”这样的秘诀,即:撞死人被发现可一次赔偿了事,撞伤人有可能赔偿其终身,其结果还是让撞的人死了对肇事者有利,于是乎就有些人丧尽天良的反复碾压被撞者直至其死亡,据说有不少得逞者,还有些甚至逃脱法律制裁。这种思维方式很可能早已深入到药家鑫本人的头脑之中,他因此得出结论:被受害者家人索赔会“很麻烦”。由此看来药家鑫只不过是有点过分解读了上述秘诀而已,他可能认为用刀捅死受害者和反复碾压一样都会侥幸逃脱惩罚。把反复碾死伤者和用刀捅死伤者相提并论其实没有错误,都是基于残忍的自私心理,将别人置于死地而去想逃脱哪怕是一点点的责任。药家鑫不愧为钢琴高材生他在这点上没有按错键,其逻辑思维也完全正确。错误实际上出在社会的宣传之中存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中。如果我们在10年前就对此流言进行封堵,对反复碾压伤者的人众口一致的给予严厉打击的话,药家鑫案绝不会存在。在很多人的头脑中都会认为捅死人更为恶劣,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比起药家鑫直接用刀杀人,那些想使用更隐蔽的手法采用碾压杀人才更坏,因为他们表现的更加工于心计去逃脱惩罚。而后者得以逃脱便传递出那个秘诀是正确的和可行的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因此在社会上产生危害更大的影响。所以药家鑫该死,后者应该是死有余辜。现在社会上的食品安全、贪污以及科研腐败都可以从此案中获得启迪(暂时停笔)。
2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惊现药家鑫第五:澳大利亚华人高材生涉嫌弑母
热度 2 sheep021 2011-4-11 20:03
澳大利亚华人大学生涉嫌弑母遭通缉 2011-04-11 15:03:42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涉嫌杀害母亲的澳大利亚华裔大学生李伟(音译)目前仍遭全球通缉。3月23日,19岁的李伟(音译)从墨尔本搭乘国际航班出国,此后音讯全无。 4天后,其41岁母亲田梅被发现死于他们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豪宅中,身上伤痕累累。 据悉李伟的父母经营着位于阿德莱德市的一家贸易公司。李父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经商。澳大利亚《广告人报 》经过调查后发现,李伟,也叫Daniel Li,是一名大学生,也是一个造诣很高的音乐人才,以几乎满分的成绩毕业于阿德莱德其中一所最负盛名的私立学校。 李伟在艾尔弗雷德王子学校的朋友称,他经常受到来自他母亲的压力,要求他要事事做到成功。估计他每年的学费和音乐学费就要5万澳元。 他的朋友们说, 李伟一直都因为母亲要求他拿到完美的学业成绩而闷闷不乐。其中一位朋友说:“他妈妈在学业成绩上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据悉,李伟反复暴打了他的母亲田梅,并用床单紧紧地包裹她的尸体,然后就在3月19日乘飞机飞抵墨尔本 。3月23日凌晨从墨尔本机场搭乘飞机出国。澳大利亚移民部驻墨尔本机场的官员看到李伟后,曾给南澳警方打过电话,但是因为警方当时没有人接电话,李伟最终登上了前往新加坡的飞机。警方称,当时犯罪调查部门的移动电话电池没电了,而另一台移动电话被留在办公室。(钟新) 作者:钟新 评论: 大学生成才不成人,尴尬了谁? 更多链接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classid=151223view=mefrom=space
个人分类: 生命日记|3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京大学高材生出家的偶然与必然
chrujun 2010-9-11 18:19
北京大学高材生柳智宇放弃MIT全额奖学金出家,引起了重大反响。一个前途似锦的天才学生,为什么会出家呢?为什么柳智宇不是个例,还有不少高材生也出家了呢? 这里面有没有必然的因素? 是不是纯粹的偶然事件?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 从历史看,天才往往是孤独和偏执的,他们很容易专注于某一方面,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天才往往生活在心灵孤岛上,他们的心很容易投入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都有可能让他们投入毕生的精力。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是这样的天才,他早年在数学和科学上做出了杰出成就,晚年却醉心于宗教与炼金术。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在历史上有不少。就最近来说,数学天才佩雷尔曼生活贫困,却拒绝领奖金丰厚的国际大奖。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家庭目前的教育方方式,容易让小孩走上偏执的道路。 为了让小孩早出成绩,某些家长一天到晚让小孩学习各种东西,周末也如此。这种方法对顺从的小孩其实很危险,因为小孩与他人的沟通少了,容易步入心灵孤岛。越是听话,成绩特别好的小孩,如果每天没有和其他小孩玩一个小时,越容易沉溺于某一方面。 我非常反对小孩在周末和假期参加各种学习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儿子每天都主动要求出去玩。尽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总能找到朋友玩,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并且,他能够会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次,他交了一个有QQ号的小朋友,他想在网上和她交流。但他不知道打字,于是他这样说:我喜欢视频聊天,不喜欢打字聊天。 试想,如果小孩天天都在搞各种学习,他是无法很快融入陌生小朋友之间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尽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生起点,让小孩有时间来学会沟通与交往。过早对小孩加各种学习任务,人为地阻隔小孩获取与人沟通的能力,容易使小孩陷入心灵孤岛,走上偏执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学习搞上去了,结果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注:按照迷信观点,出家人的命往往非贫则贱,危险重重,只有出家才能顺利成长。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4857 次阅读|3 个评论
又少了几位高材生或者高才生
jove20020 2010-5-5 19:34
有人是这样区分高才生与高材生的 1、高材生的定义: 通过努力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的人。特指,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 “高材生”分两种:一是本来就有“才”,并且通过努力已经成“材”;二是不一定多有“才”,也不一定有天赋,但通过努力已经成“材”了。 2、“高材生”与“高才生”的区别: “高材生”不一定多聪明,不一定多有天赋,但一定是经过努力取得成绩的,有已经成“材”的意思; “高才生”是已经显示出了聪明才智或天赋的,但也许还没有取得突出的成绩,还没有做出突出的事迹。 “高才生”一定有“才”,但还没有成“材”; “高材生”也许有“才”也许无“才”,但毕竟已经成“材”。 而能够成功步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首先应该是高才生,毕竟经过严窗苦读而成功突破,应该说是逐渐走出底部区间,而进入成功腾飞的转折点时间,此阶段严格来说还没有成材,可是谁又能说没有成材呢?国家的骄傲,社会的栋梁之才,就一个接一个倒在成功腾飞的转折点,谁之过?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人员,以及真正就业的工作人员,若按照上面的区分,成材的人应该事业有所成,有真实的业绩,可是本科生不一样有很多做出非常出色的业绩,后面的阶段也一样。 可是为什么这些高才生或者高材生会选择轻生呢?......又有本科生轻生了,......又有硕士生轻生了,......又有博士生轻生了。这个数目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要了解这些学生为什么会这样选择,责任应该归于哪一方?学校?教育体制?社会?家长?还是个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毕竟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是学知识的殿堂,智商与情商的培养应该都归于学校的责任,学校就是育人的,可是育人的学校却走不出只注重智力培养的误区,也是学校办学失败之处。当然家长也担负一定责任,毕竟自己的孩子,理应平常就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的思想理念,可是家长过于信赖神圣的学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就寄厚望于学校。而社会毕竟是复杂的场合,面对社会时,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个人呢?带着家里人的期望,学校中智力拼比的压力,由于还未面对社会,往往忽视了情商的提高,遇到挫折即会气馁,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应有的责任。 不过,社会就业压力与情感纠纷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博认为改善一些东西,学校肩负的责任更大些,毕竟学生的时间更多的是在校园,若情商不能与智商一样得到提高,走出学校,面对社会的尔虞我诈,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 小博还是认为,学校能够多提供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以及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课程,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取向,而个人则要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挫折总是难免,但要学会怎么面对,包括就业,情感等,不过社会浮躁,个人最好不要浮躁,这是要守的底线。社会资源分布不均,难免造成个人处于社会的等级不同(虽然现在总是说人人平等,可是官官相护的弊病持续精彩演绎),因而造成个人面对社会的平台不同,这个又有什么?什么高不成低不就?统统见鬼去吧,若没有较高的平台,个人打拼又如何?难道连生活自理都有问题?社会不会同情弱者,只有青睐强者。 小博经常说的一句话,当你成功时,相关与不相关的人都会来祝贺,却无人懂你一路的艰辛,而当走过事业高峰,依旧无人问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现象依然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一点要注意,这就是人,人的贪嗔痴慢疑的弊病是很难丢掉的,也是社会总是处于浮躁的状态。而人之所为人,必须顶天立地,有生活的大视野,生活在路上,就要开心幸福,自由自在,享受一路的风光无限。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必须学会丢弃一切拐杖,从容面对一切。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120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