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与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博记语(392)-教学相长为宜
zjzhaokeqin 2018-9-9 16:30
读博记语( 392)-教学相长为宜 赵克勤 读科学网 薛斌 博文《 给研究生新同学和导师的 20条建议 》 ,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708-1133406.html    ) 记语与评论如下: “学生版 1. 明确学习目标。2. 遵守规则、端正态度。3. 尽早进入科研状态。 4. 养成定期浏览本学科主流期刊的习惯。5. 加强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英语学习。6. .. 。 7. ... 8. ... 9. ... 。 10. 注重细节。 教师版 1. 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任务是育人。2. 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不苛求,不迁就。3. 做学生的学术道德榜样。4. 引导学生的学术品味。5. 关注研究结果同时重视研究过程。6. ... 。 7. .. 。 8. .. 。 9. ... 。 10. ... 相互砥砺,教学相长。 评: 学习是创新之本 , 教学当相长为宜.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热度 15 wangdh 2018-6-10 17:07
小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王德华 教与学是教育或者教学的两个方面。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哪个方面都很重要,都可能是决定性因素。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以前也对此深信不疑,当自己也做了几十年的教师之后,渐渐对此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尤其当有些管理者对教师以此作为标准来要求的时候,当有些家长对老师以此来抱怨的时候,当学生以此来数落老师的时候,当研究生以此来吐槽导师的时候,你就觉得这句话带来的问题非同小可。 学生是人,人有智力之别,能力之差,家庭成长环境之异。老师也是人,也有业务能力之别,教学艺术之差。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作用是相互的,需要双方配合才有效。人都有性格不同之分,志趣爱好不同之分,双方匹配得好,当有好效果。但哪有事情总是那么巧,双方会匹配得很完美呢? 在网上一搜,真是大开眼界,原来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对这句话有各种讨论。有人据此引申到各种职业,如“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大夫。”等。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做不好的实验,只有不会做实验的研究者”。仔细一想,这些说法显然是不妥的,不符合现实的。我们都知道医院里总有死亡。我们也清楚,作为技术活,有些人的技术就是娴熟,做事情就是漂亮。就跟写字画画一样,有些人写字画画就是漂亮。 那么,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呢,有。有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呢,也有。学,学好,受很多影响因素,如主动性,兴趣,爱好,欲望,智力等等。教,教好,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学术水平等等。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的一种激励自勉,是没有问题的。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环节的配合,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大局。现在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是觉得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被大大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遇到了难题而寄希望于学校,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学校教育是不能替代父母教育的。是不是可以这么说“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呢。 所以, 既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样方可真正解决问题,也符合教育规律。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6280 次阅读|46 个评论
新教师体会系列之10-平时作业的why-what-how?
tianjingle27 2012-9-20 17:47
20120920四1635start1745end-1h10m于3号楼 20120923日1410-1710-3h批改完作业 第3次课上收到了第2次课中布置的作业,现在正在批改。(批改完后有如下认知:1.部分学生很认真在学习,有些参差不齐;2.部分学生抄袭 3.部分同学代写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爱与独立思考之习惯,制定制度,严惩抄袭。) 有些疑问,写出来清晰一下思路: 首先,要明确why设置平时作业?根据目前的认知,平时作业是一个很关键的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反馈学生的课堂吸收情况并且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How实现这些目标呢? 先利用形象思维畅想一下理想的情景:在课堂开始介绍本堂课主题及概貌,引导学生一步步带着问题去听课、去互动。(虽然我们辛辛苦苦花了很多的时间备课,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制作课件并且尽可能地让课件生动,但是如果学生的回应是空白的课本,这些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没有实现。)如何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去互动呢?本人认为一定能让Ta们珍惜这样的课堂,珍惜这种一星期一次课的机会,而不要认为这种机会是无足轻重的,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那么如何让Ta们珍惜这种机会呢?最关键的是要引发Ta们的兴趣,不能认为讲课只是老师自个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为一个良好的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促进实现的。如果只是教,则肯定是失败的。 换个视角,什么情况下,学生会认为这堂课是与自己相关的?比如说,课堂上讲授的是他们感兴趣的,想知道的,有疑惑的?比如说,他们就是课堂的一部分?比如说,他们在课堂上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意识,这堂课中他们要解决特定的问题,完成规定的任务,而这种任务需在参与课堂中一一实现和解决?总的说来,这种课堂就是“带着问题进入,在参与中不断认识和解决问题,最后以问题被完全解决了而结束”的过程。 那么,课堂中的问题是什么呢?由于授课计划中每节课都需要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英文文章的学习,每个文章都是一个主题式的讲述。从英语的 听说读写 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来区分。 一是学生要 听 到相对标准的英文朗读(确保Ta们听老师读很重要,并且告诉Ta们怎么听。要把最本质的“分块朗读”的意图告诉他们,而不要隐藏着不让他们知道)。 二是学生要 说 出自己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以及在专业应用场景中说专业词汇以便与人沟通(比如也可以说出自己对主题的认识和了解等,这种唤起共鸣的记忆能提高Ta们的参与度;情景中的练习如何设置更加有效果呢?学生起来读后,要认真地倾听和引导,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读中感受一种思维方式,并且通过读的训练能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等)。 三是学生要 带着问题去阅读 课文原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32学时的课程结束了之后,课本仍然是新的,那么我们和学生们所曾经付出的时间和心血算什么呢?设置什么样的问题?肯定是课文中的问题。因为学生读的就是课文。比如说,问课文共有几段?回答一共有6段。这时已浏览了整篇文章。问课文由几部分组成?回答由课文、词汇和翻译三部分组成。这时已清楚了本课的主要内容。问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回答主题是项目生命周期。这时,对本课主题形成了清晰的印象。问你们记忆中与项目生命周期有关的内容有哪些?指定2-4名同学回答后,就能引出课文的骨架式内容。总的说来,阅读肯定是带着目的的,肯定是要解决问题的,否则阅读没有意义,是浪费时间。如果不想浪费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就一定要在提升提问技能。既要问简单的问题,也要问有启发性的、引发思考的问题。请学生在2分钟内阅读第1段内容,问他们的阅读感受?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使得阅读变得有意义。自行朗读一句,翻译一句,重复结构分析法的过程和思路,并强调下面的段落由学生自行翻译。学生1翻译,倾听并引导,使得学生的翻译变得有意义。学生2翻译,倾听并引导,诸如此类。也就是整个阅读过程是以“倾听和相互尊重”为目的的,学生尊重老师,起来回答问题;老师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理解并引导Ta们解决问题。)。 四是学生静下心去 写汉译英和英译汉以及听课体会和收获等 (写是实践技能的最好训练,翻译技能只能在练习中不断地提升。写的东西既要是Ta们熟悉的,也要有启发性的。汉语和英语都要去写。而写的标准一定要有限定:规范性——用专门的作业纸来写,注明起始和完成的时间;字迹工整;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写(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写的目的是为了向老师表明自己认真负责地完成了作业,这种态度和习惯是需要培养的。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 详细分析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内涵后,本人意识到课堂设计的极度重要性。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1)点明主题和目标;(2)师生共同努力完成课堂教学;师贵在倾听与引导,生贵在参与和表达;(3)总结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专业并感谢每位同学的付出,祝福Ta们获得必要的进步和成长。 那么,平时作业要如何布置,才能够实现这么目标呢?(1)必须有课下朗读训练,因为课堂上有对话练习;(2)必须有翻译训练,因为提升翻译技能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关键问题是学生完成了这些之后,我们对他们的付出如何反馈?How界定他们的努力?要区分等级,要鼓励每类同学去不断提升。 How做到?一是要引导Ta们“规范的推销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案例比较和强制规范来约束他们朝好的行为迈进。二是要强调做一个诚实且尊重自身和老师的人。作业要独立完成,不能抄袭。那么评分的标准如何确定呢?按照5等级,还是按照4等级,还是随意区分?授课是一个系统思维的训练过程。如果前后不一致,学生肯定不会认同老师的工作的。所以,一定要制订课堂规范。 期望学生是诚实且自尊尊他的人。 期望学生是独立思考、热爱生活的人。 期望学生是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人。 期望学生是提高了翻译技能的人。 How实现这些期望呢? 一是让学生明白这种期望以及这些期望的内涵。 二是让学生将这种期望化为自身行动的一部分。 虽然说得很美好,但是实践起来会经历很多的打击和无奈,但是尽力无悔,朝着大目标,一步步,水到渠成吧。即使2012年9月-12月的学生们实现的不算多,但是后面的学生会慢慢地实现的更多的。不是么? 总的说来,教学是包含教与学的,这些有疑问的问题既要自身去思考,更要看看别人的做法和经验。祝好!
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教与学中成长——写给比我年轻的老师
pony911 2009-4-1 20:26
在教与学中成长 今年这个春季学期,开始带着我们教研室年轻的小杨老师一起进行本科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我是1998年开始承担本科教学工作。那时候,大学里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还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留校当老师(去公司和留校的收入比是大于30倍,当时自己的月收入是224。),师资有点缺。现在可不同了,即使你是博士,也要把你翻来覆去像早市挑萝卜白菜一样,看个仔细。个头、成色不好,可没机会。即使你进了大学的门,也不是像以前那样轻松惬意了。科研、教学统统让你招呼上。科研有指标,有量的出量,没量的出质,教学有指标,到级别了,不上课不行,不到级别的,想上课没有。有了课时,还不行,还要保证质量。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开课试讲一关关卡着。 从一种角度看,这当然是中国大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看。 对于年轻老师,要想走上讲台,发挥好自己的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己是有切身体会的。从生疏、紧张到熟练、自如,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一步步,都要慢慢磨练和积累。真需要铁杵磨成针的耐力。因为急不来,每年的教学任务是有限的。 现在,每节课跟着小杨老师听课,发现需要调整的地方就整理好,和他讨论。正如当年自己的前辈所做的一样。今天下课,走在回家的路上,琢磨,其实年轻的老师还有很多,不如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拿出来分享。未见得全面、正确,但是多少可以为大家提提醒,出出招儿。 附件的PPT是研究所让我做过的一次所内交流报告。 另外,在这学期的课程中,随着小杨老师和自己教学工作的展开,也把点滴问题,记录于此吧。随笔,不讲究逻辑性了,各位见谅。 上课应该点名。不是为了保证上座率。而是督促同学们参与到教学中,不给他们可能的松散留出余地。不是说,严师出高徒么。如果,严字不存,高徒何附?但是点名一定要把握好出发点,不要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对立面上。并可在此环节,与他们进行沟通。这种沟通需要自己琢磨,处理好了,气氛轻松,同学活跃。 每堂课中,都应该让学生明白知识点是什么,不同的知识点,如何把握。要把话说透,说白了,不要揣着高深,让学生琢磨。 不能因为备课的内容没有完成,就压堂;或者时间不够了,就略去要讲的内容。更不能说:因为我准备的内容多,由于什么原因,压缩一下,已完成今天的课程。应该坦率而合理地结束一节课,未处理完的内容,在下节课按照预定思路展开。有时,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回顾上节课内容的方法。老师,应该作出求真求实的表率,不能给学生以敷衍、草率的印象。 遇到学生指出问题,或提出问题,而不掌握或熟悉,不要死要面子,要虚心听取,放下老师的架子,把握好共同学习的心态,与学生共同探讨,一起提高。 课堂上适当提问或创造互动的机会,可以提高大家的注意力,调节气氛。但问题或包袱要有质量,且需把握好时机。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频繁要求学生响应。这样一来,可能适得其反,置自己于尴尬境地。比如,大家本身很投入,却被频繁提出的问题打扰,反倒影响了他们的关注度。 当发现大家注意力有所分散时,不要试图用简单的提醒集中他们的精力。而应该用有意思,能够吊起他们胃口的内容去调整状态。比如:考研、就业、恋爱或当下流行的什么东西。总之,无伤大雅,不违背我党的基本原则的健康内容均可用以发挥,但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喧宾夺主,让学生觉得老师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上课前,要准备的工作,除了认真备课之外,还有些辅助条件。包括:水、手表、课件的备份。水,因为大声地讲课是非常消耗嗓子的,一定要保护好,尤其是年轻老师,紧张时,更会口干舌燥。手表,用以提醒自己不要压堂,控制好节奏。课件的备份,为了保证能够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应该至少携带量个课件载体。不要让自己的不小心或设备的原因,影响教学实施,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 不管工作多忙,应该在上课那天,尤其是课前,保证充分的休息,养足精神,安排好时间,从容地到达教室,自然地进入教学状态。切忌匆匆忙忙,气喘咻咻地投入课堂教学,无论自己还是学生,感觉都会相当不好。因为,没有良好的状态作为保障。 有些老师,尤其是我们工科的老师,不太注重个人的仪容。当然,这是个人的私事。但是,从教数年的经历让自己体会到,整洁的仪容对于学生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正面的引导。应该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形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知道每个细节都应该是被重视的。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反映,关注课堂上每个细微的变化,并应该不断分析和总结这些细节,在平时,仔细琢磨各种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的预案。对学生的各类反应能够有及时、积极、灵活、有趣的响应。要认真理解和掌握EYE CONTACT的方法。 课间,要和教室里各个角落的同学们交流。逐步把握不同特点的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意见。因为,不同的位置聚集着不同的学生。这个道理上过大学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上大学的时候总是坐在后面的,因为我不爱回答问题,不爱和老师离得太近,也不爱答疑。 备课时,不能捧着一本教材死扣,要搜集有特色的教材或著作,多读,多想,多分析。把好的思路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教案中,慢慢积累,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并鼓励学生学会使用参考书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被一本教材灌输。 现在PPT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它结合了口头和书面两种表达形式,替代了传统的现场板书,可以用灵活生动的方式表达更丰富的信息。但是,在教学中,如何用好这种多媒体形式,需要仔细琢磨和实践。这方面的讨论在很多关于多媒体教学的论文中可以找到。就我个人而言,有些体会。第一,制作PPT课件要精细,不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还要符合标准的文档格式习惯。注意字号、字体、行距、页边距、中英文符号、层次、主题等。第二,一定要记住,PPT是一种无尘的板书,不是教材。不要大段的文字扑面而来,会给听众带来莫名的压抑和紧迫感。并会让听众在注意力分配方面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看展示的大段文字,就会错过讲解。如果听讲解,就来不及看文字信息。总会感觉遗失了很多信息。PPT应该是提纲挈领地传达关键信息。并且应尽可能以图、表这些直观的方式表达信息。细节是需要通过现场的讲解扩展的。否则,教师或演讲者就没必要存在了。 课件是设计给同学们的,是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一定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如何表达才能够有助于问题的理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如果我是听众,我会对什么产生问题?会怎么理解?可能陷入什么误区? 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年轻老师由于有相对较好的英语基础,逐渐成为这方面工作的主力。但是一定要注意分析自己和学生的能力特点,采取循序渐进,适合现实情况的方式开展工作,并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切不可跟风,赶时髦,为了双语而双语。那样子,可能两败俱伤。 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是万万不应该的。不要把教学工作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或负担。否则,不管完成多少教学工作量,可能也不会达到让自己和学生满意的程度。但是,另一方面,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投机取巧。尤其是在教学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 最近一次更新2009年4月4日18:00。 未完,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个人分类: 交流|3447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不严,师之惰—为研究生们正名
刘全生 2008-8-27 11:49
科学网的一些博主和游客总是发文攻击现在的研究生,什么素质差了、肚子里货少了、责任心淡了、求知欲低了、主动性没了、功利心强了、手低眼高了等等诸多罪状大有罄竹难书之架势啊!而往往说这些话的还都是走过一遭研究生的呢!不知道这样的一种自欺、自嘲是不是意欲发泄自己的不幸和不满? 谁都是学生过来的,怎能责怪学生,又怎堪将上述罪状定性为学生的本质呢?如果学生都完美无缺了,那还需要他学什么生疏的?还需要老师、教师、教授和导师干什么呢?那些受教育不足的老师、教师,限于能力和氛围,给学生加些罪名,获得一点心理平衡尚可理解为一种减压,而堂堂教授导师们若也仅仅只会随之抱怨、埋怨,甚至骂街,就有点对不起您所受的教育和训练了吧? 学生也是人,一样米养百样人,学生有点缺点不足是有诸多原因的,大多都是因为之前的教育缺失所致,不知者不为过,因此就不必大加责难了吧。素质差、肚子里货少、责任心淡、求知欲低、主动性没、功利心强、手低眼高等等,大多是因为之前教育环境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老师知识面窄、认知极端,传授了一些不良习气给学生;比如学校硬件差,学生根本没机会参与试验,何来来则能战之的动手能力。因此,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各个都有问题,只是多少大小问题,完美点的和超差的绝对是正态分布两端的。既然你们招生设的一道道坎,这个学生能进来,那你就要接受这个现实吧!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责无旁贷之下,作为导师不能仅是抱怨和埋怨!如果说教授导师能站在比大学之前的老师教师更高的一个级别上,我认为最主要是前者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中多出了一部分,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仅仅抱怨埋怨那说明,你仅仅是老生常谈别人发现的问题,并未应用你所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贡献能量。 如果各个导师都能 像对待科研问题一样来对待自己的研究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那么不久的将来,走向社会的研究生毕业生,必然能重新赢回应有的社会声誉。精力、时间和能力都是借口,因为这也是导师的份内职责,只要你努力了,学生日后定会心怀感激地!
个人分类: 随感杂想|4920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