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项目验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煤-重油共气化制合成气技术”通过省工信厅鉴定
juniorzhu 2017-2-2 14:44
2016 年 12 月 23 日,西北化工研究院(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实施的 “ 煤 - 重油共气化制合成气技术 ”, 通过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技术研究工作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 认为 该技术通过多通道工艺烧嘴及煤浆、重油、氧气多物料安全联锁控制系统和气化运行过程控制技术的创新,将重油作为水煤浆共气化的原料,既实现了 DCC 装置副产劣质重油的无害化处理,又使其得到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具有较高针对性的适用新技术。同时,已实现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可为企业每年创造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技术和效益优势,一致认定该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煤 - 重油共气化制合成气技术属于行业原始创新,技术指标先进, 打破了单一水煤浆气化模式, 为能源化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国策,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1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纵向科研项目的结题困境
热度 8 Taylorwang 2016-1-19 08:04
做纵向科研项目,难的不是要取得什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须完成的科研任务,现在难的是如何报账,及为了验收而进行的财务审计。报账的麻烦,吐槽的人已很多了,而验收结题的财务审计,不会比报账轻松,有时被卡住就束手无策。我们就碰到了比较麻烦的为项目结题而进行的财务审计。 纵向科研项目的验收,从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方面来看,简单的做法就是对照项目的合同书进行审核。合同要求得到“新的技术工艺路线或技术方法”,这是不用看的,项目申请时这些所谓“新的工艺路线与技术方法”都已经有了。发表几篇论文,申请几个专利,对于一般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也是相当容易的。每年都要毕业研究生,他们没有论文等科研成果,就不可能毕业。一般在科研项目获得资助后,就会要求以后这段时间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都要标注上这些科研项目的批号。只是对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写论文的压力,往往有时不能完成项目申请时的论文指标,不过,若想验收,最多推迟半年,也可将这些指标补起来,除非那种在合同书上指标写得太高,而拿到钱后,将项目需要验收这件事根本忘记了;有些单位甚至拿到钱后根本什么都没有做,这种情况就麻烦了。我作为验收专家,就碰到过几起这样的例子。反正我们这些专家也不是白痴,对于已做了不少工作,但没有达到合同高指标的情况,有时也会通过,但对于什么都没有做,或用其它的项目成果来忽悠我们的,就不给予通过。 以前项目验收也需要财务审计,但相对比较容易,现在项目验收财务审计越来越麻烦了,麻烦的程度甚至超过做科研项目本身。最近我的一个项目验收就碰到这种特麻烦的事。 这是一项与广州某大型国资委下属的环保公司合作申请的科研项目,利用我们高校开发的技术,在这家环保公司下属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做一套废水处理的中试处理装置,收集中试数据,为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做前期的准备。项目总经费为 50 万,按合同书的要求,拨付给环保公司 30% 的合同经费 15 万。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科研项目,在签订纵向科研合同时,往往还有相关的配套资金要求。为了能拿到政府科研项目的资助,对配套资金的要求,也就有求必应地在项目合同书上签下来。以前的项目验收,只重点检查和审计政府下拨的科研基金的去向,但近年来,不仅要检查和审计政府下拨的科研基金的去向,还要检查配套的资金有没有到位,用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样相关的麻烦也就跟着来了。特别是有合作单位的项目,这财务审计不仅要审核我们自己的科研经费支出去向,还要审核合作单位在这个项目中的经费及配套基金的去向,只要有一块审核不通过,项目的验收就被卡住。 与我们合作的国有环保公司的几位主要负责人,我还都算认识,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与我谈技术与应用也能找到一些共同语言,为了项目与合作,甚至我也与他们中的几位一起吃过饭。但谁都想不到,在这次反腐风暴中,公司的第 1 、第 2 、第 3 、第 4 等主要负责人都被双规了。我与他们是“君子之交”,所以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讲完全没有影响也不是,至少以我为负责人的项目,验收就被卡住了。 半年前这个项目就到期了,在项目开始时,我就按合同书的要求,将应该支付给环保公司的费用拨付给了对方,同时,我们在现场做了比较大型的中试装置,按预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及申请专利成果等。就在要正式验收之前,对方公司的几位主要负责人,陆陆续续地牵涉到腐败案中。本来开项目验收会,聘请专家,支付专家费等,应是双方共同组织并支付相关的费用。但由于对方单位原来的主要负责人全部更换,他们做这项目验收的义务变得非常不积极,我又希望能很快将项目验收了,以便申请新的课题,所以,我们就在知会他们的情况下,基本上全部由我们操办,所有费用由我们支付,开了项目验收评审会。该项目获得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验收材料也全部由我们准备,有了项目验收评审会的结论,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再加上财务审计报告,就可以将验收材料上交而结题了。我们自己的财务审计报告很快就搞好了,请第三方进行财务审计,没有问题,可以通过,但对方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迟迟做不下来。我们天天催促对方,甚至答应由我们协助他们做这个财务审计,他们好不容易才将我们拨付给他们政府资助的 15 万去向和票据整理好,但另外的合同书上承诺的配套资金,就迟迟找不到证据,这样,他们公司那一块就迟迟地不能通过财务审计。只有我们的财务审计报告,没有他们的财务审计报告,这个项目也不能通过验收。 对方作为国资委控股的大公司,人人都不想多干一点份外的事,以防节外生枝产生麻烦。我们自己的财务审计报告早已做好,对方的财务审计我着急也没有用,我现在都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如何才能将这个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16684 次阅读|24 个评论
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承担主体有时可能更糟
热度 37 Taylorwang 2014-1-21 08:44
最近参加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一个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这个项目的负责承担单位是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环保仪表研发生产企业,公司研发生产了多种新型高科技的环境检测分析仪表,从而支撑了公司的高速发展,按公司介绍,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总产值达十亿元的大公司,并积极准备股票上市。 这是几年前申请的二个科技计划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省科技厅及当地政府资助总额达到 150 万元,项目要求采用申请的新技术来处理污水,且要求较高的配套资金,并承诺用新技术建设一个万吨级的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作为产学研的合作项目,技术来源于华中的一所大学,按产学研的合作要求,那所大学也分到了 30% 政府资助的研发经费。 项目验收不是项目鉴定,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所有的科技计划项目,都有项目合同书,只要拿出合同书的要求,一条条地对照,若全部满足了合同的要求,验收通过。若大部分都满足要求,但一些技术指标不满足,而另一些指标又超过合同的要求,将情况讲清楚,一般也能通过。若原来合同要求的指标太高,且资助的钱很少,虽然有些指标没有达到合同的要求,正常也给过了。如只申请到 10 万元资助,合同书要求 3 篇 SCI 论文,或 3 个以上的专利,若能有 1-2 篇 SCI 论文,再加 2 个发明专利,也应让其过了。总结的时候会讲,项目申请人写合同书的经验不足,合同书的验收标准要切合实际,不要写那么高,写得太高,将来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这次项目验收,因有二个纵向项目同时验收,且总资助金额高达 150 万元,厚厚的验收报告书放在大家的面前。但翻开验收报告书,我就暗自庆幸没有做这个项目验收的专家组组长。厚厚的验收报告书,有不少部分相当于公司的广告。与项目相关的核心内容并不多。再按合同书的验收要求检查项目成果。要求发表国内论文 8 篇,报告书的后面也附了 8 篇论文,但这 8 篇论文的题目与内容都与申请的项目相差甚远。论文都是高校的,论文的作者几乎与项目的申请人无关,没有一位作者是项目申请公司的。更麻烦的是, 所有这些论文,都没有标注是验收项目资助的,标注的都是其它与验收项目无关的一些纵向研究课题,按要求,这 8 篇论文,没有一篇能算项目的论文。 另外一个问题更麻烦,项目要求必须有一个万吨级的采用新技术的示范工程,申请单位讲这个示范工程不在本市,在另外一个城市,因距离太远,就没有办法去现场察看了,但他们准备了那个示范工程的录相。我们看了录相,大家都哭笑不得。从项目的规模来看,那工程应有万吨级的废水处理能力。但合同要求是采用申请的新工艺建设的示范工程,而那个污水处理工程是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只要是搞水处理工程的环保工程师,且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我问他们,先不谈万吨级的大项目,有没有小一点的用这个新工艺的处理工程,或中试系统。验收单位也知道是不容易蒙混过关的,就回答讲本来准备在附近的某乡镇,拟用新工艺做一个每天处理千吨级的示范工程,但因为采用新工艺,与乡镇方面的沟通也没有做好,就没有能实施。而这个万吨级的废水处理厂,确实是合作的大学设计的,工程的总投资也真的有几千万元,能满足项目资助的配套资金的要求,只是没有采用项目申请的新工艺,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资助 150 万元,二个方面的重大验收指标几乎都没有达到,专家组讨论,结论是一致的,这项目是没办法验收的。最后的结论讲得客气一点,“等验收材料补齐以后,重新组织验收”。在与项目验收单位宣读验收意见时,他们提出,将结论改为“等验收材料补齐以后,进行验收”。我想,就是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一个公司能发展那么快,人脉资源一定是很强的,这次验收不通过,不要一棍子打死,下次不找我们这些专家,也许他们能找到其他变通的方法。 老实说,我也做了许多次的项目验收专家,但这一次的项目验收,我的感觉是最离谱的一次。看到一个装修得那么漂亮,墙上挂满领导视察的照片,产值那么高、也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的所谓高科技环保公司,纵向项目做得那么差,真是难以想象。 这个典型事例说明:目前纵向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效差,要改变这种状况, 通过将纵向项目的承担主体更改为企业,若没有其它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可能这些科技计划项目做得更糟。 对于这些能高速增长的科技企业,企业领导的运作能力可能比高校与科研院所要强得多,动用的社会资源能力也更强。 目前好像有一个观点,纵向经费是国家无偿提供的钱,不拿白不拿, 一旦让这些企业为主体申请这些纵向经费,他们为了拿到这些钱,申请时是不考虑将来如何完成这些项目的。拿到了这些钱,对大企业来讲,相对来说也是一笔小数目,他们也不可能花精力去做,有些更恶劣的情况就是根本不去做,直到验收的时间到了,才开始考虑采用什么变通的方法来通过验收。而产学研项目处于配角地位的高校,分到了部分研究经费,也不把它当成自己的研究项目。在这个 150 万元的资助课题中,几乎看不到企业与高校为完成这个项目所付出的努力。 若这个企业,申请的项目是与公司的产品相关,如某种新的检测仪器的开发,应是合适的,也容易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并能顺利通过验收。但他们申请了一项废水处理工艺的推广,为了多申请经费,还提出做一个万吨级的示范工程。这个项目申请的合同就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应用过程,是一个比较长的从小试到中试,从小工程项目,到大工程项目的过程。没有一个单位的领导愿意让自己万吨级的水处理大项目作为做实验的“小白鼠”,要想做万吨级的项目,必须先有几百吨的项目,然后千吨级,最后才能做到万吨级以上的项目。 另外,当发现申请的项目不合适时,也没有一个相应的退出机制。一般来讲,钱已拨下去了,再叫他们吐出来,那是很困难的,但若项目开始只拨 50% ,项目完成验收后,再给另外 50% ,要比现在这样做要好得多。因为对于科技计划或科技推广项目,它不是自然科学基金,应 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若真的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即使没有政府的资助,企业都要做的,故承担一定的研发风险是应该的。 科技计划或科技推广项目成功后,再获得另外的 50% ,作为项目的奖励。项目不成功,另外的 50% 就不用再给了,这样也可以资助更多的项目,鼓励更多的项目获得成功。
9855 次阅读|80 个评论
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验收的体会
xcl2822 2010-5-7 20:31
肖长来,环境与资源学院,2010-5-7 4月30日参加了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结题评审工作。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1. 本科生创新计划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科技活动,值得加大力度持续推广; 2. 多数学生对项目进行了认真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3.个别项目组对项目计划不够重视,开展工作不够认真深入,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有关措施建议: 1. 教师应积极指导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并指导项目顺利完成,以此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 2. 项目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实物模型、发表论文、专利、结题报告等,但是计划时不宜过多、过高。 3. 项目立项后,学校和学院每学期检查一次项目的进展情况,指导教师进行项目全过程的检查、督促,避免立项后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4. 项目结题报告建议严格采用吉林大学学报(按学部)的格式要求进行编写,字数3000~5000字。 5. 提出申请并获得立项后不开展工作的,对指导教师和提出申请的学生应有相应的约束。
个人分类: 教学实践|4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