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八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荆轲的背后是阴谋——【科学八卦】指南针裸奔之四
sheep021 2010-2-1 14:08
【科学八卦】特别声明 :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切莫对号入座。 . 斩下美女双手,为搏壮士一笑。 一文中提到了荆轲与燕太子丹之间的恐怖事迹: 奉金掷蛙,脍千里马肝,斩美人手诸事,实属惊世骇俗之举。万事皆有因果,惊世骇俗之举的背后,必然藏着惊世骇俗之因。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燕太子丹想让荆轲帮他的国家办一件惊天大事——刺杀秦王,终极目标则是借机削弱秦国,甚至灭掉秦国,除掉燕国的心腹大患。 荆轲虽然死了,但一个荆轲死去了,千千万万个荆轲站出来了。荆轲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的代名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业,其背后往往都有着不可告人的惊天大谋! 这个大阴谋是什么呢?我们暂且不去管它,因为历史证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靠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是成不了大事的,反而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燕国就是一个例子,没有荆轲刺秦,燕国可能还能多存在几年,即是被灭掉也会少死 N 多人。 我担心的倒是荆轲之流的个人安危。 虽然,荆轲之类的现代精英们也被雇主奉为座上宾:整天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花天酒地,自已所为(至于是否也有 斩下美女双手,为搏壮士一笑 的事情,就不可得而知了) ,而且家业基本上都在西方,特别是某超。但人已经成为人家的工具——狗。让它咬就得咬,不咬就没收财产。这是现代荆轲们的实质,也是它们的悲哀之处。这与荆轲的下场是一样的,可能更惨。 因为,由于秦国被历史定位为“强秦”,所以,荆轲之死,尚能赚到一顶“勇士”的桂冠,甚至还能招惹文人墨客们感叹几句。现代荆轲们还能这么幸运吗?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多看贼挨打,别看贼吃饭”,深感言简意深。 如果可能,本博真想友情提示一下荆轲壮士: 迷途未远,回头是岸;撞到南墙,后悔已晚。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2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乘船,鸭裸泳——【科学八卦】指南针裸奔之三
sheep021 2010-1-31 16:25
俗话说:“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世间本来没有了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有人偏偏想让小鸡尿尿,偏偏认为只有自己走的才是正道,谁走的路与他不一致,就会被打成“伪科学”,轻则“科学”发展之,重则取消之。我就听说一个八卦新闻:鸡乘船,鸭裸泳。 一天, 鸡和鸭一起去赶集,一路上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路遇一河,河水较深,但没有桥。鸡一看这架势,立马翻看科学宝典,宝典曰:“渡河方法有二:乘船或架桥”。于是去寻找舟楫或桥,以便安全渡河。鸭子呢,不管三七二十一,扑腾一声跳下河,扑扑腾腾,一会儿就游到河对岸了。 鸡一看,大骂道:你这只不知死活的鸭子,过河竟然不找舟楫、不架桥,居然裸泳。 本鸡调查发现,有号称 “天生会裸泳”的鸭子的游泳技术, 甚至迄今连基础研究都还没有完成。至少,以游泳科学的要求之下,你们这类所谓的“裸泳”还远远不能达到进入新方法审批程序所需要的标准。 此前,有人认为“鸭子裸泳不应该接受科学的标准”,因为“鸭子有自己的体系”;另一些人则认为“鸭子是不敢接受科学的检验”,因为“鸭子经受不了客观标准的检验”。现在,鸭子终究开始接受科学的检验;然而,执行者却不遵循科学的规范。 是这些执行者的科学素养太低所致,还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所致?鸭子裸泳研究的这种“特色”,根源在于传统文化的惯性,还是在于管理体制的纵容?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3206 次阅读|4 个评论
母猴知道了什么?——【科学八卦】指南针裸奔之一
sheep021 2010-1-31 12:05
按:我曾经认为,娱乐圈是最能出八卦新闻的地方,现在才知道,娱乐圈的八卦新闻才哪跟哪啊,有个地方的八卦新闻更八卦,竟然指南针都会裸奔。呵呵,幸甚,幸甚!前几天,陈儒军老师为了提醒老曹,要整八篇大作,而且还要慢慢发表,温水煮青蛙,实属妙计。干脆,俺也来八篇八卦新闻吧。今天第一篇就来篇大的,八卦一下咱们的老祖宗神农氏吧。 古代繪畫中的神農氏嘗百草 神农氏是继 伏羲 以后,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赤帝 、烈 ( 厉 ) 山氏。与黄帝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之说即由此而来。 今天,就讲一个关于神农的八卦。 一天,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路见一溪,溪水清澈,随下水洗澡,林间一公猴,见样学样,也下水洗澡。岸上一母猴见之,凝视良久,忽然顿悟,在岸上一边上蹿下跳,一边大叫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神农氏整天在深山里转悠,啥动物野兽没见过?所以,一只猴子与之一同洗澡,他一点也不奇怪,倒是被突然发出的尖叫声吓了一跳,一看是只母猴,就问道:“你知道了什么?” 母猴兴高采烈地说:“我知道人与猴子的区别了!” “人与猴子有什么区别?” 神农氏漫不经心地问。 “猴子的尾巴长在后面,人的尾巴长在前面,而且还很短,很不科学嘛!”母猴答道。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4091 次阅读|3 个评论
明星的“八卦”与科学家的“轶事”
boxcar 2010-1-21 19:58
吕 喆 据说,史上最牛的科学家之一牛顿牛爵士虽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却并没有被苹果砸中脑袋,那个著名的故事其实是他亲自加工过的【1】。咱就从这个苹果砸牛顿脑袋的轶事说起。 教师或者学者提起科学家的名字时可能跟着就是干巴巴的牛顿第二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薛定谔方程卡诺定理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这些定律、方程、定理、理论等等非常学术气的东西。这些知识上过理工科大学的人都学过,但却未必记得住。就像我们大家都看过一场场电影或一个个电视剧,除了个别主角明星的经典桥段,很少有人能记得准剧情、也很难记得住里面所有的演员及其扮演角色的名字。科学家要想成为世界上尽人皆知(不仅限于学术界)的著名科学家,非得有点儿轶事不可。 其实,很多关于科学家的轶事(逸事)或者说故事的流传很广,大家提起他们时总能津津乐道。例如,我们大家都对瓦特呆看开水壶、牛顿被苹果打中头、伽利略上比萨斜塔扔铁球、爱因斯坦的小凳子模型越做越好等故事耳熟能详,因为这些故事有的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有的频繁出现在人物传记、各种文摘报刊之上,正是这些半真半假、亦真亦幻的传奇故事让我们记住了科学家,甚至有时也帮我们记住了一点儿科学原理,虽然这种记忆不够准确,也算聊胜于无了。这些有轶事趣闻的科学家,因为这些故事而在公众赢得了名望和人气,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这就如同现如今的娱乐圈里面的大腕明星们,我们或许通过一两部艺术作品记住了一个明星的名字、经典造型或台词,但这些要想长期记忆却很难,因为娱乐圈里有一个连没出道儿的丫蛋儿都知道的规则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在了沙滩上【2】,在新人辈出、新作频现的时代里,明星要不保持足够的出镜率,很快会被人淡忘。出镜(上电影、电视和舞台等)的机会其实比较有限,而且未必所有人都会去关注,还有没有高招?有,可以借助狗仔队整八卦消息、弄绯闻!于是,我们每天都能在各种网站、报刊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八卦新闻(具体例子我就不举了),很多明星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保鲜,很多急于成为明星的新秀利用一些精心策划的事件、借助大胆出位的举动把有限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总之,他们所作的这一切皆为名和随后而来的利。 科学家如果想要著名,也得抽空搞点儿轶事传奇。这不,据说牛顿就把在自己眼前不远处落下、砸向地面的那个苹果加工到了自己的脑袋上,然后捂着脑袋说: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到地上呢?接着就通过一番思考,直接给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其实这是瞎掰!试想,如果苹果真砸在他后脑勺上,有多疼、会不会把未来的牛爵士砸晕先不说(估计不会,那时候苹果的品种不行,也没上化肥,所以个头肯定不大),首先他就不能判定清楚这个苹果是从树上掉下来的还是那个顽皮的孩子抛过来的;其次也不会直接得出垂直落下的结论,因为这是感受到了苹果下落的后果而不是观察苹果飞落的轨迹。所以,更靠谱的说法是当时他正在沉思,而一个苹果刚好落下。于是他想,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到地上呢?【1】这个苹果在他附近不远处落下,他看到了苹果运动的轨迹。如果牛顿就这么说大实话,那么传奇色彩就没了,他牛顿也就不够神了。你想啊,人这一辈子,都有机会看到过苹果、鸭梨、松果、瓦片等从空中垂直落下,是不是都有机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行,一定得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牛顿)也,必先闹其鼠疫于剑桥而使牛顿上山下乡避祸、饿其肚皮于苹果树下、然后砸其头以苹果,遂苦思冥想其理,方得万有引力之定律,换句熟话(老百姓都熟悉的)说,就是天上掉馅饼落到人家牛顿嘴里了,别人眼馋也吃不到。(哎呀妈呀!)牛顿神话从此诞生了!许多年以后,福大命大造化大的牛哥念及此事,或许还在九泉之下微笑地念叨着:不要迷恋哥,哥也只是个传说。 从考证科学史的角度讲,这次算是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借着这个事件的话头,大家可以重新对伟大的、著名的科学家牛顿爵士的学问和人品做一次NM开的评论(N+M=10,例如三七开、四六开)。说老实话,牛顿编这么个故事忽悠后来的有志科学青年们不太厚道,惹得大家没事儿老绕着苹果园里面的树转悠等着苹果砸脑袋启发灵感,弄得看园子的老大爷都挺紧张。但这种故事我们也就姑妄听之,倒也无须深信不疑,我们更需要注意它的启示作用而不是它的细节。这个苹果的故事 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注意观察你周围的现象,哪怕这些现象是司空见惯的;要善于思考,这种思考首先可以帮你理解身边的现象,如果你的物理和数学够好,完全可以把一些现象抽象出物理模型和数学表达公式,能做到这一步,恭喜你,你也初步具备了科学发现的能力甚至当科学家的潜力 。 我们可以说,就如明星需要八卦消息一样,科学家也需要些轶事,轶事可以让普罗大众记住科学家的名字,记住科学家的一些事迹,这也算是一种有望成功的科学普及,普通人甚至还可以从科学家的传奇故事中感悟一下科学发现的过程。但是,这些轶事应该尽可能地真实,否则,无论是科学家本人亲自加工过的,还是旁人帮闲杜撰出来的,都会因为真相被发掘而产生不好的影响。实际上,科学史的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发掘,总结出以往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而这些才是有志于科学研究者最该学习的借鉴的。 ~~~~~~~~~~~~~~~~~~~~~~~~~~~~~ 后记: 本人很敬重那些著名的科学家,也比较喜欢他们的传记和故事,更坚信广大人民群众的求知欲和判别能力,写此博文纯属调侃,希望活跃气氛,顺带着寓教于乐。 本文于1月22日早晨作了若干修改,特别感谢吴中祥老师的评论。 ~~~~~~~~~~~~~~~~~~~~~~~~~~~~~ 参考: 【1】吴中祥: 牛顿亲自加工的轶事证实了牛顿与苹果的传奇故事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870 【2】赵本山,小沈阳,丫蛋,毕福剑:《不差钱》(2009年CCTV春晚小品)
个人分类: 科研|8420 次阅读|8 个评论
羲皇故里——伏羲庙影像
sstone2009 2009-10-11 21:05
【伏羲庙的伏羲像】
个人分类: 山水印象|8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迷航在幻想的光影间
songshuhui 2009-9-11 13:03
赵洋 发表于 2009-08-28 11:48 好莱坞电影《星际迷航》( Star Trek )前些天在影院热映。这部从1966年开始播出的荧屏/银幕常青树已经发展成包含六代电视电视剧(共计726集)、十一部电影、上百部小说、众多的电脑和电视游戏的科学幻想系列。其间演绎了空间横亘几万光年,时间纵横五百年的人类太空征服史。这个庞大的故事体系征服了几代人,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了宇航员。他们津津乐道于片中出现的未来科技是多么逼真可行,仿佛未来历历在目。 真是这样吗? 虽然许多在《星际迷航》中首次出现的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如:翻盖式手机、通讯徽章、皮下注射器、机械臂激光手术刀等,但下面这些技术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因为它们不是违反物理定律,就是超越了自然的极限。其实不仅是这部影片,在很多影视或文学作品中,都有类似的硬伤。 瞬间转移的无用性 上世纪60年代吉恩罗登伯里创造《星际迷航》电视剧时曾经考虑:从行星轨道降落到行星上,如果乘坐飞船着陆,会占用电视剧中太多的时间,我们必须想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想到一种把人分解后再组合的方法,即瞬间转移,这个过程在片中只需要5秒钟。瞬间转移技术如果真正出现,将堪称交通工具的革命。想象一下,在磁悬浮和喷气机的时代,谁还会选择坐马车长途旅行呢?同样,如果未来真有瞬间转移系统,那些宇航员为什么还要费力乘飞船上太空呢?瞬间转移到另一个星球不就万事大吉了么? 其实,瞬间转移系统真正挑战的是宇宙的极限。瞬间转移的科学性并没有错,1997年奥地利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实现光子的瞬间移动。但有灵魂的人不比无生命的光子。如果转移一个人,务必要保证组成人体的每个部分都在正确的位置上。在物理学家看来,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转移海量的原子当然,每个粒子都要在合适的位置上。不幸的是,构成一个人的原子数高达10 28 个。为了保证传输过去还是本人,必须预先测定每个原子所在的位置每个原子至少需要三个坐标还要知道电子占有的能量位、原子之间的结合强度和分子的运动状态等附加信息。这样算来,存储所有这些信息每个原子约需要1千字节。一个人的信息量就是10 28 千字节。为了对这个天文数字有些感性认识,我们用天文单位来衡量它:如果把这些信息储存进普通的500G台式机硬盘,再把这些硬盘一块一块摞起来,我们将看到一条长达70光年的硬盘长城相当于地球到织女星距离的三倍。编剧可能忘记在企业号上开辟专门的舱室装载这些硬盘了。 好吧,我们假设摩尔定律(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一直在发挥作用,未来电脑的存储器已经可以轻松存入这么些信息,但把船员转移回飞船还是有可能发生毁灭性的爆炸。原来空无一物的转移室瞬间多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必然要排开它占有空间原有的空气,这就形成了可怕的冲击波。之所以说可怕,是因为普通炸药的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一般在2000m/s~9000m/s之间。而瞬间出现的物体排开空气的速度将是无穷大!由于反应速度太快,瞬间释放出的能量来不及散失而高度集中,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避免企业号内爆的唯一办法是实现将转移室抽成真空。而在影片中,那些用瞬间转移旅行的船员并没有穿宇航服。 其实,即便是不懂物理的观众也可以看出瞬间转移系统的破绽。如果真有这样的系统,在激战中为何不把炸弹直接转移到敌人的飞船中把敌舰炸毁呢?毕竟史巴克和其他舰长都曾利用瞬间转移深入敌巢。要么这是一个仁义的系统,只能传送非军用物品,要么它削弱了星际交战的激烈程度,编剧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金刚狼的排异反应 在影片《金刚狼》中,也有一个能瞬间转移的角色,他常常突然出现在对手背后,给他一记勾拳。根据上文提到的瞬间转移等于爆炸,他那记勾拳可以省了,单靠空气的冲击波足以制敌。 也许是漫画影片的缘故,《金刚狼》中超出科学常识的地方数不胜数,单是男主角的存在就是一个天大的失误。 19世纪幼年金刚狼手背上的骨刺也许可以勉强用骨质增生来解释,20世纪的金刚狼经历了金属化改造还能存活就太匪夷所思了。要知道使用地球上的金属作为骨骼都容易引发排异反应,何况是未知的外星金属。而且,金属单质都是元素,未知的金属一定是未知元素,只能在元素周期表的后排寻找。那些元素不是放射性极强就是半衰期极短,可能咻地一下衰变为其它元素了。编剧实在是弄巧成拙,给金刚不坏的男主角安排了这样一副短命的骨头。 就算这利爪是某种合金吧,记忆合金是合理的解释。记忆合金制成的物品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形状。也就是说金刚狼临敌一怒,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原来像发条一样蜷缩在手背、手臂上的金属条一下绷直了。完全符合剧情。但天气热了怎么办?手中的咖啡太烫呢?实在不保险。 另外,在影片中,改造骨骼的过程几分钟就完事了。这只能导致一个结果,即金刚狼从手术台下来后手无缚鸡之力。举重有个循序渐进的道理,运动员都会从较轻的杠铃练起。几分钟内把自己的全副骨骼换成了高密度的金属,体重增加了不少,肌肉哪里会适应得这样快?金刚狼合理的反应应该像刚从失重环境回到地球的宇航员一样浑身瘫软,而不是破墙而出,寻敌报仇。 肯定还有观众纳闷,金刚狼的利爪缩入手背后,将有一部分隐藏在前臂中,有这样三根无坚不摧的东西别着,他还怎么弯曲手腕呢?鉴于这个问题无需科学知识便可解答,在此就不讨论了。 钢铁侠的外衣 同样是漫画英雄,钢铁侠就要现实得多。他没有特异功能,单靠一颗原子能心脏(真不知他怎么屏蔽核辐射的)和全副盔甲战天斗地。自然界也有类似的例子,昆虫都有坚硬的盔甲,学名叫外骨骼,而且大多数昆虫的飞行能力都不差,当然它们用不着脚底喷火。 其实钢铁侠是目前最接近成熟的技术。无论是日本的工程师还是美国的军火专家都在研究人造外骨骼的可行性。日本人针对医护人员研制了机械服装,其实就是支撑四肢的架子,内置动力系统,可以帮助并不强壮的女护士搬动行动不便的病人。现在这套服装高1.6米,自重23千克,使用100伏特的电池供电。电池可以使用五小时。当然,穿着这么笨重的衣服行动一定快不了,而且初次使用者还要适应一阵,仿佛重新学步一般。 高科技的机械服装自然不同于踩高跷,在使用者抬腿之前,机械腿就知道主人要抬腿了,它会马上作出抬腿动作,使用者放松腿部,跟着它走就行。这是怎么做到的?原来,在机械肢体内与皮肤接触的地方安置了许多电极,可以感知人体的神经脉冲,并根据脉冲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是目前这项技术还不成熟,比如不易分辨踢腿与弯腿的区别。但这已经朝着钢铁侠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随着单兵装备越来越重,美国陆军也对这种人造外骨骼发生了兴趣。军方希望士兵穿着它举200磅的重物几百次都不会累。为了减重,盔甲是铝制的,未来还可能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对士兵来说,战场上灵活性更加重要,毕竟没有谁会愿意在枪林弹雨中慢吞吞地挪动脚步。为此军方科研人员的近期目标是让身着这种外骨骼的人能够轻松爬楼梯、下斜坡、乃至踢足球。 如此看来,钢铁侠的行头成为现实已经指日可待了,随着神经传感器技术愈发先进,机械能够更迅速地对主人的行动意图做出反应,铁手钢足也能如臂指使。除了要经常充电比较麻烦以外,一切都与漫画英雄很相似了。当然,还是不能喷火飞行。一来背着一大罐火箭燃料行动不便;二来脚底喷出熊熊火焰时,保持膝盖不弯实在很难。 人类中心主义的执迷 就智慧而言,人类是地球生命进化树的顶点,但其它方面就未必了。拿移动速度来说,人比不上体型相若的猎豹;以力量而言,人远远不如蚂蚁。然而在《终结者2018》或《变形金刚2》中,那些机器人都模仿人类的外表,有两手两脚,难怪终结者总被人类终结山寨货还能强过品牌机吗? 从根源上说,把机器人(其实叫智能机器更贴切,英文robot一词中并没有人的意思)想象成人类的样子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作怪。君不见各国神话中的神仙也往往有人的样子么,再有变化,也不过是人面蛇身(女娲)、或是兽首人身(埃及神),脱不开头、躯干、四肢的窠臼。人总是格外钟情于与自己相似的东西。 若从终结者系列电影的设定出发,那些机器人实在没有必要长成和人一样只要能有效终结人类即可,何必是人形。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相对于双足直立行走而言,四足乃至六足、八足行走更为稳定有效。如此看来,《变形金刚2》中颠覆性的形象大力神采取了伏地爬行的姿态行动,重心降低获得稳定,可谓无心插柳的符合科学之作。 再说经济性,身高增加一倍、体积和重量要增加三倍,随之而来的是灵敏度降低、能耗增加,显然不够经济。《终结者2018》里有一个黑铁塔似的收割者,专门抓俘人类,它的笨重在主人公与之周旋期间暴露无遗。为什么要把机器做这么大呢?进化史上最成功的动物都是那些体型微小、行动敏捷的,从蟑螂到老鼠无一例外,而巨大的腕龙和猛犸都容易灭绝。变形金刚们也有这个问题,仿佛不是两台庞大机器扭打做一团便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人类天生就对比自己形体大的东西有敬畏之心吧。孰不知,历来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不是那些大个猛兽、而是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病毒,只是微小的东西难以上像,人类便把恐惧与崇拜幻化做大型机器人,投射上大银幕上了。 过去的幻想部分地成为了今天的科学,今日的幻想未来未必不会变成现实。没有读者会深究《西游记》或《封神演义》中的种种奇妙法术是否现实,从书中得到欢乐就足够了。同样,我们大可不必对非科教片中的科学问题吹毛求疵,只要承认这些设定时间旅行、人造重力、制造黑洞、外星人也长着双手双脚等等是另一个宇宙中的家常便饭,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坐下来欣赏了。 本文发表于《周末画报》第551期
个人分类: 八卦|1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编辑时间”议八卦
黄安年 2009-5-26 09:27
总编辑时间议八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6 日发布 昨晚凤凰卫视的总编辑时间也谈起了八卦 , 先从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在 1962 年 6 月曾与一名 19 岁白宫见习生比尔兹利偷情长达 17 个月 , 现年 66 岁的她将出版自传,曝光她 45 年前与已故总统肯尼迪的这段婚外情 , 而在 2003 年作家达莱克出版的肯尼迪传记时,就披露了这件事 , 只是没有说出她的名字 , 现在她自己出来证实了。这两件事 , 事出有因 , 能否确认尚待各方资料佐证。肯尼迪和梦露有染已是公开的秘密 , 笔者在主编《当代美国十大奇案》(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中专门请电影评论家王素萍研究员撰写《好莱坞艳星猝死玛莉莲梦露的生前死后》一案,分段标题是 : 一 . 爆炸性新闻一代艳星香消玉殒;二 . 案情起波澜 诺古奇的报告惹风波;三 . 自杀与谋杀 公众官方各有说法;四 . 爱情如朝露 和棒球明星合与分;五 . 好梦难成真 与作家米勒的聚散;六 . 痴情反被误 与总统兄弟的隐情;七 . 案情有进展 20 年后再起波澜;八 . 意外的尾声 明星死于政治谋杀 ? 肯尼迪和克林顿一样属风流总统一类该无疑义。总编辑马上联系到现任总统奥巴马出身地之谜,接着转到奥巴马对于肯尼迪和林肯都十分崇敬,尤其是处处和林肯相比。 下面的话题却是打出肯尼迪和林肯惊人相似之处的画面[笔者《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比较研究?》(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1 日)中刊发了巧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真的的画面],令我不解的是 , 作为总编辑的评论却对这些图片作了确实不可思议的肯定评价,而没有正面阐述我们的媒体应该引导观众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比较观。 看来,我们的媒体迎合茶余饭后谈笑资料的心态是明显的 , 问题在于既然是总编辑时间 , 难道就该这样的导向么? 附报道 : 白宫前实习生称曾与前总统肯尼迪偷情 17 个月 2009 年 05 月 25 日 07:3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年轻时的白宫女实习生比尔兹利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 如今的比尔兹利 据香港《文汇报》 25 日报道,现年 66 岁的前白宫女见习生比尔兹利将出版自传,欲曝光她 45 年前与已故总统肯尼迪长达 17 个月的奸情。据悉,出版商愿意出近 100 万美元出版这本爆炸性自传。 2003 年作家达莱克出版的肯尼迪传记,首次披露肯尼迪在 1962 年 6 月曾与一名 19 岁白宫见习生发生婚外情。经过多番追查,外界终于找到在一家教堂工作的妇人比尔兹利,证实她就是书中称为高挑、纤瘦、美丽的见习生。巧合的是,她与肯尼迪夫人杰奎琳竟是同校师姊妹。 比尔兹利承认曾与肯尼迪发生性关系,当肯尼迪遇刺后,阿尔福德嫁给了一名叫做安东尼 ? 法尼斯托克的投资经理,然而两人的婚姻后来以离婚而告终,法尼斯托克已于 1993 年离开人世。如今阿尔福德和第二任丈夫理查德生活在一起。据悉,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阿尔福德对于她和肯尼迪的私情一直守口如瓶,都没有向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透露过一字半句。 比尔兹利透过经理人表示,出版自传是希望用自己的角度讲述这段往事。据报自传将分 3 章,包括进入白宫前、后,以及这段奸情如何影响她的一生,经理人称这亦是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25/content_11428901.htm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3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人都有八卦的潜质
cutefay 2009-3-12 20:08
这里讲的八卦,不是周易的八卦,而是八卦新闻的那个八卦。 有人说女人挺八卦的,我觉得其实男女都挺八卦的,或者说,只要是人,都很八卦。人们都有喜欢听一些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的欲望。只不过因为男女的兴趣点不同,所以对八卦的关注点不同而已,女人更关注生活的鸡毛蒜皮小事和情感,而男人关注的八卦新闻可能是包罗万象的。并且,因为如果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八卦,会影响自己额公众形象,所以很多人只好把自己八卦的潜质隐藏起来了,或者暗地里去了解一些八卦,自己心里清楚,但是不跟别人说。 八卦分为几个级别: level 1:无名小卒级别。对八卦新闻反应比较迟钝,平时不怎么关注一些事情,往往是别人都知道了自己才知道。 level 2:武林小将级别。自己不会主动去寻找八卦,但是会接受别人告诉自己的八卦。这种人属于普通水平的八卦,这样的人占的比例比较高。 level 3:小有名气级别。自己会主动问别人一些八卦,然后别人将自己发现的或者道听途说的八卦告诉自己。这样的人也很多,尤其是一堆女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可能会互相交流一些八卦新闻。 level 4:武林高手级别。有一双善于发现八卦的眼睛,洞察力比较强,能够从一个人的一些动作、表情、语言、文字等方面洞察到别人的八卦。 level 5:八仙类型。这类人对于某个圈子的八卦无事不知,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在他的了解和掌握之中。级别都成仙了,因为是八卦的仙人,所以就叫做八仙吧!我认识的一个人就是这种级别的,真是厉害。 八卦也是要讲究技巧和水平的。如果自己洞察到了八卦新闻,立刻四处传播的话,很容易引起当事人的反感。所以,如果洞察到了或者道听途说到了八卦,一般而言最好不要声张。尤其是感情方面的八卦,例如如果你察觉到了某男和某女好像对对方都有点意思,而如果你把此八卦大作宣传的话,结果两个人听到八卦,就不好意思再继续深入发展了。本来是一大好姻缘,就被八卦者给活活拆算了。但有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巧妙地对待自己知道的八卦,则可能还会有更好的效果。我认识的一个人,洞察力很强,他很容易从我们这个圈子中洞察到一些别人还没有察觉的八卦,例如某男想在追某女。这个时候,他私下里去跟某男谈话,告诉某男一些追某女的技巧,并且这些技巧不是那种很低级的追人的技巧,都是一些很高级的恋爱秘籍。某男听后大悦,就请此人好好地吃了一顿,在吃饭的时候又得到一些此人告知的恋爱秘籍。 总之,人生多知道一些八卦新闻,会让自己心情更好,但是对得知的八卦新闻最好不要四处传播和声张,八卦也是要有技巧性,有时候得知八卦之后跟八卦的某个当事人私下沟通,可能对他(她)有帮助。亲爱的读者,你是哪个八卦级别的呢?今天,你八卦了吗?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6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Happy Birthday Charlie (二)
eloa 2009-3-2 19:18
Fujia 发表于 2009-03-02 13:25 位于伦敦南肯辛顿区( South Kensington )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Natural history museum ),是世界三大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从 2008 年 11 月 14 日起 ,博物馆门口经常排着长队。人们等待着,去参观纪念达尔文的展览: Darwin , Big idea, Big exhibition. 此次展览展出了达尔文从小猎犬号航行( HMS Beagle )中带回的许多标本,吸引了许多人流连忘返。这个开始于 1831 年 12 月的航行,原本计划两年完成,实际却历时近 5 年。上船之前,查理还是一个懵懂的爱玩的神学毕业生,而 5 年后归来的他,已是一位行内小有名气的自然学者了。 圣诞节刚过了两天,达尔文便告别家人,在英国的普利茅斯港 (Plymouth) 上船。海洋以不可思议的丰富为达尔文展开,他体验着同时期人民难以体验得的自然世界,一切都使年轻的达尔文兴奋异常。虽然剧烈的晕船使达尔文的航行十分辛苦,他还是很乐观地给家人写信:船上的日子很好,想要的东西随手都能拿到。我很喜欢船上的生活,如果我不会晕船的话。 因着对晕船的厌恶,每次船队泊岸时,年轻的达尔文便迅速离开船队,进入从小热爱的山野里东游西荡。玩心未灭的他继续着大学时吃奇异动物的爱好。旅途中,他吃过犰狳、大蜥蜴、美洲狮、刺豚鼠、美洲鸵鸟、大海龟等。他在日记里写着:一只成年的犰狳不足以提供两个年轻男人像样的早饭与午饭。刺豚肉是最美味的大型啮齿动物。他曾由于对大海龟的好奇,试图像骑马一样骑在海龟背上,却由于很难掌握平衡而放弃。他也曾经为了耍酷,与南美当地的牛仔一起,使用一种流星锤似的工具,骑马追逐捕捉鸵鸟,却将流星锤绊住了自己的马脚摔将下来,遭到了牛仔们的嘲笑。 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对地质的爱好,让达尔文在山野里挖掘得许多化石。我不可思议地幸运地找到了这些化石骨头,我几乎可以完全肯定大部分化石都是最新发现。通过维多利亚时期大不列颠帝国发达的殖民事业与先进的航海技术,达尔文的化石源源不断地被送回到他的恩师兼挚友亨斯娄手中,并逐渐被展现于世人面前。 达尔文清楚记得,在阿根廷的阿尔塔角( Punta alta )发现的大型犰狳化石,使他发现其与现时犰狳的许多相似。他也发觉几乎所有化石里的动物都有相似的现代版本,而无一例外的,化石里的动物总是拥有比现代的对应动物大得多的体型。达尔文开始思考:是否动物们是从久远年代的巨大体型,变化成如今相对灵活娇小的形态? 在巴塔哥尼亚( Patagonia )地区,当地土著告诉达尔文,这里有一种比正常美洲鸵鸟稍小型的鸵鸟。达尔文持续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直到新年的第一天里,船队里的画家马腾( Conrad Martens )为大家射得一只鸵鸟作为新年晚餐。大家开始大快朵颐时,达尔文才发现这便是他一直孜孜寻觅的小型鸵鸟。此时的餐盘上,还剩小鸵鸟的脖子,头,腿,一只翅膀与大部分的羽毛。 一位有印第安人血统的土著告诉达尔文,小型鸵鸟只生存于南部地区,而较大体型的鸵鸟则大多生活在北边。在南北交接处,两种鸵鸟则共生并存。这个消息给达尔文以及后来的研究者古尔德( John Gould )带来了难题:如果所有动物的形貌都是完全适应当地的环境,那如何解释两种鸵鸟的分布与共存呢?达尔文开始意识到,也许生物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在智利时,达尔 文亲身经历了一场地震,看见了海贝遍布的海底陆地骤升。我相信一场地震对于岛屿体积的改变,超过百年时光的损耗。随后,他在安第斯山脉里找到海贝化石,在海滩上找到了大树的化石。他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因为海陆的变迁。 1835 年 9 月,船队到达了加拉戈帕斯群岛( Gal pagos Islands )。这个大平洋的群岛因给予日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以证据而名声大躁。这里的动物有着奇异的外观,比如有着蓝色脚掌的、以愚蠢的人命名的鲣鸟( Booby )与鲜红色的莎莉飞毛腿蟹( Sally lightfoot crab )。 2009 年它被列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加拉戈帕斯为古西班牙语马鞍之意,其名源自岛上特产的巨型海龟拥有马鞍一样的龟壳。 达尔文毫无疑问地迅速被这些巨型海龟所吸引。这些动物有着巨大的体型,有些巨大至需六到八人来抬离地面这里的居民说,他们可以从海龟的不同外观分辨出其来自各个不同的岛屿。海龟的相异不仅表现在体型,还在于其他的特征上。船长波特说,来自查尔斯岛与邻近胡得岛的海龟有西班牙马鞍形状的龟壳,前部较厚,而詹姆士岛的海龟壳较圆与黑,且烹调过的海龟肉更为甜美。 同样地,不同岛屿的知更鸟也各有细小区别,也并不同于南美大陆的知更鸟。这些新发现使得达尔文开始怀疑物种的稳定性。在他一年后写作的笔记里,他以此为例证,表示了对物种不可变论的怀疑,由此埋下了他日后发展物种演变与进化论学说的基础。 船队的继续航行,将达尔文带到了澳大利亚、科库斯岛( Cocos Island )、毛里求斯与南非的好望角,极度丰富了达尔文的自然观察与标本收集。由于接受得的临时任务,船队又回到了南美洲进行测量。此时的达尔文已然厌倦了海上航行,长期晕船的不适使其思家的情绪不断蔓延:这样曲折的行进道路十分痛苦。我厌恶及憎恨海洋,包括行驶其上的所有船只。 1835 年 10 月 2 日 ,船队终于回到英格兰的法尔茅斯 (Falmouth) 港口。在小猎犬号航行过程中,达尔文收集了 1529 个保存在酒精里的标本及 3907 个干标本,在船长弗里茨罗的帮助下,记下了 368 页动物学笔记、 1383 页地质学笔记和 77 页的日记。他在航行中一直寄回英国的各种化石与标本,已然在英国自然学界引起许多回响。 也许此次航行的最大的损失是,达尔文学生时代的女友已然嫁为人妇。虽然通过姐姐的来信,达尔文得知她的新婚丈夫对她并不友善,她经常向姐姐问起达尔文的现状。罗敷有夫,一切也都已经太晚了。 (图片均来自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页面)
个人分类: 生物|1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不要走偏了
buffer 2008-12-10 10:27
现在在其他网站上看到的八卦新闻,没想到也能在科学网上看到。 我个人觉得这里应该是个纯科学,纯教育,反映科学工作者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地方。 希望科学网能够坚持这样。 否则和其他网站没有两样了,仅仅是打着科学的旗号。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3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言论】有关Albert.Einstein
luohuiqian 2008-11-25 23:28
一次会议前,Plank遇到Einstein,于是问他现在在研究什么,Einstein说在弄广义相对论,Plank听后郑重地对他说:作为老朋友,我还是劝你别搞了。首先你不可能成功,再者即使你成功了,也没人会相信你的。 Einstein对婚姻的看法。一次有人看见Einstein在不停地挖烟斗,就问他是否喜欢抽烟,还是喜欢挖空烟斗然后装满烟丝,Einstein回答道:我本来想抽烟,但结果烟斗却总是让什么东西给堵住了,生活中的事情恐怕也是如此,特别是婚姻。 有位哲学家提出,Einstein的思想可能和康德思想有联系,Einstein回到道:关于康德的哲学,我相信,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他自己的康德为构建科学,任意的概念都是必要的。至于这些概念是先验给定的,还是任意约定的,我无话可说。 关于宗教,Einstein说:一个宗教者的虔诚,在于他从不怀疑那些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意义。照他看来,科学与宗教之间不可能存在正当的冲突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陈省身(Shiing-Shen Chern)在Princeton的Einstein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就广义相对论与微分几何发表演讲道:讲了一半自己不懂的题目,那感觉是很奇异的。而且,我马上发现他(Einstein)的问题极端困难,我也看到了数学与物理学的区别。 Einstein对统一场论的评论:怀疑论者会说:很可能,这个方程组从逻辑立场上看是合理的,但这并不证明他符合自然。你说对了,亲爱的怀疑论者,惟有经验能判定真理。 量子理论越成功,它越显得无聊。A.Einstein 1912 Sie haben sich heiss und innig geliebt 海伦.杜卡斯 要看到上帝的牌似乎很困难,但我一刻也不相信上帝会玩骰子,或者用精神感应之类的方法(像现在的量子理论说他做的那样)A.Einstein Einstein在索尔维会议致开幕词说道自己对量子论的理解:Jedois m'excuser de n'avior pas approfondi la mecanique des quanta,很抱歉,我没能足够深入地了解量子力学。 Einstein的生命结束于要求我们去实现他的综合。W.Pauli 我是怎样得到相对论的,这个问题从来就不好说。因为,存在着各种激发人类思想的隐藏的复杂性,而且它们起着大小不同的作用A.Einstein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3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八卦奇谈】“宠物人”
penrose 2008-11-24 21:50
(宠物人) 现在的社会,流行养宠物,从阿猫阿狗到毒蛇猛兽,千奇百怪,啥玩意都有。 现在的大学,也悄然流行起了宠物,这个宠物,却不是上面说的东西,而是活蹦乱跳的大活人。 养宠物养腻味了,干脆自己当了宠物,也好好体验一把被疼爱的感觉。 如果你在校园,看到一个大男孩牵着一个小女生的手招摇过来,千万不要误会他们是情侣,也不必惊讶,因为可能那个小女生就只是他的宠物。宠物和她主人的关系不是男女朋友关系,宠物可以不管主人的私生活,尽情享受宠物的快乐就满足了。但是作为主人,必须溺爱他自己的宠物,宠物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要面面关照备至不能疏忽,宠物也可以向主人撒娇,主人生气了也可以责骂宠物,而且,宠物和主人都可以有各自的男女朋友,一切只需要在领养时候签订好合约就可以了。 这真是新新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初次听到宠物人这么一回事之后,我感到异常惊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老的不成样子了,代沟居然如此严重!果然,世界是属于年青人的,我等已老,唯有看观纷纭世事的份儿了。后来与几个师妹聊起此事,她们居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种事情情有可原。她们嘲笑我的老土和陈腐,我只能无语。 后来细想,也的确如此。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年龄比较小,而且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还要小。当独自来到大学的时候,不适应成了必然。张口没有饭只有西北风,伸手没有衣只有冷空气。于是,暗暗叫苦不迭。这个时候,去甘心做一个宠物,得到主人的万般宠爱,也得来逍遥快乐自在洒脱。 大学生有很多形容词,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天之骄子,到而今的垮掉的一代、迷失的一代、颓废的一代,还有这个宠物一代,实在令人震惊之余充满深思。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带来的不只是满足,还有慵懒和颓废。现在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等等一干人等的溺爱下,除了懂得坐享其成还知道什么?电脑游戏的百般诱惑,空虚无聊的流行歌曲,烦躁不安的心境,严重妨碍了这一代的健康成长。在温室里娇嫩生长出来的苗苗,还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么?看看现在大学里发生的自杀事件就知道了,有多少人选择了逃避现实用死亡来解脱?因为面对现实,他们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现实,所以,死亡,成了唯一的选择。 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全怪家庭教育,毕竟这还是我们的社会造就的宠物。想想就心惊胆战,以后的大学校园,成了无形的大笼子,里面养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宠物猴子,校园外的人,你还忍心看下去么? 不能否认,我们的教育在教授课本知识之外,没有教我们生活。你也许在高中就学会了几个积分公式,但是你在校园里却学不到如何洗衣做饭,你或许知道玻尔爱因斯坦,但是你不知道火灾地震来了该咋办。我们总是说,在学校里不仅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学做事,可学校真的教过这些么?除了应付升学的考试,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在大学本科阶段,无非是为了混日子,混学位,在研究生阶段,更是管它做研究做学问是啥,只要发文章保毕业就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你敢放心用到工作岗位上去么?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一群宠物,他们只会把社会上仅剩的财富吃光喝光,然后等死。这岂不悲哀? 反思我们自己,如果不思进取,只知道原地踏步,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好,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也落后于社会了,也许那时我们自己,只有当宠物的份儿啦。 社会的进步是多方面的,物质财富只是一个小小的一方面,更多的是人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能但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不会落在那些孱弱的肩膀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主人。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信笔小文|3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卦奇谈】“宠物人”
luohuiqian 2008-11-24 21:48
(宠物人) 现在的社会,流行养宠物,从阿猫阿狗到毒蛇猛兽,千奇百怪,啥玩意都有。 现在的大学,也悄然流行起了宠物,这个宠物,却不是上面说的东西,而是活蹦乱跳的大活人。 养宠物养腻味了,干脆自己当了宠物,也好好体验一把被疼爱的感觉。 如果你在校园,看到一个大男孩牵着一个小女生的手招摇过来,千万不要误会他们是情侣,也不必惊讶,因为可能那个小女生就只是他的宠物。宠物和她主人的关系不是男女朋友关系,宠物可以不管主人的私生活,尽情享受宠物的快乐就满足了。但是作为主人,必须溺爱他自己的宠物,宠物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要面面关照备至不能疏忽,宠物也可以向主人撒娇,主人生气了也可以责骂宠物,而且,宠物和主人都可以有各自的男女朋友,一切只需要在领养时候签订好合约就可以了。 这真是新新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初次听到宠物人这么一回事之后,我感到异常惊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老的不成样子了,代沟居然如此严重!果然,世界是属于年青人的,我等已老,唯有看观纷纭世事的份儿了。后来与几个师妹聊起此事,她们居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种事情情有可原。她们嘲笑我的老土和陈腐,我只能无语。 后来细想,也的确如此。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年龄比较小,而且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还要小。当独自来到大学的时候,不适应成了必然。张口没有饭只有西北风,伸手没有衣只有冷空气。于是,暗暗叫苦不迭。这个时候,去甘心做一个宠物,得到主人的万般宠爱,也得来逍遥快乐自在洒脱。 大学生有很多形容词,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天之骄子,到而今的垮掉的一代、迷失的一代、颓废的一代,还有这个宠物一代,实在令人震惊之余充满深思。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带来的不只是满足,还有慵懒和颓废。现在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等等一干人等的溺爱下,除了懂得坐享其成还知道什么?电脑游戏的百般诱惑,空虚无聊的流行歌曲,烦躁不安的心境,严重妨碍了这一代的健康成长。在温室里娇嫩生长出来的苗苗,还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么?看看现在大学里发生的自杀事件就知道了,有多少人选择了逃避现实用死亡来解脱?因为面对现实,他们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现实,所以,死亡,成了唯一的选择。 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全怪家庭教育,毕竟这还是我们的社会造就的宠物。想想就心惊胆战,以后的大学校园,成了无形的大笼子,里面养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宠物猴子,校园外的人,你还忍心看下去么? 不能否认,我们的教育在教授课本知识之外,没有教我们生活。你也许在高中就学会了几个积分公式,但是你在校园里却学不到如何洗衣做饭,你或许知道玻尔爱因斯坦,但是你不知道火灾地震来了该咋办。我们总是说,在学校里不仅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学做事,可学校真的教过这些么?除了应付升学的考试,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在大学本科阶段,无非是为了混日子,混学位,在研究生阶段,更是管它做研究做学问是啥,只要发文章保毕业就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你敢放心用到工作岗位上去么?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一群宠物,他们只会把社会上仅剩的财富吃光喝光,然后等死。这岂不悲哀? 反思我们自己,如果不思进取,只知道原地踏步,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好,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也落后于社会了,也许那时我们自己,只有当宠物的份儿啦。 社会的进步是多方面的,物质财富只是一个小小的一方面,更多的是人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能但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不会落在那些孱弱的肩膀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主人。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七嘴八舌|15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看像你吗
李丕鹏 2008-11-9 18:37
看完东盟博览会,那位别人二十八年未见的大学老同学热情的带我们去看南宁另一个名胜新景青秀山。据说几年前这里还是很原著的山坡。 到达景区门前,我就被宏大的场面所震撼。一个城市里面有这样一个好去处,简直是太妙了。这几年多次到南宁公干,但都是匆匆来去,真未识南宁真面目阿 园内很多特别有意思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他们高兴的说三十年同学会放就在这里吧。 其中友好城市的城标雕塑更是让人喜爱。看看这海龟 十二生肖的雕塑更美妙,是大人和小孩争先拍照留念的好去处! 想来不少人很难熟记十二生肖顺序,其中我就是一个。背过好多次,但总是半途就不知所以然了。所以当我看到十二生肖雕塑时,就忍不住顺手记录了下来,以后再糊涂的话就来看看。 你看那个是你啊,像不像阁下?哈哈
个人分类: 杂谈|4352 次阅读|3 个评论
物理大牛的八卦(转载)
luohuiqian 2008-9-26 22:16
作者 plasma 物理大牛的八卦 1.本内容,纯属网络收集,道听途说,如有任何错误,本人概不负责 2.feymann那扯淡的直觉 他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装牛b,明明自己也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作出来的 非得装着一晚上想出来的,用来打击别人 不过他也碰上过对手,有次碰上个速算的大牛,从此他知道在某些人面前不能吹牛b 3.feymann这人表面上不在乎名声,实际上很虚荣 他有次跟个朋友参加聚会,他路上抱怨说自己为盛名所累,讨厌人围着,他朋友 安慰他说今天没有物理圈的,我不说,没人知道你得过nobel,于是他朋友很老实的 遵守诺言,可是宴会开到一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feymann是nobel了 他朋友很郁闷,找了个人一问,原来是feymann自己到处说的 典型的甲方乙方徐帆表演的那个明星的现场版 4.关键是feymann虽然的确不错,但是他自己吹再加上别人帮着吹,吹着吹着就真的 让人受不了了 比如那个所谓的拒领nobel奖 而且这个家伙明显的大嘴巴,作演讲不管对的错的一块儿来 他教学生算是nobel奖里面比较差得了(不知道算不算最差的),大概学生中的牛人 我知道的就一个bjoken 5.说一下schwinger 这个人是大大牛,属于早慧那种,据说他十五岁的时候混得不好,在纽约一个什么社区 大学混日子,但是有一天偶尔RABI和另一个牛牛在谈论一个量子电动力学的问题,这 时候schwinger插进来,这个少年尖锐的发言结束了这场争论,rabi爱才,特意托关系 把他招进的columbia,从此schwinger一帆风顺。。。。 schwinger大概对数学特别有偏好,做的文章很难看得懂,据说是在他做自己的第一次 场论报告的时候,除了bohr在那里点头同意,剩下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在那里说什么, 但是既然波尔点了头,大家就认为对了,紧接着feymann上去,也讲场论,讲自己的那 套,这下更糟,连bohr在内,没一个听懂的,bohr据说说了一句特尖刻的话你应该重 学量子力学 6.其实当时feymann得理论还是有人听懂了,一个是bethe,是他的同事,不断被他毒害 不懂也差不多了,另一个fermi,fermi以前从来没听过这个idea,但是fermi一下子就抓 住了本质 大牛啊 feymann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在物理上,比他聪明的同时代人有个schwinger,这位是 真的比他聪明,而且功力深厚,无论feymann怎么追,也追不上啊 引文 about schwinger, actually feynman envies him. feynman's mum always compare they two to stipulate feynman and feynman finds it hard to defend himself, hehe. 7.fermi真的是可以跟爱因斯坦,bohr比肩的大师,非但目光锐利,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而且思维敏捷,实验理论都是第一流大牛,还会教学生,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简直是 完美 我认为是最好的物理学家之一 关于场论,刚开始大家特别糊涂,自己算出来的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只知道算 然后feimi发了一片文章,结束了混乱。 另外说一句 杨振宁的博士导师不是fermi,他导师是TAYLOR,feimi的嫡传理论弟子是李政道 8.杨振宁说的,现代数学的书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看不下去的,另一种是看了一行看不下去的。 数学家想打人请便 9.科学家的人品问题,一直是一个忌讳的话题 丁肇中闹的最郁闷的一件事情大概是他怀疑自己组内有内奸,结果导致slac 的人关于j/\psi结果跟他一起发表,他认为是组内有人向slac透露了细节, 这件事情闹的极其不愉快,丁肇中后来一直在cern混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原因 10.吴健雄的事情也是得罪了合作者,当年宇称不守恒实验肯定能获诺贝尔奖的, 结果没有获得,这个是个很大的原因。 吴不懂低温,是跟标准局的几位低温大牛合作的,实验结果出 来以后,吴一个人写的文章,好像因此得罪了那几位。。。 吴健雄写文章压根没通知那三个,开会的时候别人都以为要讨论文章怎么写 结果吴健雄已经把文章拿出来让他们表态了 据说谈到排名的时候,吴叹了一口气,然后就.....排名第一了 11.大家现在都知道李杨闹翻了,其实何止他们一对儿闹翻了 weinberg 和格拉肖,两人高中同学,同在哈佛做教授,同时拿nobel物理奖,闹翻了 t'hooft and veltman,师生关系,闹翻了 veltman个人感觉不是很牛,但是几个学生都是大牛,奇怪 12.有些人的工作是由于数理功底扎实,水到渠成,他们从事的问题别人同样去做也可能成功 但是海森堡的研究就非常奇怪,比如他不会严格计算湍流,但是猜出了二维湍流解,最后 这个解被林家翘严格证明了,诺伊曼作数值计算也发现他是对的 量子力学的创立也是如此,谁也没想到他能够一开始就完全放弃轨道等经典概念,只从可 观测量出发建立量子力学 戈德史密特作过氦光谱的问题,他想用轨道自旋耦合解释,费尽力气也没找到答案,然后海森堡开始做,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可能与反对称波函数有关,结果作出了答案,这好像是反对称波函数的第一次应用 13.说道轨道自旋耦合,还有一个fermi的故事,Mayer,就是那个女物理学家,大牛(好像终生未婚?) 企图解释原子核的壳层模型,怎么都不成功,去问fermi,fermi问了一句,你考虑过自旋轨道耦合 没有? 于是她就成功了 ft fermi,一句话就能这么牛 14.说道自旋,讲讲自旋的故事 戈德史密特和另一个老大乌伦贝克当研究生的时候发了电子自旋的paper,他们拿给lorentz看,结果lorentz 当时就指出,这样电子表面速度大于光速,违反相对论,不可能 这两个人郁闷阿,赶紧去找自己的老板厄轮菲斯特,(爱因斯坦的好友,自杀了),结果老板告诉他们,文章xxxx了 还安慰他们,没关系,年轻人难免犯错 然后这两个幸运的家伙就因为这个错误发了一片可以说重要无比的文章 15.再说一个倒霉蛋,也跟电子自旋有关 kronig,最早提出电子自旋的概念,可是拿着论文去找pauli,被骂了一顿,因为pauli指出计算不符合相对论 于是他没敢发文章,对比下面两位,悲惨阿 16.戈德史密特和乌伦贝克两个人很郁闷,电子自旋这么重要,却没得nobel 这还不是最郁闷的 最郁闷的是nobel委员会和大众总觉得他们得过了,没想着再补发 17.pauli的刻薄在圈内无人能敌 海森堡得了nobel奖以后经常还被他骂的狗血喷头 不过pauli一生最遗憾,他是那个时代公认最聪明的物理学家,却没有做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他一生喜欢评论别人的东西,经常是一针见血,不过很可惜,他一生反对错了最重要的 两件事情,一个电子自旋,一个宇称不守恒 可能一个人过于敏锐了,对于一些违反常规的想法有一种本能的抵制 18.当博士当的最郁闷的莫过于海森堡 做实验答辩,结果委员会中有老师对他不满,差点没让毕业 坐理论,老板索菲莫,给了个做不出来的题目,湍流,差点不能完成任务 不过超人毕竟是超人,他在不知道怎么计算精确解的情况下,猜了一个近似解,毕业了 最后那个结果也被证明是正确的 19.说起来电子,想起了电子荷质比的测定,密里根油滴试验 现在都知道密里根的这个nobel是骗来的了 所以物理系曾经伪造数据的同学不必内疚,万一你给中国骗个nobel呢 20.其实nobel奖中很多人不会带学生 前面说过feymann是一个,爱因斯坦更是典型,好像一个好学生都没有, feymann自己也承认不是个好老师,因为他一见到问题就想自己做出来 爱因斯坦呢? 好像他习惯自己孤独的行走 也许是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方向太难,而且当时太偏,不愿意耽误学生 pauli有什么好学生吗? 海森堡? dirac? 好像都没有 dirac是个典型,讲课只顾自己,别人说没听懂,他就照刚才讲的原样重复 pauli ? 估计是对学生太凶了,曾经批评学生的论文, 连错误都算不上 21.不过pauli有一点比较好 他对每个人都很刻薄,不会因人而异 有次老爱作报告,做完了,pauli起立来了句,看来爱因斯坦不是很蠢 22.pauli大概天生不适合作实验 据说他出现在哪里,那里的实验室仪器就会有故障 有次,某个老大的实验室仪器突然失灵(忘了是谁了)。他们就开玩笑说,今儿pauli没来这地方啊 后来过了不久,pauli告诉他们,那天他乘坐的火车在那个时刻在他们的城市短暂停留了一下 23.杨振宁也是个例子 据说在实验室是不受欢迎的人 因为他走到哪里,仪器就坏到哪里 24.讲到实验物理,大家都知道运气是很重要的,往往只有一次机会 不过有的人运气着实不错,连着两次错过nobel奖,居然还能有第三次 约里奥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发现了新的中性射线,却没有意识到是 中子, 结果这个nobel奖被查德威克得了 第二次,他们发现了正电子的轨迹,不幸,又忽略了,于是nobel被安德森得了 最后一次,估计上帝他老人家已经愤怒了,给了个特别明显的,根本不能忽略的现象, 稳定的 人工放射性 这两人这次总算没忽略,拿了个nobel 上帝他老人家也够郁闷的,给居里家的人送礼都得送三次 25.冯。诺伊曼的聪明是出了名的 据说有一次,维纳(似乎是他)有个问题想了一个月,没想明白。正好诺伊曼喜欢在 研究院到处串门 这天跑到维纳那里去,维纳就跟他诉苦,诺伊曼问了一遍问题, 然后就开始站在窗户那里对着外面 发呆 过了半个小时,他给了维纳答案 我估计再有自信的人碰到这种人都会被郁闷死的 26.不过princeton高等研究院的诸位同仁比较有阿Q精神 他们是这么说的,:你看,琼尼的确不是凡人,但在同人们长期共同生活之 后,他也学会了怎样出色地去模仿世人。 恩,这个自我安慰的确不错 btw: 琼尼就是诺伊曼 27.R.P.Feynman: Physics is like sex: sure, it may give some practical results, but that's not why we do it. feynman说的这句话 xxxx right 哈哈 28.pauling的德语 pauling的德语到底有多差,我们不知道 不过有次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文章,然后用德语写了份报告,给了索莫菲。 索莫菲顺手扔到一边,让他用英文重写,叫另一个学生翻译成德文,然后 发表了 29.不知道应不应该强调,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与他的人品不相关 看三个nobel的例子 P.Lenard.1905年nobel,攻击爱因斯坦个人及其理论,手段恶劣 哈恩,1944化学奖 不过做的是物理,重核分裂,可惜绝口不提合作者 梅特纳,甚至虽然主要工作是梅特纳做的 添加一个stark,就是那个斯塔克效应,1919的nobel 这三个都跟纳粹关系不浅,其中lenard是希特勒的铁杆拥护者 要算上其他学科的,那人品不端的就更多le 30.关于民科 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哈,属于打击对象哈 neemann是以色列的外交武官,不过业余喜欢物理,他好像有一段闲着无聊, 然后问一个物理学家有什么可做的,然后那位告诉他说,基本粒子的分类 是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他去做了,得出了跟盖尔曼一样的重态方法,不同的是,他没得nobel奖 今天讲这个故事,我要说的是,我宁可错杀一千个民科,也不愿意垂首读一篇 民科的文章 不要拿我说的这个做例子反对我,因为neemann毕竟是受过正规科学训练的 他的研究也是专业人士指导的 31.讲讲夸克发现的历史 现在一提夸克,大家都知道是盖尔曼 其实夸克最早叫ace,是兹维格起的名字 兹维格比盖尔曼要早发明夸克理论,发展的也完整的多,写了特别详细的一片大文章 基本上除了动力学,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 可惜四处投稿悲剧,因为太超前了 可怜的他在cern待了老久,连个位置都找不到 这个故事说明,工作做得太好了,大家不一定认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下一个盖尔曼的故事 32.盖尔曼在兹维格后不久也得到了夸克理论 然后想发文章阿 可是他跟兹维格不一样,兹维格年轻啊,没被人欺负果阿,不知道厉害阿 盖尔曼可是知道圈内那帮老流氓打击新奇思想的力度, 盖尔曼老奸巨滑,写了一片奇短的文章,里面凡是关键的部分都说的含含糊糊, 模棱两可,比如分数电荷,1964年盖尔曼在《物理通讯》上的一篇论文中说: 将夸克看作是质量有限的物理粒子(而非无穷大质量极限的纯数学实体),而 推测它们的行为方式乃是一个玩笑在最高能量的加速器上寻找带有-1/3电荷或+2/3 电荷的稳定夸克,抑或是带有-2/3电荷或+1/3电荷或+4/3电荷的稳定的双夸 克态,将促使我们确信并不存在真正的夸克! 然后他又找了一份不是很牛的杂志,发了 可怜的兹维格,夸克理论都在圈内流传很久了,他的文章仍然到处悲剧 谁让他写的太详细了呢 33.还是关于可怜的兹维格的 他想在大学谋个职位,可惜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关于夸克理论的文章使他 在cern名声扫地,某位德高望重的理论物理老前辈评价说那文章纯属江湖 医生的手笔 恩 这位老前辈不知道是不是杨振宁,嘿嘿,听说他到现在还不承认quark理论 34.关于被人误导 Weisskopf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物理博士后,,因为他做的博士后时间长,出 的成果也特别的好,,好像就是刚开始找工作不是很顺利 不过他也有很郁闷的时候 有一次,他计算了量子电动力学的一个问题,然后得出了结果,不久,费曼和施温格 (maybe) 也对这个问题得到了他们的结果,不幸的是,费曼和施温格的结果一致,但 与Weisskopf的不一致 于是Weisskopf这篇文章没敢投 一年之后feymann和施温格发现是他们两个错了 像不像少数派报告 35.经过仔细的研究炸药奖历史,俺发现了一条很牛的规律 如果你是nobel牛人的儿子,那么有可能获得nobel,比如thomson父子 如果你不是他们的儿子,那么女儿也有可能,顺便带上女婿 不过这种可能太小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当牛人的弟子 当然你眼光得选好,爱因斯坦那种是不能跟的 比如当年从米国去罗马跟fermi的五个postdoc, bethe,Edward Teller, George Placzek, Felix Bloch, and Rudolf Peierls 这里面bethe 和 bloch是nobel,几率 40% fermi在芝加哥带的博士如下 George Farwell, Anderson, Wattenberg, Harold Agnew, Goeffrey Chew, Marvin Goldberger, Jack Steinberger, Owen Chamberlain, Richard Garwin, T. D. Lee, Uri Hasber-Schaum, Orear, John Rayn, Schluter, Rosenfeld, Horace Taft, and Jerome Friedman 其中四个是nobel,几率不到25%,但仍然惊人 比起买彩票,多大的几率阿 36.fermi有次在讨论班上讲群伦,他先讲了Abelian groups,然后是Burnside's theorem 然后是...讲了老半天,讲道了群的定义 然后学生就抱怨阿,说怎么讲的这么乱,fermi然后来了句:群论就是一堆定义的堆 砌而已 他讲课的顺序很简单,就是按照weyl的那本群论的index讲的,所以才会从a到g 37.fermi对物理学家有自己的分类办法 1。某些他认为自己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一点东西的(在50年代的芝加哥,这样的人 只有一个,盖尔曼 2。 有勇气反对他的人,(不幸的是,fermi通常认为自己是对的) 3. 能够几乎自动的接受他的想法的人,这种人可以做助手 38.据说海森堡给自己弄了个墓志铭,He lies somewhere here 直译就是 他在这里,且在别处 俺翻译水平不高,谁英语牛最好重新翻译 不过明白不确定原理的应该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39.波尔兹曼 是伟大的统计物理学家,他对现代的统计物理理论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其中 包括了俺一直不太懂得H定理,和谁都不会精确算得波尔兹曼方程,不过可 惜的是这些基石并不是那么牢靠 不幸的是他一生在与自己的学术对手作斗争,被迫不停的宣传原子论,更不 幸的是学术上的斗争竟然引入了人身攻击,攻击他的人就包括爱因斯坦很很 佩服的马赫 不幸的波尔兹曼最终死于自杀,更不幸的是他刚死,他的对手就都承认了原 子论。 伟大的波尔兹曼生前很少有支持者,年轻的planck是这少数支持派的一员, 但是可怜的planck,波尔兹曼压根看不起他,认为planck和自己不是一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张厚脸皮和一颗麻木的心对于科学工作者是多么重要啊 40.讲个波尔兹曼的八卦纪念一下他吧 波尔兹曼大约上课不喜欢往黑板上写东西,然后学生经常抱怨听不懂 然后学生complain阿,说老大,证明太难了,以后往黑板上写,别光讲, 我们记不住。波尔兹曼答应了 第二堂,他又在课上开始滔滔不绝,从a变换到b,b到c...最后总结说, 大家看这个东西如此简单,就跟1+1=2一样 然后他突然想起对学生的承诺,于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 了1+1=2 41.今天讲讲实验物理学家是怎么骗钱的 1969年,Robert Wilson, fermi lab的第一任老大,被要求向 国会报告fermilab在增强国防中的作用 wilson是这样描述的,我们的实验将给国家带来荣誉,但不可能对 国防有任何的直接益处,不过我们有一点可以明确,建造fermilab将 使的这个国家更值得保卫 原文是 except to help make it worth defending 42.多普勒是怎么验证多普勒效应的 恩,大家都知道,限于当时的条件,多普勒同学不可能像我们 一样运用计算机阿什么的记录下波形文件,然后比较频率 那他怎么办呢 他请了一帮吹小号的坐在火车拉的平板车上,然后请了一帮能听出绝对音高的 音乐家坐在铁轨旁,让那帮音乐家用他们的耳朵记录下火车靠近和离开的时候 的声音 多普勒公式就是这么验证的 实验大牛啊 43.就俺所知道的,大概很少有物理学学家不鄙视哲学家的,虽然ph.D的意思 是哲学博士 feynman同学大概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有次给朋友写信说到最近一切都好,就是 我儿子让我担心,他居然想当个xxxx哲学家 44.说起来哲学家,就能联系到宗教 上次我看到教皇对霍金弯腰的那条消息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伽利略在 宗教审判所认罪的时候的私语,但它(地球)的确是在转动阿 爱因斯坦文章中经常提到上帝,这使得宗教人士颇为兴奋,甚至到今天, 国外的基督教徒经常拿这个做理由劝学自然科学的信教 本来嘛,你们老大都信这个 可惜爱因斯坦早就驳斥过这种说法,他宣称,他所信仰的,是斯宾诺萨的 那个上帝,即自然 45.据说有个传说是有人问爱丁顿,说当世只有三个人懂得相对论,爱因斯坦是一个, 您是一个 爱丁顿沉默了半天,那人说您不必如此谦虚吧 爱丁顿说,我再想那第三个人是谁。 这个故事真实性不可考,不过下面的应该是真实的 当年普朗克劝爱因斯坦去柏林,爱因斯坦推辞说,相对论不算什么,郎之万 说全世界也就12个人懂 普朗克回答道可是这12个人至少有八个在柏林 可见当时德国物理学研究之强 BTW 爱丁顿当年做验证爱因斯坦关于光在引力场偏转的实验,误差跟结果一样大, 但是还是发生了 可见有时候实验误差100%也没有关系 46.物理学家的良心 奥本海默对自己造出来原子弹极为后悔 据说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说,我双手沾满了鲜血 气的杜鲁门破口大骂,甚至说是我下令投的,跟他有什么关系 俺支持杜鲁门 47.美国人很喜欢吹捧费曼的聪明,甚至有本关于他的传记,名字直接就叫 genius 俺很不爽阿,这就是genius了,小爱怎么办啊 后来看到pais写小爱的book了, 名字就叫 subtle is the lord 一语双关,牛啊 48.有人说俺对feynman不公平 俺其实还是很佩服feynman的 俺天天算得就是他画的那些鬼图,算到吐血,不佩服都不行 这段要讲的是feynman泡妞的本事,这项技能在物理学界大概feynman是老大了 feynman年轻的时候在cornell当教授,经常跑到舞会去跟女学生跳舞,聊天, 然后每次他自我介绍说是教授,就被骂做骗子,姑娘然后就跑了 feynman过了好久才明白,自己当教授的时候的确太年轻了 好像那时候美国还没有老师与学生不能date的规定 下面说说feynman的最后一个老婆,格温尼斯 49.格温尼斯是个ppmm,而且胸怀大志那种的,要环游地球 然后她在日内瓦碰到了feynman feynman同学听说她要环绕地球,而且现在打工的工资那么少,不禁义愤填膺, 充满爱心的跟她说,到俺米国加利福尼亚的家来当管家吧,俺给你高工资,你 可以很快有钱环绕地球 于是格温尼斯就这样被骗到了米国,然后不久被骗成了feynman的老婆,环绕 地球?当然还是会的,跟费曼一起了 同学们要注意学习手法阿 格温尼斯真的超pp阿,大家可以找一下照片 我手头的在book上,没法上传 50.关于小爱的地位 毋庸置疑,对于我们这些学物理的人来说,小爱在上一世纪简直就是god 波恩曾经认为,pauli也许是比爱因斯坦还牛的科学家,不过他又补充说, pauli完全是另一类人,在我看来,他不可能像爱因斯坦一样伟大 那么pauli是怎么看爱因斯坦的呢? 在1945年,pauli终于拿到了那个他觉得自己20年前就应该拿到的nobel后,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pauli开了庆祝会,爱因斯坦为此在会上演讲表示祝贺 pauli后来写信给波恩回忆这一段,说当时的情景就像物理学的王传位于他的 继承者 pauli倒是一点都不客气,认为自己就是继承者了, 51.纪念一下pauli 这位先生是上个世纪少有的天才之一 pauli同学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研究胶体化学的教授的家中,他的教父是 著名的马赫先生。马赫先生被小爱同学称为相对论的先驱,虽然马赫先 生并不给小爱这个面子,声称他对于相对论的相信程度,像他对分子论 的相信程度一样。而众所周知,马赫先生极端反对分子论,而这种反对 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统计物理的天才最终绝望而自杀的原因之一。 pauli幼年如何天才我们就不赘述了,他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片有关weyl的 关于重力和电磁场的规范理论的文章,weyl评价说这片文章带有强烈的 pauli风格 在pauli 21岁的时候,他为德国的《数学科学百科全书》写了一片长达 237叶的关于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词条,该文,到今天仍然是该领域的 经典文献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评价说,任何该领域的专家都不会相信, 该文出自一个仅21岁的青年之手,作者在文中显示出来的对这个领域的 理解力,熟练的数学推导能力,对物理深刻的洞察力,使问题明晰的能 力,系统的表述,对语言的把握,对该问题的完整处理,和对其评价, 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羡慕 少数年轻人大约以为这个物理学的王子的名字只是与不相容原理联系在 一起,甚至他们以为这个原理只是量子力学的一个推论。实际上,这个 原理的提出是在1925年,甚至早于海森堡提出量子力学,pauli是用他 天才的洞察力从浩如烟海的光谱数据中得出的不相容原理,其难度甚至 远大过开普勒整理行星轨道的数据 pauli的贡献遍及当时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他参与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建设, 量子场论的基础建设,相对论。。。。。。 pauli似乎在物理学领域是一个征服者而不是一个殖民者,他大量的工作 没有发表,而是遗留在私人信件里。今天我能查到的信件中,我们发现 大量这样的例子,他的关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证明是写在 给jordan的信件里,测不准原理首先出现在他给海森堡的信件里,dirac 的泊松括号量子化被Hendrik Kramers 独立发现,而他指出,pauli早就 指出了这种对易关系的表示方法 或许有些天才的生命是注定短暂的,pauli生于1900年,于1958年去世,仅比 他心中帝王晚去世3年,(爱因斯坦1879-1955),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一生中 觉得没有做出像他的king一样伟大的工作。 仅以此怀念pauli 52.pauli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眼光是相当锐利的 比如feynman说的那个故事,pauli预言惠勒永远做不出那个什么超前推迟势 的量子力学推广(果然他没作出),feynman事后着实被puali的眼光震惊了 不过pauli年轻的时候大概是他最牛的时候,他和海森堡认识的时候,虽然 不一样大,但是海森堡对他当真是言听计从,看来十分崇拜 海森堡刚开始想做相对论方向的工作,pauli作为已经在相对论方面已经算 是一个小专家的人物,他告诉海森堡,他觉得相对论方面近期的进展是 hopeless,但是原子物理方面机会却是大大的。 要是海森堡去做相对论,hoho,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53.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大概有不少年轻孩子都因为这句话觉得牛顿巨谦虚 其实,其实这句话很损的 胡克,就是胡克定律那个,一直宣称万有引力是他先发现的,后来牛老大怒了, 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包含了这句话。 意思嘛,很明显,就是说就算我的发现借鉴了前人的工作,那也只是借鉴了大 牛的那些,至于你,还不配 俺到老晚才知道这个事情,然后就知道,看来骂起仗来,物理学家不比其他人差 这个是不是ukim讲过? 54.讲讲老实孩子是怎么倒霉的 欧姆同学,就是那个欧姆定律那个,这孩子从小做事认真努力, 经过不懈研究,终于得出了欧姆定律 U=I*R,想想在当时,这是 多大的发现阿,按理说剩下tenure房子车子ppmm应该会全来了 不幸的是,这个定律实在是太简单了,完美的线性关系,在 那些老大们看来,根本不可能。 于是ohm的tenure没拿到,还被攻击为骗子ohm,更别说房子车子ppmm了 55.小爱赌钱 有一年开会,会场选在了那个拉斯韦加斯,当然了跟国内选九寨沟什么 的一样,都是要找能腐败的地方。 我们的小爱同学在那里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疯狂的赌钱。 然后有个物理学家就评论说,我从来没想过爱因斯坦也会这样,好像 要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似的。 另一个愁容满面,叹了口气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我总觉得他的确是 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56.很多人不肯承认,其实很多大牛年轻的时候也很惨的 比如laughlin,据说他得出那个波函数以后,有很久到处追着大牛,给他们 讲述自己的思想,挺可怜的,不过自打得了nobel,也就摇身变成大牛了,很拽了 而且当年他好像在什么地方做博后,据说穷的被老婆骂,hoho btw, 我觉得laughlin那个结果非常合理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这么觉得 放弃单粒子的波函数,从对称构造近似解,是很有物理头脑的做法 hoho another btw, 另外这个猪头的Autobiography大概是 www.nobel.se中最长的了,简直就是流水账 57.这段讲两个不是名人的八卦 纽约大学苏卡尔,物理教授写了一篇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文章,其中引用了 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引用了大量物理大师的文章,指出,在当前物理发展如 此迅猛的时代,科学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被烙上哲学的印记 这篇文章发在了著名的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的著名的文化与政治分析学术季 刊《社会文本》(Social Text)上。 然后苏卡尔在三个星期后承认,那篇文章纯粹是胡扯 无独有偶 法国有两个记者,靠两片生编乱造的超弦论文,在一个不著名的小大学,拿了 物理学博士 自己体会,我就不总结了 苏卡尔事件网上很多地方都有,可以google 58.爱因斯坦的小心眼 可怜的爱因斯坦,当年在苏黎世读书的时候,也是满可怜的。 他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获得了一个叫fachlehrer的冬冬(大概就是作助教的资格), 另外三个人立马就拿到了位置,偏偏小爱没拿到。(另一个学生,爱因斯坦未来的 第一任夫人,未能通过fachlehrer) 当时系里管这个的是weber,好像他对于爱因斯坦不是很满意,曾经批评爱因斯坦 不喜欢听从他人意见(原文是 but you have one great fault, you do let yourself be told anything)。据说爱因斯坦对实验兴趣不大也是跟这个有关 小爱大概快被郁闷死了,以至于终生对weber耿耿于怀。当Weber去世的时候(1912), 小爱居然写了这样一封信给朋友,信中声称weber's death is good for the ETH. ETH zurich就是苏黎世理工学院了 ***** 关于这个系列的一个声明。 本系列的故事,凡是其中包含据说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但剩下的大量故事 基本都可以在正式出版的传记类书籍里找到出处,真实性自然有所保证。 参考过下列书籍或者杂志。 pais, D.cassidy J.gribbin J.Gleick W.elsasser E.segre 其他参考过的,但是现在不在手头的,有feynman的两本传记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还有大量曾经阅读过的传记,可惜忘了 fermi的故事和pauli的故事部分取材自 physics today, 少量故事取材于网上。 至于骂卢梭是人渣,当然也是骂之有据,具体可以参见 《知识分子》,[英]保罗约翰逊著,杨正润 题目八卦,但是内容实在不敢乱讲,发paper都是要找引文的 至于俺的签名档,不准备改了,至于民主神话,俺也不在评论,只说一句,我也 是从那个崇拜民主的年代走过来的,我在今天之前,至少老老实实读过《君主论》 《资本论》和其他的book 59.据说 霍金有一次作报告,有人问到关于做研究的快乐,他回答道, 跟做爱差不多,不过前者更持久 有点x,mm们原谅 对比一下第27篇的feynman,可见物理学家也是性情中人阿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1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们是谁?
songshuhui 2008-9-3 15:40
瘦驼 发表于2008-04-29 星期二 22:36 分类: 八卦 | | 闲来无事,小p一图,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创意:) 标签: 八卦 , 松林家事
个人分类: 八卦|1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心目中的英雄 之Jonathan Pritchard篇
eloa 2008-9-3 15:37
denovo 发表于2008-04-30 星期三 15:16 分类: 未分类 | | 咱们这儿有没有个分类叫做八卦花边?:P 我们这个行业实在不大,06年底开个几百人的小会,该来的人差不多就都到齐了。我的三大偶像也到了两个,Jonathan Pritchard和 Goncalo Abecasis。John Storey还是一如既往的神秘他所有的网页上连照片都没有。我很痛苦地总结出,偶像们几乎都是学数学出身的,我这辈子混在这行里是没有出头之日了。Jonathan还好一点,本科是生物+数学,那就从他说起吧。 我认识Jonathan Pritchard当然他不认识我是从他和Eric Lander的那场论战开始的。我的前前前-偶像Eric Lander是何许人呢?他*也*是学数学的,本来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个教授,90年代初的某一天他忽然觉得生物这玩意儿有点意思,于是到MIT做了个访问学者,然后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来我们学校给讲座的时候,已经俨然是行业带头人了。来给讲座的时候,Lander背一电脑包,愣是把一身西服穿得象来修电脑的工人,令我愈发地崇拜。然而两场讲座听完后,我的偶像破灭了。就好象某老板曾经跟我说的一样:Hes a good business man(他是个厉害的商人)。 他用商业的方式,把他的科学研究越做越大,我看着这排场,却不见得踏实。 新世纪初,Eric Lander提出了轰动一时的Common Disease Common Variant(常见疾病由常见因子所致)假说。那时我对统计一窍不通(现在七窍里倒是通了六窍还是一窍不通),但是这个假说听起来实在是很有道理常见的疾病都是由常见的致病基因组合所引起的,这样才不容易被自然选择淘汰掉,才能变得这么常见。更重要的是,这个假说为遗传学研究开拓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我们只需要专心对付那些常见的因子就行了,不用花大力气去找那些罕见的。江湖上顿时充斥着赞誉之声和激情澎湃的伟大计划,在Lander假说的指导下,我们正在走向人类遗传学研究的美好未来,几年之内,我们就可以测出所有的常见因子(正如伟大的Hapmap所计划),然后就可以找到所有有遗传因素的常见疾病的病因了!!! Jonathan Pritchard的两篇论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表的,题目就叫做:common disease common variant or not? (常见疾病真的是由常见因子引起的么?)虽然在看到第二页上那些个公式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晕菜,我还是模糊地意识到,这个同学是在告诉我们,通过计算我们可以证明,事实并不像Lander鼓吹的那样美好,虽然他的假说很有道理,但并不是全部,常见的疾病仍然有可能是由不常见的因子引起的,所以即使我们找到了所有常见的因子,也未必能够解出某些遗传病的病因。 在我心目中,这就是一场科学与商业的战斗。我们是要Lander那样模糊的激动人心的火焰,还是要Pritchard这样清楚的一盆当头浇下来的冷水?我的回答是科学界同时需要这两样,而我的偶像,只需要Jonathan Pritchard。 第一次见到Jonathan, 是随老板搬去了芝加哥,在系里走道上碰到他,老板说,这就是JP。他个子很高,很瘦,有种飘忽的神采,一口很浓的英国腔。后来因为我的研究题目跟他谈过半个小时,愣是从头到尾也没听懂他在说什么当然除了口音还有专业问题只有靠老板给我打掩护,谈完之后再去翻以他命名的Pritchard Method的论文来从头看起。老板倒是喜欢跟他聊天,去芝大前就成天念叨:芝加哥那个地方虽然比较烂,但是他们的人类遗传很强呀,有Nancy cox,还有Jonathan Pritchard也来了!后来老板到芝大做人类遗传的系头,我毕业后回去看他,一见面他就兴高采烈地跟我炫耀:知道不?某某学校来挖Jonathan,我没让他们挖走!牛吧! 06年底这次会上见到他,有同学抱怨他每次讲座几乎都一样,只是加几个群而已。我倒记得在芝大的时候听系里各实验室的进展报告,他的学生博后讲过一些新的,很有意思的基因组进化研究。也许再过一两年,他会给我们全新的惊喜。 标签: Pritchard , 人类遗传 , 八卦 , 钩沉索隐
个人分类: 八卦|3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npopo?桔子?Yami?
songshuhui 2008-9-2 10:57
小姬 发表于2008-08-11 星期一 23:26 分类: 八卦 | | (小朋友们请在大人的陪同下观看) 鹿头社 8 月2日电(记者姬小姬)周六晚,著名科学团体科学松鼠会学术研讨会现场惊现一名梳着两个辫子,穿着一件粉红吊带的女人,彻底颠覆了现场的学术氛围。 松鼠会创始人之一姬十三说:她完全主导了大家的讨论,她的到来让松鼠会增添了一种崭新的女性气质。 以前总喜欢沉默的天文学家(《中国国家天文》资深编辑)老孙在席间用朗诵般的语调说: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星星,尤其是彗星,是日精,而日月星辰是天地相交而生,所以中国古代重视阴阳平衡。这一点在司马迁的《天官书》中有记载。 所以,全宇宙都是恒星的一场(此处删去文字若干)的结果?这位女子说。 那么,改变老孙改变松鼠的她,到底是谁呢? 这位自称是 Anpopo 的女性看上去只有 22 岁左右,但据她自己说,她已婚 8 年,且育有一子。 她驾着一副红色边框眼镜,梳着两个辫子,娇小的身躯裹在一件粉红色圆点图案 T 恤里面,简单的穿着白色长裤和平底鞋。 她说:我终于能够加入松鼠会,太荣幸了其实我真的不是 Anpopo ,对不起大家,我是桔子。 此时远在美国的桔子打了一个喷嚏。 和桔子合作小蜜蜂一稿的张撞鹿说: ******************** (和桔子的暗语) 辫子桔子说:啊? 鹿随即说:嗯,我知道了。你不是桔子。 被揭穿身份的女人还不甘心,又说:其实我是王丫米。 但是再也没有人相信她了。松鼠会元首聚会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完) (猜一猜正对着我们的雄伟背影是谁?) 报道花絮 当晚,奥运注册记者、鹿头社社长麒麟博士来到讨论会现场,亲自指导工作。员工们兴奋地与他合影。 甚至吸引了路上遇到的各位美女帅哥前来合影。 路透社社长是一位穿着白大褂、戴着二道杠的专业博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新闻拍摄、电影制作和日本语方面。 (历史图片)鹿头社长在上海地铁 他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巨大反响。 http://news.sohu.com/s2008/shanghailuren/ 他的出现是为了引起人们的中国式幻想的重视。 他成功了,他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分类: 八卦|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样剽窃,合适吗?
songshuhui 2008-8-28 11:34
http://tech.sina.com.cn/d/2008-08-26/11582414709.shtml 这篇google中转载已达21000多次的文章,转载出处大都注明转自《科技日报》,作者叫做胡军,但松鼠们显然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篇文章是念龙发表自 自己博客(科学网) 和松鼠会的《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 》的缩写版本。虽然加了一点点人所众知的开头,但其中内容均出自念龙的文章,而且剽窃手法非常之拙劣,连念龙那极其强烈的个人文字风格都没改。 松鼠会意在传播科学,分享知识,但这种利用松鼠会成员作品,不打招呼的明显的剽窃行为,实在令我等从事传媒的人所不齿。讨伐之!!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409.html
个人分类: 八卦|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