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范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象(形式和内容)与本质的关系中蕴含嵌套
geneculture 2018-12-28 22:38
塔斯基及其后续者们的形式语义非常明确(与形式信息的分析是可以联系的,此研究进路是值得深入下去的); 注:这是极少数专家发挥作用的领域(融智学理论及其文化基因系统工程以言识软硬形式化系统工程与之对接,通常则是语言、知识和软件三大工程的方法) 邹晓辉关注语言和知识内容语意目标明确(与内容信息的分析是可以联系的,此研究进路是值得深入拓展的); 注:这是广大的师生发挥作用的领域(融智学理论及其文化基因系统工程以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与之对接,通常则是教育、管理和学习三个领域的做法) 邹晓辉的融智学更关注本真信息(而不仅仅只是本体信息和现象信息,而现象信息含形式信息与内容信息)。 注:是人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领域(融智学理论及其文化基因系统工程以物意文道智能化系统工程与之对接,通常则是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的做法)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阅读笔记
xxxy2011 2016-10-17 22:45
《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阅读笔记 By DONG-WJ 一、 简介 本书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编写,详细阐释了2005年教育技术定义,并对定义中的每个术语与要素进行解析。05定义修正、深化了1994年AECT提出的“教育技术94定义”及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而提出了新定义。要了解本书必须先了解05定义和94定义的区别。 二、 两大定义 94 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在两个定义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教学技术变为教育技术;94定义对教育技术定义范畴有五个,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而05定义中范畴缩小到三个,即“创造、使用和管理”,两个定义中都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促进学习。 从94定义到05定义,最主要有三大变化:1.教育技术的两个逻辑起点,“理论和实践”变为“研究和实践”,且定义中的研究一词英文为“study”,强调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从理论层面延伸到实践层面。2.定义中,将实践这个名词进行了限定,即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强调了网络信息时代职业道德。3.教育技术的两大对象是过程和资源,94定义中的对象是针对教学的,即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05定义中,将对象进行了修饰限定,即“合适的”和“技术性的”,合适的技术指最简单、最人性化地解决问题的工具或做法,技术一词既修饰过程也修饰资源,本领域提倡使用那些拥有实际价值的过程,这些过程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修饰的两个词,回归到符合教育技术领域特征的框架之内。 三、 三大范畴 本书对05定义中的每个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可分为三个方面:范畴、对象、目标。 05 定义中,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及管理。创造是指创建过程或创造资源,否则谈不上对其使用或管理。 l 创造 创造的实践与理论演进按年代分为以下三个范式: 第一范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这期间注重的是创建学习环境,格塔式和认知理论的驱使,美国在二战期间运用该理论进行军事培训,创造了教育电影;之后在行为主义理论、反思性实践以及传播理论的影响下,创造了教育广播电塔和教育电视台,最有名的就是英国的BBC电视台及美国的AIT电视节目公司;后来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制造了教学机器。 第二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程序教学理论巅峰时期,注重开发与制作学习工具,于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数字媒体,因特网和万维网出现并逐步进入教育领域。 第三范式21世纪初,在移动学习和混合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关注点在于教学设计,将PAD机、社交网络和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领域。 l 使用 使用是教育技术的终极目标,在这一范畴中,书中提出一问题,即如何才能使学习者接触到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解决的办法就是选择合适的教材及教学媒体。教材要能与教学目标一致、信息及时可靠、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且符合学习者的接受水平,能激励学习者保持高度集中的而学习状态。合适的教学媒体,要能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在学习目标与学习者需求的统一框架下进行整合。 一种整合三种主义的模型即ASSURE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要分析学习者,明确学习木匾后,选择适合的媒体及学习材料,再使用选择的媒体及学习材料同时要求学习者参与,最后评估与改进学习效果。 l 管理 最后一个范畴是管理,就是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分为四个管理模块,即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和程序管理。项目管理和程序管理概念界定需要进行区分,程序是受使命驱动,持续时间较长,包含多个项目;而项目是规定驱动,有时间限制,比如评估报告就是一种项目。 四、 两大对象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教育技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输出和产出的过程,将相应的条件、信息、数据、环境等信息通过方法、行动、程序及发展的技术手段过程输出相应的结果、成效、产品和思想,总而言之,就是利用技术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和实施,从而获得更高效的学习资源。教育技术领域中的资源指的是技术资源,即是领域中创造和使用的资源,包括各类工具、材料、设备、环境及人力等。详细来说,手绘插图、幻灯片、电影、计算机、移动媒体、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等就是工具、材料和设备资源;环境资源主要指社区资源,比如社会实践、虚拟的社会实践和富信息学习环境;人力资源就是指教育技术专家和专业领域专家。 五、 目标 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学习,AECT自从1963年以来的所有定义都将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学习上。什么是学习?学习分为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学习是正规的、有计划的过程,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成为正规学习;无组织、无计划,在任意形式下的学习称为非正规学习。在AECT1997定义中,指出无论是在特定顺序的教学形式下还是在任意形式的信息刺激下获取新技能、态度或者知识都成为学习,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中的学习可以是无序或有序,也可是线性和非线性的。 在本领域中,有三大学习理论影响着教学,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和凯勒。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要求教学中,要先排列有序的刺激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可以独自对刺激内容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通过即时的结果反馈而得到强化,因而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于是能根据他所知道的内容做出错误率很小的、绝大多数正确的反应,不断地接近要求,最终达到学习目标。根据程序教学思想,斯金纳发明了教学机器,教学机器的工作方式向学习者呈现问题后,学习者回答,再向学习者提供正确答案,比如试卷就是一种教学机器,教师可以用化学剂标记出正确答案,当正确答案被选择时,标记处会呈现不同颜色。凯勒创造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也称作凯勒方案,将教学主题切分成有序的单元,学习者实施独立学习,自行确定学习进度,学习一个单元,学习者必须通过水平测试方可进入下一单元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要认真控制刺激、反应和结果,就可以让学习者取得明显有效的成绩,对学习任务、目标、内容细化,积极引导学生反应就能形成成功的教学规程,促进学习的方式,和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相似,但行为主义下,通过程序教学所学到的新知识不能很好地迁移到现实问题或者后续的课程学习。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加涅。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年龄增长的认识规律,推断出认知发展存在着相对固定的阶段;加涅提出信息加工理论,以计算机作比喻,将学习过程看成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来完成信息的系列转换,重点关注信息如何在记忆中存储。过程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对外界刺激的获取,之后加工进入短时记忆,再进入长时记忆。 对建构主义的界定是有难度的。建构主义促进学习方面的表现为:该理论追随者的强劲倡导唤起了教育技术工作和的注意,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PBL)和协作式学习等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使教育技术领域得到启发。建构主义强调对学习内容的精心布局,使其富有意义、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和更吸引人,能引起人们对信息设计问题的关注。教学法则让学习者了解新知识的机构(如先行组织者)、通过陈述目标使他们注意学习内容的特征、将学习内容组合成易于理解的单元、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课文内容以及为课文内容补充有用的视觉资料等。 基于三种学习理论的优缺点,厄特默和纽比在1993年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当学习者在进行较低层次的知识学习和较低层次的认知加工时,运用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当学习者学习中等难度的知识和进行中等水平的认知加工时,采用认知理论;当学习者拥有较高层次的知识基础,且正在完成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时,比如解决结构不良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时,采用建构主义的观点。 教育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改进绩效。在该定义中,绩效是指学习者使用和应用新技能的能力,由此说明教育技术总是特别关注学习结果。改进绩效就是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达到有价值的目标,而具体目标就是不仅促进学习,还要改进学习者个体、教师、教学设计者和组织的绩效。改进学习者个体绩效,就是要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按照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学习者除了掌握初级认知,就是对所学知识能进行记忆、理解和应用外,还应该迁移到高级认知,就是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另外,韦格尔提出的“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两种学习目标,改进绩效必须让学习者完成深层学习,就是学习者要将观念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找潜在的规则,批判性地审视各种主张并反思自身的理解。总而言之,改进学习者的个体绩效,就是能让学习者新学的知识技能要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形成更有价值的学习;改进教师和设计者的绩效,最主要的表现是缩短教学时间,创造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教学;改进组织的绩效,就是提高其效率与有效性,例如用信息传播技术(ICT)、软件技术、远程教育等技术,削减传递材料以及各种管理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本书详细地阐释了教育技术定义,认为教育技术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领域,本书对我们教育技术学科学生及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教育技术应该基于研究和实践两个逻辑起点,运用技术来创造、使用和管理相关的过程和资源,最终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
个人分类: 学习笔记|9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型、属性和家族相似性
热度 4 florazou 2013-8-21 11:54
原型、属性和家族相似性 邹桂萍 前几日,我和李东风老师误将梧桐科的假苹婆当做是“豆科植物”(更确切地说,不是误认为,是觉得比较像),恐怕让网上的植物专家笑掉大牙了。之后,我在感叹自己的无知的时候,忽然想起认知语言学的一套关于分类的理论。 人们的认知结构对大千世界的各种千奇百怪而又杂乱无章的事物进行分类,这个过程就叫做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在范畴化的过程中,我们把最完好的、最显著的成员——即在一个类别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其在人们大脑中的表征叫做“原型” (prototype) 。 比如,“杯子”的定义是“ 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多为圆柱状或下部略细,一般容积不大 ” 。 但是,这个定义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因为它没有告诉我们杯子有多高,圆柱的半径有多宽。所以按照这个定义,在﹥杯子﹤这个范畴中,我们可以有以下这么多类型的杯子。 ﹥ C up ﹤ (Ungerer Schmid, 2008) 但是事实上,一提到“杯子”一词,我们往往想到的是 1 号杯子。所以, 1 号杯子是﹥杯子﹤的典型成员,它在人脑中的表征可以被认为是“杯子”的原型。 再比如,人们对“美女”一词没有清晰的定义,这个标准是身高、体重、比例、曲线、五官、气色、还是其它,我们似乎不求甚解。但是,一旦提到“美女”一词,每个人心中都会浮现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美女”的原型。 原型事物和这一类别(范畴 ,category )的其他成员的共同属性 (attribute) 是最多的,有些属性是其它成员所不具有的。例如以上的 1 号杯子,我们可以这样细化它的属性: 1 ) 用来装液体的; 2 ) 杯口是圆的; 3 )下部略细的; 4 )带有杯柄的; 5 )容积较小的; 6 )陶瓷烧制的; 7 )不戴杯盖的。 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类型的杯子,有的是不具备原型事物的某些属性的。例如我们有这样的杯子: 10.完全圆柱状的 11. 下宽上窄的 12.长方体状的 13. 带杯盖的 14.无杯柄的 15. 塑料制成的 属性在范畴化中究竟是必要的,还是非必要的?最先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是 Aristotle 。他认为,范畴是由一系列必要的、充分的属性集合而成的。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这是所有的成员都必须具有的;有的属性是偶然属性,它不是范畴的必要条件。这套理论被称为“经典范畴理论”。 但是,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在﹥杯子﹤这个范畴中,杯子的形状、材料,乃至于颜色、大小等都不是构成“杯子”的本质属性。根据“经典范畴理论”,莫非“杯子”的本质属性只是“用来装水和其它液体的容器”吗?那么,碗、盆、桶等不能装液体吗?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于是,认知语言学提出了“家族相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s )的观点。 Wittgenstein 认为,属于同一范畴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有至少一个这个家族的属性,但是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成员能够具备这个家族的所有属性。这个观点用图表可以表示为: 最后,我们用“家族相似性”回头看看“豆科植物”的话题。豆科植物是“ 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本、灌木或乔木。果实为荚果。花冠形似蝴蝶。雄蕊常十枚,九枚合生,一枚分离。根部有能固氮的根瘤。 ”可见,豆科植物的属性是: 1 )双子叶; 2 )藤木、 草木、灌木或乔木; 3 ) 长荚果; 4 )花冠像蝴蝶; 5 )雄蕊常十枚; 6 )根部有 能固氮的根瘤。 李东风老师和我根据“长荚果(其实假苹婆的果实属于蓇葖果,不同于荚果。前者成熟时果实仅沿一个缝线裂开;后者成熟后果实分裂成两条缝线)”的属性,有将假苹婆归入“豆科植物”的倾向,这实际上只看到局部,没有顾全大局啊。不过,这也不能怪我们,毕竟我们对“梧桐科”不熟悉。 链接: 关于假苹婆的讨论 参考文献: Ungerer F Schmid H. J.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7673 次阅读|9 个评论
“译学”萌芽于康熙朝
sychun 2010-5-9 11:35
“译学”萌芽于康熙朝 孙迎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威海264209) 摘要:现代翻译理论注重系统性,而系统性的产生有赖于对范畴、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与探究。“翻译学”不仅是一个核心译学范畴,并且已成为翻译学科的名称。本文拟对“翻译学”作为学科称谓在中国的起源及意义作一些探索和论述,并阐释笔者对其作为核心译学术语的理解。 关键词:康熙朝;译学;学科名称;范畴 “Yixue”SproutedintheKangxiDynasty Abstract:Moderntranslationtheory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systematicness,whichdependsuponthesortingandstudyingofcategories,concepts,termsandtheirrelations.“Yixue”(translatology)isnotonlyacoretranslationcategory,buthasbecomethenameofthedisciplineoftranslation.Itisintendedinthispapertodosomeprobeintoandexpositionof“yixue”asdisciplinenameintherespectsofitssourceinChinaandthesignificanceofthefact,andtogivetheauthor’sunderstandingofitasacoretranslationterm. Keywords:KangxiDynasty;yixue;disciplinename;category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研究翻译学范畴、概念、术语问题,这是翻译学词典编纂与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翻译学的灵魂所在。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现代翻译理论注重系统性,而系统性的产生有赖于对范畴、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与探究。范畴、概念、术语所共同关涉的,是能够描写和揭示翻译行为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研究用以指导实践的翻译理论。“翻译学”不仅是一个核心译学范畴,并且已成为翻译学科的名称。本文拟对“翻译学”作为学科称谓在中国的起源及意义作一些探索和论述,并阐释笔者对其作为核心译学术语的理解。 我国学者的译学学科意识是很强的,许钧在为《翻译学》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即说:“今天,当我们认真审视近二十年来中国译学所走过的路,当我们对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译学成果和学科发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翻译学的建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翻译学之路,是一条必由之路。”(谭载喜,2000:序)这是坚决而明确地宣告,翻译学在国内外已经建立起来,研究翻译而不建立翻译学是行不通的。被誉为中国当代第一部名副其实译学著作作者的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扉页写道:“献给译学倡导者先祖刘坤一先生(1830—1902)”。曾在清末任两广、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先生倡导译学之时,推算起来应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而事实上,“译学”一语的出现还要早得多。 2康熙朝的“译学” 康熙皇帝(1654-1722)自1661年至驾崩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掌皇权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八岁即位,天纵奇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秩序。在位期间平定三藩之乱和葛尔丹叛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册封五世班禅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从而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对外谋划了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盛世之时,中国GDP占全世界的1/3,超过美国在当今世界所占比例,国家之强盛,天下无双。 他是一个二律悖反的典型,一方面英明好学,文武全才,特别开通,向西方来的传教士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严禁他人学习,梁启超、邵力子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担心先进的西方科技一旦传开,将会极大地动摇以骑射起家的满清统治。据传教士张诚(J.F.Gerbillon)的日记,康熙不准传教士在有汉人和蒙人的衙门里翻译任何科学文献。梁启超说,康熙的科学是用来打击他人的一个工具,“就算他不是有心窒塞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康熙皇帝:网页1)尽管如此,康熙朝确曾在数十年中出现过注重翻译西方科技文献,大力培养翻译人才的态势,而且,在清朝的中后期,事实上翻译学科已经存在并得到发展。 《中国科技翻译史》第四章“中国科学翻译理论之发轫”的第二节题目是“科学‘译才’与‘译学’”,其余六章分别论述的题目依次为“科学翻译理论的研究”、“科学翻译的方法与标准”、“科学词典编纂理论的兴起”、“科学翻译质量的评估”、“科学翻译的组织工作及经营管理”、“中国科学翻译理论体系似已初见端倪”(李亚舒&黎难秋,2000:目录)本章所涉及的年代,从1673至1896共223年,是科学翻译史中极重要的一个时期。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初康熙十二年(1673),四译馆官员增补《四译馆则》时,于其“选贮收考”一节中已多处运用“译学”一词。如:“暹罗百译馆官生俱绝,诚恐译学失传,移文收考,以备任用……”同时,还多处出现了“译学人才”一词。(同上:294)虽纵观《馆则》全文,关于此二词的概念并无阐释,说明当时的认识尚处于朦胧阶段,但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明朝的会同馆主要接待来自安南、蒙古、朝鲜和缅甸四个藩属国的使节,因此又称为四夷馆,它是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清朝时因满族统治者向被视为“夷”,故将其改为“译”,隶属礼部,亦曾隶属翰林院。由《四译馆则》可知,它在执行外交任务的同时仍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 3清中后期的发展 1988年第2期《中国翻译》杂志在译事知识栏目刊登了王若昭介绍一篇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文章,作者是清代的魏象乾,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这篇1600字的文章为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海内外孤本,题目是“繙清说”,作于乾隆四年(1739),比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tler,1747-1814)出版《论翻译的原则》的1790年早51年。雍正朝出的《清实录》,他是名列第六位的满文翻译,乾隆四年朝廷初立翻译进士科,据《清朝进士题名碑录》记载,魏象乾就是在这一年以汉人入八旗(镶红旗汉军)而一举考中进士的,名列第二十位。《繙清说》是乾隆五年(1740)内府刻本,共五页,外间罕有流传,陈福康研究后认为“是‘内翻书房’内部交流的论文,或是培训新的翻译人员所用的讲义。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内部出版的翻译研究单篇专著。”(陈福康,1992:75)他的这篇文章,以其汉译满切身体会为基础,阐释了他对翻译原则、标准的理论,以及对初学翻译者如何登堂入室等问题的认识,颇有见地,开篇伊始针对翻译之复杂和翻译的标准言道: 窃惟翻译之道,至显而寓至微,至约而寓至博,信乎千变万化、神妙莫测也。惟其变化无穷,遂有出入失正之弊,学者不可不审焉。 夫所谓“正”者,了其意,完其辞,顺其气,传其神,不增不减,不颠不倒,不恃取意,而清文精练,适当其可也。(见王若昭,1988) 这篇原由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发现并收藏的著作,既是古代译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清代一百多年来大量翻译实践的总结,难能可贵。 光绪二十二年(1896)九月,翰林院侍讲学士秦绶章奏请整顿各省书院预贮人才一折中提出,书院课程宜分六类:曰经学、史学、舆地学、掌故、算学与译学。这大概是清末最早将“译学”作为一门学科,且与其他五类学科并列。在秦绶章这里,“译学”是一门大的学科,并将它与传统“中学”中的经、史、舆地、掌故诸学相提并论。“译学”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培养传言通事的学科,同时还应培养能翻译西学书籍的人才。可以推断,当时的“译学”已经事实上成为培养翻译人才的一门学科了,而且是一级大学科,包容庞杂。 礼部奏请各省书院设一山长(院长),下设六个斋长(系主任),一斋长负责一学。对于“译学”学生的前程,也作了明确安排,即:“算学、译学,由学政咨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予以正途进身之阶。”(李亚舒&黎难秋,2000:297) 1862年创立的同文馆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横遭解散厄运,在京师大学堂建立后,奉命并入其中,一度易名为翻译科,旋定名为译学馆,设五年的课程,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奏定译学馆章程》推敲,它实际上就是一所培养译学人才的学校。章程较明确地描绘了“译学”的轮廓,应该说译学在培养翻译人才的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意义何在 以上介绍了“译学”一语起源与发展的简单情况,那么,这种介绍的意义何在呢?我想主要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1)关涉对于学科诞生的认识作为教学学科,翻译在我国明代已经存在,那时的四夷馆就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学校的基础是学科,没有学科的学校是不可想象的。不过,那时没有正式的称谓,而到了康熙朝就不同了,学科的称谓“译学”出现了,事实有名称与之相副,说明当时这个学科已经诞生。在清代的中后期,译学继续发展,尽管受到过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未能抓住历史机遇,达致辉煌成就,但毕竟已有的事实煌煌在目,不容否认。后来因社会更迭这条线断了许多年,我们现在应将其连接起来,继承这份可贵的遗产。 2)关涉对于概念产生的评价译学馆五年的课程设置,据其1903年章程,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修饬品行的,即‘人伦道德课’(第1-5年);第二类是中文课程,即中国文学,兼作文课(第1-5年);第三类是外国文课程(第1-5年),包括缀字、读法、译解(第1年),会话、文法、作文(第2-3年),外国文学大要(第4-5年);第四类是所谓“普通学”,实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科,如历史、地理、算术、代数、植物、动物、物理、化学、机械制图、法学、财会、外交、几何、三角、教育学等等。”(李亚舒&黎难秋,2000:298)由这一比较详细的概括,可以知道“译学”称谓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学科事实为基础的。当然,它有一个从草创、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译学”两字是以正式称谓出现的,而不像当代是以“翻译学”的缩略语面对世人。所以,就中西方的史实而言,中国的“翻译教学”——“译学”——“翻译教学”+“翻译研究”——“翻译学”的发展路数与西方“翻译研究”(researchontranslation)——“翻译研究”+“翻译教学”(translationteaching)——“翻译学”(translationstudiesortranslatology)的运行轨迹是大不相同的,因而各自“译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路径、内涵也会有所不同,需分别进行研究,有分有合,而不能简单把中国译学看做西洋译学影响下的产物。根据历史事实,我们必须洞见中国“译学”学科及其概念的发生学意义。 3)关涉我国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或许会有人说,彼译学非此译学,不可同日而语;清代的译学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产生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等等。笔者以为,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依据,但并没有充分的道理,可以让我们置重要的史实于不顾,以至自觉不自觉地怀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心态妄自菲薄。 如果把译学萌芽于336年前的康熙朝并在清代中后期确立的事实在国际译学会议上宣告,让人们知道它远早于translatology或translationstudies在西方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71、1972),与会者将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设使译学萌芽于336年前的事实发生在英、法、德、美等国,他们会怎样对待呢?会不会置若罔闻,不吭一声呢?发生在中国,他们可能一方面感到不很舒服而愕然,另一方面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尽量贬低其重要性。而若发生在彼方某国,恐怕早就念念不忘,宣扬得尽人皆知了,而且我们也会有不少人跟着哄哄,似乎这样光彩的事只能发生在那里。 5结语 笔者曾在往哲今贤研究的基础上将翻译学的性质概括如下:“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之间,以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规律为主要宗旨。”(见王维波、耿智,2008:13)当今的翻译学强调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深刻性,突出理论侧面虽然不错,但同时必须肯定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的极端重要性,因为这二者是硬件,也是理论研究产生价值,得以存在的基础。所以笔者在上面的定义中将实践规律与翻译理论并列,一般而言,两者同等重要,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会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理论自然是后生的,因而我们不能因为清代没有十分系统的理论就认为译学学科不存在。当代意义上的系统理论没有,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也没有,至少我们有魏象乾的“繙清说”,而且可以推断,此类的理论当时还会有其他人发表过,只是流传至今的甚少并难于发现罢了。中国译学萌芽于336年前的康熙朝并在清代中后期得到确立,这应当成为译界的常识。 主要参考书目: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李亚舒&黎难秋.中国科技翻译史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谭载喜.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若昭.《繙清说》简介 .中国翻译,1988(2). 王维波,耿智.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康熙皇帝”.http://baike.baidu.com/view/32943.htm---2009-5-17 作者简介:孙迎春(1949-),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山大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译学词典编纂与研究;翻译学 联系方式:0631-5688104(办);0631-5688646(宅);13863030317Email:sychun@sdu.edu.cn (载《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第4期)
个人分类: 翻译理论|3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