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求职、读研看出身是新趋势了?
热度 24 rlzhou 2015-1-26 17:43
前些年主管研究生招生工作时,就听到一些老师在议论,是否有必要把生源作为约束条件之一,也就说要限制一些层次较低学校的学生作为候选对象。这种想法背后的假设不难理解:层次高的学校,生源质量好。即使做一些量化的相关计算,也能得到支持的证据。但细究起来,却是一个问题。相关不是因果,以一般性的经验或相关的数据作为判断个体的依据,早就被否定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很早就被大家所熟知。 中国高校的层次,客观上,官方早有结论:第一层次是“985”高校,第二层次是“211”高校,第三层次是其他的省部属的老牌高校,其余的可大致划归到第四类中。第一层次的学校培养第一流的人才,第二层次的学校培养第二流的人才......,这个结论正确吗?其实,一般IQ在70以上的人很少会上这个当去回答“yes”,证伪这个结论是很容易的事。但让人好奇的是,嘴上不说“yes”,不等于行动上不“yes”。非但如此,行动上越来越倾向于遵循“yes”的准则。有诸多的证据支持。 年前与一所“985”高校的老师聊天,提到在对参加保研的学生进行筛选时,学校内部要求先把非“211”高校以下的申请者剔除;一位博士生马上要毕业了,在读期间有很优秀的成果,求职时,多所高校直接回应:只招收海外毕业生,或本科至少毕业于“211”院校;参加一个关于评估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方案,其中一条是“生源质量”,问其含义,解释是来自“985”高校的生源越多,得分越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带有寓言性质的画家 轶事。说的是有一个世界知名 的画家去世了,许多国际同行包括他的学生们都来参加了他的纪念活动。在参观画家生前工作过的 画室时,一个画家非常惊讶地发现了这位著名画家生前从未向外界展示过的一幅遗作,吸引了许多其他画家们赶过来围观,品头论足 ,觉得这幅遗作才是画家毕生 的最佳作品。于是,不少同行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这幅画表达的艺术境界加以评判,以至于不得不请出 画家的夫人,希望能提供更多的有关这幅画作创作的线索。画家夫人来后看了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是作画时衬在下面的画布”。 这也让我想起年前期末考试前在QQ上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同学们觉得,我的课程作业量大,要求高,但给出的分数却不高。而同样的课程,其他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这么多,给出的分数还很高,影响了他们今后保研和出国读博的资格,在议论着是否应该下学期退出我的课程选学其他老师的。我问应该给多少分是合适的,学生回答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同样课程的同学多,就应该得到更高的分数。显然,他们觉得,努力与成绩应该是正比的,或者是正相关的。看起来这是没错的,努力与结果有三种情形: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一般来说,正向的努力与期望的结果是正相关的。但是,除了“一般”的情况,“不一般”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只是人们很少“看见”。这种很少看见,不是看不见,或看见的机会少,更多的是“不想”看见。讨论了半天,依然有学生“底气”很足:多做了作业,多付出了努力,得到的成绩不高,影响保研,影响了出国读博申请。最终,并不心虚的我开始有了内疚的感觉。 即使在社会环境中也能观察到类似的情形。以简约化的方式对一类人做出一般性的倾向判断,是社会心理学的典型特征,并不新鲜。比如,人们常说,上海男人“小气、奶油、精明、洁癖......”。但当面对一个站在眼前的“小气、奶油、精明、洁癖”的男人时,是否可以判断说,这是上海男人?或者反过来,当一个来自上海的男人表现出粗狂、大气时,能否说这不是上海的男人?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一个地区的居民“血统”也在不断变化,表现出来的人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一般的老百姓也会认识到这一点。作为高智力人群聚集的高校却把“变”的转轮早早定格于“不变”,化繁为简,提炼出快餐式的头脑判断程序,不知是否遵循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前些年就有人提到“社会智力”一语,把它作为一个衡量指标来评估当今中国社会的群体智力,当今社会的“social intelligence”比之100年前,低的概率可能.....更大?
9724 次阅读|26 个评论
生源告急,原因何在?
热度 6 dzrdez 2013-3-7 09:57
博士后来源、研究生生源告急,原因何在? 我想大概有如下原因: 1合作导师、研究生导师整体水平差,是一个原因吗?一般单位的导师也许水平不高,985高校和中科院一类所著名导师的水平不见得差吧。那是导师态度、性格、风格的原因?师徒如父子,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父子很难是朋友;导师如果不能与博后、研究生平等的交流,导师如果不能尊重博后、研究生的奇思妙想并支持其长期验证,导师如果以知识产权等理由限制、占有博后、研究生的想法,恐怕出不了创造性成果吧。 2博后、读研期间待遇足够吗?衡量读研待遇,要参考同期工作的工资平均水平;本科毕业生月薪大多2000-5000,硕士生每月2000-3000为宜;硕士毕业生月薪大多3500-6000,博士生每月3500-4500为宜;博士毕业生月薪大多4500-12000,博后年薪8-12万为宜。研究生的收入要扣除学费,由国家、培养单位和导师承担,否则不能招学生;博后的收入,由国家、设站单位和导师承担,否则不能进人。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待遇要和以前一样,甚至自动转为博后待遇。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3国内国外的博士、博后一视同仁了吗?单位招人理应看其水平和贡献,水平高、贡献大,则待遇高;反之,则待遇低。那我们各式各样的引才计划为什么把国内、国外的博士、博后区别对待呢?同样的学院、同样的学科,国内的博士,1篇IF5的论文进来是讲师,没额外津贴;国外的博士,2篇IF1-2的论文,进来是××学子、副教授,安家费多8-15万,额外津贴每年5-10万。如果是你,有条件的话,你会不去国外读博、做博后?内资、外资的所得税都统一了,国内、国外博士的待遇什么时候统一呢?
3696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为神马既不心惊,也不心凉?
热度 24 boxcar 2012-4-14 09:43
王云才老师前天的一篇“ 应聘博士的简历来了 —— 从喜悦到心惊 ”【 1 】,昨天被黄秀清老师解读为“心凉”了【 2 】,然后洋洋洒洒地分析了一下“教育大跃进” + “学位大注水”的现状及其恶果,这终于让老黄有“精”了(戴上了“精选”小红花)。今天早上,王云才老师赶紧解释他为什么“心惊”【 3 】,还给出了一个他们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面试来源及报考学校的列表,让俺在一些近几年非常熟悉的大学校名之外又额外多知道了若干学校的大名,很好。 俺非常理解王老师的心惊,也能体会到黄老师的心凉。不过,就自己的感受而言,看到这种场面和阵势(王文中的列表与黄文中的柱状图)是既不心惊,也不心凉。因为,如果我因此而心惊,没准早就因惊吓过度而精神失常了;如果我心凉,在哈尔滨这个苦寒之地难保不在一个数九寒天的凌晨给冻死。 10 年来,这样的列表我已经看过 N 多遍,这样的指数规律上升曲线,也见过 M 都回了,在历经最初的困惑、失望和杯挨后,迄今已然可以泰然处之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 10 年里,我们招收的研究生有一多半来自王云才列表中的那些类型的学院或大学,其中自然不乏 “考研基地”(或称“考研专业户”)。现如今,“考研基地”多半已经上了各种大学及其诸多教授的“黑名单”,已经像“烤烟基地”一样容易遭到抵制。教授们对考研基地培训出来的“高材生”们的普遍评价是“基础太差”,认为他们除了考研课程反复学过 N 遍能考出个很高的成绩外,其他很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能只学了 1/N 遍,知识盲点、弱点太多,许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人能力难以胜任科研任务。如果一位此前门下弟子素以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多著称的教授某日忽然面对这样一份列表,只在报考学校栏看到各种名校和科学院研究所的大名,却在来源学校栏中完全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名牌大学,却充斥着那些不知名的学院和由于培训考研生才变得知名的院校的名字,不把他吓得心惊肉跳才怪。好在俺 10 年之中能招收到的研究生之中只有约 1/8 是本校保送生,其余多半来自这些非名校,甚至最初还有非名校考非名校未遂调剂过来的,所以看到这样一份名单就不必再心惊,而完全可以 Hold 住了。 名单固然没把我惊住,学生来了是不是就会把我 LRJ 雷倒呢?也木有!这些考研基地出来的学生,基础确实让人不感恭维,但绝非一无是处。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肯卖力气能吃苦,学习和工作状态还比较好,如果再能够克服自卑情绪,更加自信些,在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研究时完全可以做得很好。作为导师,无疑应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选课题和设计研究方案时应该对其基础和能力有所考虑;在工作安排上也应该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指望一蹴而就。当教授们有的是机会选择名校出身的“牛”学生的时候,或许没有谁会对这些成绩好、基础差、能力也多属一般的学生感兴趣。但是,国内名校的学生把眼光锁定在了国际名校,导师们因此再没有更好的选择,甚至连神马“酒吧舞”和“二摇摇”级别的学生都一生难求的情况下,也只能招收这些学生,毕竟多数人在“讲究”不起的时候,通常也只能“将就”了。话说回来了,带这些学生的确多半是吃苦受累的差事,可咱们当导师的不久是干这行当的么?! 黄秀清关于“教育大跃进”的提法,似乎并不被所有人认可。但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在最近 14 年里扩张得太快,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地表现出了不均衡发展,其过热的态势相当的明显。高等教育“产能过剩”的结果,自然会是高教“产品滞销”——学生就业难。其实就像 50 多年前一样,“大跃进”的过后也必然跟随着一个“困难时期”。当前大学生和研究生们的求职就业难,无疑已经让学生、家长及其导师“心凉”;很多毕业生的素质低、水平低和工作能力不足其实更让用人单位“心凉”。但是,我们也不妨换一种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就业难,其实并不全是就业岗位的绝对稀缺,而是大家求职和用人的热情空前地高涨,经常是一个职位几十个人去角逐,而同时每个毕业生都要投出几十分简历出去,在大家都广泛撒网希望补到最大的那条“带鱼”(待遇)的情况下,撒出去的网不纠结在一起才怪!在热情和热度都太高的情况下,心凉一点儿、头脑冷静些也未必是坏事,总比烧昏了头要好。 在“学位大注水”的情况下,再凉一些、冷一些,或许可以把学位中的水分冻成冰晶,让人对这些水分看得更清楚和明白。面对各种单位“人才高消费”的现实,“人才”自己可不能也稀里糊涂地去追求“高消费”。恰恰相反,在“人才高消费”、拿博士去干硕士的活儿、拿硕士去做本科生甚至大专生就能干的工作的情况下,薪水是难免也要缩水的,所以人才们多少还要有些过紧日子的心理准备。 参考: 【1】 王云才: 应聘博士的简历来了 —— 从喜悦到心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458do=blogid=558668 【2】 黄秀清: 王云才老师心凉的背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558743 【3】 王云才:我为什么心惊 —— 兼答部分博主提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458do=blogid=559028
个人分类: 教育|6091 次阅读|49 个评论
“北大学生社会生源来源”再解读
热度 20 曹聪 2012-4-2 04:09
俺10天前的博文 “北大学生中干部子女或超过50% 农民子女或不到10%” ,被加精也被质疑。 后来,作者之一的梁晨出来说, “ 网传干部子女上 北大 比例攀升 研究者称断章取义”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请找来了署名梁晨、李中清等的论文“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仔细拜读。 论文摘要是这么说的: 194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场革命。高等精英教育生源开始多样化,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社会较低阶层子女逐渐在其中占据相当比重,并成功地将这一比重保持到20世纪末。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中学的设置等制度安排共同推动了无声革命的出现。这场革命虽然不及社会政治革命那样引人瞩目,却同样愿意使用。本研究利用1952-2002年间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学生学籍卡片的翔实材料,力图将这一革命及其成就呈现出来,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显然,这篇论文是想告诉读者,中国高等精英教育生源的多样化,引起了 工农等社会较低阶层子女逐渐在其中占据相当比重的 “无声的革命”。 如果仅看摘要,财新网、笔者和其他网传这篇论文者不但“断章取义”,而且是将革命说成了反革命。罪不可赦! 的确,从论文列举数据看:“1952-1955年间,北大农村地址学生的比例从2.4%增长到6.5%。到1980年,这一比例增长到12.8%,1985年更是一度达到19.4%。”“北大1952年时农民子女的比例已经达到8%,1954年迅速提升到17%。。。。1972年,北大农民子女的比例高达30%以上”,革命发生了! “1990年,北大农村生比例是17.7%,全国农村居民比例为73.77%;1999年全国农村居民比例下降到63.91%,北大农村学生比例为12%。不考虑人口分布的变化,北大农村生比例下降了5.7%,而考虑人口分布变化后,农村生比例下降的幅度只在3.3%左右。”看似合理。 但是, “ 1973年下滑到20%以上。。。。北大农民子女比例在1980年代基本维持在15%-20%之间,1990年代基本维持在10%以上。 “1990年代后期, 这一比例保持在12%-15%左右。”怎么解释? 相反,“从1952年到1999年,26.2%的北大学生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干部”,“北大干部子女的比例从1952年的11%上升到1973年的22%。1974年到1976年间,干部比例下跌之10%。此后干部子女比例持续上升,从1980年代的20%以上,到1990年初期的30%以上,到1997年更是超过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9.76%,成为比例最高的父辈职业。”没有断章取义吧? 疑问可能在“干部”的定义。此研究将学生家长的职业分为8大类:(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干部指的应该是第一大类。注意,用“干部”来指代是“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是作者自己。 所以, 尽管 北大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认为,“干部”的定义很宽泛,。。。研究者仅从学生填写学籍表的内容来划分干部、工人、农民等家庭成分,得出的结论并不十分准确;尽管梁晨也 表示,他们的研究论文对“干部”等身份划分非常宽泛,并不是严格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定义, 尽管也许该论文的结论是“无声的革命”,但在这场革命中北大学生中“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或 “干部”子女比例攀升和农民子女比例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 网传干部子女上 北大 比例攀升 研究者称断章取义” 除了提出了“干部子女上北大比例究竟有多少”和“为何干部子女容易上北大”的疑问之外,还由 北大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 提出了“研究者如何获得大量的数据”的第三个疑问。报道是这么说的: 记者从 北大 多个部门了解到,学校对于学生档案一直进行严格的管理,查看学生档案必须提出申请并经过教务部门的批准,一般人无法查看学生档案。 此外,报道中提到“研究基于对1952年至2002年北京大学近50年间的学生档案”。而据记者了解,每年 北大 录取的新生达数千人。 北大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采集、分析、研究50年里所有学生的数据,研究者是如何获得如此众多数据的? 对此,梁晨说,几年前, 北大 对已有的学生学籍资料进行电子化保存,他们受 北大 邀请参与这项工作时,顺便对学生入学填的学籍表进行了一些社会学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看看梁晨等的论文中“研究资料描述”是怎么说的: 从2003年起,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根据各自档案馆所存的学生学籍卡,建立了本科生信息电子数据库。。。。北京大学的数据库有64510个个案,包括1952-1955年、1972-1987年以及1989-1999年各年的学籍材料。 在这两所大学的支持下,我们将两校公约15万本科生的父母(家长)职业、入学前学校、家庭居住地、院系专业以及性别、民族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码,。。。 论文说“在这两所大学(包括北大——博主按)的支持下”,而梁晨在答记者问时说在“受北大邀请参与”“ 对已有的学生学籍资料进行电子化保存”时,“顺便对学生入学填的学籍表进行了一些社会学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而 北大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居然不知道 这一受到北大“支持”的“顺便”“分析”。 实在有点蹊跷!
个人分类: 另眼看中国|6421 次阅读|29 个评论
当今拍案118:美帝教育一塌糊涂;天朝教育很成功!
热度 19 QFL 2011-12-25 10:38
当今拍案118:美帝教育一塌糊涂;天朝教育很成功!
据爆料( 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11-12/25/content_2563613.htm ):…在其老家中学做报告揽生源的周大校长说: …“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 ”… ;相反, 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 “ 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 ”… 博主批 :首先,本博很欣赏周大校长亲自去各地中学揽生源,这应该是任何大学校长的分内事之一,故“ 揽生源 ”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没啥见不得人的,无需遮遮掩掩。 不过,本博想问周大校长二句: 既然美帝教育一塌糊涂,天朝教育很成功;那么为什么贵校学生们要争先恐后地去美帝大学,犹如过江之鲫似的? 另外,您老人家今日之地位或成就似乎好像也得益于当年受训于教育一塌糊涂美夷麻绳耶。 最后,本博认为: 在某些场合,对任何人来说,说真话其实真地是很重要滴 。 ----------------------------------------------------------- 后来,又 爆料( http://zqb.cyol.com/html/2011-12/26/nw.D110000zgqnb_20111226_1-07.htm ): 有人出来辟谣,并说大家断章取义了周大校长的话,正确、完整的表述应该如此: “ 现在大家都觉得美国的教育好,我们也在向美国学习,什么哈佛、 MIT 等等,其实美国的教育也不是那么好 。它有它好的地方。怎么讲 ? 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这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是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 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 ? 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所以, 从这个角度 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 ,这是我的看法。 ”…… “ 我们的教育有我们教育的优势,特别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发扬的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这样的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懂得尊重人家,同时也会尊重自己,不会看不起自己。我们也有的人一天到晚就是看不起自己,一天到晚都是觉得美国什么都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什么都不好,要全盘学人家的。其实不是,我们中国的教育思想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精华、传统,是值得我们很多地挖掘、学习、继承和弘扬的。 ”…… 博主再批: 即使上面的完整文字为真,且亦不细究其具体细节,也不见得这段话又有哪些更为“改善”之处 。 一般而言,考虑到中学生们的学历、阅历与年龄等条件,大多数中学生应该是搞不清那些“弯弯绕”的 ;对他们来说,从周大校长的这篇演讲中,他们最有可能获得的只能是“ 无比优越的天朝自豪感 ”以及如此结论: 美帝教育一塌糊涂;天朝教育很成功 !(以我当年读中学时的“智商+情商”,肯定是被忽悠倒的 ) 另外, 啥叫“世界公民”;天朝自己又培养了哪些“世界公民”? 注:博主查一下维基百科,发现“世界公民”有如下内容: 世界公民一词有多重涵义,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国籍的传统地理划分 。 *联合国颁发的一个奖项的名称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 *可能是指非政府组织“世界服务权威”(World Service Authority)颁发的“世界护照”(World Passport)。 *可能是指推动成立世界政府的人士。*有时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个人。 *巴哈伊信仰所提倡的人类一体思想。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当今拍案|3226 次阅读|54 个评论
学生养大学还是大学养学生-大学的生存之道
热度 2 lxchencn 2011-8-9 11:13
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学生学费、争取的科研经费、校办企业收入、社会校友捐助等等,中国普通大学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可能是主要的,原来都是全额拨款,曾几何时,突然读大学要学生交不少的学费了,也就说大学已经养不起学生了,学生要交一些钱自己养活自己再补贴大学,全国物价一片涨声之时,学费已经多年不涨,但仍然压跨了不少寒门学子,又曾几何时,突然发现大学的生源还真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大学的问题,问题还不是一般的严重,甚至有人预测会有大学因此关门,看来学生难道还真是养活了大学吗?如果不是,难道还是大学养活了学生?君不见,大学每年投入大笔资金,聘请大量教师,建设大量大楼,购买大量设备,甚至重金引进海外人才,花在学生身上的钱还少吗?既然大学有钱花,怎么还害怕生源少呢?少了学生,不正好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平均教育资源吗?不是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吗?那就不需要人为控制招生规模了,看来少招点学生也并不可怕呀! 国外名校还没有听说过怕招学生少,许多大学甚至如香港的大学都大量的给学生奖学金,许多学生奔其他大学而去也不一定过分忧虑担心了,让别人的大学为自己培养人才,再买回来用岂不划算的买卖呢?只可惜远远望去更为我们的大学担忧了,教授离下岗也不会太遥远了。 既然招生多了还是少了,经费养大学还是不够,看来只有再辟渠道筹集更多资金来发展大学了。
36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围观生源争夺大战
热度 23 boxcar 2011-7-2 06:41
昨晚看到一条新闻“ 复旦大学称部分考生遭其他院校欺骗修改志愿 ”【 1 】。最近是各省公布高考成绩和分数线、考生报志愿和高校录取的关键时期,有关的新闻和网络传说自然会越来越多,按照“信息爆炸”的一般规律,今年肯定会更多。因为有亲属参加高考,所以俺也特地对此多多留心,经常要围观一下相关新闻,赶上有空的时候也要凑热闹写篇评论。 高校之间展开生源争夺,本来无需大惊小怪,其实半年前就已经有在自主招生阶段大学们纷纷结盟的“掐尖”行动了,如此抱团吸引生源,自然足见大学对招生的重视。如今到了“临门一脚”阶段,尖子生的脚最终能否迈进曾经“预录”的大学之大门,这几天绝对是关键,许多戏剧性的变化在此阶段出现,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为了争夺生源,直接施展欺骗伎俩、使出各种阴招的行为,倒是很让俺们这些心地善良的“不明真相”群众感到非常的诧异。我不免在想,至于这样做么?不过静下心来,综合最近几年听到的种种关于升学的新闻旧闻外加民间传闻再一细想,感觉还真不能低估了生源争夺大战的烈度。 为何大学、重点高中、普通初中、小学、学前班、幼儿园都无一例外地重视争夺生源,甚至女子医院(妇产医院的新名字)都盯上了孕妇的肚子?因为生源的另一个称呼是“学苗”。从最低层次(生存层次)考虑,院校和导师招不到学生,相当于园丁们若没苗可育,也就是庄稼地里种不上庄稼,将来也就没有收成,结果是吃饭都会成问题。所以,各种层次的学校和各种水平的老师,都要解决生源的有无和多少问题。 “皇帝女儿不愁嫁”的 911 大学( 985 与 211 的缩写)们当然还不至于为有木有生源发愁,人家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高分段的尖子生好生源,即优良品种的好“学苗”。这已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发展的需要。为了争夺尖子生源,高考的“省状元”先是会被其毕业学校热炒热捧热烈欢送,然后会被大学热烈欢迎热炒,甚至奖金大大地给,让若干幸运的“状元”在“十年寒窗苦”之后初尝“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味道。这些学校一面收着绝大多数学生的学费和各种费用,一面又大把地掏钱奖给极少数被称为“状元”的尖子生,自然是有一番精确的算计的,其目的大概是要利用尖子生抬高自己的名气和身价。能吸引来“状元”的学校,自会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招生阶段就能吸引更多崇拜“状元”、或者想成为“状元”的学生,如此一来,不但一般性的生源问题自然容易解决,就是高端生源也完全可以期待;即使在就业阶段,一所招收了 N 多状元的学校,其毕业生也容易受到更高一级学校以及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去向(就业)自然也会很好。大学和重点高中如此给力地抢“状元”、如此卖力宣传 “状元”,也就不难理解了。 令人感到不无遗憾的是,每年高考只有一次,而且只分文理二科,所以每年产生的“高考状元”原则上也就只有区区六十几位,如果把加分因素考虑进来,让状元队伍也“扩招”一下,大概也不过百位上下,这显然不够国内外大学抢的。再者说了,个把“状元”本来就不可能撑得起一所大学众多学科专业的面子,更鼓不起大学的里子。因此,争抢生源不会停留在“高考状元”这个高层次,而必然要向下延伸,去争抢高分段的尖子生,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引新闻的那一幕。录取尽可能多的“尖子生”对于大学的作用在于,这样的学生好教,能做到一说就明白、一点就透。这样的学生也更有“正事儿”、更重视学习,在大学阶段也能取得好成绩,甚至也可以期待他们在实践环节(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做出好的工作,能产出好的成果,到将来毕业的时候自然也会有好的“卖相”,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如此一来,大学及其教师在同等的工作下,收效更加显著,因此,这些对学校(对导师)贡献率更大的好生源历来都很受欢迎。 为了争夺高端生源或者学苗,各村各寨各大学个研究院所还是下了些功夫,做出不少“创新”的。前面新闻中提到的“预录”肯定算得上一种;已经搞了 N 多年的“自主招生”甚至“组团”去“掐尖”也算一类;最近听说,为了从大学招收尖子生,财大气粗的中科院和一些牛校牛专业已经在搞暑期夏令营了;还曾经听说,有的重点高中,会不惜重金去省内各地区挖“中考状元”,以至于很多地区被吓得迟迟不敢公布中考成绩;至于慷慨许诺、开出各种很可能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的“忽悠”,大概更加数不胜数了。还有哪些争夺生源时施展的“绝活”,期待读者们补充,也好让我等借机开阔眼界。 最后我想说,招到多么好的生源或许算是一种本事,但是真正的本事是能把招来的最普通学生都培养好(在这点上,我比较佩服我自己),把招来的好学生培养得更好(在这点上,俺还是挺佩服那些抢到了中考状元们的重点高中们)。如果是“播下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要那么多好生源又有何用?! ============================= 相关博文: 王辉: 旁观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招生之争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943do=blogid=461832 点评:旁观者清! 参考: 【1】 复旦大学称部分考生遭其他院校欺骗修改志愿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01/174022741915.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8473 次阅读|65 个评论
镜子微博:不能留下优秀的学生,就没有“研究型大学”可言
liwei999 2011-4-27 20:48
回答: 因被封锁好久没来,特意来请教几个问题,请老朋友帮忙一下: 由 波涛浩淼 于 June 15, 2005 01:57:50 不敢“施教”,只是提示几个思路。 上公交车、火车、飞机都有个“定员”数。定员数是空间大小,工具的能力等决定的。大学也是一样。教育不是“资源”,是“资本”。表面上看是宿舍、教室的容积问题,还有看不见“潜流”。北大、清华这类学校也就是大学生定员的30%吧。要把最优秀的人留下来读书。不这样,教师们首先就要“堕落”,随后整个校园的“气氛”也就不成了。 如何能选一流的教师的一轮工作已过去,新的一轮是如何留下优秀的学生,在有洋人竞争的条件下。不然就没有“研究型大学”可言。 回到具体数字上,博士每年一个,硕士两个是个常识。 经费问题太大,一句两句讲不清。评审人员的“轮换”和事后公开,资料留底和“秋后算账”是个常识。 文科的费用是个大问题。主要的原因是那些人的学术水平不被人们信赖。讲句不好听的话,研究人员的档次太低。 如果拿钱也能买来档次的话,农民穿上西装也就是城里人了。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课程”的楷模——读陈老师博文的感想
热度 1 liwei999 2011-1-30 07:46
博士“课程”的楷模——读陈老师博文的感想。 (145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8, 2011 07:13PM 国人培养博士的过程与洋人的有大区别呢?复旦的陈良尧老师以其自身的经历阐述了这件事情 。陈良尧老师的case显然是属于“公派”,一个已经成为历史了的“叫法”。陈良尧老师一代并不是不想这样去教育新一代博士,只是国人大学这些年的“变化”无法让他们实现这个理想。这个“无法实现”1/3原因要由陈老师们承担,1/3要由中国的大学、教育界、教育行政部门来承担,1/3是“外因”,洋人的研究生院对国人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太大。 优秀生源的流失是一个不很显像的事情。这也是陈老师感叹的回国后“处于或快或慢的退化,甚至是极度退化的过程中”的一个根本原因。没有优秀学生的“刺激”,教师水准也必然面临着“退化”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单靠投钱并不能解决生源的问题。 陈老师的工作属于搭锅灶,然后炒菜做饭的过程。这样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情况是在已经有的“灶台”上,用现成的“炊具”和从超市买来材料“炒菜”。“快餐”成了文化以后,不是快餐反倒让人家看不起,形成了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乡下”思考模式。 “快餐”文化正在、或者说已经浸蚀着中国的大学等教育、科研领域。这样的背景下,只能培养出年轻时肥胖、貌似健康,但中年后体弱多病的一代。国人犯的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就是在培养人才上采取了“穷人思路”——数量多而质量差的模式。如果说科研、教育也是社会中一个机能结构的话,那么就要象维持军队那样,以“精”和“强”为立足之本。 当优秀的生源都被洋人“吸去”之后,国人凭什么来维持研究生院的学生档次呢?不幸的是国人当年选择了“扩招”。这就如同人们“选择”了“反右”和“文革”那样,也要在历史的记录上留下遗憾。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5813,75813#msg-7581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14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生生源大战,我甘拜下风
chrujun 2010-5-10 13:55
马军老师介绍了年轻导师招一个研究生的艰难和曲折【1】,本人也是感同身受。 据我所知,研究生导师招不到学生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地方上演。在今后10年内,由于高考人数大幅下降,研究生文凭贬值,国际高校对优秀生源的争夺,研究生生源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状态。不少导师将面临招不到研究生的困境。不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不怕自报家丑,我招了5年研究生,有三年没有招到一人(包括今年),只有两年总计招到5个学生。 这五名学生基本上是靠我给本科生上课、做班导师和指导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拉过来的。 如果我不是靠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坑蒙拐骗,估计一个学生也招不到。 要算我培养学生的质量,从目前来看绝对是中上水平,我敢拍胸脯说我对学生是问心无愧,但为什么没有人报我研究生呢?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1、本人没有头衔。不是教授、不是领导、不是博导。 2、本人不是富翁。几个大老板可以给野外干活的研究生开5000元/月劳务费,足以吸引大量的学生。本人不是挣钱的料,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本人的研究方向是冷门。现在资源价格飞涨,找矿成了最挣钱的工作。 找矿的老师,一年挣个上百万很轻松,而我的研究方向是无数人不抱希望的找矿仪器。由于目前用的找矿仪器基本靠进口,没有几个人对研制国产仪器有信心。学生一听做国产仪器没有希望,更没有谁找我这样的导师了。 不过, 本人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我不会去动员任何一个学生报我的研究生。如果有学生想报我的研究生,我会实情相报我的处境,丑话说在前头,并问学生是否真正下定决心了。我只招心甘情愿报我的学生。 没有人报我的研究生,我也泰然处之。 在这个领域里我就是走歪门邪道的人,我不想拉学生来和我一起跳火坑。 白热化的研究生生源大战,本人愿意甘拜下风。 我现在怕带学生,我怕辜负学生的期望,我怕耽误学生的青春和汗水,我更怕学生背地里恨我,或是毕业后恨我。 【1】 马军,2010, 导师和研究生见面该如何介绍自己,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1908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10680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