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曾庆平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曾庆平

相关日志

Disorder 即 Disease
热度 1 chemicalbond 2015-12-26 23:52
科学网的曾老师蛮有意思,把我写进文章里面,再把我的评论删除了,接着把我拉黑了,不让评论,不让短消息,不让留言:我有那么黑吗? 我不过是看到不合理的言论,担心不知情的读者被误导,才发表了一点感叹。值得被黑吗? 今天被删除的那句话大概意思是:Disorder 就是 Disease, 玩弄文字游戏没有啥意思;根据一点点结果就随意地定量地放大,这又在误导读者。 那么,我们看看曾老师倒是是否在误导读者。 他的第一篇文章:健康革命(1)重建“疾病”与“紊乱”概念 【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945488.html 里面是这么写的: ““ 以癌症为例,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为下策,抗炎为中策,而调节肠道微生态才是上策 ”; “ 人们的健康靠自己,而不是靠医生 ”,. ” 搞定肠道微生态,人体的疾病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二 “。 虽然不是学医出身,好歹也知道癌症有很多种,有多少癌症和所谓的“肠道微生态”关联啊,具体到每一种癌症,还得看疾病的具体状况,对于很多晚期癌症来说,手术是上策,药物都太晚了。 某些所谓的理论貌似有些道理,不过健康问题何其复杂,疾病状态千変万化,连专业的医生都常常搞不定,还有人倡导靠自己,怕是把自己当成理想的模型了。 他的第二篇文章:健康革命(2)“未病”、“欲病”、“已病”新解 【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945490.html 总之,当前的医疗理念需要来一场“革命”,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身体毛病都是疾病,也不是所有的健康问题都要医生治疗。相反,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监护者,你就是你自己的“医生”,因为你可以通过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来杜绝疾病及 紊乱 的发生。否则,当疾病发展到 紊乱 阶段,再高明的医生也治不好了 很明显,他利用一点实验结果,就随意夸大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更搞笑的是,他把 Disease 和 Disorder 搞得自己都disorder 了。因为他的主要论调是很多所谓的疾病都不是病,而是 disorder( 紊乱 ),容易搞定,不外乎和肠道相关的饮食问题;而这里,他却认为disorder是严重的疾病,连“再高明的医生也治不好了”。确实是够乱的。 到底什么是disorder ? 其实他所谓的disorder就是病态,只是他把2个本身没有真正区别的概念说乱了。 在分子水平下,疾病就是某些分子的浓度偏离了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平衡点,即 disorder。 药物设计的原理就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恢复原来的平衡,如治疗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治疗高血脂的lipitor, 大量治疗癌症的激酶抑制剂,等等。 而对于细菌病毒等原因引起的疾病,本质上也是因为外来原因改变了人体的生理平衡。比如,HIV就是艾滋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力,比如某些T细胞浓度大大降低了。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原理则是把病毒的蛋白酶作为靶点,通过药物抑制HIV蛋白酶的活性,使得病毒的生命循环过程失去平衡。病毒的生命完全disorder 了,人体才可能健康。 健康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是任何人都不会质疑的,但是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更不能轻视医生和药物的作用。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170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博克“练摊”五年的感想-为“林中祥”们惋惜
热度 3 duke01361 2014-9-5 07:17
科学网博克“练摊”五年的感想-为“林中祥”们惋惜 有人的地方,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也会分级别,这种哲学论断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和敏锐。 中国人还信奉“居高声自远”这样的传播效应,这也代表了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习惯。 我自2009年2月在科学网“练摊”,至今5年多,博克点击数量近2百万,平均下来每年40万,这是靠着我的思想和不大不小的才能赢得的。这个数目不上不下,中等水平,这其实也是一种体现。 这是一个人现实地位的体现。这很符合我的情况,背景也是不上不下,比优秀的差很多,比不优秀的略微强那么一点儿!所以,体现在博克点击数字上,也自然是不多不少地年均40万。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和林中祥教授的交流。 让我想到了林中祥、曾庆平、许培炎等人。其实,他们都是非常活跃的科学网博克博主,都有超强的能力,包括稳定的思想和勤奋地追求。但他们的影响被打了折扣,与饶毅、师一公等人比,无论是受网官热捧程度(加精数量),还是看客们的追捧程度上都差了不少! 假如他们的工作单位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学校,假如他们都是海外学者,那么他们的影响将会成倍放大!他们的理念和他们的诉求会被广泛认同和接受...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286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网曾庆平大侠与上海滩黄金荣跌霸
热度 16 dulizhi95 2014-7-26 07:18
科学网曾庆平大侠与上海滩黄金荣跌霸 首先还是我的原则,本文纯属调侃,曾大侠有权要求我立马删除此博文。 各位,若是科学网新加盟的小字辈不知道曾庆平的名头,那就如同当今 80 后 90 后的娃娃们不知道毛泽东为何人。 也可能是曾大侠在科学网如日中天的时候正好是我刚刚加入科学网不久,故印象特深。那时候的曾大侠在科学网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其博文几乎是见文就精选,且是:时时有精选,天天有置顶。曾庆平可以说是同时身兼科学网参众两院的主席! 曾大侠当年在科学网的风光,后来者还没有人达到过。 当然,如此风光,招妒是必然的。记得当年常有人找曾庆平掐架,每每被曾大侠举重若轻地击败或化解。印象中有的博文干脆标题就是“掐架就找曾庆平!”,其灼灼烈焰可见一斑。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拿破仑打了上百次仗,几近每战必胜,然终败于滑铁卢。 曾大侠在他的滑铁卢中失手,从此风光不再。 我这里不想谈曾大侠的滑铁卢,却是谈一谈当年上海滩黄金荣的跌霸,正好可类比于曾庆平在科学网的栽跟头。 话说当年上海滩霸主黄金荣,横行十里洋场,万众景仰。无论黑道白道,上至军政官场,下至流氓阿飞,无人敢不买其账。任何人想在上海滩混,莫不首先须匍匐在黄金荣脚下。 正当黄金荣春风得意忘乎所以之际,突然飞来横祸。 某日,在黄开设的戏院里,来了一位人五人六的公子哥,带着两个卫兵。公子哥从来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那小子看戏看到得意处,竟然对黄大老板所热捧的京剧名角美女戏子大喝倒彩。 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黄金荣也不问所以,走过去对着那公子哥啪啪就是重重两个耳光。据认为打的奇重,满脸是血,牙齿都有打掉的。在旁的众奴啰亦是凶神恶煞,一个个还要加以拳脚。 那公子哥一看势头,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有狼狈逃窜的份。临走时搁下狠话:敢动老子,你等着! 那公子是谁,各位?当时统领江浙的皖系大军阀卢永祥家的少爷。卢少爷带着卫兵直奔上海警备司令何丰林的住所:快快给我报仇! 顶头上司的公子挨揍,何丰林岂敢怠慢。派出一对便衣侦察兵,怀揣短火儿。先是侦查到黄金荣的行踪,瞅准机会,一拥而上。黄金荣遭绑! 上海滩大哗,惯于绑人的黄老板如今竟然被绑,且完全是无能为力状态! 黄金荣从此在大上海跌霸,威望不再。 横行上海数十年的黑帮大佬黄金荣,终于也尝到了被人欺凌的苦果。你狠,但有人比你更狠! 各位,这也就是这个民族的特性,谁有狠,谁就是王。无规矩公正可言。
2800 次阅读|19 个评论
曾庆平:转基因不能解决的三大安全问题
热度 2 蒋高明 2014-2-17 10:17
【明辨是非】作为从事过转基因研究的专家,曾庆平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言权,他的观点我都同意。不过,我对转基因的问题的排序有所不同,我的排序是:一不增产,即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二生态不安全,明显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鼓励使用更多农药尤其草甘膦除草剂;三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对实验动物有害,对人体有间接影响。其原因除了曾庆平先生提到的Bt蛋白,还有抗草甘膦基因设计。我也看了东方卫视的节目,当记者问到既然转基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美国农民为什么还种呢?嘉宾们似没有答到点子上。我来补充一下这个问题,就是使人变懒。你想啊,作物喷大量除草剂不死了,因为抗草甘膦了,省事啊。美国农民占全国人口不到2%,劳动力缺乏;抗虫也一样,少打一两遍农药就可节省人工费用。但是生态问题明显,就是造成超级杂草,超级害虫,还有基因污染,栽培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无论怎样排序,转基因作物推广面临的这三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全人类不能为了几家商业公司还有其豢养的科学家及其收买的无良“逗士”,而牺牲宝贵的栽培物种,牺牲人体健康,牺牲生态环境。物种是全人类的,凭什么转几个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麻烦的几个基因(这个是转基因巨头的专利),就宣布物种归他们家呢?实际上,控制虫害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生态平衡的办法,是对人类有好处的办法。 曾庆平 转基因技术还不能解决“三大”安全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238do=blogid=768064 已有 284 次阅读 2014-2-16 18:25 |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转基因 在赵斌博主的介绍下,花了一个下午观看了上海“东方卫视”制作的两期有关转基因的访谈节目。看完视频后有一个感觉,一个“派”不可能说服另一个“派”,更难以让普通民众信服!我甚至相信,民众因为听不懂转基因专家“高深”的科学解读,而可能倾向于选择更相信小崔们“通俗化”的大众思维。 不是说真理越辩越明吗?为什么转基因问题永远是“各说各话”?我认为,关键在于转基因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诸多问题的总和。因此,不同领域的专家自然会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太正常不过了。当然,对于转基因话题的辩论,也有专家的意见完全统一的时候,但要看主办单位请什么样的专家,比如这次“东方卫视”请的崔永元、顾秀林、佟屏亚、柴卫东,他们的观点就始终如一。 我觉得,转基因问题不必进行“大辩论”,因为永远不会得出一致的结论,反而让民众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听谁的。同样,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在媒体上宣传除了增加收视率不会有任何实质效果,严格论证要由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做出,而权威结论应该由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发布。然而,经历三聚氰胺、地沟油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中国,民众还相信那个部门是“权威”的吗?诚信危机是造成目前转基因问题悬而未决的根源,政府必须重塑形象,尽快挽回民众的信任。 作为从事过转基因研究的人,我一直从专业的角度呼吁中国暂缓转基因主粮的推广工作。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呢?这是因为目前育成的转基因主粮(如水稻)主要是表达毒蛋白基因的抗虫性状,而这样的抗虫转基因技术不能解决 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 等“三大”安全问题。 首先看 食品安全 问题,应该是民众最关心以及“反转派”用来“戳脊梁”的关键问题。不幸的是,转基因中最著名的偏偏是抗虫毒蛋白。毒蛋白显然是有毒的,而且这个毒蛋白基因还是来自细菌。专家只能解释毒蛋白煮熟后没有毒性,对人体绝对安全;至于作为饲料饲喂牲畜和家禽,即使不煮熟,由于其肠道的酸性环境使毒蛋白没有活性。但是,专家们还是不能肯定回答,假如人刚刚喝下碱性饮料,立即吃下含有毒蛋白的转基因番茄会怎么样?我只能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个“该死”的毒蛋白,转基因科普会容易得多!所以我说,用毒蛋白抗虫是一种“最糟糕”的设计! 再来看 生态安全 问题,还是拿毒蛋白做例子。毒蛋白的设计之所以“糟糕透顶”,是因为它杀虫既是“窄谱”又是“广谱”。所谓“窄谱”是它只能杀少数害虫,结果会使得原来并不严重的虫害反而变得严重。所谓“广谱”是它不能区分害虫和益虫,这样就会破坏天然的生态平衡。还有,毒蛋白基因在植株中的表达不可能完全均匀,若害虫吸食部分在低表达器官,它们就不会被毒死,久而久之必然产生耐性(抗性),而且有可能把抗性性状遗传给后代。更糟糕的是,毒蛋白基因还会通过传粉“漂移”到近缘杂草上。不管这种机率有多低,但谁也无法预期一个可能的结果:在常规作物田里,害虫吃光了作物,留下一片杂草! 最后看 粮食安全 问题。众所周知,转基因水稻技术不像杂交水稻技术那样能做到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目前转基因只能通过抗虫、抗病减少作物损失间接提高作物产量,也就是还没有获得真正的“增产”基因。因此,转基因主粮的推广并不能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妨“冷却”一段时间,待转基因技术有所突破以后再来考虑推广问题。 说到底,一个东西好不好,只要自身“过得硬”就行了,还用得着辩论吗?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误人子弟的学术逼宫
热度 4 fs007 2013-7-20 06:44
寻正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术不仅仅是学识的积累,更是科学精神的发展与发挥。科学网曾庆平老师自炒开拓性导师,被Arrival与我泼了冷水,曾老师觉得很冤,我带着学生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进入了”学术前沿“,怎么迎来是板砖啊? 曾老师用青蒿素取得了延长酵母菌寿命的效果,”果然不出所料"地抑制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导致了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升高,邪气升高,促使正气升高,正气压倒邪气,于是乎细胞寿命延长了。这么牛皮的世界级发现,还在之后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相关结果,却雷声之后没雨点,在“原创”上过不了关。这种奇怪的自相矛盾,美之名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对于习惯于似是而非地思维的人来说,曾老师的这段话的确是高深莫测,而事实上,正如Arrival所批评的那样,无非是针对不熟悉的领域,重复教科书的内容而已,无论怎么美化,都过不了原创性的一关。这是学生问道于盲的必然结果。 曾老师跟青蒿素有些渊源,大概属于争青蒿素发明权的南方派系,想来对青蒿素是情有所钟,才会用青蒿素来延长酵母菌的寿命。对于关注青蒿素的人来说,它的抗疟原虫作用虽然尚不完全明确,却是不会把它当作酵母菌的长寿方剂的,因为其可能的作用之一,就是抑制灭杀酵母菌——揭示青蒿素作用机理的实验之一,就是用酵母菌做的。青蒿素通过抑制酵母菌的线粒体而起作用,接触到青蒿素,酵母菌不死光,也只能苟活着。苟活会长寿,算是人类社会的典型特征,如果你熟悉衰老研究,似乎这也是衰老学界的最大学术贡献。 曾老师的奇思妙想虽然有着实验证据,却最终缺了原创性,连做学位论文的勇气都没有,更多的恐怕是难以符合现有发表了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曾老师的学术自擂没有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料,难以判断他们为什么取得了那些结果。 我不做衰老研究,但还能读懂一些相关文献,这已足够判断曾老师的所谓“学术前沿”。其实从酵母菌实验突然跳到饿得精瘦的老鼠,我们就知道曾老师与其高徒曾经面临了多大的心理挑战,这或许是在一个不熟悉领域内瞎闯的必然后果?换句话说,曾老师的长寿研究前后不搭边,浪费了学生大量的研究时间与大量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唯一收获是获得了当实验室技术员的资格。测量酵母菌的生殖或者时间寿命该没问题了吧? 曾老师带着学生在衰老研究领域外的沙滩上溜达了数圈,不得其门而入,原来的宠物是酵母菌,现在换上鼠,然后,崩!曾老师跟学生破门而入,伴着惯性,居然冲到了“学术前沿”。大家说这种机率有多大?我看小于5%。 回到曾老师的“学术前沿”,针对衰老研究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衰老(Senescence)是一个自然过程,目前能逃离这一个自然过程的就是癌细胞,想来大家不难理解癌与衰老的关系,癌细胞它就不衰老,要么长寿,要么永远活着。曾老师提到端粒,它是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之一,细胞DNA复制需要消耗它,癌细胞复制就应当不停地消耗端粒,癌之所以成为癌,当然就要逃避端粒控制机制了,所以学术界曾怀疑端粒酶——能延长端粒的蛋白——是致癌因素之一。 现在曾老师发现了长寿的秘诀,抑癌基因活性降低几十倍,端粒延长,呵呵,曾老师找到癌细胞了。 曾老师的实验方法在科学上有一个专门名词,叫捞鱼(Fishing)。针对大量的因变量进行筛选,总要找到几个有统计显著意义的,然后发表论文,研究周期结束。曾老师这次捞着了两个抑癌基因与端粒。 捞鱼有时还真能捞着鱼,但曾老师在学术自捧之外,专业内容太少,无从判断。不过,我们也不难用常识与已知衰老研究大致评估“学术前沿”究竟在衰老研究领域大门的哪一方。 当鼠体处于饥饿状态时,想来细胞活动是需要减少的,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次数少了,那用于DNA复制消耗品的端粒的消耗是不是也应该减少了?曾老师在这里好象没发现什么。 细胞活动减少,或许就天然存在一种自我克制,让细胞癌变的机率减少,于是乎抑癌基因的表达显得多余,于是乎曾老师就发现了显而易见的结果。这两种结果可能没有因果关系。当然,似是而非的讨论是很容易把二者联系起来的,还能产生很多的实证——更多的与二者表现一致的东西,就象曾老师此前重复印证教科书内容一样。 任何一项研究,在同行评议之前,就在媒体妙作及进行过高的自我评价,是学术自吹自擂,是不适当的——因为存在着目前我的这种强烈批评的风险,更大的风险是面临不一致的同行评议之后的尴尬:你自以为走到了前沿,结果仍然在门外徘徊,被人嘲笑为坐井观天、夜朗自大。 曾庆平老师针对其指导学术过程的描述,在达到高潮、“无心插柳”之前,完全是一种盲人骑瞎马的感觉,这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是极大的忌讳。对于学生而言,承担的风险太大,曾老师的学生,想来是需要论文才能毕业找工作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学习的是系统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思维,做出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的研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性,很大程度上靠运气,研究生不应当立志超过导师的能力。 感叹曾老师学生“遇人不淑”之际,也对曾老师误人子弟之后化劣迹为优势的能力叹服,这就是中国的学术政治,八股优势,中国的论文发表量据说已经是世界第一,不是没有基础的。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他的时代具有学术泰斗的地位,尚且如此谦逊。而反观现代的中国学者,行事如曾庆平师的恐怕是绝大多数,学生要求出格,他们称之为“逼宫”,外人面前摆谱不够,还要在学生面前过把权威的瘾,这样的心态,又如何可能不耻下问?其结果当然是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内闭门造车了——造好之后,难免又要自我欣赏赏鉴一番的。 对于任何一个合格的导师来说,如果自己的学生要进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在国外,会将学生推荐到相关专业导师名下,在中国不具备这个条件,但难道不可以向相关专业人员请教,请求协助或合作吗?哦,忘了,中国是通才模式,那多丢人啊?还是自己翻文献摸索着指导吧,反正中国学术界目前尚未要求导师对自己的伪劣产品负责。不少中国导师还得靠研究生反向指导,甚至研究生报怨导师真难教或者教不懂,也是导师抢课题,抢资源而进行的自我“逼宫”的后果之一。 不负责任的行为得到提倡,应者众,算是中国学术的特色吧。
个人分类: 趣侃乱弹|6279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逼宫与学术八股
热度 7 fs007 2013-7-19 11:53
寻正 科学网的曾庆平老师爱炫耀,最近写了一篇学术”逼宫“博文,让世人瞻仰其开拓性导师风彩,果然如其所愿,科学网编辑精选,无数学人盛赞。虽然很忙,但科学网电子杂志还是要看的,于是乎也瞻仰一番,忍俊不禁之余,不免慨叹中国学术的无聊与八股。 曾庆平老师高歌猛进”研究前沿“,我就不免有些犯困,这”研究前沿“ 是啥东西?中国做科研的几乎人人都知道,我其实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给国人做翻译,就有些为难,中国人习以为常,那东西其实未必存在,比如这”研究前沿“或者”国际先进”、“国内先进”、“地区先进“之类。 国内管理体制落后,官本位进入人心,做学术的大凡有点”成就“,就难免一身八股味。在中国做学术,不把八股做进学术中,算是一种持续挑战,这种挑战的阴险之处就在于,接后挑战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就被同化了。如果有路人看上去不爽不适,却又不能明确指出,陷入八股的人反而正义十足地嘲笑别人,并不反思自己。敢于嘲笑曾庆平老师的路人自称”Arrival",曾老师自然不屑一顾,旁人则是拾砖而上。Arrival要给人留面子,我则不必,因为曾庆平老师原来被我指责侵犯“板权”与抄袭,就算结了仇,多嘲笑曾老师几次,算是债多不愁。 中国学生之所以没能力独立判断,从众多吹捧曾老师是好导师的学者身上就可以看出原因来了。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八股之所以畅销,就因为它简化了学术思维,换一种说法,一个学术领域原要中上之资的人才玩得成的,一旦八股成为学术文化,中下之资的人都有玩得上好了,就象打游戏,思维按照模式进行,谁都会。 被”逼“进”学术前沿“的曾老师觉得很得意,比如: 我们以前曾发现,抗疟药青蒿素可以与血红素共价结合而使含有血红素的蛋白质失活。巧合的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正是一种血红素蛋白!我推测它应该可以与青蒿素结合并失活。假如用实验证实青蒿素也表现出长寿效果,那么以上推论就顺理成章了。 果然不出所料,青蒿素不仅能模拟酵母营养限制的长寿效果,而且还同步检测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升高及青蒿素-血红素结合物形成!对此,学生似乎大惑不解:为什么青蒿素抑制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后,它的活性反而升高?我这样解释道:那是因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是先低后高,你只检测到高活性阶段,未检测到低活性阶段。她听完后将信将疑,不止一次想测到活性低的那个阶段,但一直没有成功,我估计还是检测时机把握不当。 我敢打赌,这里不存在什么”活性低的那个阶段“,根本不是什么”检测时机把握不当”,而是八股思维阻碍了正常的逻辑推导。学生问了一个适当的问题,结果给导师忽悠了。实验结果分明证明此前推导有误,还来一番“果然不出所料”,这是做学术八股的典型症状,不求甚解,但求似是而非地给别人以交待。 学术八股更精彩的表演还是曾老师后面让我爆笑的段子: 上述实验结果在我们脑海里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线粒体的“破坏”反而能延寿?学生尝试用中医解读这个现象: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的暂时中断,氧自由基(“邪气”)升高促使抗氧化酶(“正气”)升高,由于正气压倒邪气,细胞的寿命就延长了。我虽然认可她的这个说法,但却认为太抽象,不足以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与长寿联系起来! 曾老师懂中医吗?显然不懂,他用中医撑面子的。有这么愚蠢的中医吗?“邪气”升高就促使“正气”升高,然后就“正气压倒邪气”,如果这是通行规律,人还会得病吗?如果这种幼稚到了极点的说法可以”认可“,这个世界就没有道理可讲了。不懂中医,还请不要抹黑中医。 为什么一大群学者看了这么幼稚可笑的说法反而拍巴巴掌呢?因为他们就缺乏阅读能力,习惯于学术八股,习惯于动不动就”进入学术前沿“忽悠外行。 学术有其延续性,还是正经一点踏实一点好,论文好做,但”前沿“还是不要动不动就进了。 如果你不懂我所说的八股是什么,不妨想一想,究竟中文中”逼宫“是什么意思?
个人分类: 趣侃乱弹|70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春风荡漾无限情 - 读曾庆平教授新春贺词有感
热度 2 xucq45 2013-2-13 06:19
曾庆平 《给百名博主送成语拜年》(曾庆平) 正值2013年农历蛇年春节,我按单周博客排行顺序给每个勤于笔耕的博友送一个成语,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团圆,心想事成! 1 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人寿年丰 2 许培扬博客 许培扬 青春飞扬 3 全球变化 - 杨学祥工 .. 杨学祥 龙凤呈祥 4 林中祥的博客 林中祥 中流砥柱 5 陈安 陈安 国泰民安 6 饶毅的博客 饶毅 刚毅果敢 7 喻海良的博客 喻海良 良辰美景 8 嵇少丞的博客 嵇少丞 青春年少 9 武夷山 武夷山 稳如泰山 10 难得糊塗 赵明 心明眼亮 11 S C I 茶室 万跃华 龙腾虎跃 12 《镜子大全》《朝华 .. 李维 革旧维新 13 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 曾庆平 平湖秋月 14 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 .. 吴中祥 人中翘楚 15 從科學出發,何時能 .. 蔣勁松 轻松自如 16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 .. 王德华 德高望重 17 博客乎 ? 茶馆乎 ? 曹广福 洪福齐天 18 智叟王铮 王铮 铮铮铁骨 19 刘进平的博客 刘进平 高歌猛进 20 安得广厦 陈龙珠 珠联璧合 21 严家新 - 独轮车上的博 .. 严家新 家和国兴 22 可真的博客 周可真 求真务实 23 马博士 马臻 百福具臻 24 搞科研的丑小鸭 迟菲 非比寻常 25 没文化开的老文 文双春 春意盎然 26 sz1961sy 一个来自广 .. 沈阳 否极阳回 27 方唯硕的博客 方唯硕 硕果犹存 28 laserdai 的柠檬茶间 戴德昌 繁荣昌盛 29 lix 李小文 文才武将 30 李连达的个人博客 李连达 达官贵人 31 曾泳春的博客 曾泳春 阳春白雪 32 氢分子医学 孙学军 千军万马 33 Neil 反面教材 ☆ 凤雏 .. 吴宝俊 英俊潇洒 34 吕喆的博客 吕喆 啧啧称奇 35 何毓琦的博客 何毓琦 瑰意琦行 36 李泳的博客 李泳 涵泳玩索 37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 .. 王鸿飞 鸿图华构 38 一粒阳光 王海辉 海天一色 39 所谓江湖 邢志忠 志在高远 40 蒋高明的博客 蒋高明 明察秋毫 41 写着,并快乐着 吴国清 倾国倾城 42 爱智 胡业生 生龙活虎 43 熵 . 复杂程度 . 统计 . 气 .. 张学文 文经武略 44 刘洋的博客 刘洋 洋洋洒洒 45 complexityworld 周涛 惊涛骇浪 46 诗言志 , 志在高远 ; 诗 .. 杨永田 永志不忘 47 大毛忽洞 李世春 春暖花开 48 张玉秀博客 张玉秀 亭亭玉立 49 子曰: “ 知之者不如 .. 戴世强 自强不息 50 记录美丽 李学宽 宽宏大量 51 科技导报 科技导 导德齐礼 52 ICF2009 徐耀 耀武扬威 53 科学茶馆 耿文叶 枝繁叶茂 54 江苏徐州高绪仁运动 .. 高绪仁 大仁大义 55 天空中的一个模式 蒋迅 疾风迅雷 56 徐迎晓的博客 徐迎晓 辞旧迎新 57 科学文化足迹 吕乃基 积基树本 58 枫叶红 徐长庆 长才广度 59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 韩健 雄深雅健 60 Hansen Wang---Blog 王汉森 气冲霄汉 61 游走于主修专业之外 朱晓刚 刚柔相济 62 信仰良心 曾新林 长林丰草 63 The Cozy Hut of Dr.. 张祖锦 锦上添花 64 陈桂华的活动构造 陈桂华 秋实春华 65 任胜利的编辑之家 任胜利 战无不胜 66 张维的博客 张维 惟妙惟肖 67 金色胡杨 陈永金 金戈铁马 68 我算故我在 李毅伟 丰功伟绩 69 Reaching out acros.. 虞左俊 清新俊逸 70 Faith·Hope·Love 程南飞 比翼双飞 71 登高望远 秦四清 山清水秀 72 谈科海江湖,写科技 .. 杨海涛 惊涛骇浪 73 鲍海飞的博客 鲍海飞 海阔天空 74 路漫漫其修远兮 诸平 歌舞升平 75 Xuefeng Pan's Webd.. 潘学峰 峰回路转 76 科学松鼠会 松鼠会 后会有期 77 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 .. 王修慧 福慧双修 78 科学与法律 刘旭霞 旭日东升 79 天桥陨石 陈儒军 儒雅风流 80 思想散步 聂广 广结良缘 81 微纳世界大,和谐天 .. 张海霞 霞友云朋 82 山河锦绣 —————.. 张檀琴 琴瑟和好 83 草中笋 蒋继平 继往开来 84 杨双的个人博客 杨双 好事成双 85 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博 .. 科学网 科海泛舟 86 大工至善 | 大学至真 刘春静 春意盎然 87 寻正治学 廖俊林 瑶林玉树 88 走进平常 刘玉仙 仙风道骨 89 徐腾飞的博客 徐腾飞 万马奔腾 90 冯用军工作室 - 中国皇 .. 冯用军 常胜将军 91 科学与真理 黄成 功成名就 92 陈波的博客 陈波 波澜壮阔 93 一个科学 “ 叛徒 ” 的 .. 黄秀清 秀外慧中 94 高分子生物博客 谢志刚 壮志豪情 95 欧阳峰的博客 欧阳峰 峰回路转 96 黄宇的博客 黄宇 气宇轩昂 97 孟津的博客 (Meng J.. 孟津 津津乐道 98 赏花拾趣 廖景平 风景如画 99 踏莎行 陈湘明 柳暗花明 100 走走,看看,学学 张珑 琳珑剔透 1 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人寿年丰 2 许培扬博客 许培扬 青春飞扬 3 全球变化 - 杨学祥工 .. 杨学祥 龙凤呈祥 4 林中祥的博客 林中祥 中流砥柱 5 陈安 陈安 国泰民安 6 饶毅的博客 饶毅 刚毅果敢 7 喻海良的博客 喻海良 良辰美景 8 嵇少丞的博客 嵇少丞 青春年少 9 武夷山 武夷山 稳如泰山 10 难得糊塗 赵明 心明眼亮 11 S C I 茶室 万跃华 龙腾虎跃 12 《镜子大全》《朝华 .. 李维 革旧维新 13 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 曾庆平 平湖秋月 14 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 .. 吴中祥 人中翘楚 15 從科學出發,何時能 .. 蔣勁松 轻松自如 16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 .. 王德华 德高望重 17 博客乎 ? 茶馆乎 ? 曹广福 洪福齐天 18 智叟王铮 王铮 铮铮铁骨 19 刘进平的博客 刘进平 高歌猛进 20 安得广厦 陈龙珠 珠联璧合 21 严家新 - 独轮车上的博 .. 严家新 家和国兴 22 可真的博客 周可真 求真务实 23 马博士 马臻 百福具臻 24 搞科研的丑小鸭 迟菲 非比寻常 25 没文化开的老文 文双春 春意盎然 26 sz1961sy 一个来自广 .. 沈阳 否极阳回 27 方唯硕的博客 方唯硕 硕果犹存 28 laserdai 的柠檬茶间 戴德昌 繁荣昌盛 29 lix 李小文 文才武将 30 李连达的个人博客 李连达 达官贵人 31 曾泳春的博客 曾泳春 阳春白雪 32 氢分子医学 孙学军 千军万马 33 Neil 反面教材 ☆ 凤雏 .. 吴宝俊 英俊潇洒 34 吕喆的博客 吕喆 啧啧称奇 35 何毓琦的博客 何毓琦 瑰意琦行 36 李泳的博客 李泳 涵泳玩索 37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 .. 王鸿飞 鸿图华构 38 一粒阳光 王海辉 海天一色 39 所谓江湖 邢志忠 志在高远 40 蒋高明的博客 蒋高明 明察秋毫 41 写着,并快乐着 吴国清 倾国倾城 42 爱智 胡业生 生龙活虎 43 熵 . 复杂程度 . 统计 . 气 .. 张学文 文经武略 44 刘洋的博客 刘洋 洋洋洒洒 45 complexityworld 周涛 惊涛骇浪 46 诗言志 , 志在高远 ; 诗 .. 杨永田 永志不忘 47 大毛忽洞 李世春 春暖花开 48 张玉秀博客 张玉秀 亭亭玉立 49 子曰: “ 知之者不如 .. 戴世强 自强不息 50 记录美丽 李学宽 宽宏大量 51 科技导报 科技导 导德齐礼 52 ICF2009 徐耀 耀武扬威 53 科学茶馆 耿文叶 枝繁叶茂 54 江苏徐州高绪仁运动 .. 高绪仁 大仁大义 55 天空中的一个模式 蒋迅 疾风迅雷 56 徐迎晓的博客 徐迎晓 辞旧迎新 57 科学文化足迹 吕乃基 积基树本 58 枫叶红 徐长庆 长才广度 59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 韩健 雄深雅健 60 Hansen Wang---Blog 王汉森 气冲霄汉 61 游走于主修专业之外 朱晓刚 刚柔相济 62 信仰良心 曾新林 长林丰草 63 The Cozy Hut of Dr.. 张祖锦 锦上添花 64 陈桂华的活动构造 陈桂华 秋实春华 65 任胜利的编辑之家 任胜利 战无不胜 66 张维的博客 张维 惟妙惟肖 67 金色胡杨 陈永金 金戈铁马 68 我算故我在 李毅伟 丰功伟绩 69 Reaching out acros.. 虞左俊 清新俊逸 70 Faith·Hope·Love 程南飞 比翼双飞 71 登高望远 秦四清 山清水秀 72 谈科海江湖,写科技 .. 杨海涛 惊涛骇浪 73 鲍海飞的博客 鲍海飞 海阔天空 74 路漫漫其修远兮 诸平 歌舞升平 75 Xuefeng Pan's Webd.. 潘学峰 峰回路转 76 科学松鼠会 松鼠会 后会有期 77 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 .. 王修慧 福慧双修 78 科学与法律 刘旭霞 旭日东升 79 天桥陨石 陈儒军 儒雅风流 80 思想散步 聂广 广结良缘 81 微纳世界大,和谐天 .. 张海霞 霞友云朋 82 山河锦绣 —————.. 张檀琴 琴瑟和好 83 草中笋 蒋继平 继往开来 84 杨双的个人博客 杨双 好事成双 85 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博 .. 科学网 科海泛舟 86 大工至善 | 大学至真 刘春静 春意盎然 87 寻正治学 廖俊林 瑶林玉树 88 走进平常 刘玉仙 仙风道骨 89 徐腾飞的博客 徐腾飞 万马奔腾 90 冯用军工作室 - 中国皇 .. 冯用军 常胜将军 91 科学与真理 黄成 功成名就 92 陈波的博客 陈波 波澜壮阔 93 一个科学 “ 叛徒 ” 的 .. 黄秀清 秀外慧中 94 高分子生物博客 谢志刚 壮志豪情 95 欧阳峰的博客 欧阳峰 峰回路转 96 黄宇的博客 黄宇 气宇轩昂 97 孟津的博客 (Meng J.. 孟津 津津乐道 98 赏花拾趣 廖景平 风景如画 99 踏莎行 陈湘明 柳暗花明 100 走走,看看,学学 张珑 琳珑剔透 ---------------------------------------------------- 春风荡漾无限情 - 读曾庆平教授新春贺词有感 才华横溢曾庆平,出口成章传美名, 新春佳节送祝福,春风荡漾无限情。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5750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支持曾庆平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表态
热度 1 wliming 2012-10-29 10:22
这回曾庆平写的博文《我不认为转基因主粮在中国有推广的必要》的确讲得很有科学道理。曾庆平从转基因粮食缺乏产量优势,对农业益虫的伤害,以及未煮熟的转基因食物的无毒性没有保证等方面否定了推广转基因作物的价值。他讲得对不对我无法判断。他从科学的角度对转基因作物的弊端进行了批判。这回他完全没有用他过去使用的“数典忘祖”之类的政治口号,值得鼓励。 饶毅的话“转基因是科学和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也是我很推崇的。过去很多人包括蒋科学,都是妄图转移视线,把科学问题政治化。有的说,饶毅动机不纯,为美国人说话;有的说,饶毅剥夺局外人发表看法的权利,还有的说美国人的转基因食物对一种战略阴谋,等等。科学外行造出来的这些流言很可笑。饶毅这个论断涉及到中国许多的学术问题,比如中医问题。一当政治化,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也会变得没有结论。饶毅对转基因科学性的论述我也是非常支持的。 至于饶毅是否该向蒋高明道歉,也是有关转基因问题的题外话。我觉得,道歉是应该的。饶毅自己犯了自己指出的科学问题政治化的错误。 转基因问题的确是个科学问题。最终只能由科学家做一个结论。我估计,转基因食物很可能是利弊兼有,就像三峡水电站一样,科学家必须做一个利弊评估。在这个问题上,外行其实没有发言权。
个人分类: 社会|1126 次阅读|6 个评论
曾庆平PK饶毅
热度 9 xcfcn 2012-10-28 11:47
很少看曾老师的文章,但 这篇文章 让我对曾老师刮目相看。 虽然不喜欢饶毅,但是基本上他的文章我还是看的。(难道是收集情报?)饶毅的浅薄越来越明显,饶毅政治大棒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而且这两者是正相关的。正因为自己的浅薄,只是略懂点生命科学,对于社会科学、对于政治哲学两眼一抹黑。所以碰到稍微不完全是科学的问题时,饶毅就会声嘶力竭,抡起政治大棒,试图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为科学问题,然后自己充当科学帝国的皇帝。 饶毅这种人,说实话,当科学家没问题,当青年导师/科学代言人或许能忽悠到一批人,但是如果饶毅这种人成为政治家,那一定会是中国的灾难。
个人分类: 杂论|2527 次阅读|13 个评论
也谈转基因技术和粮食安全问题--读饶毅转基因博文的感想
热度 48 jiangjiping 2012-10-28 03:38
也谈转基因技术和粮食安全问题 -- 读饶毅转基因博文的感想 蒋继平 今天饶毅院长发表了 ( 1 )一文。 在他的文章发表后不久, 曾庆平博主马上发表一篇表示不同意见的博文 ( 2 )。 我认真地读了两位的博文, 也仔细地分析了两位的观点。 我认为饶毅博文的大部分观点是正确的, 所以,我积极主动地推荐了这篇博文。 与此同时, 我也认为曾庆平博主的不同观点也有一定的理由的, 因而,我也推荐并且发表了我的评论。不过, 我虽然在大部分观点上认同饶毅的看法, 我也有一些与饶毅不同的看法。 本着实话实说的精神, 出于一个在农业战线奋斗了一生的人的本能和责任,我现在来谈谈我在读了饶毅有关转基因博文后的感想。 首先, 我和饶毅一样, 认为转基因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 而不是政治问题。 不过, 凭我个人的直觉, 我觉得好像饶毅院长本人也将转基因问题政治化了。饶毅在博文中的许多措辞都有政治化的气质, 也许我的语文不好或者太敏感了。 其次, 我也和饶毅一样, 坚决支持中国搞转基因研究, 而且一定要花大力气搞。 但是, 饶毅先生在他的博文中没有将转基因技术和粮食安全分开来对待。 或者说饶毅没有搞清楚转基因技术和粮食安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鉴于以上两点, 我现在避开政治这一条。 我不愿意谈及政治, 一是因为我不喜欢政治这个话题, 二是因为转基因本身确实是一个技术问题, 与政治无关。 因而,我现在要谈论的是转基因技术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和区别。 在转基因方面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转基因技术是二十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鲜学科, 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给现代农业带来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这个技术在医疗卫生和人们的食品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最主要优点是能够明显地提高被改良品种的性状, 使被改良品种具有高产, 优质, 抗病虫害等优势。 这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是我坚决赞同转基因技术的首要因素。 不过, 从一个在农业战线工作学习了 30 多年的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 转基因技术用在人们的主粮上,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项目, 是没有先例的。 现在的一些安全检测, 在时间长度上还远远达不到真正能够说明问题的程度。比如说, 导致癌变的时间至少需要六个月, 科学家只用三个月的时间来检测转基因食物在致癌方面的作用,那实在在科学逻辑上说不过去, 是不是? 再说, 主粮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 是人们每天必须面对的第一个大事, 是攸关人们健康的头等大事, 这不同于一般的日用品和药物。 药物是给病人吃的。 电视, 电脑和电话可以用, 也可以不用, 不用不会死人的,可是你不能不吃饭, 不吃饭会死人的。 这点大家一定会同意的。 因而, 我跟饶毅一样, 认为我们要花大力气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 一旦有了足够的检测数据, 有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 在这里, 我有一个与饶毅不同的观点, 那就是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的说法。 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 并不是因为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特别的优秀, 而是因为中国自己的供应不足。 中国以前也从其他国家进口大豆, 比如说阿根廷和巴西,在没有转基因的情况下, 我们进口的大豆就不是转基因的, 对不对?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豆比较便宜是因为那些国家的地多,大规模生产, 生产成本低, 生产的大豆超过了他们自身的需求, 所以用来出口创造外汇。 我在想,即使中国自己搞成了高产优质的转基因大豆, 还是解决不了中国的总需求, 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所决定的。 因而,不要把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必须搞转基因的借口。 最后我要说的是, 我坚决赞同饶毅院长的观点, 美国人搞转基因技术开发和应用, 绝对不是针对中国的战略阴谋, 而是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 为了提高农业和生物利用的效益。不过, 由于是新鲜事物, 这种做法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认真地分析检测。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更应该如此。 (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6737.html (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626768.html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7786 次阅读|61 个评论
曾庆平的荒唐逻辑之三
热度 2 wliming 2012-10-26 16:13
曾庆平老师的又一篇博文《中医被痛打成“落水狗”究竟是谁之过》也是荒唐透顶。中医被打成落水狗,他把原因归结为“一些迷信西医又不懂中医的人,尤以文革后出身的一代人为众”。他说,"他们大多有西方科学的教育背景,受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较深,反而对中国文化不求甚解,甚至把传统的东西当成王婆的裹脚”。曾老师使用的这个词汇“西方科学”,表现了曾老师对科学的无知(话是重了一点)。科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没什么西方东方之分。但是,中国有相当多的民科,就很推崇曾老师的这个词汇,他们对东方科学情有独钟,还有人叫嚣,要推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重建现代物理学。还有一些愚昧的民科宣扬,要用中国的“阴阳五行”取代现有的西方科学。可见,曾老师跟民科有同样的东方科学情结。很多中医痴迷者具有这样的认识不足为怪,因为他们接受的科学教育不够。一个接受现代科学教育并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对科学竟然有这么糊涂的认识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曾老师讲的思维模式,那就不管东方的西方的,你愿意怎么思考就怎么思考,完全属于个人的自由,只不过有的人因为错误的选择而荒废生命。比如,中国科学院有相当一批研究经络的人,如祝可骥院士,对经络充满期待,虽然当上院士,却穷其一生一无所获,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无可指责。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优势?见仁见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所以,信不信传统文化,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曾老师无权干涉。况且,一个科学问题,只是真和假的问题,跟文化没关系,不必扯这么远。 中医问题之所以扯不清,就是因为像曾老师这样的人,总是把科学问题扯到不相关的文化问题甚至政治问题那里去。曾老师就说到:“在我看来,你们打击中医就是数典忘宗,挖先辈的祖坟,如同文革中全民批判至圣先师孔夫子一样无礼和可耻!”反中医都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批判的。曾老师在科学证据上斗不过你,就跟你扯传统文化,扯文革这样的政治问题。所以,我从曾老师身上看到的的确是十足的民科情结。况且,孔夫子也不是不可以批判的,孔夫子绝对不是曾老师讲的至圣先师。社会进步,必然淘汰落后。哪怕是算盘这样的优秀传统科技,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曾老师作为生命科学学者,应该从生命科学的高度,论证中医的合理性(且不说科学性)。可是,曾老师的言论却跟民科无异,让我们很失望。 曾老师只有一句话打动了我“ 有多少人亲身体验过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神奇效果 ?”先说诊断,曾老师自己都承认,中医的诊断其实是很落后的,现在的中医院的中医多以现代医学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所以,“中医的诊断”是不值一提的。这里就说说“治疗的神奇效果”。如果中医的确有神奇的治疗效果,我绝对不敢反中医,我相信方舟子也不敢。这样的中医,即使是伪科学,也值得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坚持。问题就是,中医是不是真的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有什么经得起检验的科学证据?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谁谁谁吃了几个月西药,病没见好,结果三副中药,病愈了;还有谁谁谁,吃了中药怎么怎么灵验。我估计曹天德曹俊这样的人,也是因此相信中医的。这样的个案能信吗?我小时候多次经历过巫婆画鬼符的治疗,治疗都很“成功”,每次都过不了几天,我就恢复了健康。对于像曾老师的这样缺乏科学怀疑精神的大脑,这些巫术的效果也是很神奇的。更滑稽的是,我曾经用这样的例子反驳某些中医迷,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说巫术就是有效的!让人无语吧。他们连巫术都信,当然也可以信中医。可是,曾老师作为生命科学学者,能这么糊涂吗? 现代医学不认可这样的个案。一个很显然的道理是,这些所谓的疗效,很可能是恰好碰上了疾病的自愈。比如巫术治疗,很可能正好跟疾病的发作周期吻合。所以,这种疗效很可能是假的,治疗与痊愈没有因果关系,正如鸡叫天明一样。既然很可能,现代医学当然就不能轻信这样的个案。现代医学建立一套科学的检验手段,也就是三盲临床检验。所以,中医的疗效可信不可信,就要以现代医学的检验结果为证据。可是,我们很少看到中医的这样的证据。如果谁能拿出来,我想,即使方舟子也否认不了。 这就是反中医的立论依据。 拿针灸来讲,很多人包括曾老师都对针灸赞不绝口,尤其是在美国人用科学实验证明了针灸的某些镇痛作用之后。很多愚昧人士就因此要求全世界相信中医。科学不会轻易地这么做。现代医学虽然承认针灸的镇痛作用,但是并没承认针灸所涉及的穴位和经络。科学只会接受那些被证实了的,如针灸镇痛,而不会接受那些还有待证实的。这是科学的态度。中医迷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科学态度。特别是针灸的镇痛实验还证明,针灸的穴位并不需要准确。所以,针灸镇痛作用跟中医的原理有显著的偏差。可见,曾老师以针灸镇痛为例拥护中医是远远不够的。
个人分类: 伪科学|1401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申本人就牛奶健康与中国人脊梁骨等大是大非态度
热度 2 ljry8044 2012-10-25 11:11
早在去年,本人写了篇博文: 驳卫生部15位权威专家牛奶无害的联合论断! 主要是为了指出那些专家论断的直接问题,所以该博文没有标注引用文献,不是很严谨。部分留言如下。 熊李虎 2011-5-7 10:25 感觉上这些砖家,崇洋媚外至极,就算拿来就用,也得结合国内的实际的情况呀~, 然则,我不是营养砖家,不知道牛奶到底如何,但是从这些砖家的行文逻辑来看:就是,人家用了好,所以咱也得用;不用=不好。 王水 2011-5-7 20:32 这几个专家的逻辑故障,可能是因为铜板卡到脑壳里的缘故。 …… 结果,曾庆平马上写博文反驳,没有任何凭据,便认为中国人必须喝牛奶才能健康,否则就会脊柱发育不良,智商低下什么的(具体不记得了,因为在我回应后,曾因为大家的恶心很快将那博文删掉了),牛奶绝对无害。 本人的回应博文如下: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部分留言如下: whale11 2011-5-9 06:40 专家,老九的说话也会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好多时候,可能言不由衷. 段德稳 2011-5-9 09:21 有句话说得好啊,其大意是“千万不要说我是是专家、教授,那是骂我啊“ 现在有些的确应该称”砖家“(收一叠叠像砖块的人民币的”家“)”叫兽“(这个你懂得,大家都懂的)~ 曾急忙删了博文,可马上就觉得,老曹有篇新博文好像在暗讽他软骨,便发短信威胁,还说要举报什么的,后来因被公布出来,曾因被人一致声讨,再也无脸在科学网待下去,躲了好长时间。 现在曾见我宣称休博,马上开始发飙,竟反过来说我无种,不敢跟他辩论(事实上,当时明明是他删文逃跑的)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不敢再贴有关他跟牛奶的博文,事实上,本人博文(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一直在那没删呢。我回别人说不想贴是不想让他太难堪,好歹也也一教授…… 现在,我在此重申,在牛奶健康、中国人脊梁骨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本人态度始终不变, 一以贯之 : 第一,本人 并不 否认牛奶高蛋白质、高钙等的营养价值,相反,我支持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多喝牛奶以保持在激亢状态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至少,本人偶尔也会喝牛奶,尤其是从事高耗能活动时,这会让我更带劲,体能恢复更快。 第二,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一利必有一弊,我们绝不能因为其高营养而否定其隐患及其导致的负面危害。多摄入牛奶酪蛋白导致老鼠致癌的结论已被多国试验所证实(详细参看: 你每天都在食用比霉花生更致癌的高蛋白吗? )。多国调研数据表明,牛奶摄入量最高者罹患各种癌症、以及骨质疏松者概率更高(事实上,这不难理解,水喝多了也会种水毒、食盐吃多了也会伤身,蛋白质摄入过多后也会中毒)。在中国的相关专家不肯拿出牛奶致癌临界点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尽量少喝(研究表明,酪蛋白达到食物10%便易使老鼠致癌)。 第三,针对中国65县近10年的大规模调研(史称“中国健康调查”,荣获了中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表明,中国人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一样能让人长得更高大,达到遗传允许的极限。尽管牛奶有助中国人长高(前提是营养可以被吸收),但是,促进中国人身高达到最大值的效果主要来自植物蛋白,因为中国人膳食中90%的蛋白质来自植物性食物。换而言之,除了曾庆平等少数专家外(他们祖祖辈辈骨骼发育不良,脊梁过于软脆……直到牛奶出现后,他们才能拥有像正常人一样的脊梁),普通中国人不喝牛奶照样可以拥有健康的骨骼,我们的祖祖辈辈也是如此。 第四,坚决反全民喝牛奶的言论。在当前没有严格责任追究体质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厂家牺牲产品质量拼命扩大规模追求利润,三聚氰胺、牛尿,黄曲霉毒素等无所不用,光明牛奶连续多次被查出问题后,老总居然抱怨抽检频率太高“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事实上,全民喝奶的唯一赢家是牛奶集团(还有一些附属的软骨头专家、代言人之类),普通百姓不需要喝的影响身体健康,需要喝的喝不到高质量牛奶,几乎全都是受害者。 注:有人留言让我学曾庆平的宽容,我觉得太好笑了(这不,果然便发文来显示自己宽容了),便贴了个链接,并表示其他的(就是这篇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不想再贴了,不想让他太难堪,结果曾得意了,结合我的休博博文便在此大做文章,大肆宣扬自己如何有种,如何宽容待人什么的。真是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 附曾庆平“雄起”的博文如下(及其所能歪曲事实,诽谤造谣,大家看看这副教授的嘴脸吧): ------------------------------------------------------------------------------------- 我在跟“小屁猴”的周旋中学会宽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625863.html 我从来都把丛远新叫做“小屁猴”!我为什么敢在他身上用这个“戏称”呢?一是因为他比我小得多,二是过去我经常跟他没大没小地开玩笑,三是他在科学网上的表现有时的确很幼稚。 我初来科学网就写过一些关于健康方面的科普文章,小丛经常来捧场(如果他否认,我可以把他的留言贴出来)。一来二往,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小屁猴”这个绰号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取的。 我之所以说小丛很幼稚,是因为他分不清别人写博客是开玩笑还是当真。我当初写博客,常常以一种戏虐的口吻行文, 尤其喜欢谈“小红花”、“精选”、“头条”,还搞出五花八门的博客“排行榜”,都只是为了活跃科学网的气氛!像陈安这样的资深博主绝不会认为那是我在“炫 耀”,只有小丛这种“愣头青”看傻了眼,觉得我是专门逢迎编辑求取精选的主,于是写出下面一篇“讽刺”我的博文。我把讽刺二字加上引号是表示我理解它仍然 算是一篇“戏文”,尽管它有些“过界”。 既然我认定他写的是“戏文”,那我就不如再戏弄他一回。于是,为了与他的博文呼应,我写了一篇“老男人是个宝啊”和“看我如何三招摆平小男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620859.html )。明眼人一看就是开的“大人戏小鬼”的玩笑,但小丛却很较真,大概认为我不把他放在眼里,慢慢开始不再理我,也许从此还萌生出某种敌意。我想,既然小丛开不起玩笑,那我就没有必要再逗他,我当然更不会再“自作多情”地把他当作“忘年交”。 如果他不再挑衅我,我是绝不会再惹他的。可是,这个小丛半大不 大,却经常喜欢惹事。前段时间他写了一篇关于牛奶的博文,按理说完全与我无关,但他却指名道姓地把我扯进去骂一通。我看到后,就在文后留言问他怎么回事? 他可能因为心虚,很快就把有关我的那段文字给删了!我质问他:有种就原封不动贴出来!但他不敢,可我又找不到该文的硬拷贝,让他给溜了!(丛远新 注: 大家去看看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就知道 谁软蛋,谁喜欢删文开溜了 )不过,我不仅推荐 了该文,还告诉他:只要你以后写得好,我还会继续推荐。 小丛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用他人来贬低他不喜欢的人,这跟小男孩打群架时的表现有什么两样?话说我一年 多前曾经因为一件小事和曹博主掐过一架,也曾用“牛”和“鼠”的迷信说法“捉弄”过他,但经过双方沟通,已经达成谅解。曹博主也将那篇博文隐藏了,这就是 明事理的成年人的做法!可是,小丛为了拿老曹来损我,经常把那个硬拷贝到处贴,可见他“皇帝不急太监急”,不说他惹是生非,也是挑拨离间吧?如果他真想搞事,何不鼓动老曹把那篇隐藏的博文重新贴出来?!那样他不是有更多的好戏看了? 我之所以要公开写出这段无聊的经历,是因为小丛这小子太不靠谱!经常在科学网上撒泼,现在又威胁要休博,这是一个十足的顽皮小男孩的“搞怪”!本来他作为一个健康的“外行”能够出版一本健康的书,应该是值得表扬的事情,但他却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批评他不懂的大是大非问题。不服?有种就继续辩论下去,直到辩赢或者认输为止,那样才能证明你是个已经长大的成年男人(丛远新注:大家还是看看 驳卫生部15位权威专家牛奶无害的联合论断! ,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吧,就知道谁有种,谁无种了,一大把年纪了, 还是个教授,竟如此歪 颠倒是非的 )。 最后,本人声明,以后只要小丛就事论事,我还会继续跟他互动,保证不再倚老卖老,也不再叫他“小屁猴”,更不会跟他计较过去的事,从此一律平等对话,说到做到,绝不食言!套用他的一句话,小丛拿我当掐架对象博眼球不是我的错,但我如果不宽容他就是我的错了! 附: 打蛇须打七寸,掐架须挑曾庆平:)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463 次阅读|5 个评论
曾庆平的荒唐逻辑
热度 18 wliming 2012-10-22 12:22
曾老 师为维护中医一连发了几篇博文,如《方舟子反中医是肤浅之举》等等。他为他创立了一个说法而津津乐道“科学解释不了中医是科学的悲哀”。这个说法很荒唐。科学也解释不了妖魔鬼怪(如果有人坚持它们客观存在),那是不是“科学的悲哀”呢?当前科学界的确还解释不了很多科学事实,比如曾老师提到的精神意识。但这也不算科学的悲哀。科学的发展,是有一个阶段性的。这个中学生也明白的道理不需要论证。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就是让我们更深刻地解释和理解自然现象。科学的这样一个发展步伐,怎么成了悲哀呢? 至于科学是不是需要解释中医,那要看中医是个什么样的事实。如果中医跟妖魔鬼怪一样是个骗人的把戏,说中医是个胡说八道也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如果中医的确有某种客观效果,科学就会在适当的时机给出更深层次的解释。事实上中医自身有义务为中医提供科学解释,而不是等待西方人来给你做解释。你总不能随便放个屁,就等着人家来给你擦屁股。科学该不该关注中医,在于中医有没有足够的科学价值。方舟子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也是一种解释,是否科学,有待于科学界做一个最后的评判。方舟子当然有这个权利,其实,任何人都有这样的质疑的权利。所以,曾老师给他扣上“数典忘祖”的帽子很荒唐。科学在质疑中进步,难道这个道理曾老师都不懂? 曾老师还说,“方舟子还没有足够的资格对中医品头论足”。请问,曾老师自己有什么资格呢?你自己声称不懂中医,可是你凭什么在这里对中医品头论足呢?方舟子好歹对《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读过几遍,做过深入分析,你呢?可见,曾老师讲话根本就是在耍赖皮。再说,对中医品头论足需要什么样的资格呢?要懂到什么程度呢?这都是曾老师上下两块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事。科学的论题不在乎你资格如何,而在于你讲的有没有道理,是否符合事实和逻辑。你有什么权利剥夺别人讨论和批判中医的资格? 如果你没能力指出他的错误,你还真的是没有资格批判他。 我从曾老师的几篇博文没有看到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曾老师讲出的支持中医的理由并不比历史上挺中医的妄人高明多少,因为他不过重复了过去多年的陈词滥调,比如“数典忘祖”之类。曾老师作为一个资深的专业学者,应该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讲话应该有所超越。 我还会做 进一步的批判。
个人分类: 伪科学|1945 次阅读|51 个评论
曾庆平教授,真是一位好同志!
热度 1 sheep021 2012-10-22 09:56
曾庆平 教授供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学生命科学的。所以,他几乎不谈中医,可能是被俺刺激了吧,最近几天突然开始说中医了,虽然他的专业不是中医,但,从字面看,他对中医并不外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毕竟在中医药大学混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耳闻目染,对中医的认识自然就有了。 话说回来,凡是中国人,哪个没经历过中医,当然也有被庸医害过的,但西医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这都属于管理问题,不是学术问题。 曾老师,真是大牛,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得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俺就是不知道,这位注明的“加精大王”哪一篇能说到北京妹妹的心坎里。呵呵,拭目以待。 中医药院校能办成几流大学? 中医被痛打成“落水狗”究竟是谁之过? 我该不该挺身护中医? 方舟子反中医是肤浅之举 中医药学能否用现代科学验证? 中医被现代科学证实的又一例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法国人转基因玉米毒性实验阅读指南
热度 23 fs007 2012-9-27 19:30
法国人转基因玉米毒性实验阅读指南
寻正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全面关注中国人以及“世界顶尖科学家”针对法国人Seralini等人转基因玉米毒性实验的批评,更没有看到曾庆平老师打击法国人长期实验,力捧中国人短期实验的壮举,由于友人关注此事,我专门写了一篇分析,最终还被科学网精选,因此我稍微关注了一下,不由得 被滚烫的战火吓了一跳 。 谁说法国人实验无懈可击了?谁又那么大胆指责曾老师读不懂法国人科学报告了?我不得而知,但滚烫的战火还是让我感受到几分热意,毕竟我公开维护过法国人的研究而贬斥过中国朱雅西等人的研究。 首先,我批评中国人一轰而上带着利益倾向恶评法国人Seralini等人的报告,并不等于我认为法国人的研究无懈可击地完美。Seralini等的报告有两大缺点,一是可读性不强,二是统计分析做得不到位,后者曾庆平老师正确地指出来了。这二者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如何做统计分析,往往决定了作者如何表述其发现。 原文的图表由于信息量大,而作者没有刻意考虑受众的需要,使之不易理解,容易被误解。转基因玉米有防癌效果原来并非方舟子这种科学的二百五才会得出的结论,包括正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曾庆平老师也会有,还理直气壮地宣称读懂了原图,还要继续接受媒体的采访,把这种谬论传播开去。那就产生一种需要,需要全面地评估法国人的发现,用更易懂的方式把Seralini等人的报告展示出来。我在此进行此类尝试。 我们逐个图表评述,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表1. 本研究设计与现有的研究设计以及非强制的法定管理机构推荐设计的比较 这个表格表示作者在实验设计中参考了现有最佳设计以及法定管理部门推荐的设计,与之对比,有两个显著亮点:一是长期喂养达到两年,二是针对实验动物的监测更为详尽。中国学者或者中国学者代表“世界顶尖学者”针对此研究的对照组的吹毛求疵式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朱雅西等人针对每一剂量转基因玉米都设立了对照组,而其结果就起码证明了这些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从另一角度支持了只设一个对照组是有道理的,节约了成本。 接下来我们看图1. 动物的死亡率: 这里左边的是雄性动物,右边的是雌性动物,最上边的是转基因玉米,中间的是转基因玉米施加了农达(Roundup)培育的玉米,最下边的是在饲料中加入三种浓度的农达。大图表示的是死亡率,图中粗实线是33%或者最高的农达浓度,而虚线是对照组,其它两组是不同粗细的实线,在图中不易于区分。在大图的最右边有一个对照组寿命区间,垂直的实竖线为平均寿命,而虚竖线则是标准误。 怎么读这些图呢?以雌鼠转基因玉米组(右上)图为例,在接近300天时,22%的组迎来了第一只鼠的死亡,在大约500天时又有一只鼠死亡,其曲线在这里再拐一次;33%的组在接近400天死亡一只鼠,很快又死了两只鼠,所以看到两个急拐;对照组在接近550天有了第一只鼠的死亡,而11%的组则在接近650天才有第一只鼠的死亡。在雌鼠可以明显看到实验组的鼠比对照组死亡更早更快,而雄鼠效果在农达组不明显,在转基因玉米加农达组明显,而单纯转基因组不那么明显。 在每一幅大图中,有一幅小图,显示的是大鼠死亡原因,白色表示未死亡,黑色表示因为肿瘤而死亡,而灰色表示自然死亡(即非肿瘤性死亡)。对比大图小图可知,死亡的截止时间为对照组寿命期。又以右上图的雌鼠转基因玉米组为例,在对照组有2只鼠因肿瘤死亡,在11%组有2只,而自然死亡1只,在22%组有6只,而自然死亡1只,在33%组有4只因肿瘤死亡。 很明显,无论是雄鼠,还是雌鼠,实验组因为肿瘤而死亡的鼠显著多于对照组。Seralini等人的一个失误是没有做统计分析,为什么呢?因为样本太小,每组只有10只鼠,死亡率差别最大也不过40%,在组样本只有10的情况下不会有统计学显著性。我们以雌鼠的最大差别为例,对照组2/10,实验组22%组6/10(也可用6/9,自然死亡让因变量具有不确定性),那么费氏(Fisher’s)确切概率计算p值为0.170;又同样地对待雄鼠,对照组0/10,实验组22%转基因加农达组3/10,那么费氏确切概率计算p值为0.211。 很明显,Seralini等人没有做统计对比是藏拙,因为样本太小而做这种统计对比没有意义。在批评者欢呼之前,我还要指出,根据Seralini等人的图估计的数据,换一种分析方法,比如生存率分析,则雌性22%转基因玉米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显著性,p=0.040。 现在我们来看图2.动物肿瘤数量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曾庆平老师可能仍然糊涂着的概念,Non-regressive Tumor,曾老师译为“非退化性肿瘤”,这是什么玩意儿啊?这就是肿瘤。在肿瘤学中,由于部分肿瘤(癌)会自消(Regression自愈),这主要发生在比较小的肿瘤,比如乳腺癌中,如果凭现代高科技比如乳腺照相发现的早期癌肿,可能超过1/5会自消,没有任何治疗,或者治疗手段不足以杀死癌细胞时,人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把癌细胞给消灭了,癌瘤自然地消失了。癌肿的体积大了,自消的可能性呈几何组数递减。本研究中用了摸得到(Palpable)一词,摸得到的肿瘤,就几乎完全不可能自消(概率一般低于10万分之一),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言的肿瘤,在普通人的概念中,肿瘤是不会自消的,因此,我们用不着这么麻烦,处处要用“非自消性肿瘤”这个专业词汇。 该图的小图表示发现肿瘤数量,其中黑色表示大的肿瘤,即摸得到的肿瘤,更精确地说,在雄性肿瘤直径在20毫米以上,在雌性则为17.5毫米以上——这不是说研究者在搞性别歧视,而是在两种性别中发现的最小的大肿瘤。摸不着的是如何发现的呢?记住,所有的大鼠在实验结束时是要杀死,用显微镜检查组织器官的,在尸检时就会发现在体外摸不着的内脏的小肿瘤,所以文章中特地称之为小的内脏肿瘤。 那么大图表示的是什么呢?大图表示是摸得到的大肿瘤的发生时间,跟此前图1类似,其横轴是时间,竖轴是大肿瘤的个数。总的趋势很明显,在实验组出现大肿瘤的次数以及出现时间要早于对照组。以右上图为例,在240天左右,转基因玉米22%组即出现了大肿瘤,而对照组要等到430天左右才出现第一例大肿瘤。由于同一只鼠可以出现多个肿瘤,所以肿瘤数可以超过动物样本数。 图2的小图具有欺骗性,叠加图让读者易于误会这三种肿瘤状态(大肿瘤、小肿瘤、肿瘤转移)是可以叠加的。这三种状态相当于西瓜、李子、与西瓜籽儿。现在发表文章有篇幅压力,作者为了尽可能性呈递信息,把不应当叠加的叠加在一起了,但显然作者并不认为这些状态具有可加和性,故而其大图集中对比大肿瘤的发生数与发生时间。分辨苹果与梨子的不可加和性是统计学基本功,方舟子不懂不奇怪,曾庆平老师战斗在科研第一线,居然也跳入此陷阱,是怪基本功太差,还是洋鬼子太恶劣,居然无意挖了这么一个坑? 由于Seralini等人选择的数据汇报方式,使得直接对比三种肿瘤状态十分困难,我们不能象前面那样从图中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要意识到,这里有两个分析单元(Unit of Analysis),一是动物,二是肿瘤数,要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必须确切地知道每一只鼠对应的肿瘤数。肿瘤发生率的统计模型更为复杂,也不可能从图中提取数据分析。但我们凭观察可以估计,从大肿瘤数而言,可能凭每组10只的样本量达不统计比较的显著性,而如果同时考虑发生时间,则会有统计显著性。 在表2提供了更多更详尽的关于病变的统计 这一表格依次统计了雄鼠的肝、肝消化道管道、以及慢性进行性肾病,而在雌鼠则统计了乳腺肿瘤、乳腺病变、以及垂体病变。这个表格在括号内的数据是累及鼠只数,所以有了两级分析单元的数据,起码可以在鼠只数这个分析单元上进行统计分析。 以肿瘤为例,雌鼠乳腺发生肿瘤在对照组为5只,而实验组为6-10只。其中达到10只均发生肿瘤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显著性,p=0.033,其它组没有显著性。由于在不同浓度之间未观察到量效的反应,可以假定实验组效果相似,因此,可以合并所有实验组以克服样本小的缺陷,那么,对照组为5/10,实验组为72/90发生乳腺肿瘤,确切概率p值为0.047,而皮尔森卡方p值为0.032。也就是说,从肿瘤发生率上说,即使不考虑发生的时间关系,实验组有增加的患肿瘤风险也具有统计上的确定性。 在原文的图4与表3中还有更多的数据显示实验组的异常,并且作者进行了复杂的统计分析。 针对图3、图4、与表3,批评者的争议甚少涉及,本身也属于支持性的资料,在此不做进一步的分析。 探索性的研究 在讨论到Seralini等人的研究时,我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样本量太小,导致看到的明显的毒性作用都无法得到统计学支持,比如肝病变,在对照组为2/10,如果要达到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得有8/10这么大效应!如果我们要强求统计分析的显著性,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叫停所有的毒性分析研究了,因为这么强的毒性,往往不用正规的动物实验就能观察到。 为什么科学家又要进行这种小样本的动物实验呢?为什么法定管理机构也推荐10只动物作为标准样本大小呢?原来研究还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探索性的研究(Exploratory Study),二是确定性的研究(Definitive Study)。 当我们处于对研究话题完全无知的状态时,我们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比如毒性实验中,我们不知道具体毒性是什么,更谈不上估计毒性大小了,这时进行探索性的实验就致关重要。探索性的实验是在寻找线索,而非确定因果关系,所以通样采用小样本,为的是控制成本。在Seralini等人的研究中,他们是在寻找转基因玉米的潜在毒性,而不是确定转基因玉米是否的确引起了肿瘤,统计分析的缺乏,实际上无伤大雅——即使是可以下确定性统计学结论,这种单一的孤立的实验仍然不足为凭,确认相应的因果关系。 在社会科学领域内,探索性的研究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叫定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不但没有统计学,可能连数据统计也没有,但你不能凭此否认探索性研究的科学价值。相反,某些探索性研究,尤其是这种毒性实验,在样本量明显不足的时候,依赖统计学结论就是忽悠与欺骗,研究者的结论应当更多地依靠对实验参数的病理生理学解释,而非简单地因为缺乏统计显著性而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 有了探索性研究,我们知道转基因玉米可以引起乳腺癌,然后我们专门设计验证这种因果关系的实验就叫确定性实验。由于有了探索性研究给出的参数,比如自然发生乳腺癌为50%左右,而转基因玉米可以增加净风险30%,那么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确定性地判断转基因玉米与乳腺癌的关系,凭探索性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估计需要的样本量达到每组45只鼠。 研究问题 法国研究的批评者应当牢记,Seralini等人的研究并不回答所有的问题,他们在试图判断转基因玉米是否安全,这一判断只涉及转基因玉米是否有潜在的致病性,而非确定的致病性。他们的研究表明转基因玉米可能导致肿瘤,就观察到的数据而言,是不安全的,这并没有跨出数据所提示的结论,因为涉及食品安全,我们是宁可错估而不错失的。 批评法国研究者,请不要跨越探索性研究的前提要求探索性研究解决确定性研究的问题。 结论 Seralini等人的研究报告的确存在统计分析不足的情况,但无伤大雅。从研究呈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判断,如果作者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不少安全性指标上的差异也会具有统计学确定性的。Seralini等人的研究有力地质疑了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 批评者针对探索性的实验要求确定性的结论是带着严重偏见的,这种偏见导致了即使是值得尊敬的学者也失了方寸。方舟子说Seralini等人的数据表明转基因玉米对肿瘤发生有保护作用是因为无知,这种无知对科学研究影响不大,因为他毕竟只能遥远地制造无意义的噪声。而活跃在一线的研究人员也鹦鹉学舌,那就值得警惕了。更可笑的是,曾庆平老师指责Seralini等人未进行统计结论,并且代为进行了统计估计,认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并无不同,一转身,就重复起方舟子的无知论调,指责该实验结果有吃转基因玉米多的比吃得少的更少肿瘤。Seralini等人的数据“不洽”在可理解范围内,但曾庆平老师的逻辑不洽则不在。 急欲批评法国研究者,你们真把这一篇论文读懂了吗?
个人分类: 实事评论|7423 次阅读|37 个评论
写博文就像谈恋爱——听曾庆平老师真情表白
热度 1 sheep021 2012-8-26 09:36
有人为不被精选而休博一周,但是,篇篇博文被精选也有烦恼哦,不信可以问问可以问曾老师。 这家伙得了便宜还在卖乖——想溜号了,详见: “公开休博”真的可以戒除网瘾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238do=blogid=605730 我说: 如果我是BJMM,我就烦死你,只要是你的博文,那怕只是【放个屁】,我也精选你,看你往哪里逃!!! 吃我的,喝我的,现在名利双收了,居然想抛下俺单飞,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4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博:谁是科学网的引擎?
热度 3 xcfcn 2012-6-29 23:24
最早无可置疑是王鸿飞老师。 后来似乎就没有公认的博主了! 但是我觉得有一段时间曾庆平老师扛起来大旗! 现在自然是喻海良老师,虽然曾老师也回来了,但大旗已经易手! 鬼王虽然折腾过一段时间,但终究不成气候!因为没有编辑部的棒棒糖!
个人分类: 杂论|354 次阅读|5 个评论
答复博主曾庆平
热度 7 chemicalbond 2012-6-14 10:54
曾庆平写了一篇关于NO气体和伟哥的文章。 【1】 文章中,他写到“ 伟哥“一炮打响”,成为辉瑞(Pfizer)公司最畅销和最赚钱的单品种药物 ”。这显然是个误解。辉瑞最赚钱的单品种药物显然是降血脂的 Lipitor, 搞医药研究的如果这个都不清楚是很难说得过去的。我忍不住发了个评论: 吴国胜 2012-6-12 19:59 "伟哥“一炮打响”,成为辉瑞(Pfizer)公司最畅销和最赚钱的单品种药物"? 博主是否搞错了? 至少还有LIPITOR呢。最畅销倒是有可能,因为有很多地下的网上的大量非法的销售,还有大量的“中医”壮阳产品里面都含有伟哥的有些成分,呵呵。 【修改:“有些成分”应该是“有效成分”,即那个具体的化合物。】 博主回复(2012-6-12 22:19) : 我说了个“之一”,呵呵! 当然,你提到的LIPITOR的确在销售榜上名列前茅!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bestselling_drugs 科学网上99%的博主看到别人指出文章中非常肯定的错误,一般都会在改正之后,象征性或者礼貌性的道声谢谢。这事就了了。而且,我的第一个评论完全是在说事。不过,他的回帖让我有点惊讶。再看他的文章,已经在那个地方做了修改,加上“之一”。注意他用的是“说了”,不是“加上了”。忍不住,又在后面写了几句: 吴国胜 2012-6-13 06:56 回复博主@【3】:“我说了个“之一””? 你明明开始没有写“之一”,只是看到我的评论才加上去的。本来小事一桩,但是这种做学问的态度确实使不得的。 博主回复(2012-6-13 07:46) : 看到你的评论后我再加上去,表示我已经接受了你的建议,有何不妥呢? 看来你在生活中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人。凡事应当从善如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动不动就扣帽子,那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我当时确实觉得他的那种态度是不太正常的。不过,这位老兄很敏感,带劲了,竟然推测出我在“生活中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人”。我又给他回复: 吴国胜 2012-6-13 10:26 回博主@【18】,博主确实是比较搞笑。 从你修改后的文章和对我的评论【3】回复中,一般读者的感觉就是那个“之一”是原来就有的,而不是后来加上去的。 通常的博主都会对别人的指正表示认可或者礼貌性的谢意。你倒好了,不仅误导读者,反而认为我是在扣帽子,并且给我反扣一个大帽子。真是岂有此理? 博主回复(2012-6-13 17:44) : 你不见我给你回了一句“当然,你提到的LIPITOR的确在销售榜上名列前茅!”这就表示我对你的指正表示认可呀!学术上的争议不是坏事,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就好。我为什么要给你“反扣一个大帽子”,一是因为你说话的口气明显带有指责别人的意味:“这种做学问的态度确实使不得的”,二是从过去你我之间的多次互动交流中留下了你是个不太与人为善的强烈印象。 我的下一个评论被他给删除了。选择性删帖不道德,尤其是在他攻击过我之后我的回复,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不过,我利用这里把那个被删除的帖子的大致意思再啰嗦一遍。我觉得这件事不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就是狡猾地玩耍文字游戏。本来小屁事一桩,但是能感觉到他可能是个非常要面子的人,也许他认为,一个做医药研究的教授被人指出了常识性问题,哪里能随便承认啊? 这一点也许从他曾经大量删除自己“非”精选的博文的行为可以猜测一下:能够这么做的人应该不是寻常人。 他对我指出自己文章里面的错误不仅不致谢,反而到后来给我反扣一个大帽子,原来那是因为以前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啊。我自己都忘掉了,否则,不会轻易继续跟他交流。大概是他以前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愈合吧,一直耿耿于怀呢。不过,从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感觉有点不正常,而且,以前读过科学网上廖俊林的文章谈及他抄袭的事情,【2】 因此我对他做学问的态度的推测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假如我无聊到没有事情做的话,也许可以去查查他发表的论文。 毕竟,有些人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 生活中和工作中我并不是曾庆平污蔑的那样为人不友善,得理不饶人,只不过我在科学网还没有学会奉承拍马,在是非曲直问题上有时太较真罢了。对于伪善行为,要是碰到了就可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不好意思,他又碰到了。 参考博文 【1】一氧化氮:朋友还是敌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581565.html 【2】举报科学网博主曾庆平抄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436597.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21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在一位美国同事心中的印象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1-5-20 08:26
p { margin-bottom: 0.08in; } 我在一位美国同事心中的印象 蒋继平 2011 年 5 月 19 日 上个星期五,是我的一位美国同事在公司上班的最后一天。这位美国同事叫 Jonathan Thomforde. 我们平时都叫他 Jon 。 他是一位美国白人,他的爷爷是从德国移民来美国的。 他的爸爸现在是一所美国大学的校长。在他离开公司的前一天,也就是 5 月 12 日,他给我发了一份电邮。 电邮的大部分提及的是我们之间平时工作中相处的一些往事。 在电邮的最后一部分,是他对我个人的看法。 现在我把这最后一段内容公之于众: Also, most importantly, you are a great American. More of us should be like you. You need to stay here on earth as long as you can and influence as many young people you can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Jon (翻译:还有, 最重要的是,你是一位伟大的美国人。 我们中更多的人应该像你那样。你应该尽力在地球上多呆一段时间,应该尽你所能来影响尽量多的年轻人,从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和 Jon 在一起工作了 4 年多一点时间。 除了我以外,还有几位中国人也与 Jon 有过接触。 比如说,洛阳泰金园艺公司的裴卓强总经理,北京拓源公司的王继华总经理和他的太太杨立微都和 Jon 见过面。 Jon 是典型的美国人,属于 Y 一代,具有大学文凭,自信,自尊,甚至有点儿野心。 从上面的电邮中可以看出, 他是把我当成来自天堂的一位天使的。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非常喜欢听我讲做人做事的原则,更喜欢听我对世界事务的判断,分析和预测。 当然,他也受到公司中其他同事的影响的,尤其是几位来自墨西哥的女人对我的评价,使他对我的印象超乎凡人。 这篇文章是专门为回应曾庆平教授的 而作。
个人分类: 工作环境|672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停战以后的刀光剑影,曾庆平曹广福二位老师的战争续集
热度 5 dulizhi95 2011-5-13 17:54
停战以后的刀光剑影,曾庆平曹广福二位老师的战争续集 为使自己免除“煽风点火”之嫌,首先声明,以逗乐为主,没必要上纲上线。即使他们二位,尽管有认真的成分,但认真的程度很轻,亦是以逗乐为主的。 曾、曹二位老师第一回合的战争告一段落后,第二回合紧接着又来了。第一回合,某家判断是曹老师的绝对胜利,事实也果然如此。曹老师挟胜利之威,不仅又乘胜来了篇“ 哥们,还是别难为编辑部的弟妹们吧 ”,继续先前的攻势, 而且还大大征服了科学网上的小斑竹们,使这些斑竹们将本来是投向曾老师的筹码,转投到曹老师名下,这不,曹老师立马有篇博文被精选,而曾老师似有被抛弃之势,真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也”,世态炎凉啊! 不仅小编粉丝们倒戈,就连科学网上的普通网民也开始跟风转向,以前曾老师的博文几乎篇篇被热捧,最近的一篇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与之相对照的是,曹老师最近的两篇是一被精选,一被热捧。 在这篇 “ 哥们,还是别难为编辑部的弟妹们吧”的热捧博文中,冷嘲热讽依然非常明显,让我们来看一看: “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的文章是否能被精选,那你就像琢磨高考试题一样去猜,写什么样的文章能被精选,当然,这肯定不是正途,正确的途径应该是用心思考有关科学与教学的问题并用心把他们写出来。也许刚入科学网的新人需要有个时间来适应,但十年的媳妇都可以熬成婆,你还害怕不会有出头之日 ”。 所指是谁,应不难看出。而“ 这不是正途 ”之类,份量不可谓不重。这是正面进攻,再看侧翼攻击的: “ 有些精选文章还是很耐读的,文笔好,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例如孟津老师的博文几乎篇篇精选,但人家的文章就是好……编辑们精选他的文章绝对没有错 。” 言下之意,另外那个 几乎篇篇被精选 者……才是错的。 以曾老师的精细和敏感,不能读不懂这话中之话。当然,曾老师也是血性男儿,一时的“策略性投降”本来就非常不好受,再加上这继续的羞辱,更有那小编粉丝们的倒戈,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曾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磅重型炸弹:心理恐吓。其博文名是:“ 我准备再向某君发一炮”, 矛头所指,呼之欲出 。 可以看出,曾老师毕竟亦是大侠级别,虽因一时的粗心而惨败,但很快从惨败的阴影中走出。这磅炸弹是设计高明,威力超凡。为何这样说,各位? 请看,“ 整一个类似于经典的 “九评苏共二十大”的系列 ”,这是在即将来临的炸弹的威力上造声势,以达到恐怖的威吓效果。 “ 利用科学网这个平台好好地提高自己,也让学生们长点见识。” 似有含沙射影之意。 最关键的还是那句“ 可能要等到俺开会回来,十天半月吧 ”的话,这是最高明的心理战,考虑到炸弹的威力: “ 九评苏共 ”,这显然是要 让对手十天半月处在恐慌性的等待之中,从而备受煎熬 。 仅这一句话,对手若是神经稍弱一点的话,十天半月晚上睡不着觉是必然的。 曾老师已经说了,要利用这十几天的开会时间“精心准备”,决不再重蹈前次的覆辙。愿曹老师这十几天晚上能睡好觉,以保持好精神应对。 哈哈,各位,大师级的战争即将上演。
1807 次阅读|6 个评论
曹广福PK曾庆平,曾庆平“赢”
热度 6 GumpForrest 2011-5-11 12:46
曹广福PK曾庆平,曾庆平“赢”
曹广福 PK 曾庆平,曾庆平“赢” 这场“掐架”也罢“假掐”也罢,结果都注定是曾庆平赢。不服? 且看老曾“战逗嬉文”中一句“ ….. 私下向我道歉,保证不再冒犯...”。这私下道歉,还私下保证不冒犯,谁有听得见,还不是老曾他自己说了算?你老曹再否认没用! 这个老滑头 ! 坑挖得够深,圈套设得够巧!他不赢谁赢?老曾当年还跟俺还说过,精神胜利法也是胜!这境界,不赢能成? 有谁不服气,放马过来,赌一把? 这是俺放的赌资,$1 millions
个人分类: 憨人憨语|476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老曹老曾“掐架”还是“假掐”
热度 11 GumpForrest 2011-5-11 00:08
老曹老曾“掐架”还是“假掐”
听说广州俩名博干上了,估计大伙跟俺一样,都亢奋不已! 这科学网上死气沉沉太久太久了,都夏天了,似乎还在冬眠。 老曹老曾这要真干上,那可是给科网带来一股充满生气的热风,从冬天一步跨到夏天! 耳听是虚,要眼见为实!俺赶紧跑到老曹博客去看。 老曹似乎架势已经拉开,俺们江苏人白净秀气不失男性棱角的脸上已透出点杀气了!不过俺一下被老曾的“战逗嬉文”逗乐了,连俺老婆都看出来了,是逗文,“嬉气洋洋”! 看这两位,势扎得挺足,原来是假掐!大家伙被涮了吧?嗨.... 俺先洗洗睡了。
个人分类: 憨人憨语|4102 次阅读|34 个评论
科学网上的老牛和嫩草(图)
热度 2 sheep021 2011-5-8 11:16
俗话说:老牛吃嫩草——好吃难消化。但是,老牛偏偏爱吃嫩草。 不过,科学网上的老牛和嫩草倒是相安无事。不过最近老牛似乎有点力不从心,嫩草放一炮就不见人影了。不知是不是老牛偷吃嫩草之过。 老牛是谁? 曾庆平老师啊,其博客牛气冲天——几乎篇篇加精,人气呗旺。堪称老牛。 嫩草是谁? 曹广福老师啊,不仅姓曹,与草谐音,而且中医有点嫩【曹老师是数学大牛,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虽然治好过几个病人,但多属于“凭经验办事”,还需要戒急戒躁,谦虚谨慎,中医可不像现代数学那么容易学,几千年传承,不是一下子就学会了的。堪称嫩草。 老牛很热心,正教大家如何正确喝牛奶呢—— 为什么牛奶最好要喝煮熟的? 【备注:此文标题修改过,结尾的结论也改过。修改之后的结论跟俺的观点更加一致(见: 牛奶与人奶的最大不同——兼论不宜普遍喝牛奶 ),说明老牛很爱学习【不一定是学习我的博文,我知道他不爱读别人的博文,以免影响原创性】,学到老,学到老】 相关链接: 曾庆平: 博客的危机:“红旗究竟能打多久”? 红旗接力赛——博客代有才人出,各打红旗数百天 曾庆平: 坚持未必胜利,放弃或许成功 坚持未必胜利,放弃或许成功 ——肿瘤病人要敢于对放化疗说不 中医PK西医——曹广福不知道该去男厕所还是女厕所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红旗接力赛——博客代有才人出,各打红旗数百天
热度 3 sheep021 2011-5-6 10:55
一、红牛也有累的时候 曾庆平: 博客的危机:“红旗究竟能打多久”? 曾庆平红不动了 。此文隐隐透漏,科学网精神博主,加精红牛曾庆平老师,有点茫然了——没有主攻目标。也有点疲劳了——缺乏激情。 曾老师这篇妙文,绵里藏针,发出两枚暗器: 1. 虽然,曾经有过篇篇加精的记录,但我老曾累了,红旗也要疲软,打不起来了,需要迅速补精,多多益善,一篇博文加两颗小红花如何?不然,随时有溜号的可能 2. 科学网不做事【如果科学网想做点事,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没有给博主们制定主攻目标,各自为战,乱哄哄的,容易失去激情,放下红旗,绝尘而去。 嘿嘿,不过,这种提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比较含蓄,有中国特色。爱听就听,不爱听只当我没说【真没说】,皆大欢喜,呵呵 二、孤独时代已经过去 曾有一阵子,科学网孤独博主丛远新给大家定了一个主攻目标——孤独,的确热闹了一阵子。随着丛孤独大作杀青,科学网上的孤独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不,红牛也感到累了,大有逃离“红尘”,“进山”孤独之意。 三、科学网博客急需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奋斗目标 科学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一个行动纲领是不行的。随着新伊模型之争(可能是这几个字)、傻帮、方肖之争、麻药之争等等争论热点的退去,这几天,一下子空洞起来了。科学网 博客的危机 四伏,才子们各有所思,拧不成一股神,难以形成合力。 四、 闲着也是闲着, 谈谈中医如何? 古话说“下雨天打媳妇儿,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大家 闲着也是闲着 ,还挺无聊的,而且现在也不让打媳妇儿了,不如发几篇关于中医的博文,让大家闹闹。顺便也帮俺一个大忙,俺有大用。 三人行,必有中医 。当然不是说必有职业中医了,而是说,必有人谈及中医,包括见闻或亲身经历。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如果中医这个话题,能在科学网博客上红一阵子,大家再激情数百天,再好不过了。 五、一点希望 科学网博客上要是能专门开个“中医话题”之类的栏目,把相关文章推入,集中展现就更好了。先行谢过。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58 次阅读|6 个评论
举报科学网博主曾庆平抄袭
热度 11 fs007 2011-4-24 00:17
寻正 科学网博主曾庆平老师近日发布 《“老妻少夫”才是最佳婚配》 一文,我点进去一看,曾老师手执双剑,同时用英文与中文给大家科普。 科学网上打抄揭剽风气正浓,讨论剽窃的法制与道德规范日益深入,想不到曾老师居然顶风作案,藐视公认行为准则,属于严打对象,我代表打假斗士方舟子在此吆喝一声:嘿!你曾庆平同志抄袭剽窃,快快束手就擒,立刻检讨,为自己及一干学者的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新榜样。【此段话纯属玩笑,切莫当真。】 曾庆平老师的这一篇文章有如下几处不适当,按照通行的写作规范,属于剽窃文章,建议取消该博文。其他仿效者,应当引以为戒。 一、曾庆平该文未注明来源,甚至抹去了原作者,这属于典型的剽窃行为。(来源与作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来源指出处,作者是原文创造人,正规的科学写作从来要求二者一齐交待,但在科普中,有时可以只交待作者,主要是用于出处甚多的情况下,如果出处唯一,则需要同时交待二者。) 二、曾庆平该文全文照搬,未曾注明。熟悉曾老师的人大概可以从英文的优美程度判断并非曾老师原作,但这不能当着申辩的理由。 三、曾庆平该文完全无原创内容。曾庆平转载此文需要获得许可并注明是转载。 科学网上大多是实名注册的博主,科学网注册还要求博主有着学者身份,曾老师此举不为学术与一般写作规范所允许,给青年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应当公开承认过失,引导大家习惯于良好的学术与写作秩序。我相信曾老师是无心之失,主要是国内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讲马列太多,而实际的道德与法制规范太少的缘故,以致于大学者都会在法制道德领域有盲点。 总而言之,曾庆平老师该文是不适当的。科学网编辑遇到这种情况,应当采取行动,因为这种直接的拷贝复制可能侵犯版权,网站会有连带责任。 曾庆平原文见于: http://www.suite101.com/content/parental-age-may-affect-children-intelligence-a103912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5184 次阅读|21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应该引入“淘宝”机制
热度 12 boxcar 2011-4-17 09:08
曾庆平教授昨天( 2011.4.16 )写了篇博文“ 研究生培养该不该有淘汰制? ”【 1 】,最后指出“ 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制定应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成长,而不是将潜在的人才 “ 挡 ” 在门外,而研究生的能力及其发展潜力只有导师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是否应以导师的评估意见为主,而不是入学考试成绩说了算 ”。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也多少有些发言权,为此要赶紧写篇博文。我的观点是, 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应该引入“淘宝”制 。 从 2010 年夏天开始,一向跟不上潮流的我终于也开始网上“淘宝”了,通过网上购物网站,经常通过淘宝网等网站买些自己用的电子元器件、小仪器、工具用品,充分感受到这种购物模式的便利,也在实践中逐步对网上“淘宝”的机制。按我的理解,销售者和购买者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络,商品信息量充分可见,由中介提供财务担保,成交后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互做信誉评价并进行公开等等,都是与传统的商业模式有很大不同的。鉴于目前的教育也呈现了商业化趋势,而科学网大学的概念和模式又正在被热议,因此我斗胆提出把“淘宝”机制引入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过程。 导师招研究生和学生报考研究生、选导师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淘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像一个采购者,左手本科成绩单,右手学费,后面书包里装着各种奖励和考试证书,准备去“购买”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在报考之前,他们可以“海选”大学或研究所,确定自己心仪的招生单位,甚至一开始就直奔导师而去。相比之下,导师招学生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只能在报考本单位的学生中进行选择,甚至只可以选择少数与自己建立了直线联系的学生。如果采用比较理想化的“淘宝”模式,就应该有一个大网站全面收集全国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的信息,建立一套索引系统,让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查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有哪些单位和导师,并能够按照地域、特点、成就(发表文章、获得专利、完成科研项目、获得科教奖项等)、工作条件、评价和信誉度等进行分类,以便于选择。 打算“被海选”的学生,也可以先通过可以被认可的统一制式的考试,取得必要的报考资格,然后通过招生网站提供的互动交流工具,与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联系,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直接交流(类似 QQ 、 MSN 视频聊天,但全程录音录像存档)进行网络面试,互相考察。这种网络面试的好处很多,可以避免学生在面试阶段的很多奔忙之苦和巨大花销(当然这个对拉动内需、增加 GDP 不利);在“一对一”模式中,师生交流地位比较平等,可以互相提问;在“一对多”模式中,导师还可以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多个报考学生进行抢答,直接对比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要用“淘宝”模式进行研究生招生,不仅仅需要有个交流沟通平台,还需要有中介提供支付保障。这个中介至少要发挥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标准化制式考试,学生通过这个考试取得基本资格;( 2 )双方的信息保障(包括基本验证);( 3 )网络技术支持服务;( 4 )合理且可操作的双方信誉评价系统,这种信誉评价面向拟报考导师的学生以及毕业学生的求职单位公开,便于选人时作为参考,但不对更大范围的受众公开;( 5 )适度的资金中介保障,包括学费支付和奖学金支付。 这种构想能否有效地实现, “信誉 ” 是核心 。在招生阶段导师要靠实力和信誉去争取学生;在培养阶段,学生也要建立自己的信誉并以它作为担保争取更好的前途和钱途;在全过程中,中介系统(目前的教育部在某种程度上讲在发挥这个作用)更要靠信誉维持运行。 如果在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中引入这种“淘宝”机制,我相信更多的学生们可以“淘”到适合自己的好导师,导师们也可以“淘”到自己满意的好学生,或许还可以因此避免很多原本不必要的“淘汰”。 最后,顺便 自荐本文到“研究生招生”专题。 ********************************************* 参考: 【1】 曾庆平: 研究生培养该不该有淘汰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238do=blogid=433788from=space 本文已在《科技日报》发表。
个人分类: 教育|6428 次阅读|25 个评论
到底是【精选MM】 还是 【MM选精】(图)
热度 1 sheep021 2011-3-10 13:37
见: 呼吁,禁止擅自加“精”的不良行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20564page=2#comment 看完这个故事,俺越发迷糊了。到底是【精选MM】 还是 【MM选精】? 曾庆平擅自精选,为啥还要老师背着一个精选MM,是精选MM个子不够高,还是路走多啦,脚脖子痛啊 加油站都不能擅自加油,加精站可以擅自加? 还是只要能背着一个【精选MM】就可以擅自加? 惊! 呼吁,禁止擅自背精选MM。不怕别的,就怕您腰疼。呵呵呵。 740x555 80k jpg ...-tgs电玩展 精选mm (二) 740x555 94k jpg ...-tgs电玩展 精选mm (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广为人知的中国“神”药
热度 12 fs007 2011-3-7 04:49
寻正 //本文拒绝非特异性剽窃,转载可,剽窃不可,化私产为公产强而盗之更不可// 科学网上贴出曾庆平老师《“中国神药”不被人知的一面》,大肆鼓吹“中国神药”青蒿素,让人爆笑,中国学者很喜欢坐井观天吗?该文尽显中国科学工作者浮躁,不能脚踏实地的一面。事实上,所谓“中国神药”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大笑话,是中国学者的耻辱,三十多年过去了,这耻辱尚未洗尽。 咱们看看神药的发明过程。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医学始祖就曾用青蒿治疗疟疾以及其它发热性疾病,中国学者 屠呦呦等人在1972 发现了青蒿素(Artemisinin),这是最早的“学术”报道: 最早的青蒿素学术论文 治疗疟疾的有疗药物在此前是奎啉,此药早于青蒿素150年被发现,并成为最常用抗疟药。青蒿素抗疟作用强于奎啉,已经取代奎啉成为首选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对于世界疟疾史是一件重大事件,然而,这一重大发现被掩盖在巨大的政治困挠中,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向中国寻求相关资料,以求推广及研究青蒿素,但无果而终,诚然中国没有申请专利,但抱着重大发现不按正规学术界规则分享与推广,导致他人重复投入相关研究,已然有违科学规范与精神,申请专利与否,早就成了笑话——做这方面的研究的学者假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中国未申请专利,更是多少有些讽刺。自己好不容易发明一份药,就大叫专利损失,也不想想中国建国后模仿国外专利药物,侵犯了多少外国专利,这账,有得算的,不管怎么算,恐怕中国人欠世界多着呢。 青蒿素效果优于奎啉,副作用也不大,因此,已经成为抗疟一线药物,近年来,它还被发现有着抗癌、抗其它寄生虫、抗病毒等作用,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各国相关研究人员都在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因为青蒿素现在的产量有限,生产成本比较高,研究重点是开发新的途径扩大生产能力与减少生产成本。在这种科研竞争形势下,中国事实上已经丧失了相关研究的领先地位。 我用青蒿素生产(Artemisinin production)作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按作者地址归类,有如下结果: 国别/地区 __________ 篇数 _________ 占比重 美国 ________________ 57 ____________ 25% 中国 ________________ 37 ____________ 16% 中国(限英文)_______ 26 ____________ 12% 英国 ________________ 22 ____________ 10% 欧洲其它 ____________ 46 ____________ 20% 非洲 ___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 8% 青蒿素的合成与生产研究中,中国学者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并不跟中国学者紧密相关。以曾庆平老师引以为傲的用细菌合成青蒿素前体为例,发明者也首先是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中国学者这方面的研究估计已然落后了。从总体形势上来说,我看不出中国在青蒿素的研究开发中的优势,即使有,也会在浮躁与自大的心态中进一步丧失。 作为青蒿素的研究者,居然不知道学界广为人知的青蒿素抗药性趋势,面对普通读者宣传青蒿素“神奇”的不产生抗药性的特质,即使原文在字面上没有科学硬伤,也是严重的误导。曾庆平老师难道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宣布青蒿素不能单用治疗疟疾的吗?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现在在向所有青蒿素生产厂家施压,希望他们生产的产品出厂是多种药物的综合,比如常用的几种配药方式。 在2008年,来自柬埔寨的关于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小组就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的研究( N Engl J Med. 2008 Dec 11;359(24):2619-20) ,表明他们发现了出现青蒿素抗药性的现象,在2009年,另一份相关研究证实了他们的发现,同样地发表在该杂志上( N Engl J Med. 2009 Jul 30;361(5):455-67 )。青蒿素出现抗药疟原虫,几乎是肯定的,在目前形势下,鼓吹青蒿素不会产生抗药性,十分地不合适宜。 青蒿素的生产,早就工业化了,不要以为生产青蒿素的厂家,只会找野生的黄花蒿,不但黄花蒿的培育早就进了温室,学界还在大力发展寻找可以提高产量的青蒿植株,非洲某些国家据说已经在试种产量10倍于黄花蒿的培育植株。中国如果在这方面固步自封,恐怕到时候又是一个鸡飞蛋打的结局。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但其重要性正在递减,尤其是非洲农民开始把黄花蒿作为经济作物以后,非洲已经成为继中国与越南之后的第三大基地。 青蒿素是中国人的发现,但动不动就拔高到“神药”的地步,未免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幻时代,自己的发现发明就无限夸大,别人的东西就无限地缩小。象青蒿素这样的药太多了,如果青蒿素贯以“神药”之名,估计医学界“神药圣药”就堆成山了,老药新用途,在药学界几乎是常见现象。 曾庆平老师描述的众多的青蒿素特点,即使没有错,也是广为人知的,“不为人知”,又是一个不适当的卖弄。 希望中国国内学者在发表专业相关言论时,慎重而谨守学者的本份,不要再闹这样的笑话。 //本文拒绝非特异性剽窃,转载可,剽窃不可,化私产为公产强而盗之更不可//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6932 次阅读|18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3747-1曾庆平 色帝写色博总结鬼魅魍魉翩翩蜂狂蝶舞
readnet 2011-1-12 14:50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曾庆平,色文集,总结,新年,新花样,小红花,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 学者曾庆平 发表于2011-1-3 16:52:36 查看评论 :9 │ 浏览:182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博客趣闻 新年要玩点新花样? 许培扬老师对自己新年写博客提出了新要求, 他勤奋耕耘,目标宏伟,难能可贵! 我新年写博也应该有新目标、新策略! 为了讲究博文的高质量并增加可读性, 避免自己的不正当言论误导年轻人, 从今往后将只展示本人戴“小红花”的博文。 凡未过编辑遴选这一关者, 统统只允许“露脸”两三天, 尔后即刻隐藏或删除! 至于能否在周排行榜上挤进前十, 我估计很难,因为斗不过点击率软件! 但我将力争在春节前进入总排行榜, 也就是让自己的博文总点击率超过50万! 同时还打算迅速打入均排行榜前五, 不过要玩点小伎俩! 新年博文仍将以“色文”一马当先, 而“小红花”博文也要破点记录, 俺心中是有“假想敌”的, 算是俺的一点小小追求吧! 总之,应该多跟网友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不然,哪能对得起网友奉献的点击率呢? 谁都知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呵呵!俺还够朋友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61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新年,博客 相关文章: 欢歌笑语迎元旦 2011新媒体的11个猜想:微博客还能火多久 中国富强已至,但科研征途尚远——新年感言 南京大学校长的新年贺词 2011,向着目标进发! 新年快乐 感谢科学网博客给博主委员的新年礼物 我得罪了很多人? 新年献词 来自剑桥大学的问候 当前推荐数: 13 推荐人: Wuyishan outcrop boxcar xqhuang xupeiyang 孙学军 xinliscau readnet hjf306 lhj701 phmao gfcao ljry804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祝曾兄新年好运! 博主回复:谢谢你的良好祝愿!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qhuang 新年玩出新花样! 博主回复:送旧才能迎新嘛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atan 没有“误导”,是在让年轻人“悟道”。 博主回复:舞蹈?无道?武道?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但我将力争在春节前进入总排行榜, 也就是让自己的博文总点击率超过50万! ================================ 没有数量何来质量 没有绿叶何来红花 为了突破五十万贯 继续加油灌点水喲 嘿哟嘿哟嘿嘿嘿哟 博主回复:那是必须的! 不是俺吹,不用灌水也能轻松达到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mileyCat 只留戴小红花的博文,那不能算是实事求是吧?为了迎合编辑的口味而打磨掉自己的棱角,丢了自己的真性情,不觉得可惜吗? 博主回复:我是怕误导你们年轻人! 以后有棱角的博文照写不误,俺不是说“色文”要一马当先吗? “色文”是不可能戴小红花的! 我的博文一篇也没有丢,只不过是留给自己看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C ip:202.109.121.* 为什么这么把博客当回事,我始终不明白。记得我2年半前第一次接触博客,也就是科学网博客,我还问人家:你们写博客是不是有钱赚啊?看来我够俗的。 博主回复:女流之辈咋能理解男人的“英雄主义”呢? 是“英雄”,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是“狗熊”,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C ip:202.109.121.* 且,女流之辈也有开博客的呀! 总之我就是不明白。 博主回复:男人的很多事情女人是想不明白的! 诸如男人为什么要挑起战争?男人为什么要“包二奶”? 女流之辈也开博客的确没错, 但你见过几个“她”写博客像“他”那样富有激情?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等着看你有什么新花样 博主回复:雕虫小技,不成大器!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好,不过,【从今往后将只展示本人戴“小红花”的博文】可不好,将精品评判权全都交由编辑太那个了吧? 记录总数: 9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曾庆平 发表于2011-1-3 16:52:36 查看评论 :0 │ 浏览:291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博客趣闻 抱歉,文章已经删除! 抱歉,文章已经删除!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61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新年,博客 相关文章: 日记 博客 论文 微博的异同 展望2011新年计划 推荐好博文是我每天的硬任务 我的博客粉丝主要是大学老师和学生 黄安年博客中关于万心蕙及其奖学金的博文目录 黄安年博客中关于杨生茂先生的博文目录 感谢大虾Greatwall帮我实现了博客建库的梦 那山 那水 那景 那人 充电去兮吾探索 暂停更新博客有感 科学网最给力最NB博客 1文不写访问5千 当前推荐数: 13 推荐人: Wuyishan outcrop boxcar xqhuang xupeiyang 孙学军 xinliscau readnet hjf306 lhj701 phmao gfcao ljry8044 记录总数: 0 总页数: 0 当前页: 1 9 3 4 :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2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3747曾庆平 读色文集 知如何发文章 写博客也能出名
readnet 2010-12-9 00:35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曾庆平,打假,肖传国,方舟子,伪科学,色文集,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学者曾庆平 发表于2010-10-23 7:44:43 查看评论 :10 │ 浏览:85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博客趣闻 Science 主 编 欲 给 中 国 政 府 下 指 导 棋 抱歉,文章已经隐藏!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91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5 推荐人: huangfuqiang xupeiyang boxcar qhliu jlxt33 记录总数: 10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文章已经隐藏,无法评论!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给年轻学子输送更多营养 2010-10-18 7:32:16 1954 14 科学网有文人相轻和冷暴力么? 2010-10-6 8:09:47 1042 9 谁占据了科学网博客头条? 2010-9-9 12:29:01 1181 13 写博客的好处 2010-9-4 19:34:16 1639 17 《科学网》博客是科学家休闲聊天的场所兼贺许培扬先生博客点 2010-8-12 23:09:46 1153 10 李小文院士,您的话稍微说过了头 2010-8-8 11:11:26 1354 12 总数: 6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老男人是个宝啊! 2010-11-1 19:18:16 1080 30 我在科学网俨然一暴发户 2010-10-11 6:53:52 1292 9 日本人又获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增订版)? 2010-10-6 18:03:53 4933 14 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年龄分析 2010-10-5 21:43:09 1048 3 芬兰美女 2010-10-5 9:54:04 1041 4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能是最不花钱的研究项目 2010-10-4 23:18:06 2751 11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学者 2010-10-3 23:32:30 4150 16 科学家的价值 2010-9-30 0:01:00 2478 8 方舟子反中医是肤浅之举 2010-9-27 0:00:41 1274 9 中国人又把丑出在国外了 2010-9-25 23:32:53 1038 8 华人获诺贝尔奖值得我们骄傲 2010-9-25 9:38:34 1550 7 假如我是方舟子 2010-9-24 9:44:30 1112 8 金钱堆不出诺贝尔奖 2010-9-24 7:49:28 3048 15 肖传国在科学网的博客应该封还是留? 2010-9-22 7:49:55 1659 12 评杨振宁先生对中国诺贝尔奖的预测 2010-9-11 19:37:19 1002 3 总数: 15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打破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建议 2010-11-28 7:58:06 1563 15 学生跟导师相处的艺术 2010-11-20 0:04:13 1778 12 谁来验收科技成果:都是自己说了算? 2010-11-10 20:52:14 1387 16 非专业人士不要随意质疑专业问题 2010-10-17 5:39:22 1050 16 中国承认双重国籍早就有诺贝尔奖了 2010-10-7 17:10:22 1843 8 中国人拿诺奖靠外国人我的地盘我做主行吗? 2010-10-6 12:32:38 1144 4 私人打假及非专业打假不利社会和谐 2010-10-3 9:19:14 1478 9 体制内打假可行而且势在必行 2010-9-28 0:00:04 1057 12 谁要动你的基因测你的序? 2010-9-26 11:49:44 1284 3 科学真的无国界吗?兼论中国的科技人才与科研成果 2010-9-13 7:53:57 1004 11 科学研究更需要跨学科的科学家参与 2010-9-4 8:28:55 1141 25 学者们拿什么来拯救农民? 2010-8-16 11:31:11 1085 6 总数: 12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为什么说小病不断大病不犯? 2010-11-17 21:31:28 1535 4 转基因水稻蛋白质含量增加是件好事 2010-11-15 7:29:37 1149 11 大家都要懂点表观遗传学 2010-11-3 9:40:56 2051 5 氨基酸成了长寿仙丹会不会遭遇打假? 2010-10-8 11:38:48 1806 10 什么是体外受精与试管婴儿技术 2010-10-4 20:34:40 1149 3 癌症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放弃! 2010-9-11 8:34:20 2279 15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哪个最可怕? 2010-9-8 7:33:22 2716 20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2010-8-27 7:26:42 2088 9 科学、理性、客观地看待转基因及转基因作物 2010-8-21 9:04:20 1137 3 超级细菌一则可能误导并引起恐慌的科学报道 2010-8-14 8:37:28 2208 9 总数: 10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研究生是科研的主人还是奴隶 2010-11-26 22:20:36 1837 18 如何预防学术论文造假? 2010-11-23 21:54:44 1164 2 科技英语写作中的几个小窍门 2010-11-23 0:13:25 1836 17 何不来个学生与导师互选? 2010-11-21 23:10:03 1073 11 读研和做科研不必强求英语四会 2010-11-20 21:54:54 2407 24 人才成长的十条黄金戒律 2010-11-19 13:24:58 3889 23 研究生脱贫,导师有没有责任? 2010-11-16 0:03:32 1650 14 学生要甘愿沦为导师的苦力 2010-11-14 21:46:28 6525 44 导师vs研究生:谁导谁? 2010-11-8 21:15:02 2716 20 导师要善待自己的研究生 2010-11-7 19:02:18 2691 42 研究生不必在乎做什么课题 2010-11-6 7:43:40 3018 14 学生弃学未必要上升到诚信高度 2010-11-5 12:40:42 1604 19 学术会议的小嘀咕带来大收获 2010-11-2 0:01:30 2142 14 做科研清贫寂寞但也有无穷乐趣 2010-10-30 20:18:39 1677 11 原创是青年学者治学的灵魂 2010-10-30 8:54:05 2018 16 研究方向是变还是不变? 2010-10-27 0:03:07 2170 8 高起点低难度科研项目设计研究生论文选题 2010-10-26 7:25:17 3253 12 教你如何玩铅字发表文章有感 2010-10-16 20:12:48 1212 4 写综述如同老师备课而不同于学生读书 2010-10-15 21:46:46 1798 6 常写综述就能写好讨论 2010-10-15 7:46:17 3204 10 做少花钱的创新科研工作 2010-9-2 8:07:27 2448 21 科学网的一则报道成就了我的创新研究 2010-8-24 8:06:44 6631 35 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吗? 2010-8-15 8:41:07 1266 2 学生们,请善用the的十条规则 2010-8-14 12:03:17 1283 5 学会写文章是学生的必修课 2010-8-7 8:37:15 1000 5 再论不做实验真的能发表创新性论文吗? 2010-8-6 9:51:55 1258 4 不做实验真的能发表创新性论文吗? 2010-8-5 12:25:41 5144 8 我如何指导研究生做毕业论文? 2010-8-3 23:38:00 1992 5 招生很难,招到合适的学生更难 2010-7-29 0:44:09 1328 5 总数: 29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博主收藏 科学揭秘科学网N大名博的大脑里的secret(持续补充中) 2010-12-3 20:12:51 曾庆平教授哪去了? 2010-12-2 18:43:39 2010年科学网风云人物(讨论稿) 2010-11-26 20:17:13 2011年科学网博客总排行将进入50万时代,谁将被ST?谁又是黑马? 2010-11-25 21:18:44 高校直研是否应该取消发文章加分? 2010-11-19 7:13:06 导师与研究生应该是战友加兄弟 2010-11-16 10:05:44 做一名真正的科学博客 2010-11-14 9:16:04 链接几篇曾庆平老师的博文,好好学习一下 2010-11-12 7:24:17 文献(孙学军)、综述(曾庆平)的博客妙文_自科学网 2010-11-12 7:21:51 我也要向曾庆平老师学习,打算撤稿 2010-11-12 7:16:34 道歉 2010-11-11 7:15:34 学术论文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2010-11-11 4:34:36 四谈不做实验可发表论文 2010-11-11 4:30:57 三谈不做实验可以发表论文 2010-11-11 4:30:34 也谈做少花钱的创新科研工作 2010-11-11 4:29:14 说说《驳蒋高明错误观点》中的错误观点 2010-11-11 4:26:00 研究生应该在意做什么课题 2010-11-9 10:06:17 说误人子弟有些过了,应袁老师文 2010-11-6 19:37:54 闲话选课题 2010-11-6 16:16:41 老师们应理解弃学的学生 2010-11-6 12:12:09 指导研究生与做红烧肉 2010-11-6 10:57:39 误人子弟的曾庆平! 2010-11-6 8:45:16 为曾庆平老师说句公道话 2010-11-4 20:13:32 老男人、大男人、小男人、幼男人 2010-11-4 15:49:10 和谐来自包容 而不是压制 2010-11-4 15:48:48 术业有专攻,英文要编辑 2010-11-4 14:16:35 陈辉vs曾庆平,谁更出彩?(外一则:本人300篇博文纪念) 2010-11-4 14:16:21 强烈建议曾教授再写两篇填满此栏从大四喜到六魁首 2010-11-4 14:16:12 广州名博独占科学网博客头条 2010-11-4 14:16:00 打蛇须打七寸,掐架须挑曾庆平:) 2010-11-4 14:15:52 老男人和小男人之争 2010-11-4 14:15:43 回应曾庆平的质疑 2010-11-4 14:15:28 枪打出头鸟:曾庆平老师七寸被打? 2010-11-4 14:15:18 靠删除评论战胜对手 胜之不武 2010-11-4 14:15:09 恭喜曾庆平教授入选科学网特别推荐 2010-11-4 14:14:41 记录总数: 35 总页数: 2 当前页: 2 9 3 4 : 学者刘雯 发表于 2010-10-19 22:21:26 分类:生活点滴│ 查看评论 :60 │ 浏览:1843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我总结的科学网牛人们,不断更新中 因为博主资质有限,对于很多牛人,想不到一个很好的词来概括。所以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或者毛遂自荐。来丰富下这个牛人名单。 科学网预测帝:老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325 科学网表情帝:二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4645 科学网撷英帝:boxcar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480 (代表作太多,放一篇最新的) 科学网美容大王:cutefay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typeid=100133userid=200071 科学网健康帝:丛远新 http://www.sciencenet.cn/u/ljry8044/ 科学网摄影帝:李学宽老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4671 (放个最新作,李老师好作品太多啦) 科学网PS帝: chongyangzi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733 (以后谁要ps照片的都找他) 科学网发明帝:发发 http://www.sciencenet.cn/u/famingkuang/ ( 撷英帝推荐 ) 科学网装嫩帝:著名游客小宝宝,小宝宝估计年纪至少两张,或许三张以上也说不定,但是很喜欢走幼儿路线,从名字可以看出来。并且喜欢吃幼儿食品--棒棒糖,所以装嫩帝当之无愧。 科学网深奥帝:蒋繁体。本来通俗的文字,经过繁体字的演绎,马上多了一份神秘感,让人感觉好深奥哦。 http://www.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学网灌水帝:rednet, 主要事迹见本文下面一连串评论。 http://www.sciencenet.cn/u/readnet/ 科学网最敬业游客:YC. 虽然是游客,但是大家都很熟悉她,虽然不登陆,但是评论的依然很带劲。 科学网歌王:这个有争议,目前热门人选是 陈安博士,曹大侠,曾科幻,撷英帝等等。(陈安博士想当歌王,目前看来,难度重重,热门人选还在不断增加中) 科学网旁观帝:颁给兢兢业业,隐姓埋名的科学网众匿名游客们。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498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28 推荐人: boxcar ydj0203 陈安博士 qlms ljry8044 chrujun qpzeng RAOH jiangjinsong pukin BaoHaifei ningjia09 gfcao yuewenzhu sweety chongyangzi KONGX lixuekuan qinchuanq entangle outcrop jizx971 Wuyishan readnet cutefay 张三火 famingkuang liuli6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AOH 得有奖项。有什么建议没啊。 有,有,有。多情男 或 薄情男,你从中挑个吧。 :) 博主回复:你一个人说了不算,还是要群众来评判啊。 不过多情帝,我想到了一个人选,等去群里讨论下再说。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小宝宝我买棒棒糖路过! ip:60.171.124.* 小宝宝: 弱弱地问一下: 那谁是章鱼帝呢? 博主回复:章鱼帝就是预测帝啊,笨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哇塞, 会试放榜了! ip:60.171.124.* 小宝宝: 哇塞, 小宝宝我金榜题名哦~ 该庆贺庆贺呀! 听说小吕最近中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科研项目, 就去他家喝酒吧! 博主回复:好啊,他一定欢迎你的,肯定给你准备好多糖吃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AOH 咋把大宝(非化装品)给藏起泥? 博主回复:你光提名不行啊,得有奖项。有什么建议没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呵呵,你也找到搞笑题材了? 我给你封个帝不管帝! 博主回复:我是八卦帝,哈哈 我一直很搞笑,你们不知道吗,所以我才不甘心把搞笑帝分给别人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给小宝宝封个啥帝? 博主回复:装嫩帝,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绕海,他的一些恶搞、打斗博文堪称登峰造极了,常能将人给乐死 博主回复:搞笑帝吗,群里有人推荐他当搞笑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安博士 科学网歌王没有争议啊,就是我! 博主回复:自封的不算,要群众说了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顶一个! 博主回复:哈哈,这个一定要顶。不是我谦虚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dj0203 旁观 博主回复:想当旁观帝啊,旁观帝是纯旁观的,连账号都没有的,哈哈 学者吕喆 发表于2010-10-23 10:10:52 查看评论 :33 │ 浏览:133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科学网 陈辉vs曾庆平,谁更出彩?(外一则:本人300篇博文纪念) 试问,科学网的博主 谁更出彩 (专指颜色,不论其他)? 当然 肯定不是我。 因为我用过的颜色太少,不够丰富。 以前,我觉得应该非 陈辉 兄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811 )莫属, 几乎 每 个 字 的 颜 色都有变化呢。 不过,最近两天发现, 曾庆平 兄的博文也开始了颜色革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913 ),也变得极其出彩,不但字有颜色, 被底 颜色也变,也显得非常光彩找人。 不妨关注下他们两位的博文,谁的更出彩。 ~~~~~~~~~~~~~~~~~~~~~~~~~~~~~~~~~~ 效仿武夷山老师,也整个外一则 这是我在科学网博客的第300篇博文,特此做个记号,纪念一下。 感谢博友和读者的长期关注、支持、鼓励与厚爱! 感谢科学网提供的这个博客平台!让我有机会更多的人交流,增长见识,启迪智慧。 感谢科学网的编辑们为网站建设和管理所做的辛勤工作! 那个啥TV之类的,与博客无关,就不在此感谢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161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科学网,博客,博文,博主,陈辉,曾庆平,出彩,颜色,纪念 相关文章: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云梦学刊影印版) 博客开通,也开始进入web时代! 一篇博文分开发布实在无奈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云梦学刊版下A) 博文短评二则 读黄秀清博文《科學科学和SCIENCE,它们想什么?》 博文阅读一得 进驻科学网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云梦学刊版上) 博客开通了 当前推荐数: 28 推荐人: gaojianguo qpzeng ffy qhliu chrujun xqhuang liuli66 隔壁家的二傻子 h123456 qlms yinglu Wuyishan liufeng outcrop sweety pukin entangle shifengyu DrWangXY liangqiang cwhm jlxt33 张志东 readnet BaoHaifei jizx971 chongyangzi zengxinlin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咋不提俺的嬉皮士体和外星人头像呢? 博主回复:那个不出颜色,所以没写进去。 需要补上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OFC 恭喜吕老师博客上300,吕老师最出彩:) 博主回复:谢谢! 我高考体检时,人家说我色弱,所以不出色彩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rujun 颜 色 革 命 鼓舞人心 博主回复:儒军兄也玩而断句?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曾兄是 色帝(吧?) wys是外一则帝。 博主回复:赶紧通知刘雯,加上去。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qhuang 色帝,这个形象! 博主回复:待PK。。。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隔壁家的二傻子 恭喜恭喜,吕 吉吉!也开始搞颜色革命了?哈哈! 博主回复:谢谢二傻兄的祝贺. 颜色革命俺是没能力搞,因为眼花缭乱的分不大清楚。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lms 大宝也好像使用很多种颜色。 博主回复:哦,大宝宝也开始好颜色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glu 诗三百,思无邪!祝贺三百篇! 博主回复:谢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dj0203 革命了,运动了。 吕老师三百了。 博主回复:^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phd9992000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eah0500 看来他俩想玩颜色革命啊 博主回复:就是玩个颜色而已,还远没到革命量级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卫军英 哈哈,从设计的角度讲,颜色太多会显得凌乱,不符合版面美学。太晃眼。 博主回复:五色乱目,不如无色。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安博士 色多容易眼晕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发表评论人:boxcar 陈辉vs曾庆平,谁更出彩?(外一则:本人300篇博文纪念)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161 ====================================================== 有了色心,壮起色胆,写出色博,让人色晕 博主回复:高!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发表评论人:boxcar 删除 回复 真是绚烂夺目呀! 博主回复: 呵呵,正因为剽窃了您最精彩的一段话,方使得本文绚烂夺目,蓬荜生辉呀!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jf306 颜色革命也不容易啊。 博主回复:949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承蒙吕老师夸奖。 本人无意和其它人进行比赛。 因为俺研究色,提出色球理论,只是将其当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工具)使用,而且目前看来是有其实用效果的。 在您所推荐的文之后,补充了部分未完成作品,如 前几年肖传国告方舟子一案的法院判决。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不同属性的词汇,我们发现,方在说事情的时候,偏好使用人称代词及抽象名词来说人和事,而当肖指责方说的不是事实时,方辩解说他从来没有直接提及是肖的事情。由此可推断方舟子是非常了解心理学的。反过来,如果肖懂得心理学知识,肖可以完全不用理会方,除非方直接表明肖氏弧是特指肖传国弧,方才真正涉及到肖名誉权的问题。 您说,方有那么傻么? 俺现在主要用色球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等问题,可参见: 用太极色球表达音乐与色彩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192 博主回复:有空慢慢学习。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发表评论人:卫军英 哈哈,从设计的角度讲,颜色太多会显得凌乱,不符合版面美学。太晃眼。 博主回复:五色乱目,不如无色。 =============================== 这不是 恰好说明了 不同的颜色 可以表达出 不同人的 情感 麽?! O(_)O哈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发表评论人:weah0500 看来他俩想玩颜色革命啊 博主回复:就是玩个颜色而已,还远没到革命量级呢。 ========================================== 呵呵,俺已经 玩出了 颜色革命 阶段 哩。 博主回复:颜色革命2.0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发表评论人:phd9992000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色是一种选择,非色也是一种选择 选择即是非选择 这不就是 鬼王李亚辉 想探讨的 A = 非A 问题么? 博主回复:到底色还是不色? 学者丁甜 发表于2010-12-2 17:37:32 查看评论 :20 │ 浏览:69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百态 曾庆平教授哪去了? 老平好久没露面了 色文集也被隐藏了大部分 只剩下十几篇 还都是精选 一心想问鼎科网总访问量 却连着几日没有动笔 现在周排名也掉出前十了 What happened 谁知道? 出来说说啥情况?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9651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曾庆平,博客 相关文章: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云梦学刊影印版) 博客开通,也开始进入web时代!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云梦学刊版下A)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云梦学刊版上) 博客开通了 好久没来管理博客了 泡科学网博客年终总结 科学网博客点击率研究有了结果 祝贺博客开通 科学论文应当快速发表,真正需要保密的科研成果并不多 当前推荐数: 15 推荐人: outcrop ljry8044 xqhuang Bobby jinyongguo qpzeng boxcar readnet xuhui1230 jizx971 JYH64J98Y99H nofreelunch gaojianguo xiaxiaoxue86 chongyangzi 标题: 发表评论人: phd9992000 man meat one down ren rou yi xia 博主回复:I no can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或是猛过头,后劲不足 亦或是蓄精养锐 应该是蓄精养锐吧,呵呵 博主回复:难不成是要在沉默中爆发?这精选博文里面没有了曾庆平这几个字突然有点不习惯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嗯,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不适应的感觉呢 博主回复:嘿嘿,是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qhuang 现在麻庭光老师一马当先,让曾庆平教授休息片刻,后面的精彩值得期待。 博主回复:期待I N G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bby 受刺激了? 博主回复:不好说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nyongguo 应该抓紧立项研究 博主回复:看来是不用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呵呵,还没死,也没缺胳臂少腿! 谢谢小丁挂念,俺也撒撒娇! 博主回复:曾教授这是哪里话,你几日不露面,颇为反常,俺甚是想念啊,哈哈,其他博主出个差还写篇文章通知一下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有人记挂着,很好! 博主回复:曾教授出来早了,要不然更能知道有多少人关心呐,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小宝宝我买纳米棒棒糖路过! ip:60.171.124.* 小宝宝: 嘿嘿嘿 博主回复:纳米棒棒糖是啥滋味?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YH64J98Y99H 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博主回复:已经是了,再归根结底该是他们的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小丁同志你怎么不问一问老夏同志哪里去了呀 博主回复:老夏同志你在科学网居无定所呀,即使我看不到你,也会以为是没有看到而不是你没来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enwen 同问 博主回复:见7楼,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atan 曾教授可能对三大排行榜的'算法'有疑问,近来采用'系统识别'的方法对其检验,通过多组不同的输入,观察输出,以及它们的相关性,相信并期盼曾教授很快会发表结果和结论。哈哈! 博主回复:这样啊 期待~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onghuidong 你最近去哪了?也好久不见你的博文了。现在一直很喜欢读你的博客。哈哈。 博主回复:承蒙董兄厚爱,最近在课题攻关,难有闲情逸致啊,哎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atan 发表评论人:qpzeng 呵呵,还没死,也没缺胳臂少腿!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众人在等你! 博主回复: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网上网下一样居无定所 老夏改名叫漂流瓶 悄悄地问你;同届的不止我一人是这样吧? 博主回复:当然,但是你是代表,呼呼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小宝宝我买纳米棒棒糖路过! ip:60.171.124.* 小宝宝: 现在的棒棒糖太都很时尚地写上纳米棒棒糖字样, 其实, 糖还是原来的糖, 口感也都一样, 只是价格就上去了啰! 博主回复:哈原来如此啊,卖的就是个时髦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xiaxiaoxue86 网上网下一样居无定所 老夏改名叫漂流瓶 悄悄地问你;同届的不止我一人是这样吧? 博主回复:当然,但是你是代表,呼呼 要命哦,以你这么说老夏同志是同届人当中的弱势群体杰出代表? 那你们要援助我啊 博主回复:大家都一个样,你是代表应该荣幸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记录总数: 20 总页数: 2 当前页: 2 9 3 4 : 学者曾庆平 发表于2010-12-6 21:59:16 查看评论 :23 │ 浏览:52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博客趣闻 科学网博客点击率研究有了结果 俺一直以来勤奋写博, 但总是上不了平均点击率排行榜! 对此不明所以,甚感纳闷, 决定舍爱停博,看个究竟! 谁让俺是天底下第一号无聊之人呢? 一日俺将垃圾博文全部隐藏, 只留下点击率最高的6篇博文, 呵呵,俺居然一下子冲上平均榜第5位! 又一日俺将精选博文悉数列出, 结果很快跌落到第30位! 再一日俺将全部博文一篇不拉地显示出来, 哗哗啦啦迅速跌出前100名! 呵呵,敢情俺可以随意操控排行榜, 想摆在第几位就是第几位! 实在荒唐无聊得可以! 不过,你想进周排行榜前10位, 那得天天坚持写博文, 而且非一篇了得! 少则两三篇,多则五六篇, 最好能有一篇被精选, 确保点击率上千! 另外加上几篇转载, 转载的点击率高过原创! 顺便揭开一个秘密, 俺只有一周不写博, 周排名飞快跌至38位, 但有人最近很少光顾科学网, 却仍能天天高居榜首, 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由他去吧,又能怎样? 权当小鬼调皮捣蛋! 假如我留下今天这篇博文, 俺的平均率排名又要跌惨了, 不过,俺有办法止跌回稳!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01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科学网,点击率 相关文章: 进驻科学网 回眸 奥运北京2008 突然间,泪水盈眶,鼻子发酸 泡科学网博客年终总结 参加12.18奥森半程排名赛人员名单、号码 科网群英烩No.1976-2苏新华 唐山地震追思:父亲的手稿 科学网电子杂志2010183期 科学网博客中与美国问题有关的文章目录第三十四辑 科网群英烩No.0004蔣勁松 愛科學 講科學 従科學出發 何時能還家? 如何提高你的科学网博客的访问量 当前推荐数: 28 推荐人: lixuekuan famingkuang sweety chrujun GumpForrest zhanglin9099 majorite xupeiyang QFL xqhuang Wuyishan yatou liuli66 lgmxxl 卫军英 hjf306 KONGX jizx971 phmao JYH64J98Y99H woxing gfcao BaoHaifei gaojianguo libseeker ljry8044 gl6866 yaoronggui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xuekuan 呵呵,有点意思! 博主回复:纯属无聊之举!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weety 曾大帅王者归来 博主回复:俺几日不在,你猴子充大王,今儿个居然上头条?!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小宝宝我买纳米棒棒糖路过! ip:60.171.124.* 小宝宝: 哇塞! 小平平好呀! 博主回复:你好!别忘了留下买路钱!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ajorite 有的人的周点击率有假,不真实就没有意义。 博主回复:引用刘立老师的名言:Let it be!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x19850812 一日俺将垃圾博文全部隐藏, 只留下点击率最高的6篇博文, 呵呵,俺居然一下子冲上平均榜第5位! 又一日俺将精选博文悉数列出, 结果很快跌落到第30位! 再一日俺将全部博文一篇不拉地显示出来, 哗哗啦啦迅速跌出前100名! 呵呵,敢情俺可以随意操控排行榜, 想摆在第几位就是第几位! 这里蕴含了介值定理的数学思想 博主回复:我数学不好,不知道介值定理,算我瞎蒙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uojun 转载的点击率高过原创! I noticed this, too. Can you explain why so? 博主回复:Most likely more readers preferring to reprinted articles?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qhuang 建议:2010年科学网年度科学研究一等奖。 博主回复:俺受之有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let it be. 博主回复:quoted below!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黄安年 这类问题,编辑部有兴趣,个别博主有兴趣,让他们折腾去好了,名列前茅并无实际意义,最重要的是写好每一篇博文,博文质量与点击率实际上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读者的关注程度,这和水平无关。博主本人无需专门琢磨点击率(收视率)的高低。娱乐界重的是点击率(收视率),如果科学网博客娱乐化,那就是唯点击率(收视率)了。 博主回复:黄老:追求点击率是因为想让博文放在读者容易看到的地方,至于博文好不好要由读者看完后再做评判。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jingzhi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曾老师果真是第一闲人哦~ 博主回复:嗯,敢当!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oxing 虽然曾老师研究到了好办法,还是比不上本网精明!对于想打击的、想拉扯的博文(博主),那可是相当滴有办法呀!嘿嘿! 博主回复:还是有很多精选博文的点击率上不去,看来还得广大网友买账才行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哈哈,你才发现?我早就发现有人每篇博文点击量很少,但一直高居周排行榜,个中缘由只有250才看不出来。 博主回复:敢情俺当了太久的25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aoHaifei 有奥妙啊! 博主回复:信则有,不信则无,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呵呵,发现您老总是极具创意,丝毫不逊于我们年轻人,佩服 博主回复:看你说的,好像俺真的老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utor 我要当闲人!!!!!!!!!!! 博主回复:好办,不吃不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phd9992000 有办法止跌回稳!? Share market need you!In a hurry!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l6866 当年央视取消了实话实说这一档节目,主持人在她的博客上说,少拿收视率说事。现在咱也大可不必拿点击率说事,至少科学网还没有停了你写博客的权利。咱就知足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oronggui 你真是个有心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ongfo 呵呵 做什么都要有规则的不是 您老这就较真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安博士 很多数据是荒唐的,所以不能看它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vqing323 其实,有人点击来看就行了。我在首页发现很多都不是我想看的。想看的反而不好找。郁闷。 对我自己的,我只讲究说出来,有人看。至于多少人看,多少人推荐,反而不太重视。一方面俺没名气,这个要求不现实,另一方面博客嘛,贵在交流,如果为了点击而写博客,为了出名而写博文,感觉偏离了主旨。写些想说的,写些想交流的,随它去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weety 切,你不在,精选之路是通常的多啦,哈哈 不过你还是比较强的,俺才几天没写,就跌出前五十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老平那,快去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347 24楼评论,居然将你我歪编进去了,好逗 不过,我怎么没注意到他跟别人掐架? 记录总数: 23 总页数: 3 当前页: 3 9 3 4 : 学者曾庆平 发表于2010-9-13 7:53:57 查看评论 :12 │ 浏览:1007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建言献策 科学真的无国界吗?兼论中国的科技人才与科研成果 科学无国界 !一个响亮的口号,其含义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知道有无国界医生,但我不知道有无国界科学家,因此我也无法准确定义科学无国界! 不过,狭义地理解,科学应该至少包括科学人才和科学论文,科学人才由大学培养,科学论文由期刊发表。此外,应该还有专利、产品等。 我推论,科学人才由外国大学培养,科学论文由外国期刊发表也是科学无国界。 如此看来,我们国家贯彻科学无国界的理念比较到位,因为真正的科学人才都选自国外培养的千人、百人、xx学者,真正的科学论文都来自国外发表的SCI! 相反,对于中国的科学人才和科学论文,外国人的科学无国界理念就要打一个大问号?试问你们引进了多少中国大学培养的科学人才(不是回锅而是重用哦)?你们在中国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科学论文? 问题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呢?我认为,不是人家不想承认我们的科学,而是我们真的没有多少科学。大大小小的中国大学究竟是否培养过真正的科学人才(不是向国外输送本科生哦)?林林总总的中国期刊究竟是否发表过真正的科学论文?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海龟比土鳖香,SCI比核心期刊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中国大学和中国期刊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称吗? 如今中国的科学界浮躁之风十分盛行,纯净之气极度缺乏,学术腐败日益猖獗!在个别地方,造假已成集体行为,护短更成地方权益。长此以往,中国科学将不成其为科学! 现在 有些人一味高喊办一流大学,办一流期刊,但却只看重国外人才和国外论文,如何能实现科学无国界呢? 我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进一步发挥国内人才优势,扶持国内学术期刊的配套措施,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合理的、平衡的科学无国界理念! 我理解国家领导人发展科学的雄心壮志,也正在着手开展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我想借科学网这个平台呼吁, 科学精神的培养乃是科学进步的重中之重, 国家一定要重视! 我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 广义的科学除了科学人才和科学论文外,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50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科学,人才,论文 相关文章: 国际会议,有参加的必要不? 成功发表论文的策略-wiley公司报告 大师的神秘光辉见证达芬奇安息之所之奇观 谷响集1:小引 学位论文评审意见让我很郁闷 黃念祖居士簡介 今天是什么日子与科学网无关 科学家的PPT 科网群英烩No.0386王鸿飞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第1000篇博文 请看卖论文的邮件 当前推荐数: 20 推荐人: xupeiyang Flyingriver accsys ljry8044 liuli66 shhll longfo 杨学祥 book tangchangjie lxh2009 boxcar gaojianguo zengfeng hjf306 zjwumei shiganghe ydj0203 BaoHaifei colorfulll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thome9180 过瘾,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苦练内功,这才是发展之道。 博主回复:内外兼修,必能发展!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ungennian 问的好。30年来,我国给美国输送了多少杰出人才,为美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给了中国什么:不是政治经济上的打压,就是人权上的指手划脚,或者干涉内政。 博主回复:美国一不小心就放走了一个大牛钱学森,后悔呀!现在就指望施(舍)和饶(恕)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kongling ip:203.188.77.* 艺术也无国界,于是把圆明园烧了宝贝放在大英,嘿嘿! 博主回复:此kongling非彼孔玲也!引申得好,这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理应无国界限,人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但实际上,我们却常常唯海龟是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513 博主回复:呵呵,俺也是海龟,只是刚潜入大海就爬回来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杨学祥 任何口号都代表一定人群的利益,对一些国家有利,对另一些国家就是灾难。承认落后可以,盲目全盘接受就是愚蠢 。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 制定进一步发挥国内人才优势,扶持国内学术期刊的配套措施,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合理的、平衡的科学无国界理念 !本国无能,自然就受到外来势力的侵入威胁。或许,不仅仅是科学。 博主回复:949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jwumei 科学真的无国界,否则千人计划就不可能实施。 博主回复:没错!就是国内学者受冷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jwumei 刚写了一片文章,和曾老师交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732 博主回复:欢迎共鸣!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dj0203 啥东西都有国界。 博主回复:你说的不准确,水和空气就没国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nsl rensl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学术期刊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记录总数: 12 总页数: 2 当前页: 2 9 3 4 : 学者曾庆平 发表于2010-12-20 11:50:48 查看评论 :3 │ 浏览:2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博客趣闻 我在科学网的半年博客生涯 我来科学网开博客已逾半年,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我最大的转变是从杂家变成了专家, 从什么都写到只写精选博文, 并拿到名博俱乐部通行证, 可谓深喑科学网的潜规则! 说实话,我把科学网研究透了, 只要我愿意,而且不嫌麻烦, 我可以让自己的均排行一夜之间升至前5名, 也可以让自己的周排行在一周之内位居榜首! 可是,我不想那么做, 因为拿不出好东西奉献给网友, 成天把这张老脸搁在那么显眼的地儿, 岂不是对科学网的亵渎? 不如趁脑子还没糊涂, 多整几篇SCI或者向CNS冲刺! 我也在此奉劝、敬告各位博主, 不要像我那样只会写精选博文, 那就太乏味了!何不来点强的? 幽默哪去了?风花雪月也未尝不可! 大家天天翘首以盼等着编辑戴红花, 无异于小孩向家长讨果果, 都只一个眼神!哈哈! 科学网还是不要搞一言堂(人云亦云), 而要搞群言堂(各抒己见), 一花独放终归不是春, 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 祝科学网来年更火爆, 也祝编辑、博主、网友更开心!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5365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科学网,博客,回顾 相关文章: 能否扩展下博客的用途? 百花齐放:2010年精选博文回顾 2010年科学网博客写博感言及展望 中国科研文化刍议 真诚感谢科学网知错就改 科学网个人博客用户列表 为什么在这里少写博文? 我也终于开通博客了 当阿猫、阿狗的滋味儿 对科学网的建议 当前推荐数: 3 推荐人: caojian123 JYH64J98Y99H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aojian123 实事求是嘛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YH64J98Y99H 这才叫牛!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敏感词? 想问问科学网的编辑同志,哪些词是敏感词,这样我写的时候尽量绕开这些敏感词?可我怎么看,怎么也没觉得我的文章里有敏感词啊?恕小女子才疏学浅,请赐教.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5358 记录总数: 3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37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一名真正的科学博客
xupeiyang 2010-11-13 14:23
曾庆平老师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博客,是科学网上努力拼搏的科学人,他对博文写作极为认真、执着,每篇博文是精心之作,为大家献出了大量科学知识、科学信息和科研、教学的经验与认识,我们从他的博文中受到很多启发和思考,得到很多教益和收获,还有很多精神享受与快乐,衷心感谢曾老师为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 写博客也要用心300篇感言 曾庆平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3243#t1 群英聚首科学网,四海博友聚一堂, 谈天说地侃大山,为国为民献良方!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33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说《驳蒋高明错误观点》中的“错误观点”
liwei999 2010-11-11 02:46
说说《驳蒋高明错误观点》中的错误观点 (139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09, 2010 10:43PM 这是对曾老师《驳蒋高明从超级细菌到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中的错误观点!》( )的评论。 很多所谓的错误都是来自错悟=理解错了。曾老师的驳论归结起来就是 引用: 因噎废食!凡是出了问题的事情,不是想办法如何去解决,而是一味指责不该做那样的事情,摆出一副事后诸葛亮的面孔!按照他的逻辑,农业科学技术完全没有发展的必要,农民们只要像老祖宗那样刀耕火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靠天吃饭,那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生态农业,就能保持生态平衡了! 遇到问题,有折腾的对策,也有不折腾的对策。不好说哪个好、那个坏。以一百年的尺度看,人工灌溉、施化肥、打农药的办法不能维持土地的肥沃程度。这也是个研究的成果吧?用这个尺度思考的话,蒋老师的提法就有意义了。 无疑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是有利可图的。如何有利可图不好说明,不妨比较一下城市的交通。卖车是有利可图的,不然就没有一年一千万的销售量。问题是当大家都有了车子之后,是否对有车子的生态满意了呢?北京人不满意,上海人、广州人都不满意。面对这种不满,人们有可能再回去吗?没有可能了。这个时候,镜某倒是很愿意听听曾老师有何解决问题的高见呢。比如说有没有十年内,几十年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的革新、革命来解决么?恐怕搬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文明的遗址何尝不是人们搬家的结果呢? 金融出事儿了,要有规范。基因的研究何尝就会那么保险,不出事儿呢?要不要有什么规范呢?蒋老师们的主张是一个声音。这个对错不是问题,有这个声音的存在是重要的。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126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8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说“误人子弟”有些过了,应袁老师文
liwei999 2010-11-6 17:26
说误人子弟有些过了,应袁老师文。 (1028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05, 2010 07:42PM 曾老师发了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研究生不必在乎做什么课题》 ,袁老师给了一个强烈的反应,说《误人子弟的曾庆平!》 。镜某以为曾老师有90%的道理,而袁老师的不过10%。 一个人的研究生涯往多了说是40年。5年一个题目的话就要作8个。可见换研究题目是必须的。既然如此,在读书期间不必在乎做什么课题的说法相当有道理。这个说法对多数人都有效,因此说90%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并不喜欢做的事情、而且能做好,也是一个需要培养的、十分可贵的能力。 袁老师所说的逆反在时间顺序上有问题。都进了研究室、选了导师后再说不合适、要逆反就有些晚了。 在市面上,是因为合适了才结婚的多,还是婚后才适合了的人多呢?镜某以为是后者多。因此,曾老师的话绝对不是误人子弟,最多不过是个息事宁人的保守疗法罢了。 近来镜某也遇到了为难的事儿:两个亲姊妹打电话,一个认为说些对方不愿意听的话是忠言逆耳,很有必要;一个则说作为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不应该如此。官司打到镜某这里来了。这事儿也不比党员信教的问题简单。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1130,71130#msg-71130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曾庆平老师说句公道话
chrujun 2010-11-4 17:43
写博文,随便写几句容易,但用心写博文难。像我这种混混,就属于随便乱写博文的人,九流三教,一派胡言,编辑部不推荐我的博文很正常,我也很满足。 但科学网上有不少用心、认真写博的博主,他们对读者有高度的责任心,把光明留给他人,自己吃下苦果。其中,曾庆平老师就是优秀代表。 曾老师的博文,至少我可以看出,每篇都是精心构思,呕心沥血写的。这样博文,编辑部大力推荐很正常。我们很需要写博文像做科研一样的博主,这样才能够提升科学网博客的档次和水平。 与曾老师的付出相比,他得到的回报根本算不了什么。恭喜曾老师!期待曾老师再接再厉,多写精品博文,给我们大家做榜样。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368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和谐来自包容 而不是压制
chrujun 2010-11-2 17:30
现实中,有靠压制维持和谐的言论和行为。曾庆平老师的评论很能说明问题,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希望我删除一些评论,不给反对者舞台。 我个人觉得, 只有包容才能产生和谐 。谁喜欢发什么评论,还是任他们去评论吧。下面是他的评论和我的回复。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删除 回复 小陈,这个傻啦吧唧的是反曹的, 你千万不要跟他搞在一起, 你看他说的那些话! 我希望不要因为他的不当言论影响你, 更不希望你为他提供反曹的舞台! 博主回复:我的地盘上,还有人来反对我呢,什么难听的评论都有。 别人有言论自由,博主应该尽最大力量去尊重,不合适的评论编辑部会删除。 他要反对谁,我管不着。我觉得,不必把别人反对谁的评论删除。无论删除与否,反对本身就客观存在。 靠压制本身产生不了和谐。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3604 次阅读|3 个评论
靠删除评论战胜对手 胜之不武
chrujun 2010-11-2 14:02
曾庆平老师公开宣称战胜小男人了,透露了三招。 我有幸观战,发现曾老师故意忽略了最厉害的一招,就是大量删除对自己观点不利的评论。 曾老师算得到编辑部特别照顾的人,连续五天上头版头条。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大量删除评论才战胜几个毛头小伙,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靠采用不正当手段战胜对手,曾庆平老师算科学网上的始作俑者,为年青人树立了坏榜样。我相信科学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们,不希望他们的导师是靠不正当手段战胜对手的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14 次阅读|14 个评论
枪打出头鸟:曾庆平老师七寸被打?
xqhuang 2010-11-2 10:13
最近,原本默默无闻的曾庆平老师突然发力,连拉5个涨停板,连续5天博文不仅被精选,还直接上了头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149 ),创造了自科学网博客开通以来的吉尼斯纪录,成为科学网当之无愧的出头鸟,这引来了一片喊打声。 昨天丛远新小兄弟一篇博文:打蛇须打七寸,掐架须挑曾庆平(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347 ),说实话,我低估了这篇博文的力量,心想,丛小兄弟有点不自量力,就你那小米加步枪怎敌得过曾老师的飞机加大炮?相信曾老师能够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雷厉风行,干净彻底歼灭之!(曾老师语) 刚才,打开科学网的最新博文,吓我一跳,又见两剑刺向曾庆平大侠,李福洋老师博文:是宝不是宝,年龄不重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535 )廖俊林老师博文:回应曾庆平的质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528 )。 此时此刻,丛远新小兄弟一定在屏幕前偷着乐。原定下周一CCTV直播的科学网巅峰对决提前交火,是众年轻剑手合力剑伤曾庆平大侠七寸,迫曾大侠落荒而逃?还是老谋深算的曾大侠扭转乾坤,再火一把,直接进入博客总排行。 试看曾大侠的双拳怎敌六手!精彩千万不要错过!请锁定科学网!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5805 次阅读|9 个评论
打蛇须打七寸,掐架须挑曾庆平:)
热度 1 ljry8044 2010-11-1 16:24
喜欢黄秀清兄弟的博文,率真,想说就说,且极具思辨性,甚合我胃口。可刚刚却发现黄兄弟发了一篇与女子争辩的博文,这不好,要改进,得与男人争锋、掐架,这才带劲,至少,不用担心别人说你欺护弱者,为此,最好与名博掐架,尤其是科学网编辑最关照的那些名博。 近来科学网最关照的显然是曾庆平老师了,连续5篇博文被科学网置顶为头版头条,这本也不完全是曾老师的错,可拿出来炫耀就是曾老师的不对了,而且还号召别人学习和超越,那就得批评了:) 这个任务就交给黄秀清兄弟了,加油~ 说实在的,迎合科学网编辑写精品和头条博文算什么?让科学网迎合你的脾气加精和置顶才算高,比如曹大帅哥,率性而来,率性而去,率性而写,想干架就干架,想损人就损人,即使是人见人爱的丫头姐,也照损不误(其他谁要胆敢效仿,保准会被乱飞的板砖砸成肉泥)。公开打劫人家的宝贝,还敢拿到科学网上来炫耀,居然还获得大家一致喝彩,而且还被科学网编辑给加精了,这肯定是哪个给曹大帅哥迷住了的女编辑所为:) 曾老师之前还来了篇: 编辑不推荐,你什么都不是 大肆讨好科学网编辑,可恶,超超强烈鄙视。说什么一篇再好的博文,假如编辑不推荐,点击率不会过百!还说什么我试过一天写好几篇,但还不如一篇精选!编辑不推荐,你什么都不是! 依我说,投编辑所好,借助其推荐增加点击量断不是男儿大丈夫所为。 俺博文点击率上千者多的是,可不是编辑推荐出来的,而是自己不断改进修炼而至,男人吗,就得有点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 如果实在希望编辑部推荐,那也不应该投其所好,而该干架,科学网上号称智叟的王铮老师就深谙此道,而且很成功。俺也曾经有此勾当,大干一架(参见 人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但多被误导和扼杀掉! ),后面的博文(参见 于无声处蓄惊雷 静的最高境界 )立马被加精,之前从未被加精过。 不过,跟科学网干架的风险有点大,俺就曾因发文大肆贬斥科学网而被封博一周,考虑到再被封两次就彻底玩完了,于是就鼓动科学网顾问提议改革,放宽言论限制,结果居然成功了,干架的安全系数一下子提高了三倍,多好的机遇啊,人不掐架枉年少,兄弟姐妹们一起来掐架吧。 注意,掐架可不是为了一时快意,而是为了坚守科学的底线证伪精神。 可证伪为科学的典型特征,科学从来都是在证伪中发展,证伪为科学的灵魂,掐架则是科学网的灵魂。 为了守住科学网的魂,掐架啊~冲啊~ 曹 大帅哥将打劫的宝贝拿到科学网上显摆后,居然刺激了另一位高侠大漠孤魂,驱车数十公里拍了一系列秋菊照片,俺好喜欢,偷了两个冰清玉洁、美轮美奂的过来秀秀,嘿嘿,尤其是那盆翡翠绿色的,真是美得无法兄容,比其曹大侠打劫的如何?
660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广州名博独占科学网博客头条
pukin 2010-10-30 22:26
今天在友谊宾馆开了一天会,回家上网登录到科学网博客,看到最显著位置的两篇博文同时被两位广州名博的博文占据,以图为证: 两位名博均在广州。曹大侠是科学网的老博主了,在科学网开博两年有余,是最为大家熟知的名博之一;而曾庆平老师是后起之秀,开博不到半年,但最近博文呈井喷式爆发,博文被精选或上头条的频率居博主之首。如果再加上文笔优美的关燕清老师,广州博主军团估计可以夺得城市团体冠军了 ^_^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214 次阅读|8 个评论
术业有专攻,英文要编辑
fs007 2010-10-23 08:02
寻正 科学网博主曾庆平老师在2010年10月18日发了一篇博文《因不满编辑越权,我主动撤稿了》。细读曾老师一文,我发现曾老师可能误解编辑了,因为误解放弃了一次已被接受的投稿机会,实在是可惜。曾老师的误解可能有普遍性,因此我在此发一博文,说说我的看法。 从曾老师给编辑的英文信看,我不觉得编辑是在故意为难他,我见过比这样的编辑说得更难听的,你从信中几乎可以看到编辑蔑视的眼光。但最终我们还是把文章修好让编辑满意出版了。 坦率地说,我的英文可能比曾老师好一些,但我仍然会找职业编辑编辑文章后再投稿,这在国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术业有专攻,让英文编辑修改是对读者负责的一种态度。我的博士论文就得找职业编辑修改后才能答辩,我并不觉得导师是在为难我。后来我把论文出版成书时,就不再需要编辑了,找职业编辑看文章还是有好处的,自己还可以学学如何改进英文表达方式。 国内的学者肯定不喜欢这样做,其中的关键大概是国内找英文编辑不好找,找国外公司的价格又 太高,是一个成本问题。如果有国外的朋友,找朋友出面找私下揽活儿的编辑其实不太贵的。 更进一步地说,即使是英文是母语的,国外也鼓励先找英文编辑较对修改后再投稿,道理还是一样,术业有专攻,你觉得说清楚了,但读者可能没有同感。国外大学很多时候系里就有专门的职业编辑,服务于教职工,即使英文是母语的,也常用这样的服务。 我觉得国内的杂志也应当学习这样的职业精神,要求作者对读者负责,文章找文字编辑较验修改,尽量做到准确易懂,要学习白居易精神,文章整得易懂了才出手。 写专业论文是一件苦活儿,最近我忙着写一件关于疫苗的论文,来来去去都做到第四稿了,才觉得满意,可以送到专业编辑那里修改了,其后大概还会搞几个回合,才会投稿,然后又有几个回合,才能最终搞定。我的第一稿跟第四稿差别之大,基本上算重写了一遍,我想,这就是学术的要义罢。 中国国内应该有更多的公司或者个人从事编辑工作,为大家提供这样的服务,但遗憾的是,国内人的观念不大瞧得起这些公司,而这些公司也的确有涉嫌伪造论文的。但社会的最终发展方向却是那样的,希望大家对此持开放的态度。
个人分类: 实事评论|8129 次阅读|8 个评论
也说说癌症的事儿应曾老师的帖子
liwei999 2010-9-12 15:54
也说说癌症的事儿应曾老师的帖子。 (208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11, 2010 09:24PM 《癌症的治疗是个艰难的抉择》是曾老师的帖名( )。看上去都明白,可一“独立思考”问题就来了。这个“艰难的抉择”是 对谁而言呢? 同样,曾老师《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也有一个主语是谁的问题。此乃第一。第二,与基本粒子理论不同的是医学上对癌症的所谓见识,都不是可以“自恰”的。也就是说 引用: 癌症发作与否取决于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的“角力”!理论上,癌基因功能异常,抑癌基因功能正常,可能不会发生癌症;反之,抑癌基因异常,癌基因正常,也可能不会发生癌症。只有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双双发生异常时才有可能发生癌症。不过,事实证明,抑癌基因似乎占主导地位。例如,在50%以上的肿瘤中发现抑癌基因p53缺失或变异(不排除存在其他抑癌基因异常),而p53在细胞中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凋亡促进蛋白。 的说法基本上可以分类在“假说”里。但是曾几何时这个“假说”就成了“信仰”,就成了“科学”了。 “科学”上的事情争起来没有意思,还是说“主语”的问题好。谁不放弃呢?是患者?患者家属、还是医生呢?显然主治医生是不会放弃的。问题在患者和患者家属那里。镜某去过癌症晚期的病房。见过患者要“放弃”而家属不要“放弃”的场景。很惨烈。坚持治疗不过是患者家属的一种心理安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了。镜某也亲历过这样的事情,好在是没有指望治疗的癌症,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判断和选择。只能看着患者在痛苦中死去。因此解除患者痛苦也是相当重要的医疗技术手段。但是在镜某看来,至少国人的医疗、医学现场对这个问题不那么看重,还是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 说到治疗方法“艰难的抉择”,只是一个抽象的说法。至少对于具体的医生而言,并不存在“艰难的抉择”的苦恼。因为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专长,放射线的医生总是选择辐射治疗。困难往往是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很多时候,治疗方法的选择并不是来自什么疗效,更多的是医生的“嗜好”。就好比南方人喜欢吃米、北方人喜欢吃面那样。 “艰难的抉择”更多的是来自经济上的考虑。镜某也遇到过这个场面:老爸院内感染了,有三种抗生素分别是3000、2000和1000块一针。有效与否是连续投入一周后才能见分晓。怎么办?对病人来说,也就只有这一周的治疗时间了,不可能说这个药不见效再换一个新的。选择3000块一针的理由并不是在于它的有效性,而是在于人死了之后的对自己、对他人的一个“说法”。所谓“最好的药都用上了”、“尽心尽力了”。仅此而已。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6247,66247#msg-66247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336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