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日本东京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日本东京

相关日志

中国降水统计规律能外延扩展到日本东京
热度 1 zhgatcl 2018-9-30 18:44
中国降水统计规律能外延扩展到日本东京 对中国121个探空站1971~2000年平均降水量P与空中水汽含量W的研究发现, P=44.385(W-2.66) , R 2 =0.8293,R=91.1%。进一步研究发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为 P=44.385K 1 K 2 K 3 K 4 K 5 ( W — 2.66 ) 。 对中国194个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平均降水量P与地面水汽压e的研究发现, P=85.124(e-2.27) , R 2 =0.8019,,R=89.5%。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地面水汽压变化的经验公式为 P=85.124K 1 K 2 K 3 K 4 K 5 ( e — 2.27 ) 。 以上两项研究证明, 空中水汽含量W和地面水汽压e越大、空中水汽越多的地方,年降水量越大;反之,空中水汽含量W和地面水汽压e越小、空中水汽越少的地方,年降水量越小。 以上两项研究成果能相互印证,并与直观感觉相符。对中国194个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平均降水量P与地面水汽压e、相对湿度U、年平均气温t、海拔高程H等,还能进行多元回归拟合研究。由中国各地不同气象站的气候数据统计得出的降水规律,符合其它国家的客观事实吗?这些降水统计规律能外延扩展吗?本文采用日本东京的气候统计数据对此进行初步研究。 1 在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拟合关系图上,东京的位置比较靠谱 据统计,东京 1971~2000年平均降水量P=1466.3mm ,平均地面水汽压e=13.31hPa。再根据《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关系图》,可绘出图1。由图可见,丽江、东京、腾冲、景德镇、桂林、阳江和青藏高原的站,正偏差较大或很大;西安、成都、百色、东方和干旱区的站,负偏差较大或很大。东京的正偏差与丽江、腾冲的正偏差近似相等,小于青藏高原的正偏差;另外,海南东方市位于五指山的西北面,气象站海拔8.4米,属背风坡,负偏差很大。 虽然东京的正偏差较大,但不过分,东京的正偏差与丽江和腾冲的正偏差近似相等,东京在《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拟合关系图》上的位置还算靠谱。 图1 东京在《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拟合关系图》上的位置 2 东京年降水量正偏差较大的原因分析 中国 194 个国际交换站再加上东京共 195 个站,按以上 195 个站的地面水汽压排序,从中筛选出地面水汽压介于 12.4~14.3hPa 的站共 17 个,详见图 2 和配套的 Excel 。再把这 17 个站按年降水量从大到小排序,可做出图 3 和表 1 。 图2 筛选的地面水汽压与东京相近的站的示意图 图3 地面水汽压与东京相近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排序分布图 表 1 中,有绿色填充色的站位于云贵高原,海拔大于 1000 米;没有填充色的站位于云贵高原以外,以华北平原为主,海拔都小于 1000 米。由表 1 可知,前 10 个站中云贵高原占 6 个,其它地域占 4 个;后 6 个站全部位于其它地域,海拔都不超过 400 米。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海拔的增雨作用。 表 1 地面水汽压与东京相近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排序一览表 腾冲海拔高、位于印度洋水汽进入我国的宏观迎风坡上, 大型迎风坡和高海拔的双重增雨作用 致使腾冲年降水量排第一,说得通,站得住脚。腾冲年降水量较东京大 60.8mm 。 四川万源位于大巴山脉以南,海拔 674 米,夏半年暖湿的海洋水汽和陆地蒸发水汽在北上过程中,先跨越大巴山脉再跨越秦岭, 大型迎风坡和较高海拔的双重增雨作用 致使万源年降水量位居前列,也说得通,站得住脚。万源年降水量较东京年降水量小 233.6mm 。 日本是一个岛国,东京面向太平洋,背靠日本山脉(海拔较高,富士山最高峰 3776 米),对夏季海洋季风来说,东京位于比较大的迎风坡上。所以, 东京、腾冲、万源三地都位于迎风坡。 与腾冲和万源相比,东京的海拔低,海拔对降水量的贡献较小,但东京受台风影响,而腾冲和万源基本不受台风影响, 台风雨对东京降水量的贡献较大, 所以, 腾冲、东京、万源三地的降水量有可比性, 东京降水量位居第二说得通,站得住脚。 东京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的差值 20. 0℃,比华北平原上一些站的气温年较差小6~7℃,气温年较差也说明东京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两者的可比性较小。东京位于迎风坡,受台风的影响较大,台风雨较多。与华北平原相比,虽然纬度相当,一些站的地面水汽压也相差不大,但 大型迎风坡和台风雨的双重增雨作用 致使东京降水量比华北平原降水量大得多,这样的客观事实也说得通,站得住脚。 会理、贵阳、昆明、毕节、楚雄等地海拔较高,除贵阳以外地面水汽压比东京小。东京位于迎风坡,受台风的影响较大, 大型迎风坡和台风雨的双重增雨作用 致使东京年降水量大于会理、贵阳、昆明、毕节、楚雄等地年降水量,这也说得通,站得住脚。 综上所述, 腾冲、东京、万源都位居迎风坡,三地年降水量有可比性,年降水量高于其它地方说得通,站得住脚,再加上台风雨的影响,东京年降水量正偏差较大能得到合理解释。 3 东京降水量的年内变化与拟合 据统计数据可做出图 4 ,由图可知,东京地面水汽压的年内分布与我国各地基本相同,但东京地面水汽压最大值不在 7 月而在 8 月;东京的降水量也是夏半年大于冬半年,但月降水量最大值不在 6~8 月而在 9 月,具体原因有待研究。 图4 东京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年内分布 由统计数据还可做出图 5 ,逐月平均降水量与逐月平均地面水汽压之间的相关判定系数 R 2 =0.6976 ,其它统计时间段的相关判定系数 R 2 分别为 0.569 、 0.6531 、 0.602 ,详见配套的 Excel 。由图可知,东京逐月平均降水量与逐月平均地面水汽压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但比我国东北各地差一些,与我国梅雨区各地差不多。 以上是 30 年平均值的拟合情况,一些偶然因素被平均,所以,总的来说能体现 地面水汽压越大,年降水量越大;地面水汽压越小,年降水量越小。 如果仅用一年的累积降水量与平均地面水汽压进行拟合,受偶然因素影响,年际间的差别很大,详见配套的 Excel ,实际上中国各地也是如此。 4 东京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拟合以及拟合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由统计数据还可做出图 6 ,由图可见,东京夏半年和全年的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关系都很差,两者的相关性几乎为零。为什么? 由图 6 和对应的 Excel 可知, 1931~2017 年东京夏半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平均值为 19.34 hPa , 1997 年最大为 21.2167 hPa ,比平均值大 9.7% ; 1992 年最小为 17.55 hPa ,比平均值小 9.3% ;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1.21 倍。 这就是说东京夏半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年际变化较小,变化幅度在± 10% 以内。 由图 6 和对应的 Excel 可知, 1931~2017 年东京全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平均值为 13.49 hPa , 1998 年和 2016 年并列最大,达到了 14.8 hPa ,比平均值大 9.7% ; 1981 年最小为 12.4 hPa ,比平均值小 8.0% ;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1.19 倍。 这就是说东京全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年际变化较小,变化幅度在± 10% 以内。 作为自变量的地面水汽压年际变化很小,又受到其它偶然因素的影响(台风雨的影响、风向对地形雨的影响等),必然因素的影响被偶然因素所掩盖,所以,年际间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关系很差。实际上,中国大部分地方,夏半年和全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年际变化也很小,必然因素受偶然因素的干扰影响,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关系也不好(个别除外,例如,由《 新疆本地水汽、空中水汽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环状演变 》的表 4 可知,克拉玛依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平均地面水汽压的拟合相关判定系数 R 2 =0.5559 )。所以,东京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平均地面水汽压拟合关系不好是常见现象,不奇怪。 图 6 东京夏半年和全年的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地面水汽压的关系图 由统计数据可做出图 7 。由图可见,东京 1 月和冬季的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地面水汽压的相关性相对较好,相关判定系数 R 2 分别为 0.297 和 0.2938 。为什么? 由图 7 和对应的 Excel 可知, 1931~2017 年东京 1 月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平均值为 4.62 hPa , 1932 年最大为 6.3 hPa ,比平均值大 36.4% ; 2011 年最小为 3.1 hPa ,比平均值小 32.9% ;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2.03 倍。 这就是说东京 1 月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变化幅度在± 35% 左右。 1931~2017 年东京冬季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平均值为 5.18 hPa , 1948 年最大为 6.6 hPa ,比平均值大 27.4% ; 1973 年最小为 4.033 hPa ,比平均值小 22.1% ;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1.64 倍。 这就是说东京冬季平均地面水汽压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变化幅度在± 25% 左右。 东京 1 月和冬季作为自变量的地面水汽压年际变化较大,为降水量随着地面水汽压的变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再加上 1 月和冬季受台风的影响很小,所以,东京 1 月和冬季的历年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性相对较好 。以上是作者对东京降水量年际变化规律的理解。 图 7 东京 1 月和冬季的历年降水量与历年地面水汽压的关系图 5 小结 按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公式 P=85.124(e-2.27) ,东京的正偏差比较大,但不过分,东京的正偏差与丽江和腾冲的正偏差近似相等,东京在《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拟合关系图》上的位置还算靠谱, 大型迎风坡和台风雨的双重增雨作用 能够解释东京比较大的正偏差,再加上,东京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年内变化的拟合、年际变化的拟合都属正常范畴,所以, 中国的降水统计规律能够外延扩展到日本东京。 附件: 1 、 配套的 Excel :日本东京在《中国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关系图》中的位置 2 、 配套的 Excel :日本东京的降水与地面水汽压 3 、预印本 http://prep.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641b5f6b0165aee4f290043e 中国降水统计规律能外延扩展到日本东京.doc
个人分类: 多元拟合|30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演讲
guoguoqing 2016-10-25 19:55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1.1快速原型产生背景 近20年来,制造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需求日益主体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区域性、国际性市场壁垒的淡化和打破。使制造厂商不得不着眼于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传统制造业的战略是规模效益一;80年代又提出价格第一和质量第一;90年代以来,已发展为市场响应第一。快速响应制造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如今市场的机遇要靠企业去把握、去创造。因此,产品的快速开发是快速响应制造的龙头,是成为赢得21世纪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 1.2 快速原型的历史 快速原型技术概念即RP(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79年,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中川威雄教授发明了叠层模型造型法,1980年小玉秀男又提出了光造型法,该设想提出后,由丸谷洋二于1984年继续研究,并于1987年进行产品试制。 1988年,美国3D Systems公司率先推出快速原型实用装置-激光立体造型SLA(Stereo Lightgraphy Apparatus),并以年销售增长率为30%~40%的增幅在世界市场出售。随着扫描振镜性能的提高,以及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快速原型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于1994年正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 我国主要从事 SLA、LOM、FDM、SLS四种RPM工艺与装备的高校 西安交通、清华进行光固化 (SLA)工艺研究, 材料:光固化树腊 清华、华中科技:分层实体制造(LOM)工艺研究,材料:涂敷纸 熔融沉积制造(FDM)工艺研究,材料:腊、ABS及尼龙 华中科技、南航等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工艺研究,材料:树脂蜡、工程 塑料 2.1 产生思想 由于种种原因,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到完全、一致、准确、合理的需求说明是很困难的,在获得一组基本需求说明后,就快速地使其实现,通过原型反馈,加深对系统的理解,并满足用户基本要求,使用户在试用过程中受到启发,对需求说明进行补充和精确化,消除不协调的系统需求,逐步确定各种需求,从而获得合理、协调一致、无歧义的、完整的、现实可行的需求说明。又把快速原型思想用到软件开发的其他阶段,向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扩展。即先用相对少的成本,较短的周期开发一个简单的、但可以运行的系统原型向用户演示或让用户试用,以便及早澄清并检验一些主要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实际的软件系统。 2.2 RPM技术的原理 RPM技术,是由CAD模型直接驱动的快速制造任意复杂形状三维实体技术的总称。 RPM技术采用离散/堆积成型原理,其过程如下: 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 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过程。形象地讲,快速成形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 3.1 RPM技术特点 1.制造快速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并行工程中精心复杂原型和零件制作的有效手段。从产品CAD或从实体反求获得数据到制成原型,一般只需几小时到几十个小时,速度比传统成型加工方法快得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RPM技术也更加便于远程制造服务,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用户的需求也可得到最快的响应。 2.技术高度集成 RPM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材料工程、机电加工与控制技术的综合体现。只有在这些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才可能使CAD和CAM很好的结合,实现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3.自由成型制造 自由成型的含义有两个:一个是指可根据原型或零件的形状,无需使用工具、模具,而自由的成型;二是指不受形状复杂程度限制,能够制造任意复杂形状与结构、不同材料复合的原型或零件。 4.制造过程高度柔性 共同的制造原理使快速原型制造系统在软件和硬件的实现70%~ 80%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现有的系统上仅增加20%~ 30%的无器件和软件功能就可进行另一种制造工艺,不同的工艺原理的设备容易实现模块化,对于整个制造过程,仅需改变CAD模型或反求数据结构模型即可。 5.可选材料的广泛性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可以采用的材料十分广泛,可采用树脂类、塑料类、纸类、石蜡类、复合材料、多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的粉末、箔、丝、小块体等,也可是涂覆某种粘接剂的颗粒、板、薄 膜等材料。 6.广泛的应用领域 除了制造原型以外,RPM技术还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快速单件及小批量零件制造、不规则零件或复杂形状零件的制造、模具及模型设计与制造、外形设计检查、装配检验、快速反求与复制,也适应于难加工材料的制造等。这项技术不仅在制造业的产品造型与模具设计领域,而且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医学科学、文化艺术、建筑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 RPM主要技术方法 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出现各种新的快速制造技术,通常称为快速成型和制造(RPM);其中已经开发的技术包括立体光刻(SL)、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成型(FDM)、分层实体制造(LOM)和三维打印(3D打印)。 这些技术能够直接从计算机辅助数据库中生成物理实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原型部分是通过添加材料,而不是去除材料,使三维零件的生产过程简化为二维的层片结合,从而使一部分产品通过它的计算机模型直接被生产出来。 第二部分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1.光固化 1.1 机理 用光谱中能量最高的紫外光产生的活化能,能够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的C—C键断裂,产生自由基从而使树脂固化。当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光敏剂后,用紫外线或可见光作能源引发,能使树脂很快发生交联反应。 光固化快速成型设备(SLA)是由Charle Hull发明的3D系统公司,这是第一个商用的快速原型机,被认为是最广泛使用的成型机。所用的材料为液体光固化树脂-丙烯酸酯。在光子的作用下,小分子(单体)被聚合成大分子。基于这一原则,本部分建立一桶液体树脂材料如图3.5.1。 1.2 SLA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材料 光聚合物,它是一种丙烯酸酯。 支撑 由于是建立在液体模型,在制造过程悬垂的部分(支撑下)可能凹陷或漂浮。因此,需要一些预先设计的原型支撑直至固化或粘结。该支架可以是支柱,桥梁和桁架。有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增加刚度较高的薄壁形状,有时需要在柱子或内部蜂窝结构上增加刚度。这些额外的功能支撑在模型上,完成模型的建立。 模型的精度和性能 整体模型取得的精度是约0.1 %,但具有较大的尺寸和在0.5%以上。每层的厚度是在0.004到0.03之间,目前SLA的3D系统公司是最准确的电机转速的系统。聚合物制成的原型是易碎的,可能不足以承受高应力的测试。此外,材料的收缩,可能使原型变形。 容量 持有液体聚合物的增幅的大小决定了可以建造原型的外观尺寸。在市场具有较大的增值规模的机器能够sla190(7.9×7.9×9.8”)7。5毫瓦的氦镉激光,sla250(10×10×10)与16毫瓦氦镉激光器,和sla500(20×20×24”)与200毫瓦的氩离子激光器。扫描速度为503 mm/s为sla500 sla250和2540毫米/秒。 回收 光敏树脂是热固性材料,不能被再次熔化利用。
3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劇] [声恋(2016)][720p][日本][主演:永野芽郁]
lcj2212916 2016-9-26 21:12
《声恋》是日本东京电视台2016年制作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由平林克理执导,大林利江子、三浦直之编剧,永野芽郁主演。于2016年7月8日首播 该剧改编自哆洛洛的原创漫画《恋声情人梦》,讲述了女主人公由于被声音吸引,爱上了头套纸袋不以真面目示人的班长的故事。 刚开学就因感冒卧床不起的吉冈结子,收到了班长松原打来的电话。结子听着电话那头好听的声音而心跳不已,但第二天上学才发现松原同学竟然是个头戴着纸袋的迷之男子。.结子那有点奇怪但让人心动的高中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声恋”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47011.html
3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野屎的山里娃“素质”低吗?
热度 9 damin123 2015-8-21 11:39
拉野屎的山里娃“素质”低吗? 大民 “素质”的内涵尽管很诡谲,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不愿意深究的人那里,“高素质”是个褒义词。比如,最近多篇文章再一次表扬日本人“素质高”,特别有礼貌,文质彬彬的,还呼吁中国人“以日为师”。第一个例子是:在日本东京,公共场所垃圾筒很少但是“不见垃圾”。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日本大城市的人们习惯于把垃圾装进随身携带的口袋,比如右边的衣兜可能装着一口浓痰,腋下崭新的皮包里的一个内兜里是冰淇淋的木片和吃剩下的肯德基骨头。第二个例子说香港,人口密度跟东京差不多,但是人民在公共场合也比较讲卫生、守秩序,很少大声喧哗。而只要听见哪里有大嗓门的,就基本可以判断是大陆来的游客。不过对香港,他的表扬略微有些打折,说“在西方文明的多年熏陶下,也大大提高了素质”。 看了这些我不感冒,奋笔疾书留箴言:“山村的孩子拉野屎,城里的孩子用马桶。跟‘素质’没有关系,不过是生活环境使然。” 但是你把山里孩子的其他“素质”列举一下,比如坚强、乐观、团结、吃苦、耐力、善良、纯朴、正直等等,也许会比养尊处优的离开抽水马桶拉不出来的城市孩子,甩出三条街不成问题。 地铁里人挤人,连放个小屁都小心翼翼的,这不是素质高,是没有办法,如果他不想挨骂的话。同样的一个人,如果他逃离了北京地铁,第二天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地方,无论大屁小匹,他都会尽情尽兴的大鸣大放。这跟“素质”也没有关系。 “素质”除了跟环境有关系,跟管理也有些关系。同样“素质”的人们,在不同的管理措施下面的表现,会大相径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到位,耳目一新。比如: 北京人民“挤公交”曾经是一大风景:汽车来了,就像捅了马蜂窝,大家拼了老命跟着汽车跑。有些操蛋司机故意把车开出很远才停下来,就难免有老弱病残摔倒,或者掉了鞋子。但是 2008 年出现了一个“天才”的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公交车都定点停车。公交车站标示出了每一路公交车停靠的位置,甚至用铁栏杆隔离出“排队上车”的通道,要求司机把车门基本上对准了候车通道,才可以打开。晴天霹雳一般,几十年解决不了的北京的公交车乘车秩序乱糟糟的尴尬一下子几乎彻底解决了。随后又有表扬和教育,还提倡每月的 11 日为“排队日”。从此北京的公交车候车秩序,基本上就接近“文明”国家了,北京人民的“素质”一夜之间“高”了。 跟人的见识也有些关系。 比如有个大陆的学生(也是凤凰网的名博),到了台湾某大学短暂交流,就惊天动地地发现了台湾素质比大陆高很多的证据——台湾洗手间里的手纸竟然没有被偷走,而中国大陆所有的厕所的手纸都会不翼而飞。这真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瓜娃子。把台湾写字楼里的洗手间,跟中国大陆普通厕所进行比较,除了故意串行,还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嫌疑,十分可笑。事实上,在北京单位的写字楼呢,与台湾的同样的地方,没有任何差别。而台湾老城区的公共厕所,也照样没有擦腚纸的,不信你去勘察了再说。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这孩子还没有机会走进大陆城市的写字楼感受中国。没有调查研究,就憋不住想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而网站编辑最喜欢的就是迎合某种古怪的社会心理,制作阅读“热点”。套用白岩松那句名言——只要上了中央电视节目,普通的狗也会成为名狗——只要被推了网站首页,不是热点也是热点了。 09,06
27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浅析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 (2014-03-31)
xuxfyuwp 2014-7-18 10:58
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上,日本东京区域气象中心的代表介绍了该中心2013年台风预报业务情况,显示了他们的预报结果,台风24小时预报路径为91公里,较2012年明显提高了,且幅度不小,但没有分析理由。如何看待这一结果呢?我向日本同行提出了这一问题,希望能做些解释。 得到的回答有些意外,他并没有提及技术上取得的进步,讲他们也在进行分析,但谈到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因素,认为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会影响到台风路径的整体准确率,也就是说每年的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与气候背景有关。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但细想想,保守一点确实也有道理,综合、客观地做出分析会更有利于对科学技术问题的认识,在天气预报评分中评价预报技巧时确实应考虑气候因素。 国内中央气象台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预报准确率较2012年也显著提升了一大步,2012年24小时台风路径的平均预报误差为94公里,2013年为82公里,提高了12公里,超过12%,较日本更高一些。 该怎样看待这一变化呢?若不是这次向日本人提问,确实未仔细想过这一问题,也没看到过较全面的分析。在国内相关单位的工作总结或业务技术报告中会提及这一结果,基本上是以业务、技术进步来记述的。但究竟是怎样进步的,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缺少进一步解读。 我曾问过一些预报员,回答不尽相同,有的认为近年来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数值预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台风路径集合预报产品的应用,有的归结为探测技术的发展,也有人强调说预报员预报分析技能确实在提升。若粗略一些说,或许都有道理,但缺少更细致的分解说明。 数值预报水平的提升无疑是重要因素,如欧洲中心和美国NCEP的数值模式2012年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约为80公里左右,而2013年则都小于73公里,提升了近10%,达到相当高水准。有人或许会问,数值预报误差都达到73公里,为什么最终发布的预报却达不不到?这涉及预报的时效性问题,通常预报员在整点后1小时内必须完成综合分析并给出最终预报结论,如晚上8点钟的预报,根据业务规定和服务需求,预报员要在9点前将预报发布出去;而此时数值模式尚未完成资料收集,当模式完成资料收集、分析和计算并将预报结论送到预报员手上时,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前后了。也就是说预报员在做晚8点预报时无法参考到该时刻数值模式结果,也不可能等到第2天凌晨4点才发布前一日晚8点的预报,因而不能简单地将预报员的预报和数值模式预报进行比较,初始条件不一样。 除了数值预报进步,卫星、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等资料充实和分析技术的进步也肯定发挥了作用,但这些显然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全部。至少还有两项需要考虑的因素,一是预报员的技巧,再有就是上边提到过的气候因素。 看一下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分布图,很容易发现台风路径整体走向偏南,盛夏时节副热带高压很长一段时间强势西进,稳定维持,造成我国南方酷热难耐,而在热带地区形成的台风有不少都沿副高南侧西行,进入南海。这样的路径趋势确实与气候背景有关,但又会如何影响预报呢? 我没有专门分析过这一问题,不敢轻易断言西行台风路径的预报准确率一定会高。但可以大致判断在这一带活动的台风特点。一是登陆台风会多一些,由于有越南和中国陆地阻挡,台风登陆后迅速减弱消亡,这会影响到台风生命周期的长短。二是在偏低纬度活动,台风维持着热带特性,较少受到西风带环流影响,独立性较强。若是北上台风,往往路经和持续时间都会长一些,且会受到中纬度西风带系统影响,预报误差易增大。另一个可能会影响台风路径准确率的因素是是否有疑难路径台风出现,这类台风主要表现为左摇右摆,指东打西,原地打转,突然变速等。在南海这类台风发生的机会要多一些,但2013年没有明显出现。 从日本专家提供的一张比较图上确实能看到2013年台风的平均生命周期较2012年要短一些,2013年台风平均生命时段为4.2天,2012年为6.0天,这或许与西进台风多有关。 关于预报技巧问题,做过天气预报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有时预报很准,但未必能反映出预报水平高,有时预报评分很低,但不能说技巧就一定很差,与预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评分方法有关。谈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分析,就不深入谈了,仅就2013年台风预报技巧问题给一个结果。台风预报技巧是相对于气候持续法而言,而气候持续法是一个纯客观的统计方法。台风研究部门每年都会做这方面的分析,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气象台2013年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技巧较2012年大约提高了3%左右,不知道预报员对这一结果是否认可。依我看,每年能有3%的预报技巧提升应不算小,若每年都有进步,哪怕1%,也很不易了。 从图上还可以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是除“广州数值”外,多数数值预报模式2013年的技巧评分都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尽管欧洲中心和美国的预报技巧很高,但较2012年也呈下降趋势。这或许能说明2013年的台风路径可预报性相比于2012年要好。我不了解这一技巧评分的具体计算方法,主要应是扣除了与气候相关因素的影响,但认为做这样的分析是很有价值的。预报结果的高低与预报技巧的高低不一致并不奇怪,在实际业务中是常有的事,将其客观分析计算出来,有助于对预报技术的变化进行总结研究,只是在方法的合理性上需要审慎一些,涉及因素较多,避免误判。 东京区域气象中心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历年变化图 中央气象台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历年变化图 各国数值预报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历年演变图
个人分类: 文章|5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格斯粒子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去
热度 9 science0 2014-2-24 14:08
2 月23日晚,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理论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举办的论坛——希格斯粒子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去——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论坛由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主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David Gross、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Gerard’t Hooft、菲尔兹奖和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Edward Witten、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Nima Arkani-Hamed、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Joseph Incandela、狄拉克奖和樱井奖获得者Luciano Maiani、日本东京大学卡弗里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所长Hitoshi Murayama、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获得者王贻芳等八位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作为嘉宾参加论坛。会上嘉宾充分谈论了自己对基础物理学的未来发展的看法。首先是演讲环节,下面是部分演讲实录。 Gross 引力与我们息息相关,它的量子化也是困扰物理学家的一大难题,构造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模型(如超弦理论)也一直被讨论着。这些设想,加深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做实验。大型强子对撞机已经巩固了标准模型。但其他理论必须通过更高能的对撞机实验去验证。所以中国的加速器将会和万里长城一样令人瞩目。中国也会在基础科学领域处于中心位置。他说道: “2012年7月4日,对实验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他们的成功,因为他们成功的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对理论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他们的成功,因为他们在5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希格斯机制并预言了希格斯粒子。 作为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建立以后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虽然和实验吻合的很好,但仍然有很多理由让我们相信有更强大,更美丽的新物理存在。有些理由甚至告诉我们新物理会在TeV能区。这些理由包括暗物质、中微子质量和性质、标准模型的非自然性,不可计算性以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可能在极小尺度达到统一。所有这些都指明极有可能会有新的对称性,例如超对称;新的描述粒子的方法,例如弦理论以及额外的时空维度存在。 物理学家为了加深我们对自然的理解而奋斗。他们发明了量子场论。但是这并不完全,例如我们还无法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如何统一。这是因为我们还缺少好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不能只完全靠空想产生。大自然比我们更聪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去看,去观察,去做实验。我们的确打算这么做。我们建立高能加速器来回答这些问题。大型强子对撞机帮助我们揭示新能标的物理。我们现在也许正在另一个新能标的边缘。日内瓦正在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将会继续运行20年,将会继续会有重大的发现。现在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起领导作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王贻芳、Nima以及他们的合作者的工作实现一个梦想,我把这个梦想叫做“中国伟大加速器(The Great Accelerator)”。这会和万里长城(The Great Wall)一样引人瞩目,会比万里长城的作用更大。它会在科学技术各领域有突破和发现。如果中国建造了加速器,世界上的许多科学家会来这儿帮忙和工作。这个加速器的建成和它的成果也许我们都见不到。但在座的各位年轻人可以见到并贡献自己的能量。” T’Hooft 在这次论坛上,诺贝尔获得者 t’Hooft 强调了标准模型对我们现在物理世界的重要性,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更加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但是它并非完美,例如暗物质的存在 (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宇宙的质量 ) ,中微子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更高的能量下它将会被修正,我们也许会发现超对称或额外维,任何超出标准模型之外的信号的发现,将会为我们的认识再次带来一场革命。下一代高能物理对撞机的建设,将会为这场革命带来重要的影响。他说道: “让我们回溯一下历史,50多年前我们研究的问题。那时候还没有标准模型。我们不仅没有标准模型,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在20几年之后会有像标准模型这样的理论出现。科学就是这样,通过许多”偶然”的发现而有所突破。 两年以前,我们找到了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粒子。标准模型现在其实应该叫成”标准理论”。在标准模型建立之初,我们慢慢搭建这个模型并作各种尝试。我们有一些想法,我们尽力做精确的预言,我们把这些放在一起,然后这个模型需要经受各种检验。理论上的检验包括理论的自洽性,实验上的检验包括各种实验上的验证。所有标准模型的预言都和实验吻合,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标准模型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理论。 希格斯粒子通常被称为上帝粒子,然而我们不认为它是上帝的反映。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希格斯粒子是人类成功认识自然规律的反映。我们更相信系统的数学和物理的描述。标准模型是一个伟大而美丽的模型,但它不是完美的。在很高能量或很小尺度标准模型就有可能会被修正。就像科学家用显微镜来观察微观世界,我们所用的最大的粒子物理显微镜是大型强子对撞机。而这个对撞机将会被中国正在设想的对撞机所超越。这个对撞机比大型强子对撞机强大10倍,能看到10倍更高的能量,能观察到10倍更小尺度。在这个小尺度会有什么样的新现象我们并不知道。作为理论家我们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答案。作为实验家我们会用各种方法来探测。在进入10倍的小尺度我们有可能会发现超对称或额外维,也许什么都没有。 理论家并不惊讶标准模型并不完备。例如说暗物质必须存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宇宙的质量。理论家的想象力不会被某一个对撞机所限制。我们可以设想小上亿倍尺度的物理。在比现在观测到的最小尺度还小10 -15 倍时现有的各种方法可能都不适用。因为在那儿万有引力将不再适用,计算将不再准确。我们必须有新的方法来描述这个领域。大自然的准确描述方法到底是什么?实验会给我们答案。理论家总是可以有各种设想,但是更困难的是问正确的问题。” Edward Witten 菲尔兹将获得者 Edward Witten 在论坛上强调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对在物理上产生的伟大革命。但仍然有许多问题亟需解答,如宇宙的起源,粒子质量的起源。如果在目前对撞机的能量上,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将会在揭示自然界的秘密上推前一大步。现在正是中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的最好时机。他说道: “物理最大的惊奇是量子力学加相对论。更多的精彩问题:宇宙起源,粒子质量。如果可以从目前的实验精度上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将可以在揭示自然界的秘密上前进一大步。现在是中国成为这个探索的领袖,迈出这一大步的最好时机。” Nima Arkani-Hamed 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 Nima Arkani-Hamed 回溯了物理学的进化,充分肯定了希格斯粒子发现的重要意义。也提出了现在理论物理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造加速器,进行试验的重要意义。他说道: “二十世纪物理可以将年代划分在 1895 年到 2012 年,这段时间人类探索并确立的两大理论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标准模型是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组分,希格斯粒子被找到,这证明了标准模型的完整性。标准模型可以解释所有观测到的现象,包括粒子质量、分子、原子结构。 这是物理学史上空前的成就,也预示了新时代的开始。希格斯粒子是一种全新的粒子,它区别于所有其它的粒子并赋予传播弱相互作用的玻色子以质量。然而,关于希格斯粒子仍然有理论上的问题。例如希格斯粒子相关的量子涨落如此之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 1、 仔细彻底研究希格斯子。 2、 探讨微观量子涨落究竟有什么新东西。 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探索更微观的世界。由于能量越高,我们所能探测的尺度越小。所以唯一的方法是建立更大的环型加速器。而这个加速器第一步可以进行正负电子的湮灭的对撞实验。由于轻子没有发现下一层次的结构,它的对撞给出的谱会比较清晰。这个阶段会产生很多希格斯粒子,从而带动相关研究。第二步我们可以在加速器上进行质子反质子的对撞实验。由于质子的静质量比电子大很多,我们可以探测更高的能量区域,从而观察更微观的尺度。” 演讲过后,会议进入了问答环节。 丘成桐教授代表相关学者提了以下几个问题,而各位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也对问题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回答。以下是部分问答实录。 丘成桐:“理论和实验的关系?” “理论物理是令人激动人心的,但需要实验指导,二十世纪我们有很重要的实验指导,如标准模型的验证,宇宙膨胀,等等。现在我们正需要新的实验指导。” 丘成桐:“高能物理对科学的意义?” “古代牛顿引力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钥匙,借它我们可以正确的计算行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 19 世纪的电磁学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电磁学衍生出的电力革命是人类进步的写照。 20 世纪发现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深化,而这正带来一轮又一轮新的技术革命。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理解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这要求我们探索最微观的世界。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到更高的能量去探索更微观的世界。更普遍的说,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每前进一个数量级,都会有新的发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将会持续下去。通过这种不懈的探索,最终理解自然界运行的终极法则,这就是高能物理的目标。” 丘成桐:“物理史最让人激动的新物理机遇是什么?” “量子力学和 Einstein 相对论是 20 世纪物理学的主要成就。二者的结合产生的量子场论是近代物理伟大的成就。我们知道基本粒子的自旋只有可能是 0 , 1/2 , 1 , 3/2 , 2 。其中自旋为 0 的希格斯粒子刚被发现,而另外两种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分别是自旋为 1/2 的夸克、轻子以及自旋为 1 的传播相互作用的玻色子。但如果自旋 3/2 的粒子被发现呢?这样的粒子的发现将会是 Einstein 以来最大的突破,即验证超对称的正确性,这是最令人激动的可能性。” 总之,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全球的一流物理学家都坚信下一代的粒子加速器将会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带来重要的突破,对促进中国基础物理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都坚信中国将为基础科学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名词解释: 量子力学:主要在 10 -10 米尺度或宏观低温状态下起作用。可精确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相对论:变革了人类的时空观。给出了质量和能量等价的观点。广义相对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引力理论,满足坐标协变原理。 量子场论:现代粒子物理理论的一般框架。它认为场充斥全空间,粒子是场的激发,场的基态对应真空。场满足规范协变原理。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主要包括描述电弱相互作用的温伯格 - 萨拉姆模型以及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电弱相互作用中的传递相互作用的玻色子由希格斯机制赋予质量,量子色动力学拥有渐进自由性质。标准模型认为宇宙由 12 种费米子, 12 种传递相互作用的玻色子以及一个标量场的量子——希格斯粒子构成。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费米子包括 6 种夸克, 6 种轻子。每种夸克有 3 个色的自由度—红、绿、蓝。当夸克混合出”无色”时,才是可被观测到的粒子。三种不同”颜色”的夸克混合成的”无色”粒子称为重子。两种相反”颜色”的夸克混合成的”无色”粒子称为介子。最轻的(最稳定)的两种重子就是质子和中子,他们构成原子核。最轻的带电轻子是电子。 四种基本力:强相互作用将同是带正电的质子束缚到原子核中,电磁相互作用决定生物以及电过程,弱相互作用为贝塔衰变提供解释,万有引力决定天体宇宙运行。
78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日本东京旅游经典景点介绍:东京铁塔
stefanzan 2014-1-2 11:19
详情,移步:东京铁塔,承载了一代人的故事,爱情故事
个人分类: 东京|5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世界人民,警惕日本反动派的欺骗
热度 1 cyj 2013-11-17 21:49
全世界人民,警惕日本反动派的欺骗 2013 年9月8日日本东京申办成功,那个反动政客安倍晋三,后来还装腔作势吃福岛的生鱼,借以欺骗世界舆论,替东电公司贴金。 其实,这种欺骗老百姓、欺骗世界舆论,则是日本反动政客的“传统技能”,对此,中国人民则是在百年的屈辱历史中,深深领教和再清楚不过的记忆了。因而,我们早就说过, “国际奥委会应该早作准备,以便届时全世界的奥运健儿,能够不失时机的在2020年夏季,顺利的召开奥运会。” 现在,还不到三个月,全世界的核物理学家,就在福岛核保护区之外,利用先进的辐射测量仪,测得核辐射量超标50倍。科学家们警告说:“福岛居民,现在假如回家那就等于自杀!” 且看那些大资产阶级雇佣的政客们,面对这种现实,他们还会使用什么花招愚弄世界! 此外,我们也嘲笑那些庸俗的公知们,这些人不遗余力的高唱,中国应该学习日本的政治和民主自由!这就说明,一个人如果不懂得阶级分析,就会陷入浑浑噩噩,就会仅仅注重表明现象,忽视日本国内的大资产阶级的愚民政策, 就会不清楚大资产阶级,是、而且必然是为大资产阶级服务的,虽然他们口口声声会声明,他们是为日本全国人民服务。 全世界的人民,提高警惕,小心日本反动政客的欺骗!
191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陈晓红——中南大学
胡业生 2013-1-31 13:38
2009-05-12 14:27:43 作者: sinoss 来源:中南大学 浏览次数: 7365 网友评论 0 条   陈晓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   陈晓红教授是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高校青年教师奖、1998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类)奖获得者。199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八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2年湖南省首批10名"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之一。 "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2006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荣膺"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组专家,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九届执委,湖南省第八届党代会党代表。美国管理学会(AOM)和美国信息系统协会(AIS)会员,中国管理学会常务 理事,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常任理事长,湖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十五"、"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同时担任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经济顾问和独立董事,担任十余家国内外期刊杂志的编委。    陈晓红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的知名学者之一,其提出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理论受到了原国务院总理朱?基同志的肯定和学术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承担数项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高校教师科研奖励计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20多项。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商品化软件"Smart Decision",该软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荣获国家首批精品课一门,获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了10部著作,其中《Advance of DSS Development》、《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实务》等是国内首次出版的该领域的专著,《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一书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70多篇,其中被EI、SCI等检索40余篇,CSSCI和CSCD检索50余篇。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60多名。
2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公升仅有2克 日本东大发现世界上最轻液体
crossludo 2012-12-31 05:15
据外媒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小组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种液体--1公升其重量只有2克的”氦3“,仅为目前世界上最轻液态氢重量的1/30。一般情况下,气体都会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液体进而凝结成固体,不过,东大发现的氦3却比较特殊。据介绍,氦3即便是在超低温度下也难以变成液体。   研究人员将其放入厚度为1个原子的平面层内,与此同时将其周围温度降低至近乎绝对零度,在这种条件,气体氦3终于液化。   目前这一成果已经被刊登在美国物理学会杂志《物理评论》上。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1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本研究认为7日发生在三陆近海地震类型罕见
杨学祥 2012-12-13 03:21
日本研究认为7日发生在三陆近海地震类型罕见 国际时事环球时报 2012-12-12 11:07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产经新闻》12月12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11日在日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作出报告指出,7日傍晚在宫城县石卷市发生的三陆近海海域地震,其最大观测浪高大约1米左右。在这地震中的20秒内连续发生了“逆断层”与“正断层”两种不同方式的地震。此类型的地震实属罕见。   据报道,2011年发生的日本3.11大地震属于逆断层地震。地震调查委员会认为其地震过程复杂,并努力尽快弄清其结构。   根据东大对3.11大地震的研究分析,其最初发生的是逆断层地震,约20秒后紧接着又发生了正断层地震,并且后者更为强烈。   此次三陆近海地震发生于7日下午5时多,东北及关东地区震感强烈。这次发生的7.4级地震被视为3.11大地震的余震。(实习编译:马丽 审稿:王欢) http://news.qq.com/a/20121212/001142.htm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漫电影][精品][宫崎骏系列动画合集][爱好者必藏]
lcj2212916 2012-11-24 19:56
宫崎骏(Miyazaki Hayao)是一位知名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执导的电影获得许多不同的国际奖项。宫崎骏与高畑勲共同创立受到国际上广泛赞誉的动画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的女性主义思想经常反映在电影当中,所以电影中的主角往往是坚强且独立的女孩或年轻女性。宫崎骏在1965年10月与东映动画公司的同事太田朱美结婚,并育有两子。 大小:5.37GB 中文 名: 宫崎骏 外文名: Miyazaki Hayao 别名: 秋津三朗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东京 出生日期: 1941年1月5日 职业: 动画导演、编剧作家、人物设计师 毕业院校: 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 代表作品: 《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风之谷》 宫崎骏作品年表   年代 名称 形式 担任身份 1964 少年忍者 TV 原画 1965 大冲撞 TV 原画 1966 彩虹战队罗宾 TV 原画 1968 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 电影 场面设计、美术设计、人物设定 1968 魔女莎莉 TV 第77、78集原画 1969 穿长靴的猫 剧场版 剧场 原画 1969 幽灵飞船【飞天幽灵船】 剧场 原画 1971 动物宝岛 剧场 原画 1971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剧场 剧本、主要动画制作者 1971 鲁邦三世 TV 导演 1972 熊猫家族 电影 编剧 1973 熊猫家族之大雨马戏团 短片 编剧、美术设计 1974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TV 场面设定、画面构成 1976 三千里寻母记 TV 场面设定、编排 1978 未来少年柯南 TV 登场人物设计、导演 1979 红发少女安妮 TV 导演 1979 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 电影 导演、编剧 1984 未来少年柯南特别篇剧场版电影 导演 1984 风之谷 电影 导演、编剧 1986 天空之城 电影 导演、编剧 1987 柳川堀割物语 纪录片 制作人 1988 龙猫 电影 导演、编剧 1989 魔女宅急便 电影 导演、编剧、制作人 1991 岁月的童话 电影 制作人 1992 红猪 电影 导演、编剧、剪辑 1994 百变狸猫 电影 制作人 1995 On Your Mark 短片 导演、编剧 1995 侧耳倾听 电影 编剧、制作人 1997 幽灵公主 电影 导演、编剧、剪辑 2001 千与千寻【神隐少女】 电影 导演、编剧 2001 胶卷咕噜咕噜转 短片 导演、分镜 2001 捕鲸记 短片 导演、剧本 2002 Mei to Koneko basu【小梅与小猫巴士】 短片 导演、编剧 2002 小狗克罗历险记 短片 导演、编剧 2002 空想的飞行机械们 短片 原作、剧本、导演 2002 猫的报恩 电影 制作人 2004 哈尔的移动城堡 电影 导演、编剧、制作人 2006 Mizugumo monmon【水蜘蛛梦梦】 短片 导演、编剧、制作人 2006 种下星星的日子 短片 导演、编剧 2006 Yadosagashi【寻找栖所】 短片 导演、编剧、制作人 2006 地海战记 电影 编剧 2008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电影 导演、编剧、剪辑 2009 鲁邦三世特别公映版 动画 导演 2010 酵母君与鸡蛋公主【面种与蛋姬】 短片 导演、原作、脚本 2010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电影 编剧、制作人 2010 竹取物语 动画 制作人 2011 寻宝 短片 导演、企划、构成 2011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电影 编剧、制作人 下载地址: http://www.ctdisk.com/file/12255671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895-1-1.html
2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员森口尚史因学术造假解雇处分
xupeiyang 2012-10-20 14:18
东京大学研究员造假遭解雇 日本东京大学19日宣布,对谎称实施了世界首例iPS细胞临床应用的东大医学部研究员森口尚史予以惩戒解雇的处分。东京大学称,森口尚史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东京大学的名誉和信用”。 日本东京大学Moriguchi教授干细胞研究爆丑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23087.html 《自然》和《科学》今日迅速质疑东京大学Hisashi Moriguchi 教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2207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3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东京将开展交通演练 模拟大规模地震来临:海岛强震连续发生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21 05:40
日本东京将开展交通演练 模拟大规模地震来临:海岛强震连续发生 杨学祥 点评: 我在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后指出,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我在2012年1月指出,根据统计规律,2012-2014年日本将连续发生8.5级以上强震;2014年前后,北美洲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不排除日本和南美洲发生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4630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8.6级地震,子2004年以来了即发生了4次8.5级以上地震,增大了日本的后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俄罗斯最近火山活动频繁,强震风险排在北美之后。美国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强震风险增大,已进入旱震理论预测范围之内。 日本频繁的地震演习很有必要。预则立,不预则废。 2012-2018年亚洲东部地震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日本东京将开展交通演练 模拟大规模地震来临 2012年08月20日 21:55: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日本警视厅将以东京地下发生6级以上地震为设定背景,于9月1日在东京都内18处开展交通管控大规模演练。警方希望,通过此次演练来检验防灾实效性。   东京都警视厅交通部介绍,此次演练会在当地时间9月1日上午9点开始,持续约10至20分钟。演练以环绕东京中心的“环状7号线”首都高速为界全面禁行车辆。而警视厅交通部此次计划配置40名警官在环状7号线上开展交通管制。   按照最初演练计划的设计,当直下型地震袭来的时候,为了尽可能防止受害面扩大,并为了保证救护车辆的通行,东京都警视厅计划在“环状7号线”首都高速以内地区全面实施交通管制。   但2011年演练的实际效果却令人失望,东京因此发生大面积堵车,招致很多批评。日本警视厅因此调整了演练方案,维持了从7号线范围内开往郊外的交通。但为了防止在“逃离东京”的名目下无限制开车外出、导致更大范围的堵车和交通混乱,警视厅对7号线开始通往郊外和其他县的放射状主要干线道路和高速公路共7条实施了禁行管制,作为警车、救护车以及自卫队等紧急车辆的专用通道。   此次演练共将涉及专用大路等78处,届时不仅一般车辆会全面禁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也将同样被纳入管制范围。另外,自卫队等职能部门的约35辆车也将参与进来,开展实际的运送演练。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8/20/c_123607222.htm 日本集中研究可能会发生9级地震情形:海岛9级强震连续发生 已有 602 次阅读 2012-2-6 03:4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日本 地震活跃期 统计规律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日本集中研究可能会发生9级地震情形:海岛9级强震连续发生 杨学祥 日本政府日前透露,以首相官邸直属的地震专家委员会已经做出决定,从日本全国抽调100名特级地震专家,集中研究可能会发生9级地震的情况。 我在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后指出,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我在2012年1月指出,根据统计规律,2012-2014年日本将连续发生8.5级以上强震;2014年前后,北美洲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不排除日本和南美洲发生的可能性。 据报道,东京大学等大学和日本国立地震研究机构专家发现,日本东北地区和关西地区近海除了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之外,还发现了两大板块之间交叉的第三个板块。这意味着,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潜伏着迄今为止不知的地震板块,而且积聚了非常大的能量,这样的能量一旦释放,所发生地震的震级可能超过9级。 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2004-2018年是9级地震频发期。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发生后,2012-2018年亚洲东部地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4630from=space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蔡元培为陈独秀伪造假履历
热度 1 ninglz 2012-7-21 13:40
蔡元培为陈独秀伪造假履历   1916年12月26日,民国ZF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当天上午,蔡元培即走访陈独秀,劝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就任文科学长。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附文的陈独秀履历所称“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尽是虚假!   蔡元培为什么要造假?   因为蔡元培“被任命为校长的时候,北京大学以它守旧的传统而出名。……教授和学生们多声名狼藉,他们时常放纵于赌博或嫖妓”(周策纵《五四运动史》)。蔡元培立意从文科整顿做起,延聘教员从聘请文科学长开始。文科学长不但必须是“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还必须具有革新的思想,勇于“整顿”的革.命的精神。陈独秀当时“是一员闯将,是影响最大,也是最能打开局面的人”(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   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后,次第执行与蔡元培商定的整顿北京大学文科的办法(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对北京大学文科进行改革和整顿,推动蔡元培全面整顿北京大学。蔡元培对陈独秀也简任放权,凡北京大学文科“人事、行政,一切由陈独秀先生主持,不稍加干涉”(罗章龙《椿园载记》)。   蔡元培和陈独秀的交往,始于反清“暗杀团”,曾同在上海一家试验室做炸药。1916年,陈独秀以其在上海办的《新青年》逐渐显赫,但并无任何学术著作,放在前清也仅是一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有北大教师指责:“陈先生只会写几篇策论式的时文,并无真才实学,到北大任教尚嫌不够,更不要说出任文科学长了。”然而在北大,独断专行的蔡元培是根本不会采取任何多方商议决策的!   对于蔡与陈等人在教育上的所作所为,后来《公言报》撰文说:“蔡元培氏自长北大以来,引用非人,败坏士习,有目共睹。蔡氏夙隶国民D,比年复借教育家之美名,实行灌输社会革.命、无ZF等等邪说,阴为破坏举动,而己则肥遁鸣高,聚群不逞之徒为之羽翼。”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陈独秀后来以北大文科学长之尊,竟常在八大胡同寻花问柳,后来被北大撤职的很重要原因就是被报纸揭露他和学生因争风而挖伤某妓之下体!
个人分类: 人物|247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京是全球最昂贵城市?
zhilinyang 2012-6-13 01:40
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报道,日本东京成了全球最昂贵城市。例子是,一杯咖啡的价格为8.15美元,一套三居室月租4766美元.详细情况见 http://www.lefigaro.fr/conjoncture/2012/06/12/20002-20120612ARTFIG00300-tokyo-ville-la-plus-chere-au-monde.php Est-ce que c'est vrai ?
个人分类: 奇闻轶事|2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威胁日本东京圈的直下型大地震迫在眉睫
热度 1 BihongFu2010 2012-1-23 10:39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未来4年内(2012-2015年)日本首都圈(东京都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城市直下型M7.0级地震的概率在70%以上。从发生时间上看,东大地震研究所的预测结果与此前日本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公布的预测结果相比,威胁日本首都东京圈的直下型大地震迫在眉睫。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M9.0级超级大地震发生后,日本首都圈地震活动异常活跃,日本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公布的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0年内发生M7.0级直下型南关东大地震的概率为70%左右。 去年3月11日东日本超级大地震后,日本首都圈地震活动出现活跃化趋势,日本气象厅的观测资料表明,至2011年12月底震级M 3-6的地震平均每天发生1.48起,与地震前相比增加了5倍。 注:本消息是博主根据日本《读卖新闻》等媒体报道进行了编译
个人分类: 天涯海角|81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日本科技新发现有望根治糖尿病
热度 2 xuxiaxx 2011-10-27 15:45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副教授大桥一夫等人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研究出一种将胰岛细胞培育成薄膜状后进行移植的新型糖尿病治疗法。通过在白鼠身上进行试验后确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长期保持血糖正常,据说效果比直接移植胰岛细胞要好。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来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组合使用,有望根治糖尿病。   研究人员采集了老鼠的胰岛细胞,在特殊的器皿上培育出了长2厘米、厚15微米的薄膜体,然后将两张薄膜重叠植入患有糖尿病的白鼠的背部皮肤下,并在4个月的时间里对血糖值的变化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11只白鼠的血糖值在移植3天后均恢复正常,在食用饲料后并未出现血糖值异常上升的情况。   对移植后的薄膜进行分析发现,β细胞集中到了中心部分,而α细胞则围绕在外侧。β细胞能够产生降低血糖的胰岛素,而α细胞则生成增加血糖的胰高血糖素。二者规律存在就可以使血糖值在高的时候降下来,在低的时候恢复到正常,起到调节作用。   将胰岛细胞直接注入白鼠肝脏血管,虽然可以使血糖值略微下降,但要回到正常值却很困难。研究人员表示:“制成薄膜后,一定量的细胞会聚在一起,从而改善效果。将来可以在临床上充分利用。”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共同研究,成功地培育出了人体胰岛细胞的薄膜。今后将把这种薄膜移植到动物身上,进行安全和有效性认证,力争在临床中使用。 来源:人民网
16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日骨与软组织肉瘤协作论坛会议通知
Tangjintian 2011-8-22 13:37
由北京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承办的第一届中日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作论坛会议将于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下午1:30-6:00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次会议由北京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与日本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研究学会、日本癌研究会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骨科共同发起主办。目的在于加强中日双方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方面的手术技术、综合治疗方法、切除缘的确定、肉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进行交流。   这次出席中日双方会议的讲课专家均为活跃在中日两国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的知名专家,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两国肉瘤研究的协作,相互交流各自的治疗和研究经验,提高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水平。   中方会议主席:方志伟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日方会议主席:Seiichi Matsumoto教授,日本癌研究会有明病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日本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研究学会主任委员。   中方讲课教师:方志伟教授,郭卫教授,蔡槱伯教授,毕文志教授等。   日方讲课教师:Seiichi Matsumoto教授,Takashi Shimoji教授,Keisuke Ae副教授。   会议时间地址: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下午1:30-6:00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联系电话:010-88196745   会议免交注册费,参会代表可发邮件至E-mail:pkusarcoma@163.com 填写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及手机号码。     北京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   二零一一年六月十日  本文信息来自: 北京抗癌协会
1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2011-06-21至2011-06-3)
kejidaobao 2011-7-13 10:44
控制饮食可治愈II型糖尿病 26日,英国科学家发表报告称,患有与肥胖有关的II型糖尿病多年的病人,通过连续2个月坚持极低热量饮食已被治愈,至少暂时如此。II型糖尿病曾被认为是一种终生疾病,这一发现推翻了以前的理论。 成功发射中星10号通信卫星 2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0号”卫星送入太空。“中星10号”将接替“中星5B”为中国及亚太地区用户提供通信和广播电视等服务。 广东鼎湖山发现新鸟类种 24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张强在开展“鼎湖山森林演替不同阶段鸟类群落及混合群研究”期间,记录森林鸟类108种,隶属9目31科,其中9种属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新鸟种类。 发现30亿光年外巨大星系群 24日,天文学家结合多台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数据研究显示,一个遥远的星系群是由远古时期4个不同的星系群在数亿年间相撞后形成的。这个星系群名为阿贝尔-2744,即潘多拉星系群。 或可实现用猪生成人类器官 23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内宏光发现,只要把一种干细胞注入到另一种动物的胚胎里,就能创造出拥有另一物种器官的嵌合体动物。利用这一发现,也许能让猪长出人类器官,用以器官移植。 双酚A可能对健康有更多危害 28日,美国科学家一项研究显示,化工原料双酚A可能对健康有更多危害。双酚A(BPA)也称聚碳酸酯,常用于饮料瓶、食品包装等多种塑料制品,它有类似激素的作用,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经常久坐提高罹患大肠癌风险 24日,一项研究发现,经常久坐的生活型态,可能会提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之前有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工作方式属于经常久坐,得大肠直肠癌的风险可能提高。 确认太阳上存在“磁绳” 23日,中国、美国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太阳活动区存在着巨大“磁绳”,这种“磁绳”可能是引发太阳风暴的罪魁祸首。美国航天局2010年2月发射了名为“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观测器,其携带的大气综合成像仪每隔10秒对太阳拍一次照。利用这种高速拍摄仪器,研究人员捕捉到了太阳活动区中的“磁绳”。 开发出拥有肌肉骨骼的机器人 28日,瑞士苏黎世大学科学家开发出拥有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机器人“Ecci”。“Ecci”还拥有一个大脑,具有自我错误修正能力。 制造出超高质量铁硒超导单晶薄膜 27日,中国科学家利用新材料制备和测量技术,确认了铁硒超导体中电子配对的方式,为揭开铁硒等铁基超导体的超导机制之谜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新闻排行榜|2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联合国大学简介
热度 4 冯用军 2011-5-2 16:23
导言:继上次给大家介绍了位于 中国台湾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今天为大家介绍联合国大学,希望下次有机会介绍中国大学、银河系大学、宇宙大学。 联合国大学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 UNU) 是联合国下设的国际大学。1969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缅甸人吴丹积极提议建设一所符合联合国宪章的,以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贡献为宗旨的真正的国际性大学。1972年联合国大会在一项决议中决定建立一所国际大学,该大学是联合国大会的一个具有自决地位的机构,其名称为联合国大学。1973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大学章程。1975年该大学正式建于东京。 其宗旨是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和平与进步,研究联合国及其各个机构所关心的有关人类生存、发展和福利等紧迫问题。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领导机构有:大学理事会,负责制定大学的政策、方针、由联合国秘书长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共同任命24名理事组成,每年开会两次;下设3个委员会,分管教学规划和财政等事务。大学设有校长一职,负责学术和行政工作,由联合国秘书长任命。经费来自各国政府捐款和财团、个人等民间赠款。 联合国大学虽是在联合国大会决议下设立的所属机构,但它具有完全的自主权,联合国大学没有传统的大学概念,没有校址,也不招收学生,而是在工商人士间开发、研究、进修的协调组织。它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并加强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它通过设置在世界范围的联络网和研究培训中心展开人员培训工作。 联合国大学开展研究的领域有:人类的普遍性价值和责任、世界经济的新趋势、维护全球生命的体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资源与福利。  作为联合国整体的智囊机构,各种各样的项目、研究在这里进行的同时,联合国大学还开展诸多的公开讲座、研究讨论会等。   中国从1980年起与大学签订了专业合作协议 。 联合国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驻澳门的代表机构 。1992年成立。研究所秉承联合国宗旨,着重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协助,包括与当地公共私人信息技术机构联系,建立高水平电脑软件;展开高水平软件技术研究生课程;将软件研究工作推向国际化。软件研究所与澳门大学合作,开设工程师与硕士生课程以及多项研究项目。财政来源于葡萄牙政府、中国政府及澳门政府资助的3000万美元的基金收入。 联合国大学在世界范围内设立了13个研究培训中心,第一个研究培训中心是“联合国发展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研究培训中心是一种分权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动员东道国(包括比利时、巴西、芬兰、加纳、冰岛、日本等国家)的智力资源。近年来,大学总部也作了很多重大调整,进一步提高大学应对分权体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这些调整包括提高东京总部的学术能力,提高大学范围内的战略计划和质量控制程序,加强大学体系不同部门之间内部的沟通、对话和合作。目前这13个研究培训中心分别是:   1、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研究所,设在芬兰赫尔辛基。是联合国大学设立的第一家研究培训中心,对最贫困国家的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研究,提供政策建议。   2、联合国新技术研究所,设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研究的领域是发展中国家新技术的发明、传播和应用。   3、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设在中国澳门。目标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在软件工程上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   4、非洲自然资源研究所,设在非洲加纳的首都阿克拉。研究方向是恢复保持土壤肥沃,保持生物多样性。   5、高等研究所,设在日本横滨。致力于对前沿科学的高等研究,中期的学术目标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和发展。   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生物技术方案,创立于1988年,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旨在促进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融合。   7、国际水、环境和卫生网,设在加拿大安大略湖地区汉密尔顿 。关注全球水危机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及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   8、国际领导学院,设在约旦首都安曼。旨在促进、鼓励、推动领导力的发展,促进建立公平、民主、安全的世界。   9、区域一体化比较研究方案,设在比利时西北部城市布鲁日。从多学科和比较视野,促进对区域间、区域内一体化进程和影响的理解。   10、环境和人类安全研究所,设在德国波恩,研究面对自然灾难和潜在技术灾难时处理机制的建立和评价。   11、联合国大学人类与社会发展食品和营养方案,1975年成立于美国纽约,该中心与美国康纳尔大学合作开展对食品营养的研究和能力培养。   12、地热培训方案,设在联合国大学冰岛基地,提供对地热研究、开采、使用的专门培训。   13、渔业培训方案,设在冰岛基地,提供6个月高级水平的渔业研究发展的专门培训。   联合国大学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建立四个新机构的可能性:全球健康国际研究所,计划设在马来西亚;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所的分所,计划设在迪拜;地表变化研究中心,计划设在斯洛伐克;贸易与环境研究所,计划设在日内瓦。 主页: http://unu.edu/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35456.htm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978 次阅读|23 个评论
逼停港珠澳大桥,香港老太为何这么牛?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19 13:21
以前看新闻,报道,日本东京一居民拒不搬家,导致东京机场高速被迫改道;中国台湾台北一居民认为政府搬迁补偿不合理,反对搬迁,结果桃园机场高速被迫让路。 现在,中国香港一66老太认为港珠澳大桥环评不合法,上诉香港高院,裁定胜诉,港珠澳大桥被迫延期。 我想起了唐福珍事件、想起了复旦大学博士老爹被山西政府拆迁打死的悲剧,想起了那些在我们政府拆迁中冤死、冤伤的被拆迁者。我们的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还有千千万万的政府工程,野蛮拆迁、暴力拆迁,新闻报道比比皆是,baidu一下,几乎每天都有。政府想拆就拆、想建就建,根本不管被拆迁人是否自愿。 最近,媒体曝光中石化在京承高速路边花8亿兴建豪华宾馆(超五星级),拿地地价1050元,周边是7500元左右,而且是先建房子后办手续、后付地价改变土地用途。还有,包括山西交城3000万兴建现代帝王陵墓、安徽3000万兴建刘铭传墓,等等,大手大脚、奢侈浪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我只想问,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何香港老太这么牛? 香港老太逼停港珠澳大桥指大桥环评不合法入禀法院,香港高院裁定环评无效,大桥工程或无法如期完工 类别: 社会民生 浏览量: 4493 版次: AA16 版名: 港澳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4-19 作者: 康殷 摘要:全长近50公里、工程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竟被一位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太挡住建设步伐,计划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或许无法如期完工。 南都记者康殷发自香港全长近50公里、工程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竟被一位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太挡住建设步伐,计划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或许无法如期完工。 香港东涌66岁的婆婆朱绮华认为大桥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于去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昨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完成的环保报告无效,败诉的环保署更需支付朱绮华1/3诉讼费。环保署昨日表示,会研究高等法院的判词,并就下一步行动征询法律意见。 内地开工年余香港没有动静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连接香港大屿山、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2009年12月15日大桥内地工程正式动工,这座跨海大桥整体造价逾700亿港元,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8级地震,施工难度号称世界第一。 珠港澳大桥内地段已经开工经年,其中人工岛挖泥工程已完成近9成。反观大桥香港段,原定去年初动工的,至今仍未能动工。阻碍大桥施工的正是家住香港东涌富东邨的居民———66岁婆婆朱绮华。 声称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朱绮华,去年通过法律援助,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推翻环保署2009年10月通过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段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朱绮华在司法复核中指出,环保署署长批准港珠澳大桥的两份环评报告,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因而要求推翻有关决定。今年3月,司法复核在香港高等法院开庭进行。昨日下午,香港高院正式裁定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不合规格,要求环保署长撤销环境许可证。 法官霍兆刚的判词指出,环保署长批核的环评报告,欠缺关于空气质素的独立评估,未能符合港珠澳大桥研究概要及技术备忘录的要求。有关环评报告只提出兴建两段道路后对空气造成的影响,而对于不兴建两段路的空气情况则没有给出数据,所以缺乏基础作出判断。高院判词指出,如新环评报告可提供工程相关的环境影响,环保署署长届时可决定可否批准工程再动工。同时,败诉的环保署需支付朱绮华1/3诉讼费,其余诉讼费则由法律援助按规定支付。 若大桥工程延误造价或增5% 朱绮华的代表律师之一黄鹤鸣获知胜诉后,表示欢迎法庭裁决。黄鹤鸣表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条例》中研究概要及技术备忘录的要求,环评报告应包括指出、预计及评估有关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让环保署长及市民能了解影响。若环评报告未能符合研究概要及技术备忘录的要求,环保署长应该否决该报告。 黄鹤鸣强调,理解港珠澳大桥对三地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性,“但政府不应因为经济利益和加速区域融合,而放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比如通过环境评估保护生态和公众利益。” 有工程界人士担心,由于大桥香港段迟迟未能动工,预计工程造价将上涨5%。香港立法会工程界别议员何钟泰表示,政府如果要赶上与大桥内地段同步通车,应该提前进行工程招标,分阶段批出土地分阶段施工,通过精确的工程管理或可赶上工期。 港府回应环保整体上符合标准 就高等法院昨日对港珠澳大桥环评司法复核案件所作出的裁决,香港运输及房屋局表示,会研究判词及其影响,再决定如何根据法例的要求,尽快处理有关的程序问题。 发言人表示,大桥项目在环保方面的要求,整体是符合标准的;并指出,这次寻求司法复核申请所提出的7项事宜中,法庭对其中有关环保标准的6项质疑都没有接受。法庭是基于政府只提供了工程项目将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数据,而没有提供在不建工程的情况下的环境状况数据从而作出裁决的。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31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核武器试验最新证据
热度 2 冯用军 2011-3-30 22:47
日本9级大地震一爆发,菅直人冒着核爆危险赶到福岛核电站、美国航母撤出80公里,日本拒绝外界评估福岛核电站,日本准备用大型油轮将有核污染的水转运至外海,包括中国海域。 核试验引发第1次地震,第1次地震引发海啸和连环的7级左右的地震。 众所周知,钚是制造原子弹的最重要核料,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核电站技术——轻水核反应堆技术——的日本为什么冒此危险在福岛运转第一代核电站,且使用钚作为核燃料?答案肯定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制造继续核试验的钚和浓缩铀。 对于日本而言,原子弹和氢弹、中子弹的制造技术,已不是什么秘密?以日本的制造和超级技术技术,完全可以在巨型电脑上模拟核弹爆炸,并在仙台外海深海海底试验,海底试验较少向空中散发核辐射物质,我国一般无人机和军事卫星监测不到。这次仙台海地核试验,超出了预期,估计是氢弹试验或中子弹试验,日本再继续搞核试验,早晚得玩完,自己把自己给弄沉了,周边国家也跟着遭殃。 这些假设早晚会得到验证,日本从理论、技术、设备、人才、关键零件上都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和实力,日本一个首相就宣称,日本早已拥有核武器制造技术,只是日本不造而已,要遭,80个小时就能造出来。 可以断言:1、日本存在绝密的核弹实验计划;2、日本福岛核爆炸危机的负面影响将达到8级。 日本检出危险的“钚”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8日晚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采集的土壤样本首次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钚。东电副社长说,这种核裂变产生的强辐射物可能来自受损燃料棒。东电称,现阶段检测到钚的浓度属于正常水平,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东电: 钚的浓度尚不能伤人 28日深夜,东电在首都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说,工作人员本月21日和22日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5处地点采集土壤样本,公司委托外部机构检测,证实这些样本中存在微量的钚—238、钚—239和钚—240。 东电副社长武藤荣说,“让人们感到忧虑,我表示道歉”,但这些钚的浓度属于正常环境下土壤中放射物浓度水平,不会构成威胁,出事机组抢修工作也没有停止。 武藤荣说,现有钚的浓度与冷战时期美国、苏联等国大气核试验后飘落至日本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水平相当,“达不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土壤样本中钚的浓度为每公斤0.54贝克勒尔至每公斤0.18贝克勒尔不等。 东电宣布将加强对核电站区域内和周边环境的检测,在厂区新增3个观测点,密切注视钚浓度变化。 钚是一种强放射性元素,是核电工业重要原料,可以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日本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的原子弹均使用钚制作内核。 东电最近公布的数据和信息接连出错,其数据分析能力和所公布数据的可靠性受到多方质疑。 猜测: 可能来自出事核电机组 东电称尚不清楚这些钚来自哪里。路透社报道指出,其中两处地点的土壤样本中都检测出钚—238,看起来有可能来自出事机组,而非大气层。这两份土壤样本均为干燥土壤。钚—238的半衰期为88年。 一些核能安全专家分析,这些钚—238可能来自3号反应堆,后者是核电站6座反应堆中唯一以钚铀混合氧化物(MOX)为燃料的机组。 东电上周宣布在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中检测出超高浓度放射性物质,可能泄漏自反应堆。3名员工24日在地下室作业时遭过量辐射而入院。按照武藤荣28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这些钚可能由乏燃料池部分熔毁的核燃料棒释放。 不过,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西山英彦说,测出钚元素意味着“燃料棒遭受一定程度损伤”,尽管核反应堆有多层防护壳,但发现这种有毒辐射物可谓“糟糕”。 “虽然现有钚的浓度不足以威胁人体健康,但我并不感到乐观,”日本时事通讯社援引西山的话报道,“这意味着安全壳出现破裂,我认为形势令人不安。” 新难题: 辐射脏水很难处理 福岛第一核电站还面临一道新难题:如何回收处理含超高浓度辐射物的积水。 东电在28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由于2号和3号机组冷凝器已接近装满,无法从这两座机组涡轮机房抽取积水,当天只能继续抽取1号机组的积水。 4号机组积水也面临如何转移、加工处理和密封存储的难题。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说,如果不回收处理这些高污染积水,下一步作业无法展开。 东电同时宣布,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向海边延伸的隧道以及隧道通往地面的竖井中发现这种积水。 其中,2号机组竖井积水表面辐射量高达每小时1000毫西弗以上,竖井内空气中放射物剂量为每小时100毫西弗至300毫西弗,放射水平也相当高。 这是首次发现机房外存在“辐射脏水”。这些隧道和竖井位于因存在辐射危险而被隔离的“放射线管理区”外。 这些积水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可能对附近海域和地下水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尽管这些竖井距离海面55米至77米不等,但东电怀疑,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水中检测出超高浓度放射性物质与竖井积水有关。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当天早些时候说,核电站1号至4号机组排水口以北大约1.5公里处海水中27日检测出碘—131,浓度是安全标准的1150倍。 东电副社长武藤荣说,“我们必须控制竖井的状况,决不让积水流出厂区”。 ■ 相关新闻 菅直人: 日本面临史上最大危机 日本首相菅直人29日表示,日本正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政府将全力应对。另外,福岛第一核电站很可能会报废。 菅直人是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在回答自民党参议员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提问时表示,核电站目前的状况依然难以预测,政府将以最大限度的紧迫感予以应对。 菅直人强调,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可以说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菅直人和全体内阁成员出席了当天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这也是菅直人本月11日发生大地震以来首次进行国会答辩。 综合新华社 ■ 延伸阅读 危险的钚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土壤中检测出放射性钚,“表明了事故的重大性和严重性”。日本当局此前已在事故核电站区域内土壤和附近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碘和铯,那为何这次检测出钚就表明了“事故的严重性”? ●钚的污染性大 钚(Plutonium)原子序数为94,元素符号是Pu。钚(音b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几位美国科学家在1940年首次发现这一元素。它目前被应用于核武器和核反应堆。 有关专家指出,无论本次泄漏的钚有多少,处理起来都很麻烦,并且在它泄漏初期,应该及时将燃料棒取走,如果最后选择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几个受损的反应堆进行封堆处理,却不拿走含钚的燃料,钚仍然会污染地下水。因此,日本有关方面称事态“严重”。 ●吸收钚极易致癌 钚的危险性还在于它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这方面更强,一旦侵入人体,就会潜伏在人体肺部、骨骼等组织细胞中,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而且这一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长,在处理上更为困难。 钚最稳定的同位素是钚-244,半衰期约为8000万年,但它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钚-239,半衰期达到2.41万年。 ●钚易溶于水土 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顾忠茂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钚与碘相比,流动性差,碘具有挥发性,往空气中跑,钚则首先进入水中,再进入土壤,因此,日本方面在核电站区域土壤内检测到钚不过是时间问题。 普通的轻水反应堆所产生的核废料中会含有钚,通常是钚-242、钚-239和钚-238的混合物,浓度不足以制成核武器,但可以改用作一次性的钚铀混合氧化物燃料(MOX)。 这次日本方面在土壤中检测出的是钚的3种同位素钚-238、钚-239和钚-240。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放射性物质是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哪一个机组泄漏的,但有专家猜测是使用MOX燃料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泄漏的。 ●钚不会轻易飞散 有关专家指出,放射性钚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当地。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也宣布,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土壤中检测出的放射性钚在高温下生成,且非常重,不会轻易飞散。而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武藤荣则表示,此次检测出的钚的浓度“对人体没有影响”。 ●关于钚的辟谣 钚的毒性并不像以前普遍流传的那样严重,也绝不是 “地球上毒性第二的物质”,或其危害达到“微小粒致人死亡”的程度。常见的氰化物、咖啡因、砷的毒性都比钚强。钚的致死量大于5mg。
个人分类: 免费开放获取期刊JFOS|18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震警钟回顾:日本东京、越南和菲律宾的警报
热度 3 杨学祥 2011-3-26 06:38
地震警钟回顾:日本东京、越南和菲律宾的警报 杨学祥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1889-1978年,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2005、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3次,2010年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日本发生9级地震。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20世纪以来8.5级地震在1900-1924年发生2次,1925-1946年发生1次,1947-1976年发生7次,1977-2000年发生0次,2004-2011年发生5次。 2008年的研究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2004-2007年已发生3次8.5级以上地震。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世界多国科学家宣称,特大地震即将爆发。 由于观测到地震的前兆信息,2009年是一个地震警报多发的特殊年份。日本专家预测地震:东京9月可能发生8级以上强震;越南科学家警告:越南可能发生毁灭性9级大地震;2009年强震警钟:菲律宾首都可能有7到8级地震;地震的三年周期:吉尔吉斯将会发生8级甚至9级地震 。 中新网2009年9月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日本“大气离子地震预测研究会e-PISCO”资深地质学家弘原海清声称,近期日本关东地区的大气离子浓度突然暴增200倍,情况就有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情况,因此他大胆预测,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有可能在8月底到9月底,发生里氏8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 地震在2009年没有发生,人们开始淡忘了,在不经意间,2011年3月11日9级特大地震在东京附近发生了,事先并没有发出预报。人们到现在还没有记起这次警报。 据越南青年报网站2009年3月13日报道,越南科技协会联盟日前召开地震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专家与会。越南国家全球物理所副主任阮洪方(音译NguyenHongPhuong)在会上发出了这个警告。阮洪方说,越南是个地震高风险国家,西北地区曾发生过多次6.8级以上地震,越南一些主要的城市地区对地壳移动和轻微震动非常敏感。他指出,河内可能发生里氏8.0级地震。尽管胡志明市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由于其地质构造薄弱,可能更易受到小地震影响 。 2011年3月24日缅甸东北部靠近泰国和老挝交界处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公里。中国中央电视台援引来自缅甸方面的最新消息称,地震在该国掸邦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目前至少已造成10人死亡。另据泰国当地警方透露,泰国北部地区清莱(Mae Sai)的一位52岁妇女在地震中因房屋倒塌遇难。此外,除了在震中800公里以外的泰国首都曼谷和缅甸首都内比都政府所在地之外,越南首都河内也有震感。内比都当局的一位代表描述说,“地震时他的办公桌有一些摇晃”。目前,官方正收集此次地震受损程度等相关信息。尽管越南河内的震感相对较轻,而且只持续了几秒,但人们还是离开住所逃到了街道上避难 。 缅甸地震是减轻还是加剧了越南的地震威胁,这需要越南专家根据测量数据做出判断。但是,越南9级地震的警告还是起到了预警作用,提高了当地居民的防震意识。 据菲律宾《商报》报道,联合国专家警告,一次里氏7到8级的大地震可能会在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发生。据报道,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紧急服务处主任卡杜齐在全球灾难风险降低平台第二次会议前发表生命诚(声明称——作者注),一次里氏7到8级的大地震随时可能会在菲律宾首都地区发生。他说,预计此次地震将造成1.6万栋建筑物被毁,15万人受伤。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如果地震发生,将导致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1800万人失去家园 。 我在当时的评论中指出,联合国官员预测地震,大概不算伪科学吧?交流是一种享受,提示是一份真情,远离灾难是一种愿望,平安幸福是一份祝福!我愿每天都送给人们一份祝福:穷灶坑,富水缸,防灾避祸理应当!作为联合国官员,预报灾害是一份责任 。同样,刻意虚报地震的虚假信息是一种罪恶。 此后,菲律宾的大震警报不绝于耳: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祚任表示,從菲賓律西側延伸到台灣海峽南部的馬尼拉海溝,平均每205年會發生規模8.5以上強震,每隔667年有機會發生規模9.6超級地震,所以被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評定為「全球最活躍」的海溝,也就是風險最高的「A級海 。 菲律宾吕宋岛2011年3月21日傍晚18时37分发生里氏5.7级地震,首都大马尼拉部分地区有震感。菲律宾火山和地震研究所强调,这次地震与吕宋岛北部20日发生的6.1级地震没有关联。 菲律宾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地壳运动引发的地震时常发生。日本9级大地震发生后,菲律宾国家减灾和管理委员会3月18日曾召开政府跨部门会议,要求做好应对7.2级大地震的准备 。 同样,吉尔吉斯潜藏9级地震威胁。吉尔吉斯斯坦每三年就会经历一个地壳运动高峰期。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地震学研究所地震预测部主任兼纽约科学院成员玛梅洛夫教授表示,在近几年吉尔吉斯斯坦人将面临着自然灾难。2007-2008年正是地壳活动高峰,在2009年吉尔吉斯斯坦可以稍稍喘息-地震运动开始回落。但是到2010年将开始新的一轮循环,延长3-4年。在这期间将会发生8级甚至9级地震 。 我在3月14日指出,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填补了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9级地震的空白,除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外,近百年的9级以上特大地震在环太平洋地域上已完成一个循环。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太平洋地震带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存在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风险 。 警钟长鸣:2004-2018年特大地震频发,东南亚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2.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发表于2008-5-10 11:08: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36 3. 杨学祥。日本专家预测地震:东京9月可能发生8级以上强震。2009-9-5 10:40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53556 4. 杨学祥。越南科学家警告:越南可能发生毁灭性9级大地震。2009-3-15 05:36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20396 5. 杨学祥. 地震的三年周期:吉尔吉斯的地震规律. 发表于 2009-3-19 7:18:0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1217 6. 杨学祥。2009年强震警钟:菲律宾首都可能有7到8级地震。2009-6-18 15:51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8905 7. 缅甸7.2级地震造成多人死亡 泰国越南震感明显。2011年03月25日07:53中国新闻网。 http://news.qq.com/a/20110325/000411.htm 8. 杨学祥。台湾学者关注马尼拉海沟:地震和海啸的发源地。2011-3-23 13:50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5465 9. 杨学祥。超级月亮:菲律宾连发地震 官方要求做好应对大地震准备。2011-3-22 03:41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4998 10. 杨学祥。下一次9级特大地震在哪里的一个回答:寻找地震空区。2011-3-14 05:34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21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94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福岛核电站放射物超标万倍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25 12:02
福岛核电站一机组地下室积水 放射物浓度超标万倍 新华网东京3月25日电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5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地下室出现积水,水中放射物浓度比正常水平高出1万倍。有分析说,这表明3号机组反应堆或乏燃料池放射物可能出现泄漏。 3号机组在大地震后电力中断,冷却系统瘫痪。24日,来自东电合作企业的3名工人在该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架设电缆时全部遭到170至180毫西弗的辐射。地下室中还发现有15厘米深的积水,3人中有两人穿着普通作业靴,结果靴子进水。医生诊断认为这两人的脚部皮肤可能被β射线灼伤。 东电说,该公司在此事故前一天曾进行现场检查,但当时地下室基本没有积水,辐射量也处于较低水平。该公司一名发言人说:“也正因此,虽然(25日)辐射测量仪发出警报,但工人们依然继续进行作业,他们认为仪器出了问题。” 东电说,脚部受伤的两人24日被送往福岛医科大学,25日又被转至千叶市的放射性医学综合研究所接受4天的观察治疗。 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全年辐射量上限一般为50毫西弗,紧急情况下为100毫西弗。日本厚生劳动省为应对此次事故将上限提高至每年250毫西弗。 东电表示,3人累计受到的辐射量均在250毫西弗以下。包括这3人在内,目前受辐射超过100毫西弗的工作人员已达17人。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2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主席的谢罪书
xupeiyang 2011-3-19 10:24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9日09:37   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由4级上调至5级后,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主席清水正孝发表正式谢罪书,他说:“我向所有住在核电站附近和福岛县的居民、以及因此次核事故担心的人们致歉。虽然这次核事故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的,但我在这里仍然想表达我们深切的悔意。”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艺》杂志传入庞加勒科学方法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3-2 13:43
《学艺》( Wissen und Wissenschaft )由丙辰学社1917年4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其刊名据社员杨适夷的解释:“学”,指知识、科学,“艺”指艺术、美感,即英文的 knowledge , art 。这与1915年中国科学社创刊于美国的《科学》( Science ) 形成五四前夕一东一西两种重要的科学杂志,不同的是,《科学》为纯粹科学期刊,而《学艺》为文理综合性质但偏重于科学的杂志。 庞加勒( Henri Poincaré , 1854—1912 )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曾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院长。载道编译庞加勒《科学之价值》( La Valeur de la Science ) 一书时,对庞加勒怀有极为崇敬的心情,引述西方著名学者的赞语,认为他“诚出类拔萃之天才也”,“亘古最大科学者与最大哲学者席中,当为潘氏设一位置。当今学者故已共认之矣,即后世之人,恐亦未能反此定论也”,并认为他“宣扬真理,利济人群之功,不亦伟哉” 。由此,作者又慨叹:“环顾宗邦,又不禁慨然于我国人之醉生梦死,能知世界中有所谓科学者,竟寥寥如晨星,即有一二号称科学专家之徒,亦不过墨守成规,记诵是事,宛如器械之运行,为受动不为主动,求其能困心恒虑,以穷明理之指归,明学术之条贯者,几无一人焉” 。 其科学方法的内容主要从介绍庞加勒的真理观介入,介绍了真理追求的无穷期,甚至“人生的目的”也在于“穷真理而已”。另外,介绍了其科学真理与道德真理的区别,即一为“天行之规范”,一为“人事之准绳”,并且二者“各守其疆土”,并不“互相矛盾”。然而,这样重要的译介,虽标明“未完”,却未能继续下去,仅见载一期即停。尽管如此,译介庞加勒科学方法一扫传教士以介绍旧知识为主或中士以盲目介绍实用技术为主的风气,在我国科学草创的时代实具有切中时弊和牵动根本的积极意义。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5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艺》杂志的科学传播思想
kexuechuanbo 2011-2-25 17:37
《学艺》的主办者为丙辰学社。该社 1916 年(民国五年,农历丙辰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故名。其社章规定:“不分畛域,不拘党见,专以研究真理,昌明学术,交换知识为宗旨”,并有“按期发行杂志,以为发表研究所得之机关”的主要“社务”。另外,专设有“编辑科”,“由编辑长一人,编辑员若干人组织之” 。按照社章,《学艺》的宗旨为:“研究学术,阐明真理” 。 一是“昌明学术,灌输文明”,以“文章报国”。 君毅的《发刊词》首先强调,创办期刊的目的是要“以昌明学术,灌输文明为宗旨”,并“借行其文章报国之志而已,倘于祖国文化得裨补万一,则同人之幸,莫是过焉” 。 文范邨在《学艺》撰文认为学术可以强国,他以德国为例指出:“十八世纪中叶之德意志 …… 诸侯割据,百政废弛,未多让于今日之我国也。迨拿破仑铁骑一至,全土为墟,主权国威,丧亡几尽,较诸我国今日尚能苟全性命于列强均势之下者,更有过之。然德意志之文明,反经此严霜含苞齐放 …… 诸贤辈出,民德民智,焕然一新,三战三胜,遂建霸业。呜呼,学术之力,不亦伟歟。” 然而,在我国,“学绝道丧”,“今日嘤鸣求友,切磋论道,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恐人不笑其迂远而阔于事,必将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矣”。 因此,他认为:“我国之弊,于今为极矣,虽茫茫前途,路未可逆,睹然往事,昭然何异。北辰在天,示我方向,吾人向之而趋可也,故由过去以推将来,能转危为安,反弱为强。”丙辰学社正是要“群策群力”,“努力前驱,不为物诱,庶几有济” 。《丙辰学社宣言书》也指出:“吾人以后进之国,若于此时不谋所以急起直追之术,虽残喘于今日,数世而后,宁有幸哉” ,而这正是“纠合同志,建设学社”的原因。这不仅是丙辰学社的抱负,也是《学艺》的追求。 《丙辰学社宣言书》也有我国“艰苦卓绝,不让今世欧人”的说法。 二是“本学术无国界之旨,合世界之学者于一堂”。 《丙辰学社宣言书》指出:“大凡学术之不振也,因政治不良者什之二三,而成于求学之未得其道者,什而八九。夫以专制之朝施惠民之术,无往而非摧抑学术之政,固矣,岂知政府之力而提倡学术,至尽不过表彰学人而止。穷理知方之事,非可望诸政府也,要在吾人善自为之耳” 。这里,将学术不振 20% 至 30% 的原因归于政治,而将 80% 至 90% 的原因归于学人自己,显然有点过于淡化了政治大环境的重要性,而又过于消极地夸大了学者个人在振兴整个国家学术中的责任。当然,这也是丙辰学社无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丙辰学社主张“,据学科为标的,以集思广益而互为讨论商兑” 。 这实际上是认为,中国学术不振的重要原因是“孤陋而寡闻,独学而无友”,与“欧美学者凡百科学莫不有社”截然不一。然而,类似现在学会的这种“学社”,“比较观摩挈其短而取其长”,“非一人一手”,乃“合群策群力”,显然“可法”、“可效”,借此可望我国“学术之能有起色”。这也就是要依靠学者们自己团结起来,组成学术社团,以振兴中国学术。 三是推崇科学。 其《发刊词》指出:“十八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大昌,其研究方法应用于精神科学,而精神科学因以大明。自时厥后,两者连镳而前,泰西文化为之大进,群治之隆,遂有一泻千里之势”。然而,我国诸儒却“于自然现象研究,率皆不甚措意,其所着眼,恒在政事、人事”,以致“欧洲半世纪乃胜于诸夏千年”,使我国“学术不昌,文化遂无博大光明之象,群治窳败,将成化石” 。这里,将学术不振的直接原因归因于对自然科学的轻视。 载道也在译介庞加勒科学方法使指出“泰西民族之蒸蒸日上,实有其盛大之源物质文明,不过科学应用之一端耳”,我国威不振的原因,在于科学不兴,不讲科学方法。他认为:在我国“栩栩然以哲学家自命者,则又大都于科学之方法旨义,向未问津,乃不思建基庀材,遽欲意造楼阁于空际,不惜以身试其险。其轻剽之尤者,则曰操纵物质,发为技巧,科学之能事毕矣”。这直接导致:“惊世骇俗之言盈满中国,日讲实业而国不富,日言练兵而国不强,屡唱教育而民德愈败,数兴革命而政治弥衰也” 。 其创刊号首页即为莱布尼茨( Leibuitz,1646 —)的照片和小传,并认为他与牛顿( Newton, )同时发明微积分原理,为“科学史开一新纪元” 。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