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重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重庆

相关日志

哪里来的野红薯?
热度 2 Abies 2018-9-16 21:35
三裂叶薯( Ipomoea triloba L. )?旋花科番薯属。以前没注意到这样的花,最近在附近的苗圃见到,田边地头还不少。但野外上山再没有;疑似苗圃引种带进来的。查旋花科,初步认为是三裂叶薯;这个种以前在川渝都没有记录。如果它的身份没错,它的老家在西印度群岛,啥时漂洋过海过来的且有何用途(与红薯营养体接近,但没有块根不能当地瓜吃或做淀粉,不会有意引进)? Flora ofChina(vol. 16) 记录安徽、广东、陕南、台湾、浙江有分布,估计还有其他地方有分布但没有采标本? \0 \0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3842 次阅读|4 个评论
重庆大学城附近缙云山野生的“老鼠刺”
热度 1 Abies 2018-9-16 20:47
宽苞十大功劳( Mahonia eurybracteata Fedde ),小檗科十大功劳属。这是附近不时碰到的野生种,但一直没留意观察花。一般见到高不足 1 m 的常绿灌木;复叶有明显的叶柄,小叶 6 对左右,硬革质,亮绿色,边缘有数对硬刺齿。花序总状,簇生茎端,花柄明显长于苞片,苞片常紫红色;花瓣基部常不见腺体,先端 2 浅裂;子房内只有 2 个胚珠;花后结出浆果状果,未成熟时淡紫红色。 \0 \0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412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duzhanchi 2018-8-14 15:27
home.php?mod=attachmentfilename=id=238858 题记 :本文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四川省巫溪县红池坝地区。 参加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北亚热带中高山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试区》专题,负责《红三叶和鸭茅人工草地营养元素生物循 环特征及其持续利用》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一直无暇撰写成文。现以研究报告形式,作为博文发布, 供同行参阅。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杜占池 钟华平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植物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化学元素的需求有所不同,所处环境条件亦在变化,所以 其元素含量水平在不断变动,这反映了植物对元素的吸收能力,是其 生物学特性之一。为此,我们在我国亚热带中高山地区,以 人工草地的重要建群植物种红三叶为材料,进行了这项研究,以便为此类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条件和方法 1.1. 自然条件 研究地点位于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地区,海拔高度约1800m。该地区气候温凉湿润,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7.2 0 C,年降水量2024.7mm,年相对湿度84%,年日照时数1224.3小时。土壤母质以石灰岩和砂岩为主。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约5.7,田间持水量通常约35%。 1.2. 材料与方法 实验地设在山间盆地。人工草地为2年生,以建群种红三叶( Trifolium pratense )占绝对优势,其次为鸭茅( Dactylis glomerata )。在生长期内,采集红三叶样品7次,依次为苗期(4月初)、分枝期(5月初)、现蕾期(5月下旬)、开花期(6月中旬、结实初期(6月底)、结实中期(7月下旬)和结实末期(8月下旬)。 每次采样后,地上部除去杂质;地下部用水反复冲洗干净,之后在65℃下烘干,粉碎;带回化学实验室进行分析,方法分别为:全N用高氯酸—硫酸硝化法,Mo用极谱催化波法;其他20种元素,即常量营养元素N、Ca、P、K、Mg,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B、Mo,有益元素Na、Sr、Ni、V、Co,其他元素Al、Ba、Ti、Cr、Li、Pb,均用ICP发射光谱法。元素含量单位用g/kg或mg/kg表示。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上部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2.1.1. 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图1的结果显示,在生长期内,红三叶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类型有所不同。N、P、K均呈 ∪状单谷型,其最小值均出现在开花期;其最大值,N、P出现在苗期,K出现在结实末期。Ca呈∧状单峰型,其最大值出现在开花期,最小值出现在苗期。Mg呈M状双峰型,有2个小峰值,分别出现在分枝期和结实初期,最小值出现于结实末期。这5种元素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见表1。从中可见,其平均值,以N、Ca较高,K、Mg较低;其变异系数,以Ca最大,约50%,以Mg最小,仅6%。 图1.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横坐标的数字表示(下同):1.苗期,2.分枝期, 3 现蕾期,4.开花期,5.结实初期,6.结实中期,7.结实末期 表1.红三叶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 Ca K P Mg 最大值(g/kg) 59.3 55.8 3.70 20.3 3.38 最小值(g/kg) 25.5 12.1 2.12 10.5 2.81 平均值(g/kg) 34.3 30.0 2.77 13.8 3.01 变异系数(%) 30.7 49.7 18.2 21.8 6.1 2.1.2. 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图2的曲线表明,在生长期内,红三叶地上部6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动类型各异。Zn呈 ∪状单谷型 ,B呈M状 双峰型 ,Fe呈 突降-平稳型 ,Mo呈 平稳-突升型, Cu 呈 и状变动型 ,Mn为 波状变动 型 。其最大值,Fe、Mn、Cu、Zn均出现于苗期,B出现于结实中期,Mo出现于结实末期;其最小值,B出现于苗期,Mo出现于分枝,Fe、Mn、Zn均出现于开花期,Cu出现于结实初期。 由表2可见,生长期间,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以Fe为最高,达640mg/kg;以Mo最低,仅0.137mg/kg。其变异系数,以Mo最大,达185%,B较小,约20%。 图 2.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2.红三叶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Fe Mn Cu Zn B Mo 最大值(mg/kg) 3216 143 36.9 61.4 23.7 0.758 最小值(mg/kg) 141 47.9 11.0 27.9 12.3 0.0314 平均值(mg/kg) 640 73.6 16.6 37.7 17.5 0.137 变异系数(%) 165 39.9 50.8 27.5 19.9 185 2.1.3. 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 如图3所示, 红三叶地上部5种有益养元素含量的变动类型如下:Na呈 ∪状 单谷型,Ni、Co呈 W 状双谷型 ,V呈 突降-平稳型 ,Sr呈 波状变动 型。其最高值,Na、Ni、V、Co皆见于苗期,Sr见于结实初期;最低值,Sr为苗期,Na、Ni为开花期,V、Co为结实初期。 由表3可以看出,其含量的平均值,以Na最高,为100mg/kg;以Co最低,为0.446mg/kg。其变异系数,以Co较大,为96%,其中以Sr最小,约13%。 图 3.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3.红三叶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a Sr Ni V Co 最大值(mg/kg) 190 50.4 9.54 6.00 1.40 最小值(mg/kg) 5.55 32.1 3.41 0.887 0.038 平均值(mg/kg) 100 42.9 5.55 1.94 0.446 变异系数(%) 45.5 13.2 33.4 86.7 96.0 2.1.4. 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 图4表明,在生长期内, 红三叶地上部6种其他元素含量的动态类型:Pb为 W 状双谷型, Al 、Ti、Li呈 突降-平稳型, Ba 为 и状变动型, Cr 为 波状变动型。其最高值,Pb见于结实末期,其余5种Al、Ti、Cr、Li、Ba均见于苗期; 最低值,Pb、Ba、Ti依次出现于分枝期、现蕾期和开花期,Al、Li出现于结实中期,Cr出现于结实末期。 表4的数据显示,其含量的平均值,以Al最大,为586mg/g;以Li最小,仅0.672mg/kg。其变异系数相差悬殊,Al高达181%,Ba仅11.4%。 图 4.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4.红三叶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Al Ba Ti Cr Li Pb 最大值(mg/kg) 3182 43.3 35.5 7.68 3.32 1.99 最小值(mg/kg) 90.4 32.8 1.20 0.482 0.030 0.071 平均值(mg/kg) 586 38.3 7.11 5.30 0.672 1.40 变异系数(%) 181 11.4 164 41.3 162 102 2.2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下部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2.2.1. 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图5为红三叶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动类型: P 为∪状单谷型, N 为 и状变动型,K、Mg为N状变动型,Ca为波状变动型。其最大值,Ca在苗期,N在结实初期,P、K、Mg均为结实末期; 最小值,Mg为苗期,N、Ca、P为分枝期,K为开花期。 从表5可以看出,其含量平均值,以Ca最高,约8g/kg;以P最低,为2.3g/kg。其变异系数,均小于22%。 图5.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5.红三叶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 Ca P K Mg 最大值(g/kg) 3.00 9.54 3.06 7.71 3.67 最小值(g/kg) 1.93 6.68 1.48 4.25 2.36 平均值(g/kg) 2.38 8.02 2.30 5.23 2.84 变异系数(%) 13.1 10.7 20.3 21.5 13.8 2.2.2. 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如图6所示,在生长期内,红三叶地下部微量元素的动态类型,Mo呈 渐升型, Zn 呈 и状变动型, Fe 、Mn、Cu、B均呈 波状变动 型。其最大值,Fe、Mn、Cu、Zn均出现于苗期,B、Mo出现于结实末期; 最小值,Fe、Mn在分枝期,Zn、Mo在开花期,B在结实初期,Cu在结实末期。 表6的数据表明,其含量平均值,以Ca最高,达2522mg/kg,以Mo最低,仅0.037mg/kg。其变异系数,以Zn稍高,约63%;以Cu最低,为9.5%。 图 6.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下部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6.红三叶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Fe Mn Cu Zn B Mo 最大值(mg/kg) 4373 205 30.8 118 15.4 0.0440 最小值(mg/kg) 1988 97.6 20.2 27.1 9.4 0.0327 平均值(mg/kg) 2522 146 23.7 49.4 12.4 0.0366 变异系数(%) 31.9 22.6 13.4 63.3 16.8 9.5 2.2.3. 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 图7的曲线表明,红三叶地下部5种有益元素,Na的变动类型呈 N 状变动型,最高值出现于结实末期;其余4种元素Sr、Ni、V、Co均呈波状变动型,最高值均出现于苗期; 最小值,Na为苗期,Ni、V为分枝期,Co为开花期,Sr为结实中期。 表7显示,其含量平均值,以Na最高,为685mg/kg;以Co最低,为1.69mg/kg。其变异系数,以Na稍高,约38%;以Ni较低,为10.6%。 图 7.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7.红三叶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a Sr Ni V Co 最大值(mg/kg) 1182 51.0 10.0 8.78 2.39 最小值(mg/kg) 272 32.5 6.88 3.90 1.33 平均值(mg/kg) 685 39.5 8.36 5.07 1.69 变异系数(%) 37.9 13.7 10.6 31.0 21.1 2.2.4. 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 图8显示, 红三叶地下部其他元素的变动类型,Pb呈 N 状变动型,最高值出现于结实末期; Al 、Ti、Cr、Li 均呈波状变动型, Ba 呈 W 双谷型 ,它们的 最高值 均出现于苗期; 最低值,Pb在苗期,Ba、Ti、Li在分枝期,Al、Cr分别在结实中和末期。 表8指出,其含量平均值,以Al最大,高达3026mg/kg;Pb最小,仅1.66mg/kg。其变异系数,以Pb较高,为70.2%;以Ba较低,为19.6%。 图 8.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8.红三叶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Al Ba Ti Cr Li Pb 最大值(mg/kg) 5611 68.0 47.1 9.36 4.35 3.78 最小值(mg/kg) 2182 39.7 18.7 2.21 1.59 0.547 平均值(mg/kg) 3026 49.8 26.2 6.88 2.23 1.66 变异系数(%) 36.8 19.6 34.8 31.4 40.6 70.2 2.3. 不同生长时期 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23种化学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地上部与地下部元素含量的比值,反映了元素的分配状况。比值大于1,表明茎叶含量较高;比值小于1,则根系含量较高。 2.3.1. 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从图9可看出,在生长期内,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动类型,N为 ∪状 单谷型,Ca、P为M状双峰型,Mg为и状变动型,K为波状变动型。其最大值,N、Mg出现于苗期,P出现于分枝期,K出现于现蕾期,Ca出现于开花期; 最小值,Ca、K、Mg分别在苗期、分枝期和结实末期,N、P在结实初期。 由表9可见,其含量比值的平均值,以Ca最高,为7.34;以Mg最低,为1.20。其变异系数,以Ca较高,为52.5%;以K较低,为9.5%。 图9.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表9.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N Ca P K Mg 最大值 2.32 7.34 1.60 3.03 1.20 最小值 0.930 1.27 1.01 2.27 0.767 平均值 1.46 3.85 1.23 2.64 1.08 变异系数(%) 29.8 52.5 17.9 9.5 13.8 2.3.2. 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图10表明,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类型,Fe、Mn、Cu均呈 ∪ 状单谷型,其最大值 均出现于苗期; B 呈M状双峰型,Zn呈N状变动型,Mo呈平稳-突升型;其最高值, B 出现于结实中期,Zn、Mo出现于结实末期; 最低值,Mo在分枝期,Mn、B在开花期,Fe、Cu、Zn在结实初期。 表10显示, 其含量比值的平均值,以Mo最高,为3.27;以Fe最低,为0.191。其变异系数,以Mo最高,达174%;以Mn较低,约20%。 图 10. 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表10.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Fe Mn Cu Zn B Mo 最大值 0.735 0.700 1.20 1.21 2.38 17.2 最小值 0.057 0.389 0.458 0.495 0.994 0.900 平均值 0.191 0.496 0.679 0.912 1.48 3.27 变异系数(%) 118.8 20.3 33.7 31.0 32.9 174.1 2.3.3. 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由图11可见,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类型,V、Co呈 ∪ 状单谷型,Ni呈W状双谷型,Sr呈M状双峰型,Na呈突降-平稳型。其最大值,Na、Ni、V、Co 均出现于苗期,Sr出现于分枝期 ; 最小值,Sr在苗期,Na、Ni在开花期,V、Co在结实初期。 表11显示, 其含量比值的平均值,以Sr最高,为1.11;以Na最低,为0.199。其变异系数,以Na最高,达103%;以Sr较低,约19%。 图 11. 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表11.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Na Sr Ni V Co 最大值 0.696 1.28 0.954 0.683 0.587 最小值 0.069 0.629 0.443 0.186 0.024 平均值 0.199 1.11 0.653 0.342 0.234 变异系数(%) 102.9 18.9 23.9 44.6 73.1 2.3.4. 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如图12所示,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类型, Al 、Ti呈∪状单谷型,Li、Pb呈W状双谷型,其最大值皆 均出现于苗期; Ba 呈M状双峰型,Cr呈и状变动型,其最高值均 出现于结实中 期; 最低值,Ti在分枝期,Al、Pb在结实初期,Li在结实中期,Ba、Cr在结实末期。 表12显示, 其含量比值的平均值,以Pb最高,为0.943;以Al最低,为0.135。其变异系数,以Al最高,达133.8%;以Ba较低,约20%。 图 12. 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表12.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Al Ba Ti Cr Li Pb 最大值 0.567 1.03 0.754 0.939 0.764 3.64 最小值 0.029 0.560 0.052 0.218 0.018 0.092 平均值 0.135 0.794 0.203 0.716 0.217 0.943 变异系数(%) 133.8 20.4 115.1 31.2 107.4 122.4 3. 结语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红三叶在生长期内,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各化学元素的动态变化类型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10种: ∧状单峰型、∪状单谷型、 M 状双峰型、W状双谷型、N状变动型、и状变动型、波状变动型、突降-平稳型、平稳-突升型、渐升型。且其量值与 变化幅度均有显著差别。 其中,地上部以 ∪状单谷型和 突降-平稳型为多,各有5种元素;地下部以波状变动型最多,有13种元素。 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值以 ∪状 单谷型和M状双峰型较多,分别有8和5种。其含量最高值,地上部、地下部以及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值均以出现在苗期者最多,分别有15、14和13种元素。地上部与地下部含量比值平均大于1的有8种元素,小于1的有14种元素,其中比值最高的是Ca,最低的是Al。 其变异系数,地上部最小的是Mg,最大的是Mo;地下部最小的是Mo,最大的是Pb;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值,最小的是K,最大的是Mo。 3.1. 红三叶地上部: 变动类型:∧状单峰型有Ca;∪状单谷型有 N 、P、K、Zn、Na;M状 双峰型有Mg、 B ; W 状双谷型有 Ni 、Co、Pb; и状变动型有 Cu 、Ba; 波状变动型有 Mn 、Sr、Cr; 突降-平稳型有 Fe 、V、Al、Ti、Li; 平稳-突升型有 Mo 。 最高值出现时期:苗期有N、P、 Fe 、Mn、Cu、Zn、Na、Ni、V、Co、 Al 、Ti、Cr、Li、Ba;开花期有Ca;结实初期有Mg、 Sr ;结实中期有B; 结实末期有K、 Mo 、 Pb 。 最低值出现时期: 苗期有Ca、B、Sr,分枝期有Mo、Pb,现蕾期有Ba,开花期有N、P、K、Fe、Mn、Zn、Na、Ni、Ti,结实初期有Cu、V、Co,结实中期Al、Li, 结实末期有Mg、Cr。 变异系数: 10% 者有Mg;10-25%者有K、Sr、B、Ba;25-50%者有N、Ca、P、Mn、Zn、Na、Ni、Cr;50-100%者有:Cu、V、Co;100-150者有Pb;150-200%者:Fe、Mo、Ti、Li、Mo。 3.2. 红三叶地下部: 变动类型: ∪状 单谷型有P;W双谷型有 Ba ; и状变动型有 N 、 Zn ; N 状变动型有K、Mg、 Na 、Pb; 波状变动型有Ca、 Fe 、Mn、Cu、B、 Sr 、Ni、V、Co、 Al 、Ti、Cr、Li; 渐升型有 Mo 。 最高值出现时期: 苗期有Ca、 Fe 、Mn、Cu、Zn、 Sr 、Ni、V、Co、 Al 、Ti、Cr、Li、Ba; 结实初期有N;结实末有P、K、Mg、 B 、Mo、Na、 Pb 。 最低值出现时期: 苗期有Mg、Na、Pb,分枝期有N、Ca、P、Fe、Mn、Ni、V、Ba、Ti、Li,开花期有K、Zn、Mo、Co,结实初期有B,结实中期有Sr、Al,有结实末期:Cu、Cr。 变异系数: 10% 者有Mo;10-25%者有Ca、N、Mg、P、K、Mn、Cu、B、Sr、Ni、Co、Ba: 25-50% 者有Fe、Na、V、Al、Ti、Cr、Li;50-100%者有Zn、Pb。 3.3.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比值 变动类型: ∪状 单谷型有 N 、Fe、Mn、Cu、V、Co、 Al 、Ti;M状双峰型有Ca、P、B、Sr、Ba;W状双谷型有Ni、Li、Pb;и状变动型有Mg、Cr;N状变动型有Zn;波状变动型有K;平稳-突升型有Mo;突降-平稳型有Na。 最高值出现时期: 苗期有N、Mg、 Fe 、Mn、Cu、 Na 、Ni、V、Co、Al、Ti、Li、Pb、分枝期有P、 Sr ; 现蕾期有K;开花期有Ca; 结实中期有B、Ba、Cr;结实末期有Zn、Mo。 最低值出现时期: 苗期有Ca、Sr,分枝期有K、Mo、Ti,开花期有Mn、B、Na、Ni、Ti,结实初期有N、P、Zn、Fe、Cu、V、Co、Al、Pb,结实中期有Li,结实末期有Mg、Ba、Cr。 比值1.0者有N、P、K、Ca、Mg、B、Mo、Sr;1.0者有Fe、Mn、Cu、Zn、Na、Ni、V、Co、Al、Ba、Ti、Cr、Li、Pb。 变异系数: 10% 者有K;10-25%者有P、Mg、Mn、Cu、Zn、B、Sr;25-50%者有N、Ni、V、Ba、Cr;50-100%者有Ca、Co;100-150者有Fe、Na、Al、Ti、Li、Pb;150-200%者有Mo。
个人分类: 植物化学元素生态|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24)
duzhanchi 2018-7-30 10:04
4.5. 改革时代(9) (一)京外(7) 一九八八年 2 月 ,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宁南县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期间,顺便游览了宁南县境内的金沙江、石梨园艺场,顺路游览了成都市的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2 月1日,与章铭陶、刘厚培、蒋世奎、谢淑清、陈沈斌一道、从成都飞至西昌,转乘汽车,东南行,经 螺髻山 牧场,翻越海拔2550米的公路最高点,顺则木河下山,至 普格 。再沿黑水河行进,来到 宁南县 城所在地-披沙镇,海拔1200米。 宁南县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边缘,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 山原 、 平坝 和 台地 仅占3%。境内,金沙江纵贯县境东侧,其支流黑河流经中部;东北部为大凉山余脉,西南部为鲁南山;最高峰-贝母山,海拔3919米,最低处葫芦口,海拔640米。 3 日,离县城,东南行,来到金沙江边的华弹,海拔约600米。华弹,是一个 古老的弹丸小镇,街长不足一华里。据说,这里曾是佛教圣地,寺庙遍布,遗憾的是大都毁于“文革”及其之后,所剩无几,唯有庙旁高大的黄葛树,依然枝丰叶茂,古韵盎然。这里,还是古代翼王石达开和近代红军,由滇入川的渡口。故此小有名气。 11 日,离南宁,经普格,夜宿 西昌 。次日,飞到 成都 ,住中科院成都分院招待所,拜访中科院成都地理所的魏太昌与原综考会老同事李辑光。 13 日,再游 武侯祠 和 杜甫草堂 。 14 日,飞回北京。 4-5 月 ,中科院 西南地区资源开发综考队 考察川东期间,先后游逛了温江、 宜宾、高县、江安、重庆、涪陵、武隆、丰都、垫江、大竹、南充、南部、阆中、苍溪、广元、青川、 剑阁、 崇庆、灌县等县市 ;饱览了 白马山、仙女山、 双桂山、 乌龙山、 龙门山、 乌江、嘉陵江、 金沙江 、 岷江 、 长江、南广河、 白龙江等山河美景; 顺便游览了 宜宾地区 的 “蜀南竹海”、 天然岩洞- 仙寓洞,重庆市的 渣滓洞、白公馆、嘉陵江、红岩革命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碑-解放碑、市人民大礼堂,涪陵地区境内的 名山、鬼国神宫,南充专区的 北湖公园、升钟水库、阆中古城, 广元地区境内的 皇泽寺、千佛崖、明月峡、剑门关、 翠云廊、 梁山寺,绵阳地区的七曲山大庙(亦称文昌宫),成都市的西南珍稀动物养殖场。 4 月19日,乘飞机飞往成都。 23 日,来到 温江县 ,海拔520米。逛街,住宿。 27 日,经内江、自贡,到 宜宾 市政府所在地-翠屏区,海拔350米。逛街,住宿。宜宾乃 名酒五粮液的产地, 位于 金沙江 与 岷江 汇合处,其后江水东流,是为 长江 。 29 日,离宜宾,南行,来到 高县 县城所在地-庆符镇,海拔400米。逛街,住宿。该县位于四川盆地 南缘,长江南岸第一支流- 南广河 河畔;为 著名戏剧作家 阳翰笙和革命烈士李硕勋的故乡。 30 日, 东行,进入 长宁县 境。过龙头后,东北行,至相岭-大田一带,无数 山丘之上, 竹波万里, 逶迤苍莽,宛若浩瀚的绿色海洋。进入 竹海 ,翠竹挺拔伟岸,蔽日遮天;曲径深邃幽远,郁香飘荡;溪流纵横,泉水清澈,微风徐来,枝叶起舞,顿感飘飘欲仙。竹林以楠竹为主,还有慈竹、水竹、紫竹、花竹、绵竹、罗汉竹等。竹干粗直,竹笋茁壮,竹林密集,郁闭度高达1.0,林下只有少量蕨类植物。竹海分布在海拔800-1100米,被誉为“ 蜀南竹海 ”。据悉,不远处, 悬岩绝壁之上,有一天然岩洞- 仙寓洞 , 背靠绝壁,面临深谷,曾有佛道合一的观音殿,老君殿等庙宇 。因时间紧迫,未去。走出竹海,放眼远望,层层山峦,翡翠竹海,云雾缭绕,景象绚丽万千。傍晚,来到位于长江南畔的 江安县 城所在地-江安镇 ,海拔450米 。逛街,住宿。 长江之滨有“ 夕佳山古民居” ,城南钟秀峰下有 红佛寺庙 。 5 月 1 日,经泸州、永川,到达 重庆市 区-渝中区,住曾家岩,海拔350米。 重庆 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 是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一。 刚刚进入五月,就已十分炎热。 重庆 是巴渝和陪都文化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国民政府迁渝,众多文艺界名流贤达,如: 张大千 、胡适、 傅斯年 、林语堂、钱穆、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均来渝工作或定居,并培育出了大批专业人才,如: 丁肇中 、朱光亚、周光召、邹家华、茅于轼、吴敬琏、丁雪松、王家声等。 2 日,再次参观 渣滓洞 、 白公馆 ,观光 解放碑 、 市人民大礼堂 。之后,参观 红岩革命纪念馆 。该馆位于 嘉陵江 畔,建成于1958。此地 与红岩村13号(八路军新四军重庆办事处)、曾家岩50号(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处,即周公馆)、中山四路桂圆(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住所)、化龙新村76号(《新华日报》旧址毗邻)等,均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馆内,陈列有大量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报刊杂志等,展现了中共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的革命活动。 3 日,东行,过 长寿县 城所在地-凤城镇,海拔320米。自此由低丘进入高丘,进而为低山,来到 涪陵市 区所在地-荔枝镇,海拔350米。涪陵 地处 四川盆地 向山地过渡地带,位于长江与 乌江 交汇处。城西,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有一天然小岛,由硬质砂岩组成,长达1600米,宽约15米,其上刻有石鱼和古代枯水资料,被称为白鹤梁石刻。遗憾的是,枯水期已过,不得一见。只好在长江和乌江边,久久停留,凝视滔滔东流江水,怀古颂今。 长江北岸,有 点易园 ,内有摩崖石刻,高 20 米,上刻黄庭坚、陆游、朱熹、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 80 余幅。 4 日,沿 乌江 西岸,东南行,过 白马镇 ,盘旋而上 白马山 ,至公路垭口1450米。之后,下坡,来到位于乌江边的 武隆县 城所在地-巷口镇,海拔350米。该 县属 大娄山 脉,以山地为主,岗峦陡险,沟谷纵横。 5 日,过乌江,北行,来到 仙女山 。该 山属 武陵山 脉,属 山原地貌, 最高峰约2000米。 满山遍野林海茫茫,林间又有草地镶嵌,峰谷林草浑然一体,雄峻秀奇交相辉映。 6 日,北行,过长江,来到 丰都县 城所在地-名山镇,海拔350米。下午,游名山、 鬼国神宫、 阴司街 和双桂山。 名山 位于县城东北隅,临江矗立,号称鬼都。山中 林木苍翠,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庙宇殿堂雕像森罗。 山上有大雄殿、天子殿、灵霄殿、二仙楼、奈河桥、望乡台、报恩殿、鬼门关、黄泉路、阴司街等景点。 鬼国神宫 位于名山与 双桂山 之间,1993年建成开放,是 全国最大的“ 鬼城 文化”宫殿 。主要景点有阴司牌坊、城楼、酒楼、灵界、石阕、神道、财神庙、城隍庙、 麻姑洞 、 鸳鸯亭 等。 采用建筑、雕塑、绘画、音响、电器、灯光等技艺,展现 阴曹地府 的奥秘,气势宏伟、形象逼真、阴森恐怖、撼人心魄。 阴司街 ,长约200米,街两侧建有牌楼、店坊、祭拜场所等,仿明清式,描金绘彩、琉璃瓦屋顶。在此逛街,仿佛来到 阴间世界 。 双桂山 与名山距离不远,遥遥相望,海拔400米,布满森林,主要景点有孔庙、鹿鸣寺、护国寺、苏公祠、良缘亭、恩来亭、贺龙阁等。 7 日,西北行,过650米的 垫江县 城所在地-桂溪镇,至公路垭口,约1000米。再经海拔550米的 大竹县 城所在地-竹阳镇,来到 渠县 县城所在地-渠江镇,海拔约400米。 8 日,西行,到达位于 嘉陵江 畔的 南充市 区-顺庆区,海拔300米。下午,游 北湖公园 。园内绿树成荫,草坪适布;湖中有三岛,岛间有小桥相连,岛上有 观鱼亭 、清风轩、假山、瀑布等景观。是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 园林 。 10 日,北行,沿途为浅丘地貌,中午来到 南部县 城所在地-南隆镇,海拔400米。该县城位于嘉陵江畔,城北为灵云山,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11 日,西行,经大坪,来到县境西缘的 店垭乡 。而后东行,途径 升钟水库 ,库西山峦叠翠,峡谷纵横,库中碧波荡漾,小岛星罗棋布,大坝十分壮观,气势宏伟。继续前进,来到升钟区, 12 日,东行,沿途裸石满坡,多油桐、桑树,来到位于嘉陵江边的 阆中县 城。午餐后,逛 阆中古城 。这座古城 保存完好,古街、古院、古屋遍布,精巧别致 , 文化底蕴深厚。信步 来到 西街,游张飞庙(亦称汉桓侯祠)。其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布局,由山门,敌万楼、牌坊、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等组成,布局严谨,构造别致。祠内有众多历代名人碑刻、匾、联,陈列者许多历史文物。 下午,北行,到达 苍溪县 城所在地-临江镇,海拔400米。该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 嘉陵江 畔,盛产 雪梨和红心猕猴桃。 为吴忠、任荣等多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的 出生地。 13 日,继续北行,沿途海拔起伏于600-1000米,森林较多。傍晚来到 广元市 市中区,海拔600米。广元地 处四川北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 为女皇武则天的诞生地。 14 日,上午游览 皇泽寺 。该寺位于城西 嘉陵江 西岸, 乌龙山 麓,背依悬崖,俯视大江;是 女皇 武则天 的祀庙。该寺气势宏大,殿宇轩昂; 大门北侧有凤阁、 钟楼 ,南侧有写《心经》洞、 武氏家庙 和 鼓楼 。进入大门,为二圣殿,供奉着 唐高宗 和 武则天 铜像。此外,还有则天殿。大佛楼、 小南海 、五佛亭、吕祖阁等建筑。 寺庙周围崖壁上,有大量窟龛、造像、经幢等。 馆藏碑刻亦多, 如:宋墓浮雕石刻、广政碑、“广元府记”碑、“蚕桑十二事图”碑等。寺内的 “广元皇泽寺”石碑与 “ 则天殿” 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均为 院长郭沫若的墨宝 。 15 日,北行数公里,来到位于嘉陵江东岸的 千佛崖 。这个 石窟群与皇泽寺隔河相望, 高达四、五十米的 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丰富多姿,雕工精细,颇为壮观。其中,大佛洞、藏佛洞、大云洞、睡佛洞等最为著名。继续北行约30公里,来到 明月峡 。峡谷中有公路、铁路、水道、纤夫道和古栈道遗迹。 山峰之高,绝壁之陡,瀑布之美,道路之险,令人气荡魂飞。再北行2公里,即到朝天镇,海拔550米。而后,返回广元。今日途经之路,是为诗仙李白 的长诗-《蜀道难》中所描述的蜀道。 蜀道 北起川、陕交界的七盘关,经清风峡、明月峡、千佛崖、剑门关、翠云廊、鹤鸣山,南至梓潼县的石牛堡,道旁尽是峻岭崇山,激流深涧。 16 日,沿 白龙江 西北行,峰高谷深,翻过海拔950米的公路垭口,进入青川县境内, 在海拔550米的水磨沟,见一群淘金者。中午,到达 青川县 城所在地-乔庄镇,海拔800米。 下午,西行,来到海拔900米的 媷溪 乡。该地,坡度大、岩石露头多。据说,再往西,便是 地处岷 山东 北麓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动物有 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和 珙桐 、 连香树 等珍稀植物。遗憾的是,因天色已晚,未能前往。次日, 返回广元。 18 日,离广元,沿 蜀道 西南行,来到 剑门关, 海拔800米 。 剑门关所在地为 龙门山 脉的剑门山,由灰紫色砾岩、泥岩构成,北坡陡峭,几近垂直,南坡较缓,绵延不断,气势磅礴,宛如天然屏障,有“ 天下雄关 ”之称。主峰 五子山 ,高插云天,石壁横亘,风轻云淡,变化多端。 植物种类有: 柏、松、桤、栎、杨、桐、枫、榆、竹、茶等。古柏树龄可达数百至千年,其中有一株,据说是张飞所种。 剑门关两旁峰峦倚天, 沟深谷狭, 峭壁相对,状似剑门, 峥嵘崔嵬,雄险奇幽, 是 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关口立有“剑门关”石碑一座。古道旁,绝壁下,有一巨石耸立,形似竹笋,通体裸岩,仅顶部有灌木生长,不由得惊叹其生命力之顽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 形神兼备的奇石,如:石龙、石虎、石猴、石龟、石鼓、石 盂 、石瓶等,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而后,漫游翠云廊,这是一个 举世无双的古老 绿色长廊 。“ 翠云廊 ”三字为张爱萍所书。道路两旁,全是 苍翠 挺拔、千姿百态的古柏林,数量近万株,树龄逾千年 。散 步其间,如入翠幄,空气清新,心情愉悦。脚踏石板蜀道,眼观古柏风韵,怀古思今,感慨万千。 然后,来到坐落在 大剑山 的 梁山寺 ,海拔1350米。寺周古柏葱茏,远处翠峰高耸,云雾缭绕。庙门两侧有一对联: 上联:古寺耸云端,看仙女桥横、雷神峡吼、金光洞邃、石笋峰奇,风景纵清幽,脱不开贪嗔痴爱终是累 下联:雄关排眼底,想孟阳铭刻、伯约祠堂、铃声夜雨、红树珊瑚,兴亡徒慷慨,说到那功名富贵总成空 上联观赏剑门自然风光,下联遥想品评历史兴衰,并进而联想到四大皆空的佛教教义。 正殿为大雄宝殿,正中横匾为“ 平等最好 ”四个正楷大字。 从该地远摄绝壁悬崖、剑门关口、大剑山峰,十分壮观。 之后,登上 翠云峰 顶,远眺苍茫群山,恍若人间仙境,是一个修炼气功的绝佳之地。 中午,品尝驰名的 剑门豆腐 ,大开眼见,没想到不起眼的豆腐,居然有这么多做法,炒、炸、烧、煎、 溜、 蒸、炖、 氽、 凉拌,样样俱全,大饱眼福。剑门豆腐历史悠久, 始于三国。突出特色是:颜色白,质地嫩,韧性强,味道鲜,食后余味无穷。这与当地黄豆质优、佐以泉水、石磨坚硬,工序严谨等有密切关系。 下午,来到海拔900米的 剑阁县 城所在地-下寺镇。这里名人荟萃,如:唐代宰相魏征、南宋礼部尚书黄裳、明朝兵部尚书赵炳然等。 19 日,西南行,沿途道路两旁,尽是 风姿各异、翠碧连天的老柏树 。至梓潼城北,山势雄奇,峰回路转,见一寺庙依崖而立,是为 七曲山大庙 (亦称文昌宫)。该庙布局有序,建筑辉宏,雕梁画栋,精雕细刻。 不远处,路旁一棵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的巨柏,高二十余米,据说树龄高达2300年,被称为“ 古柏王 ”。下午,达 到成都。 20 日,经海拔530米的 崇庆县 ,到 灌县 ,参观“ 西南珍稀动物养殖场 ”,饲养的主要动物有海狸鼠、艾虎、肉鸡等。 24 日,乘飞机回到北京。 9 月 ,赴上海,参加《 国际光合作用调节和效率学术讨论会》 ,会场设在西郊宾馆。 西郊宾馆 是 上海最大的花园别墅式国宾馆 ,曾接待过英国女皇、日本天皇、德国首相、美国总统等国外政要,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内中央首长亦曾在此下榻。 园内,湖水荡漾,亭台水榭散布,名树古木、奇花异草众多。 会后,在游览城区。 13 日,会议组织游览,到青浦县,游览淀山湖、大观园。 淀山湖 ,旧名薛淀湖,位于青浦区, 为黄浦江之源头,是 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 ,形如葫芦,宽广辽阔,碧波万顷,湖水清澈,荷花满塘。湖畔有三面临水的日月岛,其上林木阴郁,清幽雅致。 大观园 坐落在淀山湖西侧, 是依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描写设计而成的访古江南园林。参观时尚未正式开放,游人较少。全园以人工湖为中心,以池塘、芳溪沟通各个景点。中轴线上,分布有“太虚幻境”牌楼、“巨型浮雕”照壁、“ 曲径通幽”假山、 “ 体仁沐德”厅堂、大荷花池,对岸为园内主建筑大观楼,金碧辉煌,陈设华丽。西侧景点有怡红院、拢翠庵、梨香院、石舫等;东侧布局有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建筑。园内植物,以竹最多,其他树种有水杉、银杏、香樟、桧柏、桂花、紫薇、厚朴、含笑、杜仲、卫矛、罗汉松、黄连木、梅、桃等。 15 日,会议结束。 16 日,第三次逛 外滩 。而后,参观 城隍庙 。该庙 位于上海黄浦区老城厢东北部,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殿宇宏伟,飞檐耸脊,气势庄严。城隍是道教中城池的保护神。据说,庙内有九个殿堂:霍光殿、元辰殿、慈航殿、财神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文昌殿、关圣殿,供奉着三位护城神,即秦裕伯、霍光、陈化成。该庙尚在整修,还未完全开放,草草观之。接着, 游览 豫园 。 此前虽已来过二次,但均未细细观赏。这次,时间充裕,对西园和东园的众多 亭、台、楼、阁、 厅、堂、廊、榭等,逐一观赏 。西园 主要景点有:三穗堂、仰山堂、点春堂、 万花楼、得月楼、 会景楼、 快楼、 九狮轩、 两宜轩、 鱼乐榭、玉玲珑、 大假山等。 园内庭院小景,玉玲珑石,耐人寻味; 用武康石堆成的大假山,重峦叠嶂,洞壑幽谷,情景逼真。园门外 尚有:湖心亭、荷花池、凫佚亭、绿波廊、濠乐舫、鹤闲亭、清芬堂、凝晖阁等景点。 而后,来到 东园 游览。该园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山石水池、亭台楼轩、厅堂俱全; 散布着大量砖雕、石雕、泥塑、木刻。 主要景点有:耸翠亭、延清楼、观涛楼、可以楼、静观大厅( 晴雪堂)、九龙池、别有天等。 豫园之旁,设有豫园商场。这是一个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商业中心,商品种类繁多,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17 日,逛 上海植物园 。该园 位于徐汇区西南部,1980年正式开园。以植物引种驯化、展示、研究及科普教育为主。园中部为水生植物池,池内种植有睡莲、荷花、芡实、水葱等。池周分布有蕨类园、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槭树园、桂花园、草药园、竹园。其间亭台、廊榭、花草交相辉映,多彩多姿。常见植物有:榉树、海桐、泡花树、十大功劳、垂珠花、圆柏等。 18 日, 回到北京。
个人分类: 观光游览|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苹果属校园栽培种类果实
Abies 2018-6-28 22:25
我们大学城校园栽培的苹果属观赏植物不少,早春开花;有时不正常状态也有着急秋季就开花的。常见垂丝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有部分植株花色明显不一样,开花的时候暂定为湖北海棠( M. hupehensis (Pamp.) Rehder );但确定种需要观察果实。每次结果的时候就把这事忘了。现在大多数植株都有果实,果实形状和大小等至少有 3 种。果实最大近见 1 株,目前果实的直径 1.8 cm 左右,花萼宿存,可能是海棠花( M. spectabilis (Aiton) Borkh. ) ? 但我还得明年观察这株树的花色和花的大小等。学生问果实能吃吗?我真不知道。好像每年不到果实成熟就不见了。 垂丝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 海棠花 ( Malus spectabilis (Aiton) Borkh. ) ? 湖北海棠( 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er )
个人分类: 栽培植物|3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百金花(20180626)?
热度 2 Abies 2018-6-26 18:04
百金花( Centaurium pulchellum var. altaicum (Griseb.) Kitag. H.Hara ),龙胆科百金花属。百金花是美丽百金花的一个变种,变种加词“ altaicum ”是“产阿尔泰的”意思。 我 2014 年才注意到这个开红色花的小草。当时有学生突然注意到校园里有一些植株,它们一般高 30-40(-50) cm ,叶片对生,茎呈四棱形,花在茎顶端先开一朵,无花柄(或者花柄极短,不超过 2 mm ),花有 5 个花被片,雄蕊 5 枚花药黄色露出来,雌蕊柱头大致也露出来。分析花序,茎顶端先开一朵花,这朵花基部两侧是对生的叶片,叶腋各生一对称的分枝,分枝顶端也是中央一朵花先发育,两侧再次级分枝;顶端之下的叶片也生出侧枝,顶端开花。这种开花方式可以判断为有限花序(二岐聚伞花序),但如果你把花枝下面当成正常的叶,又不符合聚伞花序的定义,故只能较假二岐聚伞花序( Cymes pseudodichotomous )。 详细观察花的结构,花萼绿色,深裂,裂片狭窄,裂片先端尖锐,花萼上没有其他的可资鉴别的毛被等等;花冠下部 2/3 联合细筒状,雄蕊着生在花冠联合部位的喉部(花冠裂片从喉部开始)稍下的位置,雄蕊 5 枚与花冠裂片互生,花冠裂片似有些旋转装排列,花冠的喉部没有附属物,花冠裂片之间没有褶什么的结构;雄蕊的花丝不算长,花药近于基部着生,但花药有些弯曲;雌蕊子房上位,长柱状,先端生出直立的花柱,花柱最上大约 1/4 处 2 裂,裂片先端膨大,由此判断子房是由 2 个合生心皮组成;胚珠多数,子房 2 室?凭这些特征能检索到龙胆科百金花属。 中国植物志等资料只记载百金花属2种,日本百金花和美丽百金花。美丽百金花的原变种只产新疆,变种百金花北方大部分省区有记录,南方浙江等也有分布,但重庆没有明确的分布记录。植物志记录中国产百金花属植株都比较小,最高也才达25 cm。我们校园的植株一般较高,常在30-40 cm高。直到最近,我都以为我们校园的植株可能是引种其他地方的植物种子或土壤带来的。前几天有个垫江的学生问我,说他们那边有些地方常见,且老乡采集来泡水喝说有啥“神奇”的效果。由此推测重庆其他地方也或许有不经意带来的逸为野生且时间已经较长了,或者本来就有自然分布由于是被认为“大路货色”没有引起专家学者们猎奇重视?最近看到不少以前习以为常的植物,被分类专家们鉴别出是不同的种,给予新的名称发表。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不是百金花而是其他种?甚至可能是境外来的?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434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第十四届全国复杂网络大会通知
bhwangustc 2018-6-25 21:12
第十四届全国复杂网络大会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CCCN2018)定于2018年10月12-15日在重庆召开,12日报到,15日离会。会议由西南大学承办,会议网页已经上网,请关注浏览会议网页各项内容: http://cccn2018.swu.edu.cn/ 中国复杂网络大会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系统控制专委会主办,是中国复杂网络领域最高水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将就复杂网络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欢迎高等院校教师、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踊跃参加。 会议主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 复杂网络建模、结构与功能分析; ● 复杂网络上的动力学:同步、传播、博弈等; ● 网络控制、多个体系统控制与稳定性; ● 生物网络、系统生物学、生物动力系统等; ● 社会、经济、技术网络等网络分析; ● 网络安全基础理论及应用; ● 复杂网络与大数据分析与计算; ● 复杂网络应用:链路预测与推荐算法、交通、路由等; ● 人类动力学; ● 复杂系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其应用等。 会议日期、地点: 报到:2018年10月12日,重庆丽笙世嘉酒店 会议:2018年10月13-14日,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会议重要日期: 2018 年8月17日: 最佳学生论文奖申请截止 2018 年8月17日: 论文全文投稿截止 2018 年8月24日: 报告摘要投稿截止 2018 年8月31日: 优惠缴费截止 2018 年9月15日: 报告录用通知 2018 年9月30日: 最佳学生论文奖答辩通知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论坛|5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山地凤仙花(20180620)
热度 1 Abies 2018-6-20 21:24
山地凤仙花( Impatiens monticola Hook.f.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凤仙花属种类繁多,花的结构大同小异( 27 年前在西安一师辈给我讲蕨类的一个类群也这样说),全靠对描述术语的准确把握。由于花大,开花的时候空间结构微妙,压制成标本失水后很难复原,使用工具书查检索表常常看到哪个种都像。因此这么多年我对这个类群没有感觉,遇到有兴趣的花常问小于大师;有时候问过多遍还是没有记住。山地凤仙花的加词后缀 -cola 构成的复合词常当名词用,相当于名词同位语,不随属名的词性(阳、阴、中)变化词尾。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原白中引证了至少 2 个采集号,它们是合模式( syntypes ),不知是否已经后选模式?当前有些学人很愿意做 typification 的工作;记得前两年印度人也对模式标本采自我国的凤仙花属的一些名称做过后选模式。命名人是大植物学者 Hooker ( William Jackson Hooker )的儿子 Joseph Dalton Hooker ,有点刊物在需要正文引用文献时前者直接写 Hooker ,后者写 J.D.Hooker ,如果不引用文献直接写命名人标准缩写则前者 Hook. ,后者 Hook.f. 。 Flora of China 等文献记录山地凤仙花产重庆(缙云山)和四川(峨眉山、洪雅等)。我在重庆见到开花的山地凤仙花植株都在四面山,一次是 2008 年,一次是 2016 年。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4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吴茱萸(20180617)?
Abies 2018-6-17 21:20
吴茱萸( Tetradium ruticarpum (A.Juss.) T.G.Hartley )?芸香科吴茱萸属。没有相互比较,我区分不开吴茱萸属和黄檗属,前者是聚合蓇葖果,后者是核果状的果实。前几天在重庆四面山雨天碰上一枝开花,植株有气味,我以为很简单,拍几张不是很清晰的图片就离开。现在看着图片就麻烦,隐约可以看出叶腋有露出的腋芽,黄檗属是叶柄下芽,这点上可以勉强确定吴茱萸属。吴茱萸属重庆大约记录有 3 种,最后可能的是吴茱萸;但准确鉴定也得看果实形态等。吴茱萸属以前的志书常用属名 Euodia J.R.Forst. G.Forst. (或用拼写为变体 Evodia ),但这个属名的种只产于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屿。亚洲大陆的所有种类都用 Tetradium Lour. 这个属名。吴茱萸属是单性花雌雄异株,下图的花枝全是雌花。黄檗属的也是单性花。有机会还需要对这些类群的花做仔细观察。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3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同钟花(20180613)
热度 1 Abies 2018-6-13 22:21
同钟花( Homocodon brevipes (Hemsl.) D.Y.Hong ),桔梗科同钟花属。属名是 1980 年洪德元院士发表的,全属就 2 种,同钟花和长梗同钟花。长梗同钟花也是洪院士等在 1980 年发表的,产四川泸定,模式标本采自海螺沟, Flora of China 记录也是仅有海螺沟;我曾在新兴乡去雅加埂的路上采过这个种的标本。同钟花只记录贵州西部、四川西南、云南和不丹有分布,重庆即使在以前属于四川东部。文献记录的同钟花属是 5 基数的花,我看到自然标本馆里的图片也多是 5 基数花,但在重庆四面山我见到两处居群的个体基本上是 4 基数的花;桔梗科花的基数也不是绝对的,我见过花 3 基数的蓝钟花属的种类。同钟花属的茎三棱形,花小等,同钟花与长梗同钟花主要差别是前者近无花柄且花柱长不超过花冠。果实未见。重庆以前没有记录可能是没太注重采集标本,虽比同为桔梗科的袋果草植株大,但并不是十分常见。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3722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大叶海桐(20180612)
热度 2 Abies 2018-6-12 22:00
大叶海桐( Pittosporum daphniphylloides Hayata var. adaphniphylloides (Hu F.T.Wang) W. T. Wang ),海桐花科海桐属。去年先注意到枝叶,在灌木或小乔木上分支方式奇特,革质叶没有啥气味,常生长在崖壁上。后来在四面山望乡台瀑布的石阶旁见到往年的果实,开裂的 2 果瓣几乎朽烂。敏思苦想了很长时间,翻阅了重庆可能有并符合特征的大部分类群,锁定到海桐花科,最后找到这个名称。其原变种(牛耳枫叶海桐)产台湾;大陆只有大叶海桐这个变种,仅见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包括重庆)的局部阔叶林中,常生悬崖。今年看到不少地方都有,前些天见到绿色的果实但够不着。昨天中午开始下雨持续近 24 小时,下午走大路到望乡台瀑布上面的石阶,正好看到有容易够着的果实。果枝上果实很多,比栽培海桐或野生的几个种的果实都小,近圆锥状排列。仍然没有观察到花,文献上说花序为复伞房花序。望乡台瀑布左岸陡坡上保留的常绿阔叶树种,仍然有部分种类长期没有看到花果,每次路过总望而兴叹。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3904 次阅读|4 个评论
重庆江津四面山生物学野外实习(20180606)
热度 5 Abies 2018-6-6 21:36
在一个地方呆3天以上,大部分常见种类在路边能看到,只是特征是否足够明显且便于观察。要适当抬头看高处看远方,特别是路边的大树,林内的种类组成等。树上缠绕的藤蔓往往不止一种,要依据枝叶的形态或者花果区分。今天路途中看到一个叶对生的藤蔓,在5 m以上的树杆上开花。叶对生,没有托叶,花序的部分边花有一枚花萼扩展花瓣状。我知道茜草科有些属是这样,但没有托叶又不似茜草科。以前的虎耳草科现在八仙花科比较符合具有藤蔓的种类,但以前见过的八仙花属(绣球属)种类都不是这样。一时想不起是什么,我只能把这些分析告诉学生,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判断,而非仅仅看到一个植物就告诉他们一个名称。当然下午我很快查到这样的藤蔓最大可能是钻地风属( Schizophragma Siebold Zucc.)的种类。 早上出去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学,走大约5 km的距离到太子洞。到太子洞附近已经是11:40,只好先让学生原路返回驻地吃午饭。太子洞也传言是前前朝下台大老板朱允炆躲避追捕的地方,是一个红色砂岩形成的山洞,但我很多次到那里也只看倒左右两个不太壮观的飞瀑。从瀑布底部外面的小路走到瀑布上面的小河边,那段生境特别好植物种类非常丰富,那才是野外实习最好场所,而道路不好。我让一个年轻教师带我走他们去年带学生走过的非常危险的一段路,顺便观察沿途的植物。上坡的半途中岩壁下的一种我前年看到迄今没有鉴定出来的报春花今年没见了。瀑布上游不远的河沟上建了个几米高的拦水坝,可能是下面村民取水用的;他们蓄水之前没有清林,淹没在水里的河岸植物大都枯死。从水坝过去,沿岩壁边的小路走一段就能望到太子洞,仍然看不真切,想象不出来朱老板当年是怎么躲进去的(假如真有其事)。从那里附近下100 m左右几乎垂直的陡坡羊肠小道,从陡峭的石壁上攀附树根藤蔓,遇到雨天路滑人多难免会出事故。我终于理解了去年据说走哭了不少学生。 我们上坡的途中,碰到当地的养蜂人,他们把装蜂巢的木箱放在那些陡崖的岩缝里,不时的上山观察。据说他们一家人卖蜂蜜的年收入22万左右。他让我们买他的蜂蜜,我们说可以问问其他同事是否需要再回来买,我们说自己血糖高不能吃糖。他说他的蜂蜜能治糖尿病,这一点上我们都只能呵呵。 下到大路上已经过13:00,知道14:00才回到住处吃午饭。据同事说今天我们的步数超过2万。雨后天气很好,让学生回去不用教学才有机会拍照,但那时拍照的效果很差。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14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重庆江津四面山生物学野外实习(20180605)
Abies 2018-6-5 22:47
从住处往习水边界,可以走大洪湖右岸的步道。大洪湖是笋溪河筑坝而成,习水省界附近是它的库尾,也是乘船的码头。不到不足1.5 m宽,有些路段坡道起伏较大,不时有摩托车穿梭,尾气很难闻,且得留心安全。带学生沿途观察植物,路边崖壁等种类较多,但开花的种类不多。从早上8:10出发,回到住处刚好赶上约定的13:00午饭。据学生计步说,才15000多步。目前我们野外教学每个老师带学生20人以内,今年配备了传声系统,学生生佩戴耳机,可以不用大声吼就能用语音控制走在最后的学生,沿途可以说得更多,总有部分学生依据提示进行观察。晚上学生发在他们群里总结的名单,我数数才50余个名字,还有少数错别字。后来我仔细看,他们拉下了我告诉他们的数十种蕨类植物。 晚饭前我与年轻的同事在附近山上找到一条较少有人走的山路,据说可以通到很远的珍珠滩附近,需要大约2小时的时间。改天找时间再去走完全程做风险做些风险评估,才能带着学生走那样的不用吸入尾气的线路。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江津四面山生物学野外实习(20180604)
Abies 2018-6-4 22:02
昨晚一直下雨,早上雨没有要停迹象。学生购买的景区观光车可以使用 48 小时,安排他们乘车对四面山主要景点及沿途植物做大致观察。从住处到水口寺大约 12 km ,中途还有土地岩和珍珠滩等停车点。水口寺瀑布今天水很大,飞瀑很壮观。中华双扇蕨除大窝铺核心区外,景区内只有水口寺旁边有;今年发出的新叶特别多,植株大有蔓延之势。去往水口寺瀑布底部下山步道边上植物种类丰富,雨天安全第一且受乘车时间限制只好象征性地观察了少数种类。 土地岩瀑布栈道外能看到一些瘿椒树(银鹊树),但由于天气原因或栈道维修封闭,连瀑布全景也没看上。瀑布上游小河对岸有正在开花的四照花和川滇木莲等。 望乡台瀑布是景区内落差最大的瀑布,冠名“华夏第一高瀑” ( 景区内没有给出落差的准确数字 ) 。瀑布下面经常漂水的地方,生在着一种常绿灌木正开小白花,以前没有注意过。肉眼看它的花冠基部是连合的,簇生的伞状聚伞花序同时具备功能性雄花和功能性雌花。晚饭后放大镜观察,花冠还是由分离的花瓣组成,应该是冬青属的,最可能是河滩冬青( Ilex metabaptista Loes. )。望乡台的猴子不知道是原产还是引来的,它们就在步道周边活动,相对比较温顺,甚至陪我们走一段距离,不知是否它们习性使然?下午 17 : 00 乘观光车回到住处,雨就停了。但愿明天开始能有几个好天气。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江津四面山生物学野外实习(20180603)
Abies 2018-6-3 22:20
江津到贵州习水的高速要本月底才开通,这次去四面山还是要走 70 多公里的普通公路。四面山镇道路和城区管网改造,路面翻挖,从马家坪到头道河四面山景区大门约 10 公里路段道路封闭。绕道走双凤场,那里有个会龙庄,据说是前前朝的大老板朱允炆被赶下台后一直潜居处。过双凤场可以在分叉路口左行再多绕道 10 多公里走四屏镇(老四面山)走景区南门,右行走头道河四面山场镇和景区大门。我们选择了右行,进四面山管委会后街道路面挖得一塌糊涂, 3 km 左右的路走了大约 1 小时才到景区大门。 四面山进山门票 110 元,学生实习据说可以买团体门票(能打多少折扣我这三年来一直没关注),老师全部买全票。今年购票需要身份证,没带身份证报号码也行。我给购票的老师身份证号码,票上印的号码除 xxx 掉的,前后是正确的,但把我的名写错。由此我推测身份证号码和名字在他们的购票系统是人工输入的。当前但凡好点的去处不收门票的少,野外实习教学的成本越来越高。 到住处大约中午 13 : 00 ,午饭后已过 14 : 00 。学生旅途劳顿,据说乘坐大巴车来的学生在不少在车上吐得一塌糊涂。下午天色不好,我们安排学生领取实习使用的必要器具等,在周边自由活动。动物实习组的需要观察鸟类等习性,捕捉昆虫等,他们的行动要安排得适合动物行为。 下午我们到周边熟悉情况,又整一年没来了。住处附近去年前年到处开挖的河道工程完工,小道上植物种类依旧,往年没有看到开花的种类,现在大多仍然看不到花无法确定,其中特别是悬钩子属等。除植物以外,我还注意到一种蛙声,很像去年暑假在峨眉山七里坪附近夜晚听到的弹琴蛙的清脆高雅,但白天弹奏的持续时间很短。没有走多久就下雨了只好返回住处。这几天不太清楚天气如何,但见雨越下天色越亮堂。我问宾馆的当地工人这种雨能下多久,他们说山上的雨没个准。我不能确定是真没准还是没有留心观察?雨天搞野外实习很不爽;晴天大太阳也不是人人喜欢。这些年来的学生越来越难将就,阴天大概又拍不出很文艺的图片。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3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破解交通拥堵的哲学思考
热度 1 pzh1945 2017-7-2 15:46
交通拥堵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反映,交通拥堵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成了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舆论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依然无法真正的遏制住城市交通的拥堵,城市交通的拥堵跟道路的多少有关系、跟政府对车辆的管理有关,也跟人们对拥堵问题的认识有关,跟怎样采取哲学方法有关。 一、 交通拥堵的含义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会出现对道路的规划、道路的设计,也会出现对道路的修建,因而,就会在同一地点出现定期不定期的车速缓慢或者车辆停留等候时间过长的排队现象,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交通拥堵。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通拥堵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拥堵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说起交通拥堵原因,可以列出许多条: 各种因驾驶人员行为不当,车辆故障,行人违章、车辆故障等也能引起车辆的堵塞,而一些天灾也会引起车辆拥堵,比如飓风、暴雨等,行人违章,交警指挥不当,自行车太多等等。 由于,认识的层面不同、原因分析各异治理拥堵的方案方法不同,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交通拥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原因,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二、 交通拥堵的原因 马克思的方法论上讲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根有据的,都有着内因,也有着外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以及道路模式的缺陷,在城市交通中,我们都能看到两条道路都是十字交叉的,共有16个方向的车辆和12个方向的行人,可以说是28个方向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反复的交叉就形成了44个交叉点。 当前三层苜蓿叶立交桥,人与车、车与车共产生了44个交叉点,桥上车与车24个交叉点已经解决,桥下人与车20个交叉点有待解决。 出现人、车间的隔性的停留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成了拥堵的基础性条件。 在北京的立交桥上面每小时通过车辆大概有10000万辆车,10000辆汽车没有拥堵,井然有序的行使,而在平面的十字路口中,每小时通过5000辆车就会出现严重的堵塞,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从当前来看,不管是超级大都市北京、上海和广州,还是一般的省会城市济南、石家庄和开封,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始终不高,道路资源利用率不高就是道路模式的缺陷。 三、交通拥堵的主要矛盾 交通拥堵的主要矛盾在于十字路口。 我们在城市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正常的车辆行驶中,在十字路口有一半的车辆在通行,而另外一半则就会滞留,这样就会造成25%的车道产生了空置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十字路口的四条道路中,总会有一条道路是空置的。而在交道口的斑马线处,行人在马路上横穿的时候,就有一半的车辆滞留在占道,而另外一半的道理被空置,这样在两条道路中,有一条道路住在空置的状态中。 道路的设计模式缺陷,使十字路口成为交通拥堵的主要矛盾所在。 交通拥堵有着很多原因,其中车辆的快速增长,人们热衷于汽车出行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外在因素,因而,我们要重视车辆快速增长的势头,引导人们在交通出行中的多元化选择,很多人认为红绿灯在指挥交通,在缓解交通压力上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红绿灯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但只是在车辆不多的情况下才能看到,但是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红绿灯指挥交通,并没有提升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速度和能力,只是在对车辆与行人起到维持良好的顺序和秩序中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红绿灯的设置是城市道路初级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快速发展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城市交通也逐步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而红绿灯的设置却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比如 北京东四十二条道路口有多达58个﹙东西向16×2+南北向13×2﹚红绿黄灯指挥交通。对车辆与行人只起到了维持良好的顺序和秩序的作用,但并没有提升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速度和能力。 交通十字路口的范围和空间伸缩越来越大,人与车辆的停留时间越来越长,因而改善红绿灯的设置,也可以说是外因,与其从红绿灯的改善入手,不如取消红绿灯。要真正的解决交通拥堵还是要从内因入手。 解决拥堵,重点解决什字路口。 四、交通拥堵的本质 不认识交通拥堵的本质,就无法精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什么通常采用了多种措施,如: 地 铁,轨 道交通;智能交通,并没有解决交通拥堵?因为,这些措施远离交通拥堵的本质。上述 各项并未涉及拥堵 的本质,当然不能有效的解决交通拥堵。从哲学层面上考虑,交通拥堵的本质 是:人与车、车与车交叉引 起停留造成交通拥堵。交叉和停留,人与车、车与车的交叉是交通道 路最为常见的,而这些交叉就会引起 停留,这样势必就会造成拥堵。 交通拥堵有三个元素,主要是交叉、停留和时间,而交通拥堵有两个主要概念,也就是时间和 ,可以 说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一个空间中,造成车辆不能正常行驶的问题就是交通拥堵,车辆 在行驶的过程 中,经常会遇到红灯,遇到红灯,一次停车就是正常的,两次停车就是拥堵,因而 从这一点也可以判定, 红灯不但是指挥车辆的指示牌,也是车辆拥堵的重要标志。 人与车、车与车的交叉引起交通拥堵,反之没有交叉就没有拥堵,车动则是交通的正常行驶,而车停就是交通的拥堵。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会议提出“要寻找新的街道系统以适应汽车交通”,这个思想提出以后,世界各国人民在8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和技术, 减少交叉点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基本方法。解决交通拥堵,就是减少交叉点‚ 交叉点越少,道路越畅通。无交叉通行,为交通理论与实践追求的最高境界。 地道、天桥、立交,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基本方式 一座天桥或地道,可减少人与车4个交叉点,一道高架桥减少车与车2个交叉点。 因而,我们看到了在城市中各种地道、天桥、立交,这些不仅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试图将车的交叉点见到最少的程度,立交桥是很多城市比较常见的交通出行样式,实事求是的讲,立交桥的确降低了人、车的交叉点,但是它将的程度也是有限的,立交桥由四层五层降到三层,就无法再降,因为要减少一个交叉点慢就需要一道高架桥从空中环绕过去。 现在模式立交桥降低交叉点的功能发挥到了极限。消灭“交叉点”,是破解交通拥堵难题的最后难点。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存在的既定事实,也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既然,是人与车、车与车交叉停留造成的拥堵,解决的未来事实也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当然,没有交叉就没有拥堵,停车就会拥堵,行车则是正常运行,总之,消灭交叉点,交通拥堵就会自然的破解,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本质问题。 五、 治堵的核心措施 1 、 实行无拥堵的交通模式 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事物的矛盾就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交通拥堵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要立足交通拥堵的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法和途径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解决交通拥堵,核心是减少交叉点。交叉点越少,道路越畅通。无交叉通行,应为交通理论与实践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实现人、车无交叉通行,就实现了交通无拥堵。 无拥堵的交通模式理论是人们在客观实践中得到的科学理论,可以应用于实践中,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大规模的推广也是势在必行。 单层28方向无交叉立交桥设计,实现了人、车无交叉通行。 单层28方向无交叉立交桥,由4个 转 弯 道, 4个自然右转弯道,4个斑马线桥组成。两条行人直行通道(包括非机动车道),设在双向 直行车道的 中间,也就是隔离墙处,行人从斑马线桥上、下出入,直线穿越十字路口,这样就避 免了人与车的停留和 交叉。这种种设计给道路上的行人提供了诸多便利,不但保障了他们出行的 安全,而且大大的节省了出行 的时间,也真正的实现了人与车、人与路、车与路和谐。 单层28 方向立交桥设计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 样性的,每个城市要根据城市规划和现状选择一个适应自 己的方式, 单层28方向无交叉立交桥有多个方 案可供大小不同路口选择。在一些大城市中,大 型十字路口比较多,为了适用于大型十字路口,要设立苜 蓿叶,满足苜蓿叶立交桥用地需要的路 段。在一些小型的十字路口上,不设苜蓿叶,用掉头、右转,实现 左转。通过单层28方向立交桥 的设计扩大了交叉口内行人地面活动的空间和面积 , 交叉口内60% 地面 可供利用,同时也要 进一步的加强城市的规划,也就是设置一些草坪、花坛等行人步行空间,这样就可以 将现有车道 回归为原本意义上的步行街道,增加人行街道的空间和面积。 总之,单层28方向无交叉立交 桥的升级,真正的实现了人、车无交叉和不停留,达到了无拥堵的目的,而且建设用地也进一步 减少,工 程造价也不高,是当前治理交通拥堵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要在全国各个城市进行推广。 2、 交通地面层——交通道路的一个未开发的新领域 现有道路模式,重视地上立体交通(地上空间)和地下汽车通道(地下空间)的发展,唯独长期 回避 了“地面层”人和车辆反复交叉的难题。交通道路可分三个层面︰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和地 面层这三个 交 通层面和领域。开发交通地面层,改平面交通,为立体桥交通,为建设城市交通三 层立体布局,增加了一 个新的等待开发的空白领域。 利用交通地面层,建设正(+)、负 (-)方向立体交通。 运用敞开式半 地下车行通道,采用半地上和半地下结构形式的正、负方 向单层拱桥,实现了人与车、车与车无交叉通行。 利用交通地面层,建设正(+)、负(-)方向立体交通。运用半地下和半空间结构形式,化解 了城市交 通红绿灯、交叉点等诸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冲突点。将若干个单层28方向立交桥(什 字路口),与半地 下 通道相连接,可建成一条全程路段无红灯、无交叉、立体、快速的城市高速 公路,而他的基础就是开发 交通地面层。 3、实现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模式的全新的转变 当前党和国家一直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文本”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而在道路模式中我国依 然奉行的 是“以车为本” 的设计模式,没有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向,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汽车的发展繁荣的确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理念和出行方式,汽车的出现也形成了一种固化的理念,这 就是“以车为本”的理 念,“以车为本”的理念就是人给车让道,车是道路的真正主人,人是道路 的客人,人给车让道造成的是车 平行而人在爬坡、为了不影响车的通行,人上了天桥,人下了 ,即 使这样也没有改变交通拥堵的现状, 而且使得交通拥堵愈演愈烈。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人和 车都是道路的主人,而人更是占主要位置。车 给人让道,人是平行的,人不上天桥也不下地道。总 之,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 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也要用内 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我们要树立新的交通 发展观,建立无拥堵的交通模式, 开发新的交通道路新领域,设计单层28方向立交桥,扩大交叉口内行人 地 面活动的空间和面积, 实 现了人、车无交叉,不停留,无拥堵。工程造价降低 50%。建设用地减少50%。 要真正的实 现“以人为本”——车下行,人平行,人,不上天桥,不下地道。这样将不再发生因人、车交叉 抢 道而造成的伤亡事故。要真正的还路于民,可将现有车道回归为步行商业街道。车道下沉,车道与 街道分 离,使被车道占用的街道回归原本意义上(汽车未出现前)的步行街、商业街,增加行人的 商业的空间和面 积。对下沉式半地下通道,可实行90%覆盖或半覆盖,可解决地处严寒地区长期冰 封路面和高温区域路面爆 晒等难题。 理念来自于实践,理念也指导着实践,解决交通拥堵不是一蹴 而就的,不是用一种方法就能真正 解决的,要不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用前进中的眼光解决前 进中的问题,用发展中的思路解决发展中问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完美的立交桥,1条主干道,15条匝道,满足了16个方向行驶车辆一个方向一条道路的要求,实现 了两层苜 蓿叶型立交桥已经达到了的:无交叉,不停留.无拥堵的最高境界! !!
个人分类: 专利|2009 次阅读|2 个评论
结合上海的“拆违”分析重庆的“地票”制度
自我源于思考 2017-6-28 11:45
结合上海的 “拆违”分析重庆的“地票”制度 重庆市金融办公室的数据显示, 2016全年,重庆市新发布地票交易公告14批次2.5万亩,结转2015年未成交指标0.51万亩,成交地票2.66万亩、50.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28.8 %;全部完成贫困区县提请的1.67万亩交易指标。(因拨付金额有一年左右延期,未列入) 而重庆市 2016年的商、住类土地成交面积为1009万平方米(1.5万亩),同比去年减少9.4%。可建筑体量约2231万平方米。土地成交金额705亿元。 可以看出,重庆市地票制度对于重庆市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支撑性的保障作用。 关于重庆地票交易情况,20 17年已经成交5批。情况如下: 第一批, 1335.7亩,均价为19万元/亩。 第二批, 2403.7亩,均价为18.89万元/亩。 第三批, 527.8亩,均价为19万元/亩。 第四批, 3072.3亩,均价为18.6万元/亩。 第五批, 1495.8亩,均价为18.6万元/亩。 (数据来源:重庆市土地交易所) 从上述数据看到,在半年时间内,重庆市政府通过地票获得了 8300亩左右的建筑用地指标。并且,每亩价格在近几年达到稳定。 而重庆市人口总量 3048万左右,60%的城镇化率,土地储备必须跟上,在房地产和工商业用地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保证了社会经济高投入、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地票制度保证了的建设用地供应。这个制度也引起了全国瞩目。 那么这样一个制度,为什么在其他地方无法推广?这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地票制度的前提条件 地票制度必须是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远距离、大范围置换,就近城镇化并不适用,也无任何意义。 地票,是指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变成符合栽种农作物要求的耕地,经由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发给等量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这个凭证就称为 “地票”。 远郊农村的闲置建设用地,受区位所限,开发建设机会相对较少,土地价格很低,一旦通过地票交易,就可以突破级差地租的限制,提升其价值。 而城市近郊农村土地潜在价值本身就比较高,通过征地动迁,农民即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没有必要搞地票交易。 而重庆地票主要来源于相对偏远的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也证明了这一点。大部分地票标的位置,与重庆市政府办公大楼直线距离 100公里以上,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重庆至今还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贫困县的面积加起来比北京+上海+天津的面积还大。而地票制度的实施,可以给每户农民带来10万元的收益,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研究重庆地票制度,需要关注这些贫困县农民的收入情况,否则就会纸上谈兵。 成都人口不过 1600万左右,面积仅为重庆市的17.4%,但GDP与重庆相比却达到7:10左右。所以不具有重庆的城乡土地差价空间,地票制度的实施难度就成倍增长。 上海更不用说了,基本实现了城市一体化,最偏远的乡村,宅基地拆迁补偿也高得令人咋舌。所以,黄奇帆才建议上海实行跨省市的地票制度,如与黑龙江合作。 二、地票制度实施要求 地票制度实施要求,主要是价格的稳定性,而价格的稳定取决于市场供给与需求。所以要保证农村宅基地退换、复垦,保证地票可供给规模。 而成都等许多地方,在地票交易时,没有做好这一点。他们只是实验性地推出几十亩地票尝试,并且没有向市场公布年度计划。在需求方的激烈竞争下,迅速失控,引起市场动荡,导致地票拍卖被迫终止。 能否稳定地,定期推出地票幅地,是地票制度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许多人一直认为,随着重庆的发展,重庆地票拍卖价格将迅速上升至 20万每亩,30万每片亩,并在价格飙升中失去执行力。 但从 17年数据来看,重庆市政府的地票制度实施是非常稳健的,并在市场供给、需求调控方面,显得游刃有余。 从这一点看,重庆市政府的前瞻性和执行力是优秀的。 三、地票制度的客观条件 从现实需求来看,《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2020年前,重庆将完成近2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任务,每年约有3万亩,恰好与地票需求衔接。这是重庆地票制度的客观条件。 另外,有学者提出,重庆地票供大于求,重庆市政府储备了大量土地,增加了财政负担。这种说法,应当结合房地产市场和工业经济水平发展情况综合分析。从财政上来说,重庆市政府在地票上,并没有多大负担,一方面,资金压力转嫁给了开发商(市场),另一方面,重庆在资金拨付上有较长的延期,也缓解发资金压力。 再加上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高,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发展解决了问题。 四、关于上海的拆违 大家都认为每个城市都有土地的需求,城市对土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并非如此。上海、北京等地,已经提出控制人口、控制建设用地,减量增效,治疗大城市病。特别上海,更是通过大规模拆违,进行生态补偿和更换部分用地指标。 16年上海全市拆除的违法建筑总量达5141.58万平方米,是2015年总数的3倍。17年上海已拆除违法建筑3643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确保5000万平方米拆违量的72.9%。 上海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前两轮综合治理,上海郊区已腾出土地约 46平方公里,第三轮还可腾地约34平方公里。在总计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属于“104”“195”区域可用于开发建设的有27平方公里,计相当于增加3.75万亩建设用地。 同时,由于生态补偿带来的环保效应,国务院对上海奖励建设用地若干,作为计划外指标。 在城市建设用地受到控制,并且有控制人口总量的压力之下,上海通过拆违来减量增效,一方面补偿环保,另一方面增加建设用地,走出了一条新路。 五、城市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 现代的政府管理,很大部分是城市管理。而不仅仅是以往的一切看 GDP。所以重庆地票近十年来,生命力强劲,制度实施保障了稳定性。政府通过优秀的执行力保障了地票市场的活跃与稳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撑。 重庆的地票是复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而上海的拆违是环保,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二者居然有异曲同工的作用。这说明,城市管理,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生搬硬套。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5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