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效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诊所故事(3):注重心理效应
热度 1 fqng1008 2017-10-27 14:07
如何取得疗效?诊所开业之前,先生跟我面授机宜:注重心理效应,追求生理效应。其实,这也是我们多年临床的共同体会。 我们熟知,药物有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之别。比如被列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药物第7名的安定(前8种依次为盘尼西林、胰岛素、口服避孕药、天花疫苗、吗啡、阿司匹林、安定、伟哥),我们常常服用不到5分钟就能入眠,实际上药物还在吸收过程中,心理暗示却提前发挥作用。 事实上,药物疗效存在两种不同的作用方式,即心理效应与生理效应。我们有些老中医,不同的人开不同的方子可能都有效果,往往与他们的名气相关;而同样的方子,名老中医与年轻医生开出来的疗效不一样,也是心理效应在起作用。先生告诉我的这个秘诀是:最大可能地挖掘患者对治疗的心理效应,而药物的生理效应也是需要心理效应协助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没想到,2017年10月6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发文(见参考文献1、2),把“信则灵”的玄学搬到了科学的殿堂。这项研究深入探究了“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他们发现,当被告知假药价格昂贵时,人们更可能报道它的令人痛苦的副作用。而且,这并不是人们“编造”的东西,而是通过大脑成像,可以追踪到大脑和脊髓中的特定活动模式。这篇顶尖杂志发表的文章表明,个人心理对治疗响应十分重要。 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接受治疗后人们因期待有好处而感觉变好一些,实际上是“信则灵”的典型表现;所谓“反安慰剂效应”,指的是患者对治疗副作用的担忧让他们感受到各方面的不舒服,甚至让有明确生理效应的药物难以获得正常的疗效。这一点,我们在临床上常常见到。比如慢乙肝的治疗过程中,因为怀疑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最后放弃“长期治疗、长期获益”的规范性治疗,而去寻找“根治”或者“无副作用”的尝试。的确,如果我们不相信、不接受或不希望接受某种治疗,我们的身体或者能够把治疗效果给屏蔽,并无缘无故地表现或感受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毒副效应”。因为,“反安慰剂效应”的拉丁文“nocebo”原义为“我将伤害”。 我们这些老医生或者老中医,一眼就可以看出就诊患者的态度是虔诚还是挑剔,这是涉及疗效的关键问题。老中医为什么“吃香”?因为他们在长期与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懂得:怎样在医患交往的心理博弈中占据优势?怎样构建患者的诊疗信心?怎样让特别挑剔的患者“另请高明”?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为什么那么引人注目?因为“有时治愈,常常减轻,总是安慰”是一种坦诚相见:临床医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够安慰和帮助所有病人。因此,医学的模式不仅仅取决于生物医学的进步,也必然与社会心理因素密不可分。 的确,在现代临床医学的成长过程中,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常常特别强调排除药物的心理效应。安慰剂的设置,双盲对照的设置,都是有意识地消除药物的心理效应。因为它追求的是药物的生理效应,而对患者影响很大的心理效应,恰恰是最需要排除的“偏倚”。但对临床医生而言,如何最充分发挥好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即心理效应),减少反安慰剂效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技能。 因此在临床上,安慰和安慰剂不应该是被动和无奈的选择,有时候是医学的重要手段,完全可以主动采用。 参考文献 1. A.Tinnermann ,S.Geuter,C. Sprenger 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brainand spinalcord mediate value effects in nocebo hyperalgesia. Science,06 Oct 2017,358(6359):105-108,doi:10.1126/science.aan1221 2. LuanaColloca. Noceboeffects can make you feel pain. Science ,06 Oct 2017,358(6359):44,doi:10.1126/science.aap8488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27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华文字的谐音,忌讳和心理作用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1-7-4 10:26
p { margin-bottom: 0.08in; } 中华文字的谐音,忌讳和心理作用 蒋继平 2011 年 7 月 3 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广流长, 复杂多变, 趣味无穷。 中华文字的深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 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 其表达的的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 2 。 不同的字可能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读音; 3 。 同一个字可能具有不同的读音。 4 。 中国文字具有象形的特征。 虽然我不是研究文学的科学家, 但是我对中华文化有着剪不断, 理还乱的情愫。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影响, 所以, 我对中华文化有着特殊的爱好。 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影响的是中华文化的谐音, 和由此造成的忌讳, 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由于人生来就具有追求生的欲望, 所以, 人们通常很怕死, 因而, 在日常生活中很忌讳死这个字。 中华文字中与死这个字有谐音的有不少, 比如:四,寺和斯等等。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人们在许多场合尽量避免用四这个数字。 除了谐音外, 中华文化中一些词组也与死有相同的意思。 比如:九泉和安息等等。 2007 年, 在北京某酒店, 当时任亚洲种子联合会主席, 中国国家种子集团蔬菜部总经理, 中国种业联合会秘书长的张孟玉先生在席间问起我对中国之行的感觉。 我对他说, 中国的变化很大, 尤其是北京, 使我感到非常惊喜。 可是, 我要去酒泉, 心里有一种不乐观(不祥)的感觉。他马上要我说的具体些。 我说, 酒泉听起来好像“九泉”, 去九泉就意味着去死。 我继而对他说:“我前几次去酒泉后, 每次都会生一场大病, 1996 年那次几乎死掉, 您也是知道的。” 他听了后, 哈哈大笑, 并且马上大声说:“我比您更有体会, 因为我不但经常要去酒泉, 还要去安西, 所以, 听起来好像去九泉安息 !” 听了他的话, 一桌子的人笑得前仰后倒。 是的, 这些谐音有时确实会给人造成一种负面的心理效应。 比如说,我有时会利用出差到中国的机会顺便去老家看看亲戚朋友。 我的亲戚朋友总会关心地问我将去那里, 或者从什么地方来的,当我说将去酒泉或者说是从酒泉回来的, 他们都表示出很惊讶的神情, 尤其是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甘肃有个酒泉市的人, 更是如此。 不过这些谐音对外国人没有多少影响。 因而,来酒泉的外国人仍然很多, 而且他们也没有任何负面的心理效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24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