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茜草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产植物新分类群快报之“台山耳草”
Abies 2018-9-1 10:21
学名: Hedyotis taishanensis G.T.Wang R.J.Wang in Wang et al. (2018: 39). 科属:茜草科耳草属。 模式信息: Guangdong: Taishan City, Mt. Beifengshan, roadside slopes, 112°55’6”E, 22°14’7”N, elev. ca. 450 m, 9 April 2018, Gang-Tao Wang et al. 664 , long-styled flower (holotype IBSC; isotype IBSC). 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台山市“北峰山?”山坡路边(属于未受重视的“大路货”?),主模式和同号模式均存华南植物园。 种加词:源于台山的拼音;如果不看广东省,会不会想到“泰山”? 命名人: GANG-TAO WANG (华南植物园的学生?第二单位留国科大)和王瑞江(华南植物园)。 参考文献: Wang, G.-T., Zhang, Y., Liang, D., Chen, Y.-Q. Wang, R.-J. (2018) Hedyotis taishanensis (Rubi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Guangdong,China. Phytotaxa 38–44.
个人分类: 新分类群|2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伞房花耳草和纤花耳草
Abies 2018-7-9 21:09
耳草属( Hedyotis L. )是茜草科草本,花常 4 基数,我见过的花均为白色。重庆大学城附近耳草属种类不多,且为小草本,一般不太注意。周末往学校后面的缙云山走,在大学城树人小学外面的草坪上看到开白话的小草本,花常 3 枚呈聚伞花序生于叶腋。后来在山脚下路边林缘又见到另外一种,花无柄生于叶腋;常见 3 枚花聚生在一起。只拍了照片,没有抓两把草回来观察。翻翻资料,前者大致是伞房花耳草( H. corymbosa (L.) Lam. ),后者为纤花耳草( H. tenelliflora Blume )。数字化标本能查到四川和重庆采集的耳草属标本不多,鉴定的更少。纤花耳草和白花蛇舌草还有些相似,需要标本观察细微的结构特征。 伞房花耳草( Hedyotis corymbosa (L.) Lam.) 纤花耳草 ( Hedyotis tenelliflora Blume )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8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展枝玉叶金花(20180605)
Abies 2018-6-5 21:10
展枝玉叶金花( Mussaenda divaricata Hutch. ),茜草科玉叶金花属。玉叶金花属早重庆有大约4种,但我常忘记采集标本回来观察。每次我都以为只有一个种或很简单,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植株的毛被状况图片看不清楚,植物志等资料的 Illustration 把展枝玉叶金花的花冠筒等都画得很毛的样子。这个属的花奇怪的地方是有少部分花的花萼的一个裂片巨大地花瓣状(我常脱口告诉别人那是“苞片”或“总苞片”,其实很打脸,下午还这样告诉了我老婆,幸好她说她基本上不看我写的与植物相关的内容),因常见种这样的异型萼裂片是白色的,花冠又常常是黄色,“玉叶金花”因而得名。其实这个属也有增大的萼裂片是红色的,花冠也可以是白色或其他颜色的。重庆主城附近常见的还是这个种,从北碚缙云山到大学城附近,再往南的白塔坪公园等都能碰到。香果树也有类似的花的结构,但那是高大的乔木。玉叶金花属的花冠之内据说还可以观察到花柱不等长,以后真有必要采标本看看。 我这里以前本科毕业的学生说,她的硕士导师(我还熟悉)就是专门研究玉叶金花属的,她硕士期间也是研究这个属下的两个种,黐花( M. esquirolii H.Lév.= M. shikokiana Makino )和粗毛玉叶金花( M. hirsutula Miq. )。她说黐花是等柱花。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3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矢藤也香?
saraca 2010-5-12 08:41
从大学时开始认识植物,就听说过鸡屎藤,但对于植株没有很具体的形象记忆。直到5年后某个初夏的下午到易门采集植物标本,忽然看到了一朵朵紫色杯状的小花密密匝匝地长弯曲缠绕的藤子上,暗自揣摩的花朵特征和叶间托叶将其定位为:茜草科植物。但哪个种呢?摘一朵小花,认真端详的同时,一股淡淡的味道扑鼻而来。疑惑之中,采集了叶片,使劲揉了再闻,差点没有呕吐出来:好臭的鸡屎味啊! 呵呵,同伴在旁看到乐得哈哈笑! 大笑之间,我们俩异口同声地说:鸡屎藤! 通过味道和叶间托叶的特征,就很快鉴定了这个植物,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自己鉴定出来的标本永远都忘不了。不停地照相,植株攀爬在其它植物身上,淡淡的紫花形态端庄,秀丽。 今天看到了百度百科上的一段,上面记载到,其叶用手揉烂,初闻有一股鸡屎味,但久闻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看到这句话,我想自己怎么就没有久闻呢?我很好奇,初闻时很臭,还会再去久闻么?久闻后,是不是就会习惯了,而不再觉得臭了呢?呵呵,下次我想碰到的时候,我要闻两次,看看是否会有沁人肺腑的清香?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4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