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淘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可表达多种人类基因产物的昆虫病毒系统
热度 9 小水獭 2015-7-17 10:50
我们实验室通过两年的时间建立了病毒载体的体外合成系统。我没有参与这个项目,是毕安定和 TusharH. Ganjawala 为主从零建立起来的。很不容易,为他们鼓掌\ ( ^ ∀ ^ ) メ ( ^ ∀ ^ ) ノ。最近 Tushar 让我订购抗体,我大概搜索了一下他们使用的方法。原来是用昆虫细胞 sf9 细胞系,共转染昆虫病毒 baculovirus (杆状病毒)。于是我搜索了 LuckowVA. 于 1993 年 发表的 Baculovirus systems for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gene products. . 这篇综述我浏览了一下引用的文献,觉得大概可以估计出这个系统的渊源。 一开始也许有人专门研究昆虫病毒,后来可能有人发现这个病毒可以用于控制虫害,杀灭害虫 , 于是利用这个病毒表达杀虫剂 . 后来发现这个表达系统可以非常高效的表达体外蛋白 以及疫苗 . 现在也可以用于表达腺相关病毒载体 AAV(Adeno-associated virus) 等等 , 应用非常广泛 , 一些生产纯化蛋白和病毒载体的公司也使用 baculovirus 系统 . 我们实验室就是想建立这个系统来生产研究用的 AAV 病毒载体 , 将光控通道蛋白表达在神经细胞上 , 进一步能表达在视网膜上 , 治疗失明 . 这篇文章我倒是想说说题外话 , 那些最初研究昆虫杆状病毒的学者们 , 一定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们的研究被用于治疗人类疾病 . 一开始他们也许只是好奇 , 大自然如何用昆虫杆状病毒来控制昆虫种群的规模 。 我记得一开始艾滋病汹涌袭来时 , 医学界没有招架之力 ,最先 研究 HIV 的结果好像是研制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 (lentivirus)。 再之后才有了各种艾滋病治疗手段 。 科学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情太多了 , 让科学家去研究激发自己浓厚好奇心的东西有什么不好 ? 谁知道后来能有什么用 ? 这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 。 既然科学研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自然而然的人类行为 , 就顺其自然 , 用 自然淘汰 的方法 , 留下最聪明的人推进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有什么不好 ? 在实验室训练中 , 我也学会了很多好像和科研没太大关系的本领 , 比如使用 word,powerpoint, excel, coreldraw 等软件 。 使用扫描仪 , 投影仪 。 会用电焊头 , 会操作小机床做有机玻璃模具 。 会订购仪器耗材 , 记账报销 .会用google,维基百科。 与人合作 , 处理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 认识自身 , 认识世界 。 很多能力似乎是任何一个工作都能学到的 , 但是因为我爱实验室这个环境 , 这些本领我都会认认真真 , 尽力去做好 。 即使以后我不如别人聪明、不如别人有天分,被自然淘汰离开了科研界 , 在其他地方我一样能糊口 , 如果被自然淘汰 , 我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 不在乎天长地久 , 只需要曾经拥有么 。 所以一开始做什么工作还是最好按兴趣来吧 , 有劲头做,即使后来发现自己不是最适合这个职业而改行 , 学到的本领也是多半能用在别的方面的 。 最怕因为不敢违逆父母长辈的意思 , 去做自己不喜爱的工作 , 又没有心思投入热情去认真学本领 , 后来上不去又走不了 , 才是最尴尬的 。 如果要改行 , 也先把手头的事做好 , 但是这手头的事 , 最好是曾经自己爱过的 。 七扯八扯 , 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 就权当给 YC《 玩的就是心跳 1》 的一曲和歌吧 。 LuckowVA. 1993. Baculovirus systems for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gene products.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4: 564-72 WoodHA, Granados RR. 1991.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uloviruses as agents for pestcontrol.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45: 69-87 BonningBC, Hammock BD. 1992. Development and potential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viralinsecticides. Biotechnology genetic engineering reviews 10: 455-89 VALuckow Protein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from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s ML Shuler, HA Wood, RR Granados, DA Hammer (Eds.),Insect Cell Cultures: Production of Improved Biopesticides and Proteins fromRecombinant DNA,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1993) JM Vlak, RJA Keus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Viral Vaccines A Mizrahi (Ed.), Viral Vaccines,Advances in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es, vol 14, Wiley-Liss, New York (1990),pp. 91–128
个人分类: 活色生香de生物科学|5788 次阅读|12 个评论
面对地震:汶川地震两周年暨第二个防灾减灾日
cgh 2010-5-12 14:43
面对地震:汶川地震两周年暨第二个防灾减灾日 今天是汶川地震两周年,也是第二个防灾减灾日。 近日媒体相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汶川地震两年后各地重建的情况。可以用形势喜人来基本概括。各地建设进度很快,建设要求很高,建设成果很好。当然,也有曝出陈家坝附近存在豆腐渣工程,这是极少数丧心病狂的行为。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当地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看到超标准的建设。我们为灾区人民住上真正安全抗震的房子感到欣慰。有人有点羡慕地说,比多少捐款的人都住得舒服多了!是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我们有引以自豪的资源配置优势,取得令世人惊讶的效率。 记得中学政治课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对比,其中一条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下生产资料配置极易造成浪费引发经济危机。似乎有人已经提出很多相似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存在: 1、医疗、教育等不公平来源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 深有体会的是,公费医疗等有支付能力的人到医院去看病,在得到一点点可靠诊断前总是一大堆的检查,很多是毫无必要的、重复的,处方里一大堆药品多半是可有可无。如果这些浪费的资源利用到更需要的地方不是更好吗?尽然有教育专家建议教育改革参考医疗改革进行。 2、富人们有钱浪费,穷人还在过穷人的生活 某著名导演批评某些富人宁可到国外挥霍也不可给地震灾区多捐点。某官员说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这些都很在理,但是似乎与我们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不和谐。为什么? 灾后重建当然也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我们支持以国家的名义将全民的资源有偏向性的流向灾区,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这些资源的合理性: 1、是不是合理 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我们看到媒体不断出现的规划,其实就是追求建设资源的效用。在规划制订单位中看不到地震部门,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说这些规划再次将抗震设防抛于脑后。如果是的话,就成了痛心的浪费,并重新置这些死里逃生的人于生死之间。 2、是不是适度 汶川灾区重建的标准高于新农村建设,是很多到过灾区的人得出的第一结论。我们是不是考量了目前的经济水平,采取的是不是适度的抗震设防和规划标准。还是说,灾区建设资源足够,可以尽可能提高标准。很显然,过渡的标准浪费资源。以至于很多人羡慕。 说到穷人与富人,在地震灾区的表现区别就是完全倒塌的房子和巍然不懂的框架洋房,结果就是,穷人悲惨的葬身在自己的房子下,而富人在惊吓之余搬回他的豪宅。有人戏言,难道这也是自然淘汰的过程吗?没有本事构筑足够坚实的房子的穷人就这样被地球淘汰出去了? 很惊讶,我们的和谐社会下有这样被淘汰的。但是,多少地震带上摆着的是无数的例子。有人问,什么时候能看到大地震后不再死那么多人?答案其实很简单,房子足够牢靠抗震就可以。美国加州和日本,他们就已经做到了。我们很有希望。但是,我们现在的资源有没有朝这个方向流动呢?这很关键。如果我们只是等地震把该淘汰的房屋连人一起淘汰后再去提高设防,这个时间很长,这个代价太高,这个过程太残忍!我们需要在地震前改造而不只是震后高标准重建。比如说,我们在五年内在地震危险区有计划地改造农居,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贯彻抗震设防规范。 我们的优越社会制度完全可以做得到,这也是穷人免遭自然淘汰的希望。否则还有谁陪富人玩呢?!
个人分类: 地震|3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