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泄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从民族人格谈日本的核泄漏!!!
热度 13 jsnjjlj 2011-3-16 15:58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这是一位昏庸的法国皇帝所言 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格的真实写照: 即我若过得不好,你们统统别想过得好 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仇视万物,反人类的人格类型。 我们在看看: 日本37万平方公里,却变态地修建了57个核电站,一个核电站有4-6个反应堆,即全国有三百多个反应堆。37万*30%=11万平方公里,即三百多个反应堆为11万平方公里供电 (资料来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71do=blogid=423050 ) 在一个地震、海啸频繁的地区建如此之多的核电站 这无疑是一种疯狂的生存、发展、毁灭逻辑: 即: 1、拼命发展经济,(日本过劳死全球闻名) 2、拼命享受经济带来的物欲满足(日本色情业全球首屈一指) 3、尽量保持这种富裕(日本的房屋、核电站的建筑质量抗灾害能力也是全球闻名的) 4、一旦倾尽全力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富裕甚至生存,则最好能拉着别人一起死) 因为身处地震带,且资源贫乏,感觉被老天亏欠的日本民族在民族人格上是分裂的: 极度的克制和极度的疯狂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的礼貌是让人感到吃惊的,但当年731的作为又是令人发指的 中国文化说:过谦必伪善, 极度的克制必然孕育极度的疯狂 这叫心理能量守恒。 在弹丸之地,危如累卵之地建立如此众多核电站,其心理逻辑非常明显 1、核电站如果不发生危险,可以提供最干净、充足的能源 2、为了享受这种能源便利,日本人也是会以他们最大的财力和能力保证这种安全 3、如果有一天日本人无法保证这种安全,就意味着发生了他们无法抗拒的灾难 4、一旦发生了无法掌控的天灾,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快要灭亡 5、既然自己都灭亡了,最好全世界一起灭亡 这么多核电站就像是一个智能开关,日本人能掌控其危害后果时,日本民族就不会灭亡 而一旦无法掌控这种危害后果,即日本即将灭亡 这个时候,日本所有的核电站就承担了毁灭全人类的功能 一句话,日本的核电站是日本设定的让全世界为日本陪葬的的定时器。 相信拥有这样阴暗心理的人不止一个 所以,核能必须掌握在道德高尚的人手里 只有道德高尚的才会自己走向死亡的时候,还会关注他人的生存。 注释: 民族性格不等于个人性格 更不是个体性格的简单相加 日本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善良的个体,就像此次地震中热情帮助中国同胞的日本国民 向这些人致敬,慰问!! 我们愿意向他们提供任何帮助。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6812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专家独家解读福岛核电站泄漏原因和影响
热度 2 杨学祥 2011-3-16 01:58
专家独家解读福岛核电站泄漏原因和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21:19 新浪嘉宾访谈   3月15日16点45分,新浪网、中国网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陈言做客,谈日本核辐射所产生的影响。   视频:专家称福岛核电站技术上存在缺陷 来源:新浪嘉宾访谈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强震,随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因爆炸起火泄漏放射性物质。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在首相官邸发表告国民书,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趋向严重,要求在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辐射的准备。面对核辐射,民众需要采取哪些防护措施?此次地震会给日本的核能源政策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核问题专家洪源和日本经济问题专家陈言在访谈中一一进行了解答。   主持人尹俊:各位网友大家好。最近日本的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今天演播室请到两位专家和大家聊聊相关话题,今天聊的是日本的核辐射所带来的影响与警示,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位嘉宾,第一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同时也是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洪老师欢迎您。   洪源:您好。   主持人尹俊:第二位是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陈言先生,欢迎陈先生。   陈言:您好。   主持人尹俊:一位对核技术有所了解,另外一位对日本有所了解,今天请到两位谈一下日本最新事态的发展。核泄漏的危险是大家目前比较关心的话题。现在确认的情况是风向为西风,其扩散范围已经扩大到太平洋。这次核泄漏影响有多大,请洪先生分析一下。   洪源:首先从污染源上看待这个事情,过去的几天,国际原子能组织把它定义为四级核事故,把1986年前苏联切诺贝利核事故定为7级,最高一级,现在1、2、3、4号四个反应堆出现问题,尤其是以2号反应堆出现问题最为严重,从这个情况来看,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4级,已经是5级的事故,原来1979年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的事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越过三里岛核电站,到今天为止的情况应该是超过了三里岛核电站,但是不及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我个人意见可能是6级是比较合适,也可能是5级,但是4级肯定是已经过去的情况了。   扩散源从过去的情况来看,把一些蒸汽放到大气中,蒸汽中含有一些日本政府说是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测出了铯137和碘13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于核燃料棒反应内部,从这个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泄漏。   另外,海水对反应炉的内壁进行减热和冷却的作用,由于不可能保证完全没有泄漏,可能有少部分泄漏到了海水中。迄今为止,2号反应堆又发生了爆炸,日本政府承认有熔融现象,熔融之后,如果整个容器底部被烧穿的话,事故的严重性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只差一个等级了。这是从污染源情况来看。   福岛大概是北纬38度,这个地区上空的七千到一万五千米的高空,是属于地球的西风带,风从西向东刮,环绕整个地球。如果熔融的部位暴露在空气中,包括三百多度以上的蒸汽和挥发物,有的是熔融以后超过了2100度、2300度、2700度,这些温度散见于日本的报道中。这种温度很可能把核物质和沾染的物质带向高空,就进入了西风带大气环流。从北纬35度到北纬60度,都属于西风带,这个范围很广,核物质和沾染的物质同时也被整个西风带的广袤地带稀释了。同时有沾染,同时也稀释了,这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   另外七千米以下是对流层,在对流层的中下部是气流,它随着地形开始不断地进行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迄今为止,都是从西北向东南刮着西北风,在西北风控制下,福岛的风主要是刮向太平洋,甚至是刮向了东京。像今天下午,福岛刮的是北风,在东京已经是辐射超标了大概20倍。   主持人尹俊:距离20公里—30公里的人呆在家里别出来。   洪源:东京是230公里已经超标了20倍,而且美国的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在下风口160公里。   主持人尹俊:日本核电发展几十年了,为什么在这次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接二连三地发生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核电事业存在一定的问题?日本是否有能力把这几个核电站问题给解决了?   陈言: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立法发展核电站,到60年代包括这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就开始一一建设起来了。这些技术相对于现在的日本核电技术属于略微老一些的,和最新的日本更安全的技术比起来,具有一定的技术上的缺陷,这一点可以从这次核电站事件中清楚地看出来。   还有一点,这次核电站出问题,和很多自然因素非常巧合地赶在了在一起。   主持人尹俊:设计的时候没有发生8.8级以上的考虑吗?   陈言: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发生9级的地震,在日本一千年历史中,7级地震是比较容易考虑到的,9级地震已经超出人们的一般预料了。这次地震并没有使福岛几个核电站都垮掉的,应该海啸对它们的影响更大一些。当地震过去以后,因为停电了,给炉子冷却供水的所有柴油发电机有13台停止了,没有一个能够运作的,热度越来越高,就出现了一号机、三号机,二号机先后发动机蹦了,加上海啸、停电和技术比较老等等一系列综合的原因,就导致了比较大的问题。   主持人尹俊:也就是说,同样的自然灾害发生在德国、法国也有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洪源:陈先生说得非常对,日本设计核电站之初是1971年投入生产的,在当时它的抗震能力大概是7级左右,包括它的备用电源也没有考虑到海啸的因素,在闭电一个小时之后,马上就坏了。而且没有多份的备用电源,这样就造成了燃料棒熔柱的相当严重的事件。   主持人尹俊:听说出问题的核电站,使用的年限比切尔诺贝利还要老。陈先生对日本比较了解,从您的判断来看,以日本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的综合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把问题解决在电站内部吗?   陈言:我对日本的核电技术抱有一定的信心,我相信他们拼死也会把这次核电站出现的事故处理好。   在过去四五十年时间内,日本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问题,其应急体制在处理一些小的技术上的毛病倒是绰绰有余的。但当一号到三号机同时出问题,马上就要熔融的这种状况,日本可能没有技术上的考虑。   主持人尹俊:想请洪老师聊网友关心的问题即核泄漏,核泄漏和核辐射之后,会给人的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想知道,核辐射到底会导致什么?受到核辐射后,是否有治愈的可能性?目前有什么措施可以防止我们被核辐射损伤到身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34) http://news.sina.com.cn/w/2011-03-15/211922120684.shtml 专家称灾区重建将比阪神地震面临更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21:19 新浪嘉宾访谈   洪源:核辐射和核沾染作为白色的魔鬼,没有感觉到它的时候,它好像不存在,一旦感觉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但是也不要过于担心,大部分的核物质通过口鼻进入人体或者核沾染的,首先通过洗消来清除,另外通过人的消化道等等大部分排出体外。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比如遭受α、β、γ核沾染,吃了以后,会造成脱发,再有一个造成败血病,还有呕吐,急性的放射病,另外还会造成碘131是放射性的碘。放射性同位素如果吃到人体以后,会造成人的甲状腺癌等等情况。这些放射性物质要积累到骨骼,积累在人体会内产生各种各样的癌症,另外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事情,如果人在接受足够的放射性射线之后,人的基因库的表达方向就会出现断裂或者出现基因表达的变异(人的基因表达有146和149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种子库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比如畸形儿,比如死胎,人类的不育等等,这种情况会造成人类基因种子库毁灭性的破坏。这点是最为严重的,而且一定要彻底防止。   主持人尹俊:对于核辐射的治疗或者预防,现在是否有特别有效的措施?   洪源:除了刚才说的洗消,并且吃一些抗辐射的药剂之外,另外要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把基本核辐射挡在人体之外。另外首先要补碘,因为当放射性同位素的碘进入到人体,如果人体碘已经非常足够的话,就会把它拒之门外,等到它自然衰变,这个过程持续十几个月后,这一危机就算是过去了。当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一要尽快进行补碘,第二按照欧洲过去的经验,大量饮用牛奶和奶制品,奶制品会加速核沾染排除体外,通过消化道等等。   主持人尹俊:洪先生曾经说过,除了核恐怖主义之外,核威胁主要还是来自核泄漏,您所说的核泄漏主要是民用核设施的泄漏,在核泄漏方面,您指出需要各国一起来努力,这个各国共同努力,具体是指的哪些方面,各国怎么一起来努力?   洪源:像核扩散这些问题,首先是通过核技术的扩散,再一个核工艺的扩散,包括核方面人才的扩散,最重要的是核物质的扩散。前三个非常容易理解了,工艺、技术和人才,主要把他们固定住了,主要把一些知识,对于特种教育可行,但对普及教育是不合适的。另外包括核物质,包括比如医学、工业和检查等,对大桥、公路和特种建筑结构探伤的仪器,把放射源管理好,另外把核工厂,战术核武器管理好。还要把一些核原料从源头到制成品都要管理好,比如铀235经过裂变产生的钚元素是毒性极大的东西,这些东西绝对不能流入到任何市场和任何非组织结构里,因为毒性巨大,只要一两公斤就可以把全人类毒死,这种毒性要加以严格的管控。这种管控就是要通过国内的市场,国内的行政,包括国际组织和国际海关和反恐怖组织协调完成。   主持人尹俊:利用核能,必须各国协同监管,不要国内的核管了,流到国外去了。   今天聊的话题除了核辐射方面的话题,还有一个话题值得我们参考,日本民众面对灾难的态度和救灾的效率值得我们借鉴。   请教陈先生,前两天跟日本的朋友通电话,他们到日本第一件事就有人告诉你所在位置避难中心在哪里,而且日本朋友告诉我日本地震以后,很多人在疏散后走到大马路上红灯亮了,他们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继续跑,在日本面对灾难的时候,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   陈言:这些特别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首先日本民众对他们的政府和专家、媒体是非常信任的。基于对国家,对媒体危机处理体制的信任,在危机到来的时候,日本人很冷静能够处理这些危机,包括刚才你说的碰到红灯的时候,一直不乱,因为有可能在红灯到来的时候,你还往前跑,别人的路给堵住了,别人走不了了,还是非常有规则地做这些事情。 另外,因为日本是一个经常会出现地震、台风、海啸、火灾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强调要有一种防灾意识,在地震到来的时候,会让你迅速地通过广播、电视收集相关的信息,不至于出现因为信息不畅通带来社会上的混乱。还有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准备水和应急的干粮,跑出去了以后,在一两天时间内能够等待救援的到来,不会发生冲抢,去买食品,买水,造成恐慌。在日常生活中,灾难体制有预备,一旦灾难到来,该如何应对,在应对过程中,如何有秩序做这些事情,日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尹俊:现在也看到问题了,仙台一个灾民一天可以领到半个饭团,一个小果冻,一天的食物,另外在东京是安全的,但是人们上午起个大早去超市排队,进去货架空了,食物紧缺,物资供应不上来,像这种情况发生了,日本有办法解决吗?   陈言:日本和大陆国家不同的地方有海,通过海用船只很快把东西运进去了。在日本这样的国家里,如果能坚持一两天或者两三天的话,食物和水是基本能够保证的,不会出现在灾难过程中,出现人因为没有食物,没有水,最后丧失生命,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主持人尹俊:有这种供给能力。   陈言:看一下日本的地图是非常瘦长的,只要能看到海,肯定能找到吃的,毕竟海里,不说别的,很简单的去弄一点海带,或者海上漂来的东西,也能够勉强活下去。   主持人尹俊:本来是自然灾害,现在演化成核危机了。说到核危机的话,现在看到的新闻不光在日本,欧洲国家很多人现在开始反思了,反思这么多的核电站会不会有一天跟日本一样发生核泄漏或者更可怕,核电站真的爆炸,地球会不会毁灭掉。欧洲人民在反思,另外在德国有数万人在斯图加特举行示威,要求德国政府赶紧把国内所有核电站关了,让德国的国民放心。请问洪先生,如果因为老百姓的示威或者大家的要求,而把国内所有核电站关掉,会不会是因噎废食的方法?   洪源:首先这些民众他们担心的不是普通的核爆炸,他们担心的是化学核爆炸,所谓化学核爆炸基本没有链式反应,通过化学的能力使它爆炸以后,这些核沾染,核物质洒到水上和陆上到处都是,这种造成的沾染比核爆的沾染还要大,因为损失的年限,污染的年限要用十的几次方进行表达。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境内新建的核电站数量非常少,现在兴建核电站一般在欧洲以外的国家进行,欧洲反核力量一直比较强大,尤其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反核力量达到新一轮的高度,现在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事故,他们掀起又一轮绿色和平,反核。他们有反核的标语和固定的标识,等于又为他们找到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应用。丹麦也充分认识到核电站多少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它的辐射总的来说甚至比煤电等普通发电站辐射还要小,但是丹麦主要发展风能,大量的风车竖立在全国,他们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欧洲的思路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思路是有所不同的。   主持人尹俊:是不是意味着核电最终可能会转向更安全的能源,还是它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   洪源:核电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能源,如果是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而不是像日本,像台湾岛遍地铺开的话,它的安全性还是足够的。但是如果到处都兴建核电站,从布局来看,第一不是特别经济,第二也不是特别安全。在事先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把核电站的安全性等级和适合不适合这个地区、它的地质状况究竟能不能建核电站,这点一定要在国际上做出立法方面的限制。   主持人尹俊:洪先生,在当前世界经济情况下,核电站对人类发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目前来看,它是不是不可或缺的?   洪源:从中国情况来看,我们的核电份额确实比较少,在欧洲一些国家核电的份额还是比较大,美国核电的份额也比较大,像日本已经超过了31%,而且在2020年大概到40%,经过这轮核电事故,可能在未来核电的份额上要明显下降。 我认为应该是在整个核电领域进行一次真正的升级换代,把它的技术余量和技术的炕余做牢做实,比如刚才说到的柴油发电机,因为柴油发电机有预埋的电池组,发电机可能有三台,我在报道中看到的是三台,美国的核武器的保险有六组,临近发生事故的时候,五组都打开了,只有第六组管住了保险。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核电设计炕余搞得更牢固,哪怕浪费一点,但是安全性一定要增加,核电和能源界应该从日本的教训中进行反思,尤其是设计理念和在地震状况下,是不是考虑周全,要从根本上进行设计上的纠正。   主持人尹俊:请教陈言先生,您在日本生活过很多年,您认为现在日本面对的情况,作为中国人可以为他做什么,或者现在怎么看待日本所面临的困境?   陈言:我们应该相信日本公民和日本政府是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克服这次危机的,应该对日本抱有这种信心。同时,我想中国可以在经济方面给日本一些援助。   主持人尹俊:作为邻居,适当帮助。   陈言:应该是这样。几年前,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中,日本人是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最好的救助队到中国来,援助中国的。当日本出现这么大的灾难时,中国也在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队伍,并拿出更大的诚意来帮助日本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   主持人尹俊:面对灾难怎么去救援,日本可以说算的上国际水平。您所了解到日本人对安全方面的预防或者教育,是怎样的状况呢?   陈言:我在日本生活的时候就看到,比如孩子去上小学,要求所有孩子坐在一个比这个沙发更结实一点的坐垫上面,一旦发生地震,就把它放在脑袋上面,防止石头把脑袋砸了,到底起多大的作用,我们不评价它。日本的教育是从小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会出现自然灾害,会有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要有预防能力。不仅在小学,在中学和大学,甚至在所有机关单位里,也在做这方面的应急准备。日本应对困难,应对灾难的准备,这些应该是我们好好学习的。   主持人尹俊:最后陈先生给我们分析一下,不管是天灾也好,人祸也好,会对日本经济、政局和卫生方面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也在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海啸一来,一个城市,一个县就没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不是日本在城市规划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呢?   陈言:你也看到了,海啸过来的时候,高度达到20米,这种20米之高的海啸突然跑过来,进入到腹地5公里之外的地方,离海岸5公里的地方盖这个房子都被淹没了。日本毕竟是狭长的岛国,稍微过5公里可能就是山了。这种是千年一遇的海啸,很难料到。比如和1995年阪神大地震比起来,这次东北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阪神地区毕竟是非常窄小的地区,如果住房重新盖起来,街道重新整理起来的话,这个地区的经济就复兴了。今天看到东北地区从岩手县、宫城县、茨城县,好几个县,沿海数百公里房子没了,公路没了,铁路没了,工厂没了,数万人失踪了,可能在今后救灾方面,要花更多的时间,救灾工作可能也就更加地艰难了。   主持人尹俊:经济也会受到影响。现在你想买索尼笔记本电脑可能会缺货,因为工厂受损了。政治上会受什么影响呢?   陈言:民主党政权到现在有不到两年的执政期间,在收取外国人政治捐款丑闻等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同时我们看到民主党的政治家在执政经验上还不够老练,但是面对如此大的地震、海啸和核电站危机的时候,我想,日本国民会考虑给菅直人政权一个机会,让菅直人政权带领他们渡过目前的难关的。很多人觉得可能菅直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政权不稳定了,在救灾过程中,显示出领导能力不强等等,但是我作为对日本略有一些了解的人,我觉得他还是能够坚持下去的,如果这个时候迅速地更换政权,对日本国家抗震救灾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处。   到了今天,当日本国民面临非常巨大困难的时候,他们更多的会团结一致,去迎战这些困难,会给这个政权领导一个机会,我想日本国民会做出这个选择。   主持人尹俊:好的,今天就跟网友聊到这里,接下来新浪会有一系列的访谈,会跟各位网友就日本现在面临的很多困难和我们所担心的话题进行其他的探讨。通过今天两位嘉宾洪先生和陈先生的介绍,一方面了解了面对核泄漏和核辐射大家应该做什么,同时也了解了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34) http://news.sina.com.cn/w/2011-03-15/211922120684_2.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地震核泄漏,我只看不说话
热度 1 wujingzhi 2011-3-15 20:50
日本地震过去好几天了。这几天,我除写过一篇博文提到我国核电站建设规模浩大之外,没有其余可以说的话了。 由于中国和日本的特殊关系,这几天舆论有各种声音。或许都有道理吧,只是有道理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实在话,尽管日本现在有几台核电站机组情况不好,但我并不担心局势会失控。这样,这次地震最恐怖的时候基本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只不过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和日本人更加投入地专注于他们的事情。而,看热闹的——无论是同情的还是冷漠的或是那啥的——中国人,又如何呢?! 在抒发感情之前,看看冷冰冰的事实吧:中国,日本都是地震多发国家,温总都说:我们感同身受。只是我觉得中国人和日本人感不同,身受的也不同。回忆我们遇到的大地震,对比日本这次强度更大的地震,什么都不用说了,说的都是废话!也别扯震中不震中,反胃! 有的人可能觉得他们的核电站过期使用了,其实,我觉得这很正常。到日本看看,过期的东西多了,像我们新中国如此到处一派新新向荣的,举世罕见。不同的是,日本的过期东西不一定比中国新产的国际驰名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差!我08年去参观一个日本企业,有一台机器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用了近二十年照样很好地运转着,而且是全自动化。 什么都不想说了。扯什么都是没用的。 关键在于落实吧! 专家观点: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content-0/detail_2011_03/16/5188219_0.shtml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7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核”色变
热度 4 sivaxin 2011-3-15 19:24
最近碰到朋友,老师,甚至学生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日本大地震所导致的核泄漏风险。昨天晚上收到研究生师弟的短信,向我普及核辐射防护知识,穿长衣长裤,带口罩,不要淋雨,不要接触海水和海鲜,出去之后要洗澡等等,并提醒我转发给我关心的人,当时还真有转发的冲动,但一想似乎有点小题大作。今天坐班车,车上碰到同事聊着聊着便扯到核泄漏的问题,本来学校下周便组织运输专业的学生赴日海上实习一周,看来在如此风险下,势必会取消。下午给学生上课,走在校道上,校园广播里转播着电台对于日本福岛反应堆又发生爆炸的消息,课间休息时就听到学生再聊核泄漏的事情,学校位于上海的最东面,靠近大海,如果日本风向改变,核辐射气体蔓延至上海的话,这里肯定先受影响,学生传言周末在校园中看到了测核辐射的车子,绘声绘色。上完课回到办公室,继续听同事们议论核爆的话题。尽管目前的辐射尚在控制范围中,影响中国的更是非常有限,但这几天大家绝对可以称得上谈核色变。甚至觉得发生的日本的地震和核震,改变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少朋友都感叹生命真的太脆弱了,人生的上下求索最终还是轻易的毁灭。 我对核完全是外行,过去对核辐射也从没关注过,但经过这几天媒体和周围人的高密度科普下,也了解了核技术杀人于无形的巨大危险。人类技术的进步竟是加速着自已的灭亡,真的难以想像如果日本这次核泄漏控制不力的话,会演变成何种世界性的灾难。我国接下去的核电站建设真的要慎之又慎,否则完全是在给全人类埋下定时炸弹。也许,自然到一定程度总是不容许人类的野心无限制的扩张,不容许人类自持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造甚至破坏自然,所以自然会以不同形式的灾难打击人类的野心,催毁人生对技术进步的狂热,重新让活下来的人深深对自然敬畏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3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日本为什么修那么多核电?
热度 10 dema1947 2011-3-15 17:23
日本为什么修那么多核电? 地震,海啸,核泄漏…… 地震和海啸是自然现象,算是天灾;核电站是人修的,核泄漏应该是人祸。 当然,核电站是地震和海啸摧垮的,问题是,日本压根儿该不该修那么多的核电站? 《读卖新闻》评论说,尽管此次大地震的严重程度超出想象,但,“日本天生就不适于修建核电站”。日本核能专家细川荣久表示,在核能方面,日本“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太多的国家”,特别是地震多发及其次生灾害对于核电站简直是天敌。 但是,这个天生不适于修建核电站的日本,偏偏是世界上核电站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法国,排在俄罗斯和英国之前。 日本投入运行的核电站有55座,在建的还有3座,计划建设的11座,在亚洲名列第一。核电的发电量占全部供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世界第一大铀进口国,日本年进口铀的数量比世界主要产铀国哈萨克斯坦全年的产量还要多。 日本有这么多的核电,当然是有原因的。 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球前列。偏偏又是一个狭小的岛国,资源严重匮乏,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所需材料资源几乎都需要依赖进口。 而核电作为能源,既不排放温室气体,又对环境有利,因此发展核能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似乎顺利成章。 但这不是全部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去日本,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夜晚的东京街头灿若白昼,不必到灯下也完全可以清楚地看书读报。而且我进一步发现,日本街头的明亮并不只是因为路灯和广告,马路两边写字楼里的窗口彻夜通明。据熟悉情况的朋友介绍,日本供电充足,而且用电很便宜,再加上日本有钱(那时“广场协议”的效力还没有充分显现),所以根本没有节电的概念。 日本电力便宜,核电大概也是原因之一。这似乎是免费的午餐! 因为免费,不吃白不吃,所以就不加节制? 其实,日本人的不加节制不仅在能源方面。比如,日本商业捕鲸活动是日本渔民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以“科学考察”为借口进行的商业捕鲸活动,是世界各国唯一的商业捕鲸活动(1986年起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禁止商业捕鲸),甚至商业捕杀一些稀有鲸种,受到各国绿色和平组织的广泛抗议。 但是,尽管国际上很多国家谴责日本的商业捕鲸,日本人却不管这一套,试图阻止日本捕鲸总是归于失败。 免费的午餐,其实是没有的,它只是一种欠账而已。 何况这午餐背后还有猫腻。 其实核事故在日本早就时有发生,下面摘录的是中国日报网站2004年2月22日的一篇报道(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4-02/22/content_308208.htm): 1999年9月30日,位于日本茨城县东海村的一家核燃料加工公司--JCO东海事业所的试验楼内发生一起重大核泄漏事故。该事业所3名工作人员直接受到核辐射伤害,其中两人因受害严重而导致神志不清。该次核事故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首次发生的核裂变临界状态下严重事故。 仅仅10天之后,又有外电报道说,日本首都东京东北部575公里处的一家核电厂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贮有低浓度放射性物料的大桶竟然有漏洞,其中一个在9月28日被揭发,而另一个则当天被发现,不过肇事的核电厂坚称事件并不严重。 同年10月27日,日本古都京都的一个核电站发生故障,四个反应堆中有三个自动关闭。事故导致京都40万个家庭电力中断,此外交通信号也失灵,一些列车延误达1小时之久,不少乘客受到影响。 2004年2月21日,东京附近的一座核电站突然发生火灾,据美联社报道,发生火灾的滨冈核电站位于日本静冈县,属于中部电力公司所有,距离日本首都东京西南方向160公里处。火情是在当天上午11时36分被发现的,起火的是2号机组一个涡轮机机房屋顶。 报道指出,1999年9月30日的严重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的表现让人觉得多少有些蹊跷: 在日本科学家和新闻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摆出各种确凿的证据之后,日本政府却迅速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公司和个人,并且断然拒绝国际社会提供的各种专家与技术援助。 许多日本媒体和民众都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的怀疑:日本政府要么在核技术上隐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要么是故意对公众隐瞒事实真相! 有专家分析说,如果日本政府打着和平开发与利用核能源技术的旗号进行其它用途,比如军事核技术的研究的话,那么日本政府当然不欢迎国际社会核检查与监督机构进驻日本了。且不说日本有没有如此讳莫如深的内幕,光是日本核技术的底它都不想让外人摸清。看来,它的核政策并没有“和平利用”那么简单 一些专家从技术角度进一步分析指出,日本的核电站与其他各国的核电站从燃料到反应堆都显得别具一格: 首先,别的国家一般用普通的铀氧化合物作燃料,而日本则用铀钚混合氧化物作燃料。从经济角度考虑,这种燃料要比普通的铀燃料贵上两到三倍,而且还不安全,剂量过少会腐蚀燃料炉的内壁,过多则易膨胀爆炸;其次,燃料必须要在欧洲进行加工,加工费颇为不菲。此外,一路上既要应付沿途国家抗议,又要防备不要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而反应堆更可以看出日本的别有用心。与别国的常规反应堆不同,日本核电站使用的是所谓的快增殖反应堆。据专家介绍,这种反应堆一开始是被用来制造核弹的,而非应用在核电工业上。它一点儿也不比常规反应堆快,而且需要使用比水难以操作的多液态钠来进行冷却,安全系数大打折扣。 无论是燃料还是反应堆,日本所使用的都是既不经济,又不安全的玩意。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人到底图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制造原子弹所必不可缺的钚。据外国媒体报道,目前在日本本土储存的钚已经达到了数十吨。 数十吨的钚储存,这是用来打人的“石头”。 搬起石头的后果却是“多元”的,其中最大的一种是砸自己的脚。 问题是,原子弹的材料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火,火是很不好玩的,究竟有多不好玩,日本尝过滋味,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个人分类: 时评|14858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不用担心日本的核电站(MIT)
热度 1 venking 2011-3-15 17:16
核泄漏是这次日本大地震中的另一个附加危害,至于它的危害有多大,还是看一下Josef Oehmen 博士(其父在德国核工业具有深厚经验)如何说吧。 【果壳网编者按】这篇曾属于私人博客的文章,被MIT官方网站采用。原文地址有所更改,且文章中的一些内容经过了MIT一些专业人士的补充。尤其在核反应原理上,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本主题站会进一步跟进与此相关的内容。 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让大家对在日本发生的事情——核反应堆的安全问题,感到放心。事态确实严重,但是已经在控制范围内。这篇东西很长!但是你读完之后,你会比世界上任何记者都明白核反应堆究竟是怎么回事。 核泄漏确实已经发生,但是在将来不会有任何显著的泄露。 “显著泄露”大概会是个什么程度?打个比方说,可能比你乘坐一趟长途飞行,或是喝下一杯产自本身具有高程度自然辐射地区的啤酒,所受到的辐射要多一些。 我读了自从地震发生以来的所有新闻报道。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篇是准确或是无误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地震发生之后在日本的通讯问题)。关于“没有一篇是无误的” 我并不是指那些带有反核立场的采访,毕竟这在现在也挺常见的。我指的是其中大量的关于物理和自然规律的错误,及大量对于事实的错误解读——可能是因为写稿子的人本身并不了解核反应堆是如何建造和运营的。我读过一篇来自 CNN 的三页长度的报道,每一个段落都至少包含一个错误。 接下来我们会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然后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是什么。 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属于“沸水反应堆”(Boiling Water Reactors),缩写 BWR。沸水反应堆和我们平时用的蒸汽压力锅类似。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电流,然后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到液态,然后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蒸汽压力锅内的温度通常大约是 250 摄氏度。 上文提到的核燃料就是氧化铀。氧化铀是一种熔点在 3000 摄氏度的陶瓷体。燃料被制作成小圆柱(想像一下就像乐高积木尺寸的小圆柱)。这些小圆柱被放入一个用锆锡合金(熔点 2200 摄氏度)制成的长桶,然后密封起来。这就是一个燃料棒(fuel rod)。然后这些燃料棒被放到一起组合为一个更大的单元,然后这些燃料单元被放入反应堆内。所有的这些,就是一个核反应堆核心(core)的内容。 锆锡合金外壳是第一层护罩,用来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燃料与世隔绝。 然后核心被放入“压力仓”中,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蒸汽压力锅的比喻。压力仓是第二层护罩。这是一个坚固结实的大锅,设计用于容纳一个温度可能达到数百摄氏度的核心。在核心降温措施恢复前,压力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个核反应堆的所有的这些“硬件”——压力仓,各种管道,泵,冷却水,然后被封装到第三层护罩中。第三层护罩是一个完全密封的,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第三层护罩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当核心完全熔融时,将其包裹在其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压力仓(第二层护罩)的下方,铸造了一个非常巨大厚实的混凝土大碗,这一切都在第三层护罩的内部。这样的设计就像是为了“抓住核心”。如果核心熔融,压力仓爆裂(并且也最终融化的话),这个大碗就可以装下融化了的燃料及其他一切。这个大碗设计成让融化的燃料能够向四周铺开,从而实现散热。 在第三层护罩的周围包裹的是反应堆厂房。反应堆厂房是一个将各种风吹雨打挡住的外壳。(这也是在爆炸中被毁坏的部分,我们稍后再说) 核反应的一些基本原理 铀燃料通过核分裂产生热量。大的铀原子分裂成更小的原子,这样就产生热量及中子(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当中子撞击另外一个铀原子时,就触发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并一直继续下去。这就是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而现在的情况时,当一堆燃料棒凑在一起时就会很快导致过热,然后在 45 分钟后就会导致燃料棒融化。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是绝对不可能导致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的。制造一颗原子弹实际上是相当困难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伊朗)。当年切尔诺贝利的情况是,爆炸是由于大量的压力积攒,氢气爆炸然后摧毁了所有的护罩,然后将大量的融化的核心挥洒到了外界(就像一颗 “脏弹”)。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在日本没有发生,及为什么不会发生,请继续看下面。 为了控制链式反应的发生,反应堆操作员会用到“控制棒”。控制棒可以吸收中子,从而瞬间停止链式反应。一个核反应堆是这样设计的:当一切正常运转时,所有的控制棒是不会用到的。冷却水会在核心产生热量的同时带走热量(并转化为蒸汽和电力),并且在常规的 250 摄氏度的运转温度下还有许多余地。 而挑战在于将控制棒插入并停止链式反应后,核心依然在产生热量。虽然铀元素的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是在铀元素的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比如铯和碘同位素,这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会最终衰变为更小的原子,然后失去放射性。在这些元素的衰变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因为它们不会再从铀元素中产生(在控制棒插入之后铀元素就停止衰变了),所以它们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然后在衰变结束的过程中,大约几天时间内,核心就会最终冷却下来。 目前让人头痛的就是这些余热。 核反应堆内的第一类放射性物质就是燃料棒中的铀元素,及放射性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这些物质都在燃料棒内部。 而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产生于燃料棒外部。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外部的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都非常短,这意味着它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物质。“很短”的意思就是几秒。所以即使这类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他们也是毫无危害的。为什么呢?因为大约就你在读完“R-A- D-I-O-N-U-C-L-I-D-E”的这几秒内,这类物质就衰变到完全不具有放射性了。这类放射性物质就是氮-16(N-16),也就是氮气(构成大气的气体之一)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另外就是一些稀有气体比如氩。但是这些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呢?当铀原子裂变时,会产生一个中子。大部分的这些中子都会撞击到其他的铀原子由此链式反应就一直持续发生。但是其中的一些会离开燃料棒并撞击到水分子,或是冷却水中的空气。然后,一个不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就会 “捕获”这个中子,并变得有放射性。而就如前文所述,在数秒内它就会衰变到它本来的面目。 上面所描述第二类的放射性物质在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核泄露中非常重要。 福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我会试着去总结目前的主要事实。冲击核电站的地震的威力是核电站设计时所能承受的威力的五倍(里氏震级之间的放大倍数是对数关系,所以 8.9 级地震的威力是 8.2 级,即核电站的设计抗震威力的 5 倍,而不是 0.7 的差异)。所以我们首先为日本的工程技术水平喝彩,至少一切目前是保下来了。 当 8.9 级地震冲击核电站时,所有的反应堆就自动关闭了。在地震开始后的数秒内,控制棒就插入到了核心内,链式反应即刻中止。而此时,冷却系统就开始带走余热。这些余热相当于反应堆正常运转时产生的 3% 的热量。 地震摧毁了核反应堆的外部电力供应。而这是核反应堆能够遇到的最严重的故障之一,因此,在设计核反应堆的备用系统时,“电站停电”是一种被高度关注的可能性。因为核反应堆的冷却泵需要电力以维持运转。而反应堆关闭后,核电站本身就不能产生任何电力。 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小时内一切情况是平稳的。为紧急情况而准备的多组柴油发电机中的一组启动,为冷却泵提供了所需的电力。然后海啸来了,比核电站设计时所预料的规模要更巨大的海啸,摧毁了所有的柴油发电机组。 在设计核电站时,工程师们所遵循的一个哲学就是“防卫深度”。这意味着你首先需要为了你能够想象到最灾难的情况设计防卫措施,然后为了你觉得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子系统故障设计方案,以确保即使这样的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故障发生后,核电站依然可以安全。而一场巨大的摧毁所有柴油发电机组的海啸就是这样的一种极端情况。而所有的防卫的底线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第三层护罩,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最糟糕情况——控制棒插入或者未插入,核心融化或者未融化——容纳于其中。 当柴油发电机组被冲走后,反应堆操作员将反应堆切换到使用紧急电池。这些电池被设计为备用方案的备用方案,用于提供给冷却系统 8 个小时所需的电力,并且也确实完成了任务。 而在这 8 个小时内,需要为反应堆找到另外一种供电措施。当地的输电网络已经被地震摧毁。柴油发电机组也已经被海啸冲走。所以最后通过卡车运来了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整个事件从这一刻起开始变得糟糕。运来的柴油发电机无法连接到电站(因为接口不兼容)。所以当电池耗尽后,余热就无法再被带走。 在这个点上反应堆操作员开始按照“冷却失灵”的紧急预案进行处理。这是“防卫深度”中的更进一层。理论上供电系统不至于彻底失效,但是现实如此,所以操作员们只能退到“防卫深度”中更进一层。这一切,无论对我们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但却是反应堆操作员的培训的一部分——从日常运营到控制一个要融化的核心。 于是在这个时候外界开始谈论可能发生的核心熔融。因为到了最后,如果冷却系统无法恢复,核心就一定会融化(在几个小时或是几天内),然后最后一层防线——第三层护罩及护罩内的大碗,就将经受考验。 但是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核心持续升温时控制住,并且确保第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外壳),及第二层护罩(压力仓)能够保持完整并尽可能多工作一段时间,从而让工程师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修好冷却系统。 既然让核心冷却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此反应堆内实际上有多个冷却系统(反应堆给水清洁系统,衰变降温系统,反应堆核心隔离冷却系统,备用水冷系统,及紧急核心冷却系统)。而究竟哪一个失效了或是没有失效在此时无法得知。 所以想像一下,一个在炉子上的压力锅,持续地,慢慢地在进行加热。操作员在采取各种手段去消除其中的热量,但是锅内的压力在持续上升。于是当务之急是保住第一层护罩(熔点为 2200 摄氏度的锆锡合金),及第二层护罩——压力仓。而为了保住第二层护罩,其中的压力就需要时不时进行释放。因为在紧急时刻进行压力释放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反应堆共有 11 个用于释放压力的阀门。操作员开始通过时不时地旋松阀门来释放压力仓内的压力。此时压力仓内的温度是 550 摄氏度。 这就是关于“辐射泄露”的报道开始的时刻。我在上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释放压力的同时实际上会释放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主要是 N-16 和氩),及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毫无危险。放射性氮元素和氩对于人类健康没有威胁。 而就在旋松阀门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爆炸发生在第三层护罩外部,反应堆厂房内。反应堆厂房不具有隔绝放射性物质的功能。虽然目前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这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场景:操作员决定让压力仓内的蒸汽释放到厂房内,而不是直接到厂房外部(这样可以让放射性元素有更长的时间用于衰变)。而问题在于,由于核心内的高温,水分子会分解为氧和氢——一种易爆混合气体,于是也确实在第三层护罩外爆炸了。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次类似的爆炸,不过是在压力仓内(因为压力仓没有设计好并且操作失误),进而导致了切尔诺贝利事件。而福岛核电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氢氧混合气体是在设计核电站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巨大问题,因此反应堆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不能让这样的爆炸发生护罩内部。如果在护罩外部爆炸了,虽然也不是设想中的状况但是可以接受,因为即使爆炸了也不会对护罩产生影响。 因此在阀门旋送时,压力得以控制。而现在的问题时,如果水在一直沸腾的话,那么水位就会持续下降。核心大概被几米深的水覆盖,使得其能够在空气中暴露前坚持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一旦没有水覆盖,那么暴露的燃料棒就会在 45 分钟后达到其 2200 摄氏度的熔点。而这样就会导致第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外壳融化。 而这样的事情正在开始发生。冷却系统无法在燃料棒开始融化前恢复运转,不过燃料棒中的核燃料此时依然是完好的,但是包裹燃料的锆锡合金外壳已经开始融化。而目前正在发生的,就是一些铯和碘同位素开始随着释放出来的蒸汽,泄露到反应堆外。最严重的问题——铀燃料,目前依然是受控的,因为氧化铀的熔点在 3000 摄氏度。目前已经确认的是,检测到有一部分铯和碘同位素随着蒸汽泄露到了大气中。 这似乎是一个启动“B 计划”的信号。通过在大气中检测到的铯和碘同位素,操作员可以确认某一根燃料棒的外壳(第一层护罩)已经存在破损。“A 计划”在于恢复某个常规冷却系统。为什么这个计划失败目前并不清楚,而一种可能性是海啸冲走或是污染了所有用于冷却系统的纯净水。 用于冷却系统的给水是非常纯净的,去除了所有矿物质的水。使用纯净水的原因在于:纯净水很大程度上不会被激活,因此可以保持相对无辐射。而如果是脏水,那么更容易捕获中子,进而变得更加具有放射性。这不会影响到核心——因为核心不会被冷却水影响。但是会使得操作员更难处理这些具有轻度放射性的活化水。 但是“计划 A”失败了——系统无法冷却,并且也没有额外的纯净水。因此“计划 B”被启动。而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 为了避免核心融化,操作员开始使用海水来冷却核心。我不是十分清楚,他们是用海水浸泡住压力仓(第二层护罩),还是淹住反应堆外壳(第三层护罩)。不过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 要点在于核燃料现在确实已经冷却下来了。因为链式反应早就已经停止,所以目前只有非常少量的余热在产生。已经使用了的大量冷却水可以带走这些余热。因为是注入了大量的水,所以目前核心已经无法再产生足够的热量去大幅度提升压力。并且,海水中加入了硼酸。硼酸是一种“液体控制棒”。无论在发生什么样的衰变,硼都可以捕获产生的中子并进一步加速核心的冷却。 福岛核电站曾经十分接近核心融化。但是目前最坏的情况已经被避免:如果没有将海水注入,那么操作员就只能继续旋松阀门以释放压力。第三层护罩必须完全密封,以避免其中发生的核心融化泄露出任何的放射性物质,然后会经过一段等待期,等待护罩内的裂变副产品完成衰变,所有的放射性粒子会附着在护罩内壁。冷却系统最终会被恢复,融化的核心也会冷却至一个可控的温度。护罩内部会被清理。然后需要做一项棘手肮脏的事情——将融化了核心移出,将凝固了的燃料棒及燃料一块一块地装入运输装置,然后运送到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损坏状况,核电站的这块区域需要进行修理或是彻底拆除。 那么,目前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的总结: 核电站会回到安全状态并始终安全 日本处于第 4 级别 INES 核紧急状态:核电站内事故。这对于拥有电站的公司是件糟糕事情,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影响。 在释放压力时同时释放了一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非常小剂量的铯和碘同位素。如果在释放时你正好坐在出口上,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戒烟使得你的期望寿命值回归从前。这些铯和碘同位素会被带入海水,然后就不会再检测得到。 第一层护罩出现了一些损坏,意味着一定数量的铯和碘同位素也被释放到了冷却水中,但是不会有铀或是其他什么脏东西(因为氧化铀不溶于水)。在第三层护罩内有用于净化水的装置,这些具有放射性的铯和碘同位素会在那里被去除并且存储为核废料。 用于冷却的海水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活化。但是因为控制棒已经完全插入,所以链式反应是不会发生的。这就意味着“主要的”核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也就不会加剧海水的活化。链式反应过程的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在这个阶段也基本上消失殆尽。这进一步减轻了海水的活化。因此最坏情况就是:用于冷却的海水中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但是这些海水也同样会经由内部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最终会用正常的冷却水取代海水。 反应堆核心会需要进行拆除并运到处理厂,就像通常的燃料更换一样。 燃料棒和整个核电站需要进行彻底安全检查,以避免潜在的危险。这通常需要 4 到 5 年。 全日本的核电站的安全防护会进行升级,以确保他们可以抵抗住九级地震及随之而来的海啸(甚至更糟糕的情况)。 我认为更显著的问题是随后的全国供电。日本的 55 座反应堆中的 11 座已经全部关闭并等待进行检查,这直接减少全国 20% 的核电电力,而全国 30% 的电力靠核电供应。我目前还没有去考虑国内其他核电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短缺的电力会需要依靠天然气发电站供应,而这些电站通常只是在供电高峰时用于应急。我不是十分清楚日本国内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的能源供应链,及港口,炼油厂,存储及运输网络在此次地震中遭受了怎样的损失。这些都会导致电费增加,及用电高峰和重建时的电力短缺。 而这一切只是更大的问题的一部分。灾后应急需要解决避难所,饮用水,食物,医疗,运输,通讯设施等一系列问题,当然也包括电力供应。在一个供应链倾斜的时代,所有的这些领域中我们都会遇到挑战。
1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俄警惕日本核电站事故 远东军做好撤离居民准备
杨学祥 2011-3-15 14:24
俄警惕日本核电站事故 远东军做好撤离居民准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13:47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3月15日报道,俄罗斯东部军事管理区司令斯德哥15日中午发出一道命令,要求驻扎在萨哈林地区和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部队做好撤离当地居民的准备。命令说,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和余震导致海啸可能会危及俄罗斯的安全。   日本新闻网3月15日报道说,根据斯德哥司令的命令,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海军其他部队的运输舰和运输机已经开始集结,随时准备撤离当地的居民,俄罗斯防化部队也开始检测空气中的核辐射量。   报道说,由于在该军事管区内曾经发生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因此,俄罗斯政府对于日本的核电站事故处于高度敏感和警惕的状态。 (编辑:SN020) http://news.sina.com.cn/w/2011-03-15/134722118708.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1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核泄漏之后应该关注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cfluid 2011-3-15 10:26
日本虽然在抗震、抗海啸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民众在这么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超强的心理素质,但是经济和人员的损失是明显的,最近几天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表明民众对日本经济的信心在急剧下降。由于这次日本在经济上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而不象过去市场上一些消息引发的指数下降,考虑到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个损失将如地震波一般波及全球的经济,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现出效果。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的打击历历在目,311大地震对日本将形成类似的沉重打击。所以在防范核泄漏对我国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外,还应该考虑经济上如何接受这一冲击的问题。911如果算做心理打击的话,311则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和打击。有专家说,灾后重建过程中,水泥等建材行业将获得很大的机会,但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从产业链这个脉络上研究日本地震对经济的打击作用,这个打击应该首先表现在日本专长的电子、汽车及其周边产业上。拭目以待吧!另外短期内,由于忙于国内救灾,北方四岛和钓鱼岛问题将被日本搁置。灾后重建告一段落后,日本大概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能源战略,潮汐发电、空间太阳能等技术有可能逐渐走强。 ---------------------------- 今天(3月27日)早晨新闻称日本今年的GDP有可能下降25%,证明过去的猜测基本准确。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4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科学怪兽遇上黑天鹅-咆哮体
热度 19 考槃在涧 2011-3-15 10:24
很忙! 还是要写两句! 地震了! 又海啸了! 尼玛还核泄漏了! 地球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有没有! 地球你伤不起! 科学你别乱玩行不行! 科学家工程是企业政府信誓旦旦核电很安全! 结果全尼玛浮云! 正常状况下是没事! 一出事就尼玛大事! 但是! 《黑天鹅》认为,大事必然出现! 必然以人们无法预测的方式出现! 科学是个怪兽! 这个怪兽不要乱玩! 乱玩必然遇上黑天鹅事件! 只要出尼玛一次! 人类就面临玩完的可能! 别尼玛跟哥说相信科学家! 劳资被核辐射的时候! 科学家屁也做不了! 科学家还是劳资纳的税养的! 劳资就相信自己! 凭啥相信尼玛什么狗屁科学家! 科学家该相信劳资才对! 别为了商业利益瞎搞胡搞! 更别跟劳资搞神马科学教! 劳资不信宗教,也别指望劳资迷信科学! 比如转基因! 别让劳资证明转基因有害! 你们搞出来的玩意,凭啥要劳资去证明! 你们自己给出铁证有没有! 劳资吃三十年最后染一身稀奇古怪的病有没有! 你们这帮忽悠的科学家到时毛责都不会负有没有! 别尼玛让劳资理性! 劳资纳了税凭啥要理性! 劳资理性了你们科学家干啥吃! 纳税人你们伤不起啊亲! 你们不要以粮食压力为借口! 更不要以很多人还饥饿为借口! 增加警察并不能减少小偷的数量! 反而会让纳税人不堪重负! 转基因不能解决贫困和饥饿! 只能增加浪费和人类欲望! 尼玛最后受益的始终是少数! 想想怎么让人类社会步上正轨有没有! 减少商业过度带来的负面有没有! 不要过度向地球索取有没有! 尼玛你们指望科学最后科学反噬你们! 尼玛地球不是你想搞,想搞就能搞有没有! 地球你们伤不起啊亲!
个人分类: 骂娘|4938 次阅读|34 个评论
[转载]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破损 或酿核泄漏
cfluid 2011-3-15 10:06
(一)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政府15日清晨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部分破损。这表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核泄漏。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在记者会上称,反应堆用于盛装冷却水和控制内部气压的容器底部“抑制池”出现部分破损。但他同时强调,目前尚未检测到核辐射量有任何剧增的迹象。 据悉,一旦消息得到证实,这将是自9.0级大地震和海啸袭击日本东北部以来首次对核反应堆的直接破坏。 (二) 据外电报道,受到日本强震影响而重创的福岛核能一号发电厂,继一号机及三号机接连发生氢气爆炸之后,今(15)日上午在当地时间六点十分左右,又传出爆炸声。 据日本NHK报道,巨大的爆炸声从核电厂的压力操控室传出。令人担心的是,报道指出核子反应炉的辐射防护罩传出有破洞,伤害的程度还不确定,但是可能已经有辐射外露。 NHK报道,目前在电厂周边的监测,已经发现辐射值上升的现象,电力公司的人员仍旧持续进行给水的冷却作业,但是已经开始疏散厂区内其他员工。 不过电力公司人员及官方在记者会上持续信心喊话,强调目前的辐射剂量,对人体不会造成立即伤害。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2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程监测核泄漏最灵敏的方法
热度 2 bqzhu 2011-3-14 11:39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电站的核泄漏。核泄漏是否会对中国和太平洋周边国家、地区产生核辐射污染的环境影响是共同关系的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已在东部地区开展放射性监测。但放射性监测只在近距离对短寿命核素(如 131 I 等)监测是灵敏的。在一千公里以上的地方监测,由于大范围扩散和衰变(如 131 I 半衰期为 8 天),短寿命核素已减弱到难于监测到。同时如果在远距离能监测到放射性异常,说明已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难于起到好的预警作用。核泄漏放射性物质的主体仍然是核燃料铀,泄漏时通过水蒸汽扩散到大气中。像日本这样的核泄漏,一千公里以上的地方可能在大气降水中产生纳克 / 升量级影响。这个量级带来的放射性影响在 0.0001Bq/ 升的水平。目前的放射性测量仪器都达不到这个检出限。 90 年代以来对放射性核素的测定,质谱测定在灵敏度和精度上已大大走超过了能谱。纳克 / 升量级的 U 在等离子质谱上是能测定出的。但自然过程的变化也完全有可能产生这个量级的涨落。如何区分自然过程和人为核泄漏过程,需要进行元素对的测定。我认为用 U/La 比是很好的。自然过程中 , 由于这两个元素在地球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它们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比值 N 3; 而存在极微量人为过程影响时, N 会明显大于 10 。许多观察已证明了这一规律。只有当 N 2000 时才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通过这种高灵敏的时空监测将会有很充分的预警时间和空间,定量评估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及可能发生影响的时间和范围。
34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日本核电站氢气爆炸看“地球上的氧气,与太阳的氢来源”的可能
热度 5 周少祥 2011-3-13 23:11
此次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核泄漏,并引发氢气爆炸。 电视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冷却用氢气的泄漏聚集引起的爆炸,一是核泄漏导致水分解产生氢气,氢气泄漏聚集而引发爆炸。后一种说法在电视里出现的较多,也比较合乎压水堆的实际。 中学书本告诉我们一个常识性的知识,那就是植物生长在太阳作用下,吸收CO2,并释放出氧气;海洋里的藻类等可能贡献最大?但是科学家又告诉我们,植物晚上还会吸入氧气……。 这里不想讨论这些理论观点是否正确,仅仅提及一下我个人在前些年与朋友聊天时说的:大气中的氧可能来自水蒸气在高空的宇宙射线的分解,产生的氢气会飘逸、摆脱地球的束缚而最终去了太阳,成为太阳的燃料(据说,氢气是地球上唯一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物质);氧留了下来,成为地球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 从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站核泄漏导致的氢气爆炸事故看,这是完全可能的。 2004年我去大亚湾核电站参观时,餐桌上讨论核能资源枯竭问题,有人提及太阳最终将也会熄灭。我说:太阳永远不会熄灭,太阳是开放系统,有巨大的引力,会吸引一切路过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到了太阳,可能都是其“能源”。说太阳会熄灭的说法,是简单封闭体系概念的妄用。—— 美探测器拍摄到彗星冲入太阳毁灭场景(图), 研究称太阳可能盗取大量彗星据为己有 2011.5.17) 。
个人分类: 认识论|520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在大地震、海啸之后应该关注日本的核泄漏
热度 2 cfluid 2011-3-13 18:19
在大地震、海啸之后应该关注日本的核泄漏
日本9级大地震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大家在感叹自然的伟力的同时,也对日本人在大地震、海啸等连续的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的镇定自若的态度深感佩服,继之而来的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引起的关注则明显弱于对地震和海啸的关注,但是我觉得这却恰好是我们中国人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地震对我们影响不大,海啸恰好也扫不到中国大部分海岸线,而只能影响到福建、台湾等省份,根据一般的推算也可以知道,在福岛10米的海啸,到了我们这里早已是强弩之末,不会造成灾害性事故,因此上海这里也早早解除了海啸警报。但是核泄漏是随风飘散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在大气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现在发出的数据中没有第三方数据,因此具体情况如何还在未定之天。我们是日本的近邻,地震影响不到我们,海啸影响不到我们,但是核泄漏却可能通过风的传播影响到我们,所以,这是真的值得我们强烈关注的问题。 在这份关切之下,我查看了一下最近三天福岛的天气预报,很幸运的是,这三天福岛的风向多为南北方向,因此对位于日本西方的中国不会有直接影响。科学网博客中已经有网友发布出核污染物的传播过程,其结果也明显不会直接影响。这里我所担心的问题是:(1)福岛核电站的泄露是否真如日本报导的那样只是轻微的泄露——从电视画面上看,其爆炸结果已经将建筑物的上半部完全炸毁,而仅仅留下一些钢结构。这么严重的爆炸下,其内部的核反应装置仍然会毫发无损吗?当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也是在发生了一次爆炸后发生严重的泄漏事故,从反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影像资料中看,其建筑完好度与福岛电站相仿,而据说二者都是在70年代建立起来的核电站,那么究竟有什么证据证明福岛电站没有发生严重的核泄漏呢?(2)未来几天风向究竟如何变化——众所周知,天气预报由于大气系统的混沌特征根本无法准确预测,所以上述乐观的气象预报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中国沿海处于福岛下风向的地区应该做好预防核辐射的准备,比如首先预测一下帶有核辐射的大气在东风吹送下吹到中国后浓度将发生多大变化,影响范围有多大。这个问题日本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要是这样的大气能传到中国的话,那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和韩国、朝鲜等地都会波及,由于这些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区,因此会形成真正巨大的核灾难。 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美、俄、中等核大国组成调查团对核泄漏范围和强度做出翔实调查;第二件事是确认福岛核设施确实已经不再泄漏(如果持续的泄漏还在发生则危害显然要更大),如果泄漏要想办法切断核燃料供应,确保完整关闭这座核电站;第三件事是对日本岛内所有核电站做一个安全评估,确保没有潜在危险。 在一个地震频发的区域建立如此众多的核电站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当然有人会争辩说核电站建设都要满足一定的抗震标准,但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建立执行标准的情况下,核电站泄漏还是会发生。因此,将来建立核电站应该考虑选择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而绝对不要建在地震带上,不要建在人口稠密地区。 福岛核电站爆炸后 ------------------------------------------------- 补充一点更新,日本气象局称辐射云将向北飘,这可能是这次核泄漏比较理想的结果。更理想的结果可能是向东南太平洋深处飘移,最差的就是向西飘移,不仅将覆盖日本3/4的地区,还将覆盖韩国、朝鲜、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福岛3号机组在1号机组发生爆炸后又发生2次爆炸,但原来处于紧急状态的女川核电站据称已经解除紧急状态。
个人分类: 信口雌黄|7201 次阅读|3 个评论
福岛核泄漏不会影响到上海,有预案市民不用恐慌
热度 1 sheep021 2011-3-13 13:22
福岛核泄漏不会影响到上海 有预案市民不用恐慌 http://news.online.sh.cn 2011-03-13 10:23 :劳动报 巍福岛核泄漏不会影响到上海 有预案市民不用恐慌115上海新闻新闻频道 一旦发生地震往哪里躲? 遇到核辐射怎么办? 日本发生地震后,如何进行灾后避难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记者昨天从市民防办了解到,目前上海对此都有相应预案。 市民完全可以不必惊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核电项目在中国粮仓上马——后患无穷!
gongdz 2010-5-12 22:48
据内部人士透露,中国核电项目将会相继在湖南桃江华容常德、江西彭泽和湖北咸宁的渔米之乡以及东北粮仓上马!实际上,这是在这些地区安装定时炸弹! 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走火泄露,中国粮仓完蛋!中国人民将会成为饥饿的人民!世界人民将会看中国的好戏,将会要我们的命! 强烈呼吁:中国核电项目不要在中国粮食主产区和渔米之乡上马,因为我们是人,不是仙,尤其在管理上漏洞百出的国度,保证不了百分之百不出事,活着就离不开粮食和水! 强烈建议核电站建在沿海和沙漠地带!万一出事,有太平洋和大沙漠顶着呢!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 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 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当年发生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震中。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更是无法统计。 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七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下面是有代表性网友的一些观点,供世人分析和评述! 网友一 大亚湾在哪里?桃江又是在哪里? 一旦核泄露 方圆 50 公里 内都要受影响,这是从直接危害来讲。 大亚湾泄露有太平洋顶着,桃江核电站泄露谁顶着? 洞庭湖顶着?长江顶着? 洞庭湖顶着,长江顶着,会是什么效果? 这是其一,其二,一旦国际形势有变,核电站是敌方攻击的重点,这个危害又要谁来担负? 在桃江建核电站不是桃江的错,这是国家战略的错误。不应该在中部内陆地区建核电站。 核电站建在桃江,对桃江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福兮祸所伏 一旦有事,必将断子绝孙 ! 网友二 反对在益阳建核电站之一 我是益阳市人,现在虽然在外打工,但那秀美的益阳毕竟是我的家,以后终究还是要回去的。最近从媒体上看到益阳桃江要建核电站,而且前期工程已动工了,真让人不可思议,核电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东西,怎么就这样随随便便搞起来了呢?中国发展核能已几十年,但国家至今还不敢正式批准在内陆建核电站,我们益阳干嘛要争这个第一呢? 现在核电站的最大污染为热污染,之前中国的核电站都是建在海边,利用海的广阔和海水的大流量来进行冷却!而本次想利用资江来做这个冷却作用,请大家看看枯水季节资江河里有多少水,开发者是否考虑过资江是否胜任,将来用来冷却的水从资江抽取以后再排到资江(核电厂所需的用水量是普通火电厂的 6 倍多--按同一级别的机组容量计算),会使周围江水的温度变高,改变周围生态环境。饮水质量下降。 反对在益阳建核电站之二 敢于与狼共枕的人没几个 , 核能量的巨大想必人人都清楚 , 如发生意外可不是倾家荡产那么简单 . 可是方圆几百里的生物无一幸免 . 就算不是大规模的意外 , 只是一个很小的泄漏 , 这也将影响我们的身体建康 , 可能岐形儿童的数量会增加 . 而且像这种不是很明显的事故以商人的性格可能不会公布 . 几十年之后才能知事情真像 . 那时为期己晚 . 前苏联的切尔诺核电事故阴影至今还没有散去 , 某些地方到今还是个禁区 , 至于那些已开放的地区每天还得进行幅射检测 . 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向当地市民播报别些地方的幅射比较高 .. 可能有外地人说我们这里风水好,适合建核电,能给地方带来什么什么好处,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这样的好事啥时候轮到益阳人民来享用,可恨的是一些本地的官员非常卖力,尽干些污染自己照亮别人的蠢事,益阳人不该再坑益阳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 反对在益阳建核电站之三 好些人说核电可以促进本地经济,本人不敢苟同这个观点。当然,税收收入肯定会增加。但未必能惠及百姓。当然到时桃江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好点,但百姓还是没钱。核电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不要奢望对益阳的就业形势产生多大的影响。当然,核电厂内他们的员工要在当地消费,但他们有多少人?几百号人?几千号人?能为益阳的消费带来什么?况且或许对益阳的发展有更多付作用,请问,有多少工厂会搬到一个不定时炸弹旁边呢 ? 如核电厂投产,不可避免会产生核废料,而这些废料的提取、运输、掩放、都存在很大风险,尤其是如掩放不好则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且桃江、安化山多,极可能会用某座山来储存这些东西。另外有关核原料和核废料的运输。谁想家门口经常有这些放射性物质经过。 反对在益阳建核电站之四 要建的核电站离桃江仅十余公里,离益阳市区应该不到 30 公里 ,益阳市区人口至少有 50 万吧,真有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呀。 如果有人一意孤行,一定要建,那我只能继续背井离乡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但我希望开发商能为自己以后可能的暴利付出一点代价,比如对于愿意留下来的市民给予一定的辐射补偿,对于愿意外迁的市民给点安家费,毕竟是你们破坏了他们原本闲适安逸的生活。话虽这么说,但月是故乡明,故土难离呀。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16/content_4429912.htm 核灾难发生20周年前夕 探访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新华网莫斯科4月15日电(记者 宋世益 魏忠杰) 提起核电,人们往往一下子就想起1986年发生的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核灾难发生20周年前夕,新华社记者在俄罗斯外国记者协会的组织下于14日冒着初春的蒙蒙细雨探访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新华社记者同驻莫斯科的20多名外国记者一道,从乌克兰首府基辅乘大巴北行130多公里,抵达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隔离区的必经之地检查站。这里离核电站尚有30公里,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成年人被严格限制进入,进入者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绝对禁止进入。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如果身体遭受辐射超标,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一名乌克兰军人上车仔细查验我们每个人的证件后,车辆和人员被准许进入。 第一站是有石棺之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发电机组。1986年4月26日,该机组核反应堆爆炸,造成8吨多具有强辐射性的核物质泄漏,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被钢筋混凝土封闭,下面至今仍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石棺由此得名。 出于健康和安全等因素考虑,记者只能站在离石棺约100米远的瞭望台上观看。远远望去,石棺上焊花四溅,10多名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迷彩服的工人正在紧张忙碌。据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国际信息社的陪同人员马克西姆介绍,由于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为防止反应堆内的核原料和放射性废料今后再次发生泄漏,工人们从年初开始对石棺进行加固。出于健康考虑,工人们必须每两个小时就换一次班。瞭望台附近的一座房屋上赫然写着:确保年底前完成加固工程。 在石棺外进行的辐射测量显示,当地的辐射强度达到每小时744毫伦琴,远远高出安全值20毫伦琴的水平。陪同人员说,在如此剂量的辐射环境下,此地不宜停留过久。我们一行人只被允许在石棺附近停留了30多分钟。 随后,我们来到离核电站仅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镇。这里原有约5万居民,主要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事故发生后,小镇居民全部被疏散。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亡之城。经历20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楼房已经破败不堪,许多院落杂草丛生。随行记者拿出测量仪一量,连车内的辐射强度都达到了每小时154毫伦琴。 一名叫祖伊科夫的乌克兰男子陪同我们来到他当年就读的第三中学,事故发生时他15岁。现在教室的地板上全是破碎的玻璃,大部分墙皮已卷起或脱落,但教室墙上挂着的教学用图仍清晰可辨。他说,事故发生后,当年的伙伴都被疏散到各地,目前他只同少部分人取得了联系,他很思念儿时的伙伴,并四处打听着他们的下落。 最后一站是离核电站约15公里远的伊利因齐村。该村现居住着约30名自愿回迁的村民,多数是老年人。现年55岁的穆济琴科看上去身体硬朗,说话嗓门很大。据他介绍,他同妻子和年迈的父母是在事故发生后第二年回到这里的,全家已经习惯了故土的生活。他们现在吃的是自己种的土豆、洋葱和西红柿,自家养的鸡和鹅产的蛋足够享用。据他说,医疗人员定期来给村民检查身体,还对农户家种的农产品进行辐射测量,结果显示,当地产的水果和蔬菜辐射指数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我们的大巴驶离伊利因齐村时,几位蹲在自家门前悠闲抽烟聊天的老年男子友好地向我们挥手致意。我们从内心默默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同时祝愿人类在利用新能源的过程中不再发生惨剧。
250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